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读书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02 09:34:53

大学读书计划

大学读书计划范文第1篇

一、调查结果及分析

1.大学生课外时间安排

按照由高到低顺序,大学生课外时间分别用于课外阅读(40.0%)、其他(29.2%)、体育活动(21.2%)、网上冲浪(17.0%)、观看影视(10.3%)、(8.1%)。从统计数据来看,多数大学生把课外时间用于课外阅读、体育锻炼等有益的活动。在调查中29.2%的学生把课外时间用于“其他”,根据走访座谈的情况,这部分学生多数是利用课外时间兼职家教、打零工。

调查结果显示:本科学生和专科学生把课外时间用于“课外阅读”的比例基本相当,本科39.5%,专科41.4%。不同年级的学生把课外时间用于“课外阅读”的比例有明显区别,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学生分别为43.0%、42.6%、41.7%、20.0%。年级越高,课外时间用于阅读比例越少。但是考虑到四年级学生正处于毕业论文(设计)阶段,每周集中上课时数比较少,拥有更多的课外时间,虽然用于课外读书的时间比例不足低年级学生的一半,但用于课外读书的时间并不少(本文第四部分有相关讨论)。可以理解,毕业年级的学生面临就业、升学,确实有更多的事情需要时间。

2.大学生读书兴趣

大学生课外自主时间用于读书课外阅读,无疑是很正常、也很令人高兴的事情。大学生喜欢读什么书呢?粗略看来,文学类占45.7%、外语计算机类占13.6%、专业辅导类占9.9%、其他类37.5占%。我们所考虑到的专业辅导类和外语计算机类,属于课堂学习或等级考试的需要,文学类则属于理工类专业学生拓宽知识面、构建更完整的知识结构的。37.5%的学生选择“其他类”,到底喜欢哪类读物呢?在另外一个调查项目中有更详细的反映:传记类38.8%;言情类27.9%、网络小说25.7%、科幻类24.5%、动漫类20.7%、武侠类18.8%;体育类14.6%;学术类23.4%;其他类29.4%。通过走访座谈,29.4%的“其他类”包括文摘类、就业指导丛书和消遣类杂志。大学生的读书种类呈多样化,“博览群书”成为学生的一种趋向。

3.大学生的读书动机

关于课外读书的动机,65.2%的大学生认为课外阅读是为了拓展知识,32.4%是为了陶冶情操,指导实践占9.7%,而为了提高考分的仅占2.2%。这说明在课外阅读中,人们的功利意识并不是太强,并不是单纯的为了提高考分、拿学分,而是为了自身发展和提高自己的素质。课外阅读可以调节枯燥、机械的专业学习,获取专业以外的知识,从这一点上,容易理解为什么文学类、传记类读物更受理工类大学生的欢迎。从大学生的阅读动机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课外阅读已经成为大学生提高自我修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已经成为大学生全面发展自己的最重要的方式。专业学习固然很重要,但是若没有课外阅读的调节和补充,不仅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将变得枯燥乏味,而且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也将受到影响。

4.读书时间投入情况

一般讲,在社会舆论和用人单位的角度来看,全日制学历和函授、业余同等学历相比较,前者含金量更高。全日制高等教育和函授、业余等成人高等教育的主要课程并无明显差异,两者的差别在于课外阅读数量及时间投入,甚至可以认为,课外阅读数量及时间投入的多少,反映接受大学文化熏陶的程度。当代大学生平均每周多少时间用于读课外书呢?调查结果显示:1小时以下占9.4%,1-3小时占33.1%,3-7小时占32.8%,7-14小时占19.5%,14小时以上占6.1%。

为了考查不同年级的学生课外读书时间投入情况。我们对五个不同年级专业进行了比较后发现在校大学生课外时间用于阅读的数量,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基本呈上升趋势。在另外题为“您认为今后大学生的读书时间将有什么样的变化?”的调查中,41.0%的调查对象认为会“越来越少”,36.0%“越来越多”,23.5%认为“与过去变化不大”。显然,大学生目前在课外阅读上投入的时间并不多。虽然本次调查结果和其它同类调查相比,本院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投入的时间稍多一些,但是如果任其自然发展,将来也很难有更多投入。这是应该引起我们警惕的信号。

5.读书的数量与质量

调查统计结果中,54.3%的学生表示个人读书的数量比较少,40.0%的学生表示个人读书的数量正常,其余5.7%的学生认为自己课外读书数量比较多。只有不足50%的学生对自己读书的数量感到满意,那么大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又如何呢?

调查显示:22.9%的大学生没有读书计划,61.7%的大学生虽然有读书计划,但往往执行情况不好。只有15.3%的大学生能够做到有计划而且执行较好。整体上大学生课外读书是一种无计划或有计划执行不利的状态,反映出课外阅读的随意性。

在课外阅读的随意性背景下,大学生是如何选择图书来阅读的呢?49.7%的学生是出于要增长某方面的知识来选择阅读,这部分学生应该是一种有目的、有选择进行阅读。但是42.5%的学生是根据书的知名度、34.5%的学生是由于“偶尔翻到,感觉不错”、20.5%的学生是出于对作者的崇拜和尊敬来选择阅读,这三种选择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与“22.9%的大学生没有读书计划,61.7%的大学生有读书计划但往往执行情况不好”是相符合的。

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与效果,特意以“你读书做笔记吗?”为题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74.3%的大学生偶尔做笔记,15.8%的大学生从来不做笔记。只有10.8%的大学生表示经常做笔记。读书时间不多,读书选择上有一定随意性,读书很少做笔记,读书质量不会太高。

6.大学生读书的来源

在题为“您所看的书的主要来源――”的调查中,54.1%的学生是图书馆借阅,35.6%从同学或朋友处借,23.9%自己购买,11.3%从网上看,7.1%是家里藏书,另有3.7%是其它来源。

学生课外阅读图书只有54.1%来自于图书馆,这反映两个问题:首先是高等学校随近十年来的不断扩招,生均藏书数量不足;其次大学生“博览群书”,读书种类呈多样化,图书馆藏书类型与学生阅读口味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

大学生读书的另外两个重要来源是从同学或朋友处借、自己购买,实际上这可以归结为一个渠道――读书者自己购买。那么大学生个人能有多少藏书(教材除外)呢?调查结果为:藏书10本以下43.0%,藏书11-50本44.2%,藏书51-100本11.3%。87.2%的大学生藏书超过50本。

二、对策与建议

1.完善管理制度 督促大学生多读书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教学培养方案中规定必修课程学时数量少了,学生自主时间多了,调查结果却反映学生用于课外读书学习的时间并不多,而且41%的学生认为读书时间将越来越少。从教学管理角度讲,应结合选修课,在尊重学生兴趣、保证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建议以“提交读书计划――教师推荐书目――学生阅读――提交读书笔记――教师评阅――取得选修学分”的模式,督促大学生多读书,同时提高读书效果。

2.举行专题活动 引导学生读好书

大学生的读书种类呈多样化,应该是好事情。但大学生读书种类并不理想,言情、武侠、动漫及消遣类占有较大的比例,这类图书大多属于快餐类读物,文化含量相对较低,对构建完整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并无实质性帮助。通过举行专题读书活动,正面引导学生选择文化含量更高的书目阅读,无疑是帮助大学生提高素质的有效途径。

3.拓宽图书来源 提供读书方便

学校图书资源不足,大学生个人购买图书数量也很有限,拓宽图书来源是当务之急。在不增加财力投入的情况下,拓宽图书来源渠道确实有困难,但这种设想绝非死胡同。可以考虑以学生社团、读书会等形式,学生携带自己的藏书入会成为会员,成立临时小型图书馆。学校为这种小图书馆提供藏书场地和管理上的支持,不仅是对学校图书馆的补充,拓宽图书来源,也便于营造读书氛围,为学生读书提供方便。

大学读书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阅读现状;统计分析

阅读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品质。毋庸置疑,阅读,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读书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大学生拥有更多的资源可以利用,他们不必再拘泥于教科书之间,有更多的时间来阅读其他的书籍。

