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期中语文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8 04:51:25

高一期中语文总结

高一期中语文总结范文第1篇

暑假结束了,高一新生报到的第一天,我在班里进行班委选举,因为不了解学生情况,我提议大家以自荐的形式选举班委。轮到英语课代表选举时,许多学生举起了手,大家一个个踊跃发言,阐述自己的“施政纲领”,这时,一个瘦瘦的,其貌不扬的女孩站了起来,她以一口地道而流利的英语演讲向全班阐述了自己的理想,展示了自己的能力。演讲结束,班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个女孩也当之无愧的当选为英语课代表,她就是薛亚东。因为她的精彩演讲,我开始关注起这个学生:每天走进教室,她就开始努力学习,课堂认真听讲,和其他同学少有废话。可以说这是一个学习努力而认真的学生。果然,在学校后来举行的月考中,她以超过年级第二名五十多分的成绩高居榜首,接下来的几次考试中她一直在年级中遥遥领先。但是,高一最后一次期末考试她却因为语文的失误而与年级前五名失之交臂。进入高二以后,她的成绩始终没有预期的理想,这次期中考试更是因数学的重大失误而退居年级第十名。随着对她的认真观察,我也逐渐发现了她的致命弱点:

一、自私而孤独:通过观察,我发现她几乎没有朋友,每天都是一个人独来独往,独自学习,很少与人交流。而且对班级,对同学漠不关心,缺少热情。运动会上,全班同学,参赛的摩拳擦掌,拉拉队激情似火,唯独她请了假,远离了操场,远离了大家;学校大扫除,同学们一个个干的热火朝天,汗流满面。只有她,事不关己的做着作业,而后便默默的离开学校,所有的一切仿佛与她无关。

二、心理素质较差:在我的英语课上,她每次回答问题,朗读课文,都表现的非常优秀。然而出人意料,一次普通的英语课,却成了她走不出的阴影。那节英语课,她和往常一样站起来朗读英语课文,正当大家都沉浸在她流利优美的朗读意境中时,她的声音突然开始颤抖,而且越来越厉害,最后几乎读不下去,勉强读完课文坐下以后,教室里响起了同学们惊讶的议论声。从此,她英语课很少主动发言,即便我点名让她朗读课文,每次她都是读了几句之后声音便开始颤抖,而且越来越厉害。后来,我找她了解情况,她告诉我说那次朗读课文,她本来非常自信,但读着读着,她突然想突破自己现在的水平,希望能读的更好一些,正是这个想法使她越想越紧张,越紧张越发挥不出来,最终导致朗读失误,声音开始发颤。而以后每次想回答问题或朗读课文时,这种阴影便开始出现,而且始终摆脱不掉。

这次的期中考试对她的打击很大,看来是该找她认真谈谈的时候了。于是课间休息时,我和她进行了一次严肃认真的交流。我先让她自己查找一下这么长时间以来成绩一直失误的原因。她说:“我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越是想考好越是考不好,高一期末考试我的语文拉了分,我便把精力放在了语文上。到了高二,语文上来了,数学又出现了失误,我便把精力放在了数学上,这次考试我对数学充满了信心,但是到了考场却特别的紧张,以至于好多题做下来都没有把握。我不是没有认真复习,也不是不会,就是因为紧张,因为太想发挥自己的水平,结果却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失误。老师,我是不是真的不行了,是不是真的没希望了?”

听了她的话,我没有马上回答她。而是问她:“你是否很在意别人对你的看法与评价,很在意别人嘲笑你,而自己心里又有一种孤独感?”她吃惊的看着我问:“老师,你怎么知道?”

“因为从你的日常行为看出来的”。我笑了笑又说:“你有两个致命的弱点,如果你改不掉这两个弱点,无论现在还是将来,你都走不出失败的魔咒”。

“哪两个弱点?”她仿佛不相信的问道。

“第一,你太自私。不关心集体,不愿融入集体,内心孤独,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流。越是这样越是感觉孤独,越是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出现一点失误便耿耿于怀。而正是你这种耿耿于怀使你越想证明自己越是失误。一连串的失误最终导致你形成了第二个弱点:心理素质差。一次次的失误使你越来越紧张,长此下去造成心理素质越来越差。尽管你真实的成绩很优秀,却总是发挥不出来。”她若有所悟的听着,不时的点点头。“老师,你总结的太对了,我就是有这种感觉,但一直还不愿正视和承认。那么我该怎么办呢?”

于是,我便严肃的对她说:“在人的一生中,一些因素经常让我们对自己失望,但是我们绝不能放弃希望。偶尔的缺憾和能力无关,它代表的只是经验的欠缺。我们总是把一次失败看的很重,但我们应该知道,我们还有很多机会,我们还能改变自己的态度。抓住每一次机会,改变自己的态度,也许就能改变你的信念和命运。人不能因为失误而丧失希望,只要你敢于面对,把握机会,成功就离你不远。”

我的一番话使她的表情逐渐自信起来。最后,她用坚定的声音说:“老师,今天,我真正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我为我以前的自私感到抱歉,我一定会改掉自己自私的毛病,融入集体,找回自信。

高一期中语文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语文活动 教学探索 语文素养

所有的语文学习者似乎都有这么一个共同的困惑,那就是语文似乎永远不能带给我们阶段性的满足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似乎也一无所得,平静的如一汪湖水。其实,我们所谓的一无所得,更多是功利性的收获和满足:一次考试的高分,名次的跃升等等。当语文成绩经常在一个地方徘徊时,每一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然而这正是语文的不同,它不同于数理化知识定理公式的运用,它缺少具体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它更多的是感悟,是理解,是思辨。

我们可能感觉不到自己的提高,但其实我们已经提高了,我们提高的正是我们的语文素养。翻开每一篇经典的语文名篇,和每一个有生命力的文字语言对话,你已经不再是原来那个俗气的小孩子了,提起笔来,你会很自然地遣词造句,斟酌着用优雅而摒弃粗俗;一个个朝你走来又相视而过的历史人物,那样鲜活而个性,他们或惊世骇俗,可歌可泣,或优雅从容,知趣高雅,或身份卑微,却名垂青史,或文章传道,布施大爱,他们遥远却又真实,从来没有离开过人类历史,他们让你在无形中感受到魅力,感受和衡量理想的高度,标尺的准则,让你无意识地与之看齐;那一个个你积累过的词语,一个个你练习过的字,一篇篇你写过的日记也成了你的脚步,成了你成长道路上的垫脚石,成了你叩问心灵,洗涤灵魂的圣水,你的语文素养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悄然提升!

所以,我们不必困惑,我们只需思索,如何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在看似不经意间,促进学生成长。这些年来,我们在这条路上进行了一些探索,总结起来,我们发现语文活动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手段。通过有效开展语文活动,能够深层次的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促进学生的感悟、理解和思辨能力的发展,在不知不觉中促使学生语文素养日臻充盈而完美。

一.语文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生活即语文”,学习语文的人应该要有大语文的概念,敞开门来学语文,不要把眼光局限在有限的课堂和必修与选修的教材,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发现学习语文的形式是多样的,语文的内容也是丰富的。我们是这样认为的,也是这样践行的。比如:

1、我们每年都会在暑假开展“啄木鸟行动”,组织学生志愿者深入句容的大街小巷去挑出各个门店招牌和广告中的错别字,进而在高三学习“字形”知识点时我们会把他们的成果进行展示,并鼓励所有同学提供新的发现,进行补充完善,这样的活动同学们兴趣盎然,参与的积极性极高,不知不觉中也提高了他们的识记和书写规范的现代汉语的能力;

2、每年我们语文组会和团委合作,进行“经典名篇诵读竞赛”,经过学生自荐、小组评议、班级审核、年级推荐、全校决赛等多个环节的筛选,几乎所有同学的诵读热情都得到了激发,他们使用普通话的习惯也获得了培养,他们在潜移默化中也经受了经典的熏陶,他们审美的能力也获得了提升;

3、我们创建了晨光文学社,依托社团,辐射全校学生,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学活动。通过名师讲座的形式,我们有序的对学生开展了文学阅读与写作的相关知识轮训;通过文学沙龙的形式,我们自由地交流文学阅读与创作的心得和体会;通过校刊《晨光》的编辑和出版,我们提升了社员的创作、编辑、美工等方方面面的能力;通过参加各级各类作文竞赛的机会,我们在全校学生中发掘和培养了一大批有创作潜力的写作好手。团结在“晨光”的周围,我们彰显了语文的魅力,吸引了大批学生关注语文,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的学习尤其是作文的写作中来,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飞速的提升。

4、我们在每个班级都倡导设立“流动图书室”,由有条件的学生提供自己暂时用不上的经典名著,由课代表统一登记管理,在班级形成“流动图书室”,让同学人人有新书可看;我们还在班级倡导设立“涂鸦墙”,鼓励每个学生把自己的佳作贴在墙上,鼓励更多的学生用“即时贴”在文后跟帖点评;我们在每个班级每天进行课前5分钟演讲,引导学生关注身边家事、国事、天下事,用自己的心、眼冷静观察,用自己的笔、嘴深度评价。通过这样的一些方式,我们激活了班级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在良性的竞争中,同学们在语文这条路上兴趣盎然的越走越远。

5、阅读尤其是经典名著的阅读,我们在每学期开学和期末都会进行相关内容的知识竞赛,组织全校学生参加,张榜表彰先进,在同学之间形成比学赶超的良性竞争,促进了学生知识面的扩展,提升了学生的阅读水平,增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二.语文活动三年一体,科学规划

语文活动的本质是要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但多样的形式,丰富的内容,也容易让我们在热闹的外表下追求形式的花哨,却忽略了本质的偏移。这就需要我们必须静下心来,三年一体,科学规划。我们在这方面作了一些规划:

1、“啄木鸟行动”放在每年的暑假,假期结束进行汇总,交由高三语文备课组在学习“字形”知识点时使用并完善;

2、“经典名篇诵读竞赛”每年和团委结合五四青年节庆祝活动开展,由学生自荐、小组评议、班级审核、年级推荐、全校决赛等多个环节组成,历时2周;

3、晨光文学社按照文学社章程完善成员补充、组织构建;每学期按学期初的计划开展各项活动,期末及时总结;每学期出版不少于一期的校刊“晨光”;

