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教育范文

时间:2023-08-07 10:02:23

地理学教育

地理学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教育地理现状 学科问题

一、《教育地理学》的价值和历史地位

罗明东博士提倡并付诸研究的《教育地理学》是其研究成果的主要展现。该著作在分析和比较国内外教育与地理关系的基础上,探讨和摸索教育与地理之间的关系,教育要素和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地理要素对教育要素的影响,它是教育地理学的学科基础,用以解决区域教育问题。在书中,以云南省为例,综述并分析其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根据地域特色和教育原理为当地教育发展提出了长远性的战略规划。

二、我国教育地理学的现状总说

(一)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教育与地理相结合

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教育与地理相结合是自20世纪90年代始,我国教育界开始进行教育地理学的研究和创建。1991年,上海市教委组织编写《上海教育资源》,以上海教育的整体情况为背景,主要体现了大、中、小学校教育地理分布。至1995 年,集中反映了我国教育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的《中国教育地图集》在上海出版发行。这一成果在当时被称为“教育与地图科学上的一个创举”。在这本地图集中,体现了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经济水平以及人口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表现出不同地域的不同教育特征。

(二)教育地理学的萌芽和发展

教育地理学的研究着重表现在区域教育研究。从教育地理学的学科建设角度,1995年同年王秋玲在《关于创建教育地理学理论体系的几点思考》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地理学”概念,教育地理作为一种产业的形式在中国萌芽。1996年,罗明东发表了《教育地理学: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建立教育地理学刍议》《论教育地理学研究的意义与契机》等论文,并在博士毕业时,选择“教育的地理学视角――教育地理学基本问题研究”的研究方向。教育地理学在20世纪90年展迅速。

(三)国内研究现状和成果

《教育地理学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出路》一文,对这方面做了详细总结:主要的研究成果包括:《中国教育地理学的形成与发展》《试论我国历史教育地理研究的现状与走势》《清代四川进士的地域分布及其规律》等。课题方面:西南师范大学在“九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中包括“中国教育地理分布的历史变迁研究”;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中包括 “教育地理学研究”等省部级对教育地理的重视。并且在2003年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我国第一部教育地理学专着《教育地理学》。此外在教育地理实践领域研究的课题也出现很多比如华中师范大学范先佐教授主持的国家“十五”课题“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村学校合理布局研究”等。

三、问题和疑惑

(一)教育地理学中的研究方法到底在何方

如果说本书解决好了教育地理学是什么――研究对象――地理学层面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或者说是教育领域中地理事实和地理现象,为什么――地理环境对教育的间接、直接影响及教育对地理环境的作用,那么在谈论到怎么样――如何解释教育现象,或者用什么方法、手段去解决教育问题在本书中显得有些不足。在谈到教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上,完全采用了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不免让人想到这其中如何体现教育的作用呢?罗教授认为:“在纯粹自然地理环境基础上产生的人文地理环境,意味着地理环境发展到了成熟的程度。人类社会越是向前发展,地理环境的‘人文化’就越是突出……作为一种人类活动,只要作为空间使用者的教育继续存在,那么就需要也可以应用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来对教育的地理空间问题进行研究。”也就是说地理环境作为客观的物质世界,它的成熟度是由依靠它生存的一种高级生物――人类决定的。这显然是个谬误。由此,后面的假设也不能存在了。教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借鉴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但还是需要建立起自己的模式,对不同层次环境,区域环境,环境之间建立起解决教育问题的架构,不然,除了研究对象外,哪里还能体现出教育地理学的特点呢?

(二)空间分析模式不能只是框架

从地理空间角度看,地理学在教育地理问题研究中具有的动态研究模型中,表现为:与路线、位置、和设施有关的活动外,还有教育地理结合社会性问题和经济角度的问题。然而在后续的建构中并未单独成章提到这些。只是在区域教育和教育区域中,对这些因素加以综合整理,形成区域教育的特点,显得有些仓促。在教育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学科结构体系中:包括的教育地理学基本理论、教育科研地理、校园环境研究、区域教育地理、教育历史地理研究(教育时间地理研究)、学校选址及学区分布点规划、教育地图研究、各级各类教育地理、宏观教育空间布局研究,在书中涉及较少,略显内容不足。区域教育分析很少涉及教育地理学的方法。如果按照前文来说,教育地理学的分析方法等同于地理学分析方法。那么在后者的区域教育分析中这点也略显欠缺。

(三)教育地理学容易形成空泛的感觉

作为一门学科,教育地理学最基础的是基本理论研究,涉及面广,对个别情况过于精细,容易造成学科基础不实,宽而泛的感觉。

由于教育地理研究领域本身具有的基础性,科学性,以及在发展中表现出的创新性、研究成果的实践性,和学科的发展性,阶段性成果逐渐陆续产生以来,受到学术界鼓励和肯定。建立教育地理学是教育学科的重要工作,还需我们不断完善,以促进中国教育学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大群.教育地理学一书出版[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大群.一部具有开创性的力作-国内外第一部―教育地理学―正式出版 [J].云南教育, 2003,21(18):95.

[3]罗明东.教育地理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

[4]王秋玲.关于创建教育地理学理论体系的几点思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1995,(1):11-12.

[5]曹照洁,张正江.教育地理学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出路[J].毕节学院学报,2010,(12):91-96.

