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作文范文

时间:2023-02-24 07:40:37

高三语文作文

高三语文作文范文第1篇

高三语文作文700字1

日常生活中语文无处不在,和我们紧密相连。语文像雨点似的,洒在每一个角落。随时随地都能看到它的影子!

当你到某旅游胜地时,偶尔会看到一些简洁而又含义深刻的佳句的告示牌。例如:“除了你的脚,什么都别留下,除了记忆,什么都别带走。”意思是:“除了自己的足迹,别留下任何垃圾。除了对圣地的美好记忆,不要带走建筑物上的观看东西请勿拿走。”意味深刻,含有艺术性,从中不也体现出语文中的乐趣吗?

当新年的时候,家家都贴一些对联。对联上一些美好祝福话语,使人恨不得多读几遍。如:“财入宅重重喜,运到家门步步高”。横批:“财源广进。”这副对联,多么优雅呀!体现出一家人的和睦。

不光这些,每家每户都得吃饭,就在这时,语文也不顾一切的凑凑热闹!

记得有一次,我们一家到姥姥家吃团圆饭,一句话吸引了我别看姥姥年纪大了,那是身长不露,知识可多了,我们一家吃饭吃的正香时,突然弟弟把一碗饭弄洒在桌子上,弟弟哭了起来。我对弟弟说:“没关系,把饭扔到垃圾桶里吧!”……姥姥接过话说:你去吃饭吧,我来收拾。姥姥一双粗糙的手用筷子一个个把饭捡到碗里。过了一会,姥姥把饭都见到了碗里。然后坐在我旁边一边吃一边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你们没在那个时代,可知农民的辛苦呀……姥姥好像还要说些什么,又停止了,那是我们还小不懂。可现在想起真是惭愧!

突然,弟弟和小妹争论其这首诗的作者,一位说是“李白”,一位说是杜甫,他们争论着,我知道他们说的都不对,应是李绅但我没有告诉他们,那是因为让他们学会不耻下问。哦又把语文弄进来了。

真是没办法,语文总是在身边陪伴你,时久了,还真是离不开他了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让着语文花朵在每一个地方尽情绽放吧!

高三语文作文700字2

今天语文课的上课铃一打响,老师如期而至。但却并不是我们的张老师,而是另一位年轻的老师。同学们一时间议论纷纷,有的猜这是新来的实习老师,有的说是语文老师的学生。众说纷纭,直到张老师上台给我们做了介绍,课堂才正式开始。

这位新老师姓孙,看模样最多不过20来岁,不像是老师,倒像是我们的学姐。乌黑的长发微卷披在肩上,白皙的脸庞上戴一副圆形黑框眼镜,红色的运动衣显得朝气蓬勃。孙老师一开口讲话,我们便知道她的教学经验很少,可能是第一次讲课,开头一句话用了好几个“那个”“就是”,但新老师的吸引力还是将我们的目光牢牢盯在她身上。

孙老师讲的很慢,不会拒绝我们的要求,比如我们对一个十分简单的问题都要求小组讨论,她便给我们腾出时间。浏览完课文,便又是一波又一波的考验。孙老师与张老师不同,她将一个个问题列在电脑屏幕上。随着组员间激烈的讨论,问题很快被攻克,声音也渐渐弱下来。孙老师问:“同学们有答案吗?”也许是第一次接触,响应的人不多,刚开始几乎没人举手。但随着有些人带头,其他人看到孙老师对答案都会给予肯定,便大胆起来。但孙老师明显不知我们班课堂的规则,一直盯住中间的一双双手,眼见我们要“剃光头”了,我也把手举的高高的。一个个身影站起又坐下,答案一条条显出。我们回答完后,孙老师在黑板上板书,新老师纤细的手握粉笔很不协调,有几个字写的像我们一样歪歪扭扭,我们感觉一下子与老师似乎拉近了许多,像是一群共同学习的学生。(孙老师经常在教室后听张老师讲课。)时间渐渐流逝,一堂语文课在轻松的节奏中溜走了。

我们的张老师有时上课同我们像是妈妈对孩子般可亲,但孙老师给我们一种新鲜感。以至今天的课堂连上课总走神的同学也全听进去了。

高三语文作文700字3

语文,有淑女的温婉之美,也有老妇人隐重之美,有山河的壮丽之美,也有花草的清淡之美。语文,跨过历史的长河向我走来,她的音律之美,意境之美,令我震撼。

那一个个方正有力的文字,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结晶。从最早的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足以见证了语文雄厚的底蕴与灵动的风韵。水,运用了象形,使人感到流动与柔和;众,会意字的代表,形象地体现了团结的力量。汉字书法的一笔一画,一延一顿,无论从艺术还是形态来看,或刚劲有力,或柔情似水,无不体现了语文中文字之美。

而诗词,更是把文字的魅力聚集起来,诗人随心抒发,于是,一句句诗词,更有了心,有了魂。

无论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思念,还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人生志向;无论是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的无奈与哀愁,还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凄凉,都体现了古代诗词的优美与诗人的心境。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现代诗人海子对人生追求的一种领悟,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又包含着徐志摩多少离别的愁绪?

诗词,把情融其中,把一个个孤单的文字,结合成一篇篇如乐谱般灵动、悠扬的乐章,能够震撼人心,指引思想,能让人与诗人一同感受到山河壮丽,悲欢离合,让读者与诗人一起苦笑,与诗人产生共鸣。灵魂与灵魂碰撞,陶醉其中,怎不能体现语文的魅力?

倘若你翻开一本书,细细地朗读上面的段落,你就会发现,原本每一个字的音,竟如此动听。在年幼时听亲人讲故事,你肯定会同我一般,惊叹于每个发音的独特,就算你并不懂她的意思,你也会陶醉其中,享受那美妙的音韵。

语文之美,令我惊叹,令我沉醉。语文,一位在我身前经过、却永远地在我心田上打坐的僧人。

高三语文作文700字4

高尔基曾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诚挚的朋友。”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让每个人都深深陶醉其中。今天,我就来分享分享我和语文的故事。

我和语文的渊源从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幼时的我是一个文静的女孩,不喜欢跟陌生人接触,也没有什么朋友,那时,一本本有趣生动的书就成了寂寞的我唯一的朋友。我每天总是捧着一本书,专心致志地翻啊,翻啊。就算书上没有插画,汉字我也只能看懂几个,但我依旧不会感到枯燥无味。因为当我看到汉字时,总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明明是完全看不懂的文字,却有了一种莫名的熟悉感,就好像有人拿着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心里的锁,这让我觉得很奇怪,只是越来越喜欢看书了。那时妈妈总是打趣着笑我:“小小年纪就这么喜爱读书,我们家伊婧以后语文肯定特别好,怕是还能当作家呢。”

汉字,一个个奇妙的小精灵,当它们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就会擦出激烈的火花,而文学就是它们最美的舞蹈。几千年来,我国出现了许多满腹经纶的大作家,如李白、杜甫、冰心等,他们用独特的文学魅力,带给了我们一场视觉盛宴,如“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让我们感受到了边疆战士那种豁达之中的悲壮;如“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让我们看到了一群天真可爱的顽童无忧无虑地在玩耍;再比如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也唤醒了无数国人对封建文化的反抗。记得我读三年级的时候,小姨每天都会要求我背一首诗、词或诗经,我虽然还不怎么懂得诗词里蕴含的意味,但天天受诗词的熏陶,自然而然地就喜欢上了古诗词。除了古代文学,我也很喜欢现代文学,迄今为止,我已经看过了几百本课外书,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它们为我的写作之路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汉字是中国的瑰宝,文学是汉字的具体表现形式,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汉语言文化,让老祖宗一代一代传下来的经典在我们的手中发扬光大!

高三语文作文700字5

我爱语文,因为文段里那些优美语段让我喜爱;我爱语文,因为书中的那些英雄人物让我惊叹;我爱语文,因为语文让我明白了许多人生哲理。语文是伟大作家鲁迅先生和恶势力做斗争的武器,我赞叹语文!

