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经济与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6 00:45:58

工程经济与管理论文

工程经济与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QC小组;班组建设;基础

QC小组活动作为班组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有效形式,其活动深入持久健康地开展,已经成为推动企业班组建设的巨大动力。笔者结合供电企业推进QC小组活动和班组建设工作实际,试就班组建设及QC小组活动的概念、QC小组活动对班组建设的促进作用,以及QC小组活动与班组建设结合的重要途径三个方面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正确把握班组建设、QC小组活动的内涵与关系

班组建设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事关企业长远发展的重大任务和强根固本的基础工程。自1986年工业企业整顿后,国家经济委员会要求围绕企业升级使班组逐步由“单纯生产型”转变为“生产、管理结合型”;1991年,能源部、水利电力工会全国委员会又联合下发《电力企业班组建设规定》,明确采取定级晋升的模式来加强对班组的管理及其组织领导体制;2009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国家电网公司进一步加大了班组建设工作力度,下达了一系列加强班组建设的指示和文件,国家电网公司更明确提出了“班组建设三十条重点要求”,要求从基础建设、安全建设、技能建设、创新建设、民主建设、思想建设、文化建设、班组长队伍建设八个方面加强班组建设。

二、QC小组活动对班组建设的促进作用

(一)QC小组活动提高班组现代科学管理水平。QC小组活动过程需要充分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严格遵循PDCA循环理论,运用排列图、因果图、调查表等统计分析工具,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相应改进对策;对于经过实施证明有效的方法和措施,需要小组成员运用标准化管理知识,对其以标准或制度的形式予以固化,将其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小组活动结束后,小组还须按照要求整理出成果报告和准备成果的PPT材料,这还需小组成员掌握一定的信息化知识和具备一定的文字总结能力。通过QC小组整体活动流程的开展,不但运用到了5S现场管理、PDCA全面质量管理、精益化管理、目标管理、标准化管理等先进管理方法和手段,而且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了班组信息记录、标准规范、专业技术培训以及促动小组员工掌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技巧等职业行为养成等基础工作,进一步推动班组由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由单纯的生产封闭型向面向用户的开放型转变,不断地提高班组的现代科学管理水平,全面提升班组建设水平。

(二)QC小组活动有效激发班组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开展QC小组活动,引导班组员工以现场工作存在的难点、问题为课题进行研究,尤其对于涉及新产品、新工艺、新领域的课题,通过组织技术攻关型或创新型QC小组,遵循PDCA循环原理,首先从当前工作迫切需要出发,提出方向性的技术攻关或创新型课题,运用新的思维方式,创新方法,提出不同解决方案,逐一进行实验,从中选择最优方案,据此制定对策及实施,及时做好技术创新成果的巩固,对其予以制度化、标准化加以固化和提高,并推广到生产中加以应用。通过QC小组活动的开展,促动小组成员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运用,并对现有技术不断进行探索、改进和更新,不断地探索新的领域,使小组成员的技术水平得到持续提高,并有效增强小组成员的创新意识和节能减排意识,提高班组的自主创新能力,使班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持续进步,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QC小组活动进一步增强班组凝聚力。QC小组活动是一项班组全体成员为了共同解决班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开展的团队活动。QC小组成员在工作中甚至利用业余时间,自发组织、潜心钻研,为了解决问题而各抒已见、努力攻关、解决难题。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小组全体成员在思想上、行动上都是一致的,为了共同的目标,打破岗位界限,既有明确分工又相互配合,充分发挥了每个人的积极性和专长。这种团结的气氛和合作的精神,给员工极大归属感,同时也拉近了成员间的距离,构建了和睦的人际关系,进一步增强了班组团队意识,有效激活班组成员积极性、创造性。

(四)QC小组活动打造高绩效班组。解决工作现场存在的问题,不断进行质量的改进是QC小组活动的基本特征,QC小组活动的目标主要围绕提高工作(产品)质量(效率)、降低消耗、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等方面,而这些也正是班组建设的重要课题。通过开展QC小组活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对策和实施,不断地提高生产、服务效率,节约物资的消耗,提高物资资源的利用率,不仅带来直接降低消耗的效果,提高了经济效益,而且进一步增强了小组成员的效率意识与节约意识,强化了小组成员爱惜资源、节约资源消耗的自觉性。

由此得到结论,班组是企业的细胞,企业的发展战略、管理思想、管理目标最终要落实到班组。QC小组活动是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而开展,通过活动的开展,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进一步夯实管理基础,这与班组建设以至企业发展的目标是根本一致的。QC小组活动是班组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有效形式,将QC小组与班组建设有机结合推进,有利于提高班组管理绩效水平,有效激活班组积极性、创造性和凝聚力,将进一步推动企业班组建设的良性健康向上发展,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秀敏. 加强企业班组建设与管理的思考[A]. 第四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 2016 .

[2] 叶文. 广西电力线路器材厂“五星”班组建设的实践与思考[A]. 电力行业优秀管理论文集――2014年度全国电力企业优秀管理论文大赛获奖论文(《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4年第一期增刊)[C]. 2014.

[3] 颜景鲁,刘金标. 如何夯实班组标准化建设工作[A]. 电力行业优秀管理论文集――2014年度全国电力企业优秀管理论文大赛获奖论文(《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4年第一期增刊)[C]. 2014.

[4] 顾捷. 以守规文化提升班组建设水平[A]. 电力行业优秀管理论文集――2014年度全国电力企业优秀管理论文大赛获奖论文(《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4年第一期增刊)[C]. 2014.

[5] 宋士锋,赵树生. 减轻负担 强化管理 进一步提升班组建设水平[A]. 电力行业优秀管理论文集――2014年度全国电力企业优秀管理论文大赛获奖论文(《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4年第一期增刊)[C]. 2014.

[6] 王建波. 开展定量定性诊断分析 推动班组建设管理提升[A]. 电力行业优秀管理论文集――2014年度全国电力企业优秀管理论文大赛获奖论文(《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4年第一期增刊)[C]. 2014.

工程经济与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此次会议旨在宣传“治国理政”系列管理思想,弘扬成思危的科学创新精神,传承振兴中国管理科学和管理教育方略,推动一流学院和特色院校建设。

会上,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研究所所长、《管理观察》杂志社总编辑李树林围绕“加强成思危管理论坛的院社合作与交流”这一主题作了会议主旨发言。该谈话首先阐明了创立成思危管理论坛的作用和意义,即更好地聚集管理界力量,加强院社之间横向联合,实现互利多赢,推动中国特色新型管理智库建设;重点探讨了目前我国管理界如何更好地集合在成思危管理论坛的品牌旗帜下,以南南合作多边框架为平台,向国际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新经验、新方法、新知识。

据悉,会议就如何办好成思危管理论坛达成了三点共识:

第一,在《管理观察》杂志上常年设立成思危管理论坛,并建立成思危管理论坛推荐委员会,该委员会为常设机构,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京文出任总顾问,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长唐任伍出任主任委员。论坛的主要功能是大力宣传特色院校“特色专业、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就业创业和对口支援”以及“一流学院和一流学科”能力建设方面的经验和成果;论坛推荐委的主要职责是:发现全国中青年管理人才、发现创新性管理成果;推荐研究生优秀论文在成思危管理论坛优先发表,推荐优秀院长和学科带头人入围影响中国管理进步100人上榜《管理观察》封面人物。

第二,启动中国管理智库(CMTT)合作联盟。CMTT是一个集“研究机构、媒体平台、顾问方式和国际化”等特性为一体的交叉模式的新型智库。与会高校一致表示愿意参加CMTT,共建中国特色新型管理智库合作联盟,共享中国管理智库成果。

第三,汇集中国管理界力量,推动中国管理国际化,为南南合作新政提供最新智库成果。

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表示:“这次会议非常及时,不仅表达了我们对成思危的追思之情,也将他的科学精神、创新品质、求实作风印在了我们心中,这将继续鼓舞我们在管理兴国之路上奋勇前进!”

