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堂范文

时间:2023-03-21 21:57:23

大学课堂

大学课堂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大学;课堂;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07-0083-02

大学课堂教什么?从教多年,一直令我魂牵梦绕,殚精竭虑地思考的就是这个问题。说它简单,就是照本宣科,按大纲、按教材、按计划进行教学。说复杂,就是用最新、最正确、最合适的方法把学生培养成优秀的人才,这种要求着实令人头大,执简驭繁,还是回归原点,再捋捋这个问题,厘厘想法与思路。

一 谁教谁学

这是最基本的,不容置疑:老师教,学生学。

这一点不能出现偏差。在课堂,老师是教育的掌控者和监督者。越来越多的课程改革,倡议或实行宽松的课堂环境,赋予学生更多的自和话语权,即便如此,老师教和学生学的映射关系丝毫没有改变。如果老师不教,课堂就不需要老师,师生这一关系也会被送入历史。然而人类现实远没发展到如此,以中国目前的现状看,即便是大学生,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但从根本上失去对教师教学权威的挑战,而且基本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变为被动学习者,成为创新思维的“残疾人”。

人类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总是不停的在颠覆各种思维。幕课、反转课堂等可能颠覆原有的课堂思维形式,但没有颠覆课堂的本质,那就是老师教,学生学。

老师教,要在学习的基础上教。

大学课堂不同于中学课堂,除了传授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新的科技知识,还需要对前沿理论技术进行讲授和思辨。这对教学的主导者提出挑战,时刻不能放松对新知识的学习和追踪,专业知识有没有除旧立新,知识结构有没有优化升级,方式方法有没有适应和引领时代?学生学习的动机、过程、结果都是教师学习的对象,学生学习的一切影响着教师的教。学生学,在影响教师的状态下学。

学生学,挑战老师的教。学生虽为老师所教,却不囿于老师所教。“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学生的学习要对老师的教学发起挑战,挑战其权威、挑战其局限、挑战其严谨。这种挑战要在严思慎学,严教慎育的基础上进行。方可教学要相长。

二 大学课堂最需要教什么

褪去各种形式的包裹,撇开专业等的形式,审慎思考需要学生学习和掌握的最核心的东西,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提示,以下几个方面尤为重要。

1 教方法

大学教育成功的一条关键标准就是是否能培养出对社会有正面作用的人。但是社会的环境和复杂程度远非课堂可以模拟,所以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是课堂的精髓。但是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必须具备下面几个基础。

首先是认知。需要把认知架构在具体事件上:是否有问题,问题产生的可能原因,是否可能被解决,需要什么必须的条件,需要创造其它条件?没有这些认知,自然很难设计解决之法。这些表明,在课堂中,基础知识是多么的重要,所以很多老师把教授基础知识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自然有其道理。基础知识打的牢固,自然认知也会比较清晰。

再次是思维。课堂教学注重开阔思维。解决问题固然要扎实的基础,但这也仅仅是基础,之所以是问题,常规的、以往的思维显然不容易或者不能解决,所以开放思维,寻求突破口。好的课堂,应该使学生感觉到不但是知识量的丰富和不断优化,更是自己思维的完善、严谨和提高,思维禁锢只能墨守成规,思维开阔则海阔天空,对问题考虑够宽、够深。

最后是执行。课堂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执行能力。但如何培养?课堂教学要引发学生去除惰性。通过一些任务逐步从主观上引导学生克服惰性,自觉勤奋。

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明确目标任务,付诸行动。许多学生很用功,很刻苦,但总觉得是应付家长,或者打发时间,那是目标不够明确。但大学期间树立长远的目标其实很难,因为几年校内生活就树立今后一生的明确目标确实不现实,但目标可以分段实施,容许不断修正,这是可行的。课堂中注意使学生养成在制定合理的奋斗目标下行动,并逐步使学生的行动在阶段的明确的目标内有所侧重。

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不断提高行动效率。社会竞争十分残酷,而校园学习需要在安宁的环境中进行。虽然在校园中模拟残酷社会竞争与安宁的校园学习环境有冲突,但校园学习环境可以为今后的竞争打好基础,根本性地是养成行动的高效率。课堂学习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学习目标的完成等情境下培养学生的行动高效率。

2 教做人

要做事,更要做人。大学教育不仅使学生学会如何做事,更重要的是使其学会如何做人[1]。人一辈子首先需要解决的是一辈子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在基础教育阶段这个问题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认识,但绝大多数学生在大学才开始真正意义上认真独立思考这个问题,大学阶段,学生开始离开家庭独立生活,有了初步的社会阅历,于是这个问题自然摆在面前。尽管学生对这个问题有许多想法,但老师带有社会性的言行无疑对大学生如何做人有深刻地影响,所以大学课堂教做人也是课堂教育的核心内容。

做诚信的人。人与人的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基础,而人与人关系的基础就是诚信。教育对诚实的忽视是一种彻底的失败,是对教育本身的不负责,更是对社会和未来的放弃。大学课堂必须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行。师师,师生,生生之间通过课堂教学联系起来,但要高效、和谐的相处,无疑诚信才是基石。学生进入社会,更好地适应和服务社会,也必然要求诚信做人。要不欺天,不欺人,不自欺[3]。在课堂和教学的任何环节对诚信教育的忽视都将导致教育的失败和偏差。

课堂教学中,教学生做诚信的人,实非易事。授课、讨论、思辨、作业、实践等都需实事求是、事无巨细、事事入微。

做有正义的人。关于“正义”的界定,限于篇幅,本文不做深入讨论。大学课堂里,除了传授各种学问,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学生由于自身的秉性,并不是每个人都会表现出强烈的正义感,但正义的力量应该通过大学课堂教育,潜移默化塑造在学生的灵魂之中。正义占据,邪恶自然褪去。受过正义教育的人,走上社会,自然影响他所在的社会。一个正义优势的社会,邪恶如何横行?

塑造全人。课堂教育要裨于塑造全人。必须在充分尊重每一个整体生命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塑造。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人,是极其独特的,有怒有喜,有爱有恨,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有优点也有缺点,能接受成功,也能坦然面对失败……。大学课堂,不光关注学生的课程学习,理应将塑造全人的目标纳入其中。

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人,完美的人,就像真理一样,可望不可及也。试图塑造完人的教育观念不可取。但不把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全人进行整体塑造的观念更可怕,持这种观念进行课堂教学,很容易使学生的各个方面对立起来,在一个完整的机体上对立起来,轻则干扰正常学习,重则误入歧途,导致教学彻底的失败。

塑造全人,是课堂的一个重要使命,是对社会和未来负责的重要体现。塑造全人也是未来大学教育发展趋势[2]。课堂教学贯彻全人教育的理念,有利于在整体把握学生和教学,有利于充分尊重个体,充分发挥整个优势。最终有利于精神与物质的平衡,有利于知识体系的融合发展,有利于社会和谐。

3 教突破

教师在课堂教,学生在课堂学,之后确实需要发生一些东西,作为教育者来说,最希望学生能取得各种进步,不断突破,不断创新,达到更高的水平。这不是对底线的突破,而是对有益于人类,有益于未来的突破。这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对大学教育要求[4]。

突破知识。大学课堂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传授知识,人类的知识在反复的实践中不断积累、优化和突破,产生新的知识,再不断的积累、优化和突破。国家、民族的富强,需要知识的突破。知识在不断地积累,积累相对容易,但突破原有的体系和结构,产生新的知识和体系,这是教育的一个质变过程,却是很难,往往不是课堂教育的必然结果。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就必须优化教学过程,深化教学改革。[5]而这正是课堂教学必须面对的一个巨大挑战,也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魅力所在。

突破时代。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快,本身对教育提出很高的要求,教育必须为时展提供支撑,特别是能突破时代局限的各类人才。生活在时代之中,为时代的各种变化所左右,往往有“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顿。时代迫切需要能打破时代局限,引领时展和变迁的各类人才。大学课堂教学及教师必须对突破时代有所担当,不辱教师和时代使命。

突破自我。大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作为知识的传承和载体,具备无限潜能。最大的潜能莫过于于自我突破。自我突破是针对整个人生而言,范围也比较广泛,本身涵盖对知识的突破和对时代的突破,这里尤其强调的是对个人的能力和人性的突破。既能突破自己所长,也能突破自己所短,是全面的突破,是自我更新,自我超越,从而具备更大潜能,追求更充实、更圆满的人生价值。

总之,大学课堂对一个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来说,显著影响其一生,课堂教方法、教做人、教突破奠定其一生和事业的基础,即关乎个人前途和成就,也关乎国家民族的振兴和发展,不可谓不重。

以上所述,可能不恰当,亦可能不准确。但却是我从教多年,反复思考、反复对照、反复实践而形成的,虽是一家之言,确有基层教育者可共鸣之心声,希望有益于相关人士思考和参考,裨益我中华大学之课堂教育。

参考文献

[1]唐爱民,韩延明. 做人教育:21世纪中国大学教育新兴理念与重要使命[J].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1(3): 66-71.

[2]尼尔・陆登庭,刘莉莉. 21世纪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J]. 高等教育研究, 1998(4): 1-3.

[3]曹刚,屈明珍. 诚信与做人――存在论视域中的诚信[J]. 现代大学教育, 2006(5): 64-68.

[4]周济. 注重培养创新人才,增强高水平大学创新能力[J]. 中国高等教育, 2006 (15/16): 4-9.

大学课堂范文第2篇

一、对教学情境概念的初步探索

教学情境是与教学内容相对的一个概念,它特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特定时空中,通过主客观的综合筹措所营造的、与教学内容直接关连的、外在客观境况与内在心理境况相融合的、教学生活的当下在场状态。

教学情境区别于教学环境。教学环境是指可能影响教学的外在的、客观的周围境况,它并不与教学内容发生直接关系,不同内容的教学可以在相同的教学环境中进行。教学情境中包含教学环境因素,但是它所包含的环境因素是指直接参与教学情境并影响教学效果的那部分。比如说,教室里窗明几净、空气清新,窗外绿树成荫、一片宁静,这些物质性的境况属于教学环境。高校相关的鼓励性政策、教师教学工作的愉快心情、师生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些非物质性的教学境况也都属于教学环境,但是,它们并不一定直接参与教学情境,只有当大学生在接受并反思相关教学内容过程中,感受到这些环境,并由此引起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心理反应时,这些教学环境才能参与到教学情境中来,成为教学情境的一部分。

教学情境也不同于教学条件。教学条件不仅指教学环境的优劣,更多地是指教学设施和教学工具的完善程度。它并不与教学内容发生直接的关系,用相同的教学条件来讲解不同的教学内容,并非一定引起教学效果的差异。教学情境依赖某些教学条件,但相同的教学条件并不决定相同的教学情境。教学条件是营造教学情境的外在的客观的因素。比如,多媒体教学条件的应用,既可以用其声音和图像来分析法学案例,也可以用其声音和图像来使社会学分析感性化。因此,教学条件只是营造某种教学情境的客观前提。

教学情境亦区别于教学气氛。教学气氛是指教学过程中在环境的烘托下师生主体所呈现的情绪状态,它与教学内容发生直接的关系,是对教学内容所产生的情感体验的外在表现,这种情绪状态又会反过来影响和激发师生主体对教学内容的传授和学习。但是,教学气氛只是教学情境中的心理因素的外显,它不能置换和取代教学情境对于教学效果的综合影响。比如,高校教师在课堂上给大学生分析法学案例时,该案例的疑点颇多,引起大学生的心理疑惑,于是举坐哗然,形成了此争彼议的教学气氛。如果该教师能够准确地掌握这种气氛下的学生心理,辅之以多媒体教学条件,营造一种外在的教学情境,利用声音和图像显现案例的关键性陈词,用夸张性的符号——“问号”把大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这一关键性的问题上来,同时,教师主体以合适的语气、声调、体态、动作、表情和语言,衔接了学生内在的心理情境和外在的客观情境,从而便会形成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综合性教学情境。

二、建立大学课堂教学情境理论的必要性

1.建立大学课堂教学情境理论是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内在要求

与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相关的因素有很多,以往的教学理论研究较多地注重于某一方面或某一侧面、某一角度。我们承认,这些不同方面或不同侧面、不同角度的教学理论研究,在较大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深化了我们对于教学问题的理解。但是,与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相关的因素并不是单方面地起作用的,而是综合性地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共同起作用的。单就教学环境、教学条件、教学气氛、教学语言、教学体态、教学情感等方面的单向度研究,其实质是把总体的生命本性的教学生活片面地抽取出来,以相对脱离现实教学生活的抽象的单方面教学关系进行考查。这种研究教学问题的方式,并没有真正地揭示出真实的现实教学活动的全貌。

