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电缆范文

时间:2023-03-16 04:39:56

发热电缆

发热电缆范文第1篇

发热电缆是利用金属导体通电后因自身电阻产生发热现象,将热量以热传导形式散出,并保持在一定的温度区间(一般为40~60℃,也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运行的一种特殊电缆。发热电缆地面敷设供暖系统是一种新型的供暖方式,具有舒适健康、安全可靠、清洁环保、节能经济等优点[1]。发热电缆的用途十分广泛,除了可用于住宅、公寓、学校、医院及办公楼的冬季采暖外,还可用于食品、制药、石化工业中的管道加热、管道伴热、罐体保温,公路、机场的跑道、路面、沟槽的防冻化雪,以及土壤加热,大棚恒温,库房防潮和物品除湿等。发热电缆可分为单导发热电缆和双导发热电缆。单导发热电缆必须形成回路,其两端为冷线,均需与温控器、电源连接。双导发热电缆本身自成回路,其一端为冷线,另一端封闭,只需一端与温控器、电源连接,所有接线都在同一端。两者相比,单导发热电缆需考虑两端连接电源,故其敷设要求较高;而双导发热电缆在施工中仅需考虑接线端连接电源即可,故其敷设要求较低,且双导发热电缆还可根据具体情况任意敷设,这增加了其地面敷设的实用性。同时,双导发热电缆中双芯线的电磁场为正反两个方向,可互相抵消,磁场中和,对人体不产生危害,故双导发热电缆的电磁辐射低于单导发热电缆。由此,本公司展开了双导发热电缆的研制。

2结构设计与选材

本公司研制的双导发热电缆应具有耐高压、耐高温、耐穿透、抗强化学腐蚀、安全可靠、100%防水渗透等性能,其抗拉、抗压强度可适合各种环境(卫生间、房间、地下室等)的安装使用,同时还应保证绝缘层的连续和使用的安全。针对上述性能要求,本公司结合IEC800—1992《额定电压300V/500V生活设施加热结冰用加热电缆》标准进行了双导发热电缆的结构设计与材料选择[2]。由于铜镍或镍铬合金丝的发热稳定性好,抗拉强度大,且可有效消除单导单发热、双导单发热电缆的电磁波辐射问题,因此该双导发热电缆导体中的发热元件采用了高性能镍合金丝。该双导发热电缆导体中的冷线导体采用了镀锡铜丝。为保证电缆柔软和弯曲性能,导体结构采用了多股导线束绞,节径比严格控制在14以内。

该双导发热电缆通电后导体发热,电缆保持在40~60℃的温度区间运行,而绝缘芯线的长期工作温度高达90℃,且同时20℃时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00MΩ•km,这对绝缘材料的性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硅烷交联聚乙烯材料的绝缘性、耐高温、耐高压、防水性、耐腐蚀等性能优越,可有效保证电气安全,避免造成漏电、人体触电等危害,同时其不含任何增塑剂和热稳定剂,故不会因长期处于加热工作状态而导致增塑剂、热稳定剂挥发,材料老化问题的产生。因此,该双导发热电缆的绝缘采用了硅烷交联聚乙烯材料。

由于聚酯薄膜可耐高温,且在挤出覆盖层的过程中不易熔融,因此该双导发热电缆绝缘芯线的保护层采用了聚酯薄膜绝缘带,它作为发热电缆的辅助层,可防止绝缘层被金属层损坏。该双导发热电缆保护层外的屏蔽层采用了重叠纵包铝塑复合带,铝带的标称厚度为0.15mm,铝塑复合带纵包重叠宽度应不小于6mm。该铝塑复合带屏蔽层不但可以保护发热电缆,防止电磁场对人体产生影响,兼具防水作用,而且还具有漏电保护功能。当发热电缆受损,屏蔽层将首先带电,一旦电流达到30mA时,漏电保护器会立即自动切断电源,以保护人身安全。

根据IEC800—1992标准要求,屏蔽层内的接地线芯的铜导体截面积应不小于1mm2,因此该双导发热电缆选择了32根0.20mm的镀锡铜绞线作为接地线。接地线与金属屏蔽必须连续接触,镀锡保证了接地线与铝塑复合带屏蔽及接线端子的良好的接触,安全性大大提高了。根据电缆的使用的环境,该双导发热电缆的护套选用了环保型聚氯乙烯护套材料。该环保型聚氯乙烯护套的绝缘性、防水性、耐高温、耐高压、耐腐蚀等性能优越,可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最终设计的双导发热电缆结构如图1所示。

发热电缆范文第2篇

关键词:自发热电缆;辐射;技术条件;工艺制造

中图分类号:TU8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 (2010)27-0008-02

0概述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对于供热采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由于可供采暖的有限资源煤和气的日益减少,以及为保护环境的限量开采,一种新的供热采暖方式应运而生――自发热电缆。自发热电缆是利用通电发热的方式为人们提供舒适的供热采暖环境一种新型电缆,同时它还可以用于高速公路化雪、机场融雪及管道伴热等场合。自发热电缆通过智能温控器来实现对地面辐射采暖系统进行分室调节,连续或间断供暖的。与传统的对流供暖方式相比,它有以下优点:舒适性强;不占用使用面积;高效节能;热稳定性好;可实现室温分室调节,按户计量收费;减少室内污染。

1自发热电缆的技术特征

自发热电缆的发热元件是由单根或多根铜镍合金丝或镍铬合金丝(绞线或束线)构成,其外有低烟无卤阻燃材料制成的绝缘层,引流线和屏蔽层位于绝缘和护套之间。根据自发热电缆内部结构的不同,又分为单导和双导电缆。这种自发热电缆的特点是: 当加上电压后,电流在自发热电缆通过,由于受到电阻的阻碍,其电能转化为热能以辐射的形式散发出来,热效率高达97%; 由于屏蔽层和引流导线的存在,与发热导体所产生的电磁场可相互抵消,对外界电器不再产生影响; 采用低烟无卤阻燃材料的绝缘层,既环保,又耐老化、耐热且抗张强度好; 因采用的温控方式,则可智能地控制自发热电缆的电流大小,实现变频地控制电缆的发热量,从而达到有效节能的目的;热量首先被水泥层或地面层吸收,再通过传导和辐射形式加热室内的物体和空气,室内温度场均匀舒适度高。

2项目产品的试制依据

自发热电缆没有现成的国家标准,可参照IEC800标准或根据用户提供的使用方面的技术要求。

3自发热电缆技术条件

3.1发热导体方案设计

针对自发热电缆,主要从发热导体、绝缘层、引流线、屏蔽及护套结构设计,各种材料选择,功率及工装模具等多方面,进行合理适用的设计。经市场调查与用户沟通后,本次根据建筑室内使用面积设计自发热电缆的种类、型号、规格、功率。设计出按总功率来确定发热导体的规格。单导自发热电缆总功率规定为奇数,每档相差200W,从300~3300W;双导自发热电缆总功率规定为偶数,每档相差200W,从600~3400W。

3.2绝缘、护套材料,引流线和屏蔽结构及参数

此结构绝缘采用交联聚乙烯挤包在导体上,对于双导电缆其绝缘呈连体的挤包在2根导体上,为扁平状。然后平行放入8根镀锡铜线其外纵包铝/塑复合带,再挤制高密度聚乙烯外护套的结构。此种结构的自发热电缆,其引流线和发热导线所产生的电磁场可相互抵消,对外界电器不再产生影响;采用的低烟无卤材料的绝缘层,既环保,又耐老化、耐热且抗张强度好。同时采用的温控方式,则可智能地控制自发热电缆的电流大小,实现变频地控制电缆的发热量,从而达到有效节能的目的。

4工艺技术要求

(1)导体:单导导体单丝标称直径0.33mm,由3根束绞而成,绞合节跟为12 mm,其导体采用NC020铜镍合金丝;双导导体单丝标称直径0.34mm,由7根束绞而成,绞合节跟为12 mm,其导体采用NC003铜镍合金丝;铜镍合金丝技术要求符合Q/ZL9企标规定。屏蔽引流线为0.4mm镀锡圆铜线。其性能应符合《电缆的导体》(GB/T3956)中第五种导体的规定。引流线的截面积应不小于1 mm2。其工艺参数及要求按制造部相关工艺卡片规定执行。

(2)绝缘:绝缘材料为硅烷交联聚乙烯绝缘料。单导绝缘标称厚度:1.2mm;双导绝缘标称厚度:1.3mm。绝缘平均厚度不小于1.2mm。如果偏差不超过规定平均值的10%+0.1mm,任一点的厚度可以小于规定的平均值。绝缘线芯的偏心度应不超过15%。其工艺参数及要求按制造部工艺卡片规定执行。

(3)引流线与屏蔽:引流线的截面积应不小于1 mm2。采用8根平行放置的0.4mm镀锡圆铜线。屏蔽采用纵绕包一层0.25mm厚的铝/塑复合带,其铝面向内、塑面向外。铝/塑复合带的纵包重叠部分宽度应不小于铝带中心线圆周长的20%。其工艺参数及要求按制造部工艺卡片规定执行。

(4)外护套:单导采用蓝色、双导采用红色高密度聚乙烯护套料作为护套。护套标称厚度及允许偏差:单导自发热电缆为1.0 mm。双导自发热电缆为0.9 mm。护套表面采用印字识别标志。内容单导为:WJN―220V―19/R 3300W 0.760Ω/m AC220V 制造厂名; 双导为: WJN―220V―18/2R 1000W 0.048Ω/m AC220V 制造厂名。

5技术难点及解决措施

本项目产品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解决措施是通过调研和与用户沟通,了解产品的结构特点,来确定机电性能保证措施,编制技术标准及试制技术文件。为保证导体合适的米电阻和电阻率。解决措施是通过选取合理的合金丝材料,并规定了它们的化学成分及含量,来实现电缆的发热性。对于发热导体采用的绞合线芯,设计计算出合理的绞合节距,使其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的节约材料。为使该电缆不对外界电器产生影响。解决措施是放入合适的引流线,使其与发热导体所产生的电磁场可相互抵消。为使电缆结构合理,设计了特殊形状的工装模具。为满足用户使用要求,便于敷设安装,把电缆的外形尺寸设计为统一规格。

