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0 00:33:04

高三历史教学论文

高三历史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高三历史教学既要抓实课堂教学环节,也要充分兼顾到学生的课外学习活动,在时间上运用各种间隙时间复习巩固历史学习内容,在方式上相互帮助,借助于互助学习活动增强历史学习薄弱环节的突破以及拾遗补缺效果,还可以在学习技巧交流等方面进行探讨,实现授人以渔的目标。

二、高三历史立体化教学实施要点

1.构建立体化目标体系,满足学生发展差异

进入高三阶段之后,学生在每一门学科中的差异性已经较为显著,历史教师在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立足实际开展教学研究,不能再以“一刀切”的教学要求统领整个历史教学活动,一定要以更为切合学生学习基础与能力实际的目标组织开展教学,以保护学生的历史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进步,更好地备战高考。笔者在这一方面进行了教学目标的差异性处置,对基础知识点的记忆以及理解方面,全体学生统一要求,但是在进一步发掘规律以及横向、纵向比较方面,则体现对不同学习基础学生的差异性要求。对优秀生提高难度,对学困生降低学习要求,保证学生在历史学习活动中能够依靠自己的努力基本完成学习目标任务,这也是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在差异性教学目标的引领下,笔者从教学的不同环节体现对学生的差异性兼顾,适应学生学习差异以及提高教学针对性成效。

2.打造立体化内容梯度,扎实推进教学深入

笔者在高三历史教学中,坚持以历史发展为主线,从宏观上把握概念,从微观方面引导掌握历史事件与规律,实现前后连贯、逐层深入,从知识点的掌握、前后的联系到规律的发掘,以立体化的教学内容优化促进教学深入开展。具体实施过程中,历史教学内容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属于基础教学,按照教材编写的顺序教学每一个章节与知识点,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立体理念去掌握知识、加深理解。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以及教学需要,以历史教学内容为依托,进行为立体化内容检查,将常规的联系转变为多层次与角度的练习活动,既有助于学生的灵活掌握与形象记忆,同时也符合历史教学循序渐进的规律,实现了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第二层面属于分门别类教学,对立体概念中的知识点进行提炼、概括、分类。在对知识点进行提炼与分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整体方向灵活开展,如可以将中国古代史细分为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科学文化、民族关系以及著名战役、农民战争等类别,每一个类别之中还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如可以将“经济发展”细化为发展背景、农业发展、手工业进步、商业状况、对外贸易等不同的线索,每一条线索都连串一系列的知识点,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构建了框架式的教学体系,每一个知识点的学习与复习都可以实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综合目标。第三层面属于内化与发掘范畴,指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发掘,以及开展横向、纵向对比活动,为迎接高考进行实战演习。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日本的明治维新、俄国的农奴制度改革等进行横向对比分析,从中深刻理解、有效掌握。再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纵向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对比等等。在这一层面进行的教学活动属于对原有知识点、理解内容上的融合与运用,对于学生历史综合能力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功能。

3.整合立体化教学资源,增强学生掌握效果

为了提高学生历史学习成效,教师应当在抓好历史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整合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推进。笔者在教学中首先强调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向学生推荐各种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如“知识点串葫芦想象记忆法”、“历史人物四步评析法”等,对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理解的深刻性具有积极的帮助。另外,还鼓励学生自己总结和提炼行之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在全班进行交流活动,这对于提高历史学习效果具有积极的帮助。除此之外,笔者还要求学生组成相互帮助的学习合作小组,寻找历史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提高学习的生动效果,避免学生学习不得法以及学习氛围枯燥等方面而降低历史学习效率。笔者还充分发挥多媒体手段的作用,将复习要点制作成课件进行播放,对缓解历史学习枯燥氛围、提高学习形象效果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提高了学生掌握理解的效果。由此可见,构建立体化的历史教学体系,对提升高三历史教学成效具有积极的意义,教师应当加强这一方面的分析研究,促进教学活动有效开展。

高三历史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思维僵化;联想法;两极分化;因材施教;科学规划

高三的历史复习量大任务重,如何适应新高考模式,在短期内迅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成为每个高三历史教师思考的问题。在经过多年的高三教学实践,针对学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进行了以下反思。

一、学生思维僵化,前后知识断链现象严重

一般而言,文科班女生偏多,纪律较好,但学习往往容易停留于表面。在教学中,我发现如果单纯地让学生背诵某一节内容,效果肯定很好,但如果是综合考核几章甚至几本书的内容,或者换一种问题提问时,效果就不太理想。

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通过联想法强化思维训练,效果很好。比如,我们在学习“三省六部制”时,单纯地死记硬背那六部,很困难。但是,如果采用联想记忆法,效果立竿见影。首先我们把六部进行谐音,如下:“吏”“猎”,“户”“工”“礼”和“兵”不变,“刑”“行”;其次,我们再把它们进行串联并增减字,变为“猎户(遇见)工兵(要)行礼”,最后将这句话联想成“猎户向工兵行礼”的情景储存大脑即可。而六部的职能也可以通过联想法记住,如“吏”与“官吏的考核管理”挂钩,“工”与“重大工程建设”挂钩,“兵”与“军事管理”挂钩,“户”与“户籍管理、赋税征收”挂钩,“刑”与“刑事案件的审理”挂钩,“礼”与“礼仪制度和科举考试”挂钩,再将它们变成图像储存大脑即可。另外,联想学习法还能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从而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形成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和整体性。

二、学生两极分化比较严重

进入高三下学期,特别是二轮复习期间,许多自认为学习无指望的学生基本就放弃了学习;而少部分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为了考个好点的大学,学习更努力了。面对这种状况,如果教师仍然因循守旧,继续采用同一个模式教学,学生学习状况不但不会改进,反而会更糟糕。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应该实行因材施教。

首先要把班级的整体状况和学生的个人状况向学生分析清楚,让他们有清醒的认识,从而确立自己的目标。其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进行区别对待。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授课方式。我们不妨进行这样的设计:(1)准备好不同的教学方案;(2)按不同层次把一个班级分成甲乙两组,按不同的能力要求和方案轮流上课,各上20分钟;(3)轮空的班级明确任务;(4)在最后五分钟时间里,老师给予解答疑问或个别辅导。这样就能够解决学生因认知水平的差异和基础等方面的不同而带来的问题,从而做到因材施教。

三、学生不太重视“+2”科目的学习

由于高考录取依据发生了变化,“+2”科目不计入总分,只是作为“等级”进行参考,所以许多明知无望考上本科的学生,更是对“+2”科目不重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教学中应该科学规划,强化感情投入。

(1)抓两头保中间,即保证优等生人数,减少后进生人数,提高中等生人数。在这个环节中,最重要的是中间这一块。优等生人数现在基本定型,后进生和中等生仍有变化的余地。在剩余时间里,作为历史科任教师要尽可能地给中等生和后进生以指导和帮助,以情动人,以理服人,让其真正想学、愿学。

(2)复习中要提倡经世致用的思想。经过若干次考试后,学生很容易疲劳、厌烦。这个时候,历史教师有必要谈一些历史小常识、小故事,并联系生活中的一些事例进行阐述。通过组织这样的活动,不但不会耽误复习工作,反而会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并激发其历史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其搜集历史资料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正如俗话所讲“磨刀不误砍柴工”。

(3)以历史教师的才学去感染学生,以历史名人去教育学生。史学家刘知几在《史通》中提出治史要有三种长处:一是史才,二是史学,三是史识。另外,教师还应通过讲述历史名人,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引导他们进一步明确目标,燃起斗志,乘风破浪。

总之,在二轮复习中我们要做的工作很多,但我认为在明确目标的情况下,通过合理规划,积极利用好联想教学和因材施教等手段,能够在短期内提高历史复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武志强.在历史教学中探索符合实际的教学模式[J].新课程学习,2014(7):27.

高三历史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本学期计划活动九次,实际活动九次。在教研活动中,得到了学校教务处、教科处及校行政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在全组教师的团结协作和不断努力下,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各项教学工作要求,保证了我校史地教学的顺利进行。在教研活动及集体备课中,本组教师都能按学校教科处及教务处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按时参加组上组织的各项活动及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并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完成学校及教研组交给的各项教学任务,不断摸索教学经验,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一、加强教师责任意识,开展“三生教育”活动

根据校行政的相关要求,认真进行加强师德师风及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要求教师强化责任意识、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特别是通过学习《云南省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增强青少年体质的规定》的通知及《切实减轻中小学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办法》等文件精神,树立减负不减质的理念,抓好课堂教学基本环节,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思想素养,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不断提高认识,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乐于奉献,增强教师的事业心,关心、爱护、尊重学生,争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其次,认真组织学习《生命、生存、生活》“三生教育”的重要内容,让教师领会和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掌握生存能力和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学习后,本组于2009年3月26日开展了一次野外生存能力的实践活动,使全组教师的生活能力、生存能力都得到了一次体验和锻炼,加强了对“三生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二、认真进行质量分析,积累教学经验

根据学校教科处的要求,认真对上学期期末考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教师们从历史、地理试题的题型、题量、难度、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从学生学情方面、教师教学方面找出了存在的问题,从主观、客观方面寻找各自在教学及复习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虚心向成绩好的教师请教和学习,为自己今后的教学,特别是今后的各类考试及备考提供借鉴,并制定出今后改进的措施。

三、认真抓好各项教学常规的检查督促工作

按学校教科处的要求,组织本组教师于每星期的星期一早上八点半到十一点进行集体备课活动(本学期共备课17次),每次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都实行签到制,每次备课都有活动主题,由本组教师集体参与和交流说课等等。

另外,长期坚持每个月月底对全组教师的各项教学常规检查。主要包括按期检查老师的的教案完成情况,听课记录情况,作业布置及批改情况,以及其他各项教研要求,并及时上交学校教科处验收,本组教师都能按时、规范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四、积极进行高考及会考研讨

搞好高考史地复习备考和高一年级史地会考工作是本学期本组教研工作的重点。首先根据本届高三学生的实际,特别是根据两次云南省统测及云南师大附中的模拟题测试的成绩,进行认真分析,依据考纲及各级研讨会的相关信息,调整高考复习备考的战略,并由组内有经验的史地老师进行交流指导,制定出比较实际的备考复习计划,注重抓好高考后期专题复习及模拟测试的各项工作,为提高史地高考的成绩献计献策。

其次,认真进行高一会考复习研讨,学进度,尽早完成教学内容,以云南省高中会考考试说明为依托,认真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复习,并让学生熟悉会考题型,进行测试和训练,而且向学生印发了高中会考复习材料,经过详细复习后对学生进行会考模拟训练,把近几年的会考题进行测试并认真分析和讲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会考备考工作。

五、认真组织高一年级史地知识竞赛

为了增强高一学生的会考知识,搞好会考复习工作,提高学生学习历史地理的积极性和兴趣,本组与高一年级组团结协作,相互配合,于2009年6月3日进行了高一史地知识竞赛活动。本次竞赛共有6支代表队参赛,经过广大师生和参赛选手的共同努力,以级校教务处、教科处的大力支持,评出了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同学们在活动中积极踊跃参与,气氛热烈,达到了竞赛的目的。

六、搞好教学科研活动

根据学校教科处的相关要求,开学时本组就布置了本学期撰写教学论文的任务,并专门组织了一次组内教学论文交流活动,本组教师积极配合,纷纷交流了各自的论文:王云建老师的论文为《浅析读图法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文勇老师的论文为《如何培养高一学生辨析史料的能力》;许建荣老师的论文题为《浅谈教师的心理健康》;杨静老师的论文题目是《中学历史教学中国情教育的意义》;刘志荣老师的论文题目为《用“三步法”破解月相》;依光的老师的论文题目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兴趣途径》;刘晓燕老师的论文题目是《浅析高中地理会考复习的体会和做法》;杨张珍老师的论文题目为《浅论高一历史会考复习方法》;马忠奎老师的论文题为《集体听课环节的新思考——“观课”》。共12篇论文,各位教师的论文从教学实际出发,整理收集了许多好的教学复习方法和经验,为复习备考提供了借鉴。经过交流后,将推荐出比较好的教学论文,参加2009年6月29日举行的我校论文交流活动。

高三历史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1、继续实施学案教学。每个备课组都按要求进行集体备课并有记录,每位老师都能做到认真备课、听课、上课;作业批改和听课数都达到并超过了学校要求的次数。在学校组织的优秀教案和作业评比中,张全杰、陈长征、张春蕾、王伟、高妙丽、王娟等老师荣获优秀。

2、在备课和授课中注意知识体系的建立及问题的设计和处理,注重习题的选编并保证质量,注重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学习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经常开展备课组内的听评课,高一和高三年级备课组间周一次,高二年级备课组每周一次,听课后全组老师畅所欲言,评出课的特色风格并提出建设性意见,这使每位老师都受益匪浅,今后要长期坚持这一做法,让历史组的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4、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并根据教学实际制作课件,其中张春蕾和王伟老师 的课件被评为市级一等奖。

三、三个年级的教学均取得较好效果。

高一年级组在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方面成效突出;高二年级组狠抓会考,注重落实;高三年级组在三轮复习的推进及应考能力的培养方面有所突破。 四、积极进行教学科研活动,提高理论水平。