作为总体的生命本性的教学生活,是知性和意义相统一的教学生活。

教学生活的知性化,是指教学过程中师生主体在可感知的范围内,通过师生间的对话,以可“证实”或“证伪”为依据,借助实证、分析和逻辑推理,对教学内容作出有效与否的价值判断。我们不应该把教学生活仅仅理解为是知性的教学生活,因为,这种知性的教学生活观缺乏人文旨趣,导致僵硬的形式逻辑的不可僭越和纯粹经验的当下性,其实质是以非生命本性的理性教学遮蔽了非理性教学,它只认可可验证、无矛盾、确定性的教学生活的真实性,把现实的总体的生命本性的教学生活格式化为工具性、外在性、抽象性和形式性的教学生活,师生主体在教学生活中的本能、情感、意志、诗性等意义性的存在被了。它割断了超验的纽带,套上了经验的绳索,驯化大学生固守陈规,抑制了师生主体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生活的意义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主体的本能、情感、意志、诗性等影响和作用于教学生活,凭借直觉、顿悟、玄想、体验、审美来对教学内容进行理解和超越。我们不应该把教学生活仅仅理解为是意义的教学生活,因为这种意义的教学生活观,失去了标准和规则的束缚,以其无逻辑的体验性僭越了形式逻辑,导致超经验的无向度的神秘玄想。其实质是以生命本性的非理性遮蔽了理性的教学生活,抽离了教学生活中应有的科学尺度和知性规则,它挣脱了工具性、外在性、抽象性和形式性的知性框架,却撞进了漫无边际的意义森林,使师生主体在丰富的想象中迷茫,找不到与现实确定性教学生活的切合点。

现实的真实的教学生活,既不是纯粹知性的教学生活,也不是纯粹意义的教学生活,而是知性和意义相统一的教学生活。师生主体在教学生活中总是以知性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同时,又以本能、情感、意志、诗性等意义性的生命活动去参与知性思维的过程。例如,当我们谈到一个教师或学生在教学生活中感受到逻辑之美,并由此而领悟或升华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之时,我们是在讲这位教师或学生是在以知性和意义相统一的方式来把握教学内容。应该强调的是,知性和意义只是相对的抽象和分类,在现实的教学生活中是不可分割的。教学生活中的知性因素与意义因素也不是一对一地发生作用,而是以立体网状的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发生作用,这种作用是生理、心理、环境、思想、语言等方方面面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要想揭示这其中的奥妙,需要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哲学、艺术、美学等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当然,这种研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中的许多问题都是教学研究的处女地。但是,这些生理、心理、环境、思想、语言等方方面面的综合性的连锁反应的效果和质量,则需要教学情境作为背景和依托。还需要强调的是,教学生活这一概念的使用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批评人们对属于人的生命本性的意义性教学活动的遗忘,还力图克服思想意识上的偏见——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单向度信息流动过程。所谓“填鸭式”注人性质的教学传统,就是这一思想意识偏见的结果。教学过程是教与学在师生主体间的双向流动过程,虽然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教学生为主,但是,教师教学生的过程也是向学生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在教学中不断超越和升华的学习过程,教师的教学质量之所以能够提高,根源就在这里。而教学情景理论的重要性不仅仅是针对学生受益而言的,它包括了教师这一特定的教学主体受益,而教师主体受益的反作用,则又会使学生受益,因而,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会使教学中的师生主体相得益彰。只有当师生主体共同进入教学情境时,才能真正地体验到自己在总体的生命本性的教学生活中的角色。

2.建立大学课堂教学情境理论是当代高等教育发展和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是以信息技术和电脑技术为基础的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和多媒体教育的兴起,正像品牌产品赢得更多的消费者一样,知名教师将赢得越来越多的学生。受众群体的增多和膨胀势必造成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在教学生活中的时空分离,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和多媒体教育正是这种时空分离的产物。任何新生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当代高等教育方式的发展态势,一方面使得更多的学生群体实现了自主选择受教育方式的愿望,另一方面也对大学课堂教学情境起到了摧毁和解体的作用。因此,在高等教育的当展背景下,强调大学课堂教学情境理论的重要性,可以从一个侧面揭示和暴露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弊端,能克服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盲目性,为在特定时空中师生共享教学情境的大学课堂教学方式争得合理性地盘,使高等教育的发展在远程教育和师生直接照面的教育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同时,大学课堂教学情境理论还能够不断地引导和校正现代教育发展的方向,使其不断提升和突显教学情境的功能。反过来,现代教学手段也为营造良好的大学课堂教学情境提供了现代化的基础,尤其是使不同时空的切割和重组成为可能。

大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也决定了大学课堂教学情境理论的重要性。从个体发展的历程来看,人一生中的创造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呈倒U型,大约20岁~50岁之间是人的创造能力发展的最佳年龄阶段。大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各方面的发育业已达到相当的水平,旺盛的精力和对事物的新鲜感,使其大脑的左右半球能够较准确地接受来自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各种感觉器官的信息,并相互配合,作出逻辑的、语言的、分析的、形象的、认识的、韵律的、色调的、方位的等等一系列链式反应。如果大学课堂上能够营造出适合特定教学内容的教学情境,那么,这些链式反应就能够引起最多的脑细胞活动并参与找到接收信息的联结点。“爱因斯坦躺在长满青草的山坡上的时候,透过徽闭的跟睑,凝视着太阳,玩味着通过睫毛而来的光线。当时他开始想知道沿着光束行进会是什么样子。他就像进入梦境一样,躺在那里。让他的思想随意邀游,幻想着他自己正沿着光束行进。突然他意识到(应当说—闪念之间)这正是刚才所求的问题的答案。”爱因斯坦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就是找到了信息的联结点。可以说,大学课堂教学情境是支持大学生动用全部感觉器官进行七宫并茂的创造性的学习“战争”,这正是当代社会发展对新时期大学生学习提出的要求。

三、大学课堂教学情境理论对当代大学教师提出的挑战

良好的大学课堂教学情境的营造和运用,要求当代大学教师必备一定的综合素质。

首先,当代大学教师应该实现从“知性的教学活动观念”向“知性和意义相统一的教学生活观念”的转变。“知性的教学活动观念”必然导致教师产生教师说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只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能够自圆其说并得到学生认可就算完成教学任务的思想误区。这不仅使大学生得不到良好的学习效果,面且使大学生充当了传递原知识的电脑存贮器的角色,偏离了当代高等教育的目的。只有建立“知性和意义相统一的教学生活观念”,才能使教师自身认识到营造大学课堂教学情境的重要性。使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筹措下与教师一同进入教学情境。在教学生活中综合性地认识、理解和体验教学内容,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达到当代高等教育的目的。

大学课堂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学课堂;大学生成长;师生交往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l)06―0065―04

12-13世纪产生于西欧的中世纪大学对于当今世界各个大学的影响毋庸置疑,其基本职能也是亘古未变,即培养专门人才。现今21世纪,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职能更是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我国政府在政策方面、经济投入方面对于高等教育的重视均体现了对于人才的渴望和需求。“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当今是信息时代跨向知识时代的转折点,时代对于高等教育提出了挑战。作为高校的一个最微小但却是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大学课堂教学,其功能不可忽略。大学课堂教学涉及因素很多,单教学就涉及到有“三要素”之说(教师、学生、教学材料)、“四要素”之说(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环境),以及“七要素”之说(学生、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反馈和教师),而且各个要素与大学课堂教学的成功进行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是作者认为,大学课堂上首要的是大学教师和学生两个元素,教师有着相对固定的群体文化,学生群体亦是如此,他们之间的信任以及因此才会有的顺畅沟通和交往是成功实施教育的根本,是大学生甚至教师成长的动力。

一、大学课堂教学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交的《教育一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认为…,面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的学习能力来设计,这四种基本的学习能力被称为是教育的四大支柱。它们是,第一,学会认知,掌握认识世界的工具;第二,学会做事,学会在一定的环境中工作。强调“从技能到能力”的转变。这种能力不仅是实际动手技能,而且包括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社会行为、集体合作态度、主观能动性、交际能力、管理、解决矛盾与敢于承担风险等综合而成的能力。“学会做事”的含义在很大程度上与处理信息和人际交往的能力密切相关。第三,学会共处,培养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和合作精神。第四,学会生存,发展,适应和改造自己的环境。可以看出,这四种基本的学习能力并不是一个特定的学科或者专业方向,它看重的是学生元学习的能力,它需要教师通过在大学课堂上“细雨润无声”式的教育,即“潜移默化”来培养。

张楚廷教授在其《大学里,什么是一堂好课》一文中提到。“说到底,大学看重学习,但更看重元学习,更关注学生能否乐于学习,善于学习,长于学习。惟有如此,大学才无愧于大学。教授才无愧于教授。”大学课堂囊括了不只是社会科学课程,亦有自然科学课程,每个学科都有发展的历史,有属于其特有的知识范围,但是“只要科学运用思维,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这些假说既是知识的源泉,亦是问题。“能够带上满口袋问题走进课堂的课,算好课;能够在课堂上唤起学生也生问、发问、提问的课,算更好的课;能够唤起学生提问,居然被学生的问题问倒了(教师一时答不出来了)的课,算是最好的课。”大学课堂即就是展示问题并且教授学生学会发问诸如此类问题的地方,即学会元学习。

大学课堂是教师教授课本知识的地方,同时也是教师教学生学习问、学会问、学会交往的地方。“大学课堂不是教师要从头讲到底,而应该是学生要从头讲到底,即让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试着解决问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这才是大学课堂的理想状态。Barnes认为课堂学习是一种教师意义和学生理解之间的协商,是学生和教师之间的给予和接受,同时他们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建构理解意义。而且,课堂学习主要建立在学生拥有的知识和教师提供的知识之间的关联上。师生之间的交流以及生生之间的交流成为大学课堂的本真。

二、大学课堂上的教师

在课堂上,大学教师主要扮演的是教育者的角色,即传道、授业、解惑也。也有人说,“大学教师基本上同时兼具三种社会角色,即研究者、教育者和知识分子,这是大学教师角色相比于一般教师所具特色的地方。”教师作为一个整体的人出现在学生的视野里,教师是作为一个整体的人在实施教育。那么他的研究以及思想和知识储备成就了他的教学,同时教学又推进了他的研究以及思想和知识储备的更新。所以,课堂上的大学教师是三种角色的合体,而以教育者的形象出现。但是教育的成功并不以这个教师科研成果或者知识储备的多寡为首要因素,而是以教师和学生互相沟通和交往、互相信任为前提条件的,因为“信任因素构成所有有意义学习的基础,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信是把教育关系搁在一起的情感粘合剂。”

在大学课堂上,教师的教育活动不应该只是局限在专业知识的传授上,而应该是一种广泛意义的教育,包括对于学生智力、能力、道德以及心理各个方面的引导,使得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成为对于社会发展有益的人。大部分学生认为,教师专业知识素养的高低并不能说明教师的优劣,教师较高的专业素养同时必须匹配较高的教学素养,才能吸引学生,也就是说,课堂上的大学教师最紧迫的任务是如何让学生愿意与之沟通,并且相互信任。曾在现代大学的典范――柏林大学的创办中发挥理论奠基作用的施莱尔马赫非常重视大学教师的知识传授技能,他认为,“一名大学教师所发挥的真正作用,总是直接取决于他的讲课能力……教授当然知识越多越好,但再博大精深的学问,没有讲课的艺术也是徒然。”

21世纪教育委员会认为,教师的职责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成为一名顾问,一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教师的科研和知识储备以及阅历经验使得教师对于教学材料有一定的见地,这时,教师作为顾问角色、意见的参与者角色等,就自己的见地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即可促成课堂上的交往互动。大学生是一个有一定知识背景的群体,他们带着不同的成长背景,甚至文化背景进入课堂,他们个体之间的差异和不同是师生或者生生沟通的催化剂。“作为富有成效的教育者,教师必须要在计划和组织教学以及在控制课堂环境上具有较强的能力。教师要形成不同的教学技巧来适应不同种族和文化群体的学生风格。教师采用和选择最适于学生的教学法,不仅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智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概念。”…大学教师在课堂上的教育者形象通过塑造成顾问者、交换意见的参与者角色得以实现。在教师和学生各自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进行辩论时,不但实现了课堂上的互动交往,而且促进了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情感,加强了彼此间的沟通交流,教师不再是掩藏在只适合于大学教学的一套学究式行为举止背后的人,为教育的进行打通了情感上的障碍。布鲁克菲尔德认为,学生们把四种行为看成是有威信的证明:1)教

