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7 14:58:44

家庭教育学论文

家庭教育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研究综述

目前,我国流动人口共有2.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0%。[1]《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3》数据显示,家庭化迁移成为人口流动迁移的主体模式,超过六成的已婚新生代流动人口与全部核心家庭成员在流入地共同居住。[2]“2014年,农村地区0至17岁的留守儿童已经达到6103万人,大量出现的流动家庭在生活质量、社会融入、子女教育等方面遇到了新的困难。”[1]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问题日益突显,而针对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的研究数量不足、深度不够,难以形成对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的有效指导,因此,回顾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的研究历程,从宏观角度探讨其取得的进展、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走向,不仅对我国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研究的未来发展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也可为我国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现实解答提供理论支持。笔者以“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流动儿童家庭教育、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作为主题检索词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中进行检索,共获得期刊论文41篇。从文献统计学的视角出发,分别从文献数量及时间分布、文献来源、研究主体以及研究方法和热点四个维度对这41篇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

一、统计结果与分析

(一)文献数量及时间分布情况

统计显示,关于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研究的文献数量十分有限,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中检索到的全部文献只有41篇,最早一篇是关颖发表在《青年研究》2002年第五期的“青年流动人口如何对下一代负责———天津市青年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状况调查”一文,与华耀龙发表在1994年第六期《天津教育》上的第一篇针对流动人口教育的论文“招收流动人员子女入学全面普及义务教育”[3](P.44)相差8年之久。可见对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从2002年至2013年,12年中有8年的数量徘徊在1~3篇左右,2008年达到6篇,最多的2012年也只有8篇,可见这一领域被研究者关注的较少,相比于这一领域存在的诸多问题,研究实在少的可怜。尽管2011年以来,文献量有所增加,但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

(二)文献来源分析41篇

研究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的文献来源于41种期刊,表1数据显示,来源于大学(学院)学报的12篇,占29.27%,来源于教育类综合期刊7篇,占17.07%,来源于社科类综合期刊的14篇,占34.15%,来源于其他类期刊8篇,占19.51%。从总体来看,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研究的文献来源比较分散,12年里,甚至没有一家期刊刊发过该类论文达到2篇,没有形成一个比较集中的讨论平台。文献来源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的仅有5篇,多数文章影响因子较低,整体社会影响力十分有限。

(三)研究主体情况分析

表3显示,41篇文献的作者分别来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小学、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其中,来自高等院校的占85.37%,科研院所的占7.31%,中小学的占4.88%,社会团体的占2.44%。显然,研究主体主要以高校教师为主。从作者的研究方向来看,主要包括社会学、教育学、哲学、思想政治教育、法学等。其中,社会学占53.65%,教育学占34.15%,哲学、思想政治教育占9.76%,法学占2.44。可见,作者主要是从社会学和教育学的视角展开对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研究的。另外,41篇文献的作者共35人,其中30人只发表该类论文1篇,4人发表该类论文2篇,1人发表该类论文3篇。可见,针对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的研究并没有成为这些作者长期的、主要的研究方向,多数作者针对该问题的研究仅是昙花一现。

(四)研究方法及热点问题分析

显示,关于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研究的41篇文献主要采用了调查法和文献法,其中,调查法占75.61%,文献法占24.39%。调查地区涵盖了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南京、武汉、广州、杭州、西安、昆明、呼和浩特、温州、包头、厦门、东莞、晋城、闽南地区等,主要集中在省会以上的大城市,中小城市涉及很少,且整体覆盖面十分有限,仅涉及以上十几座城市。从研究对象来看,全部文献可分为“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三个类别,分别占34.15%、31.70%和34.15%,除个别论文中提及“留守儿童”和“城市流动儿童”外,“流动儿童”、“流动人口子女”、“农民工子女”三个词语在文献中使用的含义基本一致,主要是指随父母从农村流动到城市的儿童。从研究的问题来看,主要包括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的现状、问题、对策,占70.72%;家庭文化、家庭文化资本、家庭教育资源对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的影响,占7.32%;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的特征,占4.88%;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占4.88%;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影响因素、教育干预、家庭教育指导、品德形成、研究综述等各占2.44%,比例较小。可见,关于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家庭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对策方面,研究涉及的问题较为单一,很多问题研究不深,甚至没有涉及。

二、问题与趋势

(一)研究基础薄弱,有待专业化

通过以上关于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的文献回顾,可以发现,随着我国流动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结构的逐步变化,针对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的研究开始受到重视,但与学校教育相比,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方面都还处于薄弱的地位。统计数据显示,对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进行研究的时间较晚,且研究成果有限。相对于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教育的研究来说,针对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的研究要晚8年之久。十余年来,公开发表的期刊论文只有41篇,且影响力普遍不高。可见,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问题没有引起各方面的足够的重视,其研究还处于零散的、自发的状态,没有上升到社会管理和教育制度的高度。2.4亿的庞大流动人口群体,从最初迫于生计的盲目流动到现在的主动理性选择,从个体流动到家庭流动,从关注生存到注重发展,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已不再仅仅是他们自己的事情,而应该上升为社会管理层面,以制度化的形式使之得到逐步完善,而这尤其需要深入细致的专业化研究。

(二)研究对象模糊,亟待精确化

目前,关于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的研究中存在明显的把“流动人口子女”与“农民工子女”和“流动儿童”混用的现象,41篇文献中,除了以农民工子女为研究主题的14篇论文概念界定明确之外,以流动儿童为研究主题的14篇论文存在明显的将“流动儿童”窄化为“农村流入城市儿童”、“进城农民工子女”,或者将“流动儿童”与“农村流入城市儿童”、“进城农民工子女”混用现象;另外13篇以流动人口子女为研究主题的论文中,除赵娟在“南京市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的现状调查”一文中既提及流动儿童,又提及留守儿童外[4](P.39),其余论文中均将“流动人口子女”视为“流动儿童”,甚至“农民工子女”。由于没有厘清主要概念的内涵,导致一些研究较为笼统、含混,难以在理论上有更大的进展和突破。随着社会结构和制度的变化,流动人口的成分也在发生变化,流动人口子女的内涵会不断演变,准确界定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无疑是研究的重要基础,有针对性的研究才能够有效解释和指导实践。

(三)研究内容有限,亟待系统化

十余年来,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研究内容的范围在不断扩大,但仍然不够全面,有些领域涉及很少甚至没有涉及。由于研究者绝大多数是高校从事社会学和教育学研究的教师,受制于专业兴趣、工作需要等因素,研究的视野显得不够开阔。41篇文献中,针对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的研究占70.72%,其余如流动人口家庭文化、家庭文化资本、家庭教育资源,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的特征,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影响因素、教育干预、家庭教育指导、品德形成等方面的研究涉及较少,多数只有1篇文献而已。而关于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青春期教育、性教育、家庭教育指导等方面则完全没有涉及。由于一些研究只是偶尔为之,比较随意,多数论文呈现出碎片化态势,没有持续研究,很难深入系统。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人口就近流入中小城市,一部分流入大城市的人口也出现回流到中小城市现象,流动人口的结构和流动模式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不同类型流动人口的家庭教育诉求也有一定的差异性、层次性,针对流动人口家庭教育的研究要更精细化,系统化,以保证对决策有切实有效的指导。

(四)研究方法简单,有待科学化

通过文献分析可以看出,针对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研究的论文中,75.61%采用了调查法,这种研究方法可以较好地反映被调查对象普遍存在的问题,但也容易使研究停留在描述性的层面,缺少深度的理论分析,往往叙说了一种现象,却无法去解释这种现象。[3](P.45)另外,在调查研究中,由于研究设计、研究条件限制等原因,选取的样本往往缺少足够的代表性,得出的结论自然会出现以偏概全,甚至南辕北辙的问题。而基于文献法的理论探讨性文章,多数围绕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的现状、问题、对策展开,讨论多数站在“应为”、“应该是”的理论角度,从经验出发进行总结,对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的实际状况了解不够深入,缺少分门别类的深度分析,使得研究缺少针对性,缺乏科学指导意义。调查研究与理论研究有机结合,关注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实际问题,多学科多视角融合,开拓思路,不断创新,研究才能真正服务于社会需求。

(五)研究主体单一,有待多元化

尽管随着流动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得到各界的关注,但真正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的却并不多。从研究主体来看,虽然科研院所、中小学、社会团体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对此有所涉及,但研究者主要还是以高校教师为主。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具有广泛的社会牵涉度,涉及到社会管理、政策制定、社会服务、教育决策等多个方面,仅仅以高校教师为主的研究会导致研究主体与实践主体严重脱节,往往使研究停留在理论层面,实践影响力不足,缺少实效性。因此,发挥高校教师的研究优势,进一步提高社会各界对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的关注度,实现多主体参与的综合研究体系势在必行。另外,现有研究者主要从事社会学和教育学研究,极少有其他领域的研究者涉足该领域。基于家庭教育的特有属性,仅从社会学、教育学视角进行研究是远远不够的,应集合来自社会学、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研究工作者的共同合作,各展所长,互相配合,这样才能更快地促进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的发展,[5](P.89)取得更多切实有效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杨娜,王宏浩.《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4》我国流动人口数达到2.4亿[EB/OL].海峡之声网,2014-05-15.http://www.vos.com.cn/news/2014-05/15/cms813456article.shtml.

[2]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司.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3[EB/OL].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0902399.htm

[3]章春苗.关于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研究综述[J].教学与管理,2007,(5):44—45.

[4]赵娟.南京市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的现状调查[J].上海教育科研,2003,(8):38—40.