工程经济与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制度变迁; 会计改革; 会计制度; 会计文化; 会计文化建设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文化定义为:一个社会和集团的精神和物质、知识和情感的所有与众不同的显著特色的集合总体,包括艺术、文学、生活方式、人权、价值体系、传统以及信仰。制度是个人或社会对有关的某些关系或某些作用的一般性思维习惯,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服从程序以及道德、伦理的行为规范。日本著名社会学家富永健一将文化进一步划分为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广义的文化与广义的社会的含义相同,是人所创造的一切社会化的东西,具体的文化(即狭义的文化)是指一个特定群体的价值观。从两者的定义上看,由于制度是人的社会化的一个方面,因此,制度是文化的一部分。制度又可以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例如:法律和习俗、宗教、社会价值观,因此,正式制度应该属于物质文化,而具体文化,即群体的价值观应该属于精神文化。对会计制度和狭义会计文化的探讨实际上是对文化的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探讨,其必然遵循物质和精神的辩证关系。本文从此角度出发,依据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会计制度变迁史,对会计制度和具体会计文化进行研究,以期发现其存在的内在联系和问题。

一、概念界定

对会计制度和会计文化的探讨,首先需要对会计制度和会计文化进行界定。会计制度是进行会计工作所应遵循的规则、方法和程序的总称,分为广义的会计制度和狭义的会计制度。广义的会计制度是指国家统一制定的会计制度,以及地方政府和国务院业务主管部门,在与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不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的适用于本地区、本部门的会计规范,它包括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和会计工作管理等方面的规定。狭义的会计制度仅指对会计核算制度的规范。本文所指的会计制度是广义的会计制度,是对社会会计活动总体情况的制度考察。对于会计文化概念的界定,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本文从文化的定义出发,将会计文化界定为人类社会创造出的有关会计方面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本文所指的会计文化仅指狭义的会计文化,即会计文化的精神方面,是指会计活动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会计制度安排及文化发展脉络

新中国成立后,从1950年开始了会计制度建设的步伐,以经济体制改革为标志,我国会计制度变迁史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1950—1978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会计制度阶段和1978年至今的会计制度恢复及改革阶段。

(一)1950—1978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会计制度阶段

1950年3月,中财委了制定统一会计制度的训令,至1951年上半年,中财委先后实施了13个部门所属企业的统一会计制度,为进一步满足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统一各部门的规章制度,1952年全国企业财务管理及会计会议颁布了《国营企业统一会计科目》、《国营企业统一会计报表》、《国营企业决算报告编送暂行办法》、《国营企业年度清查财产暂行办法》、《国营工业企业统一成本计算规程》等规章制度。1953—1957年,我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经济时期,财政部确立了计划经济的会计模式。1955年财政部对原国营企业会计制度作了彻底的修改,颁布了《国营工业企业基本业务标准账户计划》和《国营工业企业基本业务统一会计报表和说明草案》。为满足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制定了《中央主管部门所属公私合营工业企业标准账户计划及会计报表格式草案》和《地方级公私合营工业企业基本业务标准简易会计制度》等。经过近七年的会计改革,计划经济下的社会主义会计制度体系基本形成。1958—1977年,我国进入了“”和“”的特殊历史时期,会计制度几经波折,多次废立。1973年财政部为恢复会计制度,颁发了《国营工业企业会计科目》、《国营工业企业会计报表》、《国营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办法》三项制度,但并未达到预期效果。

会计文化发展在这一时期也几经波折。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1月和3月,章乃器在上海《大公报》发表《应用自己的会计簿记原理记账》和《再论应用自己的簿记原理记账》的文章,成为新中国成立后,会计界发生的最早的思想萌动,掀起了建立新中国会计核算方法的讨论热潮,会计学科的阶级性也成为这一时期会计讨论的热点问题。1951年后,我国政府开始全面引入苏联的会计理论和方法,大量的苏联会计教材被翻译和引入。为推动会计制度建设,发展会计文化,一批会计类杂志纷纷创刊。1952年1月原第一机械工业部主办的《工业会计》创刊,这是新中国的第一本全国性会计月刊。1957年1月财政部接办《工业会计》,于1959年1月改名为《企业会计》,受影响,1959年年底停刊,并入《财政》杂志。1963年中央为转变时期发生的错误,于1964年1月创建《会计》杂志,由财政部发行,1966年8月,“”开始不久后又被停刊。《工业会计》以工业会计工作为主,前期主要介绍和传播苏联工业会计核算理论和经验,被财政部接办后,增加了介绍中国会计制度的内容,为新中国会计理论和统一会计制度服务。《会计》杂志主要报道各个行业的会计及财务工作。1956—1966年,为响应国家的号召会计在上交国家税利中的监管作用和保证国家财政收入计划的有效执行,会计论文研究主要围绕成本管理、财务管理和健全企业规章制度等展开。1966—1978年,在的影响下,会计研究停滞。

(二)1978年至今,会计制度恢复及改革阶段

1978年后,我国会计制度进入了恢复及改革阶段,这一历史时期又可分为四个阶段:1978—1992年,会计制度体系恢复及多元化阶段;1992—2000年,适应市场经济及与国际通用准则接轨阶段;2000—2006年,统一企业会计制度并与国际惯例相协调阶段;2006年以后,实现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阶段。

1.1978—1992年,会计制度体系恢复及多元化阶段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全面结束了“”时期所带来的动荡局面,我国开始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1980年财政部对当时的会计规章制度进行了全面修订,同年9月了《国营工业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1981—1982年又相继颁布了国营供销、施工、建设单位等企业会计制度,1984年了《会计人员工作规则》、《会计档案管理办法》。1985年1月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颁布了《会计法》,将会计法规建设推向了高潮。1982—1987年,财政部还针对国营承包企业和新兴的外资企业颁布了相应的会计制度。

会计制度的恢复和发展带动了会计文化的恢复和发展,大量专门致力于会计研究的杂志纷纷创刊,如:财务与会计(1979年,财政部主办)、会计研究(1980年,会计学会主办)、财会月刊(1980年,武汉市财政局主办)、财会研究(1980年,甘肃省财政科学研究所主办)、商业会计(1980年,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财会部、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财务部、中国商业会计学会和中国会计学会粮食分会主办)、中国审计(1983年,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主办)、审计研究(1985年,中国审计学会主办)、审计与经济研究(1985年,南京审计学院主办)、审计月刊(1985年,湖北省审计科研所主办)等,结束了只有政府创办会计杂志的历史,为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文化的交流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理论平台,会计文化开始出现欣欣向荣、百家争鸣的景象。1978—1992年间,发表的有关会计方面的论文共12 506篇(会计论文8 453篇,审计论文2 925篇,财务管理论文1 128篇),年均2 501篇(见表1),1990年首次出现了关于会计文化的论文,会计文化研究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一时期发表的论文多集中于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会计职能、会计制度建设、会计监督等方面,介绍管理会计、加强传统财务管理的内容居多。1984年开始出现了对财务管理本质的探讨,1984年之前的会计监督也主要围绕着计划经济下的政府监督展开。会计文化的发展并未先于会计制度的变革,而且呈现出相对滞后的现象。

2.1992—2000年,适应市场经济及与国际通用准则接轨阶段

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出现了新中国首批上市公司。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为有效规范上市公司会计核算及其会计信息的披露,1992年5月财政部了《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开启了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会计制度全面改革的序幕。同年11月,财政部以财政部长令的形式,了《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并制定了分别适用于工业、商品流通业、房地产开发业、农业等13个行业的全国统一的行业会计制度和10个行业的财务制度,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体系,会计准则全面建设的序幕由此展开。从1997年开始,财政部先后了《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等9项具体会计准则,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架构初步形成。为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的会计制度,财政部于1998年实施了《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我国会计法制建设在这一时期也取得了巨大成就,1999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1993年修订的《会计法》的基础上,对《会计法》又进行了新的修订,二次修订后的《会计法》对会计行为进行了进一步规范,对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配合新修订的《会计法》的实施,规范企业财务会计报告,2000年6月国务院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同年底,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取代1998年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暂在股份有限公司范围内执行。

上市公司的出现,以及如何规范其信息披露,在理论界掀起了讨论热潮,这一时期的会计文化开始走向繁荣兴盛,发表的关于会计方面的论文共64 562篇(其中会计论文31 813篇,审计论文25 109篇,财务管理论文7 640篇)(见表1),年均8 070篇,环比增长222.66%,(其中,审计论文环比增长436.52%,财务管理论文环比增长323.32%,会计论文环比增长135.22%),是会计类论文增速最快的一段时期。如何规范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是这一时期会计文化界关注的焦点,管理会计、财务管理、注册会计师、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也是这一时期会计论文研究的重点。财务管理研究开始突破传统财务管理研究,对财务管理目标的研究成为这一时期财务管理研究的主线。1985年通过了首篇会计学博士学位论文,专门研究会计文化方面的论文也获得了快速增长(见表3及图1),环比增长266.67%,超过了会计论文的增长速度。

3.2000—2006年,统一企业会计制度并与国际惯例相协调阶段

1992—2000年的会计制度改革,实现了在形式上与国际通用规则的接轨,而2000—2006年的会计改革则实现了会计准则与国际通用规则在实质上的接轨。2001年财政部颁布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2004年了《小企业会计制度》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至此,企业会计制度体系建设基本完成。与此同时,财政部先后颁布了租赁、借款费用、无形资产、或有事项、存货、固定资产和中期报告7个具体会计准则,形成了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并行的会计规范体系。

在这一时期,我国会计制度建设蓬勃发展,会计文化领域也呈现出持续发展的态势,发表的会计类论文共119 659篇(其中会计论文62 292篇,审计论文 43 409篇,财务管理论文13 958篇)(见表2),年均19 943篇,环比增长147.12%(其中,会计论文环比增长161.08%,较上期增速提高,财务管理论文环比增长130.51%,审计论文环比增长143.60%,均较前期增速放缓),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和注册会计师成为这一时期讨论的焦点(2003年中国总会计师杂志创刊)。然而,这一时期,关于会计文化研究的论文却增速缓慢,6年间发表的论文仅94篇,年均15.7篇,环比增长42.42%(见表3)。

