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设计范文

时间:2023-03-09 18:37:58

房屋设计

房屋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房屋设计

房屋设计是工程建设的首要环节 ,是整个工程建设的灵魂。设计成果不仅要美观、 适用、 安全 ,还要经济。施工图是工程师的语言 ,是设计者设计意图的体现 ,也是施工、 监理、 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合理的结构设计不仅对建设项目节省投资、 缩短工期、提高经济效益起着方向盘的作用 ,同时也为设计者本身提高了信誉、 积累了财富。因此 ,设计图纸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 ,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认真再认真、 仔细再仔细。以下为自己学习规范、 规程并根据多年设计工程项目顺利通过施工图设计审查的经验 ,总结了房屋结构设计中容易被忽视但应引起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此与同仁共勉 ,不足之处请多多批评指正。

一、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在基础设计中 ,柱下独立基础被广泛运用到各类工程当中 ,其抗剪强度验算不易引起重视而出错 ,直接影响工程的结构安全。GB 500072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 ,未对柱下独立基

础要求进行抗剪强度验算 ,只规定了要验算基础交接处和基础变阶处的受冲切承载力 ,一般多层房屋基础经过软件JCCAD校核 ,多能满足规定。但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第 8. 1. 2 条中注4同时规定: “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超过300 kPa的混凝土基础,尚应进行抗剪验算。 ” 而高层房屋的独立基础坐在基岩上时,其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远远超过此值,必须进行抗剪强度验算。

二、条形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

依据 GB 500682200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第 1. 0. 5条规定 ,普通房屋的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 50 年。GB 500102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 3. 4. 2 条规定 ,一类、 二类、 三类使用环境下 ,设计年限为50 年的房屋结构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20。目前 ,条形混凝土基础仍然是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常用的基础形式 ,但不少设计人员(包括青海省地方通用图集青 02G03)图纸中条形基础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设计为 C15 ,不符合规范规定 ,建议慎重对待。

三、多层与高层房屋在结构设计中的区别

多层房屋由于其高度一般不大 ,受水平力影响较小 ,主要承受竖向荷载的作用 ,多选用砌体结构体系或框架结构体系。而高层房屋主要承受水平荷载的作用 ,多选用侧向刚度较大、 抗侧移性能较好的框架 ― 剪力墙结构或剪力墙结构体系。就执行和遵守的规范类别而言 ,多层房屋应执行 GB 500112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 ,高层房屋应执行J GJ 32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四、结构平面图中偏梁的轴线定位

一般情况下 ,房屋中间梁的中心线与轴线相重合 ,而边梁、 楼梯间横向梁和卫生间隔墙下梁等由于考虑建筑造型和使用功能的需要 ,都会有意将梁外皮与墙(或柱)外皮取平 ,则会出现偏梁问题。结构平面图或梁配筋大样图中往往未标明其偏移的定位尺寸或轴线号 ,有些施工人员不能完全领会设计意图 ,到主体结构完工时 ,才发现存在失误 ,造成损失或纠纷 ,我们设计应引以为戒。

五、悬挑梁

1)由于使用功能的要求或地形限制等原因 ,悬挑梁结构形式很常见。一般梁内承受的荷载通常大于梁外挑部分 ,所以梁内与外挑梁截面尺寸会有差异 ,设计人员常将梁内的上层主筋向挑梁延伸了事 ,殊不知两侧的主筋根本无法伸进挑梁内。等到钢筋工绑扎钢筋时才暴露出问题 ,这时许多钢筋已截断成型 ,不仅影响了施工 ,还造成了经济损失。2)在平常施工过程中 ,普通梁箍筋的接口位置一般都在梁上部两角交替绑扎 ,对于悬挑梁箍筋的接口位置 ,规范和相关构造图集并没有明确规定 ,仅要求悬挑梁箍筋一般都通长加密、 弯钩不小于 135° 、 弯钩平直段长度不小于10 d。箍筋约束纵筋通过和混凝土相互之间的粘结、 摩阻、 咬合等形式共同联合抵抗外力。箍筋的接口是一个封闭箍筋的薄弱部位 ,它主要是混凝土本身提供的抗剪强度不足时 ,才增设的帮助抵抗剪力的横向钢筋。在施工中 ,箍筋的制作绑扎不规范 ,会消弱箍筋对构件的混凝土和纵向钢筋的约束作用。悬挑梁构件主要为上部受拉下部受压 ,将箍筋的接口位置放在构件的底部受压区 ,相应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箍筋接口在受压区由于受到混凝土对它施加的压力 ,其锚固作用显然比受拉区有利得多 ,所以 ,悬挑梁箍筋的接口一般宜设在梁底部交替施工。

六、结构设计软件的运用

在房屋结构设计中 ,天正、 PKPM 等已成为应用最广泛的软件 ,它们把结构工程师从繁琐的手算、 手工绘图中解放出来 ,使设计人员有更多的精力进行模型比较、 创新设计 ,极大地提高了结构设计的效率 ,加快了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但同时 ,结构计算软件的普及在使用中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问题。1)许多设计人员对设计软件产生了严重的依赖性 ,甚至形成了一种错误的认识 ,认为有无力学、 材料、 结构专业知识无所谓 ,只要会掌握软件、懂得电脑操作 ,不加分析照搬从前的工程设计经验 ,进行大量的习惯性、 传统的结构设计 ,对计算机结果明显有不合理的地方不能及时发现 ,使得许多房屋结构留下安全隐患。2)先进方便的软件 ,建立正确的模型 ,设置合理的计算参数 ,就有了电算结果。对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合理 ,我们应进行认真的综合判断分析。GB500102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5. 1. 6条规定:对电算结果,应经判断和校核;在确认其合理有效后,方可用于工程设计。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 5. 1. 16条规定:对结构分析软件的计算结果,应进行分析判断,确认其合理、 有效后方可作为工程设计的依据。同时,GB 500112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第3. 6. 623 条规定:复杂结构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分析时 ,应采用不少于两个的不同力学模型 ,并对其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这就要求我们在遇到平面造型及建筑方案要求而造成平面很不规则的情况 ,在设计时一般用以 SATWE(空间有限元)计算为主 ,TAT(三维空间杆件) 、 PMSAP(整体通用有限元)等软件计算为辅的模式 ,对结构计算进行综合分析。程序只能起到设计工具的作用 ,不能代替设计。良好的房屋设计是房屋抗震的基础和关键 ,结构工程师要协调好建筑设计与结构抗震的关系 ,房屋设计力求简单、 对称 ,质量和刚度变化均匀;要力求结构体系明确、 传力途径简捷、 刚度和强度分布合理 ,薄弱部位要进行强化设计;构件要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变形能力或延性 ,并具有可靠的连接;支撑系统稳定;非结构构件要设置合理;并应考虑当地的建筑习惯做法 ,熟悉当地建筑材料的货源情况、 造价。房屋结构设计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 ,我们只有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 ,重视设计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特别是容易被忽略的地方 ,不断积累设计经验 ,优化设计 ,

房屋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浅议;房屋设计;安全度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relevant factors affect the design safety was analyzed, provide the method of choose the safety of structural design.Key words: analysis; housing design; safety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 当前我国结构设计安全度的现状

结构设计安全度的高低,是国家经济和资源状况,社会财富以及设计施工技术水平与材料质量水准的综合反映。提高结构的安全度,必然会增加结构造价和耗费更多的材料,但能相应降低结构失效的风险,所以确定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度,还应体现投资者或业主的利益,在结构造价与结构风险之间权衡得失,寻求较优的选择。我国建筑结构安全度的现状是:设计规范取用的荷载值比国外低,材料强度的取值比国外高,所用结构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安全裕度比国外低,甚至在个别情况下偏于不安全,对结构的构造规定又远比国外要求低。也就是说,在设计结构安全度的各个环节中,几乎没有一个环节比国外更偏于安全的。

2 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的概念

从事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目的,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赋予结构以适当的安全度,使结构在预定的使用期限内,能满足所预期的各种功能要求,一般来说,建筑结构必须满足的功能要求是:

2.1 能承受在正常施工和使用时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且在偶发事件中,仍能保持整体稳定性,即建筑结构需具有的安全性。

2.2 在正常使用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建筑结构需具有的适用性。

2.3 在正常维护下具有足够的耐久性。上述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是建筑结构安全与否的标志,总称为结构的可靠性,对这些性能的度量,即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称为结构的安全度。