本学期历史组继续推进目标教学模式的探讨,在听评课及教学实验基础上撰写出水平较高的教学论文、教学反思。针对年级组学情,选择了不同的小课题研究,高一年级组重点进行了“作业课堂化”研究,高二年级组重点研究“如何应对会考”,高三年级组研究了三轮复习的模式。 五、教研组博客的建设 在我校博客群组开通的基础上,历史组积极参加校园博客的建设,其中张全杰老师的博客文章多达117篇,徐春华的文章60篇,其余老师也写出了水平较高的博客反思。今后历史组全体成员会继续努力,为充实自己的教学素养而不断学习和探索。

六、初步形成了符合我校特点的历史教学策略和方法。

如课堂操作的基本流程为: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呈现目标;精讲点拨;合作探究;达标测试;反馈补救。在此基础上实施分层次教学。

七、教辅资料的编写

应教研室要求,我们历史组八位教师在教学之余完成了下学年高三一轮教辅资料选修三的编写、校对任务,得到教研员的认可和表扬。 本学期大家都感觉过得忙碌而充实,回顾总结已走过的路,取得的成绩是全教研组老师辛勤劳动的结果。反思一个学期的工作,大家一致认为还有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1、集体备课有时针对性不强,细节问题还有待完善和提高。

2、新课程理念落实不到位,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较多。

3、课题研究积极性不高,实质性工作做得远远不够。

4、课外活动的开展有些差强人意。

为把教研组的工作做得更好,我们将会在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加强集体备课的针对性,努力服务于课堂教学和学生。

2、有意识地强化落实新课程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

3、实质性地开展课题研究,少一些形式,多一些具体内容。

高三历史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教育信条】历史是生活的注脚,理解历史会让纤弱的孩子坚韧地生活着。

阅读朱能老师主编的《人在历史中的地位》一书,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朱老师浓浓的人文情怀。作为嘉兴市地方课程的选修教材,《人在历史中的地位》一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为“人类的良心”,包括“独立的精神”“良知的记忆”“博爱的心灵”三个单元,呈现了苏格拉底、陈寅恪、巴金、索尔仁尼琴、南丁格尔、特雷莎修女等6位历史人物的生活;中篇为“以天下为己任”,包括“民族的担当”“民权的呼告”“教育的使命”“科学的责任”四个单元,展现了文天祥、谭嗣同、杨杏佛、马丁・路德・金、蔡元培、晏阳初、尼尔斯・玻尔、梁思成和林徽因等先贤或波澜壮阔或溪流潺潺的人生;下篇为“社会群体在历史中的地位”,包括“需要理解的社会群体”“值得尊重的社会群体”两个单元,介绍德国纳粹时期的青年、美国的阿米绪人、俄国的十二月党人、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新女性等需要我们运用理性去理解、怀着宽容去尊重的社会群体。

朱能老师说,这些历史人物(或社会群体)在现行的高中历史必修教材中涉及较少,但是他们的思想、言行对培养学生“怎么做人”相当重要。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历史教学研究会会长计翔翔先生在为《人在历史中的地位》一书写的序中说:“它并不满足于历史知识和历史观的传递,贯穿全书的红线是人在历史中的地位。在这个意义上,作者想搞一本以历史为载体的人文读本或者说是公民读本的夙愿在深化新课程改革中终于得到了实现。”由此,笔者想到了朱能老师提出的历史教学的三重境界:“为历史课而教是教学者;为历史学而教是教书匠;为人而教方成为真正的教师。”在朱老师看来,“进入第一重境界需要的是责任心,进入第二重境界需要的是对历史和历史学的理解,而进入第三重境界则需要对历史和生活的感悟、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同时,朱老师也指出:“上述说法并不绝对、并不孤立,而是层层递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三重境界构成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而正是在这样的冲突中,朱老师一直小心翼翼地守护着“历史为什么而教”这个问题,始终为实现历史教育的基本功能而不懈努力着。这一切都来源于朱老师的人文情怀。

早在十多年前,朱能老师就在《人文精神必须站起来》(刊发于《北京教育(普教版)》2002年第2期)一文中,深入地分析了“应试教育”的弊端,并指出“在拥有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在有着历史悠久的考试制度的国度里,我们总在有意无意地忽略一个字――‘人’”,并大声疾呼“教育以人为本!人文精神必须站起来!”此后,在不同的场合,朱老师多次对人文精神作了论述。他说:“历史学是一门人学。历史学通过构建过去的生活生成和积淀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包括了人之成为人应具备的三大品质――独立、宽容和敬畏。‘独立’是指自觉运用判断和行动的自由,保持对生活和社会的批判力。‘宽容’是指充分尊重他人判断和行动的自由,对多元的社会发展能够给予足够的理解。‘敬畏’是对自然资源、生命资源和社会资源理性地认识和利用,防范过度的包容和排斥,防范过度的自由和限制,防范过度的获取和舍弃。”在朱老师看来,“历史的现场由人、社会和自然三种元素构成,其中以人为中心和重心”,而高中历史教学的核心价值就是“为青年学生人文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奠基”。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历史教师在某种程度上可算是一个弱势群体。对于这样的现实,朱能老师并不气馁,他说:“我们不可能改变教育环境,但可以改变课堂的某个角落,可以影响一些学生的观念和行为。通过渐进的甚至只是点滴的方式,我们承担起为青年学生人文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奠基的责任。”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无论是作为普通教师,还是作为教研员,他都在自己的岗位上执着地为学生人文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奠基而努力着。用他的话说,这可算是一种“快乐的苦役”。

作为教师,朱能老师在教学中坚持两个“理解”原则,即“有利于学生理解历史,有利于学生理解生活”。历史是生活的注脚,理解历史会让纤弱的我们坚韧地生活着。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爱德华・哈利特・卡尔曾说:“历史是历史学家和历史事实之间连续不断的、互为作用的过程,就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对话缩短距离,对话增进理解。朱能老师在教学中非常关注“对话”――与历史的对话、与学生的对话。

首先,与历史对话,发现多面的历史,追寻促进人生的历史理解。

对历史知识的专业理解程度会直接影响我们解读课程标准、教科书内容和教学设计的质量高低。我们身边的那些优秀历史教师,他们的教学艺术虽各具特色,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他们都具有强大的专业理解力。而专业理解力不足又恰恰是很多高中历史教师一直以来的瓶颈问题之一。因此,朱能老师在教学中倡导通过专业阅读增进我们对历史的理解,凭借对历史的理解在课堂上带领学生们一起学习历史。

高中历史必修三模块中的《宋明理学》一课,常被教师们戏称为“送命理学”,可见这一课的教学难度。朱能老师曾用了一年的时间关注这一课的课堂教学,这一年里,他在不同的高中观察教师们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在不同的高中开设了五次研究课,由此收获了一些心得:不见思想家的思想史教学是无趣的,缺乏逻辑的思想主张阐述会有点乱,离开学生生活经验太远的思想史教学是在天上飘。基于这些思考,朱能老师对这一课中的重点子目“朱熹的学说与理学的成熟”作了教学设计和实践尝试。

为了这一内容的教学,朱能老师翻阅了十多本相关的专业著作,其中既有思想原典,如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的《朱子语类》,也有著名学者的研究经典,如葛兆光先生的《中国思想史》、钱穆先生的《宋明理学概述》、张立文先生的《朱熹评传》和束景南先生的《朱熹研究》等,还有能体现宋明理学影响的其他领域的研究专著,如陈东原先生的《中国妇女生活史》。

通过专业阅读,朱能老师选择了“礼”作为引导学生理解“理”的窗口。“礼”的思想不仅是古代中国伦理社会始终聚焦的问题之一,而且“礼”的内容也较易接近高中学生的心智水平和生活经验。了解朱熹的学术人生、厘清“礼”与“理”之间的关系、辨明汉代和宋代之“礼”的异同等,是理解朱熹思想主张的一些关键之处。这只有通过专业阅读和思考才会有些心得。其中,不仅是教师自身对历史的困惑,而且还有学生的疑问,都会推动教师去进行专业阅读。在对学生的小调查中,朱老师发现,学生由于受教科书的影响,对朱熹思想影响的理解比较单一,甚至偏狭。所以有必要引导他们通过阅读相关的文学史、科技史、社会史著作,形成对朱熹思想影响的多元理解。对学生来说,认识一个有血肉、有担当的朱熹比仅仅知道他的思想后来成为专制统治思想更重要。人生的完满需要丰富的历史理解作支撑,这是朱老师在教学中始终坚持的信念。

专业阅读是朱能老师从教十八年来的教学生涯的必修内容。他至今清晰地记得在教书生涯第一个学期结束时一个女学生说的一句话:“朱老师,教历史是需要用年龄来作铺垫的。”用阅读来弥补年纪轻、阅历少的缺憾,朱能老师就是这么做的。专业阅读能增进我们理解历史的长度、宽度和高度,进而能厚重我们的生命。专业阅读能增加我们进入课堂、面对孩子的“底气”。

其次,与学生对话,做好学生学习历史的引导者,追寻促进人生的历史课堂。

构筑情境、设计问题、师生对话这三个环节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最常用,因为常用所以重要。仍以上述课堂教学为例,为了丰富学生对朱熹形象的认识,朱能老师根据专业阅读编制了朱熹一生的大事年表,并在课堂上对“木晦之训”“杜鹃夜悟”“乙丑之悟”“鹅湖之会”“朱熹之死”等细节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加以描述,让学生基于史实通过合理想象获得一个有血有肉的“朱熹印象”,从而为解读朱熹“礼”的言行,理解朱熹的“理”奠定基础。

阅读思想原典的片段,是思想史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阅读原典,才能最原汁原味地接触到思想家的理论,然而,这不免会遇上一些抽象甚至深奥的言语。因此,朱能老师在选择思想文本时,尽量选择通俗易懂的文字,同时还特别注意所选材料之间要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并设计体现思想内在逻辑关系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这样的原典片段和问题设计有助于学生的理解,有利于他们形成一些认识。

在认识朱熹思想影响的教学中,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理解上的偏差,即认识视角单一,学生只停留在“朱熹思想维护专制统治”此类的认识上。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朱能老师一方面通过建立思想史和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社会史之间的联系,寻找多元史料,多视角地阐发“礼”的历史影响,另一方面通过师生围绕“明清时期妇女守节、殉节是朱熹之错吗?”这一话题进行对话,引导学生辩证认识朱熹“礼”的影响。

让学生有度、多元地理解儒家思想,这一意图源自朱能老师的一个认识,即每一个青年学生对儒家思想应该有一个合理的“伦理共识”与“文化认同”。

经过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与观察,朱能老师认为:勾勒了历史的现象和细节,开掘了历史的广度和深度,才能丰富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当多元的甚至是冲突的现象或认识导入到学生的头脑中,他们才有可能学会独立地判断,才有可能提升思考的质量,从而通过历史学习丰富他们人生的意义。

在担任高中历史任课教师的十一年间,朱能老师还做了七年的班主任。班主任工作辛苦,但有乐趣。朱能老师认为,只要有一颗善待之心、理解之心就能做好班主任。朱能老师带的班级从来没有什么班训之类的东西,有的就是宽容和自由的氛围。他总是希望用微笑给每个学生信心和方向,也因此得了一个“快乐小熊”的称号。若干年后,朱能老师对班主任的琐碎往事大多都不记得了,因为当意义渐渐铺满生命的时候,细节便开始退去。后来有一个学生在QQ上聊天时说起了一段往事:“高三的我们,慢慢都感受到了身上的压力。记得那时有几个同学压力很大,总是失眠。您便和我们说:‘不要想太多,学习上尽自己最大努力就好,如果想找人谈心,我的手机24小时为你们开机。’您是个言而有信的人,这句话至今都留在我脑子里。虽然我们从不曾半夜打电话给您,但您的话确实让我们感到很温暖,至少当我们因为压力大而想找人倾诉的时候,不会找不到倾听者。那时候觉得老师您就是我们在学校里最大的依靠。”在班主任工作中,朱能老师是一个忠诚的倾听者,耐心、静心地听学生讲完,很多时候尤其是女生一讲完也就什么事都没有了。“他是一个让学生回忆起来会有幸福感的人”,曾有一位学生如此评价朱能老师。

“研究与引领”“指导与服务”是教研员工作的两大职责。嘉兴市高中历史教研员,浙江省著名历史特级教师戴加平老师认为,教研员只有真心诚意地做好服务工作,取得学校与教师们的欢迎与合作,“研究”才会有广阔天地,“指导”才可能到位。朱能老师认同这一观点,在七年来的教研工作中,也努力地践行着。

朱能老师把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作为自己的职责,特别重视提高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命题研究能力。成长源于困惑,进步来自行动。朱能老师经常和本市(海宁市)的历史教师进行交流,及时了解教师们在教学中最需要得到什么帮助、最困惑的是什么等问题,并进而根据这些问题组织相应的教研活动,或者直接和学校的历史教师进行交流探讨以解决问题。朱能老师每个学期听课约70节,每次听课前做好预习功课,查阅专业资料,了解开课教师的教学设计,听课时做好课堂实录,有时还进行课堂录像,听课后及时组织听课教师或备课组、教研组与执教教师进行充分交流。

