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和文化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3-09-21 16:46:18

经济和文化的关系

经济和文化的关系范文第1篇

1948年,伊利诺伊大学传播研究所建立,进入研究所的斯迈思成为了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第一批研究者,传播政治经济学也由此开始发展。斯迈思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重新界定了商业媒体的研究,挑战主流视野中媒体与受众关系的认识。另一个对于传播政治经济学十分重要的人物是赫伯特·席勒,他与斯迈思都把传播当成公司力量的组成部分,也就是把传播视为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重要部分,指出了传播与资本主义之间重大的隐含意义。他们的很多观点都被看做传播政治经济学分析的基础。20世纪60年代,斯迈思回到加拿大,积极参与政策事务的讨论。席勒加快了与联邦通信委员会以及人权和反战媒体的联系。他们的努力在那个时期影响了进步的领域,还培养了传播政治经济学领域的新一批研究者。这一批新的研究者,大多都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们继承了早期的研究,并提出了新的研究。其中爱德华·赫曼与诺姆·乔姆斯基为杰出的代表。

20世纪90年代,虽然传播政治经济学对新闻业批判的出现很引人注目,但是严重的资源匮乏,很少的机构支持,加上恶劣的政治环境,使得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开始消沉。这时,传播政治经济学与文化研究之间的争论也在尖锐的进行着。很多学者开始反思产生危机的原因,认为是由于没有培育出可以推动该领域发展并展开创新研究的优秀学者。

二、文化研究的发展历史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是文化研究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由于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对大众文化的攻击,谴责大众文化,认为它使消极的受众操纵了文化,并认为高等文化受到流失,他们都被看作是精英主义者,被认为夸大了文化产业对普通人的控制。

1964年,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在伯明翰大学建立,标志着文化研究进入第二阶段。这个研究中心是由理查德·霍加特与斯图尔特·霍尔一同建立的。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最开始是从事大众文化的批判研究,并且致力于保护次要群体的核心创造力。它的最早工作重心之一是把阿多诺“文化试图废除阶级”的定义作为目标,提出了反对的意见。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发展了一种批判理论,这一批判理论并不是批判经济基础决定文化这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而是为了批判阶级理论(即认为统治阶级把自己的意识强加于无产阶级身上,并压迫无产阶级的文化)。

文化研究的发展阶段代表人物有霍尔、霍加特、汤普森以及威廉斯。霍尔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文学批判过于呆板。他还认为卢卡奇颠倒了世界观的概念,把所有国家和每个历史阶段拥有的世界观都转到了阶级问题上。霍加特指出商业娱乐资本主义取代了传统的工人阶级文化,但是这一观点受到了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中学者的指责。汤普森和威廉斯都认为文化实践只有和社会构造关系联系,才能被充分的理论化。威廉斯反对把文化还原为基础,认为文化不仅仅是物质现实的反映,它还是物质现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传播政治经济学与研究的分歧

(一)传播政治经济学与文化研究的分歧

传播政治经济学与文化研究都追随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可它们存在分歧。1990年伊利诺伊大学举办的“文化研究”会议之后,两者的关系彻底破裂。资本和商业主义充斥着整个社会,非商业的价值和制度要么迎合市场,要被市场粉碎。马克思的社会分析总是建立在对物质关系的关注上,在精神层面,他认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并不是注定要反映时代的观念,但是这些观念会努力与统治阶级的思想保持一致。马克思提出了商品拜物教,认为商品拜物教是商业主义进行渗透的一种方式,它给予商品个性,表现在广告和品牌名称中,将人们之间的关系转化为物与物的关系。

马克思的一些观点,受到了文化研究者的质疑。霍尔认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局限,经济简化论和决定论。经济简化主义认为政治和文化都是对生产领域的反映。决定论认为任何事物都被锁定在了经济关系中。文化研究是对简化主义和经济主义的反对,是对底层建筑和上层建筑的反对,是对错误的意识的反对。

而自文化研究建立以来,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学者们也对其进行了批判。他们认为文化研究太过重视文本研究,忽略了对物质基础的分析。传播政治经济学派的学者认为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物质生产的基础上的,并且是被物质产品所决定的,这是基本原则,而且他们坚持认为,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中,最基本的就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经济是决定因素,因为资本主义是这样的一个社会组织模式,它的突出特点是被一种交换关系的抽象系统所主宰的。

两者的争论一直持续,其中最着名的论辩是1995年,加恩海默和格拉斯博格的论辩。

(二)加恩海默和格拉斯博格的争论

经济和文化的关系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有利条件;途径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5-0003-02

在2012年的十报告中,同志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将文化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来发展。要推进新型文化业态的持续发展,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和专业化水平。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如何培养我国人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问题,对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促使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一)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是一种强大精神力量,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先决条件和思想基础。一般意义上的文化自觉,是属于国家民族层面的。中华民族对自身文化的自觉,便是一种文化自觉。这种文化自觉是指对本民族文化的起源、形成、演变、特质和发展趋势的理性把握,以及对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关系的理性把握。文化自觉包括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文化发展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对历史进程中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有着深刻认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文化自觉指的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为核心;始终清醒认识中华民族文化来源与补充;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国家工作重要战略地位,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不仅要重视文化社会功能,还要重视文化经济功能;我们要尊重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推进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要把握好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掌握主导权,担负起文化繁荣的重任与使命。

(二)文化自信

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基础。所谓的文化自信,指的是国家或民族对自身文化的肯定和认可。从我国的角度和实际情况来看,文化自信大致包含四个方面:一是对自身文化历久弥新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曾经为辉煌的中华文明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也必将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二是对中华文化价值的充分认可与肯定。中华民族曾经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后又历经磨难,最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的源流相继、从未中断的文化体系。三是充分信任中华文化在当今世界文化交流中的优势与地位。四是对中华民族文化自身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在世界文明的繁荣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做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我们相信在今后也必将对世界文化繁荣、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提升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必要性

(一)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促进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方针。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我国特别重视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明确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更明确指出:“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随着我国在经济领域中取得重大成就,文化建设领域的做大做强已经成为全国人民的呼声,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背景下,我们更应该积极发挥文化建设的重大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产业有着多重属性,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的重要载体,是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满足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方法。我们要抓住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历史机遇,充分认识到文化产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比如:增加就业、扩大内需、调整结构)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支柱性产业,被放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经济效益是文化产业发展必须考虑的基本问题,必须得到重视。全球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趋势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特点,既让我们看到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广阔空间和有利条件,也让我们看到当前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紧迫性。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三)全面提升文化发展高度,增强文化自信

21世纪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必须要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才能应对文化全球化的挑战和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情况下,文化全球化已是客观趋势。西方国家的文化发展起步早,而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还比较滞后,因此,西方国家在文化全球化交流过程中必然会强势。在此情况下,我们必须要有文化自觉,才能重视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必须要有文化自信,才能明确本民族的文化主张和理念,从而树立自身的文化形象。否则,文化全球化就不再是交融与交流,而是吞噬与侵略。毫不夸张地说,这个问题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关“中国梦”的实现与否,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由什么样的一代人来接班,进而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所以,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我们要不断提升国家软实力,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从而牢牢掌握文化发展主动权,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三、提升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有利条件