4.2006年以后,实现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阶段

我国加入WTO之后,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为满足这一要求,2006年财政部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包括一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基本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会计制度建设日趋成熟。

会计文化在这一时期也呈现出稳定增长、日益成熟的态势,会计类论文共130 585篇(其中,会计论文65 139篇,审计论文45 957篇,财务管理论文19 489篇)(见表2),年均26 117篇,环比增长30.96%(其中,会计论文环比增长25.48%,财务管理论文环比增长67.55%,审计论文环比增长27.04%),会计准则超越会计制度成为这一时期研究的重心。从2006年开始,专门研究会计文化的论文呈上升趋势(见图1),2007年出现了首篇系统研究会计文化的博士学位论文,2007—2011年会计文化论文比上期环比增长141.28%(见表3),增速超过会计类论文的增长速度。综合性的经济管理类学术期刊如《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中国软科学》、《中国社会科学》等,也开始关注会计问题,加大了对会计专业论文的刊载频度。

三、结论

(一)我国传统文化决定着会计制度变迁的路径

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传统宏观文化是在长期的岁月中逐渐积淀而形成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基础文化的根基越深厚,对制度变革的影响就越大。我国传统文化崇尚集体主义,权距较大,对不明朗因素反映强烈,决定了我国会计制度变迁的路径是渐进式的,而不是激进式的。从新中国成立到现今我国会计制度变迁的历史中即可窥见一斑,无论是1978年会计制度改革前的会计制度变迁史,还是之后的会计改革史,我国采取的都是循序渐进的制度变迁路径,首先从局部进行改革,从局部改革的成功推进到全局的改革,分步骤、分阶段地实施改革,在探索中逐渐、逐步实现会计制度的变革。传统文化对会计制度变迁影响深厚。

(二)会计制度变迁的方向决定着会计文化发展的方向

新制度的建立需要文化的依托,影响着社会文化发展的方向,而新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又会引起制度的变革,两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从我国会计制度的变迁史和会计文化的发展来看,每一次新会计制度的制定,都会在文化方面引起相应的连锁反应,带来会计思想上的萌动,掀起文化界在此方面的讨论热潮。在微观层面上,会计制度的变革推动着会计文化的发展,促进了会计思想的繁盛,引导着会计文化发展的方向。而微观层次上的会计文化对会计制度的影响却不是十分明显,会计制度制定的动因来自于政府,而不是新文化的引入和繁荣,会计制度的变革往往先于会计文化的发展。在微观会计文化和会计制度之间的关系上,我国的会计文化和会计制度属于制度主导文化型。

(三)会计文化建设亟待加强

会计制度恢复和改革以来,我国会计文化逐渐走向了繁荣和兴盛,大量高质量的文章不断涌现,会计类期刊蓬勃发展。但从2001—2011年发表的关于会计文化研究方面的论文来看,会计文化研究并没有引起理论界足够的重视,而且,会计文化研究主要局限于会计文化的概念、内容、要素、划分、特征等基本问题,关于会计文化建设的论文较少,也没有形成一个普遍接受的会计文化理论架构。符合我国国情的会计文化体系应该如何建立,如何通过会计文化建设推动会计制度的完善和会计实务的发展,仍然是尚待解决的课题,发表会计文化类论文的权威刊物也很少。这一现状影响了会计文化对会计制度建设的推动作用,会计文化建设有待加强。

【参考文献】

[1] 张勇.文化、制度与发展——制度与文化比较视角的发展分析[J].经济学家,2008(5).

[2] 曾小华.关于文化的定义[J].学习时报,2004(2).

[3] 葛蓓.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历程与任务[J].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2010(3).

[4] 李玉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回顾与评价[J].会计研究,2001(9).

工程经济与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2015年7月12日,成思危管理大师告别了我们,本刊为了弘扬成思危的科学创新精神,传承振兴中国管理科学和管理教育方略,沿着成思危管理兴国之路前进,《管理观察》杂志设立了“成思危管理论坛”,这既是杂志最高级别的管理论坛,也是我们对成思危管理大师最好的纪念。建立成思危管理论坛根本目的是,进一步落实主席管理思想,发现更多管理科学和管理教育的人才,发表更多优秀管理科学创新成果,为推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

成思危管理论坛是一个面向社会开放式的平台,采取院社合作形式,本刊将邀请我国一批管理学家和学科带头人主持这个栏目,以推荐优选一批高水平博士论文为主篇,扩大《管理观察》杂志品牌学术影响力,欢迎大家为办好这个专栏献计献策,让她成为我们大家共同的事业。

本论坛主持人:唐任伍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长

唐任伍,男,经济学博士。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曾担任过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执行院长、院长、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北京邮电大学文法经济学院院长等职,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长。教育部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MP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会长、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市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管理思想史首席专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北京师范大学学报》、《首都经贸大学学报》等多家学术刊物编委,多所大学兼职教授。其他社会兼职10多项。承担过国家和省部级以上课题数十项,获得北京市、国家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发的各类优秀成果奖二十余项。

工程经济与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第二章管理机构设置及其职能第二条公司设立“科技管理委员会”,下设技术成果评审委员会和管理成果评审委员会。管理机构设置如下:1、公司科技管理委员会主任:公司副主任:公司委员:公司2、技术成果评审委员会主任:公司委员:公司3、管理成果评审委员会主任:公司委员:公司第三条管理机构职能1、在主任的领导下,公司科技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全公司的“三大创新”活动进行部署和管理;对下设的技术成果评审委员会和管理成果评审委员会的工作进行平衡和协调,对出现的重大事项进行决策。2、技术成果评审委员会和管理成果评审委员会,在公司科技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在科技成果和管理成果两个方面,分别开展管理工作。第四条公司科技管理委员会在生产技术部设科技管理中心,具体负责全公司科技工作的日常管理,主要范围包括技术成果、管理成果、QC成果、专利发明、月度创新成果、科技论文等。主要工作内容:项目的立项、监督实施、成果受理、组织鉴定(评议或验收)、申报评奖、资料归档及其它相关的日常工作。第三章项目的立项及实施第五条公司级项目的立项。1、每年11月由科技管理中心负责组织公司级项目的立项工作。2、公司科技管理委员会根据上级的计划安排,结合公司井发展规划及公司井安全、生产、经营、非煤产业等方面的需要,每年下达一次项目计划,实行立项管理。

3、公司属各单位根据具体工作情况确定研究项目(课题),经各专业负责人审查后,向科技管理中心申报立项。科技管理中心负责将申报立项的项目(课题)汇总,报公司科技管理委员会审批,由公司行文下发到各单位。4、年度中,各单位自行研究开发的科技或管理创新项目,需要追加立项时,必须经公司分管领导审批后,科技管理中心方可受理。第六条集团公司级及以上级科技项目的立项。凡是申报公司级及以上立项的项目,分管专业副总必须组织承担单位课题人员对项目进行广泛调研和论证,填写《公司重大科研项目计划项目立项建议书》报科技管理中心汇总,经公司总工程师审批后,由科技管理中心负责逐级申报立项。

第七条凡经公司及上级部门审定并行文下达的立项项目,项目负责人和承担单位要拟定项目实施方案,做到措施、人员、资金、设备、仪器等各项工作的落实到位,认真组织实施。科技管理中心人员要全过程跟踪监控,及时了解、掌握、督促、协调立项项目的实施,提出指导性建议,保证立项项目按期完成。第四章成果的申报和评审第八条科技管理中心对完成的项目及时协助、督促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材料整理。凡公司立项管理的项目完成后,承担单位必须及时写出技术工作报告,经专业技术负责人审核并签署意见后,报科技管理中心申报评审。第九条对所受理的项目成果,由专业技术负责人牵头,汇同承担单位及有关部门,对成果进行现场考察,提出初评意见,为成果评审委员会的评审提供依据。

