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工作报告范文

时间:2023-02-23 18:39:40

检察工作报告

检察工作报告范文第1篇

新形势下检察工作的加强和改进,有赖于思维方式变革的牵引。在某种意义上讲,要取得突破性的工作业绩意味着必须先实现思维方式的科学性变革。当前检察机关面临的执法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树立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新理念,是与时俱进的客观需要,是人民群众的殷切希望,也是做好检察工作的基本要求。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抓好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新理念的贯彻落实,笔者认为需要认识和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一、新形势下检察机关面临带政治性的问题增多的趋势

“理性执法”不仅要求检察干警要有法律专业素养,而且具有大局意识、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具有群众工作能力,能够理性地把握和处理检察工作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要实现“理性执法”的效果,一是要在实践中强化检察工作的党性,强化检察人员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防止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情况发生,真正做到“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理性思维去分析矛盾、及时化解矛盾,满足普通老百姓正当的利益诉求,真正地融法、理、情于一体,以实际行动维护公平正义。二要强化学习,强化预测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检察机关的干警,必须以学习强化理性思维锻炼,才能善于抓住新形势下检察机关出现的新特点和规律,抓住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不同的工作侧重点和主要矛盾,从而服从服务于全局工作的需要,把学习理论同研究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和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突出问题结合起来,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二、转变工作思维方式

“平和执法”首先就是要求以平等谦和而不是居高临下的冷漠态度对待人民群众,对群众的涉检诉求,不能采取“堵”的办法拒之门外,要以公心、诚心和耐心解决人民群众的诉求,通过法律程序使群众感到理有处可说,冤有处可诉,疏导和化解社会矛盾,增强对社会的信任和友善,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其次要理顺群众情绪。“平和执法”既是一种执法心态,更是一种执法境界。“和而不同”,尤其在接待群体性上访和处置时,不能只满足于暂时的平息,而是要着力做好群众工作,从根本上理顺群众的情绪。这就要求检察干警在对非对抗性矛盾的处理过程中,遇到挑衅、阻碍等复杂情况时,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冷静的心态和权力的谦抑,设身处地地考虑到当事人的切身感受,感同身受地体谅困难群众生活的不易,以平和的心态、平等公正的态度,尽量化解矛盾,以公信力实现动态稳定,维护检察机关良好形象。

三、强调文明执法的重要性

“文明执法”就是要创新执法理念,加强执法管理,改进办案方式方法,坚决纠正简单执法甚至粗暴执法的问题,注重执法的方式、方法,用群众信服的方式执法办案,以良好的执法作风和执法效果使人民群众不仅感受到法律的尊严和权威,而且能感受到检察队伍的良好素质。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要做到“文明执法”关键点是要有文明执法的先进理念,才能切实在办案和工作中体现出良好的作风和文明的形象。对于检察人员来说,一要体现在程序文明上。在工作别是在办案中要严格遵循程序,不做违反程序和纪律的事情,尊重和维护当事人和犯罪嫌疑人应有的人格尊严。二要体现在举止文明上。接访群众中“一请二坐三喝茶”细节虽小,但能够充分体现出检察人员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准。

四、加强规范化执法

检察工作报告范文第2篇

现在开始开会。

同志们:

春节就要到了,在此我首先代表市检察院全体干警向一年来关心支持检察工作的特约检察员、廉政监督员和人民监督员表示诚挚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一年来,大家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抽出时间,关心支持检察工作,为检察事业的健康发展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一些同志为了检察事业的发展,结合检察工作的薄弱环节,利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身份提出议案和建议,为检察工作奔走呼吁,为检察工作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可以说,检察工作的发展,离不开在座的每一位同志的努力和心血。春节后,我市的人大、政协“两会”就要召开了,在春节前把大家请来,召开这次特约检察员、廉政监督员和人民监督员座谈会,主要任务是就市检察院在人大会上的工作报告听取各位的意见和建议。希望同志们能够一如既往的发扬关心支持检察工作的精神,就报告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意见,我们将认真研究对待同志们的建议,集中力量加以改进。今天的会议由集团承办,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为汇通集团为这次会议的召开所做出的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首先介绍今天出席会议的特约检察员和廉政监督员。

今天的会议的议程一共有三项,会议之后还要参观汇通集团的生产经营情况。

下面先进行第一项,请汇通集团董事长、省人大代表号召同志致辞;

会议进行第二项,请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同志宣读《市检察院20xx年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

会议进行第三项,请各位特约检察员和廉政监督员就报告中的问题发表意见。

今天上午的会议议程已经全部结束。下面,我就会议的贯彻问题讲两点意见:

一、要高度重视“两员”的意见和建议。今天的会议上,各位“两员”对检察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这些建议,都很中肯,很符合检察工作的实际,对检察工作的健康发展很有帮助。市检察院办公室要认真梳理这些意见和建议,把各位“两员”的意见都归纳进去,对工作报告进行修改和完善。把成绩总结透,把问题查摆到位,在人大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报告的起草工作。

检察工作报告范文第3篇

主动邀请监督打破神秘感

“邀请省人大代表视察调研,目的就是让人大代表全面了解检察工作,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此次受邀的省人大代表来自各行各业,他们先后到省检察院和贵阳市、遵义市、六盘水市、毕节市、铜仁市等地的检察机关视察调研,实地参观了检察机关受案大厅、接待大厅、办案工作区等场所,并与检察官们面对面座谈交流,深入了解检察工作。

这种实地考察与座谈相结合的形式,得到了代表们的认同。省人大代表、省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安正康认为:“由过去被动接受监督,到主动争取监督,再到现在主动邀请监督,充分体现了检察机关改进工作作风,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的态度和决心。” 省人大代表、独山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黄永健说:“此次视察调研活动是检察机关主动接受人大代表监督的一次新突破,接受人大代表的监督就是对人大的负责,更是对人民的尊重。”

代表们认为这种视察调研活动,打破了对检察机关的神秘感。省人大代表、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靖晓莉说:“这种方式,拉近了检察机关与人民群众的距离,消除了对检察工作的陌生感。” 省人大代表、凯里市第九小学副校长丁琦说:“参加检察机关的视察调研活动是第一次,对检察工作有了深刻印象,希望今后能够继续开展此类活动。”

视察调研了解真实工作状况

“通过视察调研,一是全面了解了检察机关各项工作职责;二是真正看到了检察干警的工作状态;三是对司法体制改革有了初步认识……”省人大代表、原省人大选任联委主任委员何任叔是这次视察调研工作的第一组组长,9月24日他在该组总结会上一一列出视察调研的收获。

调研视察期间,代表们共视察了14个检察院,涵盖省、市、县三级检察院,看到了真实的检察工作状况后,一致认为:全省检察机关认真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执法办案质量高、效果好、力度大,队伍建设卓有成效,检务公开不断加强,检察工作亮点纷呈。

