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半期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2 17:01:30

高一半期总结

高一半期总结范文第1篇

一、指导学生科学预习

很多学生在初中时就没有预习的习惯,只是上课时一味听老师讲解,然后课后根据老师讲解的例子加以模仿练习,就能够考出挺不错的成绩。上高中后,保持原有的学习方式,认为预习可有可无,即使预习也是简单地阅读一遍课本,然后就开始听课。月考之后,面对自己的成绩,感到空前的失败,惊慌失措,痛苦不堪。主要是因为初中数学内容相对简单,大都以形象、通俗的语言进行表达,而高一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就一下子接触到抽象的符号语言、图形语言、逻辑运算语言等,学生难以适应。同时,每一堂课的内容在“量”上也急剧增长,很多学生无法接受并消化。因此,课前预习对于提高课堂听课效率,显得十分重要。教师在指导学生预习时,首先应该粗读课本,大概了解本节课要上的内容。其次要细读,认真阅读本节课的重要概念、重要公式、重要法则等,最好做到熟记。对于在预习中不理解的内容,要做好摘记,以便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评,提高听课的针对性。在预习中用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有关旧知识,要进行补缺补漏,以减少听课的困难,提高思维能力。最后,教师要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监督落实,让他们能够长期坚持预习,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形成良好的自学能力。

二、指导学生科学听课

良好的预习习惯,就是为提高听课效率服务的。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在知识的难度、深度、广度上都是一次质的飞越,在能力要求、思维方式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能不能掌握好所学的知识内容,听课质量的高低显得尤其重要。很多学生在初中时听课带有很强的随意性,有时候很认真听,有时候不听也行,而且往往无法集中精力从头听到尾,由于初中数学内容相对简单,因此考试成绩还过得去。但是,高中数学较深奥,知识内容之间联系紧密,一旦哪一节课的内容没掌握好,便直接影响到后续内容的学习,因此,每一节课的内容不分轻重,都很重要。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听课时要反复强调,要求学生提高听课的韧性,能够做到全神贯注地听好45分钟,提高听课效率。指导学生在听课过程中要认真听老师对知识讲解的过程,弄懂知识的来龙去脉,以便熟练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要认真听好老师对重点内容、难点内容的分析,特别是自己在预习中记下来的不理解的内容,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要认真听好老师对例题的讲解思路及所用到的思想方法,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要认真听好老师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以丰富自己的解题手段和解题技巧;要勤于思考,多动脑筋,特别是一个题目解完后,要进行及时反思、总结,提炼方法与技巧,达到“解一题会一片”的效果,以摆脱题海之苦,有效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三、指导学生科学笔记

提高听课效率的重要手段就是做好笔记。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只听不记,有些学生却只记不听,这些不良的听课习惯都不可能达到好的听课效果。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科学地记笔记,记笔记就是为了提高听课效率。所以,记笔记要服从认真听课,在适当的时候记录;要重点记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解题方法、解题技巧、解题思路,以便启迪自己的解题思维,开阔解题视野,培养解题能力,提高解题水平;要记好课堂上未听明白的问题,以便下课后,及时请教老师或同学,把问题弄明白,不影响后续内容的学习;要认真记易混易错的题目,并用彩色笔加以标记,引起自己对这些题目的重点关注,特别是考前要做重点复习,保证自己在考试中不出错;要认真对待笔记本中的每一道典型例题,经典解题方法,巧妙的解题技巧,做到完全理解,让它们变成自己的东西,并在今后的学习中熟练运用。

四、指导学生科学解题

“解题是数学的心脏”。学生对课堂知识掌握得如何,归根结底都要通过解题得以体现。俗话说得好:“学好数学要做大量的题,但反过来做了大量的题,数学不一定好。”不能以做题多少论英雄,而是要提高解题的有效性,做题目的在于检查你所学的知识、方法是否掌握得很好。如果你掌握得不好,甚至有偏差,那么多做题的结果反而巩固了你的缺欠。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解题时,要让学生明确不能为了解题而解题,而是要通过解题,对自己做过的题目进行反思、总结,提炼出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解题技巧,做到知识成片,问题成串,并在今后的练习或考试中加以运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一半期总结范文第2篇

第一:社会、家庭、学校以及学生间关于高考重要性的舆论压力的增加。一方面这强化了学生努力学习提高成绩的心理暗示,但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尤其是“差生”)对于提高成绩的心理负担。

第二:高三阶段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逐渐成熟,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不断增强,这一方面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家长和老师教育的目的,生存竞争的压力和学习的意义,同时成熟刺激和独立的愿望与其自身不足的生存和负责能力的矛盾也会影响学生成绩的提高。

第三:社会和书本知识的不断丰富和学习经验的不断积累,使得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判断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提高成绩,应对高考的挑战提供了可能,但现实社会中多元生存选择和学习本身意义和价值的思考,又使学生陷入困惑。对于学习基础原本薄弱的学生来讲,可能会走向厌学、弃学的极端。

如何发挥高三这特殊学期的积极因素,引导学生不断的增强自信,提高学习成绩,是每一个高三教师都会思考的问题。进入高三以来,我在学生的教育转化方面有两个阶段性失败的案例:

案例一:栽花成柳,学科学习方法指导缺位

学生刘X,女,父母离异、但性格温和大方,是我班主任工作的得力助手,学习一直很努力。高一、高二成绩却平平:语文、历史、政治总体在及格线上下,英语、数学、地理长期不及格,总分在420左右徘徊。

进入高三后该生更加发奋刻苦,积极主动,除生病外每天都是最早到班,晚自习后最晚离去,城区的她周末还留校学习,时间的利用非常充分但学习没有计划性而且效率也不高,并且该生在高三上期出现了失眠和间歇性头痛等症状,身体素质大不如从前。针对刘佳在学习和生活的情况,我找她多次谈话,给她制订了较为科学的作息时间表,鼓励并监督她参加一些体育锻炼。同时分别与她的父母联系沟通,建议他们平时多关心她的生活和心理,要让她感受的家庭的温暖。

四次月考和“一模”、“一诊”考试总结分析,该生成绩的数学(总平均110分)有了很大的进步,语文、历史、政治平稳发展,地理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英语却没有起色(总平均75分)总平均分470。这50分的进步主要来自数学成绩的提高,这和数学老师的教导以及原班长在课余时间在数学上给她的指导有关。但该生的教育和转化总的来看是失败的,因为学生的刻苦努力并没有实现较大的进步,而且在该生弱势的科目,英语和地理的提高上依然困难重重,因为据我的观察她在这两个科目还没有入门,在紧张的高三学习中她并不知道如何在这两个科目实现成绩大幅度的提高,时间和学科间的冲突也决定了她不可能为了提高弱势学科而放弃其它学科成绩的提高。

过多的知识漏洞,使得她需要有该学科的老师悉心亲自的长时间指导,给她制订详细的学习计划并监督执行;需要来自家庭和老师更多的鼓励与关心让她感到温暖,学习充满自信;需要老师指导她更加理智的处理学习和感情的关系,实现更大的进步。尽管这在客观上有很大的困难,这对老师的要求非常苛刻,但是教导这样认真刻苦,懂事且有礼貌的学生对于每一个老师来讲再大的困难和付出都值得!

案例二:家教缺位,积重难返

学生邓×,学习基础较差,父母长期在外经商,除了给予充足的零花钱外,很少关注其发展。该生算是我班很“棘手”的学生了,除了对学习不感兴趣外其余的都很感兴趣,所以成绩很不好,很难有及格的科目,经常跟老师作对,破坏班级纪律,但他热爱劳动,热爱唱歌、电脑游戏、打架,但跟班级的同学关系还不错。

高一、高二几乎有一半的精力花在四处找他,与他谈心,跟他的父母联系上了。但他始终不为所动,进入高三依然我行我素,经常请假,即使在上课大多也是睡觉,或者在班级最后的角落里听歌、看杂志。

半期考试过后,该生申请退学,告别时的谈话让我感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失败。他说:“这些年给你添了很多麻烦,很对不起,其实我不是针对你们和学校的,是我自己根本不想读书,小的时候是害怕父母打骂所以才在学校学习,现在大了,我是怕我妈伤心,所以才在学校忍着,可我很痛苦不想忍了,我老爸也没有读过很多书,现在照样是董事长,那些博士、硕士还不是要给我爸打工,我读不读书都能当老总,再说了不就是一张文凭吗,只要有钱,我想要什么文凭随时都可以……”我还能再说什么,道理我可以跟他讲很多,但已经没有了意义,因为对一个家庭殷实的学生看来,今天我们为了升学而对他们进行的应试技能教育对于改变和提高他们今后生活并不会有什么帮助,反而在影响他当下的享受,让他感到生活的痛苦。

对该生所有的付出,看来都是白费,就提高成绩来讲是彻底的失败,但责任应该由家庭、学校和社会共担,该生各阶段老师的努力都应该有其意义和价值,但大多不是知识上的,比如该生敢于竞争,很会处理人际关系,也很关心父母等。该生以后的生活应该不会比他的同龄人差多少,尽管这可能跟我们今天的教育没有多大的关系。

案例一的情况,带有普遍性,案例二,很特殊,现在班级内不会再出现,也不希望再遇见。离高考还有115天,在新的学期要实现班级学生成绩的大幅度提升,从失败的教训结合现实班级的情况,作为班主任应该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团结班级的5位科任老师,认真分析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细致分工,科学的制订学科复习计划;对学科成绩较差的学生要关心鼓励,耐心指导不放弃任何愿意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生活的学生。

二是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给学生营造一个安定舒心,紧张有序的学习氛围;关注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主动性和危机意识。

高一半期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服装;丑;审美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9-0026-02

“服装”往往与美丽、时尚等词语相连,记录着每一代人追求唯美与经典的脚步,但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以往被大众所认为经典的服装美已不能适应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人们期望着打破传统审美法则的禁锢,使服装更加多元化,自由化,而“丑”就在这一过程中承担起了这个重要角色。

一、“丑”对于服装美学概念的延伸

何为丑?