6技术分析与总结

本项目产品WJN-220V-19/R单导自发热电缆和WJN-220V-18/2R双导自发热电缆,根据标准和用户要求,为保证电缆具有良好的发热功能,我们在试制过程中通过选用不同材质和性价比合适的的高电阻电热合金丝――铜镍合金丝和铬镍合金丝。从成品电缆电阻的测试结果来看,达到了预期效果。由于考虑到该项目产品自发热电缆的使用场合,及满足环保,又耐老化、耐热且抗张强度好,使用寿命长。试制过程中我们对绝缘材料进行了选择,最终采用环保型低烟无卤绝缘料――硅烷交联聚乙烯。设计出满足要求的绝缘厚度,在工艺上进行严格控制。特别是双导,为使其结构形状更合理,设计出了8字型挤出模具。使两个发热导体在连接处共用一个绝缘厚度。这样一来电缆的外径就减小了,可节约后续的各种原材料。电缆的长期工作温度为90℃,20℃下绝缘电阻不小于1000MΩ・km。从成品电缆试验结果证明了我们对绝缘材料的选取,绝缘厚度的设计都是适宜的。由于电磁效应的存在,自发热电缆必须避免对外界电器产生干扰。基于此,我们在设计和试制中,加入了引流线和具有屏蔽作用的金属/塑料复合带,使其与发热导线所产生的电磁场可相互抵消,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

用电缆加热地板的采暖方式,在我国真正运用到住宅当中的还是比较新的事情。随着人们住宅功能的创新发展,以及配套的智能温控器价格的下降,这种能为居住功能增添和谐、温馨、环保、节能、经济、适应等优越感的自发热电缆,将越来越广泛地被社会接受。通过不懈地努力,目前我们生产的自发热电缆在制造工艺技术上已属于领先水平,其技术性能和结构的稳定性完全达到了设计和用户使用要求,而且在总结分析试制中出现绝缘厚度、护套厚度、纵包金属/塑料复合带搭盖宽度及工装模具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使其制造工艺更加趋于成熟,为以后各种型号的自发热电缆的制造,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奠定了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孙德兴,陈海波,张吉礼,等.地板采暖技术推广中尚需研究解决的若干问题[D].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2002.

[2] 刘国丹,孔祥强,李峰,等.电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的实测与分析[D].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2 年学术年会论文,2002.

[3]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应用技术规程(DBJ/T01 - 49 -2000)[S].

[4]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JGJ26-95)[S].

[5]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 GJ134 -2001).

发热电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发热电缆 配电系统需要系数

中图分类号: TM2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 引言

发热电缆低温辐射供暖系统是以清洁环保的电力为能源,完全避免了传统供暖的有害气体排放、锅炉噪音和粉尘污染。并且,在原材料的选用上,采用了不含铅盐、不含增塑剂和热稳定剂的无毒材料。应用节能环保的地热电缆采暖,可实现低温辐射供暖,具有温度低(在80℃以下)、小功率及合理的波长峰值。发热电缆地暖采暖能把热量最大限度地辐射出去。热效率高、无损耗、可以作到各个房间或区域独立温度(供暖)控制。需要时开启,不需要时关闭。只要将温控器的升降温度和时间设定好即可,无需反复操作,又节能又方便,做到了合理利用电能。由于发热电缆地暖铺设在地面以下,因此节省了传统供暖的暖气中所占房间的有效面积的5~10%。扩大了住房的有效利用面积。

发热电缆地暖供暖,以电为能源,配合温控器,从而可以作到“按需供暖、按表计量、谁交费认受益”。可以做到按需供热,可随时供热,温度自己控制。每个房间都能作到“有人时启动、无人时调低温”,节能效果尤为显著。由于其具有环保、节能、使用方便等特点,在新疆等电力资源充足的地区项目中已有采用,并且部分地区的政府对于采用电采暖的项目给予特殊补贴。包括电源专线、变压器、低压电线电缆、配电盘、分户计量装置等计量设施。投入运行后还将享受电价政策优惠。本人参与设计了克拉玛依某项目的发热电缆电热采暖项目的电气设计,现就设计中得体会与大家探讨。

二 供配电系统设计

本工程为一公司搬迁改造项目,园区面积较大,含生活区,生产区、生产办公区等多个板块,其中采暖面积较大的建筑,如机关办公楼,化验楼、化验中心等,电热采暖的计算负荷都在150kW左右。由于电采暖的功率较大,与采暖建筑内其他建筑用电的总和大体相当,且园区内采暖建筑较多,总和功率较大。考虑到采暖的政府专项补贴,设备投资和电能计费等因素,在园区内设置采暖专用的配电变压器。此变压器专用于电热采暖,与生产生活用电分开,在非采暖季节可以将变压器停用,可以节省业主的基本电费,也有利于管理。在单体建筑内,分别设置采暖和建筑用电的配电系统,使二者分开。

建筑物内发热电缆电热采暖的配电系统供电电压选择,按照《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JGJ142-2004)规定,供电负荷大于12kW宜采用220/380V三相四线制供电。本工程采暖的供电负荷都较大,采用380V三相四线制供电,电缆采用等截面四芯铜芯电缆。多根发热电缆组成的采暖系统,在接入AC220V/380V三相系统时应使三相平衡。在配电回路设计时,可参照《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第10.7.8条关于照明回路单相配电电流不宜大于16A的规定,发热电缆电热采暖每个单相配电分支回路用电负荷也不宜超过3kW。发热电缆电热采暖系统配电分支回路一般为单相配电,因此,相互分配一定要保持均衡,最大相负荷电流不宜超过平均值的115%,最小相负荷电流不宜小于平均值的85%。

发热电缆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电气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和《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中的有关规定。配电箱应具备过流保护和漏电保护功能,每个供电回路应设带漏电保护装置的双极开关。根据IEC规范(515-1989)建议,每一发热电缆线路应相配采用30mA对地漏电开关作电工保护。发热电缆的接地线必须与电源的地线连接,《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JGJ142-2004)第3.10.6条规定,发热电缆的PE线必须与电源的PE线连接,为强制性条文。

针对本工程专设采暖专用变压器的特点,在电力室高压出线侧设置复费率总电表,用于园区总得采暖电费计量。可以按时段以不同的优惠电价计费。在每个建筑采暖总箱设置普通三相电表,用于园区各单位的经济核算。

三 负荷计算

建筑工程发热电缆电热采暖电功率一般根据暖通供热需要配置,考虑工程所在地的气候条件及建筑物节能保温性能的影响,通过采暖热负荷计算确定发热电缆地暖的功率,按目前建设部规定的民用住宅达到建筑物节能65%,公用建筑达到50%的要求,在保温性能较好的情况下,具有电采暖集中控制系统的工程推荐安装功率为65~80W/㎡,一般选择发热电缆规格18W/m。提高安装功率(90-180W/㎡)会提高室温提升速度和维持较宽的温度控制区间(16-35度),满足不同的人的需求和舒适度,但会增加电网的初始投资,安装功率偏低则相反。针对不同的建筑和用户应做适应调整。

电热采暖计算负荷采用需要系数法,需要系数根据《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第五页表1-2所示,民用建筑设备集中式电热器需要系数为1,功率因数为1,分散式电热器需要系数为0.75-0.95,功率因数为1,针对上述规定,按照分散式电热器进行选择,楼层分箱需要系数取0.9,建筑物总箱需要系数取0.8。

电采暖需要系数的选取,相关文章也有不同的见解。部分专家经过实测,乌鲁木齐的部分采暖建筑的实际需要系数在常规情况下,冬季室温22度时的需要系数为0.45。需要系数的取值,也应当根据当地的室外温度,室内温度的要求综合考虑。本项目在克拉玛依,冬季的气温较乌鲁木齐低,常有严寒天气发生。且考虑到不同人群对舒适度温度的要求不同,故按照手册要求进行取值。

发热电缆属于纯电阻性负载,根据手册数据显示,其功率因数为1,在配电系统设计时,采暖专用变压器不需要设置无功功率补偿装置,不用进行无功补偿。

四电气设计与设备安装

根据采暖热负荷提供的设计资料,确定相应的电气负荷,并且控制每个配电箱的控制回路数。使每个箱体的出线回路数不要太多,给管线预埋造成困难。配电箱应设置于操作检修方便,出线方便,便于管理的地区。根据发热电缆布置图,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选定温控器接线盒的暗装位置,将暗盒委托土建专业人员进行安装预埋。根据发热电缆的双导线根数并结合地温型温控器的形式和位置确定埋管数量,将暗管委托土建专业人员进行暗装预留。温控器需选用双感温或地面温度传感型的,地面温度传感器可以控制发热电缆的运行,以保证地面温度的安全与舒适;感温探头放在两根电缆中间的位置,并用扎带与钢丝网固定;在墙壁垂直于水平地面1400mm左右安装,温控器一般可安装在与房间灯开关的并列位置;并要做好成品保护措施,避免以后操作造成意外损坏。

五现场检测

安装完成后,在浇注混凝土填充层之前,必须进行发热电缆测试及交接试验。试验标准按照《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规定进行,检查每根电缆的标称电阻和绝缘电阻,进行直流耐压试验,确定发热电缆无断路、短路现象。如有通电条件可检测发热电缆的发热效果。

测量出标称电阻后,将测量值与标称电阻比较,偏差值应在-5%-10%之间,然后与所选产品的功率比较,偏差应在±5%之内。测量绝缘电阻时,发热电缆的线间、线对地间的绝缘电阻值必须大于0.5兆欧。