然而,随着电子信息技术、通信水平的发展,互联网等媒介涌入大学,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书籍,成为大学生业余时间消遣娱乐的主要工具。电影、游戏更是由于其立体生动的形式被多数大学生接受,甚至有部分学生沉迷网络。电子书作为一种新的阅读形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由于其方便、更新速度快、价格相对较低等优点,在学生阅读群中独树一帜。然而,网络信息庞杂,很容易产生内涵较肤浅的快餐文化,混淆视听,对大学生思想、生活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那么,变化了的社会环境究竟对大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有什么影响?传统的阅读习惯有没有消亡的趋势?本次调查运用社会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多领域知识,在南北两所高校调查了21个专业的200名学生,并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结合spss软件,对各项数据进行整理及分析。结果显示:总体上,当代大学生在阅读内容、目的、媒介等方面均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大多持积极态度,几乎都热爱读书,但存在着阅读计划不合理、阅读时间少等问题。具体来说:

现状一:阅读内容多样化,依旧推崇经典

调查结果表明,如今大学生读书内容逐渐趋于多样化,不再拘泥于专业或专业相关内容,知识范围的拓展适应了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为新时代多样化的知识储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阅读面扩大的同时,不变的是东西方经典小说、散文集仍旧是大学生的最爱。其中西方作品《飘》、《小王子》、《傲慢与偏见》与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最为学生所喜爱。

现状二:专业特征明显

专业差异较明显,理科生更偏爱逻辑性较强的小说,而文科生偏爱哲学性的散文等。有少数学生将专业型书籍视为自己最爱的图书,其中男生居多。例如生命与环境科学院的学生会将《有机化学》等专业性较强的书目列入最爱图书中,而法学院学生则会选择《现代西方法理学》等。

现状三:很多同学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但是在行动上却相差甚远

调查显示,几乎所有的同学都热爱读书,但这种积极的态度在读书时间和读书量上却没有体现,也有超过2/3的同学没有制定学习计划。

现状四:在读书时间、阅读量方面呈两极分化趋势

调查显示,在每周花在读书时间方面,大学生明显呈两极分化,读书时间不足3小时与超过10小时的各占1/3左右;打算一年读书少于6本的与多于24本的也各占30%左右。读书方面的两级分化也从侧面体现出对知识追求程度的两极分化。

现状五:公共图书资源的利用率低

通过调查发现,有超过一半的大学生几乎没有去过院系资料室,而近1/5的人没有从图书馆借阅过书籍。这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资料室不完善、图书馆的书籍质量不高、学校及社会对读书的宣传力度不够等客观因素。

针对以上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1.学校及有关方面应增加对读书活动和社团的投入,支持各种读书讲座、读书报告会的举办。同时,大学应该加强硬件设施,比如校图书馆的建设、院系资料室的完善,为学生提高良好的阅读条件和环境。

2.当代大学生肩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提高自身素质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所以不能忽视阅读对于个人品质提高及知识储备的重要作用,应该了解阅读的重要性并付之行动。大学生应该明确读书目的,制定合理的读书计划,在博览群书的同时,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用心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书籍,在阅读中获得最大的收益。

总而言之,读书可开阔眼界,可增长见识,可陶冶情操,可升华思想。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预备力量,肩负时代和社会赋予的历史使命,在培养能力的同时更应该多读书,从而掌握知识,增强知识储备。

参考文献:

[1]张必隐.阅读心理学(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戴维・波普诺.李强译.社会学(第十一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贾俊平.统计与统计数据、数值型数据的整理与展示[Z].统计学(第二版),2006.

大学读书计划范文第3篇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于大学生来说,旅游已经成为一种颇为流行的开阔视野的方式,然而,读万卷书反而变得不易。如今,有了来自网络上游戏、电影、追剧等的诱惑,或者面对更加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读书时间一再被压缩,经调查发现41%的大学生看电视电影来消遣自己的空闲时间,其次是课外阅读占18%,相对来说同学们花费在电视剧电影的时间比较长,占据一天的时间也比较多。阅读虽然排在第二,但却是看电视电影的三分之一,可见大学生对阅读的重视程度正在一步一步地减弱。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大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欠缺,自制力不强。大学生进入大学时代,在时间自主管理的情况,伴随着网络日新月异的发展和休闲娱乐活动的多样化,使得大学生们不再满足象牙塔里单调的读书生活,他们的业余时间被各种娱乐活动所占据。如今的娱乐形式越来越多元化,如网上聊天、网络游戏、KTV、电影、旅游等等。除此之外,大学校园中的人际交往也日益丰富,男女朋友、各种老乡会、学生社团活动层出不穷,这让刚刚从高压式应试教育禁锢中挣脱出来的大学生们眼前一亮,不知不觉陶醉其间、乐此不疲,如此一来,阅读时间更为大大减少。即使读书的人群中读书类型多样,更多的学生选择休闲娱乐性的图书,而很少去阅读中外名著等。

2、就业形势研究,大学生读书目的多于现实。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激烈的就业竞争使大学生读书目的越来越实际。他们是从高考的千军万马中冲杀出来的,已经习惯了考什么学什么,因而他们在读书之前总是先考虑这本书对自己是否实用,显得十分急功近利,这也和现阶段的就业形势密切相关,例如很多招聘单位青睐那些拥有英语四六证书或者会计师证书的人,这就无形中加大了学生的压力,迫使大学生为了与招聘单位要求相符而读书,这无疑增强了学生读书的功利性。

3、大学生没有读书计划,阅读意识薄弱。调查显示,3%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有自己的读书计划并且能够严格执行,另外的30%被调查者虽有读书计划但执行要打折扣,而高达67%的被调查者没有读书计划,他们称遇到什么好书就看。然而,没有任何计划的阅读会使得外界因素的干扰力大大增强,即使遇到了自己觉得还不错的书想去阅读,但恰有另外的事情要占时间,可能这样的读者会在第一时间放下手中的书而投身到其他事情当中去,等事情忙完后,想去阅读那本书的欲望也就大大减弱了,有的可能已经彻底忘了。

书籍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食粮,阅读在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生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读什么书,读多少书,怎样读书,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现在大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以及中国历史的陌生,让我们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遇到了巨大的挑战,书籍很好地记录了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中国变化,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书籍的阅读是提高大学生文学素养的关键。那么如何提高大学生阅读意识,让阅读成为“日常便饭”?

1、调查数据分析显示,在主观意识上,大学生普遍认为阅读对于自身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提高自身素养。然而,在客观行动上,真正能将阅读落到实处的却是少数。绝大多数人主观上想去阅读,甚至于为自己制定读书计划,但在计划的执行上却是大打折扣。究其原因,主要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丰富多彩的课外娱乐活动占据了在校生原本可以用以阅读的时间,相较于这些课外娱乐活动,阅读显得有略微无趣,以至于当前在校生的阅读现状日益不乐观。因而,要有效改善在校生的阅读现状,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在校生的阅读意识着手,让其具有更强的主观阅读意念,从而更好地指引自身的客观行动。

2、学校帮助在校生创造更佳的阅读环境,辅助改善阅读现状。在调查中也发现,有部分大学生认为学校可以提供适当的帮助以创造更佳的阅读环境和阅读条件,其中主要包括:(1)在学校范围内开展优秀书籍展览;(2)在教学楼内设立阅览室;(3)加快图书馆内部书籍的更新速率;(4)定期推荐适宜的书籍;(5)开设阅读课程等等。对于绝大多数读者而言,都希望能有一个相对安静的阅读环境,但是在图书馆日益成为在校生的自习之处后,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在图书馆进行阅读的同学带来了影响,故可以设立仅供阅读使用的教室,为喜好在安静环境下阅读的在校生提供优良的阅读环境。

3、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书籍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喜爱,调查显示,大学生选择电子书等电子资源来阅读最主要的两个原因是,获取便利和随时随地阅读。有33%被调查者觉得获取便利,50%觉得能随时随地阅读,只有1%认为可以看到绝版或海外书籍,4%觉得比纸质书便宜,还有7%认为节省存储空间。特别是选择随时随地阅读这个原因的人数占了一半,这也反映了电子科技技术所带来的便利。随时随地阅读,既节省时间也不浪费资源,生活节奏加快也使很多人在各方面都希望节省时间,电子资源正好满足了人们的这个需求,所以显而易见它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宠儿”。所以也利用电子平台,激发大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意识。当然纸质书以它可被保存下留作纪念,让人觉得充实,更有真实感的特性受到了大学生的喜爱。调查显示,选择纸质书的大学生的原因13%为了保护视力,9%认为有收藏价值,9%认为便于批注,5%觉得电子书满足不了需求。社会总在进步,对于传统,我们需要辨证的对待,就像传统的纸质阅读方式,它拥有着电子书没有的优点,它依旧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大学读书计划范文第4篇

