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教案范文

时间:2023-02-23 22:19:28

海燕教案范文第1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

2.了解写作时间以及作者的基本情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教师简介文章和作者的一些情况后,以自己的朗读为主,在朗读中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通过阅读其他与本课有关联的课外材料(如:《就是那一只蟋蟀》)和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加深对本篇课文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结合时代背景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热爱祖国的感情。

2.通过文章的主题培养学生的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课文在写法上的几个特点如:生动、细腻的描写;真挚、深沉的感情;情物合一等

难点

作者在海上看到小燕子,睹物生情,并将其想像成是家乡的那只小燕子,从中理解作者的乡愁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突破

本课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来突破重点;采用小组讨论、辐射阅读教学法来攻破难点。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教师给学生印发关于燕子及有关的教学资料。

学生准备

学生课下朗读课文,查阅关于作者的资料。

教学步骤

第1课时

第1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学生活动1.情感导入l。初读课文、整体感知2.品位描写,体会感情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约10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师:我们很多人都有过离开家的经

历,都有过想家的时候,想家乡的亲

人,想家乡的一草一木。

请将自己曾经有过的这种经历讲述

给同学们听听。

2.讲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当时的

具体情景。

3.出示在本课中出现的生字、生词。

4.带领学生读课文,做到整体感知。1.部分学生将自己曾经有过的这种经

历讲述给同学们听。力争讲述带有

感情,有自己独特的感受。

2.结合自己的经历,初步理解作者当时

的思想感情。

3.掌握生字、词的音、形、义。

4.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初步体会

作者的思想感情,做到整体感知。

二、品味内容,体会感情(约20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带领学生找出描写家乡燕子和

海上燕子的段落,并仔细品味。

2.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春景图”

和“海天图”有声有色、动静结

合的描写。

3.带领学生找出海上的小燕子和

故乡的小燕子之间的不同之

处。1.在老师的指导下找出描写家乡燕子和海

上燕子的段落,并仔细品味。

2.朗读课文的具体段落,深人体会作者生动、

细腻、传神的描写。从而体会作者思念故

乡,心系祖国的真挚、深沉的情感。

3.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找出海上的小燕子和

故乡的小燕子之间的不同之处。(可以从外

形、活动背景、飞翔姿态和休憩等方面去找)

三、本课小结

这篇优美的咏物寄情散文,通过对小燕子这一可爱形象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浓浓的乡愁,表达了他对祖国的无限眷恋与热爱之情。

四、板书设计参考

海燕——郑振铎

家乡的小燕子——海上的小燕子

思念故乡,心系祖国

练习设计

随堂练习设计,1.解释词语:隽逸憩息忧戚2.说说小燕子与故乡的燕子有什么相似之处。个性练习设计

用通顺的语言综合全文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会把海上的小燕子认成是故乡的

小燕子?

第2课时

第2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学生活动1.指导学生重温课文2.理清文章线索3.阅读辐射,指导探究4.深入探究文章主题5.指导写作短文6.写作练习

一、重温课文。理清情感线索(约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帮助学生整理文章的线索,弄清海上的

小燕子和故乡的小燕子与“乡愁”之间

的联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思考海上的小燕子

和故乡的小燕子与“乡愁”之间的联系。

二、辐射阅读。探究主题(约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引导学生思考:海上的小燕子和

故乡的小燕子是不是同一只燕

子?那为什么作者会认为是同

一只燕子?

2.老师发放课外补充材料《就是那

一只蟋蟀》。

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写法上“咏

物寄情,物情合一”的特点。1.学生分小组讨论,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

题。.

2.学生阅读课外补充材料《就是那一只蟋

蟀》,并结合本课深入思考前面的问题。

进一步体会作者思念故乡,心系祖国的

真挚、深沉的情感。

3.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深刻理解作者

的思想感情。、

三、短文写作(约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作者在海上看到小燕子,睹物生情,想

到家乡的小燕子,产生了淡淡的乡愁。

你是否也有过因看到眼前景物而触发

了某种情感的经历?试写一篇短文,记

下当时的情景和你的感受。回忆、讨论,先做口头发言,然后再整理

成书面文章。

四、本课小结

这是一篇优美的咏物寄情散文。作者在海上看到小燕子,睹物生情,想到家乡的小燕子,产生了淡淡的乡愁,表达了他对祖国的无限眷恋与热爱之情。

五、板书设计参考

咏物寄情,物情合一

本课总结

《海燕》一课全文以“乡愁”为线索,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分运用倒叙的手法对

故乡小燕子进行了描述。通过对春风、春雨、春柳、春花、春草等景物的描写,把一个温暖、舒适而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故乡的春天再现了出来。后部分作者从遐想回到现实,并带着对故乡小燕子的深厚感情,对海上的小燕子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从而抒发了作者浓浓的乡愁,表达了他对祖国的无限眷恋与热爱之情。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1.关于郑振铎你了解多少?2.与本文主题类似的文章你还读到过哪些?

练习设计

随堂练习设计

仔细阅读课文最后九个自然段,回答下面问题。1.“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海!”,“海”的美在哪里?2.“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天空!”,“天空”的美在哪里?3.“我们一点杂念也没有”,为什么?个性练习设计请你试着给本文换一个题目,并说一说理由。

教学探讨与反思

海燕教案范文第2篇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及作用

这篇文章被编在八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这一单元都是作者由寻常事物激起的心灵之声。在多情的作家笔下,日月光华,风雨雷电,浪花海燕……这些壮阔而美丽的形象,都能化成充满激情的文字,深深的打动我们的心。而《海燕》一文,作为其中的代表作,成为课本中的讲读篇目。

《海燕》是俄国“无产阶级艺术权威”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一篇带有象征意义的短篇小说的《春天的旋律》的末尾一章。作者创造出“海燕”的艺术形象,欢呼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为无产阶级唱出了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自它问世以来,便以深刻的思想、锐利的锋芒和激越的诗情赢得众多读者的喜爱。它的读者,超越国界,超越时代,超越年龄、性别、种族。即使在今天,也对我们有极大的激励作用。激励人不惧怕困难,迎着困难前进,与困难斗争,其乐无穷。此外,《海燕》作为一首散文诗,篇幅短小,文字精粹,蕴涵丰富,学习本文对初二学生开阔视野,提高朗读、品味语言能力和写作能力是很有裨益的。

2、教学目标的确立及依据。

《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因此我将教学目标界定为以下三条:

①学习本文使用的典型写作手法,如象征、对比和烘托等

②引导学生把握散文诗的优美意境,培养学生阅读鉴赏散文诗的能力,能品味文章用词的准确性,积极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③结合历史背景领会“海燕”精神的内涵,同时结合生活实际把握“海燕”精神的现实意义。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朗读,品味文章的语言,把握“海燕”的艺术形象,领会“海燕”精神内涵。掌握象征的写法。