4、名著的阅读,我们统一安排在中午静园前半小时,高三年级还在每天下午安排了20分钟的晚读时间,每学期开学和期末我们还进行相关阅读内容的知识竞赛。具体阅读内容我们三年一体规划,按照下表来实施:

时间 内容

高一上 《三国演义》《呐喊》

高一上寒假 《红楼梦》(建议收看央视老版电视剧)

高一下 《红楼梦》《老人与海》

高一下暑假 《家》《边城》

高二上期中考试前 《欧也妮·葛朗台》《雷雨》

高二上期末考试前 《女神》《哈姆雷特》

高二上寒假 二读《欧也妮·葛朗台》《老人与海》

高二下期中考试前 二读《雷雨》《呐喊》《女神》

高二下期末考试前 二读《边城》《哈姆雷特》

高二下暑假 二读《红楼梦》《三国演义》《家》

高三上 三读《欧也妮·葛朗台》《老人与海》

高三上寒假 三读《雷雨》《呐喊》《女神》《边城》《哈姆雷特》(建议学生搜索、观看《百家讲坛》关于三国、红楼的相关节目)

高三下 三读《红楼梦》《三国演义》《家》

5、写作的训练:①高一我们是记叙文训练,记叙文强化片段练习,先片段练习,后整体练习。片段练习先学习景物描写后人物描写最后学习语言的美化。计划以半学期学习写景物,半学期学习写人物,以一学期学习美化语言。同时贯穿高一学年的是指导学生阅读贴近生活热点的评论,指导学生深刻思考生活,深刻学生的思想,做好剪贴工作,为议论文写作做铺垫。②高二我们是议论文训练,议论文训练以模仿为手段,指导学生在思想和语言两个方面不断推进。让学生先有“打造”文章的意识,继而指导学生要有强烈的扣题意识,继而在扣题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逻辑来行文,继而指导学生具有“凤头猪肚豹尾”的意识,继而指导部分学生具有“深刻性”。同时贯穿高二学年的是指导学生进行课前5分钟演讲,让学生能够把对生活的思考有序的用语言表达出来。③高三我们鼓励学生在文体上“扬长避短”,发挥所长。同时,我们也训练学生能针对不同命题要求写出符合规范的文章,在审题立意、谋篇布局和语言美化上能有一到两项的突破。不可忽视的是,“课前5分钟演讲”也要贯穿整个高三学年,继续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生活、关爱自己,深刻学生的思想,优化学生语言表达。

综上所述,其实我们不必困惑,只要我们多动脑筋,多开设一些学生喜欢的语文活动,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会从中得到满足感的。

高一期中语文总结范文第3篇

一、传统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弊端

(一)教师在教学中过于刻板

传统的高中作文教学中,教师给的题目和写作要求都过于刻板,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无法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想象力受到限制,导致学生无从下笔,最后对作文写作失去兴趣。比如:请以“跨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江苏省大丰市南阳中学高一期中考试试卷语文)。首先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了解跨栏,在写作时对跨栏不了解的学生只能自己去编写与跨栏有关的故事或者从相似的文章中抄取,这对学生的写作极为不利。没有情感的东西写出来总给人一种文字的堆砌的感觉,就像人只有躯壳没有灵魂。而且作文中明确的规定了记叙文,其实这个题目可以用多种文体来表达,学生从不同的方向来看待跨栏,自然可以采用最适合的文体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命题大大限制了学生情感的抒发。

(二)学生对作文写作没有兴趣

多年来的传统教学让学生失去了表达情感的能力,学生写作文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文章没有情感的渲染,失去生命力。从小学看图说话开始,作文写作就一直是命题作文,并且受到各种写作条框的约束,使学生们对写作形成了定性思维,每一篇文章都严格按照教师的要求按部就班地编写,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都受到了抑制。而且教师经常会要求学生阅读“范文”,让学生从“范文”中学习词语表达,这无疑更为学生的思想加上禁锢。比如,在小学的看图说话中总是标注着提示:图上有谁?什么时候?他们在干什么?他们在说什么?等标注,教师还会在写作前读一篇例文为学生写作做参考,导致很多学生的写作内容相似,模式统一,甚至连文章涉及到的人物名称都统一到小红、小明等。在这种写作模式教育下,学生对作文写作越来越反感,最后失去了写作兴趣。在这种教学基础下,高中生对作文写作的态度可想而知了。

二、人性化理念下的高中作文教学方式

(一)以人为本,释放天性

人性化理念的核心思想就是以人为本,用在教学方面自然就是以学生为本,所以人性化的教学理念就是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尊重学生的创造性成果的教学理念。人性化理念运用在高中语文作文中就是释放学生的天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思想上给予学生最大的自由,让学生把最真实的情感通过文字表达出来。因为是自己的真实情感,所以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会感觉到无从下笔。没有文体、思想的限制学生更容易找到情感宣泄的出口,这无疑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充分发挥的空间。学生没有了条条框框的限制,就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潜能,这个时候只需要教师做适当指导,学生就可以轻松地完成一篇情感真实的作文写作。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没有压力感,对作文写作不会排斥,同时教师在总结的过程中对好的文章加以表扬,对需要进步的文章予以鼓励,学生自然会对作文写作感兴趣。

(二)体验生活,以情入境

教师尽量给学生提供生活情景供学生参考,真正经历的场景和事情才会与自身情感更深入地融合。学生通过生活实践、亲身体验,更深入地投入到要写作的情境中,在情感表达上才会更真实,写出的文章也会更有感染力。教师在作文课中更多的把课堂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的同时也尽可能的为学生普及更多领域的知识,比如:经济、体育、生活、政治等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更多的素材。在考试过程中,遇到类似的问题也不至于手足无措。

(三)尊重个性,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每个人的个性都是区别于他人的闪光点。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并做出适当的引导,每个人都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方式。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教师因材施教,对学生的擅长处做出相应的指导,使其充分发挥优势:对学生的短板处,做出适当点拨,让其有所提高。总之,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正确的方向上给予学生最大的发展空间并配合适当的指导,高中语文作文写作将不是难题。

结语:人性化理念在高中语文作文中的应用恰好符合高中生的生理心理发育特点,高中生有了自己的思想意识,且处在青春叛逆期,他们都渴望被尊重而不希望被束缚。所以人性化的理念更有利于高中生的学习,特别是作文部分。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提供创作空间,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高一期中语文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作文;阅读;写作

一、题目

(高一期中考试作文题目)一位青年落榜后十分灰心。烦闷之际不由地走到一座庙里。主持见他垂头丧气,问了缘由后,便指着树荫筛下的斑驳的阴影说:“年轻人,这是什么?”“阴影呀。”年轻人答道。主持说:“错了,那是阳光!”青年顿悟,又锲而不舍地努力起来,最后终于如愿以偿。

生活中你也许有过类似的经历、见闻或感想吧!请以“阳光与阴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要求:

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2.可以记叙经历,编写故事,抒写感情,发表议论。

3.不少于800字。

二、问题

当学生用真情实感发挥了最高水平写出来的考场作文呈现在我面前时,我的心情不由地沉重起来,暴露在学生作文中的问题就像阴影一样笼罩在我的心头,让我感到高中作文教学的任重道远。这些问题归纳起来大致有三个方面:

1.现实生活中有“考”的阴影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不约而同地写到了自己考试的经历,我大致统计了一下,一个考场三十五六份试卷中没有写到考试的只有二到五人,而且绝大多数学生在写到这种经历时并没有真正看到“阳光”,虽然也有一些学生写到自己考试受挫后由于老师、家长、亲友的指导重新树立起信心的经历,但很勉强,只是表达了自己的愿望或幻想而已,不能使人信服。例如,一位考生这样写道:“在我最悲哀、最寂寞的时候,姐姐送来了安慰的话,‘别灰心,只要努力你一定会成功的,失败之后就是成功。’从此,我坚定了自己的信念,相信自己,从每一次的失败中找出自身的缺点,最终战胜困难,如愿以偿。我相信风雨之后有彩虹,爱拼才会赢,面对各种沉重的打击,我们应该更加坚定信念,这样才能走出困境,以笑面对生活。”九年义务教育结束了,从小学到中学,他们经历了无数次的考试,面对了不止一次的挫折,如果说“从每一次的失败中就找出”了“自身的缺点”,并最终战胜了困难,难道结果就是在中考中“如愿以偿”地“考了577分”(“在学校估分我估了600分左右”)吗?显然,学生并没有真正走出“考”的阴影,而这种现实的生活又原原本本地反映到学生的作文中来。

新课标中作文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求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高一学生的人生阅历和理性认识已经初步进入思考自然、社会、人生的阶段,考试的阅历和体验,也构成他们作文的主体内容,但新课标对他们作文的思想深度提出更高的要求――理性“思考”,却难以达到标准,这符合高中生思维发展的实际情况。再加上“赶时间,凑字数”应付考试的心理作祟,写出来的作文就难以让人信服。

2.审题立意中有“困”的阴影

许多学生还没有审清题意就匆匆动笔,造成偏离题意或跑题的现象。题目中材料只起到引出话题的作用,有的学生却把它写成了扩写,而且以第一人称的手法进入角色,读来让人感到别扭。“阳光”代表什么,“阴影”又代表什么,“阳光”与“阴影”有什么关系,材料给了我们哪些生活的启示,这些问题如果没有审理清楚,立意就定不下来,立意没有定好,又怎能写出好的文章来?事实上,在阅卷的过程中,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审题“困惑”,他们要么偏在一个方面,要么混为一谈,把作文写得很肤浅或者很无聊,让人哭笑不得。有一个学生这样写结束句:“生活中处处有黑暗,只要我们每一个人心中有勇往直前的信念,我相信:光明能打破一切黑暗,能磨炼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在黑暗中更加顽强拼搏,奋发图强,喜迎光明的到来。”这样的描写,让人想到在“处处有黑暗”的生活中希望是多么渺茫,那么材料中的青年又“顿悟”到什么,显然,这位学生并没有领悟题意。其实,话题中的“阳光”与“阴影”本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阴影”只是“阳光”受到树木的障碍而形成的暂时现象,“阳光”才是事物的本质,是生活的主流。显然,庙里主持的话语是在提醒青年,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调整好看问题的角度(心态),就会柳暗花明,心态决定一切;而材料中的青年正是“悟”到了这一点,看清了事情的真相,树立起了战胜挫折的信心,才振作起精神并最终“如愿以偿”的。

