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职称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7 00:35:33

工程管理职称论文

工程管理职称论文范文第1篇

1.文章的逻辑性

很多作者在写作文章时,常常犯一些逻辑上的错误,这是论文写作的大忌,其具体表现为:

(1)文不对题,前文提出了论点,后文进行阐述时,却发现阐述的和论点不能一致,讲的是两回事。整体上看,文章题目和正文发生了错位;

(2)文章的论点不足以进行大篇幅论述。作者前文提出了一个论点,下文进行了论述。然而,这个论点却只是一个现象,作者并没有把这种现象提炼成一种论点,因此作者就会把文章变成一种现象的罗列,而这种罗列却只是表层的,不足以作为一个论点。

2.文章的客观性

文章的整体口吻,作者在写作时候,应尽量该时时以一个客观的口吻来阐述,切忌频繁使用第一人称,比如“我”“我觉得”、“我认为”等等。完全可以用 “笔者”,“笔者认为”。

3.文章的层次

一些作者在写作文章时,几千字的文章,从头至尾通篇看下来,没有分任何的条目。这样给人的感觉是文章层次不够清晰,混乱。

作者在写作文章时,务必分条目阐述,开篇简短阐述,后文1,2,3分条目阐述。这样看上去一目了然。具体文章格式,可参考我们首页上的“投稿须知”。

因为对于作者晋升职非常重要,所以在期刊的选择上要慎重再慎重,现在很多假刊,套刊横行,让很多作者真假难辨,花了钱没评上职称,且错过评审时间。我们在此,给作者提供一些建议,在期刊选择的时候,做些参考。

常见的假刊的陷阱:

1.套刊。这是最难甄别的,明明有一本刊物,正常发行,且知网已经全文收录,但是,又冒出一个一摸一样的刊物,刊号刊物名完全一样,就是不上任何的数据库,不能在任何一家数据库检索到,这样的就是套刊。是自己冒名刊物名自己印刷的刊物。

2.假刊。所谓假刊,就是压根在新闻出版总署没有备案,而是自己起了个好听的名字,然后自己印刷的刊物,这样的刊物新闻出版总署查不到,数据库也没有收录。

3.电子版期刊。这样的期刊也是在玩文字游戏,明明备案的是电子版期刊,但是起了个好听的名字,于是大力宣传,说的天花烂坠,说什么电子版期刊其实也出版的,这其实是在混淆概念,玩文字游戏,电子版期刊,和正规的期刊是有很大区别的,一定要警惕这种陷阱,作者听到刊物名的第一反应就是去新闻出版总署查询备案情况,如果名字后面还有“电子版”字样,则要谨慎处理。

拓展阅读:建筑人员职称评定注意事项

《基层建设》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政治部主管中国建材工程建设协会协办、政治部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部级期刊。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3-5628,国内统一刊号:CN37-1371/D 。

主要栏目:施工建设、建筑规划与设计、基础建设、景观设计、园林园艺、工程造价、工程建设、市政桥梁、给水排水、工程管理、水利水电、电力建设、地质勘查、理论研究。

投稿须知:

1、投稿时请将稿件电子版(以WORD形式)发送至本刊投稿邮箱,在稿件中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单位、电话、电子邮箱、样刊投递地址和邮政编码,如需署笔名请注明;并提供作者简介、中文摘要和关键词、参考文献等内容,具体规范要求如下。

2、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简历以及研究方向(任选)。

3、中文摘要:篇幅为100~300字;关键词:每篇文章可选3~8个。

4、参考文献:

(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出版社:初版地,初版年.起止页码.

(2)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3)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报纸名,初版日期(版次).

(4)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5、切勿一稿多投。本刊已被国内多家数据库收录,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

工程管理职称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字:水利施工;管理;控制

Abstract: In the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process, 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their quality are five aspects of "human, material, machinery, methods, and environment". A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put into oper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from start to completion, as long as a link appeared problem, it will affect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s and even planted the quality of potential accidents.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the status of water resources project management, hydraulic engineering management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 three aspects of the management of water projects.Key words: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control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2-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系统组成十分复杂,影响因素多变。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目标是组织高效益的施工,使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合理配置,保证施工生产的均衡性。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是为使项目实现所要求的质量、所规定的时限、所批准的费用预算所进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的规划、组织、控制与协调,是对生产要素中的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技术和资金等的强化管理和合理化运作使用,全面推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

一、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

1、人员:包括参与基础上建设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每个工作人员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工程质量。提高工程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人的素质,包括人的政治思想水平、身体素质等。高质量的人及其高质量的工作就能带来高质量的产品。 职称中心

2、材料:材料的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控制:严把材料采购关;合理使用,减少损失;建立检验制度,严把质量关;合理处理剩余材料。

3、机械:施工机械设备对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在施工机械设备选型时,应注意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操作和维护上的方便性等。

4、方法:包括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一些工程常因施工方案考虑不周或施工工艺落后,而造成施工进度推迟,质量达不到要求和追加投资等情况。因此,在制定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时,必须结合技术、组织、管理、经济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施工方案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

5、环境: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因此应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益的措施严加控制。尤其是施工现场,应营造文明施工和文明生产的环境。更为重要的是搞好地方干群关系,遵守地方风俗。

二、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体制问题。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中项目管理的贵、权、利未能到位,项目管理责任制还未完善,约束了项目经理工作的开展,大大限制了项目部管理职能的履行,使许多项目的管理与项目管理科学的要求相距甚远。

2、人员素质问题。由于受历史管理体制的影响,大部分现场施工项目管理人员综合管理素质偏低,过分依赖于公司,依赖于企业各职能部门,有些项目管理人员有良好的技术素养但缺乏对成本、进度、质量、综合管理的控制能力,有些项目管理人员对管理在行但又对现场缺乏必要的经验与技术,或者对财务知识缺乏。因此项目管理人员素质问题约束了项目管理的发展。

3、目标管理问题。目标管理不严肃,主要表现如:成本管理不落实、控制不到位;质量管理重结果轻过程、或重形式轻本质;安全管理凭经验、少科学、缺系统管理;进度工期控制更是合同约定是一套、现场施工又一套,随意性大而缺乏严谨的计划、缺乏系统的控制手段,签订合同时对工期的承诺为迎合业主的要求而不管科学性,实施时缺乏有效措施而放任自流。

4、现场管理问题。现场缺乏科学、系统的组织、安排与监督,自主性、规范性管理少、应付性大,从而使目前为数不少的施工项目现场管理很乱不堪。

三、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控制措施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

全面落实责任制,明确单位领导、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具体工作人员责任,层层落实责任制,并加强监督和检查。按照水利规范和技术要求,出现质量问题,不管当事人发生什么变化,都要追究责任,即工程质量终身制。彻底解决工程当事人不管工程质量如何,出现问题一走了之的弊端,使工程人员真正负起责来。

2、严格执行水利建设程序。

严格执行《水利工程建设程序管理暂行规定》和有关文件;严格工程设计审批制度,未获批准的项目不准开工,坚决杜绝“三边”工程;严格按照单元、分部、单位工程进行质量评定,任何工程未经验收不得投入使用或进行下一阶段施工。

3、大力推行水利工程建设“三制”。实践证明,水利工程建设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承包制和建设监理制(即“三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根本措施。只有项目法人切实负起了工程建设的全部责任,才能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组织工程建设,从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保证工程质量。

4、制定监理细则,明确监理目标。根据工程要求规定监理目标、进度计划、人员和物料计划,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所进行控制的依据、方法、制度及保证体系等。制定监理细则,对掌握各部位、各工序、各阶段工程质量标准、质量检查、质量评定和验收程序等都作详细规定,使施工企业和工地所有人员都知道在质量控制中做什么、怎么做、以及怎样去评价做的效果,也便于相互工作协调和各工序的衔接。同时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包括质检机构、质检制度、质检人员的素质,并明确各级质检人员的权限和责任等。

5、强化质量控制措施。质量控制实行事先、事中、事后“三控制”。事先控制是开工前对施工企业提交的技术方案、技术措施、质量保证体系以及管理制度等作严密审核,特别是对各企业投入工程的技术人员的数量和素质提出具体要求。对用于工程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设备和运到工地的机械等进行控制,凡未经项目监理部同意,不得进入工地。这样就避免了因准备工作不充分、施工措施不落实、人力物力不到位或因质量安全措施不完善而仓促开工所产生的质量问题。事先控制是质量控制的主要部分,它能将工程事故的苗头消火在萌芽状态,保证工程的高标准施工。

