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策划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4 10:00:59

工程策划论文

工程策划论文范文第1篇

制定计划

项目管理一般过程是“计划-实施-控制-收尾”,其实即是两大方面:一是制定计划以确定项目的目标;二是计划实施过程的控制及目标的实现。2006年12月27日,本项目的初步设计审查完成,初步设计审查意见出台后,设计的基本原则就确定了,开始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项目设总组织各专业主设人召开了施工图设计启动策划会,确定了施工图设计的总工期目标和质量目标。接下来,施工图出图计划的编制又是本项目设计计划制定的重中之重。

本项目全面贯彻《设计进度管理办法》。首先,由各专业主设人根据初步设计确定的原则,根据1、2号机组反馈信息和经验,对施工图设计工作进行分解,提出施工图的卷册目录以及所需人工时,然后,由进度工程师根据业主的里程碑计划、综合考虑业主的辅机设备订货计划,编制初步的施工图出图计划。为了更进一步确保计划的合理性,如,卷册间的逻辑关系,卷册交付与里程碑节点的逻辑关系,进度工程师编制的初步出图计划返回给各专业主设人及其主任校核。校核后再经项目设总审核提交给业主,并由业主转给有关施工单位,对出图计划提意见。最后由进度工程师统一汇总。汇总后的出图计划与业主共同审定、再由主管院长审批定稿,便下发执行。经过业主、施工单位、我院三方审定后的施工图出图计划,既满足了业主工程建设工期及施工单位施工进度要求,设计的工期又相对合理,是一个合理的可行的计划。

控制管理

编制了合理可行的计划仅仅是开始,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如何对计划的进度、质量、成本进行有效控制,使计划的实际执行不至于偏离目标,确保目标的实现,才是最重要而又最艰难的工作。

1进度控制

进度控制运用我院赢得值管理、动态接口管理、编制设计月报等先进的项目管理技术、方法和手段,同时强调动态过程控制,风险预控,确保施工图设计进度始终满足现场施工进度要求。

1.1采用赢得值原理进行进度管理

采用赢得值原理对设计进度进行检查、对比、分析、调整是我院实行以项目管理为中心以来,在项目管理上结合勘察设计项目的特点,通过消化、改进、完善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之一。

潮州三百门电厂扩建工程最大的特点是缺少施工安装场地,施工安装只能通过自身调配顺序来完成,如,锅炉安装利用电除尘场地,主厂房钢结构施工利用A排外场地等,而且必须先完成桩基施工,并在回填后才能作为交叉安装场地。本项目在施工图设计阶段采用赢得值原理进行设计进度管理,及时把握住了设计进度中存在的问题及潜在的风险,做到及早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确保了整个工程设计进度,满足工程建设工期要求。本工程赢得值进度管理的实施流程如下:

①把施工图出图计划—目标计划录入到P3E/C项目管理软件,描绘各部门的测量效果基准曲线。这个测量基准一经确定,在计划的实施过程中,一般不允许调整修改,但当业主的里程碑计划有调整,或因厂家资料滞后影响出图大面积滞后时,目标计划及测量基准才进行适当的调整。

②每月定期采集施工图卷册的实际数据。在施工图设计阶段,由各专业主设人每月向进度工程师提供《施工图设计卷册及实耗工日》表,主要包括施工图的实耗工日及实际完成百分比。

③更新计划的实际执行数据,计算赢得值、计划值、实耗值。进度工程师把《施工图设计卷册及实耗工日》的实际数据输入到P3E/C项目管理软件,计算出施工图设计计划的赢得值、计划值、实耗值。

④进行综合分析,编制进度分析报告。进度工程师通过计算赢得值与计划值、赢得值与实耗值的差值,评估施工图卷册的实际完成情况,分析造成偏差的原因,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存在的风险,提出解决措施及预防对策供有关方决策。

⑤进度分析报告,促使各相关方关注和解决问题。

1.2动态接口管理

在设计流程中,接口的交换是极其重要的一环节。接口的质量关系到设计图纸的生命质量,接口是否及时交换又关系到设计进度能否按计划执行。在三边工程中,接口管理尤其重要。本项目强调接口质量、接口进度两手抓的管理模式。实行严格的设计输入评审制度。由各专业严把质量关,外部设计输入,均经本项目各专业的设计人、主设人、主任三级评审,必要时需到设计总工程师/总工程师一级评审。内部专业提资,实行严格的三级会签制度。设计输出,即施工图实行严格的三级会审、专业会签制度,绝不为了赶进度而导致会签的形式化,要求确保会签专业的审图时间,确保会签质量。

严格接口的进度管理。由本项目的接口工程师专责负责接口的进度管理,每月编制接换计划,并要求各专业主设人按月填写《设计接口资料管理清单》,并及时提交给接口工程师。接换计划和接口资料管理清单反映的内容主要包括:接口资料名称、提出方、接受方、交换日期、接口状态、接口是否关闭等。《设计接口资料管理清单》的实时填写并向各专业主设人公布,使接受资料方可以根据接口状态来知晓所接收的资料是否为最终资料,根据接口是否关闭来决定有关图纸能否出版交付施工。通过实时填写及公布《设计接口资料管理清单》,让各专业主设人能够对设计输入有准确地把握,提高设计输入的准确性,降低由于设计输入错误、错漏而造成设计返工的几率,从而确保设计质量。接口工程师则对比接换的计划与实际完成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对接口有延缓的情况发出预警,提请有关专业及时应对,如果是外部厂家资料等影响内部接换延迟,则立即与业主沟通协调。通过严格的接口质量控制及动态的接口进度控制,确保了接换的时效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为设计进度满足施工进度要求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1.3编制设计月报

施工图设计阶段由本项目的进度接口工程师每月编制《设计月报》,月报反映的内容有:现场施工进度、设计相关活动、施工图计划完成情况及偏差报告、下2个月度的计划预报及资源需求、辅机设备采购及厂家资料提供情况、需业主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同时把工程照片、设计进度计划横道图、赢得值曲线图、《设计接口资料管理清单》作为月报的附件。

设计月报在我院内部对象有院长、机务环保部、电控部、水务部、土建部、经营计划部、各专业主设人、主任、主任工,对外给业主、业主上级公司、设计监理、主要的施工安装单位,让各相关方能够及时了解到我院本项目的设计工作实际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及早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设计月报实质是本项目的进度分析报告,是赢得值管理、接口管理工作的汇报,同时,它又对进度风险、接口风险进行预警及控制,设计月报分发给各有关方,为项目各方搭建了一个畅通无阻的沟通交流信息平台。

2质量控制

本项目施工图设计的质量目标之一:成品优良率必须达98%。通过1、2号机组工程信息反馈,严格按我院三标体系文件的要求进行质量控制,在工代服务阶段提供优质高效的施工配合服务,使施工图设计的质量目标如期实现。

①潮州三百门电厂一期1、2号机组工程项目信息反馈,为提高3、4号机组工程设计质量提供了重要保证。潮州三百门电厂一期3、4号机组司令图设计开展前组织所有主设人到现场听取业主意见,汇总了1、2机组在现场安装中所发现的专业之间接口的主要常见病,通过业务学结1、2号机组特点,吸取教训避免在3、4号机组再次重复出现1、2机的错误。

②严格按我院三标体系文件的要求进行过程控制。我院三标管理体系文件对设计项目质量控制规定了一整套完整的程序和要求,本项目在设计全过程中按照我院“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进行质量管理和控制。

③提供优质高效的施工配合服务,用优质的工代服务降低质量风险。为了加强和业主、监理、施工安装单位、供货厂商的信息沟通,并保持和我们院总部的工作联络,本项目在工代服务阶段实行编写《工代简报》制度,由各专业工代配合进度/接口工程师编制,按月出版。《工代简报》主要分专业介绍项目进度,施工中发现的图纸设计问题及处理情况,生产、施工方面的要求和处理意见,需院内解决的问题等。工代简报每月按时给有关单位,让参建各方充分了解工代服务动态,现场工程进展状况,供货、设计、施工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问题,加强了沟通和交流,促使设计质量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

本项目的工代服务对问题反应快、处理及时,工作负责、态度认真,通过工代服务及时解决工程和图纸问题,提高了设计质量,工代服务工作也得到了业主的肯定。

协调管理

项目设总负责项目的总体协调,要处理好对外、对内及项目团队自身的关系。处理好外部关系,可以为项目团队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确保他们的工作顺利开展;处理好团队内部关系,减少冲突,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在处理外部关系时,设总必须要以本项目的目标实现为第一原则,在保障本项目目标的前提下,可以作出适当让步;同时,要会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处理内部关系,同样要以项目目标实现为原则,做到客观、公平公正。无论是设总还是主设人,做工程必须用心,用自己人格魅力博得业主的信任,有时也要把自己当作是业主,站在业主的立场上思考为题,在为业主排忧解难同时又不能让别人牵着鼻子走。

项目团队建设

项目团队是为实现项目目标而协同工作的组织,在设计阶段主要是由各专业主设人组成,在现场服务阶段还包括了现场服务工地代表,项目团队工作是否有效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项目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对项目设计管理成功与否有着巨大的作用。

