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八步培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4 19:10:00

成功八步培训总结

成功八步培训总结范文第1篇

天等县城关小学自2013年起探索实施“有效教育,高效课堂”改革,作为分管教学的副校长,黄琳杰带领一线教师认真研究新理念、新课型、新教法。她针对山区城镇学校生源复杂、个性差异大、学习基础相对薄弱等特点,提出了“班级内分层次教学,为每一个学生创造最佳发展氛围”的思路,将每个班级的学生分成三个不同学习能力层次的群体,总结出了“三环八步”课堂教学模式:“三环”即初步感知、自主探究、总结课题,“八步”即情境引入、感知课题、分层自学、小组学议、集体讨论构建新知、分层练评巩固提高、全课总结、激情引新。

黄琳杰认为,“三环八步”教W的核心是对同一个班级内不同层次和特点的学生实施分层教学,在群体教学中因材施教,尊重个体差异,开发学生潜能,促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在具体课堂教学中,黄琳杰提出了统分结合、动静协调、多面参与、各得其所的基本要求,让学生爱上课堂,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取得了良好成效。

近年来,黄琳杰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课改基地学校为平台,以“天椒红”特级教师工作坊为依托,指导该校教师开展集体备课、公开课、赛课、专题研讨、体验式培训等系列教研活动,切实提高了该校教师的专业技能。目前,她的“天椒红”特级教师工作坊已吸纳了14名坊员,为促进当地教育科研、培养培训教师、提升全县教育教学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