地理学教育范文第2篇

近年来,随着教育形式的发展与新课程的改革,在中学素质教育中渐渐凸显出了德育的重要性。然而,许多教育学者研究表明,目前中学的德育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德育机制缺乏现实意义与切实可行的操作方式,德育内容局论文联盟收集整理限于一般性的理论概括与经验总结,德育模式过于单一刻板,甚至违背了中学生的道德心理发展规律。在我国,地理是普通中学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地理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一定的地理科学知识与技能,同时发展智力和能力,培养思想政治品德,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因此,在中学地理学科教育中引入“三生教育”,改变传统德育过于抽象、空洞的说教模式,使德育更加贴近生活中情感道德的主体,是一个重要的渠道。本文试图从“三生教育”的内涵、在中学地理学科教育中渗透“三生教育”的重要性及如何实施等三方面对在中学地理学科教育中渗透“三生教育”这一问题作粗浅分析。

1 “三生教育”的内涵

“三生教育”由云南省首先提倡,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系统中心,其包括“生命教育”、“生活教育”与“生存教育”。“生命教育”,让每一位教师和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关心自己和家人”;“生活教育”,提倡“珍视生活,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关心他人和集体,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生存教育”,强调“学习生存知识,保护珍惜生态环境,关心社会和自然,强化生存意志,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三生教育”是一个整体,深切地体现了中学“以人为本,以德为先,注重基础,强化创新,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中学生”的教学理念[1]。

2 在中学地理学科教育中渗透“三生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大多数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素质的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是素质教育而不是“应试”教育。地理教育作为“三生教育”最好的教学资源与实施途径,通过教师在地理教学中渗透“三生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2.1使学生受到多方面的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 由于中学地理知识内容的综合性与广泛联系性,使得地理教学内容涉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生产生活实际,所以在

转贴于论文联盟

中学地理学科教育中涵盖了丰富的思想政治与品德教育因素。而“三生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灵魂,通过中学地理教育可以使学生受到多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与个性心理素质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和健康的论文联盟收集整理生活情趣,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挖掘“三生教育”的广度及内含,使“三生教育”真正成为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打造中学德育品牌。

2.2 中学地理学科教育是践行“三生教育”理念的主渠道。“可持续发展”即“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同时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这是当今人类普遍关注的问题[2]36。随着科学教育技术的发展,研究人类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关系,并谋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这不仅是地理科学的现实需要,也是“三生教育”的主题之一。

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应该从资源、环境、人地关系和道德发展等方面入手,正视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重大问题,理解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与社会关系的重要性,懂得“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所共同要求的生存与发展的问题。而在中学的各个学科教育当中,地理学科是唯一的以人类的生存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以及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为基本教学内容的学科,因此,在教育学生关心并谋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地理学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地理创新教育 内涵 途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0.046

一、为什么地理学科要进行创新教育

人类正在步入一个以智力资源为主要依托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要创新就要依赖创新型人才去实现。正如同志所说:“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都要靠不断创新,而创新就要靠人才,特别要靠年轻的英才不断涌现出来”。要培养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教育必须彻底变革,实施创新教育,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能力上,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地理亦文亦理,涉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多方面的知识,综合性、实践性、时代性强,这些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既能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独立判断、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志趣,又能为学生进行创造想象、提出创新观点积累素材。其次,地理学科讲述了人口、环境、资源、粮食等问题,这些着眼于未来的全球性问题,既可以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又可以激起学生关注社会、思考现状、展望未来、进行创新活动的强烈责任感。第三,地理学科着重培养学生地图能力、实践能力、综合有力、想象能力、求异思维能力等,这些都是未来创新活动所需要的重要能力。

二、地理创新教育的内涵

何谓创新?创新就是作为活动主体的人所从事的产生新思维和新事物的活动,其根本特征是变革、进步和超越。不同水平的学习,有不同水平的创新。对中学生而言,做一道习题,能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能独立求解探索新法,也是创新;制作一件小工艺品,搞出一个小发明,也是创新。地理创新是指学生在地理学习和实践中,提出新颖、独特的地理观念、建议和设想,采取了新的方法,寻找新的途径、涉猎不同的领域,以掌握完整的手段解决日益纷繁的地理环境问题。

创新教育就是整个教育过程被赋予创新的特征,并以此为教育基础,达到培养创新人才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学地理创新教育就是根据中学地理的学科特点,把地理学、创造学、教育学、心理学和人才学等有关学科的一般原理有机结合起来,运用于中学地理教育活动的一种创新教育,旨在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发展创新思维、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具体来说就是培养学生以新颖、独特的地理观点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以创新的方法、途径来处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地理问题的能力。因而,中学地理创新教育不是纯地理基础知识的教学,而在于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中学地理创新教育的途径

中学地理创新教育不仅仅是一种单项教育,它需要在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诸方面的全方位培养。因此,中学地理创新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地理创新精神、树立学生地理创新思维和提高学生地理创新能力。

1.营造氛围、突出主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创新精神不仅是一种智力的特征,还是一种人格特征,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是一种综合素质。创新精神的培养在于4个品质:冒险性、挑战性、好奇心、想象力等。创新精神是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它在发动维持创新活动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地理学科是以自然环境和人地关系作为学习研究对象,它的知识系统是一个开放、发散的系统,既有许多已知的相对真理,更多的却是人类科技尚未能了解、尚无法知晓和解决的灾害、环境、宇宙等问题。这种地理知识本身的发散性、未知性,能帮助学生进入超越时空的思维空间,激发起学生的创新精神、挑战精神、好奇心与想象力,特别有利于学生探索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中学地理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

2.转换角度,促进变通,活跃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一种新颖而有价值的,非结论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持续性且能清楚地勾划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表现为打破常规解决问题和程式,重新组合既定的感觉体验,探索规律,得出新思维成果的过程。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想象思维的培养。地理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首先必须借助丰富的想象力,而想象力又源于对具体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观察,引导学生地对地理事物的现象的观察中,形成丰富的地理表象信息,并在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中展开想象、发展创新思维。