事中控制就是工序控制。工序控制实行“二级三检报验制”,它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第一级是为保证监理目标的实现,指令施工企业建立班组初检、施工队复检、施工企业终检的质检机构与质检制度;第二级是施工企业在其内部检查合格的基础上,填报“报验申请单”,报工程指挥部复验,经复验合格后由监理工程师负责终验,保证做到上一工序不合格不得进入下一工序施工,对单元工程、监理工程师在评定表上签验收意见和评定质量等级,以确保每道工序都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另外,质检人员全过程旁站监督,监理工程师随时巡视工地,主要部位、隐蔽工程、关键施工过程等实行监理工程师旁站监督。

事后控制是对已完成的单元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的质量,继续进行观察、检测,收集运用过程中的情况,同时对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归档,及时组织有关人员检查验收。 职称中心

6、严格技术管理。技术管理包括技术责任制、施工日记、图纸会审、技术交底、技术复核、材料检验、技术档案、工程验收等制度。

(1)技术责任制:要求每个工程技术人员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权限,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便于做好各自分工的技术工作;

(2)施工日记: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负责人必须认真做好施工日记,把施工中每天每项工作情况、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与结果详细记录、完好保存,作为竣工验收和质量评定的依据;

(3)图纸会审:做好此项工作,对于减少施工中的差错、保证和提前完成施工任务、确保施工质量至关重要,一旦发现问题,就可及时纠正,并详细记录、存入技术档案,达到消除差错的目的;

(4)技术交底:使参与施工任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人全面的了解所负担工程任务的特点、技术要求、施工工艺等,做到心中有数;

(5)技术复核:在施工全过程中,对每项技术工作的实施,要有专人进行复核,防止偏差,纠正错误,避免人为工程质量事故;

(6)工程验收:在每一个工程的各部位单项,尤其是隐蔽工程,完成一项验收一项,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或部位的施工。同时,也为竣工验收提供完整的技术资料。

总之,水利施工是复杂的过程,需要多部门的配合,从思想上、技术上、资金上、综合环境上引起高度重视,树立安全第一思想,严格施工质量管理程序,这样才能有效确保水利施工的正常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石去、张辉:浅谈如何加强施工企业现场成本管理.煤矿现代化.2007年第1期。

2、任汉波: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与控制.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1。

3、周晓静、李敏: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体系的建立.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工程管理职称论文范文第3篇

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五大方面,即指: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事前对这五方面的因素严加控制,是保证施工项目质量的关键。

1.1人的控制。人是指直接参与施工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人,作为控制的对象,是要避免产生失误;作为控制的动力,发表职称论文是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导作用。为此,除了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劳动纪律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专业技术培训,健全岗位责任制,改善劳动条件,公平合理地激励劳动热情以外,还需根据工程特点,从确保质量出发,在人的技术水平、人的生理缺陷、人的心理行为、人的错误行为等方面来控制人的使用。如对技术复杂、难度大;精度高的工序或操作,应由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工人来完成;反应迟钝、应变能力差的人,不能操作快速运行、动作复杂的机械设备;对某些要求万无一失的工序和操作,一定要分析人的心理行为,控制人的思想活动,稳定人的情绪;对具有危险源的现场作业,应控制人的错误行为,严禁吸烟、打赌、嬉戏、误判断、误动作等。此外,应严格禁止无技术资质的人员上岗操作;对不懂装懂、图省事、碰运气、有意违章的行为,必须及时制止。总之,在使用人的问题上,应从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考虑,全面控制。

1.2机械控制。“机械”施工机械设备对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机械控制包括施工机械设备、工具等控制。要根据不同工艺特点和技术要求,选用合适的机械设备;正确使用、管理和保养好机械设备。为此要健全“人机固定”制度、“操作证”制度、岗位责任制度、交接班制度、“技术保养”制度、“安全使用”制度、机械设备检查制度等,确保机械设备处于最佳使用状态。所以在施工机械设备选型时,应注意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操作和维护上的方便性等。

1.3方法控制。这里所指的方法控制,包含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措施等的控制。同时,一些工程常因施工方案考虑不周或施工工艺落后,而造成施工进度推迟,质量达不到要求和追加投资等情况。因此,在制定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时,必须结合技术、组织、管理、经济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施工方案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

1.4环境控制。“环境”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有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工程管理环境,如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等;劳动环境,如劳动组合、作业场所、工作面等。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而多变的特点,如气象条件就变化万千,温度、湿度、大风、暴雨、酷暑、严寒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又如前一工序往往就是后一工序的环境,前一分项、分部工程也就是后一分项、分部工程的环境。因此,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尤其是施工现场,应建立文明施工和文明生产的环境,保持材料堆放有序,道路畅通,工作场所清洁整齐,施工程序井井有条,为确保质量、安全创造良好条件。更为重要的是搞好地方干群关系,遵守地方风俗。

1.5材料控制。“材料”材料的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控制:严把材料采购关;合理使用,减少损失;建立检验制度,严把质量关;合理处理剩余材料。主要是严格检查验收,正确合理地使用,建立管理台帐,进行收、发、储、运等各环节的技术管理,避免混料和将不合格的原材料使用到工程上。

2充分提高水利施工新技术的应用水平是提升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2.1强化质量控制措施。质量控制实行事先、事中、事后“三控制”:

2.1.1事先控制是开工前对施工企业提交的技术方案、技术措施、质量保证体系以及管理制度等作严密审核,特别是对各企业投入工程的技术人员的数量和素质提出具体要求。对用于工程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设备和运到工地的机械等进行控制,凡未经项目监理部同意,不得进入工地。这样就避免了因准备工作不充分、施工措施不落实、人力物力不到位或因质量安全措施不完善而仓促开工所产生的质量问题。事先控制是质量控制的主要部分,它能将工程事故的苗头消火在萌芽状态,保证工程的高标准施工。

2.1.2事中控制就是工序控制。工序控制实行“二级三检报验制”,它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第一级是为保证监理目标的实现,指令施工企业建立班组初检、施工队复检、施工企业终检的质检机构与质检制度;第二级是施工企业在其内部检查合格的基础上,填报“报验申请单”,报工程指挥部复验,经复验合格后由监理工程师负责终验,保证做到上一工序不合格不得进入下一工序施工,对单元工程、监理工程师在评定表上签验收意见和评定质量等级,以确保每道工序都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另外,质检人员全过程旁站监督,监理工程师随时巡视工地,主要部位、隐蔽工程、关键施工过程等实行监理工程师旁站监督。对工程质量问题,推行“三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不明不放过、处理措施不落实不放过、不接受经验教训不放过。施工单位及负责人要彻底查明原因,提出积极措施及妥善处理意见,并向项目监理部提出书面报告备案。

2.1.3事后控制是对已完成的单元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的质量,继续进行观察、检测,收集运用过程中的情况,同时对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归档,及时组织有关人员检查验收。

2.2大力推行水利工程建设“三制”。实践证明,水利工程建设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承包制和建设监理制(即“三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根本措施。只有项目法人切实负起了工程建设的全部责任,才能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组织工程建设,从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保证工程质量。在进行招标投标时,要严把资质审查关;不仅要看投标单位的资质,更要着重其实际业绩。特别要重视工程项目的资源配置是否到位。杜绝层层转包,主体工程不得分包,分包商必须要满足相应资质要求。要加大对监理单位监管力度,切实改变少数项目监理不到位的现象。

2.3严格执行水利建设程序。严格执行《水利工程建设程序管理暂行规定》和有关文件,把好项目立项、报建、开工、竣工验收等重要关口,任何项目上-阶段工作未完成,不得批准进行下一阶段的工作。严格工程设计审批制度,未获批准的项目不准开工,坚决杜绝“三边”工程。严格按照单元、分部、单位工程进行质量评定,任何工程未经验收不得投入使用或进行下一阶段施工。工程验收时必须有质量监督机构的评价意见。

2.4靠科技进步,提高科技和质量水平。企业要全面认识和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迅速在企业内部倡导和鼓励全体员工学科学、用科学,钻研技术的良好风气;设立科技风险、奖励基金,制订科技奖励实施细则,调动广大技术工程人员和员工开展科技攻关的积极性。结合水利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努力提高工程管理人员、班组长的工程管理水平,把企业建设成为具备一流的工程管理水平、一流的施工技术、一流的机械装备、一流的工程质量和一流的售后服务的管理型企业。

3结束语

工程管理职称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工程 ; 造价 ; 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工程造价管理是建设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此项工作的好坏体现出工程技术与经济管理者的水平,对投资方而言,又决定着一个项目要达到预期投资目标的成败关键。因此怎样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最大限度地把握造价是一名建设管理者必不可少的素质。 降低建设工程成本,节约建设资金,以最小的投入,创造最佳的效益,这是建筑经济工作所追求的目标。但长期以来,我国基建工作普遍存在着严重的“三超”现象,投资效益不高,因此,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工程造价管理就是合理地确定和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1.要从工程投标决策入手