前些年,有一所普通高中的历史教研组教师平均年龄不到35岁,教学经验相对不足,教学中的历史专业问题和教学方法问题也较多,而组内又没有能起到“领头羊”作用的教师。鉴于这种情况,朱能老师主动和该校历史组建立了结对关系。他连续几个月都安排时间去该校听课、评课,多次参加他们的备课组活动,对教学中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讨论交流,并寻找解决途径。

朱能老师还积极参与学校的历史教研组建设,不定期参加学校的教研组活动,根据每个教研组的具体情况,对青年教师进行各种培训。如面向重点中学的青年历史教师,他组织了多次命题技术培训;面向普通中学,他多次组织教研组内或校际之间的课例研究活动。通过这些小范围、有针对性的培训,切实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同时也促进学校备课组和教研组的发展。

朱能老师不仅是个恪尽职守的教研员,而且还是一个乐于奉献的教研员。朱能老师经常通过QQ等现代网络联系方式,利用休息时间耐心地回答教师们提出的各种教学问题,包括修改教学设计、修改教学论文等。自2010年以来,朱能老师在QQ空间里贴出了他对历史教学的思考百多篇,这些文字引来了嘉兴市很多历史教师的“围观”。有些文字一贴出来,短短两三天里就有100多位教师阅读,有些教师还留言进行交流。有教师说“朱能老师的日志是我们学习的好去处”。

在尽可能提高教研质量的同时,朱能老师还非常注意教研工作的方式方法。他经常和学校管理层进行友善的沟通,确保各项教研活动尽可能不给学校与教师造成麻烦。他尊重学校、善待教师,平等包容的精神深受学校与历史教师们的敬重与欢迎。

高三历史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我要与大家交流的第一个问题是――“扎实的基本功是命制好试题的前提”。要命制出一套较高质量的试题,必须具备一些扎实的基本功。

首先,要有深厚的专业功底,要能熟练地驾驭教材。一是在宏观层面要能对整个高中历史教材体系熟练把握,并在微观层面加以深刻理解,挖掘其丰富的内涵,做适当的延伸与拓展。同时还要加强理论修养,熟知常用的基本观点、原理,并能熟练地运用这些观点分析历史现象。这样对整个学科知识的掌握就能有较好的广度与深度,在命题调动知识时,就能驾轻就熟,统筹兼顾,游刃有余。

其次,对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要进行深入研究,熟悉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明确考试范围,以及学科思维能力的要求,还有思想教育目标。只有明确了这些要求,在命题时,对所编制的试题要考查哪些能力,要贯彻怎样的命题意图,才能够做到心中有数,才有明确的方向。

第三,要加强对高考试题的研究,把握高考试题的风格特色。具体来说应从考试题型,到试卷结构,试题立意,赋分比重,考点切入方式等方面,都要进行详细而具体地分析,以便对高考试题的特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熟悉了高考行情及动向的基础之上,命制试题时,便能做到心中有数了。使命制出来的试题能尽可能地形似高考,甚至神似高考。从形式到内容上与高考越接近,训练的效果就越好,因为学生的应试能力在高仿真的训练中,毫无疑问能得到切实地提高。

第四,积累素材,厚积薄发。命题思路的形成,往往来自突发的灵感。而这些灵感的出现与获取,存在于日常教学活动中,对某个知识点的巧妙处理上; 也可能来自提问过程中,学生巧妙的回答;还可以来源于平时看电视新闻,或是阅读书报杂志时得到的感悟;抑或是来自广泛浏览、筛选试题时,从别人的思路中获得的启发;再者还可能是在聆听专家报告,或与同事探讨热点问题时得到的启示。把这些素材积累起来,往往就是良好的题源。有了这些深厚的积累,命题时就能厚积薄发,顺手拈来,思路如泉涌。而且编制出来的试题能与教学实际很好地衔接,实现教与考的有机统一,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第五,要加强命题意识和钻研精神的培养。现在很多教师把命题,简单的理解为筛选试题,然后拼凑出一份试卷,这种做法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命题。只有由老师自己编制的试题,即原创题,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命题。然而,据笔者了解,目前高中历史教师中能够编制试题的并不多。因为开发原创题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不仅要求命题者对整个学科知识能融会贯通、驾轻就熟,而且要掌握试题的命制方法与技巧,还要有一定的钻研精神。再加上日常教学任务较为繁重,难以抽出时间去钻研试题。鉴于目前的现状,笔者认为要提高广大历史教师命题的能力,提高命题意识是当务之急,要让广大教师认清编制试题的重大意义,命题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深化对教材理解的过程,是一项创造性活动,它能够有效地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有力手段。达成了这样的共识,有利于增强命题意识,才有可能付诸于行动。因为说到底,行动是由思想支配的。

接下来,我要与大家交流的第二个方面的内容是试题命制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一是要编制好考点知识双向细目表。表格样式可设置成章节知识点、考试名称与考点、题型、分值、难易度及答题情况反馈等栏目。然后将每一次考试的相关信息都认真详细地填写好。这样做,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每一次命题时,要考查哪些知识点,从哪个角度考查,就能有个通盘考虑。历经数次考试下来,就能实现对所有要考查知识的全覆盖,对重点知识、主干知识则能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全方位考查。从而有效避免一些知识点的不必要的重复考查,而有一些知识点则被遗漏,成为学生的知识盲点。可以有效增强考试的信度与效度。

二是在试卷结构上应兼顾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明确考试范围,并大致确定各部分考查知识点的赋分比重,如果是阶段检测,应侧重近期所学知识,适当兼顾前面所学知识。

2.在题型选择上要规范,最好不用高考已淘汰的题型,以免产生不好的导向,使学生无所适从。因此要采用与高考相一致的题型。

3.考试内容方面,要注意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这三块内容的考查比例要适当,统筹兼顾。

4.在试题难易度的控制上,要力求平稳,确定适当的难度系数,切忌太难或太易,大起大落。注意基础题、中档题、难题的比例结构要合理,一般情况是基础题和难题的比重均应控制在百分之二十左右为宜。

5.考试题量要恰当,要根据考试规定的用时、分值,确定合适的题量,以中等程度学生能完成为度。据我所知,不同学校在平常考试用时方面不尽相同,从60――120分钟不等,差异较大,因此在题量的把握上难度较大,在此建议大家,参考市期末统考的用时与题量做调整,适当增减一些题量。

三是在考查知识的切入点上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注重基础性

尽管近些年来高考命题注重能力立意,材料型情景题大量出现,但绝大多数试题仍然是采取题目在书外,答案在书中的模式,能够直接或间接在课本中找到答案。可见大多数试题仍然是贴近教材的,是以教材为依托的,直接或间接地考查课本基础知识。因此在命题选材时,仍应以与课本知识密切相关的素材为依据,考查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不宜脱离教材,游离课本太远,更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因为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片面强调能力,能力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不过是一具空壳。正因如此,不管试题形式如何变化,最终还是要回归课本,回归基础。

2.突出能力立意。尽管前面提到高考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但这种考查不是教材知识的简单再认或再现,而是以知识为载体突出对学生能力和思维品质的考查,即所谓死知识活考查,重理解、考应用,因此高考同时又体现出“命题立意能力化”的特点。

那在命制试题时应如何突出能力立意呢?一是在考点的选择上要多考查“为什么”等理解层次的知识点,少考查“是什么”等了解层次的知识;多考查具有延伸性、拓展性的知识点,少考查现成结论性的知识点;多考查具有迁移性、整合性的知识点,少考查分散的、孤立的知识点。二是将课本知识与材料有机结合,提供较为新颖且信息丰实的材料,创设新的情境,变换新的设问角度,给考生一种似曾相识,又有所不同;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感觉。三是在对答案的组织上,要求试题的答案不是教材知识的简单照搬,不是某一个知识点的简单再现或多个知识点简单相加,而是根据材料对所学知识进行重组、加工或整合的一个过程,即答案生成整合化。

3.热点知识考查隐形化。众所周知,高考试题不回避热点知识,充满时代气息,但其切入点往往是采取从某个具体角度隐形介入的方式来影射热点的,即所谓“热点问题隐形化”。命题专家一方面要体现热点,另一方面又要防止猜题押宝、死记硬背,因此在材料的选择、情境的设置、呈现的方式、设问的角度等方面充分体现出新颖和隐形的特色。试题总是从一个具体的角度切入与教材知识点有机结合,将考查的热点巧妙地隐藏在所设置的情境中。如今年高考第39题,考查的是民族团结问题,其切入点是土尔扈特部落回归祖国这一历史事件,隐含的热点是今年三月份拉萨少数分子掀起的骚乱事件。因此在编制关于热点知识的相关试题时,就要尽可能从那些相关的知识里面寻找符合隐形介入原则的具体知识点寻找突破口,并巧妙切入,精心设计问题,这样命制出来的试题,不仅显得新颖,而且有较强的针对性。

高三历史教学论文范文第7篇

自任现职以来,本人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及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认真实践“三个代表”,积极参加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思想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领导。锐意进取,奋发向上,服从领导,听从安排,遵纪守法,团结同志,乐于助人,关心集体,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积极参加政治、业务学习,按时出勤,早出晚归,注重品德修养,积极履行党员义务,认真履行一级教师职责,辅导、培养年轻教师参加教育教学改革,指导进行教学研究。

认真细致地做好学生工作,举止行为要更加规范,为人师表,言行规范,对学生负责。在工作中,把热爱学生放在第一位,师生关系和谐,工作得心应手,许多事情迎刃而解,热爱、尊重、信任学生,关心爱护学生,不论论成绩好坏,一视同仁。对性格孤僻的学生,更多给以热情帮助,关心爱护。因此,教学成绩突出,学生品德优良,很好的完成了教育教学工作。所以,赢得了领导和老师的信任和尊重,

在教育教学上,敬业爱岗,严谨治教。我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做到认真钻研大纲,仔细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认真备课,注意设计好每堂课的教学方法,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注重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在工作中,虚心学习,不耻下问,及时消化,吸取别人的精华,在自己的教学中为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提高。

在辅导学生方面,我积极努力,抓住每一次机会,辅导的学生多次获奖。XX年寿光市电脑小报评选两人获一、二等奖,XX年电子报刊获寿光市二、三等奖各一人,潍坊市三等奖一人;XX年电子报刊寿光市三等奖一人。

个人在XX年获得寿光市个人网页二等奖;XX年获得潍坊市优秀教学设计二等奖,论文《巧用媒体强化美育》获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优秀奖,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设计一等奖;XX年制作的《人有两件宝》网课获寿光市二等奖。

2017教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二】

本学期,本人担任初二7、8 班语文课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本人以学校及各处组工作计划为指导;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师德水平为重点,以提高教育教学成绩为中心,以深化课改实验工作为动力,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较好地完成了工作目标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一方面,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政治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认真学习新课改理论,努力提高业务能力,参加自学考试,努力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通过学习,转变了以前的工作观、学生观,使我对新课改理念有了一个全面的、深入的理解,为本人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打好了基础。

二、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工作纪律

一方面,在工作中,本人能够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模范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会。另一方面,本人能够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心爱护学生,不体罚,变相体罚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学生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三、强化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本学期,本人能够强化教学常规各环节:在课前深入钻研、细心挖掘教材,把握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教材结构、重点与难点;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力求在备课的过程中即备教材又备学生,准确把握教学重点、难点,不放过每一个知识点,在此基础上,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备写每一篇

教案;在课堂上,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课堂45分要质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后,认真及时批改作业,及时做好后进学生的思想工作及课后辅导工作;在自习课上,积极落实分层施教的原则,狠抓后进生的转化和优生的培养;同时,进行阶段性检测,及时了解学情,以便对症下药,调整教学策略。认真参加教研活动,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一学期来,本人共听课32节,完成了学校规定的听课任务。

四、加强研讨,努力提高教研水平

本学年,本人参加省级教研课题“开放性问题学习的研究”的子课题及县级课题"开放性教学课型的研究"的子课题的研究工作,积极撰写课题实施方案,撰写个案、教学心得体会,及时总结研究成果,撰写论文,为课题研究工作积累了资料,并积极在教学中进行实践。 在课堂教学中,贯彻新课改的理念,积极推广先进教学方法,在推广目标教学法、读书指导法等先进教法的同时,大胆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尝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得到充分的发挥,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五、正视自我,明确今后努力方向

1、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不够,致使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2、对知识点的检查落实不到位;

3、对差生的说服教育缺乏力度,虽然也抓了差生,但没有时时抓在手上。

4、教学中投入不够,没能深入研究教材及学生。

下学期改进的措施:

1、进一步加强对新课改的认识,在推广先进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狠抓检查,落实对知识点的掌握。将差生时时放在心上,抓在手上。

3、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思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采取措施,加强训练,落实知识点。

5、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教育,努力教学提高成绩。

2017教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三】

眼间,我在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学岗位上又平凡地走过了一年,高中语文教师工作总结。追忆往昔,展望未来,为了更好的总结经验教训使自己迅速成长,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无愧于这一称号,我现将本年度教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师德方面:加强修养,塑造"师德"。我始终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应把"师德"放在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上,因为这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个道理古今皆然。从踏上讲台的第一天,我就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力争做一个有崇高师德的人。我始终坚持给学生一个好的师范,希望从我这走出去的都是合格的学生,都是一个个大写的"人"。为了给自己的学生一个好的表率,同时也是使自己陶冶情操,加强修养,课余时间我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不断提高自己水平。今后我将继续加强师德方面的修养,力争在这一方面有更大的提高。