新课标中作文教学提出:“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在表达中明确责任意识,是对高中生写作的一种更高的要求。上述考生在陈述“生活中处处有黑暗”的看法时,欠缺考虑为自己的观点负责,甚至是信口开河地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看法,更谈不上对社会和他人负责。这实际上反映出作文教学要注意表达的妥帖和科学性,要真正重视“培育科学理性精神”。

3.语言表达中有“贫”的阴影

这方面的硬伤很严重,但没有想到学生的语言会如此贫乏。满篇错别字且不说,要找出几个规范的语句都很困难,阅卷的过程变成了猜字游戏,我极力用自己的想象来填补学生语言的空白,使文章连贯完整。但是,学生平时就害怕写作文,考场上为了凑字数,把一句话反过来倒过去地说,味同嚼蜡。要么漫无边际地记流水账,把口语白话不加修饰地都写进作文;要么就胡编乱造地写一个天真幼稚的故事来应付。有一位考生在《扬帆远航》中这样写道:“如司马迁因为在汉武帝面前为御林军辩护,而处(触)怒汉武帝,武帝也因一怒之下将司马迁处以酷刑,但他并没有继续沉沦在那种阴影中,而是以一种精神,一种自己的梦想给予他的动力来支持他用了整整27年的时间写出了我国最早的一部《史记》。还有邓小平同志早年就去法兰西(法国)挣钱,那么重大的体力劳动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几乎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但他以坚强的意志和韧力给当时正处在由社会的黑暗而处在阴影中的人们以动力,让他们团结起来,战(站)起来反抗,正是他不屈不挠的毅力,才把我国领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迅速发展的新时代。我们刚刚学完的《勾践灭吴》,他也是因国家败在他的手中而并没有垂头丧气,他经过锲而不舍地努力,最后灭掉了吴国。”读了这样的文段,该打多少分合适呢?

新课标中的作文教学规定:“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

思维。”

上述考生的作文,材料可谓丰富,内容貌似充实,但给读的人感觉到,思路不清晰、不连贯,缺乏结构的合理安排,更谈不上发展创造性思维了。

三、亮点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问题之多不胜枚举。为了不让自己沉重的心情影响到学生的成绩,也为鼓励学生早日走出“考”的阴影、“困”的阴影、“贫”的阴影,尽早树立起学好语文的信心,在阅卷过程中我也尽力去发现他们作文的闪光点和优势所在。下面是我摘录的较为精彩的文段:

■那个主持为什么会把阴影说成阳光呢?因为在他看来,失败一次就离成功近了一点。成功需要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

■有了经历和挫折,就有了经验和动力。不经历失败和挫折,你就不会有光明的前途。

■不要因一次的失败而一蹶不振,总有一天你会发现,那密密的树荫下会增加无数条灿烂的阳光。

■即使在九十九次的考试中你都以失败而告终,但在第一百次的考试中你有可能出奇地发现,你成功了,只要你心中有阳光。

■其实影子与阳光是互相依偎的,没有阳光也就没有了影子。而或许刚刚的影子在片刻之后就会转移,而刚刚还是影子的地方已是阳光灿烂。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用微笑来迎接每一天,让生活处处洒满阳光。

■乐观的人会说那是阳光,而悲观的人则说那是阴影,所以看事物也是从正反两方面来看的,心情不好的时候你会觉得这个世界已经暗淡无光了;而在心情好的时候你会觉得这个世界充满阳光,还有精彩的一面。

……

就这样,当我调整心态用欣赏的眼光来看那一篇篇并不成熟的作文时,我仿佛在斑驳的阴影中看到了缕缕阳光,看到了新课程下作文教学的希望。总结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点:

1.胆大勇敢

高一学生刚刚跳出600字作文的火坑,又匆匆落入800字作文的苦海,再加上考场的特殊环境,只能狭路相逢勇者胜。于是,知道的不知道的,正确的不正确的,有的没有的,管它三七二十一,先凑够字数再说。例如上面举到的“司马迁为御林军辩护”“邓小平12岁去法兰西打工”的事情,还有把贝多芬说成是双目失明以后成名的音乐家,把拿破仑说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不败将军等等,古今中外的名人,只要知道一点点,顾不上准确性,就敢把他们写进自己的作文中来,让他们为自己充当证人。这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正是我们培养学生进行写作的第一步――让学生放开手脚写作文。当然,所举材料符合历史史实和生活实际就更好了。

2.个性张扬

有个学生这样抒发自己的看法:“是的,那是阳光,也许而且有时我们可以不需要太现实,不需要对自己太诚实,偶尔骗骗自己的眼睛也行;今天是阴天,那你为什么就一定把它想成阴天呢,不如想象也许明天会是一个晴朗的天气呢,所以,当你在失败时,你不要认为那是自己失败了,你何不认为那只是因为自己想成功的更有价值而多的一次经验吗?”像这样有自己独到思想,又不拘泥于传统观念,还充满自信的作文也应该是老师期望的“阳光”。 如果平时作文都无法让学生自由写作,那么,在面对一个具有开放性特点的作文试题时,指望他们突然灵光一现是不现实的。作文中有形无形的限制和急功近利,无疑是阻碍个性张扬的大敌。只有在放松的心态和教师宽容的肯定中,学生才能焕发写作的激情和灵感。在这个意义上,写作个性的形成不是集体操练的结果,学生应该像密林中的“单兵作战”一样,摸索自己前进的方向,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这正是新课标精神的体现。

3.思维灵活

从学生给自己作文拟的题目上看出,学生大都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找到作文的切入点,角度宽泛、知识新鲜、构思巧妙,有真情实感。例如:阳光总在风雨后、失败是成功之母、走出衣着的阴影、阴影的美丽、总有花开的那一天、面前是光背后是阴、生命如阳光、阳光代表妈妈的心、阳光照亮我前进的路、阴影=阳光、阳光――父爱、阳光与阴影的相思、那棵冬季的小松树、走出阴影走进阳光、在挫折中学会选择……题好一半文,看到这样的题目,你会佩服学生的思维的。

4.有创新意识

虽然高一学生的作文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但他们不满足于现状,不放弃信心,勇于探索,勤于思考的精神溢于言表,这不仅是语文教学的希望,也是我们民族发展的希望。它要求语文老师不断地更新自己的观念,以与时俱进的眼光来看待今天的学生。

四、前景展望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只要我们满怀信心,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用正确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坚持两手抓,一手抓紧阅读教学,一手抓紧作文的系统训练,持之以恒,相信学生定会写出令人满意的作文来,高中作文教学的前景将会一片光明。

高一期中语文总结范文第5篇

第一,故事诱导法,激发学生对成语的学习兴趣。

成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璀璨夺目的文化瑰宝,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汉语成语,浓缩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语言智慧,蕴藏着浑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语言文化中的一枝独秀的奇葩。能熟练的掌握成语,会正确使用成语是高考考纲对每一个高中生的要求。在高考试卷中,不仅设有成语的专门试题,就连病句等试题也涉及到成语的使用;在文字表达中,恰当地使用成语,更是能起到画龙点睛、生动形象、意境深奥的效果,这也是其他语言文字难以比拟的地方所在。那么如何才能准确而大量的掌握成语呢?

我认为要全面而深刻地了解成语、读懂成语、掌握成语,就必须寻根溯源。只有掌握了这些成语从产生到发展的脉络,才能深刻理解中华语言文化的伟大魅力和辉煌价值。所以从高一开始,每节课我都会给学生介绍并让其积累成语。我的做法是先给大家讲故事,因为我们民族的成语大部分都有其特定的历史故事,然后让学生归纳成语。由于孩子们天性对故事感兴趣,所以在讲故事的时候他们听得都非常认真,这就把成语的基本含义了解了;听过故事后我让学生试着概括成语,让他们尝试和古人比赛,看谁能用最简洁的语言将故事内容或是寄寓的道理概括出来,用孩子们自己概括的词语来和成语比对,看看是不是已经成型流传下来的成语更为合理,看看有没有学生能正确概括出成语。孩子们都有不服输的心气儿,这样一来,成语的形式也就记住了。最初的每节课前几分钟是我来讲故事,后来等学生有了兴趣,就由他们来讲;最初每堂课也许只能积累一条成语,后来每节课可以积累3到5条;最初学校教学设备跟不上,所以还只能局限于纸质书本,口头讲述,但这也锻炼了学生们表达的能力;现在各种动画Flash制作形象简洁,幽默好记,多媒体教学方式的运用又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让学生记忆得更牢固。基本上我们在课堂上接触过的成语,孩子们一遍就都能记住了。由于对成语有了兴趣,他们在课后也会主动收集关于成语的信息,谁有了好的成语就会主动和大家分享。所以,我的学生基本上到高二下学期有关于成语的题就不怎么会出错了。而且,他们也能在自己的写作中正确运用成语,提高了语言表达的能力。

第二,角色扮演法,增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在高中的语文课本中,会安排有一些小说或者是戏剧作品节选。这些课文一般的特点是篇幅比较长。由于是节选,所以前后的衔接性差,学生理解起来不是那么容易。针对这种情况,我原来的做法是由老师先介绍关于这些作品的一些相关常识以及节选前后的一些章节,再带学生来读课文,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写作特色等。讲故事的时候,学生们还挺愿意听的,等到了分析的时候,不是把课本忘了,就是分析时不能从全局把握,视角狭隘。

后来我想起了自己上大学时的一段经历,那时我们的外国文学老师肖淑芬老师在讲19世纪到20世纪西方文学流派的时候,就把我们一个系的120名同学分了组,让大家自己去查找体会,进而把作品演出来。这一做法很成功,到现在为止虽然已经过去了将近20年了,但当时的很多场面我还是记忆犹新。虽然有些流派我没有亲自去参与资料的查找、记忆,但通过同学们的演出我也能基本了解其特点了。所以我决定让我的学生也去试一试。不是局限在分角色朗读的层面上,而是让他们亲自去实践、去体会,进而把作品演出来,之后让大家去评判,哪个角色演得像,为什么,其实这也就完成了人物形象的分析;再让"演员"自己谈体会,为什么要这么演,这样一些社会背景啊,相关情境啊也就都出来了。由于学生自己是参与者,所以他们很认真,演出的很卖力,观众也很喜欢。孩子们年龄虽小,但理解和表现能力还是很强的,2005年,我班的学生排演的《雷雨》选段,在校艺术节上获得了一等奖;2010年学生排演的《窦娥冤》得到了许多同事的好评。

我感觉这么做还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孩子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了,课后自主接触文学作品的多了,班级中那些恐怖、悬疑、言情之类的书籍少了。法国思想家卢梭说过:"教师的艺术是:决不让学生把注意力放在那些无关紧要的琐碎的事情上,而要不断的接触将来必须知道的重大的关系,以便使他能够正确的判断人类社会中的善恶。"所以,对于学生的这一改变,我很欣慰。

第三,亲身示范法,鼓励学生背诵文言文。

文言文一直被许多高中生称为第二外语,不爱读,更不爱背。从我自身学习的经历来看,背诵是必不可少的,而且理解的背诵也是掌握知识进而进行知识迁移的高效途径。那如何才能让学生愿意主动去背诵文言文呢?