(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发展水平和内容是文化产生的根源。经济发展方向决定了文化的发展方向。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方针决定了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纵观古今中外,大多经济盛世都伴随着文化的强盛时期,比如初唐盛世诞生了诗歌文化。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各方面经济指标都位于世界前列,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证。总之,没有强大的经济条件做坚实的后盾,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就不可能得到全面发展与繁荣,也就不可能有全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深入推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这是我国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保障。我国政治体制的不断改革,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指出了正确的道路,从而使我国文化建设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是文化体制改革的基础。随着我国人民民主观念的不断变革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重要成绩,文化发展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人民群众的思想的不断解放,为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真正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从而增强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三)源远流长的优秀文化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兼容并蓄,和而不同。历史是未来的基础、根基和老师,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仍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最重要原因就是中华文化五千多年发展进化一脉传承,始终没有中断。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爱国主义、天人和谐、爱好和平、睦邻友好等伟大的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精髓。这些优秀文化代代传承、生生不息、与时俱进,是中华民族战胜内忧外患、克服艰难险阻、创造幸福生活的精神源泉和动力。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是我们培养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重要动力来源。

四、培养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途径

(一)尊重我国文化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进入现代社会后,原有传统文化单一、相对封闭的局面已经被打破,我国文化形成了多元文化板块交融并存的复杂格局。在这种复杂的格局下,传统文化、外来文化、革新文化和当下新文化四个板块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这种多元文化互通共存的格局会长期存在。在这种文化多元格局下,我们要想做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就必须要尊重我国的文化现状。这种现状是长期形成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文化中的最精髓部分;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提供了有益的补充;革新文化是推动文化发展变革的重要力量;当下新文化给我国文化补充了新鲜的题材和内容。无论当代文化体现出如何的多样性,文化自觉只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也只有立足于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特点和传统,才能确立文化自信。因此,我们要在尊重我国文化积淀的基础上,大力继承发扬有史以来的民族文化,包括古代文化、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和现代社会主义革命的优秀传统,从而创造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新文化,这是实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基础。

(二)正确对待本民族文化

历史观是文化的重要理论基础和组成部分,它关系到一个民族如何看待自己的历史经验和文化传统,关系到民族认同感、自信心和自尊心。目前,在对待本民族文化方面,我国存在两种不良倾向。一是极端民族主义。极端民族主义是对本民族文化极度自信的产物,其特点是盲目排外,妄自尊大,拒绝文化多元性。二是文化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是一种盲目否定民族文化、人类文化遗产甚至否定一切人类精神文化价值的思想倾向。实际上,这两种倾向都是不可取的,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一个开放的体系,都是世界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在各种文化的相互交流、交锋和交融过程中,相互吸收和借鉴,因而得以存在发展和壮大的。这就决定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既不能有盲目自大、唯我独尊的傲慢态度,也不能有自惭形秽、数典忘祖的自卑心理,我们要从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中汲取有益养分,不断完善与壮大自己的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养高度文化自觉与自信,尤其需要我们以科学的态度,正确对待本民族文化,理性对待外来文化,进而坚定我们的文化追求和信仰,做到在坚持传承发扬自身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外来的文化成果,从而培养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三)推进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

一方面,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是文化自觉的标志。有了核心价值观,文化才可能自成体系。另一方面,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自信的基础。有了核心价值观,文化自信才有一个坚实可靠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思想保证和行动指南。强调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建和谐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凝聚人心。也就是只有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做,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2012年11月8日中共十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断完善,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进步的结果。因此,只有不断调整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为社会提供普遍的文化理想、正义追求和行为准则,为普遍的文化自觉创造和文化自信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处理好功利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与务实主义是分不开的。但务实主义的工作方式,只是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功利主义倾向,如拜金主义和功利主义,导致了贫富分化。而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共同富裕,不应任由功利主义肆意发展。我们在坚持务实主义发展理念的基础上,还要坚持科学的发展理念,逐步形成以现实主义态度为基础的社会发展理想。只有务实主义和理想主义实现完美的结合,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理想是人自我超越的文化追求。理想的价值有三:一是为人们提供正确的有效的行为目标;二是为人们提供不断升华与自我超越的向上动力;三是为人们提供行为选择的价值底线,形成最基本的道德自律。文化是人的自我超越,是人突破自然状态的存在状态。因此,理想对社会是不可缺少的精神调控过程和行为目标选择过程。我们必须要处理好功利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关系,才能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衣俊卿.中国文化建设的国际视野――兼论文化自觉[N].光明日报,2011-10-15.

[4]邴正.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J].新长征,2012,(1).

[5]刘芳.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战略考量[J].思想理论教育,2012,(1).

[6]张雷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1).

[7]强卫.提高文化自觉 增强文化自信 实现文化自强[J].求是,2012,(6).

[8]尹世尤,田旭明.论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中的文化包容向度[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9]武铁传.文化软实力概念解析[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经济和文化的关系范文第3篇

因此,尝试构建一个系统框架,将上述各项因素与股市的关系统筹考虑,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作用机理,对于解决认知冲突和思维混乱,进而有效分析它们对股市的综合作用,就显得极为必要。

股市作为股票流通和交易的场所,由投资主体和投资客体两部分组成,其中投资主体是指股票市场的资金供给者,包括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在内;投资客体是指各种股票,其实质是上市企业股权。对于投资主体的研究主要涉及投资者群体心理等主观因素,这些会通过估值水平的高低反映出来;对投资客体的研究则主要涉及上市企业客观经营状况,其直接衡量指标是每股收益。完整的股票市场未来趋势研究,必然需要将两者结合起来(即股价等于每股收益乘估值);但本文限于篇幅,所做的研究仅限于经济、政治和文化对上市企业经营状况的影响分析。

对三个概念本质的分析

人们之所以不能将经济、政治和文化与股市统一起来,原因首先在于对“经济”、“政治”和“文化”本质内涵的理解和定义角度不尽相同,从而无法深入研究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具体而言,认知的不统一存在于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由于对同一概念的定义角度不同而造成对这一概念认知上的不统一。

第二个层面则是由于对不同概念的定义角度不同而造成的不同概念之间认知上无法纳入统一的框架。

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就需要找到经济、政治和文化这三个概念所共同具有的核心出发点,并围绕这一共同出发点从各自侧重的方面对这三个概念进行界定、明确这三个概念各自的特性。

由于不论经济、政治、还是文化,其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的某种现象,不管人们对其具体定义如何,其描述的内容都是与人相关,不能离开人这一要素。基于此特征,笔者从“人”这一共同核心出发,分别从“人的需求”、“人的关系”和“人的行为”角度,对“经济”、“政治”和“文化”做出定义(如图1)。

人无疑是经济的根本意义所在,没有人经济的概念也就没有任何意义。没有人的需求,经济 活动将失去目的;没有由人的劳动转化而来的各种供给,经济的概念将缺乏实现渠道。也正源于此,“哈罗德―多马模型(Harrod-Domar model)”等诸多经典经济理论在论证经济增长时也都将推动经济的根本动因归结为人口因素。基于上述认识和理解,笔者从满足人的需求角度将“经济”定义为“人的各种需求如何得到满足的过程和结果”。在经济活动中,人们绝大部分的物质需求和相当大部分的精神需求得以满足。

当然,人的需求是受客观因素制约的――除了人的主观意愿之外,劳动生产率水平代表着满足需求的客观能力。即需求含有主观(意愿)和客观(能力)两方面。由于人的主观需求意愿弹性较大(即较少内在的自我克制,欲望无止境),所以人的需求满足主要受制于客观条件,人们通过能力的扩展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满足其需求的主观意愿。