二、语文教学方面:虚心求教,强化自我。本年度我的语文教学工作分为两个阶段:

去年X月我担任XX级XX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本年X月至今担任本级XX、XX两个实验班的语文教学。对于一名教师来说,加强自身业务水平,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无疑是至关重要的。随着岁月的流逝,伴着我语文教学天数的增加,我越来越感到我知识的匮乏,经验的缺少。面对讲台下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每次上课我都感到自己责任之重大。为了尽快充实自己,使自己语文教学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自身进行了强化。

首先是从语文教学理论和语文教学知识上。我不但自己订阅了三四种中学语文语文教学杂志进行语文教学参考,而且还借阅大量有关中学语文语文教学理论和语文教学方法的书籍,对于里面各种语文教学理论和语文教学方法尽量做到博采众家之长为己所用。在让先进的理论指导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的同时,我也在一次次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来验证和发展这种理论。

其次是从语文教学经验上。由于自己语文教学经验不足,有时还会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不知如何处理。因而我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力争从他们那里尽快增加一些宝贵的语文教学经验。我个人应付和处理课堂各式各样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

第三是做到"不耻下问"。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学生也是老师的"教师"。由于学生接受新知识快,接受信息多,因此我从和他们的交流中亦能丰富我的语文教学知识。

我第一年带高三毕业班,我深感责任之重大。为了不辜负领导的信任和同学的希望,我决心尽我最大所能去提高自身水平,争取较出色的完成高三语文语文教学。为此,我一方面下苦功完善自身知识体系,打牢语文基础知识,使自己能够比较自如的进行语文教学;另一方面,继续向老教师学习,抽出业余时间向杨远大老、王喜刚、曹秋菊等具有丰富高三语文教学经验的老师学习。对待课程,虚心听取他们意见备好每一节课;仔细听课,认真学习他们上课的安排和技巧。

这一年来,通过认真学习语文教学理论,刻苦钻研语文教学,虚心向老教师学习,我自己感到我比前两年的我在语文教学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也证实了这一点,我教的班级在历次语文考试当中都取的了较好的成绩,名次一般保持在年级前三四名。接手这两个外语实验班的语文教学,我更是一点不敢放松,每备一节课我都向老教师年轻教师虚心的求教力争尽善尽美。一学期的工夫没有白费,这两个班语文成绩都比较优异。

三、班主任工作:全心全意,尽职尽责。我所带的XX级X班是我踏上语文教师岗位第一年就担任班主任的班级。从担任班主任第一天开始,我就兢兢业业,把自己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班级和学生上面,甚至不惜牺牲自己大量业余时间。古人云:"其身正,不令则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管理班级、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始终坚持这一原则,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做到;反对学生做的,我也坚决不做。经过一年多的言传身教,我班学生基本做到令行止禁,班级风气正,同学关系融洽。

由于我处理班级事务坚持"对事不对人",从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因此学生和我关系非常融洽,班级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取得大量成绩。不谦虚的说XX级XX班在学校开展的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都名列前茅,先后获得:学期学习成绩第一,校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校篮球赛第一,校辩论赛冠军,校日常工作评比第二,

卫生流动红旗数次等等荣誉称号。随着升入高三,我把班级工作的重心转到学习上来。如果说高一高二我是在培养学生全方面发展,给他们打好一个良好的素质基础,那么现在高三我的班主任的工作任务就是在学生各方面能力大幅提高的基础之上使他们专注于他们的学业完成和实现他们自己己的大学梦。我希望从我带的班走出去的学生都是"合格品",都是有用之才。

四、学校各项活动情况:积极参与活动,严格要求自我。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除婚假七天外从未请假一天,也未耽误一节课。上班开会不迟到不早退,较好的遵守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今后继续坚持。

旧的一年即将过去,新的一年马上来到。我又要踏上新的征程,道远任重,我仍需继续加倍努力,争取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2017教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四】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之间,踏上工作岗位已是第22个年头,晋升工作总结。自打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以来,我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作为自身教育理念,扎实工作,勤奋学习,革故鼎新,与时俱进;视教师为渡工,为学生引航开渡;视教师为春蚕,无私奉献;视教师为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特别是自20__年被聘为晋升为中教一级教师,担任政教主任以及年级组长以来,更是让青春流逝在三尺讲台、让粉笔染白自己的双鬓、让岁月写下自己奉献的足迹。现我将近5年来的教育教学工作德、能、勤、绩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总结如下:

一、政治素质与师德师风

本人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坚信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遵纪守法,文明执教,克已奉公,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水平,始终以优秀共产党标准来衡量要求自已,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有着过硬的政治素质。在师德方面,我不断加强修养,塑造“师德”。始终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应把“师德”放在一个教师立身之本的极其重要的位置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个道理古今皆然,从踏上讲台的第一天,我就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力争做一个有崇高师德的人。我始终坚持给学生一个好的师表,力求从我这走出去的都是合格的学生,都是一个个大写的“人”。为了给自己的学生一个好的表率,同时也是使自己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不断提高自己水平。

作为政教处主任、年级组长,我更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树立全新的人才观,不断改进教育教学的手段、不断探索有效的管理、紧跟时代对教育教学发展要求,永葆时代气息。不断强化强化尊重学生,为学生服务的意识,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探讨如何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方法和途径,使政教处的工作更加求真务实,在关爱暂困生,转化差生方面卓有成效。在教育教学中,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不体罚和变相学生,不加重学生的课外负担,不“乱收费、乱订资料、乱补课”,与年级组的教师们一道,锐意进取,努力拼搏,共同提高年级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业务水平与工作能力

二十几年来,我始终工作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团结协作,拼搏进龋特别自20__年晋升中学一级以来,我每天早来晚走、周六周日也难得休息,每天在校工作时间平均在十个小时以上,教育教学成绩十分显著,每年均被评为学校先进个人,受到学校表彰。2002年10月,撰写《谈高三历史后期复习》在县级历史教研会上交流,获得好评。2003年高考教学质量评估全县文科应届综合科第五名;2003年领导德育工作荣获2003年全县德育工作三等奖。2004年德育工作荣获仁寿县学校德育工作特等奖。2004年撰写的《高三历史复习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眉山市历史教研会上交流,获得一致好评。20__年撰写的《与时俱进,以德立校》被仁寿县委宣传部评为优秀调研文章。20__年四川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知识竞赛活动中,荣获优胜奖。05年,领导的校团支部获“四川省红旗团委”荣誉称号。

三、爱岗敬业与教学工作

20__年以来,本人在教学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做好了本职工作,不管活有多累,人有多困,都坚持出勤,从未有过缺课,迟到早退等不爱岗敬业的现象。平时积极组织本年级组的教师开展说课、评课活动,认真履行教学“六认真”,同时并不断指导政教处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我还积创新的运用各种教育方法,提升了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不但如此,还大胆改革、不断推陈出新,积极投身教科研,结合教学实践和自己、学科组以及学校的科研课题,笔耕不辍,撰写了多篇教育科研论文:

2004年论文《与时俱进,以德立校》在“创新杯”教师教研论文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2004年《__二中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几点体会》入选__市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20__年论文《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参加“创新杯“全国教师论文评选荣获一等奖。20__年论文《高中历史教学中差生的转化与对策》,参加“创新杯“全国教师论文评选荣获一等。

任职5年来的风风雨雨,见证了自己的默默工作与辛勤耕耘,见证了自己成长与发展,见证了自己付出的心血与汗水,用自己的坚韧与执著、用自己敬业与奉献,用自己显著的成果与业绩,不断诠释着新时期的教师精神,不断书写着自己事业的壮丽篇章。

2017教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五】

光阴荏苒,白驹过隙,转瞬间,从教已九年了。“做一名好老师”是许多老师一生所追求的目标,也是我的目标。自踏入教育这个岗位以来,我始终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态度来对待我的工作,以“师德”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当一名好老师”作为自己工作的座右铭. 在我教学领域履行小学一级教师职责中,我也是努力做到勤奋耕耘、不断进取的几年,现将个人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加强师德修养,提高道德素质

过去

的几年中,我一直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在实践过程中,我认真加强师德修养,提高道德素质。我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用"____"的重要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教育法律法规;严格按照"有事业心、有责任心、有上进心"、"爱校、爱岗、爱生"、"团结协作、乐于奉献、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要求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对待学生做到:民主平等,公正合理,严格要求,耐心教导;对待同事做到:团结协作、互相尊重、友好相处;对待家长做到:主动协调,积极沟通;对待自己做到:严于律已、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我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做好业务笔记,认真参加政治学习。我还深知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必须先身先之率,时时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行为去感染学生,努力使学生、家长能接受我、喜欢我。作为一名教师自身的师表形象要时刻注意,我在注意自身师表形象的同时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因为我深信良好的品行是每个人身上最美的东西,针对社会这一大气候和学生这一小气候我把学生的德育、美育工作放到了最重要的地位。在工作中,我积极、主动、勤恳、责任性较强,乐于接受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我还注重文化学习,自修湖北大学汉语言专业的专科和本科。在不断的学习中,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业务能力都得到较快的提高。

二、加强教学理论学习,练好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在教育教学方面,我努力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提高教学水平。 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1、课前准备:备好课。认真学习新课标理念,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施。

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学、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2、课堂上的情况。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讲读结合,布置好课外作业,减轻学生的负担。

3、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小学的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有的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握握他的手,帮助整理衣服。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 对于后进生,我耐心的教导,鼓励他们。

4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不管是带哪个年级哪个班,我都抓学生的养成习惯,好的习惯决定孩子的一生。好习惯决定好性格,好性格决定好命运,好命运决定好人生。所带班级的习惯很好,学生也习惯成自然了。这样也有助于自己的教学。

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我都努力去听其他老师的课,以向他们学习好的教育理论、方法,弥补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上课时务求每一课都上得生动、活泼、高效,让学生在美丽的语言中感受到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耐心对待每一个学生提出的问题。我真正做到了每一位学生都喜欢我上的每一节课。注重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培养。几年下来,我任教的班级,学生成绩明显上升,每次考试成绩都达到学校的优秀标准,得到了师生,家长的好评。

作为一名教师,教学是我的基本工作,而教与学是一个良性互动的过程,在教中学,在学中教,才能实现自己在业务上的进步与飞跃。走进21世纪,实施素质教育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严格要求自己,做好教学工作计划,努力工作,发扬优点,开拓进取,不断的反思,为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

三、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实施语文素质教育,为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新问题,运用素质教育的观点、方法分析这些问题,通过教学总结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从理论的角度加以升华。我的教学过程,多注重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提出的观点、建议也较为符合客观实际,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有很多的论文获奖。身为语文工作室长的我,参加《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途径与方法研究》,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研究学生个案,为学生服务。研究《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重点以识字教学,朗读教学,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研究为中心,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

四 关爱学生,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使工作开展得更好

从教以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同时担任语文,英语,微机,美术,等学科的教学工作。我对任何事都认真负责,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全面关心学生健康成长。教育是教师的本职工作,是一项艰巨,复杂而又讲究细致的工作,教书育人,是教师全身心地把知识,智慧,爱心,时间奉献个每一个学生。教师在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也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每天我都是早出晚归,风雨无阻,平时很主义自己班主任工作应有的职责,课外经常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辅导工作,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在课堂上,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经常鼓励他们,用赏识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看他们的优点和闪光点,想尽一切办法,经常和他们谈心。为了使学生进步,我还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傍晚去家访,和家长共同教育好子女。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些学生在我的精心培育下,思想有了较大的转变,各方面有了进步。因此也得到了家长的好评。我始终相信,关怀等于温暖,宽容等于信任,用博大的爱心去教育每一个孩子,没有教不好的孩子。把热爱教育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用美好的师爱感染学生。

我深深地懂得:一名新世纪的人民教师、人类灵魂的

高三历史教学论文范文第8篇

中级职称述职报告范文一

本人1996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数学专业。1996年8月分配至苏州市第一中学任教至今。1997年8月被评为中学数学二级教师。现将本人任现职以来的主要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政治思想素质

本人始终坚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八荣八耻,切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平时认真参加政治学习和教研活动,提高了对共产党的认识、拓宽政治知识面,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并努力向共产党员学习,用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以身作责,严以律己。

二、业务能力

1、教学能力

作为一名教师,我始终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为已任,把成为优秀的教师作为自己的目标,孜孜追求。任现职以来,我要求自己不断增强业务素养,深入钻研教材,认真进行教学研究,坚持系统性、启发性、研究性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我坚决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始终把学生的学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上。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我突出落实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每一节课都要设计学生参与的情境,来引导和训练学生学习,力求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教学法环境中掌握好数学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苏州市对外公开课《解直角三角形》中,受得好评。在苏州市对外公开课《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中利用多媒体教学,进行启发式教学新探索,获得好评。课件《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还被中学学科网采用。

2.班主任工作

1996、1997年度我继续担任初一二班的副班主任工作,2004年我担任了高一(14)班班主任工作。除了维持好正常的教学秩序,保证学生良好的学习环境外,我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思想状况,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我平时非常注重与学生的交流,通过与学生谈心,家访等各种手段,排除学生思想上的顾虑,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以有利于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在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班级情况稳定,学习气氛浓厚,,同学互帮互助,在各项活动中表现突出,我班在黑板报评比、日常规范评比都取得不俗的成绩。、我班戴圣奕、吴韵同学在市网页制作比赛中,荣获奖项。