我爱语文,不如说我爱语文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每一篇文章,每一首小诗。语文就像一本厚书,有永远学不完的知识,永远看不完的内容。

但我爱语文真正的原因可不止这些,下面我就来讲一讲我和语文之间的故事。

一开始我并不是很喜欢语文,但是有一次让我彻底改变了这种不正确的想法。我依然清晰的记得六年级的一次古诗词演讲大会。那时老师把这个重担交给了我们五个人。当时我还保持着这个想法,因为我觉得语文枯燥无味,那些古诗课文背起来太麻烦了。于是我们在背诵古诗的时候我常常心不在焉,结果在我们几个人比拼的时候我得了最后一名。我有点力不从心了。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翻起了一本书,我看到了这样的一句话:做事没有一帆风顺的,必须刻苦努力,不断向前,才能取得成功。要完成好一件事情,必须从心里的喜欢她并且比别人加倍努力。就这样,我开始探索起了古诗的奥秘。

过了几天,我终于发现。原来古诗是那么美妙,我开始慢慢的一心一意的读古诗,了解其意思,发现其奥妙。今天我们进行了第一场比赛,在第一个环节里,就淘汰了不少的同学,但是其中并没有我。在明天的最后一场比赛中,我也一点儿不担心,因为我觉得做一件事情之前,都应该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终于到了这天,我是第1个上台演讲,虽然前天很放松,但是,毕竟是最后一场比赛登上台时还是有一点点紧张,但我也成功熟练的演讲下去了。在那次比赛中,我很荣幸的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回到家我看到那红红的荣誉证书,我不禁说了一句:语文,我爱你

高三语文作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归纳总结;书面表达

作文课是高三语文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特点,有效的作文课教学要注重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即在课堂教学和训练中通过作文题目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生活积累,引导学生学会表达的技巧。

一、高三语文作文课教学要提高学生的审题立意能力

1.提高审题立意在作文教学中的地位

近几年的高考语文作文往往被爆出“零分作文”的新闻,而大部分的“零分作文”的原因是作文严重离题。因此,在作文课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题立意能力,让学生能够迅速、正确地掌握命题者的意图是至关重要的。具体到语文作文课教学中要做到以下三点:首先,要在审题立意方面有所侧重,改掉传统作文教学中过多地重视写作技巧及写作方法的习惯,专门抽出时间来训练学生的审题立意能力;其次,要在课堂作文训练中结合人教版新教材来布置一些作文命题,尽量做到命题的多样化、细化、具体形象,总之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学生在看到题目时才会静心分析,在头脑中整理出写作思路;第三,要依据近几年语文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来进行课堂训练,要加大作文题目的难度,侧重训练学生对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题目的审题立意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通过材料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帮助学生分析材料内容,引导学生探讨材料的引申意义,寻找立意点。

2.加大阅读量,为审题立意积累素材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广泛的阅读能够为写作积累大量的素材。叶圣陶先生早在1924年就指出:“我们不能只思考作文的法度、技术等问题,而不去管文字的原料――思想、情感的问题,因为我们的作文无非想着原料是合理的,是完好的,才动手去作的。”在作文课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可以结合人教版教材的阅读模块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累写作素材,另一方面可以依据高考命题趋势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在课下进行有目的的阅读。

二、高三语文作文课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1.以历年高考作文题为素材,培养学生总结各类文体结构的习惯

高三语文作文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备考,让学生在总结归纳高中所学的语文知识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在作文课教学中,历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就是最好的教学素材,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可以将高考作文题作为核心,让学生围绕高考作文题展开训练,并且引导学生对历年高考作文中出现的满分作文和零分作文进行深入的分析,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找出高分作文的共同点。如,2008年有写偷看老师的日记来歌颂老师关爱学生的品质(63分)的作文,2009年有通过时尚写母爱(65分)的作文,这两篇高分作文都是以记叙文的形式来描写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体会,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主动总结高分作文的文体结构,虽然目前高考命题趋势是文体不限,但在备考时期可以让学生多写记叙文类型的文章,形成自己的一套行文方法。

2.以历年高考作文题为素材,引导学生归纳作文构思的模式方法

除了学会总结文体结构形成自己的行文方法外,学生在作文课中要通过学习和训练学会作文的构思方法。在课堂教学中,首先,教师可以用历年高考作文题目让学生自拟提纲,在拟纲训练中学生逐步提密的思维能力;其次,教师再对高考高分作文进行分析,让学生对比自己拟的提纲和高分作文提纲的不同点,最后进行总结。经过构思模式的训练,学生不但对如何写作文有了新的认识,而且还对如何写出高分作文有了自己的心得。

三、高三语文作文课教学要强化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作文是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直接体现,在作文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多种类型的表达方式,在写作内容方面力求做到新颖生动,在细节方面要做到语言细腻,引人入胜。具体在教学中可以用历年高考优秀作文作为例子进行分析,例如,2012年山东省的高考满分作文《这世界需要你》,在开篇进入主题后先后用了四个排比句结构,让读者耳目一新。又比如,2012年的湖南省满分作文《一只手上的中国》在开篇点题,层层递进,吸引读者深入到故事中。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自己也有了感悟和积累,在作文训练中也不再拘泥于模式化的表达方式,而是采用多样化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这一过程中写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高三语文作文课要以高考为导向,一方面要把学生高中三年所学的语文知识综合到作文中,并通过作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引导学生爱上写作,让学生在写作中放飞想象的翅膀,享受写作的快乐。

高三语文作文范文第3篇

采写:本报记者 马利

目前,各学校基本完成了第一轮复习。1月30日,石家庄市高三年级进行了2008年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考试(简称质检一),它以高考大纲为依据,以高考试题为参照,以摸清底数为原则,因此试题出得朴素自然,不加雕饰,总体上难度不大。分析这套试卷,对高三学生来年的复习与备考有很多启示。

-四个方面进步显著

曹老师介绍,通过试卷可以看出和平时考试相比,这次考试无论是基础知识还是能力训练方面考生正答率都有了不同幅度的提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基础知识分数提升。第一大题考查了常见字的字形、常见的成语、常见的病句和语言的连贯等,和2007年高考试题的考点是一致的。平时这4个考点答错者颇多,正答率一般都在50%以下,有的考生甚至“全军覆灭”,而这次质检一考生的正答率分别为78.6%、93.5%、80.5%、86.0%。如第1题字形题,重在考查音近与形近致误两大类,要求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其中A项中“旋律”、“食不果腹”中的“旋”“果”,命题者分别命制为“弦”“裹”,B项中“三部曲”“不计前嫌”中的“部”“计”分别命制为“步”“记”,C项全都正确,D项“偶尔”“家具城”中的“尔”“具”分别命制为“而”“俱”。在这次考试中,选择A项为4.5%,选择B项的为12.9%,选择D项的仅为2.7%。正答率较以往有了较大提高。

阅读能力有所提高。在第二大题科学类阅读中,选择了方舟子2007年11月28日发表在《中国青年报》的《为什么绵羊不是绿色的》文章中的一部分。方舟子是著名学者,1995年获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先后在罗切斯特大学生物系、索尔克生物研究院做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为分子遗传学。这个材料可以说选材时尚,有利于引导中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开阔知识面、提高文化素质,符合新课改的理念。但这类文章专业性强,不像文学作品那样形象、生动,阅读会有一定难度,因此在平时出现的错误也较多。而在这次质检一中,除了第5题要求选出“作为哺乳动物不把自己身体的颜色变成绿色的原因,错误的一项”正答率为47.8%外,第6题“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和第7题“根据原文信息,推断正确的一项”正答率分别为93.6%和67.1%,阅读能力较前有所提高。在第三大题古文阅读中,古文材料出自《隋书·卷七十三》,仍然为史传类散文,主要人物樊叔略,是一位颇有作为的官吏。三个试题分别涉及文言实词、筛选信息、内容概括三个知识点,这也是以往考查的薄弱点,这次正答率也分别为94.6%、89.4%和72.4%。

审题意识较前加强。在作文考试中,题意就是考试竞争的主要规则。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话题作文,都应把题意作为一项指令,作为一种限制,这样才能求得考试的公正、公平。也正因为如此,历年的《高考大纲》都把“符合题意”列为基础等级中的第一项要求。尽管如此,在每次考试及作文训练中,偏离题意者却大有人在。在这次质检一考试中,要求以“珍藏”为题写一篇文章,尽管这是一个命题作文,且写作范围较为宽泛,但绝大多数同学都能较为妥当地处理作文题目,围绕着题目及中心进行选材立意,审题意识较前有所加强。