人无疑也是政治的根本意义所在。政治作为一种现象仅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并集中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果脱离人这一核心因素,政治的概念将失去其解释的对象,若不包含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解读,则政治的概念将丧失自身特性。从调节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角度将“政治”定义为“人与人之间、人群之间关系的调整过程和结果”。当然,并非全部人与人的关系均由政治来调整,但人群关系却主要外化为政治关系。

文化更是一种与人密切相关的社会现象,文化的形成源于人们的生存发展和社会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它是人作为基因的“载体”在自然选择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产物(若有人不接受某种主流文化,那么他将被自然和社会淘汰,相关的文化基因也因此消亡,其结果就是生存繁衍下来的人们对该文化基因上的适应性)。而文化一旦形成并被人们接受,就会以“潜意识”方式作用于人们的行为,进而对人类社会产生影响。来自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和语言学的学者从各自学科角度出发对文化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定义,其中都会涉及文化对于人们行为倾向的影响。从影响人们行为倾向的角度将“文化”定义为“在特定自然和社会环境下,人们主观意识中所具有的某些行为倾向作用于其客观行为”。

三者与股市联系和作用机制

在完成了从“人”这一核心因素角度对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统一定义后,接下来将解读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在此基础上进而揭示三者如何作用于上市企业整体经营业绩。

一 经济涵盖并决定上市企业整体经营业绩

作为股市投资客体,上市企业本身就是经济中各行业的优秀代表。根据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的观点,企业这种组织形式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组织器官,从根源上看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其本身存在的意义就是因为它体现着某种社会特殊要求,而这种要求就是创造顾客;换言之,企业的意义在于通过它来发现人们的潜在需求并设法给予满足、从而推动社会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如前面所定义,由于经济就是满足人的需求的过程和结果,因此上市企业实际上就是经济实现其功能的载体之一,投资客体(即上市企业)包涵于经济之中。

从影响上市企业经营业绩的诸多因素来看,它们即使不是来自于经济内涵,也必然要通过作用于经济内涵来间接影响上市企业,从而决定上市企业的整体经营状况(单个上市企业在经营状况上存在差异,但作为整体的上市企业,其总体经营业绩很大部分取决于经济环境)。

二 经济、政治和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总体而言,经济、政治和文化是通过共同作用于“人”这个因素而有机联系在一起,它们分别从不同的方面服务于人这个核心因素并对人施加影响,进而彼此影响。

首先,经济和政治的联系机制在于,政治作用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调整,而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主要通过利益来实现,即人们的需求是否 能得到满足。换言之,要想调整人们的关系就必须满足他们的某种需求,通过利益引导来促使人们接受这种关系上的调整。所以政治要想通过满足需求来调整人们的关系,最现实的途径就是依靠经济手段,这就把政治和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

从另一角度看,为了保持某种满足人们需求经济状态的稳定性,会产生相应人群关系上的调整,以确认和保持某种经济状态,这就产生了对政治的需求。这意味着,随着经济发展,将会要求政治也相应发生改变。在两者之间,逻辑上是经济先行,即人们的需求先发生变化,再调整关系以适应需求的变化。在劳动生产率水平较低时,即使人们有较高的满足需求的主观意愿,但却没有满足需求的客观能力。此时政治上很难发生变化,因为缺乏相应的调整人群关系的迫切需要。当劳动生产率提高、更多的人的需求被满足时,随着经济变化,对政治变化的要求也随之产生。

在一种经济状态相对稳定的时期内,政治对经济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主政者能够利用政治权利来干预经济,由于人的主观需求意愿难以琢磨,所以这种干预主要通过对劳动生产率的直接间接影响来实现,促进、或阻碍经济发展。

其次,经济与文化之间的联系机制在于,经济涉及人的需求,而人的需求不仅取决于客观条件,还是主观认知所塑造的,前者代表了需求的客观能力,后者则形成需求的主观意愿。文化对人需求中的主观认知因素产生重要影响并决定人们的需求习惯――即以何为自己的需求、在这些需求中哪些更重要等。从自然选择和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文化的形成也离不开经济。按照马斯洛(Abraham Maslow)的层次需求理论,人必须在具备一定经济条件时,在满足了较低层次需求的前提下,才能向较高层次的需求发展。而较高层次需求更多地具有文化活动属性。而文化一旦改变,就将对人们的需求习惯产生重要影响。

再次,政治与文化之间的联系机制是,政治在调整人群关系的过程中,哪些关系更重要、选择怎样的政治工具进行调整等问题,很多都是从主观角度进行判断决策,主观决策往往受到文化的影响。同样从自然选择和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文化的形成也离不开政治。

三 三者与上市企业之间的联系

由于经济决定上市企业之整体业绩表现,而经济、政治与文化之间又相互作用,因此政治和文化也会通过经济对上市企业施加影响,而具体影响方式由于时间周期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从短期来看,文化因素在三者中最为稳定,它对政治和经济的影响要明显大于它受两者的影响。它影响上市企业主要有两种渠道:一种是通过作用于政治、进而影响经济及上市企业,另一种则是直接作用于经济并影响上市企业。文化因素作为人主观意愿的需求偏好和行为倾向,构成了经济和政治的可行边界,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经济内涵和政策选择。

政治因素短期内则具有一定的变动性,会受到文化的影响但受经济的影响不大,它主要通过经济对上市企业产生影响。政治在短期内受文化的影响形成各项政策的优先次序,并以政府既定经济目标对经济施加影响,从而影响到上市企业。

经济因素短期内变动性最大,除了经济自身的波动之外,还受到政治和文化的影响,因此经济因素在三者中的短期变动性最强。(见图2)

从中长期来看,经济、政治和文化因素之间的互相影响更趋复杂,它们对上市企业的最终综合作用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

经济和文化的关系范文第4篇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中包括文化理论,但由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理论框架主要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而不是由经济、政治和文化构成的,因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虽然对经济、政治都有过论述,也多次谈到文化问题,却缺乏系统的文化理论,甚至对文化这个概念的理解也不一致。例如列宁在多数场合把文化理解为精神性的东西,有时也理解为物质性的东西。十月革命胜利后,针对有些人认为“俄国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足以实现社会主义的水平。”列宁说:“既然建立社会主义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用革命手段取得达到这个一定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赶上别国的人民呢?”在这里,列宁把文化水平理解为生产力水平。很多情况下文化与文明是不分的,既有精神文明、精神文化的概念,又有物质文明、物质文化的概念。

在《新民主主义论》中采取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理论框架来考察中国社会,对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关系和文化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作了明确的规定,并对当时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现状和前景作了分析,其中对中国文化问题作了较详细的论述。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这是我们对于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及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基本观点。”他接着分析了中华民族的旧政治、旧经济和旧文化,又专门论证了中华民族应该具有的新政治、新经济和新文化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他特别分析了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国文化在政治和经济的推动下从旧文化向新文化演变的过程,最后得出结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应该说,《新民主主义论》是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形成的标志。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不再用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理论框架来分析社会主义建设问题,我国理论界对于文化基本理论缺乏系统、全面和深入的研究,对许多基本问题的认识不是很清楚。改革开放以来,文化问题,无论是作为理论问题还是现实问题都受到广泛的关注。1991年,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用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理论框架来分析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他说:“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在总结贯彻执行基本路线经验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二条原则,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了。党的基本路线和这十二条原则,总起来说,就是要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以适应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然后,他分别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作了具体说明。他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地以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理论框架来阐释邓小平理论,分别详细地论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对每项建设都作了更为具体和详尽的说明。在“三个代表”中,同志把文化问题摆到了重要地位,把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应用于建党学说。在“七一”讲话中,再次详细论述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问题。实践是真理的源泉,运用一种理论往往会发展一种理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过程,也是发展它的过程。这种运用无疑会完善和丰富理论本身,也会使长期争论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或澄清。同志把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运用于建党学说,提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论断,是一种理论创新。

