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文化范文

时间:2023-06-15 15:33:09

检察文化

检察文化范文第1篇

文/周福民

检察文化作为中国先进文化之一,是适应检察工作的需要,与检察权的行使交织在一起的。她以司法公正为核心、以培育高素质人才为目的、以创新机关管理体制为手段、以营造机关良好人文环境为形式,在履行检察职能过程中形成的一个以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核心,以学习文化、科技文化、廉政文化和人才文化等为着力点的先进检察文化体系。

营造有特色的先进检察文化对检察机关外树形象,内增凝聚力,提升公正执法的社会公信力和执法整合力等方面均有重要影响。先进检察文化的构建和发展,有利于树立检察机关良好的公关形象,增强检察机关的影响力,提升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的信任感;有利于发挥纽带作用,可以凝聚人心,激励士气,在机关中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广泛认同的价值取向;有利于优化检察机关管理,强化公正执法理念,为建设一支刚正不阿执法为民的检察专业化队伍提供了思想保证。

检察事业要有更快更全面的发展,检察文化必须走在前面,要在实践探索的同时实现理论创新,积极发挥先进检察文化的特殊作用。

整合、调节作用。先进检察文化能将检察机关的各项职能以及每位干警的思想意识统一起来,形成积极向上的合力,从而全面发挥检察机关的法律职能。它同时对检察机关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单位之间关系,起着协调、整合、稳定的作用,同时还能引导、评价、调节检察人员的行为方式。

教育、导向作用。先进检察文化所包含的价值观及执法理念能指导全院干警的个体行为以及检察机关的整体行为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先进检察文化在实践中被创造、发展和流传,能鼓舞人、影响人、塑造人、培养人、教育人,使检察人员得以全面发展,对于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检察队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凝聚、激励作用。优秀的检察文化能使全体检察干警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自豪感,从而紧密团结起来,积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先进检察文化还能以一种崇高的精神力量满足干警们的精神需要,从而使其振奋精神、奋发向上,为国家也为自己的利益奉献能力和智慧。

约束、辐射作用。先进检察文化以一种无形的、非正式的非强制的行为准则来约束干警的思想和行为,增加干警的自律性。优秀的检察文化还能通过干警的检察实践活动将其所蕴含的高尚品德及良好的价值观念推广到工作以外的公共生活和业余生活之中,从而促进整个社会大文化的发展。

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营造浓厚检察文化氛围

文/储国

检察文化,是确定检察机关宗旨、方针、目标和体制的载体,又是塑造检察官人格信念和行为准则的熔炉,外显于检风检貌,内隐于干警心灵,对检察事业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而必须重视发展检察文化,在检察系统营造浓厚的检察文化氛围。

文化的核心是精神,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树形塑魂,打造精神,凝聚人们的共同精神追求。团队精神是一个集体在创造性实践中激发出来的,为成员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是这个集体的精神气质、精神风貌的综合反映,也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这个集体中的具体体现。基层检察机关必须把锻造和弘扬团队精神,作为推进检察文化建设的十分重要的任务,从而在检察机关内部产生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和推动力。在营造团队精神中,要用符合时展要求和历史进步潮流的司法理念、价值观念来规范、协调检察干警的思想认识,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把握时代要求,同时注重调动和发挥检察干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励干警围绕共同的目标努力拼搏。作为基层院,我们围绕检察机关公正执法的宗旨,结合争创文明单位和先进检察院的要求,在实践的基础上,提炼总结出“勤政廉洁创文明,秉公执法争一流”的杨浦区人民检察院的精神,深深烙印在每个干警的心灵,并作为新进人员教育的重要内容,代代相传。我院曾连续六次蝉联市文明单位称号,被评为全国检察机关人民满意的检察院,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和模范人物。

检察机关的检察文化不是凭空产生也不是自发形成的,它是在检察机关长期的执法活动中,由其特有的价值观、执法理念、行为规范等逐步形成的一种个性文化,是检察机关区别于其他机关的重要标志。从基层检察院的特点看,当前检察文化建设应当重点突出:深入贯彻检察落实“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切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职责;健全和完善科学的检察工作规范;加强检察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不断提高法律监督能力。

检察文化内涵的多样性,决定了检察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也需要用不同的载体、空间来支撑和发展不同的检察文化形式及其内涵。实践中,我们从精神、制度、物质、行为等多方面着手,依托不同的载体,积极推进检察文化建设,构建检察文化体系。在精神文化建设上,我们通过大讨论的形式,提炼总结出了杨检精神,在建院五十周年时,我们再次组织大讨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赋予杨检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并建立了院史陈列室,用典型事例彰显和传承杨检精神。在制度文化建设方面,我院较早全面系统地制定了检察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了办案质量评价保障制度,并将制度编印成册,全院干警人手一本,对照执行,有效地促进了办案工作质量的提高。在群众性文化建设上,我们每年开展“检察文化月”活动,至今已举办十二届,并建立了读书、书画、摄影、、乒乓球、羽毛球兴趣小组,组织经常性活动,陶冶了干警情操。在学习文化建设方面,我们通过开展创建学习型检察院的系列活动,为干警搭建学习的平台,如建立培训中心、图书资料室和电子阅览室;每年举办业务骨干培训班;鼓励干警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学历提高学习班,引导干警业余自学,自我充电,并定期开展业务培训、知识竞赛、岗位练兵、检察调研、经验交流等活动,不断提高干警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通过建立具体的学习考核、评比标准等学习激励机制,激发干警的学习热情,努力营造学习的氛围。

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检察文化的灵魂

文/严明华

《检察风云》杂志开辟检察文化专栏,颇有意义。思来想去,检察文化的灵魂应该是公平正义。

文化是力量,它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文化是导向,它引导人类不断地超越自我、超越现象、个别和当下,进入本质、普遍和久远。文化是根脉,炎黄子孙矢志不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延绵不绝,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遗传基因。

检察文化作为当代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吞吐万象,包容先进执法理念的恢弘气象。它既承袭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又凸现了检察工作的特点;既是不断完善中国检察制度的基础,又是保证检察工作前进方向的坐标。公平正义作为检察文化的灵魂,是致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是宪法赋予检察机关重要职责所致,更是人民群众期望所盼。

当前,我国正处在人民内部矛盾的凸显期,刑事案件的高发期,对敌斗争的复杂期,如何维护和实现全社会的公平正义,检察机关肩负着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因此,检察文化要运用其特有的历史创造和精神记忆,特有的生存方式和渗透途径,铸造一支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检察官队伍。毋庸置疑,本市检察官队伍是好的,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队伍。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检察官队伍的素质现状与时代的要求和公平正义的职业追求是有差距的,有的个体差距甚至很大。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量的积累、质的飞跃。提高检察官素质,要着眼未来、面对现实,要把革命的浪漫主义和革命的现实主义有机结合。素质需要深厚的检察文化的底蕴作支撑,需要对维护公平正义的深刻认知,更需要对检察事业的坚定忠诚。

检察官作为执法者,必须置法律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必须对于法律有一种虔诚的信仰。检察文化为培育先进的执法理念起到一种孵化作用,依法治国方略为推进公平正义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检察文化的积累和创新为实现公平正义提供了强有力的内在动力。检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张扬的是公平正义,灵魂的感召和渗透,应当立足于检察官的情感和职业素养的认同。这种认同绝不是逻辑推理或感情构造的结果,而是长期的历史和文化的积淀的表现。理论界把法治视为西方文明的产物,把人治和法治解释为东西方文化差异的结果。殊不知,法治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共同财富,绝不是西方的专利品,它是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由之路。和谐社会无疑是法治社会,崇尚和实现公平正义必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纵然依法治国的道路可能会艰难曲折,维护和实现全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可能会充满艰辛,但只要我们这一代承前启后的检察官,致力于将检察文化薪火相传,致力于将检察事业继往开来,检察文化的灵魂必将永存。