古代哲学、美学家对于丑的介定是一种明确的概念。在苏格拉底《回忆录》中,他把美和效用联系起来,美必定是有用的,效用是衡量美与丑的标准,有用就是美,有害就是丑。古罗马时期的普洛丁,认为物质的本质就是丑,心灵克服物质的程度决定了事物的美与丑。丑是物质还没有完全由理念赋予形式,是被排斥在神和理性外的东西,而且认为美的整体不可能有丑的组成部分。

由此可见,对于丑的定义和分析自古就有,但丑在古代的美学与哲学研究中,往往是做为美的对立面,是排除于审美范畴之外的概念。它被统一定位为:一种“不完整的、扭曲的、可以引起痛感的”事物。

但是,服装中的“丑”是一个不同于‘假’和‘恶’的审美范畴。服装丑是服装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中介性阶段,是源自服装美,但又与服装美暂时对立,同时没有发展为更高一级的服装美时的不协调状态。

在后现代的服装领域,应从一个新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丑在服装设计实践与服饰艺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服装角度来看,丑虽是“畸形的、 片面的事物和现象”并且都 “破坏美的观念”,但正是由于这种破坏传统美的事物存在,使人们有机会寻找更丰富的服装美,即从丑中来寻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的美。由此可见,丑对于服装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

丑与美一直是做为辩证关系而存在,美丑相依,有丑才能显现美,有美也才能显现出丑。在传统美学里,丑被做为痛感的、不愉快的、否定的因素而存在,所以艺术设计的宗旨是遵循传统审美原则进行实践和创作,比如古希腊时的“和谐就是美”等法则直到现在还存在于服装设计审美标准当中。

但是,由于近年丑现象的流行,使人们对 “丑”有了新的认识。在当今的社会现实中,“丑”往往是做为一种破坏力量而存在,其破坏对象便是传统的服装美法则,以求得在服装中自由的表现服装形式与内涵,目的是从这种对丑的自由表现来发现新的审美方向,即符合人的个性化的审美需求。即在服装领域的美丑关系是,服装丑是为打破服装传统美而存在的,当传统的服装美学法则走到尽头的时候,我们需要从另一个角度来促进服装美的发展,丑就做为这种力量而存在,当我们从丑中重新寻找到新的服装美时,这种美已不再是固定不变的教条,而兑变为一种符合个性化特征的美。

所以,当传统美学从“丑”中汲取精华来扩充自己时,美的概念已不再像以往单一并具有严格的框架,而是变得更加丰富和自由。

二、“丑”对当代人心理需求的满足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们的各种需求在不断的发生改变,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受到压抑的心态需要自由的释放,他们梦想着可以打破传统桎梏的服装,以新奇与反叛来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巨大压力。而这种改变是植根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的。

从政治背景来看,由于受战争,以及由美国为首掀起的女权运动的影响,男女同权思想被强化和发展,女装上出现了否定女性特征的独特样式,人们开始冲破传统道德规范的禁锢,大胆追求新的生活方式,过去那丰胸、束腰、夸臀的强调女性曲线美的传统审美观念已无法适应时代潮流,这就为“男童式女装”和“杰尔逊奴样式”的出现做好了准备。这种样式的出现不仅反映了人们对大战后充满矛盾的社会体制的反抗精神,也是对传统女性着装审美标准的一个极大挑战。另外,还有发生在20世纪初的主义(nudism),这是人们寻求从虚伪的社会人向无拘无束的自然人的回归,这些都体现了人们对于突破传统审美模式的枷锁,寻求自由着装状态的强烈需求。

从艺术思潮的影响来看,每一个时代都有反映其时代精神的艺术风格和思潮,而这些思潮又会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比如出现在60年代后半期的反体制时装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反体制时装是一种无视西方正统保守的着原装原则和审美观的服饰现象,再加上避世派、嬉皮士们的长发和幻觉状态的T恤衫、披头士乐队的爵士乐以及波普艺术,欧普艺术等冲破过去既成体制的时装潮流,从而开创了一个创作来源多元化的服饰时代。①”而这些现象的出现,在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下无异被定义为丑陋的,病态的服装亚文化。

由此而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各种需求也在发生的极大的改变,她们需要一种打破传统审美法则的坚强力量,这样才能满足当代人们求新求异的着装需求。

三、服装中“丑元素”对于设计实践的拓展

服装审美对于服装设计起着决定性作用,丑的出现使服装审美转向了一种新的角度,而这种审美趋势的变化又会反过来刺激服装设计实践的发展。

在服装领域,当唯美与经典的东西走向尽头的时候,设计师就开始寻求新的手法来进行服装设计领域的创新,比如,近年来颇受设计师青睐的服装设计手法――未完成主义就很好的诠释了服装中丑元素的运用所带来的丰硕设计成果。

如果一件未完成的服装出现在服装设计秀场或者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肯定会受到否定和不认可。而这种以前被认为是丑的方法,在今天的街头反而到处都是。破洞的牛仔,不卷边的T恤已不算什么,时尚女性们故意毛边、磨破手肘的夏奈尔小套装、或马丁・马吉拉(Martin Margiela)故意未完工的真丝小礼服,抑或者 V&R用订书钉固定的可伸缩风衣都是这种未完成主义在现实生活中的反映。

“时装设计的未完成是通过故意保留时装中某些未完成的或不完整的部分,如毛边、粗缝、反缝、残缺、内外正反错置、碎片的拼接、暴露内部结构,一半完成得很精细而另一半只有粗略的轮廓,来艺术地呈现时装制作过程中的个性化风格的时装,它们有的仅仅为揭示时装创作这一动态的过程,有的则留下时装上未做成的部分或可变化的潜力空间,让消费者、观众有参与创作的机会,这样既保留展示了时装设计创作过程的阶段性花絮,同时又将设计创作过程与消费者,观众一起分享,从而扩大和延长了时装创作这一动态的过程。”

有时,服装设计师在工艺制作过程中也会留下一些“未完成的细节”,如约翰・加里亚诺(John Galliano)为DIOR设计的06春夏成衣,把以往人们认为是丑的一些元素运用的淋漓尽致,他在几条精致的礼服裙上留下不完整的镶边,一些在结构线上的镶边突然中断,给人不平衡的视觉效果,张显一种残缺美的风格。还在礼裙上留有用来固定褶皱的彩色棉线粗略手缝的痕迹,礼服上的海绵衬垫在外,正统的套装上还用坯布粗缝着定做客户的名牌,甚至裙身上还留有立体裁剪时标注人台结构线的黑色胶带,精美完成的一部分和故意“未完成的”另一部分并置形成了美丑对比的强烈效果。

由此可见,对于丑元素的改造和利用可以让设计空间更加扩大化,设计手法也会更为自由,正是由于设计师们站在一个全新的艺术角度来重新诠释服装美,才使服装美更丰富多彩,设计成果更加多样化。

四、总结:

“丑”――这个一直代表着邪恶与痛感的词语,在当今社会的服装实践中已经发挥了它巨大的功能性作用。它做为一种打破传统审美法则的中坚力量,不仅延伸了服装美的概念,为设计师们拓展了设计空间,还满足了现代人对服装个性化,多元化的心理需求,是推动后现代服装向多元化道路发展的不竭动力。

注解:

①李当岐.西洋服装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07.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9.

高一半期总结范文第4篇

建设鞍钢被列为“重中之重”

鞍山地区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和悠久的冶铁业历史,其铁矿资源在古代就被中国人开发和利用,近代钢铁冶炼业,则是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后开始发展起来的。1948年2月19日,人民解放鞍山。3月初,接管并逐步恢复了鞍山钢铁生产。随后,成立鞍山钢铁公司。1949年春,发出“鞍山的工人阶级要迅速在鞍钢恢复生产”的电令,鞍钢开始了全面恢复生产。

鞍钢是“156项”工程的第一批项目之一。1950年年初,、率领的中国党政代表团和苏联政府在莫斯科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贷款协定,3月27日又签订《关于苏联给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恢复和改造鞍山钢铁公司方面以技术援助的协定书》,并在10月25日签订了《补充议定书》。1951年lO月12日,苏联编制的鞍钢改扩建总体初步设计交付我国,中央人民政府于1952年2月26日予以批准。

根据中苏协议,苏方陆续派遣了340名专家到鞍钢工作,中国也陆续选派了600多名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去苏联学习。为了加强鞍钢修复和建设的领导,党和国家从东北、华北、华东先后调来500多名县地级以上领导干部支援鞍钢,并从中南、华东招聘了具有较高文化和专业知识的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

鞍钢非常重视管理与技术革新,炼钢厂推广“快速炼钢法”,于1952年11月22日创造出6小时零9分炼一炉平炉钢的新纪录,轰动全国,为此发来贺信:“祝贺你们在平炉炼钢生产上的最新成就。你们以高度的劳动热情和创造精神,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之下,创造了超过资本主义各国水平的炼钢时间和炉底面积利用系数的新纪录。这不仅是你们的光荣,而且是我国工业化道路上的一件大事。”

“一五”期间,建设鞍钢被列为“重中之重”。中共中央于1952年5月4日批示:“要集中全国力量首先恢复和改建鞍山钢铁公司。”在“全国支援鞍钢”和“为鞍钢就是为全国”的口号鼓舞下,鞍钢进行37项重点工程建设,其中在全国影响至深的是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和第七号炼铁高炉等“三大工程”。1953年12月26日,鞍钢举行“三大工程”隆重的开工典礼,此前发来贺信:“鞍山无缝钢管厂、鞍山大型轧钢厂和鞍山第七号炼铁炉的提前完成建设工程并开始生产,是一九五三年我国重工业发展中的巨大事件。”

“一五”时期是鞍钢大规模建设和生产发展的兴盛时期,全国钢铁工业总投资近一半用在鞍钢,这里成为我国第一个大型钢铁生产基地和新中国钢铁业的摇篮。

苏联“马钢宪法”引进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在工业生产的组织管理上,基本上是模仿苏联的办法。在苏联援建的同时,苏联的集权化科层管理方式也被引进到中国,当时苏联采用的是“马钢宪法”。

马钢即苏联的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公司,是苏联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对工厂管理有一套完整的办法,甚至上升到法律高度,这就是著名的“马钢宪法”。其要点是:实行一长制,不要党的领导;搞物质刺激,不要政治挂帅;依靠少数专家和一套烦琐的规章制度,冷冷清清地办企业,不搞群众运动,不实现群众路线,不搞群众性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

“马钢宪法”在苏联具有代表性,鞍钢当时实行的就是这套苏联工业管理模式,所属各个厂矿全面落实一长制经验,并相应建立起总工程师、总工艺师、总化验师、总检验师、总会计师的制度。当时,对苏联的经验没有人敢怀疑。虽然这种做法对快速恢复生产、医治战争创伤起到很大作用,但也有不适合中国国情的方面。

在全国的工业企业中推行“马钢宪法”,已经出现了削弱党在企业中领导地位的弊端,如何加强党组织对企业工作的领导,成为当时全国争论的最大焦点。20世纪50年代后期,群众已经开始对社会上盛行的长官意志、不尊重科学、浮夸蛮干等行为产生反感,尤其对苏联式的“一长制”极为不满,这就迫切需要一种人性化、民主化的管理方式取而代之。1960年,中苏两党的分歧接近公开化,“马钢宪法”被批评为“地地道道的修正主义办企业路线”。对此,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新的企业管理方式,提出在国营工业企业中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经理)负责制和职工代表大会制。一方面加强了党对企业工作的领导,同时,坚持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主,并得到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肯定。作为新的企业管理大法“鞍钢宪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它既是对“马钢宪法”的否定,也是对苏联权威的否定。

“鞍钢宪法在远东,在中国出现了”

从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开始,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适合我国实际的工业化道路,鞍山钢铁公司作为中国最大的工业企业,在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中走在了前面。

1960年3月,中央有关部门给鞍山市委打电话,要求总结鞍钢经验,向中央报告。鞍山市委在掌握大量事实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讨论,以鞍钢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活动为主要内容,起草了《鞍山市委关于工业战线上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开展情况的报告》。该报告在列举大量事实,讲了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之后,指出:继续彻底地批判坚持一长制、实行经济和技术挂帅、依靠少数专家办企业的资产阶级路线,坚决地贯彻执行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政治挂帅、依靠广大群众办企业的无产阶级路线;继续彻底地批判和克服教条主义和思想,进一步树立敢想敢说敢做的共产主义风格,使运动一浪高一浪地向前发展。

这个报告总结了鞍钢的经验,看后给以高度评价:

鞍山市委这个报告很好,使人越看越高兴,不觉得文字长,再长一点也愿意看,因为这个报告所提出来的问题有事实,有道理,很吸引人。鞍钢是全国第一个最大的企业,职工十多万,过去他们认为这个企业是现代化的了,用不着再有所谓技术革命,更反对大搞群众运动,反对两参一改三结合的方针,反对政治挂帅,只信任少数人冷冷清清的去干,许多人主张一长制,反对党委领导下的厂长分工负责制。他们认为“马钢宪法”(苏联一个大钢厂的一套权威性的办法)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是1958年以前的情形,这是第一阶段。1959年为第二阶段,人们开始想问题,开始相信群众运动,开始不疑一长制,开始怀疑马钢宪法。1959年7月庐山会议时期,中央收到他们的一个好报告,主张,主张反右倾,鼓干劲,并且提出了一个可以实行的高指标。中央看了这个报告极为高兴,曾经将此报告批发给各同志看,各同志立即用电话发给各省、市、区,帮助了当时批判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现在(1960年3月)的这个报告,更加进步,不是“马钢宪法”那一套,而是创造了一个“鞍钢宪法”。“鞍钢宪法”在远东,在中国出现了。这是第三个阶段。现在把这个报告转发你们,并请你们转发所属大企业和中等企业,转发一切大中城市的市委,当然也可以转发地委和城市,并且当作一个学习文件,让干部学习一遍,启发他们的脑筋,想一想自己的事情,在1960年一个整年内,有领导地,一环接一环、一浪接一浪地实行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城乡经济技术革命运动。

这一批示提出了管理社会主义企业的基本原则:坚持政治挂帅,加强党的领导,大搞群众运动,实行两参一改三结合,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两参一改三结合”指的是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群众三结合。人们把的这一批示概括为“鞍钢宪法”五项原则。

高一半期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光伏发电;经济分析;发展预测

太阳能是地球能源的基本来源,因此,如何更好地利用太阳光发电,是人类一直面临的一个棘手的问题。太阳能是一项清洁性、安全性的能源,资源的来源广泛且充足,而且其具有很长的寿命,也不像其他能源那样,需要经常维护。基于这些其他能源不具备的特点,光伏能源被视为21世纪最有利用价值的能源。自上个世纪50年代,太阳能的应用已经从太阳能电池发展到如今太阳能光伏集成建筑等多个不同的领域。纵观全世界的光伏产业,也历经了半个世纪的发展,进入到21世纪之后,我国的光伏产业也渐渐地步入了高速的发展时期。因此,本文将以市场分析为基础,由四个方面来深入探讨技术经济:技术、企业产业、国家。

一、光伏产业的优点

光伏产业是一项绿色又环保的能源,因此被看作是一项战略性的朝阳性产业,各国给予光伏发电的很高的重视程度,并给予大力的扶持,原因如下:

1.《京都议定书》给予各国以压力,迫使各国政府落实积极开发各项清洁型能源,包含太阳能在内,这样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2.中东是全球的石油主产区,因此,中东地区的政治趋势一直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为了保证稳定的能源供应,各国政府不得不大力开发国内能源,其中包含太阳能在内。

3.像石油、煤炭这些矿物能源在渐渐枯竭,各国政府不得不积极开发包含太阳能在内的可再生能源,这样才能使能源长期供应。基于以上几个原因,在上世纪末的最后十年,全国光伏发电产业以每年百分之二十的速度高速增长。在新千年以后的三十年中,全球光伏发电产业以每年百分之三十的速度高速增长。光伏能源是可再生能源中一项独具潜力的能源,它的重要性和战略性日益凸显,世界各国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和法律鼓励光伏产业。自1999年来,世界各国尤其是美、日、德这些西方发达国家逐步推出了大型国家光伏发展计划和太阳能屋顶计划,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世界光伏产业的发展,世界光伏产业是比IT产业发展还快的产业。作为一项可再生清洁能源,在21世纪前半期,光伏发电将发展成最重要的基础能源。

二、光伏发电成本分析

(一)光伏发电成本和影响因素

光伏发电的成本,直接决定了其能否大规模的快速发展,和其在能源供应中的地位。光伏发电的成本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光伏发电总成本以及总发电量。光伏发电成本主要是受初始投资的影响,诸如运行维护费、税收等因素则对系统的发电成本影响较小。1.初始投资。光伏电站的初始投资主要包含光伏组件、电缆、配电设备、并网逆变器等成本,在这其中,光伏组件投资的成本就占初始投资的一半以上。2.发电量。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受两个因素影响:太阳能资源、太阳发电的效率,与此同时,也受运行方式、线路耗损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中国与建筑结合在一起的光伏发电系统大多安装在东部沿海地区。3.单位电量成本。(也称度电成本)

(二)多种类型的光伏发电系统度电的成本分析

中国光伏发电市场的起步并不早,主要开展了投资补贴、特许权招标等项目,一些技术的经济分析并不能恰当地反映出成本所在,本文主要结合一些典型的运电站数据来分析。

1.聚光光伏电站的单位投资成本是比晶硅光伏要高的,聚光光伏电站度电成本比薄膜光伏电站要低,但仍然比大规模地面晶硅光伏电站要高一些。

2.薄膜光伏电站的单位成本比晶硅光伏电站的成本要低,但它的效率也低,而度电成本比晶硅光伏电站高。

(三)光伏发电系统度电成本的变化趋势

光伏系统的成本包含太阳电池组件、功率控制、组阵系统平衡、间接费用这四个部分。在这其中,组阵系统平衡涵盖了支撑组件的框架和支架、电线、基础土建和土地的使用费等。功率控制分为两个方面,逆变器和电器控制系统。简介费用包含涵盖了工程建设的管理费、工程设计费、建设期中的利息、意外的费用、运费等等。目前,制约光伏发电规模化发展的一大因素就是成本过高。随着电池效率的提高、组件成本的下降以及寿命的延长,光伏发电的成本和平价上网的水平相近,因此,光伏发电非常具有发电的竞争力。一些国际机构对未来光伏发电的系统度电成本做出了预测:现如今,中国并网光伏的发电单位的初始投资成本大约为15/W,光伏发电装机的容量是3GW。按照中国发电产业现有的发展趋势来看,在技术提升和装备国产化的大前提下,每年的投资成本会有百分之十的下降。按照《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到2015年年底,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装机容量已经达到14GW。预计到2020年年底,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装机容量会达到40GW,到2030年年底,装机容量会达到200GW。根据测算结果来看,2015年中国光伏发电的单位投资成本也大概是11元/W,2020年将会下降至10元/W,2030年会出现大幅下降,降至4元/W。太阳电池成本的下降,不仅仅是依靠技术进步,规模化的生产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使得成本有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下降幅度。而系统平衡需要的构建成本也有了明显的下降。目前微电网的发电技术仍处于深入研究的阶段,虽然成本还是很高,但伴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和进步,成本也会逐步降低,未来光伏发电技术的前景是巨大的。2020年前,全球光伏发电的市场还是主要集中于欧盟地区,占到的比例约为百分之四十,2010~2020年,光伏发电在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的地位逐步提升。2020年之后,光伏发电的新兴市场主要是中国、美国、巴西等国,光伏发电技术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

三、光伏发电发展前景分析

1.多种光伏电池技术争相发展,第一代晶硅电池具有高校、低廉、使用广泛的主要用途,为市场主导。第二代薄膜电池成本低、耗能少,发展前景良好。第三代新型太阳能电池效率高但价格昂贵,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

2.光伏微电网发电技术的发展方向是高成本和低稳定性光伏微电网是用光伏发电当作最主要的电源,它可以和其他的储能装置配合,直接在用户负荷周围供电,典型的微电网是可以脱离主网运行的,也可接到主网上运行,这样可以减少配电投资,大大减少了太阳能间歇性对用户带来的影响,这比较适合成本较高的边远山区和对供电有高可靠性的用户使用。

四、发展光伏产业的建议

综上所述,发展我国的光伏产业已经变得刻不容缓了。我国光伏产业的健康稳步发展,是与国家产业政策的宏观调控分不开的,国家各项政策的颁布和落实,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

1.政府要做好带头作用,设立光伏产业发展的专项经费,更要在资金、电价、税收等方面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大力扶持。

2.技术上既要自主研发,又要学会技术引进,也可以和国内研究共同公关,建立健全一套创新的技术体系。

3.要以政府作为主导,多元化投资,建立一套完整的产业链,多方参与、共担风险,以更高的水平进行光伏技术师范建设项目。

4.努力培养国内的光伏市场,制定一套具体的分摊上网电价的实施细则,。5.对光伏产业的发展做出合理的规划。对行业标准的制定要加速,提升光伏产业在未来产业中的竞争力。

五、总结

总而言之,太阳能光伏发电是绿色、环保的可再生能源,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前景非常可观,在2030~2050年间,光顾能源和常规能源在价格上会有真正的竞争力出现,因此,这必将成为我国多能互补能源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的光伏产业需要在市场的规范、设备国产化、提高技术支持、产业链的发展等方面继续努力。只有这样,中国的太阳能光伏产业才能跻身世界前列。

作者:杜娟 单位:黄河水电光伏产业技术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曹石亚,李琼慧,黄碧斌.光伏发电技术经济分析及发展预测[J].中国电力,2012(08).

[2]冯百乐.光伏发电在建筑中应用的技术经济和选型分析[J].山西建筑,2012(20).

[3]陈贶,王亮,王满仓.不同容量光伏发电单元的技术经济对比分析[J].有色冶金节能,2014(03).

[4]刘江建筑.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的分析研究[J].能源与节能,2014(06).

高一半期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管理教室常规

课堂教学是学校最基本的教学单位,它是一种有组织、有领导的师生共同进行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其过程可以分为教学、评价和管理三个方面。教学,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其特点是通过系统知识、技能的传授与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评价,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教学效果所作的价值判断,也是提供教学活动反馈信息的途径,具有诊断、调节和强化的作用。而管理,则贯穿与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是教师运用管理学、心理学的知识和技能,对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运作进行计划、决策、组织、指挥、监督和调节。其目的是建立良好的课堂学习的环境,促进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传统的课堂教学管理主要采取管、卡、压等办法以控制学生的问题行为,而结果往往是问题行为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现代课堂教学管理则强调为促进学生积极的学习行为和争取成就的行为,创设积极的课堂学习气氛,同时预防问题行为的产生。

课堂教学管理的两个基本功能:维持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和创建积极的课堂学习气氛

1.维持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组织、有领导的师生共同进行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有时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或干扰。例如,有的学生精神不振,打瞌睡、开小差,有的学生上课玩游戏、发短信,有的学生做怪相、哗众取宠等。这些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必将造成课堂秩序的混乱,进一步还会造成整个班级学习纪律的涣散。为此,一个切实有效的措施就是,在学生入学一开始,就应当制定为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行为准则,即教室常规。它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另一方面,对学生的违纪行为能起到预防的作用。在制定教室常规时,务必使全班每一位学生都认识到规则的意义,它是为了维护学生们自己的学习利益;同时,还应考虑到学生执行起来是否有困难,比如可以采取民主的方式由师生共同来制定,这样的教室常规才不致流于形式。

2.创造积极的课堂学习气氛

制定了基本的教室常规以保证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教师精心准备的教学内容、步骤得以实施,是否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和优异的成绩呢?答案是显然的。因为上述因素仅仅是相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外因。学生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才是决定教学活动成败的关键。这就要求作为教师,还必须在课堂上营造出积极的课堂学习气氛,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努力追求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尽力克服各种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真正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那么,教师的教学活动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谓课堂气氛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由师生的相互作用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的心理状态。课堂气氛按照师生所表现出的不同特点,大体上可以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见附表)。为了建立有利于教与学的积极的课堂气氛,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工作。

(1)了解学生的需要

这是课堂学习管理的心理依据。毕竟,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为此,教师应当把自己置于学生的地位,设身处地去体会学生的心理状态及学业水平;平时应主动和学生交流、谈心,听取他们的各种想法和意见,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机、态度和期望。例如,在刚开学初始阶段,收集学生对老师的要求和对自我的期望;半期或期末考试后,布置学生写试卷分析和自我总结等。事实上,通过收集学生对“我心目中的数学老师”的描述,我了解到学生普遍喜欢知识渊博,讲课生动形象,富有激情和幽默感,平易近人,能和学生交朋友的老师;而不喜欢老师抽烟,衣着不整、无精打采,处事不公正,体罚学生。部分优生还具体提出老师应当多讲学习方法,典型题目以及解题技巧,平时还可以布置一些思考题以锻炼思维等;而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则希望老师讲课放慢速度,深入浅出,多讲基础题目,甚至要求尽可能减少作业和考试等。通过这样一些做法,教师可以提取出很多有用的信息,从而制定出适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学业程度的教学目标。