1.1深入调查,做好报价前的准备工作

1.2制定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的确定将直接影响企业成本、质量和工期,同时也是招评标时的一项重要技术标的评定项目。只有合理经济的施工方案,才能有效控制计价成本,如管道土方工程,可以使用的机械很多,但是必须经过计算选择最经济合理的配对,才能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所以合理的施工方案决定了合理的报价职称论文。

1.3编制科学的投标文件 施工企业应有根据自己施工特点、优化组合、控制成本等能代表企业先进水平的企业内部施工定额,按招标文件提供的“工程量清单”采用实物量法编制投标文件。即首先依据本企业施工定额消耗量,以及收集、掌握的市场价格信息求出直接费,并计取各项费用,再根据市场行情、企业自身经济实力和经济状况确定相应的利润。

1.4正确使用投标技巧 “工程量清单”报价时采用一定的技巧,既可以使业主接受,又可使企业中标后获得更多的利润。根据招标项目的不同特点来采用不同的报价。报价时既要考虑自身优势和劣势,又要分析招标项目的特点、类别、施工条件等来选择报价策略。

1.5投标报价的决策 在投标报价文件编制完成后,报价的决策决定了投标的胜负。应依据已编制的招标文件,结合当地建筑市场供应情况,研究历次类似工程中标价情况,科学地作出报价决策。决策者应当在风险和利润之间进行权衡选择,从全面的角度考虑企业期望的利润和承担风险的能力,尽可能避免较大的风险,采取措施,获取一定的利润。

2.加强施工合同管理

施工合同是工程建设的主要合同,它将明确企业在工程承包中的权力和义务,将工程投标价、设计变更调整方式、工程款的拨付方式、索赔方式、材料的购置、竣工结算方式等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是企业组织施工、进行项目经营的法律依据。由于建筑产品的形成具有投资大、工期长、涉及原材料种类多、过程工序复杂、质量要求严格、受地理环境和气候影响大等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又经常要与设计单位、建设单位、财政主管部门联系,所有这些都决定了施工合同所涉及的内容多而复杂。要有效控制工程的造价,提高企业的利润,应加强对施工合同的管理。

首先应树立合同意识。不管是企业的决策层,还是执行层都应重视合同管理,认真学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掌握业务知识,在制定施工合同时应认真把关;其次加强企业内部合同管理,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施工合同的管理办法,明确相关人员的责、权、利,规范企业内部合同管理,把投标工作和签订合同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制定出既保护企业自身利益又满足业主要求和投标承诺的施工合同条款。

3.加强现场施工管理

施工阶段,是依据设计图纸把原材料、半成品、设备等变成工程实体的过程,是建设项目价值和使用价值实现的主要阶段。在施工阶段,承包合同价已确定,造价控制目标明确,充分发挥人的作用,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强对工程成本管理和工程造价控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1积极推行项目经济责任制 目前,大多数施工企业对项目经理部的监督机制还不完善,对项目经理的约束机制尚不健全。因此积极推行项目经济责任制,不断完善项目内部的岗位责任制,树立全员经济意识,建立一套责权利相结合的项目成本管理制度,对于加强成本管理、降低造价非常重要。

3.2编制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并组织实施 设计是用以指导施工准备乃至施工全过程的技术经济文件,其内容视工程的性质、规模、结构、施工复杂程度、工期要求和建设地区的自然经济条件不同而不同。一份好的施工组织设计能指导项目部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以最低投入满足合同要求。因此,在施工前,应组织包括技术质量、施工、机械、材料、劳力等相关人员,共同研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过程中,应针对工程实际情况编制相应的施工方案,反复斟酌,使方案优化,并严格按所选择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组织实施。

3.3 抓好机械、材料管理 建筑安装工程所用的材料,是建筑工程的物质基础,约占工程总造价的60%~70%,因此在建筑安装工程的项目管理中,材料浪费是最大的浪费,材料管理的成效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作为施工企业,在施工前,对工程所需材料不仅要根据工程的特点,进行货源的调查研究,广泛收集供货信息,货比三家,择优选购,尽量寻找质和价的最佳结合点,还要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及消耗定额计算实际需要的材料设备总量,编制好材料设备总量需求计划。

3.4加强过程控制,抓好工程质量 工程质量是建筑产品的最基本要求,要求在竣工后,建筑产品应当达到设计图纸的技术要求,符合国家规范和标准要求。在工程施工中,把好质量关,可控制和降低工程的质量成本和故障成本。做好施工前准备,加强过程控制,严格监控施工过程,把不合格因素消除于萌芽状态,并采取必要的纠正预防措施,防止不合格品的出现,就能够抓好工程质量,将不必要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对控制好工程造价十分有利。

4.做好竣工结算

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是项目建设施工全过程的最后一个程序。施工企业在工程竣工验收后,应及时、完整地编制好竣工结算并提交给业主单位,所以竣工结算对整个工程的造价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4.1及时收集各种竣工资料,做好竣工结算 工程单位在施工中应及时收集和保管好各种资料,除了工程技术资料、安全文明施工资料外,各种设计修改补充联系单、设计人或监理人的签证单、业主或监理人认可的施工方案、各种自然灾害、凭据等,要及时收集整理。在资料齐全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进行结算,保证不漏项、不漏算,正确套用预算定额和不同类别的工程费用定额。既要杜绝弄虚作假和多估冒算,又要据理力争,必要时应将每个有争议的分项,通过省市定额管理部门裁定,以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4.2索赔工作不可忽视 索赔工作应该是全部竣工结算内容之一,施工企业应该重视索赔的理论和方法。当工程施工中出现了合同内容之外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业主因素等,引起工程发生事故或拖延了工期,施工企业应及时收集文字依据,认真分析,提出索赔报告,要求追补损失。

4.3及时收回拖欠款,加强资金周转 工程竣工结算通过后,应按合同规定,及时收回工程款,不能听任业主无故拖欠工程尾款,以致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对未付款而又不签订还款协议的工程,通过调解不成的可以请求仲裁或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以增加对业主的压力。

5.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只有树立工程造价意识,加强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才能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从而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使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及经济效益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浅谈关于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问题综述. 工程管理. 2012.

工程管理职称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公路工程 财务管理 全面预算 成本控制中国论文 职称论文

Abstract: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project financial management, implement the effective cost control, is scientific refining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management key link. To project under the project management, independent accounting, comprehensive budget management, strengthen the engineering project cost control,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in the use of funds, realizing the maximization of enterprise value in the competition the constant development and expansion.

Keywords: highway project financial management comprehensive budget cost control Chinese paper title paper

中图分类号: F25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项目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目前,工程项目财务管理工作总体上看比较规范,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1粗放经营,财务管理滞后经营管理工作还处于生产型、经验型阶段,各级管理者对财务管理是财务管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虎头蛇尾。财务会计的反映、监督、参与决策的作用尚未发挥出来。

1.2资金管理分散施工企业的特点是点多、线长、流动作业,这使得流动资金难于集中管理、统一调配。尽管这些年开展了工程项目管理经理负责制,实行“买料到现场,拨款到项目”的管理方式,但仍然发生资金分流、财权分离、管理分散的现象。

1.3工程成本管理弱化在成本管理和成本核算上,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和内部控制制度。成本意识淡薄,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被削弱,片面认为企业的各项支出就是成本,什么样的费用支出都可以列支,成本科目成了“万能科 www.省略 目”,致使工程成本开支范围扩大,造成成本核算不准确,乱挤、乱列、乱摊工程成本现象时有发生。

1.4工程价款结算清理困难,占用资金严重目前,施工企业工程价款清算难已成为老大难问题,并且呈快速上升趋势。由于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占用了大量流动资金,使施工企业变现能力减弱,资金周转困难,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1.5基础工作薄弱,人员素质亟待提高一些工程项目的财务会计基础工作粗放、不正规、不标准,会计人员是临时借调的,甚至有的是未经专业技术培训,无证上岗,从而出现了银行、现金账不能日清月结;会计账簿设置不合理、不齐全;成本核算方式不科学,内容不全面等问题。

2针对项目工程财务问题的对策

2.1工程项目应实行独立核算工程项目财务管理是指从项目接受到项目完工这一施工生产过程至工程保修期结束后的财务管理。项目部应根据项目规模的大小、施工组织特点、核算力量强弱及项目的地理位置等因素,采取独立核算财务管理体制,明确责任并授予相应权利,进行独立的绩效评价。因为每个工程项目都有其相对独立的资金流动,工程成本的发生、工程价款的结算,都能够可靠地归集和确认,完全能够独立考察其成本效益情况。因此,施工企业对各工程项目应进行独立的财务核算,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成立财务机构,配备财会人员,财务负责人由主管部门或施工企业委派,项目经理不得白行调换。项目财务负责人全面负责分管项目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

