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个人毕业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4 23:54:42

大学生个人毕业总结

大学生个人毕业总结范文第1篇

此次实习是本人的毕业实习,自己希望通过本次实习能够达到在校期间综合理论的再学习和应用,力求适应并掌握书本以外的知识,增长和扩充知识面,增加对社会的接触,为下一步步入社会打下基础。

此次实习的主要内容是了解目前我们油田的家属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参与一个单位的家属管理工作,听取工作人员对目前油田家属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介绍。在实习过程中,主要是和家属管理工作人员一起参与日常的管理工作,学习家属管理单位的一些规章制度,熟悉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职能及工作流程,以及参加一些日常的勤务劳动。

通过此次实习,主要有以下几点的体会:

1.首先是个人角色的转换及整个人际关系的变化——学校里成绩不错的学生变成了未知领域里从头学起的实习生,而熟悉的校园也变成了陌生的企业单位,身边接触的人同样改变了角色:老师变成了领导,同学变成了同事,相处之道完全不同。在这样的转变中,对于沟通的认知显得非常苍白。于是第一次觉得自己并没有本以为的那么善于沟通。当然,适应新的环境是需要过程的,所以我相信时间和实践会让我很快完成这种角色的转变,真正融入到工作单位这个与学校全然不同的社会大环境中。

2.在心理上努力去适应全新环境的同时,最大的体会莫过于实际工作方面的收获。特别是在实习过程中,我亲眼看到工人师傅们对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工作作风。在实习过程中使我感受最深、受益最大的就是这种工作作风。在家属管理工作中,她们会经常碰到一些60岁以上的老人来咨询一些问题,她们中有些不识字,有些眼花,有些耳聋,工人师傅们耐心细致地一遍一遍地讲解,真正做到“您的需要,我的责任”。通过这次实习,工人师傅们这种作风和精神值得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很好地学习、继承和发扬。

3.走出校门,踏进社会,不能把自己要求太高。因为期望越大,失望可能会越大,但适当的期望与渴望还是非常必要的。不能认为我在学校里读了多少本书、写了多少万字、听了多少堂课,自己了不起了。我毕竟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丫头,没有任何实践经验,比起工人师傅来还差得很远。学校生活暂告一段,社会生活刚刚起步,应该在步入社会后,继续学习,不断增长和扩展知识面,才能使自己在社会占有一席之地。

大学生个人毕业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个性化

职业指导是帮助个人走上职业道路的各种措施体系的总称,是为求职者就业、实现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以及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过程。 职业指导在功能上,主要表现为在对劳动者个人和用人单位两方面的影响,这种影响和作用揭示了职业指导对劳动者个人的重要意义,对用人单位的重要作用,也深刻反映了职业指导在就业服务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高质量的职业指导通过运用先进理念和方法,着力提高就业竞争力,将大大提升职业指导效果和效率。

一、职业指导在大学生就业中的重要意义

随着国民经济的大幅提升,高等教育事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高等院校数量和人数的增加,使得大学生毕业数量也随之增加,已呈现出“跳跃式”的猛增,大学生就业供需变得严重矛盾, 许多大学毕业生面临着严重的就业问题甚至是就业危机。就业工作已经成为高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和重点工作。大学生已经成为职业指导的重要服务对象。开展职业指导成为大学生就业服务机构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有效手段之一。职业指导帮能够助大学生了解社会对不同职业角色的具体要求,有利于大学生社会化。职业指导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职业观。职业指导能够帮助大学生了解职业,了解自我,有利于做出明智的职业选择。职业指导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

二、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2010年本科毕业生共485名,就业率是94.43%。2011年本科毕业生共457名,就业率是95.80%。2012年本科毕业生共473名,就业率是96.83%。2013年本科毕业生共556名,就业率是86.87%。学校也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来鼓励大学生就业,但受自身条件和外界因素影响,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形成了一些好的做法,但大学生就业还是存在不少问题。一方面,职业指导人员缺乏经验,专业水平不高。虽然设置了就业指导部门,设立专门场地办公室,配备专业人员,但仍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组织机构不健全,人员配备不足等各种现象。兼任就业指导人员多数由辅导员老师担任,很多辅导员老师没有接受职业指导培训就直接上岗。职业指导师资队伍缺乏经验,专业水平不高,难以胜任对大学生的职业指导,导致高校职业指导工作水平很难提高。职业指导工作主要内容是政策的宣传,招聘信息以及一些就业日常管理工作,主要的方式是开设讲座,课堂授课和举办招聘会。对于个性化指导很欠缺,除非个别学生会主动到就业指导中心寻求帮助,甚至有些学生毕业以后也不知道高校设置了就业指导中心部门,就业工作处于一个较为被动的状态。一方面大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自我认识不清晰,缺少明确的职业目标。 许多大学生对自己的情况不够了解,表现为“眼高手低”、“好高骛远”。许多大学生对周围的环境不能做出客观的判断。对沿海地区和中心城市比较热衷,对公务员和国有企业比较热衷。许多大学生对自己的将来没有规划。

三、高质量的职业指导促进大学生就业

高质量的职业指导可以提升职业指导的效果和效率,进而实现就业稳定和职业生涯发展,如何对大学生实现高质量的职业指导已成为各高校普遍关心的问题。鉴于目前大学生就业现状,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个性化的全程职业指导来实现大学生就业,而做到个性化的全程职业指导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首先,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的建立是实现对大学生个性化的全程职业指导的基础。例如我校在现有校、院两级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的基础上,考虑建立系大学生职业指导中心,在班级配备大学生联络员,这样就形成了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四级布局。另外,根据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规范化建设的要求,在校院两级就业机构设立职业咨询室,为个性化的全程职业指导提供了可能。

其次,加强对各级职业指导人员的培训是实现个性化全程职业指导的前提。提高职业指导人员从事个性化职业指导的素养,提高参与职业指导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积极组织他们参加专业化的培训,让大学生职业指导人员学会与大学生沟通的技巧,能够具备职业咨询与指导技能,能够懂得建立大学生档案、能够进行评估分析、能够与用人单位交流、能够完成跟踪回访等全程服务,帮助大学生提高求职和应聘技巧。

最后,对大学生就业的全程服务是个性化的全程职业指导的关键。大学生普遍文化水平高,知识面宽,有一定的技术和专业特长,但是,容易好高骛远,过于自信,害怕挫折,容易气馁。这就需要给予更多指导和帮助,而全程服务实现了这一点。

四、大学生就业个性化的全程职业指导的策略

(一)对大学生建立求职档案数据库

利用各级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将所有大学生根据姓名、性别、年龄、专业、生源地、求职意向、实习经验等条件建立求职档案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量化评估与分析,做好分类,因人制宜地制订出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就业指导方案。

(二)帮助大学生制定个性化的职业指导和培训计划

职业指导是双向的,也是互动的,一方面要提高职业指导人员的素质,增强他们做好职业指导工作的能力,另一方面需要大学生的参与和配合,需要注重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只有大学生真正有个性化的追求时,大学生个性化职业指导才可能会实现。大学生通过个性化的职业指导来了解自身,来了解社会,来了解政策,来了解职业特点,从而进一步了解自我,增强自信,提高在求职和职业过程中的竞争力。主要形式有以下四点:

