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务内部审计范文

时间:2023-06-29 15:59:15

法务内部审计

法务内部审计范文第1篇

1.加大经济责任审计力度,改进审计方法,服务公司管理。法务审计部在加大经济责任审计力度的同时,还致力于改进工作方法,努力提高审计水平。一方面,坚持企业“一把手”离任必审原则;另一方面,考虑到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时间跨度较长的特点,使原来的先离后审的事后审计,逐步向任中审计发展。通过任中审计,实现监督关口前移,增强审计工作的主动性,将事后监督与事中监督有机结合。审计结果的完整性及可比性,促进了管理的完善,审计结论也更容易被审计对象接受。

2.以保值增值为出发点,积极推进审计转型,促进管理效益审计。机场的产权越来越多元化,全资及控股子公司大量增加,这对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内部审计必须适应集团发展需要,探索转型和发展之路。法务审计部对管理效益审计的探索是从机场参控股企业经营管理情况的专项审计调查开始的。在制订审计方案时,对被审计单位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尽可能多地收集资料,从提高效益角度出发,抓经营和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提出改进的新办法、新举措,为管理层决策服务。在审计中,重点抓住影响管理效益的突出问题,以促进管理效益审计的纵向发展。通过对被审计单位近年经济效益变化情况进行评价,结合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情况和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影响经济效益的主客观因素,提出改进建议,促使公司规避经营风险,为公司加强经营管理、提高效益服务。

3.以控制工程项目支出为导向,积极开展工程管理审计。“十一五”时期,机场处于机场改扩建的高峰时期,投资多且大,工程结算审计任务十分繁重。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严格控制工程造价,法务审计部将工程管理审计作为工作重点之一,从三个方面加强工作:一是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方针;二是采取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工程现场勘察力度;三是寻找内部控制的失控环节,分析原因并提出合理化建议。特别是在2010年开展的泸沽湖公路工程管理审计中,体现了内部审计工作的突破和亮点。通过审计,审减了不合理的工程价款,规范了工程管理,使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事前、事中过程管理(控制工程造价,深入定额分析),也使内部审计改变传统的事后审计方法,审计关口前移,加强了工程项目过程的监督力度。经过全程跟踪审计,共审计核减泸沽湖公路工程项目款3021万元。同时,法务审计部还积极按照省审计厅《2008年内部审计项目指导性计划》的文件要求,联合云达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完成了大理机场改扩建工程竣工决算的政府指导性审计项目。由于此项目为集团公司“5+1”改扩建项目第一个完工并进行政府审计指导性项目,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对有争议的工程结算事项积极沟通,多方协调,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完成。

4.以强化资金安全为重点,实施风险防范审计。资金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为此,法务审计部根据机场经营管理工作实际,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以现有资金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的全面梳理为手段,以强化集团公司和下属企业资金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为目标,开展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审计。充分发挥审计在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支持促进内部控制的不断完善和风险管理的不断加强;将风险管理理念体现在现场审计、非现场审计、联合审计、外包审计以及定期与不定期审计等各类审计项目之中,贯穿于审计的各个环节;通过发现问题、规避经营风险,保证公司资产的保值增值,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5.创新工作新模式,协助监事会发挥职能作用。2007年机场改制后,公司监事会明确提出,完善监事会与法务审计部工作联动机制,由法务审计部协助机场监事会履行监督职责,完成日常监督检查工作,既解决了监事会监事多为兼职、难以兼顾监事会大量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和事务性工作的实际困难,又充分发挥了内部审计工作的监督属性和审计人员的专业特长,为监事会履行职责、发挥监督管理职能提供了可靠的专业支撑和组织保障。同时,监事会工作与法务审计部的工作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包容,各有侧重,工作成果更易于交流,避免重复,提高了工作效率。2007年至2012年,法务审计部共参与监事会监督检查项目18个,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112条,全部得到积极采纳。法务审计部与监事会工作相融合的经验,成为2008年省国资委唯一上报国务院国资委交流的典型经验材料,并被列入《国务院国资委监事会工作知识100问》一书中,在省国资委监事工作交流会上作为经验推广。

6.创新审计形式,由单一的静态审计转变为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审计。传统的审计项目通常是起于立项、终于报告,对被审计单位的考察通常是静态的、以某一时点为终点,审计后新发生或暴露出的问题和风险,往往要到下一次审计时才能发现,影响了审计在风险控制方面的作用。相对于传统的静态审计,动态审计的主要特点就是在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帮助下,对企业投入资金最多、经营风险较大的某些重点领域的经营活动进行经常性、实时和动态的审计监控。通过对基本业务经营数据的连续监控,判断各项上报数据的真实性、合规性,评价综合经营计划的执行情况,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管理信息,综合判断业务数据变化的合理性,掌握各项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及时反映被审计单位经营管理的最新变化。

二、绩效审计体会

1.根据对集团整体效益影响情况,精心选择项目。由于机场的业务主要分为航空业分公司和非航空业参控股公司,在进行绩效审计项目选择时,要根据不同的类别进行选择。(1)航空业分公司。航空业分公司是公益性单位,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以服务为主。集团法务审计部先根据吞吐量把航空业分公司分为三类(如表1所示),在项目选择时,有针对性地根据分类进行考核。如:对吞吐量<100万的机场进行绩效审计项目选择时,主要看其成本控制情况,选择成本控制较差和成本控制较好的机场进行绩效审计,然后进行比较分析,为预算控制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为其他机场提供借鉴。另外,在审计时除了重点考虑项目外,还要对管理者的管理方法和经营风格进行深入分析。(2)非航空业参控股公司。法务审计部对非航空业参控股公司进行绩效审计时,有选择性地进行审计项目挑选。主要依据有:一是选择业务和航空业紧密相关的、对航空业发展有促进作用的公司,这类公司是参控股公司中的重要公司,是集团利润的重要来源。二是选择业务发展较快的参控股公司进行绩效审计,帮助其在业务快速发展过程中,完善公司治理,考核绩效。三是选择效益较差的参控股公司进行绩效审计,看其财务是否存在不合规现象,公司制度是否健全,帮助完善改进内部控制,促进其发展。

2.认真做好审前调查和审计方案编制,做好充分准备。(1)认真开展审前调查,初步确定绩效审计的重点领域。法务审计部以项目选择为依据,对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有关人员、相关文件等进行初步调查,重点关注被审计单位报送的年度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重大项目和年度重要工作情况报告及自查自评报告,确定具体审计对象。如,非航空业公司要对其财务收支、成本控制等进行审计。在调查过程中将内部审计关口前移,由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控制转变。特别是在重大工程及建设项目开工前,内部审计要及时跟上、提前介入,切实明确建设、施工、监理各方的经济责任,从源头上防止违规行为。(2)精心编制绩效审计方案,提升绩效审计质量。审前调查结束后,法务审计部依据审前调查结果,充分考虑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基调、采取的政策和程序以及实施的内部控制等因素后编制绩效审计实施方案。绩效审计工作方案初稿形成后,召开小组成员见面会,对审计项目组开展审前培训,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职责及沟通方式,强化小组成员的责任意识、风险意识,提高小组成员对专项审计调查方案的理解。

3.创新审计理念和审计方法,做好外勤工作。绩效审计的实施阶段,是审计人员通过选择合适的方法和程序,获得可靠的审计证据,就责任单位自查自评结果得出恰当审计结论的过程。法务审计部在绩效审计实施阶段,始终向被审计单位传达一个理念:审计不是来挑错的,是来帮助公司改善法人治理结构、发现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和业绩的。通过这样的宣传,内部审计工作逐渐得到被审计单位的认可。同时,积极探索绩效审计方法的创新,力促内部审计工作常抓常新、与时俱进。除了具体采用的一些常规方法,如审阅法、观察法、调查法以及分析性复核等,还采用了远程审计这一特殊的方法。随着局域网的建立和完善、会计无纸化,审计信息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法务审计部从2008年开始开展远程审计,通过财务的EAS系统直接获得被审计单位的原始数据,利用计算机审计软件迅速有效地完成各项企业财务信息的审阅、核对、分析和比较,对财务信息系统及会计工作实施有效监控和评价,逐步建立内部审计信息化体系。信息化使审计人员可以在办公室完成大部分审计工作,将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带到现场解决,很大程度上缩短了现场审计时间。不仅满足了审计经常性、及时性需要,也大大提高了审计效率,节约了审计成本。

4.精心选择恰当的绩效审计评价方法与标准,提升审计建议质量。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的《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标准》指出:“内部审计机构应建立绩效评价措施,以指导绩效评价工作的进行。”法务审计部根据自身情况,结合《国际内部审计实务标准》、《机场有限责任公司绩效考核办法》,逐步推动对集团子公司及参控股公司的绩效评价。针对集团公司的具体情况,法务审计部分别对航空业分公司和非航空业参控股公司的审计结果进行评价。(1)航空业分公司。一是财务方面。内部审计的最终目标是帮助组织实现目标、增加价值。为此,审计对各个下属的机场分公司进行绩效评价时,明确主要财务评价指标。二是顾客方面。内部审计通过各项指标考核评价顾客对于各个机场分公司服务的满意程度以及机场提供的各项服务是否能够保证旅客安全。三是业务流程方面。通过与被审计单位员工谈话,了解分公司运营的基本情况以及集团公司下达的指令是否能够迅速、准确地传达给基层员工。(2)非航空业参控股公司。由于参控股公司的特殊性,对其进行评价时主要关注财务指标。其绩效评价的主要财务指标如表4所示。为弥补法务审计部人力资源的不足,机场还会不定期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开展审计。外部评价有助于内部审计更好地推动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

5.充分运用绩效审计的评价结果,切实发挥审计作用。(1)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合理评价绩效。审计中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来弥补评价标准的不足。法务审计部针对审计目标,以审计发现的情况为基础,依据评价标准,先对审计事项进行总体评价,然后根据绩效评估方法和标准,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对审计结果分别进行评价,评价时态度审慎,注意规避审计风险。(2)积极沟通,商讨揭示解决审计发现的问题。法务审计部与被审计单位积极沟通,商讨如何解决审计发现的问题,讨论具体实施办法,一般按对绩效影响程度大小的顺序排列。在此部分,如有必要可增加对问题形成原因的分析,包括审计发现的事实、导致审计结果的原因和产生的影响。法务审计部通过对审计结果的应用,推动被审计单位纠正审计中发现的问题。(3)开展后续审计,了解并督促审计建议的落实。在提交绩效审计报告后,法务审计部通常要求被审计单位在6个月后提交审计建议的整改落实报告,以便了解被审计单位落实审计建议情况以及管理水平、经营效益的提升情况。必要时,还组织实施后续审计,进一步了解被审计单位所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以帮助被审计单位持续改善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4)总结带普遍性的问题,在整个集团范围内进行整改,扩大审计作用。有些影响绩效的问题,不仅在被审计单位存在,在其他企业也同样存在。为此,法务审计部开展绩效审计后,通常要分析问题是否具有普遍性。对于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要求所有企业进行举一反三的自查自纠和整改,从而起到“审计一个单位,提升整个集团”的作用。