在潮州三百门电厂一期3、4号机组工程设计全过程中,通过定期召开协调会来加强项目团队成员的交流,通过协调会了解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给予协调处理,鼓励各位主设人在设计接口、方案优化、设计进度等方面积极发表意见,出谋献策。充分利用有限的激励机制对项目参与人员进行激励,如: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责任心强、工作努力积极、技术水平高的好人好事,节点奖分配按照点面结合的原则,尽可能公平公正等,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和责任心。

结语

①设计接口在目前的三边工程中,仍然是影响设计进度的主要瓶颈和矛盾。接口任务如何分解是保证设计接口满足的关键。因为在电力规划总院下发的电力勘测管理制度中对各专业的提资要求是范围式的,包含的范围比较大。如果按此内容作为接口计划将难以满足下游专业出图对上游专业的提资要求,更难以满足边设计、边施工的现状下对设计出图的要求。接口计划任务分解得过细,下游专业容易出现应用上的混乱,出现漏错的问题。一个接口内容和接口范围适中的接口任务是接口计划能否满足设计进度要求的关键。设计接口是按内容分解还是按范围分解,各专业传统做法各有不同。

②接口计划的确定是进度接口计划编制过程中的难点。提出方由于受到外部条件的制约,希望提资越迟越好,接收方则希望能尽可能早的收到资料,以便开展设计工作。在本项目中,对接口计划采用民主、集中的方式确定,先由提出方提出建议的时间,后交由接受方研究是否可以接受,最后由设总协调确定。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有赖于各专业克服本位主义思想,急工程之所急,才能保证接口计划的顺利编制和执行。

工程策划论文范文第2篇

作者:杨国栋

设计除必须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执行外,主要还考虑投资者(业主)的设计委托书;但目前的状况是,绝大多数建设者并不能准确的提出拟建设的工程项目的精确定位,仅是提出一些粗线条的要求,其余的由设计院的设计工程师“看着办”。设计院的设计工程师由于没有具体的“需求定位”,也只能按照各自的设计经验或同类工程的设计经验来做。这就形成太多的“类比设计”或“拷贝设计,而非有针对性的“精准设计”。同时,设计院收取设计费的标准是按建筑通用设计来收取设计费的,而“建筑智能化工程”的设计属于专业性更强的“专业设计”,通用设计标准不可能完成专业设计的深度。同时依据建设部的《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2003年版本)中的相关要求,并没有把“建筑智能化工程”的设计作为一项单独的专业设计来对待,而是将电气(强电)和“弱电”合并为“建筑电气”这一个专业。同时对于“施工图纸”的设计深度也仅要求两点:一是完成各子系统的系统框图;二是说明各设备定位安装、线路型号及敷设要求。其余用一句“配合系统承包方了解相应系统的情况和要求,审查系统承包方提供的深化设计图纸”而了事。但“施工图纸”又是招标过程中用来编制“工程量清单”的依据;仅依据“系统框图”和设备定位安装及线路敷设就能编制出实施准确的“工程量清单”吗?显然不行。目前很多建筑工程将“智能化工程”置于“建筑工程交易中心的二级劳务市场”上去完成招标工作。建筑智能化工程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专业工程,将智能化工程作为简单的“劳务分包”工程对待,显然是不合适的,这也是很多工程项目建筑智能化工程建成后不理想的原因之一。换一个思路讲,即使可行,也必须事先编制出合理、准确的“工程量清单”才行;依据深度不够的“施工图纸”(甚至是初步设计图纸),由仅具有资格资质而没有任何工程实践经验的人员来编制的错误百出的“工程量清单”用于招标;中标后在实施中再“东补西补”的完成施工,能确保智能化工程系统的完整性和可用性吗?再不具备专业知识的人也能得出正确的判断。另外,不同的设计院出图的水平也不尽相同;图纸是工程的语言,施工图就是“要用工程的语言,将工程中要干的事全部表述清楚”,不管什么人中标,什么人干活,只需依据施工图纸就能将工程中要求的设备安装到位、连接齐全、调试完整,直至交付使用。但目前的施工图除了“深度”有问题外,很多图示的画法、图形图例、项目代号和位置代号的标注、安装方式的标注、相关专业的配合要求等存在很多问题,是只有画图者自己明白,没有设计者亲自解释就已看不明白的施工图。对“电气制图”我国有很多标准和规范,如《电气技术用文件的编制》(GB/T6988)、《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GB/T4728)、《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基本规则》(GB/T23371)、《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GB/T5465)、《技术产品及技术产品文件结构原则字母代码按项目用途和任务划分的主类和子类》(GB/T20939-2007)、《工业系统、装置与设备以及工业产品结构原则与参照代号》(GB/T5094)、《电气工程CAD制图规则》(GB/T18135-2008)、《工业系统、装置与设备以及工业产品系统内端子的标识》(GB/T18656-2002)《、工业自动化仪表接线端子的排列和标志》(GB/T22112-2008)等都是设计者(或绘图者)应该熟知的规范。遗憾的是,曾与很多设计院的设计工程师交流过,了解并熟练掌握的寥寥无几,大部分都是“师傅带徒弟式的类比方法”。我国很多建筑主管部门也曾组织技术人员编制“XX工程的设计标准画法图集”,有部级的(如标准院),也有省市级的(如北京、上海、江苏、四川、深圳等)或行业级的(原机械部、建设部、电子部、轻工部等),由于主编的院所不同、所在区域不同、习惯表达方式不同等诸多原因,相互之间存在相互矛盾或不协调之处。能绘制出符合工程要求,满足工程语言,真正能指导施工过程的施工图,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素质,同时也需要一定的工程经验。目前很多设计院因工程设计任务繁重,毕业2~3年的大学生就能成为CAD制图的主力军,显然这些大学生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工程是一门实践性科学,讲究“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没有工程实践的设计是不可能不存在问题的。设计院工程师要深入到工程实施现场,特别要做到工程项目投入使用后的“回访”、验证设计思路、总结设计经验。由于我国目前处于大建设时代,整个国家就是一个大建筑工地,新建的工程项目多如牛毛,很多设计院根本“忙不过来”,有些设计院为了片面的追求产值,大搞“类比设计”或“专业设计分包”或由某些集成商(或产品供应商)配合设计,对出图前的审查程序把关不严,结果造成图纸的错误、漏洞偏多,只能在工程实施中边修改边施工,造成智能化工程的系统性、完整性差强人意。工程实施不到位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工程项目的“招标投标制”,用不到位的“施工图”和不准确的“工程量清单”招标,再采用“低价中标”的招标办法。

如何能保证工程实施质量?智能化工程本身的高科技性、高技术含量等因素,更需要确保系统工程的完整性和可用性。招标文件中技术规格书的编制亦存在诸多问题。完全把某制造商的样本数据作为招标技术参数的技术规格书的大有人在。我们不反对以某制造商的某产品的技术参数作为设计或招标时的技术要求,但还应兼顾行业内的实际情况和本工程项目的具体特点,提出合理的、适合的技术参数;否则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将引起很多岐义或产生不可执行性的因素。例如:某工程项目中的布线工程,在入围品牌中推荐了6个国际著名品牌(其中3个北美的,3个欧洲的),但在技术参数和技术要求中完全参照北美的某品牌样本抄录,并强调,在满足某些性能指标的前提下,还需满足TIA/EIA、UL等各种标准中的相关要求。须知,国际上有国际标准,北美有北美的标准,欧洲有欧洲的标准,其中虽有大量相似相通之处(等效采用部分),也有依据不同区域的习惯用法做出的一些特定的要求;让欧洲的产品完全符合北美的标准显然是不合理的,而工程项目的实施又在我国境内,我国又有我国的规范和标准,虽也等效采用了大量的国际标准和规范中的要求,也有一些本国的特色和最适于国情的东西。故笔者的意见是:不管哪国的产品,在我国境内都必须要符合我国的标准和规范要求。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由于时间排序、工程进度等关系,有些工程项目的智能化工程的招标投标工作可能比较延后(例如,建筑物已经封顶),工期进度又比较急,特别是一些从工程任务变为政治任务的工程,招标文件编制仓促,错误的认为招标文件中技术规格书的编制只要能完成招标任务就行。其实不然,很多业主到最后才明白,完全不是这回事。一旦开始招标程序并中标以后,其招标文件中的技术规格书将是工程合同文件的一部分,其中的性能参数要求不仅要服务于招标过程,还要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作为工程质量监督、监理、检测、验收、审计和决算的依据,这在很多工程项目中有过深刻的教训。由于招标文件对技术规格书中的技术性能参数要求不严或不全,或要求过严、过高,在投标时的技术应答中,基本都是“符合”、“满足”等语句;但在最终验收或工程移交中核查某些性能要求时,则发现有很多不符合而不能如愿交付的工程,或在交付过程中发生推诿、扯皮、工程验收不通过、工程审计不过关,不能如期支付工程款等的工程并不在少数。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监管和测试不到位笔者一直认为:工程质量是靠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施工工艺来保障的,严格的施工工艺是靠严格的工艺纪律来保障的,“严格执行施工工艺”是靠严格的施工监管来实现的。实施工程过程监管的有两种人,一种是工程承包商的项目经理部的监管人员,一种是业主的委托代表监理工程师。前者是站在中标方项目实施和管理的角度,后者是站在建设(投资)方的角度。目前工程实际中“集成商中标,签约施工队干活,产品供应商做技术支持”的现象比较普遍。当然,由“签约的施工队干活”并不是说不行,但必须要对签约施工队中的实施者做专业技术培训和技术交底,考核后上岗;同时,在实施过程中还需加强执行施工工艺纪律的监管。放松监管,任由施工人员随意处置的工程不在少数;监理工程师是实施工程过程质量监管的另一条防线,受业主委托,站在公正者的角度实施专业监管,并督导工程承包者的持续改进。但目前工程现状是:“智能化工程”(弱电工程)的专业监理工程师并不存在,大部分由“机电安装”或“建筑电气”监理工程师来兼顾,其监理工程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亟待提高,大部分监理工程师更多的职责是完成建设过程中工序的监管,对工程质量不是不监管,而是不知道如何监管,不知道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应该做到什么样才是符合标准和规范的。目前建筑智能化工程中的很多子项仍然是以手工操作为主;技术再好,操作再熟练的技工也不可能保证准确无误的操作,需要用工程检测和测试手段来验证其工作结果的可用性;故实时操作后,工程交验前,检测和测试是必不缺少的工序环节之一。笔者参与过很多工程项目的验收工作,在很多工程中,当工程实施(中标)方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后,按照工程监管流程,首先需要进行自检自测,以便发现问题并及时整改,然后将自检自测的结果报请监理工程师,由监理工程师进行核查或抽检(该过程目前大部分流于形式化),再由四方(建设方、设计方、监理方和工程实施方)进行工程验收,该阶段需要组成验收小组,除检查必要的过程文件、检测记录、试运行报告外,也需要再次进行核查和抽检,以验证过程文件和记录的时效性和可追溯性。最后才是工程项目的终验,一般是待系统运行一年后,由该工程项目的建设行政主管单位组织行业验收。在这自检自验、四方验收、行业终验中,对于检测的手段、检测结果的判定等方面,缺乏可遵循的标准和规范,同时并未引起建设(投资)方足够的重视;业内智能化工程项目的强制第三方检测机制尚未形成,编制预算时也没有这一块费用;特别是某些工程项目在一定时间内变成“政治任务”时,不要说第三方检测,就是自检自测都变得“十分苍白”。目前很多工程项目智能化工程的验收流于形式,感观验收的较多。为了确保工程实施质量,希望业内应尽快完善检测手段、检测规范、检测结果的合理评判等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达到真正能指导业内工程实施、确保工程质量之目的。