古语云:"身教大于言教。"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曾说过:"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关于激励、唤醒、鼓舞。"所以我决定在讲授每篇文言文时,自己要先背诵下来,然后再要求学生去背诵。这一招还真挺管用,学生看到我能把学习的文言文从头至尾无误的背诵下来,很是羡慕,而且也都有些跃跃欲试。于是我就鼓励他们也尝试背诵,并搞背诵比赛,学生和学生比,学生也可以和老师比,而且适当的给予奖励。开始时,我有时是故意输给学生,这下他们背诵的积极性就更高了;现在有个别学生的文言背诵量可以说已经真的超过了我。

莎士比亚不是说过'"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学生一旦受到了赏识,无论对于眼前的学习,还是日后的长久发展,都有很大的益处。所以我愿意发自内心的去赞美他们,更愿意看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情况发生。

第四,创办班报、作品集法,让学生爱上写作。

作文在高考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语言表达也是我们每个人参与社会生活的必备条件。那么,怎么才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作文写作水平,让他们爱上写作呢?

我由于担任班主任的便利,所以一般是从高一下学期开始,让他们尝试着创办班报。班报名字的选定、版面的设计、文章的选用等,都由学生说的算,只有一点要求,就是必须是原创作品,而且每期必须至少有一篇班级同学自己写的文章。我把班级的学生分成了4到5个小组,每组轮流出班报,每两周一期,期中和期末进行两次评比。而且,我还把每次作文(包括考试中的作文)中学生的优秀篇章收集起来,每学年出一个小集子。集子从最初的学生作品复印装订,到后来老师自己打印装订,再到现在的印刷装订成册。无论哪种形式的集子,都是全班同学人手一本。当同学们拿到有自己作品的小集子时,很兴奋;没有自己作品上榜的同学也不甘示弱,力争下一个集子能有自己的作品出现。这样经过一段时间后,孩子们对写作的兴趣浓了,写作也变被动为主动了。

在我从教的十几年中,这样的小集子总共有9册,现在读到这些作品,我想无论是对我,还是对我的学生,都是一笔财富。

高一期中语文总结范文第6篇

了解学生,建立学生英语学习档案袋

深入分析学情,为每个学生建立其英语学习档案袋,引导学生了解重视英语学习进步成长的过程,发挥学生学习的正能量。同时,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英语学习的记录,调整教学理念、教学方向,以期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笔者分析了这些学生高一期末考试的成绩,发现虽然是理科提高班,英语均分并不突出(与普通平行班比较)。由于学生人数比较多,学生英语水平呈现较大的分层,成绩较低的同学比较多,15名学生成绩低于及格线。这些学生的理科成绩很优秀,根据学习良性循环的理论,他们在这些学科所花的时间和注意力应该是严重偏斜,这就意味着他们可能会忽略或者不愿意在不擅长的科目,尤其是弱势科目英语上花时间与精力。如果长期如此,容易陷入恶性循环,对英语学习造成极其不良的影响。因此笔者为每一位学生建立了成长档案袋,主要包括成绩档案袋(每一次小测的成绩、每一次月考的成绩、每次成绩进步或者退步的情况并附上分析等),考前备考情况档案袋(备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问题解决方案等),心理调节档案袋(每一次与学生沟通后发现的问题、问题解决的思路、引导学生发挥正能量等),老师指导档案袋(老师上课的反思、老师心理指导工作后的反思、老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等)。高考结束后,笔者发现还有可以进步的空间,如果每一位科任老师都能进行此类工作,每次月考后大家能集中汇总,那么效果应该更加明显。

研究高考,形成确实有效的备考方案

高考是学生面对的具有重大意义的挑战,如何帮助学生顺利接受挑战、战胜高考是每位高中老师永远的课题。为此,笔者认真分析了2007-2012年广东省的英语高考试题,并进行题型的归类总结,为每一个专题(完形填空、语法填空、阅读理解、作文专项)设定两节专题高考题型分析课程,分析高考考题,解密高考命题规律,引导学生归纳出不同题型的解题技巧。同时,笔者注重对学生运用能力的培养,根据授课的内容,每个专题选用了模拟题目5篇(各个题型),主要来自近年各市一模、二模试题,做到精讲精练,尤其注重练习后的归纳总结,查漏补缺,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及提高他们的解题水平。由于班上的学生英语水平分化比较严重,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可以适当调整试题的难度与作业量,提高练习的实际意义。

在高考真题训练课后,学生反映他们更加深入了解高考,不再畏惧高考,了解了高考命题规律与原则,能有效调整复习思路、复习方向,效果不错。笔者发现所有高考备考复习必须注重实效性,过多追求练习量,容易打击学生复习的信心,让学生思维混乱,得不偿失;但是练习不够量,学生无法发现问题,无法弥补知识漏洞,无法实现质的突破。因此,如何把握练习度,如何组织有效的高考备考确实是成功高考的关键。

步步为营,逐个攻破

从高二开始接手理科提高班,笔者已经认真规划两年后的高考,做好每一阶段的复习计划,扎实常规教学,步步为营,把高中英语学习难点逐个攻破,最终达到理想的效果。(1)高二阶段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安排好英语学习时间。部分学生由于基础薄弱,成绩滞后,对英语学习比较畏惧,不愿意认真学习英语。针对这些情况,笔者首先引导学生安排好英语学习时间(早读30分钟、午读30分钟),安排具体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提高单位时间内学习的效率。笔者还明确,高二英语学习任务主要在于英语阅读、英语解题策略等方面。要求学生必须做到每天阅读两篇英语文章,并完成相关的阅读题目,归纳总结阅读解题技巧。为了落实任务,笔者每天提早10分钟到教室,检查学生的阅读任务,一个月后,学生已经养成了每天必须进行英语阅读的习惯,保证了英语阅读输入量,为高三英语作文(输出)打好坚实的基础。(2)引导学生每次月考后进行认真归纳总结,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完善知识体系。每次月考后,笔者根据学生的月考成绩以及本月学习表现,给每位学生写一封信,分析本次月考的成绩,进行教学的自我反思,提出学生本月学习的不足,鼓励他们弥补不足之处,提升自我。同时,笔者要求每位学生认真分析自己的考题,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形成书面材料,约定时间与老师面对面沟通,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3)每个学习阶段的任务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高二第一学期中段考试前,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保证英语学习时间。中段考试后,注重于学生阅读策略的指导、命题原则的梳理等等。高二第二学期中段考试前着重于文段概括方面的指导、不同文体分类指导,引导学生掌握规律。中段考试后着重于任务型写作第二部分的引导,如何写好拓展部分。同时,继续注重学生阅读水平的培养,增加语言的输入,为写作(语言输出)做好充分准备。高三第一学期中段考试前,进行一轮复习,着重于第1册至第5册课本知识的复习。中段考试后注重选修部分6至8册课本知识的复习。同时,加强学生英语口语训练,为3月份的口语听说考试做好冲刺准备。第二学期主要关注几次大型模拟考试,模拟考后做好归纳总结工作,进行专题复习,梳理复习高考3500词汇(在1至8册复习中已经进行了一轮复习,主要目的是重温)。最后阶段,关注学生整体解题能力,提高解题效率,实现英语成绩的突破。

这块的复习,每个阶段教学任务应该明确,关注学生英语学习过程,分析考试成绩,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在错题方面,而不能过多关注分数,才能把学生学习的正能量激发出来。

仔细观察,加强心理引导

在困难面前,担忧、焦虑相当正常,特别是成绩一直无法提升,总分未能达到预期理想成绩,学生的浮躁心态就更加明显。(1)部分学生基础薄弱,在老师的鼓励下,能认真学习英语,完成相关的英语作业,但是无法考出理想成绩。这类学生具有急功近利的思想,想通过短期的努力,达到理想的学习成绩。英语学习具有其特殊的学科特点,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通过量变形成质变,达到整体水平的提升。笔者通过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沟通,让他们明白英语学科的特点,引导他们步步为营,扎实走好每一步。(2)部分尖子生由于过分自信,放松英语学习,导致成绩滑坡。笔者一般通过上课表现、作业质量、考试成绩分析,不断对这类学生提出新的要求,不断鼓励推动他们,引发他们争取英语高分的竞争心理,形成班级高分尖子生的良性竞争,最终形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喜人现象。(3)针对学生心理担心与焦虑的解决方案,并非努力解压,而是引导学生转移注意力。当学生把注意力完全放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上,他们自然就会减少担心与焦虑。当然,适当的心理梳理是应该的,但坚决反对■嗦无效的说教,这将对学生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4)增加上课内容的趣味性。如在阅读评讲中,添加背景知识或者相关知识的输入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词汇学习中,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快乐中复习枯燥的词汇。老师上课的激情也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因此老师保持良好的心态也是很重要的,以身作则,可以影响学生健康的心态。

理科提高班学生基础不错,乐学好学,如何发挥出他们学习的正能量是关键。笔者在高二暑假就专门研究这部分,不仅购买学习了很多专业书籍,还主动与自己的硕士学位导师(华南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周荣院长与何广铿教授)联系,听取他们的专业意见与指导,并加入广东省英语教师QQ群,与这帮志同道合的同行探讨学习,吸取他们教学的长处,将之灵活运用于自己的教学中。从高考成绩看来,效果突出,令人满意。

