经济与发展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8 19:12:21

经济与发展论文

经济与发展论文范文第1篇

低碳经济是建立在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低碳经济是一种符合国际发展需要的经济模式,但是在中国利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自身国情原因,也存在一定的发展制约因素,下面我简单对其分析探讨。

第一,发展阶段,中国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过程中,那么其人口增长、消费结构变化以及城市发展建设水平等处于一个快速的发展变化过程中,我国的能源需求量也是处于不断的增长过程中,那么我国的能源气体排放量也是非常高,在最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已经成为了世界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之一。

第二,发展模式,我国一直以来都是坚持一种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于能源和资源的依赖性较高,那么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单位能源和主要产品的能耗都是非常高的,尽管我国在最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但是由于其经济发展模式特点,所以其排放量仍然较大,这样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成为了制约我国向着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第三,资源禀赋,在我国能源探明储量的发展过程中,煤炭资源占据了大约94%,天然气占据了0.60%,剩下的基本上就是石油,那么这种不合理的资源分布结构决定着我国必须以煤炭资源为主要的能源来进行开采和发展,那么在我国长期的贸易往来发展过程中,煤炭的能源消耗比重也逐渐发生了下降,直到最近几年的发展不断的改善,其能源消耗比重才开始回升,但是煤炭能源消耗所释放的温室气体是天然气的两倍以上,因此这样的资源分布结构使得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较高,严重影响了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

第四,除了上述提到的以上三种影响因素外,还有另外两种就是贸易结构和锁定效应,这些都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改善和转型都产生了较大的阻碍作用,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

二、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发展策略探讨

在我国逐渐向着低碳经济发展转型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正确的认识到这种发展经济模式,下面我简单对其提出的相应的发展策略进行分析。

第一,以国家利益为先,正确的评估和认识我国温室气体减排的责任。在国际谈判过程中,中国需要正确的认识到自己在国际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所必须承担的任务,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逐渐应用的过程中,必须要正确的认识到我国经济的发展限制因素,需要对贸易和投资引发的转移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要正确的认识到我国的能源分布特点和发展特点,在经济发展建设过程中,能够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提高其资源的利用效率,承担其必要的经济社会责任,在进行低碳经济的合作发展过程中,能够坚持做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和管理,做好技术把关,正确的进行减排成本的核算,保证这一系列的工作顺利开展,从而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在我国的良好运用和实施。

第二,以我国战略发展的角度认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主动去认识发展和减排之间的关系,实现一个经济和低碳减排之间的正确认识,能够坚持有关的国际条款的基础上,及早的开展各项经济活动,提前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能够减少经济损失,以我国国情为基础出发,从而避免经济建设和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在生命周期的资金和技术锁定效应,进一步通过节能减排措施的实施,提高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和转型,从而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良好运行。

第三,不断完善各项有关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机制制定和实施。在我国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一直都需要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来指导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在低碳经济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我们需要正确的认识政策机制对于完善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转型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比如针对碳税问题,那么就需要以能源的含碳量和发热量来进行综合制定,由于不同能源的含碳量和发热量存在较大的差异,那么就会造成不同的税负,因此对于低碳排放来说,制定合理的碳税政策对于实现低碳减排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四、结束语向低碳经济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我国是一个温室气体排放量非常大的国家,那么其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的影响因素,因此正确的对待和认识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能够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设性意见,从而在发展战略、技术、政策机制等方面提出科学有效的发展方案,更好的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与发展论文范文第2篇

经济发展学说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大行其道。谁是创始者有两种说法。一说起自RagnarNurkse一九五三年出版的ProblemsofCapitalFormationinUnderdevelopedCountries;另一说起自我们的张培刚在哈佛大学获奖的博士论文,一九四九年以AgricultureandIndustrialization之名成书出版。今天回顾,从影响力的角度衡量,Nurkse之作远为优胜。这是不幸的,因为这影响带来数之不尽的怪诞不经的理论。如果当年经济学界以张培刚的论文作为经济发展学说的基础,我们的眼界和思维早就有了长进。于今尘埃落定,我认为还是张大哥胜了。二十年来中国的惊人发展,是成功的农业工业化。大哥的思想早发晚至。———张五常一、早年对发展经济学的贡献1947年,作为东方第一人,张培刚教授的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获得了美国哈佛大学1946年-1947年度最佳论文奖即大卫·威尔士奖。《农业与工业化》的主题是研究工业化过程中农业与工业之间的调整问题,特别是着重研究农业的调整,以及农业对于这个特殊的经济转变阶段的种种变化的适应过程。但是,迨至张培刚教授开始研究这一问题时(1945年),世界上尚无一本著作,甚至一篇论文,用一种系统的方法,不管是理论的、历史的或统计的方法,来探讨农业与工业之间动态的及演进的关系,并讨论农业改进和工业发展之间动态的及演进的关系。因此,采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农业与工业之间在工业化演进过程中的动态依存关系,就成为张培刚教授当时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理论和方法论问题。为此,张培刚教授对当时存在的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和区位理论分析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考察,通过若干改进和取舍,建立了自己独特的方法论体系。从对整个问题的分析来看,张培刚教授首先在静态的假设条件下,分析了农业与工业的相互依存关系,然后分别不同时期和不同因素的变动,对影响工业化过程的若干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这一动态演进过程中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变化的过程及条件进行了详细考察。在整个问题的分析中,张培刚教授的分析方法总是综合的、多维的,力求克服单一方法的缺陷和吸取各类方法的优点。他对整个问题的分析既是理论的,又是历史的,使其分析既具有理论的一般性,又不失实际应用的具体性;他的分析既有定性的,也有定量的,使其分析结论既能预见一般趋势,又不失应有的精确性;他在时间上分析了工业化的演进及工业和农业的相互调整,在空间上描述了多种经济活动的并存,比较了多种工业化模式。这种综合的、立体的、时空结合的分析方法,应成为我们研究复杂经济问题的楷模。农业与工业的联系或农业的贡献理论。张培刚教授在有关的静态假设条件下,论述了农业与工业的相互依存关系,这是对农业贡献理论的第一次系统论述,比库兹涅茨关于农业贡献的论述要早15年。工业化理论。张培刚教授对工业化理论的贡献,集中反映在他关于工业化的定义、工业化的发动因素和限制因素的论述,以及关于工业化的类型的分析中。张培刚教授指出,“工业化”可以定义为一系列基要的生产函数连续发生变化的过程。这种变化,可能最先发生于某一个生产单位的生产函数,然后再以一种支配的形态,形成一种社会的生产函数而遍及于整个社会。基要的生产函数能引起并决定其他生产函数的变化,对于后者,我们可以称为被诱导的生产函数。总之,工业化的真义,并不是大工业代替小工业,甚至也不是机器居于支配地位,而是“驾驭自然来为人类服务”。不应该把实现工业化与发展农业对立起来,相反,农业发展本身就是工业化过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确立了工业化的概念之后,张培刚教授在综合前人关于工业化过程的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解释工业化过程的五项基本因素,包括:(1)人口(数量、组成及地理分布);(2)资源或动力(种类、数量及地理分布);(3)社会制度(人和物的生产要素所有权分配);(4)生产技术(着重于发明的应用);(5)企业家创新管理才能。其中,企业家创新管理才能和生产技术属于发动因素,人口和资源属于限制因素,社会制度则既可能是发动因素,又可能是限制因素。据此,除了社会制度一项以外,张培刚教授对各发动因素和限制因素依次进行了分析。张培刚教授从多角度对工业化的类型进行了分析,为工业化理论和战略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模式。他指出,完成工业化有不同的方式或类型,主要依我们所采用的分类原则如何而定。我们可以依据工业化由政府或个人先行发动,将工业化分为个人或私人发动的、政府发动的以及政府与私人共同发动的三种类型。张培刚主要分析了私人发动的工业化类型,指出,在这种演进的过程中,使工业化开始的主要发动力量,是企业创建精神和生产技术,并描述了这一演进过程中技术、组织和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从而为政府在工业化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框架。《农业与工业化》还分别探讨了工业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和工业化对于农业劳动,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影响。这两个方面的问题能否妥善解决(产值结构和人口职业分布结构能否转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业化的成败,因而至关重要。总之,《农业与工业化》无论在方法论上,还是在具体理论结论上,都为当展经济学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其理论以及以此为基础的政策推论,经受了实践的考验,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二、对发展经济学的创新和发展1988年,他发表了《发展经济学往何处去?———建立新型发展经济学刍议》的著名论文,首次提出了建立新型发展经济学的设想。他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发展经济学所遇到的难题,摆脱发展经济学所处的困境,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发展经济学加以彻底改造和革新:其一是要扩大研究范围,把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包括进来。其二是要改进研究方法,加深分析程度,改变过去发展经济学那种单纯就经济论经济的做法。其三是要重视对照国外经济发展的经验,分析当今发展中国家走向工业化的环境条件差异。其四是要从发展中国家本国的国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后来,张培刚教授又深入细致地论述了新型发展经济学的基本思想,为发展经济学摆脱困境,以及为新型发展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建立新型发展经济学的思想提出之后,引起了全国经济学界、特别是中青年经济学者的强烈反响。在这种情况下,张培刚教授针对发展经济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发展中国家在战后的实践经验,尤其是发展中大国的发展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并于1992年出版了《新发展经济学》专著,作为建立新型发展经济学的初步尝试,受到了国内经济学界的普遍关注。