-暴露五大薄弱环节

毋庸讳言,这次“质检一”考试也暴露了考生的不少薄弱之处。假若这些薄弱之处引不起考生足够的重视,势必会在高考中影响自己的成绩。其薄弱之处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古诗鉴赏。古诗鉴赏选了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这首诗是诗人乘舟停宿桐庐江的时候,怀念扬州友人之作。其中第(2)题为:有人评述这首诗的尾联说:“泪岂可寄?然无理之辞,却独有深趣。”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试加以分析。该题答案为:同意。泪,这里是借代修辞,指思念家乡、怀念友人的孤独愁苦情怀,希望通过本诗向远方的朋友来倾诉。绝大多数同学不能答到点上,反映出对古诗理解的薄弱。

二、名句填空。对于文质兼美的名句名篇,有的考生不能够背出,不能得分;有的考生答非所问,不能得分;有的考生虽能背出,但对里面的生僻难写字书写有误,或添字漏字,因此也不能得分。

三、文学阅读。现代文阅读材料选自著名作家王小妮的散文《湖泊》,其中第15题要求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第2句为:德意志啊德意志,得到了意志,丧失了激情。但该题答案拟定为:肯定了德国人对环境保护的意义有深刻的认识,并有切实的行动;同时也是对一些中国人任意破坏祖国美好自然资源的做法的讽刺;表达了作者痛惜之情。曹老师认为,这个答案并不确切,它并不是对这个句子含意的理解,而是表达了作者情感的理解。也正因为如此,好多同学得不到应有的分数,反映出包括老师在内的大部分学生对此考点的模糊认识。

四、语言运用。第18题考查给一则新闻材料拟标题,要求用上拟人和对偶两种修辞,有的同学所写内容和新闻材料无关,有的不能用上拟人和对偶两种修辞。第20题考查根据语境,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有的考生不能正确理解材料的内容,思路受到限制,因此失误很多。

五、作文选材。这次“质检一”作文,尽管能够围绕文题“珍藏”选材立意,但选材较为陈旧,或者是用别人用滥了的人云亦云的古人、洋人,如李白、苏轼、李清照等;或者是对任何父母都适用的对子女的爱。另外不少考生构思一般,语言平淡,因此得分也不高。

-根据题型改变战术

针对以上薄弱环节,同学们在下一阶段的复习中应注意改进学习方法,针对不同的题型具体把握:

现代文阅读试题。要重点抓文章思路,掌握不同文体的行文特点,能整合文章中的重要信息。理清文章思路,才能知道每一段、每一句话在整体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相互层次关系,不至于在作答时因小失大、顾此失彼。不同文体有不同的行文特点,阅读议论性文章重点抓中心句、分论点句及文意转折句,散文要重视其中的抒情议论句和使用修辞格的句子。现代文阅读答题原则是“答案多在原文中”,考生应能从原文中筛选、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必要的加工整合。但仅对原文中的相关语句照抄照搬是不行的,有的题要求对选出的有用的语言信息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表述。有些阅读题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把答案意思说出来,且往往有字数限制。解答此类试题,要吃透答案的内容要点,吃准表述的范围、角度和方式,用规范的语言表达。

名句填空题。在重点掌握课本中要背诵的名句名篇外,同时也要兼顾课外那些千古传颂的、最经典的句子上,尤其是那些表现积极进取意义的句子。默写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

语言运用题。这是高考命题人求新、求活、求亮的密集区,它越来越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因此在掌握有关知识的基础上,应以生活实际为背景材料,以综合运用为考查导向,进行针对性语文素养训练。

高三语文作文范文第4篇

一、了解高三语文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是激发他们学好语文的前提

高三学生面临高考压力,各学科的学业负担都更加繁重。面对各科老师争分夺秒,不少学生会选择“舍弃”一两个学科的学习时间,而语文便成了他们的首选。“放弃”语文学习的时间,这是许多高三语文学困生形成的重要原因。

其中一部分的语文学困生在其他学科表现优异,唯独语文学科“瘸腿”,我们将其称之为――学优生中的语文学困生: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使投入得到有效回报几乎是所有学生苦苦追寻的“成功秘笈”,在这种功利心理的驱使下,被认为“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的语文学科便“理所应当”地被部分学生摆在了“不重要”的位置,学优生中的语文学困生便是如此。

另外一部分W生属于各学科成绩均不理想,是班级里的“后进生”,我们将其称之为――“全科学困生”:这类学生都存在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源于他们成绩的不理想,他们感觉自己不受老师重视,或是受到成绩好的同学的排挤,有的甚至认为成绩差使他们抬不起头。这类学生虽然渴望学好,可由于自信心的缺失,他们常常感觉到自己能力不足,产生“我可能不是学习的料”的消极思想。

二、矫正高三语文学困生不良心理,是提高他们语文成绩的保证

要想提高三语文教学质量,就要找到每个学困生的语文薄弱因素,对症下药,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整体水平。因此,能否做好“高三语文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衡量高三语文教师教学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志。

1.寻找需求点,消除“语文学困生”的不良心理

针对有功利心理、厌学心理,或是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的学生,语文教师应倾听他们的心声,积极寻找他们的需求点:对于学优生中的语文学困生,应该让他们认识到各科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的语文学习动力。对于全科学困生,在各科成绩均不理想的情况下,应该让他们明白,语文是我们的母语,只要你会说话,你就能学会,只要愿意投入时间,语文成绩要想在短期内提高一个层次还是比较容易实现的。

2.抓住闪光点,培养“语文学困生”的意志品质

教师要善于发现这些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给予明确肯定、扶植,使之发扬光大。无论哪类“学困生”,意志薄弱是他们的共同特点。语文教师要善于培养“学困生”的坚强意志,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使他们感受到进步的喜悦。一旦学生真正地相信自己有学好功课可能的时候,就会创造出奇迹。

3.凸显魅力点,增强对“语文学困生”的感染力

学困生长期生活在受人歧视和嫌弃的阴影里,他们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关心,久而久之,就与同学和老师在心理上产生对立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用自己的热情去打动他们、感染他们,努力为学困生创造一种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精神氛围,满足他们的正当需要。同时,语文教师要借助课堂凸显自身的魅力,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教学技能,将语文课上得精彩,让学生喜欢语文,并为之努力,燃起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三、找准高三语文学困生的教学突破口,是提升他们高考成绩的关键

矫正语文学困生的不良心理,这是提升语文学困生成绩的保证,更为重要的是,语文教师要找准高三语文学困生教学的突破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研究发现,高三语文学困生最薄弱的环节就是作文。找到高三语文学困生的最薄弱环节,也就抓准了分数的最大增长点。随着高考日子的日益迫近,学困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不少学生仍为自己裹足不前的写作状况忧心忡忡。他们认为要想在作文上拿理想的分数,太难!

心态是软实力,所以作为教师就要及时堵住学困生的这种心理漏洞,既要及时鼓励学生,让他们知道,写了10余年作文的他们,已经积淀了丰厚的思想和知识底蕴,让他们树立起坚定的信心,又要帮助他们抓住作文得分的漏洞所在,进一步加强针对性训练,相信只要努力,把握写作的技巧,提升10

15分完全能做到的。对于作文训练,我给学困生做了多方面的分析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考55分以上靠实力,考48――54分靠技巧!

高三语文作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语文备考 教学过程有效性 学习主动性

教高三的语文老师都有这样一种感受,语文是在"夹缝中求生",晚自修课难得有几个在做语文作业,早读课都在读英语,而语文只能退到课堂了,更有甚者,语文课上还有人在做其他科作业!要解决这一问题,一个较好的途径就是让我们的教师拥有"有效教学"的教学理念。这里所谓"有效",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教学是否有效,不是指教师教得认真不认真或有没有教完内容或选择了什么方法,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东西或学得好不好。

基于此,笔者认为,实现高三语文有效备考,关键是要关注教与学的两个维度:提高教师教学过程有效性;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一、提高教师教学过程的有效性,焕发课堂生命力。

设计有效的教学过程是指教师在深入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出能体现文本特点、学科特点,展示自己教学个性的教学设计。只有当教学设计融入了我们的智慧和汗水,体现了我们自己的个性,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才会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而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才会是真正有效的。

1. 有效备课。

当代教学论认为,"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高三语文的教学要实现有效,将庞杂教学的内容进行系统化是有效备课第一步。我们把教学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安排后,就可以依此进行系统地教学与训练。其次老师要如何将自己对考点的理解转化为学生考场的有效操作,这需要老师深入研究考纲、考点、考题和学生的情况,用心设计每节课的教学目标,精心选择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并以智慧和有效的教学手段进行施教,这样才能让学生能"悟"、能拿分,确保课堂教学有效。