1、个性化就业学习训练。关于大学生个性化的职业指导,不是仅限于理论知识的介绍,也不是单纯强调特定指导技术的熟悉或者是运用,它非常注重大学生学习者对职业指导的主动参与,主动学习,要充分体现自己的个性,并且力求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体会。因此,职业指导机构或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必须经常性地组织相关的个性化就业学习训练,通过经常性的学习训练,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克服大学生的容易受挫的心理,增强他们的信心,让他们更深刻地了解就业,更加体会到通过就业给社会所带来的价值。

2、个性化专题辅导讲座。作为个性化专题辅导讲座要从主讲人、讲座时间、活动形式和开展方式等四个方面有所突破。 在主讲人的把握上,邀请身边成功的大学生或者知名的专家学者或者是校友做现场讲座,倾听来自现场每个大学生个体的声音;在时间选择上,职业指导人员要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也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充分了解大学生最想掌握的知识和技术,有针对性地辅导;在活动形式的把握上,个性化专题辅导讲座不一定都要面对面的讲授,还可以通过网络、电视、录像、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分类培训;在讲解开展方式的把握上,主讲人可以改变传统的灌输式,采取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讨论方式以及互动方式等。

3、分类别参加技能培训。职业指导培训作为大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的方法,在一段时间后,应该要制定个人的职业指导方案。指导人员指导大学生参加技能培训。一是就业指导培训一定要有针对性,可根据大学生自身条件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各种培训科目。如开展计算机培训班。二是就业指导培训一定要有实用性,加强与市场衔接。既要以就业需求为出发点,依托社会资源举办各类短期培训班,帮助大学生掌握工作技能,加强就业前培训;又要以职业要求为落脚点,做好企业需求的大学生的培训,提高大学生的工作适应能力。同时要以创业意识为关节点,加强创业培训,鼓励大学生参加自主创业培训,提高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三是就业指导培训一定要有实效性,提高大学生参加社会竞争的意识。培训结束后,要按照培训科目组织考核,将考核成绩录入求职档案数据库。

4、到用人单位实习。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应根据大学生个人意愿和技能培训科目推荐到相应的用人单位进行实习,以增加工作经验。待实习结束后,将实习结果录入到求职档案数据库,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三)建立大学生个性化服务机制和支持系统

建立大学生劳动就业服务平台,为大学生提供就业登记、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就业指导和权益保护等服务。将大学生的求职档案数据库和用人单位岗位信息数据库到大学生劳动就业服务平台,为用人单位和求职大学生提供信息支持。创建一个包含政府、社会、高校和家庭的大学生就业支持系统,便于大学生更好的就业。政府要支持大学生就业,制定相关鼓励和扶持的政策和措施,对大学生就业工作发挥着宏观调控作用。社会是大学生就业的基础和最终舞台,要不断开展宣传教育,让社会参与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实践和岗位实习等工作,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支持。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负有主要责任,高校是大学生就业支持的主体,是大学生社会化之前的最后一站,要努力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大学生家庭是大学生就业支持的关键,在大学生就业中提供决策、信心和经济支持,同时与职业指导人员互动,实现个性化的职业指导。

(四)做好个性化的跟踪回访和总结提高。

大学生个人毕业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个人愿景 班级愿景 职业生涯规划

一、大学生个人职业规划的意义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指出,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的就业是一个涉及全局的重大问题,不仅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且直接影响到经济和社会的稳定。

二、依托大学生愿景规划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的现实可行性和必要性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心智趋于成熟,但是并不真正成熟;他们的自主观念及自主欲望强烈,但是却常常不能完全独立自主,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等经常在教师、同学及社会的影响下不断修正和改变。对于这样一个群体,高中时代的管制式教育模式已经不再适应,而粗放式的教育模式又过高估计了他们的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只有在大学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合理引导下,挖掘和培养、形成大学生个人愿景和班级愿景,在热烈的愿景规划活动中,大学生的人生目标,尤其是职业目标,才会更加清晰和现实可行。大学生有了切实可行的愿景目标,才会有持续不断的前进动力,全力实现人生的抱负。而不致像目前的许多大学生,完全以考试为目标和导向,考试临近了不分昼夜的恶补,考试完了彻底的大放松,进入社会工作了才发现自己不能适应职业需求。可见,依托大学生愿景规划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有很强的现实可行性和必要性。

三、愿景的意义和内涵

那么,如何依托大学生愿景规划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呢?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大学生个人愿景和班级愿景的内涵。根据《现代汉语大词典》第5版的定义,“愿景是所向往的前景”。也就是说愿景是人们为之奋斗希望达到的图景,它是一种意愿的表达,括了未来目标、使命及核心价值,是最终希望实现的图景。“根据愿景建设的不同内涵愿景可分为学习愿景、生活愿景、能力愿景和职业愿景,从层次上又可以划分为个人愿景、团体小愿景和组织共同愿景”对于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来说,学习愿景、生活愿景、能力愿景几乎都明确指向职业愿景,职业愿景是这个群体最重要的和最迫切考虑的。多数学生上大学的明确目的之一也是将来找到理想的工作。他们的职业愿景是他们对未来职业的规划和向往。这样的个人愿景只有在良好的班级愿景的导向和感召下才能有效的实现。所谓班级愿景,它是“在汇集、统合和超越班级成员个人愿景的基础上,由班级成员共同创造的,大家共同认同并真心渴求的关于班级和个人未来理想状态的意象或景象”。班级愿景是在个人愿景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导向作用。愿景班级将利用共同愿景的上升力量,实现团体的共同进步。在愿景班级中,个人生命潜能得以激发,人生价值得以提升,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并不断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

良好的班级愿景有着下列特点:成员间亲密无间的合作关系,通过成员间的良性互动达成共同愿景目标,并相互监督以使目标得以实现;成员间有集体共享的观念,成员之间,成员与班集体间目标的共享,凝聚成个人和班集体成长的力量;创新与不断修正的精神;班级成员要促进班级共同愿景的良性运作与发展,为共同愿景的实现增加创意。同时将适当修改共同愿景行动计划,促进共同愿景适应变迁和可持续发展。

四、如何依托愿景规划,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

目前,成都大学已成功开展了四届班级共同愿景规划大赛和两届个人愿景规划大赛,在引导大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和促进班级建设管理等方面起到了显著作用。愿景规划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能有效激发学生对职业生涯相关问题的兴趣,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导向作用。而人职匹配理论提供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框架告诉我们,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一般包括以下步骤:“学生了解自我、了解职业及职业环境;设定发展方向;确定发展策略;制定行动计划;行动和对前面所定的方向、策略、计划的评估调整。”那么愿景规划又是如何一步步让大学生进行有效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呢?

