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站考察报告范文

时间:2023-02-21 04:57:35

光伏电站考察报告

光伏电站考察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能源战略,能源立法,改革

一、中国能源立法的新举措

“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促进法国际研讨会”于2004年5月14-17日在北京全国人大会议中心召开,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就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促进法》(草案建议稿)的起草背景、涉及的国际经验等立法相关问题展开讨论分析,对政府建议稿进一步修改,加以完善(参见全国人大会议中心编制:《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促进法国际研讨会会议说明》。)。

在2003年10月15日召开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促进法》(草案建议建议稿)起草第一次工作会议上,“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促进法”就被列入全国人大2003年立法计划,委托国家发改委起草。起草小组及下设的顾问专家组和专题研究组于2003年12月上旬完成建议稿的第一征求意见稿初稿,2004年6月向人大环资委递交建议稿,2004年底前提交送审稿,2005年完成立法程序。

《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促进法》的制定是我国能源发展史上的重大举措,人大常委会调整了五年立法规划的项目优先顺序,加快了立法调研节奏以确保该法提前制定。为什么一部能源立法引起如此的重视,发展可再生能源对中国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具有怎样的意义?

二、略显疲态矿物能源

人类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实践很早以前就开始了,比如使用风磨、水车、水磨等利用风能和水能推动的生产劳动工具。进入工业化生产时代,人类对矿物能源的利用超过了可再生能源,尤其是两次工业革命大大地推动了人类对于化石燃料的开发和利用,两次能源转变确定了目前世界的能源供应结构。

第一次能源转变改变了人类长期以来依靠自然能和人畜力来获取热、光和动力的作法-以煤炭为燃料的蒸气机出现后,到1920年煤炭占世界商品能源的87%,基本取代了非矿物质能源。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电能和内燃机同时开启了第二次能源转变的序幕,石油自1859年起登上世界能源的舞台(这里是以1859年美国人在宾夕法尼亚州打出世界第一口21米深的油井为近代石油工业的开始的标记。),大约经历了100年,到1959年世界石油消费比重提高到50%(1920年为20%),而煤炭消费的比重降至48%,石油、天然气成为全球的主导能源。(朱成章:《世界能源的未来》,载《中国电力》2003年第9期。)

21世纪正处在第三次能源大转变时期,一般认为1973年中东危机触发的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可作为第三次能源大转变的起始点,这次石油危机不仅严重地影响了当时世界经济的发展,也使人们对21世纪世界能源供应预测蒙上了悲观的阴影-认为“石油将在三、四十年内告罄,天然气也只能维持60年左右”。(朱成章:《世界能源的未来》,载《中国电力》2003年第9期。)然而,虽然对矿物能源的消费有增长的趋势,然而这种增长却是缓慢的(根据国际能源署(IEA)最近出版的《世界能源展望》(2002年版),它对世界能源需求预测至2030年。世界一次能源的需求量2000年为9179Mtoe(下均同),到2030年增加到15 267 Mtoe,增长66.33%;世界终端能源消费量2000年为6032Mtoe,到2030年增加到10080Mtoe,增长67.11%.)。到今天为止,20世纪70年代预计的世界资源短缺并没有出现。随着技术和经济的发展,能源资源的基础还将不断扩大。由于矿物能源储存量(常规及非常规)的新发现,以及对它们的可采性做出的广泛的评估,都认为21世纪经济发展不会受到能源资源短缺的限制。矿物燃料的储量达到13000亿吨,而矿物燃料的总资源量达到50000亿吨,至少供人类使用100年是不成问题的,在21世纪绝对资源量不会短缺。(WEC(World Fixity:_ Council), IIASA(Inter-national Institute tl>i Applied SystemsAnalysis)。 Gloliail Energy Perspectives to2050 and Beyond.)有可能整个21世纪还是矿物能源为主的世纪,能源前景光明。

“意想不到的情况总会发生,你最好做好准备。”这句由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提出的撒切尔定律反映了世界能源在短期不会出现供应危机的大前提下,一些国家在能源问题上已经未雨绸缪地积极寻找对策,推动本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转型。这是因为经过多年的实践,传统的矿物能源在生产和消费中存在的诸多弊端暴露无遗:首先,矿物资源地理分布是不均衡的,导致能源需求和能源生产在地域上分布不一致,以石油为例,随着时间推移,石油出口地区越来越集中在中东地区,而石油需求地区分布越来越广泛,供应链也越来越长,很多发达国家(如美国)和发展中国家(如中国)每年都需要进口大量的石油。这种依赖进口的石油供应极易受政治、外交、军事等因素的影响而受到限制,影响一国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以美国为例,1973年中东石油危机使美国的石油和燃气价格全面上涨,能源价格平均增长了四倍。)。其次,在矿物能源的生产消费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排放有害物质,产生环境问题,人类长期使用矿物燃料已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所以,身处21世纪能源大转变的十字路口,面对已经略显疲态的矿物能源,各国必须做出抉择,培育新的能源结构,开发出可以替代矿物能源的新型的能源-各国面临两个选择:核能和可再生能源。

三、止步不前的核能

核电在20世纪80年代增长了140%;而在20世纪90年代却停滞不前,从1990年的3.28亿千瓦增加到2000年的3.48亿千瓦,10年中只增加了2000万千瓦,10年总增长率为6%.2001年核电装机容量增加了30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超过3.5亿千瓦。2001年仅有俄罗斯一座新的反应堆并网发电,使世界总的反应堆数量达到了436座。(蔡芸:《21世纪:新能源的新世纪》,载《经济工作导刊》2003年第4期。)2001年是第一次既无新的反应堆开始兴建,也无反应堆被永久性地关闭的年份。2001年美国政府和核电工业部门开始谈论“核电复兴”。2001年5月17日,美国总统布什颁布新的美国核能政策,指出“应该发展清洁的、资源无限的核能”,能源政策提出“把扩大核能作为国家能源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提出促进核能复苏和发展的一些具体政策”。(江红:《小布什政府能源政策初探》,载《国际石油经济》2001年第7期。)2001年1月底,俄罗斯原子能部副部长尼克马图林说:“位于俄罗斯欧洲地区不久将面临电能短缺危机,政府唯一的解决方案是修建新的核反应堆”。(熊本和:《世界核电的现状和未来》,载《国防科技工业》2001年第4期。)为防止潜在的能源危机,俄罗斯计划在2020年前修建40座核反应堆。但自“9.11”事件后,美国在已有的反应堆四周布置了武装力量,给这种愿望泼了冷水。甚至国际原子能机构也认为,保护核电站免受空中袭击几乎是难以做到的。西欧大多数国家官方已停止新核电的发展工作,比利时重申其关闭核电站计划,德国政府和核电产业部门已正式达成协议,逐步关闭现有的反应堆。瑞典因不能获得替代电力而推迟了2003年关闭一座核电站的计划。在日本,由于青森县地方的反对,计划中的一座核电站“暂时停建”,日本正兴建的核电站有4座,还有2座处于兴建前的安全审查中。包括阿根廷、巴西、印度和罗马尼亚等国都在继续讨论重新开始搁置核电计划书订购新的核电设备,但所有讨论都没有一项开工计划。在“9.11”事件后,确实许多国家都在重新评价核电发展问题。中国目前虽然核能发电较先进国家仍有较大差距,(西欧150座核电厂所生产的电力占该地区电力供应的30%,北美118座反应堆提供了美国20%、加拿大12%的电力供应。中国发展核电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我国核电的运行机组已发展到7台,装机容量540万千瓦,在建4台机组,2005年前投产使用,届时核电总装机容量将达870万千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3%左右。)但考虑到核能建设需要相对安定的国际政治局势作为保障,在恐怖主义阴影不散的今天,核能对于中国不是最安全的选择。

四、充满生机的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是传统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类不可再生燃料的对称,是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就像风,是可以永续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它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而且资源分布广泛,适宜就地开发利用,它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分类,可再生能源分为三类:大中型水电;传统生物质能;新可再生能源。新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指沼气、气化、乙醇、生物质能发电等)、地热、太阳能、小水电。这里的“可再生能源”,指的就是其中的“新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与矿物能源相比,优势是显而易见的:首先,虽然矿物能源的储量可以保证人类未来一段时间的需要,但是其总量不会增加,用一点少一点,而可再生能源只要开发利用合理,就能保证持续的能源供应。其次,就储量而言,可再生能源分布广泛,资源量巨大。全球每年技术上可获取的生物质能源的资源潜力相当于65亿吨标准煤,相当于2001年世界能源消费量的50%,全球陆地风能资源总量约为53万亿千瓦时,相当于2002年全球发电量的2倍,加上海上可利用风能资源,全球风能资源总量超过200万亿千瓦时。太阳能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可再生能源,每年陆地上太阳辐射能量约为27万亿吨标准煤,是目前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2000多倍。(李俊峰、王仲颖、梁志鹏、时景丽:《我国未来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战略思考》,载《中国能源》2004年第3 期。)水能资源蕴藏量大,是目前能大规模开发、经济地提供电力的可再生能源,全世界技术上可开发的水能资源约15万亿千瓦时。另外还有大量的潮汐能、波浪能等海洋能资源。第三,可再生能源是清洁的能源,生产消费过程中很少或基本不产生矿物燃料生产消费过程中引发的环境问题。

可再生能源相对于矿物能源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当前主要集中在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光伏电池方面,近几年都以年增长30%以上的速度向前发展。风能是世界上利用率增长最快的一种能源,2001年底,世界风力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480万千瓦,比上一年增加37%,目前每年所增加的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已达到全世界水力发电每年所增加的容量,是2001年核电所增加容量的4倍。目前欧洲拥有世界风力发电容量的70%以上,主要是由于强有力的法律支持,促使风力发电在德国、西班牙和丹麦的大发展。德国2001年增加风力发电装机26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达870万千瓦,占世界风力发电容量的1/3,目前风力发电提供的电力占德国电力的3.5%,政府已宣布到2025年将这个比例提高到25%,同时逐步取消核电产业,目前核电占德国电力的30%.西班牙已成为欧洲第二风力发电大国,2001年增加110万千瓦,总容量达334万千瓦,风力发电估计占电力总量的3%.2001年美国重新恢复了风能大国的地位,所增加的风力发电容量为170万千瓦,但还落后于德国,屈居世界第2位。(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促进法国际研讨会会议文件之四:《可再生能源立法欧洲考察报告》。)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太阳能电池的应用也迅速增加。据对制造厂商的调查,直接将阳光转换成电力的光伏(PV)电池的产量在2001年超过了39万千瓦。太阳能电池以36%的年增长率增长,使2001年成为增长率在30%以上的连续第4年。目前世界上所安装的140万千瓦的光伏电池,相当于一座大型燃煤电站的规模,其发电量不是全世界发电量的1%.但如果按目前这么快的速度持续增长,在今后30年内光伏电池将成为全世界的重要电源。(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和农村电力处:《国际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和趋势》,载《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4年第1期。)

五、可再生能源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概况

可再生能源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得到了极高的重视,发展非常迅速,而且不同国家在发展可再生能源时根据各自的能源状况,选择了适应本国情况的发展战略和政策。美国领土面积广阔、能源储备丰富,但中东石油危机迫使美国政府不得不对美国国家能源安全给予高度重视,主要是采取措施改变能源结构,促使能源供应多元化。联邦政府把发展可再生能源直接纳入国家发展计划,建立了综合的联邦能源计划,来应对当时和今后的能源供应问题,包括研究开发、鼓励私人投资、信息传播和市场激励等措施。澳大利亚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推动力主要源于环境保护。首先,与美国不同,澳大利亚国内煤炭资源异常丰富,能源安全并不是政府发展可再生能源的主要动因,而保护生态环境才是澳大利亚政府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出发点:二是提高高峰用电的供应量;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欧洲大多数国家能源多元化的战略选择,为此欧洲大多数国家已经和正在制定新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一般是“到2010年达到10%,2020年达到20%,2050年达到50%以上,使可再生能源逐步发展成为替代能源,而不是补充能源”。(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促进法国际研讨会会议文件之四:《可再生能源立法欧洲考察报告》。)同时,近十年的发展经验表明,这些目标是可以实现的。例如,西班牙、德国等已经超额完成了预期的目标。实现这些目标既可解决能源不足的压力和约束,减少能源进口依赖,也可消除环境污染造成的政治影响和经济压力,调整能源布局、结构,保证能源安全,同时形成可再生能源的高科技技术和新型产业,扩大就业,尤其重要的是可以在国际舞台上打“绿色能源”的政治牌,取得一石几鸟的效果。