黄永健代表在实地观摩了检察机关远程视频接访、远程视频审讯和案件网上办理后,感叹三个想不到:想不到检察机关实现了案件网上办理和监管,让人意外;想不到在贵州这样相对落后的地区,检察院科技强检工作推进如此快,让人振奋;想不到我省检察机关有一支过硬的技术人才队伍,案件网上办理、系统容灾等工作走在了全国检察系统的前列,让人感到鼓舞。

“一稳、二亮、三强”是省人大代表、从江县翠里乡党委书记莫南萍视察调研后对全省检察工作的总体印象。她说,“一稳”就是全省各项检察工作稳步发展;“二亮”指我省检察机关预防工作经验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推广,督促工作挽回大量国有资产;“三强”是检察机关的干警业务强、素质强、服务大局意识强。

在视察调研中,代表们从不同角度谈了对检察工作的看法。“检力下沉是检察工作的一个亮点。水城县检察院设置的检民联系室,拉近了人民群众与检察机关的距离。”省人大代表、桐梓县马鬃苗族乡副乡长吴晓杰对水城县检察院的检民联系室印象很深。西南能矿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李在文,民建省委秘书长严兴亚等省人大代表则对全省检察机关开展督促专项工作和生态环境保护检察工作留下深刻印象,并给予充分肯定。

长期坚持形成制度化常态化

“只有真正走进检察机关,才能真实感受到检察机关做了哪些工作。”代表们希望检察机关能将此类实打实的视察调研活动长期坚持下去,不断创新检务公开模式,拓展检察宣传途径。

何任叔代表说:“检务公开,不仅要对人大代表公开,更要对所有人民群众公开,只有得到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检察工作才能越做越好。”省人大代表、贵州黔信公司董事长潘炯彪建议:“检察机关应该利用户外广告、微电影等方式,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大检察宣传,让普通老百姓都能知悉检察工作,从而使检察工作更加公平、公开、公正。”

9月26日,省检察院召开专题会议,对此次邀请省人大代表视察调研检察工作进行总结。常务副检察长何冀强调,对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认真梳理,及时整改。他还说,要把邀请人大代表视察调研检察工作制度化、常态化,省、市、县三级检察院每年都要邀请人大代表视察调研检察工作,同时还要不断扩大邀请范围。

主动作为健全汇报制度

近两年来,全省检察机关紧紧围绕全省发展大局,牢固树立“监督者更要接受监督”的意识,认真整改落实人大代表的意见和建议,检察工作的亲和力、公信力和人民群众满意度不断得到提升。2014年初召开的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袁本朴所作的《贵州省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赞成票得票率为94.5%,为近五年来最高。

2014年全国“两会”代表审议高检院工作报告时,贵州代表团对检察院工作提出了15条意见和建议。省检察院党组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全省检察机关对代表意见和建议的整改落实工作,并将整改落实情况书面向高检院、省人大常委会及各位代表报告,得到肯定。

2014年7月29日至31日,贵州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专门听取并审议了袁本朴检察长代表贵州省检察院作的关于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情况的报告,参会委员对全省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除依法每年向人民代表大会作工作报告外,全省检察机关还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全面工作主动汇报、主要工作专题汇报、交办案件及时汇报等制度,积极主动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2014年9月,省人民检察院向省人大常委会报送的《关于全省检察工作情况的汇报》,得到省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

为切实保障代表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全省检察机关积极探索主动接受人大监督的新举措,努力为代表了解和监督检察工作提供更便捷、更优质的服务。2014年以来,省检察院采取多种形式,主动邀请人大代表走进检察机关,真实感知和监督检察工作,得到普遍好评。

检察工作报告范文第4篇

检察机关由人大产生,受其监督,对其负责。近年来,闸北检察院牢固树立监督者更要接受监督的理念,让检察权在人大监督的“阳光下”运行,始终坚持把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作为推动检察工作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正确行使检察权的有力保障,“强筋健骨”,促进了检察队伍素质的提升和检察业务的发展。

据了解,该院已连续十一届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连续五届荣获上海市先进检察院,并荣立高检院集体一等功,获得“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称号。

制度“自觉”:完善机制“有两手”

闸北检察院认识到:接受监督靠“自觉”,但没有制度保障,就会出现不确定性。由此,一手抓组织,一手抓机制,促进接受人大监督的工作。组织建设上,根据市检察院有关要求,成立由检察长任组长的联系市人大代表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指导和组织作用;设立人大代表联络室,任命联络室主任,指定专职联络员,明确联络室的工作范围、责任目标,实现责任到岗、责任到人。机制上,专门制定《对口联系、走访人大代表的实施细则》和《关于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加强同人大代表联系的暂行规定》等,为人大代表联络工作提供制度保障,明确了检察机关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汇报阶段性工作和经常性联系沟通等要求,使接受人大监督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

行动“自觉”:“上门”汇报,“来去”联系代表

据悉,近年来,闸北检察院通过编撰工作简报、动态信息和情况专报等形式,及时向区人大常委会汇报相关重要工作,多篇汇报材料得到区人大常委会领导批示肯定。2008年以来,还先后就反贪工作、反渎工作、检察建议等专门向人大汇报。

检察院注重“请代表进来”。聘请区人大代表担任特约检察员和廉政监督员,参与检察长接待,加强了人大代表对检察工作的监督。通过积极拓展监督渠道,邀请人大代表参与案件质量评查、“三优一能”评选、案件质量和执法规范专题座谈、科学发展观学习、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等活动,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人大代表对检察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使检察工作更具体、更广泛地置于人大代表监督之下。

联系代表还要“走出去”。院领导根据责任分工,每年定期定向主动走访人大代表,并保持经常性联系,听取人大代表的意见和建议,积极争取对检察工作的支持和指导。此外,积极编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刊》,定期赠阅《检察日报》等刊物。

利用网络“搭桥”。在检察外网设立“检察长信箱”,并开辟“人大代表专栏”,与人大代表建立经常性联系。

“自觉”有成效:意见化为决议,赞成率100%

记者了解到,区检察院认真办理人大常委会交办的案件或督办的事项,坚决执行人大的各项决议。比如,建立健全代表、委员意见建议备案工作机制,定期梳理分析研究代表、委员意见建议,努力将人大代表关于检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转化成下一阶段改进工作的重点和提升工作的重要方面,形成党组决议。

坚持工作报告制度,认真落实代表意见建议,工作报告连续多年投票赞成率均达100%。

检察工作报告范文第5篇

一、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在认识上要提升

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必须从观念上根本转变,在认识上实现提升,真正使检察机关在人大监督下,更加独立公正地行使检察权,更加卓有成效的服务发展、服务大局。

(一)接受人大监督是检察机关的“宪法定位”。我国宪法规定:检察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由此,检察机关从属于国家权力机关,必须对国家权力机关负责,并接受权力机关的监督。人民检察院组织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因此,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人民检察院必须自觉接受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我们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检察机关只有认真接受人大的监督,才能履行好法律监督职责。

