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范文

时间:2023-03-18 18:10:45

高一生物

高一生物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一生物;学习困难;学习困难携带者;特征分析;对策

1.引言

学习困难是一种负面学习心理,其主征是呆学、厌学和低分。有学习困难的学生个体称之为学习困难携带者。这种学生群体的大小对课程教学质量肯定有影响。学校组织其中考试成绩下达后,我发现我所教的高一年级生物,学生考试成绩约有40%的学生未及格。那么,这些学生携带了学习困难吗?如果他们有学习困难则有何特征?应当采取怎样的对策呢?为了回答这些问题,笔者先从学习困难测量入手,然后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以明确这些学生的学习困难的重度、倾向和侧结构,从而提出高一生物学习困难解决策略,期望能为班上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给力。

学习困难层次类型分为轻微型、较重型、重度型、严重型。通过分析高一生物学习困难的层次类型分布分析,明确学生生物学习困难解决的重点对象。学习困难倾向可分为知识缺憾倾向、情感缺陷倾向和能力缺憾倾向。通过学习困难倾向分析,明了学习困难解决主攻方向;通过学习困难测结构分析,知道学习困难解决应以去呆学为落脚点。综合前述,提出高一生物学习困难解决策略。

教师我采用《学业缺憾自陈量表》对所教班级本期期中考试成绩未及格的学生进行测验,发现高一生物学习困难解决的重点是较重型和重度型,主攻方向是呆学型。综合二者,教师认为,高一生物学习困难解决解决的对策是引导学生正视学习困难和学会学习。

2.对象

被测为我校高一年级461班、462班、467班、468班等四个班上期中考试生物成绩未及格的学生,共118人。

3.量具

教师湖南省教育科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研制的《学业缺憾自陈量表》(见附件),它为三级评估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分为知识缺憾、情感缺憾和能力缺憾。每个一级指标分解为四个二级指标,例如“知识缺憾”分解为:⑴学业成绩;⑵学习计划;⑶学习方法;⑷学习技术。每个二级指标再分解为四个三级指标,例如“学习计划”分解为:A.有计划但经常改变;B.有计划但不详实;C.有计划但执行不力;D.无学习计划。最后是“认定等级”,就是学生从三级指标中选择符合自身实际的项,如谋生选择D。该量具将学习困难分为四级,即:轻微学习困难得分为1-12分,较重学习困难得分为13-24分,很重学习困难得分为25-36分,严重学习困难得分为37-48分。据研究报告得知,这个量表具有区分性和有效性。

4.过程

(1)实施测验。10月30日对被试实施首次测验;11月30日对被试实施第二次测验;12月30日对被试实施第三次测验。每次收到有效量表116份,共348份。

(2)建立电子文档。第三次测验后,教师应用Excel,建立电子表格,栏目分为姓名、首测、次测、再测。逐次登录学生个体答卷答案。

(3)一致性分析。随后,教师观察发现三次测验记录,被测个体对量表各项指标的等级认定完全一致。

5.特征

⑴学习困难层次类型的分布分析。如表1所示,118名被测都同时具备呆学、厌学、低分三特征,因而他们都是学习困难携带者。其中,轻微型学习困难携带者12人,占学习困难携带者的10%;较重型学习困难携带者59人,占学习困难携带者的51%;很重型学习困难携带者37人,占学习困难携带者的37%;严重型学习困难携带者10人,占学习困难携带者的9%。显然,高一生物学习困难解决的重点是较重学习困难和很重型学习困难,难点是严重型学习困难。

⑵学习困难倾向的分布分析。

⑶学习困难的侧结构分析。

6.策略

(1)引导学生正视学习困难。比如某生学业成绩介乎0-14分。学习无计划,很少做笔记,习惯死记硬背。课堂常走神,玩小动作,总打瞌睡。不过能听懂小部分内容,有人帮助能做对极少数习题。上课迟到,但无早退缺课。常心烦,担心考试。对老师不相信不配合,但不说老师坏话,不与老师做对。当中,学业成绩介乎0-14分,我们可以告诉他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它能听懂小部分内容,有人帮助能做对极少数习题,我们告诉他具备基本技能;死记硬背,说明他记性好;学习无计划,很少做笔记,课堂常走神,玩小动作,总打瞌睡,说明他天真活泼,很少心理压力;常心烦,担心考试,说明他有自知之明;对老师不相信不配合,但不说老是坏话,不与老师做对,说明他尊师,也有批判精神。这样引导,学生可能正确认识自己,重树自信,从而激发学习热情。

(2)引领学生会学。会学的行为特征是会订学习计划、有适切的学习方法、有好的学习技术。我们以采用AAT当中的分量表学习计划、学习方法、学习技术对学习困难携带者进行深度测验,找出其中优点,并通过逻辑思考,拟出会学行为序列。然后,师生展开导认学科基础,导订学习计划,导学生物课程,导园生物学业,促进学生会学,好学、学好生物课程。