师行为言行一致;2)教师承认错误,承认自己会犯错误,而且会在学习者都在场的大庭广众之下犯错误;3)教师允许自己作为教师以外的个人生活的方面让学生知道;4)教师通过仔细地倾听学生们述说自己的担忧,通过创造机会让学生的声音能够被人听到,通过允许按照学生的建议改变自己的做法等,对学习者表现出尊重。在课堂互动交往中,教师作为一个整体的人调动了自己的知识和阅历以及情感,学生看到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从而在学生中间树立了威信。同时,教书必须育人,这是教师的天责。与大学生相比,教师在专业知识、人生阅历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或教训,可以对大学生进行人生点拨式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大学课堂是教师作为教育者形象出现的舞台,只有他们在学生中间取得威信才能吸引学生,影响学生。作为教师,我们所做的一切被学生赋予了巨大的象征意义。教师在课堂上暴露出的情感、理性以及思维均是学生模仿以及学习的摹本,大学课堂上的教师应该是一个显示“真实自我”的教育者形象,这样才能让学生做到真正地“亲其师而重其道”,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1939年在勒温的指导下,由李皮特和怀特所做的一个经典型实验,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问题。他们的研究表明,教师的领导及行为方式是课堂气氛及师生相互作用模式的重要因素。”…大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的重要性不言自明。佐藤正夫认为,在教育中,教师的人格、教师的思想及行为具有决定性意义。归根结底,教师有所思、有所言、有所行,学生也会有所思、有所行。

三、大学课堂上的学生

在课堂里,学生是带着各种各样的欲望进入到教学活动中的。苏联教育家阿奠纳什维利指出,孩子来到学校不只是为了学习,也是为了和同伴们会面,和他们一起玩,等。学生永远不会丢掉那些使他们忧伤、快乐以及他们希望得到的东西。学生之间的交流或者人际关系是大学课堂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日本教育家片冈德雄认为班级应该具有三个条件:第一,必须使班级的交流机构组织化,即在培养学生“讲、听、说、写”能力的同时,将“讲、听、说、写”作为交往活动的一种训练而在某种程度上以班级规则的形式固定下来。第二,角色―地位结构问题。即避免角色承担固定化,避免在班级中出现“被使役者”和“被遗忘者”。第三,感情结构问题。即具有支持性氛围(supportive climate)以激发班级成员的自发行为,敏锐知觉与移情理解。在大学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活动和学生之间的学习互动活动均要求每个学生承担一定的角色任务,在这种教学活动中,学生不但吸取了专业知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并得到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锻炼。勒夫特分析了学生进入教学时的欲望有:第一,求知欲望。即期望理解自己周围的事物与观念世界;第二,社会归属或者团体的归属欲望。即期望归属于团体,得到同伴的承认,取得应有的地位与他人的尊敬,并且期望得到他人的理解,要求自我表达。第三,情感欲望。即寻求情爱、依赖、孤独与确认等。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是在寻求支持,不只是专业上的支持,也是情感上的支持。这种支持既来源于同学,也来源于老师。

当然,这种支持不是常规意义上的支持,它是一种情感倾向,甚至学生自己也难以察觉。朱小曼认为,学生对情感方面的学习不同于认知方面的学习,往往是自发地对教师模仿、认同,在不自觉的情况下接受教师的影响,建立行为的制约,即所谓潜移默化。学生之间的影响就更明显了,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一个大学寝室里或者一个班级里是决然不可避免的。克雷明在分析社会的变化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时指出:“在家庭的规模和影响日益变小的同时,学校的影响和权力增加了。学校获得的力量即是直接的又是间接的。一方面,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是与教师在一起度过的,无疑深受教师的影响;另一方面,孩子们,尤其是青少年,互相接触的时间也多了,并创立了另一种对教育有着深刻影响的成分:同伴群体。”

大学生处于心智飞速成长的时期,他们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是自己内在的一种外显,他们需要教师的爱护和教育,也需要同伴的熏陶,他们作为一个学习者的形象出现,不但在学习着自己想学习的东西,同时也会受到不利于他们成长的因素的影响,教师的监督作用永远不能缺失,教师的教育活动需要在课堂之外得到延续。

四、大学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

传统的大学课堂上,教师是知识的权威,道德的模范。日益增多的知识与传统,几千年来都是教师传给学生的,它产生了严格的、权威性的、学院式的纪律,反映社会本身就是建立在严格的权威原则上的。这就树立了具有权威性的师生关系典型,这种典型仍在全世界大多数学校里流行着。而这种关系直接催生了教师的“独角戏”“一言堂”和“满堂灌”,这些单边的知识传递活动使得学生丧失了在教学上的话语权,使得“教”“学”剥离。违背了当今的教育意义,即教和学是教育成功的“一体两面”,也违背了实施教育的原则,即教的原则是以学的原则为基础的。同时,最为严重的是,导致了教师和学生情感上的对立,妨碍了课堂上的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和交往。以交往的视角审视教学活动,我们认为教学是一个人与人之间交往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师生以及生生在交往实践当中一方面将交往内化为各个主体的存在方式,形成个性化特色;另一方面通过交往又不断整合出共同体、共性规范,从而促进一体化结构的存在,这样,在交往实践当中,教学活动完成了促进个体的人成为他自己以及促进了作为主体的个体与其他主体之间的和谐共处,从而完成师生社会化的功能。

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其实是师生在课堂上的相互交往活动。布鲁克菲尔德在其著作《大学教师的技巧》一书中写道:“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相互之间出现误解的可能性是无处不在的,尤其是师生之间的复杂关系中。……用卡茨(Katz,1985)的话说,你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把学生当回事。”学生是一个有思想、有情感的个体,他们对于课堂的反馈是教学持续进行的依据,教师必须与学生互相“沟通”,“正如学生自己所报告的,学习具有高度的情感性。它牵扯到对学生的自尊心的极大威胁,尤其是当他们探索新的较难的知识和技能领域的时候。”这时,教师的情感支撑对于学生的学习尤为重要,平时建立的良好的师生交往此刻成为一剂支撑学生学习的良药。“实际上,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通过中介成分的一种共同活动,它的本质是特殊形态的实践活动,充满着人的活生生的情感。正是积极地有导向性质的情感运动,才使教学活动不仅具有传递人类民族文化遗产的功能,而且成为培养个性精神的过程。”从表层看,教学是学生从教师那里吸取专业知识素养,但是从深层来讲,教学是一种师生情感的相互交往。当然,我国很多学者研究涉及了教学中的情感话题,他们一致

认可情感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所以是表层和深层的互相作用和转化塑造了大学课堂。

当今的时代变迁赋予了大学课堂与以往不同的特征。郑金洲在《教育反哺刍议》一文中提出,“青年文化作为一种新兴力量,开始对化产生积极、主动影响,由年轻一代向年长一代进行文化传递的‘后喻文化’已成为时代的新特征。这种状况,反映在教育上,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受教育者形成了自身的文化特征,反过来对传统意义上的教育者施加影响,向他们传授青年文化所具有的社会知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这种教育授受关系的反转,自下而上的教化,可以称之为教育反哺。”大学课堂是一个大学教师和学生一起“共事”的地方。教师的职责使得教师以一个教育者的形象出现,但是他的个性、特点以及情感等与教学活动不可能剥离,均会给自己的教学打上烙印。当学生和教师进行互动时,双方均会受到对方的影响。尤其在当今网络盛行的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增多,教师的知识权威面临着时代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不只是教学方法方面的互动,也是关于教材内容的不同见解的互动,在此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达到共同成长。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和教师的“摩擦”中得到长足发展,而教师的教学能力,当然也包括思维能力等得到锤炼。

课堂上的互动活动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是大学课堂的本真。不论在我国的孔子时代或者是古希腊时代,辨论互动一直是教学的形式之一,甚至是惟一的形式。芝加哥大学有句名言:“明辨之路是争辩而非顺从。”

五、结论

我们国家正处于走向创新型国家的时期,大学教育的责任和使命任重道远。培养合格的大学生、满足国家对人才的需求,最终应落实在高质量的大学课堂教育上。虽然大学课堂只是高等教育体系的一小部分,但是它是教育活动得以进行的平台基点。教师作为一个整体人的教育者形象,通过教学互动活动,学生不但获得专业素养,也提高了自己的元学习能力,并且为师生的共同成长提供了切入点。人本身就是一个社会动物,他需要舒服地融入一个环境,寻找自己的位置,比如一个大学课堂,所以人性本身呼唤课堂上的交流和互动,这也是教育自身的方法和目的。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张楚廷,大学里,什么是一堂好课[J],高等教育研究,2007,(3):76-79。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陆根书,大学生感知的课堂学习环境对其学习方式的影响[J].复旦教育论坛,2010,(4):34-36。

[5][美]Karen E.Johnson.Understanding Communication in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s[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6]张应强,大学教师的社角色及责任与使命[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1):9―11。

[7][美]斯蒂芬・D.布鲁克菲尔德,大学教师的技巧――论课堂教学中的方法、信任和回应[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8]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9]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10][美]佐藤正夫.教学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1]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学(中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12]陈旭远,论交往文化及其教学论意义[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126.129。

[13]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14]郑金洲,教育反哺刍议[J],教育研究,2008,(5):26-29,

大学课堂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教育敬畏感;课堂敬畏感;大学;课堂[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1)06-0026-04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实现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将是今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其中,教育敬畏感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教授在2010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上指出,把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视为建设一座大厦,敬畏是如水泥的粘接剂;把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视为培育参天大树,敬畏则如赖以生长的土壤;把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视为驶向中华崛起的彼岸的大船,敬畏犹如载舟的水。但遗憾的是,当前的现实中,对教育的敬畏感正在逐步削弱甚至丧失,主要表现为:(1)功利主义、拜金主义;(2)滋生的毒瘤甚至使其斯文扫地;(3)某些教育者本身对教育缺乏敬畏感;(4)一些教师不再有初为人师时的崇高感;(5)一些教育管理者也缺乏教育的神圣感;(6)行政权力或公权力挤压教育与学术权力的现象时有发生[1]。

树立教育敬畏感,尊重知识、崇尚教育,对于个人、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价值与意义。古今中外,概莫如此。美国、日本等国的成功崛起,均是有力的证明[2]。 重建教育敬畏感,对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及其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不仅表现为优先发展教育的理念,更重要的是将敬畏教育、崇尚教育与发展教育落实到方方面面,切实体现教育为人的发展、民族的发展和国家的发展奠基。

一、重建教育敬畏感――课堂的视角

教育敬畏感的来源主要有二:一是“教育外部对于教育的认同”;二是 “教育内部的神圣”[1]。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矛盾,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3]。就教育敬畏感而言,教育内部是教育敬畏感的源泉,是外部对教育产生敬畏和认同的基础前提与关键。自从教育产生后,古今中外,莫不对之敬畏――西方一般将穿长袍(主要是牧师、律师、医生和教师)视为职业尊重与敬畏;中国则有“天地君亲师”之教育敬畏的传统。如果说,学校教育敬畏感有所式微与缺失的话,一定源于学校教育内部对于教育敬畏感的式微与缺失。

课堂是学校的最基本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中最核心与关键的要素。课堂是学生时间花费最长久的场所,是学生学习与成长的关键场所[4],学校教育的一切活动围绕课堂展开[5](P3-8)。学校作为社会的镜像,都可以反映在课堂中。教育敬畏感的削弱和缺失,源于教育内部敬畏的削弱和缺失,始于课堂敬畏感的削弱和缺失。因此,要重建教育敬畏感,则首先要重建课堂敬畏感。重建课堂敬畏感是重建教育敬畏感的关键和主要途径。

二、大学课堂敬畏感式微与缺失的原因

大学课堂敬畏感的式微与缺失,既有教育外部(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等)的原因,也有教育内部(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等)的原因。大学课堂敬畏感的式微与缺失是教育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内因是前提、基础和关键。