(二)接受人大监督是检察权充分行使的“通行证”。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承担着审查批准逮捕、公诉、侦查职务犯罪等多种重要职能,代表着国家行使检察权。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是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干涉的重要保证。只有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检察工作中的正确部署和决定才能得到强有力的支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才能得到及时纠正和解决,才能使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切实保障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

(三)接受人大监督是检察机关公正执法的“防火墙”。随着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方略的实施和推进,检察机关在执法过程中面临着种种风险和考验,一方面在现代经济社会生活剧烈变化的背景下,纠纷矛盾堆积,社会风险叠加,执法办案存在较多潜在风险点,检察工作中不断涌现出新的挑战。另一方面由于执法者个体因素和执法环境的影响,在执法办案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任何公权力的行使必须受到监督制约,检察权也不例外,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更要加强自身监督,勇于接受监督,才能赢得公信、树立权威。从这两层意义上讲,检察机关执法办案离不开人大的监督。只有这样,检察机关才能排除各种干扰和阻力,才能严格公正执法。

二、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在落实上见成效

接受人大监督,贵在落实、贵在行动。要多在严格执行人大决议、完善落实措施上下功夫,做到落实有力度,贯彻有深度,方式上讲究灵活,落实上突出效果。

(一)定期不定期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人民代表大会作工作报告是人民检察院接受人大监督的最重要、最根本的途径。人大通过听取和审议检察机关的工作报告,掌握检察机关的工作情况,对其行使监督权。因此,检察长每年向人大报告年度工作的同时,还应定期向人大常委会报告不同时期的重要工作,对全年检察工作计划、惩治反贪污贿赂、打击刑事犯罪、诉讼监督等重大工作部署以及上级检察机关的重要指示精神,应专题向人大常委会报告,使检察工作全面、自觉置于人大的监督之下。五年来,项城市检察院坚持重要问题、重大决策、重点工作定期不定期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得到市人大常委会的大力支持,解决了在查办贪污贿赂、渎职和诉讼监督等工作中遇到不少问题和困难,有力地推动各项检察工作科学发展。

(二)认真办理人大交办案件和事项。办理人大交办案事件是检察机关的自觉接受监督的具体体现。检察机关具体工作实践中必须突出把握三点。一是对人大交办的案件优先办理。正确对待每一起交办案件,坚持做到及时受理、及时查处、及时答复,使交办案件在确保案件质量的前提下,快速高效办理。二是对人大交办的案事件要当面答复。严格执行《代表法》和《监督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对人大常委会及人大代表提出的询问,检察长或分管检察长都能认真负责地当面答复,或者由检察长签署书面答复意见。三是建立人大交办案件档案库。凡是人大交办的案事件都要挂号入档,实行一案一号,由检察长亲自督办,专人负责。五年来,项城市检察院对人大及其常委会交办的案事件,都能在要求期限内办结,并书面报告办理结果;对人大及其常委会交办、转办的件,由控申部门进行登记,以检察长督办令的形式交业务部门办理,并将办理结果及时向人大反馈。

(三)开门纳谏,广泛征求代表及群众意见。人大代表经过民主选举方式产生,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具有广泛性、代表性、先进性。检察工作的科学发展必须打破闭门不纳、敷衍塞责的旧思想观念,要有敢于开门纳谏、广开言路的胸襟,敢于让权力沐浴阳光的气度。五年来,项城市检察院注重与人大代表定期联系,专门建立了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沟通联系信息平台,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信息资料入库管理,日常工作中注意征求建议和意见,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函、走访人大代表、举行“检察开放日”活动等多种形式,征求代表和群众批评、建议和意见,有力推进检察工作健康发展。

(四)主动邀请人大代表视察检察工作和专项执法检查。接受人大及常委会或者专门委员会的执法检查、人大代表的视察是法律赋予人大常委会的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是对“一府两院”实施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的基本方法和有效途径。检察机关要想正确履行职责,做到公正执法,必须克服孤立办案、机械执法的狭隘思想,破除“执法检查就是找难看、视察工作就会有负担”陈旧观念,要主动接受、正确对待人大代表视察工作和人大开展的专项执法检查。五年来,项城市检察院多次主动邀请人大代表视察检察工作,采取“请进来”的方式,评议自身工作,对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认真制定整改措施,及时加以纠正;对代表们提出的建议,及时答复代表,赢得了代表们对检察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取得良好的法律监督效果。

三、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在内涵上求创新

自觉接受人大监督,重在持续。要多在长效机制建设上作文章,使接受人大监督成为检察机关的自觉行动和规范动作。

(一)创新接受监督机制。要建立经常性的代表联系制度。成立专门人大代表联络工作办公室,负责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络工作,保持检察机关与人大代表联系的经常化;要健全专项工作报告制度,检察机关要按照本级人大常委会的安排,围绕确定的议题,主动向本级人大常委会就有关检察机关履行职责、检察工作改革发展、公正执法以及社会稳定大局和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作专项工作报告,征求人大的监督和支持。

(二)拓宽接受监督范围。检察机关不仅仅在常态工作、专项评议、办案动态分析、社会关注热点及检察建议上接受人大监督,要在接受监督的广度向检察工作的方方面面拓宽,接受监督的表面性向更深层次延伸,做到“四个转变”即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接受监督转变、由“随机性”服务向“经常性”服务转变、由“单一式”联系向“多元式”联系转变、由“常规性”办结向“限时性”办结代表建议转变。实现“两个延伸”即接受人大监督向执法办案过程中延伸、一般工作联系向法律和案件上联系中延伸。

(三)深化接受监督渠道。要以深化检务公开为平台,不定期地将一年的工作状况和下一年的工作目标及实施措施向社会公布、向人大代表公布,让人民群众了解、参与和监督,增强工作的透明度。要聘请专门监督员,在各行各业的人大代表中聘请检务督察员,在社会各界中聘请检察监督员,监督检察干警的作风纪律和不规范行为。要积极主动地开展执法评议、自侦案件社会满意度调查评议和中层以上干部述职评议,广泛地接受监督。要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借助重大活动、新闻媒体、走访、发放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宣传检察职能,让更多的代表了解检察机关更多的职能,从而有效地开展监督活动,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推动检察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检察工作报告范文第6篇

关键词:监所检察;监督;刑罚执行;监管执法;人权保障

中图分类号:DF8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8-4355.2012.04.05

监所检察工作是检察机关对刑事诉讼活动进行法律监督的最后环节,肩负着保障刑罚统一正确执行、维护监管场所秩序、促进司法公平公正等法律监督职责。近年来,各级检察机关认真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监所检察工作的决定》,监所检察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监管执法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监管场所安全和监管秩序明显加强,侵害在押人员合法权益的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但是,“牢头狱霸”、在押人员非正常死亡、违法变更刑罚执行、体罚虐待被监管人、克扣在押人员给养费、超时超体力劳动等侵害在押人员合法权益等问题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特别是当前,人民群众要求进一步加强和促进维护监管秩序稳定、维护刑罚执行公正、维护在押人员合法权益的呼声日益强烈;西方敌对势力日益把我国刑罚执行和被监管人人权保障情况作为攻击的重要目标,国际人权斗争形势更加复杂;频频发生的在押人员死亡等监管事故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检察机关面对的难度和压力之大前所未有。因此,如何按照法治精神和司法规律深化监所检察工作机制的改革,完善当前监所检察监督工作存在的不足,提升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监督水平,显得尤为紧迫,需要我们认真加以研究和思考。