高一生物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村中学;高一生物教学;形成原因;主要措施

高中生物是在初中生物的基础上编排的,也就是说,具有初中生物水平的学生学习高中生物比较合适,而我们农村学校录取的高一新生大多数是来自农村初中,生物基础几乎没有。通过对学生初中生物学习状况的调查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农村中学高一学生生物知识淡薄的原因

1.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几乎没有。农村初中由于种种原因,教生物的教师大多数并不是学习生物的专业人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一定能给有兴趣的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态度也不端正,甚至上生物课写其他作业、干其他事情。大多数同学没有进过生物实验室,更不用说做实验了,使学生从心理上对生物有一定的放弃意识。

2.初中生物并不是连续学习的,有一年的间断。初一、初二学习生物,而初三没有生物课,高一又开始学习生物,这就形成生物学习的间断,也导致本来就模糊的生物基础知识从学生的头脑上基本消失,因此高一学生的基础薄弱就明显突现出来。

3.生物不是中考科目,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等多方面也就不重视生物科,生物的地位越来越被人们淡化,学生从根本上放弃生物的学习,这也是生物基础知识薄弱的根本原因。

由于上述原因,高一学生的生物基础过于薄弱,在此基础上要进行高中阶段生物的拓展和创新几乎是难上加难,再加上在当前新课改的形势下进行生物教学,势必给我们农村生物教师提出更为严峻的挑战。既要在新课改的理念下搞好教学工作,还要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方法。那么,初中学生的生物基础几乎没有,如何进行高中生物教学呢?怎样才能加强学生初中生物的基础知识呢?这些问题都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突出问题,也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更是我们农村生物教学中的困惑。那么,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

二、针对以上原因需采取的措施

1.明确目的,端正态度,转变观念。首先从高考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明确高考总分中生物占的比例不断增加,也是高考必考科目,必须重视生物学习。再从学业水平测试角度对学生进行分析,从农村最实际的角度来说,学业水平测试过关才能拿到毕业证,生物学科属于学业水平测试科目,必须重视才能使学业水平测试过关。再从当今科学发展趋势来说,生物科学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越来越贴近人们的生活,生物知识缺乏,会使我们离社会发展要求越来越远,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因此要融入社会,必须了解一定的生物知识,必须重视生物的学习。从高考、水平测试、当今科学发展等多个角度分析,使学生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提高学习积极性。

2.重视现有课程资源,倡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让学生把初中生物课本带来,充分发挥初中生物课本的资源作用,把它当参考书使用,随时查阅,随时学习,随时强化,随时巩固,也能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使学生有成就感,这样在生物教学中,教师也显得较为轻松,而这也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

3.结合实际,不断探索,搞好教学。结合新课改理念,多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多读、多问、多观察、多思考、多讨论、多总结的学习方法,关键是让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探究方法来研究问题,这也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学生应该掌握的方法。形成边教学边引导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认识到知识的前后对应,在学习中体会知识的连贯性、系统性、统一性,从而注重知识的巩固和强化,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联系实际的核心是学生和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师的观念转变了,学生的观念也慢慢会跟着转变的,这是教师在教学中值得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

总之,在农村的生物教学中,既要巩固学生初中生物知识,又要深化高中生物教学,任务量是相当大的。只有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充分利用当地教学资源,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生物教学一定会搞好的。

参考文献: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大学出版社.

高一生物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一生物;教学方式;学法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1-104-02

通过高一学生开学两个月时所做的生物学习情况随机调查,我发现在学生对待生物课方面,大多数学生迫于升学的压力,不得不学,但不感兴趣,所占比例高达29.5%,大约有14.8%的学生上课觉得无趣,有时发呆,与同学说小话;能听懂课但经常容易走神的学生所占比例相当大,约48.2%,在课堂上能积极思考问题,踊跃发言,觉得很有趣味性,这部分学生仅占到12.5%。

调查发现,在生物学习中43.5%的学生学了知识不会做题,死记硬背,没有好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导致学习效率不高。约1/3的学生临场发挥欠佳,约1/5的学生听不懂老师讲课。学生自认为基础不好,学习方法需要改进的分别占到25.5%和38.8%。对于一些生物学上开放性问题,30%的学生有兴趣深入探究,28.3%的学生根本没有兴趣。在平时生活中,遇到现象是否思考过用所学生物学知识去解释它,47.2%的学生有时思考,基本不思考及从来不思考的人分别占到了34.3%和13.3%。

在学生学习生物的方式上,基本能做到课堂认真听讲,约1/3的学生能够课前预习,课后认真复习,自学并深入探究的占到了21.1%。最有效的学习生物的方式是问老师,占到了42.2%。