从宏观来看,现代大学,已不再是蜗居于“象牙塔”,而是从社会的边缘位置过渡到社会的核心位置。现代大学已融教学、科研与服务于一体,成为社会改革与发展的“加速器”。但同时,现代大学的改革与发展,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影响和制约。其中,诸如“官本位倾向、市侩作用、学术不良作风、犬儒现象” 等一些不良和庸俗化的社会现象也已在大学显现,且有蔓延和增长的趋势[6]。这些现象有悖大学宗旨、违反教育规律,将严重危及教育敬畏感,并影响和作用于大学课堂,导致大学课堂敬畏感的式微与缺失。

从课堂利益相关者来看,学校、大学教师和大学生均难逃其责。

(1)学校。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其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大学发展趋同化。国内很多高校无视学校实际和办学条件,都想将自己的学校办成研究型大学[7]。 研究型大学的一个突出标志是科研,于是,“重科研、轻教学”成为当前国内高校存在的较为普遍的现象[8]。 然而, 高校“把自身的真正价值限定在科研方面,高深的研究和本科教育存在于两个完全不同的平面上,前者是愉悦、成名和奖励之源,而后者却只是用来维持大学的存在……在许多情况下,学生得到的却比付出的少。各大学在招生材料中骄傲地宣称拥有世界知名的教授、先进的设施和开拓性科学研究,但成千上万的学生直至毕业也未曾见过这些教授或亲身体验真正的科学研究”[9]。另外,很多高校过于注重科研数量化,导致科研形式化进而出现了科研质量下降的情况,学术不端行为也在不断增加[10]。 高校发展趋同、缺乏多样性与丰富性,对于高等教育发展,乃至对于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都是件很危险的事情。

(2)大学教师。当前,我国大学教师评价和奖励机制过于单一。“论文、专著成为职称评定的硬杠杠,成为教师评定职称的必备条件,而且对教师承接科研课题、的数量、档次等都有明确的要求”[11]。 教师聘评过于注重科研,导致“在相当多的学校,教学得不到鼓励,花了很多时间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咨询的教师,面临着愈来愈暗淡的提级和取得终身教授职位的前景” [12]。由此,大学教师不愿意上课,把教学当成一种负担,尤其是“教授不上课”,成为高校普遍存在且被广泛认同的现象。“当一些学生冲着课表上排出的那些知名教授兴冲冲走进教室时,却发现课堂上频频出现的却是青年教师的身影[13]。

由于上述情况很容易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教育部和高校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和恶劣影响,制订并颁布了一系列保障课堂教学的政策与措施,如明文规定教授必须上讲台为本科生授课、设立部级教学名师、“教学型教授”职称等。

(3)大学生。一方面,大学生因为课堂教学质量下降,感到课堂学习收获不大,开始忽视和忽略课堂学习;另一方面,大学生由于就业形势严峻,越来越偏重课外实践和技能培养,疏于课堂学习。上述情况,导致大学课堂多少有些沦为“学生混取学分” 的场所[14]。

其一,大学生对课堂满意度降低。根据学者傅真放的调查,“大学生对高等学校校风、学风和教风整体非常满意的仅有0.78%(也就是说100个学生中没有一个对于“三风”非常满意),满意的占17.19%,一般占49.75%,不满意的为32.28%。学生对校风不满意主要原因是校园学习氛围不浓,管理比较乱,人多拥挤,生活不方便等。对学风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学生主动学习不够,缺少勤奋进取动力,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具体的奋斗内容,参加科技文化活动少,感到时间过去了却没有学到什么本领。对教风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对有的教师的教学态度不满意,如有的教师上课内容陈旧备课本都已经发黄了,有的教师讲些与本学科无关的内容,45分钟的课花了近20分钟发牢骚,把对社会的不满和个人的怨恨放在课堂上发泄,还有很多教师不懂教学方法,不知道如何教学生,等等。”[15]这一结论与麦可思研究院(MyCOS Institute)在《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的调查结论相近――“大学生最不满意的是课堂师生互动;高校教育最应该改进的三大方面依次是实习实践不够、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以及培养主动学习能力不够”[16]。

其二,大学生逃课现象增多。大学生逃课,在现代大学里根本算不上一件什么新鲜事。但是,当前的大学生逃课较之以前出现了一些新特征:一是由以前的逃公共课转向逃专业课。有调查显示,目前高校专业课逃课率在20%左右[17]; 二是由“显性逃课“转向“隐性逃课”,也就是指,教师在上课时,大学生做其它作业或想其它事情,大学生的思维根本没在课堂上[18],可谓“身在曹营心在汉”。

大学生逃课的产生虽有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等诸多原因,但教师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逃课学生反映,“我们那课的质量太水了,真不想上,所以我才逃的课……与其在课堂内打瞌睡或者玩手机还不如逃出来做点有意义的事情。通常,我们都会有好多人一起逃课的,虽然我们都不想逃,但老师留不住人啊!”[19]

其三,课堂中不尊重教师现象增多。大学生在课堂中不尊重教师的现象明显增多,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教师和学生的原因。在教师方面,突出表现为“只重个人利益,课一讲完,夹包就走,从不向学生过问什么,致使学生人格、智能发展遇到许多阻碍”[20];在学生方面,主要表现为高等教育扩招后进入高校的学生鱼目混杂、层次不齐,影响和削弱了大学课堂敬畏感。

其四,课堂技能倾向过度。受就业形势严峻的影响,高校普遍加强了大学生技能与课外实践方面的课程与培训,以适应社会和大学生求职的需要。但是,过度的技能倾向,使得大学课堂像个“一个超级市场,在这个市场上,任何东西,只要它能有销路,都可以列入大学手册”[21]。而且,过于强调技能与课外实践方面的课程与培训,会导致大学生思想和知识上的浅薄和孤立,并降低教育的价值[22],最终影响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五,课堂中的“炫富”倾向。前不久云南大学副教授尹某在课堂教学中炫富引起社会热议,其中褒贬不一。究其实,课堂“炫富”和“嫌贫爱富”恰恰道出了一种真相,那就是在当前的高校及课堂中,不少教师已经迷失自我、抛弃责任、唯利是图。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教授针对这种现象曾表示,不少教授已经异化为经济的机器,甚至堕落为经济动物或者科学的骗子。“当学者被异化,危害的不仅仅是学术和学术共同体内部,而且会毒害整个社会”[23]。

三、大学课堂敬畏感的重建路径

大学课堂敬畏感源自教育信仰和尊重知识,因此,要重建大学课堂敬畏感,首先要重建教育信仰,填补大学课堂价值真空状态。就重建大学课堂敬畏感的路径而言,可以从宏观(教育外部)、中观(学校)和微观(课堂)三个层面展开;同时,应是一种双向式(由教育的外部向内部与由内部向外部相结合)的路径。

1宏观层面

国家、社会应切实崇尚教育、尊重知识,并落实到国家与社会的方方面面。要坚持经济与教育(精神)两手抓,而不是发展了经济、荒芜了教育(精神);应真正尊重知识与教育,不仅让知识与教育为国家创造财富,而且要让知识与教育提高国民素质。

2中观层面

一是学校要转变观念,切实重视课堂教学:(1)改变过于注重实用技能培养的现象,并重人文教育;(2)尊重授课教师;(3)加强课堂教学管理;(4)改革大学教师评价和奖励机制,鼓励教师科研与教学各取所长、和谐发展;(5)切实为优质课堂教学创造环境与条件,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6)切实提高科研质量,严惩学术不端行为,形成让所有人都尊重大学课堂并对大学课堂肃然起敬之氛围。二是高校教师要增强责任心与爱心,重视教学,关爱学生。应通过认真钻研学科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使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从而让课堂成为探讨真理、促进知识发展的神圣之地,成为师生共同提高与发展之场所。三是要拓展学术内涵,建立教学学术观,破除教学与科研二元对立论争,尽快建立有利于全面认识教师工作、鼓励教师全面充分发展的评价和奖励机制。

3微观层面

首先,大学课堂应对大学生“严加管教”。这种“严加管教”不是表面形式的课堂点名、签到、扣学分等,而是一种真正体现“宽进严出”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大学质量模式。

其次,重视课堂研究。“课堂是教育工作者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熟悉是因为教育工作者经常出入课堂,把课堂作为教书育人的主要阵地;陌生是因为尽管教育工作者与课堂关系密切,但他(她)们很少关注和研究课堂”[24], 以至于课堂“教条化、模式化、静态化、单一化”[25]。要改变上述情况,必须重视课堂和课堂研究,“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5](P3-8)。

四、结语

崇尚教育、尊重知识、建立教育敬畏感是建立高等教育强国的前提条件和基础。然而,教育敬畏感源自课堂敬畏感,重建教育敬畏感首先要重建课堂敬畏感。只有大学课堂成为“探究高深学问、精神与心灵得到净化与熏陶” 的神圣之地,才能真正传播与散布教育与知识的尊严与敬畏;才能让人感到教育和知识的威慑力与震慑力;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尊重教育与知识――热爱教育与知识――探究教育与知识――教育与知识发挥和显现作用。

对大学课堂的负责,就是对大学生的负责;对大学生的负责就是对教育、国家、社会和人类及未来的负责。这不仅是回归大学之道[26]的真正意蕴,而且是“让每一个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27]的起点。

[参考文献]

[1] 李培根.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国家还需何种高等教育理念[EB/OL]. .

[2] 项贤明.教室里的强国动力:教育在近现代世界主要国家崛起过程中的重要促进作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5-13.

[3] 袁贵仁.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90.

[4] [日]金子元久大学教育力[M].徐国兴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76.

[5] 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9):3-8.

[6] 眭依凡.大学庸俗化批判[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7):32-28.

[7] 纪宝成.办学结构趋同化是中国教育的悲哀[EB/OL]..

[17]沈晓丽,等大学生逃课,谁的责任?[EB/OL]..

Rebuild the Reverence for Class in Higher education

HE Xiao-lei, LIU Qing-bin

(School of Education,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28, China)

Abstract:To construct a powerful n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realize the shift from a large n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o a powerful n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will be the future direction and goal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However, for some reason, there are some discord in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which mainly is expressed as the weakening and loss of the reverence to the education. To establish a powerful n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achieve the shift from a large n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o a powerful n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we should rebuild the reverence for education. The reverence to the education stems from the external recognition and the internal sacredness of education, and the internal sacredness is the premise and key. The weakening and loss of the reverence to the education first comes from the internal core factors of education―the weakening and loss of the reverence to the class. Therefore, the first thing for rebuilding the reverence for the class is to rebuild the reverence for education and construct a powerful n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大学课堂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课堂 “活”起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9-0045-02

大学里的很多课程尤其是文科课程,大多都是以理论讲授为主,在这样的课堂上,如果老师处理不当,则很容易演变为教师的“一言堂”,课堂气氛就会显得沉闷窒息,学生对此种类型的课及任课老师比较反感。因此,虽然大学生已经有了很强的主动学习的意识,但大学教师同样面临着一个如何调动课堂气氛、让大学课堂“活”起来的问题。

本人在大学里教学的主要是语言和文学类的课程,下面就结合自己《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课堂教学的一点认识。本人认为一堂课成功与否,除了做好基本功以外(这一点很多老师都能做到),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这堂课的氛围,沉闷窒息的课堂是不可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的,肯定是一堂失败的课,相反如果学生在你的课堂感受到了轻松、快乐、和谐,那你的课肯定是成功的!我觉得要让一堂课“活”起来,可以从课堂的教师、教材、学生、教学手段、考评等方面做出努力。

一 全身心投入,让教师“活”起来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在课堂上要担负起四种角色:主持人、演员、厨师和朋友。做主持人就要通观全局,全盘驾驭;当厨师就要学会调配课程资源,力争给学生呈上一桌色香味俱佳的知识大餐;当朋友就要和学生交心,真真切切地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精神状态。学会如何当演员对老师来讲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上有限的几十分钟内,老师要像演员一样,大胆地展示自己的情感,高兴就要眉开眼笑、手舞足蹈,气愤就要怒目圆睁、眉头紧锁,哀伤就要潸然泪下、满脸忧郁……这些行为是每个老师都应该有的,也是“可以有的”,它会让枯燥的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因为只有自己先被感动,才能去感动别人,如果教师本身对课堂就没有感情,觉得无聊枯燥,肯定不会下大力气去准备,课堂自然不会有生命力。

“幽默”技能是教师提高讲课效率的一个重要技能。幽默是一个人的学识、才华、智慧灵感在语言表达中的闪现,教师的幽默可以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缓解课堂紧张氛围。当然这种技能不是每一个人天生就有的,但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来习得,适当的自嘲、恰当地出错、善意的批评、狡黠的眼神、时不时地蹦出几个时下流行语,这样学生会觉得课堂的氛围是和谐融洽的,不是拘谨的、死板的,学生的参与意识就会大大增强。如果能穿插一些有趣有益的小故事,我们的课堂就会变得趣味无穷,课堂教学效果肯定会大大提高。我在讲授中国文学史概述的章节时,就结合同学们喜欢旅行的心理,设计了一次精神穿越时空的旅行,让同学们按自己的喜好选择旅游目的地,然后将当时的文学发展状况给大家来一次“旅行总结”。同学们对这种形式感觉新奇有趣,都很积极主动,这样我就在一种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带领同学们回顾了文学史,实现了教学目的。我想这也是自己幽默潜质的一种体现吧!