三、机遇和挑战

1.高速发展给内部审计提出了新要求。随着昆明新机场的建成投入使用、省内支线机场新建、改扩建的完成,以及参控股企业的发展,机场资产规模不断增大,业务结构越来越复杂,管理层次兼有母子公司、事业部和直线职能管理单元,集团管控体系建设必要而迫切。机场应加强财务筹划、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投融资管控、加强对成本的管理以规避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内部审计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防范风险,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为己任,积极实践内部审计转型与发展。要以“增效益、找漏洞、防风险”为重点,以提高审计业务增值能力为重心,监督与服务并重,积极探索内部审计工作新模式,在确认财务收支、会计核算准确恰当的基础上,推动企业内部控制建设。

2.重视内部审计人才培养,积极加强审计队伍的建设。高素质的内部审计队伍是做好内部审计工作的关键。未来,要通过内外部培训和交流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更要提高审计人员的经验与创造性应用“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能力,从而更加客观地评价被审计单位的绩效。

3.进一步完善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在制定绩效审计评价标准时,应与集团战略相结合,通过绩效审计促使集团战略目标细化到子公司。同时,推动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不断完善,使集团各部门都参与到评价工作中来,真正成为法务审计部门的“客户”。在评价时,法务审计部应针对各不同层次的“客户”,建立分类绩效评价标准。

法务内部审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会计诚信;舞弊审计;法务会计

一、会计诚信要求与法务会计产生

会计是一门经济管理学科,具有核算和监督两大功能。从会计产生的那一天开始,人们都在努力地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建设诚信的会计服务市场;同时人们也在努力与会计舞弊、操纵、作假等不良行为做斗争,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舞弊、操纵的手法也在发展,营造诚信的会计服务市场任重道远!

“受托责任”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并随着“受托责任”的发展而发展。所谓“受托责任”就是指委托人将资财的经营管理权授予受托人,受托人接受托付后应承担所托付的责任。而受托人是否承担了相应的责任、履行了相应的义务则需要独立的第三方加以甄别,这就使得审计具有巨大的需求,特别是英国“南海事件”的发生直接促使了民间审计的产生。审计分为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内部审计。国家审计是在私有制的产生和国家的出现过程中形成的“委托管理关系”,而导致的“受托责任”出现的前提下产生的。民间审计则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出现的结果,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特别是1720年英国“南海事件”拉开了民间审计走向现代的序幕。内部审计则是为了提高内部经济效率,管理人员和内部审计师不得不寻求更好的管理制度设计而出现的。而我们通常所说的审计则是专门指民间审计,特别是注册会计师审计,因此本文以下所说审计特指注册会计师审计。而舞弊审计则是指在公司发生舞弊案件或者被怀疑存在舞弊行为时,注册会计师或舞弊审计师接受相关利益人的委托,对公司的账簿进行检查以及采用其他有助于发现舞弊的方法,研究舞弊的严重程度以及尽可能地追回损失的整个过程。

然而,审计的发展并没有能够有效地阻止会计舞弊操纵行为的发生,反而出现了越演越烈的趋势,特别是进入二十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事项的越趋复杂、会计舞弊操纵手法的提升,使得人们对于会计市场的诚信信心不断下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美国暴发的内部股票舞弊案以及储蓄信贷业的丑闻,使投资人的利益遭受很大损失,社会公众逐渐丧失了对经济秩序的信心,要求建立新的良好经济秩序和对舞弊操纵者的惩罚力度加强的呼声越来越高。而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对会计舞弊操纵的书面证据进行直接、有效、专业的判断和追索的方法的需求导致了法务会计的产生。因此,法务会计是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法律制度的日趋完善而产生的一个会计新领域,既不同于以往的一般会计工作,又异于一般的政府审计、独立审计及内部审计,是界于一般会计和审计之间、涉及司法领域的特殊会计工作,可以说是一门新兴的边缘会计学科。

由于法务会计发展时间较短暂,至今尚无明确统一其定义。一般认为,所谓法务会计,是指对特定的经济纠纷、经济过失和经济犯罪案件进行会计反映,为法庭与诉讼当事人、仲裁机构或仲裁双方提供专门服务,即给予诉讼支持,以协助法庭或仲裁机构对这些案件作出最终裁决的特殊会计工作。美国著名的会计学家G·杰克·贝洛各尼与洛贝特J·林德奎斯特这样解释法务会计:“运用相关的会计知识,对财务事项中有关法律问题进行解释与处理,并给法庭提供相关的证据,不管这些法庭是刑事方面的,还是民事方面的。”1998年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在香港召开的主题为“舞弊与法务会计”的研讨会上,把法务会计定义为:“通过对财务技能的运用以及对未决问题的调查方法,将证据规则与此相结合的一种会计学科”。李若山教授在《论国际法务会计的需求与供给》一书中,给法务会计作了如下的定义:“法务会计是特定主体运用会计知识、财务知识、审计技术与调查技术,针对经济纠纷中的法律问题,提出自己的专家性意见作为法律鉴定或者在法庭上作证的一门新兴行业”。

二、舞弊审计、法务会计和会计诚信三者关系

通常认为,法务会计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法务会计是与法庭相关的会计活动,是为法庭辩解、判决等决策服务的。当存在会计舞弊的情况下,法务会计师为了对会计舞弊做出法律意义上的判定,必须首先采取一定的方法查找出会计舞弊存在的证据,并对其造成的损失和舞弊的影响范围进行量化,从而为有关案件的顺利进行提供依据。此时,舞弊审计被认为是法庭会计的一种前置式的方式与方法,是通过审计和其他手段来寻找舞弊证据,并最终为法务会计师在法庭上作证提供依据。

广义的法务会计就是与法律有关的会计活动。与狭义的法庭会计相比,它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一般将广义的法务会计划分为两大部分:舞弊审计和诉讼支持。此时,舞弊审计又可以称为舞弊专项审计,是指由于公司发生舞弊案件或怀疑存在舞弊,注册会计师或舞弊审计师接受公司或律师的聘请,对公司的账簿进行检查以及采用其他有助于发现舞弊的方法,研究舞弊的严重程度以及尽可能地追回损失。这里的舞弊主要包括管理阶层舞弊、雇员舞弊、供应商舞弊等。这种情况下的舞弊审计既可以为法庭提供服务,也可以作为企业加强内部控制、防范舞弊的一种手段。而诉讼支持则是狭义的法务会计,即是与是与法庭相关的会计活动,是为法庭辩解、判决等决策服务的。

而通常意义下,我们所理解的法务会计都是指的狭义的法务会计,即与法庭相关的会计活动,其目的是为法庭诉讼提供支持。而舞弊审计仅仅是注册会计师对有着舞弊嫌疑的公司或管理人员进行的审计活动,其目的既是为法庭诉讼提供支持,更重要的是作为企业加强北部控制、防范舞弊发生的手段。而两者最终的目标是建立完善诚信的会计市场。

因此,我们可以将舞弊审计、法务会计、会计诚信三者之间的关系清晰的描述出来:首先,舞弊审计和法务会计是手段,会计诚信是最终的目标。舞弊审计作为一种甄别手段,能够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约束管理人员的行为,使得企业对外提供的相关信息真实可靠;法务会计则能够加强对舞弊人员的责任认定,加大舞弊行为的成本,从而减少舞弊行为的发生,使得管理人员有效管理。其次,舞弊审计仅仅是法务会计的前期工作,为法务会计提供支持性工作。审计工作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不能完整的反映企业内部舞弊行为,只能在一定的置信区间内得出企业舞弊存在的可能性,因此舞弊审计仅仅能为法务会计提供支持。再次,法务会计和舞弊审计相辅相成,相互借鉴,共同发展!

三、如何加强舞弊审计与法务会计工作,治理会计诚信的缺失

1.完善制度建设。

在日益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下,会计工作行为也日益复杂,会计舞弊也日益隐蔽难辨。为了有效地识别舞弊行为、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唤回诚信的会计道德,必须加强相关的制度建设。同时,2006年2月财政部的新的审计准则虽然加强了国际趋同,引进了国外先进的审计技术与规范,但是其是否能够与中国特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相适应,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而且新审计准则缺乏对实务的指导,削弱了其在审计实务中的可操作性。而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法务会计专业标准体系,这不能有效的指导法务会计师的实践。由于法务会计业务可能产生重大的法律后果,因此对法务会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客观性、保密等加以规范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完善制度建设是治理会计诚信缺失的根本基础!

2.加强人才培养。

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拥有充足的人才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保障。目前来说,我国的注册会计师人数还是相当不够的,不能满足日益复杂的市场需求;同时,人员的素质还有待提高,特别是注册会计师的风险意识还有待加强。因此,必须对我们的审计师加强业务的培训、意识的教育、责任的树立等工作,使其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而相对注册会计师来说,我国专门的法务会计人才缺口更严重。一方面,我国传统的会计教育没有包含法务会计这一学科,法务会计作为新兴的学科没有深入现实的教育体系中;另一方面,我国目前的法务会计专门人才空白严重,现实中从事法务会计的人员既有注册会计师、律师、法院工作人员等,而专门的法务会计师则很少。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法务会计人才的培养,努力建立一支适应经济发展的法务会计队伍。

3.携手舆论监督。

从二十世纪以来的会计舞弊操纵案件的发展来看,舆论往往走在了法律和行政的前面。舆论首先从一定的角度揭露企业存在的舞弊可能性,而后行政开始登场加以调查确认,最后法律施展身手,奖惩相关人等。由此可以看出,舆论对于约束舞弊行为、营造良好的会计服务市场作用巨大。因此,应当携手舆论监督!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诚信,而我国目前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较为严重,这一问题的解决,注册会计师们、法务会计人员、舆论工作者们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1]黎仁华.资本市场中舞弊行为的审计策略[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6).