针对以上问题,要转变观念,从过去单纯研究如何教,转向研究学习的主体―学生如何学。陶行知先生也曾说:“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从调查结果看,在高一生物学科的教学中重教轻学的现象较为严重,教师只顾埋头教书,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缺乏指导,致使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学生能力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提升。生物学科不比其他学科,学生都有多年的学习经验,大都有一套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由于中考不考生物,这就导致学生对初中生物具体有哪些内容没什么印象,更不知道是怎么学习的。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讲面对“全新的学科”,“全新的知识”学生有的是茫然,是不知所措,而有效的学习方法是要靠尝试取得,可是高中学习,没有他们可以用来尝试的时间,这样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引导学生从思想上重视生物学科,由于高考指挥棒的作用,学生从生物在高考理科综合中的分值少,只有90分,而其他各科都在100分以上,进而得出生物对高考总分贡献小这样一个结论。正是由于这样一个存在于思想深处的想法,致使大多数学生都不能对生物学科的地位给予一个正确的认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各学科投入学习的时间上加以分析,其他学科如语文、数学从小学开始学习,物理、化学等也至少是从初中开始学习,而生物只不过是从高中才开始正式学习,高考中他的理论回报就高达90分的分值,相比其他学科多则十几年,少则五六年的学习时间投入,任何一门学科平均一年的分值也比上生物。这样分析自然显的很有说服力,必将使学生认识到生物是所有学科中花费时间最少,而又是最容易得分的学科。其次,引导学生认识生物学科的特点,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一、观察和实验的指导

生物学科的内容不仅包括大量的科学知识,还包括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重视知识的学习,还需要重视学习和体验生物科学研究的过程,并且从中领会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学生的学习从感性认识开始,以感知为基础,而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活动。生物学科的直观性很强,教师除了提供挂图、模型、标本、实物、录像等丰富的感性材料外,还应指导学生多接触动植物和大自然,留心生活中的生物学知识。

在观察具体事物时,要指导学生明确观察内容、步骤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通过观察得出结论或验证结论。刚刚接触高中生物的学生,由于知觉的无意识性,往往显得手足无措,因而教师应充分运用心理学的注意规律,使他们的注意力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比如观察的步骤一般是由整体到部分,从上到下,从前到后,由表及里。观察的方法有全面观察、重点观察和对比观察等。全面观察的要求是认真、细致、全方位,全面观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有利于形成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重点观察就是结合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对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地观察。

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还应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实现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二、阅读指导

阅读是自学的基础,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它还有助于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生物有一半是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于生物学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阅读从时间上分为课前、课中、课后阅读。课前阅读可以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听课;课中阅读帮助形成正确的概念、原理和规律;课后阅读温故而知新,梳理知识形成网络。只有学生明确了阅读的意义,才能积极参与阅读并乐于阅读。

在阅读时要指导学生做到眼、口、手、脑并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知识深加工的指导

新授课后或阶段性复习时,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加工是理解整理知识的过程,是去粗取精浓缩知识的过程,是去伪存真形成真知的过程。常见的方法有比较法、分类法、联系法、归纳法等。

四、记忆方法的指导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学习刚结束遗忘也就开始了,并且遗忘表现出“先快后慢”的规律。

教师在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及时复习,一章节一单元结束后应及时进行阶段性复习,与遗忘作斗争。

记忆一般包括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两种。机械记忆适用于无意义的材料,如生物学上的数据。生物学绝大多数知识都需理解记忆,而理解记忆又建立在比较、分类、归纳等基础上。如用比较法记忆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具体过程,利用知识体系由点到面去回忆有关知识点,此外还有联想记忆等方法。

学有法而无定法。教学中我们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学法指导,力求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力求学生形成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对于少数学习特别困难的学生要双管齐下,既要指导学法又要培养他们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兴趣,增强学习的信心,使他们走出学习的低谷。

高一生物范文第4篇

一、认真钻研教材。为更加透彻的理解高中新课程教学工作的要求。认真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除了加强基础知识的掌握外,更注重的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课堂中经常地渗透有关生物热点新闻,让学生积极参与生物科学知识的传播,促进生物学科知识进入学生个人的生活中。

二、关注学生。通过一年的教学让我深刻的感觉到做为一名教师。更应该关注学生情感的培养,用心聆听用心体会学生的感受。"缺乏情感的认识失去了认识的深入。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考。"对于犯错误的学生,不应打骂、讽刺他而应该和颜悦色的开导他只有这样,课堂才能真正成为师生智慧飞扬的新天地。

三、作业的设计中。对不同程度的学生留有不同水平的作业,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发展、提高。对自觉性不高的学生,实施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其作业的质量。做到每一次的作业都能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对于部分中等学生的作业利用晚自修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