[5]江小英,黄英.我国大陆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研究综述[J].中国特殊教育,2005,(7):86—91.

家庭教育学论文范文第2篇

一、民族幼儿家庭教育的概念

丁湘认为,民族幼儿家庭教育是指在民族地区,孩子出生前父母为孩子做的一些准备活动和孩子出生后父母向0~6岁的民族儿童实施包括德、体、美、劳等方面的抚养和教育。在论文中,笔者同意丁湘老师的观点,但认为民族幼儿家庭教育更应该强调少数民族文化因素的作用,即民族地区人们根据各自民族文化特点,以民族地区特有的方式对0~6岁的儿童实施的一些教育活动。

二、20世纪80年代至今民族幼儿家庭教育的研究现状

1978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家庭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尤其是1980年“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的成立引起学者们对我国家庭教育研究的普遍关注。随着家庭教育研究的蓬勃发展,民族地区幼儿家庭教育的研究也日趋成熟,并取得很大成就。回顾20世纪80年代至今民族幼儿家庭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的变化:

(一)研究视角的变化

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与分析,我国80年代至今民族幼儿家庭教育研究视角呈现由宏观的概述到微观的详述再到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多角度展开,主要分为以下三阶段:

第一阶段(1980-1989年)的研究主要从民族社会历史调查、民族风土志、民族简史和风情录等民族整体的宏观视角出发,介绍一小部分关于民族家庭教育的内容。从学科角度剖析,主要是从历史学、社会学和民俗学角度来研究。由于这一阶段人们对少数民族历史和风俗有整体的把握,而对民族幼儿家庭教育的认识不太深入,因而处于研究的初步发展阶段。

第二阶段(1990-1999年)的研究主要从特定民族生育信仰和生育习俗、幼儿家教内容等微观角度涉及生育文化和民族幼儿家庭教育的一部分内容。从学科角度剖析,主要侧重于人口学、民俗学、宗教学和教育学角度。在这一阶段,学者开始关注胎教和幼儿出生后的家庭教育问题,但并未将幼儿家庭教育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是研究的迅速发展时期。

第三阶段(2000至今)主要从民族教育学、教育人类学、生态学、心理学等角度探讨,研究视角更为多样,既有宏观的概览,又有微观的详述。同时,出现了跨学科的研究,民族幼儿家庭教育的研究处于繁荣时期。

(二)研究内容的变化

随着研究视角的变化,民族幼儿家庭教育的研究内容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从对民族家庭教育的整体研究,到对特定民族生育文化、幼儿家庭教育相关内容的研究,再到民族幼儿家庭教育内外部因素的多内容研究。

第一阶段(1980-1989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少数民族的家庭教育研究方面,大多数研究在民族历史调查和民族风俗中穿插小部分民族家庭教育的内容,概括指出民族生育习俗、家教内容和方法在民族发展中的重要性及具体表现,但没有详尽阐述。1988年,由张劲松和谢基贤编写的《古今幼儿习俗》是最早对少数民族幼儿家庭教育内容进行研究的一部著作,它主要对少数民族生育观念、生育禁忌与保胎、孕妇生产、婴儿保育和早期教育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这些早期的调查成果和理论分析为民族幼儿家庭教育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1990-1999年)主要集中于少数民族家庭教育和特定民族生育文化和幼儿家庭教育的研究。主要代表人物是韩达、方铁、丁湘、赵进德和李汝兰等。这一阶段,出现了一部系统研究少数民族家庭教育的专著,即韩达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史》。它收录了回族、朝鲜族等11个少数民族家庭教育的内容,并从教育者、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育目的等方面作了具体阐述。同时,学者们也注意到生育文化和胎教在民族幼儿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方铁的著作《传统文化与生育健康》共收录了31篇关于少数民族文化和生育健康的论文,主要论述了白族、彝族等九个民族的生育观念及行为、生育禁忌、生育礼节对妇女健康生产和幼儿健康发育的一些影响,并指出应对生育文化中的内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助于生育现代化的实现。此外,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些关于民族幼儿家庭教育理论层面的研究,如丁湘的《浅析民族幼儿教育》一文首次对民族幼儿教育进行界定,并提出民族幼儿教育内容由保育和教育两部分组成。赵进德和李汝兰的《白族幼儿家庭教育初探》对白族“竹子趁小握”的幼儿家教观念、以故事为主的教科书及有效手段和“严而有格,爱而不腻”的幼儿家教原则进行了具体说明。这些著作不仅从宏观上对民族家庭教育的概念和内容进行明确把握,而且深入到某个民族,从民族幼儿家教观念出发,对幼儿家庭教育的内容进行细致分析,标志着我国民族幼儿家庭教育研究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民族幼儿家庭教育研究的迅速展开。

第三阶段(2000年以后),大量硕士、博士论文和期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研究呈现多视角、多内容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社会变迁和家庭教育的关系、生态学理论这些外部因素和民族幼儿家庭教育内部的因素这两个层面。从外部因素来看,关于社会变迁和家庭教育关系方面,主要有孟兰兰的《达斡尔族社会变迁与幼儿家庭教育———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滕克乡后霍日里屯教育人类学田野调查》和谭忠秀《布依族社会变迁与家庭教育研究———贵州独山县中安村教育人类学个案研究》。这两篇论文主要通过回顾民族社会的历史变迁总结民族幼儿家庭教育发生的一些变化,以理论分析为主,辅之以实地的田野调查,并对达斡尔族和布依族幼儿家庭教育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关于生态学理论方面,如赵亚霞的《基于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的白族农村地区0~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研究———以云南省大理市七里桥镇为个案》。从民族幼儿家庭教育内部的因素来看,包括家庭结构及教育观念、生育习俗及喂养方式、教育内容及方法等方面。关于家庭结构方面的研究,丁湘的研究成果比较多,从一般的理论概述到对特定民族考察后的详细说明。

在《民族教育学通论》中,她对原始氏族“大家庭”的幼儿教育和一夫一妻制家庭的民族幼儿教育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及其形成原因进行了概述。之后,她的博士论文《云南宁蒗县永宁纳西族(摩梭人)母系家庭幼儿传统养育文化研究》通过实地的田野调查,对纳西族摩梭人母系社会中的婴幼儿传统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及其对幼儿身心的影响进行系统阐释。在教育观念研究方面,高慧的《人类学视阈下的城市蒙古族幼儿家长教育观念研究》不仅对城市蒙古族传统家教内容、家教观念和文化变迁进行概括,而且通过主客位研究总结当前城市蒙古族幼儿家长教育观念的新特点,并提出促进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需求相结合的一些举措。从生育习俗及育儿习俗来看,陈长平和陈胜利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生育文化》是一部对55个少数民族生育文化进行系统研究的著作,不仅有对幼儿出生前的生育习俗和生育器物(接生工具)的描写,而且还包括幼儿出生后抚育幼儿的一些教育内容和方法的详述。

《文化与生育行为》一书主要对基诺族和佤族妇女生育制度及抚育儿童的不同方式进行对比。还有很多学者对儿童的育儿方式进行了研究,如姜晓丽的《瑶族村寨中的育儿习俗———金秀大瑶山的个案研究》。从教育内容及方法来看,此阶段出现了一系列关于少数民族婴幼儿家庭教育传统研究的硕士论文。如王晓庆的《彝族婴幼儿家庭教育传统研究》、徐曦的《广西忻城县都乐村壮族婴幼儿家庭教育传统研究》等。这些文章从少数民族传统家庭结构和家庭教育理念出发,对婴幼儿家庭保育和教育内容进行分析,并归纳幼儿传统家教中的有益经验以此为民族地区现代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曲木铁西教授撰写的《少数民族传统教育学》中对少数民族传统家庭教育的内容有所涉及。

(三)研究方法的变化

家庭教育学论文范文第3篇

11月28日上午。开幕典礼在嘉义大学兰潭校区图书馆演讲厅举行,嘉义大学校长邱义源首先致欢迎辞。他说:“家庭是重要的以人组成的单元,影响着孩子的教育、人际关系的维护,以及每一个人的发展。我们每一个人都扮演着家庭中的一个角色,有很多的知识、技能、认知需要去学习,有赖大家把专业研究的心得通过这样的研讨会来分享和普及。”他简单介绍了嘉义大学的情况,热情欢迎嘉宾参观访问,提供指导,并祝贺大会顺利成功。

开幕式上,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赵刚向台湾代表赠送了刻有“两岸家教会议。嘉大功高志伟”的陶器工艺品和甲骨文图案的纪念品:甘肃省家校合作教育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定西市教育学会会长崔振邦赠送了精湛的书法作品和六米长的剪纸作品《富春山居图》;江苏省淮安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赵云将画有淮安名胜古迹的绘画作品赠送给大会:中国妇女外文期刊社的责任编辑解琳赠送了布糊画《美艳》;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梁东标赠送了具有广东特色的工艺品:嘉义大学辅导与咨商学系暨研究所副主任兼系主任曾迎新回赠了“情义永驻”的手工艺品和具有台湾特色的纪念品。

赵刚秘书长在致辞中说:“1998年开启以来。海峡两岸家庭教育研讨会已经举办了十六届,经历了几任校长,足见两岸人士的恒心、信心和对事业的执着。我们的事业有生命力,在于学科服务的对象明确,有市场需求。我们正处在社会高速发展时期,曾经为事业全力打拼的人开始反思,一个人的幸福其实取决于自己的家庭。家庭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幸福指标,从事家庭领域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前景,我们的工作是造福于家庭的。两岸的交流为学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几年来,大陆代表团从台湾同行中学习了很多。祝愿两岸的研讨会越办越好,造福两岸的家庭,造福于社会。”

