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范文

时间:2023-03-16 02:08:42

地理学

地理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宇宙暗能量的形态和本质 暗能量的地理生物效应 现代地理学

1、引言,暗能量研究的现状和传统地理学

1.1 关于暗能量

宇宙暗能量最早可追溯到爱因斯坦的宇宙常数。1998年,天文学家们发现,宇宙不只是在膨胀,而且在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向外扩张,所有遥远的星系远离我们的速度越来越快。那么一定有某种隐藏的力量在暗中把星系相互以加速膨胀的方式撕扯开来,这是一种具有排斥力的能量,科学家们把它称为“暗能量”。暗能量长期作用于太阳和地球会产生一系列效应,需要人类去破译识别和开发利用。

1.2 “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Wilkinson Mi-crowave Anisotropy Probe,简称WMAP)已经得到了宇宙最早光(辐射)的第一批详细的全天图!它捕获的微波(光)辐射来自“大爆炸”后的38万年。通过用一个模型拟合观测,宇宙学家根据这种(光)辐射确定了宇宙学参数。宇宙的年龄(T。)为137亿年。Ω。值近似于1,支持发生过暴涨的观点。当然,宇宙有平直的几何学,而通过这些资料导出的宇宙成分是:暗能量占73%,暗物质占22%,平常(重子)物质占4.4%。这些不同寻常的结果与我们现在的了解是一致的,但似乎提供了空前精确的信息。”

1.3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籍华裔科学家李政道,2005年4月1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世界物理年大会上做报告,阐述了有关“暗能量可能来源”的最新见解。李政道教授的观点主要是:“天外有天”。“WMAP和SDSS(斯隆数字巡天)以及Ia超新星观测结果告诉我们暗能量占宇宙成分的三分之二。暗能量具有负压,在宇宙空间几乎均匀分布或完全不成团,但它的物理性质却仍然是个谜。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新的物理理论和天文观测,这将带来一场重大的物理学和天文学革命。”

1.4 据新华网2008年11月25日报道:“NASA和美国能源部正在协力建造世界上第一个太空观测站,旨在了解暗能量的本质。”

1.5 2009年2月笔者在《今日科苑》第4期上发表“论暗能量的形态和本质”,用国家天文台、云南天文台的观测成果证明了“暗能量是基本粒子和波的共同体、是质量和能量的共同体、是势能和动能的共同体、是宇宙大爆炸后没有凝聚成普通重子物质和暗物质的余留物不断演化进化来的。”由此可见暗能量波和光波一样具有“波一粒二象性”。

1.6 传统地理学是把地球上各种物理运动和变化(风、云、雨、雪,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三大环流)的能量来源只归结于太阳,完全不考虑占宇宙成分73%的暗能量这个重要机制。事实上是地球上各种物理运动和变化所需能量的来源除了太阳之外还有宇宙暗能量。

1.7 2011年2月,笔者在《经济研究导刊》第6期上发表“宇宙暗能量的地理生物效应及对地球变暖的制约――低碳经济和暗能量”,将传统地理学提高到了现代地理学阶段。

1.8 暗能量波的波形图如图1所示:

2、暗能量地理学、暗能量气象学的发现及现代地理学的建立。2008年,作者“利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云南天文台和紫金山天文台已有的多项观测成果,”特别是用1996年1月1日到2008年12月31日这13年4749天的太阳黑子相对数、日最大相对数、太阳10 Cm射电流量和日最大射电流量及这一期间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提供的地球气压、气温和降水的观测值,通过对这数十万个数据的理论计算和分析研究发现了暗能量的地理效应,耗时一年多,用了十余斤的演算稿纸证明是太阳和暗能量共同主导了这种地理生物效应。暗能量的地理效应图如图象2所示:

当我用数十万个科学数据通过理论计算绘制出这些图象时,我的眼前忽然一亮,高兴地喊了起来:“我终于找到证据了”。利用这个图像能方便地看到暗能量的地理效应。具体是温度效应、负压力效应和次生的自然灾害效应。暗能量的地理温度效应表现在暗能量波的波峰期(2000年),黑子相对数高达43774。当年地球气温最低。以贵阳市作代表,温度只有11.046℃,是13年中气温最低的年份。处于图2中的低温谷。由于气温最低,因此2000年贵阳平均气压最高(8965hpa),为图中的高压脊。负压力效应则表现在2000年贵阳降水量最大,为1441mm,也是13年中的最大值。“图中有3高一低:暗能量波峰、降水峰、高压脊,低温谷,它们是对应的。这表明地球上各地气温、气压、降水等的地理分布差异信息和太阳信息及宇宙暗能量信息是十分吻合的。暗能量是以基本粒子和波的能量形式长期作用于太阳和地球的。用“拉脱维亚光柱观察暗能量”的原理图能很好地解释这些问题。如图3所示:

暗能量是由西向东进入太阳系和地球大气圈并推动整个太阳系至西向东自转和公转的。用太阳和宇宙暗能量的共同作用去看待地球上的大气环流及随之产生的各种自然现象,地球上不同经纬的气温、气压,降水、蒸发的地理分布差异,所有问题都将迎刃而解。现代地理学从此应运而生。如前所述:2000年是暗能量的波峰期,以贵阳为代表这时低纬度地区降水量为一个暗能量波的周期内的最大值,用暗能量的负压力效应能很好地解释这一现象。而此时地处中纬度的北京、承德地区的降水量则是一个暗能量波的周期内的最小值,原因就在于暗能量波越过北纬30度后面对的是一个下滑的下垫面,其流速会得到加大。地面的大流速就会吸引高空气流下沉(流体力学的流速大压强小规律),气流下沉绝热增温,降水自然减少,因而产生最小值,同样可用暗能量的作用来解释。如图4所示:

正是这个流速大压强小规律在起主导作用,地处北纬56度附近的拉脱维亚让人们拍摄到了暗能量的负压力效应。如图5所示:

如图5所示,由于地面较大的流速而吸引高空气流下沉从而出现漏斗状的光柱。用“拉脱维亚光柱观察暗能量”的原理图就是根据这张照片绘制出来的。

3、由暗能量的地理生物效应能演生出一系列次级学

科。由“暗能量的地理生物效应”能演生出一系列次级学科,如暗能量地貌学、暗能量生物学、暗能量气象学、暗能量水文学乃至暗能量超导物理学。

3.1 关于暗能量地貌学。根据“用拉脱维亚光柱来观察宇宙暗能量”的原理图,能方便地演生出暗能量地貌学。

由于暗能量波的基本粒子流越过地球南北纬30度后面对的是一个下滑的下垫面,它的流速会在纬度30~60度之间得到加大,因此对中纬度的地表有塑造作用而产生暗能量地貌。作者预测:我国西北处在中纬度地区沙漠的沙丘是南坡缓而北坡陡,沙漠中的波纹是东西方向的。和流水与海岸沙滩地貌相似。

3.2 暗能量生物学。宇宙暗能量和太阳一起长期作用于地球生物会产生暗能量生物效应。如:树木的年轮一定和暗能量波吻合。年轮密的年份一定是暗能量的波谷期(干旱期),而年轮疏的年份则是暗能量的波峰期(湿润期)。此外,树木的外表形态也会形成一些适应太阳和宇宙暗能量的特征因而具有指示作用。作者将暗能量信息树的形成划分成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低纬度地区因为这里的暗能量是从太空往下的,所以树木的外形像太空火焰,如图6、7所示:

太空中的火焰如图8所示:

在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因为这里暗能量的基本粒子流是由南向北流的,因此是树干的南部受到暗能量侵蚀。如图9所示:

暗能量信息树形成的第二阶段:

在中纬度地区的泰山柏树主干南部的树皮被暗能量侵蚀掉,木质部开始腐烂。本阶段约需500~1000年。如图10所示:

暗能量信息树形成的第三阶段:

地处中纬度地区的古树,树干的东部、南部和西部的树皮均被暗能量侵蚀掉了,只有树干的北部有树皮及存活的枝叶。如图11所示:本阶段约需1000~1500年。

暗能量信息树形成的第四阶段:

树木完全被暗能量侵蚀枯死,留下暗能量的基本粒子流横向切断树木纵向纤维的印记。如图12、13所示:

3.3 暗能量水文学。暗能量和太阳长期作用于地球上的各种事物,在影响地球气象、生物的同时还会影响大江大河的水位、流量、洪灾等。比如主导我国长江的水位、流量和洪灾。如图象14、15所示:

3.4 关于暗能量超导物理学。作者在2007年《中国科教博览》第10期上发表了“超导与暗能量漩涡场――超导新解”,论述了超导产生的暗能量机制。2009年作者预言:同一超导体的临界温度,在一个太阳黑子周期内,其变化曲线一定和暗能量波的变化曲线相同。

4、结论。信息是对事物及其运动状态的描述,哪里有差异,哪里就有信息。地球信息、太阳信息和宇宙暗能量信息是完全吻合的。地理学有传统地理学和现代地理学之分。传统地理学是把地球上各种物理运动、变化(风、云、雨、雪)及生理过程所需的能量来源只归结于太阳,完全没有考虑占宇宙成分73%的暗能量这个重要机制。现代地理学则认为:地球上各种物理运动、变化(风、云、雨、雪)所需能量的共同来源是太阳和宇宙暗能量,是太阳和宇宙暗能量共同主导了地球上各种物理运动、变化及生理过程。

5、致谢。1996-2008年太阳黑子相对数资料数据信息是从国家天文台网站下载的,同期的地球气象资料信息是从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下载的。没有这些资料和国家的好政策作者是写不出本文的。此外,还有我学会计专业的儿子,是他教会我使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不然我还在用计算器一个一个地计算那数十万个的科学数据。作者在此一同表示感谢!