高一期中语文总结范文第7篇

学校文学社工作计划(一)

指导思想:为了进一步繁荣校园文化,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扩展学生知识视野,提高学生读写能力,我们将把晨曦文学社办成学生群体中文学爱好者写作才华展示的星光大舞台。

一、社员招聘

1.宣传:在校园橱窗中张贴文学社招新海报,并委托各班的语文教师代为宣传。

2.报名:由学生自主报名,将个人介绍连带一篇个人作品交给专门负责人。通过此关即可成为正式社员。社员初定为100人。

3.干部筛选:由指导老师共同评议,确定参加复试的人选,约15人。通过此关,即可成为社团干部候选人。

4.复试:在阶梯教室设考场,现场面试。由指导老师共同评议,从中筛选出10人。面试合格者,即可正式成为社团干部。

5.公布:社干名单及其应选文章,我们将于近期张贴在校园橱窗栏内,接受学生群体监督。

二、活动计划

(一)校内活动

1.组织好《我的眼里只有你》的征稿及相关事宜,推选最佳作品在橱窗中张贴。

2.开展文学辅导课讲座:争取每两周举办一次辅导课。时间为周二中午,地点在阶梯教室。讲座由特聘的语文教师主讲,每次围绕写作的一个方面展开(如《修辞让你的文章出彩》、《谈谈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等等)。12月份,我们争取邀请兴化市作家协会主席以及部分作家给大家做一次写作专题讲座。

3.借着三进校园的强风,联合语文组共同承办中华经典诵读节:在校园内大力倡导古今诗词背诵,不定期举行现场诗歌默写大赛,并借此增加学生文学功底,营造校园文化气氛。

4.在全校范围内举行现场作文大赛。文学社将组织发动社员和广大的文学爱好者参加,活动地点在阶梯教室。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品,佳作由文学社指导老师评出。

5.每年五四、十一期间举办读书论坛演讲活动:演讲内容必须为社员自创,选材可近期阅读过的书目。

6.落实文学社下设的撰稿部的采访工作:采访学校领导、先进教师、优秀学生以及校园艺术节等相关活动中的主要负责人。

7.社员每两周至少上交一篇作品。文学社的社干和辅导老师从中斟选出优秀作品,争取每个月都能在校园橱窗内张贴社员的部分优秀习作。

8.及早落实校报的出刊以及发行工作。

(二)校外或涉外活动

1.组织社员参加各级各类作文竞赛活动,如板桥杯、兴中杯、新概念作文大赛等,争取让较多学生获奖。

2.组织社员投寄作品到市内外各类刊物,力争发表。

学校文学社工作计划(二)

一、宗旨: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发挥学生的文学特长,繁荣堰中的校园文化。

二、口号:

亲近母语,走近文学。

三、工作目标:

1发挥有文学特长的学生的能力,活跃文学创作,以拓展学生的第二课堂,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配合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

2在有关老师的指导下,定期开展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学理论水平和欣赏水平。

3文学社积极向有关部门推荐优秀作品,力争有学生作品能够在各级刊物发表。

4每学期办好一期有质量的,反映堰中校园文化的社刊。

二、活动时间:

单周周三 下午3:40~4:40。

三、活动形式:

1、每二周一次,聘请语文老师举行讲座,讲授文学知识、文学创作方法,可以举行文学沙龙,也可以阅读文学名著,观看有关电影、电视片段,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汲取创作源泉。

2、出版社报《雁之声》专刊。

3、每学期社员尽可能进行一次参观、考察、采访等外出活动,开阔眼界,积累素材,提高能力。

四、具体分工:

职务 姓名 职责

社长 全权负责文学社活动的组织、策划、集稿、主持例会、评选优秀社员等工作。

主编 1、 对入选稿件进行审核修改。

2、 对社刊的主题内容进行策划。

秘书长 1、 负责会议的记录。

2、 对社员的出勤和稿件份数进行统计记分。

3、 对社员活动表现予以打分记录。

总务 1、负责刊物印刷与发行。

2、及时通知各社员活动时间、地点等联络工作。

文字编辑 负责初一年级文学社成员的管理及稿件收集和审理。

负责初二年级文学社成员的管理及稿件收集和审理。

负责初三年级文学社成员的管理及稿件收集和审理。

负责高一年级文学社成员的管理及稿件收集和审理。

负责高二年级文学社成员的管理及稿件收集和审理。

负责高三年级文学社成员的管理及稿件收集和审理。

版面编辑 1、 负责上网收集资料。

2、 负责刊物封页封底的设计排版和整体编辑。

负责校园风铃 爱的火花岁月如歌 艺海拾贝等栏目的版面排版设计。

审核 对社刊进行最后的美化审核

五、栏目设置:

校园风铃艺海拾贝 岁月如歌爱的火花童话天空我思我想名著欣赏

(具体栏目随内容而增减)

六、本学期文学社主要活动安排:

二月:

1、重新组建文学社,第一次启动仪式,邀请校领导出席。

2、介绍章程、会规、文学社计划。

3、 文学社骨干选拔及培训:

4、 稿件收集、审理。

三月:

1、文学社社员培训: 文学沙龙。

2、第一讲讲座:《诗歌鉴赏---意象》 主讲人:蔡永军

3、稿件收集、审理。

四月:

1文学社社员培训:文学沙龙。

2第二讲讲座:《散文鉴赏---形散神聚》 主讲人:胡国良

3、稿件收集、审理。

五月:

1、文学社社员培训:文学沙龙。

2、第三讲讲座:《小说鉴赏---人物形象》 主讲人:许朝晖

3、出版社报《雁之声》专刊。

六月:

1、学生总结交流。

2、社员评比,评出优秀社员予以奖励。

学校文学社工作计划(三)

一、指导思想:

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学活动,形式灵活多样化,使同学喜闻乐见,吸引更多同学投身文学社活动,并尽可能发挥每位社员的才干,为同学文学水平的提高提供有利条件。加强计划与指导,使活动向规范化、经常化发展,让活动取得实效与长效,从而使文学社活动园地四季常青,花开不败,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

二、工作计划:

1、继续完善文学社的规章制度,制定文学社工作计划,文学社章程、完善文学社组织结构

2、完成社刊《翠竹》第27、28、29、30期的征订编辑发行工作。提高刊物和稿件的质量,使《翠竹》成为全县全市乃至全省较有影响的刊物。

3、由专业教师做好社员通讯员的培训工作,在初一新生中招收部分优秀社员和通讯员并颁发证书

4、建立文学社社员挡案资料卡,包括学生详细资料,星级评定、作文发表登记等。

5、继续开展文学讲座,以扩大文学社成员的视野,提高文学修养。并将文学讲座作为另一形式的文学社成员大会。讲座邀请校外或校内的一些优秀老师与社员们进行交流,使社员们更深入地了解文学,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6、配合教务处搞好每年一次的读书节活动并组织建国60周年征文大赛和第四届蒙山杯作文大赛

7、做好稿件的数据统计工作,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为教务处提供正确详实的资料

8、学期末召开表彰大会,对学期中表现优秀的通讯员社员颁发奖品和荣誉证书

9、继续完善文学社网站建设,增设qq群,开通翠竹文苑博客空间,为文学社成员提供交流平台,多方位完善、展示文学社形象,提高文学社的影响力。

10、加强与兄弟学校的沟通交流,与其他校文学社团体开展联谊活动,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三、工作安排

一、社长:审议、处理社团各项规程,组织、领导社团活动,对各项工作及活动负责,组织召开联席会议,对文学社重大事项进行商讨决议

二,总编副总编:负责主持创作和校刊《翠竹》的组稿、审稿及登记整理稿件等,策划征文,组织创作讲座等。

三、特约编辑:协助总编副总编完成审稿、评稿等日常工作

高一期中语文总结范文第8篇

<<行动纲领>>为进入21世纪的中小学外语教育明确了方向,规定了目标'规划了行动和事实策略,外语教研组课题就是以<<行动纲领>>为理论依据而确立的.

自爱998年开始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开始以来,至今已十一个年头.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第一期工程的开发已告一段落,二期课程已实质性启动,中学课程划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晋元高级中学实施"选择教育,充分学习,卓越发展"办学方案已有一年,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一系列经验,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必须解决的问题,如何贯彻"教育理念新,课程组合新,运作方式新",将学校办学方案具体化为英语课程设计,使外语教学具有本校鲜明的个性特色,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外语教研组子课题研究是在这一背景下展开的.

二.研究的目标.

(一)总目标

为了实现晋元高级中学所规划的英语目标,在现有上海市制定的课程案基础上,结合本校特点,将学校的办学方案具体体现在英语课程设计上,争取在3年内形成符合我校办学方案的英语课程体系,具体包括课程组合体系,课程运作体系,课程评价体系(见<晋元高级中学英语分课课程标准>).

(二)子目标

1.形成相互配套的英语必修课程(牛津教材),选修课程(必选:英语听力训练与提高,自选:听力阅读,自学:SSP,21Century),综合实践活动的合理组合,为每一位学生提供搭配合理的"套餐".

2.形成与"走班制"相适应的英语课程运作方式.

3.形成与:"分层教育"相匹配的英语教学评价方案.

(三)分阶段目标

前期(2000.4~2000.7):提出完整的研究方案,人员分工完成.

中期(2000.9~2001.9):形成晋元英语课程结构组合套餐,实施英语课程

作方案,启动英语教学评价方案.