3、学生竞赛和课外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对有特长学生的发现和培养,并开展竞赛培训工作,我指导二十多位学生在省、市各类数学数学竞赛中获奖(含一等奖)。我还取得中国数学学会奥林匹克二级教练员的称号。我利用自己的围棋特长为同学进行围棋普及教育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

4、继续教育

本人积极参加各类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培训,2000年参加计算机辅助教学几何画板培训,2002年顺利通过了新课程的省级培训;接下来又通过了职称计算机考试和职称英语考试和普通话测试。并积极参加学校和教研室组织的各类培训和听课活动。

5、教育科研

为了更好的教书育人,在不断的学习基础上,还进行一些教学研究,并发表了几片教学论文,在中学数学学会中进行了交流。我还关心高考数学的命题方向,与同行共同编写了高三模拟练习卷在原子能出版社出版。

综上所述,认为我符合中学一级教师的任职资格。当然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前面的路还很远,我将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不断地从各方面提高自己,争取把工作做得更好,争当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述职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中级职称述职报告范文二

本人年出生,年参加工作,一直在中学任教。从教十年,一直在教育工作的第一线奋斗;于年评聘为中学历史二级教师,两年前被评为中学历史一级教师资格,现竞聘中学历史一级教师职称。自工作以来,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兢兢业业,在德、能、勤、绩等方面表现良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较好的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尽到了一个教师应有的职责,赢得了领导、同行、和学生的认可和好评。现将各方面简要述职。

1、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

本人能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时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此期间,我努力学习政治理论,翻阅党员文摘,总结党的思想理论形成过程,认真翻阅政治历史书籍。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一系列活动,将学到的的理论知识切实运用到工作实践中。曾多次参加学校组织的演讲比赛,获得一等奖;年先后被评为镇和本校优秀教师的称号;年被区教委评为先进党员。

2、努力提高业务水平,真正做到学高为师。

近几年来,既是我工作成绩突出,更是我不断提高,不断进步的几年。我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参加了各级组织的一系列学习活动,先后参加教育教学技术和基本功培训;努力学习历史教材,教参,以及相关的专业书籍;特别积极的学习现代教育教学方法;虚心向前辈和同行请教。使自己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得到很大提高。撰写的历史论文多次获奖,写的《中学历史教学方式的转变之我见》曾或重庆市历史学会二等奖。在教学过程中,能有效的将知识、思想和能力融为一体,既传授了历史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同时提高了学生分析和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赢得学生的好评。

3、努力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

十年来,我在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从没有旷工、旷课现象,也没有迟到早退现象。从没有因个人原因而落下工作。我做一行爱一行,教学工作毫不懈怠,并取得一定的成绩。05、08年被区教委评为高中教育教学工作先进个人。

4、勤学习、勤工作、努力创造佳绩。

担任教师以来,我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勤学习,勤研究,勤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成绩。近四年来,年度考核三个优秀,一个称职。

当然,我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扬长避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踏实工作,再创佳绩,不负教师这个光荣称号。

述职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中级职称述职报告范文三

我1998年毕业于内江师专教育专业,同年被分配至同福中学,担任英语教学工作。2001年8月取得中学英语二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从教12年,我一直工作在教育工作的第一线;担任班主任多年,特向各位老师和评委汇报近几年的工作如下:我向老师承诺:我所讲的真实存在.

一、各项工作与成效:

1. 在教学方面:自从我参加工作以来,就是学校工作在第一线挑重担的老师之一。0106年我受学校信任和安排一直教3个班的英语。特别是05年学校让教4个班的英语,相当于两个英语老师的工作量,其中的工作是相当具体的。身体越来越差,有时候感冒,吃着金嗓子,也要连续的工作。教学成绩一样不差,学校和班主任可以作证。由于种种原因,当年我连乡优秀也没评。我并不埋怨,继续努力的工作,我相信迟早学校和老师会给我公证的评价的。

我有强烈的进取意识和敬业精神。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就是课前习惯性思考一下课程的流程.行课的流畅度.想办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注重教学实效的教学风格。我注重英语知识的新课与合理复习及考查的摸索。十几年来形成适合于本校,适合于自己的一套教学流程。我曾经教过3套教改教材,我善于将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具备基本的知识,能够较为自如地应付日常生活和教育教学的需要;很快适应新教材。发挥新教材的长处。想办法从多种渠道了解英语教学最新的发展趋势。只有自己的才是真实的,我写的论文教学碰撞获得区的一等奖、奖项不高,可能功力不够吧,另一篇《心灵教学》在内江市的德育论文竞赛获奖;并在测试报上发表一篇论文《真心心灵》.辅导的学生参加全国英语竞赛,李晓红获得内江市一等奖,陈刚获得内江市二等奖, 蒋蝰获内江市一等奖,何静获部级三等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我挤出时间通过自学,参加自学考试.本科英语(二)顺利过关.常参加公开课,初三毕业班的复习示范课.使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不仅在工作之余撰写了教育教学方面的论文,参加教育科研活动,而且建了自己的博客,网页.充分利用多媒体上好课。

由于平时工作的日积月累;也为了将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大胆进行教改实验,因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所教班级的成绩比较理想,06,07,和今年中考所教的平行班级平均分获片区第一名的好成绩,今年东兴区排名第12名,07年曾获第九名,头年第六名, 平均分80.2分。都没有分快慢班,基本都是全部学生参评,没有噎着藏着.在当年被评为区政府优秀教师,得到了学校领导以及同事的认可。真正做到了:在学习中求发展。

2.在德育方面:

不但教书,更重视育人,言传身教是我的工作原则。特别是在担任班主任工作时,以民主的作风,真诚的师德,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自参加工作的第一天起,我就时时地提醒自己,要经常换位思考问题、开展工作。我经常向学生表明:我和同学们的关系,首先是朋友,其次是师生,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真诚地关心学生,真心地与同学们交朋友。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同龄人中的起点和位置,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激励学生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让他们每人都有奋斗目标,每人都有座右铭,建设高品位的班级文化,使学生在这些氛围的熏陶下培养强烈的责任感和产生强烈的成才愿望。与此同时,重视班会课这一重要的德育教育阵地,狠抓班会课的质量,改进班会课的方式,较多地运用交流、对话等方式,重视学生在班级管理上的主体地位,培养其对班集体的归属感。运用多媒体手段开展德育工作,常从网上下载具有正面教育意义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并对后进学生的教育一直坚持着首先要动之以情且永远要摆在第一位,然后才是晓之以理,如果仍不见效,最后才是坚决地绳之以法即教育批评 挽救 处理。在我带的09届毕业班,在08年获得东兴区优秀班集体的称号.张勇.伍旭.马华斌.和其他23名同学考上重高,他们当中有的并不聪明,除老师的辛勤付出外,班级管理的德育工作.良好的成才愿望和学风是他们成才的重要内因。

自我评价,自参加工作以来,热爱教育事业,为人师表,有美好的心灵、端庄的仪表,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尽可能全面了解、研究、评价学生,进行积极的师生互动,形成公正、诚实的良好的师生关系,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引导学生的言行;并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负责。

二、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在同福学校不断进步和成长中,我也在进步和成长着,我庆幸置身于一个极利于人成长的工作环境,并得到很多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与关爱,当然,还有很多工作,我认为我自己可以做得更好,但没有做到尽善尽美,常叹自己时间不足,由于工作劳累,身体欠佳,而且经常有一种紧迫感,觉得很多东西要做。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需要不断的探索解决。不能只埋头于工作.如我将加强与老师的沟通.积极参加学校的活动,教育科研工作等还不尽如人意,还应加强反思,扬长避短,不断地完善英语教学工作和德育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力求更多进步与收获

三、今后的设想: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采取各种方式方法,寻找有效途径,提高教学效率,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更优秀的教师,向市优秀教师靠近。今后,我仍将一如既往,以最大的热情、全部的精力投身到教育事业中去,无愧于教师的称号。

最后,我希望这次申报中学中级教师资格能获得通过,因为老师们都会考虑我的教学成绩和工作态度,而且本人也认为符合中学中级教师资格,恳请各位老师和评委考察。我将以此为契机,更加努力更加自信地投入工作,并不断提高与完善自己,不断成熟与进步,不断充电,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师。

述职人:xxx

高三历史教学论文范文第9篇

一、教师反思的深度

课例研究是以课例为载体、以反思为前提、以观察为手段、以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以互动对话为主要特征、以改变教学行为为研究目的的教学研究方式。笔者通过教学实践与研究发现,如果反思缺乏深度,那么课例研究就会失去其应有的作用。而要提高反思的深度,教师就应该明确主题,精心设计课例研究的活动,并做好活动后的交流对话。

1.明确主题

通过观课、调查、访谈和研讨等活动,笔者发现,目前,江苏省常熟市高一历史课堂中普遍存在着两大突出问题:一是轻视历史概念教学;二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包办代替现象比较严重。因此,笔者有针对性地设计了以下两大活动主题:一是在高一历史新课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历史概念教学;二是“如何实现每个学生的学习权,给学生提供挑战高水准学习的机会。”(佐藤学先生语)。在活动前,笔者通过QQ群提前将此活动主题告知全体高一历史教师,让他们做到心中有数。

2.活动设计

确定活动主题之后,教师就要有的放矢地对课例研究活动进行全程设计和精心策划。本课例研究的主要活动有:一是同一备课组内老、中、青三位教师同题异构《开辟新航路》;二是集体反思性对话交流。本次活动历时将近一个半月,分为四步。一是准备环节。三位开课教师(三位开课教师是陈老师、钱老师和黄老师)在课前进行精心预设,做好教学案的编制、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学情的研究等工作。其余教师做好听课前的教学设计,初步了解三位开课教师的教学风格(学科教研员下发活动通知,给教师们一周的准备时间)。二是异构环节。三位教师精彩演绎高效课堂,其他教师上交自己的教学设计(开课教师同时上交教学设计、教学案和多媒体课件等),用心观察课堂中的每一个细节并认真做好听课记录(用时半天,含三位开课教师的说课及学科教研员布置反思任务,教研室派计算机教研员对本次活动进行全程录像)。三是反思环节。三位开课教师认真回顾和梳理自己的课堂教学情况并作好上课反思,其他教师则认真写好不少于三千字的听课反思(用时一个月,其他教师将听课反思电子稿发送到学科教研员专用邮箱)。四是对话环节。全体高一历史教师集中进行反思流对话(用时半天)。

3.对话交流

同题异构进行一个月后,全体高一历史教师集中在教研室进行更为深层次的对话交流,分享各自的反思成果,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智慧碰撞。正如听课教师许老师所说,“陈老师十分重视知识的整体感知,他做的本课知识结构很有特色(如图1、下页图2所示),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

听课教师徐老师说:“钱老师对历史概念的阐释比较到位。其实,在本课中有三个重要的历史概念必须要跟学生解释清楚,即‘世界市场’、‘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如果教师们能将这三个核心概念阐释到位,那么,本课的学习对学生来说就基本上无任何障碍了,此时,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学、合作学和探究学。”

“跟同伴相比,我的课堂思维含量不高。在自己编的学案上已把所有分析问题的角度、思路和方法都告知给了学生。上课时只是让学生罗列其中的知识要点。《开辟新航路》的教学中,学生完全可以在我的引导和点拨下,找到其中的规律,即西班牙支持的两位航海家都是向西开辟新航路,而葡萄牙支持的两位航海家都是向东开辟新航线。”上课教师黄老师这样反思道。

的确,开展“同题异构”活动可以促使教师积极地学习、思考和探究,并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发展,从而避免出现有的教师坐享集体备课的成果,或者简单照搬其他教师的教学设计的现象。在本次“同题异构”活动中,三位开课教师“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其他教师也都在用心思考。通过备课、听课、说课、上课和评课等课例研讨系列活动,教师们踏踏实实地经历了“理解教材—独立设计—课堂实践—比较创新—总结提升”的教研全过程,并在研讨中取得共识,达到资源共享,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教师反思的广度

教师反思的广度主要体现在反思的全程性、全面性和全体性上。

1.全程反思

反思是每时每刻的。教师应将反思贯穿于自己的课前、课中与课后的教学全过程中,渗透于认真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教师的课堂教学需要修炼,而修炼需要持之以恒的不断反思。反思的主要目的在于不断地省察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并能从习以为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探察它的积弊与沉疴,促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不断得以改善。教师教育教学行为方式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而是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复杂艰难而又循环往复的过程。上课教师陈老师认为:“以前我只重视课后反思,其实课前反思也很重要,课前未雨绸缪、三思而行效果会更好。因为一堂课成功与否,往往与教学对象的情绪变化和教学环境的优劣是很有关系的。为了上好这一堂课,课前我花了很多时间深入钻研本课内容,针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和教学环境,认真反思自己编制的教学案及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及教学策略,并及时记录了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及新策略。”所以,反思于课前、课中、课后,不失为检验课堂的好办法。只有这样的“瞻前顾后”,才能让反思更实在、更有效。