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反映了以上几个国家能源政策的改变,能源政策要靠法律法规的形式予以确立和巩固。具体分析各国在制定有关可再生能源法律法规方面,有几个立法基本点和目标:一是改善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如澳大利亚,而欧盟成员国还要完成欧盟指令给各国规定的提高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比例,如德国、西班牙和英国;二是减少对进口能源的依赖,调整能源结构,促进国家的能源安全,如美国;三是推进相关产业和技术的发展。

六、发展可再生能源对中国的重要意义

从世界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看,能源问题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问题。能源的消耗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中国要实现本国的能源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考虑制定符合本国能源状况的能源战略和政策,并且以法律法规形式加以确立。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促进法》(政府建议稿)中提出了针对我国能源问题的立法基本点和目标,对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有着重要意义:

1、发展可再生能源可以改变我国矿物能源储量不足、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分布不均衡的现状。

截至1996年底,我国煤炭可采储量约为1145亿吨,按1996年我国煤炭产量14亿吨计,储采比为82,即煤炭还可开采82年。我国石油可采储量大约为22亿吨,储采比为14.我国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约为7000亿立方米,储采比为35.(《中国能源问题与可持续发展》(PDF版),载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网(.cn)。)据英国石油公司编制的《世界能源统计评论》(1998年6月)报道认为:以煤炭为主的少数国家,其煤炭储采比很高,波兰为209,南非为225,印度为212;年煤炭产量比较大的国家,其煤炭储采比也很高,美国244,澳大利亚327,加拿大110,巴西在500以上。从上述数据对比来看,我国能源资源储量是有限的。特别是优质石油能源资源短缺,是我国能源供应最突出的问题。(世界2001年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10个国家中,中国石油产量占世界第7位,而石油消费量占第3位-引自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02.)

长期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是以以煤炭、石油为主的传统矿物能源为保障的,七十年代以来,煤炭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的75%左右,目前仍高达66%左右,(资料来源于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宏观研究院网()。)这种能源结构特点,在全世界是很少有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导致能源利用率低,经济效益低下。

我国煤炭资源的64%集中在华北地区,水电资源约70%集中在西南地区,而能源消费地区主要分布在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因而,“北煤南运”、“西煤东运”、“西电东送”的不合理格局尚要长期存在,并使能源输送环节中的建设投资增大,能源输送损失增多。

相比而言,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分布广,我国小水电资源的开发量为1.2亿多千瓦,风力发电资源超过10亿千瓦,生物质能资源超过6亿多吨标准煤,太阳能资源在大多数地区可利用价值也非常高。可满足发电、供气、供热、制取液体燃料等多种用途,可替代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多种能源,目前的开发利用量与其资源量相比还只是冰山一角。(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促进法国际研讨会会议文件之二:《关于(政府建议稿)的编制说明》。)我国小水电、风力发电、太阳能热水器已经是成熟技术,可较大规模地提供能源或代替化石能源,其它可再生能源也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因此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代替煤炭,弥补石油、天然气的资源短缺,是我国长期能源发展战略和近期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选择。

2、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可以解决能源开发利用中引发的较严重的环境问题。

矿物能源的生产和消费是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目前我国约90%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来自能源生产和消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烟尘等大气污染物造成的酸雨、呼吸道疾病等已经严重威胁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健康。即使我国实现以能源消费翻一番来保证经济翻两番的目标,能源消费总量仍要增加15亿吨标准煤。如果未能有效调整能源结构,煤炭消费量将增加约10多亿吨标准煤,其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压力是十分沉重的。特别是对山西、陕西、内蒙古等煤炭基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本已十分严重,其带来的环境威胁将更加严峻。因此,控制煤炭消费过快增长,提高天然气、水电、核电、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是环境保护的必然选择。

减排温室气体是全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一个重要问题。从长远来看,我国需要通过降低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等措施,承担与自己国际地位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国际义务。可再生能源是国际公认的清洁能源。因此,从减少气候变化问题国际压力的角度出发,我国也应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速度。

3、发展可再生能源要有助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目前,我国8亿多农村居民的50%,仍然依靠直接燃烧秸秆、薪柴等生物质能提供生活用能,不仅造成严重的室内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影响生活质量,还造成植被破坏,威胁生态环境。全国还有约2万个村,约800多万户、3000多万人口没有电力供应,远离现代文明。同时,随着部分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用能中商品能源比例不断上升,对化石能源需求加大,秸秆等废弃物严重过剩,随地焚烧,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解决偏远地区居民基本电力供应,逐步实现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的优质化和清洁化,逐步采用新技术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特别是促进生物质能源的优质化利用,对农村建设小康社会、减轻常规能源供应的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发展可再生能源要开拓新的经济增长领域。

光伏电站考察报告范文第2篇

记者:潘主任,钢木门窗委员会的三大品牌活动在行业内赫赫有名,您能介绍一下吗?

潘主任:钢木门窗委员会所涉产品类别比较多,可概括为“九门二窗一栏杆”,产品大体上又可归为三大类别:手动建筑门、建筑外窗和电动门。委员会与相关机构或单位合作,做了大量工作来打造三大行业品牌活动。这三大品牌活动分别是:中国(永康)国际门博会、中国国际门窗城、中国门道馆。姚兵会长于2009年提议创办“中国国际门业博览会”设想, 在2010年即变为现实,每年举办一届。中国国际门窗城于2012年正式开业,也意味着钢木门窗委员会开展行业品牌活动的第二个基地正式落成。中国门道馆也在北京昌平正式落成,门道馆将成为全国自动门行业品牌活动的最佳基地。

记者:看来委员会也正是因为所涉产品种类繁多,才成立电动门自动门分会的。

潘主任:其实钢木门窗委员会前身为“建筑钢门窗委员会”,后来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自动门车库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合并,成立了“钢木门窗委员会”。2014年根据钢木门窗委员会分管领域跨度大而广的特点,以及自动门电动门企业的诉求,经委员会代表会员企业多次申请,协会秘书处办公会议初审同意,协会常务理事会表决通过,于2014年6月批准成立了“自动门电动门分会”,委员会承担分会的组建工作。

记者:相信分会的成立能更好地促进行业的规范发展。

潘主任:为了能促进行业规范发展,分会编制了《建筑门窗制作与安装》培训教材,教材分为:自动门篇、电动门窗篇、木质门篇,并组织了相关的培训和考试,企业反响积极,也为今后协会的培训工作积累了经验。并且在近些年里,委员会编制了十余项行业标准,同时也积极组织标准宣贯活动,让标准落实到位。

记者:据了解,委员会也成功举办了许多展会?

潘主任:中国(永康)国际门业博览会一直是委员会重要的活动,今年门博会期间共发生交易额29.2亿元,同比增长4.6%,其影响力正进一步扩大。出于行业需求,2016年5月,分会又在北京举办了“2016中国(北京)国际自动门电动门展览会”,因为华北地区缺少此类专业展会,所以展会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记者:接下来委员会将会有哪些活动呢?

潘主任:委员会将持续推进门窗企业资格登记工作、系统门窗认证;还要完成四本培训教材的编写及全面启动行业培训工作;还将启动“协会标准与行业推荐图集”的征集与编写;还有继续推动网络营销与跨领域企业联盟。

记者:广州铝门窗幕墙博览会现在是行业中最具影响力的展会之一,您能谈谈博览会的发展么?

董主任:2016年3月在广州举行的第22届铝门窗幕墙博览会展出面积达8万平米,共设六大展馆、七大展厅,来自中国、德国、美国以及香港、台湾等24个国家和地区的550多家企业参展,各项数据都创了新高。经历了22年的发展,全国铝门窗幕墙新产品博览会已成为我国整个门窗幕墙行业的名星展会,更是铝门窗幕墙行业最大的展会。为了让展会更有影响力,我们从2015年开始设置“星品汇”创新概念展区,展示节能、创新领域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和技术。“星品”由10多位国内外专家进行评选、200多家权威媒体推介,广泛覆盖消费受众。除此之外,我们每年还会举办“中国幕墙网2011年度大型读者调查暨‘我最喜爱品牌’评选”,评选结果也会在博览会其间公布。总之举办一系的活动都是为了让博览会更具有吸引力。

记者:似乎在博览会期间委员会还会组织行业培训?

董主任:博览会期间举办培训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契机,为了普及和推广建筑门窗幕墙行业所取得的新成果,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水平,2012年3月份,委员会组织资深专家在广州华泰宾馆举办了“第17期全国建筑门窗幕墙技术培训班”,共有127名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2013年举办了“第18期全国建筑门窗幕墙技术培训班”,参加培训人员共计138名;2014年3月举办了第19期全国建筑门窗幕墙技术培训班,参加培训人员共计76名。2015年举办了“第20期全国建筑门窗幕墙技术培训班”,参加培训人员共计76名。

记者:提高行业技术确实是行业协会应该承担的主要工作,可以培养专业人材。

董主任:是的,为此,委员会还参与编修了《国家职业分类大典》,这是规范职业管理的重要举措,作为人力资源开发、培训、规划的重要依据,对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在参与编修《国家职业分类大典》的相关工作中,委员会密切配合协会质量部和相关部门,认真组织和指导铝门窗幕墙行业的相关企业填报资料,开展调查研究,组织专家汇总分析有关数据,顺利完成了相关工作。

记者:住建部取消了“金属门窗工程专业承包资质”,委员会是如何应对的?

董主任:住建部《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取消了“金属门窗工程专业承包资质”,但相关社会诚信体系等措施尚未到位,完全靠企业自律无法保证工程质量,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住建部行政审批“淡化企业资质,强化个人执业资格”的改革精神,根据广大会员企业要求,协会启动了“建筑门窗企业行业资格登记”工作。铝门窗幕墙委员会同其他门窗委员会共同编写了《建筑门窗行业资格等级登记管理办法》等文件。2014年11月份委员会协助协会召开了全国和省市协会的行业资格登记管理办法的征求意见会。委员会还承担了培训教材中《铝门窗制作与安装》部分。除此之外,经过征求行业对一体化资质的修订意见,2014年11月6日《建筑幕墙工程专业承包资质等级标准》正式,并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记者:看来行业协会的认证会是未来的一个趋势。

董主任:其实早在2012年,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生产企业行业推荐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和完善,该办法于2012年11月25日并实施、开展产品推荐工作。截至2015年,通过我国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行业认定的企业共计94家(包括原密封胶领导小组认定企业),硅酮结构密封胶产品共计204个,通过硬质塑料隔热条行业认定的企业共有5家。

记者:那委员会未来还有什么工作计划?

董主任:2016年是“十三五”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开局之年,随着重大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在这一年的落地实施,铝门窗幕墙行业也将进入结构调整的攻坚之年。我委员会将秉承“质量与效益并举”原则,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加快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记者:据了解,塑料门窗委员会很早就开展了企业评级工作?