中国地理学会学术年会将于2011年7月在新疆举行,主题是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主题分会场1是地理学发展大讨论。本文是专为这次大讨论而写的。

地理学范文第2篇

2.中国不同产业空间的碳排放强度与碳足迹分析赵荣钦,黄贤金,钟太洋,ZHAORongqin,HUANGxianjin,ZHONGTaiyang

3.内蒙古羊草草原呼吸的影响因素分析和区分耿元波,罗光强,GENGYuanbo,LUOGuangqiang

4.东北地区冬季降雪的集中度和集中期变化特征王冀,赵春雨,娄德君,WANGJi,ZHAOChunyu,LOUDejun

5.长江流域实际蒸发量的变化趋势王艳君,姜彤,刘波,WANGYanjun,JIANGTong,LIUBo

6.长江上游侵蚀产沙与社会经济因子的关系杜俊,师长兴,胡大伟,王红兵,范小黎,DUJun,SHIChangxing,HUDawei,WANGHongbing,FANXiaoli

7.浙江自然地理环境与采石文化的关系郑伟忠,ZHENGWeizhong

8.新开河流域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图谱分析张国坤,邓伟,张洪岩,宋开山,李恒达,ZHANGGuokun,DENGWei,ZHANGHongyan,SONGKaishan,LIHengda

9.基于GIS的城市用地布局多情景模拟与方案评价——以江苏省太仓市为例秦贤宏,段学军,杨剑,QINXianhong,DUANXuejun,YANGJian

10.基于匀光遥感的6000年来盐城海岸演变研究康彦彦,丁贤荣,程立刚,张晶,KANGYanyan,DINGXianrong,CHENGLigang,ZHANGJing

11.基于耦合地理模拟优化系统GeoSOS的农田保护区预警陈逸敏,黎夏,刘小平,李少英,CHENYimin,LIXia,LIUXiaoping,LIShaoying

12.地理学报 黄秉维与自然地理研究杨勤业,郑度

13."自然地理学与环境变化"学术研讨会在石家庄召开李灿,朱会义

1.东北三省装备制造业区域专业化水平分析韩增林,徐丹,郭建科,HANZenglin,XUDan,GUOJianke

2.基于空间模型的全球粮食安全评价吴文斌,唐华俊,杨鹏,周清波,陈仲新,RyosukeSHIBASAKI,WUWenbin,TANGHuajun,YANGPeng,ZHOUQingbo,CHENZhongxin,RyosukeSHIBASAKI

3.江苏省能源效率空间分异特征与成因分析赵媛,郝丽莎,杨足膺,ZHAOYuan,HAOLisha,YANGZuying

4.点-轴理论在新疆与西西伯利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应用吴淼,杨兆萍,张小云,WUMiao,YANGZhaoping,ZHANGXiaoyun

5.基于垄断竞争的大都市商业空间结构动态模拟薛领,翁瑾,XUELing,WENGJin

6.转型期中国城镇居民住房类型分化及其影响因素——基于CGSS(2005)的分析刘望保,闫小培,曹小曙,LIUWangbao,YANXiaopei,CAOXiaoshu

7.都市聚落系统的形成规律——递增报酬与幂次法则的计算机与数理仿真赖世刚,韩昊英,于如陵,柯博晟,LAIShih-Kung,HANHaoying,YUJu-Ling,KOPo-Chien

8.转型期杭州城市写字楼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机制吴一洲,吴次芳,贝涵璐,WUYizhou,WUCifang,BEIHanlu

9.基于STIRPAT模型分析C02控制下上海城市发展模式燕华,郭运功,林逢春,YANHua,GUOYungong,LINFengchun

10.藏族歌曲对旅游地形象感知的影响朱兹,韩亚林,陈晓亮,ZHUHong,HANYalin,CHENXiaoliang

11.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中国旅游业发展效率特征陶卓民,薛献伟,管晶晶,TAOZhuomin,XUEXianwei,GUANJingjing

12.中国入境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及动因研究刘法建,张捷,陈冬冬,LIUFajian,ZHANGJie,CHENDongdong

1.2010年春季西南地区干旱遥感监测及其影响评估李强子,闫娜娜,张飞飞,常胜,吴炳方,LIQiangzi,YANNana,ZHANGFeifei,CHANGSheng,WUBingfang

2.山体基面高度对欧亚大陆东南部林线分布的影响——山体效应定量化研究韩芳,张百平,谭靖,朱运海,姚永惠,HANFang,ZHANGBaiping,TANJing,ZHUYunhai,YAOYonghui

3.渭北高原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剖面发育的影响——以洛川-长武塬区耕地转为苹果园为例庞奖励,张卫青,黄春长,查小春,张彩云,常美蓉,朱美玲,丁敏,PANGJiangli,ZHANGWeiqing,HUANGChunchang,ZHAXiaochun,ZHANGCaiyun,CHANGMeirong,ZHUMeiling,DINGMin

4.近40年山西省初终霜日的变化特征钱锦霞,张霞,张建新,范辽生,武捷,QIANJinxia,ZHANGXia,ZHANGJianxin,FANLiaosheng,WUJie

5.天津城市沿革中的供水格局演变分析冯跃,鲁春霞,唐笑飞,谢高地,FENGYue,LUChunxia,TANGXiaofei,XIEGaodi

6.水环境协同约束分区与产业布局引导研究——以江苏省为例孙伟,陈雯,陈诚,SUNWei,CHENWen,CHENCheng

7.鄱阳湖流域水沙时空演变特征及其机理孙鹏,张强,陈晓宏,陈永勤,SUNPeng,ZHANGQiang,CHENXiaohong,CHENYongqin

8.基于水文随机方法的大尺度径流空间插值图化研究——淮河流域蚌埠以上区间为例严子奇,夏军,LarsGottschalk,YANZiqi,XIAJun,LarsGottschalk

9.塔里木盆地水汽含量的计算与特征分析杨青,刘晓阳,崔彩霞,李军,刘蕊,YANGQing,LIUXiaoyang,CUICaixia,LIJun,LIURui

10.广东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特征及成因范伶俐,郭品文,管勇,梁敏妍,FANLingli,GUOPinwen,GUANYong,LIANGMinyan

1.基于约束性CA方法的北京城市形态情景分析龙瀛,沈振江,毛其智,党安荣,LONGYing,SHENZhenjiang,MAOQizhi,DANGAnrong

2.基于遗传支持向量机的城市扩张非线性组合模型张豪,罗亦泳,张立亭,ZHANGHao,LUOYiyong,ZHANGLiting

3.基于核主成分元胞模型的城市演化重建与预测冯永玖,刘妙龙,童小华,刘艳,韩震,FENGYongjiu,LIUMiaolong,TONGXiaohua,LIUYan,HANZhen

4.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北京居住用地价格影响因素评价武文杰,刘志林,张文忠,WUWenjie,LIUZhilin,ZHANGWenzhong

5.新时期南京居住空间分异研究地理学报 宋伟轩,吴启焰,朱喜钢,SONGWeixuan,WUQiyan,ZHUXigang

6.基于多智能体的居住区位空间选择模型刘小平,黎夏,陈逸敏,刘涛,李少英,LIUXiaoping,LIXia,CHENYimin,LIUTao,LIShaoying

7.厦门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石龙宇,崔胜辉,尹锴,刘江,SHILongyu,CUIShenghui,YINKai,LIUJiang

8.厦门岛城市空间扩张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吝涛,李新虎,张国钦,赵千钧,崔胜辉,LINTao,LIXinhu,ZHANGGuoqin,ZHAOQianjun,CUIShenghui

9.中国典型农区空心村综合整治模式陈玉福,孙虎,刘彦随,CHENYufu,SUNHu,LIUYansui

10.空心村土地整治潜力调查与评价技术方法——以山东省禹城市为例朱晓华,陈秧分,刘彦随,张济,李亚云,丁晶晶,ZHUXiaohua,CHENYangfen,LIUYansui,ZHANGJi,LIYayun,DINGJingjing

11.北京市郊区游憩空间分布规律王润,刘家明,陈田,田大江,WANGRun,LIUJiaming,CHENTian,TIANDajiang

12.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千岛湖旅游地演化过程及机制陆林,鲍捷,LULin,BAOJie

1.中国粮食单产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评价殷培红,方修琦,张学珍,戚发全,YINPeihong,FANGXiuqi,ZHANGXuezhen,QIFaquan

2.中国北方初霜冻日期变化及其对农业的影响韩荣青,李维京,艾婉秀,宋艳玲,叶殿秀,侯威,HANRongqing,LIWeijing,AIWanxiu,SONGYanling,YEDianxiu,HOUWei

3.华东雾和霾日数的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史军,崔林丽,贺千山,孙林,SHIJun,CUILinli,HEQianshan,SUNLin

4.复杂地形下长江流域太阳总辐射的分布式模拟王丽,邱新法,王培法,刘爱利,WANGLi,QIUXinfa,WANGPeifa,LIUAili

5.基于小尺度的城市暴雨内涝灾害情景模拟与风险评估尹占娥,许世远,殷杰,王军,YINZhan'e,XUShiyuan,YINJie,WANGJun

6.我国横断山区1960-2008年气温和降水时空变化特征李宗省,何元庆,辛惠娟,王春凤,贾文雄,张蔚,刘婧,LIZongxing,HEYuanqing,XINHuijuan,WANGChunfeng,JIAWenxiong,ZHANGWei,LIUJing

7.广西乐业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成景机制及模式韦跃龙,陈伟海,黄保健,WEIYuelong,CHENWeihai,HUANGBaojian

8.哀牢山-元江河谷对区域地理分异的影响冯彦,李运刚,FENGYan,LIYungang

9.伊犁河谷不同植被带下土壤有机碳分布杨玉海,陈亚宁,李卫红,陈亚鹏,YANGYuhai,CHENYaning,LIWeihong,CHENYapeng

10.不同流路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冲淤变化过程彭俊,陈沈良,刘锋,陆勤,陈一强,PENGJun,CHENShenliang,LIUFeng,LUQin,CHENYiqiang

11.三峡水库一、二期蓄水对下游悬沙通量影响的计算张珍,杨世伦,,ZHANGZhen,YANGShilun,LIPeng

1.近500年南极涛动指数重建及其变率分析张自银,龚道溢,何学兆,雷杨娜,冯胜辉,ZHANGZiyin,GONGDaoyi,HEXuezhao,LEIYangna,FENGShenghui

2.近50年中国光合有效辐射的时空变化特征朱旭东,何洪林,刘敏,于贵瑞,孙晓敏,高彦华,ZHUXudong,HEHonglin,LIUMin,YUGuirui,SUNXiaomin,GAOYanhua

3.纵向岭谷区北回归线一带年降水区域分异特征胡金明,何大明,吴绍洪,李运刚,曹杰,HUJinming,HEDaming,WUShaohong,LIYungang,CAOJie

4.我国中东部逐时雨强时空分布及重现期的估算姚莉,赵声蓉,赵翠光,周兵,张静,薛峰,YAOLi,ZHAOShengrong,ZHAOCuiguang,ZHOUBing,ZHANGJing,XUEFeng

5.中国亚热带地区柑桔气候风险评估段海来,千怀遂,杜尧东,DUANHaila,QIANHuaisu,DUYaodong

6.1975-2008年色林错湖面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边多,边巴次仁,拉巴,王彩云,陈涛,BIANDuo,BIANBaciren,LABa,WANGCaiyun,CHENTao

7.地理学报 深圳海岸壶穴的形态及空间分布特征王为,许刘兵,吴正,黄山,WANGWei,XULiubing,WUZheng,HUANGShan

8.鄱阳湖湖滨沙山垄状地形的成因韩志勇,李徐生,张兆干,陈英勇,杨达源,弋双文,鹿化煜,HANZhiyong,LIXusheng,ZHANGZhaogan,CHENYingyong,YANGDayuan,YIShuangwen,LUHuayu

9.干旱地区灌丛沙堆研究现状与展望杜建会,严平,董玉祥,DUJianhui,YANPing,DONGYuxiang

10.偏远地区铅和汞的现代过程与历史记录研究综述丛志远,康世昌,郑伟,张强弓,CONGZhiyuan,KANGShichang,ZHENGWei,ZHANGQianggong