三.研究的内容

(一)、英语课程的组合研究。

按照晋元办学体系中三种类型的课程(基础型、拓展型、综合实践型)要求,将把英语课程划分为三大板块:

a、必修课。

b、选修课(其中包括培养尖子学生的竞赛班,主要由各备课组负责,进入复赛后由江济华老师负责)。

c、综合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主要包括校园文化活动,EnglishDay,社区英语志愿者服务队等)

1、必修课。

必修课首先以上海市英语教学课程标准为基本要求,其内容也主要以牛津教材为主,根据分层教育原则和要求在不同的教学层面上内容和进度有所区分。

A层:⑴、教学内容除教材外,另适当增加有关专题延伸课文主题内容和增加本课有关的背景文

化知识。

⑵、增加相关的听力材料。

⑶、在教学中创立与课程有关的模似情景,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和氛围

中提高交际能力。

B层:适当增加背景知识和听力内容。

C层:主要消化巩固教材内容和要求,不随意增添其它内容。

A层和B层每一章节所增加的听力内容和选修课的听力部分有少数交叉重现,但是必修课与选修课各自侧重与目标不同,因此能达到触类旁通,互为促进的目的。

2、选修课。

根据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标,英语选修课的设置和安排,必须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晋元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英语选修课拟分为"必学"和"自选和自学"两大类。

"必学"选修课的内容与目标与必修课比较接近,实际的作用是作为必修课程教学的辅助与补充促进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拓展学生语言学习的观念和眼光从而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语言运用能力。

高一高二"两门"必学选修课为(2)阅读训练

外语学习的基本功就是阅读,即"看得懂"的能力。指定选修课中的英语阅读课中,安排学生大量阅读"Fastreading"等原版材料,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巩固扩大词汇量,扩大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判断、逻辑思维、概括能力。

根据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我校的三年规划中听力与阅读这两方面的主要内容作为指定选修课程是符合教育发展趋势和学生实际需要的并逐步收到了成效。

"自选选修课"的内容形式和范围宽而广泛。其课题的选定设置主要是根据三个方面来制定的。

1、每一个英语教师各有不2、同3、的擅长、强项与特色。

4、中学生的需要、兴趣与爱好,5、

6、社会实际中热点、需求和发展方向。

计划中开设的英语自选选修课有:

涉外礼仪、旅游英语、英语歌曲赏析、欢乐美语、第二外语、日语和法语。

自学

我们将向学生推荐一些课外读物:高一<全新高中阅读精选>、高二<英语阅读片段精选>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我们争取在两大类的选修课设置中逐步调整、发展、提高形成系列与特色,提高选修课的水平与层次,达到应有的效果。

3.综合实践活动

根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和外语教学"学以致用"的原则,在英语实践活动研究中,我们拟把重点放在如何处理好"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语言与文化","外语教育和素质教育"这三大关系,具体活动如下:

(1)各年级每周一次EnglishDay活动(具体内容见活动方案)。

(2)每月一次全校性EnglishDay活动,内容包扩主题演讲,短剧表演,学生跨年级交流。

(3)每年五月举行晋元英语节活动。

(4)外事接待活动每班每人轮流。

(5)选派优秀学生组成晋元志愿者服务队参与街道外事接待,普及市民英语。

(6)每学期结束交一篇活动后记。

我们准备从校园英语文化氛围及社区实践活动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强化英语的工具性作用及综合交际能力中的作用方面作探索.

(二)、关于分层教学与教材课程配置的探索与实践。

外语教学在落实"选择教育充分学习"的教育理念,实施分层教学的半年多来不断地实践与探索,积累了一定经验,取得了一定成效,部分解决了学生中能力大小、水平高低的矛盾。不同程度和水平的学生各自分流到适合自己层面的班级去听课,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教师来说也能够更集中、专一地组织教学,大大减少了以往兼顾多头,难以应暇的局面。学生在水平相近的教学环境中也更加自如、适应,真正做到孔夫子所说的"因材施教"。这一分层选择教育的措施是符合教育学的规律的。

在经过一个学期英语必修课的分层教学的实验基础上,拟定下一步在指定选修课也推行A、B、C层的教学实验。

在"听力训练"选修课中。我们计划分别对不同程度的学生采用不同的难度、容量的教材配置:

A层选用《英语听力入门》(Stepbystep)中的每一章节中的

1、2、3部分。

B层只选用《英语听力入门》(Stepbystep)中的

1、2部分,暂不使用其中难度较大的第3部分。

C层原则对

1、2部分降低要求使用,使各层学生都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逐步适应的渐进过程。

在指定选修的阅读课中,我们计划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采用不同难度的自编教材,其中的生词、词汇量及深度各有不同,以适应各层面学生的需求。

最后,关于与分层教学相应的检测考试配置也缺乏"前车之鉴",我们正用相当的精力来探索考试的容量及广度、深难度。如将月考、期中、期末及听力、口试、笔试等各类考试综合考虑,探索出一整套与分层教学相匹配的考试模式。

最后,仍有部分选修课由学生自由选择,由他们按自己的爱好、光趣、特长来选所喜爱的课程,同时注意尽可能发挥同学们的探索、创新、主观进取的精神。

(三)英语课程的教学评估

1.评估意义

进行定期及时的教学评估,是促进学生积极学习,调整教学策略的重要环节。促进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向强化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上的转化。

2.评估目标3?

·监控学生进步

·学校和教师负责对教学进程进行修正

·评定学生的技能和能力

·使课堂,教学及评估有机结合

·以评估的结果带动课程和教学实际的改进

4.评估原则

·笔试和口试相结合

·集中和分散相结合

·知识和能力相结合

·课内课外相结合

·评分相比和绝对相结合

·自评和他评相结合

5?评估方式

·必修课

笔试:(百分制:其中听力占试卷的20%)笔试(百分制)

学年总评:第一学期总评50%+第二学期总评50%

学期总评:平时成绩30%+期中成绩30%+期终成绩40%

平时成绩:一月一考,两周一练习,单周单词考核,双周作文练习,口试(第弟制),作业上交情况,学习态度

学年总评:第一学期总评50%+第二学期总评50%

学期总评:平时成绩40%+期中成绩60%

平时成绩:课堂回答问题,背诵课文,对话,即兴演讲和表演

学期考试:学期结束前两周进行。按照年级不同设置内容。如朗诵课文,情景对话,看图说话,口头作文等。

·选修课(学分制)

·综合实践活动(等弟附加分)

参与英语广场,英语节,外事活动,班级英语板报设置等。由学生自报,课代表统计,任课老师核定,英语组存档。

6.免修制度

对于成绩一贯优秀,冒尖学生,可由学生申请,家长批准,教师任定,学校核定。经过考试(即参加上一届第二学期期终考试成绩进入该年级前四分之一)可允许免修。但必须参加学校考试,不合格者取消免修资格。

(四)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1.课堂教学重心向实践性偏移

重点研究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多为学生创设语言实践环境,创立轻松的语言氛围.

2.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五)课堂教学现代化研究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科技异常迅速发展的时间,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是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代.时代向前发展了,教与学都应随之更新.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要面向世界,要面向未来."在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

教育现代化离不开信息网络,它将最终改变现有的教育和教学模式,创造一种崭新的和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使课堂教学多样化,把多媒体引入课堂,意味着教学内容的全面更新和系统改革.当今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应当重视社会化与科学化的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使课堂教学更趋直观、生动。多媒体应用于外语教学改变了教学的方法及提高了教学的质量,是外语教育手段更新的重要方面之一。

首先,利用多媒体语音室把单一的听说课变成了视听说课,学生从原来的单一的听录音和做练习变成了边看、边听、边练,感官的训练比过去更加活跃。这套现代设备及语音、放像与电脑的功能于一身,通过在课堂上利用播放光盘或演示事先编辑好的教学内容,使教与学变得直观化、多样化、趣味化及现代化。学生们得到充分的调动,并且其主动参与的意识无形中得到了激发。老师也白多摆脱了单调教学方法的束缚,有了充分展示自己组织、实施课堂教学的用武之地。

其次,将Inter引入课堂教学中,更能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学生不再是单单通过上课40分钟的不积极学习,而是通过点击鼠标,上网搜索完成课外作业或课前准备,以次提高了上课的实际效率。现代化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辅助应用,使学生发挥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使教学效果取得了明显的提高。

再次,通过OHP等现代化设备的课堂应用,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和获取知识。在感官感知的基础上,应用大脑进行综合分析、演绎、处理,从而理解老师所呈现的语言,在进行模仿,学习较为枯燥的文字、语法及交际功能训练。

四研究方法

我们的研究主要是"行动研究""校本研究"。

1、运用资料分析法对课程组合、运行方式、评价体系进行科学性、前瞻性、先进性、可行性的研究。

2、经验总结法:对半年来的实践进行总结、概括和提炼,3、为下一步研究打下基础,4、提供依据。

5、时间序列研究法:以时间先后为序,6、系统研究同7、一年级学生的纵向变化,8、使研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有可靠保证。

9、横向比较法:取同10、一时间段来为课程组合、运作方式和评价系统在不1

1、同12、年级的实施情况以进行横向比较,13、以改进方案的实施和操作。

1

4、个案分析法:分析一个同15、学或一个班级的个案情况。

1

6、问卷调查法:就某一个或几个专门问题设计调查表,17、对特殊群体的学生调查,18、了解该群体的现状。

19、对比实验法:两组对照,20、以检验某一因素是否对群体有影响及有多大程度的影响。

五研究过程

1、2000、4-2000、7酝酿阶段,提出事实施方案(初期论证)。

2、2000、9-2001、1组织课程编写与实施,并配合各专项研究。

3、2001、2-2001、7拟定各种课程标准,各专项研究取得初步成果。

4、2001、7-2001、10编出各类教材(中期论证)。

5、2002、6全面进行匹配课程运作与评价启动。

6、2000、7-2003、4根据实施情况进一步完善各项研究成果(结题论证)。

六预期成果

1、英语分科课程标准(必修、选修)王美娟

2、英语分科教材(选修)冯隽,冯婷

3、研究性课程案例资料汇编孙文霞

4、英语教学案例集

5、分层教学课堂教学方法研究(论文)江济华

6、英语课程设计或个案分析(论文)鲁红梅,冯隽

7、多媒体课件若干沈怡

8、晋元英语主页朱萍

9课堂教学现代化与英语教学(论文)蔡红,黄海岭

10英语考试资料汇编

高一期中语文总结范文第9篇

在学校德育“四化”管理模式的指引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身体力行,积极践行。我觉得,当学生思想“抛锚”了,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矫正,它会如瘟疫般疯狂蔓延,所以我一贯的做法是:发现问题便及时进行思想整顿,以哲理故事为切入点开展德育,收效甚好。现举几个例子为证。

为“不能”举行葬礼

有天去教室看学生自习,我还没迈进教室,就远远地听见学生的嬉笑打闹声,我一步并两步冲进教室,见一群人正将按倒在地,另一群人则往他脸上使劲地涂抹墨水。学生见我,立刻作鸟兽散状,留下在地上躺着,抑或是觉得自尊受到侵犯,看到我,他一骨碌爬起来,冲出教室,眼角挂着泪水。家境贫寒,成绩平平,个子不高,其貌不扬,很内向很自卑,经常成为班上男生开涮的对象。我一直企图改变这种现状,让他能够在班上“抬起头来做人”,但总未找到合适的机会。我觉得今天若再不加干预,以后就愈加难以制止了。果然,都半个小时过去了,还不见进教室,直觉告诉我,事有不妙。果真,不见了,我发动学生到处寻找,最后在教师宿舍很偏僻的一隅找到了他。他见我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不想读书了!”问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他的回答很简洁,且显得特冷静――“觉得读书没啥意思!”