(2)建立融洽、健康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思想共鸣、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由教师和大多数学生的共同态度和情感的优势状态所形成的课堂气氛,是课堂教与学活动的心理背景,对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着很大的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理性的教师权威,不仅有助于教师传授知识,而且满足了学生对教师、对课堂的心理期望,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教师与学生彼此之间具有较大的相容性,相互产生积极主动的促进作用:学生尊重、喜欢教师,主动接受老师的指导,接纳各项教学措施;教师的语言和行为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学活动得以顺利高效地展开。

学生的群体,不论是正式的班集体、团队组织,还是非正式的友伴群体,同样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态度和价值观有着很大的影响。例如,优秀的班集体,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学风和群体规范,有较强的凝聚力,可以为课堂教学营造出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而对于学风不浓、学生问题行为较多的班集体,教师则应当采取控制性的管理,培养学生骨干,逐渐引导班集体的群体行为形成规范,同时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

(3)实施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最优化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每一节新课的导入,都应当像磁石一样,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或讲述科学趣闻、名人佚事,或介绍学科的最新发展、社会实践的迫切需要,或是就具体教学内容结合实际生活背景,提出值得探讨,富有趣味的问题等。目的是使学生产生出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高涨的学习热情,把学习活动真正变成学生自己的需要,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就会集中到课堂上来,然后适时地抓住时机进行教学活动。例如,笔者在高一新学期的第一节课上,通常会介绍一些数学趣闻以及数学史上的经典问题。当我问道,:“同学们知道陈景润么?”全班都知道他是位著名的数学家;再问:“那么,他有什么成就呢?”这时,有的说他证明了“1+1=2”,有的说他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接下来,又问“哥德巴赫猜想是什么?”、“1+1=2又是什么?”知道的同学越来越少了,而不知道的同学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迫切地期待着老师的答案。当老师详细介绍完哥德巴赫猜想和陈景润的工作进展,最后指出“陈景润的结果仍然还是剩下最后的一步,未能圆满解决哥德巴赫猜想。而这个最后的工作,就等待着在座的各位去完成了。”看到学生们若有所思和跃跃欲试的样子,我知道,他们对数学的认识和兴趣又大大提高了!又如,在“集合”一章的导入课上,我拿着准备划分学生喜好的苹果和梨走进教室时,全班都好奇地盯着我,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到了我身上、并期待着我的解释……

接下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使学生保持自始至终都积极参与的状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也是一名优秀教师每节课都应当追求的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各种必要的教学手段和组织策略,以下一些具体方式可供参考:

紧扣教学内容的课堂提问。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是一种手段又是一种艺术。通过提问,可以了解学生的情况、激发兴趣等。例如,复习提问可以检查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为新内容的学习作准备;随堂提问可以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紧跟老师的讲授,积极开动脑筋、自主思考;小结性提问可以训练学生自己去整理已学习过的知识,归纳、提炼一些方法和技巧,等等。同时应当注意,提出问题要面向全体,掌握难度,因人而易、有针对性;一般使学生能够圆满回答,以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但要注意避免诸如“对不对”、“是不是”之类的不假思索的简单问答,以及借提问惩罚学生。

指定学生板演题目。数学课上,课堂练习必不可少。此时指定个别学生上台板演习题,同时要求台下的学生演算完后检查黑板上答案的对错,然后由老师评定。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动手能力,还能够对形式可能出现的问题给予规范的订正,一举多得。

此外,教师还应综合应用幻灯、录象、多媒体课件等工具,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使得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例如,在我校的公开课上,老师组织学生们通过辩论“曾国藩的功与过”学习历史知识;参观新都可口可乐工厂学习地理的工业布局;表演英语剧目《项链》练习口语;研究“生活中的对称现象”体会数学中曲线的对称美,等等。这样的课堂,连旁观者都兴致盎然,何况参与者──学生们呢!

总之,课堂学习管理得当,组织有力,为学生创造和保持愉快和谐的课堂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将促使学生养成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良好学风,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书目

黄秀兰(1986),试论课堂心理气氛与教学效果,应用心理学,2期

高一半期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光伏发电;经济分析;发展预测

太阳能是地球能源的基本来源,因此,如何更好地利用太阳光发电,是人类一直面临的一个棘手的问题。太阳能是一项清洁性、安全性的能源,资源的来源广泛且充足,而且其具有很长的寿命,也不像其他能源那样,需要经常维护。基于这些其他能源不具备的特点,光伏能源被视为21世纪最有利用价值的能源。自上个世纪50年代,太阳能的应用已经从太阳能电池发展到如今太阳能光伏集成建筑等多个不同的领域。纵观全世界的光伏产业,也历经了半个世纪的发展,进入到21世纪之后,我国的光伏产业也渐渐地步入了高速的发展时期。因此,本文将以市场分析为基础,由四个方面来深入探讨技术经济:技术、企业产业、国家。

一、光伏产业的优点

光伏产业是一项绿色又环保的能源,因此被看作是一项战略性的朝阳性产业,各国给予光伏发电的很高的重视程度,并给予大力的扶持,原因如下:

1. 《京都议定书》给予各国以压力,迫使各国政府落实积极开发各项清洁型能源,包含太阳能在内,这样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2. 中东是全球的石油主产区,因此,中东地区的政治趋势一直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为了保证稳定的能源供应,各国政府不得不大力开发国内能源,其中包含太阳能在内。

3. 像石油、煤炭这些矿物能源在渐渐枯竭,各国政府不得不积极开发包含太阳能在内的可再生能源,这样才能使能源长期供应。

基于以上几个原因,在上世纪末的最后十年,全国光伏发电产业以每年百分之二十的速度高速增长。在新千年以后的三十年中,全球光伏发电产业以每年百分之三十的速度高速增长。

光伏能源是可再生能源中一项独具潜力的能源,它的重要性和战略性日益凸显,世界各国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和法律鼓励光伏产业。

自1999年来,世界各国尤其是美、日、德这些西方发达国家逐步推出了大型国家光伏发展计划和太阳能屋顶计划,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世界光伏产业的发展,世界光伏产业是比IT产业发展还快的产业。作为一项可再生清洁能源,在21世纪前半期,光伏发电将发展成最重要的基础能源。

二、光伏发电成本分析

(一)光伏发电成本和影响因素

光伏发电的成本,直接决定了其能否大规模的快速发展,和其在能源供应中的地位。光伏发电的成本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光伏发电总成本以及总发电量。光伏发电成本主要是受初始投资的影响,诸如运行维护费、税收等因素则对系统的发电成本影响较小。

1. 初始投资。光伏电站的初始投资主要包含光伏组件、电缆、配电设备、并网逆变器等成本,在这其中,光伏组件投资的成本就占初始投资的一半以上。

2. 发电量。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受两个因素影响:太阳能资源、太阳发电的效率,与此同时,也受运行方式、线路耗损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中国与建筑结合在一起的光伏发电系统大多安装在东部沿海地区。

3. 单位电量成本。(也称度电成本)

(二)多种类型的光伏发电系统度电的成本分析

中国光伏发电市场的起步并不早,主要开展了投资补贴、特许权招标等项目,一些技术的经济分析并不能恰当地反映出成本所在,本文主要结合一些典型的运电站数据来分析。

1. 聚光光伏电站的单位投资成本是比晶硅光伏要高的,聚光光伏电站度电成本比薄膜光伏电站要低,但仍然比大规模地面晶硅光伏电站要高一些。

2. 薄膜光伏电站的单位成本比晶硅光伏电站的成本要低,但它的效率也低,而度电成本比晶硅光伏电站高。

(三)光伏发电系统度电成本的变化趋势

光伏系统的成本包含太阳电池组件、功率控制、组阵系统平衡、间接费用这四个部分。在这其中,组阵系统平衡涵盖了支撑组件的框架和支架、电线、基础土建和土地的使用费等。功率控制分为两个方面,逆变器和电器控制系统。简介费用包含涵盖了工程建设的管理费、工程设计费、建设期中的利息、意外的费用、运费等等。

目前,制约光伏发电规模化发展的一大因素就是成本过高。随着电池效率的提高、组件成本的下降以及寿命的延长,光伏发电的成本和平价上网的水平相近,因此,光伏发电非常具有发电的竞争力。

一些国际机构对未来光伏发电的系统度电成本做出了预测:现如今,中国并网光伏的发电单位的初始投资成本大约为15/W,光伏发电装机的容量是3GW。按照中国发电产业现有的发展趋势来看,在技术提升和装备国产化的大前提下,每年的投资成本会有百分之十的下降。

按照《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到2015年年底,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装机容量已经达到14GW。预计到2020年年底,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装机容量会达到40GW,到2030年年底,装机容量会达到200GW。根据测算结果来看,2015年中国光伏发电的单位投资成本也大概是11元/W,2020年将会下降至10元/W,2030年会出现大幅下降,降至4元/W。

太阳电池成本的下降,不仅仅是依靠技术进步,规模化的生产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使得成本有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下降幅度。而系统平衡需要的构建成本也有了明显的下降。目前微电网的发电技术仍处于深入研究的阶段,虽然成本还是很高,但伴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和进步,成本也会逐步降低,未来光伏发电技术的前景是巨大的。

2020年前,全球光伏发电的市场还是主要集中于欧盟地区,占到的比例约为百分之四十,2010~2020年,光伏发电在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的地位逐步提升。2020年之后,光伏发电的新兴市场主要是中国、美国、巴西等国,光伏发电技术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

三、光伏发电发展前景分析

1. 多种光伏电池技术争相发展,第一代晶硅电池具有高校、低廉、使用广泛的主要用途,为市场主导。第二代薄膜电池成本低、耗能少,发展前景良好。第三代新型太阳能电池效率高但价格昂贵,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

2. 光伏微电网发电技术的发展方向是高成本和低稳定性

光伏微电网是用光伏发电当作最主要的电源,它可以和其他的储能装置配合,直接在用户负荷周围供电,典型的微电网是可以脱离主网运行的,也可接到主网上运行,这样可以减少配电投资,大大减少了太阳能间歇性对用户带来的影响,这比较适合成本较高的边远山区和对供电有高可靠性的用户使用。

四、发展光伏产业的建议

综上所述,发展我国的光伏产业已经变得刻不容缓了。我国光伏产业的健康稳步发展,是与国家产业政策的宏观调控分不开的,国家各项政策的颁布和落实,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

1. 政府要做好带头作用,设立光伏产业发展的专项经费,更要在资金、电价、税收等方面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大力扶持。

2. 技术上既要自主研发,又要学会技术引进,也可以和国内研究共同公关,建立健全一套创新的技术体系。

3. 要以政府作为主导,多元化投资,建立一套完整的产业链,多方参与、共担风险,以更高的水平进行光伏技术师范建设项目。

4. 努力培养国内的光伏市场,制定一套具体的分摊上网电价的实施细则,。

5. 对光伏产业的发展做出合理的规划。对行业标准的制定要加速,提升光伏产业在未来产业中的竞争力。

五、总结

总而言之,太阳能光伏发电是绿色、环保的可再生能源,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前景非常可观,在2030~2050年间,光顾能源和常规能源在价格上会有真正的竞争力出现,因此,这必将成为我国多能互补能源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国的光伏产业需要在市场的规范、设备国产化、提高技术支持、产业链的发展等方面继续努力。只有这样,中国的太阳能光伏产业才能跻身世界前列。

参考文献:

[1]曹石亚,李琼慧,黄碧斌.光伏发电技术经济分析及发展预测[J].中国电力,2012(08).