2.2工程项目资金应实行预算管理在独立核算财务管理体制下,工程资金回收与使用应建立科学的资金预算管理体制,进行成本控制,通过预算、控制、监督、分析、考核规范资金使用。项目资金使用应严格执行项目资金需求预算,增强计划性,减少资金浪费和损失;在保障项目施工正常进行的前提下,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努力减少资金的占用,提高资金周转率。在项目开工之前,依据项目工程预算、施工组织设计等原始资料,选择最优施工方案,按照工程项目各项费用支出类别、支出时间、支出数额编制项目资金需求预算。以工程规模确定项目部人员编制,根据施工进展情况对作业人员实行动态管理,适时安排人员进退场;以工程进度安排材料机械采购、租赁、使用和保养,保证材料、机械的利用率,避免浪费,减少中转,节省成本,为充分筹措、适时投入资金提供基本依据。当客观情况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调整资金需求预算。项目资金使用必须执行严格内部控制制度,资金需求预算必须经项目部行政办公会议讨论,执行情况应及时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和主管部门汇报。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负责人负责资金预算的审查和平衡,然后报分管领导批准并拨付。

2.3正确核算工程项目成本,加强成本控制工程成本是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间接费、分包工程支出组成。其中,“其他直接费用”包括临时设施摊销费、施工工具费、项目设备与物资的进退场费。间接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项目部应按照收入与支出类别,制定成本费用计划,落实管理责任,尽量降低消耗、减少支出。接到施工任务之后,要细化成本和费用核算,要从实际出发,制定严格的项目成本计划表、降低成本措施计划表、降低项目成本计划表、间接费用计划表,作为对成本控制、分析和考核的重要依据。对于直接费支出建议主要运用定额控制。对于间接费支山建议用包干预算,一次性包死预算总额,全年不变。争创节约型企业,创建节约型项目部,杜绝在物资采购、工程结算、设备材料使用中管理混乱;杜绝各种非生产性经费开支,如电话费、招待费、差旅费等方面的浪费。项目部的资金、物资实行财务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经理“三支笔”联批制度(资金支付还要执行施工单位统一的审批程序)除项目经理授权之外,未经项目经理终批的经济业务一律不得报销入账,违反联批制度的支出,将视为违规问题查处。项目利润总额是项目承包兑现的依据,兑现承包奖金之后,项目净利润必须全部及时上交,不得作其他开支。要制定统一的会计政策,保证工程项目利润口径的相对一致。

3工程项目财务管理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要点由于工程项目具有价值量大、建设周期长、价格构成比较繁杂等特点,因此在工程价格的确定、控制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众多复杂多变、甚至是不可预见的因素。为避免造价的失控和“三超”现象,就必须建立一整套科学有效的工程项目财务管理控制措施,并使其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具体说来,工程项目进行财务管理可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工作:

(1)抓好设计阶段的财务管理控制。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计是项目建设提高效益、节省投资、缩短工期的重要保证,抓住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就抓住了造价控制的核心。

(2)做好项目资金管理工作。以项目经理为首的项目部应根据项目规模的大小、性质、施工组织特点、核算力量强弱及项目的地理位置等因素,合理安排项目部的资金管理。

(3)建立有效地统一领导、归口管理、责任到人的监督体系,逐步培训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固定资产管理队伍。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财务管理制度,靠制度来规范开支,靠监督来约束开支。(4)企业应建立健全工程项目预算和定额管理等制度。如可建立材料订单管理和订单审批制度,从而形成责任约束机制。结合工程项目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的方法,年末根据预算编制情况编制设备购置计划,做到设备采购事先有安排、财务有预算,筹资有计划,这样既可节约资金又能保证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的需要。

(5)运用科技手段实现工程项目的各项资产和人员的优化配置,实现工程项目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最大使用效率。

].财会通讯,2007, (2):88.

[2]赵爱玲.新会计准则难在实施[J].中国对外贸易,2006,(2):42-45.

[3]安静.浅谈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0, 10(4):27-28.

工程管理职称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用水户协会;制度移植;制度架构;马达加斯加

参与式灌溉管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上灌溉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一项重大变革,其强调将原属于政府的部分职能移交给非政府组织或以农民为主体的社团组织,建立以用水户自主管理的互助合作性质的用水户组织。据统计,截至2006年,我国已有3o个省(区、市)不同程度地开展了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的改革,组建了以农民用水户协会为主要形式的各种农民用水户合作组织2万多个,管理灌溉面积660多万hm ,参与的农村人口有6 000多万。水利部、国家发改委、民政部《关于加强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认为:“试点并推广农民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在增强农民民主管理意识、密切供用水双方的关系、改善田问工程管理和维护状况、改进田间灌排服务水平、促进节约用水、提高水费收取率、减轻农民不合理负担、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保证农民增收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也探索出了很多好的经验。实践证明,推进农民用水户协会的发展和改革,深受地方政府、灌区管理单位和农民的欢迎。田间灌排工程由农民用水户协会管理,是灌区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

1 对制度移植的质疑

解释非营利组织兴起的诸多理论都强调,硕士论文 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分离导致的国家职能与公民权利边界的明晰。理论界阐述了政府失灵的原因、形态及救济途径:一是将政府部分职权市场化并交由市场主体运营,二是由独立的社会主体履行政府职能。“政府一市场一社会”三元机制的形成是讨论社会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三元机制实际功效的发挥还依赖于相应的制度构建、思想准备以及理论支撑。社会机制主要依赖于非营利组织即我国官方表述的“民间组织”,来实现社会利益的保护和对政府权力的制约以及对市场组织的监督。我国学术界对

非营利组织的讨论较为深入,诸多学者认为中国推行非营利组织制度主要是以美国为蓝本的。在这种背景下,建构于国外非营利组织理论基础上的诸多制度形态为我国所接受,用水户协会制度可以视为一例。《意见》中也指出,我国的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学习借鉴了国外先进用水管理方法。然而,制度实践并不能等同于载名制度内容的文本。诺斯指出,即使能从国外借鉴良好的正式规则,如果本土的非正式规则因为惰性而一时难以变化,新借鉴来的正式规则和旧有的非正式规则势必产生冲突,其结果是,借鉴来的制度无法实施且难以奏效”。著名制度法学家弗里德曼认为,制度或程序共有的特点是有输入、加工、输出和反馈。也就是说,制度移植需要考虑输入后的环境反馈,其既可能成功也可能落败,关键在于移植的制度与借鉴方的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的融合性 j。

2 马达加斯加用水户协会的落败及其成因

法国巴黎第十大学p gastineau认为,那种强调能把用水户组织起来并且履行必要的管理义务的政策是没有根据的。医学论文在马达加斯加的小型灌溉体系中,制度设计者对用水户协会作用

的期盼就落空了。

20世纪90年代,马达加斯加在国际机构的资助下对用水结构进行了调整。政府设立了用水户协会,维持和运营成本、灌溉网络的开发和维持的权限,从农业部转移到了用水户协会。对用水户协会的资助有两方面:一是向用水户协会拨款以维持协会的开支;二是水利设施的运营和维持成本按比例由用水户承担。但是管理权的转移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主要原因是协会能力不足。根据用水户协会的规章,协会的领导人有确保用水网络通畅和用水管理的义务,协会被官方视为是代表用水户的对话者。马达加斯加政府为用水户协会确立的这种网络性的集中管理是冗长和复杂的,用水户协会的良性运营需要强大的社会凝聚力,而马达加斯加缺少这些。根据p gastineau的调查,有32%的家庭认为用水户协会在管理上存在缺陷。在分析马达加斯加用水户协会落败的原因时,p gastineau指出,灌溉网络需要一系列的制度框架来从事官方的管理决策。对于分配给每一用水户协会成员的水量和时间的决定、支付用水网络运营和维持成本的程序、面对难以预期的运营风险的日常调整机制、监控和惩罚违反运营规则的程序等,都需要以一定的方式解决。管理制度的结构和运行对用水户协会成员的收入以及生产预测等都有深刻的影响。缺乏对这些制度的相应构建,用水户协会的落败是必然的。

从规范意义来说,一项制度的推行有着多种因素,有的是民间自发实践对政府决策的推动;有的是政府自上而下的强制推行;有的是基于外力(国外因素)的诱导而进行的尝试。用水户协会更多的是属于后两者的结合。在马达加斯加,用水户协会制度是政府为了缓解财政短缺以及解决政府用于水务资金不足等,在国际金融机构建议下进行的水资源管理调整。其落败的两个主要原因:一是用水户缺乏进行自治管理的必要知识和经验;二是政府为用水户协会准备的制度配套没有跟进,导致制度之问不能形成合力。对此,p gastineau强调,欧洲国家的市场发展是完善的,政府在纠正市场失灵方面效率较高,而发展中国家市场混乱和政府效率低下使得用水户协会需要面对更多的社会问题。那么,政府在进行制度移植时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呢?