3 选择结构设计安全度的有关考虑

结构设计安全度的高低,是国家经济和资源状况,社会财富积累程度以及设计施工技术水平与材料质量水准的综合反映。具体来说,选择结构设计安全度要处理好与工程直接造价、维修费用及投资凤脸(包括生命及财产损失)之间的关系。显然,提高结构设计安全度时,结构的直接造价将有所提高,而维修费用将减少,投资风险亦将减少:如果降低工程造价,则维修费用和投资风险都将提高。所以,确定建筑的结构设计安全度,实际上是在结构造价(包括维修费用在内)与结构风险之间权衡得失,寻求较优的选择。那种单纯以建造时的材料消费用量和经济指标来评价结构安全度的观点,将导致片面的结论,实际上,结构设计安全度的选择,不仅涉及生命财产的损失,有时还会产生严重的社会影响,对某些结构,还将可能产生严重的政治后果;而且还涉及到国家的经济基础和技术经济政策。

4 从商品的角度看建筑的设计安全度

建筑结构作为特殊的商品,其内在的安全质量非一般用户所能了解。确定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的高低在过去是一种政府行为,而在改革开放后的今天,这个问题至少应有房产开发商、保险业和有关学术团体(学会)的参与。开发商应该对其出售的建筑物的安全质量负责,在不影响售价过多的情况下,尽可能提高房屋的安全度,特别是抵抗地震的能力,和汽车、飞机一样,更高的安全性应该作为房屋开发商促销和竞争的一个热点。保险业也应该积极参与建筑结构安全度的制订。随着我国房产私有化的进展,房产迟早会与保险业紧密挂钩,结构设计安全度低的房产必然要与较高的保险费相匹配。就像国外一样,保险业应聘请各类专家对其重大的保险对象进行评估。我国现行的低安全度的结构设计原则如果任其维持下去,将来要为其不断付出代价的可能是需要交纳高昂保险费的业主,这对保险业本身也会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在很多国家,建筑结构设计标准的具体制订不是政府而是由学会负责。我国当前正在进行政府机构职能转变的改革,根据历史的经验,对于政府部门具体包揽建筑结构设计标准制订的优缺点似乎也值得进行一次总结,学会应该能够参与标准的制订和管理。

参考文献:

[1]惭嗣信.高层建筑施工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房屋设计范文第3篇

钢混结构是指钢筋与混凝土两种不同材质的原料相互作用,配有钢筋的混凝土制成的结构。钢混结构中,钢筋的作用是承受拉力,混凝土的作用是承受压力,以此加固建筑物使其稳定坚固。钢混结构在强度、坚固性以及柔韧度与延展性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并且由于其成本较低,防火性能好等特点,被广泛运用,但是,钢混结构的连接形式多样,构造方法会因连接构件、及受力性质其材质的变形能力有所不同,或掌控不好,在设计及施工中就会存在一些问题。由此,钢混结构在房屋设计中,应当抓住以下关键点:(1)安全实用性。钢混结构的本质就是整体受力,在实际的应用中,可规避钢筋和混凝土的各自的不足,将二者的优势完全发挥出来,在房屋设计中,应当完全体现这种优势,着重考虑结构构件的承载力,二者整体的安全性等。此外,由于钢混结构的成本较低,在设计时,本着安全的基础,控制好建筑成本,达到安全实用的标准;(2)稳定性。钢混结构的最基本的功能即加固建筑物,在对房屋设计中,稳定性是必须要满足的,这也是探究钢混结构在房屋设计中的问题的重要考察因素之一;(3)抗震性。近年来,由于气候问题,地震频发,是人民财产生命的重大威胁之一,因此房屋的抗震性研究必不可少。钢混结构的稳定及抗压抗拉性为房屋提高了一定的抗震性,但是,地震的难预测性,使得房屋的抗震标准进一步提高,所以,在对房屋设计中,钢混结构的抗震也是需要重要考虑的。

2钢混结构房屋设计中的问题

2.1地基与基础设计的问题

(1)裂缝与沉降。在房屋建筑中,一般都采用天然地基,必然会出现沉降问题,如果对建筑沉降导致的附加应力影响没有进行充分的估量与考虑,很容易会出现混凝土裂缝问题。(2)地基防水问题。在对房屋的设计中,建筑物的防水与降水功能不容忽视,尤其是柱下承台的形式,基槽地模的形状非常复杂,经常会出现阴阳坡与放坡的情况,这为地基的防水与降水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地基与基础设计中,也要注意到这个问题。(3)配筋计算问题。配筋的计算往往会出现实际情况与结算结构不符的情况,这是由于在地下室底板与外墙配筋的计算中,假设条件与实际情况不符,而计算方式没有选择正确导致的。(4)基础坡面的设置。在天然地基的基础设计中,基础坡面往往会设置到1/3以上,为混凝土的捣实工作带来一定的障碍,必须要用人工拍打振捣来弥补,大大影响到钢筋混凝土强度的均匀性除此之外,在对地基及基础中的拉梁设计中,没有考虑到其他的因素,而与普通的拉梁行类似设计方法,也使得钢混结构下地基及基础的稳定性不能够得到保证。

2.2上部结构设计中的问题

上部结构设计中的问题,主要是框架-剪力墙的结构设计问题,如果剪力墙的布置不能均匀,或者存在较大刚度的单肢情况,就会影响到梁板等构件的设计,出现应力破坏及集中应力的问题,严重影响到建筑的稳定性。(1)强柱弱梁和强剪弱弯的问题。这是建筑抗震的结构设计,实现难度比较大,容易出现问题。如果在设计过程中,采取强梁弱柱或者弱剪强弯的结构设计原则,就会产生严重的破坏力,但在实践过程中,强柱弱梁和强剪弱梁又不太容易实现,一旦出现地震,出现柱梁倒塌,造成损失。(2)挑梁变形和墙体外闪的问题。挑梁变形和墙体外闪问题的出现,大多出现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局部受力较大的情况,在房屋设计中,需要注意规避这类问题的出现。(3)其他问题。除了以上主要四类问题,在房屋设计中,钢混结构还存在着一些细节方面的问题,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保护层的厚度问题,框架梁端的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取值等,都应当在设计中予以重视。

3有效措施

3.1针对地基及基础设计的问题

在地基和基础设计中所出现的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有效防治:首先,针对地基设计中出现混凝土裂缝的情况,如果建筑房屋的沉降量不大,可采取在地下板和持力层之间铺设褥垫来缓和建筑附加应力的影响;其次,在房屋地基及基础的设计过程中,应当对不同季节地下建筑的水位进行勘测标注,计算出精确的包络图,以科学的数据作为设计的数值基础,以提高房屋的防水功能;第三,对于配筋的问题,应当统一地下室底板与墙外配筋的计算方式,一般受压构件最小配筋率为:全部纵向钢筋0.6%,一侧纵向钢筋0.2%,受拉钢筋0.2%。同时,确定底部固结和顶部铰接计算模型的应用范围,以此消除配筋问题为建筑带来的不良影响;第四,在基础坡面的设置问题中,由于常采用的是天然地基锥体独立基础设计方案,要解决这类问题,可以采取阶梯型基础设计,设置合理的坡面坡度,以保证混凝土均匀性受力。同时,在对地下独立基础之间的拉梁设计中,应当按照实际的建筑情况,对梁坡上扩散角内土的重量进行必要的估量,采取符合实际情况的拉梁设计,从而保证拉梁结构的稳定性。

3.2针对上部结构设计中的问题

在框架-剪力墙的设计中,首先要注意房屋的高度,按国家规定,当楼层高于50M时,框架-剪力墙结构应当采用现浇楼盖结构,并且加大混凝土的强度,应当在C20~C40范围内。其次,为了分散应力,应当保证墙肢数不少于4,此外,必须要遵循框架结构的多层设防原则,以增强剪力墙的防御能力,有效抵抗外来的破坏力。同时,对于剪力墙梁柱的设计,应当采取强柱弱梁和强剪弱弯结构形式,将大放小,以增强框架-剪力强结构的稳固性。

3.3抗震性的问题

抗震性是房屋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根据抗震等级对房屋进行合理设计。在这个过程中,结合我国地震具体情况,对抗震设计时行改良与完善,促使强柱弱梁及强剪弱弯的结构设计能够在实际操作中产生效用。3.4针对挑梁变形及墙体外闪的问题对于挑梁变形和墙体外闪,采取的有效措施为:在挑梁的端头设置构造柱,以连接每层的挑梁,这样的设计可以消除挑梁及墙体局部过大受力,对压力进行有效的分散与缓解,从而彻底规避此类问题。

3.5其他问题

在钢混结构的房屋设计中,一些细节上的问题必须要注意,比如钢混结构中钢筋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的设置,并不是越厚越能够起到保护作用,比如基础中的保护层厚度分为无垫层与有垫层,前者为40MM,后者为70MM;预应力钢筋保护层必须大于15MM,而受弯构件端头保护层应当不小于10MM……诸如此类,因此,一定要按照房屋设计的实际情况进行标配与取值。