[2]冯百乐.光伏发电在建筑中应用的技术经济和选型分析[J].山西建筑,2012(20).

[3]陈贶,王亮,王满仓.不同容量光伏发电单元的技术经济对比分析[J].有色冶金节能,2014(03).

[4]刘江建筑.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的分析研究[J].能源与节能,2014(06).

[5]顾文石,安白.景观带光伏发电项目技术经济分析及综合评价[D].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2013.

高一半期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课外学习方式 阅读

一、一篇文章引发的思考

《知音》海外版2011年7月刊登一篇题目为“一位父亲的实验――10000个小时打造天才神童”的文章,文章介绍美国中学生丹尼刚上初中时,智商测试远低于同龄孩子,一道数学题,老师要讲解五、六遍他才能听懂。为弄清楚智商是否真的决定一切?丹尼的父亲罗恩一头扎进纽约图书馆,从大量成才书籍中对120个行业的精英人物的成长进行分析和对比后发现:真正的天才是无法在青少年时期发现的;许多做出卓越成就的人,小时候几乎和天才不沾边;智商(IQ)与将来的成就根本没有相关性;所有精英人物,无一不是投入大量的时间,通过刻苦练习而成功的。

作为学生,到底要努力到什么程度、做多少练习才能彻底改变现状呢?罗恩在一本资料上看到:1983迈阿密大学的AndersEricsson教授将柏林音乐学院的学生分成普通、优秀、卓越三组,结果发现普通学生的练琴时间总计4000小时左右,优秀学生大约在8000小时左右,卓越的学生没有一个低于10000小时。罗恩还发现:走红之前,甲壳虫乐队在酒吧中演出过10000个小时!创立微软公司之前,比尔・盖茨编程超过10000个小时!毕加索、莫扎特、乔丹都有超过10000个小时的训练。

罗恩决定让丹尼从最差的科目――阅读下手:“让他读上10000个小时”!要求丹尼每读完一篇课文后,都要写出150字的读后感,同时根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将提出的疑问经过思考后,次日再去请教老师。一周后,丹尼开始对阅读这门“老大难”课程感兴趣了,因为他非常期待每天带着问题去上学,享受从老师那里获得答案后的快乐感觉。经过7个月近1000个小时的坚持,丹尼在期末考试中,阅读居然得了一个A,拼读和作文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进入高中,丹尼继续坚持阅读,由于理解力增强,他的其他功课突飞猛进,一跃成为年级最拔尖的学生。2011年5月,罗恩的“天才实验”成功了!丹尼因成绩优异被著名的常青藤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录取。

面对成功,罗恩对丹尼感概:“成功的秘密就是要不停地做,如果你真的努力了,也许还没有达到10000个小时,你会发现自己比想象中要优秀很多”!

我国的中学生,高中三年总计1012天,除去正常的上课时间以外,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来改变自己的学习状态都不可能达到10000个小时!根据我国的国情,一个高中学生要彻底改变其学习状况,应该采取何种学习方式呢?

二、课外学习方式的选择

目前在我国,最有群众基础的课外学习方式主要有两种:课外补习班和题海战术。

1.课外补习班

见效快!特别是对其他学科优秀而只有一个学科差的学生,课外补习常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但课外补习只有短期效应,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在我教过的以高分考进高中、以低分毕业的学生中,多数是盲目上课外补习班导致的。

课外补习班对学生:第一,这是一个沉重的思想和精神负担!严重地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有一位学生,以他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完全不需要进行任何课外补习就可以成为特优生,但家长在望子成龙的心理驱使下,将他的自由空间几乎全部堵死,初一的周末补数学、英语,初二、初三的周末补数学、英语、物理,双休日连半天的休息都是奢望。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星期六、星期天的午休几乎与他绝缘,他多次向同学诉苦:“烦死了!烦死了!我怎么就如此辛苦?”因为心情郁闷,他经常将自己的头发剪的奇形怪状,有时甚至用笔将自己的手腕戳得鲜血淋漓,不知是家长粗心还是老师没有注意,一直到初中毕业,他的这种状况也没有得到改观!第二,课外补习班容易让学生产生依赖,学生一旦发现补习班的老师比自己的任课教师优秀,他会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课外补习班的老师身上,自己老师上课,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课堂上没有学好,课后有人替他摆平!课外补习一旦停止,这类学生将无所适从,既不信任自己的老师,课外补习有找不到合适的老师,心态彻底被搞乱,最终连补课前的状态也找不回来了!第三小学、中学可以通过课外补习的方式达暂时达到拔苗助长的功效,大学怎么办?工作之后到哪里去找补习班?

对社会:这是典型的拜金主义。老师为什么补课?挣钱;学生靠什么补课,花钱。这既会带来老师之间的心理不平衡,又会带来学生之间的心理不平衡。更为恶劣的是:个别老师通过课堂上糊弄学生达到扩大生源的目的;个别班主任利用掌控评优的权利暗示学生参加他的课外补习班;个别家长通过参加老师举办的课外补习班达到拉拢老师的目的。

如果说,学校教育还有那么一点素质教育的影子,课外补习班则荡然无存,他们的目标是分数、分数、分数!这种应试教育背后的“应试教育”很可能就是“创新人才缺乏”的罪魁祸首!某家作文辅导班,其授课模式为:先让学生熟记几个故事,然后教学生如何“宿构”,也就是给出一个写作文的模子,无论出什么样的文章题目,都能以不变应万变,把文章的重点、论点一一插入这个模子中,顺利完成文章,然后通过反复训练,形成一种“纯熟”的技巧,以达到为了提高分数的目的。

2.题海战术

在各类课外补习班兴起之前,这是屡试不爽的课外学习方式。我们国家七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中期的高中生,多数是经过题海战术的“洗礼”走过来的!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如果归纳、总结能力比较强,通过做题来改变学习现状见效是比较快的!

但是,做着永远做不完的题目,很容易把他们变成只会解题而没有想象力的人,应变能力被试题挤占得荡然无存,从而导致他们在关键时刻犯低级错误!我教过的最聪明的学生为06级的邬孝芳,她05~g3月才决定参加9月举行化学竞赛,准备时间不到6个月,居然以全省二十多名获得全国一等奖,这不能说不是一个奇迹!由于时间紧迫,我只好投其所好,依据她喜欢做题的特点直接让她跳进题海,通过做题发现问题,然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给她讲解相关知识。冬令营选拔赛在四川大学举行,川大的老师们对她在选拔赛中表现出的天赋赞不绝口,有机题框图题有点问题,全省的参赛选手只有她发现,并将其改正,最后并得出了正确结论。选拔赛中邬孝芳的理论成绩全省第六(与第五名非常接近)。实验是苯甲酸钠的合成,考前所有参赛选手都练习过两次该实验,在两次练习中,实验室的汪老师当着我的面表扬邬孝芳做的又快又好。只要她实验发挥正常,入选四川队(前五名)是没有什么悬念的。实验中有一步是加活性碳脱色,出于关爱,汪老师让她多加点活性碳,她不作任何思考就往容器中添加,导致产品颜色不对,只好重结晶,最终产品颜色倒是符合了要求,但产率太低,她的竞赛之梦彻底破灭!多年来我一直在思考她失败的根源,到目前为止,我能想得到的原因有两点:第一,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点有漏洞;第二,题海战

术已经将她变成只会照方抓药的人,应变能力被“海水”稀释得无影无踪!

相信题海战术的学生不仅学习效率极其低下,而且容易陷入只看现象、不看本质的泥潭,这种希望通过多做题而在考场上碰到原题的想法是一种典型的投机主义!我教的09级15班,尽管从高一开始就给他们鼓吹阅读课本、阅读笔记的种种好处,但令我失望的是他们更信奉“题海战术”,在成都市一诊考试中,题海战术大发神威:全市前50名有3个出现在15班,该班的第一名排成都市第二。于是常有学生在我面前表达他们对阅读课本、笔记的怀疑,同时炫耀他们的数学――看到题目立马就有思路,我耐心给他们解释:高考很难遇到原题!并表达了高考题目比较陌生的担心,但他们热情全被溶进了海水中。结果15班的高考与成都市一、二、三诊考试相比大失水准!不仅北大、清华吃“鸭蛋”,而且在一个年级只有三个理科实验班的情况下,只有41人上重点。更让我吃惊的是,班上第一名居然连生物课本都没有阅读就敢坦然参加高考!结果他的生物选择题五个就错了三个,北大、清华成了他永远的梦想!

3.阅读

阅读作为自主学习的核心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一直不太受中学教师的重视和中学生的欢迎。

牛津大学用20年的时间对近2万人进行了调查,16岁时调查他们的习惯、活动和兴趣,并向英国心理学协会提交了调查结果;33岁时,再次被调查。结果显示:16岁时喜欢阅读的女孩长大后获得经理级别职务的可能性为39%,不喜欢阅读的只有25%;16岁时喜欢阅读的男孩长大后获得经理级别职务的可能性为58%,不喜欢阅读的为48%。2002年英国的另一项研究指出:跨过30岁的坎儿后,对人的职业水平产生的影响,没有任何业余活动(年轻人喜欢的)能像阅读那样重要;在孩子教育问题上,阅读的重要性高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重要性。因此阅读是事业成功的敲门砖!

为什么阅读会有如此大的魔力呢?智利天主教大学心理学教育专家马尔瓦・比利亚隆认为:阅读将我们带到理解与语言使用的世界,而语言是最强大的思想工具,不存在与语言分开的认知过程,因为所有其他行为与活动都是通过语言进行的,语言涵盖所有领域,它教你学会任何时候都非常有用的推理和逻辑关系,掌握了语言我们才能理解其他一切。此外,书读的越多,谴词造句就越得心应手,对所涉及的内容也更自信,因而与人交谈时具有更多的话题,从而提高社交与演讲能力。

笔者在十二年的时间里对四届学生进行试验后发现:将阅读作为课外获取知识的途径,不但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高中教育的要求,而且可以克服课外补习和题海战术的种种弊端;在课外,通过阅读获取知识的学生,不但越学越好,而且常常出其不意,关键时刻一鸣惊人!

三、彻底改变学习状态的1000小时规律

1.无心插柳

1999年,我遇到第一个喜欢阅读而且特爱问问题的幸运学生――康永君,说他幸运,是因为他本来没有资格考我校02级实验班,由于他的初中同学王乐成因病放弃考试,留下的空缺正好被他顶上。当听完我对化学竞赛的一通“神吹”之后,他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在班上宣布:“将来我也要进冬令营”!同学嘲笑他:“你要进了冬令营,我将名字倒着写”!然而有志者事竞成!康永君不仅物理竞赛获全国一等奖,而且维持了两年的班级前三名。

康永君的成功纯属误打误撞,特别是他在决赛中的表现,让人难以想象!

2.有心栽花

为什么康永君会越考越好?通过多方对比和反复分析,我豁然开朗:康永君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阅读!我对这一发现感到无比的振奋!

2002年,又一个幸运儿落入我的视野,他的幸运体现在:如果我校05级只招收一个实验班,他就考不上,而我就遇不到他。这位学生名叫何东军,他刚进高中就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第一,中考结束后的暑假,他阅读了全部高中数、理、化教材;第二,做事干练,动作迅速、麻利。第一次化学测验,很多同学还没有做到一半,他就做完交卷了!有同学羡慕的问他是不是吃了“催化剂”?