p gastineau提出了政府在用水管理决策时应该遵循的原则:①清晰界定初始水权。如果缺乏相关法律制度对初始水权分配、水权转让等问题的界定,职称论文 那么制度的推行将是不切实际的。②用水户水量分配的规则与地方对劳动力、原材料以及资金投入等进行调控的规则等相适应。③集体选择安排。④监管。对灌区基本情况和用水情况进行积极监管。⑤分级制裁。违反运营规则的用水户应该受到用水户或官方或二者联合的制裁一⑥争端解决机制。用水户协会或其主管机构应该有迅捷的机制解决用水户之间或用水户与协会之间的争端。⑦最低认可的组织权。用水户涉及其制度的权力不应该受到外部政府权力的干预。⑧嵌入式的实体。财政拨款、规章制度、监督管理执行实施、争端解决和治理行为按照多层的嵌入式实体进行组织。

3 用水户协会的制度架构

应从所有权、公共参与、以成本收益为基础的效益衡量、用水户权利以及制裁机制等方面架构一个用水户协会制度框架。笔者认为,从法律制度的角度,用水户协会制度应该囊括如下内容。

(1)水权界定。在一个组织化的协会中,政府希求协会缓解其在用水管理上的缺陷,就必须告诉其权限范围何在,也就是协会服务领域的边界以及个体或家庭的用水权是哪些。如果缺乏相关法律制度对初始水权分配、水权转让等问题的界定,那么制度的推行将是不切实际的。

(2)用水户的权利。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用水户协会是保障用水户用水的权利而不是限制或约束其用水权利。用水户协会的制度必须围绕用什么水、用多少水和用水成本多少等用水户最关心的问题,英语论文 形成相应的制度和程序保障机制。p gastineau先生提出的集体选择安排就是一项重要内容。馥就是说,用水户协会必须充分体现用水户参与,如果相关规则是通过外力强制嵌入或缺少协商基础上的摊派,那么即使有大量的财政补贴也不能形成对用水制度的良性维护。用水户主要参与水量再分配和水价定价,“用什么水”主要是水权分配中的问题。

(3)用水户的义务。对于用水户来说,其义务主要在于遵循用水户协会形成的公共规则,该规则必须是在体现公益的合法授权下形成的。必须明确的是,用水户对于用水户协会的义务并不等同于对国家水事立法的义务。前者是基于私权自治产生的私法上的义务,后者是基于国家强制力产生的公法上的义务。若将二者的义务混淆,则用水户协会将无法实现以社会机制调整公权和私权之间的冲突的功能,其结果将是用水户协会功能的落败。

(4)用水户的责任。用水户应该承担的责任有两个层次:一是基于协会章程达成的用水户责任,这种责任是_种合同责任;二是违反公权机构基于国家立法设定的强制义务而承担的法定责任等。

(5)用水户协会的组织机构及治理结构。用水户协会的定位并不是公权力机构的代表,而应该是私权主体的利益保护者。因此,它的组织机构及治理结构应该体现区域的需求和地方的特质。就马达加斯加而言,技术专家错误地认为农民在水务管理方面有充足的经验,可以毫不费力地进行分水管理,用水户协会能够对水务管理负责,从而导致了低收益率机构的创设。因此,用水户协会组织机构和治理结构的创设应该是园地制宜的。

(6)用水户协会的定位。用水户协会的存在应该是基于对用水户利益保护的良好愿望,其决策应该体现对公共福利的维持和增加。根据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制度是一组为社会组织所使用并用于对个体行为产生影响的规则。只有在这些规则是合法的并且享有制裁和监督权的权力机构也是合法的情况下,规则才得以信守。制度设计对于一个项目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它的目标是通过创设激励机制改变个体行为。正式规则舶改变并非必然直接对用水户产生激励,因此用水户协会的决策和行为应该是基于公共福利的成本收益分析。成本和收益分析本来是经济学研究的领域,但是将其用于对法律翻l度效益的分析可以有效规避法律与实践的脱节。对于用水户来说,其渴求的是通过用水户协会的组织,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更大收益获取用水。如果在制度设计的时候偏离了这个原则,加大用水户的成本,其结果必然是制度被践踏。 参考文献:

[1]north d.institution,institution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工程管理职称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用水户协会;制度移植;制度架构;马达加斯加

参与式灌溉管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上灌溉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一项重大变革,其强调将原属于政府的部分职能移交给非政府组织或以农民为主体的社团组织,建立以用水户自主管理的互助合作性质的用水户组织。据统计,截至2006年,我国已有3O个省(区、市)不同程度地开展了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的改革,组建了以农民用水户协会为主要形式的各种农民用水户合作组织2万多个,管理灌溉面积660多万hm,参与的农村人口有6000多万。水利部、国家发改委、民政部《关于加强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认为:“试点并推广农民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在增强农民民主管理意识、密切供用水双方的关系、改善田问工程管理和维护状况、改进田间灌排服务水平、促进节约用水、提高水费收取率、减轻农民不合理负担、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保证农民增收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也探索出了很多好的经验。实践证明,推进农民用水户协会的发展和改革,深受地方政府、灌区管理单位和农民的欢迎。田间灌排工程由农民用水户协会管理,是灌区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

1对制度移植的质疑

解释非营利组织兴起的诸多理论都强调,写作硕士论文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分离导致的国家职能与公民权利边界的明晰。理论界阐述了政府失灵的原因、形态及救济途径:一是将政府部分职权市场化并交由市场主体运营,二是由独立的社会主体履行政府职能。“政府一市场一社会”三元机制的形成是讨论社会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三元机制实际功效的发挥还依赖于相应的制度构建、思想准备以及理论支撑。社会机制主要依赖于非营利组织即我国官方表述的“民间组织”,来实现社会利益的保护和对政府权力的制约以及对市场组织的监督。我国学术界对

非营利组织的讨论较为深入,诸多学者认为中国推行非营利组织制度主要是以美国为蓝本的。在这种背景下,建构于国外非营利组织理论基础上的诸多制度形态为我国所接受,用水户协会制度可以视为一例。《意见》中也指出,我国的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学习借鉴了国外先进用水管理方法。然而,制度实践并不能等同于载名制度内容的文本。诺斯指出,即使能从国外借鉴良好的正式规则,如果本土的非正式规则因为惰性而一时难以变化,新借鉴来的正式规则和旧有的非正式规则势必产生冲突,其结果是,借鉴来的制度无法实施且难以奏效”。著名制度法学家弗里德曼认为,制度或程序共有的特点是有输入、加工、输出和反馈。也就是说,制度移植需要考虑输入后的环境反馈,其既可能成功也可能落败,关键在于移植的制度与借鉴方的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的融合性J。

2马达加斯加用水户协会的落败及其成因

法国巴黎第十大学PGastineau认为,那种强调能把用水户组织起来并且履行必要的管理义务的政策是没有根据的。写作医学论文在马达加斯加的小型灌溉体系中,制度设计者对用水户协会作用

的期盼就落空了。

20世纪90年代,马达加斯加在国际机构的资助下对用水结构进行了调整。政府设立了用水户协会,维持和运营成本、灌溉网络的开发和维持的权限,从农业部转移到了用水户协会。对用水户协会的资助有两方面:一是向用水户协会拨款以维持协会的开支;二是水利设施的运营和维持成本按比例由用水户承担。但是管理权的转移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主要原因是协会能力不足。根据用水户协会的规章,协会的领导人有确保用水网络通畅和用水管理的义务,协会被官方视为是代表用水户的对话者。马达加斯加政府为用水户协会确立的这种网络性的集中管理是冗长和复杂的,用水户协会的良性运营需要强大的社会凝聚力,而马达加斯加缺少这些。根据PGastineau的调查,有32%的家庭认为用水户协会在管理上存在缺陷。在分析马达加斯加用水户协会落败的原因时,PGastineau指出,灌溉网络需要一系列的制度框架来从事官方的管理决策。对于分配给每一用水户协会成员的水量和时间的决定、支付用水网络运营和维持成本的程序、面对难以预期的运营风险的日常调整机制、监控和惩罚违反运营规则的程序等,都需要以一定的方式解决。管理制度的结构和运行对用水户协会成员的收入以及生产预测等都有深刻的影响。缺乏对这些制度的相应构建,用水户协会的落败是必然的。

从规范意义来说,一项制度的推行有着多种因素,有的是民间自发实践对政府决策的推动;有的是政府自上而下的强制推行;有的是基于外力(国外因素)的诱导而进行的尝试。用水户协会更多的是属于后两者的结合。在马达加斯加,用水户协会制度是政府为了缓解财政短缺以及解决政府用于水务资金不足等,在国际金融机构建议下进行的水资源管理调整。其落败的两个主要原因:一是用水户缺乏进行自治管理的必要知识和经验;二是政府为用水户协会准备的制度配套没有跟进,导致制度之问不能形成合力。对此,PGastineau强调,欧洲国家的市场发展是完善的,政府在纠正市场失灵方面效率较高,而发展中国家市场混乱和政府效率低下使得用水户协会需要面对更多的社会问题。那么,政府在进行制度移植时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呢?