任何工程项目中的智能化工程都需要进行“深化(细化)设计”,为什么?这是由智能化工程本身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这也是为什么把“智能化工程”仅作为“劳务分包”工程对待所不合适的理由之一。智能化工程是由很多个子系统互联互通而成,系统若想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需要各子系统“默契配合”,讲究的是系统的可用性和(软/硬件)配置的完整性;由于子系统比较多,其涉及的设备和产品也就十分丰富;不同子系统间,不同设备和产品,可能由于制造商的国别不同、遵循建造的标准不同、硬件接口和通讯协议不同,系统的架构不同、编码协议和规则不同等众多因素,再加上招标过程中,为了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原则上是各子系统不允许有推荐的设备或产品品牌,即使允许,每个子系统的推荐品牌也不得少于三个。这样,哪一家参与竞标的系统集成商中标,用何种设备或产品,完全是随机的;那么,中标后的工程承包商必须采用满足用户需求、经过专家评审、确认中标的设备和产品,并依据原设计思路和框架做“工程应用的符合性设计”。第一要保证系统的架构不能有太大的变化;第二要保证基本性能参数不能变动,依据中标产品的具体情况来修正招标时的施工图设计,故称为“深化(细化)设计”。深化(细化)设计的图纸水平体现了中标集成商的综合水平;笔者曾参与过多个工程项目深化设计的评审工作,同样存在“深化设计不深、细化设计不细”的问题;究其原因还是设计工程师的专业素质和责任心不强的问题;深化(细化)设计后的图纸,经过原设计院设计工程师的确认后生效,具有了必要的法理地位,才能用于施工现场。

工程设计无小事、工程实施过程无小事、工程检测和验收无小事,每个环节都“认真”对待,最终的工程建设结果肯定没有问题;若每一步都“马马虎虎、得过且过”,就一定会有问题。“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设计是龙头”,不能掉以轻心,工程项目的成功与否,80%以上取决于设计。工程过程质量保证取决于严格的施工工艺和执行施工工艺纪律。“成功从设计开始,质量从工艺抓起”,期望有更多的优秀设计,质量更高的智能化工程,“相当智能”的建筑智能化工程出现,为社会进步服务,为大众服务。

工程策划论文范文第3篇

建筑机电节能工程设计原则

1为建筑机电设备提供基本的运行条件

为机电设备的运行提供足够的动力,是对建筑机电节能工程设计最基本的要求。保证机电设备的正常稳定运行,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保证机电线路的安全性;(2)控制方式科学合理;(3)防雷技术措施,如安装防雷装置;(4)特殊场所中,需要应用防静电技术、防浪涌技术、防火技术等。

2减少损耗

建筑物首先要满足使用功能与安全上的要求,在这个前提下,将建设投资降到最低,比如选用先进节能设备、优化线路设计、降低运行费用和维护成本等,从而节约电能以及其他能源的耗用。

3负荷科学化

在设计的时候,选用科学的设计系数,合理地调整负荷。在某些较为特殊的情况下,采用合理的用电节能措施,以达到负荷率、设备利用率最优化的效果,最终实现节约电能的效果。简而言之,在做建筑机电节能工程设计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适用、安全可靠、经济实惠、技术先进等。

建筑机电节能工程设计实践操作

1机电设备的节能

1.1空调系统的节能

空调系统的能量消耗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1)为建筑制冷或制热所消耗的能量,如电、煤、油、汽等;(2)为房间提供空调循环水和暖热风时,水泵、风机所消耗的电能。针对空调这2个方面的能量消耗问题,可以采用如下方法进行控制:(1)合理控制室内温度参数;(2)合理利用和控制室外新风量;(3)利用自然资源(如地下水、室外空气);(4)减少输送系统的动力消耗(如水泵耗电、风机耗电等);(5)动态调整空调控制参数防止过冷或过热;(6)从排风中回收热量。空调能耗是建筑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某城市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空调的用电量在全市用电总量中的比例竟然高达30%,城市的供配电系统因而承受着空调系统带来的极大压力。所以,对空调系统进行优化节能,已经刻不容缓。

1.2照明系统的节能

建筑的照明主要包括3大方面:室内照明、公共区域照明、泛光照明。根据建筑照明区域和作用的不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照明系统的节能控制:(1)充分利用自然光;(2)划分区域确定照度标准;(3)采用高效光源;(4)选用合适灯具;(5)合理设置光源的控制方式。建筑照明和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密切相关,既要满足人们基本的照明需求,又要实现节能控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还需要不断的探索与实践。

1.3给排水系统的节能控制

直接给水、恒压给水、高位水箱给水是3种常见的给水方式,高层建筑通常采用高位水箱、生活给水泵、低位蓄水池构成的给水系统。给排水系统的能耗集中体现在2个方面:(1)为水循环提供动力所消耗的电能;(2)水资源的消耗。

给排水系统的节能可以采取的措施有:(1)推广应用新型节水设备;(2)变频水泵的使用;(3)开发第二水资源,如中水;(4)给水管网爆管预防;(5)完善热水供应循环系统;(6)消防贮水池的设置及加压。水是万物之源,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而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并不高,控制水资源的消耗意义重大且任重道远。

1.4电梯系统的节能控制

随着高层建筑日益增多,电梯愈发显得重要,其能耗也在逐年增加,在建筑能耗中的比例也在逐年提升。因而,很有必要对电梯系统进行节能控制。电梯系统的节能控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电机拖动系统的节能控制,分为2种情况:1)提高电机拖动系统的运行效率;2)将运动中负载上的动能、机械能、位能转换成电能,即电能再生。(2)其他节能途径,如科学地并联建筑内所有电梯,并用智能系统进行控制。

2电压等级选择

选择电压等级时,可以参照以下情况:(1)城镇的低压配电电压适合选用220/380V,高压配电电压适合选用10kV。(2)向企业供电时,应该考虑用电设备特性、供电回路数量、供电距离等因素,还要结合该地区公共电网的现状以及规划,进而综合确定。(3)小负荷用电用户接当地的低压电网是较为适宜的。用户的负荷超过200kVA、单台设备功率超过250kW、供电距离超过250m且负荷超过100kVA,这3种情况采用高压供电是较为合适的。

3供配电系统设计

在进行供配电系统设计时,应做到以下几点:(1)系统应该简单、实用,配电级数适宜,不可太多。(2)考虑电负荷的分布以及容量情况,将变压器置于负荷深处,尽可能地缩短低压供电半径,从而节约电能以及金属的用量。(3)10kV配电系统应该灵活方便,具备很强的适用性。可以采用的形式有环式、放射式、树干式等。(4)供电范围要明确,线路、变配电所交错重叠供电是不适宜的。