此次学习规划的重点放在软件学习和景观专业课学习以及读书计划的制定上。软件学习的目标是提高软件制图水平,大三结束时能讲流利简单的操作软件制图,能用软件进行制图和设计,同时为技能考试和以后的工作做准备,争取拿到技能考试资格证。专业课学习紧跟老师进度,适当超前,做到不留问题,真正学懂专业课,为以后工作做准备。读书方面,有计划的读书,锻炼自己的思维深度。

具体措施如下:

一、软件学习。软件学习贯穿整个大学生活,将来工作中也很重要。软件学习贵在坚持,每天进步一点点,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总会提高软件制图水平。

⑴、学会积累复习,每天学习一些内容,隔天复习一次,一周复习一次,月末复习一次,没记住的内容反复复习。

⑵、每天背诵两句话,内容随意。一周复习一次,一个月的最后一周复习。同时努力提高英语口语能力,一周与同学练习口语一次。

⑶、每周用软件完成一幅作品,然后对照原图,查漏补缺,发现不足。周六周日晚上为作图时间。

以上计划,如遇突发事件,如紧急作业等,可延期完成。期末考试时计划停止。总体计划每天需花一小时时间学习软件,我相信,我有这个毅力坚持下去。

二、景观专业课学习。

⑴跟着老师进度学习,提前预习。不懂的地方及时解决,学习过程中不留问题。

⑵十二月份考技能考试证。

⑶每周复习一次本周学过的内容,每月末复习本月学习内容。循环复习。

⑷定期总结,发现学习中的不足,及时查漏补缺。

三、读书

⑴每周读书时间不少于五小时,每天抽出一小时读书。

⑵读书内容从文学方向向专业方向转变。开始读有关景观设计以及经济方面的书籍。多读些设计大师作品。

⑶读过的书及时总结,自己的见解形成文字,提高自己的文字表述能力。

大学读书计划范文第5篇

摘 要:通过对滨州学院大学生阅读情况的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了解和掌握大学生阅读时间和数量、阅读目的和内容、阅读计划、阅读方式和场所、影响阅读的障碍、读书日和读书月活动、对图书馆资源的使用情况,文章提出了对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意见和建议。

中图分类号:G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6)06-0051-03

1 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处于阅读的黄金时期,让他们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并做到好读书、读好书是图书馆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随着滨州学院本科院校建设的不断深入和成熟,图书馆也应在服务广大师生的学习和科研方面进一步提高水平和质量。目前,全国众多高校图书馆都在不断探索阅读推广的新内容和新形式。本次调查也是为优化和改进滨州学院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而进行的,旨在为图书馆更有针对性的推广阅读提供基本依据。

2 调查对象、内容和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通过纸质问卷和随机访谈形式进行。调查问卷的发放地点为学生相对集中的图书馆、各系院自习室和宿舍,形式为随机发放,对象为滨州学院各系院各专业部分学生。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490份,有效问卷470份,有效率约96%。被调查的学生中,男生为271人,女生为199人;本科生300人,专科生170人;文史类学生161人,理工类学生309人。调查内容主要包括阅读时间和数量、阅读目的和内容、阅读计划、阅读方式和场所、影响阅读的障碍、读书日和读书月活动、对图书馆资源的使用情况、对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意见和建议等。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阅读时间和数量

阅读时间和数量最能直观反映大学生阅读情况。调查分别以天和月为考量单位,“平均每天阅读的时间”一项中,选择1~2小时的居首位,占44.89%;“平均一个月阅读的数量”中选择1~2本的最多,占59.57%。新华网与亚马逊中国2015全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读者读书量10本以上的占48.22%,但同时报告中显示90后年龄层读者的阅读中教材教辅为首选。考虑到在校大学生绝大部分为90后,扣除教材数量,每年阅读量也不容乐观。更值得注意的是,有超过1/3的学生平均每天阅读时间不足一小时,接近1/5的人平均一个月一本书都不看(见图1、图2)。这说明部分大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有待提高,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2 阅读目的和内容

在大学生阅读目的调查中,居首位的是以提升个人知识素养为目的,占45.11%,排在第二位的备考和第三位的娱乐、休闲分别占26.38%和25.96%(见表1)。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学生在上学期间就开始做各种就业备考准备,尤其是考研、考公务员、考事业编成为很多学生努力的方向,这些学生的阅读应试性特征比较明显,尤其是在大三、大四阶段。大学期间课余时间相对充裕,学生有较多自主支配时间,以娱乐休闲为主的阅读也是其主要选项。

大学生阅读内容的调查显示,文学书籍如小说散文等选择人数最多,有216人;其次为动漫、娱乐休闲类书籍(108人)和技能、考试辅导等应用性强的书籍(87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社科类书籍(77人)和经典书籍,如古代文章与名著等(57人)(见图3)。社科类书籍和经典类书籍阅读需要较深的思考和理解,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着重要作用,但此类书籍在大学生的阅读内容中并不占主要,图书馆在这方面应该做更多导读工作。

图3 阅读内容(多选)

3.3 阅读计划

阅读计划方面的调查显示,71.48%的学生有阅读计划,但其中只有35.74%的学生能按计划实施;

18.3%的学生表示没有阅读计划,但今后会考虑;有10.21%的学生没有阅读计划,也不喜欢阅读(见图4)。整体来看,绝大多数学生的阅读态度是积极的,有阅读渴望的。大学生的自我支配时间虽多,但相比阅读,大学生更愿意将时间安排到社团活动、社会实践、体育运动或是勤工助学等方面。在促进大学生阅读方面,除了大学生自身应提高时间管理能力外,从学校制度方面对学生阅读提出指标性要求也不失为一个有益尝试。

图4 阅读计划

在阅读计划的调查中还发现,理工类学生“有,并且能做到”的占37.22%,而文史类学生占32.92%。通常认为,文史类学生比理工类学生课外作业要少得多,课余时间会比理工类学生充裕,会有更多时间去实施阅读计划。而实际情况是理工类学生实施阅读计划的人数更多,这表明理工类学生的执行力要好于文史类学生,文史类学生在自我管理能力上需要提高。

3.4 阅读方式和阅读场所

在阅读方式的选择上,有40.43%的学生倾向于纸质书刊,可见传统的阅读方式仍然在大学生中占有很大比例,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更喜欢阅读纸质书籍时带来的阅读体验。同属于网络阅读的手机网上阅读和电脑网上阅读比例占到36.17%,说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达,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倾向于方便快捷的网络阅读,加之手机功能的不断升级,使得更加便捷的手机网上阅读的比例高于电脑网上阅读(见图5)。大学生处于互联网使用的最前沿,喜欢并乐于尝试时尚、潮流的阅读方式,高校图书馆应尽快适应形势,在数字资源的购买、活动的宣传推广及服务上革新方式方法。

图5 阅读方式

阅读场所分布较为均匀,36.17%的学生选择宿舍,25.32%的学生选择图书馆,22.98%的学生选择教学楼自习室,还有15.53%的学生选择校园安静的地方(见图6)。

图6 阅读场所

访谈中发现,很多学生选择

宿舍是迫不得已,因为图书馆自习座位少,时常发生争抢现象。在宿舍阅读则更为方便,免去找座位的烦恼,但大学生也坦承宿舍的阅读效果最差,时常被其他事或人干扰,这就对图书馆硬件设施的服务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

3.5 影响阅读的障碍

在此项调查中,选择上网(聊天、玩游戏、看影视作品等)的最多,有201人。访谈中发现,女生上网以看影视作品、聊天、购物居多,男生上网则以玩网络游戏居多。排在第二位的是不知道该读什么(130人),这说明专业课教师和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导读方面还需要做更多工作。因参加各类校园文化活动而影响阅读的人数排第三位(129人),学校每年涉及学生工作的多个部门都有诸多活动,不少主题是相似的,只是主办方不同,这就造成了学生精力的浪费。还有一些是时间上的冲突,有的月份竟有百余项大大小小的活动,不仅影响活动的质量,还影响了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有102人选择没有读书的习惯或不喜欢阅读课外书(见表2)。

经调查,有63.40%的学生知道“世界读书日”是4月23日,多于1/3的学生不知道。滨州学院图书馆组织的读书月或读书日活动,仅有32.34%的学生参加过,67.66%的学生表示从没有参加过。这说明图书馆的活动内容缺乏吸引力,需要创新,图书馆的活动宣传推广方面也有待改进。

在图书馆活动知晓途径方面,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班级通知(182人)、宣传海报(155人)、校园广播(126人),通过学校相关宣传网页获知的学生很少,仅36人(见表3)。这表明目前图书馆活动的宣传载体仍以传统方式为主,需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网络加大宣传力度。