四、课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很多问题,因此写好课后反思是提升自我教学能力的一种好方法,通过反思记录自己的感受、体会、评价及修订(再备课)总结积累教学经验,寻找更好的更适合我学生现状的教学方式。

五、多听课、多交流。教师之间的相互听课交流能够大大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本学期我除了积极走进本校老师课堂外,还参加了晋江市组织的教学研讨活动,与有经验的老师多交流,提高自我素质的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高一生物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高一生物教学 学习能力 培养方法

高一学生刚结束初中生活进入高中,在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上要经历一段时间的适应期。高中教师担负着培养学生能力的重任。大多数学生不能主动学习,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尚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高一生物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高一生物课堂上也应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渐提高思维能力,通过思维能力的提高促进综合学习能力的提高。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让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主动领悟生物学科的知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需要改变以往单向被动的学习模式,需要生生与师生的双向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的,需要进一步实施开放式教学,为学生营造主动探究学习的氛围,利用小组讨论或探究式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讲“遗传”一章时,对学生提问:如果一对夫妇的色觉正常,但其父母都是色盲患者,那么他们的儿子患有色盲的概率是多大?这样进行开放式提问,首先让学生依据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并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之后在老师的带领下对此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最终将自己的思维过程与老师讲解的思维过程进行对比,从而形成正确科学的思维方法。

二、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合作学习能力是高中生必不可少的学习能力之一,教师在高一生物课堂上更需要发挥引导作用,结合课程特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首先,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生物是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其中有许多知识都是与许多社会热点紧密联系的。新课标改革背景下的生物学科发展更强调了学科发展与社会生产生活的联系,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动力,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配合教学目标,创设合作探究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强调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所扮演的角色,不仅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还要引导学生明确自身的责任,从而在小组中作出贡献。学生作为个体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融会贯通、集思广益的过程,因此要引导学生明白合作学习的目的,避免在小组中出现团体化、排他性的情况。最后,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技能。由于长期以来受我国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学生在学习中形成了被动、僵化的学习方式,在学习中互动交流较少。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够改变传统学习中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相互隔绝的现状。在合作小组中学生不仅能够分享学习方法,还能分享彼此的思维方法,以及分享个人生活经验,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尊重小组成员,学会理解组员,学会理解对方,善于听取不同的意见。总之,在高一生物课堂上要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及变革学习方法等手段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懈动力,也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重要竞争力,因此在高一生物教学中也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新课标背景下要求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营造民主、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将学生的思维局限于课本上,难以开放思维、发散思维。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如利用图文、视频、音频等使得课堂更加丰富、生动、活泼。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发表个人意见,与教师交流。例如讲到“水分子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创设想象的情境,让学生将这一现象与我们现实生活所观察到的现象联系在一起,从我们为花浇水,联系到为何要将水浇在根部,再分析这些水是如何通过花的根部传输到花的茎叶中的。整个过程让学生自主思考,并且思考是什么原因实现了水在植物体内的传输。通过自主思考和探究,学生逐渐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并且不局限于课本知识。此外实验教学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理论与实践结合是实现理论到实践飞跃的关键,当前的生物教学更强调培养学生的操作应用能力,因此就要在实验教学中改变传统依葫芦画瓢的教学方式,要让学生自主设计,明确实验目的、实验方法,通过开放性实验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其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随着生物教学改革的推行,在高一生物教学中,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应通过变革教学思想,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适应现代化人才培养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乔叶.“两少一多”学生物——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效率的感悟[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2).

[2]吴雪琼.从“授之以鱼”走向“授之以渔”——浅谈新课程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09(07).

[3]陈东龙.如何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学周刊,2011(06).

[4]周湘.高中生物课中“五步互动”自主学习教学方式初探[J].中学生物学,2010(05).