(2)发散思维的培养。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是构成创新思维能力的必要成份,对地理创新思维来说,二者缺一不可。由因导果,通过对大量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分析综合,寻找出问题的症结和解决方法,这种思维方法叫集中思维,是一种经常而普遍运用思维形式。发散思维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并突破原有的知识结构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寻找更好更新的答案的思维方式。它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在地理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灵活多变地训练学生养成发散思维的习惯。

(3)逆向思维的培养。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积累了不少地理知识,这些知识的运用有正向和逆向两个方面。通常情况下,学生对正向思维的运用比较习惯。逆向思维往往是违反常规定势,由果溯因提出假设进行推理。这种思维有助于加深对地理事物的认识和理解。有了这样的思维方式和观念,许多地理事物就会使学生获得更深入的认识,形成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3.学以致用,讲求实效,提高创新能力。

地理学教育范文第4篇

我们在地理教学中,要积极渗透美学教育。让学生认识地理课程的美学特征,并感悟地理之美,激发学习兴趣;把握地理之美,培养地理思维;挖掘地理之美,总结学习规律。

【关键词】

美学 学习兴趣 地理特征 地理思维 规律

地理教学不仅具有科学性、知识性,更具有美的感染力。地理课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不同的地域,风光不尽相同,不同的星球,地貌特征各异。但这一切都是具体可感的,高山有高山的巍峨,大海有大海的广阔,美无处不在。我们在地理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去认识美、发现美,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热情。

一、认识地理的美学特征

地理课程的美学特征,有其独特性,各种地貌特征,直观生动,但又形态各具,所以既生动具体,又特色鲜明。各种地理特征又不是孤立的,往往相互关联,和谐共存,不失一个整体。

(一)直观具体

直观具体、生动鲜明是美的特征,也是地理美的基本表现。就植被而言,草原上一碧千里,青草连天;沙漠里黄沙遍地,寸草不生;高山上岩石,不见些许绿色;峡谷中树木繁茂,绿意盎然。这些地理特征,都有区域性,看到不同的植被,给我们的感受是不一样的,要么满心喜悦,神清气爽;要么心存孤寂,怅然若失。根据地理课的这些特点,我们在教学中,要积极使用多媒体课件,充分展示不同地域的地理特征,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比一味地反复说教教学效果要好得多。地理画面的丰富多彩,更能抓住学生的眼球,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们要因势利导,发挥图片、幻灯片、专题片的独特教学魅力。

(二)各有千秋

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各种景观千奇百怪,造物主真的出神入化,地理特征令人惊艳。有的地理变化日新月异,一日千里。比如,火山喷发,岩浆从地下喷涌而出,若铁水奔流,赤焰似火,到处烟尘四起,令人惊心动魄;再有,大海里潮起潮落,浪奔浪涌,有的小岛瞬间不知所踪,有的会突然冒出来,就像变魔术一样,令人大开眼界。地球自身每一刻都在运动,板块之间发生碰撞,有的地方隆起为为山脉和高原,有的地方断裂成峡谷或断崖。比如,喜马拉雅山已经高不可攀,但每年还在不停地生长。黄河之水也会把黄土高原的泥沙带到中下游,不断抬升河面,制造悬河奇观,扩大下游冲积扇的面积。还有一种岩溶地形,把山体掏空,形成石钟乳、石柱,形态各异,幻若神奇的宫殿。大自然的伟力,令我们敬畏不已,简直是无所不能。大千世界,五花八门,奇山异水,美不胜收。

(三)和谐统一

地球上的大气圈或者地貌特征,都是相互依存,和谐统一的。任何地理现象都不是孤立的,都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比如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尽管看不到摸不着,但作用很大,可谓功勋卓著,它就像给地球披上了一件防护衣,呵护地球,造福人类。大气层可以阻止太阳的辐射和宇宙射线,保护人体不被灼伤;大气层可以阻止天外来物,让流星在到达地面之前烧毁,避免撞击地球,伤及人类。大气层还可以为地球保暖,凝结水汽,制造风云雨雪。大气圈又与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融为一体,组成人类赖以生存的综合地理环境。如果大气中没有氧气,地球上的生物将濒临灭绝;如果没有水循环和岩石风化,就不会有植物生长的土壤;如果大气中没有二氧化碳,植物就不能制造碳水化合物,二氧化碳增多,也会使地球变暖,冰川融化,淹没海岛和陆地。总之,地理之美,还在于和谐统一,相生相克,此消彼长。

二、感受地理之美,激发学习兴趣

我们在地理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感受地理之美,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利用形象直观的地理教具和教学地图,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从而加深学生对各种地理现象的认识,避免空洞的说教和机械的地理知识传授,让学生学得有滋有味。比如,学习长江,我播放了有关长江的专题片,同学们借助画面,很自然地走近了长江,了解了长江的水文特征,了解了长江和两岸人民的密切联系。根据教材内容,联系各种政治事件或者旅游活动,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去认识各种地理现象,让学生学有所用,激发他们自我发现、自我研究的学习热情。我们游长城、登香山,让学生感受到了温带的气候特征。他们不仅喜欢枫叶之美,而且要弄懂枫叶是怎样变红的,查阅资料,浏览电脑,乐此不疲。根据教材内容,向学生介绍地理学家探险的故事。比如,让学生阅读《徐霞客游记》,不仅感受到祖国山川之美,而且学习到了徐霞客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这对纠正学生的治学方法很有好处。只有学生感受到了地理之美,才会关注各种地理现象,满怀激情地去学习。