PGastineau提出了政府在用水管理决策时应该遵循的原则:①清晰界定初始水权。如果缺乏相关法律制度对初始水权分配、水权转让等问题的界定,写作职称论文那么制度的推行将是不切实际的。②用水户水量分配的规则与地方对劳动力、原材料以及资金投入等进行调控的规则等相适应。③集体选择安排。④监管。对灌区基本情况和用水情况进行积极监管。⑤分级制裁。违反运营规则的用水户应该受到用水户或官方或二者联合的制裁一⑥争端解决机制。用水户协会或其主管机构应该有迅捷的机制解决用水户之间或用水户与协会之间的争端。⑦最低认可的组织权。用水户涉及其制度的权力不应该受到外部政府权力的干预。⑧嵌入式的实体。财政拨款、规章制度、监督管理执行实施、争端解决和治理行为按照多层的嵌入式实体进行组织。

3用水户协会的制度架构

应从所有权、公共参与、以成本收益为基础的效益衡量、用水户权利以及制裁机制等方面架构一个用水户协会制度框架。笔者认为,从法律制度的角度,用水户协会制度应该囊括如下内容。

(1)水权界定。在一个组织化的协会中,政府希求协会缓解其在用水管理上的缺陷,就必须告诉其权限范围何在,也就是协会服务领域的边界以及个体或家庭的用水权是哪些。如果缺乏相关法律制度对初始水权分配、水权转让等问题的界定,那么制度的推行将是不切实际的。

(2)用水户的权利。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用水户协会是保障用水户用水的权利而不是限制或约束其用水权利。用水户协会的制度必须围绕用什么水、用多少水和用水成本多少等用水户最关心的问题,写作英语论文形成相应的制度和程序保障机制。PGastineau先生提出的集体选择安排就是一项重要内容。馥就是说,用水户协会必须充分体现用水户参与,如果相关规则是通过外力强制嵌入或缺少协商基础上的摊派,那么即使有大量的财政补贴也不能形成对用水制度的良性维护。用水户主要参与水量再分配和水价定价,“用什么水”主要是水权分配中的问题。

(3)用水户的义务。对于用水户来说,其义务主要在于遵循用水户协会形成的公共规则,该规则必须是在体现公益的合法授权下形成的。必须明确的是,用水户对于用水户协会的义务并不等同于对国家水事立法的义务。前者是基于私权自治产生的私法上的义务,后者是基于国家强制力产生的公法上的义务。若将二者的义务混淆,则用水户协会将无法实现以社会机制调整公权和私权之间的冲突的功能,其结果将是用水户协会功能的落败。

(4)用水户的责任。用水户应该承担的责任有两个层次:一是基于协会章程达成的用水户责任,这种责任是_种合同责任;二是违反公权机构基于国家立法设定的强制义务而承担的法定责任等。

(5)用水户协会的组织机构及治理结构。用水户协会的定位并不是公权力机构的代表,而应该是私权主体的利益保护者。因此,它的组织机构及治理结构应该体现区域的需求和地方的特质。就马达加斯加而言,技术专家错误地认为农民在水务管理方面有充足的经验,可以毫不费力地进行分水管理,用水户协会能够对水务管理负责,从而导致了低收益率机构的创设。因此,用水户协会组织机构和治理结构的创设应该是园地制宜的。

(6)用水户协会的定位。用水户协会的存在应该是基于对用水户利益保护的良好愿望,其决策应该体现对公共福利的维持和增加。根据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制度是一组为社会组织所使用并用于对个体行为产生影响的规则。只有在这些规则是合法的并且享有制裁和监督权的权力机构也是合法的情况下,规则才得以信守。制度设计对于一个项目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它的目标是通过创设激励机制改变个体行为。正式规则舶改变并非必然直接对用水户产生激励,因此用水户协会的决策和行为应该是基于公共福利的成本收益分析。成本和收益分析本来是经济学研究的领域,但是将其用于对法律翻l度效益的分析可以有效规避法律与实践的脱节。对于用水户来说,其渴求的是通过用水户协会的组织,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更大收益获取用水。如果在制度设计的时候偏离了这个原则,加大用水户的成本,其结果必然是制度被践踏。

参考文献:

[1]NorthD.Institution,InstitutionChangeandEconomicPerformance[M].London: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0.

工程管理职称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施工管理 建筑质量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主要是通过管理使项目的目标得以实现。建设项目参建方涉及勘察、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实施过程从设计、施工、竣工,到保修,对项目建设要素进行严格且紧密的管理,其主要体现在:对建设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即对建设要素时间适量、比例适当、位置适宜地配备或投入以满足施工需要;对建设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即对投入项目的建设要素在施工中进行适当搭配以协调发挥作用;对建设要素进行动态管理,动态管理是优化配置和组合的手段与保证,动态管理的基本内容是按照项目的内在规律,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各建设要素,使在项目中合理流动,并在动态中寻求平衡;合理、高效地利用资金,从而实现提高项目管理综合效益,促进整体优化的目的。

1建设项目的施工管理

建设项目的施工管理包括“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即进度控制、质量控制、费用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没有轻重之分,同等重要并有机结合。

1.1成本控制

项目施工的成功与否,利润率是一个重要指标,利润=收入-成本,可见利润的增长,就是要增加收入、减少成本,收入在施工单位竞标以后是相对固定的,而成本在施工中则可以通过织管理进行控制,因此成本控制是建设项目施工管理的关键工作,成本控制应注意以下几点:

1.1.1成本最低化原则:施工单位应根据市场价格编制施工定,施工定额要求成本最低化,同时还应注意成本降低的合理性,施定额还应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动,经常地进行调整。

1.1.2全面成本控制原则:成本控制是”三全”控制,即全企、全员和全程的控制,项目成本的全员控制有一个系统性的实质,包括各部门、各单位的责任网络和班组经济核算等等,应防止出现控制人人有责,但又人人不管现象。

1.1.3动态控制原则:施工项目是一次性的,成本控制应从项目工程的开始一直到结束,施工前应确定成本控制目标;施工期间应对成本进行实时控制,及时校正偏差;施工结束后对成本控制的情况进行总结。

1.1.4目标管理原则:项目施工开始前,应对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确立目标,目标的确定应注意其合理性,目标太高则易造成浪费,太低又难以保证质量,如果目标成本确定合理,项目施工的实际成本就应该与目标成本相差不多,如果相差太多,那么不是目标成本确定有问题,就是项目施工有不完善的地方(偷工减料或出现材质不合)。

1.1.5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各部门在肩负成本控制责任的同时,享有成本控制的权力,同时项目经理对各部门在成本控制中的业绩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考评,实行有奖有罚。只有做好责、权、利相结合,才能得到预期的效果。

1.2进度控制

首先编制进度计划,应在充分掌握工程量及工序基础上进行;其次,确定计划工期,建设单位在招标时提供工程工期,施工单位应参照该工期,结合自己所能调配的最大且合适的资源,确定计划工期;再次,实时监控进度计划,编制进度计划不是将它束之高阁,而是应按所编制的进度计划对实际施工进行适时监控,正确做法是每周总结工程进度,监控其是否与计划有偏差,若工期滞后,寻找原因,落实赶工计划,在每周监控的基础上每月、每季或者每年进行一次进度总结;最后,应尽量减少赶工现象,进度计划一经确定,应严格进行施工,原则上不提倡赶工期,进度计划是在施工单位所能获取的最大且合适的资源基础上编制的,赶工期无疑将增大资源投入,而投标报价是在施工成本基础上形成的,增大资源投入将提高施工成本、减少利润。

1.3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主要应从人、材两个方面着手控制;由于任何项目都是由人来完成的,所以人的控制是质量控制中最为关键的工作,是其他控制的基础。