2.全面反思

反思是多元多维的。教师不仅要反思自己的教,还要反思同伴的教,更要反思学生的学。

以反思自己的教为例。教师在每次课后都必须认真梳理如下问题:学习目标的设计是否合理,预设的目标学生完成得如何;学习内容的整合是否适宜,是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整体知识的建构;学习策略的运用是否高效,是否还给了学生学习权,学生是否有挑战高水准学习的更多机会;学习评价的实施是否科学,学生能否在教师的激励和表扬下更主动、更自信、更快乐地学习;教学是否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学生通过学习是否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包括双基的掌握、能力的发展、方法的习得、认识的提高以及理性精神的养成等方面。

同时,全面反思还意味着教师不仅要反思教的行为,更要反思教的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反思教师自己的教育理念。理想地说,教师的任何教育行为都应该建立在一定的理念基础之上。所谓有理念,就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策略选择和行为方式能够清晰地进行理念解释和行为描述,能够进行“为什么”的阐释。二是反思自己的教育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理念 的形式、观点是理念的内容、思维方式是支配行动的重要因素,教师怎样思维,就会怎样行动。

3.全体反思

反思需要全体教师的用心投入,因为只有参与活动的全体教师都积极进行反思,才能让课例研究的效益最大化。

首先,教研员要提前做好反思活动的准备工作。以本次课例研究活动为例。活动前,教研员要认真做好对两大活动主题的系统学习、思考及对《开辟新航路》一课的深入研究。活动中,教研员要与学科教师一同完成反思任务。活动后,通过对高一历史课例研究系列活动的整体反思,笔者认识到,以后组织此类活动时可以适当放开些,即主题可以从教师中来,课也可以让不同学校、不同层次的教师来异构(此次异构活动中“同”的味道还是比较浓,“异”的味道略显不足);可以让更多的教师参与(整个高中段历史教师或初中段历史教师或全体历史教师一同参与);反思的要求也可以更理性一点,这样才可以让参与教师收获更多的精彩。

其次,以往教研活动中多数学校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反思时,只有备课组长一个人进行教学反思,其他的教师往往只是看客,无动于衷。本次活动要求与会的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做好教学反思笔记。在集中交流之前,笔者收齐了三十一份反思作品(常熟市高一历史教师共三十一位),尽管教师们的教学反思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至少每个教师都参与其中,都写出了自己对课例研究的个性化解读和理解,这是可喜的进步。

三、教师反思的高度

教师反思的高度是指教师反思后要有认识的提高、行为的跟进和价值的引领。也就是说,反思不仅能促进学生的成长,更能推动教师走向成功。

1.认识的提高

S中学戴老师说:“人是因为有了比较才知道自己的优缺点,也是因为有了比较学习才有进步。这次的课例研究系列活动可以让我们真真切切地看到自己在教学上的不足,更明白了突破瓶颈的发展方向。以后,我们要切实在以下环节努力探索,争取缩小差距:①课前要多下工夫读懂学生、读透教材,特别要注重对历史概念的深度解读;②课中要给足学生活动机会,让学生在经历、体验和感悟中习得方法、锻炼思维、培养能力;③课后要多给学生设计一些活动类作业,让学生乐在其中。”“任何一个教师都不可能是一切优点的全面体现者,每一位教师都有别人所不具备的长处,能够在精神生活的某一个领域里比别人更突出、更完善地表现自己(苏霍姆林斯基语)。同题异构中的异构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这种教研活动是一种多层面、全方位的合作、分享、交流和提升的教学研究模式,可以更好地比较不同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比较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教师的教学思路,体现教师的教学个性……三位执教教师不同的教学设计、不同的教学构思和不同的教学策略,无疑使听课者真正感受到了不同教学艺术的无穷魅力。”这是某实验校陆老师的一番肺腑之言。

2.行为的跟进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内省、教学体验和教学监控等方式,辩证地否定主体教学观念、教学经验和教学行为的一种积极的认知加工过程,其目的在于改善教师的教学,提高教与学的质量。本次同题异构活动后,很多教师都感受到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发生了显着变化。例如,C中历史组和由特级教师马宁引领的S中团队率先行动,他们以本次活动为契机,以课例研究为载体,积极构建学习共同体,通过共同体成员间的相互听课和指导,采取连环跟进式教学:第一次教学后进行共同体集体反思,设计出更加优化的教学方案,再进行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教学……两校历史组切磋教学艺术与教学研究的氛围很浓。在他们的课堂上出现了三个可喜的变化:一是变知识传授为智慧激发;二是变一言堂为百家鸣;三是变注重知识为关注生命。现在,两校的教师们一般都能做到:能让学生自学的让学生自学,能让学生思考的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动手的让学生动手,能让学生讨论的让学生讨论,能让学生总结的让学生总结,能让学生展示的让学生展示。在他们的示范、辐射和引导下,历史学科的课堂教学正在发生着质的飞跃,更多的莘莘学子享受到了更优质的初高中历史教育,得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

3.价值的引领

S中学李老师在《让历史课堂多彩纷呈——〈开辟新航路〉同题异构的反思》中写道:

“第一,教师当为学师。为了写好周老师布置的这篇反思文章,我把我师傅马宁老师近年来写的概念教学论文读了个遍,如《‘存在性实践’视域下的历史概念教学策略研究》、《‘概念为本’的课程设计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例析》和《以核心概念引领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策略谈——运用范例建构模式复习〈社会主义在中国〉为例》等。课后发现,概念教学是知识与技能目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让学生掌握历史概念,既是发展智慧的核心,也是解决问题和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基础,是教学的中心任务。当前,历史概念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不讲解历史概念,草草勾划了事;二是不会讲解历史概念,绕来绕去不知所云;三是重史实概念讲述,轻理论概念阐释;四是史实概念缺少理论分析。以至于很多教学内容的学习对学生来说还是囫囵吞枣,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我也在网上查阅了数百篇关于同题异构的文章,了解到同题异构就是让不同的教师面对相同的教材,或同一个教师面对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背景和情感体验建构出不同意义的设计,并赋予静态教材以生命活力,呈现出不同教学风格的课堂……”

“第二,教师当为研者。本次课例研究活动给我的又一启示是,教师应十分重视教学研究。要注重对教学目标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研究;注重对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和融汇的研究;注重对教学策略(含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完整设计和准备的研究;注重对评价标准的科学制定和灵活运用的研究,积极探索和大胆尝试材料导读式等历史新课型。教师一旦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自己所进行的教学实践,就会更愿意思考教学理论,对新问题更敏感、更有创见,其教学效果也必将随之提高。”

高三历史教学论文范文第10篇

素质全面发展,健康积极开拓。

马丽 1965年生人,回族,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实验中学教师。1987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系。

2001年获得教育学高级讲师职称,2003年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2004年参与编写了全国幼师教材――《学前心理学》,2005年成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组成员,2006年承担了宁夏地方课程《成长教育》的编写工作。

参与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 “中学心理教育的深化与研究”子课题的研究,该课题已被评为国家优秀课题。目前,正负责宁夏回族自治区立项课题“银川市直属普通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2007年又参与部级重点立项课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子课题的研究工作。

马丽积极投入到教改中,利用业余时间整理心理咨询个案材料,并将15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总结发表在省级以上刊物、报纸上。在“八五”到“十五”宁夏中小学校长培训中,马丽一直承担校长培训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被誉为最受欢迎的教师之一。

蕊 1962年生人,河南省实验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事会会员,河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河南省教育实验研究会常务理事,郑州市高考心理讲师团主要成员。

创建了河南省实验中学心理辅导室,并在河南省中学中率先引进并使用中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系统。将心理健康课作为校本课程纳入学校的正规教育教学中,在起始年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积极开展心理辅导,在毕业年级的团体辅导中成绩突出。

先后主持参与了多项国家、省、市级课题,执教、辅导的心理健康活动课多次获得省、市级心理健康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发表多篇文章,撰写的论文多次获得国家、省级奖励。参与编写的校本课程《国旗下的演讲》获省级优秀奖;参加国家“十五”规划“学生学习素质构成与培养研究”课题组的《在学习方式转变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心理素质的研究》获得二等奖;《认知疗法在考试焦虑中的应用》、《初一新生学习状况调查与研究》等论文分别获得省级科研成果一等奖。多次获得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健康教育先进个人称号。

王国香 1969年生人,山东省青岛市第十一中学专职心理教师,讲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学校心理教研组长,青岛市教育局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组长,青岛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会理事,山东省心理健康研究会理事。国家认证的心理咨询师和职业培训师。2006年11月,被评为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个人。

积极带动同行和心理兼职教师钻研业务,多次承担学校和青岛市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开设省级公开课《我的未来不是梦》一节,市级公开课《帮助学生考出最好的自己》一节,市级优质课比赛中《生涯规划》获市一等奖。利用团体心理辅导原理,持续开设班主任心理沙龙,在2007年5月的“青岛市心理辅导工作现场会”上,向全市中小学推广。

参与设计、实施省级教科研课题两个、市级课题一个。公开13篇,其中《教师职业倦怠与归因的关系探讨》和《我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均获省一等奖,《教师职业倦怠量表的修编》在部级核心刊物《心理发展与教育》上发表,作为国内开创性研究成果,被多项相关研究引用。主编教材《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任《生命教育》、《牵手心灵》等书的编委。

王俊梅 1974年生人,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心理教师,省级骨干教师。兼任辽宁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等职。

近年来,主编及编著《告诉你想知道的事》、《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著作五十余部,发表文章《构建学校心理辅导互联网络的探讨》、《和孩子“谈情说爱”》、《构建学习型教师团体的策略》等四十余篇,参与并主持省、市、校级课题多项。在教学上,授《友谊的真谛》、《打开朦胧的心结》、《奇妙的心理暗示》等课,多次获省、市级一等奖。在咨询方面,曾辅导过的学生达几百人次,尤其在考试焦虑方面成效显著。业余时多次做客大连电台、电视台《教育百分百》、《我爱健康》等节目。

在教学方面,经历了力求总结出统一的教学模式到“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认识过程。其模式包括五个环节:学生活动、愉快热身;创设情境、引人入胜;开展讨论、寻找答案;教师总结、深化主题;心育活动,反馈强化。

王海霞 1978年生人,山东省青岛市育才中学心理辅导教师。青岛市教育局教研室心理中心初中组组长,市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理事,《中学生心理》特邀心理辅导教师,全国心理“辅导之星”。

王海霞擅长班级心理辅导、团队培训。2004年《支起心中的杠杆》获青岛市优质课第一名,2006年《做情绪的主人》获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主编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心海导航》校本课程四册;副主编社会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心理健康教育》高一下册;参编山东省生命教育教材《生命科学》。论文《用双手撑起一片天》获全国一等奖;《团体辅导在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良好心理咨询关系的建立》、《管理情绪 享受人生》等八篇获省级一等奖。参与“对初中新课程、新教材试验的探索与实践”市级重大课题研究,负责“初中学校实施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 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子课题。

坚信“带来阳光、照亮他人生命的人,自己也会沐浴在阳光下”,王海霞热爱学生,热爱心理咨询事业,一直不懈努力给学生带来阳光,享受心灵上的共同成长。“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王海霞致力于营造平等和谐、接纳鼓励、引导启发、体验感悟、尊重个性、自我探索、自我成长、助人自助的心理氛围。

田红芳 1976年生人,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开元小学副校长。

在课题方面,以邯山区总课题《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为龙头,带领各学校确定子课题,从学生心理品质、学习、生活各方面开展研究与实践,使全区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在课题的带动下扎实、有序、有效地开展。

她从课堂教学、班级建设和家庭教育三方面深入调查分析发现,及时恰当的评价和平等和谐的环境(包括学习环境和人际环境)是优化学生心理生活的重要因素,也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于是提出了“实行柔性管理,经营健康班级”,倡导将企业管理中的柔性管理引用到班级管理中来,尊重学生个体需要,注重学生潜力的开发,营造愉悦、平等、宽松、无压力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使学生性情自然流露、人格健康发展。

田红芳先后有13篇论文获国家、省、市级奖。她一直信奉这样一句话:要想使自己耕耘的土地上“多收三五斗”,就要付出加倍的努力和汗水。她先后获得邯郸市优秀教师、邯郸市新长征突击手、邯郸市优秀教研员、邯郸市优秀团务工作者、邯山区十佳教师、邯山区百名标兵、邯山区三八红旗手、邯山区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获邯郸市五四青年奖章、邯山区三等功两次。

刘春柳 1974年生人,重庆市开县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中学心理健康教育高级教师,重庆教育学院优秀函授教师。2007年兼任重庆市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研组成员及三峡片区负责人。

撰写论文数十万字,并在各级报刊杂志上发表多篇心理健康教育经验文章。主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漫谈新教师心理健康》、《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学校心理辅导室和心理档案的建立》、《学校心理辅导与技术》等十多个专题讲座,用于各级各类教师培训。设计《走进花季――青春期心理健康辅导》、《历经风雨见彩虹》等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活动,并深入部级贫困山区大巴山腹地的中小学亲自为教学一线教师上观摩课,指导的心理辅导活动方案多次获得重庆市级一、二、三等奖。承担教育部规划课题子课题“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主研工作,负责指导全县心理健康教育的17个子课题。独立撰写的论文《打造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品牌,创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山乡特色》在重庆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经验交流大会上主题发言。科研成果《论教师价值观的改变》获重庆市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

