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日记四年级范文

时间:2023-03-09 05:58:51

观察日记四年级

观察日记四年级范文第1篇

特邀撰稿教师:浙江省海宁市实验小学 钱宏杰

快乐导航:

有人说“观察力是智慧之源”,这话很有道理。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细微变化,观察身边人物的言行举止,并能用心分析观察结果,那么,我们的知识水平和习作能力必将提高很快。

写好观察日记,最主要的“秘诀”有四条:一是在确定好观察对象后认真地观察,这是用“眼”;二是真实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这是用“手”;三是观察过程中要将一些问题搞明白,这是用“脑”;四是要写出自己的体会,这就是用“心”。

要求:

最近,你留心观察了什么事物?是怎么观察的?有什么新的发现?在观察过程中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情?仔细回忆一下,按一定观察顺序,把你最想告诉别人的内容写下来。

你可以抓住观察中的一个新发现,将它写具体、写生动;也可以在自己的观察日记中,选择几篇自己满意的日记,认真修改,以日记的形式写下来。题目自己拟定。

凤仙花观察记

浙江省海宁市实验小学四年级 茹许恩

前言: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每双眼睛里都有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我们要用自己明亮的眼睛,对周围的事物进行观察,那么,你每天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新的体会。

3月14日 星期六 天气阵雨

今天,天气预报说有阵雨,我觉得是播种的好日子。我精心挑选了几颗饱满的、没有破裂痕迹的凤仙花种子,再准备好了花盆和泥土。妈妈建议我在泥土里放些有机肥料。我想也有道理,这样可以让它有充足的养料,让花儿开得更艳。

我按照科学书上的方法,在放满土的花盆里按了几个小洞,再把挑选好的种子放进去,然后用泥土将小洞盖满,再慢慢地洒上水。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我心里别提多高兴,当然我更高兴的是希望这几颗小宝贝早点发芽。

3月19日 星期六 天气阴

惊喜!惊喜!我的凤仙花出土了!

今天帮妈妈收好衣服,我突然发现期待许久的凤仙花破土而出了。凤仙花长出了第一对叶子!我无比开心。妈妈说:“这可不是真叶,是子叶。”我端详一番,发现这一对椭圆形的子叶边缘非常光滑,一点也不扎手。妈妈又说:“接下来长出来的每片叶子都会有小的锯齿。”我看着那0.5毫米长的子叶,仿佛看到了凤仙花长得很高的样子。

4月10日 星期五 天气多云

我每天都给凤仙花浇水并仔细观察着它的生长情况。这几天,我发现凤仙花的子叶开始凋谢,光荣地完成它的使命。而它的那些真叶不断长多、长大,茎也在不断长高。

特别奇怪的是,凤仙花的茎越接近泥土的部分颜色越深红,而往上,茎的颜色就变成浅绿色了。我查了一些资料,原来凤仙花的茎是输送给花瓣色素的,所以茎若是单纯的绿色,那么它会开白花;如果茎底部呈现红色,那么它会开粉色或玫红色的花,茎的底部红得越深,花的颜色也就越红。哈哈!植物还真有趣,没有这次观察,这样的科学知识还真不太容易得到呢!

4月25日 星期六 天气多云

凤仙花是开花植物。

今天中午,我上完兴趣班回来,意外发现摆在阳台上的凤仙花已经有几颗待放的花苞了。这些花苞“点缀”着绿叶,在微风的吹拂下,“红星”点点,它似乎要向世人宣布自己生命中最灿烂的时刻即将到来,又似乎在感谢着我这么多天的辛勤照顾……看着,看着,我的整个小心脏都洋溢着春天般的温暖。

5月10日 星期日 天气多云

时间过得飞快,凤仙花已经开始结籽了。果实非常饱满,一个个挂在茎上,晃晃悠悠的。我用手轻轻地捏了一个,果实里面的籽就向四面八方蹦散,如此调皮的籽,还真吓我一跳。原来凤仙花还有个特别的名字叫“别碰我”。看来,我收藏凤仙花籽时,得小心翼翼,才能“满载而归”。

后记:我看着凤仙花从一颗种子到长出叶子再到开花结果,这过程是多么有趣,多么惊喜,多么欣慰。它使我深深地懂得了做任何事情只有努力付出,才会得到回报;只有仔细观察,用心思考,才能有所收获。