4结束语

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其稳定性高、整体性强、刚度大,以及成本低等优势被建筑行业广泛应用,但是,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来,在实际的操作运用中,钢混结构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而房屋建设是关乎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其质量与安全是重要考虑的,因此,需要设计人员不断学习,全面掌握建筑行业的相关规范,在规避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技术和设计工艺,保证每个细节的无误。本文对于钢混结构房屋设计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剖析,希望能够得到业界的重视。

房屋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字】多层轻钢结构,房屋,设计探讨

中图分类号:TU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多层轻钢结构是近年来逐渐出现的一种钢结构,由于其具有很多的优点,虽然在目前阶段,它的应用还不是很广泛,但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它必将会受到众多施工方的欢迎。在普通的人们看来,多层轻钢结构的造价比较高,但是实际上,多层轻钢结构的造价并不是很高。多层轻钢结构要求在承重结构上必须合理,同时对于建筑工程的防火、保温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这种多层轻钢结构的设计具有很多的优势,对其设计进行优化,对于房屋的施工来说具有很大的意义。但是根据目前的情况,其设计还是存在很多的不足。本文笔者主要结合自己多年来在多层轻钢结构房屋设计方面的研究和实际工作经验,对于多层轻钢结构房屋的设计进行探讨和分析,希望对于该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具有一定的贡献。

二.多层轻钢结构的结构体系设计

1.结构型式

(一)框架体系是多层轻钢结构的首选体系,在建筑平面式矩形的时候,该框架结构就通过纵横向并且各自平行的方式相交而成,这样就会简化构造。如果建筑平面不是矩形时,那么就从多个方向的非正常相交的框架组成。

(二)构件断面

抗震架构的建筑最好采用钢板焊接从而形成的箱形断面。当然还可以采用焊接的H钢。梁断面一般采用焊接的H钢。现阶段,我国产的钢一般都可以满足多层轻钢的结构设计要求。

(三)梁、柱节点

在采用箱形断面柱时,梁柱都采用刚性节点。如果采用H钢时,在弱轴和梁的连接上采用铰接。在进行节点的试验后可以知道,一般节点的弯矩和其相对转角的关系既不是完全的相接,也不是完全不相接,而是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的。

2.平面布置

(一)次梁布置.

虽然次梁不是轻钢结构中主要的构件,但是其是最多的构件,将次梁进行有效的配置有利于钢结构的整体性。在进行轻钢结构的设计时,次梁和主梁铰接相连,这样可以加强梁的承载力并且减小它的跨度。在通常情况下,次梁的间距是由压型钢板在施工过程中的承载力和挠度值决定的,因此,如果使用板肋很高的压型钢板,一定可以增加次梁的间距。

(二)组合楼盖布置

在进行多层轻钢结构房屋的设计中, 楼盖结构的选择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楼盖既可以将荷载力传给墙、柱,还可以保证同抗侧力结构的协同作用。因此在进行设计时,必须要确保楼盖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

同时还要采用相关的措施来减少楼盖的自重。其中组合楼盖具有很强的特性,例如它的强度大、刚度好、抗震性能优越并且成本很低,这种组合楼盖已经受到众多施工方的欢迎。

(三)支撑布置

为了使多层轻钢房屋的钢结构的侧向刚度得到增加,同时增加其抵抗水平风的荷载以及其抗震能力,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将槽钢或者是角钢在墙体的平面内设置一个垂直的支撑系统。根据施工的要求,这种垂直系统可以是横向的也可以是竖向的。同时我们考虑到门窗等的位置,可以采用人字型、倒人字型、w型、倒w型、门式等这些形式,同时在不给建筑的功能造成负面影响的情况下,将支撑布置的更加均匀。

四.案例分析

1.工程概况

某企业办公楼新建工程是一栋3层办公建筑,建筑面积约为2066m2,平面形状为矩形。其中第一层为建筑物入口及入口大厅、餐厅、接待厅、办公室等,第二层主要为办公室,屋面为屋顶花园,屋顶设置飘板。另外每层设有卫生间和洗漱室,上下交通由布置在建筑物两端的双跑楼梯承担。外墙主立面为玻璃幕墙,其它立面为200mm厚瓷砖饰面的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主要隔断内墙为200mm厚小型混凝土砌块,次要内墙为100mm厚轻钢龙骨石膏板轻质隔墙。

2.结构体系设计

(一)结构方案:整体结构方案为纯钢框架结构体系、压型钢板组合楼盖.柱下钢筋混凝土承台桩基础。

(二)梁柱体系:平面布置为一般主次梁体系,次粱间距为2.1m、2.2m,框架柱采用焊接H型钢,梁采用焊接H型钢。框架纵横向均按刚性连接设计.现场连接采用高强螺栓。主梁与次粱之间采用铰接连接,但带悬挑处主次梁按刚性连接设计。设计主、次梁时均不考虑楼盖与钢梁的组合作用。

(三)楼、屋盖体系:楼屋面均采用压型钢板组合楼板,压型钢板选用FE3W型。楼面板总厚度126mm,屋面板总厚度170mm。

(四)支撑体系:由于建筑要求限制,本工程没有设置柱间支撑体系。

3.计算分析

该工程依据国家和有关规范进行计算。钢材型号Q345,焊条E50XX。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IV类场地土,抗震等级为i级。工程计算分析采用同济大学编制的3D3S钢结构计算软件,同时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系列之钢结构分析软件STS进行验算。楼板采用楼面无限刚性的假定。计算结果表明:结构的自振周期、顶点位移、层间位移角、层间刚度比、底部地震剪力均处于合理的范围,梁、柱的设计应力均不超过规范限值。说明结构布置、截面设计正常合理。

根据计算结果,对梁、柱断面规格尺寸(单位:一)进行优化和归并后。框架柱采用了H400×320×14×25及H680 X 500×16×25等2种断面;框架梁采用了H500 X 250×10×14,H500×350×10×20等2种断面;次梁采用H400×180×6×l0等1种断面。

4.节点设计

(一)梁柱连接:采用图1所示所示的刚节点做法,这种做法不但能避免工地焊接,还可以避开弯矩最大位置,从而使节点构造简单。

图1 与组合楼板连接详图

(二)主次梁连接:采用图2所示的2种做法,其中图2适用于次梁带悬挑梁处。

图2 梁柱连接详图

(三)梁与组合楼板连接:采用图3所示的做法,压型钢板与钢梁之间用焊钉连接。

图3 主次梁连接图

五.结束语

在进行多层轻钢结构房屋的设计中,一定要注重结构设计的技术和工艺,在设计时要考虑到各种可能的因素,确保多层轻钢房屋的设计符合工程的要求,同时这还有利于工程的施工。因此,我国应该加强多层轻钢结构房屋的设计,不断提高房屋多层轻钢结构的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全; 石永久; 王元清; 陈宏 多层轻钢民用建筑中的结构体系分析庆贺刘锡良教授执教五十周年暨第一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报告会论文集2001-07-01中国会议

[2]刘敬疆 多层轻钢住宅课题研究分报告――薄壁轻钢住宅建筑体系在我国住宅建设中的应用住宅产业2007-08-20期刊

[3]麻建锁; 黄慧娟; 王元清; 石永久 多层轻钢住宅试点楼设计与分析第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07-24中国会议

[4]秦怀泉 浅谈多层轻钢结构房屋的设计与施工第五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07-01中国会议

[5]李方河; 牛斌 多层轻钢结构住宅设计现代建设工程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9-03-01中国会议

[6]杨富社; 徐春龙 基于地震响应时程的多层轻钢结构特性; 王晋国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7-15期刊

[7]阎兴华 多层轻钢框架的往复水平荷载试验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2000-09-01中国会议

房屋设计范文第5篇

2013年底门至深圳铁路、西安至宝鸡高铁、西安至安埭铁路等新建铁路JF通运营,标志着我国铁路运营总里程突做10×10km,高铁突破1X10km,达到2004年1月闲务院审议许批准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进度和计划的要求。图1“十二五”铁路网规划图《铁路“五”发展规划》指出,到2015年,全国铁路营程达l2×10km定右,其中西部地区铁路5×10km,lu11所示预计2015年铁路旅客发送量将达40×10人、旅客转将达16000×10人km,货物发送量将达55×10t、货物周转量将达42900×10tkm。现阶段•1铁蹄总公机关没咒20个内设机构,下设l8个铁路J。、3个0业运输公司等氽业,现职工总数204.56×10人,个铁路职平均每1km有20.4人。广大的铁路职工,特别是负责线路维护和养护一线工作人,¨常I:作繁重;尤其在西部偏远地区,因为自然环境恶劣,铁路职1二的作q|活环境更加艰苦。而近10年来由于铁路跨越式发展,建设投入针对性较强,对铁路一线职工服务的乍活房麟建设有所缺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部分职工作的效率和极性。为确保全国铁路客运、货运等运输的安全、快速乖ij稳定,保障和改善铁路一线职工的工作生活条件就得,器必要。闲此,铁路总公司从2012年规划新建和改建铁路的时,订'ffx,J性的提出在铁路项目规划和建设驯,改簿干"挺商生活房配置,保障铁路一线职工生产、运营及维护工作。