六结束语

电热采暖属于今年推广的新技术,在设计安装等方面,设计规范的要求并不是很多,在设计中还需要多方的探讨。本文结合实际工程并参考其他文献写成,希望对他人设计有所帮助。

参考资料

发热电缆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发热电缆 融雪 除冰

1引言

北方地区冬季气候严寒多雪,建筑屋面积雪多倚靠人工清除。但大型公建屋面积雪由于建筑造型或结构等种种原因,无法人工清除,屋面积雪基本存留至春季,依靠气温上升融雪。春融时节,北方地区昼夜温差较大,日间雪融水在夜间重新冻结成冰。人工清雪除冰危险性较高且效率低下,常无法及时清雪除冰,故屋面檐口处常形成巨大冰柱。随着气温继续升高,冰柱会自行脱落。这一期间,雪水可能会造成屋面面层剥落,增加屋面维护工作量;另一方面无法及时清除的冰柱脱落并可能对行人人身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

目前广泛采用的除雪方法基本为化学融雪法和热力学法。化学融雪法(即撒盐或者其他化合物)腐蚀性较强且破坏土壤生态环境;热力学融雪法受到热源形式(锅炉房、地热、太阳能蓄热等)限制较大。上述几种融雪技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由于自身特点及屋面结构形式的限制,或不适用于屋面融雪除冰;或虽可用于屋面融雪除冰,但成本高昂,难于推广实施。

发热电缆,是以电力为能源,利用制成电缆结构的合金电阻丝进行通电发热,来达到采暖或者保温的效果,通常有单导和双导之分。1926年欧州开始生产发热电缆,发热电缆在我国最早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初。发热电缆具有安全、寿命长、发热量可控、环保等优点,起初主要应用于管道保温、道路防冻等工业领域,后来逐渐推广到民用领域。发热电缆法作为彻底去除冰雪方法的一种,能源供应充沛,特别是冰雪时间长,强度大的北方地区,还是具有很大的适用性。发热电缆的优点避免了化学融雪及传统热力融雪的缺陷,具备较好的应用于屋面融雪除冰的技术条件。

2工程实例

下面以北方某火车站站房天沟融雪及风雨棚檐口除冰为例,介绍发热电缆在上述大型公共建筑屋面融雪除冰中的应用。该站房主体部分屋面高度22m,面积约2900m2,轻钢结构,设有天沟,天沟宽0.4-0.5m;站房主体两侧均设裙房,裙房部分屋面高度16m,面积1000m2及1700m2,现浇钢筋混凝土板结构。风雨棚为站台无柱式,跨距20m,轻钢结构,面积约7000m2,单坡排水。为降低雪融水对轻钢屋面腐蚀作用及避免风雨棚檐口挂冰伤人,设计考虑在主体结构屋面天沟及风雨棚檐口敷设发热电缆实施融雪除冰。

配电系统如下图示,智能型电子温控器及传感器确保了以最小的耗电量取得最理想的效果。该系统传感器和温控器的配合使用能精确自动测量天气状况从而在最适当的时问开启及关闭电源。

2.3发热电缆布置

发热电缆线功率一般10-20W/m,融雪时单位面积耗热量建议选择200-250W/m2。冰雪融解系统的耗热量计算应考虑以下因素:安装地点、安装方式及面积。根据电热缆铺设地区及融解速度,研究表明单位实际安装面积耗热量范围可取175~250 W/m2。可选两种冰雪融解电热缆:额定功率20W/m单导线电热缆; 额定功率17 W/m双导线电热缆。

.4敷设方式

发热电缆用于采暖时与低温水地板辐射采暖敷设方式相同,有回折型,平行型,双平行等;用于管道伴热时多采用波浪式,直线式及螺旋式。

由于发热电缆用于融雪时单位面积热功率较大,且所敷设区域多为狭长带状,故多根据敷设区域长度采用一根或多根发热电缆平行型敷设,如图三示

目前,火车站风雨棚形式多为大跨度轻钢结构的(站台)无柱风雨棚。若风雨棚屋面设有天沟(有组织排水),则除天沟内设发热电缆外,檐口至区域天沟仍需设发热电缆,如图四;若风雨棚屋面采用散排方式排水,则仅在风雨棚檐口敷设发热电缆即可达到除冰目的,如图五。

3 发热电缆用于屋面融雪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

3.1发热电缆用于屋面融雪除冰的优点

(1)发热电缆加热法冰雪融解系统应用范围广,可应用于任何要求无冰雪的地区。

(2)发热电缆加热法冰雪融解系统融雪及时迅速,效果明显;可以有效地保障工作地区安全,保障行人地区安全,节省清雪时间及精力,保护环境。

(3)发热电缆加热法冰雪融解系统控制简单,响应迅速。系统传感器和温控器的配合使用能精确自动测量天气状况从而在最适当的时间开启及关闭电源,能够确保以最小的耗电量取得最理想的融雪除冰效果。

(4)发热电缆用于屋面融雪时,敷设深度浅,安装简便快捷。发热电缆热量可很快传递,能源利用效率较高。

(5)发热电缆出现故障时,定位修复过程简单迅速。发热电缆受破坏后,可用探伤仪器立刻确认故障位置,随即该区域上的覆盖、保护层除去,剪取受损部分线缆,再将线缆联接起来并用特殊的修补材料绝缘,修复过程简单,迅速。

3.2存在的问题

(1)发热电缆加热法冰雪融解系统虽然有诸多节能措施,但长期运行耗能仍相对较大,运营费用相对较高。

(2)系统的初期投资相对较大。

(3)由于发热电缆长期工作于自然那环境中,系统对电缆防水性、耐候性及强度要求较高。

4结论

现有多种除冰雪方法,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情况,应选择采用不同除冰雪方法。发热电缆加热法融雪作为彻底去除屋面冰雪的一种方法,适用范围广、融雪及时迅速、效果明显;可以有效地保障工作环境安全,保障行人安全,可以节省人员清雪时间及精力,在合适的地区值得尝试和推广。

发热电缆范文第5篇

关键词:采暖;发热电缆;温控器;分户计量

1 工程概述

龙潭路住宅小区位于北京市东城区龙潭湖附近,工程总用地面积3379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8312平方米,共计7幢住宅楼,均为全现浇钢混结构,地上7层,地下1层。

该住宅区共有A、B、C、D、E、F六种户型,均为三室两厅二卫,套内建筑面积从112平方米到156平方米不等,主力户型为A户型,见图1(略)。

住宅均采用电采暖,以低温发热电缆地板辐射供暖为主要方式,卫生间添加电暖气辅助采暖,预留电源插口。居室、客厅温度均要求可进行自动编程调节。

2 设计参数

室外设计参数(略)

室内设计参数(略)

建筑物护结构

外墙:180mm厚现浇钢筋混凝土墙,挤塑板外保温,传热系数0.30 W/m2・K;

外窗:进口保温窗,气密性等级Ⅱ级,中空双层玻璃,传热系数K=2.5 W/m2・K;

屋顶:80mm挤塑保温板;

3 供暖热负荷计算

(略)

4 系统设计

4.1 低温发热电缆的选择

4.1.1 发热电缆作为电热式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决定着这种采暖方式的安全、舒适和使用寿命。由于发热电缆在外套温度(不高于60℃)限定后,其发热量大小取决于发热电缆外径,此外,发热电缆外径还与产品结构、质量密切相关,因此,本着“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在其它指标相同的情况下,我们优先选择外径大的发热电缆。

4.1.2 由于发热电缆的热线不能直接和温控器或配电接线盒连接,必须通过增加冷引线端来实现。因此,为方便安装,生产厂家通常在发热电缆产品出厂前将发热电缆预先连接上一定长度(一般为2米左右)的冷引线,并按连接的发热电缆长度不同(发热量与其呈线性关系)划分为各种规格,供工程上直接安装。生产厂家将其称为“发热电缆组件”或“组件式发热电缆”。

4.1.3 发热电缆与冷引线之间的连接处理方法一般有明露接线板连接和隐式拼接两种,后者是厂家在生产时将发热丝与冷导线焊接后,冷、热线的外部构造(绝缘层、接地线、全金属屏蔽层和外套)采用完全一体化加工,使发热电缆的防水、安全等性能最为可靠,这种技术目前是耐克森发热电缆的独家专利技术。

4.1.4 经过综合全面的计算经济性比较,最终本工程选用了TXLP1型组件式发热电缆,其单位长度发热量有15.6W/m和9.2W/m两种。以A户型中间层中间单元为例,其每个房间的具体型号如表2。

表2 A户型中间层中间单元发热电缆选型表

房间名称 发热电缆型号 房间热负荷(W)

餐厅(含厨房、北阳台) TXLP1/1750/17 1576

起居厅(含走廊) TXLP1/2600/17 2075

主卧室(含主卧卫生间) TXLP1/1340/10 1115

北卧室 TXLP1/1750/17 1639

南次卧(含2#卫生间) TXLP1/1070/10 536

4.1.5 发热电缆敷设。发热电缆敷设,需根据具体房间的热负荷分布、房间使用功能,按照热舒适性最好的原则综合确定,主要采取了疏密结合,集中在房间中央、外墙、外窗附近的敷设理念。此外,由于发热电缆采暖与低温热水地板采暖的区别之一是发热电缆单位长度所散发的热量恒定,因此,所有发热电缆均采取施工更方便的直列型敷设方式。

餐厅:洗手盆下及落地家具地面下不敷设发热电缆,此外,由于该房间的热损失主要集中在北面门窗、外墙及进户门处,因此在以上地区敷设电缆较密;

厨房:灶具下面稀疏,而靠近北面外墙和外窗的地区密集;

起居厅:这是人员长期停留区域,由于其面积较大,而且东西面墙约1米内的区域一般都要搁置沙发和落地家具等,室内走道基本没有热损失,因此,这些地区稀疏,房间中央、南外墙和外窗附近密集;

卧室:由于卧室沿墙周围一般都要搁置家具和床具,因此集中将发热电缆敷设在房间中央和靠近外墙、外窗的地区;