经济与发展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和双休日的实行,越来越多的人利用节假日外出旅游,特别是近年出现的乡村旅游让许多人度过了轻松而有趣的周末。乡村旅游的出现为城里人提供了方便,同时也带动了农村旅游经济的发展。不过也出现了诸多不如人意的问题,如卫生条件较差、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整体规划、产品形式单一雷同等。要想发展农村旅游经济就必须采取措施,解决乡村旅游出现的问题。如制定科学的高水平的区域发展旅游规划,实施“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多渠道筹集旅游发展资金,加强宣传等。

现代旅游最重要的特征是普及性和大众性。所谓的普及性和大众性,实际上就是最大程度按照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和闲暇时间来开展旅游活动,旅游业也采取各种措施吸引尽可能多的人消费自己的产品,使企业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大众旅游兴起以来,经常性的休闲度假已渐渐取代一年一次或几年一次的观光型旅游而成为旅游的主要形式,西欧发达国家每人每年外出旅游3至4次,在英国已占到全国人口的55%,瑞典更高达75%,休闲度假已成为发达国家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在我国现阶段,虽然人们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大多数人的收入仍然十分低下,衣食之外稍有节余却不足以很风光地远行逍遥。而社会时尚的召唤、追求生活质量的意识,促使现今中国平民十分渴望休闲度假。但是,国内旅游业却在一定程度上因盲目、浮躁和急功近利而忽视他们的需求。在我国,因为人均收入水平较低,旅游者占总人口的比例依然很小,而且主要集中在城市。对大多数人来说,旅游还是奢侈品,只有少数市民节衣缩食一年或几年才能外出旅游一次。这种“打牙祭”式的消费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市民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渴望和高涨的旅游需求。一些主要面对国内游客的旅游热点,因季节性强、旅游交通拥挤、旺季人满为患和价格上涨、质量不佳而使游客往而却步或扫兴而归。旅游热点的门中门、票套票和部分旅游业的不规范操作行为,也使某些旅游企业声名狼藉,为人诟病。一边是豪华宾馆的冷若闲置、国家财力的耗费,一边是广大工薪阶层因阮囊羞涩而无力消费、望洋兴叹;一边是旅游热点的季节性人口过密,一边是大众化旅游产品的缺少。高涨的旅游需求与旅游产品不如人意之间的尖锐矛盾,使国内旅游市场上形成一个巨大的空白和广阔的真空地带。在普遍的返璞归真、回归大自然的休闲度假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几个人自发去郊游,在农家短暂歇脚休息却产生了国内旅游业一个影响深远的新生事物——“乡村旅游”,即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以及传统的民俗为资源,融观察、考察、学习、娱乐、购物、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活动。

一、乡村旅游的兴起无疑带动了农村旅游经济文化的发展。

1.吸纳农村多余劳动力,增加农村收入。乡村旅游以“离土不离乡”的形式为农民提供了新的就业门路。广东河源市的苏家围景区,自2000年开展乡村旅游以来,当地农民的人均年收入从当年的1000多元上升到3000多元。乡村旅游,使祖祖辈辈靠老天吃饭的农民,也享受了经济社会的成果,走上了致富之路。

2.促进农村文化发展。乡村旅游在城乡之间架起了文化传播的桥梁,城市居民在乡村旅游活动中感受到了农村生活的风貌,同时传播了城市文明。农民群众在旅游服务实践中开阔了视野,学习了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生活方式。

3.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旅游活动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大主要要素,这使得以农业为主的农村经济结构得到优化和补充,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乡村旅游出现的诸多问题抑制了农村旅游经济的发展。

1.各区域“各自为政”,难成规模效益。乡村旅游一般以户为单位,没有统一规划,盲目开发资源,不做切实可行的旅游发展规划,导致农村旅游业不能健康持续发展。

2.缺乏宣传,没有品牌效应。一些乡村旅游经营者市场促销意识不强,缺乏主动宣传和参加集体促销的积极性。

3.乡村旅游开发资金严重不足。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强大的资本做后盾,农村旅游资源的开发更需要大量资金做支撑。农村一直以农业经济为基础,其经济实力还很薄弱,由于乡政府不可能对其旅游发展做大规模投入,加之农民收入有限,因而资金短缺就成为制约农村旅游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4.基础设施建设仍需不断加强。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一些乡村旅游点在交通、食宿、卫生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制约着进一步发展。

5.乡村旅游总体水平不高,资源开发力度小、层次低,特色不够明显,内涵不够丰富,缺乏上规模、上档次的名牌拳头产品。尤其是在乡村文化方面的发掘和运用不够。一些乡村旅游点在开发建设上存在追求城市化的趋向,削弱了原汁原味的农家本色。

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推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

1.制定科学的高水平的区域发展旅游规划。资源要转化为现实的产品必须实施科学的规划。在发展旅游经济的大好形势下,乡村旅游必须适应形势,站在全局的高度,重新制定一个科学的、高层次的、高水平的旅游发展规划。在区域旅游发展中突出重点,形成特色,这样才能保障乡村旅游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2.加强宣传,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积极向相关媒体提供新闻线索,想办法通过电视台、日报、周刊、广播电台、旅游网等媒体的报道(转载),把一块荒废的沙滩从零开始摇身一变成了可以让农民增加收入的“宝地”,逐步扩大了知名度和影响力,做到了“花最小的钱、做较大的宣传”。

3.多渠道筹集旅游发展资金。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缺乏旅游开发资金,因此如何筹集资金发展农村旅游成为乡村旅游开发中的一个难题。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在融资方面要全方位突出,多渠道引资。一是充分利用国家发展农村经济的大好时机,抓住政策大力发展农村旅游经济。二是利用各种优惠条件,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各种投资,包括外商投资、企业投资和利用民间资本等多种形式的投资。

4.实施“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旅游业的综合性、关联性的特点决定了旅游产业是一个政府主导性极强的产业。国内外旅游实践证明,凡是实行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的国家和地区,旅游业就上的快、效益好。党委、政府要因势利导,寻找切入点,积极创造条件,采取低门槛进入的办法,引导和鼓励当地有文化、有素质、热爱旅游的农民青年充分利用资源,开发田园风光休闲旅游景点,开设农家饭店、农家旅店等,想方设法把每天有成千上万过往家门口的游客留住,拉动消费,促进农民增收。

经济与发展论文范文第4篇

一、效益审计理念新概述

(一)效益审计是我国的审计术语,国外与此相同的有多种审计名称

在一些国家的政府审计中有绩效审计、价值为本审计、综合审计、全面审计,以及经济效率审计和项目成果审计等;内部审计则一般称为经营审计。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OSIA)曾经试图统一名称,1986年在悉尼召开的第十二届国际审计会议作了讨论,出于习惯难改,最后的结论是,不管是何名称,其内容都是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efficiency)效果性(effectiveness),简称“三E”审计。其后,由于审计领域扩大,涉及到环境(Environment)、公平性(equity)等事项,有些学者进而改称为“五E”审计。

(二)效益审计特点

20世纪50年代由于政法条件、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生活状况发生重大变化,国内外审计界对审计也提出了新的需求。当时财务审计已有成熟的业务基础,于是效益审计脱颖而出,成为一种独立的新型审计种类,并已形成广泛的共识。有资料显示,各国学者、专家都有这种想法,独立的审计种类应当有一个统一名称,当然也是国内外审计界的一个共同愿望,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也作过这样的探索,但未能取得一致意见。

(三)效益审计产生的受托人效益责任

就效益而言,主要包括这几个方面:经济效益在经济活动中以最少的耗费和资源的占用,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即产出与投入之间的比例关系;社会效益是指提高社会道德水平、文化艺术水平、人民健康水平、改善生存环境以及有利于社会安定等方面建设取得的效果;生态效益是指有助于保持、改善和发展生态平衡,使生态系统形成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设施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产生的效果。效益审计在我国起步时间不长,但其承载着审计转型与发展的重大使命。只有以创造效益、解决问题作为效益审计的目标,才能摆脱效益评价标准难以确定的长期困扰。

二、经济多元化发展,激发效益审计日趋完善

(一)审计的发展演变,最终会实现提高效益审计地位的目的,但就效益审计而言,有些新的理论问题尚未达到共识

审计虽具有悠久历史,但主要是指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审计,通过对财政、财务报告的审查,来评价其真实性和合法性,因而有时称之为错弊审计。在20世纪80年末90年代初,我国审计界已开展了效益审计的讨论,一些专家、学者也发表过一些论文和专著,介绍过一些外国效益审计的经验。审计机关、一些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作过一些效益审计项目,但仅是一些阶段性成果。由于效益审计主要是对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证实、分析、评价,着重点在获取证据、评价数据真实、效益优劣、差距因素和潜力方向等方面。

(二)审计产生于经济监督的需要

审计产生的条件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多。当这些财富集中在少数所有者手中,且不能直接管理或经营时,就要委任和委托专家代为管理或经营,形成了委托和关系,者要对其经管的财物安全和有效使用负责。为查明其有无错弊行为,需要委任或委托专家对其提出的财政财务报告进行审查评价,鉴证其有无错弊行为,这就说明形成审计的基础是委托——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审查的落脚点是“受托责任”。形成所有者说明审计委托人、代管者(接受审计人)和审计者三者之间的审计关系。通过深入分析,有两个问题没有明确:一是审计实质是所有权的监督;二是财政财务审计以查明错弊为目的,主要落脚点是财务责任和会计责任,而非全部受托责任。财政财务审计产生的基础应是管理或经营者所承担的受托会计责任和财务责任,没有明确提出效益责任。