检察文化范文第2篇

一个社会的文化有主文化、副文化、反文化之区分。先进检察文化是社会主文化的一种,它是一种总括性概念,体现和反映检察机关实践活动和意识、思想的总的水平和成就,具有检察职业特点,是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先进检察文化是检察机关广大工作人员在工作、学习、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先进模式及所创造的一系列有形、无形工作成果上所体现的检察机关工作人员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及由此而形成的由个体到整体的检察机关的工作水平与创造能力的高水平总和。先进检察文化从广义上说,是指广大检察机关工作人员在检察机关设立以来的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高水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说,先进检察文化是指检察系统的独特的主流性的思想理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组织机构等。

先进检察文化对检察人员不断加强自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的改造、增强检察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锻造有检察特点的检察职业工作者的修养和情操、密切检民关系、扩大检察机关的社会影响、加强同其它部门的联系、开展公共关系活动,以及同各国检察机关的交流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先进检察文化具有党性、人民性、职业特性、融合性等特征。

1.党性。党性是先进检察文化的灵魂。先进检察文化是党领导下的检察机关的广大工作人员所创造的一种主流检察文化,因而必然体现出其固有的党性特征。先进检察文化必然要求党员检察官不断加强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要求党员检察官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观念、公仆意识,起好模范带头作用;同时,要求检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党的领导下在检察工作中积极贯彻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确履行好职责。

2.人民性。我国社会主义检察机关称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是人民检察官,先进检察文化必然体现人民检察官时刻把党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支持不支持,作为干工作、想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真正体察人民群众冷暖,热情为人民群众服务,执法为民,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这样一种思想意识。

3.职业特性。先进检察文化也必然体现检察机关的职业特性。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因此先进检察文化能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符合法治发展的潮流,体现高水平的检察工作的职业特点,体现为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服务的执法思想。同时,检察职业工作者作为检察工作人员的忠诚清廉、公正无私、刚直不阿、追求真理与正义的人格力量也能通过先进检察文化而体现出来。

4.融合性。先进检察文化是融合人类优秀文化,结合自身特点所创造的先进文化成果。它既继承和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特别是自党创建工农民主政权以来至今所积累的检察文化成果,又面向世界,博采世界上各种检察文化的成就,从而取其精华,不断融合、创新。

从广义上说,先进检察文化由以下三方面内容所构成:

1.先进检察文化的思想、意识层面。包括意识形态、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职业道德、业务知识、水平、能力。它形成一种内在的精神动力,促进和推动检察人员尽职尽责,奋发向前。

2.先进检察文化的行为、作风层面。包括各种制度、规范。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检察官职业道德规范》、“八要八不准”、“九条卡死性规定”,以及各级检察机关所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这些共同构成了这个层面的检察文化。而检察人员的行为方式也体现着这种文化的底蕴。

3.先进检察文化的物质要素层面。包括各种先进、科学的检察装备,如制式服装、车辆、信息及通讯设施、工具、办公用品、办公场所等各种硬件设施。先进的检察工作装备、设施中也体现着先进检察文化的人文内涵。

先进检察文化的表现形式也称先进检察文化的渊源,它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1.意识形态方面。指检察人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理想、信念,道德修养,精神风貌等思想意识领域。

2.职业技能方面。指检察人员所具有的履行检察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法律专业知识、业务技能,特有的工作能力、职业素养,与工作相关的各种知识、技能,以及从事检察工作所积累的各种经验。

3.文化素养方面。指检察人员所学习、掌握的各种优秀科学文化知识;检察机关通过其人员形象、文化活动、环境设施所体现的文化内涵等。

4.行为、作风方面。指检察人员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体现出来的与检察职业工作相适应的态度和行为。检察机关要做贯彻、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模范,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是最公正、最文明、最讲法、最讲理的地方之一,能尽职尽责地保护人民的利益、维护法制的统一,这些应从检察机关、检察人员的行为、作风中反映和体现出来。

5.其它方面。这方面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在检察机关中定期举行各种仪式,具体如升旗仪式、宣誓仪式等;又可在检察机关中开展各种文艺、体育等活动,如唱检察官之歌,举办书画、摄影活动,以及通过各种媒体传播有关检察事业、工作的信息等等,不断弘扬崇高精神,增强先进检察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

先进检察文化对检察人员起着各种各样的作用,同时,也能适应检察机关、检察人员的多种需要。它具有以下六项功能:

1.先进检察文化具有教育、导向的功能。先进检察文化具有对检察人员的思想意识、行为规范、素质、情操、修养等培养、锻造的功能和作用。先进检察文化在实践中被创造、发展和流传,而它又能鼓舞人、影响人、塑造人、培养人、教育人,使检察人员得以全面发展,对于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检察队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先进检察文化对检察人员行为起到导向、引路的作用。其作用对象包括检察人员的行为和检察机关的作风。它是一种普遍性的、非个别的指引,能适应系统化的检察机关管理需要,具有连续性、稳定性和高效率的优势。是建立检察机关良好形象和优化秩序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和手段。根据先进检察文化的要求,检察人员、检察机关可以预先估计到自己行为的结果、效果,从而决定行为的取舍和方向。通过先进检察文化的教育、熏陶,有助于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道德好的检察队伍。

2.先进检察文化具有调节、评价的功能。先进检察文化具有能够衡量、评价检察人员、检察机关作为的规范性或习惯性的功用和效能。它是一种一般性的评价,其在统一性和强制性上是或然的,其规范性具有如模糊数学中的模糊性的特点,其作用力惯性是强大的。可以说,这种评价来自方方面面,影响时间长,范围大。具体而言,先进检察文化对检察机关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单位之间的关系,起着协调、整合、稳定的作用,同时还能引导、评价、调节检察人员的行为方式。

3.先进检察文化具有凝聚的功能。先进检察文化使检察人员在同一类型和模式的文化氛围中得到教化、培养,从而以相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在不同层次上使检察人员联系起来、聚集起来,它使整个检察队伍因同一的文化渊源而形成一种强大的、向心的凝聚力量。这对于检察机关维护法律在全国范围内的统一、公正、公平、正确的实施具有重大意义。

4.先进检察文化具有改革、创新的功能。先进检察文化要保持其自身的先进性,必然随时展而不断发展,与时俱进。检察人员通过不断的实践,发展、创造先进检察文化,而先进检察文化又使检察人员自身的观念、思想、行为不断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先进检察文化熏陶而发展、创新。同时,还能不断推进检察理论研究,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检察改革,积极探索检察工作体制的不断创新。

5.先进检察文化具有公关的功能。检察机关同其它国家机关一样,需要开展公共关系工作。先进检察文化能为检察机关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促进检察机关的公共关系活动提供基础和保障。同时,对内使检察人员借助先进检察文化进一步认识检察工作的性质、内容、特点、意义,促进各级检察机关之间的交流;对外,有助于社会各界、社会公众通过先进检察文化,更好地了解检察机关,还能作为检察机关进行对外交流的载体与方式,传播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检察制度、检察理论,吸收、融合外部相关的、合理的理论、机制。

6.先进检察文化具有记载、传播、交流的功能。先进检察文化具有内容与方式的二重性。在方式上,它本身又可以表现为各种储存有文化内容的媒体,能将先进检察文化通过各种媒体记载下来。这样就能使之跨越时间、空间限度,得以传播、交流、流传。

建设先进检察文化,应立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检察工作实际,勇于探索、创新,具体包括以下五项:

1.从观念、思想层面构建。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强化宗旨观念,树立坚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不断强化检察职业道德修养,树立公正执法思想,廉洁自律,刚正不阿。牢记检察工作“二十字”方针。形成科学、正确、统一的检察理念。同时,不断加强检察机关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

2.从规范层面构建。不断建立、健全各项规范、制度,规范检察人员的言行举止,使检察人员的工作方式、作风整齐、划一。

3.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构建。注意发现、积累、储存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产生的“原料”,善于提炼、提高。并积极开展各种有益身心、寓教于乐的活动,运用各种传播、沟通的载体,不断弘扬、创新。

4.从物质要素层面上保障。不断改善各种装备、设施,科技强检。在合理的范围内,提高待遇,良薪养廉。

5.要吸收、借鉴古今中外一切有益的法文化成果。从中外法律思想、文化史中借鉴,从当代各国检察体制及其相应的文化中吸收、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检察文化要注意做到以下三点:

1.先进检察文化应体现检察机关的特性,既要体现其职业意识、职业特性,又要体现检察机关上级领导下级,上下一体的特点。

2.通过构建先进检察文化,发挥其潜移默化之作用,以高尚的精神鼓舞检察人员、以科学的理论武装检察人员、以先进的文化引导检察人员、以优秀的载体塑造检察形象,从而锻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硬、道德好的检察队伍,为社会主义检察事业和社会主义法治服务。

检察文化范文第3篇

一、从释义出发,理解检察公信力

《现代汉语词典》对公信力定义为,使公众信任的力量。公信力对于国家至关重要,当政府部门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对于确保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果检察机关公信力丧失,其执法行为必然遭到质疑,其维护法律权威的职能也无从谈起。

二、贯彻中央精神,剖析检察公信力

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指出,执法司法是否具有公信力,主要看两点:一是公正不公正,二是廉洁不廉洁。河北省检察院要求全省检察机关做到“五促”,即以公正促公信,以规范促公信,以管理促公信,以监督促公信,以公开促公信。领导指示和上级部署指明了加强检察公信力的路径和方向,基层检察机关必须深入领会、狠抓落实,全力推进检察公信力建设。

三、以文化建设筑基,提升检察公信力

对个人而言,文化的基本功能是塑造个人人格,实现社会化;对检察机关而言,文化起着目标、规范、意见和行为整合的作用,对于检察官的执法理念、思维模式、行为方式起着支配作用。

(一)以文化筑基,培育检察精神

对检察机关而言,检察精神既是检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检察公信力的支撑和基石。因此,检察机关应锤炼检察精神作为提升检察公信力的基础环节,组织各种有意义的征文、演讲、书画活动引导干警增强党性意识,加强党性修养,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以活动推促,践行为民宗旨

检察公信力的来源是为民,只有把群众放在心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把“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检察宗旨真正落到实处,人民群众才会信服检察机关。检察机关应把握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一契机,组织干警系统学习重要讲话,引导干警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观念,树立“为民、务实、清廉”品格。

(三)以先进为镜,锤炼为民品格

公正执法、廉洁执法的底蕴源自对法律的信仰,源自对党、对国家、对检察事业和对人民的忠诚。先进是标杆,是方向,是旗帜,一个好的典型会影响一片、带动一片,对于提升公信力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检察机关应将营造典型效应作为检察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学先进,赶先进,增强为民意识。积极加强对身边典型的培育工作,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和引导干警,增强典型的示范性和影响力。

(四)以公开为媒,展示良好形象

公开透明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也是提升检察公信力的重要举措。检察机关应加大检务公开力度,通过“检察开放日”、“举报宣传周”、“宪法宣传日”以及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调研指导工作等形式,主动向社会公开检察职能和办案流程,让大家零距离感知检察机关、认识检察机关。

(五)以管理为要,营造文化环境

检察文化范文第4篇

一个社会的文化有主文化、副文化、反文化之区分。先进检察文化是社会主文化的一种,它是一种总括性概念,体现和反映检察机关实践活动和意识、思想的总的水平和成就,具有检察职业特点,是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先进检察文化是检察机关广大工作人员在工作、学习、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先进模式及所创造的一系列有形、无形工作成果上所体现的检察机关工作人员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及由此而形成的由个体到整体的检察机关的工作水平与创造能力的高水平总和。先进检察文化从广义上说,是指广大检察机关工作人员在检察机关设立以来的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高水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说,先进检察文化是指检察系统的独特的主流性的思想理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组织机构等。

先进检察文化对检察人员不断加强自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的改造、增强检察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锻造有检察特点的检察职业工作者的修养和情操、密切检民关系、扩大检察机关的社会影响、加强同其它部门的联系、开展公共关系活动,以及同各国检察机关的交流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先进检察文化具有党性、人民性、职业特性、融合性等特征。

1.党性。党性是先进检察文化的灵魂。先进检察文化是党领导下的检察机关的广大工作人员所创造的一种主流检察文化,因而必然体现出其固有的党性特征。先进检察文化必然要求党员检察官不断加强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要求党员检察官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观念、公仆意识,起好模范带头作用;同时,要求检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党的领导下在检察工作中积极贯彻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确履行好职责。

2.人民性。我国社会主义检察机关称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是人民检察官,先进检察文化必然体现人民检察官时刻把党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支持不支持,作为干工作、想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真正体察人民群众冷暖,热情为人民群众服务,执法为民,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这样一种思想意识。

3.职业特性。先进检察文化也必然体现检察机关的职业特性。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因此先进检察文化能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符合法治发展的潮流,体现高水平的检察工作的职业特点,体现为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服务的执法思想。同时,检察职业工作者作为检察工作人员的忠诚清廉、公正无私、刚直不阿、追求真理与正义的人格力量也能通过先进检察文化而体现出来。

4.融合性。先进检察文化是融合人类优秀文化,结合自身特点所创造的先进文化成果。它既继承和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特别是自党创建工农民主政权以来至今所积累的检察文化成果,又面向世界,博采世界上各种检察文化的成就,从而取其精华,不断融合、创新。

从广义上说,先进检察文化由以下三方面内容所构成:

1.先进检察文化的思想、意识层面。包括意识形态、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职业道德、业务知识、水平、能力。它形成一种内在的精神动力,促进和推动检察人员尽职尽责,奋发向前。

2.先进检察文化的行为、作风层面。包括各种制度、规范。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检察官职业道德规范》、“八要八不准”、“九条卡死性规定”,以及各级检察机关所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这些共同构成了这个层面的检察文化。而检察人员的行为方式也体现着这种文化的底蕴。

3.先进检察文化的物质要素层面。包括各种先进、科学的检察装备,如制式服装、车辆、信息及通讯设施、工具、办公用品、办公场所等各种硬件设施。先进的检察工作装备、设施中也体现着先进检察文化的人文内涵。

先进检察文化的表现形式也称先进检察文化的渊源,它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1.意识形态方面。指检察人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理想、信念,道德修养,精神风貌等思想意识领域。

2.职业技能方面。指检察人员所具有的履行检察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法律专业知识、业务技能,特有的工作能力、职业素养,与工作相关的各种知识、技能,以及从事检察工作所积累的各种经验。

3.文化素养方面。指检察人员所学习、掌握的各种优秀科学文化知识;检察机关通过其人员形象、文化活动、环境设施所体现的文化内涵等。

4.行为、作风方面。指检察人员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体现出来的与检察职业工作相适应的态度和行为。检察机关要做贯彻、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模范,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是最公正、最文明、最讲法、最讲理的地方之一,能尽职尽责地保护人民的利益、维护法制的统一,这些应从检察机关、检察人员的行为、作风中反映和体现出来。

5.其它方面。这方面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在检察机关中定期举行各种仪式,具体如升旗仪式、宣誓仪式等;又可在检察机关中开展各种文艺、体育等活动,如唱检察官之歌,举办书画、摄影活动,以及通过各种媒体传播有关检察事业、工作的信息等等,不断弘扬崇高精神,增强先进检察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

先进检察文化对检察人员起着各种各样的作用,同时,也能适应检察机关、检察人员的多种需要。它具有以下六项功能:

1.先进检察文化具有教育、导向的功能。先进检察文化具有对检察人员的思想意识、行为规范、素质、情操、修养等培养、锻造的功能和作用。先进检察文化在实践中被创造、发展和流传,而它又能鼓舞人、影响人、塑造人、培养人、教育人,使检察人员得以全面发展,对于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检察队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先进检察文化对检察人员行为起到导向、引路的作用。其作用对象包括检察人员的行为和检察机关的作风。它是一种普遍性的、非个别的指引,能适应系统化的检察机关管理需要,具有连续性、稳定性和高效率的优势。是建立检察机关良好形象和优化秩序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和手段。根据先进检察文化的要求,检察人员、检察机关可以预先估计到自己行为的结果、效果,从而决定行为的取舍和方向。通过先进检察文化的教育、熏陶,有助于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道德好的检察队伍。