观察日记四年级范文第2篇

泡豆子

今天,老师让我们把豆子泡在水里,并写观察日记。豆子有什么变化呢?我还不知道,等明天再说吧。

九月十九日 星期二 晴

豆子变大了

这天,我放学回到家里的第一件事就是观察豆子。

我先把泡了的豆子和没有泡的豆子比了比,泡了水的豆子比没光水的豆子大爽了。我再拿出尺子量了量泡了水的豆子,最大的长度是一厘米三毫米,没泡的豆子的长度只是一厘米。没泡的最小的豆子的长度只是六毫米,最大的豆子长度是八毫米。哇,豆子一天就在浅浅的水里长了四毫米。连我也可能不够它长得快呢!然后,我把其中二颗豆子脱了皮,再把其中一颗掰开两半,再它们放进浅浅的水里去。它们也会长大吗?呵呵,我们明天就知道了。

九月二十日 星期三 晴

豆子发芽了

这天,我继续观察豆子。我发现我脱了皮的豆子的芽往上翘,被我公成两半的豆子的芽也长大了,可上面却有个褐色的小点,其它豆子的皮破了点,可都有一小点芽露了出来。

九月二十一日 星期四 晴

奇特的差距

这天,我又来观察豆子的变化了。可意想不到的一件事情发生了。我分开了两半的豆子的芽竟然绿了。另一颗脱了皮的豆子的芽也长了一小点,可却像电了发似的翘而弯地卷了起来。而其它的豆子的皮上的一小片,不知去哪了,可能是变成了它们的营养餐了吧!它们的芽长长的,可是那却是直的,而不是弯曲的。看来,我的盒子过不了几天就要换了。你看,他们的差距是不是很远啊?

九月二十二日 星期五 晴

豆子的芽长出来了

我今天又继续来观察豆子了。我一看,呀,不好了,豆子的芽太长了。我急忙换上一个罐子,把芽装进去。

观察日记四年级范文第3篇

以前,我在老家的九龙山的山坡上见过含羞草,听爸爸妈妈说,这种植物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但又不像另外的草本植物那么柔弱。

含羞草的花长得非常特殊。他开着紫红色或粉红色的花球,其实并不是一朵花,而是有许多的小花组成的花絮。如果不小心地把球上的一个小单位分开,便可以看见每一个小单位都有四裂的花瓣、四根长长的蕊,原来那一个个小单位才是它的一朵花。

可是,这种植物为什么会叫含羞草呢?哦,原来如果你轻轻的触动他一下,他那片开放着的羽状复叶,立即闭合起来,紧接着整个叶子又垂下来了,显露出“害羞”,而是植物受刺激和震动后的一种反应。正中反映在生物学上称为感性运动,是含羞草受到刺激后,细胞紧张改变的结果。

从以前的观察来看,今天我还是得到了很多收获的。至少我懂得了含羞草为什么叫含羞草以及它是怎么“害羞”的。

含羞草也非常绿,而且还绿中带青。

观察日记四年级范文第4篇

高年级作文教学有什么特点呢?

对高年级作文教学特点的思考,我主要是结合了教材中“重点训练项目”、“大纲的要求”以及肖君合的《论思维》中关于“形象思维逻辑学”的理论来思考的。

我又一次分针分析了全套小语教材从四年级下学期开始安排的重点训练项目,对照大纲的要求进行了研究。我发现:教材在安排中,从四年级下学期的后半段开始,安排了一个的重点训练项目是“留心观察周围的生活”,怎么理解这个项目?我的看法是:除了学习一些技巧、培养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意识和习惯。把留心观察生活作为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习惯来培养,促使学生不断地、独立地区运用学到的观察认识事物的方法去观察事物,获取和积累作文素材。

而且,到了高年级,大纲和教材安排了“对事物进行思考、确立中心、谋划篇章结构”等方面的要求,这样的要求,“指导观察、集中观察”就被指导思考而取代了。

肖君和在《论思维》的“形象思维逻辑学”中指出:作家进行创作的时候,要经历对一有材料的“重新排列、组合、取舍、增补”等一系列的形象加工,使头脑中形成关于事物的完整、鲜明的形象,然后,再写下来。他还谈到:人们观察事物留下的表象,一般是不够清晰、不够稳定的——即使一件事情,人们观察以后,经过一段时间,其过程也会有一些“遗忘”、“没看清楚”,再加上不稳定的特征,写作之前,只有经历了“重新的排列、组合、取舍、增补”,才能在头脑中呈现出“稳定、清晰、连续的心象”。他把经过加工以后可以下来的头脑中的“形象”称之为“心象”。