[2]曹爱兰.法务会计对会计舞弊的揭示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6.

[3]刘明辉,胡波.法务会计、舞弊审计与审计责任的历史演进[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11).

[4]周金凤,杨晶照.发展法务会计,建立市场诚信[J].会计之友,2004(8).

[5]张学平.建立会计诚信体系的构想[J].财会月刊,2003(7).

法务内部审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国有房地产业 内部审计 制度

一、国有房地产业内部审计工作面临的困境

(一)内部审计机构在企业中组织地位低下

国家审计署颁布的“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第四条中指出:“内部审计机构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即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内部审计机构应位于决策层和执行层之间,直接对董事会或股东负责,在组织结构中,内部审计机构虽然与其他职能部门处于同一层次,但由于它直接在总经理或审计委员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因此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然而实际工作中,国有房地产业内部审计机构在企业中组织地位低下,常归某个副总、财务总监、书记等管理,设置为财务部、法务部等的下属机构, 工作内容受制于企业内部个别领导或者部门,对整个企业及相关部门的合法、合规性监督力度不够,难以真正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与服务职能。

(二)下属单位误解内部审计的职能

审计署党组专题会议强调,内部审计将切实发挥国家利益的捍卫者、公共资金的守护者、权力运行的“紧箍咒”、反腐败的“利剑”和深化改革的“催化剂”作用。这句话表明,国有内部审计对于企业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职能。然而由于国有房地产业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及发展缓慢等原因,常使被审计单位把内部审计与财务、法务、纪委等挂钩,认为内部审计就是查账、挑毛病、检查个人问题,而没有认识到内部审计机构是为了防病治病,是为了帮助企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由于下属公司员工存在着对内部审计的不理解,工作中存在戒备和抵触情绪,不提供审计资料或者提供不真实的资料,对内部审计工作极不配合。使得内审人员很难掌握被审计公司的实际情况,无法达到真正目的审计目的。

(三)人员关系复杂,难以发挥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审计准则明确强调,内部审计应作为一项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即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灵魂。然而,国有房地产业由于机构设置,人员关系复杂,关系难调等原因,难以发挥审计的独立性。国有房地产业内部审计机构是建立在国有企业的历史背景之下,公司内部人事关系盘根错节,错综复杂。例如,内审人员是从财务部调任,内审人员和下属公司的财务人员交情很深,审计部经理兼任下属公司财务总监,内审人员和下属一个子公司的高管是直系亲属关系等。再加上公司高管碍于情面横加干预,使得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变成了形式主义。

(四)公司制度薄弱,内控不健全

随着国有企业的日益萧条,房地产业的日趋火爆,国有房地产业急剧扩张。国有企业本来制度薄弱,漏洞百出,加之一时又招聘不到合格、经济的管理人员,使得制度建设基本上是照搬照抄,形式主义,制度的更新跟不上资产和规模的急速增长。另外,房地产业公司跨度大,经营环境不统一,业务人员素质相对较低,建立统一的内控制度成本高,难度大,使得内控建设变成了高层领导的口号,很长时间不见实质性进展。

(五)审计人员素质较低,审计技术落后

根据内部审计职业道德的规定,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应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技能、良好的沟通及管理能力,足以适应内部审计工作的要求。另根据国有房地产业业务的特点,在国有房地产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的人员,不仅应具备财务、审计、计算机等方面的技能,还应具备一定的工程、法律等专业知识。但实际中,大部分国有房地产业内部审计人员都是财务出身,审计技能较低,还主要进行事后的财务收支审计。随着审计署对内部审计要求的提高,及内部审计工作的逐步展开,有些国有房地产公司招聘了部分专业内审技术人员,但由于受国有企业内部环境的影响,常常搞不清公司是真的想让内审部门做点事情,还是为了应付上级,设立一个坐坐样子,使审计技能并未得到很好的施展和应用。

(六)内审工作缺乏标准,随意性大

很多国有地产公司尚未制定完善的内审制度体系,尚未建立一套标准程序来指导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工作中无方案、无计划,使得内部审计工作常常缺少章法,实际工作随意性大,常因某些人的观点临时修改审计重点,审计效率低,审计质量不高。

(七)内部审计不全面、不深入

目前,国有房地产业内部审计主要从事财务审计,审计范围狭窄,虽然有些单位也设置了工程审计、内控审计、法务审计等职位,但实际工作中开展甚少。工作中,常限于翻阅凭证、审查公司汇报及文件等,审计不够深入,常常是凑够几条问题就草草收工,而把大部分时间放在如何制定一份漂亮的、另各方满意的报告上,重辞藻、轻证据的情况严重。

(八)公司领导对内部审计机的工作不重视

对于内部审计工作,国有房地产领导常常喊的多,做的少,很多领导认为,内部审计机构就是来检查个人经济问题、破坏职工间的安定团结的,不利于公司的“长治久安”,但为了响应上级领导的指示,不得不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坐坐样子,工作中常对内部审计机构的权限予以限制,对内部审计提出的问题人为干预。

二、改善国有房地产业内审工作的一些对策

(一)注重内部审计机构在组织中地位的提高

鉴于国有地产内部审计机构的特殊职能,应使其在组织机构设计中处于特殊地位,既不受制于某个部门,也不受制于某位领导。应在公司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并赋予内部审计机构适当的特权。

(二)向下属单位员工强调内部审计的重要性

法务内部审计范文第4篇

综观法务会计的已有研究,以及法务会计发展史不难看出,法务会计与会计、审计有着最直接的理论连接。而从三者的产生来看,有着不可辩驳的先后次序。会计当先,审计次之,法务会计则是在社会经济大发展之后才得以出现,其背景特点是由于社会经济规模化大发展,出现了别于规模经济出现前的经济领域的社会化混乱。之所以说社会化是由于其影响不再仅仅对微观主体个体,而是对整个社会公众。本文暂不讨论目前服务于微观组织的所谓“法务会计”,因为即便能称其为法务会计,那也是法务会计的的衍生服务。下面通过对会计、审计的产生内因及其先天职能探讨法务会计的理论定位。

首先,会计是一种本源内生性需要;审计是一种程序性需要;而法务会计则是一种结论性需要。简言之,会计的产生,尤其是现代会计的本源是对资源运用效率、效益的描述以及对资源管理者的初始内生性监督,这种监督是以会计语言表达的信息形式体现的;审计则是出于对会计资料真实、公允所做的一种合理鉴证,这种合理鉴证仅仅在于将会计信息传递给使用者之前的一个程序性要求,正是其“合理鉴证”、“程序性”的特点决定了审计报告的公信力欠缺,现实中充斥的虚假陈述、公众对仅经过审计的财务会计报告敬而远之就足以说明这一点。而法务会计则完全是一种结论性需要。即就是说,理论上,法务会计对其工作客体的调查、鉴证报告具有绝对的结论性特点,它的工作是一种具有“绝对”公信度的结论性需要。它同时具有法律的“严肃性”;会计的“严谨性”;和审计的“逻辑性”。理由就是法务会计的产生背景。对其产生背景稍加分析其实不难发现,法务会计正是当审计鉴证失去其公信力,出现社会经济规模化所伴生的社会化大混乱的前提下出现的。如果承认事物发展自然规律的话,完全可以肯定法务会计的出现正是一种顺应社会性“民意”发展自然规律的结论性需要。故此也有人认为,法务会计是对审计的审计。具体地说,法务会计通常涉及到财务证据的调查及分析,以报告的形式描述其发现的证据、提供法律程序方面的服务,包括在法庭以专家证人身份出庭作证。在每一步活动中,法务会计的立足点都存在与审计的差异,其工作比民间审计细致很多。这使得法务会计理论必须在传统审计理论的基础上有所深化。例如传统审计是建立在财务资料没有串通作假或舞弊的前提下的,而法务会计的立足点,则常常是建立在会计、审计存在舞弊前提下的一种结论性鉴证。

然后,会计是一种初步监督;审计是一种再监督;法务会计则是一种终极监督。会计的初步监督体现在它是对资源的经营管理者的经营活动的直接监督。这一点完全可以从会计的产生及发展过程获知;审计的二次监督表现为对会计行为的直接监督和对经营管理者的再监督。由此就内生性产生了两种委托主体下的审计行为——受托于经营管理者的内部审计和受托于资源所有者的民间外部审计。之所以认为内部审计是服务于经营管理者而不是所有者,是基于对现代会计性质的归位认识,即现代会计本就是一种对资源的经营管理者的经营活动进行的直接监督。按照理论,会计的委托主体理应是资源所有者。故此就产生了基于经营管理者对会计资料客观性认识需要的内部审计以及基于资源所有者对会计资料客观性了解需求的外部民间审计。那么,法务会计则是一种当此类会计信息成为“公共产品”时的终极监督,所以这种监督具有对会计和审计的再监督性质,目标很明确,那就是使会计信息这一“公共产品”的客观性、公允性得到高度保证。而当这一系统健全之后,当今各界为之诟病的虚假会计信息泛滥问题也就引刃而解。

二、法务会计主体理论定位

通过以上对会计、审计、法务会计的的理论定位,我们不难获知目前缺位的正是作为对广大受众影响深远的终极监督主体——法务会计主体。而当务之急则是其主体的理论定位。即搞清楚法务会计主体问题,也就是由谁来担当法务会计工作?