地理学范文第3篇

港口空间是一类高度极化的开放型经济地域系统。港口作为大型运输设施,对于周围区域的引力作用是动态变化的。在港口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不断与周围区域进行着信息、物质、能量的流动与交换,从而通过其所联系的自然、人文、经济、社会等复杂要素对沿海区域产生更深刻、更广泛的空间作用。从时间上来讲,在港口形成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港口对所在区域产生的空间效应是不同的,当港口与腹地空间联系成为不同尺度沿海区域主要联系方向时,港—腹经济地域系统形成,港口对于区域的空间影响就会发生质的变化。从空间上来讲,由于沿海港口自身及其所处区域的功能、结构、类别不同,这种空间作用对区域产生的影响也就千差万别,从而产生具有区域特性的空间效应。

一、地理学对港口空间研究的重点

1.港口区位论

区位论是地理学的基础理论,加上港口建设和港口工业化的迅速发展,由此产生对港口选址和临港工业布局问题的研究。现代空间视角的港口研究始于德国学者高兹(E·A·-Kautz)1934年所著的《海港区位论》,后来胡佛提出了最小运费模式,认为港口、铁路枢纽作为转运点,是发展工业的理想区位。Hoyle和Pinder主编的《城市港口工业化与区域发展》一书,把港口发展、城市扩张、工业发展以及区域开发的交互作用作为研究的共同主题。

近年来,国外学者对全球范围内正在兴起的自由港或许多国家在其主要港口设置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免税区等类似于自由港的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国内学者对于港口空间的研究也始于对区域角度港口区位选择的关注,杨吾扬在《交通运输地理学》一书中从港口的分类与布局、地域类型、港口与城市及腹地的关系等角度,较早对港口地理学进行了系统阐述;陈航、郑弘毅等分别结合上海、宁波等地港口建设情况,论述了从区域与城市发展的角度港口选址的经济地理学基础对选址过程进行区位分析;董洁霜、范炳全以区位理论和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为基础,尝试用区位势研究港口与区域交互作用的方式、作用量、作用的机遇或概率,分析港口区位潜在的发展条件以及增强、改善和提高港口与区域的交互作用和港口区位潜在发展条件的机制。

2.港口空间体系、布局及其运输网络

港口体系一直是港口地理学研究核心。国外学者对港口体系空间结构演化模型的研究大体经历了从单纯腹地扩展、陆向腹地渗透、海向腹地吸引、重叠腹地争夺等研究的不断变化以及从港口体系的集中化研究向分散化研究、从海港体系研究到集装箱港口体系研究的转变。Taaffe提出了海港空间结构演化六阶段模型;Hayuth演绎出集装箱港口体系的演化五阶段模型。随着区域港口竞争愈演愈烈并逐渐演变成腹地空间袭夺,Mayer率先探讨了港口间的陆向腹地竞争,开始从区域角度认识港口腹地竞争。Baird最早发现港口体系存在枢纽港和支线港的分化,20世纪末,Baird通过欧洲港口,建立了枢纽港的发展模式。

在国内,郑弘毅指出港口建设引起海港吞吐量发生重大变化情况下,区域空间格局将产生新的消长过程,直至达到新的平衡。王铮论述了港口枢纽——网络结构的形成和发展阶段,认为这些“港口”作为葩嵌,活化空间,决定了区域的经济性质;一些交通运输地理学者将港口体系、空间布局与运输网络联系起来,探讨港口作为地理枢纽对区域的影响,产生了一系列丰硕的研究成果:陈航提出了海港地域组合的概念并进行阶段划分,金凤君、王成金团队侧重于集装箱港口网络与枢纽区位分析。他们阐明了中国集装箱的空间组织模式—轴辐侍服网络的基本特征,探讨全球港口的运输联系格局和主要空间系统,分析世界集装箱港口网络形成与国际贸易网络的耦合机理。此外,王成金还深入分析了秦汉时期以来中国港口分布格局的发展过程与空间特征,总结出中国港口分布格局的基本发展规律;韩增林研究团队重点关注集装箱枢纽港及其运输网络的形成演化机理、发展模式与空间布局问题。他们提出集装箱枢纽港发展指数和集装箱中转站发展指数的概念,探讨中国集装箱港口空间布局和运输通道,分析集装箱枢纽港的形成演化机理与世界集装箱枢纽港的成长模式,并出版专著《集装箱港口发展与布局研究》;曹有挥及其研究团队侧重集装箱港口体系空间格局的研究,提出了沿海集装箱港口体系的一般演化模式,揭示推动沿海集装箱港口体系形成演化的内在动力,对中国沿海集装箱港口体系的空间结构演化与竞争格局变动进行定量测度,提出中国集装箱港口体系空间结构演化的主要影响机制。

3.港口城市空间成长规律及港—城空间相互作用

对港口内部空间结构的考察使学者们对港口发展模型发生了浓厚兴趣,并由此注意到港口与城市的空间联系。主要代表有:英国地理学家Bird于1965年提出的港口通用模型(Anyport)理论,开创了港—城空间模型研究的先河,通过刻画港口功能提升和形态空间拓展规律,揭示了港—城空间关系变化特征;Hoyle提出Anyport-type模型,麦吉(McGee)总结出东南亚港口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刻画了海港城市空间结构特点,Barke基于欧洲诸港建立了集装箱主枢纽港的生命周期五阶段模型。

地理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地理;教学;学生素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3-0301-01

1 如何提高中学生科技素质

基础地理知识,无论是哪一方面,哪一部分的哪个课题,无不融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为一体。如果教师善于挖掘教材的内涵,发挥学科的特点和优势,就能够通过教学,使以上所述的关于科技素质的主要三个方面同时到位。下面就略举几个事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关系的一门科学。地理知识是学习其他自然科学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跟现代社会生产关系越来越密切。地理知识的传授是提高学生科技素质的重要源泉。例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知识可使学生在明白了“昼夜、四季”是怎样形成的同时具备了批判的科学精神;探测月球和其他行星的地理意义、厄尔尼诺的发现等。可使学生在明白了地球上气候异常是怎样形成的同时,认识了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使他们明白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建立了环境意识;而对直然灾害的斗争及其保护环境的认识又使他们加深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从中得出有益的结论。

地理学处处充满着观察、假说、验证、类比、模拟、科学抽象、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数学推导等科学方法。比如地球仪是经过科学抽象的理想化模型;伽俐略通过望远镜证实了太阳上有黑斑这一现象。科学史表明,往往不是先设计出验证方法,然后才发现规律,绝大多数情况总是先提出了假说,然后根据假说来设计检验方法证实它或它。雅鲁藏布江瀑布群的发现证实了假说,日食的观察了假说。假说作为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在自然科学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掌握了科学方法,比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认识了假说在科研中的作用,并且使他们具备了运用科学假说的能力构思和设计验证性实验的能力,那么他们在未来所从事的工作中,就会表现出不同凡响的水平。

2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地理学发展史就是一部地理学先驱们创造、发现的历史,创造推动了地理学知识完善的进程。没有地理学家们的不断创造和发现,就不可能有现代地理学的辉煌成就。他们是进行创造活动的榜样,同时地理学家们在创造活动中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经验知识,为我们进行创造提供了示范指导。地理学史中蕴涵着丰富的创造教育素材。地理学史料的教学能让学生的思维跨越时空,回到先前的地理学前沿。通过人类认识地理世界的真实而又令人兴奋的探索历程,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学家用有效的方法一步一步地揭示地理奥秘时的那种科学创造的与激动,并受到研究方法的熏陶。

3 地理课程在国民能力素质培养中的功能

能力培养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能力也是国民素养非常重要的部分。地理课程除了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地理事实、概念、原理等知识外,更重要的在于使学生具备地理能力,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素养。

提出地理问题到解决地理问题所必需的能力是地理能力培养的核心。国外有些国家的地理课程把提出地理问题的技能、收集地理信息的技能、整理地理信息的技能、分析地理信息的技能、回答地理问题的技能作为五项核心地理技能;也有国家的地理课程强调地图运用和野外技能注重观察、解释、综合、评价、预测能力的培养。《地理教育国际》把发展学生提出地理问题、收集和组织地理信息、处理分析资料。评价判断、解决问题等能力作为能力培养目标,强调这些能力培养要渗透在具体地理技能培养的内容与过程之中。

4 地理课程在国民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中的功能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而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品质,是国民基本素质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当今社会,一个人只有知识、能力不行,还应该善于与人合作对社会和自然负有伦理义务,具有良好的品德素质。地理课程按照人才综合素质特征的要求确立合理的地理知识、地理能力和素质结构,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

地理课程,作为一门以人类可持续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为基本内容的课程,是培养辩证观念和形成与自然和睦相处的情感态度的重要途径。环境教育以课堂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开展。课堂中,在学习了有关环境方面的知识之后,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环境价值观树立起环境保护意识。课外实践中,可以引导学生去调查分析,直观地从识环境问题并提高自己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培养保护环境、防治污染、节约用水等良好的环境观念和自觉自律的行为规范。

5 有利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地理学范文第5篇

一、调查分析

通过对学生发放调查问卷、面对面交流,对家长电话采访、家访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学困原因进行分析。调查对象为初一、初二两个年级的地理学困生。调查问卷发给一些地理学困生100份,回收有效问卷数分别为100份,回收率为100%,问卷涉及学困生自身对待地理学习的情况和他们课外生活的情况,通过对有效问卷进行了认真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二、地理学困问题原因分析

通过调查,地理学困原因分析主要归为以下三类:

1、家庭社会条件不足。

学生家庭状况不佳,没有家教或是辅导班的帮助,完全凭在校时间接受学校教育为主。家长文化背景较差,平日忙于农活等生计问题,甚至是外出打工,孩子跟老人生活,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更没有机会带孩子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了解祖国的山河大川,对学习的东西全凭想象,缺乏感官认识。一部分学生很有考高中的希望,但地理学科不同程度的限制了这个理想的达成。

2、学生地理基础较差,现行的地理教材难度较大。

受传统观念影响,对地理学科的认识并不正确,未引起充分重视。学生升入初中时,认为学好语数英等主课就行了,对地理不屑一顾,课上听讲不认真,课下更不会去巩固复习。一开始,部分学生就对地理学习不够,基础差,越发失去了信心,就造成了恶性循环,更谈不上感学习的兴趣了。

新课改下的地理课本特别注重知识的灵活运用,涉及范围广,学生基础知识没学好,更不会去应用。甚至连图都不会读,造成地理成为软肋。

3、地理教师、同班同学的偏见、歧视是地理学困生产生并不断增加的又一重要原因。

由于部分地理教师只偏爱、赏识地理基础较好的学生,而将忽视了基础较差的学生,师生之间形成了情感上的隔阂;还有的教师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枯燥,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地理学习的效果可想而知。同班的部分同学也常常因他们的地理成绩差而不和他们交往,这样就更加重了地理学困生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