过去长时间未将效益作为审计目标,是因为生产力水平不高,经营管理规模不大,所有者未对经管者的效益责任提出明确要求,只处于附带地位。如在《周礼》宰夫职掌中,有“长财善物”者赏,对此可以理解为是对效益的要求,历代财政财务审计中也有对节约有效的要求。审计署前几年提出的财政财务审计向效益延伸,也不能称为效益审计。所以审计机关的效益审计是从2003年起才把被审计单位效益的优劣作为审计目标,把评价鉴证效益责任作为效益审计建立的基础。

(三)经济条件是效益审计产生环境的重要条件

市场经济的发达、企业规模的扩大、市场竞争的激烈、成本的降低和效益的提高,不仅要求增加整体效益,还要求在生产和流通各个环节、经营管理各个方面都要讲求经济效益。因此,必须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加强预测决策制度,健全责任制,评价经管、管理者承担的效益责任。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收支增多对审计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国家体制的改革、民主法制的加强,也是实行效益审计的一个重要条件。尤其是法律制度、法治意识的加强,财政收支透明度的提高,贪污、违法活动的减少,广大纳税公众更加注意对财政支出项目的成效、有无浪费等提出审计报告,并公之于众,有些省的人大已在加强对财政的监督,要求其提高透明度,这也是对效益审计的一种促进。

三、效益审计与其他主要审计种类的甄别

效益审计是针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及经济业务活动评价其效益优劣和责任者业绩,以促使其提高效益为目的的监控活动。它与其他审计方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效益审计由于要以会计数据的真实性为基础,所以仍需财务审计的方法,但是不以鉴证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为目的。有人认为,效益审计应当把违纪审查作为主要内容,这就混淆了效益审计和财务审计的区别。由于财务审计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方法较多,在进行效益审计时,可以吸取其有益的经验和方法。

(一)效益审计与财务审计的表现及结果比较

效益审计与财务审计之间的相同之处都是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经济性进行监督和评价;而不同之处主要是对象不同、目的不同、职能不同、依据的标准不同、方法不同。效益审计过程与财务审计具有共性,但仍是单独的种类并与财务审计具有差别。效益审计是证实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财务审计在于证实被审计事项的真实性和合规性;效益审计还涉及有关的生产、技术、经营与计划、决策、管理、组织结构、控制系统等方面,财务审计主要是财政财务收支及其会计资料;效益审计需依据有关的政策、决策、计划、方案、法规,以及生产技术规范、经济合同、管理制度等,财务审计主要是依据财政、财务、会计等法令、制度、规章、规范;效益审计采用能够评价、证实、确定其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有关标准,财务审计则主要运用财政制度、会计准则。

(二)效益审计与财务审计的效果比较

这两者有差异,亦有相同之处。效益审计侧重评价,最后仍是对防止损失、浪费和提高效益进行监督。财务审计主要是鉴证,而最后是通过鉴证执行监督。通过效益审计,可以促进改善财务收支、资金运用的管理,生产经营支出或成本的控制,进而改进生产技术经营,加强控制机制,提高决策和计划水平,提高单位、地区或是社会的经济效益,它具有建设性的作用。通过财务审计能促进核算正确、收支合规、资产完整、盈亏真实,具有防护作用;通过审计能揭示管理失控,促进企业健全管理,具有建设性作用;从防止资金使用不当、控制系统失效等方面而言,也有防护性作用。三)效益审计与经济责任、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关系

经济责任审计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都是以受托责任者有无违法行为和效益优劣及鉴证责任者的业绩为审查评价的目的。在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已实行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成为一种独立的审计方式,并以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作为审查评价的依据。如果按被审单位主要负责人的任期逐年进行,可将效益审计的“五E”内容并入经济责任审计之内而不必重复进行效益审计,以节约审计资源。在研究制定责任者业绩评价体系时,应当包括效益审计的目标和评价标准。

四、提高审计者业务素质,掌握业务要素方法,促进企业内部效益审计质量的提高

(一)了解审计业务和改进控制方法

效益审计是对财务合规性、合法性审计的一个超越,也对审计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效益审计中,要实现效益目标,就必须了解业务内容和改进控制方法,离开了业务、业务过程控制来谈“效益”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审计工作者在效益审计中要充分运用“业务”审计方法,而不仅仅是“账面”和“账户”审计方法;运用审计控制理念,采用“过程审计”方式,从事后检查走向事前控制,采用“业务入手”审计方法,深入业务管理过程,才能切实抓出效益。如此,效益审计才能迅速发展,并不断提高组织中资金、资产、资源的利用效益。

“业务”审计方法是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活动为审计工作的切入点,通过对被审计单位业务活动的了解,提取业务信息,并结合相关财务信息来揭示存在的合规性问题、效益性问题,控制薄弱环节和潜在风险的审计方法。要求审计工作者在审计业务过程中既要关注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信息,了解财务情况、业务情况,又要运用查账手段、调研手段来揭示存在的问题,提供有用信息和分析结果,并从体制上、机制上解决和防范问题的发生。这种审计方法不仅关注业务活动的结果,而且关注业务活动的过程;不仅能够发现已经存在的效益问题,而且能够发现潜在的可能发生的效益问题,这种审计方法有利于实现效益审计的目标,符合开展效益审计的本质要求。

(二)阐述企业内部效益审计结果

行政事业单位效益审计项目和经济含量相对要单一和少一些,本文不作为讨论的要点,仅以企业单位、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模式下而言,内部效益审计的结果有赖于上述审计程序的有效实施和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其审计结果可分为:项目效益评价结果报告和项目效益风险分析提示报告。项目效益结果报告是在审计基础上,对项目部实现项目管理目标的整体评价,报告结果直接影响项目绩效考核兑现;项目效益风险报告则反映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索赔收益,通过“索赔证据清单”维护企业利益,提高索赔的成功率和确保合同的正常履行,同时,项目效益风险报告还应揭示项目实施中的合同风险、融资风险、垫资风险等等。施工企业内部效益审计定位于实现“管理+效益”的目标,其审计结果对内,用于项目绩效考核;对外,则通过审计实施过程中收集的有利于项目索赔的证据,为企业争取应该获得的项目补偿。

综上,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在项目管理模式下开展的内部效益审计工作,在审计的职能上,由单纯监督向监督与服务并重转变;在审计的方式上,由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全过程监督转变;在审计内容上,由财务控制向业务控制和管理控制转变,正是对内部审计实现“六个转变”的探索和实践。

(三)效益审计范围广、要求高、难度大,方式和评价对象的特殊性要求审计工作者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

为适应这一特点,应加强效益审计、科学技术和文化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另外,学习借鉴外国效益审计经验也很有必要。财务审计、效益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审计等虽然各具特点,都有相通之处,理当相互借鉴利用有益成果,或将效益审计内容纳入经济责任审计之中,减少重复审计浪费资源的现象。

经济与发展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亚洲国家;福利制度;发展趋势

众所周知。要将亚洲视为一个整体来加以考察是十分困难的事,因为亚洲不仅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而且各国之间发展极不平衡.影响社会福利制度的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等均有很大差异。如日本早已是公认的发达国家.其不仅稳居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地位近半个世纪,而且福利制度伴随经济发展而日臻完善;韩国等亦在上世纪80年代即进入新兴工业化国家行列,国民福利亦得到了较快发展;其他多数国家还属于较为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然而,亚洲多数国家毕竟有着相似的文化传统与价值取向.并且大多处于快速工业化进程之中,我们依然可以从宏观上加以考察,并获得一些基本的结论。

通过对亚洲一些国家福利制度历史的考察,可以发现一些现象:

1.普遍奉行经济增长优先与低福利政策的取向。与欧洲发达国家社会福利水平通常伴随着经济发展而同步提高的规律相比较,亚洲除日本外,大多数国家并未遵循这一规律。例如。战后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作为率先工业化的亚洲“四小龙”,就一直追求高经济增长而忽略社会福利的改善,长期将发展经济视为重中之重,注重储蓄与发展,以小规模的社会福利公共开支作为其发展经济的优势。后来进入快速发展轨道的中国大陆地区、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等国家,亦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经济增长优先的低福利政策取向。在增长优先战略的指导下,人们将社会福利看成经济增长的负担,认为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会降低劳动生产率、削弱国际竞争力,甚至将福利与养懒汉等同起来,并将相对忽略正式的社会保障制度的保持低福利政策视为经济成功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看到的现象,便是在最近几十年间,亚洲大多数国家的经济都在持续快速增长,而社会福利制度却进展缓慢,国民福利依然处于低水平状态。据亚洲开发银行在2008年5月14日的一份对亚洲各国政府社会福利开支的比较研究报告《社会保护指数》显示,亚洲各国用于社会福利的平均开支低于GDP的5%,给予失业人口、老人、穷人和残疾人的财政资助平均水平仅达到联合国规定的35%。可见,增长优先与低福利政策取向的直接后果,即是社会福利支出严重偏低,对国民福利保障严重不足。