3.7 大学生对图书馆资源的使用情况

3.7.1 图书馆资源对学生阅读需求的满足程度。调查结果显示,有60.43%的学生选择基本满足,选择完全能满足的占32.34%,不能满足的占7.23%。其中传统阅读和网络、数字阅读分别有74.47%、76.17%的学生选择能满足阅读需求。由此可见,目前滨州学院图书馆资源还是可以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阅读需求的。

3.7.2 到馆频率。几乎每天都到图书馆的占13.19%,两到三天一次的占30.85%,一周一次的占31.28%,一周以上一次的占24.68%(见图7)。访谈中也了解到到馆

图7 到馆频率

频率比较高的是高年级备考学生,低年级的到馆频率相对较低。

3.7.3 移动图书馆的使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有74.25%的学生知道移动图书馆,但只有27.02%在使用,还不到一半,不知道有移动图书馆的占25.74%(见图8)。访谈发现,之所以有很多学生知道但没有使用移动图书馆,一是不知道怎么用,二是更习惯看纸质资料。

图8 移动图书馆使用情况

3.8 对图书馆阅读推广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此次问卷调查与分析,笔者认为滨州学院图书馆在以下四个方面有待改进:①宣传推广方面。加大宣传各类读书日和读书月活动力度,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如增加阅读宣传网页、微信公众号等,进一步推广移动图书馆。②图书采编方面。增加图书数量,丰富图书种类,尤其增加医学类、体育类等专业书籍,增加移动图书馆的数字资源。③读者服务方面的问题和建议。增加读者可借册数,适当延长借阅时间。④基础硬件设施方面。增加自修室座位,改善照明和空调设施。

4 结语

大学生思维活跃、兴趣广泛但缺乏分辨和自控能力以及阅读情绪化、价值观取向模糊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阅读效果。加之一部分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缺乏兴趣和计划性,在阅读中比较被动,需要学校各相关部门在制度措施以及行为引导上通力合作。阅读推广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图书馆在推动大学生阅读方面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图解2015全民阅读数据调查:浅阅读成趋势[EB/OL].[2015-04-23].http:///video/sjxw/2015-04/23/c_1115059238. htm.

[2] 周曙光.新乡学院大学生阅读现状调查分析[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39-142.

[3] 岳修志.当代大学生阅读问卷调查分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4):81-85.

[4] 孙玲玲,布莉华,姜新.基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阅读推广新模式[J].图书馆研究,2013(5):66-69.

大学读书计划范文第6篇

关键词 香港地区 读书会 少儿 高校 民间

分类号 G252.17

DOI

10.16603/j. issn 1002-1027.2015.06.009

读书会是阅读推广的主要活动形式之一。香港的公共图书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举办青少年和儿童的读书会,香港的大学读书会大多从2000年之后开始举办。虽然香港地区读书会的历史不长,但卓有成效。下面从儿童与青少年读书会、高校读书会、民间读书会这三个方面考察香港地区的读书会。

1 香港儿童与青少年读书会

在儿童及青少年阅读引导方面,香港的公共机构扮演着重要角色。倡导儿童及青少年阅读的主体主要是香港公共图书馆、“香港教育城”和各种类型中小学校。

1.1 公共图书馆读书会

香港公共图书馆根据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儿童,举办了家庭读书会和青少年读书会,鼓励青少年持续阅读。如表1所示。

表1表明,公共图书馆的读书会的参与者的年龄覆盖到了大部分的适龄儿童,活动形式也比较多样化,有定期的聚会活动,也有讲座、作家见面会等活动,还提供网上讨论区供家长和小读者们交流。香港公共图书馆系统共有67个固定图书馆,举办青少年读书会的图书馆比例达到了接近50%,而举办家庭读书会的图书馆仅有7个,可能是因为参加家庭读书会的读者比较年幼,导致两种类型读书会的效果比较悬殊。

公共图书馆为鼓励读书会发展,对学校和读者采取了一些激励措施和优惠政策。(1)对学校的奖励。年度借阅总量最高的学校,可获得“最积极推动阅读学校”奖;年度内成功推荐最多新会员的学校,可获“最积极推动参与学校”奖。(2)对读者的奖励。会员阅读6本书以上,可颁发证书,标明年度阅书量。年度阅读不同题材书籍数量最多的少年可获得颁发“杰出表现奖”,能获此奖的小读者的年阅读量一般能达到几千本之多。小读者撰写“我的阅读分享”,由图书馆馆长推荐可参与评选“每月之星”,年度“每月之星”中最出色的三位,可获得“阅读超新星”奖状及奖牌。每年香港都会有100多位青少年儿童获得香港公共图书馆颁发的奖项。(3)作家见面会的优先参与权。香港公共图书馆每年都会邀请20位左右的作家到公共图书馆举办作家见面会,读书会的会员可比普通读者提前一个星期预约参加见面会,见面会名额有限,但优先照顾读书会成员的需要。

1.2 学校读书会

营造阅读风气浓厚的校园是推广阅读最基本、也最具成效的策略。香港官方教育平台――香港教育城是香港中小学读书会的最大推动者。从2004年开始,香港教育城与香港语文教育及研究常务委员会携手在学校推进“阅读大使计划”,通过招募和培训阅读大使,使他们具备组织、带领校园读书会的才能。截止2011年,在全港650多所中小学及特殊学校内培训了超过1.7万名阅读大使,成功建立读书会文化。为了营造良好的校园阅读环境,香港官方教育平台“教育城”建立专门的阅读推广品牌――“阅读城”。“阅读城”为推动校园读书会开设了以下服务。

(1)常年开设赠书奖励。参与读书会的学校可从香港阅读城的“计划书单”中自选1套或者10册图书,用来在本校开展读书会活动,在学年结束前,只需将读书会活动的设计方案及花絮照片,以电子邮件形式提交到香港阅读城,该学校就可以拥有该套图书。

(2)网上交流平台。开展读书会的学校可以以学年为单位,申请到本校专属的网上讨论区,资讯、资源分享和交流讨论等活动都可以在讨论区进行。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网上读书会平台展示校内阅读活动的成果。自2007年网络读书会设立以来,全港已有超过160所学校使用阅读平台进行阅读交流和讨论,并展示本校读书会的成果。

(3)阅读大使网络培训。教育城把培训内容录成视频放到网上,学校通过网络视频对各类型的阅读大使进行培训,视频也可以供阅读大使们自学。网络学习节省了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又达到教育的效果。教育城还鼓励学校将积累的读书会经验拍成视频上传到阅读城平台,继续训练新一代的阅读大使,使读书会文化得到传承和延续。

2 香港高校读书会

相对于公共馆的读书会,学校读书会的覆盖面更广,香港阅读城提供的培训资料也更加详实和具有可操作性。我们调查了香港6所大学的读书会的开展情况,其中有学院、系部或者图书馆主办的读书会,也有学生团体举办的读书会,见表2。

在考察过程中,发现香港高校读书会具有以下特点:

2.1 英文普及程度高

英语基本上是香港高校读书会的通用语言,其普及程度大大高于内地高校。各读书会经常会邀请用英语主讲的专家来作讲座,更有读书会就是为提高英文阅读能力而设立,如香港理工大学读书会。香港理工大学读书会由英文中心举办,参加读书会的学生被分成不同的小组。除了常规的每学期5次的读书会活动外,还有形式多样的其他内容,例如:讨论电影与文学作品的关系、分享有效的阅读策略、讨论阅读与人生的关系等。到一年终结,还会把一年中所有读书会成员读过的书列成书单发给每一个读书会的成员。读书会的活动过程都是用英语进行,列出的书单也可以作为下一年读书会要读的参考书目。

2.2 虚实结合,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在调查的香港高校中,几乎所有的读书会都设有网上讨论区或者博客,把每期读书会的主题和信息公布在网络上,少数读书会会把部分读书会拍成视频并上传到网络上。例如香港大学图书馆主办的读书会“西城书话”,依靠香港大学出版社的优势,在讨论某一本书的时候,往往可以邀请到作者本人,每次的读书会都有专人拍成视频,版权归图书馆所有,在图书馆的网站上可以找到以往的读书会视频,提供给更多的读者观看。这种方式使读书会的参与者摆脱时间以及地点的限制,此外,视频资源也可以成为图书馆特色馆藏的一部分。