我又想到了自己的作文教学经历:到了高年级的几年,我不是要求学生从自己的日记中选择材料来写作吗?日记,不就是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的积累”吗?对学生观察的指导,经历了中年级的“事物外表观察训练”,到了高年级,我不是主要在“对获取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联想和想象”的训练,促成学生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上做文章吗?课堂上,我们的指导如果在“加工表象”上下功夫,不就是构思吗?

观察日记四年级范文第5篇

一、编织经纬,丰富习作命题库

“长期以来,小学课程资源的结构比较单一,除了把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外,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基地、内容、条件等方面也很单一,而且未能形成有机整体。”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认识上要打破教材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神话,合理构建课程资源的结构和功能,即使在教材的开发和建设方面,也需要进行结构上的突破,体现时展的多样化需求。”

现行苏教版第二学段语文教材中每学期有七次到八次《习作》要求,我们以这些习作教材为“经”,进行横向的命题库设计;同时,根据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况,将习作的先后做纵向的调整,这样就成为习作序列的“纬”。从多角度设置命题,丰富、充实“库存”,方便教师在习作命题、习作话题的引领下展开“前作文”的备课与思考。如:国标教版四年级下册的第一篇作文安排的是《春游建议书》,时值开学不久,刚是早春,孩子们棉衣还裹在身上,春色、春景怎能描摹?一般来说,学校要到三月底、四月初才会安排春游。学生没有这个现实的需要去积极地设想和建议。因此,我们就对现有的习作教材进行了大胆地修订(见下表)。

四年级(下)习作教学序列的修订

从表中,我们不难发现,修订过的习作序列,不仅达成了教材的目标要求,还丰富了命题的角度与方式。同样是关于“话题讨论”的习作,笔者将题目命名为《元芳,你怎么看?》一下子吸引了儿童的注意力,启发他们都来做元芳,参与老师公开的意见征询和讨论,锻炼学生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收集“素材元”,贴近儿童年段特点

所谓“素材元”,是套用当下“一种新型学习资源组织方式——学习元”而言的。习作“素材元”的“元”:一是指“元件”,儿童每天积累生活当中发生的点点滴滴的事情;二是指“元始”,“也就是开始的意思,即从无到有、从有到小、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强到久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儿童每天积累的小练笔、小短文是随性的记录与书写,为日后的习作提供素材。笔者在小学低中高年级采用不同的“素材元”收集方式,为儿童提供了大量的动笔机会。低年级是倡导写“每日一句”,中年级改为写“三句话日记”,高年级则写“我的日记、小组循环日记、周周记”等。

以四年级下学期为例,笔者从三方面为学生链接“素材元”,建构素材库:

1.课文延伸类“素材元”

《走,我们去植树》:介绍一种常见的树木,柳树、香樟树、广玉兰、棕榈、悬铃木、桂花树等任选一种;

《第一朵杏花》:延伸写《特写一朵桃花》,或者《校园里的垂丝海棠》;

《春日偶成》:仿写诗歌《春游偶成》;

《苹果里的五角星》:延伸观察《形形的水果》,或者《水果大变身》;

《人类的“老师”》:仿写课文片段,介绍人类以“生物”为老师的其他事例,并举行交流会;

《三顾茅庐》:用上“来到……,只见……”的句式,仿写隆中优美景色的片段。介绍校园一景,《春到蘑菇亭》《天真池畔绿意浓》等;

《燕子》《鸟语》:仔细观察一种你喜爱的鸟,抓住特点,写出它的样子和叫声;

《练习5》:抓住事物特点,创作谜语,开展猜谜会等。

2.观察、白描类“素材元”

清明时节,人们都在做些什么呢?以《清明节踏青忙》为题记录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

笔者带领学生开辟了苗圃,种植了黄瓜、南瓜、鸡毛菜等,经历了播种、发芽、长叶、开花、结果等过程,学生们写了一系列的观察日记;