4变压器的选择

选择变压器时,应该考虑变压器的有功功率损耗,变压器的负载率以及负荷不平衡的状况。以三相电源供电为例,可采用如下方法平衡负荷:(1)把单相机电均匀地分别接在三相电源上,尽量保证以下关系:最大相负荷≤三相负荷平均值的115%,最小相负荷≥三相负荷平均值的85%。(2)220V照明负荷的线路电流不超过30A时,适合单相供电;超过30A时,适合三相四线制供电。(3)正确运用单相自动补偿设备。

5减少传输损耗

电路功率损耗一大主要原因就是电阻的存在。该损耗同电流大小、电阻大小成正比例关系。改变电流是不合适的,想要降低线路上的损耗,只能通过减小线路电阻的方法。以下3种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线路电阻:(1)导线材质的电导率要小。(2)布置导线时,尽量节省距离,缩短导线长度。(3)增大导线截面。线路比较长的情况下,根据载流量、热稳定、保护的配合及电压损失等条件确定理论截面后,再加大一级导线截面。

结语

建筑节能涉及的因素较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实现电能的节约,建筑工程机电设计时应该在每一个环节都制订对应的技术措施对其进行规范。建筑机电节能的实现,离不开设计人员的努力。设计人员应该在结合新型节能产品的基础上,再配合先进节能设计方法的运用,并将节能措施积极地推广到每一项工程设计中去,这样做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节能。

工程策划论文范文第4篇

基于振型的位移展开

1基于振型的位移公式推导

振型是结构空间位移的坐标基,所有位移都可通过振型进行展开。同理,内力和应力也可由振型展开,据此可定量化反映结构某方向上的变形状态。结构位移的展开公式如下,设结构的位移表达式为其中,s为位移空间向量;v为位移的幅值,即最大值。式(1)展开的关键是s向量的推导,假定s向量可展开为在式(2)两侧前乘Tr,并利用振型展开的正交性,可以得到利用式(3)和式(4)可将任意空间向量展开成以结构振型为坐标基的空间向量之和的形式。

2基于振型的位移展开

(1)平面问题的振型展开某5层框架结构,如图1所示,每层的质量和刚度均为m和k,结构的位移有以下两种形状,应用本结构的振型加以展开。利用以上推导出来的公式,可求出A和B展开以Φ为坐标基的式子AT和BT,见下页式(7)和式(8)所示。

从式(7)、式(8)可以看出,对于位移形式较为简单的A式,第一振型占主导地位,各自由度处几乎占总反应的80%以上;相对较为复杂的B式,第一振型占总反应的比例有所下降,但仍以第一振型为主。所以对于中、低高度类型结构,传统的Pushover方法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2)空间位移的振型展开假定某3层5榀3跨规则框架结构,如图2所示,长度方向5跨40m,宽度方向为3跨13m,层高3m。坐标轴方向:长度方向为x轴,宽度方向为y轴,高度方向为z轴。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

结构除承担自重外,另外沿X轴和Y轴正方向每层梁柱交点施加集中荷载。对结构进行动力特性分析,前5阶频率和振动形态如图3所示。取结构中某一榀框架柱空间位移值,用前8阶振型展开,并观察各方向上位移量所占比例。某柱的位移分量为:[1.45E-03,2.00E-03,-5.45E-05,-2.24E-04,1.95E-04,0;1.92E-03,2.59E-03,-6.73E-05,-1.31E-04,1.7E-04,0],表示单元i端和j端自由度位移,分别为每端的3个平动和3个转动,共12个位移量。位移用前8阶振型展开式如式(11)所示。

从式(11)可以看出,由前8阶振型的位移展开式基本上达到了总位移的80%以上,满足一般结构设计精度的需要,故用振型指导概念设计仅需观察前几阶振型即可。

基于振型的概念设计

对于一般建筑,概念设计时,平面和空间布置尽可能规则、刚度连续;在振型上,前几阶振型以平动或弯曲振型为主,推迟或减小剪切振型、扭转振型、局部振型和耦合振型。结构的变形主要表现为4种情况:平动变形、纯扭变形、平动耦联变形和平扭耦联变形。平动和扭转振型方向因子计算公式如下。平动振型方向因子:当结构的外形确定后,平动振型方向因子和扭转振型方向因子完全确定。振型方向因子的大小决定了各阶振型中不同方向上变形状态及所占比例,对分析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图2中框架结构振型方向因子如表1所示。

由于本框架横向宽度13m,纵向长度40m,前两阶振型为平动振型,分别为纵向和横向变形;第3阶振型为弱平动耦联,同时伴有扭转变形;第4阶基本上还表现为横向平动;第5阶为较强的平动耦联,伴有扭转变形。因此,在结构设计时,要注意角柱的配筋,同时边柱的配筋也要引起注意,防止扭转破坏。利用振型指导结构概念设计的步骤如下:

(1)建立结构模型,对其进行动力特性分析,结构频率避开场地特征频率、设备工作频率和人的敏感频率等范围,满足适用性和安全性要求。

(2)观察结构振型模式,利用振型方向系数量化各阶振型中不同方向上变形量,判断结构的变形状态。

(3)对于某些不规则结构的角柱和边柱,鉴于其变形的特殊性,应采取必要的构造措施,防止脆性破坏。

(4)对于特别不规则结构,应加强某些楼层或某些杆件的构造措施,提高结构的延性性能。

结论

利用结构振型为坐标基,对任意位移进行展开,进而利用振型方向因子对各振型不同方向上的变形值进行量化,得到以下结论:

(1)任意位移均能以振型为空间坐标基进行展开,并且根据结构的规则程度,仅需前几阶振型就能满足工程精度需要。

(2)利用振型方向因子可以量化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顺序及平扭振型所占的比例。

(3)通过结构位移展开和振型方向系数的分析表明,结构振型完全可以作为概念设计阶段判断结构规则性的工具,概念清晰,使用方便。

工程策划论文范文第5篇

LC滤波器工程设计时的几点考虑

1LC滤波器工程设计时几款常用的软件推荐

LC滤波器设计软件的种类繁多,早已步入寻常百姓人家,本文从使用简单、方便的角度来推荐几款免费设计软件。

a)AADE公司的FilterDesign它可以帮助工程师简单、快速地设计几乎是任何类型的集总参数的低通、高通、带通和带阻滤波器,同时也可以显示滤波器的插入损耗、回波损耗、群延迟和输入阻抗等。使用该滤波器设计软件时,当频率升高,内部的寄生耦合电抗和分布电抗就将破坏它的设计精度。由于寄生效应自然地降低了滤波器的中心频率,所以设计的频率比实际需要的频率要高一些。

b)RF-Filter.exe软件该软件使用非常简单,仅需选择所需用的函数类型、阶数、源阻抗和负载阻抗等参数就可设计出所需参数和仿真波形。用该软件设计一个输入输出阻抗为50Ω、7阶巴特沃斯、截止频率为200MHz的低通滤波器时的仿真波形和电路,用归一化参数计算和仿真设计的参数几乎完全一致,如图1所示。

c)FilterSolutions10.0滤波器设计软件该软件如图2所示。

d)Helical.exe螺旋滤波器设计软件该软件如图3所示。

用该软件设计时输入输出阻抗需要匹配,如果参数设置不合理时,就可以拒绝进入主界面,该款软件适合于窄带滤波器设计。c)FilterSolutions10.0滤波器设计软件该软件如图2所示。d)Helical.exe螺旋滤波器设计软件该软件如图3所示。用该软件设计时输入输出阻抗需要匹配,如果参数设置不合理时,就可以拒绝进入主界面,该款软件适合于窄带滤波器设计。

2进行LC滤波器工程设计时,考虑PCB的事项

a)频率越高时,较薄的介质层将增加插入损耗,增加介质层的厚度将减少这些损耗,但与此同时会增加电路板的穿孔电感或者会产生我们所不期待的信号传输模式。介电常数Er较高时将会增加介质中的损耗,而且也会稍微增加导体中的损耗。当LC滤波器需要尽可能小的插入损耗时,虽然选择较厚的PCB板会减少损耗,但也增加了穿地电感,介电常数Er应较小些。上面提到的穿透孔产生的穿地电感可由如下公式计算:这个公式说明了穿透孔的直径越小、穿透孔的长度越长则穿地电感越大。所以通过PCB板设计滤波器时,要使穿地电感越小则PCB越薄,滤波器的高频衰减特性越好。所以选择PCB板的厚度时必须考虑插入损耗和穿地电感的折衷。同时通过该公式可以算出穿地电感的实际值,在设计LC滤波器参数时,可以使穿地电感看成是线圈电感的一部分,使串联到电容器的电感值选得小一些。

b)LC滤波器通过PCB板工程制作时,所有元器件的引线必须最短以减少损耗和引线电感。传输的微带线保持50Ω的恒定阻抗,以减少失配损耗及由不连续阻抗引起的反射。在1GHz时,即使1cm的短线,也会有约10nH的电感,形成一个几乎很纯正的电感器。滤波器的微带线中的所有弯曲都应该斜接或者变成圆弧状,以防止辐射到相邻的电路中。一般地线通过最短的路线,通常是通过一个穿透孔接到PCB的接地板,主要是为了降低返回路径的对地电感。同时从PCB顶端的接地板到底端的接地板,应该以1/4波长或者更小长度的间隔,有规律地设置穿透孔。整个PCB的设计尽可能地减小实际的尺寸以减少损耗和辐射。元件应该交叉配置在微带线的两侧,以改善高频域的隔离程度。电容器接地旁边要有穿透孔,空余的地方尽可能地配置上引线孔。LC带通滤波器的制作要选用寄生电感量小的电容器,使含有寄生电感的LC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重合在几何中心的频率上。

c)进行LC滤波器的工程设计时,必须要考虑到PCB线、元器件和导线之间的耦合。可通过使用屏蔽、减少载流环路的区域、印刷板引线成直角和传输RF电流的印刷板引线互相保持一定的距离来减轻这些不好的能量耦合。当RF信号遇到LC滤波器的耦合电容时,为了减少阻抗变化范围和降低电压驻波比VSWR,元器件应该与微带线具有相同的宽度,并且焊接的轮廓应该平滑以便不干扰信号流。