高一生物范文第6篇

一、相互尊重是师生互动的基石

生物在初中是非重点科目,很多学生刚进入高一后不重视这门学科,并且不知道该如何学习。很多是学生喜欢某位教师才喜欢上这门学科的,因此,作为一名生物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要穿着合体,优雅大方,面带微笑使学生赏心悦目,年轻教师要青春活泼有朝气,年纪大的教师可以干净简洁健康沉稳,展示完美自信的自己,这也是对学生的尊重。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形象只是开始,师生互动本身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师生情感交流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要让学生永远喜欢你,教师就要尊重、理解、关爱学生,爱是信任的基础和前提,但爱是宽容不是纵容,是公正不是偏袒,爱要恩威并施,要赏罚分明。教师心里有了学生,学生就愿意和教师在一起,乐于探究你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把每一部分内容学好。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坚持以导学案为载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做到先学后教。导学案要精心设计,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问题层次化、问题情境化,设置问题有针对性,要巧妙,可以是富有趣味的问题,能引起学生兴趣,诱发学生思考;也可以是承上启下的问题,通过温习旧知,为学习新知打下基础,并引出新知,吸引学生很自然的进入到新课之中;可以是具有小组合作探究引发深刻思考的问题。比如在《减数分裂》一课导学案设计时,设置问题:减数分裂怎样让子细胞染色体数减为原来的一半呢?假设1.体细胞染色体不复制,细胞一分为二,产生两个生殖细胞。假设2.体细胞染色体复制后,细胞连续裂两次,产生四个生殖细胞。让学生分组讨论数量减半的可能性,通过问题使学生由未知到有知、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此入彼地掌握知识,增强学习能力。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学习本身是枯燥的,教师要让生物课堂焕发活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并且乐于学习。首先,设置悬念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学习兴趣。比如,黄豆种子在萌发成黄豆芽的过程中,有机物减少了。关于这一说法,“有机物减少了,而黄豆芽的重量为什么又增加了呢?” 其次,巧妙地使用幽默导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细胞膜的结构像花生糕,花生米像蛋白质分子,爆米花像磷脂分子,花生米以不同的深度覆盖、镶嵌或贯穿于其中,糖类和ATP比喻成家里的存折和口袋里的现金,高温和低温对酶的影响比喻成人死了和睡着了。再次,启发学生自觉思维,引用俗语、广告语等学生耳熟能详的东西设问:“都说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什么做的呢?植物是什么做的,细菌又是什么做的呢?”讲《减数分裂》时用广告引入“我来自爸爸,我来自妈妈,我俩结合是娃娃,爸爸提供的是,妈妈提供的是卵细胞,和卵细胞都是生殖细胞,生殖细胞是如何形成的呢?”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由浅入深层层分析,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设置情境,放手让学生自己操做

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生生互动关系,会明显提高生物课堂效率。但“互动”不是在课堂上多问几个问题,多做几道练习就可以了,教师要创设一种生动的课堂情境,或者安排学生体验现实的社会生活,或体验某个典型角色,或体验某种社会情感。学生通过身临其境来获得对于课本内容的真实感受,以此激发学生内驱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丰富思想情感并提高学习效果,做到与学生在知识上、情感上的交流。如在讲《有丝分裂》时,可让学生自主预习,分成小组用橡皮泥模拟各时期的特点,在课堂上展示,并由其他小组指出不足,教师适当点拨。然后把教室当作一个有丝分裂的细胞,让几位学生拿道具扮演细胞中的染色体,通过表演来模拟整个有丝分裂过程。这样的教学情境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生物的兴趣,同时增加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效果。在生物课堂中注重情境的创设是师生情感的催化剂,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奠定基础。

五、及时反馈,让学生了解自己

师生互动包括学生对教师布置内容的理解以及教师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了解,也就是反馈。通过反馈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纠正。导学案、作业和考试是最重要的也是基本的手段。首先是导学案方面,根据学生的层次、程度、班与班之间的差异,除布置课本要求的题目以外,可适度增减题目,所增加的题分基础、较难和提升三个方面:其次是布置一定数量的作业,要符合学生实际及课程要求,尽量杜绝照搬答案,不加思考地照抄,提高作业的信度;最后争取每周至少一次章节测试,及时讲评,有利于学生对学习活动做出调整,做对了,可强化正确的方法与技巧;做错了,可在错误尚未定型之前就给予否定,把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样的及时反馈,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印象鲜明,记忆深刻,扎实地掌握好基础知识。

高一生物范文第7篇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 遗传概率问题 “误” “悟”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课堂教学不仅要关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更应对学生如何掌握和获得知识的过程与方法予以关注。特别是对于学生在掌握和获得知识的过程经中常出现的错误要予以关注。因为“错误”往往是发现“真理”的契机。高一学生初学遗传规律时,对遗传概率的计算经常出错,课堂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勇敢地将错误展现出来,通过对自己错误思维的过程与方法的剖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学会从“误”中“悟”。

一、忽视概率的前提导致错误

例:两只杂种黑毛兔杂交产下四只小兔,则这四只小兔的表现型是(D)

A.三黑一白 B.全是黑色

C.两黑两白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典型错答:A。

误区分析:这是一道遗传的分离定律常见题目,高一学生初学概率,解题的常规思维是亲本基因型为Aa×Aa,则后代表现型应该符合3:1的性状分离比,即三黑一白。而并未想到3:1分离比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后代数量足够多,而此题只是一次实验且后代只有4只兔子,实验结果一定是偶然的。所以错误主要是学生对概率的前提理解不到位,未能从统计学意义上理解概率。