2.有效课堂。

真正有效的语文教学课堂,必须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应该在课堂上多给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和时间的主人 。 教师应把工夫用在"导"字上,引导、指导、诱导、导方法、导技巧、导规律。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学,不老是在无谓的问题上耗时间;要用最精粹的语言来进行课堂教学,腾出时间多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上来;要鼓励质疑,不要搞一言堂;要鼓励学生反对,不要扼杀学生的独立思考的精神火花。要敢于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己的学堂里自学、思考、探究,养成习惯、形成能力,最终提高学习效率。

3.有效训练。

高三不搞题海战术。在训练的方法上,要注重多样性。教师讲评,学生独立训练,讲练结合,专题训练,综合训练,小组合作训练,成果展示……各种训练方法,都可以运用到备考当中来。任何一种方法都有使用的局限性,需要其他方法加以补充。此外,一种方法的大量而长时间的使用,也会造成学生的乏味与疲劳,我们的训练方法可以进行多种搭配与组合,对学生形成不同的刺激,这样往往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备考效果。

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具体指的是培养学生主动进行备考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备考的主人,主动地提升备考的效果。让学生形成自主、独立的学习意识,也是高三语文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

1.强化学生学习动机

增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是高三语文备考中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不可缺少的条件。据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尽可能地提供给学生力所能及同时又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任务,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提供有趣、新奇、有激励作用的任务和活动,设计在某种程度上有个人意义的背景材料和任务或言传身教来引导学生的兴趣;合理利用外在奖励,刺激学生学习热情;把长期目标分解成具体的、可以完成的近期目标,以利于学生体验到自身的提升……这些方法,都有助于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2.向学生提供体验学习成功的机会

大量的心理学研究都表明,让学生体验成功是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在高三语文教学中,我们也要尽可能地寻找机会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愉悦。为了使我们的备考有更大的成效,这种成功的体验要尽可能地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能够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给出不同的成功体验。

①课前演讲-激情趣: 课前演讲一般为三分钟,前两分钟是演讲时间,最后一分钟是点评时间。我一般是要求学生自己写演讲稿,并且脱稿演讲。演讲结束后,还要选一位同学从演讲的仪态、语言的表达、演讲的内容等几个角度进行评价。这样,演讲就让他们既锻炼了口才、胆量,还在无形之中促使他们积累了作文素材。此外,因为要点评,所以听演讲的同学也会很专注,这就无形中也让他们学得了新素材。所以,这三分钟的价值还是很大的。比如,有时如果我上课直奔主题,学生就会马上有意见:"演讲呢?"由此可见,这三分钟的演讲确实让他们对语文课有了期待。

②、互评互改作文-识情趣: 对于作文教学,我采取学生互评互改与集体评改相结合的做法。具体方法是,我先向学生介绍评分标准,指导学生四人一小组互评互改作文,之后我再给他们的作文打分,并将我与他们评定一致的好文章和差文章,以及我与他们评定分歧较大的文章挑出来和学生一起评改。这样,每个学生都参与作文评改,他们就不仅明白了什么样的作文是合乎要求的,而且也明白了自己的作文究竟成功在哪里、失误在哪里。总之,让学生互评互改作文,有利于提升学生作文的主人翁意识,进而使其逐渐喜欢上作文。

③、给学生释放心灵的空间-展才趣:高三学生的心理压力很大,需要一个空间释放疲惫的心灵,倾诉成长中的困惑。高三时,我给学生布置了"人在高三"系列随笔写作练笔,每两周一篇,引导学生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每次学生交上随笔后,我都会认真阅读,并且在每篇随笔后作详细的批注,对他们进行鼓励、引导,让他们获得关爱。其实,这样的随笔对学生来说,不仅是一次小练笔,而且还是一次与自己和老师进行对话的机会。因为,学生很喜欢在这样的随笔中记下自己的困惑和自己的喜怒哀乐,与老师一起分享。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老师心有亲近,自然就会喜欢上老师的语文课。

综上所述,以学生为主体,给高三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帮助他们确立积极学习的心态,让他们把压力化为动力,体会到高三语文学习的快乐与成功,学生就一定会喜欢高三的语文课。一旦学生有兴趣也就培养了复习的好习惯,语文课堂也就快了有效起来 。

参考文献

高三语文作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三;语文复习;问题;策略

高中的学生在进入高三之后日常的学习和复习任务将更加的繁重,在整个高三学年,学生不仅需要学习完高三原有的课业任务,还需要准备足够的时间将整个高中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因此高三的学生往往会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语文作为高考的主要科目之一,其复习任务也相对较为繁重,除了必要的知识点大量的课文、文言文、古诗词等需要学生能够熟练地背诵和默写之外,还需要学生有足够的课外阅读量,因此,高三的语文复习往往会局限于机械的读、记、背、默过于枯燥,从而大大降低了语文复习的效率。所以,高三的语文复习应当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当然也需要传授学生与高考相关的注意点。

一、高三语文的复习现状分析

(一)复习模式以高考为纲过于僵化

我国高三的语文复习过程长期以来都以高考作为纲要,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高考中能取得理想成绩,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通常重点复习考试所需的知识点,而考试不考的内容往往只会一带而过,这样的复习模式被认为适应高考的需求被广泛的采用。然而在实际的复习过程中,效果却并不显著,以高考作为复习纲要的的模式往往会使语文复习的课堂显得枯燥乏味且一成不变,也会使学生的思维呈现僵化的趋势,从却缺乏应有的创新新能力和应变能力。这样的复习模式往往会使学生失去语文学习的兴趣,而死记硬背的复习方法也会使他们形成学习的惰性,从而使得学生在考试中对于一些书本固有的知识可能能够手到擒来,而对于那些需要动脑思考的应用型题目往往会显得手足无措。

(二)复习教学的心态错误的目的性

在我国,高三的学生学习和复习的过程往往非常辛苦而教师的教学过程也会显得非常辛苦,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教师的复习教学心态过于注重目的性。由于当今社会的现实性,教师这一原本非功利性的职业也逐渐变得具有功利性,尤其是在一些高中,往往会制定相关的奖励政策来激励教师,而教师之间尤其是高三的教师,往往在自己所带学生的升学率中会有一种攀比的心态,这也就导致高三教师在复习教学的过程中存在较强的目的性,而忽视了语文复习教学原本培养学生考试中灵活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加的学生的学习压力,甚至有的教师会用做题量来衡量学生的复习成果,而不是学生在做题时存在的问题或是一些良好的改变,从而大大降低的高三语文复习的效率。

(三)复习教学的过程过于注重考题预测

高三复习教学的目的最终是通过高考,因此,有很多高三的语文教师在复习教学的过程中往往过于注重考题的预测,尤其是作文题目的预测。高考作文对于不同的题目学生也应当有自己的感悟与理解,作文的内容也应当根据学生对于题目的不同的理解赋予不同的情感,而过分对考题的猜测只会使学生局限于写作的固有模式,甚至是模仿范文写出一篇相差无几虚假情感的文章,对学生独立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有着不利的影响。同时,各高中往往对于那些能够猜中试题的教师会给予非常丰厚的奖励,也使得教师更加的注重对高考试题的预测而忽略了对考试方法和规范的培养。

二、高三语文复习的策略研究

(一)建立轻松愉悦的课堂复习氛围

以高考作为复习纲要的语文复习课堂往往充斥着紧张感和压迫感,学生也往往机械的重复着读、记、背、默这样的复习过程,使课堂的分为显得单一枯燥,缺乏生命力。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复习效率,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的复习教学过程中,应当要建立一个相对活跃的课堂氛围,不要作为语文考试内容的讲解者,而应当给予学生机会让他们发表自己对高考的见解,并且让他们就自己的复习方式进行交流,从而提高高三语文复习课堂的互动性。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考试的重点和要点提出一些具有趣味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讨,激发学生的语文复习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复习氛围下加深对知识点的了解,从而提高高三语文的复习效率以及有效性。