我们还需要回到会计信息作为公共产品这一特点上来。前已述及,当社会经济规模化大发展之后随之出现社会性混乱。这种混乱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公众化,社会公众据以做出各种经济决策的依据型会计信息的虚假泛滥,即社会经济规模化所伴生的“信息不对称”。这种不对称具体表现为民间审计的混乱,即随着现代公司制企业的多元化,基于最初单纯的外部民间审计的根本需要发生了微妙变化。少数所有者抑或人(即组成决策层的董事会)仅体现范围内部分利益意志,而为数众多的真正社会化所有者(投资者)利益完全虚化,而恰恰外部民间审计的委托者正是那少数拥有决策权的所有者或人。此时,该由谁维护正义;又由谁来担当扫清混乱的清道夫角色?显然不能,也不应该寄希望于个人抑或某一个民间组织个体。因为很显然,他们代表不了社会公众。正如前述,由于法务会计的产生完全是一种具有结论性需要的终极监督,换句话说,法务会计对其工作客体的调查、鉴证报告具有“绝对”的结论性特点,它的工作是一种具有“绝对”公信度的结论性需要。这样就足以看出,担当法务会计工作主体的只能是能够代表或者体现公众利益的国家,或者由国家授权的机构。当国家以及其授权机构不足以行使法务会计职能时,另一个受托主体就应运而生——民间法务会计组织,以维护社会经济生活领域的公平正义。

结论:法务会计主体的理论定位只能是能够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国家或其作为委托主体下的其他受托组织。

三、法务会计的职能界定

在对法务会计从理论上做出合理认识以及对其主体做出合理定位之后,确定法务会计职能也就得以简化。

(一)法务会计的专业查证职能。

专业查证职能是指法务会计主体运用专业知识对客体进行严格查证,以获取对广大结论受众可靠地鉴证结论。由于法务会计同时具有法律的“严肃性”;会计的“严谨性”;和审计的“逻辑性”,要求其工作具有高度的专业特点。同时,其工作性质决定了法务会计不再是一种简单反应,而是运用专业技术开展的一种查证工作,从而使其结论受众免于因信息不对称而付出高昂的信息成本。法务会计的专业特点体现在法务会计人员应当掌握会计学、统计学、审计学、法学的知识,通过调查、访问、分析等手段获取相关资料、证据,并最终以客观、真实、合乎逻辑事实的报告形式向特定主体提供专家意见,以供法律鉴定或者作为法庭证供。

(二)法务会计的终极监督职能。

终极监督是指其监督结论是直接服务于最终受众,具有高度的公信度。以区别于审计的中间程序性监督。已有观点认为,法务会计的职能主要在于鉴证及法律服务(金彧昉,2004),其实,作为对法务会计的一般性传统观点,此认识并没有错,但其忽略的是对法务会计宏观理解。因为不管是鉴证或者法律服务,其最终都是一种监督,并且这种监督具有服务于最终受众的终极特点。

(三)法务会计的服务职能。

是指不管从法务会计的结论具有的服务于广大受众还是其主体的工作性质来看,法务会计工作皆属于服务工作。尽管其主体有国家作为直接主体和受托民间法务会计组织作为间接主体之别,但其开展的工作都是为厘清经济领域的社会化混乱,形成具有终极监督特点的结论性报告而存在的,显然具有绝对的服务性特点,都是服务于广大社会公众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善。法务会计的专业查证、终极监督、服务职能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专业查证的目的是为终极监督和服务而展开,是监督和服务基础;同时它还是终极监督的质量及服务质量的保证。而终极监督和服务反过来又决定了查证的专业性和严肃性。

法务内部审计范文第5篇

(一)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情况

26家上市公司全部设立了内部审计机构,其中24家设有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占92.31%;2家未设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1家内部审计机构隶属于监察部,1家由企业管理部履行内部审计职责。在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内子公司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或岗位的上市公司有10家,占38.46%。具体来看,有36家子公司设立了内部审计机构或岗位,占纳入海南省上市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子公司总数(335家)的10.75%,

(二)内部审计机构的隶属情况

26家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机构隶属关系类型多样,但主要是隶属于公司董事会,其中,隶属于董事会(含审计委员会)的19家,隶属于管理层的1家,隶属于董事会和监事会的1家,隶属于董事会和纪委书记的1家,隶属于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的1家,隶属于董事会和管理层的3家。

(三)内部审计机构人员配备情况

26家上市公司共有内部审计人员134人,单家公司内部审计人员一般在1~7人,个别上市公司达到16人和31人。在134名内部审计人员中,专职人员占68.66%,兼职人员占31.34%;年龄结构30岁以上的占76.87%,40岁以上的占35.07%,30岁以下的占23.13%;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占83.58%,本科以下的占16.42%;会计、审计相关专业人员占74.63%,拥有会计、审计相关证书的人员占73.88%,其中注册会计师或高级会计师占4.48%,注册内部审计师占5.22%;内部审计工作经验在1至5年的占61.94%,6至10年的占26.87%,11至20年的占7.46%,20年以上的占3.73%。

(四)内部审计制度建设情况

26家上市公司大部分已建立了内部审计制度体系,其中,建立内部审计工作制度的有24家,占92.31%;已建立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和内部审计部门考评机制的各16家,分别占公司总数的61.54%。

(五)内部审计工作开展情况

1.内部审计的组织方式。26家上市公司中,内部审计工作由内部审计机构独立完成的有21家,占80.77%;由内部审计机构牵头,其他部门协助的有1家,占3.85%;部分外包其他机构完成的有4家,占15.38%。

2.内部审计的实施方式。26家上市公司中,19.23%的公司开展的内部审计工作属于事后审计,46.15%的公司开展内部审计以事后审计为主,部分业务实施事中审计,34.62%的公司在事后、事中、事前同时开展。

3.利用信息技术情况。26家上市公司已开始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内部审计,其中,50%的公司在内部审计过程中利用了信息技术辅助开展审计工作,其中7.69%的公司开发了专门的审计软件,42.31%的公司利用公司财务核算软件及OA办公室系统。

二、海南省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及职能定位不合理,独立性不强

海南省仍有2家上市公司未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截至2014年9月末,在已设置独立内部审计机构的上市公司中,仅10家以“审计部”命名,14家以“监察、法务、稽核、纪检……审计部”命名,大部分内部审计机构存在与“监察”、“法务”等合署办公的现象,部分公司的内部审计机构还同时承担内控规范体系的建设和评价两个不相容职能,表明部分公司虽已设置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但其职能定位并非专注于内部审计工作,还承担着一些被审计对象的工作,导致内部审计机构发表的审计意见难以真正独立。内部审计作为公司内部的专业性监督检查组织,它与股东、债权人等不存在直接的委托与受托关系,其本身也不能单独承担公司治理的监督职能,必须依附于公司治理的监督机构(如审计委员会、监事会等)作为支持力量存在。一般来讲,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的领导模式更有利于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董事会的有效领导能提高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审计委员会可利用其专业方面的优势,提高内部审计的专业性。海南还有6家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机构直接隶属于管理层,在“被审计对象”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不利于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二)内部审计人员数量较少,经验不足,力量薄弱

海南省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人员平均为5人,专职人员平均3.5人,1家公司无专职人员,4家公司专职人员仅1人,6家公司专职人员2人,内部审计人员数量少。在培训方面,2家公司内部审计人员未参加内部审计相关培训,12家公司仅参加了1次培训,审计人员参加培训学习次数较少,审计相关专业知识不足。在工作经验方面,1至5年内部审计工作经验的人员占61.94%,表明大多数人员经验不足。

(三)内部审计制度不够健全,执行不到位

海南省仍有2家上市公司未建立内部审计工作制度,8家未建立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和内部审计评价机制,且已建立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和内部审计评价机制,大多包含在内部审计工作制度中,未形成独立制度。从实践情况看,部分上市公司未能按照制度规定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如部分公司内部审计报告未按照制度规定报送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而是报送给分管副总;部分公司虽建立内部审计考评机制,但未实际执行。

(四)内部审计借助外力不足,信息化程度不高,难以全面发挥内部监督作用

目前,海南省80.77%的上市公司由内部审计机构独立完成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工作主要在事后开展,有一半的上市公司未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由于内部审计力量薄弱、信息化程度不高,内部审计机构完全依靠自身力量对上市公司进行事后审计,难以实现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的目标。

三、改进海南省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的思考

(一)完善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一是设置独立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专职从事内部审计工作,与监察、法务、内控建设等职能分离开来,充分利用有限的内部审计资源,发挥内部审计监督职责。二是内部审计机构直接隶属于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提高内部审计的权威性、专业性和独立性。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内部审计的专业胜任能力

一是应结合公司实际情况,配备足够的专职内部审计人员,充实内部审计力量,使得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都能在内部审计的监督范围之内,去除内部监督死角。二是组织多种形式的内部审计理论及实务培训,鼓励内部审计人员自学新知识、新法规,不断更新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三是针对内部审计专业性、独立性强的特点,制定差异化的考核激励办法,调动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培养内部审计人才。四是鉴于海南本地内部审计专业人才缺乏及薪酬水平不高的实际情况,上市公司应适当提高关键内部审计岗位的薪酬水平,吸引岛外内部审计专业人才加入到公司内部审计中来。

(三)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执行力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应当根据内部审计准则及相关规定,结合本组织的实际情况制定内部审计工作手册,指导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通过健全内部审计工作制度、质量控制制度及考评机制,明确内部审计机构的权利和责任,提升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规范内部审计标准、质量控制程序和方法,改进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完善内部审计考评机制,激发内部审计人员工作热情和动力,才能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执行力。

(四)加快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提高内部审计效能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信息系统在企业得到了迅速普及和广泛应用,给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开发内部审计信息系统辅助内部审计工作,实现对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实时监督,改变内部审计局限于事后审计的弊病,缓解内部审计机构数量少及胜任能力问题,提高内部审计信息的客观性,减少人为干预,完善内部控制监督体系,提高内部审计效能。

(五)组织内部审计培训,提高公司治理层和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应当接受组织董事会或者最高管理层的领导和监督,并保持与董事会或者最高管理层及时、高效的沟通”,因此,内部审计在上市公司治理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内部审计职能的有效发挥,能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及时识别和防范上市公司经营风险,为董事会和最高管理层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政府监管部门应在推动上市公司完善内部审计工作方面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

1.组织内部审计培训。将内部审计相关内容纳入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培训课程,加深上市公司治理层和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的认识,提高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

2.内部审计指引。由政府监管部门牵头,研究编制适应各个行业的内部审计指引,为上市公司理顺内部审计关系,科学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和配置人员,完善内部审计制度,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供指导,帮助上市公司解决存在的内部审计机构不独立、制度缺失、人员配备不足、工作效能不高等问题。

3.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监督检查。政府监管部门的重视是完善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重要推手。将内部审计工作的监督检查纳入上市公司现场检查范畴,探索在现场检查前,由公司内部审计机构先行自查并提交自查报告,针对公司自查自纠发现的问题考虑可以从宽处理,以推动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机构履职尽责,提高上市公司风险防控、自我纠错能力。

法务内部审计范文第6篇

【关键词】会计职业;会计师;复合型人才

有人说:“未来还需要会计吗?”,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当然是肯定的,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未来不仅需要会计而且会计人员扮演的角色会更加重要。然而未来所需要的会计与我们现在所说的会计肯定有着很大的区别。作为一名会计人员,如果不能紧跟时代的发展时刻关注会计的动态,必将成为历史前进的牺牲品。古往今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知识水平的提高,有很多职业确实消亡了,也诞生了很多新的职业。那么一千多年前就已经诞生的会计这样一个古老的职业会不会被新的职业所替代,还是会计会获得新的力量拥有更广阔的前景呢?