三、把握地理之美,培养地理思维

在地理教学中,我们要利用地理模型,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地理知识是立体的,是空间性很强的,我们要让学生有空间意识,用立体思维和形象思维去感知各种地理现象。我们描摹地理现象的语言,要真实准确,不可随意夸大或缩小,因为地理语言就反映着地理思维。我们平时不注意天气和气候的差异,往往用词随意,但表述有失规范。天气变化是短期的,多变的;气候变化则是长期的,比较固定的。

我们在地理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观察地球仪,要让学生认识到地球是一个球体,两极稍短,赤道略鼓;要让学生有经纬意识,好确定某个地域的位置;熟悉赤道、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培养他们良好的空间意识。要让学生喜欢看地图,并且会看地图,在行政区地图上可以准确地找到各个省份;在地形图上,顺利找到各个山川大河。学生有了地理思维,才能科学地认识各种地理现象,不仅思维缜密,而且有理有据。

四、挖掘地理之美,总结学习规律

地理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有章可循的。我们鼓励学生了解各种地理现象的同时,要引导学生按着美的法则来总结学习规律。这些规律,对于我们认识大自然、认识地球、认识各种地理现象都是大有脾益的。因为各种地理现象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都是一个和谐完整的统一体。例如,我们根据纬度变化,结合赤道、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就可以总结出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根据不同的气候类型,总结出我国的降水空间分布规律,以及海水温度和盐度分布规律、洋流分布规律等等。

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美学教育,不仅能帮助学生爱学地理学好地理,还能培养他们积极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美学教育与地理教育密切结合,相互促进,教学效果会更好。

【参考文献】

【1】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地理学教育范文第5篇

传统生物地理学实践教学形式面临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经费不足目前,很多高等院校的教学经费比较紧张,尤其是对于层次不高的普通本科院校来说,教学经费更是严重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依靠学校投入大量经费让学生进行野外考察等大规模的实践教学是不现实的,据调查,目前已经有很多高等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取消了野外考察,或者由以前的长线的野外实习改为近距离短期实习,[6]也有一些学校采取学生自费进行野外实习的方式,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由于高校实践教学经费不足造成的。(二)实践教学形式单一传统的生物地理学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是以野外考察为主,其它实践教学形式很少,而且往往是与自然地理学课程等的实践教学内容共同进行,这种形式具有一定的优势,如能够节省经费、能够使学生理解不同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等,但由于很多学科内容一同学习,而且时间有限,学生对于实践教学内容掌握不够,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只是经历了一次自然地理观光旅游,对实践教学内容并没有太多的掌握。(三)实践教学指导缺乏实践教学的效果很大程度上与教师指导有很大关系。传统的生物地理学野外实习多是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自然地理学各门课程的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生物地理学内容的指导。如果教师的生物地理实践知识相对薄弱,对学生指导能力有限,学生获得的实践知识就更少,再加上对于教师实践教学指导过程没有一定的考核评价体系,使得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指导就更加随意。(四)实践教学考核机制不完善严格的教学考核机制是引起学生重视、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传统的生物地理学实践教学考核体系相对较为单一,大多采取学生在野外实习之后提交实习报告的形式,对于实习报告的撰写内容也没有一定的标准,很多学生写成了实习心得或是实习期间的流水账。由于没有完善的实践教学考核机制,教师对学生实习报告的评价也不太重视,有时根本不进行评分。实践教学考核体系的不健全限制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积极性及其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对于实践教学效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生物地理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一)加强课堂实践教学课堂实践教学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并且具有耗时短、易组织等优势。对于生物地理学的课堂实践教学,可以采取如组织学生就某问题进行讨论或辩论、看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纪录片等形式,这样可以改变传统的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此外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二)实施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形式不仅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也具有重要意义。生物地理学可供实践教学的内容十分丰富,如生物和环境关系、生物群落相关内容、生物分布特征等都有很多实践内容可以进行。具体可根据教师和学生的特点来选择适合的形式,如可以结合学校周边生物资源进行植物、动物形态特征等方面的实践;对学校周边不同自然环境地点的生物群落(如果植被破坏较为严重,可选择相对较为稳定的土壤动物)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掌握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环境对生物群落进行系统调查,如干旱环境、湿生环境、森林环境、草原环境等,分析该环境下生物群落特征及生物的适应表现。(三)采取短途野外考察为主,长途为辅的形式地理专业的毕业生将来大多是要从事地理教学工作,作为将来的地理教育工作者,直观感受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及区域景观的差异对于其将来工作是十分有意义的。[6]因此,野外考察是地理专业学生的必修内容,生物地理学作为野外考察的重要课程对于学生野外考察路线也会产生重要影响。长路线的野外实习考察有利于学生对于不同地区区域差异的整体认识,但需要的经费相对较多,耗时较长,一般只能在假期才能够进行;短途野外考察可以使学生对于周边区域的生物地理环境有较好的认识,且组织容易,一般利用周末即可进行。因此,生物地理学野外实践教学可以采取短途考察为主、长途考察为辅相结合的形式,在课程开设期间可利用周末组织学生进行短途野外考察,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利用暑假期间组织学生进行包括生物地理学在内的多门课程的长途野外实践考察。