高尔基把所有的笔力都集中在塑造海燕形象上,把握“海燕”的艺术形象,掌握象征的写法,应该是教学应解决的根本问题,其他问题仅仅是走向这个问题或者带着这个问题走向未知深处的途径。

同时此文文字精粹,蕴涵丰富,气势磅礴,既有散文的优美,又有诗的韵律感,适于朗读。所以通过形式多样的诵读,品味关键语句,才能更好地把握“海燕”的艺术形象。

难点:随着环境的变化逐层深入的把握海燕形象,使阅读向纵深发展。

作者塑造海燕形象,是把海燕放到典型环境中进行刻画的。课文以暴风雨的发展过程为顺序描绘了三幅画面。第一幅:暴风雨在孕育。第二幅:暴风雨迫近。第三幅:暴风雨即临。这三幅画面的变换表明了形势的愈来愈险恶、阶级斗争的日益激烈,但海燕却更加镇定,愈战愈勇。海燕的形象在景象的变换中被步步深入地得到烘托和显现。把握住这一点,可以更好的体会“海燕”精神的内涵,这将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

4.教学时间安排:一课时

二、说教法。

朱熹在《孟子集注》中说:“事必有法,然后可成。”我认为好的教学方法既要有趣又要有效,这样才能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基础上让学生有所收获。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1、诵读法。每篇文章都有独特的意蕴,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因此我采用诵读法,主要有范读和学生自由朗读等形式。

2、情景设置法。在本节课上,我充分利用课件展示创设情景,如世界杯短片、配乐诵读、海雕捕食影片等,使学生很自然地融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产生思想共鸣。

3、练习仿写法。练习能够及时反馈课堂教学的效果,我采用一小一大两个仿写练习,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说学法。

“好老师要教给学生发现真理的方法”,这样才能实现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本课的教学就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这种精神,具体的学法如下:

读书入境法。朗读课文是教好本文的重要手段,也是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的。利用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进入课文展示的特殊情境,并在头脑中勾勒出那高傲飞翔的海燕形象。

勾画圈点法:勾画出课文描写海燕生命之美所用的准确词语和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完成表格。

合作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难点,也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四、说教学过程。

我认为对文本进行教学的设计,恰如庖丁解牛一般,好的设计要思路清晰有实效甚至会事半功倍,下面说说我的设计。

我打算用一课时完成教学,以诵读指导贯穿课堂始终。具体有四个教学环节:感知读、赏析读、探究读、拓展读。

1.自读感知、朗读交流:

直接导入,板书课题,用导语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散文诗是我们新接触的一种文学体裁,它具有散文和诗的特点,语言凝练,不分行,不押韵,但具有浓郁的抒彩,有着诗的意境,和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所以,我们要把它当作诗来朗读,品味。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本,大家自由、放声地朗读课文。

自由读后师生交流,从文章的感情基调、朗读的语气、节奏、重音等方面,在交流中让学生试读、评析,教师给予朗读的指导,必要作一定示范。

2.范读指导、理解形象:

播放课文朗诵录音,用问题——在听读中,发挥你的想象,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来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

勾划环境描写的句子朗读,感知、交流、理清文章从环境的角度的三个层次,即三个画面:暴风雨将临、逼近、即临。

勾划海燕在这三个环境中表现的句子,朗读、交流,体会写法,理解海燕的形象。

3.悟读探究、理解写法

指导学生朗读体会文中写其他海鸟的片断,用问题——这首散文诗主要描写对象应该是海燕,那写这些怯懦、胆怯、笨拙、贪生怕死的海鸟有必要吗?作者这样写的目的何在?——引导学生理解对比、衬托的写法。

在此基础上,理解环境描写的烘托作用。

4.联系背景、理解象征:

问题:到此,我们明白了本文写了什么,也明白了怎么写的。那么这样一篇美文,在当时却被政府认定是非法出版物,并且引起了政府当局的恐慌,也鼓舞了当时很多群众。你知道为什么吗?

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教师趁时用多媒体展示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启发学生明白作者有特别的写作目的,不是为写海燕而写海燕。在此基础上,通过学生合作探究,弄清本文的象征意义,突破教学的难点。

5.联系生活、朗读迁移:

在理解文章内容及思想的基础上,在此基础上,小组合作演读,注意结合三个场景分三部分演读,体会情感上的变化和语气、节奏的变化。最后一段是全文高潮,全诗最强音,宜在分组演读后全班合读,收到震撼人心、掷地有声的效果。

讨论海燕形象的现实意义,引导学生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争做一只勇敢的“海燕”。

1)你从海燕身上学到什么?如何做新时期的海燕?

海燕的人生因而;我们的人生因而。

2)以作文形式表达:“假如我遭遇生活的暴风雨……”

总结语:

人们常说:温室里长不出擎天大树,暴雨里才显出雄鹰的羽翼。是啊,生活中有和煦的爱的阳光,但更多的是狂风暴雨,惊涛骇浪的考验,而生活的暴风雨,只能将我们摔打得更结实、更睿智、更坚强。“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同学们,让我们承担起社会赋予的责任,接受生活的苦难与磨练,顶天立地,豪情四溢,做新时代的“海燕”!!

布置作业:

1.结合课文内容,发挥合理想像,写一段海燕与乌云(或海鸥、海鸭、企鹅,或惊雷、闪电等)之间的对话。要求生动形象,感情鲜明,能恰当地运用神态、动作等描写方法,表现其心理活动。

2.课外荐读:郑振铎《海燕》;高尔基《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板书设计:

酝酿烘托海燕对比海鸥

逼近勇敢海鸭

即临乐观企鹅

……)

海燕教案范文第3篇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阅读教学内容过于限于课本内容

初中学生年龄较小,学生的阅读面比较狭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大多以课本内容为主,缺乏多样化,这是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普遍存在的现象。加之在阅读分析的过程中,教师为了教学需要,以统一的思路带领学生分析课文内容,分析一统天下,未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品味文章的情境,领悟作者当时所要想表达的情感。例如分析一篇文章,有些教师只是简单地把完整的情节“肢解”为若干部分,要求学生把文章的中心思想掌握好,把一些知识点灌输给学生,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发挥和自学能力的形成,也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阅读教学手段局限于课堂教学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普及,现在的教学手段也由传统的教学逐渐向多媒体教学转化。受初中教学条件的限制,大多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仍都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当然,课堂教学可以发挥其成本小、面广的优势,但由于时间、空间的限制,课堂教学不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发挥阅读教学的形象性来启发学生的思维。