要想了解会计职业的未来首先就要看一下会计职业的现状。国内会计行业按工作性质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做会计的”,即从事会计核算、会计信息披露的狭义上的会计人员,全国大约有1200万人;第二种是“查会计的”,包括注册会计师和政府、企事业单位审计部门的审计人员、资产清算评估人员,全国目前大约有8万名注册会计师以及为数不少的单位内部审计人员;第三种是“管会计的”,也就是总会计师或“CFO”,全国大约有3万人。现在的就业状况是初级会计人才供大于求,而中高级会计人才成为抢手货。美国相关机构的调查显示,2005年美国最好找工作的专业当属会计专业,未获得注册会计师(CPA)资格的会计专业毕业生年薪在3.5万至4.5万美元之间,在纽约这样的大都市能达到5万美元。工作几年后,他们如果跳槽到大公司当一名普通职员,或到小公司担任管理者,那么年薪将升高至5万至7.5万美元。当然,前提是他们要获得CPA认证。

从上面的数据来看,目前会计职业需要的是中高级人才。从我国的从业人数来看,绝大部分会计人员都在从事一线工作,即从事会计核算、会计信息的披露。依目前IT行业的发展速度会计也完全可以实现“自动化”,现在称

“会计电算化”,仍然需要有专门的会计在计算机上输入相关的分录,随着会计软件的发展完全可以实现只要将原始的数据录入计算机,系统便会自动做出分录――生成凭证――出具报表――提供财务分析数据,并同时提供相关的文字说明及视频、语音资料。而原始数据的录入工作很大程度上可能不再完全依赖专业的会计人员,每个岗位的一线职工也可以从事这项工作。举例来说:假设销售人员把产品销售出去后将销售的数量、单价等相关内容输入会计软件当中,系统就会自动根据这些数据来完成凭证――报表――财务分析数据这一系列工作,管理人员打开系统就会看到自己想要的数据,其他的数据也是一样,采购员录入采购数据,车间生产人员录入生产数据,仓库保管员录入入库、出库的数据等等,整个流程都可能由其他行业的人员来完成。那么现在1200万左右(以后还会增加)从事会计核算的会计人员将何去何从?

就像原来的一线操作工人需要学习自动化知识一样,现在的会计人员也要更新自己的知识和理念。未来的会计职业简单、重复性的劳动极有可能会被计算机取代,会计人员将从大量繁重的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创造、掌握更先进的知识使会计能更好地为经济服务。从现有的会计职业来看主要有中级会计师、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CPA)、注册税务师(CTA)、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CIA)、英国特许会计师(ACCA)、法务会计师、财务高管、资产评估师、注册金融分析师(CFA),除了这些之外还有ERP人才。目前的会计电算化仍然需要有专业的会计人员从事一定的数据录入及会计核算工作,不能实现会计的完全“自动化”,所以需要大量的ERP人才(笔者认为会计电算化人才是ERP人才中的一部分)来从事这项工作,以早日实现会计的完全“自动化”。在无忧工作网上,笔者发现用友软件、神州数码、SAP、宇泰软件等从事企业信息化软件开发的企业对ERP实施顾问都有很大需求。据ERP专家、清华大学教授侯炳辉估计,目前国内合格的ERP实施顾问不过千人,这相对于我国需要信息化的几十万家企业而言,只是杯水车薪。

用友公司培训总监杨宝刚对此深有体会。他说,用友每年有3万家U8(ERP产品)新用户,如果其中1万家用户需要用友来做实施,一个用户平均需要2个星期,而每个实施顾问一年的工作日只有50个星期。那么目前用友公司100多名实施顾问远远不够。按正常情况,用友需要400多名ERP实施顾问。推而广之,全国有2600万家企业,假设需要实施ERP的企业有800万家,那么至少需要ERP实施顾问32 000人。作为会计人员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ERP实施顾问,从知识层面上讲,必须有财务知识、计算机知识和管理知识;从经验上看,要有一定的企业管理实践,了解企业的整个管理过程;从技能上看,还要求有较好的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再看注册会计师(CPA),我国目前大约需要35万名注册会计师,现在实际具备从业资格的不足8万人,且其中一大半得不到国际机构的认可。在未来10年熟知专业业务和国际事务的人才更为抢手,拿到注册会计师资格后年薪可达5万至10万元以上。所以作为会计人员应尽可能精通专业知识,考取注册会计师(CPA)证书,以在未来的会计领域有自己的立足之地。除了注册会计师(CPA)还有注册税务师(CTA)。目前,全国通过考试取得注册税务师的已达到62 000多人,其中执业注册税务师超过了2万人。全国已有税务师事务所2 600多家,从业人员近6万人。我国开办此类考试历史虽短,但发展很快。它已成为继注册会计师以后又一个炙手可热的执业资格。中国成为WTO的正式成员后,政府要做的一件重要事情就是转变职能,相当一部分工作可能要由中介机构来做。因此,税务中介机构会面临很好的机遇,注册税务师这个职业也将火起来。注册税务师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帮助别人做税收筹划,也就是帮助企业节省开支,这项工作在国外非常普遍。在欧洲,税务咨询业的产值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近一个百分点,注册税务师是一个受欢迎的职业;在美国,税收咨询业年产值在1000亿美元左右;在日本,注册税务师的数量达7万多人。会计职业的另外一个前景就是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CIA),CIA是目前国际审计界惟一公认的职业资格。中国已有400多人通过CIA考试并获资格和证书。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对高水平的专业内部审计人员需求量越来越大。这个行业可以提供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内容、优良的职业发展机会和诱人的工资待遇。除以上的职业外,会计人员还可以选择英国特许会计师(ACCA)。 暨南大学会计学系主任胡玉明认为,会计只有成为企业战略实施系统的主要部分,会计行业的未来才能更好地发展。在21世纪,会计行业的资格证书是否有生命力,关键在于它能否解决从“如何做会计”到“如何用会计”的问题。事实上,在计算机程序的辅助下,“如何做会计”的人才早已过剩,而“如何用会计”的人才――即那些能立足国际视野,从会计信息看出企业存在的问题并知道如何改进的人才极为短缺。所以会计人员可以通过英国特许会计师(ACCA)的课程掌握经理人的战略思维、国际视野和市场意识,要能够解决企业现实的审计、财务、会计、税务等问题。安然的分崩离析和安达信的迅速倒闭,令商务调查和法务会计的重要性空前突出。受此影响,市场对法务会计师(Forensic Accounting)的需求迅速增加,薪酬行情也逐渐看涨。据悉,在美国,初入行的法务会计师月薪在3万美金左右,资深的法务会计师月薪可达11万美金。

我国的法务会计刚刚开展,还处在萌芽阶段。法务会计是一个复合型学科,同时涉及会计、审计、法律、管理、金融等多个领域。法务会计师的知识结构就像一个三层的大蛋糕:最大的底层是坚实的会计专业背景;中层部分是包括审计、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和欺诈调查在内的完整的知识体系;最小的上层部分是对法律环境的基本了解;蛋糕最上面的糖果则代表较强的沟通技巧,包括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法务会计师可在两个领域大有作为:会计商务调查和诉讼支持。在商务调查领域,法务会计师就像一名侦探,不仅要调查挪用款项、冒名员工等低层次欺诈现象,还要致力于发现、检验财务报告中的欺诈行为。在诉讼支持领域,法务会计师则需要在对财务活动进行调查取证的基础上,向司法机关提讼。所以法务会计师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另外,财务高管目前也是稀缺性人才,许多企业不惜出天价年薪从海外聘请高级财务管理人员,曾有浙江企业愿出百万元年薪招聘财务总监,并不惜重金委托猎头代为物色,但最终因未有合适人选而放弃。所以会计人员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成长为优秀的财务高管人才。

与财务联系比较紧密的还有资产评估师。中国资产评估行业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而建立起来的,随着中国资产评估事业的发展,评估师力量不断加强。截至1998年底,执业的注册评估师已有1 4000多人,从业人员近6万人,授予资格的评估机构已达3 800多家,评估行业已成为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部分,成为中介服务行业的重要成员之一。而要成为资产评估师对于会计人员来说,除掌握扎实的财务知识以外还需掌握机器设备、资产组成方面的知识,要精通法律。由于资产评估师在我国起步也比较晚,需要逐步完善但也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CFA是“注册金融分析师”(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的简称,它是证券投资与管理界的一种职业资格称号,由美国“注册金融分析师学院”(ICFA)发起成立。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完善,对注册金融分析师的需求也会越来越高,要想获得CFA的证书也须通过严格的考试,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伦理和职业标准;财务会计;数量技术;经济学;固定收益证券分析;权益证券分析;组织和管理。除了一部分财务知识之外,会计人员需要掌握金融和组织管理的知识。

总的来说,未来的会计职业要求会计人员不能再局限于进行会计核算领域,一定要掌握全面的经济和管理、计算机、法律及金融知识,成为复合型的人才,才能在未来的经济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胡玉明.高级管理会计[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2] 胡玉明.“用”是会计行业的未来[DB/OL].learning.省略/20060915/n246365673.shtml.