2.3 内容形式多样,旨在建立知识交流性的社交圈

香港高校读书会的主办主体不同,内容形式也呈现多元化的特征。香港大学图书馆主办的读书会的内容比较庄重正式,一般是数十人集中在一起听资深人士分享。学生会主办的读书会不拘泥于形式,内容更加丰富,如香港科技大学的清水湾读书会和香港城市大学的研究生读书会都有这样的特点。香港科技大学读书会在本校内地生校友会平台上成立,其目的就是聚集一群喜欢读书的朋友一起分享好书、交流思想,形成一个知识交流的社交圈。读书会的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阅读和分享。

3 香港民间读书会

香港的民间读书会从主办方来分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企业主办的读书会、书店主办的读书会和个人或集体发起的小型读书会。

3.1 企业主办的读书会是回馈社会的一种行为

在香港,企业可以是读书会的主办主体,如新鸿基地产的“新阅会”,该读书会并不是企业内部员工自我提升和培训的读书会,而是带有慈善性质的服务社会的组织。新鸿基地产于2013年成立的“新阅会”,将企业所办的与阅读相关的活动都呈现在这个平台。新鸿基地产一直致力于阅读推广,深信阅读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人生阅历,推动社会进步,为下一代建设更美好的香港。“新阅会”的服务对象面向所有年龄层,除了常设读书会活动、名人讲座活动,还资助青少年进行阅读和出版,此外,还有独立的调查报告和出版物,其活动的多样性大大丰富了读书会的内容。如表3所示。

3.2 书店主办读书会为实体书店销售带来新的生机

网络书店的飞速发展和人们购买习惯的改变,使实体书店的运营面临困境,书店举办读书会是书店功能的拓展和延伸,是具有高附加值的书店服务,既为实体书店聚集了人气,又通过读书会增加了图书销量。香港商务印书馆的Blooming Club(盛放俱乐部),成立于2005年,是针对儿童的英文读书会,定期邀请专业人士来门市进行读书会活动,并给读书会的会员更优惠的购书折扣。在书店既可以买书、看书、还可以参加读书会活动,对于注重培养少儿阅读习惯的家长来说,是一项非常有吸引力的服务。书店通过举办读书会,提高了书的销量,也提高了书店的服务品质。

3.3 民间个人或集体发起的读书会带有社会交往性质

个人或集体发起的小型读书会带有社会交往性质,香港是一个中西方文化碰撞交流的城市,很多外国人旅居在香港,很多读书会由外国人发起,不管长期还是短期居住在香港的人士,都可以通过读书会的活动来充实工作之外的生活。例如:The GirlyBook Club(女性读书会)只招募女性成员,一月一次,会员以外国人居多;Hong Kong Book Club(香港读书会)也是由在香港生活的外国人发起和经营,讨论欧美文学方面的主题较多。个人或集体组织的读书会最紧迫的是如何解决场地问题,有的缴纳年费的读书会,如野人读书会,可以选择在酒店租用会议厅。无需缴纳会费的读书会常常会把开会地点选择在餐厅,在餐厅进行AA制的聚餐,在餐桌上进行讨论。

5 香港读书会的启示

相对于香港地区的读书会,内地读书会尚未引起政府和民众的足够重视,读书会活动开展得普遍较少。内地读书会在发展过程中也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儿童与青少年阅读的重视程度不够,缺少阅读推广的专业人才,读书会的可持续发展欠佳,以及读书会举办主体缺少与社会各界的合作等。香港地区读书会的一些经验可以给内地读书会的发展带来一些启示。

5.1 官方机构在青少年儿童读书会的发展中占主导地位

香港公共图书馆、教育局、香港阅读学会以及香港学校图书馆主任协会等这些官方机构是香港青少年儿童读书会的主要发起者和推动者。

(1)香港公共图书馆联合学校实施“一生一卡”计划,以学校为单位为青少年儿童办理公共图书馆借书证;分别为儿童和青少年长期开展家庭读书会和青少年读书会。

(2)针对学校需要,阅读城推出了“阅读学校”一条龙服务,培养学生及家长成为阅读大使,引入校园读书会理念,全面支援学校在校园内的阅读推广。

(3)此外,香港公共图书馆与香港教育城的互动和合作也很频繁,共同举办过很多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相对于香港少儿的阅读环境,内地针对儿童与青少年的阅读推广比较薄弱,亟待建立引导儿童与青少年阅读的专门机构。

5.2 注重读书会“阅读带领人”团队的培养

以香港儿童与青少年读书会为例,香港阅读城有一套完整、成熟的“阅读大使”培养体系。分层次、系统化地培养读书会带领人,对读书会的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规范化管理阅读大使培养项目。

阅读城给阅读大使培养项目提供规范化的文件样本,如全年规划表、活动方案设计、阅读大使家族表、读书会成员出席记录、读书会成员问卷、读书会活动带领人评量表等,文件都可以在阅读城网站上直接下载,为读书会组织者提供参考,并节省了读书会组织者的时间和精力。

同时,阅读城还提供了学生大使培养流程,供组织者参考。学生阅读大使运作的流程如图1所示。

(2)邀请专业人士培训“阅读大使”。

香港教育城历年都邀请专业导师来培训“阅读大使”,讲授分享阅读和组织读书会活动的方法。所邀请的大多都是从事少儿阅读教育的专业人士,并与教育城合作多年,他们的授课还录制成视频,放在阅读城网站上供各校的“阅读大使”观看。2014 -2015年度的授课内容见表4。

(3)分层次的辅导教材,具有针对性。

香港阅读城针对小学生阅读大使、家长阅读大使、中学生阅读大使、中学生英语阅读大使,分别有不同的培训内容。既包括共性的培训内容:读书会基本知识普及、读书会建设及经营方法介绍、学校读书会成果分享等;也包括具有针对性的内容:不同年级学生适合读什么书、朗读与说话技巧等;“家长阅读大使”学习亲子共读及讲故事技巧,英文读书会的组织者学习英文阅读方法培训:伴读、故事地图(StoryMap)、阅读剧场(Reader's Theatre)等内容。此外,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阅读城还列出了不同的推荐书单,老师和学生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自行挑选。

5.3 读书会的内容与包装需要精耕细作

读书会如何选题、如何策划,文案如何包装,也是经营读书会需要关注的问题。香港高校读书会有着广阔的视角和多元化的形式。以香港城市大学研究生读书会为例,该读书会有写作、视频、演讲、沙龙、讨论等各种不拘一格的形式。不仅学术专长,甚至连兴趣爱好、个人经历、所见所闻等都可以当作读书会的主题。表5列举了香港城市大学研究生读书会所举办过的10种不同类别的读书会主题。

从表5可见,香港城市大学研究生读书会的活动有以下特点:

(1)主题丰富,不拘一格。不仅科普、生物学、医学可以成为读书会的主题,如何讲笑话也可以成为读书会的主题。

(2)深入浅出,充满幽默。本来深奥和严肃的癌症病毒医学,主题却是研究背后的八卦故事,不仅令人忍俊不禁,而且完全抓住了人的好奇之心。

(3)贴近生活,引人注目。赌马在香港是如买一般的活动,如何用数学知识来看待赛马的问题?参加了这次读书会,是否会中奖率更高呢?

(4)精彩文案,创意策划。在“冲上云霄:航空冷知识”主题中,首先文案撰写与当红香港电视剧联系起来,容易引起共鸣。其次,邀请资深的民航飞行员来讲解航空知识,理论与实践统一,策划充满创意。

5.4 读书会的发展注重各种资源的整合

为推动读书会的发展,除了官方机构之间的合作,家长组织、学校和社会服务团体等也是必不可少的力量。香港读书会与这些组织合作的以下做法值得借鉴。

(1)中小学校与书店达成伙伴关系。书店为学校读书会提供便利,香港的三联书店有经验丰富的学校服务团队,有遍布全港的销售网络,积极为学校提供多种服务,如:筹备新学年书目、教师用书的采集与订购;提供多元化和优质的出版物,为学校举办不同形式的校园书展;组织学校师生参观三联书店门市,介绍图书分类,推介优质读书,并享有购书折扣;根据学校需要,出售不同面值的购书礼券;举办多种文化活动,包括:新书会、知名作家讲座、阅读座谈会、时事论坛等,还配合学校邀请知名作家到学校演讲。

(2)大学读书会利用大学出版社的丰富资源。大学出版社往往有一个庞大的作者群,邀请在大学出版社出过书的作者到大学读书会进行交流,读书会将会增色不少。例如:香港大学的读书会“西城书话”的嘉宾都是来源于在香港大学出版社出版过著作的作者,由出版社对作者们发出邀请,嘉宾都是志愿参加读书会,并不收取报酬。读书会因为有源源不断的作者担任演讲嘉宾而延续下去,作者也把读书会当成一个展示自己的窗口,达到双赢的局面。

(3)各种读书会与社会服务团体的密切合作。香港公共图书馆通过“社区图书馆伙伴计划”,与学校、文化团体和注册的非牟利机构达成伙伴关系,通过一张集体借书证,这些团体可以向公共图书馆借阅200册以上的图书。后来伙伴计划扩大到各种非营利机构及团体,包括志愿服务机构、社会服务中心、青少年中心、教育机构等。这种发放集体借书证的方式,一方面使香港公共图书馆用最小的成本建立遍布全港的社区图书馆,在全港范围内营造阅读的风气,另一方面,使资源不足的机构团体享受到了图书馆的服务,互惠互利,同样达到双赢的局面。

大学读书计划范文第7篇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15级本科新生开学典礼暨军训动员大会。首先,我谨代表南京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向前来参加典礼的各位来宾、各位家长表示诚挚的问候,向同学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承担本次军训任务的73211部队官兵表示衷心的感谢!