(三)阅读教学教案缺少创造性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有些初中语文教师过分依赖网络,教案的撰写和设计大多数是参照网络上他人设计的教案。相对于自己独立设计的教案来说,这些教案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但有些教师不做精心选择,全盘照搬他人的教案。网络上有些教案看起来完美无瑕,课堂上的每一个细节一一设计好了。可是,再好的教案到了不同的班级并不具备可操作性。作为教师,必须考虑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和学生的主体性需求,必须考虑真实课堂的复杂性与差异性。现有很多的教案往往会束缚学生全身心地去阅读,身临其境地去感受文章所描写的意境。这既不利于阅读教学,更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与新课程改革要求也是背道而驰的。

二、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对策

(一)采用多种教学内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除课本内容外,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适合学生的校本课程内容。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选取学生感兴趣又符合课程要求的课本之外的一些阅读内容来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来再现文章的情境,以补充学生原有经验的不足。例如朱自清《背影》中那份眷眷的父子深情,《春》对生命的追求,对生命的感悟等。因此,用平稳、舒缓的语调读出感受那恬静、清丽、和平、愉悦的柔态美,在美的感受中理解作者对自然的喜爱和浓浓的父子之情。吟诵《海燕》,则想象那乌云密布,电闪雷鸣,风起浪涌,海燕振翅高翔,搏击风云的壮阔场面,从而感悟“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的深层含义。这些都可以使学生热情高涨,有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

(二)根据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手段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门艺术,模式是多种多样和灵活多变的,可因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及教学对象和条件的不同进行不同的设计,选择多种教学形式和手段。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多种多样的课型:如朗读课、文学欣赏课、活动课、辩论课等。当然,课型的设计要根据教学目标,要着眼于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例如:内容、形式都很精美的文章,我们可以采用朗读课、文学欣赏课;面对逻辑性强、论证严密的文章时,我们可以采用思维训练课、辩论课。但不管何种课型,都要以学生为主体,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和激发学生,用心灵感悟作品,让学生走进作者的心灵。

(三)精心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

海燕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幼儿园英语浸入式;教案书写要素;学科与语言融合教学;保护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 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3)09-0113-04

一、问题提出

英语浸入式教学是一种崭新的外语教学模式,它与传统或其他外语教学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学科教学内容与英语语言教学有机融合(convergence),使学科教学与英语教学有效整合(integration)在一起进行,达到英语学习的最佳效果。

在广东有两个英语浸入式实验幼儿园。笔者于2005年加入课题小组,与其他研究者一起为实验教师提供教师培训和教学指导。已进行的培训内容涉及浸入式教学理念、教学原则、课堂用语及评课等。其中一所公立幼儿园的实验教师全部是本土培养的英语教师(native Chinese),经过6年实践,他们在英语语音、词汇、口语、教学观念等方面有了很大进步。另一所私立幼儿园于2009年加入英语浸入式课题组,实验教师全部为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外籍教师(International teachers),在英语语言输入的准确性及地道性方面无须培训。虽然受聘教师大多没有教师教育的专业背景,但经过英语浸入教学理念、教学策略及评课等培训,实验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很快。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从整体上看,实验教师在教学中有许多大胆的创意和尝试,可是其教学设计均存在不足,教案的书写五花八门,所覆盖的内容完全不能体现出浸入式教学的突出特点,即学科教学与语言教学的融合性,学科目标与语言目标没有分别列出。此外教案中存在的问题还有:教学目标用语笼统,活动目的不清晰,没有评估方式,无法确定学生是否掌握所学内容,等等。

为提高我国英语浸入式的教学效果,确定既符合英语浸入式课程特点又符合我国英语浸入式教学实际的教案书写要素是非常必要的。笔者查阅了我国关于英语浸入式教学的文献,发现极少涉及教案书写要素方面的内容,仅在强海燕和赵琳主编的《中外第二语言浸入式教学研究》一书中有提及“怎样才算一节好的英语浸入式实验课”,但也没有涉及教案书写要素的论述。本文就我国幼儿园英语浸入式教案书写应该涉及的要素作一探讨。

二、理论框架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欧美许多国家,不少学校也有学科内容和语言内容相融合的课堂教学实践和探索,并提出了学科与语言融合教学(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以下简称CLIL)和保护性教学(Sheltered Instruction,以下简称SI)等课程模式。其中CLIL课程模式有很多种,而在幼儿园阶段最典型的模式就是“浸入式”。它在国外浸入式实验中被使用并被证明取得成功。

CLIL课程模式通过4C框架,即学科(content)、交际(communication)、认知(cognition)和文化(culture),将学科内容与语言进行融合。学科教学的重点在于学习者的认知发展,那么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成了学科教学的重中之重。语言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语言学习和语言使用包括三种类型,即“language of learning”、“language for learning”和“language through learning”。第一种指围绕学科主题及基本概念所确定的语言教学目标;第二种指功能性“鹰架”语言(scaffolding language),如学习者为了使用目标语言进行讨论、提问、比较时所需要的功能性语言。鹰架语言促进了学科内容学习相关联的语域(speech acts)的发展,对学习任务的有效进行非常关键。鹰架语言需要教师备课时予以充分考虑。而以母语进行的学科内容学习则无需考虑这一点。第三种语言指教师在课堂上捕捉到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产生的随机语言。根据这个定义,随机语言通常是不能提前预测的。但是学习者一旦有了表达想法的需要,教师应该抓住这个时机进行输入,促进学习者语言学习的发展。文化是CLIL课程设计要考虑的最后一个因素,也被称为“被遗忘的C(forgotten C)”。可见,根据4C框架,CLIL的教案包含的要素有:学科、认知、交际、文化、评估标准。

SI课程模式是英语国家(尤其是美国)针对越来越多的外国移民所进行的外语教学课程。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他们完全不懂英语(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或者英语水平 (Limited English Proficiency)极其有限,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兼顾这种多样性,在教授学科内容的同时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英语)水平,以保证所有学习者在学业上的成功。研究表明,这种课程模式可以提高母语非英语的二语学习者在学科内容理解、认读及写作等方面的能力。加拿大在20世纪80年代进行的法语晚期浸入式(大学阶段)教学实验所采取的就是“保护性专业课教学”课程。[4]根据SI课程模式,教师的教学设计需要涵盖八个方面,共涉及30个特点[7],包括备课、背景知识建立、可理解性输入、教学策略、互动模式、练习及运用、上课、复习及评估,等等。虽然其教案书写格式多样,但主要涉及六大要素:(1)学科内容目标和语言目标分别列出;(2)核心词汇;(3)教材;(4)建立背景知识;(5)有意义的学生活动;(6)复习和评估。

上述两种课程模式对教学设计的要求对于我国幼儿园英语浸入式教学的教案书写要素,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通过有效整合CLIL和SI课程理论及教学策略,结合我国幼儿园英语“浸入式”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教案书写包括学科领域(或主题)、学科内容目标及语言目标、可理解性输入、活动、评估等五大要素。

三、幼儿园英语浸入式教案书写要素

(一)学科领域(或主题)――What (subject/domain) do I teach in English?