当你在课堂上全身心地、淋漓尽致地“表演”时,你就没有把自己放在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上了,学生就已经能感觉到你的率真、亲切、平易近人、富有激情。如果一个老师整天把师道尊严挂在嘴上,唯恐学生颠覆了他的权威,那他就肯定不会成为一个“亲民性”的老师,也绝不可能做到像演员一样地讲课,他的讲授活动也只能停留在枯燥的理论说教上,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二 灵活地把握,让教材“活”起来

丰富的知识储备是一名老师的必备条件,而语文课堂在这方面的要求尤其高,人们常说语文老师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各方面的知识都要有所涉猎。语言的天地是广阔的,文学的海洋是浩瀚的,语文的情怀是深邃博远的。因此,上大学语文课,必须准备好丰富多样的素材和信息,内容信息量大、学术信息量大、理论信息量大、文献信息量大,不能仅仅局限于一本教材、一篇课文。这需要教师在课下多做功课,除了主教材、教师手册外,可以参考拓展读本、语文素养高级读本、相关资源库等资料。当然这是一份很辛苦的工作,要用之得法才好,“参考借鉴、融会贯通、追求完美”法则对于我们如何把握教材、编写教案是很有帮助的。要做一名优秀的大学教师,必须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这样,你才能在课堂上灵活自如、游刃有余地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突发事件。

中央民族大学蒙曼教授曾提到“问题是课堂的灵魂”“用问题贯穿课堂知识”,这点我觉得很有用。灵活把握教材还体现在教师本人对主要教材大到章节,小到每个问题都要烂熟于心,可以把教材根据教学需要即兴拆装组合、腾转挪移,并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认知与兴趣不断地、适时地设计出巧妙的、关乎整体的、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这样才能做到用问题贯穿课堂,让学生跟着你的教学节奏积极主动地融入到你的课堂中来。

三 勤联系实际,让学生“活”起来

双主体教学要求必须让学生这个主体在课堂上“活”起来。叶圣陶先生曾说:“读书心有境,入境始为亲。”“入境”就是引导学生进入文章所描绘的情境之中,使学生由一个旁观者变为一个当局者,去亲近人物,和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

这其实和上一点提到的“学生的认知与兴趣”有关系,什么才是学生感兴趣的、学生认知范围之内的呢?即和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一切人、事、物。只有心动才会有行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要想捕获学生的心,就必须将教学内容同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这一点对于教师来讲并不难,因为教师已经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而且,虽然社会变化、时代变迁,文学作品的形式和内容会有很大的变化,但是文学作品所传递的情感内涵、精神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是共通的。比如大学语文里的许多课都属于古代文学的范畴,离当下有很远的时空距离,不过研究学习历史、文学等艺术课程的人都知道,要学习这样的课程必须要有“内在性”,即设身处地。这时,你就要在当下、当地找到一个可以引导学生回到彼时、彼地的切入点,而这个切入点又是同学们感兴趣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很容易被调动起来了。如讲到“和而不同”的理念时,我们就可以联系学生生活和实际,班干部如何处理同学的不同意见,不同个性的朋友如何相处等。讲到“修身养性”时,就可以联系考试作弊、社会公德、家国情怀等。讲到“以民为本”就可以让学生尤其是来自农村的学生谈谈国家“三农”政策给自家带来的好处,谈谈免除农业税、中小学学杂费等问题。讲到兰陵王柳时,就让学生联想自己生活中的离别送别场景,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当时的情景,学生就容易动心动情,激发他们的思考表达能力……这些都与学生的生活休戚相关,他们肯定愿意谈、乐意谈,并且谈得不错。这样我们的课堂就不再是老师的“一言堂”,而变成学生和老师共同探讨学习的乐园。

要想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你的课堂讲授过程,教师还必须要树立一种平等意识,平等意识对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很有帮助。要想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其主体地位作用,必须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即学生对于自己学习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而要唤醒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就必须营造平等、民主与和谐的课堂气氛。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能真正把教师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学生转变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必须用“情感”为教学开道。教师首先要爱生,这种爱是多方位的。既有生活上关心学生的冷暖、喜恶之爱,更有学习上了解学习情况,填补知识缺陷,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而不轻易否定,恰当指引,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既是良师,更是益友。

四 转换新理念,让考评“活”起来

清华大学历史学科彭林教授关于大学考试曾提到的绿色考试、文物介绍和考察等测评形式,很有新意,我认为大家可以借鉴一下。大学考试应该摆脱传统考试只考死记硬背知识点的误区,而要采取多样丰富的考试形式。大学老师应该都有这样的印象,每当快要期末考试了,一些平时上课不常见到的学生出现了,一些上课总爱开小差的同学变得积极主动了,积极主动地找同学借笔记,找老师套考点,因为他们认为很多大学科目的考试通过最后两个星期的恶补就可以过关了。我们系的考试分三块:平时成绩占10%,期中成绩占20%,期末成绩占70%,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期末一张卷定终身的考试模式,但我认为还可以更灵活些。比如可以在整个授课过程中进行四块考试:(1)最基本的知识性考试,如原创写作、背诵、理解、期末测评。(2)延伸性考试,如资料搜集、自问自答、网络争鸣。(3)应用性考试,如作品批评与分析、课堂讲授。(4)拓展性考试,如DV作品、摄影、作曲、漫画、艺术设计……这样的项目已经将测评流程大大延伸,基本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可以大大提高考试的有效性、有机性和趣味性,可以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达到知识、能力、素养三维培养目标的实现。

现在的社会对“协作”精神很重视,因此在测评过程中我们不妨采取一些有效的激励措施,如小组合作式教学。我在授课过程中,将全班同学按出生年月、按宿舍或其他条件分小组学习,分组积分,得分最高的组,期末考试时组员每人加分,得分最低的组每人减分。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大有益处。

五 运用多媒体,让黑板“活”起来

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每一个教师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在教学手段上大胆地做出努力和尝试,以适应学生年龄心智特征的变化。比如多搜集、制作一些色香味俱佳的课件,让学生在习得知识的同时也能获得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这种课件可以让你的课堂生动起来,学生的眼球会被你紧紧抓住,有了“关注”才会有“会意”和“参与”。学生对动态的东西感兴趣,板书、肢体语言、动态的文稿演示等都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如果教师不去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这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那么知识只能引起一种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劳。”也只有“活”的课堂才能引领学生进入王步高教授所说的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最高境界“艺术而醉心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下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大学课堂范文第6篇

【关键词】隐性逃课 大学课堂 原因 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8-0097-02

大学生逃课现象严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不少大学生甚至公开说:“不逃课,大学生活就不完整。”毋庸置疑,逃课对个人、对家庭、对学校,乃至对整个社会都会造成很大的危害。为此,各大高校纷纷采取各种强制措施来抑制这种现象的恶化,如课堂点名、随堂作业或测试、打卡、签到等,使得逃课人数、次数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少。[1]然而很多学生“人到心不到”,在课堂上并没有仔细聆听教师授课,而是在做其他事情。此现象所造成的危害与缺勤现象造成的危害一样严重,因此,调查研究此现象出现的原因极富现实意义。

一、逃课的定义

赵新峰、胡晓灵等对逃课的定义如下:“‘逃课’是学生主观意愿决定的行为,即在非特定条件下(因病或客观性紧急事务)学生作出的逃避课程的决定并付诸实施。”[2]刘长江、乔雄认为:“逃课,指的就是没有履行正常的请假手续,有课不去上的行为。”[3]李介、王雄雄的定义为:“逃课,是指学生在未经请假情况下的一种旷课行为,也泛指学生在课堂上做着与课堂内容无关事情的隐性旷课行为。”[4]而周琦则将逃课分为两种:“顾名思义,‘隐性逃课’是针对‘显性逃课’而言。‘显性逃课’即学生没有正当理由而不去上课。这显然是校规严令禁止的,逃课一旦达到一定数量就要被开除,一般情况下只有少数人为之。‘隐性逃课’则不然,其范围之广,可以说几乎是大多数学生都会参与。所谓‘隐性逃课’指:学生按时来上课,似乎也在认真听课,但实质则‘形在而神不在’,从不听老师讲课,只顾自学其他知识(如英语、计算机等)。这种来上课但不听课的现象,与‘显性逃课’的不上课也不听课自然也有异同之分。同在都不听课,异在人是否按时在课堂。”[5]

因此,从定义上可看出逃课分为两种情况:显性逃课――旷课行为,隐性逃课――人在心不在。显性逃课现象普遍已得到各高校重视,并也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出台,作为大学教学管理工作人员,在此,我们的关注重点将是出勤条例无法控制的大学课堂中隐性逃课的原因及对策。

二、隐性逃课现象调查

在2009年6月份,对天津工程师范学院07级电子信息技术学院随机抽查的183位同学发放问卷调查以获取有关大学课堂隐性逃课的比例,隐性逃课时的状态及造成隐性逃课的原因等方面的相关信息。对收上来的问卷、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后,得到以下信息:

1.隐性逃课比例

高达87%的同学反映说在课堂上从没有做到过从头至尾认真听课;24%的同学在课堂上基本没有认真听过课。至于在课堂上不听课时所做的事可以归纳为:17%的同学会小声聊天或传纸条;13%的同学会玩手机游戏或用手机聊天、上网;10%的同学会听音乐或用电子设备看电影;6%的同学会睡觉;27%的同学会沉浸在自己的思路中思考自己的事情;9%的同学会利用课堂学习其他学科的课本或完成其他课程的作业;也有16%的同学会自己背英语单词或自学英语;还有2%的同学反映说他们会在课堂上做其他事情(如吃东西)。

2.隐性逃课的危害

以上调查结果说明学生隐性逃课几乎不会带来任何积极成果。因为学生在隐性逃课时,可能会带来积极结果的活动仅占25%(9%的同学会利用课堂学习其他学科的课本或完成其他课程的作业;也有16%的同学会自己背英语单词或自学英语),而绝大部分同学(75%)只是浪费掉了课堂上的宝贵时间却没有收获任何知识技能。隐性逃课所造成的危害从同学们及教师的感言中可见一斑,那些在英语课堂上长期隐性逃课的同学在访谈时是这样描述大学英语课程的:“这两年的大学英语课跟没上过一样,高考刚结束的时候,我也许还能考过大学英语四级,可是现在学了两年的大学英语之后,我感觉英语四级太难了,以前认得的单词现在也不认得了,英语句子的阅读能力也下降了,根本看不懂文章了。”另外,教师也是隐性逃课的受害者。当问及“学生上课不听讲的时候,你有什么想法”时,受访的大部分教师(约占受访37位英语教师的63%)都反映说影响到了认真备课、讲课的心情。由此可见,隐性逃课不仅让学生自己学不到东西还会影响老师的情绪,降低授课质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恶性循环。

3.隐性逃课的原因

通过对经常隐性逃课的同学进行访谈之后,我们发现造成同学们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课的主要原因归纳为以下两大方面:

(1)从教师的角度而言:教师授课时照本宣科,枯燥无味,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同学们感觉只要自己课下看看书就够了没必要听课;另外,由于大班授课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较少,让学生感到不够受到重视,未能真正将学生融入到课堂活动中来;再者,教师授课方式单一,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从学生的角度而言:第一,有的学生基础较为薄弱,难以适应教学内容,换句话说,也就是听不懂教师的授课;第二,学生自己的自控能力较为薄弱,课堂上注意力的集中时间较短,容易走神;第三,来自同学的影响,旁边的同学都在不认真听课做其他事情的时候,会让人产生这门功课不重要,或没有必要认真听教师授课的感觉。另外,如果同学们都不认真听讲,而自己却在认真听讲,但是考试成绩却又不理想时,容易影响到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感觉非常丢面子;第四,考试内容与课堂授课内容衔接不紧密,即使不听课,大部分同学在最后考试之前突击背诵几天也可以通过考试。