第十条由科技成果评审委员会和管理成果评审委员会的主任,召集委员会成员,对经专业技术负责人初评的项目成果,按照科技含量、技术水平、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内容,进行综合评议,确定获奖成果及等级,并报公司科技管理委员会审定。第十一条凡申报集团公司级及以上评奖的成果,必须经过集团公司及以上组织的鉴定或评议。科技管理中心负责协助、指导成果完成单位,按照不同层次成果的具体规定和要求,出具完备的鉴定或评议材料,提交组织鉴定或评议的部门。科技管理中心负责鉴定(评议)会议的组织和协调,并负责项目成果的申报评奖工作。第十二条公司鼓励开展月度创新活动,对在安全、生产、经营、管理、节支降耗、降低成本等方面完成的效益、效果突出的创新成果,由完成单位及时整理好评审材料,经专业副总审查后,报科技管理中心登记汇总,按季度进行评审。第五章科技人员的管理及评选第十三条对全公司工程技术人员实行业绩量化考核管理,具体如下:1、月度创新成果:每完成1项,记10分,经评审获奖后,加10分。2、公司级成果:每完成1项,记15分;通过集团公司评议的,再加15分。3、集团公司级成果:申请报奖后,获集团公司特等奖的,记60分;获一等奖的,记40分;获二等奖的,记30分;获三等奖的,记20分。4、省部级(包含省局级)成果:申请报奖后,获一等奖的,记80分;获二等奖的,记60分;获三等奖的,记40分。5、部级成果:申请报奖后,获一等奖的,记150分;获二等奖的,记100分;获三等奖的,记80分。6、论文:每发表1篇论文,部级——记30分;省级——记20分;地市级——记10分。7、专利:1项专利成果,记30分。8、对同一成果,属多人参与的,第一名记满分,第二名按第一名得分的90%记分,第三名按第二名得80%记分,依次类推递减记分。论文参照成果,按比成果多10%的幅度递减记分。9、本管理规定涉及成果级别包括:公司月度创新成果,公司年度成果,获集团公司级及以上级奖励成果;涉及成果范围包括:科技成果、管理成果、QC成果、专利。本标准涉及论文为在国内外公开(含经省级批准有内部准印刊号的)发行刊物上发表的科技论文和管理论文。10、成果评定级别以证书、公示的文件为准。11、科技人员业绩的日常管理由科技管理中心具体负责。第十四条公司对在技术创新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进行奖励,每年评选出十名“优秀科技创新人员”,在年度科技创新工作会议上进行表彰奖励。优秀科技创新人员的评选,参照第十三条规定,以一个年度为期限,量化积分占70%,综合考察其它方面业绩占30%(由科技管理委员会委员投票评选)。第六章论文的管理规定第十五条公司鼓励广大职工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发表科技论文,并定期进行评选,择优奖励。本管理规定仅限于科技论文和管理论文,不包括政研论文或通讯报道等。第十六条论文级别的划分原则1、刊物级别界定刊物级别界定由公司评审委员会按照刊物主办单位的级别、发行面向范围大小等要素进行界定,分为部级,省部级、地市级(包括集团公司级)三级。由部级部门主办、面向全国发行的科技期刊,或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期刊定为部级期刊;由省级主办的刊物,包括省局、高等院校学报、煤科总院下属分院(所)主办的科技期刊,定为省级期刊;由地市级主办的刊物,包括集团公司级及有内部准印刊号的期刊,定为地市级期刊。2、的级别参照以上刊物级别,按照《论文量化评审表》,由评委会进行综合审定。第十七条本公司在岗职工发表的科技或管理论文,由完成者本人持刊物原件及复印件,到科技管理中心登记建档,不登记不予受理评奖。第十八条符合评奖范围论文的基本条件:1、本公司在职职工撰写;2、内容必须与公司生产管理经营活动相关联,经过审核后发表并已备案;3、论文内容与本职工作密切相关,针对本专业工作所撰写;4、在国内外公开正式刊物上或有内部准印证刊物上发表;5、主要包括能够反映我公司改革发展的科技、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及非煤产业等方面的论文,其它不列入奖励范围。

第十九条凡涉及我公司科研成果项目或经济技术指标的论文,必须对关键技术或数据保密,在发表前,必须得到审核批准,方可对外发表。技术方面的论文由相关专业的副总审核把关,管理方面的论文审核由副总经济师把关。经审核后同意对外发表的论文,审核者签字,作者到科技管理中心登记备案。否则,不列入奖励范围,并追究相关责任。审核者对论文涉及的数据、事项等企业秘密把关负责。第二十条凡发表的与公司相关的论文,出现内容不实,泄露企业核心技术秘密,对公司造成形象损害或财产损失的,由论文作者承担具体责任,并联带追究审核者的责任。由公司科技管理委员会提出处理意见,报公司审核后处理。第二十一条对在公开学术会议上交流发表并获奖的论文,根据其会议级别、论文质量、获奖等级等因素,确定奖励数额。第二十二条对同一类内容的论文,只奖励第一个发表的作者,其他发表的人员,不再重复奖励。第二十三条对窃取别人成果作为自己论文材料发表的人员,不予奖励;对单纯以追求论文奖励为手段的人员,不予奖励。其识别界定由评审委员会负责。第二十四条对发表的论文由科技管理中心负责受理、审核、初评,对初评合格的论文,每季度向公司评审委员会提交一次。由科技、管理评审委员会进行评选,对优秀论文按相应级别的标准进行奖励,年末在公司科技大会上发文通报表彰。经管理委员会评审确认,不属实的论文,不予奖励。第七章创新项目管理规定第二十五条属集团公司立项的项目,实行项目负责制(或招聘制),具体落实到人,明确一名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必须从事项目相关专业的研究,项目主要参加人员应直接从事研究工作,在成果材料中,研究人员按贡献大小依次排名。第二十六条对列入集团公司立项的项目完成后,在运行1~3个月的基础上,写出成果评议材料及报告交科技管理中心,科技管理中心负责上报有关部门,申请组织评议或验收。公司月度创新成果完成并运行一个月以上后,将成果材料报到科技管理中心,公司组织有关专业人员进行评审。第二十七条公司创新成果由第一完成单位提出申请,并附有关成果鉴定(评议、验收)证书、经济效益证明、成果研究报告、工业性试验报告等有关材料。

第二十八条对获公司奖励成果实行公示制度。由科技管理中心负责将公司初评获奖成果的具体内容,在公司局域网和“科技橱窗专栏”内公示7天,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合理。第二十九条申报上级奖励的成果,必须通过上级或公司组织的技术鉴定、评议或验收。凡是有争议的科技成果,在争议未解决之前,不得申报奖励。第八章管理现代化和QC成果管理的规定第三十条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提高管理现代化和QC质量管理的思想意识,落实专人负责,积极开展管理创新活动;有条件的单位、部门都要成立质量管理(QC)小组。

第三十一条管理现代化成果管理规定1、选题原则管理先进性、经济合理性和现实可行性相结合,当前需要与长远需要相结合;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管理进步与技术进步相结合;改革与创新相结合。2、选题范围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政策、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技术经济分析、现代化管理方法探索创新性研究,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软件开发研究等。3、立项管理每年12月份,进行企业管理现代化立项,各单位填写企业管理现代化课题立项表,报科技管理中心。4、申报奖励企业管理现代化成果完成后,将材料报科技管理中心汇总,由公司推选优秀的成果申报集团公司奖励。公司级评选在年末进行,对评选出的优秀成果在科技创新大会上表彰奖励。

第三十二条质量管理(QC)成果管理规定1、QC小组注册登记每年一次。在每年的2月份,由各单位提出申请,报科技管理中心进行审核、注册。小组活动课题的登记,每选定一个活动课题,在开展活动之前就要进行一次课题的注册登记。2、QC小组成果申报实行逐级申报制。首先参加本公司成果评审,对获得优秀成果奖的成果,由科技管理中心统一向上逐级申报奖励。3、公司每年组织一次QC成果,并对年度QC成果进行评选奖励,评选办法参照集团公司相关文件。对不注册的QC小组或没有小组活动原始记录的成果不予评奖。第九章奖励规定第三十三条公司每年召开一次科技创新工作会议,总结全公司上届科技工作,部署下届的科技规划,并对优秀技术成果和管理成果、优秀科技创新人员和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进行表彰奖励。

第三十四条公司每年评选十名“优秀科技创新人员”;对月度创新成果和发表的论文,公司每季度进行一次评选、奖励。第三十五条奖励范围1、新研制开发的优秀科技成果(包括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2、在本公司首次推广应用并取得良好效益的先进科技成果(包括新仪器、新设备的应用)。3、在本公司生产、安全、经营、管理、物业、非煤等方面取得的优秀成果。4、群众性的岗位小窍门、绝活等优秀成果。5、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重大科技成果和重大创新成果。6、集团公司及以上级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优秀技术或管理论文。7、各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发明成果。第三十六条奖励等级及标准1、公司科技成果设

一、

二、三等奖。授奖比例原则上分别为经批准立项成果的10%、15%、35%;奖励标准分别为*元、*元、*元;主要完成人员分别取前7、6、5位人员。2、公司现代化管理成果设

一、

二、三等奖。授奖比例原则上分别为经批准立项成果的10%、15%、30%;奖励标准分别为*元、*元、*元。3、公司QC成果设优秀奖、先进奖、鼓励奖三个级别,分别对应奖励*元、*元、*元;4、公司月度创新成果,由评审委员会根据其技术水平高低和所创效益的大小确定等级,每项给予100~1000元奖励。5、公司设立效益奖项。对为本公司创造较大经济效益的科技创新成果、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进行重奖,奖励标准按本年成果转化所创净效益的1~5%。所创经济效益必须要附计算基础,由财务部门负责人审定并签字,经公司科技管理委员会研究决定后执行。6、对优化设计方案,产生明显效益的设计,经公司科技评审委员会评审确定,公司按创效益的1~3%对有关设计人员给予奖励。7、优秀科技或管理论文的评选设立