近年来,黄琳杰多次指导青年教师参加自治区、崇左市、天等县等课堂教学竞赛,均获得一、二等奖的好成绩,充分发挥了自身的帮扶和引领作用。

成功八步培训总结范文第2篇

创建五好活动

扎实开展“五好”创建活动全面推进党的建设**街道幅员面积116.78平方仅公里,辖19个行政村,9个社区居委会,124个居民小组,总人口13.1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54万人。街道党工委下辖党总支1个,社区党委6个,企业党委1个,党支部91个,党员总数3626名(机关党员163名),街道机关干部职工282人;党政领导18名,平均年龄39.1岁,其中大学本科16名,大专2名。一年来,**街道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五好”创建活动为契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工作,20xx年党务工作考核获一等奖,被县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党工委班子成员审时度势,理清思路,及时制定了符合街道实际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为**的三个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20xx年,**的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共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4.55亿元,比上年增长33.3,完成财政总收入1.42亿元,比上年增长22.8,工商税收完成1.28亿元,比上年增长22.7;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了新的突破,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9223万元,比上年增长14.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75元,比上年增加490元,增长了14.1,社会各业蓬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全街道共有20个县级文明单位、52户“双文明户”,去年,街道机关又创建成为“市级文明单位”。现将一年来创建“五好”的情况汇报如下:一、紧扣“三级联创”活动,推动农村党建工作**街道党工委在“三级联创”活动中,充分发挥其“龙头”作用,带动农村党组织的创建活动。(一)以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为目标,进一步加强街道和村级班子队伍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我们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在农村的方针、路线和政策,坚决执行县委、县府的各种决议和决定,班子成员严格按照《**街道领导干部行为规范》要求自己、约束自己,党工委和村级党组织班子成员均能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做到不大吃大喝、不参与,班子成员还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争功诿过,不文过饰非,团结一心,推动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扎实创建学习型班子。一是建立健全了中心组学习制度、评学、述学制度,并把学习纳入考核之中,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二是做到学习有计划、有检查、有评比、有总结。于年初拟定了详细的中心组学习内容,确定了每月的学习辅导人,不定期地检查或抽查中心组成员的学习记录和自学情况。三是突出学习内容的全面性、专题性和专业性,既注重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注重学习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同时,结合街道实际,学习农业、计生等专业性较强的知识,拓宽了班子成员的知识面,提高了班子成员的理论政策水平,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四是搞好学用结合。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班子成员先后2次深入企业和农村调研,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为农村、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率先垂范,勤政廉政。街道党工委建立了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村居制度,每位班子成员均联系有1-2个村居,对街道党工委布置给村居的各项任务,每位领导都牵好头、把好关,保证了各项任务的全面完成。班子成员还经常深入村居,与村居干部一起,了解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帮他们想办法、出主意,理思想、找出路。在工作中,班子成员以身作则,廉洁从政,从未出现、贪污受贿等违法违纪现象。(二)以推动工作为动力,健全工作机制坚持“三个到位”,健全工作机制,全面推动农村党建工作。一是领导机构到位。街道成立了以党工委书记为组长的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村里主要由村支部书记牵头负责,形成了层层有人抓、层层有人管、齐抓共管党建工作的局面。二是工作经费到位。街道财政拨出专项经费300多万元,按照“三室八有”标准修建了村级办公楼活动阵地。三是制度保障到位。制定了《党工委会议事制度》、《办事处会议制度》、《督查督办工作制度》等。坚持政务、村务公开制度,严格执行首接首问制,实行干部下村签到制,要求机关干部每月的下村时间不得少于10天。出台了“农村党建工作考核办法”,并纳入年度考核内容。健全了工作制,及时地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全年未出现重大集体上访事件。加强了人大工委的领导,坚持对班子成员实行民主评议,坚持实行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及离任、任期审计制度。健全的工作机制,为推进党建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三)以提高素质为重点,切实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以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为契机,进一步优化村级干部结构。街道党工委本着选贤任能的原则,采取“两推一选”和竞争上岗、民主测评相结合的方式,从原任干部中留用一批、从机关干部中下派一批、从村居优秀人才中选拔一批的办法,把那些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的干部选拔到 村级班子成员中来,提高了干部队伍素质,基本实现了“一村一大”,每个村均有一名初级以上职称的农业科技人员,这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以干部教育培训为抓手,提高党员干部的服务本领。坚持以党员电化教育为阵地,以农村党员“绿色证书”培训为依托,加强党员干部在理论政策、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在宣传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基础上,加强市场经济知识的培训,着重培训农用技术知识,让每位机关干部、每位村干部掌握无公害蔬菜、优质梨、养殖等基本知识,增长了党员干部队伍为民服务的本领。以树形象为目的,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与管理。一是建立了《机关干部职工管理办法》、《机关点聘制》、《驻村居干部管理规定》、《下派干部管理办法》、《村居干部管理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加大了对党员干部的管理力度。二是加大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力度。建立健全了纪检执法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把组织监督与群众监督有机结合起来,把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结合起来,加大对党员干部“生活圈”和“社交圈”的监督力度。三是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建立了流动党员台帐。四是通过参观革命基地、烈士纪念地等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到永川监狱接受警示教育,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制度健全、管理有序、引导有方,党员干部都严格按照党工委、办事处的要求,严格按照党员的标准,不折不扣地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充分发挥了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年度考核中,没有不称职干部,党员民主评议合格率达95。(四)以“执政为民”为落脚点,大力实施惠民工程立足村情,在农村中全面推广“八步工作法”。**街道把“八步工作法”作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效举措,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区别情形,分类推广“八步工作法”。由于各村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各村经济发展不平衡、村民思想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村在外务工人员较多。基于此种情况,我们在各村中推广“八步工作法”时,并不是生搬硬套,而是把村区分为两大类型,分类推广。一是对于经济比较发达、交通相对便利的村,由于村民思想观念相对较为开放,始终把指导思想定性于“八步工作法”。在涉及村级经济发展规划、村级财务预决算、村内兴办公益事业、重点项目和村民切身利益的大事时,并不是都要通过八个程序,而是采取关键步骤:收集民意、召开代表大会、民主讨论做出决策、组织实施、公布结果等。二是对相对偏僻、群众思想相对落后的村,则严格要求按照“八步工作法”的程序办理各个项目。