丛主任:是的,这项工作是闫雷光副秘书长在塑料门窗委员会任主任时提出的,塑料门窗委员会自2011年起就着手在行业内开展企业评级准备工作。2013年8月在哈尔滨、10月在北京召开了两次研讨会。开展这项工作主要是根据2010年7月4日,国务院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印发的国发〔2010〕21号文《国务院关于第五批取消和下放管理层级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决定第五批取消和下放管理层级行政审批项目184项。取消的行政审批项目113项,下放管理层级的行政审批项目71项。在取消的行政审批项目中包括了“第48项建筑外窗生产许可证审批项目”。国务院取消“建筑外窗生产许可证审批”后,希望通过行业管理,加强建筑门窗自律管理,以及结合住房城乡建设部拟取消《金属门窗工程专项承包企业资质》提出的“采用行业自律形式实施行业管理试点”的意向,针对目前行业现状和面临的形势,拟建立门窗生产企业评级体系,用规范行业自律行为的方式,引导建筑门窗行业健康发展。

2014年11月6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向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国务院有关部门建设司、总后基建营房部工程管理局印发了建市[2014]15号文《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的通知》。《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原建设部印发的《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建建[2001]8号)同时废止。在2015年1月1日起实施的标准中已取消《金属门窗工程专项承包企业资质》。

记者:据了解,委员会一直很重视产、学、研的结合发展?

丛主任:是的,委员会一直在努力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科学发展,为了促进产、学、研的结合,政府、协会和企业的结合,为科技成果产业化营造环境、创造有利条件,使更多优秀的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按照协会基地管理办法,经协会秘书处会议讨论,2013年~2015年期间,协会批准并授予了西安高科建材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有机锡环保型材创新示范基地”称号、西安高科幕墙门窗有限公司“建筑门窗幕墙科技产业化基地”称号、广东炜林纳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稀土功能助剂科技产业化基地”称号、佛山市凯粤天雄塑料科技有限公司“彩色PVC-U型材专用料研究制造产业化基地”、内蒙古亿利塑业有限责任公司“钙锌环保聚氯乙烯型材产业化示范基地”称号。委员会批准并授予了亚萨合莱国强(山东)五金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塑料门窗行业建筑五金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称号。共授予了6家科技产业化基地。

记者:除了命名基地,还有哪些举措?

丛主任:委员会还做了大量标准制修订工作,完善塑料门窗行业标准体系。如由委员会主编的《建筑用塑料门》GB/T28886-2012和《建筑用塑料窗》GB/T28887-2012已于2013年6月1日起实施。由委员会和中石化北化院国家化学建筑材料测试中心共同主编的《建筑塑料门窗型材用未增速聚氯乙烯共混料》已于2015年5月1日起实施,制定共混料标准的目的是学习国外先进做法,为从源头控制型材质量提供技术依据和检测方法,以控制和提升行业产品质量。为了适应发展需要,委员会对建筑工业行业标准《塑料门窗及型材功能结构尺寸》JG/T176-2005进行修订,行业标准《塑料门窗及型材功能结构尺寸》JG/T176-2015已于2016年4月1日起实施。由委员会和维卡塑料(上海)有限公司及行业企业共同编制的工程建设标准《塑料门窗设计及组装技术规程》JGJ362-2016将于2016年12月1日起实施。

为了满足塑料门窗在开发、设计领域的选用需求,委员会联合中国基本建设优化研究会房地产总工工作委员会、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共同编制了《塑料门窗应用技术导则》,该导则已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于2016年1月4日批复立项,该导则正在编制中。

为配合建筑节能新标准及被动式低能耗建筑的要求,加快高性能塑料门窗的推广应用,委员会和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共同修订了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7J604《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塑料门窗》,将塑料门窗最先进的技术和产品纳入新修订的国家建筑设计标准图集《塑料门窗》。

2016年委员会申报两项国家标准《塑料门窗用增强型钢》和《建筑用纱门窗》,目前正在审批阶段,希望国标委能够将此两项标准给予批准。因为,增强型钢在塑料门窗中作用是非同小可的,对塑料门窗的强度、刚度和长期使用性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件。纱门窗事关老百姓的生活和防止病虫害的传播,在建筑门窗中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记者:近几年委员会和房地产有关单位合作开展了一些活动?

丛主任:是的,2014年,委员会与中国房地产技术联盟共同评选出塑料门窗行业28家企业生产的52个“2014全国房地产总工优选品牌产品”,并组织企业参加中国房地产技术联盟于2014年12月27日在天津召开的“第七届全国房地产总工年会”,中国房地产技术联盟向这些企业颁发了证书。此项工作深受行业企业欢迎,大大提升了塑料门窗行业企业和产品在房地产行业的影响力。

2015年委员会与中国房地产技术联盟共同成立了“全国房地产与塑料门窗行业联合专家组”,专家组共有房地产和塑料门窗行业的专家31位,专家组的工作是探讨和解决有关行业技术难点和热点。

记者:随着国家对于建筑节能要求的提高,未来委员会有什么计划?

丛主任:2016年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开局之年,我们行业要紧紧围绕国家提出的实现“十三五”规划发展目标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行业难题,厚植发展优势,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节能”的发展理念,实现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记者:据了解,委员会所编制的标准在行业中影响巨大,您能谈谈标准问题么?

刘主任:标准和规范是行业发展的基础,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委员会所涉及的产品比较复杂,比如《建筑门窗配套件应用技术导则》编制工作从2010年7月开始,共涉及建筑门窗配套件的七个方面:门窗五金、门控五金、密封胶条、密封毛条、密封胶、隔热条、通风器,到最后的完成共花了五年时间,作为配套件行业第一本关于产品应用类的文件,对于规范和引导行业产品应用具有重大意义。建筑门窗配套件作为实现建筑门窗功能的关键部件,品种繁多、复杂,编制组在编制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调研与试验、验证工作。该《导则》的实施,为提高建筑门窗的整体性和稳定性提供了技术支撑,为规范建筑门窗配套件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指导,对建筑门窗配套件行业技术进步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导则》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使建筑门窗配套件行业的标准体系更加健全。

记者:在培训方面委员会作了哪些工作?

刘主任:为帮助各建筑门窗、幕墙用密封胶条生产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提高内部产品质量检验能力,保证门窗、幕墙产品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同时为帮助企业培养和吸纳更多持有《职业资格证书》的高技能专业人才,提高企业的技术力量,2013年委员会同国家建材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国家化学建筑材料测试中心联合开展了《建材物理检验工(密封胶条检验员)》国家职业资格技能鉴定工作。第一期共有来自全国13家密封胶条生产企业的16名检验员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核发的《建材物理检验工(密封胶条检验员)》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证书。其中4名检验员获得高级技能证书、12名检验员获得中级技能证书。

记者:未来委员会将有哪些规划呢?

刘主任:委员会将持续推动和引导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激发企业活力,提高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水平和品牌影响力,加强自律建设,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加强企业间和行业间的沟通交流,适应联系越发紧密的市场变化需求。

记者:据了解,委员会一直很重视行业、企业文化工作。

宋主任:是的,企业是协会的根本,委员会非常重视企业的发展。从2007年至2011年,委员会组织了“采暖中国・走近名企”访谈活动,共走访了27家企业,透过这些企业和企业文化,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企业家与企业文化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在这里企业家的素质是起决定作用的,他们在思维、决策和经营管理方面具有独创性的能力。“采暖中国・走近名企”访谈活动,展示的就是我们行业内优秀企业家的风采和优秀名企的文化魅力。

记者:委员会如何帮助企业推进科技技术创新?

宋主任:委员会近些年一直在帮助企业申报“科技成果评估”,2012年,宁波东方热传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塑料散热器、鞍山浩特散热器有限公司研发的钢制散热器,天津金王粉末涂料有限公司研发的采暖散热器用环氧聚酯型粉末涂料均有突破性的创新; 2013年浙江荣荣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压铸钢铝复合散热器;浙江神彩散热器有限公司生产的塑铝复合柱翼型散热器,山东中佳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采暖散热器用紫铜管; 2014年沈阳舒美佳散热器厂生产的专利产品;2015年大连恒宝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钢制板型散热器,均在委员会的帮助下通过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科技成果评估”。在行业标准化建设中,委员会也组织及时修订、制定产品行业标准及国家标准。此外,委员会还组织编写了“十二五期间散热器行业专利汇编”,在高等院校中举办了产品外型设计大赛等。

记者:目前国内各种散热器发展情况如何?

宋主任:为了了解我国采暖散热器行业现状、各类产品的市场份额、技术水平与发展趋势,以及南方供暖市场需求等信息,委员会于2015年4月份开展了行业调研工作,历经5个多月的时间,多次深入企业比较集中地区进行调研,为制定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提供数据参考。【2014年全行业约有2500家一定规模的生产企业,产值过亿企业近50家。钢制散热器、铜制(含全铜、铜铝复合和铜管对流)散热器、铸铁散热器、铝制散热器和钢铝复合散热器所占的市场份额分别为50.3%、19.2%、15.1%、6.9%和5.8%;不锈钢散热器、塑料及其它材质散热器约占2.7%。】

记者:为什么委员会要牵头成立舒适家居分会?

宋主任:近年来我国空调、通风、采暖系统发展迅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舒适生活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一方面许多从事暖通营销、安装的公司从传统型向多元型转化,供热、新风、水除处、热源、除尘、智能控制都成为新的核心业务;另一方面,新兴的采暖模式正在向开放、合作的模式发展,资源共享、产销分离、强强合作等更加凸显,业务转型、系统一体化、智能化正逐步带动舒适家居系统的发展。在国外,舒适家居已从发展期进入成熟期,我国则从起步期走向发展期,我们有理由相信,舒适家居产业未来必将成为住宅相关产业的重要力量。

记者:未来采暖会向哪种趋势发展?

宋主任:目前,供暖方式多元化,但散热器采暖仍是我国基本的采暖方式,很多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也是在原有散热器采暖系统基础上进行的。因地制宜、改善居住环境,推动多种能源在不同供暖系统的合理应用。如今,低碳经济和生态发展已经变成全世界以及国内各个行业发展的一个主流方向,而且房地产业也加入到低碳发展的大军中来。而建筑节能挖潜的部分,更多的是来自暖通领域。新的设计规范中明确供热热媒进水温度75度,出水温度50度,散热器采暖应低温运行;2013年委员会与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做了大量的实验,并对“散热器采暖系统低温运行节能效果”进行了课题研究。散热器与热泵、燃气冷凝、太阳热能等技术的结合,节能优势明显,完全符合产业政策。在散热器采暖系统低温运行应用研究中证明:低温采暖更舒适、健康和科学。

记者:近些年分会在推广钢结构住宅产业化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是否能介绍一下?

党会长:2012年1月,分会向住建部报送了《关于在保障性住房推广钢结构体系的建议》,得到了姜伟新部长、齐骥副部长等部领导的关注和批示,3月,协助部保障司、质量安全司召开了保障性住房采用钢结构体系的专家、企业家座谈会,上报了《会议纪要》,在部相关部门、协会领导指导下,重点指导行业开展保障性住宅建设的试点工作,到2012年年底,已有5个省市的6个公租房建设项目明确采用钢结构体系。2012年4月,住建部以建科(2012)66号文印发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2年科学技术项目计划》,将钢结构住宅产业化推进研究的软科学课题正式下达给协会,根据协会领导安排,分会制定了课题推进的具体工作计划和步骤,成立了课题研究的专家组。5月,由姚兵会长带队,组织部分企业家、专家参加的赴日钢结构住宅技术交流考察团,对日本的钢结构住宅发展经验和技术成果进行学习考察,与日本的建筑企业和钢结构协会组织开展广泛交流,圆满完成考察任务,在行业产生较好反响。按照住建部的通知要求,代表协会为住建部、发改委起草《关于化解产能过剩行业工作方案和建议》,提出了“推广钢结构在建设领域的应用”等具体措施和建议。在国务院的国发〔2013〕41号文《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得到了采纳。2013年上半年两会期间,组织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行业发展提交提案、议案的活动,提升了钢结构建筑的社会认知和了解。《钢结构住宅产业化推进研究》课题于2014年底完成结题工作,政府在出台推广钢结构建筑方面的政策时将其作为主要的参考。

记者:目前钢结构住宅发展情况如何?