生物地理学实践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地理学教育范文第6篇

【关键词】地理教学;创新教育

有许多地理现象具有神秘色彩,使得人们不断地发挥创造性思维潜能,不懈地探究。有许多地理研究学说,诸如大陆漂移说、冰川学说等,都是创新思维的成果。可以说,地理学科时时处处都充盈着创新教育的因素,利用这些因素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改变教学观念,相信学生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当代中学生知识面宽,思维活跃,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曾有学者说过:“要鼓励学生创新,教师不能用保守思想、传统方法和不变的眼光看待学生。正因为不相信学生,不敢放手让学生去发展,从而扼杀了许多联想好奇的欲望和能力。”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实,世界科技史上许多重大发现都是来自于外行的贡献。原因是外行人员不受行内规矩的限制和束缚,不在原有的知识领域“绕圈圈”,能用新的思路从新的角度去研究地理现象。大陆漂移学说的提出者是年轻的气象学家魏格纳,但他勇于创新,使得他这个外行也提出了新学说,为现代地学理论的诞生导航。高中学生的思维尚未定势,他们往往可以通过想象和直觉等非逻辑方法领悟出一些感性认识,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和思路。如在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的教学中,学生可能会提出“宇宙是怎样产生的?”“为何存在黄赤交角?”“极光为何只产生于两极?”“地球上人类的起源是否由外星球迁移而来?”等一些问题,这些都说明当代中学生具有好奇探究的兴趣,而这正是学生的创新的可贵起点。

二、教师务必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知名教授张奠宙说过“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形成全民族的创新意识,现应成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成为教育的灵魂。”在地理教学中,如果教师固步自封,因循守旧,那么,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肯定陈旧落后,跟不上素质教育发展的步伐。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必将是亦步亦趋的“爬行主义者”。对于一个创新型教师来说要有四敢:面对教参,敢越雷池一步;面对标准答案,敢于大胆质疑;面对学生质疑,敢于肯定;面对课堂教学的意外,敢于借题发挥,因势利导。例如,在一堂公开教学课上,教师无意之中走到投影仪前,脑袋被投影下来,同学们都在下面暗笑,教师才恍然大悟,但他灵机一动地说:“你们所看到的是地图的投影,我的脑袋是地球,屏幕上的就是一张世界地图。”学生哄堂大笑,但也领悟了教师提出的地图投影的基本概念,开宽了思路。

三、地理学科创新教育模式

1.明确提问,启发学生思维。问题确定思维导向并给思维提供动力。所以,地理教师在上课之前,要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供学生探究。如在讲“洋流”一节前,提出“南极洲企鹅体内为何会有农药DDT?”“哥伦布两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的时间为何相差较多?”在讲“全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一节先提出“在南极洲为何有煤炭分布,印度为何有冰川痕迹?”启发学生思考,诱发学生思维动机。2.自主讨论,提高学生求异思维能力。讨论过程中学生们会因为观点的不同而发生思维的碰撞,自主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摆脱各种框框的限制。所以说自主讨论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方式。讨论时学生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甚至跨学科来看待某一问题。如在讨论“黄河治理方案”时,学生不仅能说出教材中的方案,还会提出如下两个方案:①在河流断流期间,开挖河道,降低河床;②设法让泥沙在适当地段沉积下来。再如在讨论“南极洲为何有煤炭分布,印度有冰川痕迹?”时,有学生提出了“地轴倾斜”的解释。在讨论中教师应做到:教给学生求异思维方法,帮助学生克服“定向思维”影响。在讨论过程中,常会出现“僵局”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做到:耐心细致疏导,不要急于述说自己的观点;给学生时间,继续探究,继续挖掘,不能浅尝辄止,半途而废;教师可设计一些小问题,引导学生从新的路径进行分析、思考;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教师还应加以引导和指导。例如学习“世界人口问题”这个内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对于因人口增长过快而产生的问题常常是观点鲜明,一语中的。但对于人口负增长带来的问题却涉猎很少,这时,地理教师就必须及时引导,使学生放开思路进行发散思考。这样通过“发散—集中—再发散—再集中”的不断循环并在循环中不断升华,不断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求异创新的能力。3.加强实践,培养学生观察、思考问题能力。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有较大区别的是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通过实地考察,学生往往对身边的一些自然现象、社会问题进行仔细观察,并结合课本知识,产生一些问题,提出自我想法、观点,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教育达到最终目的。如何让学生在较长时间内坚持每天观看日出,要求观察日出前后太阳大小变化,每天太阳升起时间、方位的变化,让学生自我总结规律,发现问题,并以小论文的形式来完成任务。也可以让学生观察家乡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等状况,并让学生自我选题,分析成因,提出治理措施及对应性策略。

总之,地理教材中有很多创新教育的诱因和素材,作为一个地理教育工作者,利用学科优势来培养学生创新欲望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创新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者:袁巧艳 单位:江苏省睢宁县王集中学

参考文献:

[1]侯万武.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教育视点,2013(9).