首先,个人愿景规划和班级愿景规划为大学生个人职业规划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让学生拥有进行深刻的自我反思的强烈动机,为学生进行合理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做好了情感铺垫。许多未开展愿景规划的高校学生,并不会从入校起就开始思考自己将来的职业,觉得那是三四年后才该思考的事情。或者说由于缺乏有效的活动和恰当的引导,不能进行有效的、正确的职业定向。成都大学外国语学院从大一到大四每一学年都引导和要求学生开展个人愿景规划和班级愿景规划。而这种愿景规划是全面的,它不仅包含了生活上、学习上、道德风貌上的愿景,同时也包含了学生个人和班级未来的职业规划愿景。学院通过宣传资料、优秀班级愿景和个人愿景展示等形式向新生广泛宣传制定班级愿景和个人愿景的目的意义,讲清楚个人愿景与班级愿景间的关系,列出个人愿景和班级愿景好坏的评价指标。在此过程中新生了解到了制作个人和班级愿景的程序、规则,有了作好愿景的欲望和信心,其中当然也包括做好职业规划的信心。

其次,愿景规划能引导学生对自我进行探索和深入反思,这也是大学生职业规划行动的第一步。在广泛动员的基础上、在良好的气氛下大学生本人将对自我展开剖析。在愿景导师的引导下,反思从小学直到大学的生活经历、学习经历,总结自己性格、能力方面的优势劣势、分析自己的兴趣、特长,以及将兴趣特长与毕业后从事的职业结合的可能性及与愿景职业的切合度。同时在愿景导师的引导下,学生分析自己的父母、亲友所从事的职业,分析他们的社交范围,从而了解自己在毕业后可能拥有的人际关系资源,作为自己能否进入某一行业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经过这样的探索和深入反思,大学生对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就能勾画出一个较清晰的框架。如果说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如同建造一栋房屋,那么这一步的作用在于让学生本人了解自己所拥有的建筑材料是什么,拥有什么样的职业构建砖块,在此基础上构想应该修建什么规格的职业大厦。因为“愿景应当是清晰的”。

第三,学生在进行个人愿景设计时将加深对职业环境的理解。按照愿景设计的要求,学生在个人愿景设计书中,将为自己制定远期目标、近期目标。在制定目标的过程中,学生不得不关心和了解自己目前主攻的专业,以及自己专业的发展趋势、从而预测自身的职业前景。为了做好愿景规划,学生将通过书刊、网络了解自己的专业现状,同时各专业教研室主任也将对学生作专业发展介绍,学生还会在愿景导师的建议下,通过职业生涯人物访谈了解某些职业的从业要求,认识从事某个职业存在的利弊,消除对某些职业不切实际的幻想或者不客观的评价。结合自身特点预测将来从事某一职业的可能性并为从事某一职业做准备。例如,通过社团活动发展某方面的能力,通过公共课程储备某方面的知识。

第四,在团体合作中确定和完善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在成都大学的愿景设计中,包含了个人愿景设计、个人愿景展示、个人愿景上升为班级愿景、班级愿景的展示,这样的渐进过程。个人愿景中的各个项目,包括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它们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将在个人愿景展示中初步得以反馈。而在个人愿景上升为班级愿景的过程中,个人又将与班级其他成员讨论愿景设计,成员在相互学习和总结愿景规划时,将依据愿景评价指标,检查愿景规划是否有具体的行动步骤,该行动步骤是否具有阶段性、可操作性、有变通的伸缩空间及是否有监督评价机制和指标。个人对于包括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在内的各个方面将得以修正,这也是个人愿景提升的重要一步。

第五,班级共同愿景,发掘个人职业愿景的共性形成共同的职业目标。个人愿景规划完成和修正后,班级将集中各成员进行讨论,分析成员间个人愿景的个性及共性,在提炼个人职业梦想的基础上形成班级共同的职业愿景。班级成员间可以根据职业梦想的相似程度及兴趣爱好的相似性及生活中的就近原则等,形成相互监督、共同进步的小团体,让愿景目标中的职业目标得以在共同的上升力作用下实现。这个共同进步的小团体可以是学习兴趣小组的形式,也可以是兴趣拓展小组的形式等。

第六,愿景目标一旦制定,将按照行动计划进行,班级成员间将通过不定期的会议检查愿景的执行情况,也将通过每年的愿景规划大赛总结和反馈愿景的执行情况,对开展良好的愿景个人和愿景班级进行奖励,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正,使班级和个人朝着正确合理的愿景方向迈进,不断实现愿景,让愿景得以延续和长时间发展,这正切合了“对前面所定的方向、策略、计划的评估调整”这一基本要求。

总之,依托班级愿景和个人愿景,学生将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学生将依据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主客观条件及制约因素,将大学时光合理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根据各阶段的特点提出不同阶段的职业发展目标,拟定实现目标的学习、生活、实践、培训计划和行动方案,并赋予各计划和方案确定的时间期限,保证各阶段职业愿景的有效实施,为实现毕业时的职业梦想做好能力、技能等各方面的准备,以成熟的心态实现人和职业的完美匹配。实现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和谐统一,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莉,杜洁.高校愿景班级建设中的过程管理模式初探[J].成都大学外国语学院2008年学术年会,2008.

[2]杜洁.论共同愿景在高校班级组织建设中的创新应用[J].中国青年研究,2007.5.

[3]杨振斌,冯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大学生个人毕业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考试作弊;诚信;对策思考

在教育部门宏观调控下,高校编制了相对完整的教学管理体系,利用校内管理策略提升大学生的个人专业水平。但是,高校内部依旧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尤其是大学生在考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问题,往往影响了大学生个人诚信道德素质。“考试作弊”是大学教育比较常见的现象,这一问题引起了教育专家们的深思,如何营造良好的诚信考试机制,这是当代高等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大学生考试的重要性

“考试”是高校检验专业教学质量的基本方式,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可以展现出个人的学习水平,反映教师在专业课程中的教学水平。随着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考试已经成为校内教务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学生考试重要性表现:一是检验教学,对教师、学生的教学活动情况进行检验,根据专业课程测评成绩进行判别,提升了高校内部的教学活动水平;二是改革教学,根据学生考试水平对校内教学提供改革意见,根据大学生考试中出现的问题,重新调整原有的专业教学方案。因此,历年来高校均十分重视专业课程考试,努力强化大学个人专业水平的考核力度。

二、大学生作弊行为的成因

为了尽快实现大学生人才战略培养模式,近年来高校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拟定考核计划,按照预定教学方案执行专业考试政策。虽说高校内部专业考试受控于教育部门管理,但实际考试过程却面临着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考试作弊”行为屡次发生,扰乱了高校专业考试的秩序。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发生的主要原因:

(一)态度因素。我国高等教育实施开放性教学体制,教师在专业学习中作为引导者角色,具体学习情况依赖于学生个体发挥。大学生主体思想过于开放,对专业课程考试活动缺乏足够的重视,“心态不正”往往是大学生作弊的常见原因。例如,大学生长期处于开放性学习状态,对紧张条件下的考试流程不适应,为了避免成绩不理想,不得不采取作弊行为。

(二)学习因素。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存在着明显的漏洞,国家要求大学生在校期间最终考评成绩符合标准,即可批准其毕业,授予学位。这种方式削弱了大学生的学习情绪,很多大学生认为只要年末专业考试合适,即可顺利拿到毕业证书。但在实际考试中,学生因平时学习不努力,专业知识不熟悉,为了顺利毕业铤而走险,幻想通过作弊过关。

(三)监管因素。高校考场是一个比较严肃的环境,其不仅要学生个人自觉遵守考场秩序,更需要监考教师共同参与管理。相反,教师在考场对学生的监管力度不足,为考试作弊创造了机会。比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严格禁止通讯设备带入考场,监考教师在学生入场时检查不彻底,考试期间出现了耳机、短信等作弊方式,扰乱了考场秩序。

三、构建诚信考试机制的综合策略

我国对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一直给予高度重视,努力培养大学生人才是高校教育的根本目标,也是新时代推动社会改革发展的主要力量。针对大学生考试存在的“失信行为”,高校要深入分析大学生作弊的成因,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提出可靠的考试管理体制。“诚信考试”是高校积极倡导的教学管理模式,应当从多个方面提出科学的考试管理对策。