每年,我们班的孩子都要为养蚕忙碌,写养蚕日记,早已成为了习惯,喜忧哀乐急,五“味”俱全。

3.想象、情景类“素材元”

三八妇女节,《给妈妈的节日惊喜》;

《向你介绍我喜爱的书》、《我的双面同桌》;

收看神舟九号载人飞船上天,写《我所知道的宇宙飞船》;

《天鹅的故事》:在生活中,或电影、电视中所见到的齐心合力完成一项任务的场面——《拔,拔,拔——拔河比赛》《千手观音是如何练就的》等;

《沙漠中的绿洲》:观察题头照片,以“迪拜街头风光”为题,写一段话;也可以带学生参观“无锡城市摄影展”,选取其中某一幅,以“无锡风光”写一段话。

正如刘晓东教授所言:“在人与教育的互动中,应当改变的不是儿童的天性,而是教育自身。教育应当不断改变和调适自身,以使自身适合儿童的天性之表达和成长的需要。”我们的习作教学理应基于儿童的需要出发,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儿童,满足儿童,促进儿童的成长。

三、拓展空间,步入生活习作之境界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跟说话完全一样。”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所以,我们的教学要最终形成习作与阅读,习作与综合课程,习作与自我,习作与伙伴,习作与父母……习作与儿童生活的全面融合。

孩子们在低年级时,我养成了每天带领孩子们观察的习惯。或赏校园中的茶梅青松,看看它们在四季轮回中的细微变化,细数花瓣、松针;或养几条蚕宝宝,悉心照料,比照课文所说的四次蚕眠、蜕皮,吐丝结茧,亲眼看到蚕宝宝辛劳的一生;或开个水果派对,让孩子们发现水果的穿着打扮,细细品尝平日里未曾发现的香甜。有了这样细致的、调动感官各觉的素材积累,孩子们就渐渐掌握了观察的技巧,心思逐渐细腻,为写话和习作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中年级时,笔者在校园里专门开辟了一块苗圃,带领孩子们种植。养花种菜,培植护绿,孩子们分工合作,动手、动脑,劳心劳力,每个小组每天轮流循环写种植日记。四年级下册的教材中安排了两次“话题讨论”类的习作,笔者就让学生围绕“小学生上网利多还是弊多”进行辩论;2008年国家首次将清明、端午、中秋三大传统节日定为法定节假日,请学生交流这些传统节日的来历、意义;每年召开的世界气候大会引起了世界人民空前的关注,在这关注背后意味着什么?我们每个人该怎样做?让学生围绕话题搜集资料,开展“世界气候大会模拟演讲”。中年级的孩子要写好议论类的文章,教师必须为他们搜集具有价值的议题,先有话可说,言之有理,头头是道,再下笔成文是写好议论类文章的关键所在。

高年级,我倡导每个孩子建博客,每天更新,哪怕是只言片语,每天累积。然后,鼓励孩子们相互之间进行评论,提出修改意见。

儿童习作是儿童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思考,记录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表达自己所思所想的一种具有情感性的创造活动,它是反映儿童丰富的精神世界的一个窗口。习作教学应当凸现以人为本,顺应儿童身心发展,顺应儿童自我成就的动机与需要。

语文教师是习作资源的开发者,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随着课程教材改革和学校内部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要树立起自主开发、主动建构教学资源的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课程架构能力,为儿童的母语发展,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观察日记四年级范文第6篇

一、 看风景,找特点,四写景物循序进

生活是作文之源,生活需要作文,作文要为生活所用。人教版的语文教材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各个单元主题细化,准确把握每个阶段训练的目标,寻找学生生活中的那道“风景”,在习作指导中循序渐进。

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习作内容是“向同学介绍自己去过的地方,要写出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使别人读了也对这个地方感兴趣”;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安排的习作内容是“写一处家乡的景物”;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习作内容是“寻找身边美丽的自然景观”;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要求写校园的一处景物。四次习作训练写的都是一处景物,如何指导学生抓住景物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把作文写具体?我们进行了精心的准备,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由易到难、由点到面、由扶到放地进行了多次训练。