党会长:2014年分会开展了对钢结构住宅应用的基础数据摸底调研活动,深入行业协会、企业、工地和车间进行调研、座谈。除向全国的钢结构企业发出调查问卷外,还深入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恒达钢构、山东万斯达、中建钢构天津厂、山东精典钢构、山东仙泊绿建、新疆德坤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等26家企业,调研钢结构住宅的应用体系、技术、造价、建设规模和生产、施工情况的数据,评估钢结构住宅在绿色建筑评价指标和对资源节约、节能减排方面的贡献率;对吉林省住建厅、湖北团风县政府、河北涉县县政府、唐山市、河北隆化县政府、辽宁省金属结构协会、河南省钢结构协会、安徽省钢结构协会、浙江省钢结构协会和福建省建材协会等地方、行业的调研则侧重重点摸清各省市和地区对钢结构住宅的认识水平和应用情况,了解地方在研发、推广钢结构住宅的先进做法和技术成果,为推广钢结构产业的扶持政策和措施,推进钢结构住宅产业化提供基础依据。调研收集的基础性和技术类的数据在分析和整理、研究后,反映在新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中的相关章节内容中,并且也确保了“钢结构住宅研究”的课题成果的质量。《钢结构住宅产业化推进研究》被中国生产力学会授予“2015年度全国优秀生产力理论与实践成果杰出贡献一等奖”,这是建筑钢结构分会获得的首个经济和社科类成果奖项。此外,2015年,精工钢构、山东万斯达、安徽鸿路、新疆德坤4家企业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授予“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殊荣,加上杭萧钢构共有5家,占全国企业住宅产业化基地总数的10%以上。

记者:钢结构金奖是否对行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党会长:“中国建筑钢结构金奖”是国务院纠风办认可并保留的四项工程类奖项之一,也是国内钢结构建筑最高奖项,分会一直很重视奖项的颁发,本着“宣传贯彻评审条例、帮助辅导企业规范管理、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的精神,通过开展“中国钢结构金奖”评审活动,使我国建筑钢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提高。从2011年开始,又组织了“港澳特区钢结构金奖”进一步扩大了该奖项的影响力。在2012年,依据国家的《质量发展纲要》,修订了新的评比条件,制定了新的管理办法。新办法突出了工程质量、量化指标、现场专家考评、绿色施工等特色和内容,扩大了钢结构金奖工程的影响力,满足了服务于当前行业发展的要求。自2015年起,设立“中国钢结构金奖年度杰出工程大奖”,对获奖单位予以物质奖励,并计划用两年时间协助开建的钢结构项目统一建立“强条台账”标准,统一建立“材料台账”标准,帮助他们完善施工、设计文件,使其更具有针对性、合理性、合法性;帮助项目完善焊接工艺评定文件的报告书、指导书、记录、试验等,使之完整有效。

记者:能否介绍一下钢结构扶贫的情况?

党会长:受协会委托,作为对口扶持单位我们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发挥行业优势,扎实开展扶贫工作。自2013年开始,建筑钢结构分会开始了对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的技术扶贫工作,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效果良好。根据团风县钢构企业自身的发展特点,帮助寻找行业骨干企业与之“联姻”,促进团风县钢结构企业与中建钢构、沪宁钢机、长江精工、浙江杭萧、山东万事达等行业“龙头”企业的深入合作, 2014年促成中建钢构有限公司(华中大区)与团风县人民政府共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一起建设湖北钢结构住宅产业基地。2015年,通过组织交流推介,拉近了团风县钢结构企业与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的距离,使团风县的钢结构企业开阔了视野,找准了发展标杆和定位,也促成其与国内知名企业的市场合作。目前,我们已经协助湖北精诚钢结构有限公司获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的“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试点资质”,为企业快速、转型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2015年,团风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64家,在16家产值过亿元的企业中,鸿路钢构、中南钢构、福鑫钢构、潮流钢构、辉创重工、精诚钢构6家企业榜上有名,其中,鸿路钢构的年产值突破15亿元。

记者:钢结构专业总承包资质对于行业发展有何作用?

党会长:根据行业的反映和对企业的调研,钢结构专业承包企业在市场承揽工程过程中,存在行业发展与相关法规不一致的矛盾。为解决这个问题,向建设主管部门提出选择部分钢结构企业进行房建总承包试点,并对拟试点企业做出推荐。先后对40多家企业情况资料进行收集,按照资质申报的有关要求汇总材料,有序推动工作的进展。2014年4月住建部批准一批钢结构专业公司(16家)进行总承包试点,对推广钢结构住宅的发展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为解决专业公司推广应用钢结构住宅扫清了准入障碍。为加强试点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规范项目管理行为,引导钢结构总承包项目健康发展,特制订《钢结构工程项目施工总承包管理实施指导意见书》;发出了《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工程总承包能力的倡议书》,得到各试点企业的响应,纷纷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关实施细则。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工作,邀请全国总承包项目施工管理专家,就钢结构工程项目总承包施工安全、质量控制和施工管理的要点等方面进行培训。培训采用集中讲课、或结合试点企业的具体的工程项目,进行现场检查、诊断与指导等方式。切实提升钢结构企业施工总承包管理水平。该项工作被《中国建设报》推选为2014年度中国钢结构行业十大新闻之首。

记者:未来分会将有什么样的发展目标?

党会长:应该说适应国家、行业的新常态及协会的新常态,以国家、行业、企业的利益为重,紧密结合钢结构行业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是建筑钢结构分会2016年的工作重点。

记者:请介绍一下委员会的发展情况?

缪主任:建筑模板脚手架委员会成立于1993年,前身为“建筑模板委员会”,2002年更名为“建筑模板脚手架委员会”,也扩大了业务范围。2013年,委员会又建立了三个下属委员会来开展工作,分别是:顾问委员会,由全国协会联谊会会长副会长、省市住房城乡建设厅现任领导和业内资深人士组成,主要研究和咨询行业发展战略、重大决策和方向性问题 ;主任委员会,由产业链上的设计、监理、施工、生产和租赁企业领导参加,研究决定行业重要政策措施、立章建制、发展规划、奖项评选、国际交流与合作;专家委员会,由相关的专家学者参加,负责技术咨询、管理咨询、事故鉴定、方案论证、标准编制等工作。

记者:委员会近年来开展了哪些重要的工作?

缪主任:作为行业协会,首先应该了解行业基本情况,2013年2―5月,委员会先后赴江苏、广东、河南、四川、吉林、新疆、天津以及北京等地进行了调查研究,察看了当地建筑施工现场,召开了由模板脚手架生产和租赁及施工企业负责人、技术人员、项目经理参加的座谈会,了解模板脚手架市场状况及使用情况,形成了《中国工程模板及支撑体系的调查报告》。在此基础上,为了解决行业长远发展指导思想和政策导向,通过反复研究讨论,了《中国建设工程模板脚手架行业改革与发展纲要》,这是指导行业在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改革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其次,为了了解国外行业的发展情况,2013年6月份,委员会组织相关企业负责人赴德国、奥地利进行学习考察,拜访了德国建筑保险联合会、德国混凝土质量保护协会,并与5家欧洲模板知名企业接触,还实地考察了德国派利和奥地利多卡公司先进的模板技术及其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形成了《赴德国、奥地利考察报告》。2015年与欧盟混凝土质量保护协会、美国模板脚手架协会和日本模板脚手架协会商定拟开展国际模板脚手架标准比较研究,并与他们协商拟成立国际模架协会,目前全力开展前期筹备工作。第三,为了模架企业取得较为宽松的发展环境,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互惠,实现共赢宗旨,我们联合全国地方22家协会成立了建筑业改革与发展协会联谊会。完成了《中国建筑工人队伍建设研究》、《政府职能转变与协会工作转型》、《建筑业改革与发展意见和建议》、《建筑业企业营改增操作实务》等课题。

记者:目前行业发展有哪些问题?

缪主任:首先是标准。标准的缺失和滞后一直是困扰行业发展的瓶颈,近几年有关模板脚手架的行业标准出台进程加快,但由于严重滞后且技术争议不断,有的标准刚刚出台就又修订;有的地方安检部门又以没有行业或国家标准为由限制产品的应用。我们多次向部里有关部门反映企业诉求,部里对脚手架标准也很重视。2011年委员会参编了国家标准《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 2013年参与了《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和《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JGJ74-2003)的修订工作;2015年,为了规范铝合金模板产品生产,根据2014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归口工业产品行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建标[2013]170号),作为主编单位,委员会与20多家参编单位共同努力,开展了《铝合金模板》标准编制工作。

其次便是资质问题。受住建部委托我们组织力量编制了《模板脚手架企业资质标准》,为了帮助广大工程模板脚手架企业顺利实现资质就位,拓展经营领域和空间,推进模架企业生产施工一体化经营,针对企业严重缺乏技术管理人员现状,同时考虑到相关行业需求,2014年委员会组织编制了模板脚手架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岗位培训教材,共41册,其中建设工程类(20册)、模板脚手架工程类(21册)。

最后就是安全问题。经分析,近十年,模板脚手架的工程事故率不断攀升,总事故率约占全行业事故率的30%,死亡人数占全行业的25%,其中责任事故占事故总数的90%以上。为了杜绝或减少模板脚手架工程事故,2015年委员会组织编写了《模板脚手架工程施工手册系列丛书》,目前18本已经送出版社排版。

记者:接下来委员会还将开展哪些工作?

缪主任:应该说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我们去做。但主要的有这么几个方面:首先,为了确保模板脚手架工程质量,必须解决模架标准体系建设,经过梳理模架标准体系应该有68部,现已正式了45部,今年我们开展了余下23部体系标准的编制,现初稿基本完成,希望这批标准出台后能对控制模架工程发挥积极作用;其次,模架工程质量归根到底还得依靠一线操作工人,我始终认为工程质量是施工出来的而非依靠监督所能保证。为了提升操作工人的技能和水平,我们组织近100多人的专家学者队伍,编写了《建筑技术工人岗位培训动漫教材》,目前28册教材动漫脚本已经编制完成,其中模板工、钢筋工、砌筑工、混凝土工动漫教材制作已经完成,第二批6个工种动漫教材正在抓紧制作中,其他工种动漫教材争取在明年底前完工,相信这项带有创新和具有里程性质的工作能对打造一支建筑产业工人大军发挥重要作用;第三,模架产品监控一直是困扰行业的老大难问题,我们需要建立严格的模架产品认证制度,确保进入建筑市场的模架产品质量合格,考核的基本依据就是建设工程模架系列标准。第四,小型工程项目占全部项目70-80%,甚至更多,包括模架工程在内的小型工程项目是质量和安全高危区,加强小型工程施工项目负责人监管同时,强化其教育培训也是提升其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因此我们组织编制了《小型建设工程施工项目负责人岗位培训教材系列丛书》;第五,继续推进建筑业改革与发展协会联谊会组织建设,深化成员单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包括加强行业热点问题研究,联合开展教育培训,突出标准制度建设;同时在现有工作基础上继续努力发展分支机构,推动模架行业组织网络体系建设,扩大业务领域和空间,为业界企业提供更优质、更全面、更便捷和更适用的服务。第六,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搭建组织架构,完善运行机制,明确资讯交换方式,开展项目深度合作与开发,推动国际模板脚手架协会步入正常化轨道运行。

记者:近年来委员会主要做的工作有哪些?