研讨会期间。来自美国的两位学者做了专题演讲。目前担任伊利诺州立大学成瘾研究学系助理教授的Dr.Mark T.Blagen长期从事药物成瘾的研究与实务,他的演讲很有见地。伊利诺州立大学咨商与心理学系教授杨瑞珠是台湾华人十六种性格测验工具的开发者,她所做《阿德勒心理学在华人社会的应用》的专题,带来了强烈的互动。

研讨会的主题论坛分别是:新北市政府家庭教育中心主任林玉婷、新北市立清水高中校长钟云英所做《“家庭教育规划与推广”之研究与实务相关议题——新北市家庭教育政策与发展》;台北教育大学心理与咨商学系副教授赵文滔所做《“家庭与小区预防与咨商”之研究与实务相关议题——学生辅导工作中之跨领域系统合作:挑战与建议》;彰化师范大学辅导与咨商学系教授郭丽安所做《“家庭与婚姻咨商”之研究与实务相关议题——家庭中的多元性别教育与咨商》;杨瑞珠教授所做《“学校辅导与咨商”之研究与实务相关议题——亲师咨询:二十一世纪的省思》。研究者从不同角度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注入了多元的观点。

此外。台南大学咨商与辅导学系副教授蔡丽芳的《“家庭与小区预防与咨商”之研究与实务相关议题——丧亲儿童悲伤治疗》、亚洲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兼副校长柯慧贞《“人际创伤与修复”之研究与实务相关议题—婚姻适应,个人与他人取向及妇女的产后忧郁》等论文都很有见地、有创新。

在环节。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教授戴育红以《广州市中小学生学业习得性无助感及学习焦虑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为主题,通过对1564名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目前广州市中小学生学业习得无助感及学习焦虑方面的总体状况,着力研究消除学业习得性无助感。缓解学习焦虑的有效对策:上海小矮人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志敏的《生态群组与家庭创伤修复一专业机构介入小区之实务解析》,通过案例简述力图表明:在社区中进行广泛的专业性“生态群组”是“家庭创伤”修复的有效手段: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彭建兰对704位中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显示:亲子沟通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孩子的成长,提出“良好沟通。助子成功”: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教授蒋亚辉所做的《大学生视野中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提出要加大力度,关注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并引导他们掌握志愿者服务技巧,创新志愿者服务的新形势。吉林省松原市教育学院教授毕凤祥在《家庭教育中“亲邻关系”的缺失与应对》中提出“亲邻”关系问题,希望共同研究,让“亲邻关系”在孩子的成长中进一步发挥正面作用。

来自大陆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咨商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在研究与实务的整合方面给人以深刻启迪。如赵刚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研究员李向晔等的《留守儿童与祖辈关系的问题、特殊及对成长的影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秘书长曹萍的《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崔振邦会长等的《农二代家校合作教育功能弱化问题及改进策略——基于西部地区的调查研究》,赵云副主任的《隔代教育社区分类指导之我见》,北京红黄蓝儿童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曹赤民、父母课程部总监王晶等的《缓解2-4岁幼儿入院分离焦虑的实践研究》,解琳的《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对家长委员会职能的探讨》等。

11月29日下午的闭幕典礼气氛轻松。与会者进行了热烈的发言。嘉义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兼师范学院院长丁志权说,近年来,辅导与咨商在台湾受到重视,中小学需要配备专职的咨商辅导员,报名辅导与咨商系的同学非常踊跃,这是社会的进步。他说。自己多次到大陆,感觉到大陆经济发展很快。在教育方面也很重视,学校以外的相关机构也在深入开展家庭教育工作。家庭、学校、社区也是教育工作重要的补充。这其实也是本次研讨会探讨的话题。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姚鸿昌说:“人生的起点是家,从事家庭教育工作是帮助人走上幸福人生的大智慧。”梁东标副所长很感谢海峡两岸家庭教育研讨会这样一个平台,让他自身也获得了成长。他希望两岸携手,就一些项目进行更深入的研讨和研究,造福两岸的家庭。赵云副主任介绍了下一届研讨会的举办地淮安。热情邀请大家去淮安参会。香港岭南大学博士、《教育曙光》杂志前主编贺国强就研讨会期间Dr.Mark T.Blagen研究的“药物成瘾”问题的相关数据很感兴趣,希望进一步进行交流,共享研究成果。曾迎新主任回顾了研讨会的历程。他说。针对研究领域的各种问题。仅仅一次研讨会是不够的。这次研讨会的结束,其实也是另一次的开始。他祝愿下一次研讨会的交流更加丰富。

研讨会期间,代表团的专家学者参观了“台中张老师”、亚洲大学等机构。其中“张老师”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张老师”是台湾有广泛志愿者参与的著名公益机构,陆续于台北、台中、高雄地区成立了分事务所和宜兰等六个中心。通过直拨1980(依旧帮您)提供服务。机构通过身心辅导、心理咨商、心理治疗与心理卫生教育推广等工作,加强青少年生活的适应能力。“张老师”并不是因为创始人姓“张”。而是因为在青少年的生活当中。影响成长最深远的人。除了父母就是“老师”,期望借“张”这个大姓。协助正处于过渡期的青少年有良好的自我发展。

家庭教育学论文范文第4篇

(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重庆 400000)

摘要:家校合作是新时代的发展呼吁下的一种全新的关系理念,探索家校合作对当今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主要从家校合作的概念、家校合作的理论基础、家校合作的角色定位、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家校合作的反思这几个方面介绍了家校合作的进展及其取得的成就。

关键词:家校合作;现状调查;文献综述;理论基础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5-0002-02

苏霍姆林斯基说:“施行学校--家庭教育不仅可以很好的培养年轻一代,而且还可以使家庭和父母的道德面貌完美。没有对子女的教育,没有对学校生活的积极参与,没有成人与孩子之间经常的精神上的接触和相互充实,就不可能有作为社会基层单位的家庭本身,不可能有学校这个最重要的教育教学机关,也不可能有社会在精神上的进步。”[1]因此探索家校合作以成为当今教育的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参考了1999年至2051年校园CNKI中的30篇期刊论文及万方数据中的20篇学位论文,并对其进行了整理。

1.家校合作的概念

“家校合作”目前未有一个明确的概念,英语中表达“家校合作”的最常见的是"home-school cooperation"。对此,有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家校合作进行了解释。

徐锦俊从家校合作推进学习型家庭的意义上指出,“家校合作指学校与家庭在认识一致、目标认同、情感融洽、信息沟通的基础上,双向互动地共同促进学习型家庭的生成和发展。”[2]刘衍玲,臧源,张大均,在其论文《家校合作研究述评》中指出“家校合作是指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家庭和学校两种力量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互相协调的教育互动活动。”[3]周丹认为“家校合作”既是一种关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两者关系的理念,也是一种处理两者关系的行为模式。他指出:“家校合作”是指家庭与学校以沟通为基础,相互配合,合力育人,使孩子受到来自两方面系统一致、各显特色、相辅相成的教育影响力,形成多种终身受益的必要素质,更好地实现社会化。[4]岳瑛在谈教师与家长的合作时指出:教师与家长的合作指教师与家长通过交往实现的教育原则,教育要求,教育过程,教育手段等方面的一致互补。[5]杨俊认为"家校合作"即家庭与学校已沟通为基础,相互配合,合力育人的一种教育形式。[6]我国家校合作研究的专家马忠虎认为,“家校合作”是指对学生最具影响的两个机构--家庭和学校之间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更多地得到来自家庭方面地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能得到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7]这一概念把家校合作所涉及的范围界定在学校和家庭两个领域。

家校合作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综合以上几位教育专家,学者教育实践工作者,从他们对家校合作概念的理解中,我们对家校合作的内涵应把握以下几点:(1)家校合作是一种双向活动,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家长要对学校教育给予支持,学校要对家庭教育做出指导,其中学校应起主导作用。(2)家校合作活动围绕的中心应该是学生,学生是家校合作活动的最终目的。(3)家校合作是社会参与学校教育地一个重要组成部分。[8]

2.家校合作的理论基础

国内关于国内家校合作的理论研究,有很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论述,其中苗建玲在其论文《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中对各学者的观点进行了总结:[9]

对家校合作的认识。

在这一问题上,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认为在儿童教育方面家校之间要保持一致进行合作,强调共同发挥家校“合力”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功能互补。

许多教育人士从家庭、学校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出发,从理论上探讨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如何配合,以达到两者的功能互补,实现教育最优化的目标。

在德育方面强调家庭的作用。

有的学者从家庭环境的特殊性和家庭环境的不同类型角度,阐述家庭对学校德育的环境作用。有的研究者从社会学中的冲突理论和角色理论两个方面分析了家庭与学校在德育方面存在的对立与冲突。

3.家校合作中各参与人员的角色定位

家校合作中家长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担任着不同的角色。家长在家校合作活动中因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需要的不同,在不同的实践,不同的地点,充任的角色就有所不同。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也是这样。他们只有意识到自己所担任的不同角色,才能更好地去履行相应的角色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我国家校合作的专家马忠虎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11]

3.1 家校合作中学校管理人员的角色。学校管理人员在家校合作中具有四种角色.首先,他们是鼓舞士气的"宣传员"和组织者。他要通过对家校合作的大力宣传、指导,使教职员对家校合作充满信心和热情,使学校的方方面面都呈现出对家长参与的欢迎,营造出学校与家庭合作,通力共育人才的新气象。