2西部地区铁路生活房屋概况

2.1生活房屋现状

经调查西部既有铁路沿线中小车站统计:职工生活房屋(宿舍)通常为每1间住3~8人,绝大部分双层床设置.人均3~4m,住宿十分紧张。有些地区阂建设资金筹划不到位或其它原因及困难,需租用铁路沿线农村民房;职工食堂面积偏小或没有专设餐厨房间,且条件简陋;职工浴室或淋浴问普遍缺失。生活不便,自然环境差的地域,生活用水都需靠汽车或火车拉水解决,且无水冲式厕所。2.2在建、已建生活状况职工生活房屋(宿舍)多数配备到每间住2人,少部分地区每问住3~4人,房间内设置独立卫生问和盥洗设备,但不能按定员数100%配备房间;职工食堂或伙食团服务用房基本设置到位,有专职厨师或就餐服务人员,职工生活房屋(宿舍)内配备淋浴问或集中浴室。

3生产生活房屋主要设计标准

根据《铁路房屋建筑设计标准》(TB10011—2012)中所规定没计标准。3.1职工宿舍(1)职工宿舍内宜接人有线电视、互联网,并设置卫生间,卫生问内设置淋浴器、洗手盆等,并24h供应热水。(2)新建铁路的职工宿舍规模,应根据铁路所在地区自然条件和沿线城镇分布情况而定,并宜按职工人数的80%一100%配嚣床位数。(3)宿舍设计建筑面积指标应采用每1人17~19rn,并应按每间住2人设计。

3.2职工食堂

(1)根据最大当班人数240人为界限,人数以上(含240人)时可设置食堂,人数以下时可设置伙食团房屋。(2)食堂和伙食团规模包括餐厅、厨房及辅助用房。(3)餐厅座位数应按该单位的最大当班人数的50%就餐及二次进餐计算。

3.3职工浴室

车站卫生特征在1~4级范围内的铁路基层生产作业单位,应设职工浴室或淋浴间。

4西部铁路生活房屋设计分析

4.1条件差异

我国西部铁路分布区域的自然环境与地方经济情况差异较大,因此应对山区铁路、沙漠(戈壁)区铁路、冬季严寒区铁路与平原区域铁路、经济发达地区铁路的生产生活设施配备有一定的区分和区别。本次对比分析以西安铁路局为例,其主要管辖陕西省境内铁路。陕西省南北狭长,东西窄,由北向南可分为地理、气候截然不同的三大地区:陕北、关中、陕南。陕西省是中国典型跨越南北的省份之一,因此具有复杂多样的气候特点和地形地貌。(1)陕北黄土高原海拔800~1300m,其北部为风沙区,南部是丘陵沟壑区;其区域内主要铁路为包西铁路(该范围内水源较为匮乏或水质较差,交通不便)。(2)关中平原西起宝鸡,东至潼关,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气候温和,经济发达,是徐兰高铁、陇海铁路陕西段主要途径之地(该范围内城镇较为密集)。(3)陕南秦巴山地包括秦岭、巴山和汉江谷地,秦岭山脉在省境内东西长400—500km,南北宽约300km,海拔1500—2000m。区域内主要为西成高铁(在建)、宝成铁路、西康铁路(该范围内城镇较为分散,交通不便)。

4.2设计情况分析

(1)西安铁路局除关中平原陇海线陕西段,其余大部分铁路均处于北部黄土高原和南部秦巴山脉的山区中,公路交通极为不便,很多职工只能靠局内开行的通勤火车上下班,不到休假的时间基本就吃住在车站和工区,对生活房屋的需求较大。考虑到沿线地方经济条件较差,且自然环境较差,车站需配套较完善的生活设施条件,满足职工安心工作的基本需求,车站单身宿舍或间休室应按规范上限100%配置,同时配置餐饮和淋浴条件。

(2)车站和段区所生活房屋设置在站段内或附近,其它工区人员就近修建集中生活房屋。方便职工工作和休息,并且可减少配属管路及其它设施的敷设。

(3)很多山区铁路车站及工区无正规进出道路,需利用村庄道路,车辆的频繁进出引起对社区道路的损坏,为此经常引起当地百姓的不满而阻止车辆进出,很多工区道路均为土路,下雨天无法出行,对应急抢修影响较大。应充分考虑通往工区办公和生活设施道路。

(4)新建铁路线的人员定编和机构设置依据规范,设计定员和铁路局生产实际需要配置定员有较大出入,造成生产生活房屋设施缺失较为多。从项目各设计阶段中,加强对定员及机构设置方面地分析及调研,参考铁路局各生产处的意见。

4.3生活房屋设计方案分析

假设铁路车站生产生活房屋总规模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可根据铁路沿线当地经济发达情况、自然条件、水源水质和交通等因素,区别考虑设计标准,以适应具体情况及满足职工生产生活条件。

4.3.1职工单身宿舍如上述各种环境和条件皆有利或大部分有利时,宿舍规模可依据规范规定的下限按定员80%配备。房间设置成标准问模式,宿舍内设置独立卫生间及淋浴设备,平均每问宿舍建筑面积含公摊约30m左右,房间平面布局如图2所示。如上述条件皆不利或大部分不利时,职工单身宿舍规模可依据规范规定的上限按定员100%配备,房间设置成普通问休室,楼内设集中卫生间、盥洗室及淋浴间,平均每问宿舍建筑面积含公摊约25m左右。房间平面布局如图3所示。根据上述分析,生活房屋设计方案对比分析如表1所示。

4.3.2食堂或伙食团食堂或伙食团尽可能与职工宿舍合建,充分利用房屋走廊和其它附属用房面积,节约建设投资;并且尽量布置在建筑物一层端部,减少对房屋生活区影响,平面布置如图4所示。

4.3.3总规划布置办公生产房屋和生活房屋总平面布置规划为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等相对区域,整个布局紧凑、规整,人员联系方便,缩短配套道路、管线等,节约土地资源,总图如图5所示。

5结束语

针对我国西部铁路分布区域广、线路长、自然环境恶劣、经济相对较差的现状,提出结合规范所制定的标准,在职工生活房屋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各方因素,并充分征求相关方意见,建设适应西部地区的铁路生活房屋,以落实铁路总公司关于保障和补强铁路生活房屋的要求。

房屋设计范文第6篇

美学向来被人们认为是艺术哲学,建筑这个词的拉丁文原意是指“巨大的工艺”,说明建筑原本同艺术抑或美学密不可分,因此建筑学本身就有艺术美学的内涵。

建筑的美学是相对具体的,但由于建筑是庞大的物品,人在建筑中品味的内容也是很多的。有时一块材料的色质,质感,形式能产生美感,有时一种结构形式也能产生美感,有时一个空间形态也能产生美感。有时一种构造也能产生美感,有时整体形式能产生美感,有时立面构图能产生美感,有时建筑外部虚空也能产生美感;有时由于对力的表现能产生美。建筑的内容也能产生美感,建筑的美感是由建筑外部边缘开始对整体形式风格和性格的审美到人口到内部到局部到细部。通过时间这个线索来体验建筑的美感。这些通过形式所承载的对人真善的意义象征,从而给人以超功利、超世俗的人文的理想的联想升华,给人以自由、解放、天堂般的感受而产生美的。

2、美学思想在建筑天际线设计中的表现手法

天际线的构图应尽量提倡穿插、错落、起伏的原则和具有某些韵律节奏及隽永轻盈的特色,体现自然美、曲线美、均衡美、象征美、阴阳美和和谐与秩序的特点。同时要考虑不同天际线可见面建筑体的高低、错落、遮挡、疏密、虚实、凹凸的间距、尺度等建筑艺术手法进行处理的适度问题,以便能逐步由自由散落无约束式天际线走向有创意的约束式天际线。

(1)均衡美的设计上应当视为强调单体设计的同时,务必把握与群体(组团)的关联性。这里和曲线美强调的重点不同,均衡美更注重不同形式屋顶组合的“度”的问题。在追求屋顶形式变化以形成美感的同时,尽量避免出现夸大的、偏激的、失调的、无动感和张力的天际线出现,把整体观赏性作为天际线设计的重点。(2)象征美的设计主要在于使得建筑天际线的观赏性存在可以联系和象征的空间。如不断上升的阶梯型天际线,象征城市不断发展,人均收入节节攀升等寓意,可用于城市商业区、政府办公区等节选的天际线片断设计(这种片断也要考虑与周边整体天际线的衔接与整合)。在天际线的建设上划分城市区域,确定发展方向,从另一个角度探寻城市规划与设计的突破口。(3)天际线的和谐与秩序的设计,主要是确定视图中的主次、从属关系。确定一个核心的制高点或屋顶形式,从而散发开去,以周边的高度和形式来配合和突出重点,以求秩序上的统一和和谐。要求消解非中心控制点的其他高层建筑的独立性,使之成为地区肌理的从属元素。轴线守望——在中轴两侧设置形态上对应的设施。同源模拟——作为空间构形的丛从属元素,采用相似的高度和体量。镜像效应——群体中各建筑在形态、材料、色彩等方面的协调统一。