(一)加强巡逻。在考试过程中尊重监考老师,端正学习与考试的态度,严格遵守考试规章制度,实事求是,杜绝一切考试作弊形式。学校将组成由各级领导干部和相关工作人员组成的巡视组,进一步加强考场巡视工作,坚决杜绝各类考试舞弊行为。一旦发现有违反考场纪律、考试舞弊等行为,一定会严格按照程序及时予以处理,绝不姑息。

(二)诚信教育。各学院要以专业或班级为单位召开考风考纪主题会议,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落实学校关于加强学生诚信教育的各项措施,进一步组织学生认真学习考试违纪处分条例和考试相关纪律要求,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和充分的复习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各项考试。

(三)树立风气。树立与不良风气作斗争的信心和勇气,勇于检举揭发考试作弊行为。五、“文明考风、诚信考试”从我做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良好的学风,文明的校风,应当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打造诚信校园。

(四)优化环境。开考前,监考人员将重新调整学生座位,使每位学生的座位都作重新调整。学生必须服从监考人员的安排。务必携带学生证进入考场,对没有学生证或院系出具身份证明的学生不允许参加考试。保持考场肃静,不准交头接耳,东张西望,不准中途借故离开考场,违者给予警告或勒令退出考场。

(五)素质培养。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之一。大学生考试作弊不仅是对自己能力的否定和蔑视,更是对严肃的学术风气的亵渎;作弊者不仅丢掉了学位,更丢掉了人格中的诚信。诚信考试、拒绝作弊是大学生责任心的一种体现,也是每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这是高校开展素质教育期间需注意的问题。

四、结语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主力军,大学生个人道德素质关系着社会文明。针对大学生考试作弊这一失信行为,高校需深入分析作弊行为发生的原因,制定一套综合性考试管理策略,将“诚信考试”理念融入到教学管理体系中。学生、教师、学校等需共同参与诚信考试机制建设,把道德素质融入到专业考试活动中。

参考文献

[1] 宓明君,朱秀娟,赵海丽.论诚信考场建设与诚信教育[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

[2] 韩芊,王青,刘义臣.加强独立学院学生诚信考试的对策与思路[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1).

[3] 陈素红.高师院校师范生考试诚信缺失的危害与诚信教育探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09).

大学生个人毕业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就业;就业指导;顺利就业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从狭义上讲是给在校大学生传递就业信息,做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达成协议的载体。从广义上讲,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进行社会求职就业政策法规宣传,就业心理辅导,求职就业技巧传授;通过收集社会资源、了解社会需求来提供就业导向,组织相应的专场招聘等。在当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在校大学生所最关心也是最担心的问题,加强就业指导教育,保障大学生能够顺利就业是各大高校目前的重要工作。

一、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1、就业指导力度不足

当积极开展就业指导课程的同时,发现普遍存在力度不足的问题。第一,在院校中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形式单一,内容乏味,更多是针对近几年的就业政策、毕业生就业心理及求职注意事项等。第二,各大院校的就业指导服务单一,主要是就业信息收集、以及办理就业手续和离校手续等。

2、就业指导师资建设薄弱

就业指导课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各高校当前普遍缺乏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现阶段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由就业指导中心老师,各院系学生工作领导和老师以及部分企业中高层,大部分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所以,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只能针对部分应届毕业生的就业起到短期指导和程序上的辅助作用,对在校生个人长远发展起到作用微乎其微。

3、就业指导工作中忽略创业指导和教育

在当今高校逐年扩招生源,就业岗位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大学生自主创业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岗位”是一条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新出路。高校的创业指导和教育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潜能,丰富创业知识,提高创业技能,完善高校就业指导建设,有效地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但是,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中很少涉及创业指导和教育工作,存在的创业指导教育大部分是一些相应的竞赛类活动,缺乏一定的倡导和创新。在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中,创业指导只占用了很少的课时,使得在校大学生缺乏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大部分缺乏创新能力。

4、大学生自身原因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求职人数逐年巨增,就业矛盾日显尖锐化,大学生在求职就业中暴露出诸多问题。第一,普遍存在心理问题。面对就业压力,在校大学生日显焦躁,在人生选择和奋斗关口上,出现逃避、退缩现象;对于各个就业岗位的竞争中,显现出自卑心理,自信心匮乏;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和现实社会的了解,个人期望与现实就业形势的落差造成严重心理问题。第二、缺乏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有效的就业指导培训,大学生个人求职就业没有方向性,在求职就业中出现跟风走,大部分按照固有的常规模式发展。第三、缺乏社会实践,与社会出现脱节断档的现象,对各种职业的认知度较低,没有详细的行业了解。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1、增强就业指导内容。

第一、丰富就业指导课程内容,改变原有教学计划、大纲,根据广泛的调研,收集就业热点,发现求职就业创新处。第二、加强就业指导课程覆盖面。就业指导课不再主要针对毕业生,要从新生入学开始就要通过课程的开设来加强学生就业危机感,了解所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和前景;大二和大三阶段应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职业技能,确立适合个人发展的就业观;大四阶段提升学生求职技巧,增强求职心理,组织多场专场招聘会,为学生求职提供广阔的空间。

2、加强就业指导师资建设。

面对目前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绝大部分是非专业的情况,第一,需要建立完善的教师队伍,聘请校外就业指导专家加入,提升专职就业指导教师人数,配合部分兼职教师。第二,加强就业指导任课教师的专业素质,通过专家指导交流会,技能培训等,提升就业指导课教师水平。

3、重视创业教育,提供在校学生创业载体

把创业指导和教育作为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内容,提高大学生创业意识和积极性,为学生创业教育提供一系列载体。第一,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中创业知识和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政策法规的宣传,进行大学生毕业后创业可行性分析,倡导挑战自我,自主创业,为自己创造就业新岗位。第二,各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根据专业、生源等情况建立本校学生自主创业制度,鼓励学生创业,提供相应的学校资源,构造大学生创业平台。第三,组织策划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创业相关活动,激发学生发明创造的科学热情,挖掘大学生的知识与潜能,扶持创业团队,培养在校学生的创业意识。

4、全面提升大学生个人素质

第一,帮助大学生正确评价个人能力以及正视所能追求的个人社会价值,做好个人自我认知,摆正心态,面对社会现实;公正评价个人优缺点,继续发扬个人长处,及时弥补不足和短板,完善自我。第二,通过就业指导课程来指导大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增强个人素质,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及时了解社会就业动态,获取就业信息,了解国家就业政策和法规,掌握求职技能。第三,提高心理素质。鼓励大学生在校期间丰富知识储备,提升综合能力,树立自信心;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挫折和失败,从自己跌倒的地方总结原因并及时改正,作为以后求职路上的经验积累起来;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学会心理调整,培养个人良好的兴趣爱好,热爱生活。(作者单位:河北联合大学)

参考文献

[1]袁畅.谈学校职业指导的作用[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2)42-45.

[2]肖克奇,张振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与对策[J].职业时空,2006,(22)28-30.

[3]郑洁.当代大学生就业意向现状调查[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4):24~25.

[4]浦瑛瑛.大学生就业心理剖析及调适优化途径[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6):46~47.

[5]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63-365.

[6]李谨.大学生求职择业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23(2):24-25.