“误”中“悟”:概率的本质是描述某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它揭示的是随机事件在相同条件下做大量重复实验时所表现出的一种规律,也就是说概率的前提是样本需足够大对于一次实验来说,其结果是随机的,不确定的。

二、重复计算概率导致错误

例:父亲正常,母亲为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他们婚后生了一个白化病孩子,则这对夫妇再生一个白花色盲男孩的概率是(1/16)。

典型错误: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AaX■Y×AaX■X■后代为白化色盲男孩的概率计算为:1/4×1/4×1/2=1/32。

误区分析:学生在计算此题时将白化色盲男孩当做三个相互独立的事件处理,即:白化、色盲、男孩。这样概率似乎理所当然计算为:白化概率×色盲概率×男孩概率=1/4×1/4×1/2=1/32。而未考虑到伴性遗传的特点是表现型往往与性别相联系,此题中患色盲的一定为男孩。因而导致概率重复计算而不知。

“误”中“悟”:要注意到概率计算中相互独立事件的“真”“伪”,概率计算中真正的相互独立事件是指事件A、B同时发生的情况下,事件A发生与否不影响事件B的发生(反之亦然)而有些相互独立事件并非真正相互独立,它们存在内在联系,特别是伴性遗传类题目要特别小心。

三、不理解概率的概念导致错误

例:如图是某白化病家族的遗传系谱,请推测Ⅲ-10与白化病男子结婚,生白化病孩子的概率是(1/3)。

典型错误:Ⅲ-10基因型为:2/3Aa或1/3AA白化病男子基因型为aa,则他们后代患病的概率为:0或1/3。

误区分析:学生在计算此题时的思维过程大致如下:Ⅲ-10基因型为2/3Aa或1/3AA白化病男子基因型为aa,则他们后代患病的概率可以分别考虑,当Ⅲ-10基因型为2/3Aa时与aa婚配后代病概率为2/3×1/2=1/3,当Ⅲ-10基因型为1/3AA与aa婚配后病率为0。

高一生物范文第8篇

关键词:第一节课;思想准备;情感准备;知识经验准备;课堂准备

送走了高三,迎来了高一,怎样为新一届学生上好第一节课呢?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好第一节课就是为我们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拉开一个漂亮的序幕。因此,需要我们教师多费点心思,好好地准备。

一、思想准备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思考自己的教育思想理念是否与时俱进,在信息库里继承了多少传统文化的精华,吸收了多少现代的元素,还需要给自己补充点什么营养。作为学生,我们对他们的思想和心理有多少研究,每一个上了高中的学生都必须走过高考这道关,那我们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应该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呢?显然,我们不能把学生训练成储备知识,应对考试的机器。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我们需要利用学科的优势多一些生命的教育。我们要在传授知识、训练思维、关注情感、塑造人格,使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技能、提高科学素养的同时,使学生学会善良,懂得责任,拥有感恩之心。说到这些我们就能体会到,我们不仅仅是某某学科的教师,更是许许多多学生健康成长的人生导师,我们的教育过程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还需要有滋润灵魂的温暖和激活心灵的智慧。

二、情感准备

每个人都有自己丰富的情感世界,教师的情感不仅需要高尚、无私,而且在实际工作中更需要多一份细腻,多一份平和,多一份温暖。开学了,一张张陌生的脸上挂着天真、幼稚,甚至还有些胆怯,但要不了多久他们就会暴露出玩劣的一面。他们文明守纪、刻苦用功,你开心;他们竞赛得奖,考场获胜,你高兴;他们犯了错误,你的心会怎样呢?惊讶、愤怒、失望……狠狠地教训、严厉地处罚......如果我们的情感世界多了些宽厚、仁爱、包容,我们就不再激动、愤怒、“错误”是学生成长的阶梯,我们要用平和的心冷静对待,给学生一次机会,多一次善意的提醒和温暖的鼓励,大手拉小手,共同生长,一路相伴。

三、知识、经验等准备

1.对于有多年经验的老教师来说,这可能不是什么问题了,其实不然“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在专业知识方面我们需有一定的宽度深度。教材在变,学生在变,生物科学的发展新月异,我们不能只会教“教材”,而是要用活的“教材”育人。再加之教育理论也在不断地发展,因此我们应及时补充新的知识,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教师的知识储备已不能是“一桶水”,而应是一条长流不息的小河。

2.经验的准备,多年的积累,也许让我们每一天都轻车熟路,但可否是“涛声依旧”呢?“教育”是一个需要创造的过程,我们需不断地反思、实践、积累,更需要虚心学习别人的经验,体会、感悟、再实践……

3.有关学生方面信息的准备。“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怎样尽快获得学生的信息呢?首先,我们要仔细翻阅初中阶段的教材,搞清学生已经学过的内容,研究教材的知识体系,了解课本中那些贴近生活的知识点,以便和将要学习的知识对接。其次,我们可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获得信息。这样,不仅可调查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情况,还可调查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个人爱好、学习兴趣、心理期待等。教师获得了这些重要信息,在第一节课上有备无患。