尤其注重干部管事、群众代表管钱这个环节,让所有项目在阳光下操作,在群众的监督中推进。同时,**街道还积极探索,不断拓展“八步工作法”的应用范围。例如,在工程项目投标工作、村级办公楼、征地撤迁等工作,**街道都充分汲取“八步工作法”的精髓,坚持以民为本,以民为根,民大如天的思想,有力地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得到绝大多数群众的赞同和认可。以“爱民”为根本,大力实施惠民工程。一是于年初确定了十件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事项目,并将各个项目进行分解落实,确定了责任领导人、责任人和承办部门,明确了各个项目的完成时间,街道督查办还随时督查各个项目的进度情况,到年底,除政策和宏观因素影响不能完成的以外,其余各个项目已全面完成。二是大力实施抚贫帮困工程。采取资金、技术、教育、岗位等“分类帮扶”的办法,为群众切实解决困难。三是全面落实五保、救灾救济和低保工作。全年发放救济款8.5万元,救济粮30870公斤。四是积极开展春节慰问活动。街道投入专项资金8.5万元,对特困户、临时困难户、五保户等进行慰问;投入约16万元,为107户无电视家庭送去21英寸彩色电视机和安装闭路网络。二、充分发挥街道党工委的核心作用,抓好三大载体,推进社区党建工作街道党工委在社区党建工作起着核心作用,为了真正达到社区党组织创建“五好”活动的目的,**街道制定了明确的社区党建发展规划,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以“便民、利民、富民”的标准,着重抓好社区党建活动、组织、制度三大载体,完善了社区服务设施,健全了社区服务网络,达到了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有阵地办事的目标,为群众搭建了再就业、中介咨询、家政服务等一系列“便民、利民”平台。(一)抓好组织载体,筑牢社区党建工作基础优化党组织设置。借建制调整之机,按照县委、县府的要求,按照便于管理、整合资源的原则,对社区实行了调整,将原有的11个社区调整为9个,成立了6个社区党委、3个社区党支部,解决了党组织规模小、人员少、分布散的问题,同时,在街道的指导下,各个社区均成立了流动党小组,每季度由各社区党委(支部)派一名委员参加党小组活动,送去党刊等学习资料,沟通情况,掌握动态,加强了管理教育工作,在社区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党内工作网络。建立党员活动组织。一是注重发挥驻社区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党员的作用,成立了**街道红岩志愿者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党务工作的副书记担任组长,组织办相关人员和各社区党委(支部)书记为成员,成立了9个社区“红岩党员志愿者服务队”,负责指导社区红岩志愿者服务队的建设、管理和服务活动的开展。二是充分运用街道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组织的力量,参与社区建设,支持社区建设。(二)抓好活动载体,推动社区文明建设一是依托“红岩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开展一系列活动,做到活动的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要求每个社区每年开展活动至少4次,不断深化社区服务意识。二是以五好家庭、双文明户等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不断促进党建工作。三是以先进典型带动全面,以创先争优带动全面,加强群众性思想政治工作。及时调解群众纠纷,化解群众矛盾,做到矛盾不激化、不上交。(三)抓好制度载体,健全工作机制一是加大力度,不断推进各党组织的组强建设工作,搭建社区党建工作新平台,有效地实现了街道党建工作向社区党建工作的拓展和延伸。二是建立了社区红岩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工作制度、队员登记制度、服务管理制度、活动考勤制度和表彰制度。三是结合社区的特点,探索“八步工作法”在社区中的创新发展,把“八步工作法”运用在解决居民楼院问题和社区集体事务等工作上,建立起社区执政为民的长效机制。四是完善党员教育管理体系。依托街道电教播放点、和社区“五有”电教播放点加强对党员的学习教育,对社区内居民党员、离退休党员、下岗职工党员、流动党员和在职党员实行分类管理。形成了流动党员“一站一证一册一卡”的管理体系。各社区均成立了流动党员联络站,实行了《流动党员活动证》、《联系卡》和流动党员档案册,加强了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和引导。五是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的党建工作力度。采取单建、联建等方式及时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向非公有制企业选派了12名素质高、能力强的非公党建指导员,专门指导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去年,街道成功地新组建1个非公企业党委。三、夯实社区党组织基础地位,努力在“创”上下功夫,扎实开展社区党建工作社区党组织在“五好”创建活动中处于基础地位,“社区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主要看支书”,书记好不好、服务网络好不好、服务队伍强不强、规章制度好不好、文化活动开展好不好就直接影响着社区党组织“五好”创建效果,影响着社区党建工作。**街道各个社区严格按照“五好”标准,努力在“创”上下功夫,扎实开展党建工作。(一)强化自身素质,当好“班长”作为社区党组织负责人,就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素质、奉献精神,新的形势对千头万绪的社区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和严峻的考验,各社区党组织负责人在不断提高认识的同时,带头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带头学习十六大报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两个务必”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带头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学习做好本职工作所需要的各项业务知识;带头坚持“”制度,组织社区党员定期学习,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带头认真推行“社区八步工作法”,加强社区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提高社区干部的协调、服务能力和办事效率,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二)建好社区组织载体,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各个社区以红岩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为载体,开展各项活动,充分发挥社区群团工作力量,充分调动社区内青年、妇女的积极性,发挥他们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各社区根据《重庆市社区红岩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管理办法(暂行)》完善了各自的管理制度。(三)健全社区服务网络,实现“便民、利民”目的各个社区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做到服务有规划,项目有落实,采取“设岗定责”的方式,即设立党员政策宣传岗、致富带头岗、民事调解岗等多个岗位,为居民提供扶弱扶困、便民利民、精神生活、治安巡逻等多项服务,真正达到“为民、便民”的目的。各社区内均设有医疗保健、法律咨询、家电维修、家政联络、职业介绍、托幼、绿化保洁等服务项目,社区不断加强与各个服务点的联系与指导,以不断满足群众的需要。(四)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文体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依托社区文化活动室、社区宣传专栏、社区腰鼓队等,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每月开展一次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每月办一次学习专栏,每天开放社区文化活动室。有针对性做好社区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民事调解和社会治安工作,各个社区均无重大刑事案件发生,未发生火灾现象,计划生育合格率均达95以上。(五)建章立制,各项工作做到制度化、规范化一是建立健全了社区党组织工作、学习等制度。各社区于年初拟定了学习计划,每月按期组织党员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知识,并做到学习有记录、有总结。二是健全和完善了社区党建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了社区党员代表议事会制度、社区党组织工作会议制度,规定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通报情况、沟通信息、交流经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引导、组织辖区内基层党组织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三是建立党员教育管理制度。每月定期召开党员大会,每两月组织一次流动党员和持临时组织关系介绍信的党员进行集中学习教育,充分发挥他们在社区建设的作用。近年来,**街道在党建工作“五好”活动创建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县委的要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和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领导再加强、措施再强化、机制再创新、水平再提升”的标准,切实把全街道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战斗堡垒,为促进**三个文明建设、实现**“三个率先”目标,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成功八步培训总结范文第3篇