[7]汪明,王红梅.”职业生涯教育”理论与实践座谈会侧记[N].中国教育报,2006-04 -12

大学生个人毕业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发展,全程指导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3-0118-03

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职业生涯规划愈来愈凸显其迫切性和重要性。目前,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处于早期探索的阶段,并没有真正适合本国国情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在实践上缺乏理论的指导,机构的设置、人员的培养远远不能满足实际的需求,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展的尚不全面。因此,针对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探索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全程指导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职业生涯规划究其本质是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确定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目标及路径,并采取有效行动达成目标的过程,也是一个“认识自己”、“分析环境”、“合理选择”的过程,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专家罗双平先生把这三个方面称为职业生涯的三要素,即知己、知彼、抉择。职业生涯规划是这三个要素的有机组合,准确把握这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遵循职业发展的规律,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教育引导学生充分认清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善于科学规划,并进行理性的选择,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内容。

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一般在17-23岁,这一阶段被普遍认同为职业探索和职业准备阶段。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应按照大学学习时间分阶段进行,并循序渐进地学习各种知识,每个阶段面临不同的情况与任务,注意的问题也是不一样的,各个阶段具有各自的特点、目标和规划重点。因此,应分析各阶段实际,结合个人条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从而增强职业生涯规划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有效的自我评估与定位

美国职业指导创始人帕森斯认为进行职业决策时,要根据个人的个性特征来选择相应的职业种类,即人——职匹配。如果匹配得好,则个人的特征与职业环境相一致,工作效率和职业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反之则不然。自我评估与定位是学生对自身的兴趣、能力、价值观、行为风格、个性特点等有关职业发展的要素所作的分析、判断与评价。个体对自身思想、动机、性格、行为等的评价将会直接影响其学习和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也影响着与他人的交往。大学生可以通过适合自己的测试,全面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并以此为基础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二)客观的外部环境分析

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校园内,对外部社会认识不深、了解不多,而要做出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对于职业环境的分析就至关重要。职业的外部环境分析,就是认清所选职业在社会大环境中的发展状况、技术含量、社会地位、未来趋势等等。外部环境分析包括对社会环境、组织环境和经济环境的分析,即评估和分析环境条件的特点、发展与需求的变化趋势、自己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环境对自己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等等。只有全方位地了解这些环境因素,才能在复杂的环境中趋利避害,有的放矢,使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得以顺利实现。

(三)清晰的职业生涯目标确定

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需要有切实可行的目标,有了确定的目标就会激发个人的职业生涯行动,这是关系到职业生涯规划是否可行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个人要获得成功,必须具备很强的目标意识,盯紧目标不放,直到最后的成功。大学生在确定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时,在符合自身特点、社会需求的基础上,注意长期与短期相结合,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结合,综合考虑财富、婚姻、健康等因素,使自己的优势得以发挥,保证职业生涯的成功。

(四)科学的行动方案设计

没有行动,职业目标只能是一场梦,大学生应围绕职业目标,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行动计划,特别要详尽制定好大学期间和毕业后五年内的实施计划。在制定计划时要注意区分轻重缓急,学会时间管理和应对干扰的方法,要有具体的行为措施来保证,近期行动计划最好是详尽到每一周。大学阶段,学生应按照这个行动方案科学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为个人进入职业生涯做好充分的准备。

(五)理性的评估与反馈

在具体实施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可能遇到一些不可控的内外部因素而需要适应各种变化,及时评估与修正,并优化规划路线。大学生制定职业规划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对即将发生的生涯变化情况进行前瞻性分析,根据条件的变化,结合自己的个性特质、能力倾向、社会支持等因素,制订出合理、可行的方案。制定职业生涯规划重要的是要能够明确自身的优势和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进行调整,提高生涯规划的可行性。

二、加强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服务体系建设

目前,高校一般没有专门的机构为大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服务,帮助和指导学生科学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而大学生本人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往往也缺乏自我职业规划意识与能力,职业发展方向不明确。因此,高校应设立专门的职业规划服务机构,譬如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中心。这类机构应具备研究和实施的功能,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使学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应该在学校的统一规划下,增加与企业及其他高校的联系,并且实现资源共享,建立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学校与社会职业生涯服务机构之间、学校与政府有关部门之间的信息网络,通过高校、企业、政府等多方联合,为大学生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和发展前景。

(一)建设专业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师队伍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专业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团队。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职业指导实践来看,高校和社会服务机构中从事职业指导与培训工作的人员,大都接受过广泛的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知识的培训,而且在比较成熟的理论指导下开展工作,如职业发展理论、个人和群体指导技能、个人和群体评估、咨询、特殊群体指导等,国外形成的各具特色的职业指导模式对于我们正在起步的职业指导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目前我国各高校普遍缺乏专业的职业生涯指导教师,相关指导老师对职业指导的理论和实践缺乏较系统的了解,缺乏有效的评价学生个性以及心理特点的手段,难以真正系统、专业地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进行指导。因此,要提高职业指导工作的质量,必须加强专职教师队伍建设,使其向多层次化、专业化、多渠道化的方向发展。

(二)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理念教育

一要结合不同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理念的教育。这是因为目前大学生大都是上大学以后才有机会接触到职业这个概念,开始考虑自身的发展,并且大学生在学习生活的不同阶段会面临不同的困惑。二要坚持以人为本,帮助学生选定职业锚。职业锚实际上就是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职业锚的有效选定,能够促进大学生预期心理的发展,有利于个人与组织目标路线的稳固结合,有利于个人建立职业认同感。三要从就业指导向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转变。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仅限于在毕业生中进行,多由就业指导部门负责,内容大多是提供招聘信息、解读就业政策、指导求职简历写作、组织招聘会等等。这些只能满足毕业生求职时的部分需求。面对新形势,很多高校都已经开始反思这种就业指导带来的局限性,开始在指导人员的素质、指导内容和形式上逐步作出调整。

(三)完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

激烈的职场竞争和日益增长的自我发展需求使得大学生不能仅仅满足于毕业前简单的就业指导,他们开始关注如何对大学四年、甚至自己的人生进行更好地规划,以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社会,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高校应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需求,设置相应的职业指导课程,帮助学生从理念、心态、知识、技能等方面做好应对职业挑战的准备。从广义上,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应包括课程计划、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资源等方面。课程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基础,建设高品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是有效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由之路。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职业生涯教育活动

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往往是企业最看重的一个方面,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创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心理调适能力等是大学应该考虑的重点问题。因此,职业生涯指导中心应根据每个学生自身的特点,在丰富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开设专家讲座与专题会议、组织各类学生社团、开展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一个良好的实战平台。

三、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全程指导体系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构建全程化的职业生涯教育模式,是一个建立在多学科、多途径、全方位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之上的开放系统,它应该与心理健康教育、思想道德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学风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可以将学生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服务体系总结成一个体系,使二者既相互依存,又自成体系的职业生涯规划综合体系,见图1。