3、美学思想在建筑房屋设计中的表现手法

3.1 统一协调性的表现手法。建筑艺术的设计应在总体上具有统一协调性,从而通过统一的表现形式实现了建筑设计的艺术美感的表现,房屋建筑的艺术设计中,应在满足建筑需求的基本形式之上实现建筑艺术的多样化发展,从而给人们带来不同形式的艺术美感的享受房屋建筑的艺术形式如何形成统一而又有不同的建筑美感的艺术设计形式是在具体的设计中的重要和关键。

3.1.1 建筑外形的统一。房屋建筑的外形统一实际上是指建筑外形的类似和统一,通过人们对建筑形状的辨识实现了有效的建筑艺术的设计,建筑的美学规律的应用不仅仅体现在单独的建筑上,而是通过城市的各种建筑的氛围而形成的建筑的美感享受。若是缺乏相应的建筑环境,那么建筑的设计将与环境格格不入,也难以给人以美感的享受,那么房屋建筑的艺术形式也就难以实现。建筑外形的统一可从对建筑中的主要部门和从属关系进行管理和控制,并且通过建筑设计主从关系的搭配实现了建筑设计的整体协调。

3.1.2 通过建筑色彩实现设计统一。房屋建筑的设计通过色彩的运用也能实现建筑设计的统一发展。色彩的统一和协调是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其他因素的系统难以实现有效的统一发展的形式而采用的唯一办法,建筑材料的选择与建筑风格的统一密切相关,建筑材料的选择也与建筑色彩的统一相关,从而通过材料和色彩的变化和统一实现了在一定范围内的协调过程。建筑的统一性设计应实现设计材料的整体搭配的协调,从而才能形成统一的风格,从而才能具有建筑艺术的美感享受。

3.2 均衡稳定性的表现手法。房屋建筑的设计可通过建筑的形状、大小、选用材料、颜色、层次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建筑设计的美感和风格享受。建筑设计由于多种设计因素的不断变化实现了各种风格的设计,通过良好的搭配和层次的有效设计实现房屋建设的均衡稳定发展。

3.2.1 对称均衡。对称均衡是最简单的均衡房屋设计,对于结构复杂的对称房屋建筑。房屋建筑均衡中心的凸显和强调往往难以从外观的设计中体现出来。而成功的房屋建筑设计,能在房屋建筑设计过程中自然地凸显建筑的均衡点,从而通过均衡点的凸显实现了对人们的自然引导和发展,从而也能明确体现房屋建筑的均衡点以及设计的美感。

3.2.2 不对称或不规则房屋建筑的均衡设计。房屋的建筑设计具有相当灵活的表达形式和特征,从而当房屋建筑的均衡中心并不对称,但其在建筑美学的角度设计上看是平等的,从而体现出了建筑设计中的不对称均衡,通过使用杠杆的平衡原理。实现了对不对称建筑设计在建筑美学中的平衡发展,从而也能实现对人们的引导和发展,均衡点的设计实际上引导人们自然过渡到建筑的中心点,具体可通过导向的标志实现对人们的指引。

4、结束语

房屋设计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近年来社会的迅速发展,土地所有制度也在不断健全与完善,伴随着土地资源需求量的增多,其价格也在迅速上涨。此种资源背景不仅给房地产开发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同样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建筑成本的控制。当前,人们对房屋建筑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产品的质量成为了大多数社会群体所广泛关注的问题。房屋结构设计的主要设计理念是在保障房屋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前提下,来达到空间结构的最优配置,实现资源的最佳利用。以下主要介绍建筑结构优化设计的方法及其在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一、高层建筑设计要点

1、结构平面布置

高层建筑一般位于人口密集地区,建筑在设计使用过程中内部功能分区较多且复杂,设计人员需在考虑工程造价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建筑的实际使用效果,优化设计方案,如:为高层建筑预留足够空间的停车场,合理确定建筑采光间距,确保建筑物消防排烟、楼梯、电梯等交通中心的运行通畅,以及考虑建筑物整体外观与周边环境的相适应。高层建筑在设计时应使其在一个独立的结构单元内,结构平面形状宜简单、规则,质量、刚度和承载力分布宜均匀,不应采用特别不规则以及风作用效应较大的平面布置。使结构具有明确的传力途径,能较为准确的计算结构在各种荷载组合下的效应,且具有明确的关键部位,以便与采取相应的结构措施。

2、结构竖向布置

高层建筑的竖向体型应规则、均匀,避免有过大的外挑和收进,结构的侧向刚度宜下大上小,均匀变化。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实现建设单位的设计意图常要求建筑使用竖向不规则甚至特别不规则的设计方案。震害表明,结构竖向刚度的突变、结构外形过大的外挑或内收等,会使相关楼层的变形过分集中,甚至形成薄弱层,从而引起严重的震害甚至倒塌。此时设计人员应及时与建设单位沟通并阐明采用竖向不规则方案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并积极调整结构尽量使其薄弱部位出现在预定部位并且不发生转移。

3、结构抗震性能设计

抗震性能设计是解决复杂结构问题的基本方法。其基本思路是“高延性,低弹性承载力”或“低延性,高弹性承载力”,无论提高结构构件的抗震承载力或变形能力均能有效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而提高抗震承载力需以对地震准确预测为前提,目前的科技水平无法对地震做出准确预测,限于地震研究现状,应以提高结构的变形能力并同时提高其抗震承载力作为抗震性能设计的首选,亦须选用适宜的结构抗震性能目标。

二、结构设计优化方式的具体应用

1、房屋建筑的整体性与局部性优化

建筑在设计上均具备相应的层次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从层次性角度讲,包含着建筑的整体设计体系、结构相关体系、安装体系等,每一个单独的体系又包含众多的下属体系。在对房屋进行设计时,设计者要对每一个下属系统进行相应的优化,冲破关联的横向性,实现叠加型工程;对于复杂性来讲,主要包含选取适宜的建筑构件、以及各系统的配合及衔接等。因此在进行结构优化时要从整体切入,才能真正实现整体的设计优化。

2、建筑寿命优化与阶段性优化

在工程的使用年限内,对每一阶段都要进行相应的方案优化。房屋的设计者要考察各个阶段的特点,根据实际结果进行优化方式的确定,如合理的选择设计基准期、同一工作系统中各构件的使用寿命应相对协调、根据不同的需求合理选用材料等,从而可以对工程的整体寿命进行科学的优化。这样,既保证了建筑质量,又提高了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3、对建筑主体进行结构优化

房屋建筑的上部结构设计应当建立相应的模型并进行系统的优化。整个过程应当合理地设置抗侧力构件,尽量做到抗侧力构件的均匀、对称布置,这样能将楼层中平面刚度的中心重合于楼层整体的质量中心,从而减少地震作用对其的破坏。在房屋设计时,如果条件允许,应使剪力墙的长度基本均匀,墙肢长度不宜相差过大,以使各剪力墙墙肢受力均匀。当墙肢长度过长时,可通过开设洞口将墙体分隔为长度较小且均匀的墙肢,应使剪力墙的总高度与墙段长度之比不小于3。而对洞口连梁宜采用约束弯矩较小且跨高比较大的连梁,从而使连梁具有适当的刚度并有较大的耗能能力。当连梁刚度较小(跨高比不小于5)时,多肢剪力墙的结构接近排架结构。结构的侧向刚度很小,连梁的耗能能力大大降低,对抗震较为不利。连梁刚度过大(跨高比小于2.5),其耗能能力很小,在强烈的地震作用下,连梁破坏后极易使剪力墙的墙肢发生破坏,此种结构形式也应避免。

4、结构优化与建筑优化保持协调

对于结构的设计要保证建筑的整体结构与平面布置的紧密配合,这样能使建筑本身的美观与结构的合理性相协调。对于建筑系统来讲要保证简洁,尽量减少框支柱、转换梁的使用。在筒体结构设计时,建筑物的转角区域受力较为复杂,在竖向力的作用下楼盖四角会上翘,但受到外框架或外框筒的约束,此处楼板会出现裂缝,在建筑设计时在上述部位应避免开大洞,在结构设计中还需对角部钢筋在原有配筋的基础上进行加强。对于整体来讲要保证刚心、质心两者基本重合,防止扭转的状况出现。