学科领域(或主题)是幼儿园英语浸入式教师在书写教案时首先考虑的问题。在我们进行教学实验的两所幼儿园中,一所幼儿园实行单科教学,包括健康、科学、社会、语言、艺术等五大领域,但另一所幼儿园则实行学科领域整合的主题教学。无论是哪一种课程框架,都需要教师在授课前确定所授内容的学科领域或主题。学科领域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笔者搜集到的两所幼儿园英语浸入式教案都没有明确列出学科领域或主题,虽然在教学实施中可以看到教师用英文进行各种学科领域的教学,但大都随意性很强。我们需要把这种潜在意识变为显性意识,使教学目标更明确。

在CLIL和SI的课程模式实施过程中,教师大部分是不同学科领域的教师,而且这两种课程模式大部分在小学至大学的阶段实施。所以,在学科领域上教师不需要进行选择,而是自己任教什么学科就教什么学科,所以在CLIL和SI的课程教案中,明确学科领域并未特别加以强调。而在中国进行的幼儿园英语浸入式教案却需要明确这一点,因为大部分浸入式教师是英语语言教师。根据传统外语教学的观点,她们认为自己的教学任务就是教授语言知识,即“我这节课教什么(英语知识)”;而浸入式教师在备课时却需要回答另一个问题,即“我这节课用英语教哪个领域(或主题)”。笔者从实验教师上交的教案中发现,通过英语教授学科领域知识的理念并未在每位实验教师备课过程中内化及体现,而该要素的确定能让实验教师更加明确英语浸入式课程特点并设计相应课程。

(二)学科学习目标及语言学习目标――what will my students be able to do after the lesson?

在CLIL和SI 的课程中都有提及学科学习目标和语言学习目标要分别列出,在幼儿园英语浸入式教案中尤其需要包括该要素,因为浸入式中“语言教学与认知教学并行”[5]79的教学原则决定了这一点。学科目标的确立是确保幼儿认知发展,语言目标的确立则是为了确保幼儿英语语言的发展。笔者采用“学习目标”而非“教学目标”,主要是鼓励教师在备课时思考“学生会学到什么内容”(What will my students learn)、“学生学完后会做什么”(What will my students be able to do)等问题,而不是“我要教什么”(what I will teach)。

实验教师之所以要分别列出这两个学习目标,是要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设计不同的评价方式,以确保实验教师促进学习者在认知水平和语言两个方面的共同发展,而非仅仅是语言。

(三)可理解性输入教学策略(strategies of comprehensible input)――How do I make sure the kids understand what I do and say in class?

如果说上述两个要素解决了教师教什么(what)的问题,那么可理解性输入教学策略则是解决教师达到教学目标的途径(how)的问题。CLIL和SI课程模式是利用目标语来教授学科内容。教师要特别考虑如何让所教授内容被学习者所理解,这绝不等同用学习者的母语教授学科内容的教学方法。其中的技巧在于思考如何“不降低认知挑战的难度而简化目标语言的输入”,并结合各种可理解性输入教学策略确保学习者理解所学内容。英语浸入式教师如果掌握了可理解性输入教学策略,就可以确保幼儿理解所授内容,从而确保其认知发展。

Krashen指出,可理解性输入教学策略有很多,包括:提供语境线索(创设情景),提供非语言线索(手势、表情),平衡所知语言与未知语言的关系,语言调整(语调、重复、讲话清晰、放慢语速等),利用学习者已有的学科知识和经验等。对于幼儿学习者来说,教师要充分利用学习者已有的学科知识和经验(prior knowledge),使背景知识与新授内容有联系。

根据课堂听课及教案书写来看,教师的可理解性输入教学策略显得单一。大部分教师通常选择图片或卡片来介绍实物,但是遇到抽象的词或概念则显得束手无策。如对“空气”概念的讲解,教师通常的做法是把自己对概念的理解用一大堆英文说出来,认为这是输入概念的唯一途径。但是这种方法只会让幼儿不知所云,教师也明白幼儿可能没有听懂,接着再用英文说一遍,如果幼儿还没有反应,教师也会有挫败感。此外,教师普遍有这样的看法:幼儿英文水平极其有限,英文还在学习,怎么还可能用英文来完成学科内容的学习呢?其实这是一个误区。笔者曾经在实验园听过一堂科学课,教师就让小朋友通过触摸、观察及实验明白了“无论吹泡泡的工具是什么形状,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形的”这个科学现象。整堂课用英文,可以看出小朋友完全明白所教授内容,在教师的带领下他们不仅学了英语,同时也训练了猜测和验证的能力。通过可理解性输入教学策略,精心设计输出语言,教师只需简化语言目标而无需降低学科认知的难度。这一点正是英语浸入式的实验教师要攻克的教学技巧难题。通过这一要素的设定,教师提高对可理解性输入重要性的意识,积极探究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最终提高英语浸入式的教学水平。而作为课题组的研究人员,我们也应对实验教师展开可理解性输入教学策略培训及讨论分享,为实验教师提供技术支持。

(四)有趣、有意义和互动的活动――Can the kids learn and have fun in the designed activities?

活动的重要性对于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毋庸置疑。教师通过各种可理解性输入途径帮助幼儿顺利过渡到能够理解新授内容之后,随后主要通过有趣的游戏及以玩为主的活动来进行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巩固。但是根据笔者的观察,部分实验教师设计的活动意义不大,只是为了活动而活动,活动的目的也不清楚,结果就是小朋友打打闹闹蹦蹦跳跳就匆忙结束了。

根据幼儿特征,活动设计最好具备有趣、有意义、互动三个特征。教师要考虑四个因素:活动内容、目的、步骤和互动方式。活动内容有时以学科知识为重,有时以语言知识为重。目的则分为巩固知识,确认理解或评估。在讲解步骤的环节教师要特别简化语言,多用可理解性输入策略,以确保幼儿理解活动流程。记录互动方式可以提醒教师采用多种课堂互动方式,主要包括:教师对全班(T-W),教师对个人(T-I),两人一组(P)和多人小组(G)。如果教师每节课或每个活动的互动方式只有一种,通过看记录,教师就可以自我反思,意识到课堂互动方式更加多样。

(五)可以观察得到的评估(observable assessment)――How do I know that the kids have learned?