从今天起,各位同学将正式开始自己的大学生活。同学们可能会问大学是什么?通过大学教育,我们能获得什么?中国古人说,“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英国教育家纽曼认为,大学是一个传授普遍知识的地方,大学教育的目的是理智训练,发展人的理性。一句话大学是学习知识,修养心性,完善人格的地方。你们来到南京大学,正是要完成这样的使命,真正从精神上和学识上走向成熟,成为未来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之材。

怎样才能成才?我觉得在当下的大学校园里特别需要强调 “读书成才”,这是因为社会上的物质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之风正在侵蚀着校园风气,而手机阅读、网络浏览等休闲式、快餐式、碎片式的读书方式以及形形的网络诱惑也在冲击着长期形成的校园学习习惯,在大学校园里“潜心读书”和“宁静致远”已变得不那么容易。大学校园里的读书存在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比如“急”,急于求成,急功近利。许多人读书的目的性太强,功利心过重,读书时一味贪求立竿见影的收益,一味求快,却不知读书最忌讳心浮气躁,囫囵吞枣。只有虚心静虑,真正用心灵去感受,去体味,去理解,才能真正从书籍中获得知识的增长与心灵的滋养。

再如“碎”,东零西碎,零敲碎打。我们常说,这是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时每刻,都有海量信息产生,信息的洪流都在冲击着我们。读书也变得简单,例如从微博、微信上,我们随时随地都能“读”到某一本书的某些段落。但这些信息大多是碎片化的,用只言片语去理解作品无异于盲人摸象。没有系统化阅读的脉络去支持,这些零碎的知识最终只是无意义的点,无法为你展现出知识、思想的图景。

还有“窄”,坐井观天,管窥蠡测。有些同学喜欢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深耕,这固然是专业的需求,然而却也误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境地。只有拓宽视野,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兼顾,在此基础上的“专”才能真正成为知识高原上的高峰。

“急”“碎”“窄”这三个问题极大影响着我们的阅读和对知识的获取。大学生究竟怎样读书才能更好地完善人的理性、良知和美德,培养推理、辨析、质疑、反思等批判性思维,最终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了帮助同学们解决这个问题,南京大学在去年推出了“悦读经典计划”,并用一年的时间精心准备了“南大读本”,我想同学们已经收到了这两本书,它是学校赠给大家的见面礼,它承载着学校对你们厚重的希望。

“悦读经典计划”是由学校一批教授按照经典性、思想性、知识性、前沿性、可读性的遴选标准,涵盖“文学与艺术”“历史与文明”“哲学与宗教”“经济与社会”“自然与生命”“全球化与领导力”六个知识单元提出的书目清单,经过广大师生网络投票选出的60种基本书目和100多种拓展书目组成的。

“悦读经典计划”有两个关键词。一是“悦读”,希望同学们以一种愉悦的心态来面对书籍,在美妙的阅读中求学益智,明理增慧;二是“经典”,希望同学们通过阅读经典,与伟大的思想对话,感受波澜壮阔的精神历险,从历久弥新的经典中洞悉世界,认识自我。

希望同学们不要辜负学校和老师们的殷切期望,积极参与到悦读经典计划中来,把你们的兴趣转移到读书上,在读书的时候做到:

一是苦乐相伴。阅读是快乐的,也是痛苦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读书是漫漫求索之路,要有苦读的决心与勇气,以愉悦的心态来经历这一过程。要有“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执着,以及“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无悔,最终才会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豁然贯通与愉悦。

二是思行并重。“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古人如此总结学习的几个方面。读书也要有这样的思考、笃行的过程。在阅读中,我们一定要有主动思考。思有两个层面,一是反思,对经典反思,对自己反思,“尽信书不如无书”,以批判性的眼光去明辨真理,不迷信经典,不盲从权威,以理性判断,明辨真理,再以此反省自身,增慧明理;二是思考,通过思考将读到的内容消化,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行也有两方面,一是通过游学以增益读书,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二是在思考的基础上,最终将所学落实到实践中去,从而不至于成为古人所诟病的“腐儒”。

三是博专兼顾。《颜氏家训》中说,“求学之道,博专兼顾”。读书也是如此。“博”是要博览群书,广泛涉猎,从各学科、各类型的书籍中增长见识,丰富阅历,建立起丰满而扎实的知识体系与认知基础。“专”则是要在某一特定学科或特定问题系统深入,精益求精,从而建立起精深、独到的认识。“博”是基础与前提,“专”则是深入与突破,两者缺一不可。

四是取舍得当。书海无涯,一个人无法穷尽所有的知识,尤其是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尤其要注重对各类书籍的选择。这要求我们在读书时一定有所取舍,对于不同类型的书籍区别对待。例如,对于经受过时间考验的经典著作,或与专业密切相关的书籍,我们可以深入钻研,字字推敲,用力越多,收获越大;对于一般书籍,则可以通过泛读了解内容,扩充视野;而对于毫无价值的书籍则不应浪费时间。

同学们,现在正是读书的大好时机,让我们拿起书本,悦读经典,将书香洒满整个校园。接下来的四年,你们将和南大携手同行,走在创造梦想、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在此,我衷心地祝愿同学们能够有一段快乐、充实而又精彩的南大时光!

大学读书计划范文第8篇

【关键词】影响就业 读书计划 大学生

艺术类学生既有普通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共性.又有其区别于普通大学生心理特点的独特个性.从而使得他们在综合性大学中.与非艺术专业大学生行为习惯、思想程度形成了明显的差异。这种特殊情况也提醒我们:读书计划的开展必须具有针对性,该活动的受众群体是有较强的专业素质和过硬的实践技能的专门艺术人才。由此可见.开展高校艺术类学生的读书计划对艺术院系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

一、高校艺术类学生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基础普遍薄弱

艺术类大学生考试方式以专业加试为基础.分别参加专业课和文化课两次考试,录取方式为专业加试合格后,按分数高低排名。文化课的录取分数线比非艺术类学生要低得多.这就使得艺术类学生存在对文化课重视不够的现象,势必导致多数艺术类学生文化修养不够,知识面较窄,缺乏人文素养。所以文化基础薄弱是艺术类学生普遍存在的重要问题。

(二)过分追求特殊性

在综合型大学里,艺术生总是能被人们一眼认出。从外表上看他们穿着迥异、行为举止尽显张扬。

由于其自身性格特质,思维敏锐活跃,对生活充满激情,富有创新精神,但考虑问题时容易忽视现实基础,是大学生中最为敏感和具有活力的群体。他们虽然思想活跃,但缺乏对问题的深度思考;热爱专业,但很少关心时事;重视专业技能训练,但过分热衷于“自我设计”、“自我发展”和“为艺术而艺术”,从而导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易偏离正常轨道。

(三)缺乏纪律性

不少老师反映艺术类学生的课程最为难上.上课时听课的学生极少,多数学生都在做自己的事情,尤其是早上的课,大多数同学都会讲早点带进教室,更有甚者,公然在教室内化妆,每节课老师总要反复提醒同学们不要说话。

艺术类专业的特点要求艺术生具有发散的思维、丰富的思想和鲜明的个性,但有的学生却以为搞艺术就应该天性自由、散漫,认为限制多了,会抑制个性思维发展,影响创作灵感,创作不出好的作品,因此部分学生缺乏应有的组织纪律性。