大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服务体系自成体系。大学生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是根据我国国情,结合大学生的个性特征设计的,在传统的职业生涯理论的基础上,按照不同的阶段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情况进行规划、设计。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服务应设立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中心,在学校的统一指导下,协调学生处、团委、教务处等各方面的资源,由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中心进行统筹、规划、部署,以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和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服务体系紧密结合、相互关联。在学生——高校的体系中,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社会活动都与学校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与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服务融为一体。通过学校职业生涯指导课程以及相关测评机制,了解学生的个性、兴趣、能力等方面,由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中心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学生分阶段的学习计划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与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服务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大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服务体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在学生——高校的体系中,大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服务体系之间的制约和影响非常显著。职业生涯规划强调的是人性化的原则,每个专业、学科的学生应建立不同的职业生涯规划,学校的职业生涯教育应根据这个原则,建立一个符合学生实际的服务体系;同时,学校应明确导向,引导学生将个人愿望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进行理性选择,并为学生提供有效服务,帮助学生实现职业选择的目标。

对于高等院校来说,引导大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新课题,应在学习、借鉴国内外优秀理论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新思路,总结新方法,帮助大学生不断完善自我,成功就业,成就未来的职业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张再生.职业生涯规划[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

[2] 李进宏,陈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大学生个人毕业总结范文第7篇

县林业局局长就职演说词尊敬的主任、副主任、常委: 这次,组织准备安排我到县林业局工作,本人深感责任重大。如果常委会通过对我的任命,我将在以下四个方面努力:土地价格评估委托协议书委托方:_________(以下简称甲方) 受托方:_________(以下简称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土地管理法》及《城镇土地估价规程》等商店摊位租赁合同本合同在_________于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签订。合同双方为:_________(以下称为出租人)和____先生/夫人/小姐(以下称为承租人)。 1、县长在八一建军节军民联欢晚会上的讲话尊敬的驻天城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官兵,预备役军人、民兵: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八一建军节”,借此机会,我谨公司安全工作奖罚规定 关于印发《公司安全工作奖罚规定》的通知各单位、部门: 为进一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确保学校安全隐患整改报告范文 我校接到县教育局检查小组下达的整改通知后,立即召开学校中层以上领导人会议,商议学校整改方案,采取了以下整改措施: 1、对学校伙房问题在校大学生学期自我鉴定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又快到这个学期的最后阶段了。,通过良师的教导和自身的刻苦学习,也养成了认真对待学习和工作的好习惯! 在思想品德上,本复印机租赁合同甲方: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 身份证号码:_________ 一2011大学毕业生个人自我鉴定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在毕业之际,对自已大学几年来的学习和生活做一个总结和鉴定。通过大学几年的校园生涯和社会实践,我不断的挑战自我、充实自在“六一”庆祝会上的讲话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在这鲜花烂漫,绿草如茵的初夏时节,我们迎来了孩子们的盛大节日——六一 关于贫困学生的自我评价 摘要 解决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学生工作中的重点也是难点 本文从贫困学生的自我评价角度分析贫困学生的心理特征 重点分析了贫困学生自我评价的两种极端倾向 指出了自我评价的错位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并对自我评价偏差调适进行了初步探索 旨在帮助贫困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评价标准 走出心理困难的窘境 关键词 贫困学生 自我评价 心理困难 贫困学生的问题首先是经济上的困难 长期以来我们在对贫困学生的物质资助上作了积极有效的探索我们也已经意识到贫困学生的问题不仅仅局限在物质方面 更重要的问题是由于经济贫困而导致的心理障碍 贫困学生与其他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相比 存在着明显差距 心理异常人数比例偏高 所以 如何解决贫困生的心理压力 成为了高校工作者普遍重视的问题 通过对社会普遍关注的几桩大学生事件的分析和与本校一些家庭贫困学生的交谈 笔者发现 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尽管表现得错综复杂 究其实质 多半源于自我评价的混乱 幼儿园2009—2010年教研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根据园务工作计划的要求,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准绳,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为目的,坚持理论联公司实习生转正自我评价 从本人入职公司两月以来,在市场部担任负责市场研究方向的高级专员职务。在领导和同事的指导协助下,基本保质保量的按时完成了各级领导安排的例高中毕业生自我鉴定范文 时光如梭,转眼即逝,当毕业在即,回首三年学习生活,历历在目: 三年来,学习上我严格要求自己,注意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积极思维,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工作总结数学教育工作属于比较难以教授的课程,尤其是小学生刚入学的时候,需要老师手把手的教,一点点的细致入微的教。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一直深有体会公司员工嫌薪水太低的辞职报告尊敬的公司领导: 您好! 能为公司效力是我的荣幸,这是离职前的心声。在与您共事的这段时间,我得到了很多锻炼,也学到了很多知识,村村通公路调查报告 近年来,我市把抓村村通公路建设作为贯彻十六大精神,回报农民兄弟,服务城镇化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实际行动,“要想富,先修路,修好路”的思想已深入毕业生个人鉴定范文 毕业生自我鉴定怎么写?以下提供一份毕业生个人鉴定范文,仅供参考。 珍贵的四年大学生活接近尾声,特此总结一下大学四年的得失,算是自我鉴定,本科毕业生自我鉴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在校期间,我虚心求学、刻苦认真、吃苦耐劳,工作兢兢业业,及时总结;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以及分析、解会计专业毕业生自我鉴定时光飞逝,光阴荏苒,转眼间我参加的历时三年的**大学本科函授学习已近尾声。即将毕业的我回顾以往的足迹,点点滴滴依然清晰分明。通过三年的本科学销售人员工作心得体会我是11年初迈进郑州,放弃了计算机行业,毅然决然选择了销售(业务),起初志向是想能够锻炼自己能够独立事业的轨道,怀着勇于挑战自我、荣辱不惊的态

大学生个人毕业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成熟度 相关因素 院校影响模型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3-0013-02

在校学生的发展状况牵动着每个以人才培养为己任的高校的神经,而面对学生生源质量的变化,很多一线的教育工作者都表现出不知所措与无奈。经济迅速发展时代成长起来的这一代学生,没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难以集中精力于自己的学业,而容易被其他诱惑所吸引。尤其是在普通本科院校,普遍存在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和学习效果不佳的问题。学生在就业中,面临的是每年几十万乃至近百万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情况,但仍有很多企业声称难以招到优秀的员工。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大学生在就业中其从事的职业与自身的兴趣匹配度比较差,毕业生的职业成熟度低,超过半数已经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并不满意自己的工作。

教育实践中发现,学生在校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目标不明确,学生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不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二是自信心不足,认为自己即使努力发展,也不知道自己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人。毕业生在就业中主要暴露出以下几个问题:一方面说明大学的培养、评价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另一方面是学生对自我和环境认知方面存在较大偏差。因此从校内外的情况上看,归根结底都是职业成熟度低的原因,提高大学生职业成熟度正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切入点。

一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研究

本研究是从某一院校的视角出发,利用北京大学张智勇等师生(2006)研究修订的韩国版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同时结合关于学生背景和在校发展情况的自编问卷进行调查,对比不同学生在校发展的各方面因素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找到学生在校发展因素中的职业成熟度预测因子,建立“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院校影响模型”,为学校更好地发挥其教育效果提供依据。

本研究按照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城市学院发放问卷2000份,收回问卷1877份,回收率为93.85%。经过对无效问卷的筛查,查出无效问卷32份,剩余有效问卷1845份,有效率为98.3%。在调查对象中,男生625名,占33.9%;女生1220名,占66.1%。