2. 先进检察文化具有调节、评价的功能。先进检察文化具有能够衡量、评价检察人员、检察机关作为的规范性或习惯性的功用和效能。它是一种一般性的评价,其在统一性和强制性上是或然的,其规范性具有如模糊数学中的模糊性的特点,其作用力惯性是强大的。可以说,这种评价来自方方面面,影响时间长,范围大。具体而言,先进检察文化对检察机关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单位之间的关系,起着协调、整合、稳定的作用,同时还能引导、评价、调节检察人员的行为方式。

3. 先进检察文化具有凝聚的功能。先进检察文化使检察人员在同一类型和模式的文化氛围中得到教化、培养,从而以相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在不同层次上使检察人员联系起来、聚集起来,它使整个检察队伍因同一的文化渊源而形成一种强大的、向心的凝聚力量。这对于检察机关维护法律在全国范围内的统一、公正、公平、正确的实施具有重大意义。

4.先进检察文化具有改革、创新的功能。先进检察文化要保持其自身的先进性,必然随时展而不断发展,与时俱进。检察人员通过不断的实践,发展、创造先进检察文化,而先进检察文化又使检察人员自身的观念、思想、行为不断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先进检察文化熏陶而发展、创新。同时,还能不断推进检察理论研究,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检察改革,积极探索检察工作体制的不断创新。

5.先进检察文化具有公关的功能。检察机关同其它国家机关一样,需要开展公共关系工作。先进检察文化能为检察机关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促进检察机关的公共关系活动提供基础和保障。同时,对内使检察人员借助先进检察文化进一步认识检察工作的性质、内容、特点、意义,促进各级检察机关之间的交流;对外,有助于社会各界、社会公众通过先进检察文化,更好地了解检察机关,还能作为检察机关进行对外交流的载体与方式,传播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检察制度、检察理论,吸收、融合外部相关的、合理的理论、机制。

6.先进检察文化具有记载、传播、交流的功能。先进检察文化具有内容与方式的二重性。在方式上,它本身又可以表现为各种储存有文化内容的媒体,能将先进检察文化通过各种媒体记载下来。这样就能使之跨越时间、空间限度,得以传播、交流、流传。

建设先进检察文化,应立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检察工作实际,勇于探索、创新,具体包括以下五项:

1.从观念、思想层面构建。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强化宗旨观念,树立坚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不断强化检察职业道德修养,树立公正执法思想,廉洁自律,刚正不阿。牢记检察工作“二十字”方针。形成科学、正确、统一的检察理念。同时,不断加强检察机关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

2.从规范层面构建。不断建立、健全各项规范、制度,规范检察人员的言行举止,使检察人员的工作方式、作风整齐、划一。

3.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构建。注意发现、积累、储存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产生的“原料”,善于提炼、提高。并积极开展各种有益身心、寓教于乐的活动,运用各种传播、沟通的载体,不断弘扬、创新。

4.从物质要素层面上保障。不断改善各种装备、设施,科技强检。在合理的范围内,提高待遇,良薪养廉。

5.要吸收、借鉴古今中外一切有益的法文化成果。从中外法律思想、文化史中借鉴,从当代各国检察体制及其相应的文化中吸收、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检察文化要注意做到以下三点:

1.先进检察文化应体现检察机关的特性,既要体现其职业意识、职业特性,又要体现检察机关上级领导下级,上下一体的特点。

2.通过构建先进检察文化,发挥其潜移默化之作用,以高尚的精神鼓舞检察人员、以科学的理论武装检察人员、以先进的文化引导检察人员、以优秀的载体塑造检察形象,从而锻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硬、道德好的检察队伍,为社会主义检察事业和社会主义法治服务。

检察文化范文第5篇

一、检察文化的先进性

检察文化是随着检察事业的发展而产生的新概念,而先进检察文化从广义上说,是指广大检察机关工作人员在检察机关设立以来的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高水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说,先进检察文化是指检察系统的独特的主流性的思想理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组织机构等。

先进检察文化,关键在于“先进”二字。先进检察文化是以先进的检察制度为基础,以先进的检察理论为统帅,以先进的检察思想为核心,以先进的检察文学艺术为载体的文化。它不是简单地继承以往的经验,而是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保持制度的先进性和优越性,保持机制创新的动力,保持检察队伍的活力。

二、检察文化的功能性

研究和探索检察文化时,不能忽略其功能,因为其功能所显现的内容,正是我们探索检察文化、搞好队伍建设的目的之一。检察文化主要具有以下几个功能:引导功能,检察文化的引导功能是双向的,一方面是机关每个成员实现自身价值与检察系统实现自身价值的融合统一;另一方面是检察机关在肩负自身职责时对社会公众的影响,导致社会公众对检察机关的认知和评价。协调功能,检察文化协调着社会与检察机关的关系、检察系统成员与系统的关系;凝聚功能,检察文化通过培育干警集体主义思想、团结协作精神、团队意识等,把理想、信念和价值趋向融会贯通,在机关起到“黏合剂”的作用,使整个系统在良性循环和不断发展的同时,形成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实践功能,检察文化意在创设一种精神、一种理念,通过美化外在环境,营造文化氛围,通过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的培育,塑造内在美的心灵世界,树立公正执法的现代司法理念,造就一批符合新世纪要求的检察官,从而在公众面前树立起检察机关的良好形象,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

三、检察文化建设的长效性

检察文化范文第6篇

顺势而为,把检察文化建设作为检察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创新举措来抓

随着国家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和社会发展贯彻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广东省委也提出了建设经济强省、文化大省、法制社会、和谐广东的发展战略。作为为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运行保驾护航的检察机关,必须具备相应的和谐创造力和文化推动力来为这一发展战略服务。广东检察机关的决策者们经过长期的酝酿之后,制定了一项旨在通过加大检察工作中的文化含量,促进和推动检察事业发展的检察文化建设,作为引领广东检察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再创检察工作辉煌的新的科学发展观,于2003年底在全省检察机关正式开始全面落实和贯彻执行。

随着国家法治化水平的提高,检察机关面临的执法环境更加复杂,比如犯罪分子的反侦查经验更加丰富、各种案件数量居高不下、办案任务十分繁重等等,对检察人员的办案能力及办案效率和职业道德提出了更严峻的考验。如何适应形势、迎接挑战、经受考验?对此,检察文化建设示范院、深圳市福田区检察院检察长王建中的一席话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每年几千宗案件,百分之三十以上甚至五十以上的增长率,人年均办案340多宗,靠什么?靠素质!要做到队伍不出问题,要做到办案10年‘三无’,靠什么?还是靠素质!素质从何而来?素质从文化中来,从加强检察文化建设上来!”

广东毗邻港澳,比其他内地地区更加容易受到不同社会文化的巨大冲击。在这样复杂的社会环境里,检察队伍中的违法违纪问题一度呈大幅上升之势,广东省检察院除了采取行政的、法纪的、经济的等硬性管理规定和制度措施外,明确地提出了用文化这一特殊手段,通过开展健康向上的检察文化,用高尚的精神文化占领干警八小时以外的思想文化阵地的现代管理新理念,大幅度减少了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

乘势而上,把检察文化全面渗透到检察工作中去

如何扩大检察工作的影响,使检察工作得到更多支持和理解,塑造亲民、利民、文明、公正的执法新形象?广东各级检察机关注意增加文化含量,使检察工作变得和谐亲切、生动具体起来。如深圳福田区检察院以马晓歌为首的业余戏剧创作组创作了《反贪科长》、《她家和他家》、《最佳效果》等检察题材的小品近十部,展示了检察机关良好形象,同时还培养和锻炼了文艺人才。