一、

二、三等奖,比例分别占所评选论文的10%、15%、35%。评选时,由科技管理委员会根据的级别、内容质量、文字多少等方面的情况,按《论文量化评审表》所定标准量化评定;奖励标准分别为*元、*元、*元;与外单位合作的论文按一半奖励。8、对公司评出的优秀科技创新人员,分别给予每月*元的科技津贴补助,执行时间一年;对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科技创新人员的,分别给予每月*元津贴补助,执行时间一年;对连续三年及三年以上年度被评为优秀科技创新人员的,分别给予每月*元津贴补助,执行时间一年。9、公司鼓励广大员工岗位成才,对在地市级及以上级组织的各类技术比武中,获得部级、省部级、地市级荣誉称号的个人,分别按照本人上年度实发工资总额的2倍、1倍、0.5倍给予一次性奖励,同一荣誉称号,以最高级别奖励,不重复授奖。(1)个人年度实发工资总额以公司人力资源部核定证明为准。(2)本条款中,地市级不包括集团公司级,受奖人员为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及以下的所有员工。10、对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获得地市级及以上级奖励的成果的完成人员,给予一次性奖励。(奖励标准见附表)第三十七条所有科技奖励要按贡献大小分配,杜绝平均分配现象;同一获奖成果由两个以上单位完成的,奖金发到第一完成单位,由其负责分配;同一成果获得多项表彰奖励时,按最高级别奖励,不重复授奖。第三十八条获奖成果的受奖人员以项目策划和具体研究人员为主,按贡献大小排序。项目主要受奖人员是指提出项目思路和确定项目的总体方案设计,直接参与和对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第十章考核规定第三十九条采掘设计、通防、机电、运输等专业,每年至少提出1项系统优化项目,填写好《系统优化项目任务书》后,报集团公司对口专业一份,交科技管理中心1份。否则,对分管副总罚款200元,并对专业通报批评。第四十条实行专业目标量化考核,全公司每年要保证完成集团公司级以上获奖成果10项,其中确保省部级获奖成果4项。指标分解为:采掘专业3项,通防安全专业2项,机电运输专业3项,管理经营1项,非煤产业1项。每少一项罚专业分管副总200元。每年各管理部室必须至少有2项公司级管理成果,部室主要负责人至少完成2篇论文,副总牵头完成至少2项公司级以上管理成果,副公司级领导至少完成1项集团公司级以上成果,否则,对相关人员罚款100元。

工程经济与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方针,推进创新步伐,以创新促发展,实施科技兴公司战略,充分调动和发挥全员开展“三大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的奋斗目标,根据上级科技管理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章管理机构设置及其职能

第二条公司设立“科技管理委员会”,下设技术成果评审委员会和管理成果评审委员会。管理机构设置如下:

1、公司科技管理委员会

主任:公司

副主任:公司

委员:公司

2、技术成果评审委员会

主任:公司

委员:公司

3、管理成果评审委员会

主任:公司

委员:公司

第三条管理机构职能

1、在主任的领导下,公司科技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全公司的“三大创新”活动进行部署和管理;对下设的技术成果评审委员会和管理成果评审委员会的工作进行平衡和协调,对出现的重大事项进行决策。 2、技术成果评审委员会和管理成果评审委员会,在公司科技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在科技成果和管理成果两个方面,分别开展管理工作。

第四条公司科技管理委员会在生产技术部设科技管理中心,具体负责全公司科技工作的日常管理,主要范围包括技术成果、管理成果、QC成果、专利发明、月度创新成果、科技论文等。主要工作内容:项目的立项、监督实施、成果受理、组织鉴定(评议或验收)、申报评奖、资料归档及其它相关的日常工作。

第三章项目的立项及实施

第五条公司级项目的立项。

1、每年11月由科技管理中心负责组织公司级项目的立项工作。

2、公司科技管理委员会根据上级的计划安排,结合公司井发展规划及公司井安全、生产、经营、非煤产业等方面的需要,每年下达一次项目计划,实行立项管理。

3、公司属各单位根据具体工作情况确定研究项目(课题),经各专业负责人审查后,向科技管理中心申报立项。科技管理中心负责将申报立项的项目(课题)汇总,报公司科技管理委员会审批,由公司行文下发到各单位。

4、年度中,各单位自行研究开发的科技或管理创新项目,需要追加立项时,必须经公司分管领导审批后,科技管理中心方可受理。

第六条集团公司级及以上级科技项目的立项。

凡是申报公司级及以上立项的项目,分管专业副总必须组织承担单位课题人员对项目进行广泛调研和论证,填写《公司重大科研项目计划项目立项建议书》报科技管理中心汇总,经公司总工程师审批后,由科技管理中心负责逐级申报立项。

第七条凡经公司及上级部门审定并行文下达的立项项目,项目负责人和承担单位要拟定项目实施方案,做到措施、人员、资金、设备、仪器等各项工作的落实到位,认真组织实施。科技管理中心人员要全过程跟踪监控,及时了解、掌握、督促、协调立项项目的实施,提出指导性建议,保证立项项目按期完成。

第四章成果的申报和评审

第八条科技管理中心对完成的项目及时协助、督促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材料整理。凡公司立项管理的项目完成后,承担单位必须及时写出技术工作报告,经专业技术负责人审核并签署意见后,报科技管理中心申报评审。

第九条对所受理的项目成果,由专业技术负责人牵头,汇同承担单位及有关部门,对成果进行现场考察,提出初评意见,为成果评审委员会的评审提供依据。

第十条由科技成果评审委员会和管理成果评审委员会的主任,召集委员会成员,对经专业技术负责人初评的项目成果,按照科技含量、技术水平、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内容,进行综合评议,确定获奖成果及等级,并报公司科技管理委员会审定。

第十一条凡申报集团公司级及以上评奖的成果,必须经过集团公司及以上组织的鉴定或评议。科技管理中心负责协助、指导成果完成单位,按照不同层次成果的具体规定和要求,出具完备的鉴定或评议材料,提交组织鉴定或评议的部门。科技管理中心负责鉴定(评议)会议的组织和协调,并负责项目成果的申报评奖工作。

第十二条公司鼓励开展月度创新活动,对在安全、生产、经营、管理、节支降耗、降低成本等方面完成的效益、效果突出的创新成果,由完成单位及时整理好评审材料,经专业副总审查后,报科技管理中心登记汇总,按季度进行评审。

第五章科技人员的管理及评选

第十三条对全公司工程技术人员实行业绩量化考核管理,具体如下:

1、月度创新成果:每完成1项,记10分,经评审获奖后,加10分。

2、公司级成果:每完成1项,记15分;通过集团公司评议的,再加15分。

3、集团公司级成果:申请报奖后,获集团公司特等奖的,记60分;获一等奖的,记40分;获二等奖的,记30分;获三等奖的,记20分。

4、省部级(包含省局级)成果:申请报奖后,获一等奖的,记80分;获二等奖的,记60分;获三等奖的,记40分。

5、部级成果:申请报奖后,获一等奖的,记150分;获二等奖的,记100分;获三等奖的,记80分。

6、论文:每发表1篇论文,部级——记30分;省级——记20分;地市级——记10分。

7、专利:1项专利成果,记30分。

8、对同一成果,属多人参与的,第一名记满分,第二名按第一名得分的90%记分,第三名按第二名得80%记分,依次类推递减记分。论文参照成果,按比成果多10%的幅度递减记分。

9、本管理规定涉及成果级别包括:公司月度创新成果,公司年度成果,获集团公司级及以上级奖励成果;涉及成果范围包括:科技成果、管理成果、QC成果、专利。本标准涉及论文为在国内外公开(含经省级批准有内部准印刊号的)发行刊物上发表的科技论文和管理论文。

10、成果评定级别以证书、公示的文件为准。

11、科技人员业绩的日常管理由科技管理中心具体负责。

第十四条公司对在技术创新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进行奖励,每年评选出十名“优秀科技创新人员”,在年度科技创新工作会议上进行表彰奖励。优秀科技创新人员的评选,参照第十三条规定,以一个年度为期限,量化积分占70%,综合考察其它方面业绩占30%(由科技管理委员会委员投票评选)。

第六章论文的管理规定

第十五条公司鼓励广大职工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发表科技论文,并定期进行评选,择优奖励。本管理规定仅限于科技论文和管理论文,不包括政研论文或通讯报道等。

第十六条论文级别的划分原则

1、刊物级别界定

刊物级别界定由公司评审委员会按照刊物主办单位的级别、发行面向范围大小等要素进行界定,分为部级,省部级、地市级(包括集团公司级)三级。

由部级部门主办、面向全国发行的科技期刊,或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期刊定为部级期刊;由省级主办的刊物,包括省局、高等院校学报、煤科总院下属分院(所)主办的科技期刊,定为省级期刊;由地市级主办的刊物,包括集团公司级及有内部准印刊号的期刊,定为地市级期刊。

2、的级别参照以上刊物级别,按照《论文量化评审表》,由评委会进行综合审定。

第十七条本公司在岗职工发表的科技或管理论文,由完成者本人持刊物原件及复印件,到科技管理中心登记建档,不登记不予受理评奖。

第十八条符合评奖范围论文的基本条件:

1、本公司在职职工撰写;

2、内容必须与公司生产管理经营活动相关联,经过审核后发表并已备案;

3、论文内容与本职工作密切相关,针对本专业工作所撰写;

4、在国内外公开正式刊物上或有内部准印证刊物上发表;

5、主要包括能够反映我公司改革发展的科技、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及非煤产业等方面的论文,其它不列入奖励范围。

第十九条凡涉及我公司科研成果项目或经济技术指标的论文,必须对关键技术或数据保密,在发表前,必须得到审核批准,方可对外发表。技术方面的论文由相关专业的副总审核把关,管理方面的论文审核由副总经济师把关。经审核后同意对外发表的论文,审核者签字,作者到科技管理中心登记备案。否则,不列入奖励范围,并追究相关责任。审核者对论文涉及的数据、事项等企业秘密把关负责。

第二十条凡发表的与公司相关的论文,出现内容不实,泄露企业核心技术秘密,对公司造成形象损害或财产损失的,由论文作者承担具体责任,并联带追究审核者的责任。由公司科技管理委员会提出处理意见,报公司审核后处理。

第二十一条对在公开学术会议上交流发表并获奖的论文,根据其会议级别、论文质量、获奖等级等因素,确定奖励数额。

第二十二条对同一类内容的论文,只奖励第一个发表的作者,其他发表的人员,不再重复奖励。

第二十三条对窃取别人成果作为自己论文材料发表的人员,不予奖励;对单纯以追求论文奖励为手段的人员,不予奖励。其识别界定由评审委员会负责。

第二十四条对发表的论文由科技管理中心负责受理、审核、初评,对初评合格的论文,每季度向公司评审委员会提交一次。由科技、管理评审委员会进行评选,对优秀论文按相应级别的标准进行奖励,年末在公司科技大会上发文通报表彰。经管理委员会评审确认,不属实的论文,不予奖励。

第七章创新项目管理规定

第二十五条属集团公司立项的项目,实行项目负责制(或招聘制),具体落实到人,明确一名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必须从事项目相关专业的研究,项目主要参加人员应直接从事研究工作,在成果材料中,研究人员按贡献大小依次排名。

第二十六条对列入集团公司立项的项目完成后,在运行1~3个月的基础上,写出成果评议材料及报告交科技管理中心,科技管理中心负责上报有关部门,申请组织评议或验收。公司月度创新成果完成并运行一个月以上后,将成果材料报到科技管理中心,公司组织有关专业人员进行评审。

第二十七条公司创新成果由第一完成单位提出申请,并附有关成果鉴定(评议、验收)证书、经济效益证明、成果研究报告、工业性试验报告等有关材料。

第二十八条对获公司奖励成果实行公示制度。由科技管理中心负责将公司初评获奖成果的具体内容,在公司局域网和“科技橱窗专栏”内公示7天,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合理。

第二十九条申报上级奖励的成果,必须通过上级或公司组织的技术鉴定、评议或验收。凡是有争议的科技成果,在争议未解决之前,不得申报奖励。

第八章管理现代化和QC成果管理的规定

第三十条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提高管理现代化和QC质量管理的思想意识,落实专人负责,积极开展管理创新活动;有条件的单位、部门都要成立质量管理(QC)小组。

第三十一条管理现代化成果管理规定

1、选题原则

管理先进性、经济合理性和现实可行性相结合,当前需要与长远需要相结合;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管理进步与技术进步相结合;改革与创新相结合。

2、选题范围

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政策、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技术经济分析、现代化管理方法探索创新性研究,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软件开发研究等。

3、立项管理

每年12月份,进行企业管理现代化立项,各单位填写企业管理现代化课题立项表,报科技管理中心。

4、申报奖励

企业管理现代化成果完成后,将材料报科技管理中心汇总,由公司推选优秀的成果申报集团公司奖励。公司级评选在年末进行,对评选出的优秀成果在科技创新大会上表彰奖励。

第三十二条质量管理(QC)成果管理规定

1、QC小组注册登记每年一次。在每年的2月份,由各单位提出申请,报科技管理中心进行审核、注册。小组活动课题的登记,每选定一个活动课题,在开展活动之前就要进行一次课题的注册登记。

2、QC小组成果申报实行逐级申报制。首先参加本公司成果评审,对获得优秀成果奖的成果,由科技管理中心统一向上逐级申报奖励。

3、公司每年组织一次QC成果,并对年度QC成果进行评选奖励,评选办法参照集团公司相关文件。对不注册的QC小组或没有小组活动原始记录的成果不予评奖。

第九章奖励规定

第三十三条公司每年召开一次科技创新工作会议,总结全公司上届科技工作,部署下届的科技规划,并对优秀技术成果和管理成果、优秀科技创新人员和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进行表彰奖励。

第三十四条公司每年评选十名“优秀科技创新人员”;对月度创新成果和发表的论文,公司每季度进行一次评选、奖励。

第三十五条奖励范围

1、新研制开发的优秀科技成果(包括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

2、在本公司首次推广应用并取得良好效益的先进科技成果(包括新仪器、新设备的应用)。

3、在本公司生产、安全、经营、管理、物业、非煤等方面取得的优秀成果。

4、群众性的岗位小窍门、绝活等优秀成果。

5、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重大科技成果和重大创新成果。

6、集团公司及以上级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优秀技术或管理论文。

7、各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发明成果。

第三十六条奖励等级及标准

1、公司科技成果设一、二、三等奖。授奖比例原则上分别为经批准立项成果的10%、15%、35%;奖励标准分别为*元、*元、*元;主要完成人员分别取前7、6、5位人员。

2、公司现代化管理成果设一、二、三等奖。授奖比例原则上分别为经批准立项成果的10%、15%、30%;奖励标准分别为*元、*元、*元。

3、公司QC成果设优秀奖、先进奖、鼓励奖三个级别,分别对应奖励*元、*元、*元;

4、公司月度创新成果,由评审委员会根据其技术水平高低和所创效益的大小确定等级,每项给予100~1000元奖励。

5、公司设立效益奖项。对为本公司创造较大经济效益的科技创新成果、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进行重奖,奖励标准按本年成果转化所创净效益的1~5%。所创经济效益必须要附计算基础,由财务部门负责人审定并签字,经公司科技管理委员会研究决定后执行。版权所有

6、对优化设计方案,产生明显效益的设计,经公司科技评审委员会评审确定,公司按创效益的1~3%对有关设计人员给予奖励。

7、优秀科技或管理论文的评选设立一、二、三等奖,比例分别占所评选论文的10%、15%、35%。评选时,由科技管理委员会根据的级别、内容质量、文字多少等方面的情况,按《论文量化评审表》所定标准量化评定;奖励标准分别为*元、*元、*元;与外单位合作的论文按一半奖励。

8、对公司评出的优秀科技创新人员,分别给予每月*元的科技津贴补助,执行时间一年;对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科技创新人员的,分别给予每月*元津贴补助,执行时间一年;对连续三年及三年以上年度被评为优秀科技创新人员的,分别给予每月*元津贴补助,执行时间一年。

9、公司鼓励广大员工岗位成才,对在地市级及以上级组织的各类技术比武中,获得部级、省部级、地市级荣誉称号的个人,分别按照本人上年度实发工资总额的2倍、1倍、0.5倍给予一次性奖励,同一荣誉称号,以最高级别奖励,不重复授奖。

(1)个人年度实发工资总额以公司人力资源部核定证明为准。

(2)本条款中,地市级不包括集团公司级,受奖人员为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及以下的所有员工。

10、对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获得地市级及以上级奖励的成果的完成人员,给予一次性奖励。(奖励标准见附表)

第三十七条所有科技奖励要按贡献大小分配,杜绝平均分配现象;同一获奖成果由两个以上单位完成的,奖金发到第一完成单位,由其负责分配;同一成果获得多项表彰奖励时,按最高级别奖励,不重复授奖。

第三十八条获奖成果的受奖人员以项目策划和具体研究人员为主,按贡献大小排序。项目主要受奖人员是指提出项目思路和确定项目的总体方案设计,直接参与和对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

第十章考核规定

第三十九条采掘设计、通防、机电、运输等专业,每年至少提出1项系统优化项目,填写好《系统优化项目任务书》后,报集团公司对口专业一份,交科技管理中心1份。否则,对分管副总罚款200元,并对专业通报批评。

第四十条实行专业目标量化考核,全公司每年要保证完成集团公司级以上获奖成果10项,其中确保省部级获奖成果4项。指标分解为:采掘专业3项,通防安全专业2项,机电运输专业3项,管理经营1项,非煤产业1项。每少一项罚专业分管副总200元。每年各管理部室必须至少有2项公司级管理成果,部室主要负责人至少完成2篇论文,副总牵头完成至少2项公司级以上管理成果,副公司级领导至少完成1项集团公司级以上成果,否则,对相关人员罚款100元。版权所有