进行LC滤波器工程参数设计时的考虑事项

a)如果滤波器要隔直流信号,那么应在输入端加一个很大的电容,使得在最低频率上的电抗小于1Ω。如果该LC滤波器是高通滤波器,为阻止直流信号,就应该在输入端接一个串联电容,而不是并联一个电感。

b)如果要设计精度更高的滤波器就要采用更加复杂、准确的现代滤波器理论技术或者更昂贵软件程序来考虑寄生效应的影响。对于低要求应用场合和极点数少的情况下,仅通过软件仿真设计就足够了。频率大于30MHz时,表面安装的元件导致的分布式电抗会使滤波器的中心频率显著地降低,必须考虑寄生响应的影响。可通过减少绕组直径和圈数来减少电感器的匝间电容,可通过更小的元器件来减轻所有元器件的接地电容,可使用以电感相交成直角的方式来减轻电感的相互耦合,可通过使用一个并联的电容器来减轻引线内的固定电感,减小电容器的寄生电感,通过上述方式可减轻寄生响应的影响。

c)LC滤波器在高频率设计时,选用高Q值的电感可以减少插入损耗和降低边缘的圆滑程度。电容器要选用自感量小的元件,如果电容的容许误差较差或者温度特性差就会使得通带特性、中心频率、回波损耗发生变化。可采用将一个电容分为两个只有一半容量的电容器后再并联的办法,从理论上说,电感量可以减少一半,阻带衰减量实际上可改善约10dB。

d)根据衰减频率部分,考虑到费用、插入损耗、群延迟变化和物理尺寸的要求,滤波器应该设计成最小阶数。在没有放大器连接之前,若将设计好的滤波器级联,就会导致交互感应。

进行LC滤波器工程设计时考虑的滤波器函数选型事项

如果需要通带内有最大的平坦响应,对元件的变化不是很敏感的话,则可选用巴特沃斯滤波器,没有特殊要求时优先推荐巴特沃斯滤波器。切比雪夫滤波器在通带内有等波纹起伏的纹波,但截止特性特别好,高的群延迟变化,可通过增加滤波器的通带来抑制群延迟变化。贝塞尔滤波器通带内延时特性最平坦,小的群延迟变化,相位特型好,对要求输出信号波形不能失真的场合非常有用,但截止特性很差,对元件的要求很高。高斯型滤波器常用于频谱分析仪带宽的滤波器中。椭圆函数型滤波器通带内有起伏,阻带内有零点,截止特性最好,但对器件要求严格。勒让德型截止特性比巴特沃斯型好,并且可以用小的器件值来实现。在工程实际设计中依据不同的特点和通带的频率响应、带宽、元件敏感程度和分布电抗以及元件获取真实的参数能力等选取不同类型的函数。

结束语

工程策划论文范文第6篇

系统分区

多联机空调系统设计中最重要的一步便是系统划分,系统划分的合理与否将会影响到多联机空调系统的能耗水平、运行稳定性和管理方便性。

就本工程而言,可以有2种不同的系统划分方案:方案一将每层划分为一个系统;方案二将东向和西向的房间分别设置系统。2个方案的比较结果列于表2。表2中制冷剂管等效长度指最远端室内机至室外机间的气体配管长度与分歧管等效长度(Y型分歧管按0.5m计算)之和(忽略弯头的等效长度)。方案一的制冷剂管等效长度、内外机间高差、室内机间高差等参数明显优于方案二。

《规程》3.4.2条款指出,当室内机组运行工况一致,且负荷变化较为均匀时,多联机空调系统在40%~80%负荷率(部分负荷)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制冷性能系数。即多联机空调系统设计时应进行合理的分区,尽可能保证同一空调分区内各室内负荷变化的均匀一致性,以提高多联机系统的运行性能。尽管从表1可以看出东向房间与西向房间的负荷变化规律有一定差异,理论上方案二更有利于提高多联机系统的运行性能,但是从客房的使用角度考虑,各台室内机开关时间的随机性及参数设定的差异性导致室内机组运行工况并不一致,因此就客房的运行特点而言,方案二比方案一负荷变化均匀的优势并不太明显。综合考虑客房经营管理的方便性,本工程按方案一进行系统分区。

设备选型

多联机空调系统的设备选型需要经过试算与校核过程,其具体步骤如下:1)根据各房间室内计算负荷初步确定满足要求的室内机额定制冷量;2)根据同一系统内同时运行的室内机制冷量总和选择相应的室外机额定制冷量(室内机确定不同时使用时,系统内所有室内机与室外机的容量比不宜超过130%);3)按照设计工况对室外机的制冷能力进行温度、配管长度和高度差、融霜(制热工况时)等修正;4)利用室外机修正结果对室内机实际制冷能力采用公式(1)进行校核计算:5)如果由式(1)计算的结果小于房间的计算负荷,则重复上述2)~4)步重新选择室外机容量。

若冬季采用多联机热泵系统进行制热,还需要对其制热工况进行校核计算(步骤同上)。以某多联机品牌的设计选型手册为依据,将选型计算结果列于表3。屋顶冷负荷的存在使顶层的计算负荷加大,因此室内机310~316的选型规格也相应加大。查设计选型手册,系统1~系统3的温度修正系数为1.05(室外空调计算干球温度33.2℃,室内湿球温度20℃工况时),配管修正系数(考虑制冷剂管等效长度和室内外机间高度差综合因素)分别为0.92,0.915和0.90。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虽然是同样规格的室外机,但是随着配管不利因素影响的加剧,修正后室外机制冷量及制冷性能系数也明显减小。实际工程中,设计人员往往忽视了这点,不考虑配管因素的影响而将多套系统的室外机简化选为同样规格的设备,导致系统运行时出现了制冷(热)不足的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步骤中第2)、4)和5)点与传统空调的设计存在较大的差异:传统设计是按整个建筑(空调系统服务区域)逐时负荷的最大值确定冷水主机容量,且不需要对风机盘管进行类似的校核。但是,这一点并没有引起相关人员的足够重视,笔者曾在送审过程中遇到审图人员要求按系统分区的逐时负荷的最大值选择室外机的经历,理由是按照《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5.1.1条款:必须进行逐时冷负荷计算以避免由于总负荷偏大导致装机容量偏大的现象。

《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08》也提出室外机容量应根据所服务区域逐时负荷的最大值进行选择。显然,这些观点都是受传统空调设计模式的影响而产生的。事实上,基于制冷剂在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蒸发器四大部件内的耦合作用的前提下,多联机空调系统通过协同控制电子膨胀阀与压缩机使进入室内机的制冷剂流量不仅要适时地满足室内负荷的需求而且要与循环总流量相平衡。与传统中央空调相比,多联机空调系统的集中控制技术要困难得多,目前的技术水平还达不到在制冷循环稳态运行的情况下精准地按需分配制冷剂的程度,因此多联机空调系统的设备选型需遵循其自身的独特设计方法。

施工图深化设计

《规程》3.1.6条款指出:多联机空调系统的施工图设计可分2个阶段,且应符合《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的要求。

然而,《规定》并未针对多联机空调系统的设计特点做特殊的规定。因此,设计、审查人员在具体操作中仍然“无法可依”。建议第一阶段的施工图设计应按系统分区注明制冷剂管等效长度、室内外机高度差、修正后室外机容量(性能系数)等关键参数,并将这些参数作为审查单位进行节能审查的重点考量对象。这样就可以避免第一阶段设计时系统分区过大、设备选型不合理等现象的发生,从而保证第二阶段设备供应方深化设计的正确性。

结束语

工程策划论文范文第7篇

国务院在《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 明确提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重中之重,提出 “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支持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在现代服务业领域的深度合作,重点发展金融业、会展业、物流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外包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总部经济和旅游业,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了使会展人才培养能满足现代会展服务业发展的需求,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依据专业发展规划,制定专业建设的“十大”工程,培养行业紧缺的专业型人才,拓展相关专业在行业内的影响力。通过“十大工程”推进,着力打造服务于粤港澳区域、品质领先的会展工学结合专业。

“十大工程”即新生进入学校从第一学期开始,挑选一个兴趣未来就业领域(展览、节事、会议)、选择一对专兼搭配的导师、加入一个专业协会开展校内专业活动、参加一个竞赛强化合作能力、组建一个模拟公司承接校中展活动、模拟公司策划一个校中展活动、深入服务一个展中校项目、承接并完成一个企业真实任务、接受一次毕业顶岗预就业实习,撰写一篇毕业论文(或项目策划案)。十大工程互相衔接,前后统一,共同打造基于“双展交替,三层跨越”(学生参与校内展与校外展交替训练,完成知识向操作跨越、操作向综合素质跨越,综合素质向职业化跨越)人才培养模式的工学结合会展专业。