其次,他是家校合作活动的策划人和支持者。要实现学校的教育和培养目标,校长必须明确家、校、社区合作的重要性,并努力建设这样一个合作关系。

再次,学校管理人员的第三个角色就是他自身,“学校管理者”。他必须在家长与管理人员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他除了影响学校的整体气氛和精神外,还要使学校保持"门户"开放政策,为家长提供相应的学校教育资源,组织家长教育活动等。

最后,学校管理人员是活动的协调人。缺乏对家校合作活动的有效协调与管理,家校合作就无法实现连续性。

3.2 教师在家校合作活动中的角色。教师是家校合作过程中的主要人物,是家校合作活动的具体策划人,组织者和参与者。他在家校合作过程中担任的角色除教师本身外,还包括活动的推行人、指导者、咨询者、活动资源开发人、家长的朋友、交流的对象等。

在家校合作过程中,许多教师除以上角色外,还与一个重要的角色就是“家长”。教师也会为人父母,也是一代儿童的抚育者。当他们从家长的角色再回到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的角色时,他们就能很好的理解家长的想法和需要。

4.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在家校合作的问题上,许多家长,学校已经达成了共识,但在具体的实践中仍存在很多问题。下面就从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对家校合作的认识问题和在实践中的偏差两方面进行论述这一问题。

4.1 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对家校合作的认识问题

马忠虎对这一问题的论述包括以下两点:[12]

1.从家长方面看,大部分家长缺乏参与学校教育的意识,没有意识到参与是自己的权利与义务。

部分家长认为孩子进了学校,孩子的一切都应该学校负责,因而将教育孩子的责任一股脑的全推给学校,认为孩子的学习和思想归老师管,自己只提供钱,供穿,从思想上放松了孩子的教育。在这种思想下,如果不是学校“请”,他们是不会主动与学校联系的。

2.从学校方面看,有些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忽视了家长的教育。

许多教师往往认为家长不懂教育,他们不能也无法参与孩子的教育,请他们来反而给学校带来麻烦和干扰。因此,学校单方面教学生,使家长不能全方面了解孩子的情况,无法进行针对性教育;老师说教流于一般化,变成空洞的说教,泛泛而起不到相应作用。

(二)任学兵指出家校合作的问题出在政策上支持的力度不够[14]

至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制订家长参与教育的政策或法律,明确家长参与教育的合法权益,使家长在监督、参加学校的教育管理,教育教学活动时有法可依,合法的行使自己的权力。同时,强化家长对教育事业的参与,加强家长自我教育和教育孩子的责任。

(三)合作欠深度

关于这一问题任学兵在家校合作与素质教育一文中进行了讨论,他认为目前常用的合作方式是开家长会,让家长签字,家访和个别交流等。这些活动以了解通报情况为主,至于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使各自的事情,缺少有计划,有深度的共育层面上的合作,更缺少对合作活动的检查,监督等措施。[15]

五、对已有研究的反思

家校合作前人已经从概念,各参与者的角色定位,理论基础,家校合作活动分类,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做了很多研究,但是我国在家校合作研究领域中还处于起步阶段,理论研究水平较低,家校合作的研究比较分散、不成体系,理论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相脱离的现象还比较严重。

本研究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为理论基础,借鉴国内外已有的家校合作相关理论和经验,通过研究我国农村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并对学校的教师和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探寻和发现我国农村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和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根据当前不断深化的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提出一系列具有实践价值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2] 徐锦俊.家校合作推进学习型家庭的创建[J].教育发展研究,2005,(9):100-105.

[3] 刘衍玲,臧原,张大均.家校合作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7,30(2): 400-402.

[4] 周丹.对家校合作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思考[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5,(2): 34-36.

[5] 岳瑛.谈教师与家长的合作[J]家校指导,班主任.2003,2:34-36.

[6] 杨俊.关于小学家校合作现状的调查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6,9:29-31.

[7] 马忠虎.基础教育新概念――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55.

[8] 岳瑛.我国家校合作的现状及影响因素[J].天津市科学院学报.2002,6(3):50-53.

[9] 苗建玲.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以济南市棋盘街小学为例[D].山东师范大学.2008,10:7.

[10] 张丽竞.国内外中小学家校合作研究综述[J].教育探索,2050,(3):158-159.

[11] 岳瑛.基础教育新理念――家校合作[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2,(2):36-39.

[12] 马忠虎.影响家校合作中几个问题的认识[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3):25-32.

[13] 历以贤.现代教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348-350.

[14] 马忠虎.基础教育新概念――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78-95.

[15] 徐金贵,颜辉荣.中小学家校共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36-38.

[16] 岳瑛.教师与家长的合作[J].班主任之友.2002,(2):14-15.

[17] 马忠虎.基础教育新概念――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61.

家庭教育学论文范文第5篇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摇篮,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早期教育,是终身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随着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发展过程日益加快,现代社会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不管是留守儿童还是流动儿童教育问题都和家庭教育紧密相连。儿童家庭教育一直是国内研究的热点。对已有的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研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并为未来的研究及最终促成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解决提供诸多裨益。二、研究方法本研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为搜索平台”,以“儿童家庭教育”为搜索主题,时间跨度为1981-2011年7月10日,共搜索到文献205篇,对其进行内容分析,其有效文章为186篇。第二阶段对186篇论文内容进行多维度的深入分析。在研究中,主要使用了Excel2003软件工具进行数据统计和绘图。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的定量分析

本研究主要是从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文献来源分类及篇数;已有的研究涉及的学科;已有研究年度发展态势这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1.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文献来源分类及篇数

从总体对这205篇文献进行内容分析。首先从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文献来源分类及篇数的角度进行分析(见表1)。由表1可知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文献来源期刊占77%,而硕士与博士论文较少,占17.5%。

2.已有的研究涉及的学科

某问题研究所涉及的学科,既能说明该问题所涉及的研究领域,又能在某种程度上说明该问题受关注的程度。因此,我们选取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所涉及的学科作为分析的指标之一。参考“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的学科分类,检索到的205篇关于儿童家庭教育的文章,共涉及13个学科(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就已有研究所涉及的学科而言,有关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大部分研究集中于教育学学科领域,其研究篇目占已有研究总数的90%多。同时,该问题正日益引起诸多社会学科的广泛关注,在检索到的205篇文章中,还涉及社会学、管理学、人口学、经济学、医学、心理学、法学等诸多学科的研究,并且不同的学科对“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的视点和关注点并不完全一样。如,在教育学学科领域,“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的学科视点综合而全面,既有对基本理论问题的讨论,也有对管理问题的探讨;既有现状的描述,也有问题解决的对策;既涉及宏观政策理论,又有政策执行分析;还涉及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等。在家庭学学科领域,家庭结构、家庭教育观念研究视角,主要关注儿童学习、身体与心理的问题。在心理学学科领域,研究主要集中于特殊儿童心理问题、人格健康及学习情况研究等方面。

3.已有研究年度发展态势分析

某领域研究文献数量在一定时期内的变化趋势,既能反映出该领域的受关注程度,又能反映出自身的发展水平。检索到的205篇有关研究文献,每年度涉及的研究文献篇数及发展态势如下(见表3及图1)可见,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更加关心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从1980年到1995年关于儿童家庭教育的文献比较少,90年代中期以后,学者对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研究逐步增多。随着农民工的出现,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成为研究的热点。关于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研究多而全,研究文献基本涉及前面所提及的诸多问题,多角度,研究较全面。

(二)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的定性分析

教育问题研究涉及的内容全面、综合而丰富,我们尝试从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的方法、研究的内容三个维度对已有研究做定性分析。

1.研究的理论基础

研究的理论基础关涉研究的立足点,是研究者基于何种理论来看待、阐释和解决所研究的问题。分析已有研究文献可以发现,不同学科立场的研究者依据的理论基础不尽相同,不同学科研究理论基础呈现多元化样态。一般而言,教育学科立场的研究者往往依据人本的教育理念、融合教育理念、教育公平理论与现代家庭教育理念来探讨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现状、原因、对策及建议等,其中涉及教育公平理论的研究最多,研究者或通过对“公平”的分析,或将教育公平与构建和谐社会相联系,来探讨特殊儿童家庭教育公平(特殊儿童包括残疾儿童、超常儿童、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的应然与实然问题。家庭教育学的相关理论。社会学学科立场的研究者往往依据社会化理论来探讨儿童家庭教育中儿童社会化的问题。有的学者利用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操作理论来研究儿童兴趣与家庭教育方式关系[1],有的学者从生物生态学理论、自我概念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研究儿童家庭教育的环境问题[2],有的学者从社会学理论中的结构功能理论、角色扮演理论、符号互动理论角度研究儿童家庭教育的理念问题[3]、有的学者运用埃里克森的认同危机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研究特殊儿童家庭教育中的缺失问题与对策[4]。

2.研究的方法

研究者在研究某个问题时所采取的方法直接影响其对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甚至影响研究者对所研究问题的结论和观点,而且研究方法还在某种程度上内蕴着研究展开的逻辑结构。因此,研究方法的“工具性”价值对于一项研究来说至关重要。分析已有关于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研究文献,可以发现大部分文献都同时采用了多种方法。使用了历史研究、案例分析、抽样访谈、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和手段。大量研究以“质的研究”为主,即以调查研究为主,辅以文献研究,具体调查方法采用问卷、口述史访谈、深度访谈法、焦点团体访谈、个案研究法和实地观察等[5][6][7]。心理学、社会学等多用实证研究方法,教育学多用描述、评价和文献等方法。梳理和分析已有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我们可以发现存在以下两个问题:首先,对研究方法的界定不清晰,存在模糊现象。如调查问卷的运用,有很大一部分的研究者运用的是自己编制的问卷,但是并没有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信效度分析。诸多的研究者对方法的认识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对质性研究方法和量化研究方法的界定存在差异。其次,多种研究方法之间缺乏实质性的融合。分析诸多研究发现,虽然研究者表明自己在研究中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但仔细审视方法的具体运用,发现大多数研究仍停留于浅层次的操作层面,方法重复模仿,缺乏不同方法之间实质性的融合,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许多研究停留于浅层次的模仿水平,缺乏一种用方法的创新带动研究内容和研究领域创新的精神。