从上世纪90年代末至今,一直是我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活跃期。无论是县乡党政干部的“公推公选”,还是重庆市开县麻柳乡“八步工作法”所代表的“全民公决”和“群众管钱、干部管事”的理念和做法,都是以扩大民众有序参与为主要内容的地方政府制度创新活动。“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也举办了四届,在“政治改革类”、“行政改革类”和“公共服务类”领域里评选出了一大批有代表性的创新案例,显示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的最新进步。但是,几年后,当我们认真梳理和跟踪这些创新案例的后续发展时,也很遗憾地发现,基层政府的许多制度创新几乎都面临着严重的制度困境。就是那些曾经获得了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的项目,也有差不多三分之一名存实亡了。这究竟是怎么发生的?是什么东西阻碍了创新项目的可持续性和可推广性?我们到底在哪些制度方面迫切需要加以改进?这些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

压力小了,动力自然也就小了

大多数我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发生和发展,都与当地的尖锐矛盾和危机密切相关。面对严重的危机,地方干部的思想比较容易统一,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也十分突出。由于没有了退路,制度创新对既得利益调整的阻力会大大降低,腐败和的活动空间被大大压缩,实事求是、让人民当家作主等一系列正确思想路线得到了较好地贯彻执行。

处于危机时期的制度创新,在危机消除之后,如何实现“民主治理”才是对地方党政民主执政考验的开始。这是因为,首先,危机干部时期放弃的权力和利益,并不等于在非危机时期也会同样放弃。其次,旧体制已经形成了一些干部执政思想和行为的习惯定势,这种潜意识会在各个方面自觉不自觉地流露出来,而与个人的道德品质并无多大关系。再次,我国乡镇以上的地方党政,占主导地位的仍旧是“任命制”和对上负责,民众对官员的直接监督缺位。在失去了危机压力的情况下,要想靠地方党政官员的自觉性来维持民主执政的水平,将会面临极大的挑战。

重庆开县麻柳乡的“八步工作法”(见《中国改革》2007 年第2期《麻柳乡“事变”》一文)始创于2000年,在2004年被总结推广。那时,重庆市所有乡镇的主要领导都到过麻柳乡学习和培训。重庆市也做出过决定,号召学习和推广“八步工作法”的经验。但时至今日,笔者看到此种方法在该市其他乡镇的推广成果十分有限。这是因为,当地农村矛盾减少的主要原因在于免除了农业税,彻底减轻了农民负担,而不在于基层干部改变了执政方法和理念。对于那些本身就没有遇到像麻柳乡危机局面的乡镇和局委,要他们放弃自己的权力,自觉置身于民众的监督之下,就更加困难了。2007年7月,笔者在与原麻柳乡党委书记、现开县编制办主任李红彬交谈时,他也认为推广“八步工作法”要有条件,首先是大的制度环境,如党的农村政策调整,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等。其次要提高民主的质量,包括干部、农民的素质。还有就是民主,要花时间,反复讨论;要有耐心倾听民众的意见,包括“骂娘”。如何使干部适应这种环境,并降低民主的成本,仍然是需要试验和研究的重大课题。