第四十一条实行专业领导责任制。公司各专业副总对本专业科技创新工作负责,每季度组织一次专业科技创新会议,落实科技项目、新技术推广项目的完成情况,筛选排查新的创新项目,对已完成的项目,要及时组织编写出材料,报送科技管理中心申请评议或鉴定。各专业副总每年至少参与完成一项集团公司级以上的成果,否则罚款100元。

第四十二条实行工程技术人员年度科技业绩考核制。高级职称人员,每年至少完成公司级成果1项,发表科技论文1篇;中级职称人员,每年至少完成1项公司级成果,或2项月度创新成果;初级职称人员,每年至少完成1项月度创新成果,或发表1篇科技论文。

第四十三条公司每半年考核一次。半年考核,对没有成果、论文的人员进行通报警告;对一项成果也没有的单位的党政负责人罚款100元/人。年终考核,没有完成个人规定指标的,对副总罚款200元/人,对工程技术人员罚款100元/人;对没有成果的单位罚款500元,并对单位党政负责人罚款100元/人;由公司年度立项的科技项目,若没有特殊情况,到期完不成的,对项目承担单位负责人每项罚款100元。

第四十四条对由集团公司立项管理的项目(包括系统优化、新技术推广应用等),不积极组织实施,到期没有完成的,所属专业承担集团公司的罚款,并对项目分管副总罚款*元。

第四十五条科技管理中心是全公司科技工作的管理部门,具体负责科技工作的日常运行管理和考核工作,每半年组织一次科技会,每月监督检查一次项目的完成情况,掌握项目的进度,协调解决出现的有关问题,指导正常开展工作,做好记录,定期向公司分管领导汇报。对科技创新活动开展不力、不重视的单位进行通报,并给予100~500元的处罚。

工程经济与管理论文范文第7篇

肖海林,1962年5月出生,湖北省仙桃市人。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企业战略研究中心主任。中央财经大学成功申报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国家“211工程”第三期重点建设学科和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中国市场学会、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和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首批北京市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2010年获中国管理学最高奖――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专家提名,2012年受邀为海尔集团具有全球性影响的重大颠覆性管理创新“人单合一双赢”管理模式提供专业咨询。

1984年和1987年分别在中国农业大学获学士和硕士学位,曾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蔡旭教授指导下从事学位论文研究。2003年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获企业管理专业管理学博士学位,是该校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以来首位提前一年毕业博士和2004年获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的两位博士之一。2005年在上海交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全优出站,同年9月按高于知名学者的人才引进政策调入中央财经大学工作至今。1987年至2002年先后在湖北省科委、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总公司等单位工作,从事战略情报研究、外资引进与管理、企业管理等工作,担任过四家企业董事长、总经理等职务。

二、研究领域

2001年进入学界以来,一直致力于战略管理、市场营销、颠覆性创新管理、企业持续发展、管理理论、中小企业社会责任、跨国资本与中国传媒市场等研究。先后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社科规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上海市知识产权软科学研究等部级和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同时主持和参与各类企业委托项目近40项。

三、研究成果

在学界首次提出并论证:企业管理的主题是企业持续发展而不再是成本导向的效率的观点;企业持续发展的三维特征论;企业持续发展的LCT模型;三个基本维度全面管理的统一与共生论以及由此衍生出的三叶草型企业模型、三叶草型管理模型、三叶草型控制模型、三只眼型企业家模型等观点;长青企业的特殊性质论与三种资本构成及其缪尔达尔循环论;现代企业粘性管理论;企业最优产权安排的逻辑转变论、竞争力导向论及动态变化论;超级竞争下最优业务组合战略的逻辑转变论、企业业务组合的乘除效应论以及应当是归核化、专业化和多元化的统一与共生而孰优孰劣之争是伪命题的观点;以核心能力、产业平台、制度平台和市场权力为核心要素的持续竞争优势四面体成长管理论;创新行为对宏观经济整体发展与微观企业个体发展的价值差异论;现代企业要发展思维不要生存思维的心智转变论;不连续技术创新的风险特征、风险结构和风险核对表;中国传媒市场境外资本的分布与行为特征等。

四、主要论著

1、企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生成机制和管理框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

2、企业管理范式转型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

3、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的消费者感知风险与购买意向――基于市场化初期3G手机的实证研究,载于《中国管理思想与实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年。

4、企业战略管理:理论、要径和工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

5、破了定律企业必败――中国十大失败企业的反思,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7月5日。

6、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四面体结构模型及成长管理,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7期。

7、企业增长、企业发展与企业可持续发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8、企业持续发展的生成机理模型――基于海尔案例的分析,管理世界,2004年第8期。

9、长青企业――经济学视角的分析,学术月刊,2004年第11期。

10、韦尔奇时代GE的产业平台战略,经济管理,2004年第13期。

11、以竞争力为导向的企业所有权安排,学术月刊,2006年第9期。

12、企业管理:主题演进与范式流变,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年第11期。

13、超级竞争条件下企业整体管理的基本维度与共生型控制模式:一个描述性案例研究,管理世界,2006年第12期。

14、管理心智的十大转变,企业管理,2008年第7期。

15、企业最优业务组合战略的一个理论廓清:以格兰仕为案例,经济管理,2009年第10期。

工程经济与管理论文范文第8篇

Keywords: Housing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key

中图分类号: 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建筑投资的规模日益加大,动工投产的建筑项目也日益增多,我国成为世界上建筑业发展最迅猛的国家之一。然而,与此同时我国建筑业施工的质量问题也日益突出,这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造成了很大的阻碍,由此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十分巨大,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的课题,工程质量问题是整个房屋建筑工程的核心,只有确保工程项目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之上按时按量完工,这个工程才称得上是成功的建筑工程。

一、做好施工前期的质量管理工作论文

做好施工前期的质量监控工作是整个房屋建筑工程成功实施的基础,因此在工程施工前期,施工人员必须对该项工程由一个实地的全面的调查,充分做好施工前的质量监控工作,首先施工人员应该要研究施工图纸、对相关技术规范和具体操作规程有个大体的规划,要掌握设计要求的细节;其次要熟悉施工有关的技术文件对施工的方法、顺序、措施以及施工进度等的整体要求,了解施工任务过程中的关键部位。只有这样认真的分析过整个工程的基本情况后,才能更好地实施工程管理,高质高量的完成整个工程计划。

具体来说,施工前期的质量监控工作包括:其一、做好施工的准备工作,施工人员必须明确整个工程的任务、进度和施工方法,合理安排施工技术人员到岗,做到各司其职。其二、对施工关键任务的相关技术人员要进行严格要求,坚持持证上岗,并在施工前对其具有的技术操作水平进行考核,严防技术水平不过硬的人员走上施工岗位。其三、对工程所需的材料、各种加工预制品及半成品的质量必须严格把关,进行细致的检查和检测,凡是不合格的产品不得进入施工缓解,对于施工中使用的各种材料也必须定期进行抽检,凡抽查出不合格产品混入施工中一定严查,对相关人员进行查处。其四、对于施工所需的永久性的设备的引进,应该通过审批方可采购和订货,对于进场设备也应在交付期内进行抽查和检验,凡不合格品一律不得使用。其五、要建立相对完善的现场质量管理制度体系,如现场质检制度、质量统计制度、事故报告制度等,对于施工现场出现的各种违章或违反操作规程的问题给予及时制止和处理。除以上外,施工人员在施工之前应该做好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对进场人员一律要进行安全教育,督促施工人员自觉遵守安全规则,保障施工者和工程的安全。

二、施工中期的质量管理工作论文

(一)完善施工工序的控制

施工者应该充分考虑影影响施工质量的各要素,将之归纳到自己的管理范围内,建立工程质量管理点,对施工单位提交的质量监控分析表和控制图表进行及时的分析和处理,比如影响房屋建筑施工的天气和防水材料使用等都应该纳入到施工控制的范围内来。具体来说,对于影响工程施工的气候因素应该进行以下处理:因为施工条件成熟与否对于施工质量的影响十分巨大,而防水工程大部分属于露天作业,气候的好坏对其影响较大。如果施工期内遭遇雨雪、霜雾等不良气候,当气温低于5度或高于35度时都会极大的影响防水层施工的质量和施工作业人员的施工操作。通常热熔巾卷材在零下10℃以上的气温下均可施工;而沥青和改性沥青,以及一些高分子聚合物卷材则不能在0度以下施工作业。

(二)严格交接检查制度

施工人员应该建立严格的班组自检和交接制度。按照有关规定施工人员必须对施工工程和本班组操作质量负责,因此在完成了相应阶段的施工任务后,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及时对工程进行自检,检验工程是否达到合格标准,然后由专业质检人员进行二次检查和验收,待工作人员签证验收后,方可继续施工,完成下道工序。对于工程的重要部位、专业性工程以及材料和半成品等的检测,除了施工单位要检验和测试外,还要进行专业的技术复核,以确保其安全性。例如建筑防水层和相关的施工交叉问题:首先防水层施工所需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相应的试验报告单,在到达施工现场后,在正式使用之前还必须再次检测其防水性,合格之后方能使用论文。