“不后悔?”

“没啥后悔的,路是自己选择的,总要去面对。”

然后就缄口不言了,只是默默地流泪。再问他话,打死不说。

我一直陪他坐了一下午,给他讲了自己的求学经历。可能是有所触动,他终于肯开口讲他心中的苦恼,听后乃尽得其症结所在――明显是缺乏爱,没有安全感。这也难怪,父母忙于在外打散工,根本没时间顾及他和妹妹,父母一直想让其退学,到外省打工,这样可以缓解一些家里的负担。但他不甘这样的生存方式,很想通过读书鱼跃龙门,彻底改变现有的生活状况。本来是打算在学校好好读书的,但同学总是奚落他,觉得特没意思,与其这样混日子,还不如早点担起家里的重担……并不笨,就是太自卑,过于封闭自己,好好引导,考上大学是绝对没有问题的。于是我给他讲了侯蒙的故事,还写下《临江仙》赠予他: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侯蒙面对他人的侮辱,并非气恼,相反,他以幽默诙谐的方式,戏称画他形貌的人为“良匠”,机智地应对别人的嘲讽。侯蒙乐观自信,别人把他的形貌画在风筝上送入天空,他不自卑,而是想象成去“蟾宫”折桂。他说,等到我事业有成时,“看我”怎样在“碧霄中”自由驰骋吧!何等豁达!

对于他人的开涮,何必太在意呢?拿出点成绩给他们瞧瞧,让他们刮目相看。为自己认为“不能”的事举行葬礼,给自己次机会奋力一搏。

终于,他答应回到教室。

另一方面,我找到经常爱取笑他的几个“头目”,要求他们在班上公开道歉,不准再拿他开涮,我会随时跟踪突击,再取笑他就是不给老师面子。几个学生倒是很讲信用,果真没再取笑过他。

我经常给鼓气。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在高一期中考试中考了班上第九名,期末考试的时候已经进入前五名。我也会经常找理由在班上表扬他,给他“抛头露面”锻炼的机会。2008年高考,他以不错的成绩考入了川大,曾经那个不自信的他消失殆尽。

拯救

在所教的几批学生中,大家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都还算高,唯独有个例外,是我从没遇到的新问题。

有一天,我正在办公室埋头批改作业,老是觉得有个人影在门外晃,转身瞅又不见人。过了好一阵子,站到我面前,说等了我好一阵子了。我终于明白了,原来他是在等办公室的其它老师都走光了才进来的。

“老师,我想和你单独谈谈。请问你有时间吗?”

“你说吧,没关系!”

“以后的语文课和政治课我可不可以不上,从小学到现在,我文科都没有好过,再怎么学都是那点分,不见少也不见长。与其如此,还不如把学这些科目的时间用在强势科上,这样还可以为自己在高考中赢得更多的分值。”

“你这是什么歪理,愈是差愈应该学啊,哪有随便说放弃的,再说了,你才进高中没两个月,怎么就知道自己不能学好呢?”

他知道自己今天讲不过这个理,丢了一句“那我再试试看”就走了。

第二天的语文课,我特别关注他的一举一动,见他坐在位置上很不自在,总不知道自己该干嘛,老师让记笔记,要走到他面前才拿出笔动一动,明显在“开小差”,这样坚持了一个星期。发展到后面,干脆直接不进教室了,还威胁父母,“以后的语文课和政治课都在办公室做作业,不再进教室,若不同意就不来上学了” ,理由是“上语文和政治课是共产党在‘洗脑’,在进行政治教化……”

总不能这样僵持下去呀!

我决定平心静气好好和他谈谈。我给他讲了《不守规则比暴力更可怕》的故事,大致情节是:一个人经过一个村子时,突然一条大狗从远处向他冲过来。他急中生智,想到了那句俗语“狗怕蹲下”。因为当你蹲下时,狗以为你要捡地上的石头打它,一定会落荒而逃。他一蹲下,狗果真转身跑了。他正要继续赶路,旁边突然过来一位大爷,从地上捡起一块石头,使劲朝狗扔过去,狗跑得更快了。这人出于礼貌,向大爷道谢。可大爷却不领情,还有点生气地说:“你蹲下就要打它一下,老不打,狗就不信你了,乱套了。”

大爷说的话多有道理,狗之所以怕人蹲下,就是因为人会捡石头打它,这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一个条件反射,也算是人与狗之间的一个“协议”。你要是打破了这个“协议”,蹲下了却不打它,一次两次没事,次数多了它就会认为你蹲下来也不会打它,它就会扑过来咬你,吃亏的最终还是你自己。大爷表面上帮那人打狗,其实更深层次上是为了全村人长久的安全,是在维护一种秩序。为什么老师不允许你不上语文课和政治课?同样的道理,亦是在维护一种秩序。你想,老师要是许可了你,吃亏的最终是你自己,严重偏科还能考上好大学?再说了,其他同学学不好的科目难道也和你一样享受“特权”?老师也答应他们?为什么不守规则比暴力更可怕,就在于暴力只是破坏表面的东西,而不守规矩却是破坏了一种秩序,把根基都动摇了。自由是相对的,在任何一个国度,你都摆脱不了本国历史文化的学习,你没有了解到中国文化的魅力就断然认为是在“洗脑”,何以见得正确?有调查才有发言权。和老师赌一把,认真学一年,让你感受身为一名华夏子女的自豪感。如果一年后你还是坚持现在的观点,我同意你的要求,但前提条件是这一年的上课时间你必须听我的。

他若有所思,会意地点了点头。

这次谈话竟然奇迹般的有效。后来就再也没有那样的情况发生了。他的“特权”被我扼杀在萌芽状态,他的语文成绩在努力中渐长。

所以我常想,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善于创设教育情境,因为情境是诱发学生智慧与思想的源泉,是拨动学生美好心灵的琴弦。生动感人的故事会让他们铭记一生,帮助他们在成长中有意识地塑造自我。

青涩的果实

情人节快到了,学生们异常兴奋,其实我早发现班上近段时间有些反常,明眼的人一看就知道他们那点想法。情人节那天,我像往常一样走进教室,但是我并没有上语文课,相反,我给学生讲了《希腊神话与传说》中关于红玫瑰与2月14日情人节的由来。

学生觉得很诧异,听课兴致特高。

我继续讲着,当然,这只是西方的传统,我们中国人也有自己表达爱情的方式,比如红梅、水仙、并蒂莲等,用红玫瑰来表示爱情只是近代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结果。随后我话题一转,“不过玫瑰是有刺的,拿起来的时候一定要小心。”

最后我抛了一个话题“中学生朦胧的爱是不是爱情?如果不是,它是什么?请写下自己对爱情的理解。”学生讨论异常激烈,我觉得教育的时机到了。我在黑板上画了一条小河,河对岸是美丽的景色,河这边站着一个被美丽景色吸引、想探求那份神秘的,急欲跳入水中的孩子。我问:

“如果不习水性的他她不假思索不计后果地跳了下去,结果会怎样?”

“他她会被湍急的河水冲走。”

“如果没有人救他她,他她可能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

我不失时机地补充道:

“如果他有幸被救起来,他她还会有观景的兴致吗?”

学生大声说:“肯定没有!”

“无论是掌握了游泳的本领,还是找一条船,或者建一座桥,这都说明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所以,为了达到目的,我们必须等待时机的成熟。爱情是两个人的事,而且,爱是需要承担责任和义务的,现在大家都还小,还没有足够的能力为对方、为自己承担责任。不要玩火自焚,让玫瑰刺把自己给伤了。”

我将他们对爱情的理解一一写了评语。学生拿到评语非常兴奋,笑着对我说:“冯老,你的评语比我们写的东西还多,不过挺有道理的,我们爱看。”

那堂课之后,明显发现学生间的亲密度有了收敛。

对孩子进行爱情教育,不是鼓励他们恋爱,而是帮助他们把握在这个敏感年龄里两往的尺度,让他们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并自然而然地懂得正确处理感情的问题。作为教师,应主动地、诚实地与孩子进行平等对话,打开孩子的心扉,只有当你告诉他她,真正的爱是什么,他她才会自己去看、去思考。

德育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潜移默化的融入。或许,一句不经意的话,一个很平凡的故事,便影响孩子的一生。作为教师,我们应根据学科自身特点,充分发掘、利用教材的德育因素,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学校实际和社会实际进行德育。我会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哲理故事育德的方法,让德育之花绽放光彩。

高一期中语文总结范文第10篇

十年终圆教师梦

1984年,年方21岁的姚志忠,高考失利,寻找一个能够养活自己的职业成为当务之急。正在他迷茫之际,一个工作机会来到了他的面前,岷县城关初中因教师短缺,急需一名语文教师,该校校长在当年高考落榜的毕业生中选中了他。由于偏科严重,他虽总分没有达到高考录取线,但语文成绩却居全县考生第一。校长找到他,谈了自己的想法,姚志忠爽快地答应了,从此,他以代课教师的身份走上了陌生的讲台,开始了自己的从教生涯。在岷县城关初中代课两年后,他的人生再一次发生转机。1986年,岷县一中因为师资缺乏,从城关初中招聘了他,步入岷县最高学府的岷县一中,对于他来说是一个更大的发展舞台,他在这里一干就是近30年。

虽然上了讲台,但教学能力的不足和代课教师身份的尴尬对他形成了很大的困扰,于是他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了初次规划。既然学养不足,就开始学,既然没有学历,就开始考。自学考试为他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没有课本,就到处借,然后在上完课、改完作业的时间里,开始了自己的大专课程自学。因为接连负责初三把关,遇到中考临近的那一次考试,他就被迫作出选择,为了学生的前途,自己的考试就必须作出让步,所以自学考试专科课程,他足足用了四年时间,才全部合格,获得了甘肃省自学考试专科学历。遗憾的是,其后出现过一次五大毕业生转正为教师的机会,但因为他的主考院校不是师范类,与这次机会失之交臂。