2.社会保障覆盖率低。普惠性弱,不公平性突出。除日本、韩国等极少数国家外,亚洲多数国家的社会保障覆盖率都很低。以中国为例,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只占应参加养老保险人数的20%,领取养老金的人数亦在同龄人口中只占20%左右;即使是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亦仅有5%左右的人口直接受益;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步伐虽然在加快,但还有3亿左右的城乡人口缺乏医疗保障,而在农村参加了合作医疗的乡村居民实际得到的医疗保障待遇不足其医疗支出的1/3。在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巴基斯坦、蒙古等国家,均可以发现类似的情形。与覆盖率低并存的另一现象,是亚洲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公平性非常突出。各国的公务员普遍享有较高水平的福利保障,但普通劳动者享受的福利保障却非常有限,高水平福利保障、低水平福利保障与缺乏福利保障的群体现象.在同一个亚洲国家往往并存,其体现的往往是强者优先、弱者居后的顺序。折射出来的同样是增长优先战略。

3.与就业、收入密切关联而与公民权的关系并不紧密。尽管欧洲国家早期的社会保障是与就业、收入密切关联的制度安排,但战后却日益与就业、收入有了距离,而与公民权直接相关。基于公民权的福利制度安排,必然是普惠的、公平的制度安排。然而,亚洲国家的社会保障普遍以社会保险为中心。以劳动者甚至只以公职人员为核心,国民获得社会保障的最佳途径是通过就业或者其收入不足以维持基本生存条件,而且往往是正规就业才较易获得相应的社会保障,这样的制度安排其实同样是基于增长优先、效率优先的发展取向,从而很自然地难以实现社会公平。

4.福利制度的多样性特征非常明显。与欧洲国家相比,亚洲各国的福利制度其实有很大的差异。日本是一种亚洲型的福利国家,新加坡选择了独特的公积金模式.中国正在形成自己的混合型福利制度,其他国家在福利制度安排方面亦有很大差异。这一方面表明了亚洲国家在建设自己的福利制度时没有盲从发达国家,另一方面也表明不同的国情对福利制度的客观制约作用很大。

5.家庭保障和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助传统影响深远。尽管在快速工业化进程中,全球化思潮对亚洲人的影响非常大,但家庭保障作为亚洲共同的文化传统,依然深刻地影响着社会成员的行为,进而影响着福利制度安排及其政策取向。在中国,占总人口60%以上的乡村人口就主要依靠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保障,无论自愿与否和是否具备保障能力,家庭都必须承担起保障家庭成员的责任,在其他多数亚洲国家也是如此。这种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是可以进一步发挥家庭内部的保障功能并在一定程度上增进亲情关系,但它也直接制约着福利制度的社会化与普惠化。并通常构成亚洲一些国家延缓建立正式社会保障制度的最好理由。而在缺乏正式社会保障制度或者正式社会保障制度覆盖率低、保障极为有限的条件下,人们不得不将家庭作为最主要的保障资源,并且完全可能因为维护一个家庭成员的生存与发展而损害另一个家庭成员的正常权益.从而从另一个侧面造成对社会公正的损害。

6.人口老龄化与城乡差距、贫富差距的扩大化.构成了亚洲国家福利制度的新挑战。尽管亚洲总体上属于年轻型,但越来越多的亚洲国家正在步日本后尘而进入老年型社会,中国于2000年进入老年社会,少子高龄化现象正在由日本等少数国家向更多的亚洲国家蔓延,同时乡村的老龄化明显快于城市老龄化,这是亚洲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的必然结果。以中国为例,以亿计的乡村年轻人离开农村而迁入城镇,老年人口在农村居民中的比重急剧上升;类似的现象在泰国、蒙古、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同样在大规模出现,并必然向更多的亚洲国家蔓延。然而,这些亚洲国家还未能够为老年社会的到来做好相应的财政与服务体系的准备。而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增长,亚洲多数国家的城乡差距与贫富差距在持续扩大。中国的情形就十分明显,正在快速发展中的其他亚洲国家也是如此。这些都是亚洲国家必须应对的挑战。

那么,当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亚洲国家的福利制度何去何从?是仿效欧洲国家,还是向美国靠拢,抑或是走出自己的新路来?合理的答案,只能是在遵循福利制度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寻求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福利发展之路。

人类已经进入了21世纪,21世纪被称为亚洲的世纪。在亚洲各国经济都在向前发展的大背景下,亚洲国家福利制度的未来发展亦必然表现出一些共同的趋势。笔者认为,有五个趋势将不可逆转:

1.调整发展理念,将经济发展成果转化为国民福利,并将人民带入福利社会的趋势不可逆转。日本早已是一个具有较高水平的福利社会。韩国、新加坡等新兴工业化国家也正在将国民福利与国民经济同步增长列为国家发展的追求目标。中国则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近几年中国执政党与中央政府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高度重视,整个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进入了快车道。多个东盟国家亦在扩大自己的福利支出。所有这些,都表明亚洲国家正在向欧洲健全的能够体现民主和公民权益的福利制度靠拢。新自由主义取向的发展理念正在亚洲许多国家遭到挫折。这一方面是因为人民的要求总是持续向上、向好的,民生问题升级的主要标志就是对社会安全网的要求不断攀升;另一方面也是亚洲国家长期奉行的增长优先与低福利政策取向虽然在经济发展初期具有必要性,但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会引发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包括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扩大、不同社会阶层与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加剧等,这些问题必然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经济社会的协调和谐发展。

2.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大幅度扩大社会福利开支.努力提高全民生活质量的趋势不可逆转。基于多数亚洲国家过去长期采取低福利政策并导致保障不足的现实格局,人民对生活质量持续提升的强烈要求与愿望,以及人口老龄化加速行进与家庭保障功能的持续弱化,再加上各国对公民权的日益认同、民主化进程加快和国家财力的增强,可以肯定亚洲国家未来必定大幅度扩大社会福利开支,并通过建设健全的福利制度来达到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发展目标。保障水平低下、覆盖率低、不公平性等局面将会逐渐得到改变。

3.遵循公平、正义、共享的新价值观,将大量被排斥在外的非正式部门就业人口和乡村人口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不可逆转。从亚洲大多数国家的实践可以看到,在非正式部门就业的人口和乡村人口往往被排斥在正式的社会保障制度之外,这种排斥不仅进一步放大了贫富差距与城乡差距.而且严重违背了社会公平,并最终会损害效率,因此.公平、正义、共享将成为新世纪亚洲国家共同追求的核心价值.而统筹正式部门就业人口与非正式部门就业人口的福利制度,统筹城乡的福利制度,即是消除社会不公和实现公平、正义、共享核心价值的必由之路。因此,尽管将非正式部门就业人口和乡村人口纳入正式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着诸多困难甚至障碍,但其趋势已经不可逆转。

4.理性选择福利制度.努力实现可持续福利社会的趋势不可逆转。从亚洲各国对待福利制度异常小心谨慎来看.并不完全是排斥福利的结果,而是包含了理性选择福利制度的成分在内.因为福利的刚性增长规律和欧洲部分国家因福利水平过高而造成的一些并不完全正面的影响,客观上告诫亚洲国家在设计自己的福利制度时需要理性。中国走渐进改革的道路,强调尊重国情,其实也有着理性的考虑因素。因此,简单模仿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理性寻求可持续的福利社会发展道路的时代已经到来。

5.传统文化仍然会对亚洲国家福利制度安排产生直接影响,但这种影响持续下降之趋势不可逆转。以家为单位实行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助.是亚洲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文化还会继续在国家发展与福利制度的建构中发挥影响力。然而。社会福利作为公民权的一部分在亚洲国家正在被日益广泛地接受,全球化带来的独立、自由价值观日益深入人心.而传统的家庭保障功能亦因为家庭规模日益小型化、家庭结构多样化和少子高龄化而持续弱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亚洲国家的福利制度建设,传统的关于家庭与性别分工的深刻影响便必然不断弱化。因此,尊重国情、尊重传统虽然仍然应当是亚洲国家的考虑因素,但追求人类的普适价值,并通过公平、普惠的福利制度安排来促进亚洲人民的全面、自由发展,已经势不可挡。

经济与发展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民生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或民生福利得到极大改善。回顾30年的发展历程,民生福利是在什么条件下得到关注的,改善民生的指导思想是如何演变的,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的方向是什么,这些问题需要进行梳理。

一、关注民生与改革政策的启动

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整个经济社会资源都由中央政府和各级政府以行政管理的方式控制。本来,我国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个制度运行的宗旨是为全体人民谋福利。然而,由于我国当时所处的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也由于我国决策层和理论界对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不足,不恰当地采取了所谓“赶超型”的发展战略。为实现这样的战略,我国动员和使用政权的力量,集中社会上的主要资源,优先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重工业。执行这种战略的结果是初步建立了国民经济的基础,为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但也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国民经济结构严重失衡,居民的生活水平长期不能提高,特别是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低下,有很大比例的人口不能保证温饱等基本生活需要。

由于经济结构严重失衡及对经济工作和民生福利的长期忽视,到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关注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关注民生福利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大幕开启。导致开启新政策的思想原因,是整个社会对长期思想禁锢的冲破。承认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认同人民群众的合理需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党抓住时代主旋律、顺应历史潮流的思想路线和执政理念。正是有了这样的思想路线和执政理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和政策立刻得到人民群众的高度拥护。中国开始走上符合社会历史发展方向的正确道路。

二、30年来我国民生福利改善的成就

(一)关注民生与改革指导思想得到了奠定。对于改革的指导思想,邓小复强调,一切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都要看“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满意不满意”。早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邓小平就指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到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我们要想一想,我们给人民究竟做了多少事情呢?我们一定要根据现有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1985年,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谈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在许多场合多次提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就是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建设小康社会”就是邓小平最早提出的思想。他的许多论断所形成的思想,都被写进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及以后党和国家的一系列重要文件中,从而奠定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建设指导思想的基础。这个指导思想,明确了我们进行经济社会建设的宗旨,就是不断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增进普通大众的福祉。