卫生间:其特点是实铺面积小,在浴盆、座便器、面盆、淋浴屏下面不敷设电缆,而集中密敷在人体活动区域。

4.2 温度控制方案

4.2.1 低温发热电缆地板辐射供暖方式的一大特点是非常易于实现分户、分室温度控制,温控器就是实现这项功能的执行元件,其作用是调节温度,控制系统工作状态。按感温对象不同分为室温型、地温型和双温型;按温度显示方式不同分为电子式和数码式。

本工程经与建设单位协商后最终选择了可自动编程控制的室温型温控器。

4.2.2 本工程根据建筑专业的居住设计理念,并按建设单位要求,尽量减少温控器数量,从而控制投资,确定了主要房间均采取分室调节的温度控制方案,以A户型为例,具体如下:

餐厅设一个温控器,连带控制厨房和生活阳台;

起居厅设一个温控器,连带控制室内走廊;

主卧室设一个温控器,连带控制主卧卫生间;

其余卧室各设一个温控器独立控制。

4.2.3 温控器不应安装在外墙上,要求远离热源、气源、水源等,能够正确反映室内空气温度,避免阳光直射。

4.3 地板构造

在建筑物地面结构层上,首先铺设高效保温材料及聚脂真空镀铝膜,起到隔热和均匀散热的作用,之上铺设焊接钢丝网,然后将发热电缆按设计确定的间距固定在钢丝网上,再填充豆石混凝土垫层(标号不小于C20),经养护达标后做地面面层,面层可采用大理石、瓷砖、复合木地板等。

4.4 绘制施工平面图

图2 A户型发热电缆平面图

5 运行情况反馈及分析

作为一种新型采暖方式,采暖运行费用是人们关注较多的重要方面。因此,本工程应建设单位的要求,由工程监理方和中房新技术中心联合,在2002年1月份进行了小区4#楼2单元进行了运行效果及耗电量测试,以下是测试情况记录:

5.1 测试方式

5.1.1 同时对4#楼2单元2、3、4层进行通电供暖测试,以3层采暖效果、运行费用为准。

5.1.2 测试方法:边单元:通过温控器将室温设定为恒温20℃。

中间单元:通过温控器进行编程控制,使其经济运行,程序设定方式为周一――周日23时――6时为值班温度15℃;

周一――周五9时――15时为值班温度15℃;

其余时段为舒适温度18℃。

5.2 测试结果

5.2.1 边单元

17天室内平均温度21.2℃,共耗电1709度,平均每天运行费用为1709*0.393/17=39.5元,测试期间室外日平均温度约为0℃,如室温设置为18℃,则每天运行费用为39.5*18/21.2=33.5元。

5.2.2 中间单元

15天共耗电1088度,平均每天运行费用为1088*0.393/15=28.5元。

5.3 结果分析

5.3.1 采暖效果:由上表可知,测试间温度满足设定值,能够达到舒适采暖效果。

5.3.2 测试条件与正常入住条件的差异及不利因素的影响。

测试间门窗缝隙及卫生间门窗为临时封闭、外墙保温板外侧抹灰等工序未完成,冷风渗透、侵入量大。

测试间内门未安装。

楼梯间未封闭,冷风渗透、侵入量大。

新建建筑室内工况比较潮湿。

综上所述,测试条件与正常入住条件(即设计条件)存在很大差异,综合考虑上述不利因素,测试条件下热负荷比正常入住条件下约增大25%-30%,即正常热负荷约为测试条件下的77%-80%。

5.3.3 测试时段影响:此次测试时段为冬季较冷时段,因此整个采暖季的日平均采暖费用约为测试期间的80%。

5.3.4 有利因素。

地面装饰层(地砖、复合地板等)未铺装。

日照得热因素使耗电量减少。

正常使用时床、柜等家具遮挡现象未发生。

以上因素导致正常使用时负荷比现有情况下约增大15%。

5.3.5 暖冬影响。

测试期间室外日平均温度约为0℃,北京市冬季室外日平均温度约为-1.6℃,按室内维持室温18℃考虑,则正常采暖季运行费用应增加1.6/18=9%。

综上所述,采暖费用估算为:边单元:33.5*0.8*0.8*1.15* 1.09*125天/146.9 m2=22.87元/ m2/采暖季;中间单元:28.5*0.8* 0.8*1.15*1.09*125天/146.9 m2=19.46元/ m2/采暖季。

5.4 测试结论

综上所述,龙潭小区在正常入住条件下,维持室温18℃时,发热电缆采暖系统的运行费用约为22.87元/ m2/采暖季,如果采用程序控制节能运行时运行费用约为19.46元/ m2/采暖季,可节能15%左右。

6 结语

从用户反馈回来的信息,发热电缆低温辐射采暖的确是一种舒适卫生、调节方便的新型采暖方式,非常适合在环保要求高,电力发达的地区进行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

[2]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1/891-2012].

发热电缆范文第6篇

关键词:发热沥青混凝土发热带融雪化冰

中图分类号:TF526文献标识码: A

1、概述

在寒冷的冬季,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路面因降雪而积雪结冰时,道路畅通和行车安全都受到了严重影响。交通事故多有发生,甚至造成交通瘫痪和高速公路关闭,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带来了极大的影响[1]。现阶段国内外普遍采用撒融雪剂的方法来降低冰点、使冰雪融化,此种方法虽然具有价格便宜、化冰融雪效果好等特点,但负面影响非常巨大。融雪后的盐水对基础设施(桥梁、道路、停车场、地下管线、汽车等)和自然环境(植被、地下水等)都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目前国内外对导电混凝土的研究已近10年,研究了各种可能的导电混凝土,基本方法就是在混凝土中掺入各种导电介质,如碳纤维、石墨、钢渣等,发热效果不太理想[2]。本文将市面上已经成熟的发热带埋设在沥青混凝土中,利用通电后发热带的热量来融雪化冰,并取得了较好的融雪化冰效果。

2、发热功率的确定

发热功率越大,单位时间内热量就越多,沥青混凝土路面温度上升的速度越快,这对减少预热时间和提高融雪效果是有利的[3]。但采用较大的铺装功率不仅将大幅增加发热系统的造价,且有可能使实际的发热量大于融雪化冰需要的热量,造成能源的浪费。铺装功率过小,则有可能使沥青混凝土路面温度上升的速度太慢,预热时间过长或不能达到融雪化冰的要求,不能使雪及时融化。所以应考虑在保证融雪化冰的前提下,尽量减小铺装功率,以便节约能源。具体采用的铺装功率的大小应根据发热系统所在沥青混凝土的厚度、密度、比热、导热系数的大小,环境温度、风速、融雪温度及预热时间的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4]。

本文根据发热带的功率和融雪化冰的要求,确定发热功率为320 W/m2。选用功率为40W/m的发热带,则发热带间距为10 cm。设计的发热系统如下图所示。

3、降雪等级确定

在气象学上,降雪等级划分的非常明确,它与降水等级是不同的。测量降雪量的基本仪器与降水量相同,有雨量器和雨量计两种。降雪季节将储水瓶取出,换上不带漏斗的筒口,雪花可直接收集在雨量筒内,待雪融化后再读数,也可将雪称出质量后根据筒口面积换算成毫米数。降雪等级对应的具体量等级是将24小时内的降雪融化成液态水后的测量结果。具体降雪等级如表1所示

表1 降雪等级划分表

小雪 中雪 大雪 暴雪

水平能见度表示(米) ≥1000米 500~1000 <500

积雪深度表示(厘米) <3 3~5 ≥5

降雪量表示(毫米)

(24h融化为水) 0.1~2.4 2.5~4.9 5.0~9.9 ≥10

4、模拟雪用冰质量的计算

由于做实验时为夏季,西安的气候在25℃~35℃之间,没有条件得到自然雪,不可能在野外做融雪化冰的实验,只能在实验室利用冰柜模拟实验,且冰柜只能模拟环境温度,不能模拟自然的下雪。所以本文的融雪化冰实验是以碎冰来代替雪,通过计算特定质量的雪需要融化的热量。再以同等热量反推可以融化冰所需的质量,将冰粉碎后洒到试件上来观测融雪化冰的效果。

5、撒“雪”量的控制

首先确定下雪等级,不同下雪等级的雪量差别很大,且每一级都是从小到大的范围。取小雪或雪量太少则不能反映实际情况。取大雪或暴雪则又脱离实际情况(大雪或暴雪则整个交通全部瘫痪,实验就没有意义)和造成融雪效果不佳,增加功率就增大了工程造价。所以以中雪极大值来控制下雪量。这样既可以保证工程造价,同时也能满足觉大多数下雪情况。

6、撒“雪”过程

首先将发热沥青混凝土试件在冰柜中-5℃条件下冷冻10小时以上,使整个沥青混凝土试件的温度全部达到-5℃(通过内部传感器可获得数据)。将冷冻好的冰块用碎冰机粉碎,在冰柜中-5℃条件下过1.18mm筛模拟下雪。用减量法将特定质量的碎冰渣均匀的分散到发热沥青混凝土试件表面,如下图所示

6、融雪化冰实验过程

“雪”撒完后即开始通电加热,在融雪过程中,冰柜的温度一直保持在-5℃。

(1)从开始加热到40分钟,三个位于发热带正上方的传感器首先达到0℃以上,说明发热带正上方的沥青混凝土温度上升的最快。

(2)从开始加热到45分钟,混凝土试件中四个发热带正上方出现了如图所示的热融带,再次证明了发热带正上方的沥青混凝土温度上升的最快。

(3)从开始加热到1小时10分钟,雪已经融化了大约2/3。

(4)从开始加热到1小时20分钟,所有传感器已经完全超过了0 ℃,说明“雪”已经完全融化。由目测观察也证明了雪的融化(只有少量缝隙中的雪没有融化)。如下图所示

7、结束语

从本文实验数据可知,将发热带和沥青混凝土相结合,制作的导电发热混凝土从开始通电发热,到40分钟的时候“雪”就开始融化,1小时20分钟时就已经全部融化完毕,说明此种融雪化冰效果是完全可行的。