5、结构优化与排水系统优化保持协调

在房屋建筑中排水系统的专用房间里有着很多的机械设备,荷载强度较大。尽量将其设置在地下室,而且保证管道的预留尺寸与预留深度要符合相应标准,对于楼板本身的钻孔位置要加固。另外,要注意水平方向的管线可能会贯穿柱或梁的情况,要尽可能降低这种现象发生的机率。如果管道在建设时穿过了承重结构,就必须对承重结构进行加固。在整体上尽可能地保证承重构件的设置与管道网相协调,预防管道出现绕柱或绕梁的现象。

6、结构优化与电气优化保持协调

电气管线的安装是以导线的形式敷设在管道中或者墙体、楼板的内部。这样安装有可能给预制的结构施工造成相对的困难。如果想要管线穿过梁体,要提前在梁体上预留相应的孔洞,并且要保证梁体的宽度与相应的墙体的宽度相同。如果出现不相同的情况,就必须让墙体的一面与梁体的一面相齐,保证管线不得漏在墙体的表面。电梯部分一般需预留孔洞,承重的预埋构件亦较多,这样就要求设计者应重点对电梯部分的结构进行分析与计算,同时亦须考虑电梯局部变化对结构整体所造成的影响,保证设计的合理性与安全性。

通过对房屋结构中的结构设计优化方式的讨论,我们可以知道,科学地对建筑整体结构进行设计与优化能够在切实保证建筑本身的功能的同时也能够控制并减少工程整体的资金投入。

结束语

总而言之,目前我国建筑行业正在飞速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的适用性、经济性也提出了相对更高的要求,这就让结构优化设计在工程建设领域当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对于相关的设计人员来说,在对结构设计进行优化之前应该对建筑工程的设计及施工工作进行更加深入的调研,进一步了解业主的需求,从而才能够设计出更加安全、经济、美观的建筑,同时还应该不断加强自身在建筑及结构方面知识的学习,对结构设计优化技术的发展做进一步推动,从而促进我国建筑行业高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鄢皓.试谈结构设计优化技术在房屋结构设计[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4).

[2]马玉强.结构设计优化技术在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3,(24).

房屋设计范文第8篇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房屋设计;基本原则;应用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这是我国提出的一项重大发展理念,在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中也明确指出,需要持续坚持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让各项资源发挥出更大的价值。对于房屋建筑而言,从房屋建设到投入使用,各个环节都会涉及到资源的利用。如何降低其中的资源消耗,达到节约、环保、绿色的要求,就成为了业界人士需要思考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便提出了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从多方面指出房屋建筑设计要体现出绿色、环保和节能,降低房屋建筑在建设和使用阶段的资源消耗。因此,作为房屋设计人员,便需要对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加强研究,明确内涵与原则,合理运用到房屋设计的具体工作之中。

1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内涵解析

要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运用到房屋设计当中,应该首先对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本身的内涵形成理解认识,清楚地把握。对于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理解,需要从绿色建筑和相应的设计理念两个层面来形成把握。

1.1绿色建筑

所谓绿色建筑,从其本质上来说,就是可以实现节能减排的建筑物。节能,即降低资源消耗;减排,则对环境友好。绿色建筑的节能减排,需要涵盖其全寿命周期,也就是从房屋建筑的建设开始,一直到使用寿命到期,在整个寿命周期内,都要体现出这种节能减排的绿色属性。之所以提出发展绿色建筑的观点,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建筑领域所产生的能源消耗、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必须要改变。比如,在房屋建筑的建设与装修施工阶段,会产生噪音、粉尘等污染问题,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垃圾,在城市固体垃圾中,建筑垃圾占比高达四成。而在房屋建筑使用过程中,出于采光、通风、取暖、降温等方面的需求,也会形成相应的资源消耗。从当前阶段来说,房屋建筑的资源消耗与污染问题都还较为显著。因此,在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等理念的支持下,绿色建筑得以出现。绿色建筑的核心,便在于降低资源消耗,减少污染问题,实现环保、节能、绿色的发展。

1.2设计理念

对于绿色建筑,要把握相应的设计理念,这是设计人员应当关注的。根据业界实践以及相关人士做出的学术研究,可以发现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主要涵盖了三个层面。一,资源节约。不少人对于绿色建筑的理解,存在一定的狭隘认知,单纯认为绿色建筑的节约就是节约能源。实际上并非如此,绿色建筑的节约,应当是从资源节约的整体视角予以把控。不仅是要节约电力、燃气等能源,还需要节约水资源、建筑材料资源等等。二,贴合自然。绿色建筑的设计,还需要注重贴合自然,也就是要在建筑内部进行自然环境的营造,增加建筑自身的绿色属性,让建筑可以体现出生态性特征。三,体现人性化。绿色建筑设计,虽然要体现出资源节约和环保绿色的特点,但还需要注意保持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因为归根结底,绿色建筑设计是服务于人,在设计中不能出现违背人们使用需求的情况。所以,在设计中还需要保持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多从普通居民的视角切入来开展设计。

2房屋设计运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基本原则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是当前房屋建筑设计领域的一个重要指导,要在房屋设计中将该理念运用起来,还需要把握一些基本的原则,只有如此,才能让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房屋设计中发挥出切实的效用,提高房屋设计的整体水平。

2.1满足建筑使用需求

在房屋设计中对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进行运用,一个重要的基本原则,就是要满足建筑使用的根本需求。房屋建筑设计,有其对应的使用功能。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融入进来,需要以满足建筑施工需求作为基本前提,不能为了实现绿色设计而妨碍建筑功能的情况。比如,对于建筑内部的一些功能性墙体,如防火墙,不能说为了节约用料而取消设计,这显然就不符合使用需求。而在其他方面,也需要注意到建筑使用功能需求和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契合,但二者出现冲突时,要以满足建筑使用需求作为先导。

2.2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房屋设计中的应用,还需要保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应原则。对于绿色建筑而言,可持续发展和对生态环境友好是核心内涵,不仅是要实现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还需要对生态环境形成保护,与生态环境之间建立起和谐共处的友好关系。从建筑经济的发展来看,对于环境的影响显而易见。建筑建设需要使用到大量的砂石木料,这些材料都来自于自然界之中。砂石开采、林木采伐等都会对自然环境形成影响。所以,在房屋设计中运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就要注重到生态环境的保护,要从房屋建设和使用两个层面出发,做好相应的设计,体现出对生态环境的友好属性。

2.3全寿命周期设计

针对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而言,其本身就具有全寿命周期的基本特点。因此在房屋设计中对该理念进行运用,也需要相应体现出全寿命周期设计的根本原则。也就是针对房屋建筑进行绿色设计理念运用的过程中,要从房屋的建设开始,一直到房屋的使用,基于其整个寿命周期,考虑其中涉及到的各个环节,开展针对性的设计,让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全面贯彻其中,全程化发挥作用。

2.4内部与外部结合

房屋设计对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运用,还需要注意到内部与外部的结合,这主要是指对于房屋建筑内部结构、空间、环境的设计,要与外部环境空间的设计结合起来,形成整体化的设计。对于房屋建筑工程而言,并不只是对房屋建筑本身进行设计,还需要对外部环境进行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就要注重到内部设计与外部设计的结合,要在设计风格上保持统一,也要实现功能上的衔接,确保房屋建筑内外部空间的一体化,发挥出更好的使用功能。

3房屋设计对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具体应用策略分析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当前的房屋建筑设计中,具有显著的指导作用。作为房屋设计工作者而言,需要对相关设计理念形成有效认识,然后从房屋设计的实际工作出发,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应用起来。

3.1优化房屋结构设计减少建筑材料资源使用

从当前房屋建筑工程的建设施工来讲,材料用量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尤其是在建筑内部会出现一些非必须的结构,导致业主在接收房屋之后,还要花时间将相关的结构拆除,这不仅造成了建筑材料资源的浪费,也增加了固体垃圾产生的数量。比如,房屋建筑内部的非承重墙体,大多数业主在装修时,都会选择拆除非承重墙体,扩大室内空间。再比如,对于墙面保温层或是基层,在装修时也基本都会全部拆除,然后重新进行墙面施工。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房屋建筑的内部结构设计怪异,存在一些难以使用的狭小空间,形成了空间上的浪费。基于这些情况,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下,就需要对房屋建筑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减少其中的一些不必要结构,优化整体结构设计,让房屋内部结构更加合理,同时减少建筑材料的使用。具体来说,在进行房屋建筑设计时,可以运用BIM软件,构建起三维信息化房屋建筑模型,从不同角度来对房屋内部结构进行透视,优化设计,对其中的结构进行调整。