评估是教案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对于幼儿来说,无论是教授学科内容或是语言,教师都无法通过试卷来进行评估。在幼儿园阶段,评估方式的特点应该是“可以观察得到”。教师可以利用提问、活动或任务设计等途径了解小朋友的理解和反应,以确保达到教学目标,评估方式可以分为教师观察和搜集学生作品两个方面。教师观察内容包括活动进展是否顺利,幼儿是否能完成任务(认知及语言任务),幼儿行为及幼儿反应。教师观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课后可以把学生所做的各种活动材料收集,建立学生学习档案,这也是评估学生学习效果的另一种方式。

评估要素在教案书写中是留白的,要等到教师上课之后再书写,也可以看作是教师的课后反思。在收集的教案中,我们发现实验教师极少涉及评估这一要素,这说明教师在备课中很少思考“怎么才能看出幼儿已学到了所教授的内容”这个问题。希望通过这个要素的书写,促进实验教师思考并在教学上实践。

上述五点幼儿园英语浸入式教案书写要素是在借鉴了CLIL课程的理论框架和简化了SI课程教案书写要素的基础上加以充实和改进,符合我国英语浸入式在幼儿园这个特定阶段的特点,具备可操作性。为了更加直观理解,笔者制作了教案书写模板(见表1)。

教案书写体现了直观、互动、反思等特点。教师通过这个教案书写模板,可以根据要求一目了然地进行课前准备,并且根据模板提供的要素线索,进行自我提问和反思。

该教案书写要素并未把CLIL课程模式中的文化作为一个单独的要素列出,原因是在幼儿园阶段,文化的概念无需明确提出,而是融入到课程的主题或领域中涉及。另外,在SI课程教案书写中有提到教材要素,而在幼儿园英语浸入式教案中则无需列出。原因是我国幼儿园阶段不属于义务教育,并没有规定的统一的教材。目前大部分幼儿园英语浸入式教师都是整合不同的教材或教学资源进行备课,所以在教案中无需也无法列出所使用的教材情况。

四、结 语

要使实验教师内化幼儿园英语浸入式教案书写要素,按照要素书写教案,达到更理想的效果,还需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1.幼儿园要构建英语浸入式课程框架结构(curriculum map)。只有有了课程框架,教师才能按图索骥确定自己所教学科及语言在整个课程框架中的位置,使教授内容更趋于科学合理,符合幼儿发展的需要。

2.幼儿园教师要进行教案书写专项培训。因为教案要素涉及CLIL和SI的课程理念,在推广书写要素之前幼儿园要争取教师的认同及理解,否则教师在书写教案时仍会觉得无从下手。如果教师不认同,其积极性就会降低,并阻碍幼儿园英语浸入式教学的顺利进行。此外,提高教师的可理解性输入教学策略,鼓励教师大胆尝试,这些都可以让教师感受到支持和帮助,对教学的顺利进行及开展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强海燕,赵琳.加拿大第二语言浸入式教学创举及其在我国的借鉴[C]//强海燕,赵琳.中外第二语言浸入式教学研究.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1-12.

[2]HARMER, J.英语语言教学的实践[C].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3]张晓遐.怎样才算一节好的英语浸入式实验课[C]//强海燕,赵琳.中外第二语言浸入式教学研究.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162-163.

[4]强海燕,LINDA SIEGEL.加拿大第二语言浸入式教学发展概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4,(7):1-7.

[5]赵微,李闻戈,高小妹.幼儿园第二语言教学的新创举[C]//迟延萍.英语浸入式教学研究论文集.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79-82.

[6]COYLE, D., HOOD, P., and MARSH,D.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

[7]ECHEVARRIA, J., VOGT, M., and SHORT, D.J.Making Content Comprehensible for English Learners the SIOP Model [M].USA:Pearson Education, Inc,2008.

海燕教案范文第5篇

一、勤读书――厚实自己的文化底蕴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认为这话对于教学同样适用,那就是:读书破万卷,教学如有神。读书是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教师读书一要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二要广泛阅读教学专业书籍,如教育教学论著、杂志、名师经验介绍等,而且要做到著作要通读,杂志要精读。教师只有书读得扎实,从学习中汲取营养,才能活得真实,教得厚实。

名师无不爱好学习,善于实践,以行动推进教学改革。他们反复学习当前教育领域内前沿性的东西和教育教学中实用的知识,如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认知协调理论及元认知理论等,使之内化为自己的理念,从而指导教学实践,然后经过长期地实践与感悟,创新出许多有效的教学方法。浙年名师盛新凤酷爱读书,遍读了中外教育名著,并结合语文教学特点,创造性地提出了“三美教学模式”,作为诗意语文理念发展了语文教学理论,成为语文教学园地的一朵奇葩。回想我们自己,读了几本教学专著?研读过几篇教学文章?教师一般认为,读书就是读课本、查教参、搬教案,教材、教参、名师教案就是自己学习的全部,教学论著那是教育家的事。这样把读书蕴藏的精神功能削减为实用价值,以浮躁、功利的态度读书,哪会有成长起来之时?原地踏步,走的再多也不成路啊!虽然我们的使命不是原创教育理论,但我们的教学实践却时时需要先进教育理论来指导。因而,我们要养成博览群书的习惯,培养良好的教育理论素养,成为先进教育理论的跟踪者、解读者、传播者和向实践行为转化的演绎者。

二、善反思――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叶澜教授说,教师要达到“通达洒脱”的境界,不仅要靠理论实践的积累,还需要对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批判性的反思。名师深知,不能把教师的角色定位于知识传授者,这样不利于提高教师专业文化,只会使自己沦为只会“低头拉车”不知“抬头看路”的教书匠。基于这种认识,他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强化问题意识、反思意识,深入到教育思想、教育价值和教师态度等层面上,把反思看成是对教师全部生活方式的审视。通过反思,把自身的经历、经验、实践转变成自身成长和发展的新起点,形成更为丰富的教育智慧。他们还用笔记录校园生活、教育事件、教学实践的成功与失败,让记录成为反思的延伸,提升自己,启迪他人。湖北教师陈海燕伴随着教学的风风雨雨,笔耕不辍,用心写出了教学系列文章、班级管理系列故事,下乡支教时又留下了一连串的“支教手记”等,在反思与记录中积淀教学智慧,提高教育能力,升华教育情感。回首我们的实践历程,有过多少反思?留下了几多文字?我们大多把反思看成是自我封闭的思考,把记录当成是额外的负担,把身边的教育故事当成课后的谈资,却无心记下那灵光一现的精彩瞬间。没有反思哪来课堂的灵性、大气与开放?学名师就要善于学习借鉴他们的反思理念,以学生的视角、同伴的视角、超越自我的视角反思自己的教学,在反思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三、敢创新――培植独特的教学风格

教学是一种艺术,教学需要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遵循一般的教学规律,而且要结合自己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突破和创新。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在教学或处理教育事件时,常常会表现出惊人的智慧,并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风格。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执教童话《小稻秧脱险记》一课时,文中的杂草被喷雾器大夫用化学除草剂喷洒过后有气无力地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可是,一位小朋友说杂草这句话时,气力十足,声音宏亮。于老师幽默地说:“要么你的抗药性强,要么这化学除草剂是假冒伪劣产品。我再给你喷洒一点。”说完朝那位小朋友做了喷洒动作,全班学生都哈哈大笑。小朋友再读这句话时,果然耷拉着脑袋,真的有气无力了。于老师表扬说:“你读懂了。”孩子也开心地笑了。千人千面,每个教师在教学中都有自己的教学特点,在学习名师的过程中,不能执迷于“一招一式”的模仿,更不能削足适履,迷失自我,要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优势,培植自己的亮点,要有超越名师,超越自我的勇气和信心,深入钻研,实现教学上由“胆大妄为”向“胆大敢为”再到“胆大有为”的质的飞跃。