三、教学建议

针对上述隐性逃课问题产生的原因,特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管理条例制定时应注重强调教师授课的与时俱进,选用新颖的教材,指导教师在授课时将书本理论与最新事件社会热点问题或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件相联系,从而引起他们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不是一成不变地使用光盘中的课件。赞可夫在《记忆》一书中说:“伴随识记过程的情感,对于识记过程的进行并不是完全无关的。如果学生萎靡不振地,毫无兴趣地学习材料,那么记忆的效果就要差得多。当任务完成触动学习内心的时候,记忆就要好得多,表现自己的力量克服困难引起的愉快,对于识记教材也有良好的效果。”由此可见,授课的内容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讲解书中难点、重点时应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用学生能接受的方式进行授课,并加以练习深化理解,让学生能够真正听懂,学到知识。不论如何,大学课堂是一个传授知识的地方,根本目的是将知识讲解明白,让学生学到东西。

第三,“全方位提升课堂的‘吸引力’,使学生‘悦纳’课堂。[6]教师授课时不妨加入些幽默色彩,增加互动活动,让课堂沉闷的气氛得以缓解,让课堂富有生气。在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中要注意采用肯定性和激励性评价方式来激励学生,对于学生回答的问题,要注意发现其闪光点并及时反馈给学生,以培养他们轻松的学习心态,找到自信以及学习的积极性。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说过:“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情感、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

第四,教师应从思想上重视隐性逃课问题,平时教学中要注意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师生间形成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与学生做朋友,让他们从内心真正的热爱课堂教学。作为一名优秀的大学英语教师不能仅仅把授课当成一种没有感情的传教活动。正如在访谈中某些同学说道:“我上课并能够听课,是因为老师好啊,我喜欢这位老师。”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应关注学生的反应,如果发现了有同学处于隐性逃课的状态,不妨通过提问、目光交流等方式让他们知道老师对他们的关爱、关注。而不是对同学们的不听课的状态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这样只会向同学们传递一个信息――只要人坐在课堂里就万事大吉了,老师根本不在乎同学们在干什么。

第五,合理安排与授课内容有关的阶段性检测工作,通过检测,让同学们找到成就感、自信心,切实感觉到认真听课的意义和功效,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第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让他们切实认识到隐性逃课的危害,提高自制力,充分利用课堂来掌握英语知识与技能。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重视大学生课堂上的隐性逃课问题,通过种种手段、措施从教师、学生两方面入手解决。让大学生真正参与到大学课堂中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让教师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功效,让大学课堂真正发挥人才培养的功能。

参考文献

1 周 琦.目标与手段的背离――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社会学分析[J].当代社会青年研究,2001(3):16~17.

2 赵新峰、胡晓灵、常 瑾.高等教育合同的特殊性与大学生逃课行为分析[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75~79

3 刘长江、乔 雄.浅淡大学生“逃课”现象[J].现代企业教育,2006(17):60~61

4 李 介、王雄雄.大学生逃课现象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6(1):79~82

5 周 琦.目标与手段的背离――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社会学分析[J].当代社会青年研究,2001(3):16~17

大学课堂范文第7篇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教育生态学则是依据生态学原理,特别是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协同进化等原理与机制,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进而掌握教育发展规律,揭示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方向[2]。教育生态学认为,教育受周围生态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的制约,并与其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同时教育生态系统内部也存在着各种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物质、社会和文化因素,它们在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共同构成了一个动态平衡的有机体。在大学英语课堂这个微观的生态环境中,同样存在着各种因素,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产生交互作用,使大学英语课堂具有了潜在的生命力。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正是英语课堂教学诸因素互动的核心,它直接影响着教学内容的贯彻、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实施及教学目标的实现[3]。

2传统大学英语课堂中的互动问题

教育生态学认为,课堂中各生态因素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它们彼此影响、相互协调,共同促进课堂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然而,传统大学英语教学过于重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强调语言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交际需求,使学生长期处于弱势地位,成为了被动的接受者,打破了课堂教学的生态平衡,引发了诸多互动问题。第一,师生互动程度低。在传统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的教学主要集中在对语言知识的灌输上,师生互动不足。即使有互动,也是以提问的方式为主,提问占到了所有互动活动的20%~40%[4]。教师通常根据课文中的内容或语言知识提出问题,学生做出回答,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做出正确与否的判断。然而,这种师生互动的程度是非常低的。学生只是机械地寻找答案,或重复教师的话语,教师也只是简单地给出答复,无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和交际需求,更无法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第二,生生互动形式化。传统大学英语课堂中的生生互动主要是情景对话和小组讨论。在情景对话中,由于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学生只是生搬硬套地将教师给出的对话模板读一遍,无法实现调动学生思维、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目标;而在小组讨论中,由于学生英语水平存在差异,一部分学生表现活跃,而另一部分学生参与度低,有的甚至保持沉默或做其他事情,无法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达不到小组讨论的效果,最终流于形式化。第三,互动环境的缺乏。在课堂生态系统中,教师和学生是两个最主要的因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生活的指导者、教育者和组织者。从生态学意义上看,教师和他所提供的教育情景更是一种精神环境。这种环境与学生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形成师生互动关系,共同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效[5]。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是权威与服从的关系,其精神环境是专制的、压抑的,严重限制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同时,教师上课的内容也常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离,无法激发学生的交际渴望。此外,师生互动还受到班级规模的影响。卡亨(Cahen,L.S.)的研究表明,在规模较小的班级里,教师和学生往往会表现得更愉快、更活跃,较小规模的班级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6]。而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主要采取大班授课制,课堂人数众多,有的甚至超过了100人,教师没有足够的精力及时间去关注每个学生,满足他们的交际需要,课堂气氛沉闷,缺乏生机与活力。

3生态互动的大学英语课堂

教育生态学从系统、整体、开放、平衡的角度研究教育生态系统内外部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认为它们在彼此相互制约、相互联系与相互影响中构成了一个动态平衡的系统,并在相互作用下共同发展。构建大学英语课堂的生态互动就是要在教育生态学的指导下,建立平等的课堂关系、多元化的互动形式及开放性的互动环境。

3.1平等的课堂关系

在课堂这一微观生态环境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体,两者处于平等的地位,他们在彼此的信息交换与情感交流过程中实现协同发展。教师应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以开放的态度接纳学生的观点和建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看法,施展才华,发展自己的语言交际能力,同时还要及时发现他们的困难,为他们排忧解难,充分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管理者、鼓励者、合作者和解难者的作用[7]。平等的课堂关系不仅要求师生关系平等,还要求生生关系平等。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在课堂中存在着“皮格马利翁效应”,即教师对学生的看法常使学生的态度和行为发生变化,如教师对学生的殷切期望可能促成被期望者取得更大的进步[5]。“皮格马利翁效应”说明,教师应尽可能公平地对待课堂上的每一位学生,不厚此薄彼。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因材施教,对于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可提一些难度不大的问题,而对于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则应该提出更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加课堂互动。此外,在学生取得进步时,还要给予认可和表扬,让每个学生都有一种被期望感,产生良好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3.2多元化的互动形式

教育生态学认为,课堂中的互动是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及群体与群体之间多向的互动。要实现课堂的生态互动就要针对不同的互动关系,设计多元化的互动形式。就师生互动而言,教师单向向学生传授知识或提出问题,或是提出问题后仅有学生的回答,都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因为学生只是被动地接收知识或机械地回答问题,并未与教师发生有意义的交流。只有在以上活动之后,再加上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反应时,才开始了真正的师生互动。除了由教师发起师生互动,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让学生主动发起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交际能力。此外,教师还需要根据教学目标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生互动,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指导与管理。课堂中的生生互动形式主要有双人结对、小组活动与班级活动。不同的互动形式参加人数不同,产生的效果和培养的语言应用能力也有所不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要求,将多种形式的生生互动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不同互动形式的优点,使大学英语课堂张弛有度、充满活力。同时,教师还需注意学生能力和个性的差异,避免将内向、被动或能力差距太大的学生组合在一起,而要尽量搭配适当,形成相互带动的关系[8]。

3.3开放性的互动环境

课堂生态系统是开放的,其中的各生态因素之间、各因素与外部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要建立生态化的课堂互动就必须考虑到课堂生态系统内外影响课堂互动的各种因素,使它们在相互作用下和谐发展。建立开放性的互动课堂环境要考虑到三个方面。其一,教学内容与专业、生活相贴近,符合社会发展需要。课堂教学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处于教育生态系统之中,必然会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外在生态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学校中学习,是为了学到相关的基础及专业知识,成为适应并有益于社会发展的人。如果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必然导致学生对教学内容兴趣不高,影响他们学习和交流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尽可能选择一些与学生专业及社会生活相关的话题或活动,把英语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及专业有机结合起来,满足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激发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在真实的社会、工作和生活环境中的交际能力。其二,充分利用多媒体及网络资源。传统的英语教学效果不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自然、真实的语言环境。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使用的是规范语言,教材上也多是书面语言,学生很难接受到自然状态下的语言输入,无法用流利地道的口语进行课堂互动。网络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英语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找到大量真实的语言学习资料,如英文文本、歌曲、原声电影和微课等,并通过多媒体技术将这些原文文本、音频和视频在课堂上展现给学生,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自然的语言习得环境,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风俗习惯和交际情景[9],有效促进课堂互动的展开,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其三,课内课外有机结合。要达到课堂中的有效互动,就必须打破传统课堂的封闭性,将课外准备和课内互动有机结合起来。教师应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真实的语言材料,同时引导学生在课后收集整理更多的相关资料,使学生能有准备地参加课堂互动,激发学生参加课堂互动的积极性,提高课堂互动的有效性。

4结语

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社会需要的是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而大学英语课堂正是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的重要阵地。大学英语教师应全面考虑英语课堂生态系统内外的各种因素,从建立平等的课堂关系、多元化的互动形式及开放性的互动环境出发,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一个生态互动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交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及交际能力,以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大学课堂范文第8篇

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认为理想的师生互动关系应具备尊重与平等其次为了解及同理心、耐心和沟通。高达80.03%的受访学生表示对于现阶段的师生互动感到基本满意,表示非常满意与非常不满意的人约各占1成左右。70.03%的受访者认为师生互动与同侪间的互动一样重要,20.98%的学生认为在课堂学习中师生互动比同学间的互动更为重要,仅不到1成的受访者认为同侪间的互动比师生间的互动重要。73.01%的受访者表示如果有机会愿意到对岸留学。

【关键词】两岸大学;课堂文化;师生互动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4)03-0058-03

一、问题提出

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两岸的师生互动现状以及所碰撞出的课堂文化和特色,帮助两岸学生能更快地融入彼此和适应学习生活,藉由此研究机会相互学习借镜,让大陆学生和台湾学生了解彼此间课堂文化的差异。两岸的师生互动现状则成为本篇研究的首要动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身分的学生与教师间的互动关系,即有深度理论探索,又以问卷、访谈的形式进行了实证层面的研究,并尝试在海峡两岸围绕师生互动开展相关对比研究。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1.研究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及文献法,调查范围为全国各大学院校,所调查学校类型覆盖“985”、“211”重点大学及一般省属高校,综合型、多科型与专科型大学兼有,测试问题主要围绕课堂文化中师生互动状况、满意度及是否愿意到对岸求学展开。

总计发出1500份问卷,共计回收1362份,回收率为90.80%;其中有效问卷为1334份,问卷有效率为97.94%。

研究过程中研究者走访了海峡两岸多所知名大学,亲身走入课堂和校园文化活动观察、感受,通过正式与非正式的接触,对300位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当前学生们心目中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关系应具备哪些要素?以及对师生互动现状是否满意?师生互动是否比同侪间的互动更为重要?是否愿意到对岸求学?