广东省各级检察机关把检察文化引入到了办案上,运用到了与犯罪嫌疑人的较量中,发挥了巨大威力。赋予了许多人本文化内容的“人性化办案”。

在广东各级检察机关,无论是在行政办公、生活居住场所,检察队伍建设从思想作风到业务能力、从工作到生活,都离不开文化全方位的支撑。在各级检察院,每当有新调进人员或助理检察员、初任检察官任命,院里都会组织宣誓仪式。在广东省检察机关从上到下有一条规定雷打不动,凡是新分配来的大学生和干部、拟提拔使用的干部,都要到控告申诉部门工作3个月,接待群众来信来访,了解民情疾苦和百姓呼声,强化他们对公平正义和公正执法的意识。演讲功是福田检察院新进干警的必修课,如今,演讲成了这个院的一个品牌。凭着练就的扎实演讲功底,他们在法庭上面对辩护人唇枪舌剑,应对自如,从不怯场。短短时间里,从这个小小的区级检察院就走出了全国十佳公诉人1名,省级十佳公诉人1名,市级十佳公诉人3名。

深入拓展检察文化功能。不断为检察工作注入生机和活力

广东各级检察机关经常安排参观德育教育基地、举办歌咏比赛、体育竞赛、文艺汇演等一系列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相关主题文化活动,使参加者在于无声处得到教育。

各级检察机关还通过提高干警的文化素质,增长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比如,举办刑检、反贪业务知识培训、比赛,提高干警的侦查谋略;举办调研成果评比,提高干警的理论水平;举办辩论比赛,提高干警出庭公诉能力。广州市海珠区检察院通过开展“每月之星”评选活动,培养了一批批“专职书记员之星”、“辩论之星”、“调研之星”、“审讯突破之星”。通过开展创建“学习型”检察院活动,创造条件,鼓励学习,全省检察系统出现了“人人是学习之人,处处是学习之风”的良好学习氛围,学历教育、业务培训、技能培养成效显著。全省范围被评为全国模范检察干部、十佳公诉人、全国优秀青年卫士、全国优秀检察官、全国检察理论研究先进个人、中国年度法制新闻人物提名、全国百名优秀侦查员等先进个人达300人次。各种理论研讨文章和学术论文的数、质量在全国检察系统名列前茅。

检察工作严肃紧张、压力大,为了保证检察干警面对各种压力能轻松应对,身心愉悦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各级检察机关倡导“在工作上加压,在生活上减压”,因地制宜,为他们量身安排形式多样的文娱活动。各地检察机关充分利用当地文化资源,汲取地方文化精华,开展了极富地域特色的优势文化活动:潮州检察院的业余书画家群体、汕头检察院的业余书法家群体、深圳检察院的摄影爱好者、东莞、佛山检察院的醒狮队、广州市检察院的书画摄影和粤剧表演、省院机关的女子舞蹈、健美操表演队等等。

检察文化范文第7篇

①按照法律文化——检察文化这一分析进路,从广义上看,检察文化是指在一定国体和司法体制下,检察制度、检察实践活动及其成果的总称。作为一种文化成果,它包括检察思想、检察规范、检察设施、检察技术等方面。简而言之,检察文化是支配检察实践活动的价值基础和该价值基础社会化的过程或方式。从狭义上看,检察文化单指精神文化,即支配检察官进行检察实践活动的意识、理念、方法等精神文化,是作为管理理论而言的检察文化。(参见徐苏林:《刍论当代中国检察文化之建构》,载《北京检察》2007年第3期,第4页。)笔者在本文所探讨的主要是狭义的检察文化,主要从检察官进行检察实践活动的意识、理念、方法方面探究检察实践活动的法律文化品格。

摘要:“检察文化”是一个全新领域,中国古代并没有孕育出现代意义的检察制度,先秦儒家也没有将“检察”二字书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但是,通过对先秦儒家典籍中“检察”之“察”字的考析发现,其并非仅是字面意义的简单呈现,其内在已经形成了一种体系化的理论轨迹。“察”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或行为,更是一种文化。其所包含的原则、方法、精神等构成了现代检察文化建设的“资源生长点”。

关键词: 察检察文化儒家思想

中图分类号:DF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330(2013)03-0146-08

检察文化,是指支配检察官进行检察实践活动的意识、理念、方法等精神文化。①在现代法治的语境下,我国检察实践要不断推向深入,不仅依赖执政者的治国理念,而且必须启动检察文化引擎,寻找最自然的、最根本的文化原动力。文化,必然是植根于民族之自我,且具有历史继承性的,因此,要探寻检察文化的遗传密码,必须回归“轴心期”的文化宝库中。鉴于此,笔者以儒家典籍——“十三经”和《荀子》为文献来源,以“检察”之“察”为考析对象和切入点,通过考析“察”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原则、方法、精神等方面,勾勒出先秦儒家对“察”的一个体系化、系统化的认识。

一、“察”之含义和地位

(一)“察”的含义

在儒家经典文献中,除《诗经》和《仪礼》外,“察” 这一词汇在儒家典籍中,共出现184次。“察”更多地作动词用,意为主体对客体的一种动作或行为活动。《说文解字》对“察”的解释是:“‘察,覆也。从宀、祭。’徐锴漀传:‘察,覆审也,从宀,祭声。’”段玉裁注:从宀者,取覆而审之,从祭为声,亦取祭必详察之意。按《尔雅•释诂》:“覆、察、副,审也。”可见,察,即审,审得清楚明白谓之察。《尔雅•释言》:“漠、察,清也。”《尔雅•释训》:“明明、斤斤,察也。”由此,“察”还有“清晰、明白、细致”之意。

在儒家经典语境中,无论是“察”作动词或是作形容词,其并非仅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认识活动或状态,这种活动或状态本身蕴含着相当高的规格和要求。作为一种活动,它严谨认真、明察秋毫,高度理性。作为一种结果或状态,光明正大、清楚明白、坦坦荡荡。值得注意的是,“察”并不仅仅指司法审断,包括审查、审定、审核、审视、审辨、审阅等,但审理、审判、审讯等司法活动肯定要做到“察”。

(二)地位——“以德配天”的重要方式

正是古人赋予“察”字这样一种意义,《尚书•吕刑》中说:“王曰:‘嗟!四方司政典狱,非尔惟作天牧?今尔何监?非时伯夷播刑之迪?其今尔何惩?惟时苗民匪察于狱之丽,罔择吉人,观于五刑之中;惟时庶威夺货,断制五刑,以乱无辜,上帝不蠲,降咎于苗,苗民无辞于罚,乃绝厥世。’”这段论述从正反两面将“察”——详察狱事提到了很高的地位。从正面来讲,详察狱事是上天赋予四方司政的重要职责,也是圣贤伯夷的光荣传统。反面的教训就是苗民不详察狱事的施行,不选择善良的人,监察五刑的公正而任用虚张威势、掠夺财物的人,裁决五刑,乱罚无罪……从而遭到上天的惩罚。众所周知,在三代,人的地位虽然有所提高,但天是一个至上的神,而人要行“德”,以“德”配天。天所赋予的职责是神圣而又至关重要的,不容违反,否则就要遭“天罚”。《尚书》作为一部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继往开来的著作,在“天”、“帝”、“德”被夏、商、周三代视为最高权威和价值标准的时代,把“察”作为培养德、体现德的重要方式,要求官吏在定罪量刑时,务必详审、细察罪人的言辞,以确定言辞证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同时也要严格依据法理进行断狱,即“惟察惟法”,才能够“以德配天”。由此可见,在儒家思想中,“察”是人行“德”的重要方式和活动。

②《论语•学而》。二、“察”之原则——“中和”之道

“察”作为主体对客体的一种认识活动,其体察、判断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呢?儒家的《中庸》一书正式提出了“中和”的概念,并将其上升到了宇宙本体的高度:“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因此,“中和”思想所表达的是一种和谐、适度的状态。荀子在《至仕》篇明确提出:“恭敬以先之,政之始也;然后中和察断以辅之,政之隆也……”这里的“中和”主要是中正公平之意。在儒家思想中,“察”之重要原则是“中和”之道。“中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的理念之一。早在甲骨文中已有 “中”字,其意指立于正中央的旗帜或徽帜,反映着古代氏族的居民武装多以旗帜为中心这样一个事实。《考工记•弓人》说:“斫挚必中。”意谓砍凿木器,斧头要下到正中。《尚书•大禹漠》有“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之说,这时的“中”具有办事要允执中道、切忌偏执之意。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中,内也,从口、|,上下通也。”后来的《说文解字段注》又说:“然而中者,别于外之辞也,别于偏之辞也,亦合宜之辞也。”指“中”的基本意义是中正不偏,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因而符合“中”这个界限和标准的事物或存在状态就是“合宜”的,所以也就是合理的。