1.相关分析

本研究首先通过相关分析发现了四类因素与职业成熟度得分存在显著相关(皮尔森相关系数呈现显著相关)。第一类属于个体特征,主要包括高考的成绩、家长的期望、家庭社会关系状况、了解自己的兴趣、了解自己的特长、了解自己所具备的技能、专业兴趣度,主要是学生个体的背景和自我认知情况。第二类因素是学习努力,主要包括努力程度、出勤情况、上课位置、班级排名、学生活动喜欢程度等这些学生进入大学后参与学习和活动的状态。第三类因素是应用能力,包括参加职业实践活动所带来的工作收获、商务经验、实践能力、表达沟通能力以及自信心上的变化。第四类因素是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包括对职业生涯规划有用程度认识、希望与班主任或职业导师交流职业问题、在校能提升职业能力的发展机会状况、希望学校给予更多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等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和希望获得职业指导的愿望。由以上的初步分析可以看出,学生的个体特征、学习努力、应用能力和规划意识四个方面与大学生职业成熟度有着密切的联系。

2.因子分析

为了探索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影响因素的结构,需要把上述众多的观测变量简化为少数几个潜在变量,因此对上述影响因素进一步进行了因子分析。本研究采用了主成分分析法,通过正交旋转,选取了特征值大于1的七个因子。KMO检验测度为0.813,表明抽样充足度可以接受。因子分析抽出的七个影响因子分别命名为规划意识、自我认知、学习努力、应用能力、家庭背景、学习基础、职业认知。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在4.983%~12.070%之间,对总方差的解释率为56.116%。

3.回归分析

因子分析将相关因素进行了聚类合并,在这基础上就能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各影响因子与职业成熟度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计算出七个因子的得分,然后将职业成熟度作为因变量,七个因子的得分作为自变量,利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进一步分析。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影响职业成熟度的七个因子中,规划意识、自我认知、学习努力、应用能力这四个因子进入回归方程,对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贡献是显著的。在对模型进行的F检验结果表明,F值为44.220,对应的概率值P为0.000(

数据分析的结果帮助我们从众多与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相关的因素中,找出了规划意识、自我认知、学习努力和应用能力这四个具有预测作用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发展模型。这四个关键因素的明确,为高校的职业生涯教育明确了目标,为建立高校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促进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讨论

1.学生个人的规划意识

学生个人的规划意识代表着一个人对自己未来的关注计划程度。如果一个人的职业规划意识强,经常思考自己在每个阶段应做些什么事,应为职业发展做些什么准备,这样的人其职业成熟度的水平比较高。这一点对于高校的启发在于,大学生的规划意识是关系到其职业成熟度的第一位因素,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现在广泛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都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但还可通过增加辅导人员的指导、组织相关的比赛或学生活动等形式,强化学生的规划意识,并且通过丰富的活动形式不断形成刺激,有助于学生职业生涯意识的加深和固化。对于学生职业规划意识的增强,是为了让学生为其将来的职业发展做好观念上的准备。

2.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

一个人对自我认识水平的高低,是人发展的重要的心理基础。如果一个人能比较清楚自己的兴趣与爱好、特长与不足和已具备的技能和欠缺的技能等,就容易在职业发展中确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并结合自己的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因此其职业成熟度水平也会比较高。纵观高校的职业生涯教育,目前的课程体系中,已包括自我认知的部分,可以通过学生自我反思、心理量表测试和学生对其他人的访谈,帮助学生从更多角度了解自己。有教育专家认为,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因此,高校的职业生涯教育活动中,要给予自我认知部分更多的重视,通过丰富的教育形式,让学生深入认识自己,为今后更好地发展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3.学习努力

学习努力,主要代表学生参与学校学习活动的努力程度,也就是学生对待本职任务的态度。按照学生发展理论的相关观点,学生投入学校各项学习和活动的精力越多,收获则越大。学生参与学校的学习和活动比较积极,说明其能认识到学校教育对自身成长的意义,主动投入到各种学习和锻炼之中,因此这样的学生其职业成熟度水平也就较高。在高校的教育中,应努力提高学生参与学校各种教育环节的积极性,加强对学生思想上的动员,让学生认识到学校教育与自身发展的紧密关系,并且努力创建踏实严谨的学风和健康向上的校风,带动更多的学生努力进步。这一切努力都将为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4.应用能力

应用能力主要包括学生的商务经验、实践能力、表达沟通能力以及自信心等方面内容,属于学生不管在什么类型的工作岗位上都需要的一般性职业能力。这些应用能力强的学生,能胜任学习和活动中的各项任务,其职业成熟度的水平也较高。由此看出,高校的教育中应更加重视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尽管很多高校都在进行大规模的课程改革,但目前的情况是“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仍占主流,老师们对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责任感与实际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需要高校将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改革目的深入到老师心中,加大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力度,通过专业学习、实习实训、第二课堂教育等多方面的手段,努力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三 总结

本文通过在某一应用型本科院校进行的实证研究,找出了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相关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发展模型”。这个模型的建立,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个体明确提升职业成熟度的路径,通过个人有意识地提高职业规划意识、自我认知水平,努力学习,积极提高应用能力,来提升自身的职业成熟度,最终获得职业发展的成功。另一方面,模型的建立对于高校来说也有着重要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出规划意识、自我认知、学习努力和应用能力四个方面与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紧密关系,明确了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目标和主要任务。高校如果能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注重提升学生这四个方面的水平,将会有效促进学生职业成熟度的提升,最终将对学生长远的职业发展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鲍威.未完成的转型——普及化阶段首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与学生发展[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1)

大学生个人毕业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职业素养 职业生涯 职业生涯规划 提高 就业

【基金项目】本文系海南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项目“海南高职学生职业化素养研究”(编号:QJJ12508)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198-02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每年大学生毕业季都会出现学生“就业难”和用人单位“招人难”的矛盾现象,高职学生同样存在这样的矛盾。经与海南部分企业座谈发现,高职毕业生大多注重专业理论知识,但是分析解决问题的整体思路不明确,缺乏交流合作意识,对企业运作机制了解也较少,对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更没有明确意识。而毕业生对于他们在校期间没有针对性的去提升自己各个方面的能力,他们普遍认为,大学期间缺乏对企业的深入了解,缺乏对自己的自我审视和评价以及必要的科学的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

在社会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高职院校从入学起就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是非常必要的。大学期间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仅使大学生入学开始就了解自己、了解社会,促使他们有充足的时间设定明确的人生目标和职业目标,从而引导大学生注重自己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海南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

1.课程开设不及时

调研期间,经过与60位在校高职学生座谈,了解到有65%的学生在初进大学后因为之前高考的辛苦突然松了一口气,对学习重视不够,同时学校入学教育的力度不够,普及性不强,且缺乏老师相应的指导,导致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的学习没有明确目标,职业生涯规划紊乱。

海南高职院校只在大二、大三才开设就业指导课,同时兼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开设时间较晚,且指导教师少,不能在学生由高中生过渡到大学生角色转换的黄金时期进行合理的引导,未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和生活目标,缺乏学习主动性和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因而使他们在大学期间无法通过明确的学习生活为他们的未来职业发展做好前期准备。

2.课程注重就业率而非学生个人职业素养

目前,海南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指导工作由就业指导教师承担,大多数教师均为非专业人士,本身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可操作的技巧,也无社会企业工作经历,对就业的实际情况并不了解,用毕业生的总结来说就是“老三篇”:先强调形势严峻,增强紧迫感;然后调整心态,对工作不要挑三拣四;最后提出本专业往年就业率高,鼓励学生要有信心。教师过多注重就业率,对如何才使学生通过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而提高个人职业素养方面涉及过少。