图1.会展专业十大工程示意图

三大领域 展览 节事 会议

十三对导师校企专兼搭配 校内导师1 企业导师1 会展营销 校内导师6 企业导师6 节事策划 校内导师10 企业导师10 会议服务

校内导师2 企业导师2 会展策划 校内导师7 企业导师7 活动策划 校内导师11 企业导师11 现场服务

校内导师3 企业导师3 国际展会 校内导师8 企业导师8 会展经济 校内导师12 企业导师12 展览管理

校内导师4 企业导师4 会展物流 校内导师9 企业导师9 推广 校内导师13 企业导师13 项目管理

校内导师5 企业导师5 展示设计

五大专业协会 会展协会、营销策划协会、ERP协会、广告设计协会、摄影协会

五大竞赛 ERP大赛、节能减排大赛、会展策划大赛、挑战杯、礼仪大赛

十类模拟公司: 会展策划公司 节事活动策划公司

参展商、礼仪公司、安保公司、设备租赁公司 会务公司

会展物流公司

展台设计与搭建公司

展会现场服务公司

十二大校中展活动 怀旧展 校园十大歌手大赛 班级创意组织生活

校区会议接待

物物交易会 校园创业大赛

社团展 女生节(节日)

星座文化展 迎新晚会(庆祝,活动类)

校园招聘会 XX杯篮球赛(体育赛事)

十二大展中校项目 广交会 花都皮革皮具节 芙蓉会议服务

酒店用品展 广州国际龙舟赛

休闲展 横渡珠江

交通展

照明展

机床展

香港家用展

广州美博会

八类企业真实任务 展览策划与服务 节事策划服务 会议服务

展位销售 活动主持

市场调查

布展

展会评价

毕业顶岗 顶岗实习预就业 顶岗实习预就业 顶岗实习预就业

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或毕业策划 毕业论文或毕业策划 毕业论文或毕业策划

图2:十大工程建设作用示意图

(1)就业领域工程:根据会展行业发展情况及企业人才需求,将会展人才培养面向展览、节事与会议三个领域,并从三个领域企业岗位出发,分析与确定核心能力,明确岗位的核心工作任务与工作流程,确定知识领域,形成面向三领域的核心课程体系。学生进入学校,要求根据自己的爱好与特点,选取某一领域为自己重点发展领域,并依此安排三年的校内校外学习实训。

(2)导师专兼搭配工程:选一位企业知名专家作兼职教师,同时配备一位校内同研究方向的专职教师,共同组成学生导师组。学生在第一学期结束后,要选择确定自己的发展领域与导师组。

(3)学生专业协会工程:指导学生成立会展协会、营销策划协会、ERP协会、广告设计协会、摄影协会等协会,协会全部由学生自我管理,在专业领域邀请相关的企业兼职与校内专职的教师作顾问,把协会打造成学生进行专业交流、合作开展校中展活动、承接真实项目的良好平台。

(4)以赛促学工程:组织学生参加ERP沙盘大赛、节能减排大赛、会展策划大赛、挑战杯、礼仪大赛等比赛项目,鼓励每个学生人均参加一项比赛。比赛既是专业技能的检验与展示,也是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以比赛为契机,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合作与创新,有力地促进学生的主动性、研究性、合作性学习。

(5)模拟公司运营工程:引导学生按组组建会展策划公司、会展物流公司、展台设计与搭建公司、广告公司、参展商、礼仪公司、展会现场服务公司、安保公司、设备租赁公司、活动策划公司等公司,按企业化经营,并承担校中展活动中的各项专业内容。

(6)校中展工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将校中展以项目课程形式嵌入各核心课程中,通过在校内主办或承办展会,例如:怀旧展、物物交易会、旧货交易会、社团展、班级创意组织生活、星座文化展、校园十大歌手大赛、校园创业大赛、校园招聘会等活动,完成真实性的相对简单的专业知识学习与一般性技能训练。

(7)展中校工程:在完成初步的技能训练后,通过到校外参与展会,例如:广交会、酒店用品展、休闲展、交通展、照明展、机械展、香港家用展、广州美博会、芙蓉会议服务、花都皮具节等专业展会的各种岗位真实性、职业性训练,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与专业技能。

(8)企业真实任务工程:由学生模拟公司,在老师的指导下,真实承接校外企业的展览策划与服务、展位销售、市场调查、展会评价、布展、节事策划与服务、会议服务、活动主持等类型的真实任务,强化学生单独完成企业真实策划与服务、管理类项目,进一步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9)毕业顶岗预就业工程:挑选著名的会展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安排第三年的学生6-8个月的顶岗实习,完成就业前的职业化最后跨越。

(10)毕业策划工程:根据在企业顶岗实习的情况,撰写论文或项目策划方案,要求学以致用,解决企业实际问题。

通过会展专业“十大工程”的建设,从而引领带动营销与策划、物流管理、国际货运与报关、国际贸易、广告设计与制作等专业的发展,形成以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为龙头的会展专业群,专业群建设的宗旨是服务于粤港澳大会展产业链,为珠三角区域现代会展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持。通过会展专业的建设,全方位带动会展专业群的发展,从而打造粤港澳会展营销、会展服务与管理、会展策划、会展物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增强会展专业区域影响力。

作者简介:

工程策划论文范文第8篇

【关 键 词】:栏目设置;选题策划;运用实践;经验体会

【作者简介】:吕锦忠,男,《热力透平》常务副主编,翻译,主要从事翻译以及科技期刊的编辑、出版工作。

【责编介绍】:艾涓,女,今传媒杂志社主编助理,主要从事传媒理论和实践研究。

一、引 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深入,各个领域的科技发展也随之呈现欣欣向荣的趋势,在当今社会科技已成为第一生产力,尊重知识已蔚然成风,知识经济将成为21世纪发展的主流。作为一种传统媒体,科技期刊在承载科学知识,传播现代技术信息方面有着自身的优点,但同时也受到各个方面冲击,科技期刊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因此,如何苦练内功,不断更新创新理念,将直接影响到科技期刊的生存与发展。

栏目是期刊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栏目设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期刊的整体形象和质量,因此,探索科技期刊栏目设置及其选题策划的意义及过程,研究其内在的规律和特点,对提升期刊的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将结合《热力透平》的工作实践谈一点体会。

二、《热力透平》背景介绍

《热力透平》创刊于1972年(原名《上海汽轮机》,2003年更名),是一本由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主管、上海汽轮机厂有限公司主办、中国动力工程学会透平专业委员会协办的有关透平技术的科技刊物,主要刊登透平科技领域的科研、设计、制造、工艺及运行等方面的论文和总结。本刊主要读者对象:透平专业相关人士,包括:电厂、大学相关专业、各科研院所以及制造厂等广大读者。

根据中国知网收录期刊统计,属于TK类(动力工程)的相关期刊共有42种,如:《中国电力》、《热力发电》、《东方电气评论》等,而直接与本刊内容相关的期刊就有3种,即:《汽轮机技术》、《燃气轮机技术》、《东方汽轮机》。

同样一种类型的期刊,是否获得读者的认同,很大程度上与办刊理念和创新有关。我们在办刊过程中意识到,若从这些期刊中出类拔萃,办成一本具有自己特色的期刊,栏目的设置及其内容策划是一个突破口,从某种程度上看,栏目设置及选题策划的成功既能保证论文的W术水平,体现其创新理论,又能反映出对本行业科学技术发展的敏感意识。

三、栏目策划的作用

策划作为一种经营理念和运作方式已广泛运用于经营管理与决策领域,也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广告领域有广告策划,营销领域有营销策划。策划是现代期刊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期刊质量的前提,是期刊制胜的法宝。期刊策划包括封面策划、选题策划、版式策划、栏目策划、营销策划等。选题策划或栏目策划在一本期刊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对一定时期、一定阶段期刊工作的设计和构想,是期刊工作的核心和灵魂,同时也是一项兼具综合设计性和整体组织性的系统工程,它要求编辑具备多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才干和智慧。但在科技期刊出版领域,策划似乎还是一个较难论述的话题,根据本人工作实践,认为栏目设置及选题策划具有如下一些作用。

(一)栏目是一些相对稳定的“板块”结构,编辑人员可以相对稳定地根据某些栏目的要求进行组稿和编辑工作,并通过对栏目的管理来完成编辑部工作的统筹安排,根据不同栏目的要求,发挥每位编辑的专长,有助于提高编辑部的工作效率。

(二)作者和读者通过相对稳定的栏目可以了解学科发展动向和编辑意图,决定研究课题,有针对性地向期刊投稿。

(三)通过栏目可以让撰稿人了解到写稿的具体要求和刊用标准,有利于及时修改和规范稿件,提高投稿的命中率。

(四)每种栏目反映着期刊的编辑意图和一定的编辑思想,通过栏目的设置贯彻办刊宗旨,向读者和作者传递具有强烈导向性的编辑信息。

四、栏目设置的原则

(一)栏目名称与期刊内容保持一致

栏目是期刊整体内容的一部分,栏目的名称必须与刊物的整体特色保持一致,表达出编辑意图、塑造刊物特色,这是栏目命名的重要原则。

(二)栏目脉络清楚,主线突出,符合行业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

(三)差异性选题

许多同类期刊在定位上大同小异,加上同行之间的相互借鉴和模仿,期刊选题雷同,个性不明显。因此一定要进行“差异性选题”,围绕选题开展信息分析、论证、采集等一系列编辑活动。要善于设置新栏目,拿出独家的选题策划,体现出期刊的个性;