施工人员还应该做好材料和半成品的保护工作,合理安排具体施工顺序,防止后一道工序对前一工序的污染或影响;同时,对于已完成的半成品或成品,应该采取妥善的措施进行保护,防止因为保护不当造成的以外损伤,从而影响到整个工程额进度和质量。当施工中发现可能影响整个工程进展,甚至造成质量事故的重大安全质量隐患时,应该及时的停止施工,立刻组织相关部门对质量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如果出现了重大安全事故,更应该对事故进行细致的调查分析,查事故明原因,对事故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作出鉴定,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案,再经过主管部门同意后,对事故和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处理,直到再次验收合格后方可复工。

(三)科学施工和管理论文

邓小平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同样,对于房屋建筑工程来说技术的进步也有很大的影响,科学的施工和管理不仅能加快施工进度,还能帮助提高施工质量。因此,要保证房屋建筑工程的高质量,施工单位应该重视对新产品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制定生产所需相应的工序流程、标准操作规程,明确施工中的关键工序,掌握质量控制点,不断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确保房屋建筑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在人员管理上,应该健全各项规章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切实做好各项工作。应该着重抓紧设计、施工、监督等三大环节,各司其职,认真各项的工作,充分发挥工作中各环节的作用,一丝一毫也不能松懈。

参考文献:

[1]凌雁华.民用建筑施工质量管理[J].中国科技博览

工程经济与管理论文范文第9篇

***,42岁,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1988年7月毕业于山东矿院土木工程系矿井建设专业。2003年4月至今,担任龙侑集团煤业公司副总经理、来沟煤矿矿长。

1、狠抓“双基”建设、“三创”活动,矿井的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全面深化升级。以“双基”建设为切入点,狠抓基层和基础工作,深入开展了以“放心工程、精品工程、明星区队”为主要内容的“三创”活动,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全力推进,井下“四个亮点”(井底车场、精品海域、-175东大巷、人车站),地面四大改造等(井口安全文化走廊、员工洗浴中心、办公楼装修、工业文化广场),全面建成投入使用,井上井下遥相呼应,全矿井的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全面深化升级,员工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极大改善,一座生态型、园林式、科技型、本质安全型现代化的海滨矿井初步建成,全面展示了中国第一个海下采煤矿井的崭新形象。

4、大力实施“四大工程”,矿井可持续发展力进一步增强。全面组织实施了主井改造、东风井、4402大储量工作面、海域工程等四大工程。一是实施了主井改造工程,使矿井应急提升能力达到260万吨,有效解决了困扰矿井生产大发展的“瓶颈”问题;二是实施了矿区第一个200万吨大储量工作面4402面,实现 6、创新经营管理,强化目标责任体系建设,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优化。在全面总结近几年内部承包经验的基础上,将安全、生产、煤质、综合费用等按专业分解承包给各专业副总,并与收入直接挂钩,加大副总工程师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责任,形成责、权、利相统一的承包机制和风险收入机制。加大以技术科、机电科、海域办等职能科室的成本目标责任,强化以企管科、财务科、计划科三大科室为龙头的经营考核体系。全矿形成了分管领导总体协调、专业副总具体控制、业务部门分解把关、基层单位精打细算的经营管理运行体系,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结合矿井经营管理实际撰写的“煤炭企业责任目标成本管理体系的创新与发展”论文被评为第五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

工程经济与管理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论文模式

作者简介:谭德荣(1963-),男,山东青岛人,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教授;高松(1965-),男,山东潍坊人,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教授。(山东 淄博 255049)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项目编号:sdyc11069)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4-0019-01

当前我国的研究生培养中,研究生培养方式已分为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两种类型。基于工程实际的切实需要,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正在快速发展,将成为今后专业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这对工科专业研究生未来的发展尤为重要。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具有明显的职业背景的工作。因此,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论文选题、授予学位的标准和要求等方面均与学术性学位研究生有所不同。[1,2]因此对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式和论文选题进行研究具有实际意义。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应用型、创新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量很大。教育部文件明确要求要进一步推动研究生教育类型结构的调整,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推动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模式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模式的转变,[3]加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近几年来,我国每年招收的硕士研究生数都在50万人左右,其中专业学位研究生所占比例逐年增加。从硕士研究生的就业趋势来看,大量毕业生特别是工科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是走向社会实际的工作领域。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创新能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在基础理论、整体素质、工程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培养规划,使学生能够掌握本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专业领域工程研究、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管理能力,具有一定创新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二、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论文选题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是近几年快速发展起来的新兴培养模式,培养过程不能完全照搬学术性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需要把握好诸多环节。在培养过程中,应根据各专业实际情况,设置相关课程,加强基本技能培训,特别要加强工程领域的实践环节。对论文选题开题报告、中期考核、课题研究、论文写作与答辩等都要有不同于学术性研究生的培养内容。其中学位论文选题作为研究生培养过程的核心环节,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职业背景和发展方向,科学选题,尤其要定好研究方向和内容。选题的质量和方向会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就业前景。如果选题没有新意,那么论文写作内容也只是重复前人的工作。同样,选题如果脱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实际,研究内容太理论化,那么也就无法达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预期目标。[4]因此,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硕士论文的选题,要从提升实践创造能力的观点和视角来思考,选题既要考虑到科学性、先进性,也要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和目标要求,确定具有一定难度的实用性课题;既要有理论分析,又要有实践验证;选题应为本学科、专业或工程实际等方面具有实现该课题的基本物质条件,并经过努力能按期完成。[5]

三、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模式研究

1.论文选题范围

一般情况下,研究生论文选题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根据导师已有课题确定选题。依据导师的科研项目进行选题,在研究经费、实验条件等方面都有较好的保障,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导师的科研工作相融合,为学生顺利完成论文提供较好的研究条件。二是结合工程实践进行论文选题。从工程实践中提出研究课题是专业学位研究生选题的重要来源之一。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解决工程实践的现实问题,学生在深入实践、广做调研的基础上,能够确定现实生活或学术研究领域中的实际问题作为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在提升自己理论水平的同时,实践能力也得到提升,为更好地融入社会奠定了基础。三是与企业联合培养确定论文题目。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是现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一种重要模式。选择企业亟须解决的技术难题作为论文选题,这种选题不仅可以充分地利用社会资源,还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学会设计、研究与实际制作,培养他们从事科研、学习的基本素质和开创性的科研能力。

2.论文选题模式

从生产实际出发,工科专业学位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既可以是研究类学位论文,如应用研究论文,也可以是设计类和产品开发类论文,如产品研发、工程设计等,还可以是针对某个工程领域的软科学论文,如调查研究报告、工程管理论文等。根据多年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体会,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具体可从五个方面进行选题。

(1)产品设计研发类论文。研究内容来源于生产实际的新产品研发、关键部件研发以及对国内外先进产品的引进消化和再研发,包括各种软、硬件产品的研发。要求遵循产品研发完整的工作流程,采用科学、规范、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方法研发产品。产品达到行业规范要求,满足相应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性能先进,有一定实用价值。

(2)工程设计类论文。该类题目综合运用专业基础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与技术手段、技术经济、人文和环保知识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工程项目、大型设备、装备及其工艺等进行设计研究。要求按照工程类设计规范必备的辅技术文件,包括工程项目概况、所遵循的规范标准、技术经济指标等。综合运用工程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技术手段、技术经济、人文和环保知识等对设计对象进行分析研究。

(3)工程应用类论文。该类题目直接来源于工程领域实际问题或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可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开展应用性研究。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所研究的命题进行分析研究,采取规范、科学、合理的方法和程序,通过资料检索、定性或定量分析等技术手段开展工作,实验方案合理,数据翔实准确,分析过程严谨。研究成果能解决特定工程实际问题,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成果应体现作者的新思想或新见解。

(4)工程项目管理类论文。该类论文的主要内容是以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为基础的工程任务,可以研究专业领域的各职能管理问题,也可以涉及专业领域的各方面技术管理问题等。能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所研究的工程管理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采取规范、科学、合理的工程项目管理问题研究方法和程序,通过资料检索、实地调查、定性定量分析等技术手段开展工作,资料和数据来源可信,给出明确的解决方案,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成果应体现作者的新思想或新见解,并具可执行性。

(5)调研类论文。该类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对工程和技术命题进行调研,通过调研提出命题,发现本质,找出规律,给出结论,并针对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或解决方案。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所调研的命题进行分析研究,采取规范、科学、合理的方法和程序,通过资料检索、实地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等技术手段开展工作,资料和数据来源可信。给出明确的调研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成果应体现作者的新思想或新见解。

四、结束语

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培养形式和论文选题是提高培养质量的关键。尤其是把好选题关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学位论文质量,从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本文分析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需求,并根据以往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工作经历,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进行思考,给出了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可采用的几种模式。这些论文模式符合各专业领域实际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对于应用型、创新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日益凸显,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徐德龙.搞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探索多元化创新性精英人才培养新体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4).

[2]林超,赵海涛.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选题模式探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1,(19).

[3]刘少华.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对策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11,(4).

[4]刘思鹏.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探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1).

上一篇:企业标准化管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生产与运营管理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