对学生而言,课后更多的还是迷惘、困惑、彷徨。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学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针对性不够,不能根据学生个人特点、专业需求等制定相应的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课堂仅限于说教,鲜活案例少、不实用,内容虚空、贫乏无味。

3.集体“号脉”,没有针对性

从海南的几所高职院校了解到,目前职业规划课程采用的都是“大课”制。一个老师讲,下面几十甚至上百个学生在听课,相当于集体“号脉”,没有办法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缺点,也不能根据专业特点、学生个人特点进行相应指导,就更不能对症下药,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

三、督促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对策

相对于国外高校来说,海南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意识相对薄弱,没有真正为提高学生个人职业素养提供相应的服务。目前,很多学校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缺乏规划理念、组织机构和配套的专业教师队伍,导致学生在入学的黄金时期错失指导,个人职业素养提高受限。

笔者认为,要真正提升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需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在整个高职教育过程中,且每个阶段之任务侧重点各有不同。

1.了解职业前景

调查中,75%的毕业生认为在校期间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深入不够,实效性不强,对于企业文化、企业管理机制和企业的需求等没有给予良好的熟识环境,对于每个专业今后的职业前景分析过少,学生一是不知道学习重点在哪里、二是毕业后适应企业环境较慢。

那么,高职院校在学生入学初期阶段,应通过讲座、下企业参观,以及与企业员工互动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对本专业的职业前景有一个客观、清晰地认识,对企业文化、企业管理机制、企业的需求方面有正确的了解,这样才能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明确目标、厘清思路,才能创新方式方法,为就职做好第一步的准备工作。

2.根据学生个性特点指导其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有毕业生指出,大学生活的角色转变很重要。大多数学生为初次离家就读,对于今后的学习、生活处于迷茫、彷徨阶段,此时对其进行学习目标、专业设置、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内容的引导,会防止过分沉迷网络游戏、陷入恋爱漩涡等思想和心理疾症的出现。

高职院校在为新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时,可安排相关的心理教师、职业规划师、就业指导师和班主任进行联合培训指导,了解学生个人性格特点、爱好特长、社会能力以及思维能力,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科学有效地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建立相关档案,为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实现职业目标而制定行动方向、时间规划和方案,有目的地构建与职业目标相一致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全面提高自身素质,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3.职业生涯规划的监督执行

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需根据学期学习特点、自身发展等阶段不同而有所变动。入学初期的自我评价、职业前景认识、职业生涯规划,中期的职业生涯扩展,毕业前的职业选择、决策,几个时期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朝着终极目标展开计划。但是,初入校学生年龄小、缺乏社会锻炼,对自身行为控制能力不够,实施过程中可能因为某些原因而自我放弃或者跑偏方向。针对这一特点,高职院校应建立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档案,配备专门心理教师、专业教师等对学生进行定期追踪指导和监督评价,不断地鼓励、陪伴在学生身边,从而保证规划的有效执行,为学生全面提高学生个人职业素养尽绵薄之力。

因此,海南高职院校应当真正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贯穿职业规划教育于始终。高职院校就业指导部门,应向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成立专门的职业规划指导服务机构。要对高职学生进行以职业定位设计指导为基础的全方位就业指导,经常邀请往届毕业生或企业工作人员来校座谈、讲座等,为学生寻求更多了解企业需求、定位自己的窗口。

参考文献:

[1]赵志川,陈香兰.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及其提升[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4).

[2]柳晓君.试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人生发展[J].高教论坛,2005(3).

[3]龚咏梅.简论对大学新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10(12).1.

[4]韩宝庆.美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青年研究,2011(2).

[5]曹桂彬.大学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及实施策略创新[J].高等教育论文.2013(1).

作者简介:

周夏雨(1971-),男,海南人,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汉语言文学。

大学生个人毕业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 管理类 求职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随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全面化的阶段,高校毕业人数逐年增加。独立学院的就业率低的现状也是由来已久,此外独立学院管理类毕业生在与一流高校毕业生竞争相同位中往往处于劣势,因此探究独立学院管理类毕业生的就业影响因素尤为重要。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在于,从研究结论之中总结出独立学院的的办学方向,谋求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为提高独立学院管理类毕业生就业率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并且还有具有深远的实用价值。

二、课题研究的现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毕业生逐年增多,高等院校的增加提高了国民素质,但增加了就业压力。而独立院校的就业问题日趋严重。

(一)个人现状

独立学院的学生个人就业观是求职的重要影响因素。郭亚红[1]在书中指出,普遍大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而处于独立学院的学生,由于在大学期间没有做好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就业与人生、社会之间的关系没有深入的思考。同时,作为独立学院中一个比较热门的专业―管理类专业,学生学的冗杂,导致大部分人在求职时发现自己缺乏专业的知识,社会实践锻炼,个人素质与社会要求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增加了就业的难度。邱文芳[2]在《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与培养对策》一文中指出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不容乐观,而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根本原因在于大学生就业能力薄弱,与社会需求存在明显差异。

(二)社会现状

独立院校管理类学生同时也受到了社会评价的误区,如生源基础差,师资力量不足,学而不精。再者,政府的支持力度小,市场机制提供的不完善。从而,导致市场的产生的引导力就很小。张小兰[3]在《大学生就业现状研究大学生就业现状研究一基于劳动力市场的角度》一文中指出就业难的原因:劳动力市场上的供求数量不平衡;劳动力市场上的供求结构矛盾问题突出;劳动力市场发展尚不完善。

(三)企业现状

根据研究调查,企业对于独立学院的就业认可度低,独立学院的毕业生,普遍得不到企业的认可。尤其在管理类的专业符合度上,企业并没有对口的工作技术支持,缺乏专业性的技术指导。其次,企业需要的是的技术型人才,专攻一类研究,而管理类学生的知识面太过于冗杂、多变,不符合企业的发展趋向。

三、研究的预期解决方法

(一)独立学院的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

第一,针对就业率低的问题,独立院校应从加强内部建设,提升学院的就业指导能力。

第二,针对学生错误的就业观点,学校应加强就业观念的指导与思想政治观念的统一,加强就业政策与就业形势的教育,提升独立学院管理类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第三,学校加强就业技能指导,应试过程中的礼仪、沟通技巧的培养,提升大学生应聘能力。

(二)学生的个人能力培养

第一,独立学院管理类学生注重管理经验的培养,在校期间增加实习经验补足专业知识的缺乏。

第二,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对未来有清楚的规划,学习相应的专业知识,为管理类的工作作出准备。

第三,在校期间注重知识的储备,提升个人的气质与综合素养。

四、总结

当今就业形势下,独立学院应重视就业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为学生搭建就业平台。同时管理类毕业生做好长期职业规划,把管理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在外部提供的有力环境下,实现独立学院管理类学生的高就业率。

参考文献

[1]郭亚红.新时期独立学院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咸宁学院学报》,2010-09-15.

[2]邱文芳.《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与培养对策》,《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张小兰,马慧肖.《大学生就业现状研究一基于劳动力市场的角度》,《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第12期.

基金项目:此文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2016年大学生创造项目研究成果。项目名称:独立学院管理类学生毕业求职影响因素分析研究。项目编号:2016034YB。

上一篇:幼儿园小班毕业总结范文 下一篇:煤矿业毕业实习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