3.研究的内容

某问题研究内容的聚焦点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于该问题关注的焦点,而人们关注的焦点又直接反映着该问题在社会公众视域内的重要程度。分析已有研究文献发现,关于儿童家庭教育教育问题研究的内容呈现多元化样态,其中主要涉及现状描述(存在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对策三方面的内容。

四、关于“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的几点建议

(一)在注重宏观背景研究的同时,应更侧重问题研究的情境性和动态性

问题产生于一定的宏观背景之下,如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产生于社会转型期,产生于城乡二元政治、二元经济和二元教育模式之下,因此,对问题的研究离不开对问题产生的宏观背景的研究。但同时,问题更具情境性和动态性,问题总是源于客观存在的现实情境,是特定的现实情境的产物,而且随着情境的不断变化,问题也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如需要解决的问题侧重点、难点会发生变化,因而,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条件、途径、方法和措施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呈现出一定的动态性。只有关注外在条件的情境性和动态性变化,才能从根源上明晰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需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和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政策与措施等,也才能在情境不断发展变化的前提下,提高该问题研究的实效性。

(二)在研究数量提高的前提下,应逐步提高研究质量

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的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但仔细审视诸多研究成果,笔者发现,研究的质量在某种意义上并没有得到极大提高。很多研究出现低水平重复现象,不管是理论观点的雷同,还是实证研究方法的重复模仿,都存在值得研究者反思的地方。就研究的理论基础来看,虽然不同学科立场的研究者大都基于本学科的基本理论来研究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但总体而言,研究的理论基础还较为局限和单薄,且缺乏不同学科理论的相融,因此加强多学科理论间的相互融合和沟通已成为必需。另外,就研究方法来说,科学、规范地使用多种研究方法,并促成多种研究方法间的实质性融合,也成为当前研究必须解决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研究质量的提高,需要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以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创新带动研究的新视界、新领域,虽然在已有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中,也有一些研究者努力尝试在理论和方法上创新,但还远未形成研究的主流。因为当前的研究亟须改变的就是,克服低层次、低质量的重复研究,努力拓展家庭教育问题研究的新视界,拓展研究的理论基础,创新研究的方法,以提高该问题研究成果的质量。

(三)克服研究学科之间的壁垒,实现多学科研究的融合

教育问题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社会问题,其产生、发展和解决涉及方方面面的因素,需要多方综合协调才有可能得以解决。因此,对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研究需要多学科之间的融合,从多学科的立场综合认识、分析和研究该问题,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得研究成果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达成研究初衷。

(四)在注重现实针对性研究的同时,应加强前瞻性的预测研究

家庭教育学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家庭教育;学校双语教育;整合

家庭教育的职能存在的历史比较悠久,它的产生与一夫一妻制的出现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方晓华教授在其所著的《论维吾尔族的家庭及其变迁》(新疆大学社会科学版,第30卷第3期,2002年9月)一文中提到了维吾尔族家庭的教育功能,指出其有三大功能。第一,教会子女独立生活;第二,学会做人;第三,劳动技能教育。可以看出,维吾尔族家庭教育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指导生活技能和思想品质方面,对于指导子女在生活目标、形成个人理想、志趣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在家庭教育方面,库尔勒市的维吾尔族家庭正逐步接受现代教育理念,但在实际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濡化的成分还是比较明显和突出的,各种禁忌、礼仪、教义等渗透进民族文化中,其特点是通过“潜移默化”去影响子女的思想,凭自己的经验去影响子女。这些现象在城乡结合部和农村的家庭表现的尤为突出。有些家庭的家庭教育出现“缺位”,在教育培养子女的过程中,没有将子女考虑成社会角色去培养,只是一味地将子女当作家庭“群体”中一员去塑造。有少数的家庭对子女的成长与发展不闻不问,任由其随意发展,致使他们在今后的社会化中容易出现问题,最终导致产生某些消极不良的后果。如学业成绩不够理想、人生目标不够明确。

一、少数民族家庭教育与学校双语教育整合的原则

一是参与和合作相结合原则。

少数民族家庭教育、学校双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在社会生活中各自有着不同的地位、任务和特点。二者之间各具优势,互为补充,教育资源才能得到最大优化。家庭教育的目的在于能够潜移默化的去影响子女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培养子女在家庭环境中养成经常讲汉语的习惯,而学校的双语教育在于有明确的双语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有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能够为学生学好汉语提供最为便利的条件。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二者必须以学生的利益为出发点,以学生为教育中心,把学生作为二者的服务对象。

少数民族家长应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双语教育中,参与不仅为子女提供学习汉语必备的物质条件,而且要为子女提供精神方面的帮助,如心理疏导等。家庭教育中一些思想理念,不能有悖于学校的教育理念,不能大包大揽,喧宾夺主。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形式有多种,但根据我们调查发现,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渠道还是非常单一的,仅仅是“家长会”,或者利用接送孩子的机会与教师进行简单的交流,而这些活动主要是以老师和学校为中心,以了解学生的情况为主,至于说到如何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则很少进行沟通,更不用说去探讨如何解决问题。

只有参与的热情,没有合作的态度,同样也不能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对学生学习汉语并不能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但合作不是漫无目的,而是必须有计划性和针对性,以求达到有计划、有深度的共育层面上的合作。

二是借鉴和特色相结合原则。

对于学校教育学生的先进的方式和方法,家庭应积极借鉴。在家长访谈中,我们发现,还有部分家长就子女学习成绩不好的问题,对子女教育的方式主要还是采用一些简单粗暴的方式,往往是非打即骂的方式。而一些家庭在教育子女的的方式上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如适时激励孩子、让孩子自己教育自己,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对于这一点,学校也应该积极的进行借鉴。

三是监督原则。

这里所说的监督是双向的,即家庭对子女在学校学习的表现予以监督,对学校为学生学习汉语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如管理办法、教育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进行监督;同样,学校对家庭为学生的发展所提供的各项条件也要进行监督,如深入到学生的家庭,就学生的成长环境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二、少数民族家庭教育与学校双语教育整合的方式方法

第一,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培训。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不对孩子的父母进行教育,就谈不上对孩子的教育。”

学校要帮助家长提高对家庭教育作用的认识,建立畅通的联系渠道,利用开家长会以及其他各种机会,用通俗的语言向家长宣讲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家庭教育方面的基本知识,努力纠正家庭对学生的教育仅限于朴素、自发、零碎的教育状态。

第二,成立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参与学校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

家长委员会是家长自愿报名,经学校综合考虑后而确定人选,由学校组织的一种家校教育合作的咨询、协助的组织。其主要职责:一是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如了解学校的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班级管理、阶段任务等;二是加强与家长和学校的沟通,及时将家长的意见反馈给学校,同时将学校的一些信息传达给学生家长。如巴州一中,就成立了双语班家长委员会,对该校的双语班的教学进行监督,委员会成员及时将家长发现的问题进行整理,反馈给学校双语教学部,双语教学部就所反映的问题,积极探讨解决的办法,共同为提高学校的双语教学质量出谋划策。

第三,努力开发家校沟通的新渠道。

学校要吸引更多的家长更有效的参与到家校和谐发展中来。学校要通过接触,尽可能多的与家长就学校管理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各方面交换意见,并能倾听尊重家长的意见,采纳并利用具有建设性的意见,教师也要通过多种方式,深入到学生家庭中去,了解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进而了解学生的个性进行因材施教。

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促进多方互动。建立校级双语网站,家长可以随时点击浏览,了解学校的管理规章制度以及双语教育的相关政策,家长也可以在论坛上发表自己对学校汉语教学的意见。如库尔勒市六中就建立了汉语和维吾尔语的双语网站,少数民族家长可以通过民语网站去了解学校汉语教学的动态。建立家长QQ群,在校交流家庭教育的经验,与校方共同探讨学生学习及成长的话题。巴州一中采用短信平台,用群发的方式告知家长学校的相关事宜,家长可以随时掌握学生在校的动态情况。

改革操行评语鉴定工作,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温情联络。在评语鉴定时,要改变以往传统的大话、套话以及固定的套式,尽可能的使用具有针对性、温馨、和谐、个性化的语言。

建立相应配套的家长接待日制度。为便于家长与学校联络,学校应建立相应配套的家长接待日制度。如库尔勒市六中,早在几年前,就建立起了校长、副校长和年级组长家长接待日制度,几年下来,累计接待家长来访近百人次,就学生的学习、成长与发展问题相互进行了探讨,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家校合作方面的经验。

配强教师队伍。巴州二中每个双语实验班都配备两名班主任,其中一位必须精通维吾尔语,这样便于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就学生在学习、生活上产生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家长,使家长在第一时间内了解学生在校的各种表现。

家长应积极主动进行“校访”、“师访”。以往家长都是被动的接受学校老师的家访,在老师不能及时家访的情况下,家长应积极主动地与学校和老师进行联系,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并告知学生在家的表现。