四、课堂准备

1.形象设计。第一节课,第一印象,这会在学生心灵的底片上留下清晰的印迹,因此,教师需要高度重视,衣着不一定光鲜,但要整洁、利索,精神焕发,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当教师带着愉快的心情,微笑的面容,亲切和蔼的教态,幽默机智的谈吐走进课堂,课堂很快就成为一个温暖的情感场。“未有曲调先有情”,教师与学生心灵与心灵间的距离就会大大缩小。

2.自我介绍,宜用朴实的语言,开朗的心态。展示教师的魅力,体现教师的智慧,最有效地莫过于讲个小故事。故事中的教师应有拼搏精神,强烈的事业心,有宽广坏,有渊博的学问……当然,也不妨亮出教师的小缺点,以便让学生监督。这样,学生不仅会敬佩教师的学识,更会喜欢教师的坦诚。

3.欣赏学生。学生刚到新环境,人生地不熟,心中不免有些孤独,在心理上更需要一些温暖。教师要根据前面的问卷调查和细心观察,找出学生过去的辉煌,给予充分的肯定。教师从当前的状况中发现“亮点”,给予表扬激励,教师让每个学生的心理期待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4.学科介绍。从生物教学角度看,这是第一节课的重点。学生头脑中的生物学知识比较贫乏,但绝大多数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还是比较浓厚的。教师通过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的研究,找准切入点,利用多媒体,进入互动,可以激发学生回忆、想象,提高学生的兴趣。例如,从细胞入手,回忆细胞结构、功能,想象细胞更细微的结构,然后播放一个细胞(受精卵)发育成一个婴儿的过程的视频,加上精彩的点评,解开心中“我从哪里来”的困惑,感受一个生命诞生的神奇,一个生命孕育的艰辛,从而使学生懂得珍惜亲情,学会感恩。从日常生活入手,如生活习惯与疾病的发生,艾滋病、肿瘤的预防等,还可以从国家安全、社会生产入手,生物武器的研制,食品安全的保障,环境污染的危害及治理等等。总之,人类的衣食住行生存发展与生物科学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通过交流讨论和教师的暗示,让学生心理产生一种强烈的冲动——“一定要好好学习生物这门课”。

5.目标学法的介绍。教师可先简单阐述本学期的知识、技能(实验)目标,情感态度提升的目标。然后,教师应告诉学生学无定法,但需要稳定而不浮躁的心态,因此要调整好心态,消除顾虑和畏难的情绪。最后,教师可介绍一些可行的学习方法,如记忆联想法、抓关键词法等,最好强调所有的方法都需要使用这种方法的人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才能使这种方法更灵验有效。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对于将要发生的教育过程,如果我们都能精心地策划,架起心的桥,接上知的链,即使不能时时精彩,至少也可以少一些遗憾。

参考文献:

1.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2.段晓刚、何梦元,《生命科学探索》[M],吉林大学出版社

3.高万祥,《优秀教师的几堂必修课》[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高一生物范文第9篇

一、课前对新授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合

为了能在有限的45分钟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生物知识,教师在进入课堂前要先研究教材,吃透教材的精神,认真研究新课标和普通高中新课程生物学科教学要求,明确各部分内容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以及预期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最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做出一些适度、合理的个性化处理。

1.对生物发现史等教学内容进行列表处理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新教材重视生物事实的发现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让学生领略生物科学的发现过程是生物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内容。根据课文的叙述,教师应首先在课前列出表格,帮助学生理清科学史的发展过程。 例如: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中,教师可根据材料、试剂、条件、现象、结论,列出表格,对课文内容和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进行整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这种表格处理方法能明显地体现出知识点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使学生看了一目了然,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对教材的重难点,有选择地使用课件

在必修模块中,有一些重难点较微观、较抽象,在课前教师应选择好课堂教学的课件和Flas,使抽象和微观变为形象和直观,帮助学生理解,有利于攻克教学的重难点,突出教学重点,扩大视野,加速达成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必修三模块中,有许多与生物的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知识点就是重难点,如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传导、免疫调节,还有植物生长素的运输等,这些知识点是重难点又较微观,难以用实物展示,这时极需课件辅助教学。在课件的演示下,学生对一系列过程印象更为深刻,对知识点的理解加深,对提高教学有效性十分必要。