参考文献:

[1]唐相全,李卓球等.导电混凝土融雪化冰机理分析,混凝土,2001(7): 8-11

[2] Sherif Yehia, Christopher Y Tuan, David Ferdon et al. Conductive Concrete Overlay for Bridge Deck Deicing: Mixture Proportioning,Optimization,and Properties. ACI Materials Journal, 2000,97(2): 172-181

[3] 张炳臣,刘淑敏.冬季道路除雪方式的探讨.山东交通科技,2004, 1: 76-77

发热电缆范文第7篇

【关键词】住宅建筑;发热电缆采暖系统;电力负载调配器;温控器;计算负荷;居民用电负荷曲线

1.提出问题

由于我国电力长期紧张,而电采暖方式又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因此电采暖一直被视为昂贵的采暖方式。但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电能供应已经十分充裕,电采暖方式由于方式灵活、安全可靠,已经成为一种可以被接受的采暖方式。但是,传统的电采暖方式需要增加电网容量。据此,本文讨论一种新型的电采暖方式:发热电缆电采暖系统。在住宅建筑中,采用这种新型的电采暖方式而不必增加供电系统的容量。

2.分析问题

2.1 系统介绍

下面先介绍一下这种新型的发热电缆电采暖系统。系统包含:加热电缆,温控探头,温控器,电力负载调配器。加热电缆敷设在住宅的混凝土垫层中,是工作导体。加热电缆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加热整个房间。温控探头也埋在混凝土垫层中,感应房间地板的温度,将温度表示为电信号传给温控器。每个房间设置一个温控器,温控器控制加热电缆的工作。温控器将温控探头传感的数值和用户设定的温度值相比较,地板温度低时启动加热电缆工作,温度高时停止加热电缆工作。若干个温控器串联在一起,接在住户配电箱内加热电缆系统专用的配电回路(以下简称专用回路)上。电力负载调配器的作用是监测住户配电箱内除专用回路外其它所用回路的功率,当这个功率大于某个预设值时(例如1000W),立即切断专用回路的电源,所用的加热电缆停止工作。一个房间内的系统设置见图一:

2.2 单位功率

下面分析一下这个系统为何能够不增加电力系统的容量。

作为基本数据,我们先确定一下住宅的电采暖功耗。按照国家节能要求,最冷月份保定市建筑物采暖最高能耗为13w/m2。我们不妨取实际值为12w/m2。众所周知电热的效率接近100%,所以我们可以设住宅采暖耗电量为12w/m2。在实际设计中,我们每平方米敷设48w的发热电缆,这样每个发热电缆每天运行6个小时即可满足采暖要求。

2.3 供电系统容量

若想电力系统不增容,我们需要保证在住宅配电箱、住宅干线系统及住宅变压器三个地方均不增加电力设备的容量。

先谈谈住宅配电箱,为方便说明,以一个室内面积80 m2的住宅为例。(建筑面积大概100m2)通常这类住宅通常每户负荷按5KW设计。而住宅的采暖电功率为3.84KW,所以单纯的电采暖不存在过负荷的情况。但是,所有电气专业人员都知道:住宅内还有其他的大功率用电设备,如电热水器、电磁炉等。如果这些大功率用电设备和发热电缆同时运行,就可能出现过负荷的情况。不过,我们也由这样的经验:在采暖季节,住宅内的大功率用电设备通常只会短时间运行。例如,电淋浴器一天只会运行一两个小时,厨房内的电器也只会在做饭时间使用等等。住宅内是没用长时间运行的大功率电器的。住宅大部分时间内的用电量(例如冰箱、照明等常开设备的用电)不会超过800W。因此,我们只要保证电热系统不和其他的大功率设备同时运行就能保证住宅配电箱的电气设备在额定功率内运行。电力负载调配器就起到这个作用。电力负载调配器监测住户配电箱内除专用回路外其它所用回路的功率,当这个功率大于某个预设值时(例如1000W),立即切断专用回路的电源。这样,住宅配电箱内的总负荷就不会超过额定负荷。而电热系统每天只需运行6个小时就能满足采暖的要求。这个运行时间是很容易保证的。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增设电力负载调配器后每套住宅的计算负荷均不变。

下面再讨论一下住宅干线系统的情况。通常负荷计算我们按以下公式计算:

Pjs=Kx·Pe。(式中Pjs为计算负荷,Kx为需要系数,Pe为额定负荷)

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每一个温控器彼此间是相互独立的,所以每个温控器可以看做一个独立的用电设备,而每套住宅至少要安装四个温控器,也就是说可以把一套住宅看做4个独立的设备。我们知道,对于住宅建筑的需要系数,住宅套数越多,Kx越小。独立的设备数多了,住宅的Kx就可以取得更小。我们还可以看到:设置有电力负载调配器后,每套住宅的Pe值是不会增加的。因此Pjs不会增加。所以住宅干线系统也不必增加。

我们也可以换一种更加直观的方法来讨论这个问题。一个典型的住宅楼的居民用电日负荷曲线见图一。(整各小区的负荷曲线相类似)图一是按照每一个小时分为一个时间段绘制出的负荷曲线,各个时间段内的矩形段表示本时间段功率的大小。功率最大的一个时间段我们定义为参考值,这个功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计算功率。各个时间段都表示为和计算功率的百分比。从图中可以看出一个住宅楼的电力设备只有三四个小时是高负荷运行的,其他的时间均是低负荷运行。而由于我们在发热电缆系统中设置了电力负载调配器,并且把一套住宅分为数个独立的采暖单元。因此,发热电缆系统只是增加了用电低谷时期的用电量,所以无需增加干线系统的用电容量。

对于变压器来说,情况和住宅干线相类似,这里不再重复。唯一需要说明的是,变压器的容量是以导体温升引起的绝缘体的老化来决定的,而采暖季由于环境温度低于常温20℃,导体工作时的实际温度要低于额定值。所以变压器的实际容量要略大于额定容量,即变压器有一定的过负荷能力。从这点看,增加发热电缆采暖系统后,住宅变压器就更加不必增加容量了。

3.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住宅建筑中增加这种新型的发热电缆电采暖系统后,并不增加供电系统的容量。这样我们可以按照传统的方式考虑住宅的供电系统的容量。这样可以节省电力系统增容带来的相关费用,从而降低了建筑造价。这各问题的解决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 组编 中国电力出版社

[2]《工厂常用电气设备手册(上、下册)》 中国电力出版社

作者简介:

发热电缆范文第8篇

关键词: 电热地采暖; 设计; 施工

中图分类号: TU2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6-0189-03

地热电采暖在热负荷计算、供电线路设计、施工要求,以及在材料设备选用等方面,需要设计、施工人员给与重视。地热电采暖作为一种新型的采暖方式,引入国内,已经历相当一段时间。人们从认识到使用,也经历数载。电热地采暖的优略正被人们逐步认知。在此,本人将自己在电热地采暖的实际施工中的认识和理解,提出来供各位参考借鉴。

地热电采暖作为一种新型的采暖方式,引入国内,已经历相当一段时间。人们从认识到使用,也经历数载。电热地采暖的优略正被人们逐步认知。在此,本人将自己在电热地采暖的实际施工中的认识和理解,提出来供各位参考借鉴。

鉴于电热地采暖作为一种相对较新采暖形式,在计量上和使用中,有特殊之处,如图所示。因而,在施工图的图纸设计上,特别需要重视建筑热负荷量的计算、电力系统的设计计算,以及重要部位的节点做法设计。发热电缆已被更先进的电热膜地暖取代。但安装做法是基本一致的。电热地暖施工前必须编制施工技术方案,并交付甲方施工管理人员和现场监理审核,提交产品检验报告和合格者以及担保保险书。

一、热负荷的计算

在这方面,计算方法与普通采暖的热负荷计算区别不大。由于是采用地板散热形式,在室内热空气的循环系数、围护结构系数上的取值是可以大胆一些的。电热地暖热负荷在专业计算的基础上要求附加15%-20%的安全余量,这个安全余量充分考虑不可预见负荷以及发热元件功率衰减等因素。

在这里需要提醒各位的是,建筑形式的选择,对于地热电采暖的使用效果、设计方案、系统造价等等,影响巨大。对于从事专业设计的设计人来讲,在系统的选择上,往往忽略与建筑设计的技术交流;而建筑设计为保证建筑效果,在对于机电系统设计上,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导致机电系统设计时,不得不迁就建筑状况,使机电系统功能很难有效的发挥,最终机电设备在实际安装和使用上的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

这方面的教训,笔者深有感触。机电系统选型,一般在扩初设计阶段中完成。但到了施工图设计时,建筑设计尤其是住宅项目的设计上,为了外立面的效果,机电系统的设置成为“配合”设计,对于地热电采暖来讲,建筑的净空高度、门窗比、保温材料的选用,都是直接影响电热地采暖系统方案设计,需要专业设计师给与高度重视的,我榆林暂时实施50%节能标准,若实施65%节能标准,电热地暖的价值更能被人们接受和认可并主动采用。

二、电力系统外线容量计算

此问题相当关键,直接导致开发商对项目机电系统的成本控制,以及与市政电力系统的配套设计。在此问题上,由于传统专业申报、设计、审批等程序的影响,和电力部门从自身安全、效益的角度,对电热地采暖的外线容量设计上,相关的专业设计人员一般采用比较保守态度,常常会导致相关设计单位在对于电热地采暖外线电力容量的计算上,不得不“安全第一”谨慎有余。

实际上,在住宅项目电力负荷计算不断增大的今天,消化冬季采暖用电负荷,已经成为可能。首先,在冷、热负荷当量计算中,夏季制冷与冬季制热的电负荷量以基本接近,利用盛夏季节的制冷电力负荷,满足冬季采暖制热电力负荷,不失为一个填平电力系统中用电峰谷现象的首选良策。