1.3.1人的控制

施工管理中最难、最基本的管理是人的管理,首先是要选对人,每个人的能力在不同时间、地点是不同的,不同的工作对能力的高低要求是不同的,要人尽其才,用对人;另外,应尽量做到一人多能,这样就能精简人员,事半功倍;其次,应充分调动人的能动性;再次,绩效评估是调动主观能动性的有效方法;另外,绩效评估对简单的工作相对容易一些,像一个工人砌砖的质量、钢筋绑扎的速度是很容易进行衡量和比较的,而对复杂的工作绩效评估就显得作用不大,比如解决一个工程难题,就很难用时间、质量等指标进行评估,而要因人而异。

1.3.2材料控制

材料控制是全过程的控制,从材料的采购、运输、存储和使用等过程进行控制,材料控制的目的是使在施工项目上所使用的材料尽可能经济合理,并减少损耗。材料的采购应根据施工合同的要求,采购最经济合理的材料,也就是说采购的材料不是昂贵的好或便宜的好,也不是质高的好或质次的好,而应以满足合同条件且低价为宜,材料采购应按“货比三家”的买卖原则,同一价格比质量,同一质量比价格,采购优质低价材料。

2施工项目的验收

施工项目在竣工验收合格后才开始工程结算,因此验收工作应在施工工作结束后尽快完成,有的施工单位进行施工验收过程相当缓慢,其大部分原因是由于施工资料不齐全,到施工工作结束后才开始后补资料,对工程资料的整理,尤其是现场施工工序资料(含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管理技术类资料、材料质保资料,必须要在平时的施工过程中进行整理归档,并随时接受工程监管单位的检查,也就是说,施工验收工作应从工程项目开工就开始着手进行;另外,尤其关键的是施工单位应与施工各建设主体单位、兄弟单位以及工程监督主管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是一个程序化的过程,最终将是通过验收,才能交付使用,施工单位作为一个建设工程核心单位,处理好这种相互结合的立体多维关系,离不开沟通,这样才能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施工和验收。

3建设工程项目的保修

施工验收结束后,施工单位并不就此结束对建设项目的管理,而应按合同要求继续履行工程保修义务,负责保修期内的工程维修,主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合同中的保修范围,实施保修工作,保修完成后组织建设方验收;第二,对保修范围外紧急抢修事故,应立即组织抢修,抢修完成后组织建设方验收;第三,对涉及结构安全的质量问题,施工方应组织相关建设单位进行检查,提出保修方案再实施保修,完成后组织建设方验收。因此,工程项目后期的管理工作丝毫不能因为工程的完工而懈怠,一个建筑企业必须要做到善始善终,千万不能虎头蛇尾,这关系到建筑物、居住者的安全以及建筑企业的声誉和行业的竞争力。

结束语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可谓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管理过程,其有严格的工作范围、时间进度、成本预算、质量性能等方面的要求,单纯依靠个人英雄式的单打独斗或者孤军奋战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而必须借助团队合作的力量,组建一个狼的团队,像狼的生存方式一样把自己的企业建设成优秀的企业,把每一个项目做成优质保量工程,这样不仅是对工程施工管理负责,更是对整个建筑业、社会、人类,乃至国家负责。

参考文献

中国学术论文网[建筑工程师职称论文: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控制措施的若干研究董世言]

工程管理职称论文范文第9篇

摘 要:质量成本控制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XYZ公司的实际案例,提出针对建筑施工企业的质量成本核算体系。利用这个质量成本核算体系,我们可以对该企业质量成本的信息进行科学的收集和分类,再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收集到的质量成本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形成完整的质量成本会计报告,为质量成本的控制和优化提供依据。

关键词:质量成本质量成本会计体系建筑业

近年来建筑工程质量事故频繁出现,这些事故的频繁连续发生及酿成的恶果,无不令人震惊,也反映了工程项目质量问题的严重性,值得引起深思和重视。看似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刻不容缓,但是,一味地追求质量而不计代价是不现实的。质量差给社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和浪费;同样,超过实际需要不计成本地生产过高质量,也是极大的损失和浪费职称论文。

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对开展质量成本控制有很强的认同感,这使得在建筑行业中推行质量成本管理与控制有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现有理论的缺陷性,在实际推行中还是出现了各种不同的问题,最终导致了管理成效不显著。

一、XYZ公司质量成本控制方案研究

XYZ公司是由山东省建设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山东建工股份有限公司组成的具有国家房屋建筑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钢结构专业承包一级资质、园林古建筑一级资质,集房地产开发、建筑科研、建筑装饰、钢结构制作安装、速成墙安装、工程技术咨询等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

通过对XYZ公司实地的调查研究与分析,很容易发现,尽管XYZ公司在日常的工程管理中,已经开展了质量成本管理工作,并且其质量成本管理工作有着自身的特点,企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如:事后检验造成的不可挽回的损失,成本太大;与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相关的部门职责不明确;高层管理者忽视质量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质量的重要性没有渗透到基层工作人员当中去,质量意识不强;现有管理体系不健全。

综上所述,公司没有一个较为完善的管理方案还是问题的焦点,这在结果上集中表现为现有体系没能发挥有效的功能。这些缺陷之间并不是互相孤立的,彼此之间又有着互为依存的甚至是互为因果的关系,这不仅是XYZ公司目前在质量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核心问题,也是该行业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下面的章节中,笔者将在结合XYZ公司自身的特点的基础上,论述如何正确的实现公司质量成本源归集,如何合理的建立公司的质量成本核算体系以及科学的应用质量损失成本的分析方法。

XYZ公司质量成本科目的设置 XYZ公司建筑施工质量成本可通过设置以下会计科目进行核算:一级科目质量成本,并下设4个三级级明细科目,即预防成本、内部损失成本、鉴定成本、外部损失成本。各三级账户应根据实际支付的具体内容设置四级明细目,以便反映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

由此可以看出,XYZ公司的质量成本中,预防成本及鉴定成本各占10%左右,而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各占了37%和43%,因此初步结论是:降低质量成本必须从降低内外部损失成本,加大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的投入。

2009年XYZ公司质量成本主要构成是质量损失成本。下面。分别对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项目进行分析。

从上可以看出,XYZ公司内部损失成本几乎全部由内部返工损失和内部返修损失构成。其中内部返修成本占有绝大部分。根据ABC理论知。如果将内部返修成本控制在一定水平上,质量成本控制的优化将有很大的改观。笔者给出以下建议:

/既要注重工程施工的质量,也要注意控制质量成本。提高质量水平不应该是以高的内部损失成本来实现的。内部返修成本如此之大,这是对不合格施工程序因返工重做而发生的费用。如由于工程质量不合格进行返工修复而发生的人工、材料、构件、机械等费用,这些费用原本是可以避免的。

2009年XYZ公司停工损失费为0,停工损失指由于各种内部的责任或外部的责任而引起的机械、设备闲置而造成的损失。如起重机发生故障造成停工是内部责任。2009年XYZ公司的内部损失成本结构不科学,加固成本、质量故障分析处理成本、材料降级处理损失的数额都很小。由此可以看出,2009XYZ公司没有重视质量成本的分析和处理工作。在一味地牺牲质量成本来实现建筑施工项目质量成本的提高。

可以看出,2009年XYZ公司外部损失成本主要构成有为外部停工损失和外部返修损失。这两者之和超过外部返修损失成本的80%,由此可知要想降低外部损失成本,主要对象是外部停工损失。外部停工损失主要因机械利用率低引起的,因此,应联系项目实际,从管理组织机械施工,提高机械利用率着手,努力减少外部停工损失。

总之,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XYZ公司的质量成本结构很不合理,要加大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的投入,以及今后控制的重点要放在对内部返工损失成本控制上。然而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的投入量的多少,以及各成本比重多少是比较合适的等问题的解决,需要借助质量成本优化分析的手段。此外,公司应该重视对基层施工人员的培训,只有通过培训,才能提高他们的技术和质量意识,从而从根本上预防质量问题的再发生。

二、结 论

质量成本控制需要质量成本数据,质量成本数据显示了公司经营管理工作能够进一步合理化的潜力。

质量成本数据是建筑施工企业工程质量缺陷和质量管理薄弱环节的重要指示器,通过质量成本分析可以为建筑施工企业改进工程质量,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寻找突破口。

一般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对于非货币性数据不敏感,而对货币数据非常敏感,因此质量成本的货币形式能够引起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足够重视,从而促进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实现经济效益增长的目标。建筑施工企业应如何有效的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呢?从前面的分析来看,施工企业必须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构建一个可靠的质量成本核算体系。建筑施工企业的质量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是可行的。质量成本核算是质量成本控制工作的基础组成部分,要正常、有效的运作需要各个组织保证。

2.注重培训提高素质。既要注重施工质量,更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作为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它要求企业必须“始于教育,终于教育”。这样做的目的是加大企业预防成本的投入,以便减少质量控制失效成本。