三、地理学困生转化策略

根据地理学困生产生并增多的原因,结合课题组一起探讨转化学困生的实践,现将地理学困生转化策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情感策略

所谓情感是人的一种机能,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它包括积极的情感和消极的情感。积极的情感,对地理学习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在转化地理学困生过程中,我们就是要诱导、激发他们的积极情感,抑制、转移消极的情感因素。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唤起他们的积极情感:

1、淡化教师权威、培养“学困生”对教师的良好情感。

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对教师的情感认同程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效。如果学困生对地理教师产生了敬畏的心理,甚至从内心排斥、不信任、不接纳他,那么他们在地理课堂上更会提不起兴致,激发不出热情,更谈不上合作交流,老师最终也会很失望,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一呼百应的知识权威的形象,要走下讲台与学生特别是学困生进行平等地交流,教师的言谈举止要对学困生产生一种“亲和力”。课下要多与他们沟通交流,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成绩差的真正原因。通过真诚地沟通,消除师生间的情感屏障,让他们的积极情感得到启迪和激发。

2、课堂上使用鼓励性语言,增进师生间的情感沟通。

在地理课堂上,教师的举手投足都会传递着某种情感信息,教师要多用亲切的目光关注着他们,点滴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当学困生回答问题时,教师总是认真倾听,面带微笑,眼光里流露出热情和期待。回答对了,要给以及时的表扬和肯定,说一些如“将来肯定在地理方面有成就”、“简直就是一个未来的地理学家”等类似激励的话。回答错了,也要讲一些类似于“再想想,你可以的”、“多看看书,相信你可以更棒”等鼓励的话,而不是说那些伤害他们自尊、挫伤积极性的话。

(二)课堂教学策略

1、对地理学困生要有一个正确的定位

对这一特殊群体,教师不能对他们的要求过高,我们要从实际出发,给他们正确定位。我对我所教班级的学困生的定位很明确,我从不要求他们达到如何如何高的水平,但我要他们明白:“你们虽然由于种种原因,在地理学习方面比其他学生差一点,但只要你们不懈努力,每天将自己与昨天的你进行对比,哪怕有一点点的进步,你们都是地理学习上的成功者”。这几句肺腑之言,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又沟通了师生的情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2、设计合理的学习任务,培养和保护地理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陶行之先生也认为“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部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陶行之先生所说的“兴味”就是“兴趣”。作为地理教师要小心翼翼的保护好他们刚刚萌发的地理学习热情和兴趣。在设计学习任务时,一定要注意难易度。切莫让他们去做根本无法完成的学习任务。同时教师还要投其所好,布置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任务,让他们的心情放松,高高兴兴的去完成学习任务。课堂中多应用地球仪、地图等直观教具,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节奏中进行,加深印象的同时,还增加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针对不同类型的地理学困生,教师可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突出该生的个性特点,让每个地理学困生都展现出自己闪光的一面,全面发展,实现全面的人生价值。

地理学范文第6篇

摘要:

地理学主要关注陆地表层自然和人文要素的空间分异规律研究,针对这一复杂系统的不同问题应该选择不同的研究方式。本文在思考以往地理学研究方式的基础上,将地理学研究范式概括为:地理经验科学研究范式、地理实证科学研究范式、地理系统科学研究范式和地理大数据研究范式。对不同地理科学问题应选取不同的范式加以研究,对有些复杂科学问题应采用多种研究范式加以解决。

关键词:

陆地表层系统;经验科学范式;实证科学范式;系统科学范式;大数据范式

1引言

科学研究范式是开展科学研究、建立科学体系、运用科学思想的坐标、参照系与基本方式,是科学体系的基本模式、基本结构与基本功能。它是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简而言之,研究范式就是科学群体在开展特定的领域研究时所共同遵守的准则。学科是科学发展过程中不断深化的产物,是人类知识体系中的基本单元。作为一个成熟的学科应具备明确的研究对象、基本的理论、技术和方法体系,地理研究范式则是地理学科与不同哲学思维所结合的产物。地理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主要关注陆地表层环境要素多时空尺度分异规律;既关注自然要素也关注人文要素;既关注空间过程也关注时间过程;既关注局地尺度也关注全球尺度;既关注格局也关注过程和机制。由此不难看出,地理学是一门内容涉猎广泛、问题类型多样的学科。当今地理学处于多种研究范式并存的状态,在实际研究工作中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地理学的研究目的、理论假设和方法论特点,可将地理学研究范式划为经验科学范式、实证科学范式、系统科学范式和大数据研究范式。每一种研究范式都有各自的数据需求、分析原理、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可综合归纳出如下主要特点:

2地理经验科学研究范式

“经验”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人类认识的开端。因此,基于经验的认识是由表观而直接的大量事实的积累而产生。因此,基于经验认识总结的规律缺乏深层次的理论解释。地理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可以追溯到郦道元《水经注》出品的年代。当时的地理学还不具备自然科学的实验特征,以自然和人文现象记述、地方志等特有的文学、历史形态而存在。作为对自然事物、人文现象的描述,通过大量事实的直观感受、累积,总结形成对地理区域的认识。古往今来,这种思维方式一直存在着,而且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地理学的重要学科任务之一是刻画地理空间的差异性,因此,基于经验科学的地理研究范式具备独特的研究特点。地理经验科学研究范式的内在假设是地理空间绝对的差异性,这是地理分异的基础,也是地理学科存在的必要条件;同时地理空间存在相对的近似性,这是地理分区的基础,也为地理学科的存在提供了可能。多年来,基于经验科学的地理学以刻画区域要素和区域差异为目标,根据大量的自然和人文要素的空间特征,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定义了地理区域划分的指标体系。在实现上述目标时,基于经验科学的地理学采用野外调查、实地测量、多比例尺制图等方法,所使用的数据种类相对简单,数量相对稀少。从中、宏观尺度上分析了地理区域的时空差异,建立了地理地带性规律和地理区划的规则。考虑到现代地理学发展的需求,基于经验科学的地理学在针对小尺度地理现象的描述与解释方面存在相对的局限性。

3地理实证科学研究范式

“实证”是指通过实际亲历的证明,证据确凿的验证。实证研究是通过实验观测的数据和实际研究的手段来总结一般性结论,并要求这种结论在相同条件下具有可重复性。这是一种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事物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地理客观事实告诉我们,地理区域存在着绝对差异。一个区域的特征、状态、过程和形成机制无法在另外一个区域得到完全的重复验证,这给实证研究理论假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了证明其存在,同时证明其存在的本质,实证科学的地理学目的是力求科学准确刻画地理要素的空间格局与时空变化特征,并探求其动力学解释。但由于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多种多样,其格局、过程及变化机制的解释具有多解性,因此实现其目的的难度非常之大,一般采用动力学和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加以解决。基于实证的地理学研究范式的理论假设为自然地理要素时空变化过程基本遵守物质能量守恒定律。在此基础上,通过经典物理学的方法刻画地理要素的演变。在刻画人文要素时,其假设人文要素之间、人文要素与自然要素之间存在固有的本质联系,并选择恰当的统计学方法加以解决。地理实证科学研究范式特征为:通过实验获取相对准确的数据,利用其刻画地理事实过程从而减少偏差;通过动力学、统计学的方法,构建逻辑科学、参数适合的模型,实现模拟结果的真实逼近;在此基础上,实现中观、宏观尺度区域差异和区域联系的本质解释,进而理解地理要素时空演化的动力学驱动过程。

4地理系统科学研究范式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不仅是具有层次的有机整体,还是从属于更大系统的组分。地理学关注陆地表层自然和人文要素的研究,这些具有地理空间属性的自然和人文要素可视为系统的组成部分。毋庸置疑,它们具有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属性特征。同时,不同地理尺度的有机整体构成了陆地表层系统的层次结构。从系统的理念出发,研究陆地表层复杂系统的行为特征、演化规律、功能结构是基于系统科学的地理学研究范式的重要特点(李双成,2013)。从这个意义出发,地理系统科学研究范式的主要目标是刻画地理类型区和地域综合体多要素协同演化规律。这一地理科学研究范式的科学假设为:共存于同一系统中的地理要素具有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协同演化的特征。宏观地理区域时空行为演化特征影响微观区域变化进程;微观区域的特征改变也会传递到宏观区域。当变化积累到一定程度会改变陆地表层系统的整体行为,并导致其原有功能退化。地理系统科学研究范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以往认识自然和社会地理现象的路径,应用的实验数据种类丰富,采用统计分析、动力分析、模型模拟、要素集成、层次集成等方法才能实现对系统的理解和认识。地理系统科学研究范式着重分析多尺度地理类型和地域综合体的时空变化规律,并探讨整体系统演化的驱动机制,理解系统多重临界状态的外在表现形式,以及陆地表层的组成、层次相互反馈的过程。只有对上述事实充分理解才能真正对陆地表层系统、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采取真正有效的调控措施。如今,中国在不同区域面临各种环境问题,要想真正、有效地加以治理,基于系统科学的地理学研究范式认识地表过程是解决问题的前提。诚然,地理系统科学研究范式很重要,但是方法、技术、理论尚不成熟,需要进行长期探索。

5地理大数据研究范式

“大数据”源于信息科学提出的概念,到目前为止尚无统一的定义。但是,从信息领域、商业领域和其他自然科学领域都给出了自己的理解。在此介绍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给出的定义“:一种规模大到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具有海量的数据规模、快捷的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和价值密度低四大特征”。目前,大数据广泛应用于商业管理、行业管理以及公共决策等方面。在科学研究中如何应用大数据解释自然现象,发现自然规律则是一个全新问题。简单利用“小数据”的思维模式应用到大数据研究中是对利用大数据的一种误读。从地理学的研究出发,传统“小数据”的获取是针对不同的地理事实设计的数据采集方法和技术,所获取的数据对地理事实具有较强的指示意义。从数据本身的变化可以直接地理解地理事实的变化特征。大数据则不然,数据产生带有“自发性”,并非针对理解地理事实而设计,数据本身与地理事实相去甚远。大数据是公共财富,用好了事半功倍,用不好谬以千里。

当前,应充分利用大数据为地理学研究的深化和从地理学的视角解决社会需求问题都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模式。在应用大数据研究中应注意两个问题:首先是数据挖掘。数据挖掘的核心要义是通过数据分析产生知识,这与大数据的意义完全相同。只是从大数据中挖掘知识的难度更大,需要创建新方法、新技术以期从大数据中获取更多有益的地理知识(杨振山等,2015);其次是加强多尺度聚类分析。传统聚类分析是根据数据的亲疏关系聚类,以期获取同一地理现象的空间认识。由于大数据与地理事实的内在联系较“疏”,因此,在寻求地理相似性的同时,更应强调多源数据、空间关系的特征,力求分析结果更加贴近事实。从以上论述可知,大数据的地理学研究范式的主要目的是刻画地理事件与地理要素的时空联系,进而揭示其发生的本质。其理论假设是地理事件与遥相关的地理要素是有内在联系的。在研究中应注意与信息科学、计算科学和地理科学方法的结合。对地理大数据科学范式的研究有望为短时间尺度地理事件发生的监测和预测提供有力的科学和技术支持。诚然,尽管大数据在地理学界“炒”的如火如荼,但是作为一个全新的科学范式,其本体特征尚未达成广泛共识。从地理科学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来看,地理经验科学研究范式奠定了地理学的基本性质,形成了地理学的本源特征。地理实证科学研究范式是当今地理学研究的潮流,使地理格局、过程研究不断深化,是地理学成就的标志。地理系统科学研究范式是前沿,是全面认识陆地表层系统行为,促使地理学从“好看”到“好用”的关键环节。地理大数据研究范式则是探索,有可能为地理学、尤其是人文地理学的定量研究提供全新的路径。