依据电采暖生产厂家的介绍,结合一些实际项目,一般来讲,室外电力系统外线容量,就十五万建筑平米的住宅项目来讲,如采用地热电采暖,电力系统外线的造价,比原电力系统设计造价增加1.5倍左右。但与其他形式的采暖方式和系统,在初始投入及运行维护的费用投入上,电系统的费用增加量的经济性、时效性还是具有一定的优势。

三、室内电力系统的设计

从目前生产厂家提供的资料来看,地热电采暖系统的户内配电箱的控制回路上,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设计。

目前在北京、西安、榆林的市场上,电热地采暖的电缆和电热膜采用固定发热功率,由发热电缆的长度和电热膜的片数决定采暖时消耗的总热负荷值。由于是电缆发热,其热效率较高,一般可达94%以上,电热膜热效率竟高达99.6%以上,因而在室内强电回路设计上,根据采暖热负荷值,直接计算支路电量消耗功率,进行供电回路上的设计。只是在配电间或楼层强电间,按相关规范要求考虑同时使用系数的选取,注意商场和办公以及住宅同时使用系数是不同的,注意变压器容量的选择。同时使用系数应严格按照厂家出厂样本说明书和电热地暖地方标准选用,待2011年1月1日国家标准开始执行时,应严格按照国标执行。

四、施工做法考虑

这方面主要在于卫生间、厨房的设计上,将会影响器具的安放、室内高度的调整和机电管线的布置。一般来讲,电热地采暖在卫生间、厨房内的使用效果,要比其他房间使用地采暖更为重要,而这些房间内,使用的机电设备较多,机电综合管线、天花吊顶、地面布线、室内温度控制、设备运行控制等等,均需设计者给与考虑,尤其是温控器的安装选择和位置。由于发热电缆和电热膜在厨房和卫生间设置受到防水层的影响,一般建议采用防水型吸顶辐射板,也采用温控器控制。

其次,室内标高净空的控制也是相当重要。由于发热电缆安装在混凝土保护层内,而且有隔热层,对于室内整体标高必然受到影响,室内建筑设计人员一定要给与相当的重视,留出装修余量,保证最终室内设计意图和效果的实现。

总的来讲,设计工作的考虑深度与否,直接影响施工和使用的效果。在地热电采暖的设计上,相互专业的配合和协调尤为关键:建筑、结构、电器、给排水、装修等等,均需认真考虑。电热膜地暖影响要比发热电缆小一些。

经过设计人员的掌控和协调,齐备详实的施工图,能够给施工按质按量的完成提供良好的先决条件。要想保证地热电采暖的优势有效发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支撑网的选择

电热地采暖的支撑网保温材质的选择,是整个系统运行效果的重要保证。支撑网保温材料的主要作用在于:固定发热电缆铺贴电热膜;防止热量向下层流失;

由于地采暖采用的是将发热电缆或电热膜埋于混泥土的保护层中,通过处在混凝土中部的电缆或电热膜散发热量。安装电缆时,电缆位置过高,直接接触电缆散热表面的几率越大,易形成散热不均的表面,影响使用过程中的舒适,电热膜敷设于地板面层下和面层下的垫层内,影响室内温度提高速度,建议优先采用地板面层下,垫层上。发热电缆或电热膜埋于混凝土的保护层中,通过处在混凝土中部的电缆或电热膜散发热量。安装电缆或电热膜时,电缆或电热膜位置过高,直接接触电缆散热表面的几率越大,易形成散热不均的表面,影响使用过程中的舒适度;安装电缆位置过低,热量向下散失量增加,隔热层隔热负荷加大,对隔热层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相当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隔热层的正常作用的发挥,从而影响独立户型整个采暖的费用支出。

实际施工中,在浇筑混凝土保护层时,支撑网不仅要固定发热电缆,还要保证发热电缆在混凝土内竖向的位置准确,以防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人为或施工机械造成的支撑网定位不牢靠,使整个发热电缆很难处于整个混泥土保护层的中部。

所以,根据支撑网在发热电缆中的作用,选取合适的强度、刚度、外径的金属支撑网,对于最终采暖设备的正常运行,是设计选择发热电缆后,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之一。

有些电缆生产厂家或是经销商,在支撑网上故意选择刚性较差的原材料,却要求土建施工单位,配合其所谓施工进度:在其完成隔热层的铺装后,由土建单位首先铺上一层约10mm到20mm的混凝土,干后,再由电采暖安装单位铺设支撑网和发热电缆,随后,土建单位铺设近20mm到30mm的混凝土保护层,全部铺设工序结束。如此工艺,与刚性较好的支撑网一次性浇筑混凝土相比,不仅工艺上复杂,工序上施工单位反复交接,给施工组织和管理都带来诸多的配合问题,直接影响工程进度和施工质量。客观的分析,对于电采暖的供应商来讲,表面上,由于采用钢性较差的支撑网材料,获得一些利润;但从长远角度上来讲,与其他施工单位的配合、协调、工序的衔接、一次成活率上、产品使用上等等方面,是得不偿失的。电热地膜相对比发热电缆投资和安装有相当的优越性,可避免支撑网的设置,施工也相对简单。

2. 发热电缆的线距

发热电缆的线距,主要取决于电缆的长度、发热效率,同时要结合室内装修的家具、器具安装位置,进行布置。借助计算机绘图技术,在相应的建筑平面上,绘出发热电缆布线位置,指导施工,使安装预埋工作变得更为准确。

需要注意的是:发热电缆大多数均以散热量即发热效率为计量单位,在电缆的线径予以固定,在线缆的长度方向上,给以变化,从而控制整个电缆的发热量。由于室内的散热量受到设计计算的控制,电缆的长度也就给与固定,因而,线缆的铺设就变得相当重要。

一般来讲,在室内电缆布置时,首先考虑的是周边墙面与电缆之间的距离,大多数情况下,为保证一定增加管线的空间和室内物品设备的码放,电缆与墙面保持200mm到300mm的间距。其次,应考虑发热电缆的上方,尽量避免安放家具,主要是怕电缆加热时,容易对家具产生热效应的破坏,影响家具使用寿命。第三,发热电缆是单线布置,线与线应保持一定的间距,且均匀排布,才能有效地提高散热舒适度。

电缆间距的尺寸,局部的疏密程度,直接影响地表面的散热均匀度。通常厂家根据电缆发热量,会提出电缆间距不宜小于一定数量。但实际施工中,这样的技术数据常常会被忽略,厂家为保证自身利益,也很少据理力争。其结果,必然是室内采暖的效果受到影响,电热膜每条之间间距为60-80mm,控制和铺设要求也比发热电缆简单,电热膜离墙距离等,铺装时一定要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室内有家具或特殊设备时,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来确定铺装方案,比如:卧室应考虑床和衣柜的位置,床应满足底面比地面抬高50mm,以利散热。

3. 温度控制器的选择

发热电缆的温度控制器的选择,也是直接影响着室内采暖效果和采暖费用控制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讲,室内温度控制器有两种选择,一是感应混凝土保护层的发热温度,其工作原理较为简单,仅仅控制混凝土的极限温度,电缆温度一旦达到上限,控制器直接切断强电电源,关闭采暖发热电缆。另一是感应室内空气温度,属于较为高级的控制方式,通常包含了前一种混凝土保护层的发热温度控制,除具备控制混凝土极限温度意外,还随机感应室内空气温度,控制发热电缆的工作启停。这就要求温度控制器的安装位置上要有所考虑。即使感应室内空气温度,结合地采暖的实际情况,温度器的安装标高应基本与强电开关标高一致,还要配合室内空气的流动状况,避免家具遮挡,以感应最佳的室内舒适温度。温控器在电热膜地暖使用中要注意住宅和办公楼的实际状况,办公楼应使用最高控制温度22度型,若选用最高控制温度35度型容易造成人为浪费。对于住宅,由于用户自己买电,所以自己懂得操作调整和关断,可以选用可控温度35度型。另外还有一种液晶温控器,可显示时间、温度和温度控制模式。温控器一定要安装在室内控温比较节能的位置,不要安装在冷墙和风口处,这样控温不准而且费电。

4. 冷线连接与保护

电热地采暖除直接发热电缆外,还需与供电电源进行连接。即由温度控制器的出口接点,到埋地发热电缆,这部分的连接线,通常被称为冷线。在冷线与发热线连接上,严密性、持久性、牢固性等等,各个厂家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手段。由于此接点处的电缆线径发生变化,在安装穿线时,需要给予一定的重视。

一般来讲,生产单位在此方面都希望在出厂前,给与解决。但实际中施工现场工期要求比较急迫,有时需要在现场进行制作。此时连接中的可操作性,以及操作过程中,操作者的操作稳定性,都关系到电采暖安装质量。同时,也是电缆生产单位技术成熟水平的体现。

冷线安装于墙体中,连接温度控制器与地面铺设的发热电缆,采用刚性护套管墙体预埋。自刚性护套管下出口端,在进入豆石混凝土保护层,此处电缆常常成为电采暖安装结束后,豆石混凝土施工中成品保护极易忽略的位置,造成线缆表皮的损坏,从而影响整个采暖系统的正常运行。电热膜地暖没有这一复杂要求,厂家成品供货,只是要求线路接头必须密封防水。电热膜采暖在施工中必须和其他工种密切配合,协调施工,绝不能造成人为破坏。电热膜铺设完毕后,应详细检查检测,要检测绝缘阻值和发热阻值,对照电阻标准阻值表,查验是否超出±10%的范围,并做记录。当地面混凝土浇灌完毕后,再次测试,符合要求为合格。

5.成品保护及线路标识

电采暖设备的成品保护上,由于发热电缆预埋于室内地面保护层内,只要在施工阶段能够有效地给与控制,混凝土的强度一旦形成,成品保护一般不成问题。

然而,在实际交付使用前,作为安装单位还应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向物业或使用者提供较为准确的地采暖电缆布置图,以便使用者的个性化调整。