听完我对化学竞赛和康永君的一番“狂吹”之后,何东军对化学竞赛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留下一张写满错别字的条子在我的办公桌上,最后一句是:“我一定要进东林营!东林营!东林营!东林营!”。他的这种愿望,不正是我苦苦寻觅的吗?依据康永君成功的经验,指导何东军就可以量身定制了。我要求他在不影响正常学习的前提下,尽可能多阅读化学竞赛知识以及与化学竞赛相关联的知识,比如高等数学、原子物理、生物化学、药物学等。在此期间,我一直压制着他想做竞赛题的欲望,直到考前三个月才给他做。最终,他不仅物理竞赛以一分之差获全国二等奖,而且维持了两年的年级前五名。

从2005年至今,无论我怎么宣传和鼓吹,再也没有出现康永君和何东军那样的学生!但我是08级16班和11级20班班主任,学生不愿意主动阅读,为什么不利用我班主任的身份,让他们在我的监督和指导下被动阅读呢?阅读可以让学生在竞赛领域越战越勇,为什么不在高考领域一试呢?

无论08级16班还是11级20班,我都对学生作了一项硬性要求:星期一至星期五6:00-6:30只能阅读教材、笔记或纠错;星期天晚自习6:00-7:30只能阅读教材、笔记。考试期间的晚自习,所有学生只能通过阅读教材、笔记和纠错的方式进行复习;成都市三诊结束后,所有学生必须将高中三年的教材、笔记拉通阅读。我风雨无阻,全程监督,当学生具备阅读教材、笔记的意识和一定的阅读能力后,由班长监督。三年的坚持就像定海神针一样稳定了整个班级!这种坚持带来的结果是:

11级20班的高考和成都市三诊相比,进步28人,进步总名次(年级名次)2113名;退步25人,退步总名次(年级名次)1511名。进步名次一退步名次=602名。

康永君和何东军参加化学竞赛时,通过阅读获取的知识是零散的,以他们当时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无法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入选冬令营后,经过大学的老师的培训,慢慢将阅读获取的知识和老师讲授的知识融为一体,从而导致他们在各次考试中越战越勇。在阅读过程中培养起来的超强毅力和良好心态,导致他们在关键时刻一鸣惊人。伴随着竞赛的深入,他们的理解力不断增强,因而高考科目稳步前进。但从三诊到高考间的20多天,学生的惊人变化又怎么解释?

3.神秘的1000小时规律

让我们作一个简单计算。成都市三诊前学生用于阅读时间大致为:星期天至星期五,共6(学期)×20(周)×4(小时)=480(小时),月考、半期、期末、诊断性考试期间共6(学期)×4(次数)×15(小时)=360(小时),两者相加840小时。

对自觉性比较强的学生而言,除老师的统一要求之外,成都市三诊前的6个学期,自主阅读时间至少有200个小时。因此,对自觉性较强的学生:成都市三诊前应该有超过1000个小时的阅读时间。

观察11级20班成都市一、二、三诊考试和高考年级前10名的变化:

从表中可知:张春晖和胡宇到成都市二诊考试,学习状况已经发生了质变。原因是高一、高二的寒、暑假,他们都在我的指导下阅读高中教材和大学化学教材。邝远宵到成都市三诊考试才发生质变,是因为他做事拖沓,导致阅读时间比张春晖和胡宇少。

对只有在老师监督下才阅读的学生而言,从成都市三诊至高考,还有25(天)×8(小时)=200(小时)左右的阅读时间。这部分学生高中三年的阅读时间超过了1000小时,他们的质变发生在临近高考或高考期间。

11级20班部分学生从三诊到高考年级名次变化如下:

还有部分学生,即使老师监督,他们依然偷懒,只要逃离老师视线,就废话连篇。到了高考,阅读时间也没有达到1000小时。对他们而言,在高中阶段实现质的飞跃是不现实的。

高一半期总结范文第9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及经济全球化等因素带动了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城镇化推动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条件。然而,近10年来(“九五”和“十五”期间)我国城镇化脱离了循序渐进的原则,超出了正常的城镇化发展轨道。

自1990年代以来,在我国城镇化的背景、进程方面,主流的观点和主张是:①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是过度城镇化,而我国是“工业化超过了城镇化,城镇化滞后了”;②我国“农村人口太多,需要尽快解决城乡不合理的二元结构问题”。我国需要实行“快速城镇化”方针;③国际经验:城镇化水平在30%-60%之间是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中国正好是处在需要“加速”和可以“加速”的时期。

1.“九五”和“十五”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

从1980年代至1990年代初,我国城镇化以每年0.6个百分点以上的速度在增长。也就是说,当时每年城镇人口增加在1000万人左右。1993年,全国设市城市达到570个。应该说,这是大发展的结果,也是大发展的态势。1990年代中期,在大规模增加开发区和开发区建设空间失控的同时,大量增加了设市的数量。1993-1996年间是全国设市高潮。

在“九五”计划中,部分省区市已经将大幅度提高城镇化率作为发展战略方向之一了。如果按照国家统计局2003年修订后的数据,1990-1995年间,我国的城镇化水平每年提高0.52-0.53个百分点,而1996-2001年间,我国的城镇化水平每年提高1.43-1.44个百分点。其中,1995年全国城镇化水平29%,1998年城镇化水平接近34%。这三年每年增加1.7个以上百分点。也就是说,每年全国城镇人口增加2100万人以上。这样的规模对于城镇就业、产业支撑、城镇基础设施供应以及资源环境有关因素等带来了巨大的压力。2000年全国市镇人口达到4.56亿,城镇化水平达到36.2%。修订后的数据虽然存在争议,但是,1990年代后半期的城镇化速度应该是明显快于前半期。

2001年开始的“十五”计划又强调“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推进城镇化的条件已经成熟,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使本来已经高速行驶中的城镇化列车进一步“加速”。在“不失时机”战略的指引下,2000-2005年五年间,城镇人口又由4.56亿增加到5.62亿,增加了1.06亿,每年2100多万人。

“加速”已经高速发展中的城镇化进程,使近十年来特别是“十五”期间,我国城镇化出现了冒进态势。

2.出现相当程度的虚假城镇化和贫困城镇化

我国1亿多农民工和他们的家属没有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根据2000年的五普和2005年的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我国流动人口分别高达1.21亿人和1.47亿人,占总人口的9.55%和11.26%。我国现阶段的人口流动以进城务工的农村人口或农民工为主体,约占85%以上。据此推算,2005年我国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数量已高达1.3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0%。这群规模巨大的农民丁虽然在统计上已被计算为城镇人口或被城市化了,但他们在户籍上仍是农业人口,也不能享受政府为当地城镇居民所提供的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显然尚不能算是真正的市民或城镇人口,更不用提他们仍在农村老家的家属了。因而,从城镇化质量的角度来看,我国目前的城镇化水平含有较大的虚假成分。

除了上述提到的1.3亿“农民工”和他们的家属没有被城镇化外,43%的城镇化率也是由于行政区划调整(大量的撤乡并镇)、城镇辖区面积扩大而带来的结果。这些“城镇区域”的产业结构并未转型,缺乏产业支撑力,也基本上没有城镇的基础设施供应,实际上仍然是农村。

城市化水平应该由经济发展水平和就业岗位的增加来决定。超出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能力的过快、过高的城市化,并不是由于工业化来推动的,而是由大量的失去土地的农民和人口的失业所造成的,是虚假的城市化和贫困的城市化。

在阿根廷等拉美国家,4.98亿总人口中有3.8亿人居住在城市,城镇化高达75%以上,与经济发达国家相差无几;但是其经济水平只及发达国家的1/4,失业和从事非正规经济的人约占全部劳动力的1/2,超过1/3为贫困人口,其中相当一部分住在“贫民窟”中,有约2000万人流浪街头,出现虚假城市化的“拉美病”。

我国农民工目前一般以非正规就业为主,收入水平低,居住条件简陋,存在“贫困化”现象。据2004年在武汉的典型调查,农民工一般是在工资较低、工作条件较差、就业不稳定、无医疗保险、无社会保障、无升迁机会的城市非正规部门就业,从事城里人不屑干的“脏、累、苦”的工作为主。如在加工制造业、建筑业、采掘业及环卫、家政、餐饮等服务业巾,农民工已占从业人员半数以上。农民工大多居住在城市边缘地区的“城中村”、简易房、建筑工棚或地下室等,居住环境简陋恶劣,与“贫民窟”相差无几。在其他一些发达的城市,如南京、杭州,外来人口或农民中有45%的人住在低矮阴暗的工棚或简易房内,在城市郊区边缘地区形成了新的“贫民窟”。

这就是说,在我国也出现了相当规模的过度城镇化。这是现阶段需要努力逐步解决的,更需要防止这种态势的进一步扩大。

3.城镇化的蔓延式发展和空间失控

近年来,在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与“人口城镇化”出现大量水分因而城镇化发展质量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土地城镇化”的速度过快,城镇发展空间严重失控。这是“冒进式”城镇化的重要表现之一。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与三次城镇化快速发展相对应,城镇建设用地也出现三次大规模扩张。自2001年开始的第三次过度扩张到了空间失控的严重地步。根据建设部门专家的数据,1991-2000年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每年平均增加1000km2,2001年在2000 km2以上,2002年上升到3334km2左右。沿海各省市2010年的土地指标在2001年已经用完。根据国土资源部门的数据,在1997-2000年期间,平均每年建设占用耕地为1800 km2;而在2001-2005年期间,该数量已增加至2187km2。因此,在过去10年间,我国各类建设滥占耕地呈现愈演愈烈之势。

冒进式城镇化导致城镇建设用地盲目扩张和无序蔓延,过度侵占了大量的优质耕地。各类建设占用的大多是优质耕地,而开发整理补充的耕地质量大多较差,占优补劣的现象极为严重。2004年度各项建设占用的耕地中,有灌溉设施的占72%;补充耕地中有灌溉设施的仅占34%。建设占用的耕地大多数是平原地区或居民点周围的优质高产良田,有一半以上集中在上海市、北京市、天津市、浙江省、广东省、江苏省、福建省、辽宁省、山东省等9个东部经济发展较快的省市地区;而补充的耕地主要多来自对未利用地的开发,其中大部分是旱地。我国光热水土条件好的地区耕地后备资源缺乏,再加上开发受生态保护的限制,补充耕地尤其是优质耕地的难度越来越大。耕地面积大幅缩减,将会引起我国粮食产量与消费量的缺口逐渐加大,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潜在的威胁。

我国城市人均占地曾经长时期偏低。但10多年来城市人均占地已经很快达到1l0-130m2。这是大多数人均耕地资源比我国多几倍乃至十多倍的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我国不能按照这个标准进行城镇化。然而,由于城镇土地利用结构的不合理,这个高指标并没有给大部分市民带来生活空间的普遍明显改善。

4.就业岗位的增加和资源和环境的支撑能力不能适应冒进式城镇化

城镇化进程需要与产业结构及其转型的进程相适应。我国这样发展中的大国,取得了20多年的高速和超高速经济增长。今天,我国基础原材料生产规模和部分制造业生产规模已经超过或大幅度超过10多年前世界上的生产大国。这是世界上没有过的奇迹。即使这样,近10年来我国城市的就业形势还是越来越严峻。其原因很简单:产业发展规模无法支撑这种冒进式城镇化对就业岗位极其巨大的需求。即城镇化大大超出了现阶段经济发展和产业的支撑能力。