(四)团队意识较差

调查发现一个38人的艺术类班级.一学期中校级以上获奖人数是16人,其中只有两人获得的是团体奖项,其他均为个人奖项。艺术类学院在运动会中,也是获得单项奖居多。

艺术类大学生与其他大学生相比独立意识和自我表现意识更强,更具有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不少大学生认为,搞艺术就是要追求个性,就要放荡不羁,只有这样才能激发灵感,才能创造美。同时艺术类大学生学习方式、学习过程及学习效果呈现个性化和独立化。

二、如何加强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艺术类学生大多追求自我发展、个性独立、思想活跃:追求个性才能,只有激发了灵感,才能创造与众不同的艺术成就。他们敢于竞争,他们需要在思维上创新。

一般的教学并不能将艺术生的特质激发.同样将艺术生与文化生作为同一类群体开展大学生读书计划,起到的结果可想而知。因此我们必须将读书计划与艺术生的思维个性相结合。

(一)因地制宜的利用课堂资源

读书活动的开展不仅仅需要学生的参与.也要求教师创新原有的授课方式。

课堂上综合知识点,积极引导,变复杂为简单,变被动为主动。艺术教育是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发和提高学生敏锐的视知觉观察力、审美感受力和审美创造力。高校艺术生的性格特点在于他们对自己学习的自控力和自觉程度上很难把握.有些同学由于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上文化理论课时无精打采,更不用说课下读一些相关的专业书籍。

对此.教师必须在平常的上课过程中就引导同学们养成多读专业书、多了解当代先进的艺术设计思想的好习惯,引发大家学习学科前沿知识的兴趣。将读书活动引入课堂中来,潜移默化的引导同学。同时还必须加强整合人文艺术教育的学科资源.让大学的艺术教育课渗透更多的人文内涵,而不仅仅是技艺上的传授。还要注意将美学、音乐学、艺术史、设计史、艺术创作、艺术心理学等相关学科进行有效整合,加强专业指导和交叉构建。把复杂的内容通过简单有趣的方法概括归纳给学生,同时让学生参与到调查、收集并研究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之间的作品,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阅历,进行PPT讲解,通过比较鉴赏并挖掘作品背后隐含的意义,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

(二)课堂外给学生提供资源、拓展知识,在实践中激发灵感

利用我校图书阅览室这一平台.每学期购买一定量的图书学习资料,可以包括文学、史学、绘画、书法、雕塑、国内外优秀设计作品集、杂志期刊等,让学生定期的去借阅,并规定一学期至少要读两本书.并写出相应的提纲总结.把学到的知识进行一次公开的或者小班的课堂汇报,然后结合汇报给学生提出一设计主题,让其结合所看所学的知识进行一次贴近生活的设计体验,要紧密结合绘画技法、知识涵养和审美欣赏这三种与美术相关的能力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体现创作主体情感、意志、态度等个性化的元素,同时把这汇报和设计作为考核的一部分。那么这样学生的课外知识量不仅扩充了,而且也加强了思考的主动性.同时在开展设计活动的时候能自觉的引用课外知识,灵感也随着知识的丰富油然而生。

例如我校音乐学院就有着自己的阅览室.定期的更新书库的图书,而图书的品种也是由学生选取的,只有学生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图书.书库总也不能总是存放同类型的图书.艺术类学生通过不同层面的图书来获取不同的知识.从而在创作的时候就能从另一个领域来思考,想他人所未想。

(三)结合学生要求,举办各种艺术门类的专题讲座

开办校园专题讲座一直是艺术类学院所注重的.并且在这方面一直在做.学生从中还是学到了不少知识.但是这方面还做的不够好,应该涵盖各个方面,让学生自愿听讲、自愿参与、根据学生反映意见开展相关的讲座,这样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感。高水平的专题艺术讲座集学术功能、教育功能于一体,能够帮助学生增强文艺知识,拓宽视野,扩展知识面,使学生学到许多在课堂上难以学到的东西,学生看的多,听的多,了解的多了,就无形中会影响自己的思维模式,启发创作灵感。

(四)走出校门,参与活动、增长见识、激发灵感

走出校门,多去看看别人的东西,不论纯艺术绘画,还是音乐作品,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避免把知识禁锢于书本或是课堂。可以多参加一些各高校间的作品交流活动,参观一些名人画展,设计展;还

可以经常去艺术馆、美术展览馆和历史博物馆去取取经;甚至在采风、考察活动中广泛了解当地民族特色文化,收集素材充实自己的资源库.目前很多艺术类高校都采取了最后一学期外出采风的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在旅途中将自己所看的.所经历到的用相机或者笔或者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虚心请教,比较观点、提炼精华、学习经验,慢慢的发现自己在多听多看多问中不断进步,从而获得更多的创作灵感。设计不是独立存在的行为,坐井观天的学习方式不可取,要在与其他学科的交流中寻找设计元素和构成方式。

三、艺术类院校开展大学生读书活动的意义

(一)读书是大学生成长的主要途径

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成长。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过程,其实是我们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文化相结合的伟大过程。读书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国家教育总督学柳斌说过:“一个重视阅读的学生,是一个没有发展的学生;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一个乏味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对于大学生而言,大学四年是积累的阶段,是全面补充养分,全面发展身心,扩大自己的文化视野,全面提高自身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能力的阶段;是构建比较完整的基础与专业知识体系,建立自己的文化基础;锻炼和提高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的能力和素质;形成身心健康、人格健全、个性发展的独立人格的关键阶段。

(二)读书有利于端正自我态度,自我升华

现在的艺术类学生普遍存在一种浮躁的状态.不能全心全意的都置身于书本中,而阅读却要求我们静下心来,慢慢品味书中的佳酿。你会发现刚开始看书时,总是能难进入阅读的状态,但是一段时间形成习惯后,便能做到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了。而这样一个阅读的过程,也改善了学生躁动的性情。

艺术生最大的优势就是发散性思维。通过阅读所获取的知识,能够灵活的运用到各个方面,摄人大量的阅读量,无形中就是给自己增加更多的创新思维能力,增强个人能力。

四、结论

大学读书计划范文第9篇

课题以宁波大红鹰学院为例,采取随机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本次问卷共发放200份(网络问卷100份,纸质问卷100份),其中本科生120人,专科生80人,总计回收200份,问卷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197份,问卷有效率为99%。

二、调查结果分析

1. 读书的类别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历史小说类易让大学生接受,在问卷调查及个别访谈中,当被问及是否愿意看社会上流行的武侠小说、卡通书、都市言情、科幻等通俗读物时,24.18%以上的大学生(主要是本科生)表示对此情有独钟,而大学生对于教辅书、文学名著的兴趣却越来越低,而且低年级同学比高年级同学阅读通俗类、人物传记更多。一些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和形成合理知识结构的书籍也颇受高年级大学生的欢迎,年级不同的学生在读书类别选择中存在明显的分歧。尽管计算机类、法律与公关类书籍的阅读在全体在校大学生中比例很低,但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大四学生,对一些直接能够为就业、走向社会带来实用价值的图书非常青睐。他们认为应该多读一些与现实社会紧密联系的具有实用技术技能的图书,如计算机、文秘、法律类实用性书籍。另外,很多大学生还表示自费购买外语、驾驶方面的书刊,也说明了大学生的阅读日趋功利性。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当前充满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成了大学生走出课堂需要面对的第一道门槛。大学生需要不断地为自己“充电”,因此,那些与谋职就业、社会生存相关的实用技能方面、法律方面、公关方面的书籍备受学生喜爱。

2. 读书的途径

随着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信息时代,大众传播媒介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调查显示,图书馆借阅、购买、网上阅读、书店借阅、其他等项分别占52.20%、26.58%、10.74%、4.18%、6.30%,可以看出,传统的图书馆借阅、购买图书的方式仍是阅读的主要方式。与图书相比,声情并茂的大众传媒对许多人产生了不可抗拒的吸引力,特别是大学生,他们渴望用最少的时间、最便捷的方式通过网络等传媒来了解信息、获取知识。在调查中我们还得知,有81.32%的同学在查找资料时,首先选择上网,如果网上没有再到图书馆查阅图书。绝大部分同学认为只要网上能查到所要信息,就不需要去图书馆。

3. 读书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有目的、有计划阅读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更有针对性地提高个人自身素质。但在阅读的主要原因回答中。提高文化修养、增长见识,开阔视野、精通专业、通过考试、休闲娱乐、其他各占18.16%、16.39%、28.62%、9.44%、8.46%、18.92%,回答基本呈平均分布。在个别访谈中很多学生在阅读时是“喜欢什么读什么,想到什么读什么”,结果就可能出现以大众文化产品为主要阅读对象的情况,忽视很多经典的传统书籍,丧失了对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和传承的时机。