电缆布置图的准确程度,基本上取决于电缆感应设备的精度。一些厂家在施工设备上,投入相当少,对于电缆最终布置图不予重视。事实上,提供精准的电缆布置图,便于使用者能够对发热部位准确的控制,摆放适当的家庭用具。从而避免以后使用中,发生不必要的纠纷。的确是利大于弊的上善之举。对于电热膜地暖,必须有严格的施工测试记录,并有完整的施工图纸,摆放家具是要求不能满盖地面,要留有50-60MM的间隙。

总的来讲,施工阶段的地热电采暖系统,从工艺上、工序上并不复杂,如果能有效地利用简单的绘图程序,进行合理的布局,做好成品保护,应该讲,地热电采暖在诸多的采暖形式中,施工和调试工作还是相当简单的。

发热电缆范文第9篇

关键词:地采暖;负荷计算;电缆

中图分类号:TM246文献标识码: A

1 前言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室内热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从可居性标准提高到舒适标准。而地暖作为一项既古老又崭新的技术,被人类不断传承、创新和发展。现在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地暖系统已从原始的火炕式发展为以现代材料为热媒的地面辐射供暖方式。

2 地采暖简介

2.1地面辐射供暖按照供热方式的不同主要分为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俗称水地暖)和发热电缆地面辐射供暖(俗称电地暖)。

2.2电地暖的工作原理是将发热电缆安装在采暖空间的地面内,以电力为能源、发热电缆为发热体,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主要以低温热辐射形式把热量送入采暖房间。系统通过温控器内置的室温探头及铺设于地板结构内的地温探头来感知相应温度,控制发热电缆的工作,从而达到提高并保持室温的目的。

3 地采暖的优点

3.1 高效节能

根据地暖的温度梯度及传热性能,室内沿高度方向的温度梯度小,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无效的热损耗。

3.2 符合健康理论

地暖系统可以根据用户要求调整系统配置,还使室内温度梯度更加合理,符合“温足凉顶”,“暖人先暖脚”的中医保健理论,制造出真正适合人体的热环境。

3.3 供热稳定

由于整个地面均为热的蓄热层,热容量大,热定度性好,在间歇供热的条件下,温度变化缓慢,不致使房间忽冷忽热。

3.4 调控方便

对于住户而言,每个房间基本上由单个采暖系统供暖,用户可以按需要的室温调节供热量的大小,或者关停单个房间的采暖,做到最大限度的节省能源和降低费用。

3.5 安全可靠,免维修

 由于地板采暖电缆全部暗埋在楼板中,所以在采暖运行中如果不是人为破坏,几乎不存在维修的问题,使用寿命在 50 年以上。

3.6 与其它供暖方式比较(表1)

表1

采暖方式

比较项目 电采暖 散热器 空调

供暖效果 温度均匀可分室调温升温快 室温不均匀近热远凉上热下凉 室温不均匀近热远凉上热下凉

舒适性 清洁、温暖舒适脚暖身舒 舒适度不好头热脚凉近热远凉 舒适度不好风感强、较干燥

美观性 隐蔽,不碍空间布置 占用空间较大妨碍空间布置 室内机占用一定空间

安全性 安全可靠 偶有渗漏 需维护、保养

调温性 温度可调 不可调 温度可调

节能性 可经济运行 局限性强 高耗能

安装费用 中高 中 高

维修费用 较低 更换费用高 高

运行费用 适中 较低 较高

使用寿命 与建筑物同寿命 8~15年 10~20年

4 负荷计算及电缆选型

4.1,以一个小区共5栋住宅楼,呈倒L型排列,总建筑面积8030m2,套内建筑面积6160m2,砖混结构,地上4层,160户,外墙内保温,单层88型塑钢窗,双层中空玻璃,气囊密封条式防盗门,采用电地暖供热方式为例。

4.2发热电缆有单导和双导两种类型。单导电缆造价较低,但双导电缆本身自成回路,所有的接线全在同一端,在施工中,只要接线端连接供电电源,不需要接线的尾端,可根据具体情况任意放置,大大减少了电缆施工的难度,扩大了电缆地面采暖的适用性,同时,双导电缆中两根发热芯通过的电流方向相反,大小相等,能有效的消除因电流而产生的磁场,不会对人体造成影响。

4.3在本工程中选用了德国柯宁SSXFJ5双导发热电缆(技术参数见下表),其采暖系统热电转换99%以上,功率因数为1;系统正常运行,冬季采暖温度达到18℃,地面温度在22℃左右。

表2柯宁SSXFJ5.双芯加热电缆,规格(Ω/m)

电阻(Ω/m) 电压(V) 功率(W/m) 长度(m) 电流 总功率

0.395 220 20 78.3 7.1 1566

0.485 220 20 70.6 6.4 1412

0.555 220 20 66 6.0 1320

0.685 220 20 59.4 5.4 1188

0.855 220 20 53.2 4.8 1064

1.035 220 20 48.4 4.4 968

1.335 220 20 42.6 3.9 852

1.505 220 20 40.1 3.6 802

2.075 220 20 34.2 3.1 684

电缆技术参数:电缆直径:6.2mm;工作电压:205~250V;测试电压:3000V;最大功率:20W/m;最大工作温度:90℃;弯曲半径:6倍外径。

4.4依据发热电缆热指标q经验数据表(见下表),同时参照前面所提的房屋建筑和结构的具体设计资料,故在工程中选取建筑面积安装功率86w/m2,每个房间设计总功率为:P=86 *12.83 (每个房间建筑面积)=1103W,故在厨房及卧室选择阻值为0.855型号的发热电缆进行铺设,在客厅选择阻值为0.685型号的发热电缆进行铺设,每户设计总功率:P=1064*2+1108=3236W

表3发热电缆热指标经验数据表

序号 建筑性质 热标准qw/m2

1 住宅 70~100

2 办公楼、教室 80~100

3 医院、幼儿园 60~80

4 旅馆 60~70

5 图书馆 70~80

6 食堂、餐厅 70~100

7 商店 80~100

注:1.围护结构好,采用表中较小数值,反之采用表中较大数值。

2.表中平方米指的是建筑安装面积。

3.室内温度标准大部分房间为18~25℃。

4.表中所列的建筑物室内高度范围2.5~3.0米。

该系统使用范围适合所有工业和民用建筑,在节能建筑中使用最佳。

4.5容量校验

Wh=每户设计总功率×总户数=3236×160=517.76(kW)

根据采暖热负荷,确定电负荷。We=Wh (电热转换率约为100%)

其中Wh为采暖设计总功率,We=为采暖负荷计算总功率。

采暖用电设备的需用系数Kx=0.8,功率因数为1,其视在功率为S=517.76×0.8=414.21(kVA)

室外设置一台额定容量为500kVA的厢式变压器,考虑到其它用电负荷,故地采暖电负荷视在功率定为变压器额定容量的85%,为Sc=500×85%=425(kVA)>S=414.21kVA,满足供电要求。

5 地采暖的结构及施工工艺

5.1 发热电缆地暖结构组成(图1)

图1

温控器:感应温度并加以控制调节的自动控制装置

温度探头:探测地面温度和电缆温度

膨胀带:补偿采暖填充层的热胀冷缩发热电缆: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金属线

反射层:向上反射热量的铝箔隔热层:用以阻挡热量传递、减少无效热耗的构造层

地面装饰层:地板、石材……

豆石混凝土层:水泥、沙子、豆石按一定比例组成的蓄热构造层

5.2 施工工艺(如2)

图2

6 实际测量效果和设计的差异及原因分析

6.1本工程选择客厅为测试房间,测试日期:20013年3月15日;测试时间:9:00~11:00;

天气情况:晴;室外温度:8℃。测试方法:将温控器设定值为18℃,至温控器停机保温时,实测房间地面温度20.5℃,室温达到17.3℃。

6.2造成设计值与实测值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在工程后期,地面装饰层增加了地砖的铺设,对地面的散热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与发热电缆连接在地面内埋设的温度探头因为地面热量散发缓慢,造成地面内比室内温度略高,从而在达到温控器设定温度时,温度探头发送信号至温控器,在温控器作用下,地暖系统自动停机处于节能保温状态。

7 地采暖施工时的注意事项

7.1 地板辐射采暖系统施工应避免与其它工种进行交叉施工作业,导致配合困难或责任不明耽误工期,质量难以保证。

7.2 水电改造应在地板采暖系统施工进场前完成。地板采暖系统安装前,应保证施工现场水电管路施工完毕,厨房、卫生间应做完闭水试验并经过验收,施工区域地面平整清洁。

7.3将铁丝网铺设在铝箔上,接头处应用绑扎带捆绑牢固,钢丝网之间应搭接并绑扎固定。

7.4铺设发热电缆必须按设计图纸要求间距铺设在钢丝网上,一般间距在50~300mm之间,误差≤±10mm,最小弯曲半径为6倍电缆直径,发热电缆铺设应美观,平直。不允许摔打发热电缆,铺设好的电缆之间不允许出现交叉与重叠,否则将造成发热电缆产生过热造成损坏。

铺设发热电缆前先用万用表和摇表测量发热电缆的电阻及绝缘电阻是否正常。

7.5 安装时,发热电缆变硬(由于本工程冬季施工环境温度低),首先将盘绕的发热电缆解散,分开,然后通电几分钟升温到可以使用为止。千万不可在发热电缆还处于盘绕成圈状态时就通电加温。用地暖线专用卡子将发热电缆固定在铁丝网上。