一、监所检察监督的实践现状

近年来,监所检察部门正确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监所检察工作有了较大发展,执法能力不断加强,执法效果不断提升。但是,还是存在一些与新的形势和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

(一)超期羁押的问题得到较好控制但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超期羁押是长期困扰我国司法实践的一个痼疾,严重侵害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权利,严重损害了司法权威和公信力。2003年6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了《关于开展超期羁押和服刑人员申诉专项清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检察机关在7月底之前全部纠正完毕自身存在的超期羁押案件,杜绝再发生新的超期羁押的问题。随后,全国各级检察机关按照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规定对超期羁押案件进行了自查、自纠。目前,明显超越刑事羁押期限的情况得到了较好控制,但也并未得到根除,一些隐性的、变相的超期羁押问题仍然存在。根据2009年9月1日“深入推进刑事审判法律监督专项检查活动电视电话会”公布的数据:近三个月来,检察机关已检查2008年度各类案件26530件,其中检查纠正审判环节超期羁押人员4720人 [1] 。该数字还不包括侦查环节和审查环节的超期羁押数字。2011年全国检察机关会同公安机关、人民法院集中清理久押不决案件463件,依法纠正超期羁押242人次 [2] 。事实上,即使在多部门协同作战、集中清理的高压态势下,超期羁押的问题依然不能得到全部解决,“边清边超”、“前清后超”的现象在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

(二)违法或不当处理减刑、假释、保外就医案件呈递增状态

据2008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显示,2003年至2007年的5年间,依法监督纠正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不当13275人;2009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显示,2008年探索刑罚变更执行同步监督,依法监督纠正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不当4990人,增加了34.6%;2011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显示,2010年加强刑罚变更执行的监督,纠正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不当10813人;2012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显示,2011年开展保外就医专项检察,纠正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不当11872人 [2] 。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连续5年的工作报告可以看出,全国检察机关纠正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不当的人次趋于递增状态。一方面说明近年来检察机关把刑罚变更执行作为监督重点,认真抓好提请、审理等各个环节的监督,纠正违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不当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另一方面,这些数字也充分反映了我国减刑、假释程序中的司法不公和司法腐败问题,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我国减刑、假释程序设计中存在的弊端和不足。当前,社会各界对罪犯刑罚变更执行比较关注,特别是暂予监外执行问题,有的“前门进去、后门出来”,有的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几年,但在监狱里服刑的时间少之又少,特别是职务犯罪罪犯,投入监狱服刑的时间远远低于其他罪犯。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损害了执法公信力,损害了党和国家的权威。

(三)“牢头狱霸”的问题得到一定遏制但远未达到根除的程度

检察工作报告范文第7篇

这次省委人大工作会议,对于推动我省民主政治建设,加强人大对检察机关的监督,促进吉林振兴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要求和现实需要。人民检察院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既是检察机关必须履行的宪法义务,也是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推进检察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

长期以来,在各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我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依法听取和审议检察院的工作报告,听取检察机关重大事项和专项工作报告,深入开展执法检查、代表视察和工作评议等方式,在服务大局、执法办案、检察改革、队伍建设、检务保障等方面,不断加大对检察机关的监督力度。特别是2010年以来,省人大常委会先后作出关于加强查办和预防渎职侵权犯罪工作、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两个决议,有效促进了检察权的规范行使,切实推动了检察工作的不断加强和改进。同时,全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还寓支持于监督之中,积极推动检察机关领导班子、队伍结构、经费保障、技术装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为检察机关依法履行职责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自觉接受人大监督的过程中,全省检察机关始终站在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检察工作人民性的高度,深刻认识接受人大监督的重大意义,切实维护人大监督权威,真正把人大监督转化为加强和改进检察工作的强大动力。几年来,在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下,全省检察机关不断增强服务大局意识,自觉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外创环境、内抓预防”,主动服务全省重大项目建设、新农村建设、民营经济腾飞,积极促进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使检察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得更加紧密,保障作用发挥得更加充分。在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下,全省检察机关不断强化执法办案工作,依法有效打击各种刑事犯罪,严肃查办有影响有震动的职务犯罪大案要案,切实加强对司法、执法活动的法律监督,全力维护社会稳定、着力化解社会矛盾、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实现了力度、质量、效率、效果的有机统一。在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下,全省检察机关不断强化自身建设、努力提升检察形象,持续开展走进农村、走进社区、走进企业、走进基层“四走进”活动,全面加强执法规范化、队伍专业化、保障现代化、管理科学化“四个体系”和标准化检察院建设,各项检察工作都实现了新的发展。2006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共有139个集体、576名个人受到省级以上表彰,省检察院反贪局、反渎局先后被评为全国“十佳反贪局”、“十佳反渎局”,双双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人大代表对检察工作的满意度逐年上升,去年省检察院工作报告赞成率达到了95.28%。检察工作的发展和进步,是各级党委正确领导、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支持的结果。同时,也与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协的民主监督、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密不可分。在这里,我代表全省检察机关,向关心支持检察工作的各位领导、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全省检察工作在党委正确领导、人大监督支持下发展前进的历程,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必须切实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贯穿检察工作始终,不断增强检察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法律性;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必须始终坚持检察机关的宪法定位,更加充分、更加能动地履行法律监督职责;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必须严格按照党的要求、人民的意愿加强和改进检察工作,不断提升检察工作水平;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必须切实尊重和保障人大代表依法履行职务,主动为人大代表履职创造条件、做好服务。

当前,我省正值“十二五”开局之年,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快速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态势,检察机关服务振兴发展的责任更为重大。在今后的工作中,全省检察机关将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持之以恒地自觉接受人大权力监督,与时俱进地充分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努力为我省振兴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一要始终坚持正确方向。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要求,在工作中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保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定不移地坚持人民当家作主,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坚定不移地坚持依法治国,充分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围绕发展这个硬道理、稳定这个硬任务,进一步突出主题、抓住主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始终把服务发展作为检察第一要务,把维护稳定作为检察第一责任,努力为全省“三化”建设和“三动”战略实施营造稳定的治安环境、公平的市场环境、清廉的政务环境、公正的司法环境、宽松的改革环境。进一步深化执法为民理念,加强民生检察工作,依法监督纠正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保护群众合法权益。