地理学教育范文第7篇

旅游地理学是目前我国各大高校和高职高专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一门集趣味性、实践性、应用性、综合性为一体的新兴课程,是旅游从业者所必备的基础知识。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为学生今后从事旅行社经营、导游服务、饭店管理、旅游地建设与区域旅游开发等工作,提供必要的常识和理论知识。但不同层次院校的学生对于该课程的深度要求与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的学习特点,明确培养目标、认真钻研不同类型的教材,综合设计难度相宜的课程内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特点,对旅游地理课程教学的设计和方法进行探讨。 1旅游地理课程的特点 从教材方面来看,难易程度有差别。目前,针对本科层次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地理教材大概有两种类型,①《中国旅游地理》,对中国的旅游资源类型及地理分布、旅游地理区划方案及各行政区的特色旅游资源、经典旅游路线等进行了较多描述和分析,同时也兼有旅游客源地理、旅游交通等方面的内容。②《旅游地理学》,基于国内外著名旅游地理学家推荐的重要文献和学术期刊,对旅游者行为、旅游需求预测、旅游资源和旅游地评价、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地生命周期与空间竞争、旅游交通、旅游区划、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旅游规划等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因此理论性较强。从内容方面来看,基础知识较丰富。不论采用哪种类型的教材,旅游地理课程教学内容涉及广泛,包括旅游资源及其分类、旅游客源需求、旅游交通、旅游区划等多方面,且具备较强的系统性。 2合理定位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应用型本科院校具有明确的就业导向性,大部分学生毕业后从事的是旅行社经营、导游服务、饭店服务与管理等工作,因此,掌握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理的基本常识和基础知识,对于做好旅游业服务性工作非常必要。另一方面,旅游地理学中的旅游者行为与需求预测、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地生命周期与空间竞争、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等,则是本科层次旅游管理专业高年级开设《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景区管理》等课程的必要理论基础;同时另外一部分学生有志于在本科毕业后继续学习深造,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则有助于他们形成基础理论的思维方法。因此,也需考虑在课程内容中融合旅游地理的理论知识。基于以上考虑,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旅游地理课程设计,首先应定位合理的教学目标,即让学生全面了解我国旅游资源的各种类型和分布,了解人类旅游活动的生产和发展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理解旅游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为旅游服务工作和后续的学习研究提供必要的常识和理论。其次,明确难度适宜的教学大纲内容,即以教学目标为指导,综合《中国旅游地理》和《旅游地理学》两种类型教材的优势内容,合理分配介绍性和理论性知识的学时。 3采取实用的教学方法为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让学生对介绍性知识形成记忆,对理论性知识达到理解,需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 3.1声像“导游”法,生动直观助记忆声像“导游”法是指图、文、音、像并茂的多媒体教学。旅游地理教学中记忆性知识点很多。整合网络资源,借助多媒体课件授课,一方面课件展现信息容量大,另一方面因形象生动、真实直观,学生理解吸收掌握快的优势,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同时,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提供了很好的便利条件,可利用欣赏在线景点视频的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氛围中学习。 3.2合作学习法,调动参与意识合作学习是基于群体力学的一种现代教学体系,强调在合作中取长补短、团结协作,是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和创造性学习能力的一种方式。旅游地理课堂合作学习法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小组活动,如:课程围绕中国旅游区划展开小组合作学习,由小组成员向全班同学介绍一个旅游大区的地理环境、旅游资源类别、旅游空间格局和游览区基本情况等,并对该大区的旅游资源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该方法可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3.3模拟导游法,强化实践训练模拟导游法的具体实施过程是:教师将必须掌握的知识点设计成具体的旅游线路,指导学生自习,要求按旅游线路制定行程,编写导游词。通过交通图引领“学生旅游团”向景点出发,利用多媒体影像依次展示需要学生掌握的景观图像,让学生做路途和景点的导游解说。模拟导游法的成效体现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全体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学生收集信息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3.4案例教学法,解释说明理论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案例应该具有典型性,且应该与所对应的理论知识有直接的联系,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强调生动性。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旅游地理学课程中兼有介绍性知识和理论性知识,介绍性知识丰富生动,理论性知识相对枯燥,学生的兴趣程度有较大差别。但其理论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说明解释某个理论,还可选取典型案例运用该理论进行分析,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 3.5任务教学法,强调理论应用任务教学法,是指“学生中心,从做中学”的教学模式,主张教育的中心应从教师和教科书转到学生,引导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习。课堂教学始终围绕既定的教学任务展开,使每节课目的明确、内容实在、效果最佳。在应用型本科旅游地理课程中,可将旅游者需求预测、旅游资源和旅游地评价、旅游景区环境容量测算、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分析等设定为多个独立教学任务,指导学生以小组和案例的形式开展学习,鼓励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分析。

地理学教育范文第8篇

关键词:地理学科,三生教育,渗透

“三生教育”由云南省首先提倡,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系统中心,其包括“生命教育”、“生活教育”与“生存教育”。“三生教育”是一个整体,深切地体现了中学“以人为本,以德为先,注重基础,强化创新,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中学生”的教学理念。我们就是要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地理教育作为“三生教育”最好的教学资源与实施途径,有助于改变传统过于抽象、空洞的说教模式,使学科知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学习与生活相辅相成的共性,在学生与生活中不断成长。

一、“三生教育”理念体现了地理学科的教育目的

“可持续发展”即“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同时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这是当今人类普遍关注的问题。随着科学教育技术的发展,研究人类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关系,并谋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这不仅是地理科学的现实需要,也是“三生教育”的主题之一。地理把人地相关性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为我们揭示出: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与自然平等、共生、共存,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和谐的关系。强调人地关系的和谐发展。地理教育目的的重点是实现“从能力到责任感的转变”。强调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人类面临的共同的问题,注重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不仅重视对他人、对民族、对国家的责任感,也重视对世界、对人类的责任感。地理能强化我们的全球意识,教会我们用全球视野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现实,并将本国、本地区、本乡、本土置于国际大背景下加以思考和分析,从而学会尊重与理解、竞争和合作、关心和交往。理解并增进与其他国家、其他民族及其他文化间的交往交流,用以培养和平共处并具有世界大家庭、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语言文明为一体的人。

二、地里学科中“三生教育”的渗透

随着时代的发展,地理思想教育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教育指导思想、教育理论和教学观念上的转变。对于教师来讲,要把“三生教育”所倡导的“播撒真爱,体验幸福”作为现代教育的终极价值,重视新课标下的“学生观”、“人才观”等教学观念。由于中学地理知识内容的综合性与广泛联系性,使得地理教学内容涉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生产生活实际,所以在中学地理学科教育中涵盖了丰富的思想政治与品德教育因素。而“三生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灵魂,通过中学地理教育可以使学生受到多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与个性心理素质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和健康的生活情趣,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