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写景,我们安排学生利用双休日在家长的带领下游览府山公园。教学时教师精心制作了课件,重点指导学生写“孔子授业坛”。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次写景,我们考虑到大部分同学游览过烂柯山,就重点指导学生写烂柯山,课前查找与烂柯山有关的资料;上课时播放游烂柯山的视频,再度感受烂柯山的美景;然后利用课件出示烂柯山的位置及青霞第八洞天、一线天的图片,边观察边说,由说到写。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写景我们分三次完成习作训练,先指导学生用定点观察的方法写《我们的教室》;然后让学生游览南湖公园,学用移步换景的方法,习作课上重点指导写《游南湖公园》;最后让学生运用学法去观察自己的家或小区的一角,自由写一篇习作。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校园的一处景,在前三次习作指导的基础上,布置学生课前找春天,阅读描写春天的美文积累一些好词好句古诗句等,接着领着学生观察校园的西角公园,指导按一定的顺序写,至于选择写哪些景物进行具体描写,完全由学生自主完成。

学生在写景的主题活动中感受到了习作的快乐,因此学生习作不是没有内容可写,而是缺少能激起他们写作兴趣的主题。

二、 试蜗牛,诱蚂蚁,三写动物知习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有了学科开放和学科融合的思想,就应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有机渗透习作教学。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要求写观察日记――写“我的发现”。写什么内容呢?我们想到最近科学课上正在教学蜗牛,不妨就试着写一写在观察蜗牛中的发现。首先带着学生一起抓蜗牛,感受找蜗牛的不易,接着连续观察蜗牛,从观察蜗牛的爬行到观察蜗牛的吃、睡,到最后让蜗牛走钢丝,催醒蜗牛,一天一记,一天一个小发现。两个星期以后,小小蜗牛竟然成了同学们的小宠物,和他们一起上学一起游戏,有的放在文具盒里,下课和同学们一起观察,有的在课间举行蜗牛赛跑。习作课上把平时的小发现选择两三个连接起来就是一篇好文章了。如小霖同学写的小片断:“我家有一只可爱的蜗牛,它叫‘乖乖’。它背着一个螺旋形的贝壳,触角细细的真像一根针,奇妙的是蜗牛的眼睛长在触角上,如果你用手轻轻一碰,它就马上把触角缩到贝壳里了,但它会趁你没注意又把触角伸了出来。它的嘴巴像针尖,你别看嘴巴小,里面可是有25 600颗牙齿呢。蜗牛爬行时总把脖子伸得老长老长,然后把壳挪到前面。它爬得可慢了,一分钟只爬7厘米,它爬过的地方留下了粘液,就像一条跑道……”

结合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组课文――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备课组布置学生饲养小动物。围绕这一主题我们把整个活动分成了几个小主题,有重点地进行观察,学生一边养一边观察一边记录,一个多星期下来写了六、七篇有关动物的文章。小动物已经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一回家就去看自己的小动物,来上学之前也要和小动物告别。小动物出逃、小动物游戏、小动物偷懒,成为学生课间交流的话题。每天上学,只要看到教师的一点影子,学生就来向我们汇报“奇奇”“妞妞”等的情况。在这一主题下,我们安排了“买小动物”“外形”“吃食”“睡觉”“逗小动物”“我与小动物间的一件趣事”等片段练习,每天写200字左右的观察日记,第二天午读课抽十分钟交流。学生观察细致,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有顺序地观察,并通过观察与动物建立了友谊。在口语交际和习作过程中,学生不再发愁,不再无话可说,而是滔滔不绝、绘声绘色。在指导过程中我们还把观察同一种小动物的学生归为一组,有同一话题,学生热烈讨论并互相补充。一篇篇的观察日记,选择最有意思的部分,按照一定的顺序连接起来,一篇习作就这么简单地完成了。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和学生一同交流小动物,我们一起欢笑、一起伤心,小动物这一主题作文成为我们永远的记忆。

三、 种绿豆,拨青藤,观察植物抓细节

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课文,根据“如果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就有可能发现事物的奥秘”的提示,备课组商量后决定,让学生结合相关内容,开展种绿豆的实践活动,抓住事物的特征及变化来写。经过六天的种绿豆实践,学生细心观察,从发胀写到刚露出一点芽到脱掉绿衣裳,让学生每天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想一想、记一记把相关的内容及时记录下来。学生在作文中写到:“今天放学回家,发现绿豆的叶子竟然长得更大更长了,差不多有尺子的四分之一长,它的茎有五、六厘米高了。我用手摸了摸,感觉就像被针扎了一样,特别痛……”