法务内部审计范文第7篇

拓宽内部审计范围

近年来,金雅拓公司的内部审计团队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变革。自2006年至今,其专业审计人员由2名增加到8名,期间经历了当年的合并,以及随之而来的内审部门重组。

内审团队由2人增加到8人时,内审章程便根据IIA的标准进行了重新编写,将反舞弊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纳入其中。而且内审团队不再仅仅关注内部审计事宜,内部控制也成为他们工作的一部分。且自2008年4月以来,就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正式确立为持续工作重点。

金雅拓的内部审计指导委员会每三个月召开一次会议,负责监督控制的各个环节,反舞弊委员会则每两个月召开一次会议。内部审计指导委员会的成员包括:首席财务官、首席审计官、集团总监、负责某业务单元(为金雅拓三业务单元之一)下一家分支机构的高级副总裁、一位高级人力资源代表、法律顾问以及内部审计总监皮埃尔安努•克勒松。金雅拓的反舞弊委员会则由人力资源部、法务部、安全部、信息技术部和内部审计部的负责人组成。

增加审计部门的规模、提高审计师的技能和知识、从更高的战略层面来选择审计任务、执行企业风险评估,以及对反舞弊活动的关注,这一切都令金雅拓内部审计团队的范围和效能发生了巨大改变,仅用一年时间就大幅削减了外部审计师费用。

运用以风险为基础的内部审计方法论

内部审计团队运用的主要审计方法论,是采取以风险为基础的方法来界定审计计划范围。在执行审计项目时,针对某一特定业务领域编制一个固有风险清单,并与非常了解业务单位具体情况的责任人沟通,以确定他们所关心的首要工作。根据风险的不同,降低其重要性水平,这意味着需要从更低的层面进行审计。而这也正是外部审计公司所采用的方法。

内部审计还负责公司的一项风险测绘工作,名为企业风险评估。具体工作是为金雅拓所面临的每一种风险以及管理有关风险的所有相关措施创建一个资料库。有关信息将用于制定年度审计计划。大型经营场所需要每三年审计一次,后续审计工作一般是一年以后。如果有些风险较高的领域需要审计,比如存货陈旧或者资金问题,审计工作一般是按需进行。有关信息会呈报给外部审计师和审计委员会。

金雅拓审计团队区别于其他审计团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他们会对资产负债表进行系统地审核。不仅审计流程,也会分析资产负债表(对资产负债表进行评级,A代表最高级别,然后依次降至B、C和D),这才构成一个完整的审计循环。

为了评估内部审计绩效,克勒松的内部审计团队对一些关键指标予以监控并提供月度报告,这些指标包括:每项任务所花费的时间及并未花在任务上的时间;刊发报告草稿所需天数;刊发最终报告所需天数。这种评估有助于了解每项任务花费的时间,以及用于假期、培训及其他活动上的时间。此外还会评估审计报告的质量,确保管理层和审计委员会不存在疑问或持不同意见。此外,克勒松还非常重视内审师的多样化,同时要求内审师适应性和主动性兼备。

法务内部审计范文第8篇

【关键词】经济案件;法务会计;会计;审计;法律

一、导论

(一)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经济组织的不断扩大,现代金融工具不断创新,经济现象变得越来越扑朔迷离。经济犯罪的形式越来越多,手段更为高明,经济纠纷也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例如:中国巨贪赖昌星,贪污后逃往国外,前不久才抓捕归案;前两年的三鹿奶粉案件;今年的双汇瘦肉精案件及金座公司非法集资诈骗案件等。目前经济案件已经十分严重和普通,特别是政府官员的经济犯罪案件从某种意义上讲已成为关系到我党生死存亡的问题了。

当前法院受理的经济案件日益增多,更加复杂,与此相适应的经济审查所涉及的领域更为广泛,法院为了妥善解决经济纠纷,严厉打击的经济犯罪,客观度量经济损失,必须客观公正地对经济案件作出裁决,在实践工作中,最令法官、律师和诉讼当事人头痛的事就是对经济纠纷和经济犯罪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客观度量及其责任的划分,诉讼当事人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仅提供有利于自已证据,往往有失公平。律师由于缺乏专门的会计知识,难于深入开展经营和财务调查,在缺乏有效的财务证据的情况下,很难维护受托人的权益;法官在缺乏有力财务证据的情况下,很难作出客观公正的裁决。

(二)研究目的

本文研究目的:

1.由于目前在审理经济犯罪案件时,需要大量的懂得会计、审计和法律方面的综合性人才。中国目前这样的人才太少,加强法务会计建设就是培养既懂会计、审计,又懂法律的人才,这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时展的需要。加强法务会计建设将有利于法官公平、公正的断案,有利于挽回国家、集体及公民个人的损失,打击各种经济犯罪活动。

2.中国目前既懂会计、审计,又懂法律的人才非常欠缺,主要原因是国家以前不是很重视法务会计建设,就是现在也很少有高校开设法务会计专业,写这篇论文也是希望政府重视法务会计的建设。

二、法务会计概述

(一)法务会计定义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都有一些专家学者对法务会计进行过定义,国外的有:美国著名的会计学家G.杰克贝尔各尼和洛贝特J.林德奎斯特;加拿大的会计学家斯考特等;国内的有:戴明德教授、盖地教授、厦门大学的李若山教授及江西财经大学张蕊教授等。总的来说,目前对法务会计的研究正处在一个百花齐放的阶段,所以每位专家学者下的定义都不同,但综合他们观点可以把法务会计定义为:是指在处理经济案件中法务会计的主体综合地运用会计、审计和法学理论知识来收集并鉴定与经济案件相关的会计资料,作为法庭断案的证据,并提供专家意见的一种中介服务活动。

(二)法务会计特征及基本原则

法务会计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1.法务会计所处理的是经济案件中的法律问题。

2.法务会计涉及的学科较多。

3.法务会计主要是协助法官断案,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通过对法务会计的以上特征进行分析,不难得出其主要具有以下基本原则:

1.合法合规性

2.客观公正性

3.专业针对性

三、法务会计建设在经济案件中必要性

(一)会计、审计知识在经济案件中的作用与不足

常见的审计有政府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内部审计,不同有审计在经济案件的作用是不同的。政府审计是由政府审计机关代表政府依法进行审计,主要监督检查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财政收支及公共资金的收支和运用情况;注册会计师审计是政府审计的必要的补充,其主要目的是针对财务报表的公允性和合法性进行审计;内部审计的主要目的是监督检查本部门、本单位的财务收支和经营管理活动③。

目前在我国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大部分都是具有相当的会计和审计知识(例如注册会计师),却很少有人具有相当的法律知识。如果在法庭上法官正在审一个企业破产渎职罪的案件,那么必须要检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固定资产明细帐和总账、长期投资明细账和总账、投资收益的明细账和总账等,并能从中找到对本案件有用的会计证据。这必须要有具有会计和审计知识的人去完成这件工作,但是光有会计和审计知识的人要想完成好这件工作可能有很大的困难,因为其不懂法律知识,其找到的一些会计资料可能对处理该案件作用不大或者没有作用,因为所收集的会计证据可能缺乏针对性。

(二)法律知识在经济案件中的作用与不足

在法庭上审理经济案件的人必须要有相当的法律方面知识,无论是法官还是从事法律服务的律师。因为任何案件都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所以法官及律师自身的素质高低,决定着案件最终处理结果。

但是光具有法律知识,还不能满足审理经济案件的需要,因为与经济有关的凭据都是以会计资料的形式存在的,如果不懂会计知识,就无法收集到经济案件需要会计证据资料,这样的话经济案件处理结果就很难公平、公正。

(三)经济案件中法务会计建设的必要性

从(一)和(二)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在我国市场经济模式下急需既懂法律知识又懂会计、审计知识方面的人才,如果社会上多一些这样的人才,将会使国家、集体和个人少遭受一些损失,使法官能够公平、公正的断案。而这方面人才就是法务会计的主体,所以我国有必要加强法务会计建设。

四、未来如何进行法务会计建设

(一)法务会计建设的主要途径

1.国家批准高校设法务会计专业

目前我国很少有高校开设法务会计这个专业,只有极少高校开设了司法会计专业,所以国家应该批准高校开设法务会计这个专业。

2.事务所从业人员加强财务或法律知识学习

在事务所里面工作的取得从业资格的一些人员中,有的可能是注册会计师,有的可能是律师。对于缺乏法律知识的人员,就应该让他们加强法律方面知识的学习;对于缺乏财务知识的人员就应该让他们加强财务方面知识的学习。

(二)法务会计人员资格认定

对于从事法务会计的工作人员,国家应该要有这样的资格认定,取得法务会计资格的人员必须参加全国统一资格认定的考试,考试知识涵盖会计、审计和法律三个方面;要想拿到证书,必须还要有工作经验的限制。

(三)加强法务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

目前会计、审计和法律方面的知识正处在不断地发展完善之中,所以法务会计人员应该不断地学习,并且社会要有专门的机构对法务会计人员的后续学习进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适应该社会发展的需要。

五、结论

本文从我国经济案件不断增多的背景入手,揭示我国急需大量的法务会计人才。而我国目前这样的综合性人才很少,有的人对会计、审计知识掌握得比较精通(如注册会计师),但却不懂法律知识;有的对法律知识掌握得比较好(如律师),却不懂会计、审计知识,这样的人才已经不太适合协助法官断案了。因此,加强法务会计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希望国家重视法务会计建设,另外,对如何进行法务会计建设也进行了简单的论述。

参考文献

[1]陈矜.法务会计研究(第一版)[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12).

[2]孟祥东.法务会计理论与实务(第一版)[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9).

[3]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第一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2011(3).

[4]上官晓文,于成华.审计学(第一版)[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8

法务内部审计范文第9篇

关键词:法务会计;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前沿热点;演变路径

法务会计指的是特定主体综合应用会计学和法学知识及审计方式和调查手段,通过调查取得相关财务证据资料为目的,将其修改为法庭能接受的形式于法庭上进行展示或陈述,为处理相关法律问题的一门边缘学科,其融合会计学、法学、侦查学与犯罪学等学科内容为一体。21世纪以来,法务会计学研究受到广大学者、各科研团队的高度重视,并一度掀起研究的浪潮。在各个分支领域均取得不菲成就,收获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欲在庞杂无序的各项研究成果中,准确把握法务会计学研究的主题热点、变更趋势、研究前沿信息等,实属不易。为防止出现低水平高重复的研究状态,将采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实现法务会计研究主题的脉络梳理及数据挖掘,全面展现其知识演变路径与前沿热点信息。

一、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21世纪以来的法务会计学的研究主题执行演变路径探析。CNKI收录的期刊具有相当的权威性、创新性与稳定性。故将CNKI于2002-2016年间收录的法务会计研究的相关论文作为数据样本。选用知网中的“期刊”数据库,“主题=法务会计”,“时间限定=2002-2016年”,“来源期刊=全部期刊”。对其他条件不作设定,进而高级检索。检索时间是2017年5月20日,共检索得930篇相关文献,其中核心期刊论文410篇,CSSCI论文35篇。以CiteSpace软件为载体,执行可视化分析操作。