在“三生教育”的倡导下,今后的中学生必须具备全球意识和正确的“三生”价值观念,如人生观、人地观、环境观和资源观等,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迎合各种挑战,成为新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应该从资源、环境、人地关系和道德发展等方面入手,正视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重大问题,理解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与社会关系的重要性,懂得“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所共同要求的生存与发展的问题。

三、“三生教育”在地里学科中的践行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地理课堂教学是在教室内进行教学活动的教学形式,该形式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适于普及教育。特别是地理学科内容丰富,教法多样,且在目前三生教学场所较少的情况下,利用课堂教学形式,营造一个良好的集体教育环境是非常必要的。地理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教学形式,设计师生统一和谐的活动,去启发诱导学生在课堂上探究“三生教育”的范畴。如通过学习世界的人种,使学生懂得人种的不同只是外表特征上的差别,引导学生树立各种族、各民族一律平等和反对种族歧视的观念,学会关心与爱护他人。

教师是教学改革的关键,作为中学地理教师,要提升学生的“三生”价值理念,还应致力于琢磨地理学科教育与“三生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从不同角度,多个方面开展知识技能。教师要通过课堂实践改变学生思维空间只局限于课本的传统思维模式,把“三生教育”渗透到地理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课外教学形式渗透“三生教育”于现实生活中,这是当前中学德育改革从封闭式教学转向开放式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要建立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教学为辅、理论联系实际的德育新体系。地理教学内容中,环境、资源、人类活动等许多知识,生动具体地存在于现实生活中,通过课外教学活动,学生可以直接感知、观察,这是地理课的特色之一。教师要引领学生走出课堂到实践中去学习,了解自然奥妙,认识周围环境。课外教学活动对于集体主义教育、关心他人的教育也很有益,使他们在互助的氛围中经受成长与教育。此外,学生在实践中认识环境,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各种现象,对保护环境与破坏环境两方面的都会有深切的感受与正确的评价,从而加深了环境意识的教育,培养可持续发展观。

在中学地理学科教育中渗透“三生教育”,是在推进教学改革进程中的一个探索与思考,也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实践任务。作为一名中学地理教师,应该在教育实践中把对于“三生教育”的感性认识上升到一定的实践高度,探索其中的规律和特征,以便自觉指导行动。“三生教育”在教育过程中的科学研究活动,对于发展地理教育理论,更好的促进地理教学改革,有效的提高素质教育质量,都是当代中学地理教师所必须重视的。

参考文献:

[1]王树声.中学地理教材教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2]单力.关于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J].新课程:教师,2010(12).

[3]陈理宣.教育学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地理学教育范文第9篇

关键词 地理;习惯;三步;提升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针对七年级这样的初中初始年级,养成良好的学科学习习惯尤为重要。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教师应在开学初期,引导学生明确养成良好的学科学习习惯的重要。并让好习惯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得到强化与完善。进而让学生真正养成自学的习惯增强自学能力。具体而言,地理初始课程学习习惯应做好以下几点:

课前准备:课前三步曲(含候课2分钟):一准备好学具(包括必备的课本、图册、练习及学案,还有本课涉及的如地球仪、乒球等学具);二快速安静;三养成看书看图或听从科代表朗读、默看预习的指挥。教师可及时到岗,配合巡视、抽查、加强指导与督促。可据情况,利用练习册中“知识建构”来有意加强学生记忆和提高看书预习的实效。

课中学习:课中认真听讲。实际就是做好:第一要学生按要求指图、读图、析图,明确要点信息,做好重点知识的勾画、书写、小结等笔记。第二要按老师要求到指定的地方(如学案或练习或活动)做好填图等相关习题。增加训练机会,加强知识迁移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反馈目的。切实从课堂要质量。第三,目前针对我校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推进,老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倾听别人意见、做到有理反驳的倾听习惯。另外,老师应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课堂学习及展示(画图、书写、口答等),并及时表扬和肯定,来增强此学科学习的兴趣。

当然,地理学科特点鲜明,读图是无法回避的难点和重点。而初始年级的读图习惯和能力,将直接影响其考试成绩。

初中地理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地理课程的实施,学生能够了解有关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的基本知识,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读图探索:纵观初中地理学科的教育教学要求,其中“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学习能力;”对读图能力的要求就尤为明显而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要重视和落实对学生的读图的要求与培养。这也成了很多教师头疼的问题,学生感到学习有难度的关键所在,但却依然无法改变的是考试中的重头戏――读图占50%的半壁江山。换言之,读图能力强弱,直接关系到你地理学科的成败。

那么,我们到底应如何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呢?下面仅据笔者个人见解。读图三步。

第一步,教师要有读图、析图的意识与能力。这对教师素养是不容质疑的,但却各有千秋。你要越重视读图,学生就会越喜欢愿意读图。因此,教师除了自身有这种能力与意识,还应有意强化这种行为与意识。通过潜移默化地方式传递给学生,这可比口头强调,作业强化来得更有力,更有影响实效。

第二步,要善于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与条件,来引导学生爱上地理读图,如果能让其“滋长蔓延”开去最好。比如你可以通过看插图,图册,挂图,版图,拼图,画图等多种方式来实现你的教学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教科书是专家依据课标编写的,是智慧的结晶,因此它对于帮助我们理解和实施课标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要重视对课本的利用,特别是《地理图册》的充分利用,恰当运用,反复使用,那些具体的读图析图方法,对提高学生读图能力非常关键和重要。如初一《地理图册》(下)18页“地形图的判读”步骤与方法。