围绕主题,我们组织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紧扣主题开展一些探究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生活的体验。教师精选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指导学生品读,感悟写法,进行仿写训练。在训练时,我们提供给学生三、四个选题。满足不同学生的喜好。这些选题兼顾各种文体,兼顾人、事、景,兼顾纪实与想象。开放的话题激起了学生习作的兴趣,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充实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为习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得非常快。由仿写一段话,到仿写一种段式结构,学生也由怕写作文到爱上了写作。如在学习《爬山虎的脚》时,带着学生在校园里拨青藤(爬山虎),找它的脚,学生一边找一边读课文,一边观察一边从书中找到相应的段落。他们在整个观察过程中找到学习语文的快乐,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语言的奥秘,并结合课堂的学习过程,写一写爬山虎的脚的自述。学生结合课文、结合实物找到了写作的灵感。

四、 包饺子,尝美味,主题作文显童真

教师在主题的创设上,需要从扶和导的过程中慢慢放手,引导学生自主寻找主题。

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口语交际――“教你学一招”时,要求学生和别人交流自己拿手的本领,习作内容是“我学会了……”。习作前,教师和学生一起策划本次主题,决定开展一次包饺子活动。一篇篇《我准备好了》应运而生,有的写自由组合分工的“细”,有的写和小队成员一起购买包饺子材料中的“累”,有的写和父母一起剁馅的“苦”。接着,学生带上包饺子的材料到学校里开展包饺子、煮饺子、分饺子和吃饺子等系列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围绕“包饺子”这一主题,一共写了五篇文章,每一篇文章都情真意切,充满了童真、童趣。

活动一:分小组,学协作。以就近原则让学生自由组合。选好组长,并分好工,由一名学生做好记录。

活动二:购材料,做准备。以小组为单位到菜市场买好包饺子的材料,在家长的带领下准备相关的材料。

活动三:包饺子。先进行指导,体现学的过程。包完之后展示,说说自己是怎么包的,展示几个包得有问题的饺子,说说是怎么造成的,并指出改进方法。

活动四:煮饺子。用一个电磁炉在班里煮饺子。感受那一份等待的急切,品尝那一份香味。剩余的饺子与食堂联系送到食堂煮。

活动五:分饺子。体会那种口水流出来的感觉。

活动六:吃饺子。收获成功的喜悦。

这样开展习作教学,教师虽然是很累但是学生收获大,以此为基础写包饺子就成了一件易事。

由此可见,习作初始阶段的指导课一要激发兴趣,开拓思路,解决写什么的问题;二要指导怎样写的问题。而这两点的引导不是机械的写作知识讲解或范文解读,而是在平时生活中有机渗透,自由表达与有效指导的有机整合,达到习作指导有效、习作过程有序、习作有趣的效果。开展主题式习作教学,走稳习作第一步,为小学语文中段习作教学做了件实事,成就了精彩。

参考文献

[1] 朱文君.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J].小学语文教师,2009(2).

[2] 曹建召.微观审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J].小学语文教学,2009(2).

[3] 许大娟.行走在作文教学改革之路上――访上海特级教师徐鹄[J].小学教学:语文版,2008(6).

观察日记四年级范文第7篇

一、注重生活观察,加强主题日记有效写作

主题日记的写作,首先应当教会学生多注意对生活的观察,留意身边发生的事情。当教师确定一个日记写作的主题之后,也可以带领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让学生学会将发生的一些事情与日记主题联系起来,这就解决了学生“不知道日记应当记什么”的难题。如在学习四年级上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节课文之后,就可以将观察自己种植的一株爬山虎为主题,让同学们将每天观察到的变化,如种子的发芽、长出嫩叶到长大开花,都可以写成日记。当然并非都是爬山虎,教师可以适当调整,通过这种主题日记的方式,使同学们养成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培养出写作主题日记的兴趣。

二、积累优秀词句,提升写作有效性

1.当教师确定了写作主题,学生养成对生活观察的习惯之后,还需要指导学生增加对优秀词句的积累

因为学生还需要通过生动、准确的文字来表达出自己的感情。通过教学实践不难发现,积累优秀词句非常有效的方法,就是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大量的阅读能够使学生更快、更准确地积累好词、好句。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不仅要阅读所学习的语文课本,还要引导学生阅读有益的课外读物,从这些读物中吸收养分。