(二)明确高中语文复习的目的性

高三语文复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顺利的通过高考,因此,高三语文教师应当改变自身复习教学错误的目的性,从以下两方面来完善语文的复习教学:1.高三语文复习的针对性。高三的语文复习应当针对高考的需求解决学生自身在语文知识点方面的不足之处,因此,在复习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更加具有针对性。一方面,解决高三学生学习时普遍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对学生平时作业或者是对学生测验的试卷情况进行分析,也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班会讨论等方式掌握学生在复习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自身的不足之处,并在复习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安排,弥补这些不足之处;另一方面,解决学生在试卷答题时存在的问题,这需要教师能够细致的分析学生平时测验的试卷,找出学生在答题时还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有针对性的解决这些问题。2.高三语文复习的规范性。针对高考应当给高三学生制定相应的规范,第一,训练规范,高三学生平时所做的练习应当依照高考的要求安排,时间、考试要求、考场秩序等,而教师的阅卷要求也应当根据高考的要求来执行,使学生能够在平时的练习中适应高考的要求规范;第二,答题规范,要求学生在平时的考试中从审题到答题就能按照高考的答题规范来练习;第三,书写规范,按高考的规范要求学生在平时注意卷面整洁、书写工整等。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三的语文复习应当改变原有的复习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复习的效率为目的,赋予语文复习教学课堂生命力,同时教师也应当明确自身的复习教学目的,从而提高高三语文的复习成效。

【参考文献】

[1]周雪梅.如何让高三语文复习课充满生气[J].新课程(中学),2015(01)

[2]苏春红.探究高三语文复习课教学[J].学周刊,2014(21)

高三语文作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复习;策略

当前,国家对教育方面越发重视,因此开展了新课标的改革工作,不仅重视人文修养的养成,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素质教育。所以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新课标的发展要求,这种强加在学生身上的教学方式反而会令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一种厌倦的心理,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尤其是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可以说每一分钟都是十分宝贵的。因此本文重点探讨了如何在高三关键性的一年,更加高效的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令高三的语文课堂活跃起来,争取令学生在语文方面获得更加理想的成绩。

1 掌握学习方法,适当降低难度

在高三这段时期中,学生多数都面临着较大的压力,所以语文课堂往往都是沉闷的,这样就会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该适当的将课堂氛围调动起来,积极与学生开展互动,这种互动性的方式不仅可以令学生紧绷的神经得到缓解,同时也可以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实现高效化的发展特点。以诗词鉴赏为例,这是高中语文考试中必考的一项内容,高中三年来,所学习的诗词也不在少数,例如高一的《诗经两首》、《离骚》、《孔雀东南飞》等,高二学习的《柳永词两首》、《辛弃疾词两首》、《苏轼词两首》等,三年下来,这方面的内容是学生不应该丢分的部分,所以教师在课堂复习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诗词接力的方式,一方面达到了有效的互动,学生的注意力也得到了集中,为更加高效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铺垫。

另外,除了诗词的背诵以外,诗词赏析也是高考的重点内容之一。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指导学生在答题时的关键点,笔者认为应该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对诗词炼字进行充分的认识,了解在句子中所表示的意思,二是体会其中运用的手法,三是将字的原意掌握清楚,最后还要厘清在句子中的作用,达到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等。按照步骤有序的令学生学会答题的技巧,这样不仅可以规范答题格式,更重要的是不会出现丢分的情况。教师在不断引导的过程中该应该注意不要将学生的思维禁锢住,教会学生答题技巧要比每道题都详细讲解更加高效,学生的自信心也会得到提升,这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所在,也是实现高效复习的主要途径。

2 制定学习目标,划分学习难点

高三语文复习的过程中,学生应该明确终极目标就是为了高考,但是也可以将这一大目标分解为几个小目标逐一攻破,学生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不仅会获得一种满足感,同时也达到了高效复习的目的。笔者将高三语文复习中的学习难点大致分为三个部分。

首先是背诵的部分,应该争取令学生达到满分。在不该丢分的部分一定不能丢分,在可能丢分的部分尽量少丢分是复习的主要任务。背诵部分所占的分数相对较小,所以很多学生都不重视,甚至完全忽视了这部分的复习。教师在帮助学生复习这部分的内容时,应该细细的推敲,以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为例,这首词是他在建康通判任上所作,复习时应该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韵味,体会豪放派写作的特点,可以引申到豪放派其他作者的写作中。并且还要掌握这首词的主要写作手法,例如用典与情景交融等,这些写作手法在其他诗词中也会经常用到,对于其他诗词的复习也会具有一定的帮助。

其次是文言文的翻译,这是学生经常丢分的部分,因为有些字没有翻译出来,就会出现丢分的情况,因此这部分的目标就是要将字字都得到落实。复习的要点包括四个部分:(1)18个虚词;(2)词类活用;(3)文言句式;(4)翻译的方法准则。例如对《烛之武退秦师》的考查,译句:我们还是回去吧!令学生写出原句;或者采取填空式的翻译,仍以这句为例:译句:我们还是回去吧!原句:吾___还也!这种练习可以达到熟记文言语句,增强语感的效果,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文白对应”的意识。

第三,在写作部分,应该实现规范合题意的目标。写作,可以说是高三语文的重中之重,也是大多数学生头痛的一项。每每作文练习的时候,能顺利理清思路,看好命题的人,少之又少。那么在复习写作的时候,教师就要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要求,切合题意,不歪解材料,语言流畅,中心明确。不论是什么文体,首先要确保行文流畅,让读者能够明白写作思路,平时多积累写作素材,将这些素材适时应用到写作中去,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学生在临考前半个月,可以放松的心态作三两个规范的完整作文。在这时的作文里,要有意识的提炼归纳一些时事人物正反事例,回忆完善自己印象最深的生活小事,把这些作文散件放入记忆仓库,也许考场上会发生奇效。我们看,第一流的棋手在比赛前都要闭门研究,他们肯定会准备一些有用的定势。最重要的是,这对学生有一个心理上的安慰作用。

3 切实提高听课效率,有效落实考点知识

高一、高二的课堂都是针对教材的,偏向于语文素养的熏陶涵养。而高三的课堂是针对高考大纲上的考点逐一复习的,偏向于知识点的记忆,为高考语文能打高分打基础。因此,学生的听课习惯要有所改变。(1)学会调控情绪,尽量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高三学习要注重考点,将语文的考点放在首位上逐个复习,精力高度集中到重点上来,为的是能够在高考中拿到优异的成绩。(2)适时、及时地做好课堂笔记。高三语文需要学生在老师讲考点的时候着重记忆,通过老师的强化,自己的思维方式,在配上勤动笔,记笔记的好习惯,通过对笔记的利用,适时翻看,也能提升效率。(3)争取在课堂中便能掌握知识点,甚至能够运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三阶段是学生提升成绩的关键性阶段,作为三大主要学科之一的语文,在复习的过程中学生与教师都面临着时间紧迫的压力,学生在身心方面经常会出现较大的波动,所以教师应该不断鼓励学生,提升他们的自信心,以更加饱满的面貌应对即将到来的人生大考,本文重点探讨了如何在高三语文复习阶段提升效率,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予以进一步的优化,希望本文的探讨可以为广大高三语文教师提供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

[1]潘兴元.高三语文复习教学建议[J].中学语文,2011(3).

[2]吴滢.引趣、探微、循序、求实--高三语文复习摭谈[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0(6).

高三语文作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三;语文课堂;趣味讲解;课前演讲;小组竞赛;学生讲评;多姿多彩

一、说说高三语文课堂

相信身处教学一线的高三语文教师都会有这样的体会:深感语文课堂需要讲的很多,可学生往往兴趣不大,甚至你苦口婆心,而学生却不领情,为此苦恼不已。更听到不少教师抱怨,到了高三,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大大降低,学生都闷着不说话,远远不如高一和高二的时候活跃。的确,进入高三后,由于要进行专题性的复习,难免有些枯燥乏味,活跃的语文课堂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沉闷的课堂气氛,从而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学生的负担加重。面对大量的识记内容和反复的专项练习,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却消退了,主动性也削弱了,眼里更多的是被动与疲倦。也许,这样的高三语文课堂还是好的,至少可以让教师把课上下去。笔者曾在网上看到了一个令人心寒的视频;一位中年女教师在讲台饶有兴致地讲着现代文阅读,可下面学生的情况呢?前后左右聊天者有之,桌面上书本堆得老高,埋下头在下面玩手机者有之,酣然入睡者更有之。虽然这只是个案,但高三语文课难上却是大家的同感,特别是理科班的学生,常常有重理轻文的思想,不少学生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于是把大部分学习时间用于别的学科的学习上,课下用在语文的时间是少之又少,因此语文教学出现了恶性循环。

二、对现状的简单剖析

眼下,有那么多高三学生对语文课缺乏兴趣,以至于一上课就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比如高考题型的的制约、教师自身的因素、学生自身的因素以及其他科目的影响等等,这都造成了高三语文课堂的沉闷。就拿高考题型的制约这一因素来说,高考几乎都是“规定动作”,所以教师会按考试说明上的考点逐一复习,这就造成了教师和学生可发挥的空间变小,时间一长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致,久而久之更会导致学生讨厌上语文课;教师自身的因素也会导致这一现状的出现。有些教师喜专制,课堂上教师是学生的绝对权威,控制着学生的一言一行,学生没有自由,只能屈从于教师;有些教师过于放任,无计划性,对学生没有明确、严格的要求,不对学生加以管理,也不给予指导,放任自由等等。但总的来说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语文课上波澜不惊毫无生气,平静得像一潭死水,这样的课怎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怎能不学而生厌?