二要更加自觉接受人大监督。不断增强自觉接受人大监督的意识,认真完善自觉接受人大监督的机制,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效的措施、更加主动的工作,认真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检察工作的监督。进一步坚持好重大事项和工作报告制度,落实好贯彻人大及其常委会决定、决议和意见的措施,实现接受人大监督的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进一步加强服务人大代表工作,深入走访人大代表,广泛开展邀请人大代表视察工作、列席检察委员会、参加案件公开审查等活动,切实把人大代表对检察工作的批评、意见、建议落到实处。

三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认真贯彻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决议,落实党委领导下纪委组织协调的反腐败领导体制,接受法院、公安、国安、司法等部门的制约,主动加强配合,加大监督力度,促进公正执法,维护公平正义,切实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威。积极贯彻实践高检院提出的大局观、核心价值观、执法观、业绩观、权力观、发展观,进一步提升整体工作水平。围绕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依法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切实加强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不断强化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努力化解社会矛盾,积极参与和促进社会管理创新,全力助推法治吉林、平安吉林、和谐吉林建设。

四要继续强化自身建设。坚持在自觉接受人大监督中强化自身监督,切实把人大的监督支持落实到解决突出问题、提高整体素质、强化基层基础上,不断提升公正廉洁为民执法水平。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素质能力、检察文化、职业道德和自身反腐倡廉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高素质检察队伍。

检察工作报告范文第8篇

一、建立与人大代表联系制度的必要性

建立与人大代表联系制度,有利于检察机关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人大代表从群众中来,生活和工作在群众之中,活跃在各条战线,代表着社会的方方面面,他们最了解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和他们保持经常联系,是广泛接触群众的好方法。因此建立与人大代表联系制度,就可以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检察机关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让人民群众更加了解、关心、支持检察工作,从而推动检察事业的健康发展。建立与人大代表联系制度,有利于检察机关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社会主义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检察权和其他国家权利一样,来自于人民,属于人民,不能脱离人民,权力的作用是为人民服务,这是检察机关行使检察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与人大代表的联系制度,能促使检察人员在检察工作中处处装着人民的利益,在重大问题的决策上,能够注重用“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这把尺子去衡量、去检验;能够促使检察人员正确处理自觉接受人大监督与独立行使检察权的关系,正确处理人民群众与执法机关的关系,从而正确行使检察权,使检察工作真正体现人民的意志。建立与人大代表联系制度,有利于检察机关更有效的接受人大监督。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是宪法赋予的职责。建立联系制度之后,人大代表可以充分行使权利,随时随地监督检察机关的工作,且能更具体、更全面。对于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意见、建议和要求,代表们可以直接反映给检察机关,也可以先反映到人大常委会,再由人大常委会按法定程序

二、检察机关与人大代表联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方式

1.定期向人大及代表汇报检察工作。这是人大代表了解检察工作的有效形式。每年除由检察长在全市人民代表大会上向代表报告工作外,凡是本院的年度工作计划、总结、重要工作部署、重大措施、上级检察机关的重要指示精神、查办重特大案件情况、队伍建设情况以及其它重大事项、检察机关遇到的突出问题,均应及时向人大报告,积极与代表沟通和联系,自觉接受人大及代表的监督,广泛谋求支持和帮助。

2.采取多种形式,密切与人大代表联系。可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邀请人大代表来院视察、检查、评议、座淡、参加重要会议和组织检察干警参加全市各人大代表小组活动、走访人大代表等,积极向人大代表汇报检察工作,请他们对检察工作及队伍建设提意见、提建议、出主意,并通过他们收集群众意见和反馈信息。对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见要定期整改,并将整改情况及时向人大代表予以反馈。

3.认真办理人大及代表的议案、批评和建议。人大代表提出意见、批评和建议是宪法、法律赋予的民利,认真对待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见、批评和建议,是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尊重人大代表的民利,加强法制建设的重要体现。因此,检察机关对人大常委会交办的人大代表建议、议案,要坚持集体研究、专人负责,严格按规定办理,并在要求的时间内及时办结和反馈,不能按时办结的,检察长要将进展情况和原因及时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对人大代表转递的群众控告信件,也坚持及时处理,属于检察机关管辖的,严格依法办理,不属于检察机关管辖的,坚持先接受再移送,对不宜受理的耐心说明,取得理解。

4.深化检务公开、宣传检察工作。要进一步加大检察宣传力度,增强检察工作透明度。要积极向人大代表与广大群众宣传检察机关性质、任务和职权,对于检察机关查办大案要案和影响较大、群众比较关注的案件,以及检察工作阶段性成果等也要及时宣传。同时,检察机关可以通过向人大代表赠送检察机关内部报刊或有关宣传资料,使他们及时了解上级检察机关的一些最新指示精神,了解检察机关一段时期的工作重点和具体内容,从而有针对性地支持和配合检察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自觉接受服务人大监督,推动检察工作健康发展

基层检察院应从检察工作的职能和实际情况出发,加强与人大代表的经常性联系,不断畅通联络渠道、改进联络方式,使代表能够方便、快捷的了解检察工作。要通过召开座谈会等各种形式,虚心听取意见,诚恳接受监督。要高度负责的办理议案、建议和提案,做好为代表依法行使职权提供必要的检察服务工作,有力地支持代表依法履行职责,努力赢得代表更多的理解、关心和支持。

(一)基层检察机关应建立健全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的制度。根据人大常委会的安排和监督需要,围绕确定的议题,认真做好检察工作、专项工作、重要事项、重大案件报告工作。必要时应主动就有关检察机关履行检察职能、检察工作改革发展、公正执法以及社会稳定大局和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要求报告专项工作,实事求是地反映有关工作的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争取人大的监督和支持。如以“职务犯罪预防”“刑事和解 ” “对刑事被害人的经济救助”等为专题,主动向人大汇报,进而说明“刑事和解 ”不是对有钱人的庇护;“对刑事被害人的经济救助”不是爱哭的孩子有奶吃。人大常委会对专项工作报告做出决议的,要在决议规定的期限内,将执行决议情况及时向人大常委会报告。

(二)检察机关要及时了解人大常委会的执法检查计划,认真接受人大常委会组织的执法检查,如实报告有关法律实施情况。对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执法检查报告的审议意见和执法检查报告,要认真进行研究,按时将研究处理情况送交本级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或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征求意见,向常委会提出报告。检察机关要加强调研,了解掌握涉及检察工作的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适时向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汇报,必要时提出开展有关执法检查的建议。

(三)检察机关应加强服务人大代表工作,保障人大代表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落到实处。人大代表的议案和建议、批评、意见,要进一步研究加强和改进检察工作的具体措施,努力把代表意见落到实处。人大交办和代表转办的案件要认真办理,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侦监、公诉、反贪、反渎、监所、民行、控申等主要业务部门在办理案件中要视案件的情况和不同的诉讼阶段有针对性地向发案单位的人大代表通报办案情况。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法,邀请人大代表视察、座谈检察工作,听取他们对检察工作室的意见与建议。检察机关的控申部门要结合检察长接待日建立人大代表接待日,专门接待代表,答复他们提出的问题。在聘任检风监督员、人民监督员时,安排一定比例的人大代表参加,把服务代表工作与相关业务工作相结合。针对大部门人大代表是政法部门以外的实际情况,在起草检察院工作报告时对法律名词予以注释。将工作计划、总结、文件等及时报送人大常委会,并向人大常委会、各乡镇人大主席、人民监督员赠送《检察日报》、《检察简报》等宣传检察工作的报刊。