2.主题日记的写作,要想提高有效性,还需要指导学生在阅读书籍的过程中,培养语感

学生具有了语感,才能感受到文字的魅力,掌握文章的条理结构,又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主题日记的写作中,学生才能够熟练地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在学习了四年级上册《巨人的花园》这节课程之后,笔者布置了写作“巨人的花园后续”的主题日记,很多学生由于掌握了极为丰富的词汇语句,写作的主题日记都非常棒。一位同学写道:“春天五颜六色的花儿开了,繁密的小草长出来了,夏天到处绿树成阴,秋天树叶黄了,冬天到处白雪皑皑,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巨人老了,他只能静静地坐在凳子上看小朋友玩,巨人想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有一天小朋友来找巨人玩,发现巨人睡在那,他们爬到巨人身上,他们大声地在巨人的耳朵上叫,巨人说我要死了,以后这个花园将属于你们了。巨人说完永远闭上了眼睛,孩子们哭着说,我们会永远保护好这个美丽的花园的。”从这篇日记中可以看出,这位同学掌握了较为丰富的优秀词句,写得非常生动。

三、增加交流,提高主题日记写作有效性

语文教师在日记教学的过程中应适度增加学生之间互相交流的机会,当同学们完成教师布置的主题日记后,教师在评改之前先让同学们到讲台上面读一下自己的日记。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吸收对方的长处,改正自己的短处。一些优美的句子,一个恰当准确的用词,都值得学习借鉴。语文教师要及时地进行评价,指出日记写作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多给予学生鼓励,使他们热爱主题日记的写作,通过交流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提升写作的有效性。

观察日记四年级范文第8篇

一、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第一步。培养小学生写日记的兴趣,是提高其写作能力和发展智力关键的一步。然而,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怕写日记,有的学生是肚子里无话可写,有的学生是肚子里有话但不知道该怎么写。针对以上情况,我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去生活中积累素材。只有当学生充分感悟生活,有了写作素材,才能写好日记;只有生活素材丰富了,有可写的东西了,学生才不会怕写日记。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玩游戏、踢足球、打乒乓球、拔河比赛、爬山、放牛、赶鸭、捉鱼等,如果教师能适时引导学生把这些充满童趣的事记录下来,那么学生的日记也就有了素材。因此,教师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激发学生表达这种感受生活乐趣的愿望。教师要鼓励他们把身边发生的这些事情记下来,不必受条条框框的束缚,想什么就写什么,没有固定的格式,放开胆子写他们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一个人或一件事。俗话说:“常说口里顺,常不笨。”只要坚持写,常练笔,就会渐渐地下笔如有神。当学生对观察产生了兴趣时,能够把观察到的写进日记之后,再要求他们在观察中做到准确、细致、透彻,日记才能写得真实生动、具体。例如,一位学生在写《卷笔刀》时是这样写的:“我有一个漂亮的卷笔刀,它是心形的,表面是浅绿色,两侧都有一只蓝猫在吹泡泡。卷笔刀的正面有一个小孔,那是放铅笔的地方,只要放入铅笔,转动后面的摇把,就可以削铅笔了。小孔下面是盛铅和木屑的盒子,卷笔刀一削完了,铅和木屑就在里面了。如果铅和木屑盛满了,拉出来倒了,就可以了。”小作者在写自己的卷笔刀时观察得非常细致,写得非常生动,而且抓住了事物的特点,所以写得具体、深刻。可见,学生在写日记时是用心去观察的。学生有了写日记的兴趣和动机,他们就有可写的东西,当然就不会把写日记当作苦差。除此之外,欣赏、评论也能激励学生更好地写日记,教师对于学生的日记都要进行批改,并每周进行赏析,先挑选有普遍性优点的日记让学生进行范读,然后师生及时表扬,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例如,题材选得好的,词语运用恰当的,或者某位差生日记中有精彩片段的,我都拿来读给全班学生听,并给予点评。被读到的学生受到鼓舞,听到的学生也羡慕地奋起追赶。教师的点评,能给全体学生一个明确的方向,这样的日记赏析,既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方法,又是一次美的享受。