王主任:首先是生产许可证的检验工作。建筑扣件产品是我国执行生产许可管理的第一批产品,为了在新时期更好地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的要求,按照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关于下放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产品审查职能的要求,从2012年开始,委员会配合全许办扣件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部着手编写新版的《建筑钢管脚手架扣件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受部分省市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的委托,委员会配合脚手架扣件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部,对部分省市扣件生产企业的生产条件进行了实地核查工作。为配合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工作,委员会分别于2102年对37家、2013年对23家、2014年对6家、2015年对6家审查合格企业的产品进行了许可证检验工作。截止到目前,具不完全统计,全国建筑行业有18家许可证检验机构,扣件行业已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近300家生产企业取得了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实践证明,实施生产许可证的市场准入制度是从源头上确保产品质量、施工安全的有效制度和治本措施,充分发挥了国家行政许可对保证质量、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极大地提高了行业产品质量的整体水平。

其次就是标准的编制工作。委员会负责编制了《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构件》GB24199-2012及《钢板冲压扣件》GB24910-2012国家标准,两项标准的实施对于保证钢管脚手架扣件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促进钢管脚手架扣件的应用与发展及和保证施工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委员会还参加了行业标准《建筑塑料复合模板工程技术规程》制定、行业标准《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构件》制定、行业标准《建筑施工宜发事故防治安全规程》制定、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模板脚手架检验安全规程》制定、行业标准《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修订、行业标准《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修订、国家标准《擦窗机》修订、行业标准《擦窗机安装工程质量验收规程》修订。此外,委员会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管理部门的委派,派员参加了行业标准《建筑施工升降设备设施检验标准》、行业标准《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行业标准《悬挂式竖井施工规程》、行业标准《租赁模板脚手架维修保养技术规范》、行业标准《施工升降机安全使用规程》、国家标准《组合钢模板》、行业标准《锅炉炉膛检修平台》共计7项国家及行业标准的审查工作。

记者:能否介绍一下 “建筑扣件之乡” 孟村县的情况?

王主任:2013年,委员会受地方商会河北省孟村扣件的要求,在协会分管副秘书长的带领下,对孟村的建筑扣件商会和骨干企业进行了考察指导,并会同当地政府官员进行了交流。建筑扣件为当地支柱产业之一,企业较多,为国内建筑扣件行业生产集中地。为了推动当地建筑扣件企业升级,孟村县政府已计划出台有关政策,希望能通过协会的考察帮助,为孟村县力争获得“建筑扣件之乡称号”。此项工作将对扣件生产集中地区的会员企业在技术创新、工业升级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2015年协会通过办公会议,正式批准并授予孟村县 “建筑扣件之乡”称号。

记者:未来委员会有什么工作目标?

王主任:目前比较紧迫的应该是行业的转型升级工作。目前,全行业已有80%的生产企业为减少铸造粉尘排放放弃了传统的冲天炉熔炼,购置了先进环保的电炉熔炼设备,有60%的会员企业引进了国内多家企业的铸造机械化造型线。此项工作,极大地提高了行业形象,减轻了铸造工作劳动强度,同时产品质量也得到了质的飞跃。未来我们将继续引导行业向健康绿色的方向发展。

记者:光电建筑作为新兴行业目前发展态势如何?

梁主任:截至2015年9月底,全国累计光伏装机量为37.95GW,其中地面光伏电站为31.7GW,分布式光伏为6.25GW。也就是说,新增地面电站占新增总量的84%,而新增分布式光伏仅占新增总量的16%。分布式光伏中还包括在荒山、荒坡、鱼塘、农业大棚上建设的光伏。所以说,真正属于我们这个行业的建筑光伏,其增长比例是很小的。从2016年来看,由于西部地面电站发展过快,当地无法消纳,所以弃光问题严重;中东部地区的地面电站不断出现占用农地、林地、水塘现象,引发一系列社会矛盾和与生态的矛盾,光电建筑再次引起广泛关注。一些地方已经出台扶持光电建筑的补贴政策,预计国家会调整向光电建筑倾斜的政策。

记者:作为一个新兴行业,标准编制一定是任务很重。

梁主任:编制光电建筑标准已经成为委员会的一项常态化工作。2012年,委员会主编了《建筑光伏夹层玻璃用封边保护剂》、《建筑光伏组件用PVB胶膜》、《建筑光伏组件用EVA胶膜》,经过委员会的努力,这几项标准在2014年完成报批并正式,2015年又了《建筑用光伏遮阳构件通用技术条件》,目前正在进行《建筑光伏系统技术导则》的制定工作。

记者:委员会主办的光伏摄影大赛在行业里形成了很大影响,为什么要举办摄影大赛?

梁主任:开展光电建筑摄影大赛的想法早已有之,只是因为光电建筑尚未推广开,时机不够成熟。2015年国务院了《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光伏应用从地面电站转向了光电建筑,于是,我们适时启动了这项活动。继2013年在湖南湘潭举办摄影大赛活动后,委员会又于2014年3月分别在嘉兴、珠海和北京举办了摄影大赛研讨会和巡回展,6月又在北京举办了“兴业太阳能杯中国光电建筑主题摄影大赛颁奖大会”,这项活动是委员会搭建的一个平台,我们希望企业上台来表演,通过这项活动的开展,把自己的绝活和亮点表演给地方政府部门、开发区管委会、房地产企业、设计院所,让企业把这个平台变成他们市场公关的阵地,同时,这项活动也增强了委员会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记者:委员会近年来开展了哪些重要工作?

梁主任:首先是为配合协会的行业企业资格登记管理工作,委员会起草了《光电建筑应用行业企业资格登记管理办法》、《光电建筑应用行业系统集成企业资格等级标准》、《光电建筑应用行业企业资格登记申请表》等几个文件;第二,委员会根据协会《关于编制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工作部署,起草了《光电建筑“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和《调研通知》。第三,2014年,委员会针对企业希望提高自身技术优势的需要,开展了“科技成果评估”工作。第四,积极地参加相关的各种活动,积极地做宣传。

记者:下一步委员会的工作重点在哪里?

梁主任:我们要抓住地面电站向光电建筑转移的时机,积极参与光伏行业论坛,争取更多的发言机会,让更多的光伏企业知道,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对光电建筑的认识是深刻、正确的。以此扩大影响,团结更多的企业,壮大我们的力量。

记者:据了解,分会一直积极参与国际活动?

刘会长:分会自2003年加入世界水务协会以来一直积极参与和支持这一国际组织的活动,不仅参加了2013年召开的例次执委会、EB会议,还组织了一个规模空前的大型访问团参加在印度召开的三年一度的世界水务协会换届大会。同时,分会像之前一样继续响应WPC的号召,利用“世界建筑给排水日”举办节约水资源、保障饮用水水质、关注严重缺水国家和地区的多种活动,印刷并散发了相关的宣传材料。分会又参与了2014年3月在印度班加罗尔和2014年5月在新加坡召开的世界水务协会的工作会议年会,会上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给水排水行业技术的现状和发展,以及推进中国建筑给水排水行业与世界同行在技术和市场方面广泛合作的决心。此外,分会于2014年12月还参加了英国特许水务学会――香港分会26周年庆祝活动。目前国际同行对我分会,对我国建筑给水排水行业的评价日益提高,信任不断加强。这些国际活动的开展为会员单位和行业构建了一个国际水务交流平台和行业联系的纽带。

记者:中国城镇建筑水展是由分会主办的,目前展会情况如何?

刘会长:中国城镇建筑水展历经五年的锤炼,一次比一次成功,并进一步奠定了展会在城镇及建筑给排水行业的领先地位。2015年展示面积达到11,000平方米,比上届递增35%。展会同期还举办了一系列高端会议及专业技术研讨会,如“2015国际建筑给水排水高峰论坛”、“2015世界水务协会上海年会”。此外,大会共吸引了1200余名自来水公司、水厂、建筑设计院、房地产开发商、工程公司、专业院校、政府主管部门等高质量观众到场参会观展,更有上海市奉贤自来水公司、浙江省给排水学会、浙江工业大学及东南大学等专业机构组团参团参观,“上海国际城镇及建筑给排水水处理展览会”已成为水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盛会。

记者:编制标准一直都是协会重要工作,您能否介绍一下分会这方面的情况?

刘会长:分会一向重视标准的编制工作,如近来年我们组织编写、修订了《建筑同层排水工程技术规程》、《城镇给水用铁制阀门通用技术要求》、《给水排水用蝶阀》、《蝶形缓闭止回阀》、《分体先导式减压稳压阀》、《给水排水用直埋闸阀》等标准。申报的《供水管道复合式高速排气进气阀》、《内衬不锈钢复合钢管》、《建筑金属管道工程技术规程》已获批。

记者:今后分会的工作重心将是什么?

刘会长:目前国内经济形势比较严峻,应该还是帮助行业企业适应国家的转型升级,适应供给侧的需求。

记者:地暖属于新兴行业,能否简单介绍一下委员会的发展情况?

刘主任:我们先于2006年底成立辐射供暖供冷专家委员会;2007年9月辐射供暖供冷技术委员会正式成立,同时还组织部分专家、技术委员进行国家标准图集编制和《辐射供暖供冷行业自律公约》起草,2015年我们召开了辐射供暖供冷委员会十周年大型庆典活动,纪念委员会成立10周年,实际是纪念辐射供暖供冷行业改革发展的10周年。

记者:目前行业发展情况如何?

刘主任:目前中国辐射供暖供冷行业遭遇空前压力,工程市场主要集中在北方,近年来都有比较多的下滑,南方近几年虽有增长,但总量较小。

记者:委员会在宣传方面一直表现出色,能否谈谈这方面情况。

刘主任:宣传应该说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活动宣传,比如“中国地暖万里行”活动, 2011年举办了13站,2012年举办了6站,2013年举办了8站,2014年举办了9站,2015年举办了5站,很多区域房地产商、地暖施工企业、装饰公司、建筑设计院都有参与,截止至2015年底已完成中国地暖万里行共41站。在2013年我们又发起了“中国地暖西部行”途经8个省份,走访各地的建材城和当地的施工企业,了解当地的地暖市场情况。此外还有“地暖施工日记大赛”、“ 地暖暨舒适家居设计施工大赛”、每年的“地暖年会暨中国国际地暖发展高峰论坛”等活动,这些活动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地暖有较大促进作用。

另一部分就是媒体宣传。首先是委员会协办的《中国建设报・冷暖舒适家居》建设部机关报,成为了建设行业主管部门、开发商了解地暖发展的重要窗口。其次就是《地暖月刊》,2012年,刊物增设了《南方供暖供冷专栏》、《探讨市场行情》、《空气源热泵专栏》、《营销管理》等专栏;2013年先后开设了《信息快递》、《深入企业一线探析市场行情》、《人物专访》、《企业报道》、《热点专题》、《热点关注》、《和安安学地暖》、《地暖论坛》、《加热电缆论坛》、《空气源热泵专栏》、行业技术性、市场分析论文等多个栏目以及《空气源热泵供暖》刊中刊。为了扩大刊物的影响力,2012年开启全国建材城月刊直投模式,自2013年4月份开始,市场部人员先后前往沈阳、石家庄、济南、太原、长春、新疆、银川、运城、兰州、呼和浩特等地,亲赴当地建材城及暖通公司门店投递《地暖月刊》,将行业最新的信息带到每一个商的手中,继历时7个月的直投活动也为《地暖月刊》发行量保持遥遥领先的地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地暖月刊》已经拥有几万名忠实读者,拥有品牌战略合作伙伴100余家,与将近上千家地暖企业常年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发行数量接近45,000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2012年《地暖月刊》官方网站新增在线下载及阅读功能、中国地暖手机报也成功上线,另外还开通了新浪微博公众账号。

记者:委员会在地暖实际应用推广上还做了哪些工作?