3.2加强节能设计减少房屋建筑使用的能源消耗

在房屋建筑使用过程中,会使用到一些能源,比如,电力就是最为主要的能源消耗载体。因此,在房屋设计中,就需要加强节能设计,让房屋的使用可以达到节约能源消耗的效果,从而体现出环保绿色的特征。首先,要做好房屋内部的通风设计,确保在打开门窗时,能够形成较强的气流流动,起到降温的效果。很多房屋在夏季时,会出现内部温度较高的情况,根本原因就是通风较差,这就需要长时间开启空调制冷,从而消耗大量电力。做好通风设计,让室内的温热空气可以快速交换,降低室内温度,这样可以减少空调制冷的能源消耗;其次,要做好房屋的保温隔热设计,降低室内外的换热效应。不论是夏天制冷还是冬天取暖,都需要建筑本身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避免室内冷空气或是暖空气与外界交换,这样才能长时间保持室内温度处于理想状态。如果室内外换热作用过强,就会导致制冷或取暖设备长时间运转,产生大量的能源耗用。所以,在房屋设计中,就要针对墙体做好保温隔热的设计,在墙体中设计相应的保温隔热层。同时针对窗户,要设计双层真空玻璃,还要注重门窗缝的密闭,降低空气交换;最后,还需要注意到照明节能设计。要做好室内采光设计,确保自然光线可以良好照射到室内,尽可能长时间保持室内明亮,减少开灯的需求和时长。另外还可以设计太阳能照明系统,依靠太阳能板给室内照明供电,达到节约电力消耗的作用。

3.3在房屋设计中加强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应用,在房屋设计中还需要关注到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从目前的行业发展看,在房屋建筑领域,已经拥有了一些再生性材料,比如,再生混凝土,再生板等。在进行房屋设计的时候,就可以针对房屋建筑结构中的一些工程结构,设计再生混凝土,比如,楼板、楼梯以及其他非承重结构,都可以设计使用再生混凝土。而在室内一些需要使用到板材的地方,也可以设计使用再生板。通过再生资源材料的利用,可以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3.4设计中水回用系统减少水资源利用

在房屋设计中,出于绿色建筑设计的需求,需要关注到中水回用系统的设计。中水回用系统,这是一种将生活污水、城市污水或工业废水经过处理之后再次投入使用的循环利用系统,能够对水资源实现二次利用,达到节约用水的效果。对于房屋建筑而言,在后期使用阶段,会产生大量的水资源消耗,其中使用后的水基本都是直接排入下水道,未能实现二次利用。其实生活中的很多污水,经过处理之后,还可以用于清洁、灌溉等方面。因此,在开展房屋设计的时候,便可以结合房屋建筑的结构以及给排水系统构成,在其中设计中水回用系统,对厨房、洗浴设备的用水进行二次回收,处理之后再接入到住宅的清洁、灌溉用水系统,实现二次利用,这样就可以达到节约水资源利用的目的。

3.5做好房屋室内外环境的绿化设计

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下,房屋设计还需要注意到室内外的绿化设计,要做好绿化,构建起优良的环境,给人们营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具体来说,在室内设计阶段,就应该立足室内空间结构的具体特征,以及室内空间的使用功能,进行有针对性的绿化设计。比如,对于卧室、客厅等功能空间,都应该设计绿植,如,盆景、园艺小品,通过绿色植物来营造室内空间,同时绿化环境。尤其是可以设计一些能够净化空气的绿色植物,如绿萝、白掌、虎皮兰,在美化室内环境的同时,还可以对空气中的甲醛等污染性气体实现净化。而在室外环境设计方面,就需要从整体上形成把握,依托房屋建筑的整体风格,来进行室外绿色的设计。在绿色植物的选择上,需要保持本土性和美观性的双重原则,选择本土具有观赏性的植物来进行室外空间的环境设计,在做好绿化的同时,提升室外空间的观赏性。

3.6基于使用需求合理设计房屋建筑功能

在房屋设计中,还需要注重对使用功能的体现。现如今一些房屋设计,缺乏对使用者需求的考量,设计了一些不实用的功能,形成了资源的浪费。因此,在开展房屋设计的时候,就需要立足房屋项目的定位,针对相应的消费者群体,做好使用功能方面的调研,掌握详细的信息。依据消费者群体的实际使用需求,来针对性展开房屋设计,确保房屋建筑功能设计符合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这样才能体现出房屋设计的有效性。

4结语

对于房屋设计而言,在当前时展背景下,关注房屋设计的环保、绿色与节能,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在这样的视角下,以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为导向,来指导房屋设计工作的开展,需要引起关注。对于房屋设计工作者而言,需要把握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根本内涵,然后从结构优化、节能设计、节水设计、再生资源利用、绿化设计等方面着手,对房屋设计实现优化,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春阳,刘宇骁,贾维,等.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湖北农机化,2020,(1):1.

[2]张红玲.基于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整合应用分析[J].粉煤灰综合利用,2019,(5):5.

[3]黄健.试析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房屋设计中的整合与应用[J].建筑技术研究,2019,2(10).

[4]张振涛,马广群.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现代城乡住宅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16):2.

[5]林志诚.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融合应用分析[J].市场周刊·理论版,2020,(49):1.

[6]罗洋.探析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住宅小区设计中的应用[J].门窗,2021,(5):2.

房屋设计范文第9篇

【关键词】房屋设计;客户关系管理;探讨

从现有文献的论述来看,还鲜有关于房屋设计与客户关系管理的研讨。不难理解,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之所以提出本文主题,实则归因于这样几个方面:(1)实践表明,第三方设计机构惟有与客户方形成充分的信息沟通,才能有效拿出符合对方需求的建筑设计方案来;(2)若要减少专业知识的转换成本,则需要增大与同一客户间的合作频率,这也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客户关系管理。由此可见,改变传统一味追求关系维系的惯性思维,从建筑方案的合规性和减少交易成本等方面,都有必要研讨房屋设计中的客户关系管理问题。

笔者遵循市场营销理论对“客户关系”管理的本质定义,并结合房屋设计特点进行适应性调整。本文首先对客户关系管理进行解读;之后,讨论客户关系管理的具体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构建客户关系管理模式。

一、对客户关系管理的理解

在经典市场营销理论中,客户关系管理往往与公共关系的树立、品牌塑造等方面相联系。不难看出,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二战后经济环境演化为基础的商务策略,主要关注于实体商品的销售问题。而房屋设计作为高端服务类产品,则在满足上述意图的同时,也为自身增添了新的目标定位。

(一)增强信息交流

以第三方建筑设计机构为考察对象,其在承担房屋设计时不仅需要依据一系列的技术流程,也需要将客户方对目标房屋的要求融入到图纸之中。对于后者而言,却时常因信息不对称而出现偏差。所谓“信息不对称”可定义为,设计机构对于房屋的私人信息量远低于客户方,从而形成了事实上的信息弱势地位。尽管,处于这一情景下的客户方不大会实施机会主义行为。但是,这仍将增大设计机构的设计风险。因此,客户关系管理的深度需求便在于二者进行充分的信息交流,从而增加设计机构与客户方需求间的匹配度。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其将为第三方设计机构建立起技术垄断地位。

(二)减少交易成本

减少交易成本目标的实现,则依赖于客户关系管理的本质功能。众所周知,房屋设计方案作为一种产品,具有极强的资产专用性特征。这种专用性不仅能为设计机构提供技术垄断的现实基础,也将因资产转换成本的增加而形成不可忽视的沉淀成本。这种无形成本尽管不会直接影响设计机构的经营效益,但至少会将经营效益置于次优层次。这就要求,通过客户关系管理而增加与客户方的合作频率,将能发挥出原有房屋设计方案的知识外溢效应。最终,提高机构自身的经济效益。

不可否认,建立客户关系管理并不只限于上述两个方面目标。但从本文的立论角度来看,则着重于考察这两个时常被同行忽略的问题。

二、客户关系管理在房屋设计中的表现

由于房屋设计属于高端服务项目,因此在市场上必然面对专用的客户群体。这就意味着,以实体产品营销为前提的客户关系表现形式并不适用于本文。那么,在本文的表现又是怎样的呢。遵循增加信息交流、降低交易成本的逻辑,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获知。

(一)在增加信息交流中的表现

1.人员间的信息互动。一般而言,在房屋设计之前首先应建立双方人员间的信息交流机制。这种交流机制可以采取联习会议的形式,也可以委派项目设计负责人前往客户方进行沟通。这里不去探讨沟通中具体的技术指标,而是强调:在信息交流中设计人员在准确把握技术可行性尺度的同时,还应引导对方释放出更加丰富的建筑构想。这样一来,将增加客户方对设计机构的赞誉度。

2.多方间的方案论证。所谓多方论证可以理解为,除设计机构、客户方之外,还应增强其他利益相关方的论证形式。这不仅是为了增大信息交流,还在于克服设计机构与客户方所存在的“有限理性”制约。