如何理解先进文化的概念?先进文化的存在逻辑地蕴涵落后文化的存在,因为没有落后文化,也就无所谓先进文化。那么,先进与落后的标准是什么呢?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显然,他是以时代的发展水平为标准来区分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的,主要是以社会制度为标准来划分的。这就是说,社会主义文化比资本主义文化先进,比封建文化更先进。但是,一个国家的具体文化现象是复杂的。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社会文化不能等同。中国社会现代文化除了反映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的先进文化,即社会主义文化,还有落后文化,即反映资本主义制度、甚至封建主义制度的文化。中国文化之所以是先进文化,在于它的主流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并不是说它是纯粹社会主义的。不仅如此,文化中还包含非意识形态的因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文化中的非意识形态因素(如科学技术、文化设施)则比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文化中的非意识形态因素先进。中国文化中的科学技术远不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科学技术先进。而且,即使就意识形态因素而言,社会主义文化是就整体上讲比资本主义文化先进。中国的先进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有中国特色”就准确地表明了这种复杂性,这是由中国社会主义尚处于初级阶段的国情造成的。

如何理解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呢?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对什么是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作了明确的回答: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个前进方向是由中国的先进的经济和政治决定的。先进的经济包括先进的生产力和社会主义的经济关系,先进的政治包括社会主义的国体和政体,就是这样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社会主义的。由于先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建立健全,由于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成熟,由于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不断完善,中国先进文化的主旋律,即社会主义旋律无疑也将日益壮大。“三个面向”,也就是现代化方向。中国现代文化不等于现代化文化,而是在向现代化文化前进之中。可以说,“五四”运动以来中国文化就开始了从传统文化向现代化文化过渡的过程,但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取得了真正向现代化文化前进的条件,改革开放以后才加快了建设现代化文化的步伐,现在不能说这个过程已经基本结束了。而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其内容是不断发展的,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更加突出、更加鲜明的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笼统地说,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也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兴旺发达和繁荣,也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前进。

如何实现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呢?我们认为,同志根据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化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根据改革开放以来理论界的研究,提出了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第一,文化的源与流的关系。文化的源头是各式各样的社会实践,是改造自然的实践、改造社会的实践、人的自我改造的实践,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实践活动中的创造,而各式各样的文化,包括中外古今的文化都是流,都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因此,正如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所说,繁荣社会主义文化要“立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必须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努力繁荣先进文化,把亿万人民紧紧吸引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伟大旗帜下。”总之,一定要使文化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为社会主义服务。如果离开社会主义建设谈文化,只是研究各种文化的关系,只关注不同文化的交流与交融,就会迷失文化建设的根本方向。文化之流是很重要的,但更根本的是文化之源,必须正确处理源与流的关系。

第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的关系。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是文化建设中有争议的问题。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理论体系,是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因素,即指导思想,并不等同于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现在的问题是中国现代文化建设能否排斥马克思主义指导呢?保守主义文化理论认为,只有中国传统文化才是中国文化,中国现代文化应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或者说是儒家文化的现代化。这就排斥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种观点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部分,而中国现代社会是经过民主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固然是现代文化的历史来源,但传统的文化毕竟是农业封建主义文化,如何能与中国现代的经济和政治相适应呢?全盘西化理论则认为,只有西方文化才能成为中国现代文化,中国应该按照西方模式创建自己的文化,这也是排斥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现代西方文化就是资本主义文化,当然不可能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的需要。离开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的文化显然不能成为中国先进文化,即社会主义文化。因此,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的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可见,建设先进文化不仅不能以西方思想或儒家思想的指导来取代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也不能以这三种思想来共同指导,不能以多元化指导来取代马克思主义的一元化指导。当然,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都是繁荣中国先进文化不可缺少的,应该对它们进行鉴别、分析和吸收。

经济和文化的关系范文第5篇

本文选取文化产业增加值这一指标作为反映文化产业发展程度的变量。文化产业增加值反映产业机构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选取地区生产总值、文化事业费、文化产业实际完成基建投资、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比例、货物进出口总额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大专以上人口比例分别作为反映经济发展水平、资金投入、基础设施投入、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财政支持力度、开放水平、人口素质的变量。文化产业作为解释变量以中国各年度的文化产业增加值表示,记作WZJ。影响因素地区生产总值、文化事业费、文化产业实际完成基建投资、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比重、货物进出口总额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大专以上人口比例分别记作GDP,WSY,WJJ,RJSR,WZB,KFSP,RKSZ。由于时间序列经济数据中经常存在异方差现象,将所有数据取自然对数,这种变换不会影响原始数据的长期稳定关系和短期效应。所有变量取自然对数后分别记作lnWZJt,lnGDPt,lnWSJt,lnWJJt,lnRJSRt,lnWZBt,lnKFSPt,lnRKSZt。本研究将选取中国文化产业1992-2012年的样本数据,数据来源于1993-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

2数据的计量分析

2.1ADF检验

本文使用eviews6.0对时间序列lnWZJt,lnGDPt,lnWSJt,lnWJJt,lnRJSRt,lnWZBt,lnKFSPt,lnRKSZt进行ADF检验[6]。结果如表1所示。经检验,在5%显著性水平下,lnWZJt,lnWSYt和lnWJJt为一阶单整序列,即文化产业增加值、文化事业费和文化产业实际完成基建投资为一阶单整,可能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2.2协整检验

对文化产业增加值、文化事业费和文化产业实际完成基建投资建立不含有常数项的协整回归模型:由表2检验结果可知,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即残差序列不存在单位根,是平稳序列。说明文化产业增加值、文化事业费和文化产业实际完成基建投资存在协整关系。表明,1992-2009年中国文化事业费、文化产业实际完成基础建设投资和文化产业增加值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文化事业费投入每增加1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增加值就会相应增加0.5227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实际完成基础建设投资每增加1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增加值就会相应增加0.9883个百分点。这说明文化事业费和实际完成的基础建设投资对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均有显著影响。

2.3误差修正模型

经协整检验验证,文化产业增加值、文化事业费和文化产业实际完成基建投资存在协整关系,而长期的均衡关系是在短期波动关系的不断调整下实现的。可以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进一步分析变量之间的短期关系以及长期与短期之间的调节机制。运用Hendry从一般到特殊的模型方法,对回归系数进行t检验,逐步去掉不显著的变量,可得模型:式(2)或式(3)即为2变量的误差修正模型。括号中数值为t检验值,在90%的置信水平下,各回归系数显著。式(3)说明,在短期内,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变动几乎不受自身变动影响,中国当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受滞后2期的文化事业费变动、当期文化产业实际完成基础建设投资以及滞后1期的误差修正项对中国当年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影响都是显著的。其中,0.2776,0.3379是短期关系参数,0.5227和0.9883是长期关系参数。误差修正系数为0.6906,说明误差修正速度达到69.06%,误差修正能力较强。且符号位负数,说明这种修正是反向的,符合误差修正原理。