刘春柳坚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虽为女流,当巾帼不让须眉,求索之路,生无所息。

刘葱 1974年生人,江西省南昌市实验中学教师,初三年级组组长,学校心理咨询师。南昌市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江西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人员。

多年从事中学政治教学工作,担任年级组长、班主任工作。在教学上,被聘为南昌市中小学教学指导中心组成员,江西省“送教下乡”优秀教师。经常承担省、市级示范观摩课教学和期中、期末考试命题工作。在工作中,连续多次获得“优秀年级组长”和“优秀班主任”称号。

长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每周固定时间在学校心理咨询室接待学生来访,为学生排解在学习、与人交往、家庭生活等方面的困扰。开设心理信箱“飞扬信箱”,并长期在“课程导报”上刊登,为学生提供了袒露内心、宣泄烦恼的机会。在本校及其他学校举办多种心理讲座,有面向学生的、有面向老师的、有面向家长的。针对学生的有如何排解考试焦虑、如何培养学习兴趣等,针对老师的有面对职业倦怠、班主任的心理健康问题等,针对家长的有做孩子的朋友、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等。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指导学生写心理日记,开展心理训练活动等。此外,撰写心理论文二十余篇,获国家、省、市一、二等奖或在国家、省级刊物发表。

孙秀莉 1976年生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教育硕士。黑龙江省中小学教学能手,黑龙江省心理学会会员,哈尔滨市心理咨询师协会会员。曾经师从清华大学樊富珉教授,专门学习团体心理咨询。

承担中国教育学会“十五”、“十一五”重点科研规划项目“学校心理卫生与心理保健实验”,承担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规划课题“开发心理潜能提高学习效能的多元智能教学模式”的子课题。撰写的科研论文《关注心灵施暴》、《首先你是健康的――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关注教师职业倦怠》等文章多次受到国家、省市级奖励,并在《哈尔滨教育》、《教书育人》、《青年教师》等杂志发表。编写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心语之约》现已公开发行。

在实践中能够大胆创新,勇于尝试,实践了不少有意义的团体心理辅导。现在学生的团体心理训练已经逐渐成为学校的心育品牌,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独具特色的“心灵小天使”(心理课代表)一直在积极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学生的“心理成长记录册”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搭建了一个特别的平台。工作七年来,不断成长和进步,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孙雪玉 1963年生人,天津市复兴中学心理教师。

擅长人际沟通与交往、学习潜能的开发、情绪情感的提升、时间管理和生涯规划等发展性的心理咨询辅导。有大量成功的心理咨询辅导案例,在心理教学和咨询辅导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和学生的喜爱。

2007年担任天津市“十一五”规划课题“高中学困生学习态度的现状及培养的调查研究”的课题负责人,并作为主要成员参加了“高中生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研究”课题研究。自2006年起在每年的校园文化节期间独立筹备、策划、组织大型的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及校园心理剧的展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孙雪玉多次荣获全国及市级教育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主要成果有:2006年《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教育辅导对策》和《一个高三厌学问题的咨询辅导》,获天津市心理健康教育学术论文评比二等奖;2007年《强迫心理倾向心理咨询辅导个案》获天津市 “教育创新”论文评选一等奖;2007年《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学困生心理咨询辅导模式的实践与分析》获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实践与研究论坛论文评比一等奖;2007年在第五届“健康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中,论文、刊物、课件共获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九个。

吴琼 1969年生人,黑龙江省铁力市第五中学心理健康教师。黑龙江省心理咨询师协会理事,黑龙江省伊春市教师进修学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宗旨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潜能,培养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经过几年的努力摸索,探索出适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模式:开设心理辅导课、定期心理讲座、开展咨询活动、融入集体建设、课题研究理论提升、渗透各学科教学等,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框架。

在课题研究方面,参与教育部规划课题的子课题“家庭教育观念对中学生心理危机的影响”(2004~2007),研究成果获一等奖。参与铁力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研究”,获市级二等奖。吴琼还多次在省市开展的优质课评比中获奖,并多次在大会上交流展示。2007年在教育部规划课题“边疆欠发达地区中小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子课题研究成果展示中,《众人拾柴火焰高》获部级心育优质课;《“融”、“容”二字筑心桥》在中国教育学会心育课题组科研成果评审鉴定会上,被评为渗透课类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此外,吴琼撰写的多篇研究论文在部级、省市级比赛中获奖。

李月芝 1964年生人,北京市大兴区第五中学心理教师。大兴区心育先进工作者,大兴区骨干教师。

大兴五中在心育方面起步较早,为了使学校的心育工作得到延伸和发展,李月芝注意在教材教法上选择突破口。通过调研,了解到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心育教材和教学教法。如针对高三年级的团体辅导讲座,及时有效地帮助他们应对考试压力。此外,在个别心理辅导方面积极采用多种形式,不仅有个别面询、电话咨询、回信咨询,还增加了网上咨询。同时,设计的每一堂心理课尽量做到以活动为主,以学生的体验为主,在心育课堂中运用心理测验、课件讲座、辩论会、录像、音乐、心理剧、讨论等多种手段,使每位学生在热烈有趣的活动中情感得到体验,行为得到训练。如,为了让学生们加强右脑的锻炼以及左右脑的配合,她精心编了一套“手操”,不但锻炼了大脑,而且增进了同学间的人际信任和合作观念。

李月芝先后有六篇文章在三届“健康杯”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中获奖。2004年在“全国中小学心理教师高级研修班”现场作观摩课《探讨学习心理》。2005年为全区的中小学心理教师作题为《如何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专题报告。2006年在区第五届教师信息技术环境下“三优”评选中,获得课件三等奖。

李岚 1976年生人,江苏省苏州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中心副主任,管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苏州中学“新生代名师培养工程”首批培养对象,苏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与研究中心研究员,苏州市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指导中心骨干教师。

长期致力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自九十年代以来,参与了七项重点心理课题的研究工作,尤其是在校园心理剧的研究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参与编写了国内最早研究心理剧的专著――《校园心理剧》。此外,多年来对考试心理进行了实践研究,为广大考生及家长开设中高考心理讲座近三十场。

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参加过多次社会公益咨询活动。被聘为苏州市总工会女职工维权指导中心指导员、苏州广电总台生活广播网“阳光地带”特邀嘉宾、《姑苏晚报》“小荷名师团”成员、沧浪区社区心理矫治中心专家志愿者、友新街道婚姻家庭心理健康指导中心顾问,并长期担任《苏州日报》“辛菲热线”栏目的特约撰稿人。

历年来,被评为苏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个人、苏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会先进个人、苏州中学优秀德育工作者、苏州中学教学能手。发表文章五十多篇,十篇论文在全国及省市获得一、二等奖,参与编写心理教育著作共五部。

李远 1969年生人,福建省厦门市金尚中学专职心理教师,湖里区教师进修学校心理兼职教研员。

2001年9月开始在金尚中学执教心理课并开展学校心理咨询等工作,成为厦门市第一位专职的中学心理教师。

李远编写福建省第一本中学心理校本教材――《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用书及教师用书,目前全国有几百所学校以此为教材或参考书。2003年首开厦门市第一堂青春期性教育观摩课《当花季到来时――性仪式的觉醒》。2002年至2006年期间,参加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共获得一等奖二项、二等奖三 项、三等奖一项。

李远主持参与多项部级、省市级课题,如“厦门市城乡结合部初中生学习动机的调查与研究”、“厦门市城乡结合部初中生青春期性教育的调查与研究”。由她主持的部级课题“厦门市流动人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调查与研究”的子课题“厦门市流动人口未成年人自卑心理的调查与研究”等获各方面的肯定。

李远认为青春期教育应从小学高年级开始,不是中学阶段的专利。为此,她给学生、家长、教师作了多场关于青春期性教育的讲座,反对性教育无师自通论及性教育是教唆论,认为老师或家长应该与孩子大方自然地谈性,提倡青春期性教育要做早、做好,要以健康正确的知识代替不健康的知识。

李海燕 1973年生人,现任教于北京市密云县十里堡中学。北京教育学院助教,北京教育学会会员。

心理课《是墙还是桥》荣获2007年北京市心理健康示范课一等奖,入选北京市好教师视频课堂。2007年4月参与北京市“十五”继续教育“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与学”骨干研修项目;担任市级研究课题“亲子沟通”,研究论文 荣获三等奖。除教学外,李海燕还长期从事心理健康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家庭治疗等工作,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她利用业余时间撰写的多篇论文在各级比赛中获奖。2003年撰写的论文《合理设计写作活动提高英语写作兴趣》一文,在北京市基础教育“外研社”杯英语教与学展示活动论文评选中荣获市级一等奖;2006年撰写《在课堂教学中应用鼓励策略对提高教学成绩的研究》一文,获得市级心理健康杯征文一等奖;2006年撰写的《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心育渗透》一文获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实验2006年优秀论文一等奖。《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心育渗透》一文经“世界杰出华人教育家协会”和中国未来研究会教育分会编委会检索、初审,入选《中国21世纪教育思想文献》, 全文刊入。

李海燕的培训、课例、论文等收录在“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李海燕教师专辑”。

杨红霞 1967年生人,广东省汕头市D滨职业技术学校专职心理教师。广东省心理学会会员,社会心理学会会员,汕头市阳光心理咨询热线和蓝天义工心理咨询辅导老师。

主持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十五”规划研究重点课题“教师关注效应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撰写十多篇教学科研论文在全国、省、市级教学期刊上发表,获国家、省论文评比一、二、三等奖。取得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A证”、“B证”证书,为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C证”培训教师。

杨红霞一直负责学校心理咨询室“谈心坊”工作,注重以自身的人格魅力为示范,时时教书育人,累计心理咨询课六百节以上,个别咨询人数近四百名。是汕头市八十多家企事业单位的心理、礼仪专业培训讲师,培训人员三万余人。杨红霞特别关注农村妇女心理素质,编写《汕头市农村妇女学校实用教材》,免费发放基层并为她们提供心理、礼仪培训。

由于工作能力突出,杨红霞多次在省、市级评比中获奖。曾获广东省首届中小学团体心理辅导优质课评选一等奖,广东省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一等奖,汕头市首届中小学团体心理辅导优质课评选一等奖。被评为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教师、广东省骨干教师、汕头市优秀青年教师,汕头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专家。

陆海涛 1960年生人,山西省阳泉市第一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陆海涛每周承担12~15节课的教学任务,每天下午课后为学生提供咨询。除了教学与咨询任务外,陆海涛还有多篇文章在各级比赛中获奖。《高一新生适应状况调查分析》获第二届“健康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二等奖、山西省第二届课堂教学优秀论文一等奖。《中学生吸烟行为调查》获第三届“健康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二等奖。《关于阳泉市22所中小学(含职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展情况及发展趋势的调查报告》(刘成福、赵之云、陆海涛)获第四届“健康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二等奖。

陆海涛连续三年参与阳泉市教育局心理健康教师培训班教学工作。2005年编写了二十多万字的《心理健康教育读本》。参与学校的部级课题“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能力”的专项研究。

由于工作认真负责,业绩突出,陆海涛所在的阳泉一中成为“阳泉市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学校”,许多兄弟学校纷纷来校参观心理咨询室的建设。一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和心理咨询水平得到了全市的公认。2004年陆海涛受到省教育厅通报表彰,2004年至2006年连续三年被评为校级优秀教育工作者, 2005年被学校评为省示范高中建设先进个人。

陈彦 1980年生人,福建省厦门市湖里中学专职心理教师。工作中始终秉承“一份快乐两个人分享就变成了两份快乐,一个痛苦两个人承担就变成了半个痛苦”的服务宗旨,努力做到“多一份努力,少一份遗憾”,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拓与创新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几年来,积极撰写论文,论文《浅谈学生学业成就动机的激发与培养》在《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上发表;教育案例《老师,您说“谢谢”了吗》在《现代教育报》上发表;《给学生一个健康的“摇篮”――心理辅导案例引发的家教思考》等多篇论文在第四届“健康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成果评选活动中分获二、三等奖;《合理情绪疗法在心理咨询中的运用》等多篇论文在厦门市第二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中分获二、三等奖。在“首届全国学校心理辅导专项评选”活动中被评为“辅导之星”。

实践中,积极投身课题研究,分别参与省级重点课题“优化学习心理 开发学习潜能”、区级课题“湖里区流动人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区级课题“网络时代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的研究。几年的课题研究取得了较大的收获,组织编写了校心理健康教育文集《心海导航》。由于工作能力突出,陈彦还被评为厦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工作者。

陈艳 1983年生人,浙江省上虞市职业教育中心校心理辅导站站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获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证书。

2007年3月,《浅谈青少年自杀心理危机的干预》获上虞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论文一等奖;辅导方案《生命的美丽乐章――抑郁心理的个案辅导》获上虞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优秀个案一等奖;辅导方案《给自己一片广阔的天空》获浙江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三优”评比优秀辅导方案二等奖。

工作至今,本着从学生的角度来体察学生的需要,以“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健康,提升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品质,让每一位学生都奏响和谐的青春旋律”为主要工作理念,接待学生个案辅导上百例,为不少学生解除了心中的困惑与烦恼。