2.研究对象

本研究中所涉及的研究对象侧重于高等教育的主体组成部分,即普通全日制本科高校及其在校生与届毕业生。其中又细分为四种不同身分的学生,依照有效样本数量由大到小分别为:大陆学生(1055人)、台湾学生(198人)、台湾赴大陆留学生(59人)及大陆赴台湾留学生(22人)。在量表中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方并没有特定针对哪一位老师进行调查,采取的是学生对于高校中每一位教师的总体平均印象及其互动感受。

3.调查方式

本研究面向两岸各地大学生进行问卷发放与访谈,研究者亲身走访了台湾地区排名前四所的高校(台湾大学、清华大学、交通大学及政治大学);大陆地区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及云南大学等地。纸制问卷多数采取一对一(研究者对受访主)的方式发放纸质问卷并对填写此问卷的学生进行简单的交流访谈。其余高校则以电子问卷及Google和问卷星在线问卷通过网络平台(人人网及Face book)发放、回收。问卷前半部分的量表以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后半部分的开放题及访谈内容资料以人工方式测量及统计。

在查找相关文献资料的同时,研究者接触到了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董云川教授所写的文章,并为之所吸引。董教授对大学中的课堂文化、师生互动等精神有其独到新颖的见解。事隔数月后,在笔者通过网络平台(人人网)发放问卷时,认识了云南大学的学生,并在该生热情的帮助下联络上了董云川教授,有幸能采访到这位走遍两岸的育人者。

三、结果

研究者从1334位两岸的大学生身上展开调研工作,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探究,整理出下列十项,来说明当前两岸的各项现况。

1.师生互动总体现状分析

本研究中两岸师生互动关系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各地区结果表示为P=

影响此结果的原因为不同省份地区间存在各自的风俗民情,高等院校间也存在着不同的差异性形成其特有的课堂文化,因此塑造出了繁星点点的师生互动模式。男女性别的不同对师生互动也有影响,不同的生源与教师间的互动也有差异。针对这些差异将在下列列表中探讨分析。

2.各地区师生互动类型

华北地区、华南地区、西南地区及台湾地区呈现的是高影响高接近型师生互动型态,说明这些地区主要是以教师为互动中的主导者,同时学生和教师间呈现紧密的合作关系。

华北、华中两地则呈现,低影响低接近型互动关系,表示互动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主要是由学生负起引导互动的责任,不过师生之间具对立疏远的关系。

西北地区及本次样本抽样数量最大的华东地区则为高影响低接近型,表示在互动过程中以教师为主,由教师指导控制互动得进行,唯师生之间呈现对立疏离的关系。

3.大陆地区师生互动模式

大陆地区目前师生互动现状以高影响低接近型为主,此类型占了大陆地区总体样本的60.06%,其次为高影响高接近型占了26.12%,低影响低接近型占了10.45%,比重最低的是低影响高接近型,仅占了3.37%。内地的师生互动关系呈现影响高,接近低,表示在互动过程中以教师为主,由教师指导控制互动得进行,唯师生之间呈现对立疏离的关系。

4.台湾地区师生互动模式

台湾地区目前师生互动现状以高影响高接近型为主,此类型占了台湾地区总体样本的64.65%,其次是高影响低接近型占了14.65%,低影响低接近型占了14.14%,比重最低的是低影响高接近型,仅占了6.56%。现阶段台湾地区的师生互动关系呈现影响高,接近高,表示在互动过程中主要以教师为主,由教师指导控制互动的进行,不过师生之间仍维持合作且紧密的关系。

5.生源类型师生互动模式

结果显示大陆学生平均得分为94.89,台湾学生平均得分97.98。说明台湾地区整体的师生互动教高于内地。

在不同身分与师生互动差异中可看出,四种身分类型皆为即为显着性差异。主要原因是因为不同的成长背景造就了不同性格的学生和教师,因此,每一位学生在和不同教师相触时皆有所差异,其差异可能受到任课教师所教的课目、教师性格及习惯等的不同,皆对师生互动产生影响。

两岸课堂文化现状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台湾的大学生在与教师合作的紧密程度上相较之下比内地的学生好。造成此差异的原因为何?对此笔者在与我校曾到过台湾大学交流参访3个月的郭兆明教授身上发现了答案。

以相同的科目――教育统计与测量为例,大陆课堂中的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60%。台湾地区恰恰相反,平时成绩占60%~70%。截然不同的比重养成了学生不同的学习习惯。台湾学生更重视课堂表现,加上期末考前惯例的几次小考与复习考,养成了学生一有问题就会实时找老师讨论的好习惯。久而久之培养出了良师益友的师生互动关系。在台湾提倡名主、自由的环境下,客观地为台湾的课堂文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反之过于注重结果的内地教学,容易使学生忽略平时课堂的重要性,尤其是文科生,平常上课出席就算没有认真听讲,期末只要背好书就能高分通过考试。课堂中缺少了师生互动,久而久之容易造成教学质量下降、课堂气氛枯燥、教师一人的独角戏课堂。对于平时表现认真,在期末考却因生病等不可抗拒外力影响,而考差的学生来说,如此“一次定生死”的做法并不恰当。

得分最高为大陆赴台湾留学生,其次为台湾学生、大陆学生及台湾赴大陆留学生。同样身为留学生,两岸的差异却大不同,大陆赴台湾留学生与台湾教师间的互动明显优于台湾赴大陆的学生,根据访谈了解最大的因素在于,台湾对内地的留学生有较为严格的成绩门槛限制,相反内地为台湾学生所开的求学大门更为宽广。同时台湾地区的大学教学模式较为多元,且侧重于平时成绩、老师较看重学生的平时表现。反之内地着重在期末成绩上,期末成绩占60%的比重,相较于台湾的30%~40%明显高出许多。因此,大多数学生较不重视平时表现,把重心放在期末考上,容易忽视课堂中与教师的互动。

内地的授课方式较为严谨,对于思维较开放的台湾学生来说,需要更长的磨合期,才能从宽松磨合成严谨。相反的,成绩优异的陆生,在台湾多元教学下的启发,加上背负着集体荣誉感的使命,他们在台湾课堂上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与师长互动良好且频繁。这点非常值得我们台湾学生学习。

现阶段台湾地区对于内地的留学生大多采取交换制度,交换时间以一学期为限,暑假期间也有暑期交流生及寒假的短期参访团。大陆学生在台湾的学费通常比照外国留学生。到各校访谈期间笔者接触了几位正在台湾交换的留学生,他们大多来至对岸名校,在校成绩名列前茅,在课堂中勇于表达自我、积极发言,与台湾教师及同学间的交流较为频繁。笔者发现他们身上充满着一种使命感,代表着集体的荣誉精神,急于表现自我为祖国争光。此现象通过访谈50多位曾与陆生有接触的台湾学生身上得到印证。研究量表分析结果也符合此论点,大陆赴台湾的留学生在与台湾教师的师生互动关系上名列两岸四种身分之冠。

6.性别差异与师生互动关系

在师生互动关系中,性别上也有差异性。根据表6显示,女生在与教师合作时呈现,高影响高接近型,男生为高影响低接近型。说明不论学生性别,师生互动中的主动方都是教师,为依不同的是,女学生与教师的合作及紧密程度高于男学生。

7.理想的师生互动因素

当代两岸大学生心目中理想的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关系由高至低主要依序为尊重与平等50.97%;了解及同理心22.93%;耐心和沟通18.96%;其它7.14%。

此调查结果符合现代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和谐原则,当我们在面对来于不同地区和背景的人都应该用下列态度去包容及理解,若每一位教师及学生都能拥有这些美德,我相信对于大学的课堂文化不论是在教学方法上或是学法上都将会有很大的突破与进步。理想中的师生关系必须建立在此基础上,这个愿景需要时间来实现更需要教师及学生共同努力完成,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基础,携手创建理想中的课堂文化。

8.师生互动与同侪互动

结果显示高达7成的学生认为,在课堂学习中老师和同学对他们来说是一样重要的,虽然扮演的角色不同但所属地位是相对平等的;大约有两成的学生认为在课堂学习中教师所占的重要性高于同学之间,这类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倾向于教师中心说;只有约9%的受访者偏向学生中心说,在1334位学生中有120位学生表示在课堂教学里,同学间的互动比自己和教师间的互动更为重要。

此分析结果说明我国的教育环境仍然处于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单方面进程。尽管过半数学生选择了一样重要,但若删除此选项绝大多数的人会选“是”。说明现阶段我国的课堂教学缺乏生生之间的讨论与对话,讲台依旧是教师的专场。

9.师生互动现状满意度

此调查是为了解现今大学生对于现阶段的师生互动是否感到满意,根据表9显示有高达8成的学生感到基本满意;非常满意的人数约占10%与不满意的人数仅一人之差。再细分不满意中的学生身分发现,多数的台湾赴大陆留学生对于现状较为不满意,原因是因为对班级缺乏归属感、师生间未能建立良性沟通管道。

10.赴对岸求学意向

高达7成的学生愿意到对岸留学,其主要吸引他们的原因是体验不同文化及生活方式、其次为学校名气和奖学金。

在两岸纷纷对对岸招生的同时,更应该关注留学生的心理状况及适应变化,才能促进两岸学术发展创造双赢之局面。董云川说过教育不管怎么搞,最后,都要回归到“根”。文化就是教育的根。教育从来都离不开文化。而文化一般都涉及传承与创新两个方面。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教育总是在其固有的文化基础上生长起来的。因此,传承古老文化中的精髓是很重要的。

大陆高等院校从1987年开始招收台湾学生,出自同根的我们虽然历经分离与隔阂,近年来在双方的努力及广阔包容的胸怀与内地对台的优惠政策下开展各项交流。研究者在走访两岸各大学时,分别在台湾大学与浙江大学巧遇了两场的大型学术交流研讨会,各地学校由教授带领学生组成的参访团,在台大与浙大展开为期数天的学术交流与文化观光之旅,除了学术上的贡献外也为两岸师生搭起了爱的桥梁。

通过认识因而了解、通过了解化解误会、进一步产生情感。这是身为留学生的我对祖国与母校的心情,很多人常常问我,为什么会到大陆来念书?我的答案是“回家”不需要理由。身为台湾赴大陆念书的留学生,在求学时期受到许多优惠政策,例如:免修政治类课程、与内地生相同的学费及专门设立的奖学金等。

免修政治类课程为台湾留学生避免掉许多可能发生的尴尬问题,毕竟严肃敏感的政治议题,也不是身为学生的我们能轻易改变的。其次与内地生相同的学费,减轻了台湾父母的负担。在台湾大多数家庭都有两个小孩,且年龄不会差距太大,若就读私立学校对于工薪家庭的父母来说,孩子的教育费是一笔甜蜜的负担。内地的学费几乎是台湾的一半,加上政府对台湾留学生提供的奖学金,使台湾留学生基本免除生活与经济上的烦恼。在上述利多的条件下台湾赴大陆留学生与教师间的互动关系得分却是最低,这点值得我们加以反思、改进。

四、结论

现阶段大陆地区的师生互动现状是以教师为主导者,课堂里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和台湾地区相比较下,内地学生与教师的合作程度较低,师生关系的紧密程度不高。当前台湾地区的师生互动模式同样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展开,课堂里仍旧是以教师为中心,与内地的差别在于,台湾学生与教师间的合作程度较高,师生关系紧密。

大陆的课堂缺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力都放在期末成绩上,忽略了学习过程,导致在课堂中教师形成一味的授课与提问,学生被动的吸收与回答问题的消极互动形态。反观台湾地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处模式,若用“亦师亦友”来衡量更偏重于“朋友”。多数的台湾学生都是通勤上下课或在学校附近租屋,有别于内地全日制本科高校生几乎集体住宿的情况。因此,台湾教师除了关注学生在学习上的表现,也会关心学生课后在校外的活动与生活情况。

台湾课堂中教师在称呼学生时,一般来说并不会连名带姓地叫出学生的全名,老师通常只会喊学生的名字,有些关系更好的甚至会直接叫学生的小名,对学生而言这样的称呼更为轻松,相对之下也较亲切。通过这些小细节,也拉近了师生彼此之间的距离。访谈时有大学生告诉我,台湾的大学老师可以接受学生请“失恋假”有的课堂可以带宠物进入,如此人性化的管理,建构出较具亲和力的台湾课堂。

在问卷发放的过程中,有一位内地学生反应问卷中的问题及内容偏袒台湾教师,他的理由是“内地老师根本不可能这样做”。这点我并不同意,因为在我求学的扬州大学教育科学院里,从上到下不论是院长、书记或老师,尤其是我的班主任赵明玉老师对我就像家人一样,师长们给予了我无比的关爱,让身在异乡的我倍感温暖,同学们对我的爱护使我在内地求学的路途上从不孤单。

在研究调查的过程中,我在浙江大学旁听了一堂充满感染力的法语课,这是一堂在下午的公选课,不点名的老师搭配上座无虚席的教室,如果你想旁听,不早点来还必须自己搬凳子找地方坐,由此可见这节课的迷人之处,坐在台下的我不禁开始期待见到这位倍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