2.4基于VAR模型脉冲响应与方差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文化产业增加值与文化事业费和文化产业实际完成的基础建设投资之间的因果关系,本文利用SIMS提出的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脉冲效应和方差分析来分析研究模型的动态特征。图1和图2是基于VAR(2)和渐近解析法模拟的脉冲响应函数图。横轴表示冲击作用的滞后期,纵轴表示因变量对自变量的响应程度。实线表示脉冲响应函数,代表文化产业增加值对响应变量冲击的反应,虚线表示正负两步标准差偏离带。图1显示的是文化产业增加值对文化事业费的响应路径。当冲击发生后,文化产业增加值出现一个正向的响应,在第3期开始,冲击影响增长速度逐渐变缓,但始终保持增长。图2显示的是文化产业增加值对文化产业实际完成的基础建设投资的响应路径。冲击发生后产生正向响应,第2期达到顶峰后下降,第4期开始回升并保持缓慢增长态势。文化事业费和文化产业实际完成的基础建设投资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时效较长。从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方差分解也可以看出,前两期,基础建设投资对文化发展贡献程度增长较快,文化事业费的贡献度较小,增长较缓。长期看来,中国文化事业费和文化产业实际完成的基础建设投资对文化产业增加值的贡献程度逐渐增大并趋于平稳。从上述分析可看出,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分析的结果与协整分析结果基本吻合。

3结论

本研究以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为解释变量,探讨其与经济发展水平、资金投入、基础设施投入、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财政支持力度、开放水平、人口素质等因素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波动关系,并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探讨它们之间的动态相关性、交互响应情况和响应路径。1)通过协整检验可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事业费、文化产业实际完成的基础建设投资存在协整关系,即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文化事业费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弹性系数是0.5277,基础建设投资关于经济发展的弹性系数是0.9883。文化事业费和基础建设投资对文化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对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作用明显。2)在误差修正模型中,时间序列的修正系数为0.6906,具有较强的修正能力,并且表明文化产业增加值不仅取决于文化事业费和基础建设投资的变化,还取决于上一期文化产业增加值对均衡水平的偏离。误差修正项为负值,系统存在误差修正机制。3)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显示,文化事业费和文化产业实际完成的基础建设投资的冲击,在短期内对文化产业发展有显著的较强的正响应,在长期内,响应亦呈逐渐增强趋势。方程分解分析显示,中国文化事业费和文化产业实际完成的基础建设投资对文化产业增加值的贡献程度逐渐增大,增大至30%和50%后趋于平稳。文化事业费和文化产业实际完成的基础建设投资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均有较大影响。文化事业费的投入和文化产业基础设施的投资对文化产业的影响非常显著,为了进一步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应加大两者的投入。在弹性限度内,引导社会资源既在产业部门之间,又在文化产业内部实现优化配置,将投资于文化产业的经费向基础建设倾斜。

经济和文化的关系范文第6篇

【关键词】生态移民;社会适应性;政府引导;自发移民

生态移民是指为了更好协调人类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在政府引导下和人民群众自发组织下,生态脆弱地区的居民迁移到其他地区生活的现象。这样的移民至少存在两个目的:(1)原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环境得以恢复;(2)搬迁的居民生活得到一定的改善。由于,这些搬迁的居民对原居住地有生存依赖性和感情的眷念,也就是血缘、地缘和业缘,导致这些移民从原居住地搬迁到新的居住地后存在不适应、不习惯等现象。

从社会学的推拉理论、冲突论和理性选择理论来看,在移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关系和民族文化传承四个维度都可以展开对移民经济适应性、生活适应性、人际关系适应性、心理适应性、语言适应性和文化适应性等六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我们认为移民适应是一个持续的社会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的适应性有搬迁前后经济收入情况、少数民族传统观念和心态、生活习惯适应性、住房的条件差异、政府的关系状况等。我们通过对贵州省喀斯特地区少数民族生态移民的各种适应性进行了实地调查,从这些移民的主动性与被动型性视觉不同来对这个特殊群体的社会适应性进行研究。

一、政府引导下移民的适应性

政府引导下的移民就是定义为:有政府正确指引,这些生态脆弱地区的居民按照政府的引导迁移往其他的地方进行生产、生活的现象,这类移民属于被动移民,他们的在经济适应、生活适应、人际关系适应、心理适应、语言适应性和文化适应等社会适应性相对较低一些。根据我们在贵州几个典型的喀斯特地区进行调研来看。贵州喀斯特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73.6%,达到12.95万平方千米。贵州省也是一个少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近年来,在政府引导下,贵州喀斯特地区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力度不断加大,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取得成效的同时,这些移民的适应性也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通过对贵州省的尼函、修文、镇宁、镇远、荔波、龙里等六县市的508户政府引导型喀斯特地区生态移民情况进行调研,结果见表一:

表一 贵州六个典型喀斯特地区生态移民调查结果表

根据上面的数据可以形成下面相应的图表(图一)形式更加直观明了:

图一 贵州六个典型喀斯特地区生态移民调查结果折线图

从上面的表和图我们可以清楚看到,这些在政府引导下的喀斯特地区生态移民在经济适应性上很适应性的程度是递减的,其他适应性都是递增的。这完全符合假设,因为这些移民刚开始处于经济劣势,到了新的地方,经济收益较原来的地方经济条件较好,所以大部分人还是认为很适应,但是也有人认为很不适应,这是因为这些人认为在新的地方收入效益高了,但是花费也高了。相反地,在生活适应性、人际关系适应性、心理适应性、语言适应性和文化适应性这五个方面的适应性趋势与前面相反,这主要是因为这类移民需要建立起新的生活圈子和环境。

二、自发移民的适应性

自发移民就是由于受到原来居住地各种影响,尤其是生态环境的影响,居民在迫切需要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下,他们自发离开原来的居住地点迁移前往新的地方寻找新的理想和生活现象,这类移民属于主动移民,他们的在经济适应、生活适应、人际关系适应、心理适应、语言适应性和文化适应等社会适应性就相对高得多。

通过对贵州喀斯特地区由于受到生态环境影响的贵州省望谟县、贵州省紫云县、贵州省织金县、贵州省赫章县等自发移民,这些移民大都迁移前往省会贵阳或者是省外的一些发达城市。通过对前往省会贵阳市的435户自发移民同样进行了经济适应、生活适应、人际关系适应、心理适应、语言适应性和文化适应等六个方面进行调查,结果见表二:

表二 贵州四个典型喀斯特地区生态自发移民调查结果表

根据上面的数据可以形成下面相应的图表(图二)形式更加直观明了:

图二 贵州四个典型喀斯特地区生态自发移民调查结果条形图

从上面的表和图我们可以清楚看到,这些自发移民在每种适应性指标上都是认同程度比较高的,这也完全符合我们队自发移民的假设,因为这类移民迫切需要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在人际关系、心理、语言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关注程度不是很重,同时这类移民最为关注的是自己的经济条件,只要经济条件变好了,他们就认为自己的适应性提高了。但是在文化适应性上,这类移民的大部分还是认为基本适应和一般,因为这部分大都是文化程度较低,在文化程度上有一种卑微的心理。

通过对六个典型的喀斯特地区由于生态环境原因政府引导的移民和四个典型的喀斯特地区由于生态原因自发移民进行了相应的实地调查,将这两类移民的经济适应性、生活适应性、人际关系适应性、心理适应性、语言适应性和文化适应性等六个方面展开调查和统计研究,并做了相应的分析。在当代社会中,建议各种社会工作机构、社区管理、政府机构和其他组织都关心生态移民,在济适应性、生活适应性、人际关系适应性、心理适应性、语言适应性和文化适应性等六个方面都提高他们的认同感,这样才能更好、更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大家庭。

参考文献

[1] 贵州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2] 赵婷.生态移民显成效增收潜力需深[J].统计与经济, 2013(12).