课堂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阵地,陈艳力求以课堂为主渠道,不断开发新型课件,在课堂中增加有意义的心理游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以活动为载体,创建了“心灵氧吧”学生社团,组织学生进行心理拓展训练,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通过多种途径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陈艳希望,通过努力,尽量为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帮助,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陈艳萍 1975年生人,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专职心理教师,研究生学历,中学高级教师,NLP专业执行师。四川省心理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成都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成员,成都市妇联、共青团成都市委、成都市未成年人心理援助中心及成都人民广播电台等多个组织机构特约专家。

陈艳萍从事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与实践十年。率先在成都市中小学引入“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并在全市教育系统推广。首建“小组协作教学”模型,开创“‘1+12’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当地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陈艳萍致力于心理健康教育及其理念的传播。过去十年,大约为三万名全国各地中小学一线骨干教师和中小学生进行过咨询或演讲。

在课题、论文、辅导课研究方面,其主研的部级心理教育课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心理辅导”获省二等奖、市一等奖;“烦恼的故事――寻找内心的不合理信念”获2002年成都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一等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化研究》获四川省心理健康教育专委会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与高一学生谈适应》和《孩子住校以后》发表于《心理与健康》;著有《讨厌的高考――高中学子心路历程与专业心理辅导》一书。

周兆伦 1970年生人,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学校副校长。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四川省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成都市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带头人。

以“助人自助,自觉觉人”为工作理念,以心理健康教育事业为终生追求,在探索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内容和操作模式等方面独树一帜。利用“以课堂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以课题深化心理健康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凸显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领域整合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全方位多角度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形成了“搭平台普及推广,抓龙头入室登堂”的工作风格,在省市起到了示范和辐射作用。

作为科研课题“尊重平等教育与课堂教学改革”和“农村中小学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策略研究”主研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体验教育模式研究”负责人,课题成果获“十五”课题部级一等奖、省三等奖、市一等奖。

二十多篇,其中获部级一等奖四篇。《高起点助推新境界》等12篇文章入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心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当代教育思想文库》等书刊上。创办学校心理协会刊物《心理论坛》、《托起心中的太阳》、《绿色心地》、《心晴》、《心灵之声》(获全国校报校刊评比一等奖)。参与编辑《成都市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通讯》。

姚立新 1966年生人,浙江省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中学高级教师。1987年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本科毕业,2002年取得浙江大学教育心理学硕士学位。

参与编写的心理读本主要有:《初中生心理辅导》、《开启心灵之窗――自我意识的发展和教育》、《学生心理卫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教师心理调适》等。研究成果主要有:《初中生心理素质的调查研究》、《浙江省中学生心理素质的调查研究》、《杭州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等。

2004年论文《区域提升初中教育整体水平的策略研究》获杭州市教科研成果一等奖、浙江省教科研成果二等奖;2005年《中小学教师压力管理的研究》获杭州市教科研成果一等奖,完成专著《教师压力管理》;2005年“初中教师生存状况的调查研究”获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第六届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

18年来一直从事学校心理辅导的组织、管理和培训工作,接待来访学生和家长逾千人次。姚立新在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学生需要成长,而成长中有困惑、有矛盾,他们需要关爱和帮助,这就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理由。在辅导学生的过程中,不仅学生得到帮助和成长,也使她的人生变得更充实和丰满。

赵晓捷 1962年生人,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市卫生学校心理学讲师。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理事,牙克石市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心理卫生学会会员。

赵晓捷自九十年代初开始从事心理健康教育,较早地提出了要“注重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1993年发表于《内蒙古中等职业教育》),提出了“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1995年全国心理健康学术会议上的报告)。至今,她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十余篇,专著两部,参编教材四部,参与部级、省市级课题六项,并多次应邀出席全国性心理教育交流会议并讲话。

赵晓捷于1993年对本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教学,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随即,带着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与当地林业管理局和教育局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试点研究,很快受到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普遍欢迎。经过六年之久的科学探索,基本上找到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为更广泛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索出了成功的模式,编写出了体系完整、内容简练的心理健康教育用书,目前该成果不仅填补了本地区心理健康教育科学研究的空白,而且正在稳步地进行推广。

唐烨 1972年生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专职心理教师,教育学硕士。黑龙江省首批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能手,黑龙江省第八届心理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会员。

自1995年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哈尔滨市第一位专业毕业的专职心理教师。现在为高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为高二举行每月每班一节专题讲座,为高三学生进行个别咨询。教学形式力求多样、生动、亲切又有实效。

创造性地探索多种方式,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如组建学生心理自治委员会,招募志愿者,组织他们参加各种团体训练和心理游戏,并且鼓励他们将学到的技能技巧运用到寝室生活和班级管理中,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经过四批培训,如今高一学年的志愿者达到了120余人,学生热情很高,辐射面比较广。

在开展课题方面,唐烨参与负责两个部级课题,一是全国心理健康教育课题“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被评为课题先进个人;一是“面向二十一世纪高中课程教材改革实验研究”,此课题已经结题验收。主编了由东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实验教材《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获得部级课题的子课题一等奖。此外,唐烨还参编六本图书,发表文章近百篇,在省市范围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示范课和讲座近二十场,发挥了良好的辐射作用。

高永金 1981年生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首师大桂林附中专职心理教师。广西心理学会会员,桂林市心理健康教育教研中心组核心成员,《中学生心理》杂志“特约心理辅导教师”,广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心理辅导教师导师,桂林市教育局直属学校招聘大学本科毕业生心理学科组考评专家。

现为教育部专项课题“中学生学习情感测查系统的应用研究”核心成员,广西教育科学“十五”规划A类资助经费重点课题“中学生学习情感测查系统研究”核心成员、校级重点资助课题“民办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发研究”课题组组长。

近三年来,高永金在《中国教育报》等近二十家部级、省级刊物上发表独著论文六十余篇。其中,《走进象牙塔》一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专著《中学生心灵自助丛书》(共三册),已由科学出版社于2007年出版。

高永金曾受邀到广西师范大学、桂林市荔浦中学、桂林市田家炳中学(四中)、桂林市十七中、桂林市十九中和桂林市全州二中等多所学校讲学。多次被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评为“优秀心理辅导教师”,被桂林市教科所评为“桂林市优秀心理教师”。多次展示全省、全市的心理公开课、优质课。参加第四届“健康杯”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荣获一等奖。

黄海燕 1973年生人,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老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心理网特聘心理咨询师,陕西省心理学会学校专业委员会理事,陕西省心理学会心理测量与咨询专业委员会委员,西安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咨询中心特聘讲师,陕西省心理学会碑林分会副秘书长。

现为辽宁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在读心理学博士研究生,师从中国心理网特聘学习指导专家金洪源教授,研究方向为临床心理治疗与潜能开发。曾先后接受过樊富珉教授的“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培训、申荷永教授的心理治疗提高班、胡佩诚教授的“性心理治疗”、丛士的“精神分析”等若干个学习科目。

2006年被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评为先进个人。

2006年个案《我战胜了自己――阅读障碍》获西安市教育个案分析、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教案征集评选一等奖,同时获第四届“健康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二等奖。2007年课件《情绪的认识与调节》获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评比活动二等奖。2007年《特殊心理问题咨询案例――强迫性思维》获西安市2006年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论文、教学设计评比活动二等奖。

彭玉华 1968年生人,北京市怀柔区红螺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2003年至2006年主持市级课题“课堂教学心理环境优化的研究”,从撰写开题报告,到指导教师开展研究,使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2006年11月在北京市“心理咨询室建设和德育信息化建设”研讨会上代表怀柔区心育教师发言,介绍了心育教师在心理咨询室建设中的作用,受到专家和与会领导的好评。

几年来彭玉华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近二十篇文章获国家、市、区级奖,如教学设计《人际关系辅导》获中央教科所优秀教育成果一等奖,《让我们成为好朋友》获怀柔区中学中青年教师优秀课评比一等奖,示范课《情绪调节》的教案和课照被怀柔区德育网选用。教学设计《战胜考试焦虑》入选《辅导个案和活动方案》一书,论文《别开生面的班主任培训》入选《育德心篇》一书,论文《学生绘画的心理分析》入选《探索的足迹》一书。编辑《高中生心理健康读本》和《红螺心语》,为学生提供了心理健康活动和阅读的素材。

因在教科研方面的优良表现,2004年彭玉华被评为怀柔区教育科研先进个人,2003年6月被评为怀柔区教育系统优秀党员,2004年7月被评为中学心理高级教师,2005年9月被评为怀柔区中学骨干教师。

曾莉 1968年生人,山东省青岛市第二中学心理健康教育高级教师。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理事,青岛市心理学会理事,青岛市家长学校讲师团讲师,青岛市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成员兼高中部负责人,青岛市“名师公益课堂”教师。

曾获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先进个人、山东省德育工作先进个人、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个人、青岛市家庭教育先进个人、青岛市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能手等称号。在市级以上论文评比中获奖论文20篇,并有多篇发表。开设省、市级公开课各一节,在青岛市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评比中获一等奖。连年担任青岛市、淄博市、威海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班讲师,应邀在青岛、济南、淄博、潍坊、威海、滨州、烟台等地作心理健康教育报告六十多场次。多次应邀到青岛电视台、青岛交通广播电台做青少年心理和家庭教育的专栏节目。

任山东省地方课程《生命教育》(初中上、下册)的编委,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集《心路》编委,青岛市的心理健康教育案例集《牵手心灵》编委。承担多项省、市级教研课题,参加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在课堂教学中,以个别化教学为手段,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实验研究”,被评为先进个人。

心理健康教育是朝阳事业,充满艰辛,也充满希望。在这项救助心灵的伟大事业中,曾莉老师与更多的同仁一道,与来访者一起,携手共成长。

董艳菊 1975年生人,北京市第十二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北京市丰台区教师资格认定专家审查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中小学心理教师上岗培训专家,北京市沙燕心理网热线咨询教师。

董艳菊在开展心理辅导课方面经验丰富,多次开展国际、国家和市级公开课。主要成果有,2004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元智能”研讨会上作公开课“亲子之间”;2006年为新加坡教育部部长及其他随行教师作“竞争与合作”公开课。为了发挥示范校的辐射作用,几年来,她的课对区内其他兄弟学校完全开放。

在论文和论著方面,2000年论文《开启学生心灵之窗》获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七届学术会议部级二等奖;2004年论文《心理教师的舞台》发表在《基础教育参考》第六期上。2006年参编《叛逆不是我的错》,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2007年主编完成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教材《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分册,由人民出版社出版;2007年副主编的《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指导用书》,由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由于工作业绩突出, 2006年董艳菊被授予丰台区优秀青年人才称号,并获三万元奖金,当时她就把三万元捐给十二中作为贫困生基金。2007年她还被光荣地选为中国民主促进会第十次代表大会的代表。

韩鑫桐 1977年生人,2002年毕业于东北师大教科院,教育硕士。现任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心理教研组组长,兼任吉林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会理事,市心理学会会员,北华大学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特邀助理研究员,曾任市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特聘咨询师。

从教六年来,先后六次作省级以上观摩课,十余次作市级公开课,多次获省、市级奖励,数次赴北京、长春等地参加培训。2006年获吉林市“教学能手”称号,2007年获吉林省“教学新秀”称号。

本着“为每一位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的教育理念,她热情、执著地为了自己喜爱的事业不辍地耕耘着。

教学中,她视教育为心灵的艺术,经过多年潜心钻研,形成了生动活泼、亲切幽默、游刃有余、收放自如的教学风格,深受学生喜爱。

咨询中,她从不放弃每一个学生,把他们作为倾听、感受、欣赏和思考的对象,有效帮助千余名学生和家长解决了心理问题。

工作中,她注重学习、勤于反思,带领全组成员多次承担或参与部级、省级科研课题,均圆满结题。先后参与编写十余部教辅书籍,撰写的多篇文章在省、市获奖,其中两篇发表在《教育科研动态》、《教学案例》上,九篇被收入《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一书。

教育感言:工作着,快乐着;付出着,收获着;成长着,幸福着……

李代远 1972年生人,北京市新源里职业高中德育主任、团委书记,中学高级教师。

2006年被中央教科所及中国伦理学会“十五”国家重点课题组评为德育科研“先进工作者”,2006年10月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课题研究中获优秀成果一等奖,2006年4月论文《论当前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在朝阳区职成教育论文中获一等奖。在工作的同时,作为多个科研课题子课题的负责人进行研究,有国家“十五”重点课题的子课题“职业高中德育活动课的实践和研究”、市级“十五”重点课题“职高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研究”、“职高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研究”。2005年、2006年连续被评为北京市朝阳区先进德育工作者。自1997年起,在学生中设立“开心信箱”,回复过上百封书信。2001起成为学校开通的学生心理咨询热线的值班老师之一。同时积极开展各种与学生有关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2006年起,在朝阳区教委的指导下,与北京读你心意心理咨询中心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系统地进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该校这项工作的具体负责人。目前,“健心计划”已进入深入开展的阶段,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王春玉 1972年生人,黑龙江省大庆市教师进修学校教师。1993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系,后取得教育学硕士学位,大庆市“关爱工程”专家组成员。

发表《善待学生的消极思维》、《超限效应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等文章,先后参加编写多本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用书,如《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关注学生的成长》、《中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程》和《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程》等。此外还参与了多项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的研究”、“中小学心理危机预防的基本措施与方法研究”、“城镇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等。

上一篇:高中历史教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初中历史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