在具体阅读过程中,只有8.7%的大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做读书笔记,只有19.8%的大学生对自己喜爱的书籍进行二次以上(含二次)阅读的习惯,同时做好笔记。这表明在读书目的性及计划性不明确的情况下,把读书内化成获取知识、提高个人素养方面,还有待加强。

4. 读书需求情况

大学生阅读书籍的需求主要分为三个用途:其一是阅读一些为了考取相关证书的相关实用性书籍,为以后毕业后就业做准备,其具有很强的功利性;其二是阅读纯属阅读娱乐性的书籍,此类休闲娱乐的书籍也受到了广大学生的青睐,用来缓解学习、工作上的压力,以及所要面临的就业压力;其三是阅读一些可以陶冶情操,提高自己的人文主义素养的书籍,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以及科学文化修养,用知识来武装自己。

5. 读书时间的个体差别

从总体来看,在读书时间分配上,46.76%在校大学生每天用在教辅书上的时间大多在1~3 小时,34.08%大学生每天用在课外书籍阅读上的时间在1 小时以下,46.2%大学生每天用在课外书阅读上的时间在1~3 小时,每学期一半大学生只阅读1~3本书。这些数据表明学生能比较充分利用时间,且在读书的选择上用在教辅书上的时间与课外阅读时间相差不大,也间接反映出课外阅读是学生业余学习的重要部分。课外阅读是大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对于大学生全面发展起着非常重要作用。与课堂教学不同的是,大学生课外阅读具有行为的主动性、内容的多样性、效果的突出性等特点,但同时又具有目的性差、指导性弱、系统性差等缺点。

6. 大学生读书的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在人成长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通过读书自我评价,可以清楚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再加以改进。在调查中,有48.6%学生对自己阅读的情况总体上比较满意,26.71%学生对自己阅读的情况不是很满意。大多数同学认为现今大学生读书状况一般,这表明在校大学生趋于理性,能清醒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

三、总结

大学读书计划范文第10篇

点燃读书激情,共建书香校园,需要引导广大学生养成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校园的文化品位和格调,构建有特色的书香校园文化。

一、当前国民阅读情况的现状

(1) 目前国民读书情况有待提高。国民阅读率下降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到目前为止,书籍仍是人类文明智慧最主要的载体,阅读乃是人们获取真知灼见、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想象力、创造力以及修身养性的最有效途径。

(2)很多校园启动“爱学习、爱读书”主题读书月活动,向广大学生发出读书倡议,开展了纪念世界读书日、经典书籍优惠销售、“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知识竞赛”“我最喜爱的一本书”读书征文、文艺汇演等活动,注重打造读书学习氛围,开展书香校园评比活动,有效地促进了读书学习活动的开展;各媒体开设了有关好书推介与赏析的专栏,各网站利用互联(局域)网开展网上课堂、网上读书等活动;积极探索思学、乐学、塑学新途径,开展了“研读党的创新理论,提高执政能力”“读名人传记,品精彩人生”等读书心得活动,调动学习的自觉性和学习习惯;举办“全球经济复苏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建言献策”等研讨活动。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形成了良好的读书学习氛围,保证了学生有处读书、有书可读,激发了读书热情。

(3)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要以“读书月”活动为抓手,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了系列全民阅读活动,将读书作为一个重要文化符号进行打造,极力激发读书热情,有效提升图书阅读率;策划开展书展、百种优秀出版物推荐、“十佳”评选等数十项活动,引领和带动全市读书活动深入开展;举办读书活动,强化读书活动的效果;坚持多家媒体参与、多种形态表现、多种方式结合,阅读活动,做到声像并茂。

二、点燃读书热情的途径

通过举办“点燃读书激情 、共建书香校园”的活动,为学子施展聪明才智提供了机遇和舞台,让他们倍加珍惜水一样的年华,火一样的青春,用书籍武装他们的思想。让同学们在读书节的各项活动中都有所收获,让同学们过一个“丰收”的读书节。

(1) 举办主题为“点燃读书激情、构建书香校园”百部文学经典名著阅读活动。百部文学经典名著阅读活动介绍了图书馆现有藏书量以及图书馆为广大学生创造的良好读书环境,并劝慰广大学生应该珍惜美好时光多读书、读好书,提高自我的文化素养。

(2)指导学生写好读书笔记。要求学生写好读书笔记,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3)引导学生进行读书反思。学贵有疑,在阅读中提出问题,就是积极思维的结果,是进行阅读反思的开始,能更好地调整自己的阅读行为, 有效地促进阅读质量的提升。

(4) 举办读书节和实施阅读学分。通过举办校园读书节,以“点燃读书热情、共建书香校园”为主题,开展由校内外专家学者共同打造的名师导读报告会、好书推介、读书广播周、朗诵比赛、读书征文、书签设计、读书之星和书香学院评选等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同时还将同步实施阅读学分办法,鼓励并引导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进一步激发潜能,提升综合素养,为将来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对点燃读书热情、共建书香校园的建议

围绕“建设书香校园”这一主题,有计划、有目的、有指导性地开展了全校性的读书活动,营造了勤奋读书、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培养学生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在校内形成了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通过读书活动,激发师生尤其是全体学生的阅读热情,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充实学生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通过读书活动,大幅度提高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在阅读中提高兴趣,逐步养成阅读习惯。通过活动,师生一起体验生命的活力,提高生命境界,逐步形成湖南科技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特有的书香校园特色,不断提升办学品位。以下是笔者在建设书香校园的工作中提出的几点建议:

(1)完善阅读制度。阅读工作的顺利启动,需要阅读制度的保障。为了督促阅读工作的进程和效果,本学期学校修订和完善了各项阅读制度。

(2)学校进一步完善图书室,增加藏书量,图书管理员选择推荐新书目,让学生借阅。把人类历史上最有价值、最能感动人的著作推荐给学生,把富有时代气息的书推荐给学生。在学生的阅读中,要强调基础性与发展性的统一,阅读最有利于自己精神发展的书,阅读最适合个性发展的著作,让学生认识到读书本身是一种责任,一种思考。大学生作为传统与时代的传承者,对知识的涉猎、文化的熏陶,既要继承优良传统,又要面对时代。但丰厚的文化积淀是前提,广泛涉猎多领域的知识,阅读古今中外的书籍;建立比较的平台,特别是对经典名著的阅读最为重要。同时读书要有系统性、计划性。大学时代作为一生成长中最为重要的阶段,有目的、有计划地读书,将对成就一生的事业产生关键的作用。作为大学生,读书除了知识的获取外,更重要的是思考。无论哪类图书,只有思考才能充分地获得价值。与此同时,建议高等院校、青年团组织、大学生社团和新闻出版界应当加强对大学生课外书籍阅读的指导和引导,积极推荐优秀书籍,开展读书活动,将大学生的课外阅读引导到健康的轨道上来。

(3)指导学生利用因特网上的专业读书网进行网络阅读,举办读书节;阐述实施阅读学分的重要现实意义,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当前开展读书活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希望学生要珍惜时光,勤读书;要优化结构,读好书;要活学活用,善读书。

(4)教师读书活动。教师的学习应秉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原则,在全面学习、提高整体文化素养的基础上,重点学习教育名著、原著,通过学习教育经典理论,使教师登高望远,高屋建瓴,指导与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激发教师的思维能力和对教育问题的批评性思考,努力转变思想观念、思维模式,进行教育创新。①要求教师读好四类书:读经典名著,增文化底蕴;读教学专著,强教学实践;读教育学,悟学生心理;读报纸杂志,解世事风情。教师在阅读中,以原理掌握、方法实施为基础,以专业拓展、学科纵深为发展。强调通过阅读激发人持久的兴趣,引发人可持续的思考,从而形成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②学校图书室每学期购买一批教育类书籍,丰富图书室的藏书,购买新教育文库的给教师阅读推荐的书籍。全体教师每人每学期至少读完两本,并完成读书笔记,写出读书心得,并上传到校园网上与大家交流,还可建立博客,现在老师们已经在上面发表了近百篇叙事文章,部分经典博文也已经被多家报纸杂志转载。鼓励教师通过互联网学习,每位教师至少订一份杂志,积极进行学科教学艺术的研究。

上一篇:一生的读书计划范文 下一篇:七年级读书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