[3] 何海狮.生态移民中的摆动模式——以粤北方洞瑶族村为例[J].广东社会科学,2013(4).

[4] 鲜亮.固原市原州区寨科乡吕套村生态移民区沙地治理规划及实践[J].现代农业科技,2013(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贵州省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贵州喀斯特地区生态移民适应性研究”成果;贵州民族大学研究生科研项目“喀斯特地区自发性生态移民适应性研究[校学生科研2013(172)]” 成果和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基地院所(中心)项目“生态移民的社会心态适应研究”成果。

经济和文化的关系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文化建设;文化自觉;人类本质

中图分类号:G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4-0209-02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对文化建设提出的新任务,迫切需要对文化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展开研究和探讨。文化建设是一个普通的、常见的概念,但对它的本质和特点是什么这样的基本问题,我们却一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试就文化建设的本质和特点略述浅见。

一、文化建设的本质

人类的发展历史和文化的发展历史是同一过程。但在文化建设产生以前,人类所谓的创造文化的活动并不是自觉的活动,而是有意识的自在活动。文化建设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和出现的实践活动形式。它的产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生产力一定程度的发展及其带来的物质财富,更需要精神意识条件――文化自觉。没有文化自觉意识,就没有文化建设。文化建设是人类在其发展一定阶段上产生的,以文化自觉意识为前提而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

文化建设即是文化建设主体运用一定的文化建设手段作用于文化建设客体,并使文化客体发生沿着某一方向改变的过程。文化建设主体是具有一定实践能力和认识能力并从事文化建设活动的人。主体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和认识能力;第二,必须从事文化建设活动。文化建设的客体是文化建设活动指向的对象。它由物质客体、精神客体、人类客体、关系客体和组织客体等构成。文化建设的手段是文化建设主体作用于文化建设客体所运用的各种方法、工具的总称。它包括宣传、教育、研究、表演等。

文化建设是人类三大社会实践活动领域之一。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政治建设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三个领域。三者在活动的目的、内容、方式、结果和社会作用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但又存在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相互服务的关系。经济建设是文化建设和政治建设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文化建设和政治建设是经济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从经济建设中分离出来的。没有经济建设这个前提和基础,文化建设和政治建设就不可能出现。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理论指导,保证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政治建设为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营造政治氛围和政治环境,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在阶级社会,政治建设能够确保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为一定的阶级利益服务。

文化建设是人类进行的一种创造价值的活动。它是人类追求和创造自由的活动方式,是实现人类自我复制、自我更新的活动方式,是最能体现和表达人类本质的活动方式。人类的活动都会产生一定的结果,但有些结果对人类有益、有价值,有些结果对人类是有害的,没有价值。能够使人类产生需要的活动,其本身既是有价值的,又是创造价值的活动。文化建设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不可少的活动,是有价值的。不仅如此,文化建设还创造价值。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不同,文化建设所产生的需要是“自我意识”了的需要,即对是否产生需要、何时产生需要、产生什么样的需要自身是有明确意识的。不仅如此,文化建设所产生的需要还是综合性的需要和深层次的需要。文化建设不仅产生物质需要,而且还产生精神需要和政治需要;不仅产生低层次的物质需要,而且产生对“真”的认识需要、对“善”的道德需要和对“美”的审美需要。文化建设不断地整合、重构人与“对象化”活动的价值关系、人的活动与活动对象的价值关系,不断地审视、批判人与其需要的价值关系。文化建设不但为人们提供运动、消遣、娱乐的场所,为人们提供陶冶情操、增长智慧、提升境界的文化产品,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在不停地努力创造一个意义世界。人类只有在文化建设所创造的意义世界之中,才能不断地完善和创造全新的生存状态以超越自我,才能认识到人之所以为人的真正本质。

综上所述,文化建设是人类进行的以经济建设为基础、以文化自觉意识为前提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最能表达和体现人类本质的活动方式,是人类三大社会活动领域之一。

二、文化建设的特点

文化建设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社会性。文化建设是人类以群体方式参与的实践活动,脱离社会的孤立的个体是无法进行文化建设的。科学研究和文学创作尽管是个性化很强的活动,但是,科学家和作家也是以多种方式和社会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甚至当我们从事科学之类的活动,亦即当我从事那种只是在很少的情况下才能直接同别人共同进行的活动的时候,我也是在从事社会的活动”。文化建设的主体和所需的材料、所凭借的手段也是社会的产物,是作为社会的产物而存在的。“无论是劳动的材料还是作为主体的人,都既是运动的结果,又是运动的出发点。因此,社会的性质是整个运动的普遍的性质”。文化建设的成果并不是由个人独占,而是归社会所有。“活动及其成果的享受,无论就其内容或就其存在方式来说,都具有社会的性质”。在文化建设活动中结成的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

2.次生性。从文化建设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来看,文化建设不是人类进行的“原发性”的社会实践活动,而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产基础之上的“次生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人类最初进行的活动是生产满足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的物质资料的活动。“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人类只有在物质资料生产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文化建设活动和政治建设。

3.自觉性。文化建设是一种“双重自觉”的人类活动。第一重“自觉”,是说文化建设即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活动者对文化建设的目的、意义有一定的自觉认识。在这一点上,文化建设和人类进行的其他活动没有什么区别。凡人类进行的活动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第二重“自觉”,是指文化建设是以对文化的自觉认识为前提的。这种自觉性体现在人们对文化的意义、文化和经济、政治的关系等方面。

4.系统性。文化建设是由文化建设主体、文化建设客体、文化建设对象三大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社会系统。每一大要素内部又由多个具体的要素构成,多个要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了要素系统。文化建设具有层次性。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文明发展程度产生了对文化建设的不同需求,同时也为文化建设的进行准备了不同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条件,文化建设包含的要素也因为这些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差别。正因为如此,不同的民族、地域和国家在文化建设的规模、发展速度、社会作用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发展水平,呈现出高低不同的层次。

5.综合性。文化建设中,物质生产过程和精神生产过程是相互交织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是相互结合共同起作用的。文化建设奉献给人类的不仅有物质产品、物质财富,还有精神产品、精神财富。文化建设是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在文化建设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人的思想、观念包括人本身都得改造。文化建设也是认识活动。文化建设总结、概括人们在改造自然界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同时,也反映其本身改造社会的过程和人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认识过程,并以精神产品的形式表现认识过程和认识结果。文化建设是融合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并将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高级的社会实践活动。

6.创造性。文化建设的创造性首先表现为文化建设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文化建设是人的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活动,是人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来进行的活动。文化建设的整个过程和结果在人们活动之初就以观念的形态存在于人的头脑中。文化建设的创造性更主要的是表现在它不断地创造新的精神产品和不断地生产新的思想、观念和文化形态上。精神生产是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精神生产是一种思维活动,又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非重复性、探索性的特点。因此,以精神生产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建设就具有创造性。人类在其他领域的活动中所运用的思想、理论和智慧都是由文化建设来提供的。文化建设既提供超越现存状态的思想、观念和文化,又不断地对思想、观念和文化本身进行革新,从而推动人类向着更高、更远、更强的方向前进。文化建设是激发和表现人类创造力的活动领域。