四年自学考试经历不仅让他获得了从教学历,更让他从中获得了追求知识的乐趣和职业自信。在接连三届初中毕业班获得优异成绩之后,他也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学生的认可,于是,在1991年,学校将高一的一个重点班果断交给了他,他的职业生涯实现了又一次飞跃。为了取得和高中教师相匹配的本科学历,也为了获得师范院校毕业生的身份,当然也是为了向转为正式教师迈进一步,他一边教学,一边又于1992年报考了西北师范大学本科函授。平时是一边教学一边自学,暑假去该校参加面授与考试。因为学习很努力,1995年,他以全班第一的优异成绩毕业,并被西北师范大学评为优秀函授生。他的毕业论文也经指导老师推荐,发表于西北师范大学主办的《高师函授》上。

一面是沉甸甸的本科毕业证捧在了手里,一面是他带的首届高三应届班在1994年毕业,高考单科成绩在岷县一中历史上首次超过了补习班;1995年,他所带的第一届补习班再度获得突破性的好成绩。他写的高考经验总结报告《我教高中的几点体会》获得岷县首届教育教学成果评比一等奖。

从进入岷县一中开始,不论是带初中班还是带高中班乃至补习班,他所带班级的中考高考语文成绩都稳居全县第一。1991年、1996年他两次被评为全县优秀教师,1994年被评为定西地区优秀教师,1995年被评为县级教坛新秀。成绩的优异和荣誉的积累,终于让他的转正水到渠成。在从教13年后的1997年,岷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他的转正问题,终于通过引进优秀人才的途径,破格将他转为正式教师,姚志忠终生从教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

不待扬鞭自奋蹄

教师身份明确了,工资稳定了,解除了他的后顾之忧,然而,转为正式教师对他来说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姚志忠深刻认识到,自己不是正规的师范毕业生,知识结构的缺陷成为他的一块短板。在学校教师持续短缺的情况下,他欣然接受学校的安排,多年来跨年级、超负荷代课及管理班级。过重的工作压力不仅没有让他疲于应付,反而促使他革新教学,期待闯出一条既高效又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路子。

在课堂教学方面,他在摸清学生基础差、阅读少、能力低的现实情况后,经过反复思考,摸索出了“比较教学法”。这种完全适合本校实际的教学法,是通过课内不同学段之间、课内课外之间的资源重整,扩充和丰富了教学内容,达到前呼后应、举一反三的效果。比较教学法终结了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因为明显提高了课堂信息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同时,面对高耗低效的中学作文教学,他也摸索出了一条符合学生实际的行之有效的路子。首先在命题上,力避假大空,讲究作文训练的两个原则:一是作文训练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结合,二是作文训练与高考命题思路相适应。其次在整个语文界都深感头疼的作文批改反馈方法上,他也作了大胆尝试,创建了“三级塔式作文教学法”。

这种教学法是将全班学生分为两层八组,加上教师构成三层。一个班级中四十多个在写作上表现平庸失误频繁的普通学生构成塔基,分为八组;遴选十六个写作上优势明显的学生构成塔腰,二人一组,评改一个组同学的作文,约五六篇;这十六个学生的作文在语言、构思上已经过关,他们的问题是在思想和艺术上的创新,这些作文由构成塔尖的教师精批细改,教师再对普通学生的作文进行抽查。由于学生评委经过了反复培训,完全胜任对同学作文的评改,问题都说到了当面,所以学生得到的帮助是非常切实的。

在限定时间里评完作文后,由每组评委讲评本组作文,推荐佳作。每次作文均产生三篇“最佳作文”,贴在学习园地供大家学习揣摩。凡在评改中出现的问题,都由教师当堂解决。这种全新的作文教学法真正营造出了一种“互帮互学、共同进步”的良好局面。

在这种互助格局形成后,又适时增加其内涵,衍生出“课外阅读小组”等,不断扩大团组的影响力与凝聚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互助合作能力。这种尝试的成功体现在学生作文的普遍提高上,为学生的作文考试铺平了道路。“三级塔式作文教学法”成功后,他写出了《“三级塔式作文教学法”实验报告》,在2000年获甘肃省优秀教学成果评选二等奖,并在全县初中教师培训中得以推广,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他的“国学课前诵读”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热情,学生将每一次留给一个人的诵读展示活动当作自己难得的展示舞台,完成了由课内到课外的探索,很好地实践了新课改的理念。

转为正式教师后,姚志忠老师的作用得到了极大发挥,除了在自己的教学教改中有声有色,成绩显著,学校还给他压担子,除了正常教学,还任命他为校教研室主任、校报校刊主编、语文教研组长等,期望他起到更大的引领作用。同时,岷县教体局也安排他参加暑期师资培训、送教下乡等活动,他均圆满完成任务。1997年,他被推选为政协岷县委员会委员,1999年,《民主协商报》以《十年磨一剑――记岷县政协委员优秀教师姚志忠》为题对他的事迹进行了报道。

奖章岂可成句号

志向有多大,空间就有多大。姚志忠常说,一个教师,学无止境,教无终点,永远会有一个更高的目标在下一站等着他。面对接踵而至的各类荣誉,面对各级主管部门对他的肯定,他想到的只有继续拼搏和努力。他带领自己的教研教学团队,积极参加到各种旨在激发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创造力的活动中去,学校教研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竞赛捷报频传。

2003年,他的论文《教师怎样创造性地使用课本》获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教研成果评比一等奖,并在颁奖大会上作了交流发言。同年,他申报了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学生质疑批判思维的培养》,经过为期两年的研究,于2005年鉴定通过,并收进了甘肃省第十一期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经验交流汇编(高中语文卷)》,并获得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教研成果评比二等奖。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在教学中,发现了现行课本及教学设计中的不足与谬误,这使他产生了一种纠错辨误的念头,一方面,他把这些探讨引进课堂,另一方面还捉笔成文,与同行切磋。诸如此类的文章,在《中学语文园地》《语文天地》《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学语文》等专业刊物,他连着发了十几篇,他对高考的研究也受到杂志社的青睐,受到邀请,他为《中学语文园地》的六个高考专号编写了文言文和名句默写章节,文言文紧扣考纲,很有训练价值;默写部分则多次与高考试题重合,受到考生的喜爱。他集多年高考指导经验写成的《高考语文教学策略与全程资料选择》,不仅获得了甘肃省教研成果一等奖,还参加了四川省面向全国征集高考方案的“高考通”论坛,获得高考方案设计一等奖。

多思善教方为师

2006年,岷县一中进行了人事制度改革,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进取空间。在对全体教师的重新定位中,他被学校推选为“岷县一中首席教师”,担当了青年教师的培养任务。谈及他的教育思想,他说,这可以在他的教育专著《教师要想明白再教》中予以了解。

《教师要想明白再教》一书,篇幅20万字,2011年6月由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全书分“精耕细作――走入课本纵深地带”、“在教言教――探讨当前教育得失”、“金针度人――漫谈教学措施方法”、“民俗放谈――注目家乡风土人情”、“试手做羹――亲尝写作甘苦滋味”等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收集了作者公开发表的教材分析论文二十六篇,这些论文有的是对教学参考不深不透的地方进行深刻挖掘,使教学内容更为深透;有的是站在学术前沿的高度,对教材处理中的谬误进行辨正,使教学更为无懈可击;有的采用比较文学的治学方法,在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的比较中丰富课堂内容,加深学生印象。

第二部分收集了作者思考教育法规、考试设计、道德引导等方面的文章八篇,这些论文对教育政策、教育法规、教育理念和考试观念等方面出现的各种偏差和失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教育思路。

第三部分收集了获得各级奖项的教学经验总结与教学研究论文十六篇,这些论文凝聚了作者多年的心血,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指导,抑或考法辅导,都在本人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明显效果,总结这些经验与方法,也是为了更好地与同行交流提高。

第四部分收集了七篇文章,是作者为语文学科的“研究性教学”所作的准备与研究。其中主要涉及地方文化、民间风俗等领域。发表后,在本地民俗研究界引起一定的反响,作者被吸纳为县民俗研究会理事。

第五部分收集了七篇文章,是作者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所写的一些练笔性作品。该书在2013年获得定西市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比二等奖。

尽管都是些小心得小感悟,但其产生的过程却与任何著作没有两样,也经历了触发、思考、梳理、落笔成文诸环节。况且这些思路观点也并不限于孤芳自赏,作为教学研究,也曾实实在在地在课堂内外对学生产生过影响;作为讨论意见,也曾在大大小小的会议上引起过争议。姚志忠将自己对人文与科学精神的理解投入教材带进课堂,使其变成确确实实的教育内容,做了一个教师所应做的一切。

说起今后打算,姚志忠说,除了正常教学、培养青年教师,他的教学研究也将进入一个新的层次,那就是进行教育教学案例研究,以更贴近的姿态从事教研,为青年教师提供更直观的借鉴材料。在这方面,他已经在《班主任之友》上发表了班主任工作案例《修剪枝桠》,被该杂志作为重点文章推出,并获得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教研成果评比一等奖。这个案例通过对一个班级貌似违纪事件的恰当处理,彰显了教师的教育智慧和人文理念。还有收入专著的教学案例《枯萎的花复苏的爱――关于尊重生命教育的一个案例》,通过一次借助特定情境对所有学生进行生命意识培养的写作经历,提出了教育中被忽略的一个主题――关于生命,我们该怎样对待?寓生命教育于教学之中。

谈到他的教育理念,姚志忠拿出了他为《岷县教育》写的“名师心语”,其中有这样一段话:“要熔铸伟大的人格,自己的人格就要追求伟大;要塑造美丽的心灵,自己的心灵就要追求美丽;要让学生枝繁叶茂,自己先要枝干参天;要让学生清流千里,自己先要波涛滚滚。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乃人生一大幸事。育才如种植,需顺其天性,发其潜力,振其自信。什么是因材施教?是碧树就让他冲天傲立,是鲜花就让他竞相怒放,是芳草就让他绿遍天涯。唯其如此,这个世界才会千姿百态,这个世界才会五彩缤纷,这个世界才会和谐繁荣。”

上一篇:历史期中考试总结范文 下一篇:期中考试总结发言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