刘主任:2012年委员会配合北京市住房保障办公室保障房工作,与住保办标准与信息处召开研讨会两场,建议把地暖技术列为保障房配套技术之一。2013年开工的2万套公租房已明确采用地暖,委员会还配合国家康居示范工程项目,与住建部康居认证中心开展康居产品认证工作,参与十几家地暖管材、分集水器、壁挂炉企业的认证和年检工作。

记者:您对行业的未来有什么看法?

刘主任: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这决定了中国辐射供暖行业在未来几年仍将可能面临严峻挑战。但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二胎政策的执行等利好因素从长远看都将为我国建筑行业带来刚性需求。因此,2016年也将是一个为市场转机奠定基础的一年。

记者:喷泉水景是近些年城市的新兴事物,而且发展得特别快,您能介绍一下这个行业的情况么?

张主任:喷泉行业是随着城市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才开始有的城市景观建设,这个行业不同于传统行业,主要是民营企业为主,而且相比较其它行业,企业规模都不算太大,最大的也就5个亿产值,从业人员只有1000万,整个行业的总产值大约在48亿到52亿之间。

记者:委员会在行业发展中起了哪些作用?

张主任:在功能定位上我们和其它委员会可能有些不同。因为我们喷泉水景行业主要是工程企业居多,而产品企业很少。工程企业就涉及到一个等级证书的问题。住建部并没有一个专门的喷泉水景施工资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委员会成立以来,开展了企业等级评定、制定行业行为规范、组织行业交流等一系列活动。2002年,委员会出台了喷泉水景企业技术等级评定细则,规定了甲级、乙级及丙级企业所要达到的标准,对当时的喷泉水景企业进行了技术等级评定。等级评定按照资历和信誉、技术力量、技术水平、装备及应用水平和管理水平五个方面。等级评定对于我们这个行业来说非常重要,我们评定的等级证书可在全国范围内参与投标。自委员会成立这10多年中,委员会陆续制定了《水景喷泉行业行为规范》,对改变当时市场无序的情况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修编了《喷泉喷头》行业标准,并在天津市建立了喷头检测中心,对喷头的质量控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编制了《喷泉水景工程技术规程》,对工程设计、施工、验收、运行和维护管理都做了严格的规定,编制的《水景用发光二极管(LED)灯》实施后,按产品标准生产的LED水下灯,性能稳定、质量可靠、节能、环保,对提高喷泉水景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也有一些不按标准生产的灯,将来要限制在行业内使用。委员会也针对性地开展了一些培训工作,如安全培训和维护、管理培训。

记者:目前行业的水平较之国外如何?

张主任:其实国内现在有些喷泉工程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比如青岛世园会音乐喷泉、常州高铁北站喷泉、武汉汉秀、云南傣秀、深圳欢乐海岸、横店梦幻园明等设计和施工均已具备国际水准,这几项工程中,大部分为政府工程。委员会派出强有力的专家班子评审各公司的方案,为政府或甲方把好技术关,起到了在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而且喷泉水景专家委员会有一批大专院校及设计科研单位的专家,我们每年组织专家为全国的工程进行评标、验收及工程质量评定。为企业服务、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推进行业发展与技术进步。通过评标及工程验收,得到了各地政府及招标公司领导的一致好评。

记者:您对喷泉水景行业未来有什么期待呢?

张主任:希望行业企业恪守行业自律公约,保持理性的经营理念,采取符合市场规律的营销模式,开拓国外市场,企业加快步伐“走出去”,使我们行业以优质产品、优质工程走向全世界。

记者:作为新成立的行业协会,您能否介绍一下分会的情况?

忻会长:随着国家对于建筑节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遮阳行业也随之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了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2014年12月1日,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印发《关于成立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遮阳分会”的决定》,决定成立建筑遮阳分会。2015年3月,建筑遮阳分会筹备组在上海召开建筑遮阳分会成立大会,大会上,遵循公开透明的民主程序,宣读并通过了遮阳分会工作条例、遮阳分会第一届会长、副会长、监事长、秘书长任职名单。

记者:分会成立后开展了哪些工作?

忻会长:为了更好地了解全国遮阳行业的发展情况,做好“两个研究”工作:一是要摸清楚全国遮阳行业的现状、问题、对策;二是在全国各类地区制定出一个中国各类地区建筑遮阳改造技术方案的汇总,描绘出适合各类地区遮阳建设的分布图,遮阳分会启动了《中国建筑遮阳现状与发展对策》课题研究。分会首先于2015年6月,考察了华南地区6家企业,又于2015年8月考察了华北地区4家企业,两次考察活动收集了南北不同纬度地区遮阳解决方案以及遮阳标准数据,了解了南北两地遮阳行业的发展情况,为之后撰写研究报告打下了较为夯实的理论数据基础。

2015年4月21日以及6月29日,建筑遮阳分会分别邀请上海住宅装饰届“十强”企业以及建筑设计大师参观考察全国门窗遮阳一站式体验平台――中国遮阳商城。通过这种跨行业的拓展活动以及“大师面对面”的技术交流论坛的举办,加大其他行业对遮阳行业的了解认知,为谋求跨行业发展埋下工作契机。

为了更好地让会员单位了解遮阳分会工作情况,增进会员单位凝聚力,顺应国家互联网+发展趋势,遮阳分会建立了微信公众服务账号,将一些重要活动通知、简讯以微信方式进行推送。微信公众平台一经上线,得到了各会员单位的积极参与及好评。

2015年4月17日,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遮阳分会在上海召开关于编制《建筑遮阳行业企业资格登记》标准座谈会。与会单位就会前发放的《登记》标准讨论稿,提出了一些有关考核指标的想法与意见,为规范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依据。

记者:未来分会有什么工作计划?

忻会长:分会才成立不久,还有许多规范需要完善,比如建立门窗和遮阳行业企业的资格评定登记制度和信用评价体系,建立门窗和遮阳行业企业管理岗位、技术工人资格的评定制度,建立系统门窗认证体系和认证制度等来推动门窗遮阳行业的发展。

【文献标识码】C

光伏电站考察报告范文第3篇

子洲县人民政府县长叶庆隆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一、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县政府紧紧围绕建设实力子洲、幸福子洲目标,解放思想,自加压力,克难奋进,顶住了经济下行的压力,开辟了发展的新路子,取得了“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丰硕成果,较好地完成了本届政府五年发展目标,经济社会“稳”的基础更加牢固,“进”的态势昂扬向上。预计2016年实现县内生产总值47.1亿元,较2011年增长40.3%。县本级固定资产投资19.2亿元,较2011年实现翻番;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实现“双突破”,达到2.05亿元、1.0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亿元,较2011年增长54%。城乡居民收入实现五连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249元,较2011年增长33.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04元,较2011年增长60.2%。

五年来,我们做了一些打基础的实事、补短板的难事、利长远的大事。一是全县扶贫转入攻坚阶段,实现6.85万贫困人口脱贫,6个乡镇整体脱贫,贫困人口不再以万计算,8217名贫困人口脱贫基础稳固。二是承接旱作农业优势,启动山区农业现代化建设,山地苹果、核桃面积达到30万亩,羊子饲养量57万只,厚植了“三农”基础。三是积极回应百姓期盼,不遗余力办教育和卫生事业,推动教育振兴发展,预算近4亿元启动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创建;县镇村一体化,一村建站、联村服务,流动医院等自主改革,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投资近亿元的县医院创二甲升等改造工程主体封顶。四是大力实施全民创业战略,激发了子洲创客投身家乡建设的热情,初步统计,整合资金2.1亿元,撬动社会投资10亿元,实现产值4.5亿元,全县创业创新氛围日渐浓厚。五是加快城市提质增容,完成拉大县城框架和提升城市品位的四大工程,中心广场和体育场向市民开放、大理路全线贯通、滨河公园向东西延伸、主城区河堤工程竣工,并建成“三横六纵”市政道路环网。

五年来,我们巩固基础、调整结构,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山区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确立了“果业为主、多业并举”的产业布局,高标准发展山地苹果、核桃,果品产值突破1亿元;加大省级旱作农业示范县建设力度,粮食产量稳定在10万吨以上;产业化发展黄豆、黄芪两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黄豆和以黄芪为主的中药材种植面积均达到15万亩;大力发展家庭适度规模养殖,畜牧业产值达到5.6亿元。累计投入8亿元,整理土地21万亩,新修生产道路900公里,改造电力线路297公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流转土地22万亩。

五年来,我们释放产能、挖潜增效,工业经济加快转型。工业增加值达到20.8亿元。工业园区由产业集中区向综合功能区转型,入驻企业12户,工业大道建成通车,110千伏变电站、污水处理厂和消防队营区建成投用。能源转换利用成为新增长点。累计开采原油19万吨。天然气产能充分释放,累计开采天然气48亿方。煤炭资源整合持续推进,永兴煤矿启动矿建施工。全县首个天然气液化项目建成投产,液化天然气64万吨。乡镇气化工程老君殿、苗家坪项目建成试运行。程远洗煤厂运行良好,年产精煤40万吨。农副产品加工效益显著提高,年产值达到14亿元。

五年来,我们拓展领域、扩大供给,第三产业蓬勃兴起。三产增加值达到18.1亿元,占生产总值的37.9%。科技服务产业能力增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首个榆林山地苹果试验示范站在我县挂牌成立。交通货运量达到150万吨,快递业务量达到200万件。启动2个基层供销社改造,注册惠民农村电子商务公司。全县电子商务线上交易额达到500万元。物业管理、房屋租赁、家政服务、汽车维修等业态加快发展。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4.7亿元,同比增长17.5%;贷款余额22.6亿元,同比增长22.1%。乡村旅游迅速升温,举办了两届“四大名山”旅游文化节暨自行车爬坡赛,首届“子推文化节”面花大赛,西峰寺景区评定为县内第一个部级3A景区,全县累计接待游客超过20万人次。

五年来,我们搭建平台、优化服务,全民创业蔚然成风。出台支持全民创业的优惠政策,调动了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全域子洲”信息系统为“全域创客”搭建了信息互联互动的平台。全民创业服务中心、中小企业展销厅和《创业子洲》报成为创业的三大服务平台。“四上企业”达到28户,其中规上工业企业8户。拥有省级著名商标11件。组织“讲思路、说变化、看亮点、促工作”现场观摩会和山区农业现代化劳动大竞赛,形成“提速度、破瓶颈、抓统筹、上档次”的工作氛围。

五年来,我们建管并重、以创促管,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建设累计投入12亿元,实施项目80多个。成立规划委员会,审查建设方案18个。完成“两场一堤一园一路”等城市重大工程,实施了城区“三沟”综合治理。改造了双湖街,打通一批断头路。城市和4个重点镇公共场所免费WIFI全覆盖。实施了火车站广场改造工程。启动了马蹄沟小城镇和张家湾、焦渠、王庄安置房建设。乡镇机关、镇区、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财政“一事一议”、以工代赈等项目,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交通、水利、电力、通讯有了较大发展。建成省级卫生县城,省级环保模范县城和部级卫生县城有望年内通过验收。

五年来,我们保护生态、加强治理,绿色优势逐步彰显。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造林18万亩、绿化道路62公里,全县林草覆盖率24.3%,城市绿化率32%,荣获了全国绿化模范县称号。加强水源地保护,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20平方公里。天然气入户率76%,取缔了城区机关燃煤锅炉。淘汰黄标车老旧车773辆。完成了县城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提标改造,城市污水处理率87%,垃圾处理率89%。乡镇生活垃圾实现无害化处理。完善减排监测体系,全面完成节能降耗减排任务。