7.民族性。不同民族的文化建设是在各不相同的自然条件、物质生活条件和文化基础上进行的,不同民族对于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怎样建设文化的问题的认识有差异,因而对文化发展模式和文化发展战略的选择也就不同,实行的文化政策、文化制度等也不一样。各民族在文化建设上都有选择权,有权选择适合自己的文化建设道路,有权决定文化建设的方针、路线和政策。文化建设的民族性体现在主体、内容和结果等方面。

8.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文化建设具有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掌握文化建设领导权的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统治阶级还是文化建设方针、政策的制定者,文化建设中始终贯彻着统治阶级的思想、意图和价值观念。文化建设所取得的成果也按照有利于统治阶级需要的原则进行分配。统治阶级“作为思想的生产者进行统治,他们调节着自己时代的思想的生产和分配”。统治阶级是文化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管理者和调节者。

经济和文化的关系范文第8篇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对文化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强调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体现和反映一个民族、国家、政党对文化的清醒认识和坚定信念。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对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尤为重要。

一、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重大意义

文化自觉是指一定主体对文化的意识、觉醒和觉悟,包括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度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理性把握、对文化建设和发展的责任担当。文化自信是指一个国家、民族、政党对自身文化的热爱和忠信、坚执与固守,包括对其价值的肯定、对其优势的确认、对其生命力的坚信。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思想根据和认识基础,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价值提升和信念强化。在当今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背景下,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历来是我们党团结奋斗的重要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政党精神上的旗帜。一个国家、民族、政党的精、气、神,说到底都是文化滋养和孕育起来的。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教化、培育什么样的国民,塑造什么样素质的社会成员、政党成员。人们奋斗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源泉无不来自于理想信念的力量、思想的力量、知识的力量和情感意志的力量。

历史和现实表明,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历来是我们党的鲜明特征和显著优势。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天的和平建设年代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懈怠的危险正在销蚀和削弱我们队伍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一些人对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缺乏深刻认识,对我们已有的思想工作和政治优势不去发扬利用,对我们特有的思想文化和精神力量的价值和作用越来越不自信,越来越只信奉物质的力量、权力的力量和商品货币的力量;理想淡化、思想弱化、精神蜕化,有的人甚至到宗教迷信乃至中去寻找精神寄托和心理安慰;墨守成规、求稳怕乱、开拓进取的精神动力不足,这无疑都是精神懈怠的突出表现。一个民族的觉醒和自强,首先在于文化上的觉醒和自信;一个政党的生命和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的自觉和自信的程度。在一定意义上,是否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拥有共产党人特有的精、气、神,不仅关系到我国文化的振兴和繁荣,而且决定着国家、民族和党的前途命运。

培养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抵御西方敌对势力文化渗透和“西化”、“分化”图谋的文化屏障和思想堡垒。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面对世界文化交流日频、交融日深、交锋日烈的新形势,如果我们缺乏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能建设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就难以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西方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文化软实力的作用,美国历来都把文化作为维护其世界霸权的重要力量,不遗余力地在全球推销其文化产品和主流价值观。历史经验表明,文化的征服和胜利乃是笑到最后的胜利。一个国家和民族,没有精神和文化软实力的支撑,将不打自垮。

中华文化数千年连绵不绝,并且代有高峰,使中华民族充满了文化自信,形成了独具特色、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当今也有一些人在文化上不自觉、不自信。比如:对我国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文化缺乏谦恭和敬畏,随意贬损和诋毁;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缺少兴趣和热情,对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文化产业不够关心和支持;对西方思想文化及其多样化的形式奉若神明,盲目推崇和效仿。有的甚至拿自己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去调侃,拿传统文化经典来搞笑,曲解古人名人的思想等。或自轻自贱、自卑自弃,或自高自大、自恋自傲,或不辨良莠、盲目追风、缺乏自我判断的能力和立场。只有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才能增强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民族文化的认可感和自豪感,坚定担负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历史责任,既开放包容世界多种多样的文化,吸取有益的精华;又保护民族文化免受侵害,发扬光大,建立起抵御文化入侵、反对文化霸权的文化屏障和思想堡垒,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

培养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今文化软实力的较量异常激烈。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和有些领导干部对文化软实力建设的认识不足,存在先经济后文化、经济是硬任务,文化是软目标,以及文化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等种种误区,缺乏应有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奠定思想基础,也是先决的必要条件。只有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才会增强推动文化发展繁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社会主义文化以其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先进性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首先要增强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觉和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发展道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自信才能自立。只有有了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才不会盲目照搬,立足于实际,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发展机制,用好用活文化政策,挖掘本地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奋力开拓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二、培养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路径和举措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虽然是一定主体的自我意识和锻炼提升活动,但不是自发的孤立行为,需要不断培养涵育、实践锻炼才能实现。

要热爱和学习民族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需要有对文化意义、地位、作用的高度认知,有对自身历史传统文化、民族民间文化、现代文化的深情和挚爱。自知是自觉和自信的基础。只有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卓越的创造,才会对民族文化充满自豪感、信任感以及振兴的责任感。这就要求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大兴读书学习之风,少一点应酬,多一点阅读;少一点娱乐,多一点学习;少一点闲聊,多一点思考,挤出更多的时间、投入更多的精力用于学习。特别要多读文化经典、思想名著、历史典籍,增进对民族博大精深文化的了解和把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可能在茫然无知文化荒漠中形成,只能在开卷有益的书香中孕育,在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和体验中实现。要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努力学习历史传统文化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从中吸取丰富的营养,成为有文化、有知识、高素质的人,这是培养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基本前提。

要投身文化建设实践。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更来自于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只有投身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实践,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才能更进一步地认识文化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强化推进文化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汲取精华并使之发扬光大,才能更真切感受和体验中华文化的伟大,增强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只有从体制创新、政策扶持、经费投入、基本建设等方面,给予强有力的保障和全方位的推动,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文化民生,在提高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努力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求,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同时要通过实践取得的文化建设的新成果、新成就增强和提升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一系列新成果和新成就,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文化形象,增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我们要在新的起点上更自觉更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要正确处理几大关系。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必须在实践中正确认识和处理几个最基本的关系:一是正确处理一元与多元的关系。在对待主流文化与多样性文化的关系上,一方面,必须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文化,强化主导,壮大主流,唱响主旋律,始终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另一方面,必须’有充分的文化自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倡多样化,允许不同创意、内容、形式、风格的文化相互竞争,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在多元中立主导,在主流中显多样,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引领文化建设。二是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一方面,必须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多元共生的复杂整体,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对精华要继承,对糟粕要剔除。另一方面,必须善于继承,勇于创新,敢于肯定应当肯定的东西,敢于否定应当否定的东西。文化继承植根于充分的文化自信,即自信有好的、永续的、不能撼动而必须发扬的东西,是文化继承的基石。同时,文化自觉也使我们清醒,任何一种文化如果不创新、不发展,就没有生命力,就会产生和面临文化危机。中华文化正是由于不断推陈出新、兼收并蓄,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三是正确处理批判与吸收的关系。一方面,实行文化对外开放,坚信我国文化具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对外来文化采取开放吸纳的态度。另一方面,必须防止和抵御各种外来腐朽落后思想文化的渗透和影响。