(二)小康社会建设与民生福祉事业全面发展。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了著名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三步走”的战略,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生产力水平或人民的生活状态划分为“温饱型”、“小康型”和“比较富裕型”等几种类型。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广大城乡居民已摆脱了仅能维持基本生存的“温饱型”生活状态,从整体上基本建成了生活比较殷实的“小康型”社会。具体来说,一是在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过程中,脱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功。1978年我国的绝对贫困人口为2.5亿,2008年这个数字下降到2375万。二是在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状态明显得到提高和改善。30年来,我国人均收入增加10倍,到2006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9元。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3%,城镇居民家庭则为35.8%。

(三)和谐社会建设与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得到确立。面对民生福利的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种种矛盾,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关注民生福利,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应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是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社会发展要由注重物向注重人转变,由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向实现人、社会与自然全面和谐发展转变。总书记2006年4月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中指出:“今天,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总理在2007年春节团拜会上也指出:“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三、民生福利改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历史、经济、社会等原因,我国民生的改善还存在比较严重的缺陷,一些因素还制约着我国“小康型”社会的发展。进入新世纪,我国居民的福利状况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基本公共福利供给不足。基本公共福利也称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除国防、公共卫生、环境保护、公益设施等具备纯公共产品性质的公共福利外,那些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的公共福利,如,教育、医疗、住房、交通及社会保障等,通常也要以国家为责任主体而由社会提供。公共福利享有的多少,反映一个国家居民生活水平的高低。目前,我国公共福利供给严重不足,特别是近些年公共福利产品市场化改革配套措施不完善,导致广大居民付费增多,负担沉重。以群众反映强烈的医疗问题为例,据官方统计,我国约80%的卫生资源集中在城市,其中又有80%的资源集中在大中型医院,城乡、区域间卫生资源、居民健康状况差距扩大;医疗费用上升过快,从1980年到2005年,我国卫生总费用增长59倍,居民个人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由21%上升到52%。基本公共福利供给不足,导致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一系列问题,如经济发展受到限制。尽管这些年我们一再讲扩大内需,启动农村这个大市场,但尚未达到预期目标,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广大城乡居民对社会保障没有一个稳定的预期,很多人既没钱消费,也不敢消费,因而影响经济发展。有学者分析,如果我国社会保障能基本到位,消费率至少可以提高5个百分点。再比如,社会矛盾突出。我国现有的很多社会矛盾,无论是一些利益冲突事件还是某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与基本公共福利不到位直接相关。这个矛盾在不发达地区尤为突出,并且成为某些矛盾产生的重要原因。

(二)基本公共福利享用存在差别。以反映居民公共福利享用的社会保障来看,目前存在覆盖面狭窄的情况,社会上只有一部分人能够得到保障福利,相当大一部分人群游离于社会安全网之外。中国社会保障覆盖率在全国来说只有不到20%左右。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在相当长一个时期里,社会保障覆盖率很难达到较高水平(目前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也只达到50%~60%)。“在地区差别不断扩大的情况下,这种低社会化的社会风险分担机制不能真正起到分散社会风险的作用。”

(三)基本公共福利不均,拉大了居民生活差距。改革开放后,人民整体生活水平快速提高,但相对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有些滞后,反映在收入分配领域,出现贫富不均甚至两极分化的情况。据原劳动社会保障部统计,我国占城市人口10%的最富有人群,拥有全部城市财富的45%;10%贫困人口却只拥有全部城市财富的1,4%。由于基本公共福利在供给和享用上存在差别,导致居民间的实际收入水平差距不断扩大。目前,我国基本公共福利因素在影响城乡实际收入差距中所占的比例高达45%左右,基本公共需求的矛盾已开始成为新阶段贫富差距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邓小平在1993年的一次谈话中指出:“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题目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分配的问题大得很。”“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由此可见,改革开放做大了民生这块“蛋糕”,但如何“切割蛋糕”,既关系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一目标的实现,关系到社会的公平正义,也关系到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大局。

四、进一步改善民生福利的对策

改革开放30年来,正是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改革指导思想与观念的进步和升华、改革实践的丰富和发展,使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社会经济空前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当前,我国正在进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在实现经济社会总体目标、保证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中,更需要特别关注民生福利的发展。

(一)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扩大公共产品使用的覆盖面,保证公共产品使用上的公平性。随着我国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全社会对公共福利或公共产品的需求呈现全面快速增长态势。我国应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将经济社会工作的出发点放在民生福利的提高和改善上,努力增加财力物力,不断扩大公共产品的供给。与此同时,要使公共产品的供给范围逐步扩大,特别是要扩大基本公共服务的覆盖面,使社会上的所有人群都能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另外,还要加快扩大基本公共产品供给的均衡程度,这关系到中央与地方、城市与农村、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等的相互关系,从而关系到不同人群的相互关系,最终必将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成败。解决这个问题,“主要矛盾不是财力问题,而是财政支出结构问题,不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设公共财政体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很难实现。”

(二)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让改革更加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关注民生福利的改善是执政党和政府的首要任务,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正像总书记所说的那样,“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此,全社会都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改革观和发展观。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人的全面发展对改革发展提出的基本需求是:关注人的自身发展、人的公平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三)提高民生福利要量力而行,不能走“福利主义”路线。根据我国的发展战略部署,到本世纪20年代,我国将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到那时,我国的综合国力将达到世界较高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这里所说的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就是民生福利达到一个较高水平。但这个较高的水平应是动态的、有中国特色的。所谓“动态福利水平”,是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从当前和未来的一段时间看,随着科技进步,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快速的、日新月异的。从另一方面看,人类为追逐更大的福利目标(更舒适、更安逸、更方便),不断向地球(甚至地球以外的空间)索取各种资源,从而造成了环境和资源的更大压力。如果我们在设定民生福利的目标时不把上述约束条件考虑进去,而是一味追求现代化的较高水平,甚至希望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像泉水一样涌流出来,则必然会由于不切合实际而导致不利的结果。因而,我们要根据现实和可预测的条件,不断调整目标,使之真正起到激励和鼓舞的作用。所谓“有中国特色的福利水平”,是指制定改善民生福利的政策要符合国情、量力而行,不能盲目模仿福利国家模式,搞“福利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20几年的高增长和高福利的社会经济繁荣期,特别是西、北欧,建立了所谓的“福利国家”。但这种高福利的繁荣是在高税收、高财政支出的条件下实现的,出现了劳动激励不足、企业效益下降、管理效率降低等不良后果,这种不良后果甚至被称为“福利病”。由此出现了上世纪80年代后的福利国家的普遍改革。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确保人人共享社会福利,从而实现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同时,我国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将长期存在。在改善民生问题上,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一个超越历史阶段的高福利供给,势必会形成虚假的公平,产生效率的挤出效应,不利于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所以,我们要积极探索市场规则与国家福利的平衡点,妥善处理好需要和可能、局部与全局、公平与效率、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注重建立与市场发展相适应的长效机制,做到从制度上保障民生问题的解决。

经济与发展论文范文第7篇

新时期的“三光荣”精神要求我们要学习老一辈地勘人在艰苦条件下顽强拼搏的献身精神,同时不能碌碌无为,要勤于学习,立志成才。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为国家找大矿、找富矿。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的目的不仅仅是为国找矿,还要建设和谐的地质家园。当前我队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我们既要牢牢地抓住有利的发展机遇,更要继续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要脚踏实地,不怕困难,解放思想,干事创业,为创建和谐地质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新时期的“三光荣”精神要求我们不能仅仅倡导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还要做到以人为本,满足地质事业发展主体的需求,要求地质事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地质勘查队伍的全面发展。加强地勘文化建设,就要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发展为了人,发展依靠人,并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终的衡量标准。全面发展,包括生活的改善、能力的提高、社会责任的履行、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等。新时期的“三光荣”精神要求我们增强地质勘查队伍的主体责任感和整体凝聚力。地质事业已进入了以地质找矿为重点的全面发展阶段。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地质事业社会职能的履行与地质勘查队伍的自我发展是统一的,都体现了地质事业全面发展阶段的内涵、特点。地勘文化建设的目标就是统一认识,认清形势,转变观念,使个人追求、单位发展更好地融入行业发展,使“小我”更好地融入“大我”,使“大我”真正成为“小我”的根本利益所在、事业所在和精神家园。新时期的“三光荣”精神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载体建设,建设精神家园。2012年以来,我们先后规范、有序地接待了包括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科技日报、中国国土资源报、中国矿业报、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在内的26家媒体采访团,中华环保世纪行14家媒体采记团关于舞阳地区深部铁矿整装勘查的深入采访。相关媒体、网站先后300余次报道我队的地质找矿成果等先进事迹,河南电视台《厚土中原》摄制组也到我队舞阳铁矿区,进行六集纪录片《厚土中原》舞钢片区的拍摄,我队还被确定为中国国土资源报社基层联系点,进一步提升了河南有色四队、河南有色地矿局的美誉度。同时,我们还在单位内部组织开展机关人员下一线、地质行业知识竞赛等多项活动,切实增强了职工们的行业归属感。