“和”字在殷商甲骨文中也已出现,系一种古乐器的象形字。郭沫若先生认为,“和”的本义为乐器,引申为和声。“和”字在《说文解字》中有多意,如“和,调也;盉(和),调味也”。“‘和’又作‘咊’,从口而禾声,意相应也。”杨遇夫在其《论语注疏》中对《说文》的这些训释作诠释说:“乐调谓之和,味调谓之益,事调适者谓之和,其义一也。”据此,“和”的本意应是声音相和,亦可引申成五味调和、办事适合等意,其基本意义可释为和谐、适中等。由上述考析可知,中,是准确、确凿、确当、恰到好处、不偏不倚、无冤无滥、不枉不纵。和,是协调、稳妥。而“察”是从全部社会关系的权衡来求中,从全局来讲中。这样的中和才是适度、恰当、顺天应人的。察必得中,不中之察,害莫大焉。所以,察不是为察而察,必求中和之察。此外,中和之察,要知权,又不落入乡愿的无是非。

那么,在现实层面,“中和”之道如何贯彻呢,儒家认为,应该进一步贯彻以下两个原则:

一是虽曰“和为贵”,但不能一味为“和”而“和”,“和”须以“礼”节之,即所谓“中和”并非随声附和、丧失原则的折中主义,而是有鲜明的原则性作保障。《礼记•仲尼燕居》记载孔子的话说:“礼乎礼!夫礼所以制中也。”有子也说:“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②即如果一味追求“和”,而不用“礼”加以节制,是不可行的。因此,作为一种和谐、适度状态的“中和”要有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礼”。

检察文化范文第8篇

一、关于巩义检察精神

美国管理学者托马斯・彼得说:“一个伟大的组织能够长期生存下去,最主要的条件是我们称之为信念的那种精神力量,以及信念对组织全体成员所具有的感召力。”精神一旦成为一个组织共同的心理定势,就会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和推动力,对组织中每一个成员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正因为精神如此重要,自去年以来,我们就开始提炼巩义检察精神;正因为它如此精奥,虽反复思考、征集、讨论,没有生命力的东西始终不敢往外推。我们不敢企及像清华校训“厚德载物,自强不息”那么经典,至少也应该经得起推敲,得到绝大多数干警的内心认同,不至于昙花一现。一年多来,边干边悟,突然觉得巩义检察精神呼之欲出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奉法维公,自胜图强”八个字却在灯火阑珊处,最恰当不过了。

“奉法维公”强调的是职业属性。检察人职业属性是司法,当然要崇法、尚法,心存敬畏,而维护公平正义不正是法律的本质属性、执法者的永恒价值追求吗?这与欧洲司法女神造像背面的古罗马谚语――“为实现正义,哪怕天崩地裂”相通,与《韩非子・有度》中“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的论述一脉相承,更顺应了党的十建设法治中国的大势。

“自胜图强”强调的则是巩义检察人不断超越自我、自强不息的精神。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此后多位圣贤先哲对此都有论述。在征集意见过程中,很多干警献计献策,说巩义检察精神应该是创新、追求卓越、敢为人先、勇争一流等等,而这些不都包含在“自胜图强”四字之中吗?现阶段,我们正处于扭转落后的爬坡阶段,无论是团队,还是个人,最大的敌人恰恰是我们自己,需要不断超越自我,战胜自我。即便是我们将来达到近期发展目标了,在新的起点上还有更高远的目标。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发展无止境。这句话所蕴含的包容性、唯物辩证性以及自强不息、勇于进取的积极态度正是强大生命力的所在。

“奉法维公,自胜图强”,就是我们巩义检察精神了,这是我们自己的选择。我们将奉之为灵魂,内化于心,外践于行,深信之,笃行之。

二、关于远期和近期工作目标

思路清则事业兴。我们在去年四月广泛开展“问计干警,诚征良策”活动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的总体工作思路,主要内容是:坚持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以服务大局为总要求,以好班子、好队伍、好机制、好业绩、好形象为目标,以强化执法办案和法律监督为中心,建设专业化、规范化、信息化和学习型、创新型、和谐型机关,为巩义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和谐稳定、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简称“建设三化三型机关,争创五好检察院”。“三化三型”是郑州市院的要求,系统上下已广泛认同,深入人心,作为下级院,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贯彻落实,不能另起炉灶、再提其他的说法。但我们加上了“五好检察院”的内容,就更加全面完整,用杨检的话说:“结合巩义实际,有创新,有发展。”

总体工作思路提出的是一个长远的目标,我们还需要近期的目标,即“一年打基础,二年上台阶,三年要领先”。远期的目标容易提,它是指向性、原则性的,或者说是一个努力方向。但具体目标提出来,则需要勇气,这不仅仅是一诺千金的问题。这一诺,是沉甸甸的责任,等于自我加压、自断后路,到时候如果实现不了,就会贻笑大方,落下言过其实的名声。我们也想偷懒,我在去年上半年观摩会上发言时说:“要用三到五年的时间领跑郑州基层检察院”。这是留有余地的。但杨检在工作点评时说,“巩义提出三年要领先,这是亮剑精神”,这实际上是市院党组对我们的信任、鼓励,也是将军。既然如此,就横下一条心,三年就三年,谁让巩义是全省经济的排头兵呢!我们必须为荣誉而战!

这一诺,需要我们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别的单位都在跑,我们必须跑得更快。郑州没有一个基层院像我们这样,同时承担基建、业务、队伍建设的艰巨任务。这也就意味着,高标准与低标准、先进理念与落后理念、新作风与旧作风之间势必产生激烈的冲突,而这种冲突还必须对立统一在可控范围之内。这还意味着全院干警必须付出更多,个别冲在最前面的开路先锋可能要付出更加沉重的代价。譬如,负责基建工作的杨晓东,工程竣工,干部却累倒在床榻之上,如何不让人感动?程度不一,像这样的先进个人又何止一人,相反,在为实现巩义检察梦而干事创业的过程中,无所事事,坐享其成者又怎能不汗颜?

三、关于工作信条

“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抓而不紧,等于没抓;抓而不实,等于白抓”,伟人的这些至理名言,真是一句顶万句。为了实现工作目标,除了干还有别的捷径吗?没有,于是“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就理所当然成了巩义检察人的工作信条,简短有力,通俗易懂,仿佛是我们内心发出的呐喊。有了这一工作信条来共同指导我们的思想,就能使我们的队伍在快速行进中步调一致,走得更快、更远。

“想干事”是一种状态,一种激情。有了这种状态,干事创业就有了基础;有了这种激情,干事创业就有了动力。凡事想干,才会有希望,不想,则一事无成。

“会干事”则是一种能力,一种胆识。干事是一个过程,必须加强过程控制。干事前,须搞好调研,抓好谋划,明确目标、措施和要求;干事中,须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抓好组织协调,明确工作重点,把握重要环节,须善于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提出新对策、新方法;干事后,须有评价反馈,听一听群众的反映,看一看效果,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干成事”是一种追求,一种效益,是想干事、会干事的综合反映。想干事而不去干,坐而论道不行;会干事而干不成,没有效果也不行。加强过程控制是必须的,但对上一个管理层级来说,只要结果,不看过程。局部结果正是全局的过程之一,只有各个部门都完成自己的目标任务,只有每年确定的几件大事都如期完成,巩义检察院才能完成全年目标。而站在上级院和巩义全市大局的角度,领导要的也只是巩义检察工作的结果。没有哪个领导会听过程,过程只是我们自己的事情。