要强化制度措施保障。培养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还需要有过硬的制度措施作保障。文化是软的东西,很容易软化、淡化、弱化,自觉意识的形成和自信态度的确立有一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文化是软实力,但不是软任务,需要下硬功夫,有硬措施,建立长效机制。一是要建立领导责任制度,牢牢把握文化发展主动权,真正做到把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同推进,将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将文化改革发展成效纳入科学发展的考评体系。有责任就有压力、有动力。自觉性才会得到加强,自信心才会得到巩固。二是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工作自觉性与自信心,形成全体人民重视文化、大力推动文化建设和文化工作的强大合力。三是要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制定文化政策法规,切实加大文化投入,加强文化人才建设,把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落实到行动上,落实到工作中,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经济和文化的关系范文第9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经济 民族文化 互动发展

一、少数民族的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民族文化的差异性是一个民族特有的资源,是一个地区的优势。我国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是本民族地区文化的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以新闻出版、旅游文化、文化娱乐为主要发展的文化产业,是少数民族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少数民族发展致富的途径,能带动少数民族地区整体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体在发展的历程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民族和区域相互之间的发展水平不尽相同,少数民族人们通过和环境长期的斗争逐步形成了地区特有的民族文化。所以这种特有的文化智慧决定和制约着着本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选择。

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对该地区民族文化发展的作用

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文化资源使得该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同时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又带动文化资源的发展,为其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和广阔的市场,使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和巩固。民族文化享受能力的培养使民族文化的更深层的价值被挖掘出来,逐渐发展成特色的产业和著名的品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培养文化享受力的基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增长使得其民族文化很多方面都趋于国际化。发展经济必须要引进外来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就需要统一学术符号和计算机语言等,因此加大了民族文化的传承难度,其多样性逐渐被趋同。我国少数民族因其分布形成了其较复杂的结构,少数民族聚居的民族自治地区除了实施自治的民族外,还居住着其他民族,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使得各民族在交往中把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和完整性逐步的消弱。

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互动发展的机制

(一)两者互动的层次机制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互动发展的机制分为国家、各民族、各少数民族群体。如果宏观方面的机制属于国家层次,那么中观机制属于民族机制,微观机制则是各少数民族群体之间的机制。

1、宏观机制

该机制属于国家层面的机制,有极其广泛的内容,主要是在原则上的一些规定,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不方便对其进行直接把握。针对此,有关规定把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资源开发、文化教育、环境保护、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的发展细分为许多工作,因此从总体来说这个层次的发展机制相对比较完善。

2、中观机制

民族自治地区是中观机制得以发展的主体,制定了好多法律法规,建立了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有关机制,但是其运行效果都不理想。经济发展机制上在运行国家特殊优惠政策的方面比较顺畅,但是因为有的地区对其政策的变通极其不适应,加上该地区执行的运行机制不合理,发展文化机制的时候,人们只对民族文化资源做短期开发,追求快速利益,却忽略了其文化得到传承长期的发展问题。因此要想使其中观机制得到改善,应该相应的加大民族自治地区对其意愿的执行力度。

3、微观机制

微观机制的运行层次相对具体,更加深层次。它通过对前两个机制的自行导向,对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经济生活的类型进行合理的调整,各个少数民族追求的生活的愿望使新的微观机制一定程度形成,和前两个机制相互作用。现在能理想的实现微观和中观方向的机制,但是微观方向的机制反作用于前两个机制的途径就相对较少,因此需要提供更多的机会给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众,以很好的表达他们的意愿,使其微观和中观的机制被适当的改善,使该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得到共同发展。

(二)互动发展的形式机制

该机制包括:行政――计划式、指导――服务式、监督――服务式。行政――计划式机制是指为了使社会各部分得以发展和运行,利用行政计划手段对其进行的整合;指导――服务式机制是指利用服务和指导的途径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运行;监督――服务式机制指的是用行政――计划和指导――服务的方式使社会各阶段的运性行和发展得到统一。市场经济发展的条件下,该地区的经济和文化的互动的发展不能只用行政――计划式一种机制,而受我国政治体制的影响,完全的指导――服务式机制发展的力度远远不够,所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互动发展可以运用监督――服务式发展机制。

(三)互动发展的功能机制

1、激励机制

通过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形成激励民族地区文化资源的氛围,对民族文化的特点进行发掘,使其特色产业文化不断的发展。民族文化包含很多诸如历史、文学等方面的内容,无文字的民族则用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对本民族文化精髓进行传承,通过提供很多工作机会,能更好的激励他们学习本民族语言的愿望,使他们民族语言得到很好的传承。

2、制约机制

通过制约政府的重眼前利益轻长远的行为,保护了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经过对以增长的经济为干部的评价准则和重视速度轻视效益等的制约,实现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制约对文化的强制性的灌输的行为,使认为民族文化是落后文化和灌输与改造的思想得到改善,使多样性的民族文化得到保护。

3、保障机制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维护民族团结、平等、互助关系的基础,是国家发展和民族自治的重要保障。所以,应该积极的完善民族区域的自治制度,使其在少数民族地区和民族文化的互动发展中充分的发挥其保障机制的功用。

四、结束语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民族文化的互动发展有现实的制度保障,两者之间应该建立起新的运行机制,还要适当的对其运行进行做合理的调整。从互动发展的各方面对其进行完善,使传统的民族文化得以传承的程度提高,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绵涛.康翠萍社会机制论[N].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8):6-10

[2]陈依元.宁波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模式试探[N].宁波大学学报,2010(10):65-69

经济和文化的关系范文第10篇

人的生存,不只需要物质力量,也需要精神力量。对一个国家来说,也是如此。

文化产业,不仅具有经济属性,更具有文化属性、文化功能。当这种文化功能表现为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身份和文化认同时,它就成为国家的重要象征和重要内容。在现代国际文化体系中,文化产品和文化产业的市场准入制度,就是这一文化功能的集中体现。维护文化,就是维护国家利益,而这种利益就是在文化上确认“我是谁”的根本文化认同。正因为文化产业具有文化创新、文化传承、文化认同和文化表达的功能,所以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制度必然是国家战略的一部分。

除了物质力量、国防力量之外,另一个能够改变国家间力量对比关系的就是文化。一个国家不仅要有足够的物质力量、军事实力保卫其疆土安全,而且还要有足够的精神力量、文化实力保障其文化精神领土的神圣性。

当前,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文化力量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文化,尤其是通过文化产品形态输入的文化,拥有一种改变人们精神世界和文化行为、进而改变现存的文化关系和文化秩序的能力。这就使得文化产业及其文化产品具有一种战略意义。对一个大国而言,它不仅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而且还要把文化产品的进口,控制在一个与国家文化战略力量相平衡的范围内。

提供价值系统和内容系统是文化产业的核心。虽然文化产业也创造巨大的货币价值,是现代经济发展与经济竞争的重要领域。但是,通过文化产业的全球性扩张,在获得巨大的货币财富的同时,推行和输出价值观体系却始终是世界文化产业大国的国家文化战略。对文化产业市场准入的限制和对市场准入制度的挑战,都不只是经济行为,更重要的是文化政治行为,是以市场经济的名义实施文化外交与文化扩张的国家行为。因此,一个国家能够在多大的程度上拥有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除了它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之外,一个最重要的实现方式就是他的文化产业实现国际文化贸易顺差的程度。一个拥有巨大的国际文化贸易顺差的国家,一定是拥有在国际事务中最大话语权的国家,也是具有国家文化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国家。一个国际文化贸易严重逆差的国家,不可能拥有巨大的国家文化力量。所以我们看到,《决定》当中,一方面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一方面在引进国外文化资源时,特别强调“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作者为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办公室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文化产业与管理系主任、教授、博导。)

上一篇:实体企业管理范文 下一篇:互联网经济趋势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