五年来,我们关注民生、兜底补短,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以百姓需求为导向,每年办十件民生实事,解决了一批老百姓最现实、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脱贫攻坚取得重大成效。实施吕梁片区子洲扶贫攻坚规划,成立了脱贫攻坚指挥部,实行扶贫挂图作战。加强行业扶贫和驻村联户工作,中省委派6位扶贫挂职副县长助力脱贫。创新推出产业扶贫“工具包”,投入资金6854万元,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3303万元。金融扶贫扎实推进,发放贷款8000万元。争取省级产业精准扶贫资金2500万元,贫困户种植黄豆和分红人均增收600元。出台了贫困移民搬迁新政策,房地产去库存搬迁542户。脱贫攻坚纳入“三项机制”管理,形成严厉的奖惩措施和追责办法。教育发展基础不断夯实。投资1.2亿元,实施薄弱学校和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学前教育第二轮三年行动计划,新建和改建学校78所。出台加快教育发展的激励政策,加强校长、教师两支队伍建设,校长实行公开竞聘上岗,招聘教师306名。省教育厅将我县列为教育精准扶贫试点县,实施名师支教、校际结对等八方面帮扶措施。省旅游学校在职教中心设立分校,第一期招生76名。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教学质量逐步提升,优秀生源留县比例逐年提高。卫计事业健康发展。建成中心卫生站30个,组建两个流动医院。“一村建站、联村服务”写入《榆林市进一步做好新医改形势下公共卫生工作的意见》。招聘医技人员272名,引进专家8名。争取到国家卫计委帮扶,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对口帮扶县医院成效显著。新农合参保率99.8%,县内就医报销比例达到80%以上。启动了新农合支付制度改革。加强计生服务工作,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41‰以内。人才和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累计开发城镇就业岗位5550个。招录公务员25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587名,招聘协管员474名,定向培养园艺专业人才13名,安置大学生义务兵51名。引进硕士以上高级专业人才45名、实用型技能人才210名。年度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0%。规范了公务员津补贴,实行了职级工资制。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建立了普惠型的医疗、生育、工伤、养老、失业保险体系,社会保险覆盖率96%。大病救助成为医保重要补充。残疾人关爱和慈善捐助体系进一步健全。2个区域敬老院拥有床位150张,25个农村幸福院入住600多人。建保障房4193套,改造农村危房4967户,棚户区改造774户。文化体育事业有了新发展。文化综合大楼投入使用,启动苗家坪文体中心建设。成立县老年大学,累计招生360名。完成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评选“子洲好人”77名,2人入选全国好人榜。电视台设备实现数字化,办台水平明显提高。安装广播电视“村村通”和“户户通”5.1万套。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成立体育协会13个。保持竞技体育传统优势,少儿体校走出两位世界冠军。

五年来,我们打防并举、创新治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全面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努力营造政府和社会共同防范、化解、管控风险的局面。完成强制隔离戒毒所主体建设,公安指挥大厅、报警监控联网系统投入使用。以禁毒为龙头,较好地完成了三年禁毒规划。打击破坏投资环境行为115人次,处罚56人。秩序明显好转,开通网上受理平台,矛盾化解率97.6%,年度新发问题控制在10%以内。启动“七五”普法工作,实行“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审查规范性文件27份,废止5份。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安全生产责任机制,全县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成立了县应急办,处理公共安全事件15次。加强市场综合监管,保障了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五年来,我们锐意改革、积极探索,发展活力充分释放。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完成卫生计生等机构合并、撤乡并镇和撤村并支工作。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公布部门责任清单203项。启用了“多规合一”审批平台,实现投资项目在线并联审批。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建立了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积极盘活国有资产,加强办公用房和公车管理。整合全县培训资源,开展技能培训3.4万人次。十大自主改革全面推进,发展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

五年来,我们勤政务实、主动担当,自身建设持续加强。深入开展群众路线、“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国务院“约法三章”,纪检监察机关立案审查552件违纪案件,给予党政纪处分572人,移送司法机关24人。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结率均为100%。强化审计监督,县乡两级机关单位审计全覆盖。完成村级财务审计,推进了村务公开。制定《子洲县人民政府工作规则》,规范了政府工作程序。组织外出考察学习40多次,形成考察报告和《送阅件》120多份。县政务服务中心建成运行,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等全部上网公开。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组织听证会36次,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法制化、民主化水平不断提高。

各位代表,五年来,我们既经历了产业转型、结构调整的艰辛,也收获了城乡巨变、民生提质的喜悦;既承受了经济下行、增速放缓的压力,也增强了科学发展、全面小康的信心。五年的奋斗历程步履坚实,五年的奋斗成果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凝心聚力、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无党派人士,向驻子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向各位离退休老干部和所有关心、支持子洲改革发展事业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过去五年的成功实践与重大成就,不仅为“十三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我们追赶超越积累了珍贵的经验,我们深切地体会到:要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必须紧密结合县情实际,在全省全市发展大局中找准定位,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必须抓住和用好国家扶持政策,把政策机遇转化为自我发展能力;必须深化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必须以人民群众的期盼为奋斗目标,使群众的获得感与发展质量同步提升。

各位代表,辉煌的事业总是在攻坚克难中铸就,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不容忽视:一是县域经济增长势能尚未有效转换,延长石油停产转型,新的经济增长点还在培育阶段,难以对冲体量较大的传统行业下行影响,追赶超越压力较大。二是财政收支矛盾较大,后续财源不广,增收困难,项目投资和民生刚性支出逐年增加,保障发展能力不足。三是民生事业还有不少薄弱环节,教育、医疗、公共交通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群众的预期与发展现状仍有差距。四是“城市病”严重,城市规划执行不到位,停车难、交通拥堵、占道经营、乱修乱建等问题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突出,城市综合执法机制尚未建立。五是缺乏宏观把控能力和系统思维,项目储备不足,包装策划项目能力欠缺,没有形成人人参与招商引资的局面。六是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为官不为、不敢担当问题依然存在,行政效率有待提高,政府系统党建和廉政建设仍需加强。对此,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各位代表!察势者智,驭势者赢。今后五年,是新一届政府全面履职的五年,是子洲脱贫摘帽、同步小康的决胜期,是实现追赶超越的冲刺期。当前,我国经济处于“三期叠加”阶段,中央加快推进“一带一路”、“互联网+”、脱贫攻坚,国内新动力正在转换,新业态不断壮大,新政策十分给力。省上实施陕北转型持续发展战略,要把陕北打造成全国革命老区城乡发展一体化先行区。市上提出“三区一高地”战略定位,打造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先行区、陕甘宁革命老区统筹城乡试验区、西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中国内陆开放开发战略新高地。中省市的战略部署,对子洲来说是重大机遇。只要我们认真贯彻落实胡和平省长来子洲调研视察的重要指示精神,抓好十七届党代会报告关于今后五年发展战略部署,执行好“十三五”发展规划,坚持自身发力、上级给力、向外借力综合施策,全力补齐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城乡统筹、基础设施、生态建设、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短板,子洲就一定能够实现追赶超越目标。

根据县第十七次党代会的总体部署,今后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个扎实”要求,树立红色子洲、绿养神州理念,紧盯全面脱贫、全面小康目标,突出党建引领、创新驱动、绿色崛起、追赶超越路径,实施生态立县、果畜富民、工贸增效、文化铸魂、旅游塑形、城镇提质六大战略,努力建设陕北山区现代农业示范县、全省创新创业先进县、全国绿色食品基地县,全面提升经济管理、社会治理、民生保障水平,开创美丽子洲、幸福子洲、实力子洲新局面。

奋斗目标:实现“一建成、两提升、三跨越、四翻番、五联增”目标。一建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提升,经济发展综合实力和人民幸福指数明显提升;三跨越,主导支柱产业成长、民生事业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较大跨越;四翻番,人均GDP、地方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实现翻番;五联增,工业增量、农业增效、三产增速、生态增质、民生增福。

主要任务:

(一)推动产业发展,做大经济总量。生产总值达到7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5亿元。形成系统完善的山区农业现代化建设模式,山地苹果、核桃成为大产业,多业蓬勃发展。工业转型格局确立,能源开采和转化利用、农产品加工、新能源开发成为工业的三大支柱。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带动能力显著提高。

持续推进山区农业现代化建设。保持“果业为主、多业并举”的产业发展定力,抓住陕西苹果北扩西进战略机遇,建成全省新型乔化苹果示范县。到2020年,山地苹果、核桃发展到65万亩,打造一批标准化精品果园。大力发展红葱、黄豆等林下经济。建成中药材产业园区,黄芪、黄芩等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提高畜牧标准化养殖水平,羊子饲养量稳定在60万只以上。建成小理河综合示范农业园区,农业园区与家庭农场、牧场、果园互为补充。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基本满足生产需求。深化与科研院校的合作,建立科技支农强农体系。建成陕北山区现代农业示范县。

巩固提升工业经济。探索煤油气综合开发利用模式,力争成为全省资源综合开发试点县。到2020年天然气产量达到20亿方,县内转化利用率达到60%。加快煤炭资源整合,鼓励新上煤化工项目。推进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支持现有企业技改升级。积极培育规上企业,鼓励企业集团化整合。通过招商引资建一批生物制药、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积极发展新能源,风能、光伏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编制全县第三产业发展规划,打造现代服务体系。以苹果、核桃、小杂粮为经营方向,建成仓储物流

园区。完善特色产品网络营销平台,构建到村入户的城乡一体互联网物流体系。支持小微企业开展机械租赁、施工承包、种养管理、疫病防治、材料供应、产品销售等专业化服务。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推动普惠金融、互联网金融、消费金融发展。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建一批特色旅游景点。积极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到2020年旅游综合收入达到4亿元。

(二)统筹城乡发展,优化空间布局。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加强对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

建设精致宜居县城。编制城区“一河两岸”及山体全局规划,实施老城改造提升和新区布局优化、城市功能区建设、城中村改制和棚户区改造及地下管廊建设等工作。完成县城展览馆、环山生态公园、滨河十里文化长廊工程。新建水源工程和城市水体工程。城市新建筑必须配套建地下停车设施。有效解决“城市病”,建立城市综合执法机制。综合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施“互联网+城市管理”,依托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功能。深入开展城市创建工作,提升城市品位和魅力。

建设特色美丽村镇。统筹规划小城镇建设,一次规划、分步实施。以马蹄沟镇县级物流园区为重点,打造县城副中心。围绕古镇修复,将周家硷建为传统特色小镇。加快老君殿镇建设,建成南川区域中心。拓展重点镇经济发展空间,形成产业支撑。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到2020年,建成10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

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增强城乡承载能力。完成307国道过境线改造、绥延高速子洲段建设,实施米子路、苗淮路、横子路、三何路、田南路升级省道工程。加快发展公共交通,打造以县城为中心的县域1小时经济圈。

加强电力建设,升级改造农村电网,推进动力电进企业、进园区全覆盖,提高城乡供电质量。支持通讯运营公司基础设施共建共享,鼓励社会资本建城市充电桩。到2020年,县城、重点乡镇重点区域实现免费WIFI全覆盖,全县行政村移动信号无盲区,宽带进村全覆盖。

(三)加强生态建设,推动绿色崛起。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创建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

深入开展“五年植绿大行动”。加大二轮退耕还林力度,动员城乡居民植树造林。开展机关、小区、村庄周边和城镇街道、交通沿线、河岸两旁植绿行动。强化森林防火、林地征占用、病虫害防治等森林资源管理。制定基本农田、重要水源地、重要湿地和生态公益林等生态补偿标准。

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强化节能减排和降耗工作,环境质量信息。提高城市和城镇气化率,推进秸秆禁燃工作。建成覆盖县城的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大理河出入境水质自动监测站。整顿居民区的餐饮业,实行餐饮业排污许可管理。加快城镇雨污分流改造,提高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率。建拦沙坝217座,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53平方公里。防治土壤污染,推广科学施肥及合理用药技术。推进城乡垃圾分类、减量、资源化利用。