三、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形成教育合力

社区支持对校外使用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的双语教育是很重要的。

社区文化建设进一步造就了文明和谐的环境。在社区教育的参与中,学生受到良好的民族教育,同时也受到汉语文化的熏陶。社区通常以民族团结教育月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邀请社区辖区内的教师或成功家长开展教育讲座,进行经验交流;辖区内的学校与社区联合建立“社区实践和社区服务基地”,同时创建社区家长学校,对社区内的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学习起到直接和间接的推动作用。

重视学校、家庭、社区的相互关系,形成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良性互动,构建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体系,使之不孤立,充分的调动除学校教育资源的其他社会上一切教育资源,为少数民族学生学好汉语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用控制论的理论来分析这个教育过程,由学校、家庭、社区构成的一个可控制的系统在任一时点上(或时段内),它的整个结构的功能大于其各组成部分功能迭加之和。这种整体功能大于个体功能之和的特性,取决于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和形式。因此,协调好三者的关系,才能为少数民族学生掌握汉语技能创造更优越的条件。

“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拓展了教育空间,能逐步扩大个体认知世界的范围,提高个体多元智能,培养个体的适应能力。汉语学习,不仅仅是从学校教育中获得,还有从其他方面而得来的。学生既是家庭的一员,同时也是学校班级的一份子,少数民族学生早期对汉语的态度,一部分来自家庭及相关群体成员的相互影响;一部分则受到更大社会结构的影响,如汉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

学校、家庭、社区三者的有机结合,为造就新时代的少数民族人才创造必备的条件。学校双语教育是主体;社区教育是学校双语教育的外部环境,是学校双语教育的继续与扩展;而少数民族家庭教育则是前者的基础。三者共同形成教育合力,对学生进行有效教育,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冰.延边地区朝鲜族高中生家庭教育现状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

[2]唐国锋,殷晨艳.浅谈家庭教育资源的利用[J].教学与管理,2004年,(8).

[3]黄爱玲,李金莲.社区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探索[J].教育与考试,2007, (8).

[4]滕星,王军.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与教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5]王巨章.新形势下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整合[D].硕士学位论文

[6]吴琼.新疆城镇少数民族家庭观念的变迁[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 33 (3).

[7]张倩,田爽.浅析我国家庭教育的现状及解决途径[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26(11).

[8]谭虎,蔡建兴,邓节芳.努力构建家校教育合作的教育机制[J].中国家庭教育,2005,(3).

作者简介:

朱建强(1982-)男,汉族,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汉语讲师,主要从事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及研究。

家庭教育学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互为联系,互为补充。要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合格人才,两者教育都不能缺失。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作用的发挥和社会的影响起着重要的调解的作用。

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教育是关键,而教育又不是单方面的,它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是整个教育阶段的关键。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互为联系,互为补充。要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合格人才,两者教育都不能缺失。统观教育现实,我们发现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学习的学生有着巨大的差异。也就是说,在同样的学校教育的前提条件下,学生却有着几乎完全不同的行为及思想,显然家庭教育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中发挥重要作用,它既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还是学生学校教育的补充。

目前我国公众普遍重视家庭教育。其中,一些家庭从学生成长的特点出发,按照教育规律配合学校教育孩子,取得良好效果;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或是不重视家庭教育,或是不懂得学生成长的特点和规律,将孩子成长的任务完全寄托于学校或盲目教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不能够正常完成学业,通过调查,家庭教育至关重要,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作用的发挥和社会的影响起着重要的调解的作用。

一、过分溺爱子女

这种家庭的家长对子女娇生惯养、百依百赖,甚至袒护包庇。在这种教育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或者性格脆弱,无法接受任何挫折;或者任性、自私、以自我为中心;或者胆怯,独立生活能力较差等。如刚入大学的刘某,在家人极度呵护下办理了入学手续,再三叮嘱老师和班级同学对其照顾,而刘某一语不发。在第一次办理请假手续时,由于不与他人沟通,耗费了近3个小时也没有找到办公室,无法办理请假手续。在此后的学习生活中,较少参加集体活动,母亲每周来校为其打扫内务,学习效果不理想。

二、对子女放任不管

这主要表现为父母忙于自身的工作、应酬等,无暇顾及子女,放任自流。这种教育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内心的欲望和需求得不到满足,任性与孤僻冷漠。

如大二女生李某,文静柔弱,平时少言寡语。一次在水房中,另一名女生不小心把水溅到李某身上,为此,李某大打出手,致使对方多处受伤。李某的平时表现与此次行为让老师和同学们震惊,通过了解,得知李某父母爱好打麻将,家中凌乱,对李其不管不问,李某经常煮方便面充饥,在家庭中缺乏温暖。由于自我控制能力不足,在外界因素的刺激下,容易实施暴力倾向。

三、简单粗暴的教育管理

这是指用武力高压的手段制胜不听话的子女,动辄拳脚相加。这种教育方式会让孩子感到家庭冷酷无情,丧失学习信心。如在校生刘某,自入校以来无故旷课,沉溺网络,对此多次沟通,刘某性格胆小,从不辩解。后经母亲了解刘某父亲严厉苛刻,处理问题不理智。一次回家较晚,父亲对其打骂,母亲惧怕,母女二人待在寒冷的冬夜,不得回家。

四、对子女过分严格

这主要表现在对子女抱有过高的期望值,对子女的教育过分专制。而子女尽最大的努力也难以达到家长的要求,这时孩子就易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产生了逃避和逆反心理。如大一学生张某,入学后经常不在教室宿舍,节假日不回家。经过多次沟通,得知张某家庭管教严格,不允许随意出门,个人爱好家人不支持。张某期待大学生活,远离父母,彻底解放,享受自由。由于思想、行为在家庭教育中过分限制,在学校教育中需多引导,避免耽误学业。

五、家庭结构的差异性

这主要表现在家庭出现夫妻双亡或一方亡故、分居、离婚、再婚、在押等情况,或是父母智力或身体有缺陷,如精神病、盲人,他们自己生活都无法自理,更谈不上给子女以教育。处于这种家庭的学生, 无法享受正常家庭的温暖和关心,还可能因家庭缺限受到歧视,不能够专心学习,影响学业。如孙某,父亲早年去世,母亲从事体力劳动,家庭贫寒。孙某自尊心极强,经常占用上课时间打工,为自己购买赛车,名牌服饰,对其母亲和老师的教诲置若惘然,学习成绩日益荒废。

六、家庭文化素质的差异性

这主要表现在父母的文化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水平。如刚满18岁的宋某,来自农村,在入学不到两个月里面,频频请假回家,和家人沟通后了解,宋某入学前在家人的安排下已成家,妻子现已有身孕。面对家人落后的思想,面对家庭的责任,宋某不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奔波于家庭和学业之间。

一个人的成长、发育和发展过程,都是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构成的,教育成效受这两方面的影响,如果两方面教育步调统一,互相促进,它们的合力就大,效果就好;反之,教育影响就被削弱。福禄贝尔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这句话哲理性很深,它深刻地说明了家庭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是一个人接受的最早的教育。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的品格、情感、思想等影响非常重大,对生活、学习、劳动等各项习惯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资源,是整个教育的起点。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可不是孩子学习的教师,是对孩子成人的教师,是孩子全面发展的教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在和谐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性格活泼、开朗、大方、好学、诚实、谦逊、爱劳动、爱清洁、守时守信;而不良的家庭氛围,可使孩子胆怯、嫉妒、孤僻、懒惰、放任、不懂礼貌、言语粗俗。

人的成长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助手和补充,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续和完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阶段和教育模式,这两者应该互相影响、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搭建起互相衔接与沟通的桥梁,取得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双赢,才能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提高学习成绩及其他各方面的能力,为孩子的成功未来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赵忠心著.家庭教育学[m]

[2] 余本祜.家庭素质教育[m]

家庭教育学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教育生态学 离异单亲家庭 家庭教育

相关研究显示,我国离婚率呈上升的趋势[1]。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婚姻质量、感情需求、爱情期望随之发生变化,给婚姻的稳定带来冲击。根据民政部的《2015年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仅2015年全年有363.7万对夫妻离婚。因此在家庭离异环境下成长的子女,其教育问题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性问题。离异单亲家庭的孩子作为特殊的群体,不仅不能像普通家庭的孩子一样获得“双份”的爱,反而受到家庭破裂的影响,很容易在心理、行为上产生偏差。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并且研究离异单亲家庭教育问题,并产生一定的成果。目前,欧美国家对离异单亲家庭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理论分析及实证研究两大方面,是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领域的热门话题。而国内对于离异单亲家庭的研究起步较晚,更侧重于对离婚后果的分析[2]。笔者试图从教育生态学视角探讨我国离异单亲家庭教育问题,以期从新的角度破解离异单亲家庭教育难题。

一、论文的研究价值和研究背景

1.研究离异单亲家庭教育问题的必要性。

一位心理学家曾说过:“家庭不仅是个人生活的起点,还是人格形成的源头。婚姻家庭关系越牢固,教育子女的条件就越好。”家庭是人成长的起点,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位导师。改革开放以来,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离婚率快速增长,离异单亲家庭日益增多,离异单亲家庭子女数量日益庞大。因此“如何教育离异单亲家庭子女,使他们健康成长”已然成为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2.什么是教育生态学?基本观点有哪些?