四、事业理念――成就名师的力量源泉

德艺双馨的戏剧界艺术大师常香玉说过:“戏比天大。”在名师眼里,就是“教”比天大。他们把教书育人当成一项崇高的事业,而不是职业。事业的理念使他们淡泊名利,执着追求。李卫东老师在极其简陋的学校里遍读中外教育专著;王菘舟老师在破旧的古屋里听着雨声和蛙声,磨课《只有一个地球》,四易其版;窦桂梅老师两年内完成了三部教育著作。而我们把教育当成职业,对工作少有激情的投入却有过多的抱怨。我们看到的只是名师的课堂上那鱼水亲和的场景,行云流水的教程,却没有看到名师课堂背后长期积累、反复历练、不断反思、不断超越自我的煎熬与磨练,而这也正是我们同名师有差距的根本原因。因此,我们追求名师首先要拥有对教育事业执着的情怀,把事业融入自己的生命,以事业的理想支撑自己的教学成长生涯。

几番思索,几番收获,名师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一帆风顺的。用“复制”加“粘贴”的方式学习名师是肤浅和幼稚的。我们既要用外在的眼睛看现象――产生对名师的向往,更要以内在的眼睛看真谛――找准追求名师的方向。以事业的理念投入教育教学,博览群书,勤于反思,敢于创新,反复锤炼、打磨自己,这就是成为名师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陈海燕.教育叙事伴我行[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9).

[2]谭仁杰.做研究型教师[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黄瑞夷.为什么我没有自己的教育故事[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9).

海燕教案范文第6篇

一、主要成绩:

1.学习高效课堂理念,认真实践。

当前教育教学追求的根本目标就是轻负担、高质量。

我校在素质教育大环境下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最近,举行了345高效课堂听、评课活动。 在整个345理论学习过程中,我们教研组的老师们集体学习、研究、深化其要素。在教学设计方面,积极实践以学生的学为主体的导学案,从各个方面去充分的渗透教学知识,而不是按照教学目标盲目的制定教学案。在教学过程方面,从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改变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突出学生之间的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从而达到共同提升的最终目的。

在教学评价方面,形成多元化、过程性整体评价体系。在认真实践345高效课堂的过程中,通过认真备课、备学生、备教材,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首先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再通过课程设计中的一些小活动,让学生从快乐的游戏中,学会主动学习、主动发现,并通过探索问题,同学之间互相合作,共同去解决问题。真正实现合作互助的共同学习。在过程学习结束后,组织学生以教材下的学案来进行课堂评价。尽量多的让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使得教师的思维和学生的学习体会能够达到共鸣,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2.集体备课求真务实。

集体备课统一规划,以课堂教学常规教学

研究为主,每次备课坚持中心发言人制度,中心发言人将发言材料印发给每位同志,集中备课时学要素,规范教学行为,重视重难点的突破,重视教法设计和学法指导。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老、中、青年教师畅所欲言,献计献策,大大减少了教师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对教学六认真的贯彻和落实,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成长,指导性和实效性较强。组内学术气氛浓厚,一个团结和谐、求真务实的集体正在形成。

3.教师培训渐成体系。

本备课组共有7名语文教师,其中三年以上教学经验的有2人,xx年以上教学经验的有5人。备课组十分重视对他们的培养工作:首先,采取了中心发言、上公开课、听课导课、结帮学对子等多种形式对青年教师进行悉心指导。其次,尽可能为他们创设展露才华的舞台,如推荐郑英杰、宋春艳老师参加学校的公开课、课件比赛等活动,推动他们尽快成长成熟。再次,在教学的过程中,随时留心他们的闪光点和不足,或褒扬或提醒,重在研讨问题、指导示范。如个人教案,要求他们设计规范、过程流畅、材料翔实,重难点突出,教法、学法明显,坚持写教学后记,注意教学的反馈和反思。周记批改,以郑英杰老师为例,说明全收全查、有等级和评语,评语重对学生激励、沟通、指导的评改方法;作文指导,以杨海燕老师做示范,突出眉批、旁批与总评相结合,教师评析与学生自改、互改相结合,重在实效的方法。第四,结合教委的督导、学校的质量年工程、青年教师公开课、汇报课等活动,相机诱导,兴教学教研之风,求稳步上升之效。第五,老少搭配结对子,老教师的经验、技巧和青年教师的新观念、灵性相得益彰,从备课、课堂组织、试卷命题。相互学习,共同探讨,一齐进步。

4.青年教师进步显著。

通过营造和谐、民主、进取的氛围,通过全程的关注与指导,通过备课、听课、议课等形式,青年教师也虚心学习、潜心钻研、博采众长,本备课组的年轻人成熟很快,成绩斐然。宋春艳、郑英杰等老师逐渐由教育的新手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能手,杨海燕在做好班主任的同时,也逐渐成长为教学的一把好手。

5.加强学生语文基本技能训练。

在起始年级,可能要研究怎样在教学中切实开展学生书写训练、系统扩大阅读量、加强文章格式、文体特征训练。初一、初二、初三对各种问题都要训练,初四时才能很好而有效地进行针对中考的作文训练。 坚持听课、评课,加强教师间的合作交流学习。本学期初,初一语文组增添了一名教学新手,为能实现齐头并进,相互提高,在教研室的组织下,我组成功组织开展了新教师见面课,课前多次进行集体讨论,在充分尊重主讲人教法和教学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可行性的建议和意见,帮助其设计了教案,授课时本组成员全体参与听课,授课后及时反馈指导,寻找解决对策,帮助该组成员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总结,寻找问题。这样,既促进了新老教师间互相学习,达到共同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又帮助新教师快速成长。加强教学反思,不断改进提高 我们在抓好集体研讨的同时,要求备课组每位教师要认真写好教学反思、教学后记,年级组定期检查。通过反思和总结,对教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通过总结和分析,进行纠错和补救,同时又为下一轮备课及教学提供

宝贵的经验借鉴。反思时,我们努力做到围绕某个教学问题,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而不只是简单地回顾教学活动和效果。不仅要注意反思的落脚点、 还要注意反思的实践性和发展性, 通过反思,促使教师主动地将与教育教学行为有关的因素纳入到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来,慎重审视自己教育教学活动,并积极寻找新思维、新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二、努力方向