(四)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办案工作监督。办案工作是检察机关实践法律监督的基础,但由于执法者个体因素及执法环境的影响,在办案中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检察机关除了要加强自身的制度建设外,应建立邀请人大代表有重点地列席检委会和旁听重大案件庭审制度,主动接受人大代表对检察工作的监督。

总之,检察机关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做好检察服务人大代表工作,有利于深化检务公开,推进“阳光检务”工程;有利于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对检察工作地理解和支持;有利于发挥人大代表与群众联系密切、沟通容易的优势,广泛向群众讲解法律常识,增强广大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让群众做到知法、守法、不违法;更有利于社会矛盾化解,防止矛盾激化,筑牢第一道防线,取得“双赢”的社会效果。

检察工作报告范文第9篇

刚刚闭幕的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九届五次会议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一年来的检察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同时也对检察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他们在审议和讨论中普遍认为,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强化监督,公正执法”的主题,抓住了检察工作的根本和关键,只要牢牢把握这一主题,今年的检察工作必定会有更大进步。这些,无疑都是对于检察工作的鼓励和鞭策。

强化监督,是检察机关的职责所在;公正执法,是检察工作的生命线。惟有强化监督,公正执法,检察机关才能胜任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法律监督地位和责任,也才能立身、发展、壮大,因此,检察工作必须始终突出“强化监督,公正执法”这一主题。

突出“强化监督,公正执法”的主题,推动法律监督工作与时俱进,是今年乃至今后检察工作的重要任务。为此,各级检察机关要继续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进一步加大查处和预防职务犯罪的力度。同时,要增强法律监督意识,进一步强化诉讼监督。要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行动。当前,一是要开展打黑除恶和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立案监督专项行动,及时发现和纠正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罚代刑等问题;二是开展集中清理纠正超期羁押专项行动;三是开展集中清理控告申诉积案专项行动,解决群众告状难、申诉难的问题;四是开展办案质量专项检查。要按照中央关于把今年作为转变作风年的要求,着重解决检察机关执法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解决执法不严、执法不公、执法不廉的问题。要增强接受监督和制约意识,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强化内部制约机制,落实错案责任追究制度,规范执法行为,严格办案纪律,切实保证检察权的正确行使,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要把强化监督、公正执法作为实现检察工作新飞跃的突破口。我们的一切检察工作,包括办理案件、队伍建设和检察改革等,都应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各级检察院要认真学书记在会见首批大法官、大检察官时的重要讲话,深入贯彻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精神和中政委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以及全国检察机关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振奋精神,真抓实干,用良好的工作作风努力实现检察工作的新突破,为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更好地发挥检察机关职能作用。

检察工作报告范文第10篇

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胜利闭幕。会后说,党的十以来,最高检工作报告赞成率连年走高,今年再创历史新高,这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大力支持和有力监督的结果。本次报告在今年的工作安排中,先后八次提到“检察监督”,一定程度反映了检察机关履职观念的转变、检察职能范围的变化以及履职重心的调整,检察监督体系在不断推进的实践探索中发展完善。

2017年3月1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工作报告。报告在2017年工作安排部分,提出将大力加强检察监督,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强化刑事检察监督,深入推进民事检察监督,积极探索行政检察监督,深化控告申诉检察监督,强化未成年人检察监督,完善专门检察监督格局。

发展完善中的检察监督

媒体注意到,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中,2013年、2014年、2015年均没有提及“检察监督”的内容;在2016年的工作报告中提及两次(“在全国人大代表学习班上专题汇报司法改革和检察监督情况”和“开展财产刑执行检察监督工作”);而今年的工作安排中,先后八次提到“检察监督”(摘自《新京报》2017.3.13)。“检察监督”出现在最高检工作报告中的频率变化,一定程度反映了检察机关履职观念的转变、检察职能范围的变化以及履职重心的调整,检察监督体系在不断推进的实践探索中发展完善。

其实,检察制度的发展是一个日趋合理化的过程。在社会环境与政治制度的共生互动中不断调试职能范围以求合理性,是检察制度发展的基本路径,也是检察改革的原动力。中国的检察制度首先是法律监督制度,其产生目的就是从制度上遏制权力拥有者使用权力的随意性,为权力划定界限,而不是建立带有抛硬币性质的偶然性的权力惩治机制。强化法律监督始终是贯穿全部检察工作的一条主线,把握住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实际功能,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全局和高度出发,健全符合法治发展趋势的检察监督制度,切实遵循宪法定位履行职责、开展工作、发挥作用,检察制度才具有更为长远的生命力。

检察监督体系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体系,也是一个开放发展的体系,还处于理论创新、实践探索、健全完善的过程。其实,法律监督的概念自从在检察制度中使用,就一直处于内涵流变的形态。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评析前苏联检察时是将法律监督的内涵解构为“司法监督”和“一般监督”。检察机关重建时期,法律由最初的“合法性”中的法令、政令、带有强制性的决议,缩小为刑法,“去苏联化”的“法律监督”被本土限定为刑事案件司法监督上,在地方实践中甚至进一步萎缩为职务犯罪方面的监督。伴随着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的颁布实施,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时,已超出了犯罪监督的范围,延伸到民事、行政诉讼领域,法律监督权能也从犯罪监督推进到整个诉讼监督,加强对刑事、民事、行政诉讼的法律监督成为比较稳定状态的检察监督职权配置,与公诉、职务犯罪侦查等核心职能相互配置,通过追诉犯罪和纠正法律适用中的违法行为来保障国家法律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正确实施,其本质属性是“司法监督”。检察权的功能体系中的“法律监督”内涵是在繁衍中发展的,检察监督体系没有被固定的理论和成型的制度左右,始终立足于中国的国情,从实际出发,调整完善,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理性的发展道路。

党中央始终重视发挥检察机关的监督职能以及检察权的监督属性,十以来为完善检察机关行使监督权的法律制度指明了方向。党的十提出了要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提出了要加强法律监督。三中全会重申了加强和规范对司法活动的法律监督,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法律监督向监督行政执法领域延伸。四中全会提出完善检察机关行使监督权的法律制度,提出对涉及公民人身、财产权益的行政强制措施进行检察监督,对履行职责中发现的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不行使职权的行为予以督促纠正,探索由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拓展到国家治理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加强对权力的司法监督。六中全会提出党委要支持和保证司法机关对国家机关及公职人员依法进行监督。在国家治理体系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中,每次都有检察机关的任务,可以说,强化检察监督是党在执政和治理国家的政治活动中对检察机关提出的要求和希望。