教育生态学是教育学和生态学相互渗透的结果。教育生态学这一科学术语是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克雷明于1976年在《公共教育》一书中最早提出来的。教育生态学是依据生态学的原理,特别是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协同进化等原理与机制,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进而掌握教育发展规律,揭示教育发展趋势和方向。概括来说,教育生态学是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的、社会的、规范的、生理心理的)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目前,教育生态学研究主要有两个趋向:一种是以教育为主体,研究教育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另一种是以生态环境因子为主,研究各种生态环境因素与教育的关系及对教育的影响。

二、教育生态学视野下的离异单亲家庭教育问题

人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与教育的发展是有密切联系的。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生态环境,两者以协同进步的关系存在。因此,以教育生态学的视角研究离异单亲家庭教育问题需从教育的生态环境分析入手,本文将从外部生态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规范环境)和内部生态环境(生理心理环境)两方面剖析生态环境因子对离异单亲家庭教育的影响。

1.外部生态环境。

(1)自然环境与离异单亲家庭教育

自然环境是指围绕人类社会的自然界,包括地理空间及作为生产生活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各种自然条件。此外,人类生活中还有大量“人类化的自然”,如人工种养的动植物、采掘的标本等。自然环境是人们的认识对象、改造对象和审美对象。一方面,自然环境可以作为教育的内容,拓宽人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可以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塑造和改变人的身心状态。自然生态因素对教育的影响往往是通过对人的多方面影响而作用于教育的。对于离异单亲家庭子女而言,家庭环境或经济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会导致其心理骤然失衡,造成多方面影响。从心理上看,离异多会造成孩子出现一种“被父母抛弃”的不安全感,这种“被抛弃”的不安全感让他们难以再从外界环境获得安全感;从经济条件上看,离异多会造成家庭经济现状变差,父母可用于孩子学习、观察外界自然环境的金钱和时间变少。一般来说,自然环境因素对离异单亲家庭教育的积极影响远远小于正常家庭。

(2)社会环境与离异单亲家庭教育

社会环境又称结构环境。一般来说,这是人类特有的生活环境。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院落环境、村落环境等。家庭作为个人生活的中心,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在早期教育中,对人的影响是学校等其他环境因素的几倍。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每个瞬间,你看到孩子,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孩子会在无意识中模仿家长的行为,对其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正面或反面的作用;家长的态度能直接影响学校教育效果;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内部人员的关系及管教方式等因子都会影响个人的成长。对于离异单亲家庭子女而言,家庭环境生态因子的稳定被打破,影响是多方面的(心理方面、行为方面和学业成绩方面)。部分家庭社会经济条件变差,父母性别角色缺失、家庭关系失调等因素都将对离异单亲家庭教育造成巨大的影响。

(3)规范环境与离异单亲家庭教育

规范环境又称精神环境或价值环境,它是人类在社会群体生活中形成和持有的态度、风气、气质与观念。规范环境大致可包括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哲学思想、道德观念、社会风气、民族传统和习俗、法制、管理、民主、宗教等。与传统文化相背离、社会舆论的负面导向、社会制度的不健全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离异家庭时常被歧视。这种外部环境因素的压力很容易对孩子造成不利的影响。

2.内部生态环境。

(1)生理、心理环境与离异单亲家庭教育

人的生理发展是实施教育的一种环境和基础发展。关注人的生理状况及其发展,是人全面发展的必要前提。人的生理发展的重要体现是体育。体育教育和活动的重要目的是促进人身体健康发展。在离异单亲家庭中,父母性别角色的缺失等因素时常导致家长对子女体育教育的忽视。

心理素质与心态是教育生态的一种十分重要的内在环境条件。它建立在人的生理发展基础上,是外部各种环境条件的反应,与教育相互关系更为直接、密切。心理素质把控:①智慧、智力与智能;②群性、群育与群化;③德性、道德行为与自制力;④情绪与性格等。在离异单亲家庭子女身上普遍存在一些不良表现,如自卑、孤独、迷茫、逆反、攻击等。从人的心理环境因素入手,分析构成不良影响的原因,有助于解决离异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

三、离异单亲家庭教育问题的生态治理

1.优化教育供给,转变教育观念,弱化离异单亲家庭教育中的限制因子的影响。

1840年J.李比希(Justus Liebig)发现:谷类作物的产量通常不受到它所大量需要的营养元素的限制,反而受到那些只是微量需要的原料的限制。由此他提出,当一株植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降低到该种植物最小需要量以下的时候,这种营养物质就会限制该种植物的生长。这被称为李比希最小量定律。在这之后,泰勒(Taylor)将这个定律扩展到营养之外的温度和时间等生态因子。1954年,奥登(Odum)发展了限制因子的概念,即达到或超过生物耐受限度的因子。1965年,赖特(Knight)指出:当生态因素缺乏时,或在低于临界线,或超过最大耐受度的情况下,就会起限制因子的作用。综上所述,在众多环境因素中,任何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度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张的因素,都叫限制因子。推导到教育生态学中,可以将限制因子理解为:接近或超过学生的学习耐度范围、影响人的发展的因子(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精神因素)。因为人的发展的特殊性,在教育生态环境中,几乎所有生态因子都可能成为限制因子。在不同的时期,生态圈的状态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步步调整。因此,寻找和弱化当前阶段限制因子的影响显得极为重要。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Arraham Harold 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到:人的需要就像是一座金字塔,从最底层到最顶层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一般认为,只有实现低层次的需求后,人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追求。但在不同时期,人的需求也不一样。一个人可能会在同一时期产生多种需求,但一般情况下,只有一种需求占据主导。因此,抓准当前阶段的人的需要和需求,变被动为主动,积极转变教育观念,优化教育供给,在不断变化的生态系统中弱化限制因子的影响,才能使离异单亲家庭教育处于动态平衡中。

2.建立开放型教育系统,避免离异单亲家庭教育走向“花盆效应”中。

“花盆效应”在生态学中被称为局部生境效应。首先,它在空间上有很大的限制性;其次,它是人为创造出来的一个适宜生长的空间,人工控制湿度和温度。在一定时间内,作物和花卉可以长得好。但一旦离开人的精心照料,经不起温度的变化,更经不起风吹雨打。在离异单亲家庭中,父母的教育方式很容易出现极端。通常情况下,单亲的家长会有一种负疚感,总想为子女对付出一些以补偿由于家庭缺憾而给孩子造成的某种损失或伤害。许多家长会对子女百般照顾,养成孩子从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使得孩子缺乏独立性。这种“花盆效应”会削弱教育生态个体(或群体)的生存能力,泯灭抗争精神,造成逆来顺受,对个体(或群体)的成长十分不利。因此,在离异单亲家庭教育中应家长与学校、老师一同努力,为孩子建立一种开放型的教育系统,警惕“花盆效应”的发生。

教育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不能一朝一夕而成。对已经出现教育问题的离异单亲家庭,应积极地“生态治理”:优化家庭教育环境、改善家庭教育方式,家长要适当调节对子女的期望水平、加强亲子间沟通,在学习、思想、生活、人际交往、习惯等方面关心孩子等;对还没有出现问题的家庭,应予以警惕,以恰当的方式引导、教导孩子,维护好各生态因子间的平衡,促进孩子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郑丽莉.离异单亲家庭儿童发展良好教育案例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家庭教育学论文范文第9篇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年号文件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构建和谐社会,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围绕我镇教育发展的目标,促进学校教育的健康、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

家教中心主要任务:

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的主要任务是整合教育资源,建立家教网络,举办家长学校,健全家教队伍,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中的成功经验和科研成果,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长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和谐交流的平台,实现三者的良性互动。

家教中心的工作原则:

⒈在市教体局、镇教科研中心和学校的领导下,努力开展工作。

⒉尊重家长的原则。尊重家长确立家长的主体地位是办好家长学校的基础。

⒊区别对待的原则。根据家长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及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存在的差异,在家长教育的内容、方式和方法充分考虑家庭与孩子的不同类型,根据需要区别对待,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工作。

⒋双向互动的原则。进行家长学校教育时,要变学校的单向宣传为家庭、学校的双向沟通,既要向家长传播科学的教育信息,又要努力收集、整理、研究、家长反馈的信息。

⒌争取镇党委、政府的支持,积极配合各级关工委、妇联搞好家庭教育工作。

家教中心活动方式:

根据省教育厅豫教()号文件要求,家庭教育工件应有“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关工委协助组织推动,中心学校、幼儿园主办,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

⒈先进典型引路,逐步实行均衡发展。

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普及家庭教育知识,争取新闻机构开辟专题报道;教育电视台开设专题网站;开通家庭教育咨询服务热线。

⒊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办好家长学校。

⒋组织家长报告团、专家讲座。

⒌组建家庭教育研究协会。

⒍推荐发行专题教材,组织自编教材,开发校本教材。

⒎与镇团委、镇妇联、计生、卫生等部门联手开办家庭预务教育。

⒏与镇妇联建立门诊式的家庭教育协助服务机构,解决家长在子女的思想教育方面和指导子女学习及生活中产生的苦恼和困惑。

⒐开办家庭教育交流园地,分类切磋指导。

⒑组织家庭教育经验交流。

家教中心具体工作指导:

⒈广泛宣传贯彻省市家庭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市教体

局巩教体()号文件《关于切实办好家长学校,促进学校教育全面发展的意见》的工件任务,达到家喻户晓,教师、家长人人明白。

⒉落实各中小学校的家长学校和各种类型的家长教育教

学行政管班级、教学计划、管理制度……

⒊落实家长学员用书。向每一个家庭推荐一本省厅家教指

导中心编写的教材或家庭教育报刊。

⒋组建一支家庭教育教学的师资队伍。

⒌树立一批典型家庭、普通家庭成功家长的榜样。

⒍印发家庭教育征求意见书,设立家长信箱,及时收集整

理反馈信息,改进教学工件。

⒎构建学生家长和学校教师关于学生教育的对话平台。构

建家长与学生沟通交流平台。

⒏开展“争做合格父母,培养合格人才”的双合格教育、

评选活动。

⒐充分利用校报、板报、校外家长黑板报、校园信息网络、

电子通讯网络等传媒,宣传家庭教育知识、家庭教育信息、成功家庭教育的经验和作法。

⒑开展调研、教研工件,组织征文、论文的交流、发表工作。

家教中心及家长学校工作的检测与评估

根据教研中心年度计划和工作部署,各单位要将家庭教育和家长学校工作列入年度计划和目标考核内容,并对家庭教育和家长学校工作进行过程检测和终结评估。

评估内容:

⒈组织领导。

①领导机构健全,分工明确,定期研究家庭教育工作。有领导组织、分工情况登记表,有会议记录。

②家庭教育工作思想端正,能把家庭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整体规划之中,有年度安排,工作目标具体。

③学校建立有家长委员会,有联系制度,有活动记录。

⒉家教队伍建设。

①有专兼职结合的家教师资队伍,定期进行培训,教师素质明显提高。有档案记录。

②专职教师要有丰富的家教经验,有一定的家教理论水平,能解决家庭教育中的普遍问题;兼职教师对家教工作有相当的认识,或对某些问题有独到的见解,能阐释一些特殊看法。

⒊教学及活动管理。

①有教学常规等规章制度,有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对备课、讲课等教学环节、目标要求具体。

②有正规家庭教育教材和自编教材,教学内容丰富,注意向广大家长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和“以德育人,为国教子”观念,掌握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和方法;向家长介绍未成年人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营养保健常识,指导家长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帮助家长加强自身修养,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③教学形式灵活多样,针对性强,使家庭教育学员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

④建立家庭教育学员联系制度,专兼职教师要能走访或联系一定数量的特殊学生家长,跟踪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有第一手资料。

⑤各类档案资料齐全,原始资料完备,表册数字准确,分类装订,查找方便。

⒋办学、办公条件。

①有办公室、办公用品,有活动经费,能满足正常教学工作需要。

②有教室及必要的教学设施,能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⒌教育教学质量。

①家庭教育普及率达以上,家庭教育学员家教观念更新,家教知识增加,家教方法科学。

②学生的家教环境改善,学困生转化明显。

③学校、家庭关系和谐,对教育的满意度提高。

家庭教育学论文范文第10篇

一、文化视野的家庭教育

台湾嘉义大学辅导与谘商学系副教授廖永静首先以“从多元文化视角看家庭教育”为题,分享了自己的实践与反思。他认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要以平等的地位与其他个体、族群或传统和平相处,重视每个个体的文化处境,让他/她的生活变得特别、不同。家庭教育在操作时,深入意识的核心能够清除文化的样式,回归每个人的内在。

台湾南投县家庭教育中心专员陈丽文博士认为,需要重视多元文化家庭教育课程探究。她采用叙事分析的方法,探究台湾不同族群多元文化家庭教育的教学叙事,发现了“阅读、对话与游戏”家庭教育课程的教学策略。

华东师范大学黄河清教授在论文《中美家庭教育的跨文化比较》中指出,美国家庭教育中的合理成分,恰恰是我国家庭教育所缺乏的,美国家庭教育的一些实践,能为我国家庭教育的改革提供借鉴。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姚鸿昌以“家道文化与人生成功”为题,分享了中国传统家道文化给家庭教育、家长学校建设和个人为人处世的启发,引起了与会者的热烈回应。

二、多元文化与社会融合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赵刚认为,全社会都应关注社会转型期、多元文化背景下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农民工和农民工子女都是城市的弱势群体,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帮扶。他提出了“创建民工子弟家长学校”等多条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

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副教授涂敏霞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公立学校与民办学校两种不同教育环境对外来工子女的学习、生活以及越轨、失范行为都产生重要影响,与此同时,家庭经济社会地位亦成为影响外来工子女就读公办学校的重要因素。她认为,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建设和谐社会,政府应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为外来工小孩提供均等化的教育服务,减少区隔与歧视。

广州市盲人学校教师陈玉贇在“视障儿童自我意识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中发现:母亲的教育程度对视障儿童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有影响,其中初中学历为最好;视障男生比女生更易受到父母惩罚和母亲的拒绝和否认;父亲学历越低给孩子的情感温暖越小,惩罚越少,干涉越少;母亲学历越低,对孩子的过度干涉越严重;视障儿童比普通儿童得到父母情感温暖关爱理解少,受到父亲惩罚、严厉的话语或批评、过度保护和过分干涉多。

三、多元文化与亲子关系

台湾长庚科技大学副教授林本乔报告了“国小学童的依附关系、知觉父母子职实践与祖孙关系”的研究结果。他发现,家庭结构会影响小学生的依附关系,因而为人父母者应尽力维持家庭结构的完整,善尽教养之职责,使小学生童得以建立正向的依附关系。为此,父母要扮演中介角色为祖孙关系搭起桥梁;有关机构开设亲职讲座应能配合隔代教养家庭的需求;由于大多数小学生并未与祖父母同住,因而开设祖孙课程或活动,带领他们了解祖父母,并从中去学习关怀与付出是有其必要性的。

祖辈的教养问题也引起了大陆学者的关注。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孔屏教授探讨了祖父母教养对儿童同伴关系的影响以及儿童内外化问题行为在其中所起的中介作用,发现受教育水平高且身体健康状况好的祖父母对孙子女的养育水平更高;祖父母养育与儿童的内外化问题行为及同伴拒绝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祖父母心理控制与儿童的内外化问题行为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儿童的同伴接纳呈显著负相关,与儿童的同伴拒绝呈显著正相关;儿童的内外化问题行为与儿童的同伴接纳呈显著负相关,与儿童的同伴拒绝呈显著正相关;儿童的外化问题行为在祖父母养育和同伴接纳之间,在祖父母心理控制与同伴接纳之间均起完全中介作用;儿童的外化问题行为在祖父母养育和同伴拒绝之间,在祖父母心理控制与同伴拒绝之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

父母双亲都以自己的性别角色从不同角度影响着儿童的健康成长,他们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是同等重要、不可相互取代的。父职参与能够有效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惠及孩子和婚姻,因而需要重视和加强父亲参与研究与指导。为此,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蒋亚辉向与会者分享了“广州市父亲参与儿童早期家庭教育调查研究”。通过对广州市荔湾区儿童早期家庭教育现状的问卷调查,他发现,当前受传统文化影响,父亲参与儿童早期家庭教育存在父亲参与观念较传统、参与方式不平衡、参与能力需提高等问题。在社会转型和多元文化的背景下,要加强舆论导向,引导更多父亲参与;加强父职教育,转变父亲参与观念;改进教育方法,提升父亲参与能力。

四、多元文化与家教实务

成长国际教育发展集团董事长李京光结合多年来做企业教练、管理者私人教练和家长教练的体验,分享了“亲职教育之教练型家长培训”的观点和做法,建议培训中关注“孩子家长”这一身份,并以孩子家长的职责、职份(亲职)为重点和关注焦点,去探讨、研究并实践教练型家长的培养与成长。

上海小矮人之家总干事林志敏,则从全人教育的角度,探讨了家庭教育“全人”视野原理,分享了家庭教育实务工作及其精彩个案。

台湾嘉义大学辅导与谘商学系张高宾副教授实务研究的焦点聚焦在构建社区家庭咨询服务的方案上。他以社区心理辅导模式为基础建构家庭辅导方案,构建家庭辅导介入模式。他认为心理辅导师及社工能够用良善的方案,获得机构支持,促进跨专业的合作;依循社会正义的观点,社区辅导工作者需以宽广、多元文化的态度来开展工作;社区辅导工作者介入的策略包含提供外展服务、预防教育、跨专业合作以及宣传倡导等。

台湾嘉义大学辅导与谘商学系曾迎新副教授,介绍对早年自主堕胎的三位中年妇女辅导的实务工作和研究。他使用叙事研究的方法,探讨了三位中年妇女受早年自主堕胎影响者的生命经验,进行跨个案共通主题的讨论,并依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具体建议。独特实务工作和研究视角及建议,对有堕胎经历的当事人、家庭教育服务的实务工作者以及后续研究者有很大的启发。

五、研讨议题广泛而多元

两岸共同的文化渊源给两岸家庭教育提供了共同的文化背景,也给两岸家庭教育的交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本次研讨会主题的议题广泛,较好体现了研讨主题的一个重要关键词“多元文化”。在上述四个主题外,与会者对家庭教育的其他问题也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如中学生家庭功能与同伴交往中分享分担意愿的关系、班级读书治疗与预防校园霸凌、家长义工参与学校管理的实践及研究、青春期家庭性教育、参与式培训模式在家长学校中的应用等。这些议题涵盖了家庭发展、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儿童早期教育等许多方面,使家庭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推广呈现出多元的特点。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两岸社会都面临着急剧转型、族群文化意识觉醒的形势,家庭及其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但仍将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更加任重而道远。会议认为,家庭教育是个需要不断发展的课题,两岸以“家”的名义交流合作,意义尤为重大。本届学术研讨会,大力开展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活动,及时对两岸已有的成果进行了总结、提升和推广,对于家庭发展、家庭幸福、构建和谐社会,尤其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上一篇:开放式教育论文范文 下一篇:教育系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