3.加强施工企业自身的质量保证体系。强化预防成本投入。必须要提到预防成本。质量较高的工程项目,这部分费用占质量成本费用中的比例相应就大。应实行以预防为主的质量成本管理,把钱花在避免故障的出现,而不是花钱解决不合格项目造成的后果。

4.建筑施工企业应关注质量成本核算的有效性。建筑施工企业质量成本核算是开展质量成本分析、撰写质量成本报告质量成本划、实施质量成本控制预计反映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绩效的依据,是企业质量成本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5.企业应从制度上明确质量损失成本源。企业研究质量损失成本源问题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找出导致质量问题发生的原因,从而帮助有关责任部门尽可能地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

6.企业应有效地运用质量损失的分析方法。建筑施工企业进行质量损失成本分析的任务是为了支持质量改进决策,因而必须建立起有效的工作程序,使质量损失分析工作规范化、程序化、易于操作,更好地为决策工作服务。运用质量损失成本总额及相关指标分析、ABC分析以及质量损失函数等方法可以帮助企业确定内外因素的影响程度,把握减少企业质量损失的计划和有效实施对企业质量损失的控制。

工程管理职称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质量成本;质量成本会计体系;建筑业

0引言

近年来建筑工程质量事故频繁出现,这些事故的频繁连续发生及酿成的恶果,无不令人震惊,也反映了工程项目质量问题的严重性,值得引起深思和重视。看似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刻不容缓,但是,一味地追求质量而不计代价是不现实的。质量差给社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和浪费;同样,超过实际需要不计成本地生产过高质量,也是极大的损失和浪费职称论文。

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对开展质量成本控制有很强的认同感,这使得在建筑行业中推行质量成本管理与控制有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现有理论的缺陷性,在实际推行中还是出现了各种不同的问题,最终导致了管理成效不显著。

1XYZ公司质量成本控制方案研究

XYZ公司是由山东省建设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山东建工股份有限公司组成的具有国家房屋建筑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钢结构专业承包一级资质、园林古建筑一级资质,集房地产开发、建筑科研、建筑装饰、钢结构制作安装、速成墙安装、工程技术咨询等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

通过对XYZ公司实地的调查研究与分析,很容易发现,尽管XYZ公司在日常的工程管理中,已经开展了质量成本管理工作,并且其质量成本管理工作有着自身的特点,企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如:事后检验造成的不可挽回的损失,成本太大;与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相关的部门职责不明确;高层管理者忽视质量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质量的重要性没有渗透到基层工作人员当中去,质量意识不强;现有管理体系不健全。

综上所述,公司没有一个较为完善的管理方案还是问题的焦点,这在结果上集中表现为现有体系没能发挥有效的功能。这些缺陷之间并不是互相孤立的,彼此之间又有着互为依存的甚至是互为因果的关系,这不仅是XYZ公司目前在质量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核心问题,也是该行业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下面的章节中,笔者将在结合XYZ公司自身的特点的基础上,论述如何正确的实现公司质量成本源归集,如何合理的建立公司的质量成本核算体系以及科学的应用质量损失成本的分析方法。

1.1XYZ公司质量成本核算技术方案

1.1.1XYZ公司质量成本科目的设置XYZ公司建筑施工质量成本可通过设置以下会计科目进行核算:一级科目质量成本,并下设4个三级级明细科目,即预防成本、内部损失成本、鉴定成本、外部损失成本。各三级账户应根据实际支付的具体内容设置四级明细目,以便反映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

1.2XYZ公司质量成本分析

由上图1.2可以看出,XYZ公司的质量成本中,预防成本及鉴定成本各占10%左右,而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各占了37%和43%。因此初步结论是:降低质量成本必须从降低内外部损失成本,加大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的投入。

由表1.1的结论可知,2009年XYZ公司质量成本主要构成是质量损失成本。下面.图1.3分别对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项目进行分析。

从上图1.3可以看出,XYZ公司内部损失成本几乎全部由内部返工损失和内部返修损失构成。其中内部返修成本占有绝大部分。根据ABC理论知。如果将内部返修成本控制在一定水平上,质量成本控制的优化将有很大的改观。笔者给出以下建议:

①既要注重工程施工的质量,也要注意控制质量成本。提高质量水平不应该是以高的内部损失成本来实现的。内部返修成本如此之大,这是对不合格施工程序因返工重做而发生的费用。如由于工程质量不合格进行返工修复而发生的人工、材料、构件、机械等费用,这些费用原本是可以避免的。

②2009年XYZ公司停工损失费为0。停工损失指由于各种内部的责任或外部的责任而引起的机械、设备闲置而造成的损失。如起重机发生故障造成停工是内部责任。2009年XYZ公司的内部损失成本结构不科学,加固成本、质量故障分析处理成本、材料降级处理损失的数额都很小。由此可以看出,2009XYZ公司没有重视质量成本的分析和处理工作。在一味地牺牲质量成本来实现建筑施工项目质量成本的提高。

从1.4图可以看出,2009年XYZ公司外部损失成本主要构成有为外部停工损失和外部返修损失。这两者之和超过外部返修损失成本的80%,由此可知要想降低外部损失成本,主要对象是外部停工损失。外部停工损失主要因机械利用率低引起的,因此,应联系项目实际,从管理组织机械施工,提高机械利用率着手,努力减少外部停工损失。

总之,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XYZ公司的质量成本结构很不合理,要加大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的投入,以及今后控制的重点要放在对内部返工损失成本控制上。然而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的投入量的多少,以及各成本比重多少是比较合适的等问题的解决,需要借助质量成本优化分析的手段。此外,公司应该重视对基层施工人员的培训,只有通过培训,才能提高他们的技术和质量意识,从而从根本上预防质量问题的再发生。

2结论

质量成本控制需要质量成本数据,质量成本数据显示了公司经营管理工作能够进一步合理化的潜力。

质量成本数据是建筑施工企业工程质量缺陷和质量管理薄弱环节的重要指示器,通过质量成本分析可以为建筑施工企业改进工程质量,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寻找突破口。

一般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对于非货币性数据不敏感,而对货币数据非常敏感,因此质量成本的货币形式能够引起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足够重视,从而促进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实现经济效益增长的目标。建筑施工企业应如何有效的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呢?从前面的分析来看,施工企业必须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构建一个可靠的质量成本核算体系。建筑施工企业的质量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是可行的。质量成本核算是质量成本控制工作的基础组成部分,要正常、有效的运作需要各个组织保证。

2.2注重培训提高素质。既要注重施工质量,更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作为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它要求企业必须“始于教育,终于教育”。这样做的目的是加大企业预防成本的投入,以便减少质量控制失效成本。

2.3加强施工企业自身的质量保证体系。强化预防成本投入。必须要提到预防成本。质量较高的工程项目,这部分费用占质量成本费用中的比例相应就大。应实行以预防为主的质量成本管理,把钱花在避免故障的出现,而不是花钱解决不合格项目造成的后果。

2.4建筑施工企业应关注质量成本核算的有效性。建筑施工企业质量成本核算是开展质量成本分析、撰写质量成本报告质量成本划、实施质量成本控制预计反映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绩效的依据,是企业质量成本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2.5企业应从制度上明确质量损失成本源。企业研究质量损失成本源问题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找出导致质量问题发生的原因,从而帮助有关责任部门尽可能地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

2.6企业应有效地运用质量损失的分析方法。建筑施工企业进行质量损失成本分析的任务是为了支持质量改进决策,因而必须建立起有效的工作程序,使质量损失分析工作规范化、程序化、易于操作,更好地为决策工作服务。运用质量损失成本总额及相关指标分析、ABC分析以及质量损失函数等方法可以帮助企业确定内外因素的影响程度,把握减少企业质量损失的计划和有效实施对企业质量损失的控制。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质量成本,并开始尝试开展质量成本管理,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研究质量成本管理理论。理论与实践并进,将质量成本管理推向前进。此文仅是笔者学习质量成本管理与控制的一点心得体会。在此只想抛砖引玉,以引起更多企业的关注,唤起企业开展质量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希望质量成本管理能真正走进我国企业,为增强企业实力,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傅道奋,王效俐.浅论质量成本特征曲线[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8):80-83.

[2]尤建新.质量成本管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5:2-5.

[3]于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及对策初探[J].中外建筑,2007(6).16-18.

[4]全国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委会.房屋建筑工程成本与实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6]丁春红.工程质量控制和成本浅谈[J].科技信息,2007(10):29-21.

[7]黄春金.工程监理中质量成本的研究与应用[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7-9.

[8]李正权.质量工程师应当具备的心理素质.中国质量报,2006.4.12.

[9]李卫东.企业质量始于质量工程师.人民政协报.2002.11.14.

[10]董乐群.时代需要质量工程师.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4.1.

上一篇:电子工程职称论文范文 下一篇:结构工程职称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