由于人类对地球系统的研究还有许多未能触及,针对不同的问题应采用不同的研究范式加以解决。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不同的科学研究范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共存并用。由于地球科学的复杂性,这一特征更加明显。

地理学范文第7篇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尽管目前尚缺乏足够的理论依据,但仍可推测学术界与政界对于“rural/ruralareas/rurality”的使用偏好很可能是因为这些词听起来更为客观、中立,“country/countryside”则相对带有较多的文化内涵[5]。但有的学者却认为,到目前为止,在其他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中,“countryside”并没有带有英国那种情感因素,例如,在北美“countryside”就主要用于指代邻近城市中心的乡村地区,这更接近于其原意[7]。由此可见,“乡村”(rural)的概念十分模糊,很难对其进行准确定义。但是,许多生活在乡村里的人自称为“按照乡村生活方式”生活的“村民”,政府也需要针对城市与乡村设立不同的管理机构并实施不同的管理政策[8]。因此,从这些现实意义上讲,对国土或行政区进行城市、乡村的划分显得尤为必要。新世纪之前,Halfacree曾以四种方法来定义乡村[9]:①描述性定义;②社会文化定义;③视乡村为一地理区域(locality);④视乡村为社会表征(socialrepresentation)再现。Woods认为以第四种方法来定义乡村最为灵活稳健,能够适应乡村社会经济变化的影响[8]。新世纪以来,有关“乡村”定义的进展仍集中在第四种方法层面,但是却越来越超越社会结构主义的约束。例如,有的明确使用“表现”(performance)这一术语,包括规定了一系列从阶段性事件到反复重复的日常惯例来定义乡村[10];有的揭示了农业展览会是如何被用来作为向大量非农游客展示农业的机会[11];也有通过诗歌和民俗音乐来展现对乡村的理解与定义[12-13]。Woods认为,把乡村概念化为一个混合的或网络化的空间这一理论创新,往往是与乡村地理学家们对于城乡特性混乱、城乡区别难辨的空间环境的经验性调查研究兴趣的恢复相伴而生[14]。同时,他还提到了一些城乡空间交错混合的概念:乡村地区的小城镇[15-16];新城市远郊的发展[17-18];城市通勤范围内的城市社区[19];城乡结合部[20-23]。近期相关研究则强调:这些空间对于基于城乡分割而做出的土地利用规划提出了严峻挑战[21-22,24];它们是城乡利益冲突的场所[17,24-25],同时也是城乡特性协调和争夺的竞技场[19-20]。目前,国际上有关学者试图以三种模式来描述城乡之间的地理区域范畴并解释两者之间作用力的动态[14]。首先,是用“城市地区”(thecity-region)的概念模式来考察城市和边缘区,城市经济地理学家提出的“城市地区”是一集中于“城市地带”但延及邻近乡村地区的空间交互作用场所[26]。其次,北美乡村地理学家则越来越多地采用“城市远郊”(exurban)这一术语来定位其在城乡结合部及更远的社区的研究工作,“城市远郊”通常用来指代城市区,特别是当专门用来描述由于来自城镇的迁入(通常是为了舒适的目的)和相关的发展而转变的乡村地区时,该术语非常贴切。深受政治生态学的影响,目前很多有关城市远郊的研究工作都聚焦于土地利用变化和景观冲突[17,27-29],以及社会重构和调整[18]。这一模式补充了有关乡村性的混合观点并为捕捉城乡交互作用结果的空间不均衡性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但“城市远郊”目前仍停留在描述性的位置归属阶段,作为一个分析性的概念仍有待进一步发展。再次,法国地理学家们主张颇受争议的观点,即乡村地区“城市化”与城市地区的“乡村化”是相伴而生的[30]。例如,有的学者认为,人们对于被殖民的乡村社区抱有双重期望,即同时符合城市理念(方便、集中、多样化)和乡村理念(社区、团结、宁静),而在一定范围内用城市的方式和惯例进行彻底改造的“再城市性”(reurbanity)的结果则导致了对于传统城乡二分法的背弃以及对于新社会空间模式的寻求[31]。国际上的乡村地理学家正在重新思考城乡交互作用的本质及其衍生的空间,并认为:一方面,对由连接城市和乡村结点的多种要素流及其依存关系为特点的网状空间的认同将导致城乡二分法的终结[32];另一方面,城市扩张不是同质的,将产生多个新的混合的社会空间形态,这些空间形态将模糊城乡的分野并展示各自的特质[21]。乡村性一直是乡村地理学研究的核心[33-37],Woods综合近来乡村地理学的种种新进展,认为乡村性是由乡村居民与迁入者、农民、土地所有者、工人、旅行者、休闲游客、政策制定者、媒体以及学术研究者等不同参与者共同体验与表现的,乡村地理学需要研究乡村性的表现[38]。新世纪以来,乡村地理学研究工作已开始探究乡村性的表现,即从原先关注于乡村的物质性,转而关注其政治经济结构乃至社会建设[38]。这一发展不仅为乡村地理学家提出了新的研究问题,而且也促使了相关研究理论与方法论的创新,并为新的跨学科联系开创了机遇。

研究理论的发展

上个世纪,国际上乡村地理学研究在理论框架构建方面经历了三个阶段:1970年代的功能视角阶段,通过明确乡村独特的功能特点来确定乡村空间;1980年代的政治—经济视角阶段,试图将乡村定位为广泛的社会、经济和政治过程的产物;1990年代的社会建设(sociallyconstructed)视角阶段,认为与乡村性、乡村空间和乡村生活密切相关的乡村的重要性体现在其社会、文化和道德价值层面上[14,39]。之后,很多学者曾认为乡村地理学的研究理论停滞不前,但进入新世纪以来,乡村地理学的理论研究明显在慢慢复苏[40],关于乡村地理学的理论体系和概念形成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14,41-44]。如Parr主张:当被置于特定的城市地区范围,城市和乡村的分类可以用一种更能充分反映两者之间内部联系的方式来考虑,且对于劳动力市场、住房市场,以及购物和休闲方式来说尤为如此;如此以来,城乡关系在互为竞争、互为补充方面变得更为明显[26]。但Woods认为“城市地区”模式在论及乡村地理区域时仅单独考虑乡村与城市的联系,而忽视了跨区域的交叉的等其它任何意义上的乡村条件,并使乡村在城市支配的经济和人口结构层面进一步被边缘化[14]。随着人文地理学“文化转向”的深入发展,后现代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理论引入了乡村地理学,乡村地理学开始转向研究乡村的再现表征(representation)[38]。“乡村三重空间模型”(three-foldmodelofruralspace)的提出是新世纪以来乡村地理学理论研究方面的重要进展。依据对空间性的三重理解[45-46],Halfacree把乡村空间划分为相互之间紧密结合的三个层面[47]:①乡村区域所在,即与生产或消费相关联、相对而言具有明显特征的空间实践活动发生场所;②正式的乡村表征,诸如资本主义利益团体或政客们的一些表述,以及乡村被整合到资本主义生产和交换过程中的方式,特别是乡村在价值交换方面是如何被商品化的;③乡村日常生活,同时包括对乡村生活理解和认同的个人和社会文化因素,但是它们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存有相互矛盾、相互背离的方面。

研究方法的革新

新世纪以来在乡村地理学研究中,对于合适的乡村性表现研究方法的寻求,是方法论探究与实验的领域之一。然而,自从人文地理学的“文化转向”起,特别是自1990年代以来,乡村地理学中文化观点的影响力日益增长,与之相伴的是定性方法的应用与发展,包括半结构化访谈、关注群体、民族志学与参与者观察和文献分析等研究方法的不断发展与应用[48-50]。然而,不可避免随之而来的是乡村地理学研究方法的两极分化,即相关研究倾向于仅采用定量或仅采用定性的方法。英国乡村地理学中定性方法占有主导地位,但是在其他地方,定量方法仍被广泛使用,尤其是美国、欧洲和澳大利亚[38]。近期,定性研究方法在乡村地理学研究中广为运用。例如,Annes和Redlin运用扎根理论(groundedtheory),采用了深入访谈“生活史”(lifestory)的方式,探究了出身于乡村的男性同性恋者在城市与乡村空间中的迁移规律,证明了“城市”仅仅是他们获取身份认同的所在,而他们大多还是对乡村生活认同度较高,有力地反驳了“男性同性恋者有城市空间偏好”的传统观点[51]。Leyshon运用了一系列定性实地调查方法,并以英格兰西南部1000平方英里范围内散布的乡村里的年轻人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在实践中不同调查研究方法对年轻人个人及团体的不同影响,最后根据调查结果的优劣比较了各种调查方式的优缺点,并提出了在进行乡村定性研究时的一些方法和方法论的建议[52]。Pini通过对昆士兰州两地区的80个女性调查对象的“关注群体”(focusgroups)式调查,研究了澳大利亚制糖业中女性的参与程度,并得出“关注群体”式调查方法不仅对女权主义学者、而且对于所有的乡村社会学家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这种方法的结果能够较少受到阶层化的调查关系的影响,并能较好地反映社会政治与经济的变化[49]。然而,新世纪以来在乡村地理学研究方法层面的明显进步是大力推广了打破定量与定性区分的Q方法。Q方法论(又称操作性的主观性)是由Stephenson于1935年提出的一种科学地研究“主观性”的心理学方法[53-54]。Q方法以“定性定量逻辑”法(‘qualiquantological’method)而著称,主要通过五阶段的过程来完成定性数据的定量因子化[55-57]Previte等认为,Q方法提供了一个使我们能够从关注特殊个体描述而转向重点分析特定参与者群体所共有的一系列观点的机会,并建议乡村研究者应当重视Q方法[57]。Q方法在自然资源管理、政策、社区发展、社会问题以及边缘化群体研究方面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实际上,近十年来大量的乡村地理研究应用了Q方法,研究对象包括地方政府与自然资源管理[56]、农业环境视角[58]以及乡村重建中社会企业作用的利害关系[59]。乡村地理研究中Q方法的兴起,主要是作为分析与记录更为宽泛的乡村性与乡村生活非专业描述的定量性乡村研究方法进展的一部分,反映了乡村社会建设及多种乡村作用因素的重要性[49,60-64]。具体来说,Riley与Harvey论证了乡村地理学中口述史料研究方法的运用,其目的在于加强与个人描述变化之间的密切联系,并丰富对乡村重构的微观尺度动力机制及其影响的认知与理解[61]。Nairn和Panelli回顾了利用小说来构建乡村生活意义的相关文献和论述,而这些文献和论述都不大可能以传统访谈形式存在[60]。Duenckmann运用Q方法,探究了不同的‘乡村’观念,并试图对传统的与乡村性、乡村空间和乡村生活相联系的社会、文化和道德价值观进行重构[65]。新世纪以来,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方法成为了乡村地理学研究者的终极任务与挑战。Madsen和Adriansen极力主张使用更为综合的多元方法,即综合采用定性和定量方法,其研究表明多元方法模式有助于研究单个参与者的行为和价值观,从而有助于强化在发展和发达国家中有关乡村空间用途的认知[66]Madsen和Adriansen对乡村地理学的研究过程、研究方法与方法论进行了简要总结[66]:任何一项研究开始时,研究者都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即归属于某一学派的思想体系,如批判现实主义与社会结构主义;然后基于不同的哲学立场,研究者确定研究问题,进而选择研究方法;这里的研究方法是指经验资料与理论的耦合,而数据处理方法则仅指经验资料,数据收集方法则指经验研究资料的收集方式,不同的哲学立场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偏好