2完善营造大环境,构建“三光荣”精神之基

2.1以广泛宣传为载体,营造“三光荣”精神之良好氛围

一是加强对职工的队史教育,以此弘扬艰苦创业精神。我们用两年时间,组织全队各部门齐心协力做队志编纂工作,把近四十年的辉煌历史记载下来。大家积极翻阅近半个世纪的档案,看到了不同时期地质工作者们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取得的各项不凡业绩,深受感触;二是要把“三光荣”精神作为党员领导干部理论学习、党员教育、职工培训的重要教材,把党性教育与“三光荣”精神教育有机结合。对此,我队建立学习教育的长效机制,3个在职职工支部坚持每半个月集中学习一次的制度,使职工充分得到先进教育;三是要注重单位文化建设,把“三光荣”精神与单位实际结合起来,提炼各部门各具特色的核心价值观;四是要发挥单位简报、局域网络和宣传栏等宣传文化阵地的作用,形成长期宣传的舆论声势;五是要加强主题性教育。以庆祝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宣传教育活动为契机,突出主题,把“三光荣”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融入其中,在吸引地矿职工广泛参与中引导他们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

2.2以学习典型为载体,打造“三光荣”精神之楷模形象

在地矿事业发展的历程中,涌现了一大批“三光荣”精神的先进典型,他们是弘扬“三光荣”精神的优秀代表,对广大地质工作者起着极大的激励和感召作用。要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让他们的思想和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我们积极组织职工参加地质楷模刘振江的先进事迹报告会,一个个令人震撼的事迹使大家潸然泪下,使大家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人格感召。在地矿事业发展的新时期,更需要发现、挖掘和树立一批具有时代特点、让广大地质工作者学习榜样、见贤思齐,从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要坚持在地矿行业开展“劳动模范”、“先进个人”等评选活动,让更多优秀人物和先进集体脱颖而出,推动队伍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的良好道德风尚。

2.3以建立机制为载体,强化“三光荣”精神之支撑动力

一要建立激励机制,使符合“三光荣”精神的行为得到奖励。多找矿、找好矿是地矿行业的重要职责,在绩效考核中向野外勘探人员倾斜,适当增加野外勘探一线职工的奖金福利待遇,加大考核提拔力度,进一步激发一线职工找矿立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要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创新是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大力营造鼓励探索、鼓励创新的良好环境和鼓励干事业、支持干成事业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激发创造创新活力。三要建立创评激励机制。要把“三光荣”精神纳入党建、精神文明创建等先进单位创建评比活动中,激励各单位、各党支部争先创优、争创佳绩,形成共同追求“三光荣”精神的强大合力。同时,改善地质工作条件,收入分配向地质一线人员倾斜,用待遇留人,增强广大基层地质工作者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3结语

新形式下践行和弘扬“三光荣”精神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工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困难。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要带着真诚和爱心,主动工作、诚实工作、创新工作,真正成为“三光荣”精神的楷模,带动群众,凝聚力量,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扎实的作风,推进各项工作,共同为地矿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经济与发展论文范文第8篇

经济法的完善和发展是对宪法的丰富与补充。我国法律的总体结构和层次关系决定了经济法的完善与发展也会助推宪法的发展。经济法是宪法制定过程中经济方面的延伸与体现,其本质就是要细化宪法对于经济的约束作用。笔者认为,经济法对宪法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一是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了我国的经济体制、所有制、分配方式等,这些内容在经济法中被进一步完善和充实。经济法中涉及经济体制的相关条文不断完善的过程正是对宪法发展不断助推的过程。二是经济法的完善助推了宪法中有关经济法条文的修改。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经济结构转型加速,经济法正是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不断完善与发展起来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垄断行业的市场化改革,政府宏观调控手段与市场调节的不断适应,都促使经济法不断完善,最终助推了我国宪法中涉及经济部分的修改,这正是经济法对宪法助推作用的具体体现。三是经济法“良性违宪”推动宪法完善。“试点立法模式”为我国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改革开放之初,市场经济仍处于摸索阶段,经济法作为完善的重点对象,许多新的法律规定被“先行先试”,甚至出现了“良性违宪”的情况。这种“违宪”的情况在经济发展中有一定的合理性,能够很好地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旦这些“良性违宪”的经济法规定的正确性被证明,宪法便会因此做出调整和修改。考虑经济法与宪法的相互协调作用,要从两者的相互影响入手,其根本是宪法与经济法的“经济性”。随着宪法中经济规范的不断完善,宪法越来越表现出其“经济性”,这种经济性正是对经济法发展与完善的最好指向;经济法作为宪法“经济性”的延伸与具体体现,在一定程序上甚至可以影响到宪法的修改。

二、经济法与其它部门法的协调发展

经济法与其它部门法都在宪法的约束范围之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一部分。由于经济法规范的经济活动领域门类繁多、关系复杂,涉及到社会关系的方方面面,因此经济法的发展与完善必然存在与其他部门法相互重叠甚至是相互冲突的部分。如何在宪法的框架下,合理解决这些冲突,实现经济法与其余部门法的协调发展,是我国法律体系不断建设完善的重点。

(一)经济法与刑法的协调发展关系经济法与刑法有着深层次的内在联系。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是以利益为先导,而人性的唯利是图使得在经济领域触及刑法的案例比比皆是。经济法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市场经济的基本秩序,当破坏行为特别恶劣并触及刑法时,就应当对实施破坏行为的主体追究刑事责任。近年来,刑法在经济领域显得越来越有“用武之地”。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经济违法行为的数额成十倍、百倍的数量增长。早期刑法中规定的量刑方式如果不能随着这种经济发展的改变而改变,就有可能变成一纸空谈。经济领域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也让刑法在量刑过程中难以抉择。2007年“许霆案”的宣判在整个法律界引起了轩然大波,这标志着我国刑法在与经济法匹配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大的滞后性。一些特别严重的违反经济法的行为在刑法中得不到及时反映,规定似是而非;对于部分犯罪行为如何定性,在经济法与刑法中存在着分歧;刑法对经济犯罪的量刑也有待于重新考量经济法与刑法不相匹配的情况。当前,我国经济总量已越居全球第二,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些都离不开经济领域做出的贡献。作为直接约束经济领域的法律,经济法的完善和发展更加迅捷,而刑法的发展则显得相对缓慢。解决经济法与刑法不匹配的问题,关键在于抓住经济增长规律,加快推动刑法的完善。与宪法不同,经济法与刑法的“冲突”主要是刑法落后于经济法的发展。因此,经济法与刑法的协调发展,维护正常经济秩序是关键。笔者认为,要从立法、司法和理论三个方面来改善。⑴加快刑法在经济领域的量刑完善。立法部门要清醒认识当前我国国情和经济快速发展的现状。对于经济领域中出现的新的犯罪形式要尽快地完成刑法的补充。这种补充必须建立在依宪的框架之下,与经济法相互协调适应。对于量刑规则、数额、机制等也要根据新的形势做出调整和改进。⑵完善经济法与刑法的司法协调。经济行为的普遍性造成了在案件处理过程中对于案件定性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司法机关在处理经济案件时,必须要由熟知经济法与刑法的审判人员进行审理,杜绝“相互扯皮”现象。⑶加快推进经济法与刑法理论上的协调。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要透过表面看到问题的本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如何定罪量刑阶段。只有在理论层面上研究经济法与刑法的协调发展关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两者之间存在的矛盾,促进经济法与刑法的协调发展。