(二)在降低交易成本中的表现

在文章第一部分,笔者提出了两种现象:(1)因设计机构与客户方间形成了技术匹配性,从而有效建立起了技术垄断地位。(2)因设计方案的专用性极强,就增大了设计机构方面的沉淀成本。其中,前者意味着客户方将有意愿继续与设计机构合作;后者则表明,维系与客户间长期的合作关系,将是符合设计机构切身利益的。这样一来,二者就能在合作中形成一种双向的稳定关系,这是传统商品营销中所不可实现的。由此,设计机构在拓展自身业务的同时,应在客户资料的信息库建设和项目设计团队组建上下工夫。

由上不难看出,高端服务业的客户关系管理并不是单方面的努力过程。其中不仅包含着传统工作的要求,更体现出了与技术专用性相适应的创新要求。

三、客户关系管理模式的构建

结合以上论述,以下将从三个方面展开对客户关系管理的模式构建。

(一)强化技术支持力度

强化技术支持力度,实则是从“核心产品”的环节来得出的结论。众所周知,房屋建设工程耗资较大,这对于客户方而言不仅是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社会声誉度的重要举措。因此,客户往往追求设计项目的功能最优。在招投标阶段,客户方往往关注于项目设计思路、可操作性,以及投资后的收益率等要件。正是这样,惟有强化技术支持力度才能首先获得客户的青睐。其中,房屋设计项目的适应性尤为重要。适应性除了包括针对客户需求的适应性,还包括面对行业制度环境的适应性。

(二)增强双方互动频率

房屋设计项目具有功能创新、结构创新为一身的产品特质,因此为了改善因技术专用性而带来的“麻烦”,应增强设计方与客户方的人员互动频率。通过技术信息交换,能使得客户方更加深入的理解项目的设计理念,进而加强与设计机构今后合作的意愿;同样,设计方也能更加熟知客户方的产品需求定位,从而建构起技术垄断来规避其它竞争者的侵入。正如上文所指出的,设计机构应在启发式的信息交流中,激发出客户方的想象能力。

(三)提升增值服务能力

在“附加产品”环节提到了,应开展售后服务工作。结合房屋设计机构的业务实际,这种售后服务实则就是提升增值服务能力。包括:及时解决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以及跟踪客户的使用情况即使对反馈信息给予处理。更为重要的是,在信息处理后应主动为客户提供优化方案。这样一来,客户关系管理就处于全方位的管控之中了。

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

四、小结

本文以房屋设计关系管理为主题,实则归因于这样两个方面:实践表明,第三方设计机构惟有与客户方形成充分的信息沟通,才能有效拿出符合对方需求的建筑设计方案来;若要减少专业知识的转换成本,则需要增大与同一客户间的合作频率,这也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客户关系管理。

房屋设计范文第10篇

钢筋混凝土房屋具有非常明显的不可逆性,落成之后后期修正的难度较大,因此必须要将全部的难点疑点集中在设计环节加以妥善解决。钢筋混凝土结构主要是由钢筋与混凝土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合而成的,两者共同受力,是统一的工程结构,具有不可分割性。钢筋混凝土房屋的主要承重构件就是钢筋与混凝土,前者具有理想的抗拉性能,后者具有高度的抗压性能,不同材质的结合使用,能将抗拉性能与抗压性能融合于一体,增强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梁柱、剪力墙、楼板等承载能力,产生良好的力学作用,是一种具有高度现实意义的房屋设计结构。

2钢筋混凝土房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2.1基础结构方面

2.1.1地下室底板由于土地资源的紧张,业主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在进行钢筋混凝土房屋设计的过程当中,往往会选择加筑地下室,以扩充可使用的空间。对于存在地下室的钢筋混凝土房屋而言,如果在设计的过程当中不注重地下室楼板的承载能力,很有可能会造成建筑物发生沉降或者是倾斜的问题,增加安全隐患。当地下室楼板设计承载力与实际承载力误差大于20%的时候,混凝土底板就会出现裂缝,裂缝持续扩大,危及房屋与业主的安全。为了避免因地下室底板承载力不足而造成沉降,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可以着重在持力层与地下板之间规定要布置褥垫进行施工,降低附加应力的影响。

2.1.2防水功能钢筋混凝土房屋的防水功能主要立足于柱下承台的形式基础方面,受柱下承台的形式基础的制约,整个房屋的基槽地模形状往往会产生很大的变化,例如放坡、阴阳角等的位置与数量都会相应地改变与增多,增加防水工序的施工难度。为了进一步确保钢筋混凝土房屋的防水性能,提高业主的居住质量,设计人员需要就柱下承台的形式基础作出充分的调整,将自然因素纳入设计考虑的范畴,如雨季与旱季的防水性能的要求,关键在于绘制包络图,参照包络图的相关数据,对柱下承台的形式基础作出改变,使放坡以及阴阳角的位置与数量都趋于稳定,彰显钢筋混凝土房屋防水功能的规律性,降低施工难度。

2.1.3外墙配筋在以往的钢筋混凝土房屋设计工作当中,设计人员经常采用的都是底部固结和顶部铰接的计算模型以及单向板的计算方式,但是却忽略了钢筋结构的影响因素,如双向板、梁柱钢筋笼等方面,导致了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很大的误差,无法保证外墙配筋比例的合理性与科学性。鉴于此,由于在钢筋混凝土房屋设计当中,外墙配筋的计算方法多种多样,缺乏统一的标准,笔者建议设计人员先行建立统一的计算方法使用制度,明确使用底部固结和顶部铰接的计算模型以及单向板的计算方式的具体情况,缩小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的客观误差。

2.1.4独立基础钢筋混凝土房屋的独立基础主要是天然地基锥体独立基础,存在明显的基础坡面,在以往的设计工作当中,存在着的明显问题就是以1∶3的比例进行坡度规划。而1∶3的比例由于基础坡面的坡度过大,施工人员在进行混凝土捣实的时候,施工难度非常大,施工设备上不去,只能采用人工捣实的方法,施工效率低,捣实的质量不理想。为了克服基础坡面过大的问题,可以尝试如下两种的设计方法:一是按照1∶1的比例进行坡度规划,使坡度尽量保持平缓。二是直接废除椎体独立地基的设计方法,建议采用阶梯型基础的设计方法,以保证钢筋混凝土房屋独立基础的设计质量。

2.2上部结构方面

2.2.1挑梁与墙体钢筋混凝土房屋设计中挑梁与墙体部分的问题集中表现在挑梁变形与墙体外闪方面,因为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的受力情况不均匀,容易出现局部受力过大的问题。为了避免挑梁变形与墙体外闪,设计人员可以在挑梁端头设计的时候添加构造柱结构的设计,所谓的构造柱,即是通过在挑梁附近加筑一条梁柱,将每层的挑梁连接在一起,避免因局部受力过大而导致出现挑梁变形与墙体外闪的问题,其中的物理原理是:将本来集中在挑梁的压力通过构造柱卸载到各层结构当中,将压力分散,继而消除挑梁变形与墙体外闪的问题。

2.2.2梁柱强度以往的钢筋混凝土房屋设计工作普遍存在着“强柱强梁”的问题,“强柱强梁”即是立柱与横梁的强度过大,对整个房屋结构造成硬性破坏。鉴于此,为了减轻房屋结构的硬性破坏,设计人员应该采用“强柱弱梁”的设计方法,即是立柱的强度系数略高于横梁的强度系数,这种设计方法,主要是针对在强烈地震之下,将损失降到最低而产生的,根木目标在于避免梁柱同时倒塌,使整个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屋瞬间崩溃,以保证梁先倒塌,柱后倒塌,提高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性能,具体内容可参阅《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标[2006377号])。

2.2.3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混凝土构件的保护层厚度一直存在着取值过小的问题,旧版03G101标准图集规定的混凝土保护层是从纵筋的最外皮到混凝土边缘的距离,而新版11G101标准图集规定的混凝土保护层则是从箍筋的最外皮到混凝土边缘的距离,由于测量的具置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保护层的具体数值也要作出相应的调整,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从垫层顶面算起应大于42mm,对梁类构件为-7—+10mm;对板类构件为-5—+8mm,其中的合理误差在(1.00±0.85)之间。

2.2.4剪力墙目前,钢筋混凝土房屋设计中剪力墙部分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单肢刚度偏大,并且布置非常不均匀,为梁板等构件的设计带来负面的影响,剪力墙单肢刚度偏大所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容易发生应力破坏。鉴于此,设计人员在进行第一级别刚度的剪力墙设计的时候,将其单肢刚度控制在4.5以上,同时总肢数应当在5以上,依照整体的框架结构,合理设计剪力墙。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钢筋混凝土房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于基础结构与上部结构两个方面,设计人员需要重点关注地下室底板、外墙配筋、挑梁与墙体、剪力墙等部分,处理好细节问题,以提高钢筋混凝土房屋设计的整体质量。

上一篇:卷材防水范文 下一篇:内部审计创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