研究趋势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乡村地理学的发展方向与研究热点主要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一些全球性议题,例如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以及生物多样性等问题日益增长的(地理)政治重要性,从而使乡村地区发展从未来规划的边缘被重置于核心地位。这些全球化挑战不仅影响乡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和环境,而且寻求其解决方案也包括决策者如何利用和管理乡村土地[67]。全球化对乡村发展来说是一柄双刃剑[68-70]。一方面给乡村发展带来机遇:提高了农村信息化程度并使得远离经济活动中心的地方也能基于新技术创造就业机会;改善的交通系统缓解了许多农村地区与城市的自然隔离;信息通讯技术有助于地方及其产品知名度的提升并在此过程中产品能找到新的市场,地方能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并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有时经济增长导致农业部门和从事其他农村经济活动的劳动力供不应求,从而为本地或外地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创造了机会。另一方面,全球化也使乡村社会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技术改进可在后台支持服务方面创造就业机会但也会使在线购买产品与本地产品形成竞争;信息通讯技术的进步也会促使投资资本为逐利而转移到成本低廉的地区,从而导致就业机会产生周期趋短;全球化背景下新通信技术使得信息流动并对地方文化传统和本土语言带来负面影响;农村地区和居民参与现代化的程度不一,有些可能由于区位和资源禀赋原因在全球化过程中变得更为隔离,落后地区则由于外出移民和老龄化使得当地居民生活水平下降[70]。针对全球化对乡村发展带来的复杂影响,新世纪以来的乡村地理学研究亟需加强跨学科联系与合作。一般而言,真正把乡村作为直接研究对象的学科主要涉及乡村地理学、乡村社会学和农业(乡村)经济学。这三门学科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乡村地理学重点从地域空间的角度分析乡村的各种问题(其研究视角具有地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乡村社会学把重点放在乡村居民与乡村社会变迁之上,农业(乡村)经济学则主要关注农业和乡村经济系统的组织与发展规律。新世纪以来,食品安全、生物安全、可持续发展以及气候变化等这些全球性问题的凸显与发展,不断促使着乡村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71]、乡村社会学[72-74]乃至农业(乡村)经济学[75-77]的跨学科协作研究。此外,新世纪以来的乡村地理学研究越来越注重研究尺度的外扩与内敛。外扩主要表现在对一些宏观问题或巨型系统的探究,如乡村对全球变化导致的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以及生物多样性变化等问题的响应[78]。而内敛则主要是指研究尺度的不断细化——局域化、本土化乃至个体化[79-83]。在内敛微尺度研究方面,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乡村地理学对乡村社会中弱势群体或被边缘化群体的关注,如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失业者、同性恋者和少数族裔等[84-90]。乡村地理学研究尺度的外扩与内敛也有助于深化乡村空间的结构、功能、演变动力及过程的实证及理论研究[62,91-93]。

中国乡村地理学研究思考

地理学范文第8篇

关键词:视角文化;话语文化;地理学;地图;3S(GIS、RS、GPS);虚拟地理环境(VGE)

一、文化脉络阐释

从传播学的角度说,人类文化经历了三种不同形态:即口传文化、读写文化(纸录文化、图文文化)和电子文化或是视角文化(影像文化、图片文化) 。口传文化的特征是有声言语,面对面的交流。读写文化也就是印刷文化。它依赖于书面文字来交流,是一种不在场的交流。虽然这两种文化都依赖于视觉,但是言语文字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电子文化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它产生远距传播和互动传播(远距传播比如说电视台,电视、广播这些都属于远距传播。互动式包括很多,比如说电视电话会议等)。电子文化相当程度上是一种视觉文化,因为它在图像制作、传输和接受变得越来越简单便捷。

二、视角文化时代

(一)视角文化的定义

“视觉文化”一词最早出现于匈牙利电影理论家巴拉兹的《电影美学》中,其含义是“通过可见的形象来表达、理解和解释事物的能力[1]。尽管这个表述过于简单、狭隘,但视觉文化的表现媒介已被突显出来,即用形象来表达,而非语言。20世纪众多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极大地丰富了视觉文化概念,使之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时代意义。如本雅明对机械复制时代电影的讨论、麦克卢汉对视听文化的见解、德波的“景观社会论”等等。我国学者周宪对视觉文化也颇有见地,他认为“视觉文化”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指一个文化领域,它不同于词语的或话语的文化,是视觉性占主因的当代文化;二是用来标识一个研究领域,是广义的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2]。”

视觉文化的出现跟消费文化关系非常密切,或者说是消费社会的产物。都市生活的形象包围和人们消费追求的化(娱乐化)使得消费变得视角化--广告成了促进消费的重要途径。广告通过视觉来传达某种观念,来培养某种消费的需求。当代社会可以叫做景象的社会,或者叫做景观的社会。商品变成了形象,或者形象就是商品。在当今时代消费商品实际上是在消费形象[3]。

视觉文化(Visual Culture)的基本涵义在于视觉因素,特别是影像因素,这些占据了文化的主导地位。强调视觉文化在今天的地位和作用,并非仅仅用视觉文化的符号学表征来处理“图像史”,而是要看到,它所涵盖的范围远远超过了图像研究,它的真正的意义如同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学者尼古拉•米尔左夫所讲的“要用视觉文化瓦解和挑战着任何想以纯粹的语言形式来界定文化的企图”[4]。在这方面,也许还是W•J•T•米歇尔在《图像转向》一文中所指出的“无论图像转向什么,我们都应当明白,它不是向幼稚的模仿论、表征的复制或对应理论的回归,也不是一种关于图像‘在场’的玄学的死灰复燃;它更应当是对图像的一种后语言学的、后符号学的再发现⋯⋯”[5]。这也就是说“视觉文化是指文化脱离了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视觉文化,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而且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一种转换。当然“印刷文化肯定不会消失,然而对视觉及其效果的迷恋—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产生了后现代文化。当文化成为视觉性之时, 该文化最具后现代特征[4]。”

要准确把握何为“视觉文化”,可以从两点来考察:其一,视觉文化是一种当代文化现象,它是伴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传媒的迅速发展逐步发展壮大的,它是消费社会特有的产物;其二,顾名思义“视觉文化”是关于视觉的或图像的文化,与传统的以语言为中心的文化相区别。

(二)视角文化与话语文化

从文化形态学的角度来分析,图像文化或者视觉文化是从语言主因的时代,向图像主因时代的一个必然的发展。

在人类文明的早期,原始初民的思维方式主要是感性的以观察为主的经验思维,他们用形象思考一切,文字的诞生改变了这一状况,它表现为理性思维。西方传统哲学观就认为,语言趋向于逻辑、理性,形象则趋向于感性。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文字始终以其优势僭越其它视觉艺术形式,然而,当电子媒介等一系列高科技产物猛烈冲击人们的生活方式时,语言显示出其明显的弱势,图像则显示出对文字的强势。如果说,印刷文字是口头传统的终结,那么,图像的出场是否意味着文字的终结呢?答案是否定的。文字是不会终结的,表述文化(形式)最终将是图像文化与话语文化的有机结合—图文文化。

1、图像与话语的对话

在后现论建构中,利奥塔认为现代是理性的话语,后现代呈现为感性的图像。

语言和图像是都可以传达某种信息。但是语言和图像有诸多不同(表1):

表1:语言与图像之比较

Table1.the compare of language and image

语言

①线性的,语言必须一个字一个字地来写,一个字一个字地来念,一个字一个字地来听,它是一个线性的过程。

②语言是有序的,必须排列,必须按照语法规则和使用习惯来排列,它是有秩序的。

③语言是概念,它是抽象的,任何语言都是抽象的。 #p#分页标题#e#

图像

①图像是空间并列的,它不是线性的。

②图像是同时出现的,图像的秩序和语言的秩序不像语言那样有序。

③图像是感性的,

语言作为一种文化的主因它代表了人类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形态,叫做理性的文化;图像占据中心的文化建构的主体更趋向于感性的经验的。话语与图像的结合是理性与感性、逻辑与经验的有机结合。

杰姆逊认为现代主义社会中话语处于尴尬境地:“在一个不断大众化的社会,有了报纸,语言也不断标准化,便出现了工业化城市中日常语言的贬值,农民曾经有过很丰富的语言,传统的贵族语言也是很丰富的,而进入了工业化城市之后,语言不再是有机的、活跃而有生命的,语言也可以成批地生产,就像机器一样,出现了工业化语言。因此,那些写晦涩、艰深的诗的诗人,其实是在试图改变这种贬了值的语言,力图恢复早已失去了的活力。”“这种危机在很多现代主义的文学中表现为寂静,不能表达,不能言语[6]。”很明显,现代主义的话语艺术已远远不能令人满意,此时,后现代主义的视觉化应运而生。在杰姆逊看来,现代主义的主要模式是时间模式,它体现为历史的深度和意识;而后现代主义文化和艺术的主要模式则明显地转向空间,前者与理性和语言有关,即逻各斯。相反,空间则相对于眼睛和视觉,相对于人的感性和愉悦。后现代将时间的模式转化为空间的平面性模式,艺术品的形象被“物化了”,成为人人可接触的日常生活用品。如电视,杰姆逊认为:“在电视这一媒介中,所有其它媒介中含有的与另一现实的距离感完全消失了,这是个很奇特的过程。但这一过程可以说正是后现代主义的全部精粹,后现代主义的全部特征就是距离感的消失[6] 。”