三、笔者自认为有效的做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要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而现实教学中,笔者也遭遇了上述的情况,刚刚毕业的这届学生(高三刚接手的)课堂上不积极主动,气氛异常沉闷,实验班更加如此。按理说,理科重点班的学生思维应该很活跃的,可现实就是那么残酷,课堂上要么是笔者唱独角戏,要么发言的总是少数几个大胆的学生。刚开始笔者特失落也特失望,好几次笔者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但问题出现了,总要想办法去解决。

笔者开始思考更力求改变这种现状。高三的语文课必须按照《考试说明》进行系统复习,这的确无法改变。但这更要求高三语文教师向课堂要效果,使学生在课堂上乐于学习语文,并获得良好的效果。因此,笔者深切地感受到改善高三语文课堂教学是迫在眉睫的事,高三语文课堂本也该是多姿多彩的。为此,笔者在授课形式等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希望能以全新而充满活力的方式让学生能喜欢上语文课,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在轻松愉悦的学习中梳理知识,提高能力。笔者刚刚结束了高三的语文教学,事实也证明,自己一些小小的做法也应该是比较理想且有效果的,希望能与同行交流,如有不当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1.教师的趣味讲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浓厚持久的学习兴趣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之一。乌申斯基更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

高三语文的课堂内容大多数是很枯燥和死板的,教师如果一味地分析讲解,学生脑神经细胞会处于抑制状态,兴奋不起来,时间一长,学生便慢慢趋于沉睡状态。如果此时教师能够趣味讲解授课内容,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就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注意力相对集中,记忆力也就会随之加强,课堂气氛也会随之活跃起来,这样也定能把学生牢牢吸引。比如,在导语设计上就可以采用故事导入的方式,尽快把课堂导入到和谐有序的课堂气氛,使师生之间的知识传递融入和谐的情感交流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复习文言文断句时,笔者的导语是这样设计的:利用小故事激趣:曾有一个故事,有一个富翁生性吝啬,聘请教书先生时,讲明膳食很微薄。当时,这位教书先生一口应允了。但借口恐怕口说无凭,写了一张没有加标点符号的合约:“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富翁根据自己主观愿望。理解为

“ ”欣然签字。哪知吃第一顿饭时,教书先生就大喊大叫:“怎么尽是素菜,没有荤菜?我们不是约定了

“ ”的么?弄得这个富翁哭笑不得。同学们的热情顿时被点燃起,都尝试着断句,这样笔者就在学生们的热情中顺利地开始了文言文断句复习。

故事生动、有趣,本身就有很强的吸引力,学生喜欢听故事,利用故事能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导语可以用小故事,课堂中间或快结尾的时候也都可以用小故事,只是要相准时机引入故事或笑话,一般都会起到比较不错的效果。一个小故事,一则小幽默笑话,往往可能比枯燥干巴的说理效果好很时多。当课堂气氛不好时,一个小笑话,一则小寓言比批评教育效果好很多。当然,这种方法有一定的随机性,很好地运用这种方法,对教师有两个方面的要求:其一在课后有意识积累一些哲理小故事、小笑话;其二,相准时机。

在高三语文课堂上,讲一些简短的故事是很必要的。故事本身有很强的启发性、丰富的哲理性,可以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整课堂气氛,同时还是不错的作文素材。适时恰当地运用,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高三语文轻松的课堂还有赖于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语文学科基础知识零散琐碎,但又不能等闲视之。人们总是把复习课比作“炒冷饭”。其实,“冷饭”也可“炒”出新滋味,关键看怎样“炒”。把过去讲过的知识换一种方法表达出来,学生听了依然会有新鲜的感觉。所以笔者力求把传统的教学内容辅以新颖的教学手段,比如复习多音多义字,笔者把常用的多音字组织成可诵读易记忆且有趣的句子;例如,“模”这个字什么时候读mó,什么时候读mú,学生老是弄不清楚,笔者就把它编成口诀:模样 模板 模具 模子(具板样子),也就是说当“模”与括号里的字组成词时,均读mú;又比如,“尽”字有两种读音,就编成顺口溜:尽jǐn尽量快让管先生早自习,其余读jìn;再比如,泾 经 茎(水丝草为jīng)颈 刭(自杀jǐng)径 痉孪 胫(其它jìng)等等。用这种方法帮助他们记忆,学生对此很感兴趣,印象自然也就特别深刻。同时,还鼓励学生自己想一些有趣的办法记忆。再比如,复习名言名句,笔者给他们讲句子诞生的时代背景、相关人物的有关情况,这些都是学生比较感兴趣并喜欢听的,这样让他们弄清语句字面意义的同时知晓其中的内涵,从而在趣味中强化了记忆。

2.课前演讲

课前演讲一般为三分钟,前两分钟是演讲时间,最后一分钟是点评时间。至于演讲的内容笔者做了规定,立足于高考,积累作文素材。近年来的高考作文朝着新型材料作文的方向发展。“收集素材,提练观点”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积累,同时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积累素材是作文的前提。要写一篇好的议论文,前提是有大量的论据。学生普遍反映学习任务重,时间紧,没有时间去阅读课外读物,也很少通过其它途径去积累相关的素材。为了扩大学生的积累量,笔者要求学生完成以下的工作:要求学生课后收集各方面的材料,可来自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报道、科技进步、风云世界……在众多的积累材料途径中,笔者首先要求学生对必修、选修的课本进行归纳整合,收集有用的素材。高三的学生基本整天埋头于书山题海之中,他们轻视语文课本,认为题目都是课外的,课本根本就没什么用,所以语文课本往往束之高阁。事实上,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同样有不少人和事可以随手拈来,用于我们作文中,这样则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每个学生都要对一个单元的课文内容进行分类归纳,并把成果在课前三分钟的演讲中展示在大家面前,这样既可节省大家的时间,又可以资源共享。

比如结合选修课本《论语》,高三(12)班的王杭萍同学整理的素材如下:孔子是当时的一位大学者,如果他贪图个人的舒适,大可以坐在曲阜过他安静的学者生活。但是他毕生东奔西走,因为他有改革天下的抱负,非达到理想,他不肯罢休。(可用于“理想”“抱负”等话题)。又比如,陈琳同学对《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这一形象分析如下:烛之武,一个须发尽白的老者,夜缒而出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当他拄着拐杖走进秦营时又是怎样的大义凛然?在国家危难而前,他深明大义,义无反顾;在强秦面前,他不卑不亢,能方善辩,聪慧机智。他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义无反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让我们敬佩。(适用话题:爱国、匹夫有责、口才与成功、艺高人胆大、有志不在年高、发现人才、成大事者应有一颗宽大的心等)。又如:宣津丽整理的如下:《滕王阁序》中的“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提示我们要珍惜将来岁月,人的一生是漫长的,在这个旅途中,难免有得有失,不要斤斤计较,要懂得放弃。无论人生的哪个阶段,只要奋勇向前,一定会有希望的。又如:李轩同学整理的如下:“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以及《劝学》中“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句话提示我们要善于借助外物,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达到一定的高度,就要善于借助他人或大家的帮助。任何辉煌的成就,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的。可以说同学们将课本中的作文素材能过自己的整理,都能将之运用得恰到好处。

经典的素材源自课内,同样也来源于历年来的高考满分作文,高考满分作文必有其可取之处,通过点评、模仿和借鉴,学生能从中可以汲取许多重要的写作素材,并掌握相关的写作方法。笔者要求学生收集近三年的高考满分作文,对其进行鉴赏和点评,并把其中一篇当做美文呈现在课前演讲中。当然,更多更好的素材更来源于生活中,正如陶行知所言:“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语文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须臾离不开语文,只要学生是个有心人,他们都可以把从生活中获得的素材用到我们的课前演讲中来。