1.理念方面,

还要继续学习345高效课堂理念。对学情、学案、能力提升训练等方面的研究还需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在新课标下如何真正以学生为中心,备足学情,有力调控课堂节奏和氛围,尽可能多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留足学生思考和笔记的时间,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备课方面,可探讨如何进一步发挥集体的智慧和优势。由于教学任务中,作业批改量大,受检内容多,教师用于深钻教材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更不用说课外挤用时间多读点书了。可提前将下期教学任务分派给各位教师,每个教师只负责2-3篇课文的教案准备,要求教师要参考多种教辅资料,深入钻研教材,写出内容深入材料详尽的教案;学期开始时,备课组收集整理成母教案,印发给各位教师,由各位教师在根据该班具体情况修订、补充、完善。

海燕教案范文第7篇

学校全体初中教师

二、培训目标

参加培训的每位教师都要达到以下目标:

①能够熟练访问学校网站,在学校网站上发表自己的文章;

②能够熟练的访问远程教育资源;

③能够熟练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的内容,能利用课件上课;

④能修改教案,并且保存和打印为自己的教案。

⑤能够利用word处理自己的文档;

⑥能够利用excel处理简单的数据;

⑦了解因特网能够在网上搜集资料;能够下载资源和保存资源

⑧能够制作简单的课件。

三、培训地点:

四楼微机室/电子备课室

四、培训时间:

每次业务学习(单周)下午4:00至5:30为培训时间,每天早上时间为开放时间,电子备课室开放,由专人辅导。

五、考勤制度:培训期间实行签到制,政教处管理。培训教师由张亚娟、马小琴、杨婷三人组成,每次培训由一人主讲,其他二人负责指导,每次培训结束后要进行考核。考核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年度考核,对成绩优秀者给予一定奖励。

六、培训安排如下:

周别

星期

时间

培训内容

主讲人

1

4:00-5:30

学校远程博客圈介绍,申请帐号,发表文章。

马小琴

3

课外活动

练 习

3

课外活动

考核上周学习内容

1

4:00-5:30

远程教育资源介绍,访问远教资源

马小琴

3

课外活动

练习

3

课外活动

考核上周学习内容

1

4:00-5:30

利用远教资源课件,修改教案

杨婷

3

课外活动

练习

3

课外活动

考核上周学习内容

1

4:00-5:30

word的基本操作

杨婷

3

课外活动

练习

3

课外活动

考核上周学习内容

十一

1

4:00-5:30

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

刘燕

3

课外活动

练习

十二

3

课外活动

考核上周学习内容

十三

1

4:00-5:30

利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

3

课外活动

练习

十四

3

课外活动

考核上周学习内容

十五

1

4:00-5:30

excel的基本操作

冯海燕

3

课外活动

练习

十六

3

课外活动

考核上周学习内容

十七

1

4:00-5:30

利用flash制作课件

马小琴

3

课外活动

练习

十八

3

课外活动

海燕教案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小学英语 微课设计 五部曲

微课主要是以视频为载体,针对某一知识点或者教学环节而开展的一种多元化、情景化的新型网络在线视频课程。微课以其短小精悍、简洁明了等特点被广大教师关注。于教师而言,微课打破了传统教育下教师听评课模式,是革新传统教研与教学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于学生而言,微课更能满足学生对个性化学习、选择性学习的需求,既能查缺补漏,还能帮助学生巩固与强化相关教学知识,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种有利补充与拓展。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现代课堂教学中涌现出多种以信息与通讯技术为主的教学手段,尤其是随着无线网络与数码产品的普及,基于微课的学习将会越来越流行,微课必将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与教学模式。那么,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一堂好的微课呢?这成为广大英语教师共同探讨的话题。

一、了解微课定义、内涵及其作用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设计好一堂微课,就要对微课教学的定义及其作用有全面的了解。

1.微课主要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5到10分钟的时间录制讲解教学内容的某一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的一小短视频。

2.微课作用:打破传统教育教学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让学生随时随地地利用网络进行在线学习,但它只是一种启发、解惑的教学形式,不能替代教师专业知识的讲授。

二、准确定位目标编写微课教案

在编写小学英语微课教案前,教师要首先充分了解课本教材与学生学情,制定微课所需要求的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学“What’s behind/on/under...”这一句型的提问与回答时,由于本次微课教学的对象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已基本积累与掌握一定的英语词汇量,能运用简单的句型与词汇进行英语表达,也具有一定的操作能力,能灵活对视频进行播放、暂停与回放。而且学生在四年级已经学过有关in,on等介词及“there be”句型的用法,这些将为本堂课的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教师可以设定以下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看微视频,能基本理解与掌握on,under,in,behind等介词及“What’s in/on/behind/under”句型的用法与答法,并将其运用到教学情境中。

能力目标:通过微视频学习,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与运用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微视频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三、搜集微课素材制作初始课件

设计好微课教案以后,接下来就需要教师进行微课的初始制作了。这里我们可以主要将微课设计分为以下五个环节:

1.导入环节。由于微课时间短暂,因此在微课设计时应当注意导入课题的途径与方法,尽量做到迅速、新颖且与课题关联紧凑,以便有更多的时间用来进行教学内容的讲授。在微课设计中,教师不妨采用这几种途径来进行课前导入环节:(1)设置相关题目导入课题;(2)开门见山导入课题;(3)从实际问题、生活现象导入课题;(4)设置疑问或悬念导入课题;(5)从已学知识出发导入课题。

2.预习与练习环节。这是微课教学设计中最核心的一个环节,教学成败在此一举。在小学英语微课教学设计中,教师可将本环节设计为“学”、“说”、“问”、“答”。课前进行单词的学习与拼读,用这种方式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在学生掌握单词拼读的基础上,进入“说”环节,教师可将含有单词的卡片或图片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单词词组的重组,让学生会说、能说,进而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与运用能力。如教学“Our dreams”一课时,教师可将与梦想有关的几个单词列举出来,再让学生用这些单词说出自己的梦想。为了加强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巩固,教师可通过提问与回答的途径启发学生学习与思考,提高学生英语表达与运用能力,最后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操练。

3.巩固环节。这一环节是为了有效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能力而设置的。这一环节的实施,教师可通过录制5分钟~10分钟的微视频展开,教师将教学重点与难点以视频的形式再现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回忆与再现加强对先前知识的巩固与复习。

4.总结环节。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写作能力。在小学英语微课教学设计中,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内容,然后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想象能力,让学生进行思考与写作。

5.布置任务环节。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而设置的,它能够真实反映学生学习情况,让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直接了解与掌握,是微课教学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教师可根据教案的相关步骤,搜集整理出多样化、多元化的多媒体素材,并将其制作成布局合理、画面清晰且具有吸引力的精美课件。在微课课件的制作过程中,教师除了下载教育资源的配套素材之外,还可以从互联网上直接下载相关图画与视频,丰富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四、结语

随着微课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普及与广泛运用,大家对微课教学已不陌生。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这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方式引进课堂教学,以营造和谐、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进而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能力,构建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范洁.基于故事教学法的小学英语微课设计与开发研究[J].新课程(上),2015,12:204-205.