(二)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协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倡以“经济规律”和“政府调控”两只“无形之手”实现对市场的调控。这就形成了在经济领域中经济法与行政法相互重叠,相互制约,共同作用的局面。因此,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协调发展区别于刑法,其根本问题是“矫枉过正”的问题。即在经济领域中,经济法与行政法必须共同作用,相互补充。如果经济法的权限大过行政法就会造成市场主体肆意妄为,反之,就是政府权限滥加干预。经济法对于市场的约束力与生俱来,在市场经济确立之初,经济法就随之而生。但行政法与经济法相互作用管控市场的现象却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产生的。经济法中规定的经济法律责任中的行政责任,经济法律纠纷解决中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现象的产生都是经济法与行政法重叠的体现。[3]在考虑经济法的完善与发展的过程中不能漠视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否则,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协调发展关系体现在两者的共同作用领域以及法律本身相互弥补作用上。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两点做出分析:⑴经济法与行政法共同作用于市场经济的调整和改进之中。美国著名行政法学者施瓦茨提出:“行政法的要害不是实体法,而是程序法。”[4]行政法的作用是约束行政机关对于市场调控的权力,防止权力滥用。而在这个问题上,经济法关心的是国家调控手段与内容的正确性,是否对市场有利是经济法最关心的问题。可见,行政法与经济法在调控问题上分别体现出了其与程序法和实体法的不同作用。行政法注重的是对于政府调控权力的管控,而经济法更多地关注调控手段的结果。两者之间的约束领域相同,却各自发挥着不同的职能,共同保证市场良好、稳定、有序的发展。⑵行政法为经济法律秩序提供了有力保障。市场经济自建立开始,就与自由、公平、自愿、民主、自由等紧密联系。经过长期的发展,市场形成了一种以自由、公平、自愿、民主为主的秩序。经济法本身对这种市场秩序的形成有着很大关系,但对于这种秩序的保护却相对乏力。而行政法恰恰为这种市场秩序提供了最有力的保护。其一,行政法通过政府干预手段解决了市场竞争中存在的垄断、限制竞争和不正当竞争的问题;其二,行政法通过对国家干预手段的完善使市场始终朝着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的方向发展,避免了市场秩序由于不可抗力而失去控制;其三,行政法的性质决定了其对于政府行为具有强大的约束力,进一步保证了政府在实施调控的过程中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防止权力滥用和过分干预市场,使市场秩序能够朝着健康、良好的方向发展。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协调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由经济法负责对市场本身的约束和规范,由行政法负责对政府干预行为的制约和监督。经济法与行政法都是在宏观上对作用于经济市场的行为进行约束的法律。经济法和行政法只有相互协调,共同发展,才能保证市场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经济法与民法的协调发展经济法与民法的协调关系类似于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协调关系,两种法律有着共同的作用领域。民法以调整市场经济主体———人作为其主要的权力实施范畴。对于保障市场经济环境良好、有序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经济法与民法的协调发展也是经济法与行政法对市场约束的有力补充。经济法、行政法、民法三者共同作用于市场,相互协作,互为补充。具体来讲,民法对于市场的规范以及与经济法的协调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⑴经济法与民法在调整对象上有一定的交叉性。如果说经济法的制定是为了实现市场秩序公平有序的发展,那么民法的作用就是对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行为加以规范。民法中的“诚实信用”,“公共道德”等条款体现着与经济法相互协调一致的关系。经济法的约束范围更加宏观,相对而言,民法则更加具体。经济法与民法的约束范围的交叉性有着深层次的原因。首先,经济法与民法都与市场经济相关,都处在市场经济环境之中。而在市场经济当中,市场与市场主体之间的复杂关系使得经济法与民法必然有一定的交叉性;其次,在繁杂的市场关系中,单一法律无法形成全面有效的管控。只有经济法、民法甚至包括行政法在内的多种法律的共同作用才能将诸如所有关系、消费关系、产品质量、权益保护等复杂关系全面理清。⑵经济法与民法是整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的互补。人是一切社会行为的基本组成单位,市场经济也不例外。单一的人的愿望和意志汇总形成了经济市场的整体利益。从这一点上讲,民法不再是从个体的角度对市场行为进行规范与约束,它与经济法并不相互冲突。但是,民法的性质决定了其不可能抛开以人为根本出发点的立法目的。因此,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又需要经济法和民法在宏观上对市场的大方向做出调控,这正是经济法与民法在利益问题上的互补。⑶经济法与民法对公平的认识不同。具体而言,民法追求的是个体在市场活动中的“微观公平”,对于这种公平是否妨碍到整个市场的运作和发展并不是民法关心的范畴。而经济法更加关心整个市场运作环境的“宏观公平性”,更加体现结构公平。法各自行使自身职责,对这两种公平实施不同管控,满足各方需要。民法通过责任制度、合约制度等防止以经济法、行政法为代表的公权对私权的强加干预;经济法则通过维护整个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宏观经济的平衡为整个社会营造公平环境。如果把经济法比作宏观调控市场的“大手”,那么,民法就是微观调控市场的“小手”。只有这只看不见的“大手”与看得见的“小手”共同作用于市场才能促进经济的增长,才能保证市场主体的权益和社会稳定。这种关系是对民法与经济法的相互补充,是协调发展的最根本体现。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民法对于经济法的发展有着不可忽略的补充和协调作用。本文立足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框架,从法律的层次性、内容、作用主体等方面分析了经济法与宪法、刑法、行政法以及民法的协调发展关系。从这种协调发展关系中可以看出,作为直接管控经济市场的法律,经济法只有以宪法为根本,并有与之配套的刑法量刑机制,行政法、民法等其他相关法律相互协调配合才能在整个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确立经济法的地位,使经济法不断完善并向前发展。

经济与发展论文范文第9篇

在现代市场环境下,企业外部环境变得更为开放,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仅受到内部条件的制约,而且受到外部条件的影响。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因素也在不断地变化,经济全球化、网络经济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形成,成为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新的因素。经济管理涵盖面不断地扩大,多元化、利益化、关系融洽度是经济管理在新形势下呈现的主要特征。经济管理和企业的其他各项管理息息相关,企业所有管理项目的开展都需要资金的调配和支持,同样,企业在进行经济管理时也需要所有部门和员工的配合。企业经济管理的实质是围绕着物质利益,通过有效运用企业内部的资源与组织来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我国的燃气企业目前均为国家投资建设,政府高度参与燃气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随着我国取消了对国外企业禁止投资燃气输配工程投资方面的限制,我国燃气行业走向市场,燃气企业如何在市场中生存发展,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重点。建立科学合理的经济管理体系,进一步实现企业内部的资源优化配置,无疑成为促进燃气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

2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经济管理方式落后

经济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前提与基础。有些企业经济管理方式落后,仍然是粗放式的经济管理方式,通过追加投资、扩大规模来创造效益,不利于企业发挥自身优势,提升竞争力。有些企业领导缺乏经济管理的意识,忽视企业内部的经济管理,过分注重业务的拓展,对经济管理的方式与重要性认识不足,片面地以为经济管理就是做好账务。还有的企业领导者利益至上,在进行决策和投资的时候只看到最终企业能获得多少利润,只看到外在短期的利益,却看不到企业内部长期的效益。这些错误的认识直接导致企业账目混乱、缺乏日常运转资金、融资困难等等,阻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2经济管理制度不健全

尽管大多数企业设置了相应合理的职能部门,颁布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但是经济管理制度不健全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很多企业对于经济管理的部门和人员责任与权利没有明确的规定,致使企业经济管理的相关工作缺乏有力的监督、审核,经济管理工作人员执行力不高,没有工作激情。同时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的跟新速度滞后于生产发展的速度,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2.3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低

人员流动过于频繁,缺少对员工技能的培训,人力培训资本投入不足,忽视人的才能的发挥,对员工缺乏职业生涯的规划,造成员工离职率居高不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低,人力资源机构不合理,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绩效评估机制,缺乏专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分工不明确,使得企业不能满足员工的需求,让员工感觉到缺乏公正待遇,对企业丧失信心,导致优秀人才离开企业,人力资源的不稳定,影响企业各项工作的开展与进度。

2.4信息化管理薄弱

信息制约着企业的发展。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企业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使企业更加灵活地获取信息,增强了决策者的信息处理能力,增强了决策的科学性,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决策失误。加强了决策层与执行层的直接沟通,提高了生产计划的可行性、生产能力的均衡性、生产控制的可靠性,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的管理和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目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着信息化程度低,信息机构不健全,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的问题。

3加强企业经济管理的有效策略

3.1创新管理理念

企业领导要切实认识到经济管理创新的重要性,树立科学管理的思想,变粗放型管理为集约型管理。企业的经济管理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企业领导要针对企业中的管理风险进行全面有效的评估和预测,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所制定的经济管理方针一定要和企业宗旨相互适应,从而形成真正的核心优势。

3.2完善机构设置

合理的组织机构设置是良好的经济管理实现的前提。建立和健全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企业的高层领导要统一思想,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和远景规划,完善企业的制度和规范。实行制度化管理,以法治取代人治。明确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职能,对不同的部门进行协调沟通,制定出符合企业实际的经济管理方针和决策。设置专门进行经济管理、分析评价的机构体系,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增加基层员工的参与意识,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3.3优化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优化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制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更新人力资源结构,维持人才数量和质量的稳定性。企业要建立公开透明的人才聘用机制,积极储备人才,营造平等的用人氛围,选拨重用优秀的人才,对员工进行长期系统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技能。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绩效评估体系,加强与员工的交流沟通、广开言路,开发员工的潜能,把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和提高员工收入结合起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企业要将企业的发展目标分解成每位员工的目标,将个人的切身利益和企业的发展战略结合起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4结语

企业经济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企业的日常管理和运营,而且关系着企业能否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市场的发展中,企业要想获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创新经济管理方式,结合科学的方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满足用户需求,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市场中有一席之地,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经济与发展论文范文第10篇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加快。90年代,全国开始认识到设计对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以1989年广东太阳神集团导入CI标志为例,CI开始在中国有了举世瞩目的发展,一些企业利用CI战略为自己扩大了市场,赢得了利润。进入二十一世纪,就中国的设计院校就达到几百家之多,大量设计人才的出现,却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

在这里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产物,艺术设计同样也是一种生产力,在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东部已经高度发展,设计却仍然在那里继续推动经济,在目前的西部开发中,需要更好的利用设计的特殊条件,开发西部,推动西部经济的发展。

中国吸收了国外的优秀文化,将设计成功的导入无疑是祖国经济建设的一片沃土,西方国家的设计比中国早。而且非常重视,所以经济突飞猛进。

美国在一份关于国家科学技术政策的政府文件中,将设计列入了“美国国家关键技术”,文件中共列入22项部级的关键技术,其中,17项指出产品与制造工艺的重要性,设计被列入国家关键技术的开发,可见,设计是现代科技必不可少的一项,而强调设计,其目的也在于增强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提高国家实力。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分析英国经济状况和发展战略时指出,英国经济的振兴必须依靠设计,他曾断言:“设计是英国工业的根本,如果忘记优秀设计的重要性,英国工业将永远不具备竞争力,永远占领不了市场,然而只有最高部分具备了这种信念之后,设计才能起到他的作用,英国政府必须全力支持工业的设计。”

德国,在一战结束后,威玛政府立即讨论并通过了格罗佩斯关于创建包豪斯学院的建议,正因如此,德国紧紧抓住设计,把有限的经济,科技和管理力量充分转化为商品,综合国力明显超过美、英、法等国。日本,在二战后也认识到设计的这一作用,几乎所有高知名公司都有本企业的设计机构,包括人员、资金的投入也很充分,六七十年代的家电、汽车等涌入世界国际市场,设计创造了日本的经济神话,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自90年代以来,市场竞争取决于设计竞争更加明显,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纷纷都把设计作为跨世纪的经济发展战略,设计作为经济的载体,作为意识形态的载体,已成为一个国家、机构或企业发展自己的有力手段。