“不出事”是一条底线,一种坚守,是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保障。检察权事关公民的自由、声誉,甚至是生命,乃国之公器、利器。检察队伍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一出事就是大事。巩义检察史上的惨痛教训历历在目,值得我们时刻高度警惕。一段时期以来,我们在队伍管理上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有几件事都处在突破底线的边缘,个别事现在还没有了结。一旦出了事,一切工作都等于零,甚至是负数,我们的目标、全院干警的共同努力就会前功尽弃,功亏一篑。想起这些,便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如芒在背,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狠抓作风纪律的原因。今后,我们要毫不动摇地树立“严管就是厚爱”、“不出事就是对干警最大负责任”的理念,坚持从严治检,一刻也不放松,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绝不能触及郑州市院“四个不能发生”的底线,即“队伍不能发生严重违法违纪问题,办案不能发生安全事故,机关管理不能发生安全责任事故,涉检不能发生性质严重的赴省进京有理访”。

“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是工作信条,也是巩义检察院选人用人的标准。在这方面,我们不论资排辈、搞平衡,而是要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会干事的人有平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

四、关于统一标识

检察文化范文第9篇

【关键词】检察文化;内涵;作用;建设途径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7―117-02

检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过程中衍生的法律文化。检察文化是检察事业的精神和灵魂,搞好检察文化建设,是从根本上加强自身建设,促进检察事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检察长强调,全面加强检察文化建设,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领导同志对检察文化建设的重要指示,认真落实高检院《关于加强检察文化建设的意见》,以坚定法律信仰、弘扬检察精神、?提升职业素质、促进公正廉洁为重点,不断深化对检察文化建设规律的研究和把握,兴起检察文化建设的高潮。因此,基层检察机关要高度重视检察文化建设问题,紧紧围绕“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工作主题,着力加强检察文化建设,进一步推动检察事业的飞速发展。

一、准确把握检察文化概念,深入理解检察文化的内涵

检察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探讨的是广义的检察文化。检察文化是指检察机关和检察干警的学习、思想、工作、生活、文化、艺术和文体娱乐活动的总称,包括物质层面、思想道德层面、检察业务工作层面、制度层面、精神生活层面等等。

检察文化是检察机关的“魂”,它具有丰富的内涵,是检察机关及全体检察干警在长期工作、生活及其他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集中体现;是检察机关政治建设、执法理念建设、监督能力建设、职业道德建设、制度规范建设、社会形象建设、检务管理和环境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总和。开展检察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实践,是检察机关队伍建设的灵魂工程,是构建检察机关共有精神家园的根本所在。

(一)它反映了检察干警的价值取向,是检察工作不断创新发展的精神动力

检察文化通过培育干警集体主义思想、团结协作精神、团队意识等主流精神和基本理念,使其内化为干警的共同愿望和价值取向,外化为全体人员的追求和自觉行动,从而达到全面提升干警素质,增强检察机关凝聚力、向心力,推动检察工作创新发展的目的。

(二)检察文化反映了检察干警的道德规范

检察职业道德是检察干警在司法实践和日常学习、生活中形成发展起来的,调整检察机关同国家、法律之间,检察干警同检察机关之间、检察干警之间相互联系的行为准则。检察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通过各种文化培育形式,使全体检察干警都能够自觉地追求、信仰和实践这些符合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精神和理念,并充分体现在履行检察职能、办案和个人的言行举止中。

(三)检察文化反映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检察文化通过发展先进文化的引导、凝聚、协调、人才教育功能,努力打造锻炼人才,培养人才的平台,使检察干警实现自身价值与检察系统价值融合统一。

(四)检察文化反映了检察机关及其干警积极进取的时代风貌,是保障检察职能充分发挥的精神财富

检察文化通过美化外在环境,营造文化氛围以及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的培育,塑造美在心灵,树立公正执法理念,造就符合时代要求的检察官,树立检察机关良好形象。检察文化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辐射作用,可以使社会公众对检察机关增进了解,产生亲和力,推动中国法治进程。

二、充分认识检察文化建设的意义,发挥检察文化的功能

检察文化建设对检察事业的推动作用无疑是巨大的。第一,检察文化是检察工作创新发展的原动力。良好的检察文化有利于检察机关更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解放思想,科学地领会法律精神,敢于、善于强化法律监督,推动检察工作创新发展。第二,加强检察文化建设,可以保证检察权行使的正确方向。检察机关作为国家司法机关,是人民民主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等方面,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因此必须加强检察文化建设,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武装检察干警,把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的理念融入检察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强化检察官“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宗旨观念和“忠诚、公正、清廉、严明”职业道德观念,把“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转化为检察干警的自觉追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发展服务。第三,加强检察文化建设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检察队伍的基本保证。检察文化具有启迪思想、净化灵魂、陶冶情操、传授知识、凝聚力量、鼓舞士气的功能。开展检察文化建设,能有效提升干警素质,增强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高品质的检察队伍。

三、检察文化的功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导向功能

检察文化所崇尚的就是广大检察干警所追求的。检察文化能够对检察干警群体和个体的价值行为起导向作用,使之符合检察机关的宗旨和职能。检察文化通过对检察干警个体检察理念、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的引导,能够使检察官站在更高的层次上认知检察工作的实质与发展前景,更有效地把检察干警的思想统一到检察工作所确立地总体目标上来,实现检察官自身价值与检察官群体价值、检察系统价值的融合统一,并自觉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工作。

(二)自律功能

检察文化对检察干警个体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具有规范作用,这种规范源于检察机关内部弥漫的文化氛围、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等无形的精神力量。一是营造一流环境,建立规范高效的工作秩序;二是严格执法标准、行为标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形成自律机制和约束机制;三是加强文化管理,形成良好的团队作风和群体意识,达到提高检察干警的自律能力之目的。

(三)凝聚功能

检察文化建设通过共同的追求和实践,使广大检察干警相互之间紧密团结,产生强烈的认同感,整个检察队伍形成一个团结协作、荣辱与共的有机整体,个人对团体具有信赖感、安全感和归属感,上下一体、同心同德,去追求共同的目标和价值。

(四)激励功能

检察文化把尊重人作为中心内容,崇尚以人为本,进而在检察干警内心产生一种高昂情绪和奋发进取精神。它不是靠外在地推动,而是一种内在地引导;它不是被动消极地满足人们对实现自身价值地心理需求,而是通过检察文化地培养,使每位检察干警地内心深处自觉产生为检察事业拼搏、奉献的精神。

四、理清检察文化建设思路,探索检察文化的建设途径

检察文化建设的目的是文化育检。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检察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工程,不能一蹴而就,必须结合检察机关自身的实际和当地文化特色,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形成自身的鲜明特色。因此,检察文化建设必须循序渐进,突出“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彰显“忠诚、公正、清廉、文明”的职业操守。

(一)以“心态文化’为抓手,提升干警价值理念

心态文化是检察文化的精髓和核心,基层检察院应充分汲取自己所在地方的文化精髓,结合检察文化特色,提炼出具有自己单位特色的检察精神,使其深入人心。通过检察精神的潜移默化,时时处处涵养和熏陶着检察人员,引导和激励检察人员,使全体检察人员自觉形成忠于党、忠于事实、忠于法律、廉洁奉公、团结协作、勤于思考、善于创新、服务人民的优良作风。

(二)以“物态文化”为抓手,提升干警文化素质

物态文化就是将固定的建筑及设施,融入符合检察特点的文化元素,让无声的文字和图案,感染和熏陶干警。一是建设文化长廊、活动室等。通过文化长廊的名人警句、法言法语、团队精神、廉政文化、摄影作品等多方面内容,多元素地对检察精神进行诠释,使干警深入领悟检察精神。二是充分利用局域网,通过网上论坛、网上博客等平台,宣传检察精神,激励检察干警,如2011年为了庆祝建党90周年而办的红色感言微博和2012年《我的检察故事》的博客。三是大力加强科技文化建设,以提高科技强检能力和信息化应用水平为目的,重点推进网上办公、网上办案、网上绩效考核、网上事务管理“四个系统”的应用。同时基层院都配置机房、办案工作区、控申举报接待室、多功能会议室、视频会议室,为检察文化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以“管理文化”为抓手,提升干警行为规范