[2]肖磊.小学英语微课程初探[J].山东教育,2014,34:51-53.

[3]朱海燕.故事教学法下的小学英语微课设计与开发探究[J].新课程导学,2015,28:7.

海燕教案范文第9篇

关键词:思路教学;政治学科;应用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3-0008

思路教学的核心是思维能力,一个人思维能力的不断创新,会使其得到全方位的发展,进行思路教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采取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极好的引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学习,运用正确的教学思路,打开学生的创新思维,不断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开发学生的智力资源,在进行政治学科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加强对思路教学的应用探索。

一、何为思路教学

思路教学就是对一个人思考问题的方法进行一定引导作用的方法,简言之,也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经过形象化的讲解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的过程。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题时,教师运用一些比较新潮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不断地转换自己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方向,从而找到与之相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素质教育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教学目标,通过这一目标的实行,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也是进行思路教学的主旨。思路教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教师对教案的编写情况,教案的编写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二就是学生的学习思路,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变换;三就是教学思路,这个方面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成,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极大地鼓舞学生学习,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教学思路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要想更好地培养初中生的政治素养及文化,就要抓紧落实,把思路教学真正运用到初中教学中。

二、思路教学的特点

近年来,在新课改的不断发展下,教师已逐渐改变以往陈旧的教学方式,不断寻求新颖的教学方法,而思路教学就占首要地位。相对于以往的教学方法,思路教学更加新颖,学生更容易接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自身情况,引导学生“从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我该怎样做?”这三个方面进行思考。有趣的探索方法不断地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整个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要懂得换位思考,与学生进行身份互换,了解学生心里的想法,致力为学生清除学习障碍,加强学生的道德思想建设。真正立足课堂,从实际出发为学生考虑,引导学生思想开放化,从全局考虑让学生做到全面发展。这里借陶行知先生四解一用,真正践行四解,让学生拥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更活跃灵敏的思维,使之成为能说会道的人。但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很多教师更加注重对理论知识的灌输,导致很多学生出现厌学、逃课等状况,叛逆心理十分明显,这是不利于教学的。教师应突破传统教育观念,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了解更多课外知识,借此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三、思路教学的应用

1. 立足课堂,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

在政治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方面的讲解,还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定点带学生参加相应的课外实践活动,不断加强学生的实践基础技能,在进行思路教学时应引起注意。

具体举例:比如学生在学习课文《春》这一教学案例中,教师不仅要给学生讲解文中的基本热荩让学生了解作者描写春天时的心情,了解作者在课文中刻画的相关景物,教师还要通过思路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把文中春天的景色和现实生活中春天的景色进行描绘,看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点或相似的地方,这不仅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掌握,也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记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天分。从作者的构图及内心出发,了解作者内心真实的感受,这样既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度,也加强了学生的实践操作。

2. 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抓住主体教学

兴趣是学好初中政治学科的关键。不断深入的理解才能对一件事情产生兴趣,也才能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进行思路教学时应该注意这一点。

具体举例:记得就读初中时,上到一篇名为《海燕》的文章时,经过一系列的讲解之后,教师问:同学们,学完这一课你们有什么感想或者有什么收获啊!大家可以举手起来畅所欲言。在教师的引导下,有同学说:“我不喜欢海鸥,我喜欢海燕,我会像它一样无论遇到任何事情都不气馁,高傲地飞翔。”也有同学说:“学习这篇课文后,我懂得了运用拟人与夸张的修辞手法。”还有同学说:“我喜欢文中的海燕,它不只是一只海燕,更是无产阶级革命的象征。”听了三名同学的发言后,其他学生纷纷举手发言。可见,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敢于做自己是极其重要的。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学生为主体,不断深化教学内容。

四、结束语

可见,思路教学在学习过程中所占据的主导性是很高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探索,寻求更加新颖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加强引导,让学生敢于表现自己,不断地展现自己的个性,真正奠定思路教学在初中政治学科中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徐秋涛.文化安全及其界定的新尝试[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0(4).

[2] 林岩峰.军队网络安全与军队网络安全文化[J].改革与开放,2010(20).

[3] 陈夏飞.营造生活化的政治课堂[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6).

海燕教案范文第10篇

路边,一簇簇的野,默默散发清香的野,小巧但用途广泛的野,开得十分美丽、旺盛。

冉晓阳头上系着绢质的蝴蝶结 ,穿着淡粉色的百褶裙 ,系上鲜艳的红领巾,像一只轻盈的小海燕,迎着早晨的阳光向学校“飞”去。

晓阳一路跳着、唱着,踩着路边的野花,转动起来的裙子宛如一朵盛开的,漂亮的“蝴蝶”追逐着花儿的香风。不知不觉,野花采了一大把。

哟,前面不是语文老师的办公室吗?今天是教师的节日,陈老师在干什么?晓阳轻轻的走过去,依稀可以听到放东西的声音 ,还有吱呀的开门声、轻轻的关门声和渐渐远去的脚步声。

晓阳拿着那簇野花走到窗前,陈老师走了,夹着钢笔的数学参考书和摊开的教案上只孤零零的躺着老师的眼镜,因为匆忙还没有放好。晓阳脑海中,又会想起刚刚陈老师匆匆的脚步声,她一定去教室跟同学们面批作文了,老师,您总是那么匆忙。桌角上的台历静静的翻开着,“中国教师节”五个醒目的黑体大字却没被老师察觉,依旧任劳任怨的工作,依旧不休息。

晓阳的蝴蝶结忽然碰到一个东西,抬眼一看,哦,老师的窗帘,浅浅的天蓝色。晓阳知道,陈老师每天清早到校的第一件事,就是拉开这个窗帘,打开窗户,在轻轻撒进屋来的灿烂的阳光的伴随下,批改作业,编写教案。这美丽的颜色,多么像陈老师带给大家的那无尽的、温馨的、妈妈般的爱呀!

当晓阳的眼睛瞥见地球仪上那个雄鸡状的红色板块时,不由得想起陈老师经常在课堂上说的话:“我们是自豪的中国人,我们应当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民族!”

地球仪下面放着瓶敞开着的纸盒盖的墨水,用这瓶墨水写成的蓝蓝的笔迹,沁透着老师多少心血和汗水呀!还有那已经用旧了的笔筒……咦,对了!晓阳望着笔筒,眼睛一亮。他从手中的各色野花中挑出了一把开得正旺的野,小心翼翼得用鲜艳的红色丝带捆在一起,放进了老师的笔筒,对着陈老师的办公桌轻声说:“老师您就像这花儿,平凡而伟大。”

上一篇:故乡教案范文 下一篇:项链教案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