我国处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已经拥有庞大的基础原材料产业。经过若干年的快速增长,依靠这些产业的继续扩张来吸纳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人口,空间已经不大。这些产业的调整与重构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城镇化和就业岗位的增加越来越依赖第三产业的发展。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巨大,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的城镇化率,就业岗位就要求增加800-1000万。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也很难持续提供这么多的就业岗位。近年来,我国城市就业问题突出,表明城镇化速度和规模已经超出了产业发展及其规模的支撑能力。

众多的资源型城市的存在是我国产业结构的长期特点之一。据2002年的初步统计,全国有110个资源型城市,估计2030年将达到200个左右。这些资源型城市多数是有生命周期的,在今后某个时期将出现资源枯竭,城市规模不但不可能大幅度扩大,且会逐步缩小,少数还会衰亡。而人口城镇化的过程一般是不能逆转的。

经济全球化对城镇化过程的推动作用也将会逐步减弱。过去这些年,我国经济国际化的发展过程十分迅猛,特别是外商投资的大量进入成为许多地区快速城镇化的一个主要因素。然而今后,外资不可能持续地成为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外部市场对于城镇化的作用会下降。

近年来的出现的城镇就业问题,表明城镇化速度和规模超出了产业发展及其规模的支撑能力。有人以为“工业化超过了城镇化,城镇化滞后了”的主要理由是我国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中第一产业已经下降到10%左右。但是,在评价我国工业化发展进程时,不应该做出过高的估计,因为从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来看,第一产业仍然占45%。这表明我国的工业化程度仍然有限,实现产业结构的根本转型还需要很长的时间。虽然从主观上希望尽快解决城乡不合理的“二元结构”,城镇化速度越快越好,但快速大规模城镇化的实际障碍已经突显。

城镇基础设施供应以及资源、环境等,无法适应和匹配。城市要求大规模的电力、优质的能源和大型的集中水源作为支撑,人均能耗、水耗以及垃圾集中排放量都要比农村大得多。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缺水,大部分饮用水源受到污染。垃圾围城现象突出,无害化处理率很低。近十年来,虽然各级政府在给排水、环保等城市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逐年增加,但资源和环境的缺口并没有相应缩小。这从另一个角度表明,我国城镇化的速度过快,背离了循序渐进的原则。

5.各国城镇化大都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各国城镇化大都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城镇化率从20%提高到40%,英国经历了120年(1720-1840),法国100年(1800-1900),德国80年(1785-1865),美国40年(1860-1900),苏联30年(1920-1950),日本30年(1925-955),中国22年(1981-2003)。苏联和日本在城镇化率增加方面是比较快的,除了在城镇化从20%发展到40%这个期间的总人口比我们国家现阶段少很多以外,他们都不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发达国家在达到40%的城镇化率后,又经历了50多年、100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到今天达到70%-80%的城镇化水平(率)。

上述国家在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总人口规模小。而我国现阶段13亿人口。城镇化率提高所要求的新增就业岗位比发达国家相应进程的要求高出10多倍到几十倍。城镇化率达到40%的主要发达国家,他们当时全国的人口数是:英国0.267亿(1840年),法国0.4068亿(1900年),德国0.4315亿(1865年),美国0.7599亿(1900),苏联1.1209亿(1950年),日本0.8831亿(1955年)。我国2003年城镇化率达到40%,全国人口12.84亿。也就是说,如果各国都在这个基础上增加一个百分点,那么城镇人口的增加规模:中国是英国的48倍,法国的32倍,德国的30倍,美国的17倍,苏联的11倍,日本的15倍。它们当时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城镇化率需要提供就业岗位量仅仅是我国今天的几分之一、几十分之一。

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城市化水平(城市化率)的起步阶段平均每年增加只有0.16-0.24个百分点,加速阶段每年增加也仅达0.30-0.52个百分点。欧美各国城镇化的进程值得人们认真的总结。了解它们这些国家城镇化的背景、驱动因素和进程,再比照我国今天的具体国情,可以清楚大大超过它们的发展速度是不可能的。

6.中国需要循序渐进和资源节约型的城镇化

6.1城镇化速度不能很快

上述已经强调,城镇化是一个国家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必然是长期的积累和长期发展的渐进式过程。何谓渐进式发展城镇化?就是根据城镇产业的吸纳能力,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城镇管理水平提高的程度,逐步提高我国的城镇化水平。

总结以往城镇化进程的问题,有利于人们确定今后合理的城镇化率。城镇化发展质量的提高需要长时期的努力。体现社会财富的城市在公用设施以及“软件”建设各方面要赶上发达国家的程度,对于人口特别众多的我国,难度是可以想象的。

根据前几年有关专家的计算,今后城镇化率按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预测,2020年将达到57%,城镇总人口8.28亿。年均增加城镇人口1811万人。农村人口只有6.22亿了。他们还计算了在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的城镇化率下城市发展的巨大压力。根据上述分析和总结,年均增长一个百分点已经不是“压力”问题,而是不可能了。

与此同时,不同区域的城镇化发展速度应该有所差异。各地区在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土地利用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时,应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各地实际的发展目标,不能在城镇化率和有关城镇发展指标方面进行盲目攀比。

6.2城镇人均占地必须实行低指标

我国城镇人均综合用地标准应该符合国情。我国不能走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那样蔓延式城镇化发展道路。2000年,中国的人均耕地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7%,是澳大利亚的1/30,加拿大的1/19,俄罗斯的1/9,美国的1/8。近年来,这个比例在进一步下降。

1980年代末,我国人均可持续发展财富(衡量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下列国家的比例:澳大利亚的不到1%,日本的1.2%,美国的1.6%,韩国的5.4%,巴西的14.0%。“财富”包含三个因子: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自然资源。这是世界银行当时的数据。当然,现在中国人均可持续发展财富当然成10倍地增加了。即便如此,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还是相对处于较低水平。当然这个计算指标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说明对城镇化进程的影响,还需要深入分析研究。

东京、香港等城市的经验值得人们宣传和参考。东京、香港均采用高密度、集约型发展道路。东京,作为日本的首都和国际大都市,虽然承担国家政治功能和国际性机构服务的功能,其人均用地也才只有78.7m2。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土地总面积1068km2,760多万人,地形多山,城市建设用地大约210km2,人均建设用地才35m2。而在这样的标准下,它们依然保持了很高的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水平,是世界上最有竞争力的城市。那种认为用地不气派,城市就没有竞争力,就不能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的决策者和规划者,需要转变理念和标准。建议以人均60-100m2作为我国城镇综合用地的适宜区间。需要根据人口、经济密度和人均耕地等指标在全国范围内划分若干大区并确定它们的适宜控制指标。

6.3在稳妥推进城镇化的同时建设好广大农村

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的目标;一方面是通过提高城镇化水平,扩大城镇就业岗位来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使更多的农村人口享受城市文明;另一方面,是要通过发展农村经济,同时建设好广大的农村,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教育水平来缩小城乡差异。走健康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道路是我国最适宜的选择。鉴于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巨大、城镇化与耕地保护矛盾突出,城镇人口就业压力巨大,资源环境承载力已接近饱和的基本国情,城镇化率的目标不一定非要像发达国家一样达到70%-80%或更高。

也许,我国城镇化的进程需要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即使我国建成了发达的现代社会,城镇化是否能够或者说是否应该达到发达国家的比例,也是值得我们长期关注的。

6.4一定要实行资源节约型的城镇化原则

在城镇化的资源占用和人均资源消耗方面,中国无法效仿西方发达国家!也就是说,在我国,在社会发展的资源占用方面,相对于当今发达的西方国家,永远要过相对节俭的日子,即使到了高度现代化之时。

各个不同区域还应该有很大的区别。考虑这种差别,划分大区域的原则是:产业规模和产业结构演进的速度,经济全球化的规模和发展潜力以及在全国功能区划中的地位(是否优化开发或者重点开发,或者是限制开发以及禁止开发)。那些产业规模大且演进升级快的地区,或是优化开发或者重点开发的地区,城镇化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当然可以比较快。

我国的城镇化需要严格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采取资源节约型的发展模式,走一条“高密度、高效率、节约型、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为了实施这样的发展道路,需要对我国城镇化的进程、标准、指标体系、规模结构、区域差异,城乡关系等方面进行进一步长期的跟踪和研究。

高一半期总结范文第10篇

社会保障制度作为政府的一项社会政策,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的手段,其根本目的在于熨平收入分配中的不平等。在实践中,社会保障调节了收入分配差距,促进了社会公平,但也存在诸多问题。

1.社会保障促进了收入分配的公平社会保障作为一种财政工具,是调节收入分配的综合性手段。在初次分配领域,社会保险和职业福利可以影响和改变初次分配的格局。通过构建工资、社会保险与职业福利三位一体的薪酬体系来提高劳动者报酬并适度平抑畸高的资本收益,实现初次分配领域中的调节。在再分配领域,为了弥补市场分配的不足,所有市场经济国家都会利用政府干预来建立再分配机制,通过对政府财政收入的分配使社会财富的分配更加合理。GottschalkandSmeeding(1997)[4]通过分析多个国家的经验数据认为,在20世纪80年代,几乎所有国家都经历了某种程度的工资不平等的过程,而社会保障在很大程度上抵销了市场收入的不平等。国外众多国家的实践证明,社会保障在调节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以1982年英国数据为例,经过社保税和各种补贴,最高收入的20%的家庭与最低收入的20%的家庭的最初收入之比由120∶1下降为4∶1[5]。美国约有7%的社会财富,德国约有15%的社会财富,瑞典约有25%的社会财富通过社会保障实现了收入再分配[6]。

2.社会保障调节收入分配的局限利国家不仅仅是一种对失衡的收入分配进行干预和矫正机制,就其本义而言,亦是一个分层化体系[7]。传统上,人们通常认为,福利国家通过社会和市场力量提高了社会层级流动,从而促进了公民平等,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福利国家的社会阶层化更加明显。济贫传统及其衍生出的当代家计调查的社会救助,都明显地意在导致社会分层化,它通过惩罚受助者来推进社会两极分化的局面。AlvinL.Schorr(1974)[8]指出美国社会保障制度呈现出“二元结构”:贫困者越来越依赖于家计调查的社会救助;而非贫困者则依赖于非家计调查的社会保险。政府救助能够维持贫困者的基本生存,但不足以使其脱贫,很多贫困者由于缺乏专业技术,往往倾向于依赖政府福利救济而不是找一份低工资的工作,导致贫困群体极易陷入“福利陷阱”(welfaretrap)。由俾斯麦和冯•塔夫等保守主义改革者所倡导的社会保险模式,显然也是一种阶层形式,它进一步强化领薪者之间的分化,它为不同阶层和地位的群体制定有本质差异的福利计划,每一项计划都带有明显而独特的权利和特权,意在把人们固定在恰如其分的社会位置上。如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固化就业的二元结构,妇女、黑人和拉美裔居民被禁锢在“垃圾职业”领域,男性和白种人则独占着管理和专业职业领域。在德国,由于社会保障具有浓厚的职业特征,它不仅固化了不同职业分层,而且一种“局内人—局外人”(in-sider-outsider)的分裂现象极有可能发展起来,即通过失业计划等鼓励劳动生产率低的职工退出劳动力市场,而形成一支非常精干的劳动力大军。

女性主义者强调社会保障的性别不平等,Madon-naHarringtonMeyer(1996)[9]认为现存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一种过时了的男性赚钱—女性持家(malebreadwinner-femalehomemaker)传统福利模式,男性获得更慷慨更稳定的福利待遇,相反女性获得更少更不稳定的待遇。Orloff(1993)[10]进一步将女性细分为母亲和妻子两类,认为他们的待遇随着婚姻和家庭角色的变化而变化,社会保障待遇更加不稳定。除了职业、种族、性别被隔离与固化外,社会保障对不同收入水平群体的再分配效应同样存在分层特征。虽然总体上,社会保障降低了基尼系数,有利于调节收入差距,但社会保障对不同收入阶层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最低收入组和最高收入组的收入比重下降,其他收入阶层的收入比重都上升[11],意味着社会保障不利于处于收入两个极端的群体,而中产阶层是最大的受益者。HoweandLongman(1992)[12]指出,超过50%的美国联邦政府转移与税收支付待遇受益于月均收入超过3万美元家庭,是政府向四口之家拨付减贫财政支出的两倍还多。