二、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

有了兴趣就会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发展成为最有效的学习动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生物实验,在实验目的、操作程序、实验现象、结果分析等环节上多下工夫,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我认为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经常启发学生从认识生物现象去获得生物知识,或用生物知识去解释生物现象,使学生感到所学知识与生活联系密切,能够解决许多日常生活问题。例如,在学习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时,以检测某人尿液中的糖含量来判断他是否有可能患糖尿病来激发学习欲望,会有很好的效果。②迁移是以先前的知识学习为前提,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掌握得越牢固就越有利于迁移。因为只有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才能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概括问题的能力,才能使学生易于觉察事物之间的关系,掌握新旧课题的共同点。

三、小组合作探究与有深度的思考并行

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才能真正参与学习,使课堂充满生命气息。在提高课堂效率的背景下,高一生物课提出“倡导探究性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建立学习小组。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的教学组织形式,其目的是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以老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单向教学模式,使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以充分的发挥,在优势互补中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就某一个课堂教学内容,首先让学生自主自学,自我认知,自我总结;然后小组合作交流,最后在全班进行汇报小组结果,老师做出点评。在小组合作探究后,还要有揭示出教学内容本质的问题的提出。不仅让学生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

四、恰当比喻使知识简单化,增强课堂教学实效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有这样的困惑:对于生物学中一些抽象的理论和概念,如果在课堂中尝试了比喻教学,使抽象的知识趣味化、简单化,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的学习状态达到最佳。例如,在学习ATP这节内容时,学生知道多糖、葡萄糖和ATP中都含有能量,但能直接用于生命活动的只是ATP。对于这三者之间的能量关系学生很糊涂,使用时容易混淆,如何使它们简单化呢?我用了这样的比喻:把多糖比做支票,葡萄糖比做百元大钞,ATP比做一元小钞。提问学生:如果我现在手上拿有一张两千元的支票,他想买一斤西红柿,他该怎么做?学生就会回答说:先把支票拿到银行兑现出两千元现金,然后再换出一元小钞就可以了。对于学生的回答我给予肯定,通过这样的比喻学生马上就明白细胞中的“百元大钞”相当于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大分子,ATP分子就是那个可以在细胞内流通的“小票”,即能量的通货――直接能源物质。这样的教学可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高一生物课堂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高一生物新授课课堂教学有效性。

高一生物范文第10篇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热爱人民教育事业,认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树立素质教育思想,积极投身教育改革,治学严谨,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严于律已、宽以待人。教育思想端正、关心、爱护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服从组织安排,吃苦耐劳,任劳任怨,认真执行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积极完成本职工作,以校为家,以人为本。

二、教学方面

中学生物学九年义务大纲中明确要求:中学生物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不再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开始关注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开始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形式;不再过分强调学科本位,在教学中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开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注重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总结出生物学教学必须加强直观教学。首先学生经验较少,形象思维占优势,概念的形成需要直观形象来帮助感知和理解;其次,高一生物学教学内容是细胞,从走进细胞开始,细胞的组成成分,细胞的结构,细胞的物质交换,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细胞的生命历程,相当于把细胞的生老病死以及各个阶段的特点全部了解一遍,细胞是我们用肉眼看不到的东西,学起来比较麻烦,比如说细胞器,细胞膜,细胞壁,细胞核,以及细胞的分裂等,非常抽象,如果能够在抽象的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模型,那就简单直观多了,像细胞核的模型等,还有就是如果充分利用好多媒体课件也会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理解内容。为此,在上每一节课之前,我除了写好教案,还精心准备好这一节课的多媒体课件,还有就是充分利用好我们的辅助资料导学大课堂,因为其上面的知识预览设计的非常好,相当于我们所要求的学案,虽然因为时间关系,教学内容不是很好的完成,尤其是最后一章只是重点讲了一下细胞的增殖,其他的只是简单的讲了一下,由于我们的学生基础不是特别好,所以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了,我上课的基本流程是:让学生自学课文,并让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做导学大课堂上的知识预览; 然后让他们自己互相指出错误,并且提出问题。这样就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由“接受”转向“发现”,由单一、机械的“听讲” 的被动状态逐步转向“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积极主动状态。从而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说,这是比较成功的。它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多种能力,如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等,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问题与反思

1、由于中考不计成绩等原因,不少学生对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兴趣和主动性,严重影响高中生物教学,有的学生连什么是细胞也不知道,而我作为引导者,在这方面没有及时地给与正确的引导,以至造成部分学生出现厌学甚至不学的情况。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是激发学习兴趣的首要条件,因为它是推动学生主动积极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因此在生物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要积极主动地对学生进行目的教育。

2、进行目的教育,是培养学习兴趣的必要手段,但更重要的兴趣培养还必须始终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例如一些易使学生感到难理解的抽象概念、单调枯燥的知识,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中,若能恰当地将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寓教于趣,寓教于乐,便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强烈地学习兴趣,从而有利于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对于这一点,我做的还不够好。

上一篇:生物科技范文 下一篇:高中物理试卷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