二、重视阅读

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历来被广大教师所认可,提高阅读量,不仅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涵养。许多著名作家、学者成功的经验都表明,语文素养的提高大都得益于大量且广泛的阅读。因此,要想提高学生写日记的能力,一定的阅读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经典名著,不仅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范例,更是指导学生作文的范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积累优美语句以及名言警句,还要让学生就某一句话进行仿写,并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产生共鸣,真正领悟到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从而在阅读中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写日记的动机。例如,前几天我们学习了《难忘的启蒙》,我就让学生联系自己写写与老师之间发生的有趣或难忘的事;学习了朱自清的散文《匆匆》,我又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以此来让学生懂得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如果学生在课外看了书,就让学生把自己读了这本书后的感受写下来。

三、因级施教

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指导写日记的措施应当各异,一是在记日记的数量上要做到循序渐进:对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只要求在一定时间内记日记便可;三、四年级学生可规定每周每人至少写两篇;五、六年级时可规定每周每人至少写三篇,并且要定期在周一或其他时间收阅,形成惯例。二是在训练记日记的内容上要循序渐进。因为小学各年级的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特点都各不相同。因此,一、二年级的学生只要求他们把句子写通顺;三、四年级的学生则要求要一点,开始运用简单的形容词来修饰语句;五年级的学生要求记一篇日记要有一定的条理性;六年级学生还要运用各种形容词,各种说明方法,以及修辞手法。这样,学生的日记就能由低年级向高年级不断地发展,学生写日记的习惯也就逐步地形成了。

观察日记四年级范文第9篇

爸爸妈妈从小就开始培养我的写作兴趣了,因为一开始我不怎么会写作文,所以有很多烦恼。记得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让我写小日记了,而且每天坚持写,那时候我觉得没什么可写的,篇幅小,没有题材,根本就是胡乱凑合。所以我经常找那本《学前班启蒙日记选》中的日记抄一抄,再加上一点自己说的话就完成我的“佳作”了。

一年级,爸爸妈妈发现我的作文水平还是没有提高,于是,一有空就带我到广场、公园和郊外玩,目的是让我开阔视野。每次玩回来,都要求我写一篇简短的观察日记。慢慢的我的作文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那时候,观察为我的作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年级,我的词汇多了,字也认得多了。我也已经可以用好词、好句,写出比较长的段子来了,甚至还用上一些名人名言。那时候,我已开始留心观察身边的事务,天天都按时写日记。这时候的观察日记经常受到爸爸妈妈的表扬,我心情舒畅,终于把以前那些烦恼的事抛到了脑后去了。

三、四年级的时候,我已经不满足短小的观察日记了,我开始写真正的作文,不再用稚嫩可笑的语言了。我一有空就写作文,有时候,还用上一些有名的名言。我的作文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不断的突飞猛进。我的作文还经常被作为例文,老师在课堂上读出来作为同学们的范文。每到这时,看到一双双羡慕的眼睛向我投来,我感到无比自豪。渐渐地,渐渐地,我感觉写作文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我对作文的兴趣越来越深,越来越浓厚了。我发现自己已经沉浸在写作的海洋之中,慢慢地遨游了。

如今,我五年级毕业了,随着词汇的增加,我的作文越来越老练,越来越成熟。我的作文有时恍如仙境,有时激荡磅礴,有时优美动听,有时扣人心弦。我的作文千变万化,想象文更是我的专长。

观察日记四年级范文第10篇

日记与我的情感非常矛盾。有时我恨它,有时我又爱它。

我暑假前一个月不写日记,后半个月拼了命似的大写一通,二十三篇日记一口气写完,写的时候边写边骂老师。只有补好日记,去老师那儿上课才没挨骂。

可上了四年级,日记也就更不想写了,没办法,谁叫作业一大堆啊!到了星期三了,我还不想写日记,因为作业多如牛毛,写都来不及写,而且又有学校里的作文,哪有工夫写日记啊?

不过,我现在也试着慢慢去喜欢日记,老师说:日记写好了才能写好作文,刀越磨越快,如果不磨,用的时候就砍不了东西。你长大了,日记还可以当作回忆录。他还说:日记是作文班的门票,没有门票进不来这个班。老师还告诉我们《读者》里的有段文字:灵感是上帝和你说的悄悄话,他只说一次,不记下就没有机会了。

也许我只要留心观察生活,日记也不是什么难事。

上一篇:坚持的名言警句范文 下一篇:关于学习的诗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