(二)研究工具

CiteSpace的全称为CitaionSpace,译为中文即“引文空间”。该软件运用寻径网络算法(pathfindernetworkscaling,PE-NET)针对指定领域的集合进行运算分析,并将结果以可视化图像的形式呈现。把庞杂无序,难以深入探究的主题与内容,简洁有序的展示出来。从而可探讨某学科领域的研究演进路径与知识拐点,并实行脉络梳理,以及历程分析,最终达到归纳概括前人研究成果,预测未来研究指向,提升研究效率的目的。并将辅用Excel软件进行简单绘图,由浅入深地进行分析总结。

(三)参数设置

参数设置是针对执行可视化分析的属性,进行的规范性设置,将直接影响网络共现知识图谱的简洁直观的可视化程度。经过测算与实验,本文选用以下参数:TimeSlicing(时间切片)“From2002to2016#YearsPerSlice2”。(即为运行2002-2016年间的数据,以每2年为一时间切片)。NodeType(节点类型)选择Keyword,Links(链接)中Strength选取Cosine,Scope选取WithinSlices。阀值选择:TopN(排行截取)填写“50”。TopN%(排行率截取)填写“10%”。Pruning(网络裁剪)选择MinimumSpanningTree(最小生成树)、Pruningslicednetworks(修剪分段的网络)、Pruningthemergednetwork(修剪混合网络),选择ClusterView-Static(静态聚类模式)的Visualization(可视化)类型,并以Cosine算法执行。

二、研究进程

(一)简单分析

法务会计是当今的会计学及经济犯罪问题研究的热点话题,为分析法务会计的研究产出成果,故绘制历年载文数量分布图,如图1所示。图中虚线为趋势线,代表载文数量的总体走势。伴随着年份的推移,CNKI收录的法务会计相关论文篇数,经过持续增长到持续下降,最终回升的步骤。详观不同年份的总篇数情况,能够把法务会计研究细分为三大阶段:第一阶段,2002-2007年持续增长阶段,该阶段内,文献数量持续上升。2002年载文数为17篇,2007年载文数为94篇,6年载文量为337篇,约占总载文数的36%,时间跨度约占总时长的40%。第二阶段,2008-2015年递减阶段,载文数量逐年下降,2008年载文数量仅93篇,至2015年载文数量仅为39篇,8年载文数量540篇,约占总载文数的58%,时间跨度约占总时长的53.3%,表明该时间段内,载文数量虽在持续下降,但其各年载文数依然保持较高水平。第三阶段,2016年孕育复苏阶段,载文数量相较上一年有所回升。纵观三阶段载文数,可简单分析得,法务会计学在当时社会大环境背景下,所产生的研究主题内容,经过一定时期的研究,日渐趋于成熟。并在新时期孕育出了新的研究主题。为深入了解法务会计学研究范围所关联的学科布局状况,计算整理样本文献中的学科布局情况,制作学科布局情况柱状图,见图2。单一文献,可对应多个学科分类。因此,整理的学科分布总量,将超过样本数据中的930篇文献。样本数据所关联的学科种类十分杂乱,继而筛选统算总量前15名的学科作为研究对象,从而保证研究的客观性与可行性。根据统计频次可得,排名第一、第二的学科科目是公安与会计,两大科目的频次均超过300篇。法务会计学研究涉及公安、会计与经济法科目的同时,辅以企业经济、审计、高等教育、诉讼法与司法制度、法理法史、社会学及统计学、民商法等学科。研究样本中,根据知网收录的法务会计研究论文总数,对产出单位进行统算,选取排名前15位的高产单位,并绘制研究高产单位的文献统计图,如图3所示。收录量排名前三的单位分别是:渤海大学、南京审计学院、西南财经大学。收录量分别为107篇、32篇、23篇。结合研究主题和单位背景,法务会计研究论文的高产单位中有9所为财经类大学,在高产院校中占比为60%。由此可见,财经类大学是研究法务会计的主要力量之一。在财经类院校中,学者们、各研究学术团队对法务会计研究具有极高关注度。高产单位中有3所为政法大学,表明法务会计在政法类大学中受到重点关注。

(二)关键词共现分析

关键词是文章的凝练,是文章的总结与概括,代表了全文的研究重点与核心。对关键词进行操作分析,即能梳理出指定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主题,进而分析研究领域的主题变化及其演进路径。关键词的出现频次与其热度呈正相关,换句话说,关键词频次越高,该关键词下的研究主题的热度越高。本文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关键词共现图谱操作,构建我国法务会计研究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研究热点主题的量度显现,极大程度上借助于节点中介中心性指标。计算并深度挖掘分析节点中心性指标,可达到精确获取共现知识图谱中指定的论文资料信息,深究关键词的相互关联性的目标。节点中心性分别与其相联系的关键词数量和共现知识图谱中的媒介功能为正相关关系。“会计法律”、“会计师事务所”、“舞弊事件”、“会计知识”、“执业规范”、“特定主体”、“财务问题”、“内部控制”、“司法部门”、“诉讼案例”,由此可见在本次研究内容中此类关键词是高中心度关键词,也在法务会计研究共现图谱中起到重要中介节点作用。此外,高频关键词中以“法务会计”位处频数统计榜首,出现频次高达773次。“司法会计”、“人才培养”、“专家证人”、“司法会计鉴定”、“财务舞弊”、“诉讼支持”、“法律”、“执业规范”、“司法部门”高频关键词分别处于第2-10位。结合高频关键词与高中心度关键词及图6高频关键词网络图谱,就宏观层次判读,在法务会 计研究主题中“人才培养”“专家证人”“会计法律”“执业规范”“司法部门”等成为热点关键词,并代表着法务会计研究的热点主题。(1)法务会计与司法会计。法务会计与司法会计两者相互联系的同时,也相互区别。张硕星(2003)明确阐述了两者之间具有以下三点联系:两者都是会计学与法学的边缘学科;两者都是为法庭诉讼活动服务的;两者都是为国际组织开展同舞弊与腐败活动作斗争所采取的行动。并提出以下八点区别:产生时间不同;本质不同;会计主体不同;执行者立场不同;行为目的不同;作用时间不同;作用场合不同;作用结果不同。肖琼(2004)详细描述了司法会计的缘起,从经济犯罪案件的定性、犯罪线索的追踪、犯罪证据的收集、赃款赃物的追缴、司法会计鉴定的质量保障共五个方面,对司法会计是经济犯罪侦查特殊而有效的技术手段进行论述。张建华(2005)认为司法会计技术能揭露经济管理和会计制度上存在的弊端,通过司法会计查证、建议,能完善发案单位财经制度,是打击和预防经济犯罪的重要手段。尤文雅、陆月红(2006)从我国发展法务会计现存的问题出发,借鉴国际法务会计的直接经验,进而对我国法务会计发展提出建议:李明(2008)从定义、目标、职能、特征与基本假设等五个方面,对法务会计的基本问题进行了论述。黎仁华、付国民(2009)认为可以从系统论角度论法务会计理论结构框架进行构建。程乃胜(2010)从我国法务会计人才需求分析与培养规格研究出发,阐明法务会计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进而提出法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具体方案。余冬梅、胡智强(2013)从推进社会治理的有效工具、社会治理创新发展的结果以及发展社会企业中的作用,来论述法务会计对社会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柯泰东(2016)认为,我国法务会计行业现状存在缺乏制度和规范的制约,并提出相应的规范建议。(2)会计法律与司法部门。法务会计是解决我国会计法律问题的渠道之一。同时,会计法律是法务会计开展的前提与基础,法务会计活动是在会计法律的框架内进行的。司法部门的工作就是维护法律、确保法律被正确的执行、解决争议。管亚梅(2002)从我国现存的若干会计法律问题出发,提出以下三点解决措施:借鉴国际法务会计经验,开展我国会计法律问题的规范理论研究;通过现有的会计诉讼案例,加强对我国会计法律问题的实证研究;设立会计法律监督机构,强化对会计人员法律责任的监督。付巧云(2006)从法务会计在会计法律诉讼中的作用、我国法务会计人才的培养及我国法务会计制度的建立等三个方面,探讨我国会计法律问题的解决渠道(2004)。董燚(2005)认为法务会计在会计法律诉讼中的运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确认财务事项、参与诉讼策略的制定;运用调查技巧,搜集事实证据;损失计算报告;认定虚假财务信息。王平等(2014)从我国法务会计存在的以下问题出发:缺少职业组织与认定会计工作者资格的系统;缺少执业准则;从事法务会计的主体不明确;专家证人制度不完善。进而探讨问题的成因,并提出改进建议:对从业人员以及职业机构的资格进行认证;出台法务会计准则;确认法务会计的主体。张奕(2011)明确指出,分三步加强法务会计人才培养,缓解人才需求的压力;积极稳妥扩展法务会计的服务范围;参考注册会计师协会的操作程序,成立法务会计行业管理机构。以此推动基层实践层次的法务会计发展。