(四)板块内容的独特性

栏目设置要通过不断创新,积累和突破在选题中形成的自身特点,形成有特色的板块内容,使期刊在同类期刊中具有有别于其他期刊的明显特点。

(五)时效性

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栏目划分,科技期刊应紧紧跟踪科研动态,要随着某一学科的突破和发展,或跟踪某一作者研究的进展,及时组织特约稿件,开辟新栏目予以优先刊登。

五、栏目、选题策划的应用实践

根据栏目设置的原则和方法,基于《热力透平》的特点,在栏目设置及选题策划方面,本刊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固定与不固定栏目的设置特点

比较本刊以前没有固定的栏目,在设置上具有随意性和不确定性的缺陷,本刊经过多年的摸索,根据科学的角度为期刊设置一些相对固定的栏目,力求保持内容和风格的相对稳定性,切不可随意改变,以保持期刊风格的一致性,内容的连贯性;

本刊相对固定的栏目是:

综述

研究与设计

计算与分析

电厂运行

制造工艺

实践证明,这些相对固定的栏目,概括性强,条理清晰,能基本反映透平领域技术条线的发展脉络。

除此以外,根据内容的需要,不定期设置了一些非固定的栏目,如“超超临界汽轮机”、“燃气轮机技术”、“控制系统”等一些具本刊特色的栏目,适时反映当前读者比较关心的热门话题。事实上,这些特色栏目所包含的信息,也正是国内外技术发展的热点话题,比如,“超超临界汽轮机”这一特色栏目,与国内外大力开发高效率、低能耗的发电技术有关,因此该非固定的栏目,应对了这一技术发展趋势,颇受读者的喜爱。

(二)专题选题策划

本刊根据透平技术的发展趋势,结合某一时段的热门课题,我们在采集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对一些热点题材进行了归纳、分析,拟定了专题选题和内容策划书,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选题的征稿。在选题策划过程中,借鉴了一些国外发电类期刊的操作模式,例如日本的“火力原子力发电”期刊,每年下半年有一个专栏栏目,内容大都是一些热门话题,如“新能源发电技术”、“核电技术”等。本刊同样考虑到读者的这一需求,策划了以反映国内发电技术为主的一些颇具特色的专题选题以飧广大读者。本刊至2010年已成功进行过多种专题选题的策划。

从2004年起,本刊成功地实施了三种重要专题选题论文的策划、征稿和出版,这三种专题分别是:

“燃气轮机技术”(刊登在2003年第3期上)

“超临界和超超临界”(刊登在2005年第3期上)

“空冷汽轮机”(刊登在2006年第4期)

上述专题选题及内容选题的策划,由于征集的稿子大都来自这一领域的专家、学者,或在这一领域内有扎实理论基础和丰富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而且所刊登的论文主题鲜明,内容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涉及到国内最新的技术动态和方向,切合热点话题,因此,很快在行业中引起了读者的普遍关注,受到了读者的青睐,在客观上对促进行业技术的交流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扩大了本刊在行业中的影响。实践证明,这一专题选题的策划和成功运作是值得同类期刊借鉴的。

(三)特约撰稿选题策划

仅从“特约撰稿”这一栏目本身来看,并没有什么特色,但能够组到什么稿件、论文有什么特色,倒确实是需要编辑人员精心策划、准备的,做得好,也就是期刊的特色,因为,从关键的一点而言,“特约撰稿”的特色,主要取决于内容的“特色”。

基于这一认识,针对“特约撰稿”栏目,为了组到富有深度的论文本刊经常与行业内的一些专家、学者进行联络、交流,或通过行业学术研讨会以及通过走访、电话交谈等多种方式,及时了解到国内外的技术发展动态、课题项目完成的进展情况、学术活动的交流情况等,以便及时摸清行业的学术动态。把收集到的各种信息进行汇总、筛选、分析,然后列出需要约稿的专题论文。

2003年至2009年,本刊针对此栏目而征集到的专稿已经有14篇,其中的一些论文,如:“独特结构是提高汽轮机效率的关键因素”(作者:彭泽瑛,2008年第4期)、“气动优化设计中的进化计算”(作者:丰镇平,2003年第1期)、“上汽――西门子型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汽轮机”(作者:何阿平,2006年第1期)等,已有多篇引起了业界的关注和争议,如“关注汽轮机排汽端选配对经济性的影响”(作者彭泽瑛,2009年第1期)一文,由于作者观点新f、立论正确、数据翔实,在业内引起了两种学术观点的争论,起了很好的学术宣传作用。

为了组到优秀的稿件,本刊的原则是:

1.以约稿为主,主要请一些在该行业知名的学者或专家撰稿。

2.内容必须要经过编辑部集体讨论,再三论证后才能确立,以保证论文题材和内容一定是大家关心的。

3.论文选题要有创新点。

4.做到宁缺毋滥,不会因为组不到好稿而拿一般的论文充数。

结果证明,这一“特约撰稿”栏目,已作为本刊特色内容而长期存在了下来。

本刊辟有“特约撰稿”栏目,目的是为行业内的知名学者、专家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就内容而言,论文立意要高,观点鲜明,内容要明显区别于其他常设栏目的论文。事实证明,该栏目由于重视选题策划促进了企业与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学术交流,读者受益匪浅提倡学术争论,在这一宽松的氛围下,读者从中受益匪浅。

另外,从2003年开始,本刊通过选题策划,就发电设备制造行业关心的问题,大胆尝试,还为该栏目成功策划了向国外同行(如西门子KWU公司)进行征稿的活动,至今已发表了7篇此类论文,话题涉及到:先进的高中压叶片技术、低压缸末级叶片汽流损失的预测、具有高容量的核电新技术等。这种形式的选题策划在同行业期刊中是首创,由于论文质量好,形式新颖,在读者中反响良好,有些论文已被国内同行频频转载、摘录。

(四)会议专辑论文栏目

透平领域每年要举办一次由发电设备制造单位、大学动力学院、科研院所等专家、学者以及作者参加的学术研讨会,该研讨会对了解制造单位情况、大学的科研情况很有裨益。参加学术研讨的代表大都是一些行业的资深人士,而在会议上宣读的论文又能大体反映出透平技术的发展动态和方向,因此,本刊这些年一直保持着一块相对稳定的栏目板块,专门刊登在学术研讨会宣读的优秀论文。尽管栏目的形式相对稳定,但每一次都对栏目的选题内容经过重新定位,因此所反映的选题内容每年都各有所重。事实证明,这为征集优秀稿件,增加内容深度,扩充学术交流渠道,从而提高刊物质量,提升本刊在同行中的地位,是有积极意义的。

六、体 会

在领会、掌握选题策划的基本要领,即“信息采集、选题策划、组织稿件”,以及在掌握出版编辑的相关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我们通过不断摸索,对期刊栏目设置、选题策划有了较深的体会,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就期刊本身来说,这是一个不断规范化的过程;对期刊的编辑来说,在栏目策划或选题策划中,必须熟悉行业学科的发展动向,懂得如何搜集科研资料,用现代信息手段分析国内外科研进展情况,通过分析处理,提炼出最新的选题内容,并从中分析、优化选题,及时报送其进展状况,就此而言,编辑人员要有较强的信息收集分析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进行栏目设置或专题内容的策划过程中,必须撰写策划书,以策划“空冷汽轮机”专题栏目为例,我们在确立该选题的一年前就作了广泛调查、撰写策划书等,比如:对电力系统的资料网站、三大空冷机组电力设计院、国外期刊等进行广泛资料收集和分析;考虑到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为专栏内容进行了科学分类,从该栏目本身的脉络上就能反映出国内外一些空冷机组的发展状况;另外,具体制订了约稿清单和作者的档案,以及交稿的日期。

与此同时,制订了完成选题的执行控制,如加强与作者沟通,多就文章内容与作者磋商;严格“三审”,对所有来稿,包括自由来稿和约稿,都要严格“三审”,确保稿件质量;对来稿精心加工,仔细校对。

七、结 论

综上所述,为了及时反映行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动态和方向,注重栏目和选题的策划,设立新颖而有特色的栏目,既是满足读者的一种需要,也是行业期刊保持自身特色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文根据工作体会,对科技期刊栏目设置及其选题策划的要素作了分析讨论,并就本刊在栏目设置和选题策划方面的运用实践作了总结,试以抛砖引玉,引起科技类期刊同行对栏目设置和内容策划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潘丽清.关于期刊的栏目设置及其他[J].女性天地,2000(4).

[2] 赵日珑.核心期刊与选题策划[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5,17(9).

[3] 魏梅芳,万寒松.科技期刊编辑策划略论[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1).

[4] 肖兴安,肖建洲,易难.科技期刊编辑如何做好选题策划[J].编辑学报,2009,21(2).