制度是文化的根基所在,检察文化建设要循序渐进,必须从健全机制入手,要靠机制的力量来推动检察文化建设。一是完善规章制度,通过完善以绩效考核为核心的规章制度,将检察文化建设的目标、措施、任务细化、量化到每名检察干警,促进检察人员在思想观念、道德规范、行为举止等方面自觉接受检察文化的理念。二是坚持从严治检,建立健全自身监督制约机制,严格落实督察巡视、诫勉谈话、述职述廉等制度,构筑检察人员惩防体系,确保队伍不发生重大问题。三是突出“以人为本”,关心干警需求,倡导安全快乐生活,实行人性化管理。

(四)以“行为文化”为抓手,提升干警实践能力

设计活动载体,通过六项工程,丰富干警的自然和精神生活。一是学习强能工程,以创建“学习型检察院”、“学习型科室”为载体,建立检察夜校、网上论坛等学习平台,紧密结合执法实践,刻苦钻研法学理论和检察业务,打造“学习型机关,学习型检察干部”。二是快乐检察工程,以从如何过好8小时以外生活入手,开展形式多样、轻松活泼的文体活动,积极倡导良好的生活作风和健康的生活情趣。三是文明形象工程,通过系列措施,使“忠诚、公正、清廉、文明”的职业操守深入人心,树立亲民、爱民的良好形象。四是维护权威工程。通过提高干警的法律监督能力,促进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切实履行,有效打击犯罪,维护法律权威。五是典型示范工程,建立争先创优机制,树立先进典型,通过“十佳”评选活动、品牌科室创建活动等典型示范工程,引领检察队伍建设。六是干警培养工程。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岗位练兵活动,采取业务比武等方法,全面历练干警、提升自身素质。

参考文献:

[1]闻立树.检察文化建设前景展望[J].检察风云,2005(20).

[2]张国臣.试论中国检察文化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J].中国检察官,2011(15).

[3]刘荣九,刘正.检察文化的塑造及其途径[J].政治与法律,2007(01).

[4]黄晖丽.基层检察院检察文化建设问题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1(24).

检察文化范文第10篇

检察文化,一般认为“是检察机关在检察实践中创造的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乃至物质文化的总和”,“它包括检察思想、检察规范、检察设施、检察技术等诸多方面,是支配检察实践活动的价值基础和基本理念”。由此定义可见,在检察文化发展建设中,强化检察技术力量保障,夯实检察技术物力和人力资源合理配备显得尤为重要。

一、充分发挥检察技术载体功能,保障检察文化功能发挥

南明区检察院党组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检察技术力量的培养。

首先,在硬件上,高度保障检察技术力量的充分配备。尤其是抓住“两房”建设的重要契机,申请了科技专项经费400余万元用于大楼信息化建设。不仅在办案办公设备中按照统一标准,“实用、急需”的配置了审讯指挥系统、控告申诉远程视频接访系统、三级检察专线网络、看守所一级规范化标准技术装备,更在巩固提高上大做文章,添置了大楼安全门禁系统、80余个摄像头的全天候监控系统、广播系统、电梯实时新闻资讯播放、干警影院、网络打印机等。技术硬件设施的迅速装备到位,使检察技术载体更好的发挥作用、更加有效的服务检察业务工作和检察文化氛围培养。

其次,在软件上,南明区检察院党组统一制定实施了一系列信息化实施方案和管理举措,规范、有序的推进信息化建设。在人员配备上,技术科现有正式干警5名、行政辅助人员2名,人员结构涵盖法律专业、计算机专业、法医学专业、省摄影家协会会员等,同时还有在业务科室轮岗的专业痕迹鉴定人员,力争在工作实践中培养复合型人才,适应检察技术参与办案的敏锐性和综合性,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组合。

二、借现有检察技术力量,多样化推进检察文化建设

在检察文化的建设中,不仅要多形式、多举措,更要经济、高效,以促进检察业务工作开展为出发点,以创新模式为工作思路,依托现有技术力量,深挖亮点,找准突破口,多样化整体推进检察文化建设工作。

1、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检察官荣誉感和凝聚力

检察人员不仅是法律人,更应当是“文化人”,检察文化建设要努力发挥每一个检察人作为“文化人”的功能。要做到“人人树检察形象,处处是宣传阵地”,“以院为家,以岗为职”。检察干警身份的特殊性要求检察人员不仅仅是八小时工作内,还应在二十四小时内都符合检察官职业操守。无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要树立忠诚、公正、清廉、为民的形象,给公众一个良好的形象感知。

南明区检察院从队伍建设上入手,近年来开展了一系列队伍建设主题活动。检察官宣誓仪式、检察官礼仪礼貌培训、检察官荣誉奖章颁奖、检察官心理指导讲座、户外拓展训练、岗位练兵、各项专业知识培训、军训列队训练、野外实弹枪支射击训练、院体育运动会等等主题活动的开展极大的提升了检察官的荣誉感和凝聚力,给检察文化烙下深刻的队伍印记。检察技术力量的发挥在这些主题活动中起到了重要的技术保障支持。在多次主题活动中,技术科收集大量照片、影视历史资料,制作了丰富多彩的宣传视频,回放时引起干警强烈感触。尤其是在纪念检察机关恢复建院三十周年暨老检察官荣誉勋章颁奖现场,精心收集制作的80至90年代老南检人的影视资料,更是引起现场老同志的内心激扬和强烈荣誉感。

同时,队伍建设更是政治思想和纪律建设。在多次开展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主题学习、干部学法用法考试、组织收看十七大会议、收看省党代会实况、传达重要纪律文件精神活动中,技术科均提早做准备、提前做调试,保障了每一次活动的顺利开展。在院新大楼会议室启用后,引用双屏显示模块,实时演示主题标题、内容和会议议程,较好的完成了技术保障工作任务。与纪检部门协同工作,安装干警用车安全提示装置,在8小时外对干警开展警示教育。

2、“以人为本”的文化氛围,提升干警文化修养

南明区检察院经过多年工作实践经验总结,提出了“高点定位、自加压力、务实创新、负重奋进、追求卓越”的南检精神。在把贵阳市南明区建设成为“首善之区、魅力之都、幸福之城”的过程中,主动创新工作理念,在干警文化建设的高度寻找突破口,培育“以人为本”的文化氛围,

新大楼的建成给南明区检察院文化氛围的提升提供了重要契机。该院主体建筑七层楼中,每个走道、每个会议室都挂着省、市、区著名艺术家的题词和书画作品,潜移默化的提升着干警的文化修养。刚刚结束的摄影比赛邀请了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亲临指导点评,干警获奖作品也被精致的画框固定在食堂、洗衣房、洗澡间旁,让干警生活区充满生活趣味和集体认同。检察技术干警每周1、3、5放弃午休时间,在干警影院播放健康向上的影片。读书会、车友会、摄影协会等干警协会的活动也如火如荼开展,从整体上培育了“爱岗爱院、以院为家”的工作氛围,提升了干警的文化修养。

3、要向科技要效率,走科技强检之路。

在信息化汹涌发展的宏大历史背景下,检察工作也正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政治立检、业务树检、改革兴检的同时,科技强检之路是新世纪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检察文化建设新的课题。

为此,南明检察院强化干警自身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将各部门岗位练兵纳入绩效考核,对检察技术部门更是高标准、高要求,仅今年上半年就开展了五次检察技术岗位练兵活动,内容涉及对法警队和保安人员的视频监控、门禁系统培训;对控告申诉科的视频接访系统应用培训;对公诉部门的多媒体示证培训;对公诉、侦查监督、反贪、反渎等部门审讯指挥培训;对全院业务部门网络办公、办案业务培训。

在加快干警知识更新,增强科技意识,提高业务素质的同时,增加投入,更新设备。逐步建立了网上办公、办案系统,执法业绩档案系统、案卡管理系统和网上法律法规查询等信息化业务功能,提高检察工作的科技含量,提高工作效率,以信息化促进办案规范化。

上一篇:工商经济管理范文 下一篇:金融服务体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