(三)法务会计研究的知识演进运用

Citespace制作关键词共现时区视图,有利于直接全面的呈现关键词随时间变更的变化趋势,于时间布局上了解法务会计研究主题演变路径,深入探究并明确把握法务会计研究热点主题随时间变更的动态历程。关键词共现时区视图显示不同时期下法务会计热点研究主题不尽相同,关键词伴随年份的推进而出现转移、弱化、兴起。将研究节点细分为每1年,针对各研究节点的主题进行阐述分析。2002-2003年立足于对内部控制、虚假会计信息、舞弊案件、法律责任、边缘性学科、公允性、社会中介服务等主题的研究,并全面概述司法会计研究,涉及司法部门、会计法律等主题。2004-2005年着眼于法律诉讼、会计知识、注册会计师资格、事实证据、公安司法、独立审计等研究主题。2006-2007年的研究重点是法务会计人才、财务报告舞弊、损失计算、司法机关、诉讼程序、诉讼过程等研究主题。2008-2009年科研人员进而对执业准则、诉讼支持、司法部门、故意行为、专家证人制度、证据资料等研究主题给予普遍关注度。2010-2011年理论研究、律师事务所、舞弊审计、课程体系等主题成为研究重点。2012-2013年将目光聚焦于财务舞弊、人才培养、上市公司、法务会计理论体系、社会经济秩序、研究氛围、教育事业、培养模式等主题。2014-2015年重点讨论律师事务所、虚假出资、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侦查、全国性行业、人才发展规划等话题。2016年主要探讨内部审计、管理会计、法学教育、采信等研究主题。深入分析关键词共现时区图,可将国内法务会计热点研究划分成3个阶段(以收集的2002-2016年内的数据样本为基础):早期、中期和近几年。各时段的研究热点及其研究指向皆存在差异。早期,着重关注于法务会计总概述,针对法务会计研究本身的解读与推广阶段。中期,研究主题愈发精细化,对法务会计人才、财务报告舞弊、执业准则、诉讼支持、舞弊审计、上市公司、培养模式等研究主题进行全面深入地研究。近年来,虚假出资、全国性行业、人才发展规划、内部审计、采信等主题成为最新研究热点,是新时期背景下,法务会计研究的最前沿内容。以CiteSpace软件为载体,应用其Brustness(突发性节点)功能,进一步探究法务会计研究主题的演化特性,基于Brustness功能运算分析后,获得表2。2002年是国内法务会计研究关键词突增点的初始年,关键词的突增点涵盖范围象征着该关键词于涵盖时段内受到学者们的突增关注,表明其具有较高热度。“内部控制”、“虚假会计信息”、“边缘性学科”、“舞弊案件”均连续3年作为研究热点主题(2002-2004年);“公允性”、“法律诉讼”、“会计知识”、“注册会计师资格”、“事实证据”、“会计法律”等关键词突变时间均持续2-3年左右,故可证明,此类研究主题于国内法务会计研究领域曾受到研究学者们的特别关注。“律师事务所”、“舞弊审计”研究热点始于2011年,“财务舞弊”、“人才培养”研究热点始于2012年,且直至今日依然为研究热点。新兴关键词的出现,为掌握法务会计的前沿内容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并开启了以此作为热点主题预测的崭新方向。

三、结论

本文通过对知网收录的930篇“法务会计研究”期刊文献的脉络梳理分析,客观简洁明了展示我国法务会计研究现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法务会计研究从21世纪至今,受到广大学者、各学术科研团队的普遍关注,自2002年初便已具备较高研究热度。伴随年份的推移,研究范围不断扩大,研究内容一再细化,研究水准不断深入,研究热度持续升温。大量研究学者、科研机构、学术团体参与到法务会计研究当中来。具有代表性的学科分类有公安、会计、经济法、企业经济、审计。具有代表性的高产单位有渤海大学、南京审计学院、西南财经大学、浙江财经学院、云南财经学院。第二,会计法律、司法会计、人才培养、舞弊事件、专家证人、内部控制等研究主题成为此研究阶段的热点研究对象。第三,“律师事务所”、“虚假出资”、“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侦查”、“全国性行业”、“人才发展规划”等主题为近期研究热点,“内部审计”、“管理会计”、“法学教育”、“采信”等主题逐渐发展为前沿热点领域。

参考文献:

[1]张硕星:《法务会计与司法会计之比较》,《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2]肖琼:《论经济犯罪侦查的专门手段———司法会计技术》,《政法学刊》2004年第1期。

[3]张建华、王政云、黄希志、宋城春:《司法会计在预防职务犯罪中的作用》,《中国司法鉴定》2005年第S1期。

[4]尤文雅、陆月红:《法务会计:从司法会计角度的观察与研究》,《西部财会》2006年第5期。

[5]李明:《论法务会计基本理论问题———兼论法务会计与司法会计的关系》,《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年第9期。

[6]黎仁华、付国民:《从系统论角度论法务会计理论结构框架的构建》,《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年第5期。

[7]程乃胜:《法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课程体系建构探析》,《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8]余冬梅、胡智强:《论法务会计对社会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以社会管理创新为背景》,《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

[9]柯泰东:《论合理构建中国法务会计制度》,《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年第8期。

[10]管亚梅:《对我国会计法律问题的思考》,《财会月刊》2002年第3期。

[11]付巧云:《我国会计法律问题的解决渠道》,《管理科学文摘》2004年第12期。

[12]董燚:《法务会计在法律诉讼中的运用》,《商业会计》2005年第18期。

[13]王平、段保罗、陈喆、周哲人:《中国会计制度建设与法律的耦合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14年第1期.

法务内部审计范文第10篇

1.1学科属性划分中存在的问题

正确、合理、科学地划分法务会计的学科属性不仅可以给法务会计学科的发展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石,并且为法务会计实务的应用拓展前进的道路。法务会计跨越会计学、法学、审计学等学科领域的特点使得各学科的学者对法务会计持有各自不同的学术观点,并都愿意将法务会计纳入自己学科的分支。法学界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从前苏联引进了法务会计,在名称上将其界定为司法会计。当时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经济形式单一,除了少量会计人员贪污案件之外,法律事务几乎不涉及会计问题,因此司法会计在我国法律诉讼中很少应用。直至80年代中期,我国从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检察机关在侦查贪污案件中逐步涉及到了司法会计鉴定,司法会计逐步得以发展,因此,法学界认为法务会计是法学的一个分支。会计界对法务会计的研究开始于二十世纪末,随着我国加入WTO,法律法规逐渐完善,会计准则、审计制度趋于向国际惯例靠拢,在此阶段,涉及会计信息的刑、民事案件也急剧增加,涉及到了非常复杂的会计专业知识,引起会计界的高度重视,因此国内会计界在借鉴国外各个流派法务会计观点的基础上,开始迈上我国的法务会计研究的台阶,因此,我国会计界认为法务会计是会计学的分支。流派纷呈虽然可以百花齐放,但百家争鸣引发的门派之战,也成为制约法务会计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1.2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高校法务会计课程设置现状不难看出,在高校本科阶段,法务会计课程涉及的学科领域较广、课程门数较多,法务会计课程基本是会计学课程和法学课程的叠加。所以,仅仅依赖本科院校四年制的教学培养,本科阶段学生其实是很难领会和掌握法务会计知识内涵的,更别提将其在诉讼中进行灵活应用了。鉴于此,已有一些高校取消了本科阶段的法务会计的招生计划而着重于进行法务会计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法务会计研究生阶段的课程设置虽然比本科生课程设置更加符合法务会计的实务应用特性,但在法学课程和会计学课程设置上难免与法学本科生和会计学本科生的课程重复,造成教师资源浪费、学生学习重复。在实践课环节中,缺少教学实验室或者虽有教学实验室但未成规模,也成为阻碍法务会计培养的瓶颈。因此,法务会计教学中由于课程设置存在的诸多问题制约了法务会计的学科建设,也限制了高素质法务会计人才的培养。

二、针对我国法务会计学科建设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2.1学科属性归属的构想

对于法务会计的学科归属问题,不能简单的一分为二地看问题,而是应该以辩证的方法,从法务会计学科未来发展和社会需求角度出发,促使法学界、会计学界学者精诚合作,集百家之长,对法务会计专业教育进行系统规划,让多学科知识交融贯通。

2.2课程设置构想

2.2.1本科教育阶段学制改革及课程设置构想

(1)学制改革构想

由于在高校本科阶段开设法务会计课程,涉及学科广、课程多,仅依靠四年制本科阶段的培养,学生很难掌握并实际应用法务会计。因此,在高等院校本科阶段设置法务会计专业,应增加本科段的学制年限。上世纪八十年代,加拿大会计学家斯考特认为应借鉴《韦伯大字典》中对法医学的定义来定义法务会计,法医学是法律与医学完美结合的学科,法务会计是法律与会计的完美结合。因此,在学制建设中亦可借鉴法医学的学财经与法制年限,将各高校现行的法务会计的学制年限定为五年制本科教育。

(2)本科阶段法务会计课程设置构想

法务会计不是简单的会计学和法学的叠加,是融会计学、法学、审计学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因此法务会计教育不能与一般本科教育同日而语,应有针对性,特殊性的开展。建议设置的主要专业课程如下:专业基础课法学专业课必修课主干课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刑法学、刑事诉讼法、经济法、行政法、行政诉讼法、合同法、知识产权法、国际经济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非主干课法学专业实训、商法学、国际法、物权法、公司法、经济犯罪侦查、税法、票据法。选修课犯罪学、破产法、银行法、环境资源法、证券期货法、速录技能训练、保险法、婚姻家庭法、房地产法。会计学专业课必修课主干课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非主干课管理会计、高级财务会计、公司财务学、会计信息系统、财务分析、会计电算化、会计实验。选修课管理学原理、成本管理会计。专业核心课必修课法务会计、舞弊审计。毕业实习必修课法庭旁听、模拟审判、会计核算模拟、公司财务建模。

2.2.2研究生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及实验室建设构想

(1)研究生阶段课程设置构想

我国高校法务会计研究生阶段的教育应在立足于本科阶段教育的基础之上,区分会计专业本科生和法律专业本科生,分别设班,分别就本科专业所欠缺的学科课程加以设置,并且加强法务会计专业核心课的设置。针对会计专业本科生,应加设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刑法学、刑事诉讼法、经济法、行政法、行政诉讼法、合同法、知识产权法、国际经济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等基础法学课程;针对法学专业本科生,应加设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等基础会计学科课程。并就法务会计硕士专业核心,设置主干必修课:法务会计、内部审计、审计技术与方法、纳税筹划、破产法与破产管理人制度、内部舞弊审查、高级法务会计技术、信息技术审计、计算机舞弊与数据安全、会计欺诈检查、会计与电子商务、知识产权安全管理。实践修课:应参与经济案件的调查、取证和审理工作,并撰写工作报告;参与企业的内部审计和舞弊调查工作。

(2)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

高等院校是培养法务会计的最基础的土壤,其市场导向作用突出,法务会计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复合型高技能的紧缺人才,着重培养的是学生的执业能力。因此,应当在法务会计研究生阶段的教学中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强调对硕士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和校内实训基地,使学校根据市场需求培养人才,把行业中的新发展、新业态、新问题带进课程中,指导学生顺利掌握法务会计操作技能,使其能够迅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校内实训基地需要依托法务会计专业实训工作室,通过工作、学习相结合,从而达到教学实训及对外服务实习的目的;校外的实训基地要与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评估师事务所、法院、税务部门联合沟通,围绕实践工作中的重点难点为学生开展案例教学,让学生能够熟练应用发现、收集、固定财务会计资料证据的方法,掌握实际工作中法务会计的工作程序,使学生亲身体验法务会计执业全过程,为真正走入社会成为合格的法务会计人才,为委托人提供高质量高品质的服务做好充分的准备。

上一篇:技工学校管理范文 下一篇:高效安全教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