上课铃响的前几分钟,一位穿着休闲的年轻讲师走上了讲台,在课堂开始前他问底下的学生说“有没有谁的生日是某月某日?”结果并没有同学是这天生日的,尹老师接着说“那差一天生日的人有吗?”这时有同学举手了!尹老师马上拿出了一块蛋糕送给了举手的同学,他说“你的生日和我只差一天”其实那块蛋糕是尹老师在新开的面包坊买的,他希望和他的学生一起分享。这样的开场白我还是第一次遇到,听学生说尹老师常常带给他们惊喜,在课堂里也会分享自己的人生经验。有时尹老师也会和学生们一起吃饭、到咖啡馆喝饮料、一起谈天说笑。这堂我在浙江大学旁听的法语课,课堂里外师生之间充满着尊重与平等、了解及同理心、耐心和沟通,完全符合当代大学生心目中理想的师生互动因素。

根据调查及访谈结果发现,每个地区都存在着不同的师生互动类型,唯一不同的只是所占比重的差异。我认为没有任何一种师生互动方式,可以绝对地适合所有的学生与教师,任何的方法或多或少都存在其利弊之处,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应取决于“主动方”(师生互动中的主导者)与“被动方”之间的行为模式、背景、时空等各种因素相调和。教师在与学生互动中,需审慎评估与学生互动方式,所存在的利弊得失,避免负面行为对学生可能造成的伤害,用心、真诚地对待学生,本着让学生有所成长、收获的态度,才是师生互动中最重要的。在与教师的互动过程中,学生应从尊师重道的理念上出发,拿捏好与教师交往的距离,怀着礼貌与谦虚的心态与教师建立良性互动,达到亦师亦友的理想境界。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是促使进步的不二法门,我欣赏台湾的教育,它吸取了欧美的课堂精随同时保留了中国传统尊师重道的伦理。我更佩服内地同学的求学精神,一胎化政策之下,多数学生背负着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压力,相对落后台湾的住宿条件、寒冷的气候都是内地学生必须克服的。

面对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教师与同学都应该包容与尊重不同文化,到对岸求学的学生更应该虚心受教,以开阔的心胸接受不同文化,在学习体验中发现新思维,促使自我成长。在生活中遵守学校法规与当地法律,在学业中要主动积极,常与教师和同学讨论问题,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我认为在师生互动中存在着教、学及教学相长的循环链中。“教育与人的关系是微妙且复杂的,很难界定人之所以为人在多大程度上是“教”出来的,而另外的部分是“育”出来的。但有一点毋庸置疑,即人对“活着”的境界追求在起初就有异于其它生命体。人不仅力求“活着”更要力争“体面地活着”。教育作为一总纯粹人道的事业,其价值不仅在于维持个体的生命活动,也在于使个体生活得更有意义、更高尚。而徜徉与这一过程始终的灵魂,正是文化本身。”(董云川2012)。

受董老师的启发我认为不论是教师或学生都应该有着体面的互动,建立一种相互满足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是平等的但必须同时也是合乎伦理的。尊师重道是我中华的传统美德思想,不论是内地或台湾都应该在平等的角度下找到其立足点,而不是一味的。两岸的教师将教学的舞台还给学生后化身成为台下的观众为其掌声或是成为幕后的导演为其指引。

董老师说“教师应当保有开放、理性的心态,在情感上尽心、尽责地对待学生。”不论生源来至何处,学生的身分都不该是造成师生不良互动的导火线,每个个体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因此,教师除了因材施教外在与学生的相处上更应该懂得倾听。而学生在面对不同的教师时也必须拿出礼貌用积极的态度虚心求教,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管道,唯有如此才能够酿出芬芳的课堂文化气息。

此外,在教育话题方面,大陆倾向于宏观的议题而台湾则偏向于微观的课题,宏观与微观皆有利弊,若两者能恰当融合、相辅相成,其结果必然是你我所乐见的。

两岸文化本是同根,长久的分离加上台湾海峡的阻隔,切断了我们了解彼此的机会,而有时误解往往来自于不了解,我们从不缺乏相通,缺乏的仅仅是沟通。

最后,再次感谢在求学路上曾经帮助过我的人,谢谢那些抽空参与此研究的大学生们。

参考文献:

[1]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2]董云川.找回大学精神[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3]张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4]水延凯.社会调查案例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大学课堂范文第9篇

关键词:建构主义;大学;和谐课堂

和,《说文》中解为相应也;谐,《尔雅》解为和也。和谐即指各组成部分相互协调地联系在一起。

那么和谐课堂则可理解为在一种和谐的教学模式下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而推之和谐的教学模式则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和谐的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一种和谐的稳定结构形式。所谓的教学活动进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过程"。现代化教学中,除了包含传统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学生、教材这三个要素外还要运用多种教学媒体,所以相应增加了"媒体"这个要素。这四个要素在教学过程中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关地简单组合在一起,而是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和谐的课堂就应该是在教学活动中,力求使教学过程四要素之间始终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的状态,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在建构主义理论中,强调学习环境要包含四大属性或四大要素即"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其中所指的"情境"要素是由教师提供创设的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可以通过实验、独立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来展开他们的学习;那么"协作"与"会话"则指的是教师与学生二者之间就课堂内容(教材)的交流与互动,同时可以配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加以辅助;教师通过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后,起到了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使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同时培养了他们对知识的自我探究能力。如果做到将建构主义理论中的四个要素与教学模式中的四个要素融会贯通,那么就能够达到和谐课堂的目的。

1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与中小学生相比,大学生变的更为独立,可以称得上是有潜力的、有人格的、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而且大学生智力发展达到高峰,一般都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增强。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这些基本特征,然后在教学设计中运用正确的教学理念,依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规划、安排和决策,以便创设出有利于学生和谐学习的情境。

根据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任何学习过程都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主动根据先前的认知结构,注意有选择性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所学事物的意义。因此学生成了课堂上学习的中心,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这就要求教师成为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再传统意义上的简单的知识"传授者、灌输者",这也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思想,并且充分把握教学中涉及的知识与技能的广度与深度,实时根据课堂情景进行调整,灵活的实施自己的课前备课和计划。同时在课程目标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就我们的医学电子仪器课程来说应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物理现象开始切入,密切联系医院里使用仪器进行诊断的实际情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对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身边的事物联想到课程的内容,体现出学习的知识内容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的和谐统一。但是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接受的中学教育各异,成长环境各异,因此形成了不同的学习风格、个性和学习效率,教师就要及时让学生知晓并领会自己的教学意图、课程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并向学生提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给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和分析有关的信息资料,对所学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要表现出对学生完全的信任和关注,综合运用听觉的、视觉的、和实用的教学技巧,进行适时的引导让学生善于把当前学习内容尽量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思考,才能使不同层次、不同风格的学生都能够和谐地在课堂内学习到相应的知识与技能,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医学电子仪器课程是以课堂教学和实验室实践两种教学为主的教学形式,课程本身的工程性很强,因此,要求学生操作,调试和测试的能力较高。在进行实验室实践时教师相当于给了学生真实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任务进行学习,并让学生拥有学习过程的主动权,当然倡导学生拥有学习过程的主动权并非意味着他们的任何学习活动都是有效的,正确的,当他们遇到问题或偏离方向时应给予有效的援助和支持,教师的作用不是提供答案,而是提供示范、辅导和咨询;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而且他们之间可以互相交换想法,通过并进行各种合作学习,最终协商趋向一致,达到和谐学习的效果,并最终达到意义建构的目的。这正符合了建构主义理论中提出的教学环境的设计,为学生提供有援的学习环境,同时也使自己的教学过程达成和谐统一。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不管是教师对"情境"的设计,还是与学生的"协作"与"对话",如果能做到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深刻理解,并灵活运用的话,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就会在一个和谐的过程中进行。在这样的和谐课堂中,不仅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着有效、积极的双向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同样存在良好有序的多向互动。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与自然、轻松的对话中,学生们的求知欲望得到很好的激发与满足,特别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2教材与媒体的和谐运用

按照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仅仅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按照该理论的指导进行课程教学,自然而然的就会使课堂达到和谐的效果。

目前我校为生物工程系本科生开设的医学电子课程中有许多医学知识和电子技术交叉融合的实际应用,经过该课程的学习后,学生应该通过典型电路的实际设计应用,及具体功能的实现,对电子线路在医疗仪器中的作用形成初步的认识,并举一反三,能够分析和设计类似设备的电子线路。该教材的内容中涉及有载流子的运动,电磁能量的变化,信号的传递等相对抽象的概念和过程,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这些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讲解清楚的抽象的理论或难以进行教学操作的内容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现,使教学过程实现由难化易,由繁化简,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对概念、原理等的理解,从而使学生有效地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

与传统的教学环境相比,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就在于可以将一些看不见的东西通过形象化的仿真和模拟来展现,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形象直观的学习环境,降低了理解的难度,有利于学生转换思维方式,进行主动探索,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他们善思乐学,达到了和谐课堂的目的,并且扩大了教材在课堂教学上的容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总之,构建和谐的大学课堂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够按照建构主义理论观,实现自己对于课堂角色的转换,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

参考文献

[1]高文.建构主义的教学特征[J].外国教育资料,1991,(1).

大学课堂范文第10篇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脑容易疲劳。如果能适当动用教学幽默,不时给人以轻松愉快的笑,则能保持大脑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减轻疲劳,振奋精神,增强学习兴趣,这对集中注意、接受信息是大有裨益的,实验还标明,学生对含有幽默色彩的内容记忆得最深刻。肯尼思•T汉林说:“一些例证说明,幽默并不能影响直接认识的获得,甚至在几个星期之后,学生从讲授时所动用的幽默中却有意识地记住了更多的概念。”同时,教学幽默也是教师聪明才智的显现,具有很强的创造性,创造性的交流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积极、乐观、上进的人格塑造和幽默感的培养。在分析孙犁的作品《荷花淀》末尾时,我提问道:“水生为什么要去打捞一盒饼干,他真的那样好吃吗?”学生们听了问题先是一笑,随即几名学生谈到了自己的思考,我趁机引导道“:这群战士是多么憨厚、纯朴啊,他们对家人的爱不是甜言蜜语浮夸,而是用行动默默无闻的付出。同学们,你们身边有这样的真情在吗?”大学课堂如果能以幽默为契机让学生接受更多人文精神的洗礼和人格的熏陶,这才是真正灵魂深处的教育。

二、幽默是“处变不惊”的智慧

一次课堂演讲,学生演讲的内容引起台下“听众”的颇多争议,场面开始混乱,此时我微笑着对学生们说:“请各位‘记者’注意,现在还没到采访时间!如果这位同学的演讲深深吸引住了你,请在课后交流。”哄笑一声后,课堂迅速安静下来。教学幽默是老师思想气质、才学、视野和灵感的结晶。它犹如一根神奇的魔棒,常能使语言于瞬间闪烁出耀眼多彩的火花。

三、幽默是格调高雅的课堂艺术

大学教育是高等教育,一方面教学内容应有一定的思想性和深刻的教育价值,另一方面教学中也应采用生动有趣的表现形式。教学艺术是“庄”与“谐”的统一,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以庄为基准,寓庄于谐,谐为庄服务,力求做到“善为言笑,然合乎大道。”鲁迅先生在讲《中国小说史略》时,说有一种“讹兽”,人吃了就要说谎话。这时,他很自然地插上一段问路故事。说是在十里洋场的旧上海,有人走到三岔路口向人问路,谁知甲说向东,乙说向西,丙说向南,三个人回答了三个方面,令人啼笑皆非。随后鲁迅先生讲:“大约他们都食过讹兽吧!”他的这一幽默,引起哄堂大笑。学生在笑声中,加深了对“讹兽”的理解和对旧中国恶劣社会现象的认识。幽默使用的频率与时机,是由教学内容的需要所决定的。当教学内容包含有幽默的素材或可以进行幽默的创造时,才可抓住时机,适时运用,以推进教学的步伐。不能为逗乐而幽默,更不可流于插科打诨式的滑稽,甚至讽刺讥诮。幽默不是油腔滑调,也非嘲笑或讽刺,浮躁难以幽默,装腔作势难以幽默,钻牛角难以幽默,捉襟见肘难以幽默,迟钝笨拙难以幽默。只有平等待人,游刃有余、超脱从容,聪明透彻才能幽默。教学幽默是浪花,不是流水。过多过滥,会喧宾夺主,冲淡教学主题,影响教学的进程。

上一篇:小学英语课堂游戏范文 下一篇:高效课堂小学数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