二、研究设计

1.研究缘起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发源于欧洲,代表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萌芽的《济贫法》颁布于英国,标志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形成的社会保险制度最早在德国实施。欧洲也是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水平最高、制度最完美的地区,英国于1941年第一个宣布建立福利国家,瑞典则被视为“福利国家橱窗”。因此,研究社会保障制度绕不开欧洲这个重要地区。同时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与数据质量,欧盟委员会公布了1995~2010年间社会保障相关的完整的数据统计,鉴于此,本文以欧盟27国①为分析对象。此外,在欧盟内部,各国社会保障模式、经济发展水平与收入分配状况差异明显,因此,研究社会保障与收入分配的关系,选择欧盟是比较合适的。

2.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为考察欧盟社会保障对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本文选取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后的收入分配差距作为被解释变量,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社会福利模式作为解释变量。但是考虑到一国收入不平等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尤其是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税收水平等。因此,本文将税收水平以及人均GDP作为控制变量纳入模型。(1)被解释变量。本文以“收入分配差距”作为被解释变量。洛仑兹曲线、百分位比率、十分位比率、基尼系数和阿特金森指数等都是测量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重要指标。在欧盟的收入分配统计中,采用了收入1/5占比、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最高20%人口收入占比三个指标。在收入不平等研究中,基尼系数仍然是使用最广的一个统计指标[13]。因此,本文选取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基尼系数(gini)作为测量收入分配差距的指标。(2)解释变量。第一,社会保障水平。为了评估社会保障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作用,需要评估国家财富中有多少资源用于社会保障支出,即社会保障水平。学者普遍采用社会保障收入或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这一指标来度量[14]。在公布的数据中,欧盟采用了社会保护(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这一指标,具体包括保障待遇、管理成本以及其他支出,如社会保障计划的辅支出。因此,本文以欧盟的统计指标作为度量社会保障水平指标。第二,社会福利模式。从安德森开创的福利国家类型学以来,欧洲社会福利模式研究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并衍生出多种分类标准和组合类别②。安德森将福利模式分为三种类型:以英国为代表的自由主义模式、以德国为代表的保守主义模式和以瑞典为代表的社会民主主义模式。在此基础上,有学者将欧洲大陆的南欧国家独立出来,称为“南欧模式”或“地中海模式”[15]。考虑到欧盟国家还包括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其福利特征与上述四种模式存在较大区别,因此,本文在此基础上将欧盟划分为五种福利类型: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北欧模式、欧洲大陆模式、南欧模式和东欧模式。(3)控制变量。第一,经济发展水平。几乎所有研究都表明,经济增长对收入分配具有重要影响。早在1955年库兹涅茨(Kuznets)就提出了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不平等呈倒“U”型关系的假说,认为在收入水平较低的阶段,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相伴随,当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经济增长有助于缓解收入不平等。在现有探讨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关系的实证研究中,大多数学者通常以国民生产总值这一指标来衡量经济发展情况。本文选择人均GDP这一指标作为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控制变量。为消除量纲与异方差问题,最后纳入模型时对人均GDP取对数。第二,税收水平。税收作为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杠杆,它通过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影响要素收入分配,前者改变了生产中要素相对投入的比例,从而改变了税前要素收益率,后者则是通过直接税影响到税后要素收益率。现有研究主要采用主体税种的平均税率指标,但本文是从宏观上考察税收水平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因此选择税收收入占GDP比重更合适,它体现了一国税收对调节收入差距的总体能力(见表2)。

3.计量模型面板数据模型最基本的形式是个体效应模型,如下。根据对个体效应αi处理的方式不同可将面板分析模型分为“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前者将个体效应αi视为不随时间改变的固定性因素;后者将视其为随机因素。但在实际的分析中,判断个体效应是否随时间改变比较困难,研究者通常采用Hausman检验来决定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相比,当N较大时,固定效应模型中存在参数过多和自由度损失过多等问题,对于随机效应模型,一般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进行估算,由于αi被假定为随机的,无须估计,因此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可以一次得到所有系数的估计值从而进行边际分析。同时,本研究的解释变量中含有虚拟变量,固定效应模型一阶差分之后将虚拟变量自动排除,无法纳入分析模型。基于以上原因,本研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回归方程如下。

三、描述性分析

从图1可以看出,不同国家的基尼系数的时间趋势不尽相同,有些国家很平稳(如捷克、希腊、卢森堡等),有些国家呈下降趋势(如爱沙尼亚等),有些国家则为上升趋势(如瑞典、芬兰),但更多国家呈现波动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基尼系数的国别差异有助于估计决定基尼系数的因素。总体上,欧盟收入差距较之其他地区相对较小,1995~2010年27国的基尼系数最小值为0.200,最大值仅为0.392,按照联合国的划分标准,处于收入绝对平均与收入相对平均之间[0.2~0.4]。总体来看,各国收入不平等在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至21世纪00年代前半期呈上升趋势,但近几年又开始趋于下降(如表3)。值得注意的是,基尼系数最小值却逐年上升,表明原来收入最为均等的国家出现了不平等扩大趋势。为初步探索社会保障水平与收入分配的关系,对社会保障支出占GDP比重与基尼系数做散点图(如图2),直线为两个变量的拟合回归线,表明社会保障支出水平与收入差距存在负相关关系,即社会保障支出水平越高,收入差距越小。同理可以画出基尼系数与福利模式的散点图(如图3),很明显,不同福利模式之间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差异较大,其中北欧模式的收入分配最为平等,其基尼系数全部低于0.3;其次是欧洲大陆模式,只有少量国家的基尼系数略微越过0.3分界线;而其他三种福利模式的收入差距相对前两种模式来说更大。

四、模型分析

本文使用stata12.0对模型进行拟合回归,其结果如表4所示。模型总体效果显著,显著性水平达到0.01。总体R2达到0.4490,虽然不是特别高,考虑到收入不平等受到社会、经济、文化,甚至政治等众多因素的影响,社会保障及税收等再分配手段仅是其中因素之一,模型中社会保障、经济发展水平、税收水平解释了近一半的收入不平等致因,这样看来,模型拟合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模型中,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对收入差距的回归系数为负值,且在0.05的置信水平上显著,说明社会保障具有收入分配调节作用,且社会保障支出水平越高,收入差距越小。同时,福利模式也是影响收入分配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dum2和dum3在0.1的置信水平上显著,且回归系数为负,说明北欧模式、欧洲大陆模式与其他模式相比,对收入分配调节的影响存在差异,且促进了收入分配的公平化。北欧模式的回归系数更高,说明其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更大;而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南欧模式的回归系数为正,即与其他模式相比,调节力度更弱,但不显著。

五、结论与讨论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社会保障是调节收入不平等的重要因素,社会保障水平越高,收入差距越小。社会保障支出水平与基尼系数呈负相关关系,且在0.05置信水平上显著,回归系数为-0.099,表明社会保障水平越高,收入越趋于平等,社会保障支出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基尼系数则下降0.099个百分点。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社会保障制度起源于欧洲并繁荣于欧洲;作为一项收入再分配手段,社会保障水平在欧洲远高于在其他地区。20世纪40年代英国第一个宣布建成福利国家,此后,欧洲其他国家纷纷效仿,福利国家成为欧洲的代名词。福利国家的最大特色就是以公民权利为核心,确立了福利普遍性和保障全面性原则,以国家为直接责任主体,为全而西欧占比为23.3%,中欧及东欧为18.9%,以充分就业、收入均等化和消灭贫困等为目标。欧洲社会保障支出水平也是世界最高的,2009年,平均而言,世界各国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占GDP的10.9%,而西欧占比为23.3%,中欧及东欧为18.9%,除了少数几个东欧国家低于20%以外,法国、丹麦、瑞典、荷兰等国家更是高达30%以上,高于世界其他任何一个地区(如亚太地区仅为6.9%)[16]。欧洲项目全且水平高的社会保障的确成功地降低了收入不平等,欧洲是世界收入差距最小的地区。第二,在不同福利模式下,社会保障水平对收入分配调节作用存在差异。虽然习惯用“福利国家”称呼整个欧洲的社会保障模式,粗看上去,各福利国家之间的类似之处大于它们之间的差别:它们都是通过税费实行大规模的社会再分配,将养老、扶贫、失业、工伤和医疗健康看成是国家的责任,并且把这些职能和国家对于经济生活的管理、对于政治生活的引导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一个以国家为边界的福利国家体系,然而在实践中,甚至在理念上,它们之间存在很大的区别。尽管安德森强调传统按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划分福利模式是不合理的,但不同福利模式之间的社会保障支出水平与支出结构确实存在差异。模型验证了不同福利模式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效应存在差异,模型结果显示,北欧模式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最强(回归系数为-0.045),其次是欧洲大陆模式(回归系数为-0.034)。这与Headyetal.(2001)[18]的结论相似,他们比较了不同福利模式在降低收入不平等上的差异,认为像比利时、丹麦和荷兰等社会保障支出水平较高,其调节收入差距的力度更大;葡萄牙、希腊等支出水平较低,其调节力度最小;而像英国,由于社会保障待遇给付采用家计调查式,其收入再分配边际效应最强。但与学者不同的是,本研究将东欧国家纳入模型中,结果表明,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和南欧模式的回归系数为正,即与东欧模式(参照组)相比,其调节效应更差,但不显著(没有通过检验)。第三,社会保障是调节收入差距的因素之一,需与其他政策措施相协调,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模型决定系数R2小于0.5,说明模型中所有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力不到50%。如果仅将社会保障支出水平与基尼系数进行回归,回归系数β=-0.067,R2=0.1943,且在0.1置信水平上统计性显著,这一结果与其他学者或机构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国际劳工局以OECD国家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转移支付占家庭收入的比重与基尼系数下降幅度呈正相关关系,其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R2=0.2151。ChenWangandCaminada(2011)对36个LIS国家进行分析,决定系数达到0.501,且回归系数统计性显著,然而他对其中最富裕的20个国家进行回归,这种相关关系则消失了。以上研究表明除了社会保障之外,还有其他因素影响收入差距。在本研究中,将经济发展水平与税收水平两个指标作为控制变量纳入模型,两者对收入分配都具有统计性显著影响(P值都小于0.01)。其中,税收水平的回归系数为负值,达到0.171,表明税收具有正向收入调节效应,税收水平越高,收入越趋向平等。还发现,税收水平的回归系数绝对值高于社会保障水平(-0.099),表明与社会保障相比,税收的调节效应更强。经济发展水平则与收入不平等呈正相关关系,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收入差距越大,且在0.01置信水平上显著。在发达国家,收入差距之所以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是因为综合运用了税收、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反贫困、农业政策补贴、工资决定机制等措施。社会保障属于二次再分配范畴,是一种事后调节机制,它的成效需要以初次分配为前提。刘强(2006)[20]对北欧福利国家收入分配考察后总结道:虽然通过政府建立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但维系社会公平和收入均等的另外一个关键环节是,在初次分配领域就实现了工资收入相当程序的均等化,为分配结果的公平创造了基础条件。因此,在治理收入不平等问题中,需要综合协调运用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各种政策措施。

上一篇:初三半期总结范文 下一篇:学生半期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