由电脑制作的虚拟世界、仿真三维空间让人享有了前所未有的身临其境感,真正实现了人与对象世界的零度接触。从这个意义上讲,图像是语言所无法企及的。然而,“虚拟现实”表达的是一种复杂的相互模拟关系:它既可以是对已有现实的模拟,又可以反过来成为现实世界的模拟对象。在这样的虚拟现实世界的过程中人类也将会从繁忙的“现实人生”进入到以电脑为伴的“虚拟化人生”之中。

在由图像构成的虚拟世界中,人不仅丧失了一定的主体意识和理性思考,也失去了潜在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图像的转瞬即逝的直白的画面使人们无需做出理性的思考,观众沉醉于虚假的幻象,使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的矛盾不愿再作理性思考。不可否认,图像诉诸于人类感性的同时,将人类的理性判断力无情地抹杀。而语言艺术则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因为从哲学层面看,语言是抽象的、线性的,代表着理性。语言自身的特征决定了它和阅读者之间的距离,这种距离也使他们能对对象进行理性思考和判断。在这个意义上,语言文化对人类有着图像文化不可替代的作用。

图像文化(视角文化)以直观、形象逼真的身临其境优势冲击着话语文化,然而这样的直白感性的文化无法表达是事物内在的特征,图像需要借助语言表述才能形象完整的反映事物内在的逻辑的特征。因此视角文化不可能僭越话语文化成为独霸世界的文化。图像是一种世界语言,它震撼心灵的力量在于有客观性、直观性、证实性、写实性、易明性,然而却容易局限思维,形成定势,而语言(话语)有无穷的力量,是人类永恒的话语,图像最终要借助语言(文字)来表达。话语(文字)震撼人心的力量来自于它的含蓄性,因为文字比图像更深刻,更具有形而上的超越能力,图像只有与文字有机整合才会相得益彰。

2、视角文化的特征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形态,而每个文化形态都有其文化主因,信息时代(当今)视觉作为一个文化主因,越来越突显出来。这种以视角(图像)为主因的文化—视角文化具有与话语文化(口传文化、印刷文化)不同的特征 :

第一,视觉性现在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突出的文化现象。人对世界的理解主要依赖于自己的视觉,但是在语言传递的时代,视觉有的时候不是特别重要,到了今天,视觉性已经在文化的各个层面突显出来。大到城市规划、天气预报、医院看病,小到个人家庭装修,都已经要图像化了。

第二,图像对文字的优势。读图时代(视角文化)这个概念本身就表明图已经是一个比文字更具有优势的媒介。漫画就是典型的文字图像化的例子。图像比文字具有直观形象性。

第三,视觉文化对外观的注意。外观,是感性的经验的可以通过感觉把握的形态。对外观的注意,并不是这个时代所特有的,但是在视觉文化时代,对外观的关注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视角文化时代人们对自己的眼光越来越挑剔,对眼睛所看到的东西越来越挑剔。

第四,对视觉的追求。人对视觉的,视觉欲望的攀升,使人的眼睛变得越来越挑剔。现代的动作片主要表达一种视觉的效果,传达出一种视觉的场景。通过这种视觉的画面来吸引观众。

视觉文化是一种相当复杂的文化形态,既有文化的意识形态性、审美性,又有商品的物质性、消费性,既有强制性、操纵性,又有迎合性、对抗性,既有同质性,又有多元性,既有类型性,又有创造性;既有娱乐,又有教化功能。视觉文化本身已经成为一种跨学科的文化形态,涉及到的领域已远远不是传统的文化艺术所能涵盖的。

三、地理学中的视角文化

地理学中的视角文化早已有之,古代的各种地图其实质是一种视角文化,只不过那时的地图用的是绘画和印刷技术,而不是今天的地图印刷的电子技术,这种视角文化可以称之为“图文化”,它和我们今天所言的视角文化涵盖的内容是不相同的,今天所言的视角文化除了包括印刷的图纸外,更多的涵盖的是电子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条件下产生的图像和影像。

(一)地图(图文化)—静态可视化表达

詹姆斯曾经说过: “除非你能回答它在哪里这个问题,否则即使你把人的世界描述得怎样清楚,也是没有价值的”,而地图便是表达“它在哪里”的最明确、最有成效的方式,是检验人们地理概念正确与否的有力武器 [7] 。地图的发展历史几乎与人类文明一样悠久,它是与文化共同发展起来的。自从人猿揖别,人类便开始了创榛辟莽的探索历程。大约在原始社会后期,原始人类学会了用绘画方式描述生活环境,满足生产劳动的需要,地图开始了它的萌芽。从最早(远古黄帝时代)的“史皇作图”、“九鼎图”到丰富多彩的秦汉地图、唐、宋地图的大发展再到元、明时期传统制图的高峰期,到了清朝经纬网测量地图的出现,这标志着传统方法向现代方法的转变。真正采用科学方法绘制的世界地图集是清末地图学家魏源的《海国图志》,该图在地图投影的选择上趋向现代化,与现代地图中根据区域位置和轮廓选择投影基本吻合,地图符号的设计与现代地图有类似之处,不同的国家采用不同的比例尺,是“中国制图学史上一部关于世界地图集方面开创性的著作”。#p#分页标题#e#

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文化的发展,地图与文字结合逐渐成为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成为地理学的重要语言。

地理学是研究自然现象和社会经济现象及两者相互关系的具体系统,其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探究地理现象的地域分布规律。专家学者在揭示这些规律时,多是经过亲身的实践,通过实地的观察、感知和大量的研究分析才形成今天理论上的共识。然而,地图却是我们大多数人获取地理知识的源泉。正因为地理现象空间分布的广泛性,使我们不可能对每一地理现象都进行亲自实践,而地图恰好满足了我们的需要。它把广阔的地理空间缩编成人们可视的二维平面,它把丰富多彩的地理环境浓缩成精美的地理作品。地图成为用符号及图像来传输各种实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工具[8],成为地图使用者之间传递信息的媒介。“地图打破我们的禁锢,刺激我们的身体细胞,激发我们的想象力,释放我们的语言表达。地图超越语言的界限来说明事物,它有时被称为地理语言”[9]。地图作为地理学语言比文本语言更有优越性,“一维”和“串行”的文字语言没有定位等量测基础,而地图则通过使用符号可以包含特定的丰富信息。地图成为地理学的第二语言。然而在计算机技术出现以前传统地图(这里所说的传统地图是和当今的电子地图相对而言的)再现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是静态的,对于动态的地理过程,是通过不同时相的静态图来反映的,这是地理学中静态的视角文化。

(二)现代地理学中的视角文化 (3S+VR)

计算机技术的出现使传统的纸质地图发展为电子地图的形式,而当引入了数据库技术之后,地理信息系统(GIS)诞生了。GIS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发现并且利用GIS带来的优越性。同时,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遥感技术的突飞猛进,为更清楚地了解地球环境和更快地监测环境变化提供了极好的技术支持。因此,地理语言得到了极大地扩展,从传统地图语言演变为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影像语言(视角文化)。

1、地理学中的视角文化之一 —GIS

由于计算机的存储容量大且不易损坏等优点以及计算机的普及化,人们开始将纸质地图数字化后录入计算机,形成电子地图或数字地图。计算机制图逐渐取代原有的纸质地图,地图制作工艺在计算机技术的带动下也出现了很大的进步,CAD技术大大增加了地图的制作效率和准确性,同时减少了制作的成本,节约了劳力和物力。地图存储介质的改变并没有改变地图传输地理信息的本质。但是,计算机的普及给人们带来了更高的要求。用户开始不仅仅满足于通过图形来获取地理信息,而是希望直接在地图或图像中进行地理分析,计算地理模型,进而作出决策支持。随之,数据库技术便被引入到了制图技术中,产生了地理信息系统,给地理学发展带来了质的飞跃。从历史发展来看,GIS脱胎于地图[10],并成为地图信息的又一种新的载体形式。地理信息系统 (GIS) 是一种同时管理地理空间信息和数据库属性数据的信息系统。利用GIS提供的数据的地理属性,就可以将这些数据分层、分类叠加在电子地图上,并且地图对象与数据库属性数据建立连接关系,这样通过GIS就可以轻松实现地图与数据库的双向查询。不仅如此,地理信息系统能将区位论、城市土地经济理论、城市空间经济学、城市交通经济学、模糊数学、层次分析法、统计方法和数据库方法、专家系统法等现论和方法统一在一起进行投资环境等实际应用的分析。 GIS给信息系统带来的不仅是显示地图锦上添花,而是将数据进行直观的、可视化的分析和查询,发掘隐藏在文本数据之中的各种潜在的联系,为用户提供一种崭新的决策支持方式。

2、地理学中的视角文化之二—RS、GPS

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影像地图和影像数据库也引起了更多的关注。遥感影像所包含的信息量非常丰富,通过多种应用软件可以直接分析遥感影像所反映出的城市扩张、海洋环境、地球资源等。遥感影像不仅丰富了GIS数据库,也推动其管理模式的发展,例如,由遥感影像建立的立体影像数据库。地理信息被转化为一种数字形式,更加方便地在不同行业中应用;同时,也使不同领域的人们更为方便的了解并且使用地理信息。Michael Goodchild将这种转变称之为地理科学的“数字转变” [11] 。Daniel Sui提出:地理信息系统在当今可以被看成是一种帮助信息发送者传递不同形式的地理信息给接收者的媒介,正如同报纸或电视传递大众信息一样[12]。GIS已经从刚开始是一种用来辅助决策支持的工具演化成为传递地理信息的媒介。陈述彭先生提出:“如果说,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代语言,那么地理信息系统就是地理学的第三代语言”[13]。Internet GIS的出现让人们可以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进行数据的存取、地理信息的浏览与共享,以及交流地理知识、共同探讨地理问题。

3、地理学中的视角文化之三-- VGE (虚拟地理环境)

面对多维动态的地理环境,面对人们期望技术发展为其提供快速便捷了解地理环境的工作平台,并支持其几何、物理以及行为建模过程需求,因此以虚拟环境、分布协同以及移动为特征的地学计算-虚拟地理环境技术应运而生。空间数据分析则加入了空间数据挖掘和空间动态模拟,而可视化功能则逐步从二维发展到三维模型,并由多媒体扩展到虚拟环境技术、虚拟地理环境(VGE),可定义为包括作为主体的化身人类社会以及围绕该主体存在的一切客观环境,包括计算机、网络、传感器等硬件环境,软件环境,数据环境,虚拟图形境像环境,虚拟经济环境,以及虚拟社会、政治和文化环境[14]。虚拟地理环境是现实世界的一个概括,是区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虚拟模型。它强调身临其境之感,但又追求超越现实的理解,VGE不仅可以较为真实地反映出现实世界,更可以支持重建过去、预测未来。同时,它可以超越现实,将人们带入一个在现实生活中无法体验的真实感受。例如损坏的敦煌洞窟和壁画的重现,到现场无法看到的山体内部的地质构造,都可以通过虚拟地理环境呈现给用户。虚拟地理环境综合了地理信息系统,遥感信息模型,虚拟现实技术,网络技术,仿真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虚拟地理环境是地图语言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空间数据库、模型库、空间分析和空间数据挖掘以及空间模拟、虚拟环境技术等为虚拟地理环境提供了技术支撑,通过Internet的载体实现对真实世界的二次还原。#p#分页标题#e#