检察监督体系还没有完全成熟定型,检察监督的范围是可以根据不同时期的国家政治、经济、法制建设等状况而变化的。多年来,检察机关的属性定位问题也一直是理论界的争论点、司法实务界的困惑点。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的修改完善,总结和巩固了前一阶段司法改革的成果,检察监督职能进一步加强,检察监督范围进一步拓展,检察监督手段进一步丰富,诸多“短板”得到补强。尽管检察监督经常被习惯地理解为围绕诉讼过程对相关执法司法机关和执法司法权力运行的监督,但实际上,新时期的检察监督早已不再局限于诉讼监督的范畴。随着党的决策部署的推进以及相关立法的修改完善,检察监督已经扩展到非诉讼领域,并在行政执法领域延伸。在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监督体系中,法律监督职能是很重要的一环,检察监督不仅体现在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领域,而且在反腐败斗争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职能作用。在新的时期,必须抓住检察监督职能拓展的有利契机,牢牢把握维护法治统一的职责使命,在实践的基础上研究形成一个全面系统、上下统一、整体配套、运行有序的检察监督体系,形成各项检察监督工作均衡发展、齐头并进的格局。在加强检察监督力度的同时,更加注重依法、规范、理性、精准实施监督,更多地围绕对国家机关及公职人员是否严格执行法律、是否严格落实法定职责、是否有效保护社会公益等情况展开工作,增强检察监督质效。

“深耕监督主业”体现时代声音

2016年7月20日,检察长在第十四次全国检察工作会议上提出,“要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为契机,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司法公正为目标,完善检察监督体系、提高检察监督能力”。有敏锐的媒体捕捉到,这是最高人民检察院首提“检察监督体系”。2017年1月,检察长又在全国检察长会议上强调,我国宪法把检察机关确立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是中国司法制度乃至政治制度的重要特色,是党和国家为保障宪法法律统一正确实施作出的重大制度设计。各级检察机关要牢牢把握宪法定位,积极顺应改革发展需要,聚焦监督主责主业,加强检察监督,在全面依法治国中展现新作为。

实际上,2016年下半年,“深耕监督主业”已经在北京检察系统内部被频频提及。与此同时,北京市三级检察机关按照诉讼职能和监督职能适当分离的原则优化内设机构,成立了专司监督职能的侦查监督部和刑事审判监督部,部分院还设立了相对独立的民事检察、行政检察等部门。到2016年年底,北京市检察机关全面扭转了诉讼监督工作下滑势头,主要监督数据止跌回升。这是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正式公布后,北京检察改革方向出现的变化,“深耕监督”一度被舆论称为检察机关后反贪局时代的必由之路。2017年1月,第十次北京市检察工作会议提出,将“严格监督、严密审查、严肃追诉”和“推进检察风险防控、参与社会治理创新、加强检察服务保障”一并部署、同步推动,使“三严”的法定职责和“三事”的延伸职责相互促进,最大限度释放检察工作的整体效能,实现执法办案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北京市检察机关将检察机关的基本职责进一步明确为“监督、审查、追诉”。“监督职责”指狭义的检察监督,主要包括诉讼监督,对限制人身自由和公民财产的强制措施的监督,对履职中发现的行政机关不作为、乱作为的监督等内容。“审查职责”主要包括对监察机关、侦查机关移送的案件进行审查,以及诉讼中需要检察机关审查把关、决定的事项。“追诉职责”,主要包括刑事追诉,提起民事公益诉讼,以及其他需要检察机关提起或启动追究的程序。北京市检察机关还提出,坚持法律监督的宪法定位和政治定位,深化“诉讼职能与监督职能”适当分离,以“五大监督部”为工作载体,深入推进检察监督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体系化、信息化建设,强化侦查监督,强化审判监督,进一步深化刑事执行检察办案模式,深入推进民事检察工作,深入推进行政检察工作,提升法律监督的整体效能,进一步夯实检察机关的宪法定位和政治定位。

山西省检察机关则将“固本、创新、攻坚、合作”作为检察工作的总体思路。所谓“固本”,就是坚持检察机关的政治本色、法律地位、目标任务不动摇,谋划和推进检察工作,要从法律监督机关的角色定位出发,聚精会神搞好监督主业。“创新”,就是适应形势任务的新变化,构建检察权运行的新格局,立足宪法定位,深耕监督主业,着力构建新型检警、检法、检律关系,进一步加强刑事执行、民事检察、行政检察工作,下大力气补齐法律监督短板,让监督权活起来,硬起来。“攻坚”,就是凝聚上下级检察机关的人心和力量,聚焦监督信息不对称,监督手段不好用、不管用等诉讼监督难题,不断完善相关工作机制,整合力量,破解难题;合理调配监督力量,推动刑事监督、民事检察、行政检察、未成年人检察等工作向v深发展。“合作”,就是主动将检察工作置于党委的整体格局中,善于利用执政资源、整体力量应对困难和挑战。

浙江省检察机关则提出,把握历史定位,强化检察监督,以勇立潮头姿态推进浙江检察工作高水平发展。要从全局视野和发展眼光来看待改革,把加强检察监督作为检察机关重拾荣光的发力点,完善与司法责任制相匹配的组织机构、管理模式,实现法律监督的真正蜕变。要以修改后三大诉讼法为依托,突出监督重点,补齐监督短板,建立完善刑事、民事、行政、控申和专项检察监督的“4+X”检察监督体系,以点带面、以专项带全局,推动法律监督工作全面发展,切实做好检察监督这篇大文章。浙江检察机关将在基层公安机关试行派驻检察站点或人员加强对刑事执法活动的监督;强化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在探索开展公益诉讼改革的同时,重点抓好“拆治归”行政执法监督;各地还将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非公经济检察监督、互联网检察监督、金融检察监督等,为检察监督增添地方元素,形成全省“拼图”。

检察监督的法治化水平,关乎检察工作的长远发展。改革对于检察发展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检察机关必须统筹推进履行法定监督职能和探索性工作,严格检察监督,深耕监督主业,完善检察监督格局。准确把握职责使命,保持定力、坚定信心,聚焦法律监督主责主业,已经成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省市检察机关的共识。实际上,各省市检察机关也都已经将检察监督作为今后检察工作的主攻方向和新的增长点来思考和部署工作。比如,天津市检察机关提出,围绕法律监督宪法定位,聚焦监督主责主业,就要不断丰富拓展法律监督职能和作用,努力做好检察监督这篇大文章。天津市检察机关将在五大监督工作方面进行强化,包括:全面加强刑事检察监督、持续强化刑事执行检察监督、大力推进民事行政检察监督、不断深化控告申诉检察监督、积极开展未成年人检察监督,多环节发力。