7.6填充层厚度宜在25~30mm之间,浇筑后应用木制工具轻轻夯实,不能大力粗夯;填充层完工后48小时内不能上人踩踏,填充层施工完毕后的地面严禁剔凿、重载。

7.7 面层的施工,必须在填充层达到要求强度后才能进行。

7.8 面层(石材、面砖)在与内外墙、柱等交接处,应留10mm宽伸缩缝(最后以踢脚遮挡);木地板铺设时,应留≥14mm伸缩缝。

7.9 对于潮湿房间如卫生间,在填充层上部再做一遍防水。

7.10 在工程交工使用前安装温控器,以免破坏;安装时以说明书为准,安装后通电检测。

7.11 运行调试

⑴必须在混凝土填充层养护期满后才能开始通电调试。

⑵首次启动、调试发热电缆供暖系统时,应将系统设定在5~10℃低温范围内运行一段时间,然后逐步调升温度,直至达到采暖舒适温度。

⑶温控器的调试应按不同种类温控器安装调试说明书进行。

⑷系统调试应按《发热电缆低温辐射供暖系统运行调试规定》执行。

8 结束语

发热电缆范文第10篇

关键字:地暖 工艺 措施

Abstract: This paper elaborates heating to warm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Keywords: warm process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M9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电热地暖的高舒适性、卫生、安全、节能、有益身体健康等优势,早已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它代表了一种时尚舒适的采暖方式,尤其是在高端的住宅楼的应用。但众所周知,地暖是一种一次成形的、几乎不可维修的隐蔽性的系统工程。其采暖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六个环节:设计、选材、施工、成品保护、装修指导和使用维护,作为最重要的施工环节,现公司规范电地暖施工工艺技术措施和质量控制。

电地暖的组成

1.1电地暖安装立面图

1.2电地暖安装实物剖面图(卧室)

1.3电地暖安装实物剖面图(卫生间)

电地暖各工序流程施工施工工艺流程

2.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2.1.1 发热电缆地面采暖工程,施工前应具备下列条件:

(1)设计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齐全。

(2)有较完善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并经过技术交底。

(3)施工现场具有供水、供电条件、有储放材料的临时设施。

(4)土建专业已完成墙面内粉刷(不含面层)并已将地面清理干净:施工区域地面平整清洁,无的钢筋、水电管线及任何影响施工进行的设备、材料、杂物等。

(5)卫生间应做完蓄水试验并经过验收。

2.1.2安装前,应对发热电缆、温控器的外观进行仔细检查,不得采用被污垢和杂物污染的材料。施工过程中,应防止油漆、沥青和其它化学溶剂接触污染发热电缆的表面。

2.1.3 发热电缆地面采暖工程的施工,宜在环境温度不低于5 ℃的条件下进行。

2.1.4 发热电缆地面采暖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严禁进人踩踏电缆,不宜与其他工种进行交叉施工作业。其它专业的孔洞均应提前预留,地暖施工后严禁再凿地面。

2.1.5由于受地暖工艺与水泥回填层厚度的限制,在进行地暖施工前,甲方一定要将地面找平!

2.2温控器底盒及保护套管的安装

2.2.1 依图纸找好安装位置,并核实是否与设计功能相符(温度控制面板一定要安放在所要控制的采暖功能区内)。

2.2.2 在墙面开槽、开洞,为安装温控器、预埋线管作准备。

2.2.3. 保护套管的预埋:在开好的槽内铺设二条线管(直径15~20mm 的PVC 穿线管),用于穿冷线或地温传感器,靠地面段应紧靠垫层,以防混凝土开裂。清扫场地,为铺设电地暖做准备。

2.2.4温控器底盒(标准86 电气接线盒,盒深80mm) 安装高度距地1.4m左右(可与其它开关放在一起)。

2.2.5底盒及线管的安装应整齐、牢固。

2.2.6安装完后要清扫场地,为铺设电地暖做准备。

2.3隔热层的铺设

2.3.1 铺设绝热层之前,地面由装修方找平,(由于填充层较薄,此项工序必须做好)并清除杂物,将地面打扫干净。

2.3.2 有防水要求的铺设区(卫生间),其防水层已铺设完毕。

2.3.3 绝热层的铺设要平整,应咬口或错逢搭接,相互间的搭接应严密,并用胶带连接。

2.3.4整板放在四周,切割板放在中间。

2.3.5铺设边角保温条,阻断地暖的热量向墙角传导。

2.4不锈钢丝网的安装

钢丝网作用:固定上面的电暖管,并增加表面水泥层的附着力。

2.4.1 将钢丝网铺设在隔热层上,接头处应用绑扎带捆扎牢固,钢丝网之间应搭接并绑扎固定。

6.4.2钢丝网不得出现翘起现象

2.5发热电缆的安装

2.5.1在发热电缆施工前,电缆电源引线套管、温控器接线盒、配电箱等均应进行前期预留、预埋。

2.5.2发热电缆必须按设计图纸要求间距铺设在钢丝网上,应布置均匀、美观、顺直、不准有死褶,中心间距误差不应大于10mm,最小弯曲半径为6倍电缆直径,不允许摔打发热电缆。

2.5.3发热电缆固定方式: 用绑扎带将发热电缆固定在钢丝网上,固定应牢固可靠。

2.5.4发热电缆安装完毕,应进行发热电缆的电阻、绝缘和通断试验:.

按图纸检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用万用表和摇表检测每一套发热电缆的电阻值和绝缘电阻值是否正常,确保发热电缆无短路、断路现象,与电缆标定电阻值偏差是否超过允许值,然后通电检测发热电缆的发热效率。

工程施工前、发热电缆铺设完后和混凝土、地面层施工完后都要对系统中暖线部

分进行如下测试:

阻值测试,应在标定值的+10%/-5%(20℃±1℃)范围内;

绝缘强度测试,绝缘电阻大于或等于0.03-1500兆欧。

2.5.5发热电缆的外表不得有划破及被化学物品污染的现象

2.6地面温度探头的安装

2.6.1安装位置是否与设计位置、设计功能相符。

2.6.2温度探头一定要安放在所要控制的采暖功能区内。 温控探头应固定在线缆之间,与线缆的距离不小于线缆的平均铺设间距的2/3。并尽量贴近地表面。

2.6.3温控探头线及电缆冷线应穿在预埋套管内,并与温控器上的对应的端子相接。

2.7自流平水泥或普通水泥覆盖层的填充

2.7.1砼填充层的施工,应在发热电缆安装完毕经检验合格,且通过隐蔽工程验收后方能进行。

2.7.2涂刷界面剂,使之达到表面坚硬,清洁,强度可达到C25。

2.7.3自流平水泥的施工。

一定要等界面剂干固后再进行水泥自流平的施工。本次水泥层按标书要求在卧室填充15mm,在卫生间填充26mm。

2.7.4利用水泥的流动性确保水泥表面平整。对于卫生间,应在面层上再做一层防水层,确保表面防水防潮。

2.7.5 浇捣砼填充层时,严禁踩踏电缆;必须在电缆上部架设操作板,保持施工人员在板上操作。

2.7.6 砼填充层应采取下列热膨胀补偿构造措施:

(1) 当地面面积超过30 m2 或长度超过 6m时,填充层应分仓跳格施工,每格≤ 6m,留≥5mm 宽伸缩缝。

(2) 在与内墙、柱等交接处,留出宽度≥10mm 宽伸缩缝。

(3) 伸缩缝内满填弹性膨胀膏或密度小的闭孔泡沫塑料片。

2.7.7在填充层的浇捣和养护过程中,不应与其它专业同时交叉进行,严禁进人踩踏。养护期满后,对地面应妥加保护,严禁在地面上运行重载、高温烘烤、直接放置高温物体和高温加热设备。

2.8电缆再次测试

填充层施工完毕后,再用万用表和摇表检测每根电缆,以检查发热电缆在施工过程中有无损坏。

2.9铺设地面装饰材料

电热地暖采用特殊的发热电缆加热地面材料,辐射取暖,热端最高温度不超过65℃,依照热传递的规律,地暖系统中存在着温差,最大温差为40~45℃,内部温度高,表面温度低;装饰石材外表面与内表面也存在温差,为20℃左右,内表面温度高,外表面温度低。根据地暖的使用特点可知,地暖开始使用时的一段时间,系统的温度变化很快,内部温度升高可达30~40℃,石材表面温度升高10℃以上,系统存在较大的热冲击,当温度应力>粘结材料的强度时,石材发生起壳、脱落。当某一处的应力>强度时,石材开裂。此处往往是石材原有的暗裂、强度薄弱处。

2.9.1地面层的施工,必须在水泥层达到要求强度后才能进行。

2.9.2 尽量选择不易开裂的石材品种,对有裂纹的石材,要作抗裂处理,提高石材的抗拉强度。具体的操作为:正面仔细地做渗胶补强,背面采用石材防水背胶加玻纤网格布背网,且玻纤网格布需要采用145g/㎡以上的耐碱性能较好的网格布,以保证网格布的实际使用寿命令较长。

2.9.3 控制石材的尺寸,石材尺寸越大,应力越大。

2.9.4 面层(无论是石材、地砖、石塑或硬木)在与墙、柱等交界处,都应留5~8mm 宽伸缩缝(最后以踢脚遮盖),并采用柔性填缝剂填缝,以避免石材之间的应力叠加。

2.9.5采用柔性粘结剂粘贴石材。柔性粘结剂可减少热应力,让系统可经受温度变化产生的热冲击。

2.9.6铺设地面装饰材料时严禁在铺有发热电缆的区域进行装饰材料的切割;严禁在有发热电缆的区域打钉。

2.10再次测试电缆

地面装饰材料铺设完毕后,再用万用表和摇表检测每一根发热电缆,以检查发热电缆在地面装饰材料施工过程中有无损坏。

2.11地暖温控器安装

应在工程交付使用前安装,以免破坏;安装时以地暖温控器安装使用说明书为准;安装后通电检测。

2.12地暖系统的运行调试

2.12.1必须在混凝土填充层养护期满后(一般为21天)才能开始通电调试。

2.12.2试运行前应进行每一回路的直流电阻及冷态绝缘电阻,并应符合产品规定和《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中的相关规定,每一回路应无断路、短路故障。

2.12.3首次启动、调试发热电缆供暖系统时,应将系统设定在5℃- 10℃低温范围运行一段时间,然后逐步调升温度,直至达到采暖舒适温度。

2.12.4温控器的调试应按安装调试说明书进行。

上一篇:耐火电缆范文 下一篇:泄漏电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