发展绿色循环经济。结合山区立地条件,积极构建梯田台地集中上苹果、小杂粮,缓坡梁峁栽核桃、种药材,陡坡沟洼广种柠条和牧草,川台坝地推广设施蔬菜、瓜果和花卉。支持生态种养、林下经济,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努力建设全国绿色食品基地县。

(四)坚持发展为民,筑牢幸福根基。把和谐共享作为全面小康的本质要求,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全县人民。

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扶贫措施,强化干部包扶责任。扎实推进省级农业产业精准扶贫试点工作,鼓励大户、合作社、企业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2017年全县整体脱贫摘帽,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2018年至2020年,目标再聚焦、标准再提高、内容再充实、产业再提升,全县人民同步够格迈入小康社会。

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强基础、重激励、严管理、提质量”的思路,优化学校布局、教师结构、校长队伍,加强教育督导、质量评估,全面提升教育水平,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和省级“双高双普”县。盘活教育资源,加强骨干体系建设。继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推动学校内涵发展。扩大省教育厅对口帮扶成果,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加强名师支教、校际合作工作。

改进教育督导评价方式,推进管办评分离。

加快建设健康子洲。利用国家卫计委包扶机遇,大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县医院、中医院创建二级甲等医院,分别与一所省级三甲医院建立长期对口协作关系。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县镇一体化改革覆盖全部乡镇卫生院。完善“一村建站,联村服务”和流动医院服务模式,满足农村居民公共卫生服务需求。实行分级诊疗制度,完善新农合、大病救助机制。鼓励社会办医,实现多元发展。抓好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服务、卫生监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四大体系建设。

全面落实两孩政策,实施生育关怀行动。

建立保基本广覆盖的保障体系。落实积极就业政策,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健全医疗保险、职工互助、社会保险相结合的医疗保险体系。建立干部帮助、邻里互助、慈善救助、政策扶助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的机制,提高农村幸福院入住率和覆盖率。抓好棚户区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打通商品房转为保障性住房、移民搬迁安置房通道,满足居民住房需求。

丰富群众文化体育生活。推广市民公约和村规民约,培育健康文明社会风尚。加强诚信子洲建设,建立失信黑名单制度。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乡镇文化站、乡村文化室、文化广场,图书馆、文化馆免费开放。拍摄《李子洲》纪录片,打造文化名片。提高电视覆盖率,打造电视台精品栏目。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普及校园足球。

(五)推进改革创新,破解发展瓶颈。坚持问题导向、民生导向,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障碍,不断提高改革举措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和谐稳定。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巩固提升全民创业、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涉农资金整合、社会保障等改革成果,推广可复制经验。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加快商事制度改革。深化财税投融资体制改革,大力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力争PPP模式成为促投资的主要方向。

建设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部门信息互通共享、资源高效利用。实行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建立农民经纪人队伍,形成开放的农产品市场。加强区域交流合作,拓展特色产品销售渠道。

积极创新社会治理。建立社会治安信息化立体防控体系,完善社会矛盾排查预警和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工作,增强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依法打击各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提高政府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坚决遏制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强化食品药品和粮食市场监管,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加快推进依法治县。坚决维护县委权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提高行政效率,增强政府执行力、公信力。按照“一年摘穷帽、两年抓提升、三年建小康”的总体部署,全面开展“双包双推十覆盖”活动,推动农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生态环境、党建工作全面提升。引导干部把智慧发挥在谋发展上,把精力集中在抓发展上,达到清家底、明政策,找短板、破难题,理思路、促工作,求创新、上台阶的目标。

三、明年工作计划

2017年是全县实施追赶超越的第一年,脱贫攻坚拔穷根的关键一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的重要一年,做好明年工作至关重要。预期发展目标是:县内生产总值增长12%,县本级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5.8%,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3.3%,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9%和15%。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十个方面工作。

(一)加快山区农业现代化建设。种植山地苹果3万亩、核桃4万亩、中药材3万亩、黄豆10万亩。落实《共同促进山地苹果产业发展备忘录》,打通山地苹果出口通道。支持家庭适度规模养殖,畜牧业产值达到5.8亿元。发展设施农业。加快建设小理河农业综合示范园区。推进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鼓励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开展第三次农业普查。

(二)推进工业转型发展。探索长庆油田、延长石油与民营企业合作综合开发煤油气资源,推进存量资源深度转化利用。稳定天然气产量。推进永兴煤矿矿建施工。完成程远洗煤厂改扩建项目,年生产精煤50万吨。搭建农产品加工企业与科技机构合作平台,加快技改和产品升级。推进中药材种植销售加工一体化项目,启动种植基地和加工基地建设。启动600兆瓦风力发电项目和2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建设。

(三)促进服务业升级。完成第三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出台引领和扶持政策。鼓励农产品收储加工企业为大户提供订单收购、代储等服务。筹建筛选分级、包装运输、质量检测、品牌培育、市场营销等为一体的仓储物流园区。支持中心村建综合网点。制定全县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建立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农产品品牌创意设计,举办和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活动。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扩大农业保险范围。推动乡村旅游与体育运动、竞赛表演、健身休闲融合发展。

(四)深入实施全民创业战略。完善全域子洲信息系统,开展子洲创客系列宣传报道活动。加强创业指导服务,鼓励“草根”创业。制定区域公用品牌使用管理办法,提高“山地”系列产品知名度。在大中城市设立特色农产品专卖店、直销店、配送店。支持发展加工、销售、文化创意等产业,指导小微企业、家庭作坊加快发展。鼓励科技人员通过技术入股,参与企业技术升级、新产品开发。发挥科技促进创新创业的作用,加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校的合作。

(五)全面开展“双包双推十覆盖”活动。制定“双包双推十覆盖”年度实施计划,建立项目审查、争取资金和整合资金三个机制。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分类排队、全部覆盖。财政投入2000万元,统筹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做到“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发挥资金最大效益。

(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积极利用“多规合一”成果,启动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林地保护等规划修订工作。完成《县城及重点镇空间规划》编制,实施城市亮化、绿化、美化、净化提升工程。制定县城及周边景观林建设规划,力争城市三季有花、四季有绿。制定城市停车和公共交通布局规划。启动建设新水源工程,筹建城市水体工程。完成子洲展览馆、苗家坪文体中心主体工程,同步推进布展工作。组建城市综合执法管理机构,加强规划执行和城市管理能力,继续开展治理城区违章建筑、禁燃烟花爆竹、禁止鸣笛等专项行动。巩固“一城四创”成果,提高城市宜居水平。完善城市数据信息库,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完成马蹄沟小城镇和苗家坪安置房主体工程。以城乡环卫一体化和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改善镇区和农村人居环境。积极申报传统村落,做好保护和适度开发工作。

(七)狠抓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农业、工业、基础设施、民生领域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完成投资40亿元。完成307国道过境线项目,开工建设绥延高速子洲段,实施30公里通村水泥路,建制村全部实现畅通目标。推进乡镇气化工程,完成马蹄沟、周家硷加气站建设。保障建设用地需求,积极盘活存量土地。加快推进重大前期项目基础工作。积极争取政策性财源、转移支付资金和债券项目资金,建PPP项目库。持续改善投资环境,严厉打击无理阻工行为。

(八)提升生态文明水平。

实施佛殿堂生态公园提升工程,完成阳山、金鸡山环山道路绿化。狠抓封山禁牧,保护还林还草和经济林成果。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平方公里,完成高效节水灌溉项目8000亩。建中型拦沙坝7座、小型拦沙坝40座。完善城区污水管网布局,完成老君殿、马蹄沟撬装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施淮宁湾、裴家湾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加强油烟污染防治,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开展建筑施工噪声、医疗废物等专项执法行动。

(九)全力办好民生实事。

一是完成脱贫摘帽任务。强化脱贫攻坚指挥部综合协调职能,严格执行扶贫失职追责办法,完善扶贫退出机制,巩固脱贫成果。扎实搞好兜底保障工作。以扶贫“工具包”为抓手,发挥部门行业扶贫作用,利用好对口帮扶政策,突出抓好产业、教育、健康、金融、就业、搬迁六大扶贫工程,彻底摆脱贫困,夯实迈向小康的基础。

二是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抓住省教育厅“两联一包”对口帮扶和精准扶贫试点县机遇,补齐教育基础设施短板。调整学校布局,撤并33所学校。新建第一小学、第四小学,完成第二中学扩建和子洲中学教学楼、职教中心实训大楼建设。发挥教师激励机制作用,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围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强力推进高效课堂改革。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学校“三通两平台”应用水平。

三是深入推进健康子洲行动计划。探索县级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推进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推广新农合支付制度改革。推行乡村医生补助明白卡制度。流动医院农村巡回服务全覆盖。完善药品供应机制,加强医疗机构药品配备使用管理和药品备案采购管理。巩固提升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对县医院的帮扶成效,协调一所三甲医院对口帮扶中医院。加强中医药重点学科、专科建设,建立中医骨干队伍培养体系。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抓好计生服务工作。

四是不断拓展就业渠道。整合盘活编制资源,招聘、引进一批紧缺人才。积极开发就业岗位,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搭建招聘平台,做好企业与人才的对接工作。引导高校毕业生及家长转变就业观、择业观,鼓励高校毕业生和失业人员自主创业或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开展技能培训、创业培训,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通过发放小额担保贷款,支持创业促就业。

五是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完成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任务,各项社会保险参保率达到96%。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残疾人,引导社会力量举办、托管养老机构。完成民政综合项目主体工程。加快保障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保障房入住率。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

六是促进文体广电工作。推进“子洲好人”评选等十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全面推广市民公约和村规民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励群众自办文化,支持成立各类群众文化团队。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引导广场文体活动规范有序开展。抓好市级女子摔跤和举重后备人才基地建设,创建省级示范少儿体校。积极备战市十四届运动会。提升电视台新闻采播能力,办好政治、经济、民生、创业等特色栏目板块。

(十)维护良好发展局面。

围绕保障社会公正、促进社会诚信、维护社会秩序三大重点,深入开展普法工作。加强社区规范化建设和网格化管理,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两抢一盗”、黄赌毒、村痞恶霸等违法犯罪行为。改进和调解工作,完善依法维权和矛盾化解体系,健全利益表达、协商沟通、行政裁决和救济救助机制,努力实现风险预警和矛盾化解常态化。深化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强食品药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重大活动、节假日、人员密集场所等公共安全管理,坚决遏制重大事故发生。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增强应急处置能力。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高理政能力

谋划新布局,实现新发展,树立新形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将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认真履行职责,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政府。

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政府职能。实行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公正文明执法。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推进扶贫工作、社会救助、就业创业等信息公开。提高依法决策水平,建立利益相关方、公众、专家、媒体等列席政府有关会议制度。深化审计结果公告及整改情况的公开,促进重大政策措施有效落实。畅通民意表达渠道,正确引导社会舆情。

加快效能政府建设。继续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实施企业“五证合一”和个体工商户“两证合一”登记制度。

按照投融资改革要求,完善PPP融资模式。继续精文减会,狠抓落实。健全政府目标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和考评机制,加大督查督办力度,强化行政问责,坚决纠正不担当、不敢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行为。

加快服务政府建设。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更加注重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推动政府服务管理水平大幅提升。严格执行预算法,精打细算,切实保障民生投入。加快发展“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大力推行代办服务和“一站式”服务。加快虚拟政务服务大厅建设,实现实体大厅与虚拟大厅相融合,创建高效、便捷、智能、透明的政务服务平台。

加快廉洁政府建设。落实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加强对行政审批、项目招投标、土地出让、政府采购、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严肃查处违纪行为。加强廉洁从政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改进领导干部公务活动,轻车简从、简化接待。

上一篇:电子政务考察报告范文 下一篇:钢结构工厂考察报告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