如何深耕检察监督主责主业

目前,检察监督在总体上还是检察工作的薄弱环节,检察监督的体系建设也还没有达到成熟定型的程度。尽管刑事检察监督工作已经形成工作模式,做法也比较成熟,但是发展不平衡,还有薄弱环节,对公安派出所刑事侦查活动监督不够充分,法律赋予的非法证据排除、羁押必要性审查、保障律师诉讼权利等职责履行还不到位,需要全面加强。民事检察监督开展还不够好,生效裁判、调解书以及审判人员违法、执行活动的监督还需要加强,虚假诉讼监督工作不够深入全面,需要大力推进。行政检察监督还是新生事物,提起公益诉讼试点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对行政违法行为的监督还要积极探索。控告申诉检察开展得比较好,但需要进一步深化。未成年人法律监督以及其他专项法律监督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稳步推进,切实加强。

新华社3月19日受权全文播发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中的“2017年工作安排”部分强调:大力加强检察监督。在继续配合做好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同时,积极配合修改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检察官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完善检察机关行使监督权的法律制度”的要求。全面强化刑事检察监督,完善刑事立案、侦查、审判、执行和死刑复核的法律监督机制,更好惩治犯罪、保障人权。深入推进民事检察监督,常态化开展民事虚假诉讼监督,加强民事执行活动监督。积极探索行政检察监督,维护司法公正、促进依法行政。深化控告申诉检察监督,畅通来信、来访、网络、电话、视频等渠道,依法解决群众诉求。强化未成年人检察监督,严格落实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特别程序,依法惩治涉嫌严重犯罪的未成年人,依法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犯罪,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完善专门检察监督格局,支持军事检察机关依法履职。

深耕监督主责主业要突出宪法定位。检察机关是我国宪法规定的法律监督机关,这不仅是中国检察制度的特色,也是中国司法制度的特色。强化法律监督是贯穿检察工作的主线,加强检察监督是全面履行法律监督宪法职责的要求,也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检察机关遵循宪法定位履行职责、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就必须加强检察监督,聚焦对刑事、民事、行政V讼的监督和对行政违法行为等探索性工作,持续在检察监督上发力,着力构建检察监督工作新格局,彰显检察机关在国家权力机构中的重要地位,不断提升检察监督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

检察监督工作要始终在法治的轨道中运行。坚持始终依据法律赋予的职权,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开展检察监督活动,依法用好现有监督手段,注重监督措施的适当性、实效性。这就需要在法律框架和授权范围内,完善全方位、综合性、多环节的检察监督工作规范规程,建章立制、夯实制度根基,使各项检察监督职能划分清晰、配置合理,检察监督工作各项制度机制衔接紧密、相互促进。针对检察监督相关制度缺位、原则、抽象的问题,加强探索,健全完善,推动制度由粗到细、由虚到实,确保各项检察监督工作都有明确的方式、手段、机制,形成各项检察职能规范衔接、依法有序、运行流畅、合理制约、协调发展的检察监督体系。完善检察监督调查核实权行使程序,进一步细化检察机关在刑事民事行政诉讼、公益诉讼、行政违法行为和行政强制措施等监督工作中的操作程序。遵循检察监督规律,讲究工作章法,严格按照检察监督的范围、程序、方式、手段开展监督工作,使检察监督工作都能在规范的轨道中运行,实现监督依据规范、监督标准规范、监督程序规范、监督手段规范、监督文书规范。

检察监督职能的发挥还要更加充分。在具体层面,首先要全面加强刑事检察监督。以“突出重点、有节制、讲方式、重成效”为工作原则,紧紧抓住侦查违法突出的问题,依法加强对刑事立案和侦查活动的监督,提升侦查监督品质。灵活应对不同行政机关不尽相同的执法体系和办案模式,建立完善和深度应用与行政执法部门信息共享平台,完善涉刑案件线索管理机制,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机制。探索在主城区、城乡结合部、刑事案件高发区域公安派出所设立驻所检察室(官),适应公安机关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一站式”管理改革设立派驻检察室,建立统一的侦查活动监督平台,通过实地巡查、查阅电子卷宗、登录平台查看电子数据等方式,发现监督线索。构建以抗诉为中心的刑事审判监督格局,贯彻“依法、准确、及时、有效”的基本要求,善于运用抗诉手段强化审判监督工作,敢抗与抗准、抗轻与抗重并举。把监督纠正个案与监督纠正普遍性问题结合起来,围绕定罪、量刑、程序违法等各个环节,坚决纠正定罪不当、量刑严重失衡、审判程序违法等问题。持续强化刑事执行检察监督,进一步深化刑事执行检察办案模式,将刑事执行检察的业务范围、监督手段、工作程序体系化、制度化,深入推进集中清理判处实刑罪犯未执行刑罚专项活动,建立纠防久押不决案件长效机制,深入推进财产刑执行检察监督工作。

其次,要深入推进民事检察监督。合理界定各级院职责定位和分工,统筹推进民事检察工作重心优化调整,深化“民事诉讼监督、支持、民事公益诉讼”协调发展的多元化民事检察工作格局。综合运用抗诉、检察建议等方式,加强对生效裁判、调解书以及审判人员违法、执行活动的监督。突出监督重点,加强对民事审判、调解、执行等活动的监督,加强对虚假诉讼的专题研究,常态化开展监督工作。深化执行案款专项清理。完善监督意见采纳情况跟踪机制。深入开展“基层民行检察工作推进年”活动,强化基层监督质效,推动基层检察机关民事诉讼监督工作转型升级。适应法院设立清算与破产专业审判庭等专业法庭改革的监督要求,完善工作流程衔接和监督制度。

再次,积极探索行政检察监督。适应行政检察职能由诉讼内监督向诉讼外监督拓展的新形势,将行政检察监督作为检察监督的新的增长点和发力点,认真落实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和司法改革的部署,全面加强对行政诉讼活动和行政违法行为的监督。加强案源机制建设,构建合理案件来源结构,拓展案件来源渠道,统筹推进行政生效裁判、审判程序和执行活动监督,全面加强对生效裁判、审判人员违法和行政执行活动的监督。深入研究论证行政违法行为监督和行政强制措施监督改革,推动行政诉讼监督和对行政权的监督均衡发展。探索建立辐射检察系统内外机构、纵横交织的立体化工作模式,利用好行政执法与行政检察衔接平台,完善行政检察与行政复议衔接机制,完善检察机关内设部门之间的业务联系和职能衔接工作机制,推进信息平台的共享使用,畅通运用渠道,促进依法行政。

此外,进一步深化控告申诉检察监督,畅通受理入口,实现“信、访、网、电、视频”全面融合;健全重大刑事申诉案件异地审查机制;更加重视办好刑事赔偿案件,积极稳妥开展国家赔偿监督工作。稳步推进未成年人检察监督,积极参与校园欺凌专项治理,严格落实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特殊程序,推进对未成年人的综合保护。推动建立相对稳定的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律师队伍和合适成年人队伍,推动建立政法机关犯罪记录封存衔接配合机制。要加强对涉及未成年人的民事、行政诉讼监督和刑事执行监督。

上一篇:体育工作报告范文 下一篇:廉政工作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