二:设计在东部发展中的推动作用,以及对振兴西部经济的战略性地位

中国东部自改革开放以来,借助于自身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国家的大力支持,经济迅速复兴,并成为与国外相联系的首要的桥头堡,吸收外来资金和优秀先进文化及管理经验,这其中表现尤为突出的就是设计的引入。首先:设计的应用在各企业表现出很大的经济利益,借用设计在竞争中树立起自己的企业品牌,树立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借助设计,通过各种形式的营销、策划,对产品实行包装等,这些附加在产品上的形式仅是一个方面;其次,将设计应用于产品的开发之中,设计出更能紧随时代的产品,并且,许多产品都飞快发展,一度走进了世界的前头,更加吸引了大量国外知名企业来中国投资的欲望,在短短的二十年里实现了东部的伟大腾飞。

那么,西部的经济发展是否也能这样一如既往呢?首先很肯定的一点是,设计既然可以推动东部经济的腾飞,也必然掀起西部经济的发展高潮。香港理工大学设计系教授林衍堂曾说:“……面临贸易全球化的发展,如果缺少了工业设计在产品领域的必要作用,中国的经济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在西部的发展中,我认为设计的重要性是无法取代的,从这个角度来说“艺术设计也是一种生产力”,“设计就是经济效益”的说法并不过分,我们知道,我国的产品出口到国外一直都是“一流的质量、二流的包装、三流的价格”,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国内企业不重视产品造型设计、产品包装设计有关。如今,西部经济的发展遇到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机遇是很多,外商的大量来西部投资,东部的一部分产业阵地转向西部,每年的西部经济贸易洽谈会也在为西部的建设搭建一做桥梁,政府政策的西部倾斜,等等。但挑战并在,西部是否要走东部的发展道路和其他先进国家的经验,如果这样就比较模式化了,类似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原因,所以,西部应在自身优势的条件下,具体问题,具体解决。学习和借鉴其他先进国家的经验,重视设计作为经济的载体。

艺术设计是把预期目的和观念具体化、实体化的手段,是人们进行经济建设的先期过程,它的本质是人们对将要进行的经济建设活动作为艺术化的设想和筹划,总体看来,这种设想和筹划是进步的、发展的,甚至是超前的。设计既具有创造性又具有先见性,所以,在西部的发展中,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西部经济,利用设计为经济服务,推动西部经济发展。

设计和经济上的生产、消费、流通、市场及科学技术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不管是东部、西部或国外,商品的三个环节,生产、消费和流通却一不可,离开了某一个都是失败的,而在三个环节中,商品又难免受到技术条件、市场变化的制约。而设计又是生产的排头兵,是生产这个链条上的第一环,往往是设计先行一步,生产以设计为依据。西部经济发展中,也应该将设计作为一个重头戏。比如,西部经济发展中我们应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形成什么样的城市理念,在工、商、农、科技等行业应有什么样的规划,城市的布局、规划设计是形成科技卫星小城镇呢?还是大工业的工业城市?或者是以人类的居住和生存为首的模式,是否要在改善环境的同时注重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关系等等。这样是把设计的概念宏观化了,但却是实实在在的问题,具体下来,设计可以作为生产的先导。一个红塔香烟20支装的包装设计交给工厂后,10年的产量超过几百亿盒,装了香烟后卖了几千亿元。一套汽车设计图纸封了几十年,但是还是图纸,一旦投入生产,几年后,地球上到处都可见它在奔跑着。

消费决定生产和市场,消费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市场就买卖什么,这才成为市场经济。首先,为最稳定的消费设计,其次,为被空缺的消费设计,然后应该为到来的消费设计,只有坚持从消费出发的道贺机才最具有效益,也回受市场的欢迎,这就成为真正为经济的设计,也同时成为商品流通的“保护神”,为商品锦上添花,获取消费,争取流通。

如今,已是市场经济时代,凡是以市场为导向的设计也必定是成功的,而且,设计为市场的生产、消费、流通服务,这也正表明设计与市场的密切关系。设计主要的方面也是设计市场,设计市场的商店、宾馆、写字楼、贸易公司和银行大厦,设计商标、包装、广告、橱窗和装饰,设计进入市场的企业和品牌形象等。设计是工业革命后的结果,与科技之间有深刻的关系,无论第一、二次或第三次科技革命,设计都起着不可抹杀的作用,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加快了经济发展的步伐,设计与科技的完美结合无疑会给今天的社会发展以推动。

西部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也在发生着一些变化,但不是很明显,现在,随着机遇的到来,而现代设计是高科技与文化艺术的高度融合,是实现“以人为本”的当展的重要载体,它最终为市场价值服务,也必将对西部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三:西部经济的发展中,设计作为持续性推动的载体的价值

中国加入“WTO”已经成为现实,我国的经济运动模式和产业结构更新也将因此而发生深刻的变化,改革开放二十年,中国的设计产业发展迅猛,且设计产业是伴随着经济不断成长起来,特别是知识占主导地位的今天,对设计产业的适时性,前瞻心房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设计作为一种全心的文化内涵和视觉形象的创造,如果把视野和观念局限在某一个地域和传统观念模式中,或者停留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争吵中,则很有可能跟不上时代,最终被淘汰,因此,我们的设计、企划、品牌、广告和创意行为也必须以西部大开发的姿态运作,追求最新的国际化原则。

西部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各个企业已经昂首挺胸,准备大干一场,而设计也要紧随为企业及整个西部的市场经济服务,它将加入到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中,无孔不入,一个企业需要一个好的形象的导入,需要标志、CI设计、广告设计、媒体设计,对于一个企业,CI可以促进企业经济持续发展,在现阶段,我国多数企业管理水平不高,通过实施CI,有助于企业提高相应的管理水平,提高员工的素质,主动适应竞争激烈的国内外市场,通过优秀的广告设计和媒体设计有利于创造企业的知名度和建立名牌的企业形象;通过优秀的包装设计,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中提供一个很好的无限机遇。地方和区域政府实施CI战略,有利于提高该地区的经济竞争能力,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西部是一个地域广、人口相对少的地区。首先也应有自己的一整套CI形象,这样有助于西部在自身建设中以及国际竞争中的能力,有助于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产生,等等。1998年,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重庆市CI专家团”作为政府智力支持企业的一项重要举措。

西部经济发展中,产品设计是一个不容忽略的事情。市场竞争的生命力在于产品的创新。科学技术转变为有竞争力的商品,创新设计的整合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作为产品设计的第一步,整合的设计则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性能、技术、周期、市场与经济效益,也是世界各国企业都十分重视产品创新整合的原因。

设计是一个新的课题,是在西部经济发展中不容忽视的力量,无论是现在或未来,设计都会以强大的推动力和自身优势服务与经济的发展中,走入生活之中,身边的每一个产品,都无疑是设计的结果,涉及到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西部发展也是如此,是一个大的熔炉,包括工业、农业、服务业、科技业等等,而设计则溶入到每一个方面和每一个环节中。推动科技的发展和西部经济的腾飞。西部经济的发展在进行着,而设计作为推动力的载体,将持久地伴随着。

四、设计的发展以及对西部经济的促进需要政府和领导的倡导与鼓励

我国接触设计的时间不长,学术界对设计的认识还不成熟,多数学者主要是传播美国和日本的理论和个案,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普及设计知识,而设计对企业本身,还要加强与政府主管部门以及相关部门展开多方沟通,加强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信息资源,而且政府与企业应加强合作,做好分工,成立设计与推广中心,以配合政府加强设计,以提高我国产品竞争力,使设计的效益更为明显,对我国产品竞争力的提升产生正面助益。

再者,要紧随国际推行绿色环保设计,以人类生存为主导。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已经经历了惧怕自然、征服自然两个阶段,如今第三阶段,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因此,在西部经济的发展中,我们的设计应以“可持续发展”来定位,“为人类的利益而设计”,推广“适度设计”、“健康设计”等原则。政府也应时刻注意到这些问题,倡导新的环境下的新局面、新设计。发达国家的政府和领袖几乎都倡导现代设计,香港过去也为设计颁发总督奖,以鼓励设计为经济和社会的贡献,这些是值得我国的政府和领导参考和借鉴的。

近几年,深圳为设计颁发了两次市长奖;北京用政策、资讯、资金和专业人才鼓励企业投入工业设计;上海、广东也在行动之中,东部沿海地区的设计为经济服务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在西部发展之中也希望能够如此,将设计作为经济的基础来提高现代设计的地位,更好地推动西部经济的发展。

【摘要】设计是一个新的课题,是在西部经济发展中不容忽视的力量,无论是现在或未来,设计都会以强大的推动力和自身优势服务与经济的发展中,涉及到生活、经济和文化的方方面面,推动我过经济的再次腾飞。

【关键词】艺术与科技载体企业品牌市场经济产品竞争力

在西部开发这个大环境下,现代设计的作用以及对西部经济的发展的促进又怎样呢?艺术设计作为一种生产力的代表,及经济发展的载体,时刻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也必将推动科技的发展和西部经济的腾飞。

参考书目:

《图形与意义》——论为经济的设计尹定邦著[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01

《设计学概论》尹定邦著[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

《创新设计》檀润华编著[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1

上一篇:经济与管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经济研究生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