演讲结束后,先让其他同学从演讲的仪态、语言的表达、演讲的内容以及材料的实用性等几个角度进行评价,再让当天演讲的同学说出其看法,把他的成果展现在大家面前。比如,他会就自己演讲的材料出发从多角度分别用一句话概括立意,选取一个最佳立意为文章起一个好标题,并写一个提纲。同时要列举出所用的事实和道理论据,力求用鲜活的论据,其它同学积累相关的论据,亦可当做自己的写作素材

表面上看,演讲似乎在课堂上浪费了三分钟时间,但这三分钟却会让学生心甘情愿地围绕语很多事。比如,他们会把学过的教材从头到尾理一遍提前准备演讲材料,这样不仅熟悉并巩固了课本知识,而且使学生又能跳出课本,在课本的基础上再加以提升。他们在整理好之后,还能挤出时间记下演讲材料并加以练习,因为,学生谁都想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这样,演讲就既让学生们仪表大方、神态自然地站在讲台上,用清晰洪亮的声音,完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感受,尽情发挥。又让学生们开阔了眼界,扩大了知识面,丰富了知识储备,积累了写作素材。此外,因为要点评,所以听演讲的同学也会很专注,这样也提高了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所以,这三分钟的价值还是很大的,师生却得到了极大的锻炼,无论从知识还是到心灵,都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学生显示出极大的活动兴趣和热情,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并且,这样的演讲还沟通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增进了师生、生生之间的联系,促进了语文能力的全面提高。有时如果我上课直奔主题,学生就会马上有意见:“演讲呢?”由此可见,这三分钟的演讲确实让他们对语文课有了期待。

3.小组竞赛

小组竞赛在低年级课堂中应用地比较广,而高年级课堂则较少运用,小组竞赛在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快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热情、活跃课堂气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实,不仅低年级课堂需要小组竞赛机制,在新课程的背景下,高三的语文课堂同样也可以甚至有必要引入小组竞赛这一激活课堂的催化剂。

笔者在一次校级的公开课中大胆地尝试小组竞赛的做法,结果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公开课复习的专题是《语言表达要得体》,其中在复习到语言表达要注意谦敬,用语礼貌这一知识点时,笔者先是出示了下面的题目:

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两个字的敬辞谦语。

探望朋友,可以说“特意来看您”,更文雅一点,也可以说“特意登门拜访”。

(1)想托人办事,可以说“请您帮帮忙”,也可以说“ 您了”。

(2)请人原谅,可以说“请原谅”、“请谅解”,也可以说“请您 ”。

(3)询问长者年龄,可以说“您多大岁数”,也可说“您老人家 ”。

题目呈现出来之后,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三道题目做完之后,笔者问道,你们还愿意接受更大的挑点吗?结果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道:“愿意”。之后我趁热打铁,又用幻灯片出示了一些相关的知识:

初次见面说“ ”, 好久未见说“ ”, 请人批评说“ ”,

求人原谅说“ ”, 央人帮忙说“ ”, 向人祝贺说“ ”,

麻烦别人说“ ”, 请人赴约说“ ”, 求人解答用“ ”,

请人指点用“ ”, 托人办事用“ ”, 赞人见解用“ ”,

看望别人用“ ”, 客人来到用“ ”, 陪伴朋友用“ ”,

中途先走用“ ”, 等候客人用“ ”, 请人勿送用“ ”,

请改文章说“ ”, 归还原物用“ ”, 送礼给人说“ ”,

老人年龄称“ ”, 问人姓名说“ ”, 希望照顾说“ ”

称人住处是“ ”, 称己住处为“ ”, 送人照片说“ ”,

欢迎购买说“ ”。

笔者规定竞赛以组为单位进行,分为必答题和抢答题,先给每组100分,然后加分或扣分,至于必答题教师可按小组次序任意点名要求学生回答,抢答题则可以自由抢答,这堂课所有的学生都被动员起来了,他们齐心协力为整组的荣誉而战。

在学生答完之后,笔者顺势总结规律:①“家大舍小令外人”;②用“小”“拙”“愚”“鄙”“寒”等字表谦;③用“贵” “大” “高” “拜” “雅” “惠”等字表敬。

这堂课课堂气氛异常热烈,在热闹中学生又能牢记知识点,学有所得。结束之后,积分最高的小组全体成员可以获得物质上的小小的奖励(比如精美笔记本、文件夹之类的文具),而积分最低的小组的全体成员都被要求集体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比如出黑板报等。小组竞赛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从而让他们更加喜欢上语文课。

复习病句也是让师生颇为头疼的教学内容。因为,尽管学生对病句的几大类型都基本熟悉,但是错误率还是比较高,而且评讲时有一部分学生还是会迷迷糊糊。这样时间长了,复习病句课也就成了学生的思维真空课。为此,笔者采取了病句评讲放手的做法:把要讲的病句分给四个小组,各组自由讨论,然后任选一人评讲,讲对一题加一分,理由不对本组成员又补充不出的话,其他组可以抢答,答对了就给抢答成功的这一组加一分,答错了则要扣一分。课堂上,我一宣布比赛原则,教室里立刻就会展开讨论,连平时上课昏昏欲睡的学生也会表现得非常积极,每个人都在做充分的准备,深怕抽到自己后因讲得不好而给本小组丢脸。此外,一个小组讲析时,别的小组都会“侧耳倾听”,决不会错过给本组加分的任何一个机会,组与组之间简直就是“剑拔弩张”,谁也不让谁。这样教学,一节课下来只有少数问题需要我仲裁或解析,大部分语病题学生都能自己解决。

小组竞赛这种方法还可以用在其他内容的复习上。比如,字音、字形、成语、名句背诵、文言文中常见的实词含义及18个虚词用法的复习等,都可以用小组抢答的形式。

每个人天生都喜欢挑战,喜欢争强好胜,这一特点在年轻人身上表现地尤为突出。高中生这个年龄层次学生的学生很多都希望在课堂上“出一出风头”,他们渴望成为他人关注的焦点,可是他们又害怕被指责“好出风头”,而小组竞赛很好地保护了他们的积极性,再没有同学指责他们“好出风头”,相反,他们被视为小组的“大功臣”,因为他们为自己的小组最后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当然,任何机制都有其局限性,小组竞赛也不能完全适用于全部的高三语文课堂,比如现代文阅读思想层次高,对学生的阅读经验构成极大的冲击,于是很需要教师全方位的启发式的“讲”,这样的课只有教师“讲”得透彻,使得学生原有的阅读经验得以有效更新,才能让学生“说”得精彩,因此,笔者以为,当遇到急需教师“讲”的课时,教师不应为了片面地追求课堂气氛而一刀切地使用小组竞赛导致教学的“蜻蜓点水”。

4.让学生尝试讲评试卷

对一些比较浅显的教学内容,如语音、字形、成语或病句、连贯等,笔者就让一些平时不太喜欢去记、去背的男同学课后准备,然后课堂由他们代替老师的角色为同学们讲解;对一些阅读性强、思想性强、甚至比较难把握的现代文,笔者则选择语文素养高的一些同学来讲。笔者由点及面,刚开始是由语文课代表尝试,在她的带领下,一些班干部也走上讲台,最后是一些普通同学;开始实施的时候他们还有许多顾虑,不太愿意走上讲台,需要老师做一些思想工作,后来根本不需要笔者安排,他们会提前预约,想到台前展示一下自己的风采。逐渐地,笔者放开手脚,课堂上由学生替代老师组织教学,给学生提供舞台,让他们展示自己的语文能力。许多学生在我的鼓励扶持下,组织能力越来越成熟。同时,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学生们为胜任小老师这个角色,在课下也常常要作十分充分的准备,这也无意促进了他们对语文课的学习。通过尝试,笔者认识到,真正能激发学生深入持久地对语文感兴趣的,依赖的是让学生享受到思维上的成功带来的快乐,从百思不得其解,到了然于胸、豁然开朗的境界,直至抵及心灵深处的畅达与神思。

四、不是总结的总结

苏霍姆林斯基就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自参与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由此可见,语文课堂如果缺少了学生的真正参与、真情体验、真切感悟,只能是一节低效甚至无效的课。

魏书生老师说:“我教书,其实教得很少,只是教学生高高兴兴地学,当他们一心一意、聚精会神地学习时,自主性和自信心无形中就提高了。”“如果课堂死气沉沉,学生不爱学,学习过程中无心无意、三心二意、半心半意,尽管看起来用的功夫挺大,实际效率不一定高。”

学有所得,是课的质量的生命。无效、低效,就浪费学生的青春,浪费他们的生命。尤其是高三的课堂教学,因为它决定着学生的前途和命运。因而,让高三的学生学有所得,课堂有效,是教师教课的底线。语文课,本该多姿多彩,高三语文课堂当然也不例外。

笔者希望在高三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彼此分享思考的快乐、顿悟的惊喜、心灵的碰撞,充分感受高三语文课特有的魅力。

总之,高三语文课,更应多姿多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如何让趣味教学走进高三语文复习课堂[EB/OL].http://.cn.