数字地球概念的提出并付诸实施,是虚拟地理环境在地球空间尺度上的实现。它将会使所有的地球信息以数字的方式存储于计算机中,从而建立起“一个多尺度的,三维的地球抽象”[15] 。

虚拟地理环境的重点在于对“不在场”的情景和事件的重建或预测,强调用户随时参与环境的描述、设计以及监测。它不仅仅是一个精心制作后回放的卡通片和动感三维影片,使人在虚拟场景中具有真实的沉浸感;或通过人在分布式环境中协同“感受”目标环境,并可对场景进行实时交互操作,使人和地理信息环境(包括信息获取、管理和分析等子环境) 很好地“融为一体”,带给人们一种“沉浸感、交互感和想象力”[16]。

四、结论

视角文化在以其直观逼真性吸引人类的眼球,丰富人类的视角生活的同时也剥夺了读者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读者与阅读对象之间的距离感消失,这种距离感的消失削弱了人们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的空间。而话语文化的逻辑性和模糊性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充分展开想象力。凭借想象力,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被还原转化为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凭借想象力,抽象的哲理、思想、原则、定理等被读者很容易的理解。人的文化生存方式的本质是一种“向心的生活”,在这里,包含着一定感受、体验、冥想、想象,价值取向和好恶的心灵是不可缺少的。人们正是在这些心灵的活动中获得了自主性,感到充实和幸福,而语言文化恰恰是诉诸于人的心灵的[17]。

自从地图出现以来,图文化(视角文化)始终是地理学中表述地理现象的重要手段之一。从纸质地图到电子地图再到虚拟地理环境,人们表述地理事物的手段不断演化升级,复杂神秘的地理现象被直观、逼真的展现,使人们身临其境的感受理解自身的生存环境。然而如果没有语言的阐释,图像显示的地理事物是不完整、不明确的,只有少数人能理解。因此直观形象动态的图像与逻辑的语言相结合,使最有效的地理学语言。现代的可视化技术与科学的语言表述结合体---图文文化更能准确的表述地理现象,推动地理学的大发展。

图文结合,是人类文化形态发展的必然。

[注]: “图”在文中不仅指纸质的地图,也指电子的图像、影像、虚拟地理环境等等一切可视化的表述。

参考文献:

[1]贝拉•巴拉兹. 电影美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

[2]周 宪. 反思视觉文化[J].江苏社会科学,2001(5):73.

[3]孟 建.视角文化传播—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阐释[J].现代传播,2002(3)

[4]尼古拉•米尔左夫.什么是视觉文化[J].文化研究,2002(3)

[5] W•J•T•米歇尔. 图像转向[J]. 文化研究,2002(3)

[6]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7] Martin GJ, James P E. All Possible Worlds - a history of geographical ideas, 3rd edition [M]. New York: Wiley & Sons, 1993.

[8] 陆漱芬.地理学与地图学 [J].地理学报, 1984, 39(3):315-320.

[9] Sauer C O. The Education of a Geographer [J].Annals of the As2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1956,46(3): 287 - 298.

[10] 陈述彭.地理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 [J].地理学报,1991 , 46(1) : 1 - 7.

[11] Goodchild M. Communicat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in a Digital Age [J].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2000, 90 (2): 344 - 355.

[12] Sui D Z, Goodchild M. GIS as Media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2001, 15(5):387-390.

[13] 陈述彭.地理信息系统的探索与试验 [J].地理科学, 1983, 3(4):287 - 302.

[14] 林珲, 龚建华. 论虚拟地理环境 [J].测绘学报, 2002, 31(1):1- 6.

[15] Gore, Al. The Digital Earth: Understanding our planet in the21st Century.

[16] 林 珲, 龚建华, 施晶晶.从地图到地理信息系统与虚拟地理环境—试论地理学语言的演变 [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3, 19(4)

地理学范文第9篇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CN:13-1086/P)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季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现已更名为《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地理学范文第10篇

一、指导学生掌握地理学科特点

新课程标准是要让学生明确地理课的学科特点,对于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掌握适应地理学科特点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地理技能技巧和地理创造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一要明确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因为地理环境是由许多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地理要素所构成的综合体;一个地区地理特征的形成,也是受主导因素和其他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综合体现。如:某一河流,从水源补给类型来讲,可能是以雨水补给为主,但是在不同河段、不同季节,还会伴有其他类型的补给。一地气候的形成、工业或农业的布局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二要明确地理学科具有地域性。不同地区的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和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都反映出各自地区的地域性特征,并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或相似性。这些地域性特征往往又在空间分布上被反映出来。三要明确地理学科具有图像性。丰富的地理图表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是地理学科最明显的特征。借助于地图,可以把远不可涉、遥不可视的宏观世界展现在我们面前。正确阅读、分析地图,逐步培养绘制地图,并能独立运用地图分析地理事物,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是地理学科最具特色的目标要求。四要明确地理学科具有实践性。地理学科的内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广至全球,狭至校园;其学习场所可将课堂、天地和社会紧密结合,理论联系实际,进行丰富多采的实践活动;夜观星空绕北极,昼夜四季更不迭;刮风下雨测天气,斗转星移辨气候;爬山涉水去考察,工厂农村搞调查……在这些实践过程中,不仅能增长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

阅读就是对课文和各种地图、图片、图表等的观察、分析和理解,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启发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和习惯、开阔思路、开发智力,有效综合所学地理知识的重要途径。

(一)指导学生读课文。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自渎过程中需要强化记忆的内容和目标要求。让学生知道这堂课要“学什么”和“怎样学”,怎样理解题目,怎样读懂课文,怎样掌握重点等。其次要指导学生按照左图右书、图文对照、图文结合的原则,将书上的文字内容落实在地图上;按照地理课的特点,增强空间概念的训练,养成随时运用地图的能力与习惯。还要教育学生做到一般描述内容快速读,重点内容反复读,疑难内容仔细读,前后联系对比读;读书时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及相互配合;一边读书、读图,一边圈点绘图,一边分析思考,一边设题自检。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比较和归纳相同或相似的地理知识,对课文中的小标题和细小知识点及重难点内容通过师生答问复习检测、编顺口溜、意义联想等形式,强化记忆,达到熟记的程度。

(二)指导学生读图。地理课本和地图册及练习册中含有内容丰富、类型多样的地理图表,熟练掌握各种地理图表的读图方法、思路和步骤,能培养读图、用图能力,提高学习效率。主要读图方法有:特征观察法,就是在未知图示地区或事物时根据其轮廓、形态上的特征去进行观察判断的方法;重点观察法,抓住关键内容进行重点判读地理图表的方法。如:在北半球一月、七月等温线图上,关键的一条等温线是0℃等温线和20℃等温线;相关观察法,以某些地理图表中相互联系或存在着严密的数理关系的内容为观察突破口的方法;联想观察法,把有明显相似性的某些地理图表有机的联系起来进行判读的方法。最具代表性的是各种等值线图。如:由等高线图就可以联想到等压线图、等深线图等,图中等值线的分布非常相似,判读结果也很相近;综合观察法,把局部与整体相结合或从点(城市、港口、矿产地)、线(山脉、河流、铁路等)、面(国家、省区、岛屿等)之间的相关位置来进行判读的方法。

在掌握上述读图方法的同时,还要牢固掌握所学过的基本知识、特征、原理等,因为每一幅地理图表,都有着它与所学地理知识相联系的内容。如:根据“气温、降水各月分配图”判断气候类型,如果没有掌握各种气候类型的特征,尤其是定量特征,即使从图上读出了气温和降水数据,但没有判断的依据,这些数据毫无意义。因此牢固掌握所学知识是读图的基础。

三、教给学生记忆地理知识的方法

教师要通过教材,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指导学生在对地理原理、规律理解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最能体现地理学科特点的方法记忆地理知识。

一是结构记忆法。是最基本的记忆方法,也是最具有学科性的记忆方法。就是把所学地理知识形成结构体系,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

二是图形示意记忆法。就是将课文中的文字描述内容转变为形象的图形来加强记忆。如在学习新疆“三山夹两盆”的地形或在学习美国“三大地形”时,就可以把它绘成一幅示意图来进行形象记忆,比单纯的文字记忆要深刻的多。

三是图形特征记忆法。就是抓住地理图形的最显著特征来强化记忆。对国家、省区、岛屿湖泊等图形,可突出它们的轮廓特征来记忆。比如意大利酷似一只长筒靴、密歇根湖象个长茄子等。

四是寓意记忆法。就是在真正理解那些抽象的地理概念或地理原理的含义的基础上去记忆的方法。如对于“引黄淤灌示意图”的记忆,只要真正理解了这一工程是由“引黄”、“淤”、“灌”三部分组成的,就容易记住,并且能准确地绘出。

五是联想记忆法。充分挖掘地理知识间表现出的因果关系、近似关系、从属关系等的内在因素,以科学性为依据,以已知的某一地理知识为基础,以已知地理知识系统为主线,展开由此及彼的联想,使之构成一定的知识网络,强化记忆。例如:由亚马孙河就可以联想到与之相应的广阔的亚马孙平原,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茂密的热带雨林、雨林中的攀缘动物、肥力较差、呈现酸性的砖红壤……由此,又可以联系到纬度位置相似的刚果河。

六是类比记忆法。将一些相近而又不相同的地理知识加以比较,抓住本质上的差异性,找出它们相似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以免记忆混淆。区域地理部分内容更适合用比较方法加强记忆。如黄河中下游与长江中下游特征的比较,英国法国经济特点的比较等。

七是辅助记忆法。就是将一些单调、难记的地名、物产等知识编成顺口溜,或取谐音等办法来强化记忆的方法。

四、引导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

综合性是地理环境个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及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是地理学科的显著特征之一。如,亚马孙河之所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这不仅仅是受纬度位置决定的,还与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因素有密切关系。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其他学科知识进行纵向的有机串联,横向相互联系,使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网络化,掌握全面分析问题的方法,避免单一性和片面性。同样,以工业布局问题为例。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经济、社会生产方式、劳动力和技术、环境等多种因素,但每个因素影响工业布局的基本原理是不同的。如经济因素,主要表现为从减少生产费用,提高经济效益着眼,工业布局要尽量使生产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和消费市场;再如劳动力与技术因素,主要表现为在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劳动力文化科技素质不高、工资水平较低的地区,多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而在劳动力文化科技素质较高、工资水平较高的地区,则多以知识密集型工业为主;环境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它将迫使那些对环境污染较重的工业,必须设置在远离居民稠密去的地方等。在分析一个具体的工业布局时,就要指导学生把上述原理综合起来考虑,并抓出其中的饿主导因素,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五、指导学生应用所学地理知识

上一篇:地质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地理学习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