第三步,教师要善于抓住教育契机,敢于放手让学生尝试与创新。夸美纽斯曾说要寻找一种教学的方法,当然需要用心去做。

课后巩固:课后及时练习复习,并完善笔记。注重总结课堂方法的运用与反思的习惯。学生必须养成按时按质完成作业的习惯。注意三个细节。一作业要求:强调交来的书面作业书写工整规范、标图仔细准确。二预习目标,培养学生有针对性地对自己看书效果进行检测。先看书勾划要点知识,再自己做好“知识建构”相关填空,并思考课后“活动”题。三复习效果,要求学生学会抓住标题及板书要点,注重地图的综合运用,利用地图来巧妙学习、反复复习。

总之,初一的学生,老师要强调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并巧用小组竞争,来加大监管力度。同时应及时指点不良习惯,表扬肯定好的习惯的养成。从意识到行为到效果,一步步推进好习惯的养成,从而为完成教学教育任务而奠定良好的基础。这要求教师就要注意提醒与激励学生,向着良好的方面发展。

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良好习惯的养成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习惯,是在平时一点一滴积累的。行为习惯养成虽小,却将影响孩子的未来。初中教师,就要尽可能来纠正学生已有的不良习惯,并及时引导其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走向成熟、成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

地理学教育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社会环境;地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181-01

地理学科本身的诸多特点,使其在实施环境教育中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因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中学环境教育大纲中,至少一半以上的标题与地理知识有关。

一、地理学科在环境教育中的功能

高中地理新教程中把人地协调观点、可持续发展观点、空间观点、因地制宜的观点,作为地理教育观点的重点,而这些观点引导着学生关心人类的生存和全球的变化,热爱人类共同的家园,使环境教育的主线贯穿于整个教材之中。具体来说,地理学科环境教育的功能体现在:1、运用空间观点说明环境问题存在的严重性。地理学是关于人类生存空间的学问,空间观点主要是对于地理现象中的分有格局及其空间格局的基本认识,而环境问题及其发生与空间关系紧密相关。人类对资源不合理的开采利用既产生了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如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等,也带来了局部地域性环境问题:如我国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西北地区的荒漠化,黄淮海平原的盐碱化等。另外还出现了许多环境污染事件,如美国的光化学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湾汞污染事件,以及局部的水体污染和海上石油污染。这些环境问题引起的后果触目惊心,运用地理学环境问题整体性观点,便会发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环保问题刻不容缓。2、运用人地关系的观点阐明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中学地理课程的内容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系统地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及其组成要素的空间分布特点,以及自然地理和人类生产生活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通过学习明确地理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人口的增加,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利用,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是人地关系不协调造成的,从而有利于找到环境问题教育的最佳切入点。3、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回答了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可特续发展的观点是人们面对全球性的人炸、资源、能源储备不足,自然灾害频繁,环境日益恶化,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等一系列威胁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而提出的,它是人地关系的最大追求水准,是环境教育的终极目标。地理学科是以“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为基本内容的学科,强调人类应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协调人地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从而是学生明确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有利于规范自身的行为。

二、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功能的实施渠道

要在地理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除了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外,还要鼓励学生走向社会,采取课堂和课外向结合的教学形式。1、开放式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地理教育渗透环境教育的最经常、最有效、最主要的一种形式,教师主要是根据《标准》传授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知识,针对地理科学和环境科学实践性强的特点,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冲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而采用开放的课堂教学形式,整个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主体,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使整个课堂教学充满活力达到教学效果。例如:讲沙尘暴有“百害而无一利”,“要不要发展核能”等有争议性的问题时,可让学生展开讨论或辩论,以便拓展学生的思路,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观看地图、电视、电影录像、幻灯、多媒体计算机等,以增大教学容量,化虚为实,化远未近,化静为动,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外活动使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环境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其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强烈愿望,在组织环境教育的课外活动中,应突出应用性,可操作性和形式多样性,也可组织学生参与以环境教育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班会、模拟活动,讨论会、知识竞赛、创作漫画、编辑地理小报,报道国际环保典范、环保新闻以及环保好人好事,另外,在生态主题日(植树节、世界环境日、世界无烟同、世界防止荒漠化日和干旱日)开展宣传纪念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学生进行环保的自觉性。3、开设环境问题专题讲座。邀请有关专家或环境管理人员做有关环境问题,环境保护的专题讲座、报告以及学术讨论,把环境保护的新概念,新知识介绍给学生,通过提问与答辩,活跃学生思维,同时讲座的内容往往结合材料做例证,既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还能促使学生去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了解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技能,并探索新的思路和方法,从而树立良好的环境意识和方法。4、参与环保的社会实践。为了达到环境教育所要实现的知识,能力目标,并最终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观,并把形成的的环保意识付诸于行动,学生必须参与到环境规划和环境活动的实施中来,只有通过实际的参与,学生才能真正的理解有关知识,可以这样描述学生在环境教育中的学习情况,“我听说了,但是我忘记了”,“我看到了,于是我记住了”,“我做了,因而我理解了”。这种实际参与,才是正规教育中保证环境教育取得最有成效的最重要形式。

建立于生活基础上的环保教育,才能是教育免干空谈,运用所学的地理环境知识,服务于生活,解决家乡和社会的环境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环境意识。因此根据当地的实际,开展环保调查:参观附近化工厂,造纸厂或钢铁厂,了解他们对环境污染的类型,并要求学生写出调查报告,提出自己的建议,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为主题的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也可组织环保小组进行气象观测,水污染采样化验及环境质量检测活动。使学生在环境中真正感受到环境以及环境问题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存感知中获得理性的提高。

上一篇:车身广告设计范文 下一篇:金融监管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