高三语文作文范文第9篇

为什么在高三会出现“课文无用论”、“以题代文”、“以考代教”大行其道的局面,且有愈演愈烈之趋势?这种现状都源于高考这根实实在在的“指挥棒”。放眼望去,就会发现:如今考试已经渗透到社会乃至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孩刚上小学,家长要求小孩要做题考高分,随后“狼爸”、“狼妈”应运而生,他们的“经验”更让无数家长趋之若鹜。高升学率的学校,备受世人的推崇,低升学率的学校,常被很多人不齿。所以,在这种应试考试的大环境下,学校只能狠抓升学率,尤其在高三,老师、学生开展以应试为主的学习。语文,作为高考三大主课之一,也不能幸免,走上题海战术的道路。

语文搞题海战术,学生能提高成绩吗?若学生做题时能读透文本后研究解题方法,对语文学习有一定的帮助。而高三语文的学习现状恰恰相反,学生是为了做题而做题,多数是浅阅读,这对想要提高语文成绩不是很管用。仔细分析高考卷,会发现很多省份的试卷中,有近70分的文本阅读题,但几乎没有课本上的原文,这也导致多数高中语文课不再学习课文。

有老师调查,高分考生并不认可高分得益于语文的强化训练,他们更认可高分得益于自己的长期阅读和有针对的自主练习。中等语文成绩的考生认为,高三花了很多时间做练习,好像学了不少招数,结果面对高考题时使不上力气。低分考生本来就疲于应付,加上提不起兴趣,当然收效甚微。

高考对于中学生来说,无疑是一次人生的洗礼,是每个考生人生不可或缺的经历。作为高考的第一场考查,语文检测更多的是在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语文素质。经常会听到有老师、学生、家长叫苦:“语文太难了!提高语文成绩太难了!”语文之所以难,难在不仅需要思维,更需要思想;不仅需要记忆,更需要想法;不仅需要做题,更需要成长;不仅需要备考策略,更需要用心去体会。语文刷题会有一定的效果,但更多的是要日常的积累,对语文考试内容的分析,尤其是要从日常的文化素养提升语文成绩。

所以说,把做题讲题当作了高三语文的全部内容,对学生来说收效甚微。高三的语文还是应该回到课文的正路上来。因为高考语文得高分,要有比较厚实的语文素养为基础,仅有应试训练是不够的。

老师应放松高考对学生的束缚,淡化语文“技巧”性知识的灌输,全面贯彻“听说读写”,更加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内在积淀。学校要回归语文课程的本真:培养学生具备一定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语文高考满分150分,阅读和作文两部分近100分,如果仅仅依靠教师课堂死板的知识技能传授,学生“记住了”、“背会了”,仍然无法内化为自身的素养。只有“听说读写”的全面贯彻,才会真正解放语文课堂的生命力,不仅使得语文课堂精彩纷呈,也能够加强学生内在素养的积淀。

高三语文作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三语文;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8-0-01

众所周知,语文是最难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的科目,其主观性和拓展性都比较强,另外在高考试题中作文也占据了比较大的比分。而作文水平的高低更是长期累积的,甚至与语言天赋有关。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高三语文教学应该采取怎样的方法,才能使学生有最大收益,尽可能地提高高考成绩呢?

笔者认为,在高考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高三语文教学惟有从务实基础、适应形势、提高学生信心、营造考试的氛围等几个方向入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把握正确的学习方向。

一、务实基础

高考语文试卷中有将近50%的基础题目,50%的拓展题目。拓展题目与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水平、创新能力等有关,但基础性题目往往都是高中学过的基本知识。在以“抓分”为目的的高考中,自然能抓到越多越好。通过对高考试题成分的分析,这一基础性题目部分的分显然是最好抓的。但高中语文知识庞杂繁多,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不丢基础分呢?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将知识点梳理清楚,将基础务实,以不变应万变。

比如高三语文试卷选择题的前两道,考察易混字音和字形。教师可以将常考的字音和字形总结出来,并印发给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不定期地考察,以此加深学生的记忆,争取不丢这个基础分。

同时教师在教学中采取板块教学的方式,将看似拓展的题型分成几个基础题型的板块来讲解,层层剖析,以一点盖全面。比如古诗词鉴赏部分,看似是主观题,实际上也是基础知识的叠加运用。可以将这个题型部分分成语言翻译、思想内容、技巧、观点态度等几个板块,分别教授这几个板块相关的基础知识、答题技巧、基本术语等,最重要是要让学生掌握一个整体的思考和答题思路。另外一个优势就是,古诗词鉴赏部分采用该方法训练好了,学生掌握的一些思路和技巧,能够自觉运用到阅读理解中去。

二、搜集高考信息,适应形势

若想取得高考的成功,闭关锁国也是不行的。教师应当认真研究当年的考试说明和考试大纲,并且研习历年的高考试卷,把握命题规律、走向和基本特点,能将解题的基本思路提炼出来,再融汇到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要时刻掌握高考动向,搜集高考信息,给予学生正确的信息指引。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教学器械的不断改进,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多地应用到课堂上来。多媒体是集听、看于一体的形象化教学方式,能冲击学生的感官,增强学生的记忆力。能够适应当年的形势,快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成绩。

三、提高学生信心

语文学科主观性与积累性较强,一般在短时间内难以看出进步,很多学生误以为自己努力了与没有努力是一样的结果,遂索性放弃,去抓别的学科了。语文教学向来也不怎么提倡题海战术,尤其在高三这个特殊的时期,学生在别的科目众多的题海试卷的压力下,也很容易忽略语文的学习。久而久之,产生了一个恶性循环,学生语文成绩越来越差。

首先,教师要更正学生的观念,语文的好坏是与天分没多大关系的,任何一项成就都是努力得来的,付出都是有回报的,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其次,要对本身就厌弃语文的学生进行因势利导,让他们明白语文在高考中的重要性和在日后工作生活中的作用。语言特别是母语,一直是一个人立于社会的根本,母语都学不好,将来又如何取得其他的成就。另外,语文历来在高考中是第一科目,考的差将极大影响后面的科目,进而影响到整个高考成绩,得不偿失。最后,教师应当明白在高三这个特殊的时期,让学生课外去复习语文是非常难以实现的,因此不必要留下太多的作业,以免适得其反。

四、营造考试氛围

随着各种模拟考试的频繁到来,考试的气氛会越来越重,但有的学生却产生了疲于奔命的感觉,厌恶感与疲倦感纷至沓来,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最后将考试变成了一种负担和应付。教师应首先在这方面给予学生疏导劝慰,令学生摆正心态。但必要的考试也是很重要的,能够让学生提前适应考场的氛围,就像是上战场前的演练一样。不断提升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解题时间的拿捏。

在这一个环节上,考试后的试卷分析是十分重要的,否则考试只变成了当时的一种状态测试,很快成了过眼云烟。在试卷分析中,教师能够分析出哪些是学生已经掌握牢固了的知识,不需要再反复教授;哪些是学生普遍薄弱的,要在课堂上重点加强讲解和练习。有比较好的针对性和节约不必要的时间。同时,在试卷分析讲解时加入考试时的答题策略和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易变题型,这些都是学生倾向于了解的,学生通过老师的讲解,对自己的答案进行“对号入座”,能较快地提升成绩。

孩子能够成才,是每一个做父母的毕生心愿,同时也是身为老师的我们的迫切心愿,所谓“传道授业解惑”,每一位老师都希望能做到这一点。总而言之,在高三语文的教学上,教师应该做到对基础知识的清楚梳理,帮助学生增强高考的自信心,营造一种考试的氛围,帮助学生掌握一些解题能力和技巧,同时也应该多搜集高考信息,因势利导,以最大的限度帮助学生取得一个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汪欣.浅谈高三语文教学工作[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17).

[2]李平峄.摆脱旧模式,进入新征程――高三语文教学之我见[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09).

[3]周海东.关于高三语文教学的反思[J].考试周刊,2010,(06).

[4]范雪琴.总结分析高三语文教学中的几个要点[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2).

上一篇:八年级语文作文范文 下一篇:初三语文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