[5] 李建安.科技期刊的栏目设置、命名及方法评价[J].编辑学报,2000,12(1).

工程策划论文范文第9篇

办刊人深知,从事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至关重要的就是只有发挥好工匠精神才能办好科技期刊。凭中国办刊人的聪明才智,无论是品牌策划、定位策划、选题策划、发行策划、包装策划、广告策划都不会输于外国人。国际上刊物的功能和作用应该一样,国外办刊人的技术含量不比中国办刊人高多少,只是某些国际刊物历史悠久,知名度高而已。科学技术国际核心竞争力不是单靠中国科技期刊的“国际竞争力”“精品期刊”获取,而是靠科学技术创新性、学术性、国际前沿科技信息获得。随着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中国科学院科技论文预平台(ChinaXiv)于2016年6月14日正式上线,中国科学家将由此可获得“首发权”。2016年初中国科学家团队研究寨卡病毒的论文被世界“顶级期刊”拒稿,但随后国外科学家发表在《自然》《细胞》上的论文与他们的成果极其相似[12]。如果中国科学家在本土期刊发表,先通过中国知网、超星、ChinaXiv等预平台优先出版,应该能最先获得国际认可。因为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预平台处理,中国科学家在投稿的同时把论文预印本提交给ChinaXiv或相关平台,即便论文从投稿到正式发表滞后几十天,也能确保科研成果首发权得到国际认定,更何况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有水平、有能力抢占世界学术制高点、赢得话语权。这表明真正有创新性、学术价值高的论文在国内科技期刊发表,其首发权必定能得到国际公认,这才是提高中国科技期刊核心竞争力、国际影响力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以往那种由于管理部门、评价机构崇洋,失去自信,让办刊人、作者乱了阵脚,失去了许多科研成果首发权机会的局面才不会重现。

2.2不忘办刊初心,厘清科技期刊的功能

近年来,中国科学技术创新驶入快车道,科技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世界范围内实现由原来的跟跑向并跑甚至在许多领域领跑的重大转变。中国的科技人力资源达8100万人之多,每年全时研发人员达380万人,居世界首位;中国的研发投入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申请专利数量位居世界前茅[13]。我国不缺乏优秀的高水平科技论文。科技期刊是科技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对科研工作来讲,科技期刊工作既是龙头,又是龙尾”[14]。我们应认清科技期刊的功能和作用,牢记科技期刊“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中的重要作用”[15]宗旨,不忘办刊初心,砥砺前行。我们的初心就是甘为他人做嫁衣,办好科技期刊,充分发挥其科技进步助推器的作用。就作者而言,科技期刊是学术传播平台,是园地;就读者而言,科技期刊就是开放的大学,吸取科学营养的圣地。办刊人必须敢于担当,下大力气发扬蜜蜂和工匠精神,采好原料,精雕细琢;坚持创新,乐于奉献;明确宗旨,办出特色;读者为王,真诚服务;努力组约优质论文,既发表在英文期刊上,也发表在中文期刊上,真正办出一批与中国科技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国际化期刊、精品期刊。

2.3改革评价机制,还期刊真实价值

工程策划论文范文第10篇

一、当前科技期刊的形势及现状分析

随着世界经济、科技一体化,科技期刊面临着不仅国内的竞争,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国际的竞争。低水平重复现象将失去竞争力。我国科技期刊的实力和编辑人才素质与国际先进期刊存在明显差距,一些世界名刊之所以成为名刊,与其拥有一流的编辑人才和雄厚的智力资源有极大关系。《自然》杂志编辑部共有编辑80多人,都是具有博士学位或博士后的有专业背景的人员,其人才实力显而易见。而在我国的科技期刊界,特别是高校的学报编辑人员,一部分办刊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或科研上,高职称人员也把精力投入到带研究生或课题上,很少把精力投入到编辑学研究上来,致使科技期刊的办刊质量严重不足,稿件低水平重复,再加上一校一刊,出版周期长,被引频次低等,是我国科技期刊的办刊现状。就我们高校学报为例,某些高校领导的心目中,教学和科研是第一位的,加强有关建设,进行有关投入,特别是一些硬件建设可以说是不遗余力,而对一些软环境建设,如学报功能作用的认识,则明显不足,还没有将学报当作高校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形象工程”和“支持工程”来认识和运作,更谈不上对学报编辑能力的培养。难怪有人把学报比做大学传达室后面的那一间房子。正是由于此,期刊编辑人员少,高素质的复合型编辑人才更是风毛麟角,策划能力差,外语与计算机水平低,经营意识差等现象普遍存在。但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科技期刊正从象牙塔走向风雨的市场,科技期刊编辑也有单纯编辑走向编辑、经营的双重使命。而对全球化、网络化、市场化的挑战,科技期刊急需高素质的编辑人才,提高科技期刊编辑的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1.较强的论文审读能力科技期刊编辑要对论文进行筛选和创造性的发现,就必须有深刻的洞察力。即能见微知著,思想上需要高度的条理化、深邃化。重点审查论文选题的意义与价值,实验方案是否合理、可行,实验结果是否可靠,数据处理是否正确,实验分析与讨论是否合乎逻辑。只有具备敏锐的眼光,才能发现优秀的论文,挖掘和培养优秀的人才,才能充分实践主体意识在编辑过程中的作用。

2.高水平的策划能力编辑策划是期刊编辑主体意识和创造意识的集中体现,编辑人员通过自己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不断推出适合时代需要的、体现鲜明个性特色的科技期刊,使科技期刊在社会上展现良好的形象,赢得广大读者的信任,以获得最佳的社会效益。所谓策划,就是编辑出版工作者为使出版物达到预定的目标而进行的编辑、出版、发行等全过程的智力行为,面对市场化滚滚而来的信息浪潮和愈演愈烈的“信息爆炸”,对信息过滤是编辑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任务。对这些繁杂的信息,编辑要善于组合、取舍、缓解无限丰富的信息,这就是编辑的策划能力。目前,多数期刊编辑并没有系统掌握策划理论,更缺乏对这一理论的深入研究,自觉进行策划的意识淡薄,从而导致期刊界无论是在策划理论的研究上,还是在策划实践的探索上,都远远落后于期刊发展的潮流。

3.锐意进取的创新能力科技编辑是对科技创新信息的记载和传递,编辑过程确实也是对成果作品的再创造,编辑的创新意识对科技期刊质量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包括观念的创新和质量的创新。观念的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基础,是在思想深处摒弃墨守成规的传统观念。观念创新依赖于对创新的准确理解和对学术期刊历史使命的准确把握,体现在办刊理念中。质量创新是创新科技的根本,学术质量的创新要求编辑做到要了解国内外的重大科研发展方向,密切跟踪重大科研课题的进展,抢先发表原创性强的重大科研成果。在论文格式、期刊封面、版面等要进行创新。刊发论文的题材不拘一格,论文的信息质量和期刊的总信息量不断提高。

4.专博结合与雄厚的专业基础能力编辑不仅要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有较高的学术造诣,了解本学科的学术动态和发展趋势,还要一专多能,对其他相关专业的知识也要有一定的了解。科技期刊编辑应力求学者化,把握当今世界社会科技的发展趋势,起码要对学科前沿领域有所了解。编辑不仅要努力学习,成为某个方面的专家,更应该力争成为博学多识、知识面广的杂家。真正做到“一专多能”,“专”与“博”的有效结合。

5.熟练掌握外语与计算机操作能力随着世界经济科技一体化,国际科技交流日趋频繁,我们需要了解国外的最新科技动态,同时也要把我们的最新成果推出国门,所以,提高编辑的英文水平变得十分重要,但目前期刊编辑熟悉外语的人少,期刊多以汉语为主,附以相应的英文摘要,有的连英文摘要也没有。由于国外相关人员对汉语多不精通,高水平的文章也常常被忽略。我们的科技期刊之所以难以在国际上引起关注,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语言障碍。由于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化通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使用,编辑出版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在网络时代,编辑人员不仅可以利用计算机、传真机、扫描仪等先进设备来对稿件进行加工,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组稿、送审、返修、讨论、排版等,因此,科技期刊的编辑,应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6.广泛的社交与协调能力期刊部门虽小,却也五脏俱全,搞好内外协调,使期刊正常出版是一个系统工程。从选题设计、组稿、审稿、编辑加工到校对、版面印刷、发行等各个环节,不仅关系到编者、作者、读者,还需要印刷厂、邮政部门的配合。这些都需要编辑与之相互协调。对作者,应广泛接触,增进理解,重点培养,建立一支比较稳定、高水平的作者队伍;对读者,要树立为读者服务的思想,多听读者意见,解答作者疑问,加强与读者的交流,为期刊能更贴近读者提供参考;对协作部门,要及时了解市场行情,建立诚信的协作关系,为期刊顺利出版、发行铺设畅顺之路。期刊之间在当今市场经济时代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坐等好的稿子、好作者自己上门的日子已经作为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一去不复返了,这就需要编辑不能守株待兔,应当主动走出门去,与作者交朋友,利用杂志的品牌,约请知名作者把好的稿子投到自己的刊物上来,以扩大杂志的影响,提高知名度,这就需要编辑具有较强的社会公关能力,这是时代的需要。

三、结束语

上一篇:滤波器设计论文范文 下一篇:纪念品设计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