肖仁海是2006年底接任麻柳乡党委书记的。可以说,前任所创造的“八步工作法”,能不能继续发扬光大对他是个严峻挑战。他认为,推广“八步工作法”要有四个条件:群众基础、专家指导、上级支持、乡村干部努力。笔者注意到,这四个条件没有一个涉及制度层面,都是制度外的政治动员性质的因素。这是不是过去的一种思维惯性和定势?这个问题不时浮现在笔者的脑海里。笔者2006年和2007年两次赴麻柳乡调查,感到与前任书记李红彬相比,肖仁海书记显然更注重在法律框架中来处理问题。他所面对的是维权意识很强的麻柳乡农民,所以在处理农村问题时,必须兼顾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的结合。李红彬书记曾对笔者明确表示,“八步工作法”在推广过程中也会发生“功能衰退”的现象。他认为,如果不能不断完善和深化这种方法,其功能退化就会时刻发生。麻柳乡一些干部一直希望“八步工作法”这样的民主执政理念也能够推广到乡党委和政府的日常工作中来,但是直到今天,这样的希望还是奢望。

一个在村一级被证明为正确有效的民主执政手段,在推广到乡镇一级时会遇到更多的困难,这恐怕不是干部的素质不高、既得利益的阻碍,关键是“八步工作法”是建立在村民自治基础上的。在乡镇还没有实行直接民主选举的今天,把“八步工作法”嫁接在原有的乡镇党政管理体制上,是会水土不服的。

笔者在兴坪村的考察间接地证明了这种思考。兴坪村是麻柳乡农村工作先进单位,也是开县新农村建设25个推进村之一。但是,笔者却看到了两个重大工作失误。一是计划生育。2006年该村还获得县计划生育一等奖,2007年就几乎要被亮黄牌。二是新农村合作医疗。该村新农合应入保人数是1831人,实际入保1011人,只占57%,还包括了63个民政资助对象。2007年上半年可以报销医药费5万元,实际只报销了300元。该村村主任就是医生,出于对自己经济收益的关心,不愿让农民享受新农合的好处。这种局面造成的直接结果是,会有更多的农民不愿再交钱继续参加新农合项目。

就第一个失误来看,一等奖和亮黄牌差距是如此之大,很难说兴坪村2006年计划生育一等奖是该村真实情况的反映。就第二个失误来看,村主任作为医生可以为一己私利严重损害农民利益,这既说明村主任的胆大妄为,也说明他在其他方面还是得到了乡党委政府的认可。“八步工作法”作为后选举治理的有益尝试,在这样一个农村工作先进村的监督执行方面尚有如此差距,就可想它在乡镇一级的推广运用情况了。

财权收放与地方政府创新

我国农村的矛盾主要表现在资源汲取和分配上的矛盾,很多地方政府创新也是围绕财权的收放来进行的。通过观察麻柳乡“八步工作法”的创立和执行过程,笔者发现,这里实际经历了一个“通过行政命令从农民那里汲取财政资源,激化干群矛盾;再到取消农业税,通过民主参与方法从农民汲取公共服务资源;再到依靠上级转移支付进行农村公共服务”的过程。在这里,有三种汲取财政资源的方式:一是靠行政命令强征;二是民主参与式的汲取;三是靠上级的转移支付。这其实代表了我国农村公共服务资源汲取的三个发展阶段,各个阶段的过渡,是依靠制度创新来完成的。

2000年以前,我国农村的财政资源主要靠农业税来承担。随着农民负担的加重,已经威胁到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的稳定。从2000年开始,农业税逐步取消,稳定了农业和农村形势,但是形成的财政资金缺口,使基层干部人心不稳,工作积极性下降。正是在这样的严峻形势下,麻柳乡创新了“八步工作法”,变靠行政命令汲取财政资源为民主参与式的汲取公共服务资源,并取得了成功。但是,这种方法不可能一劳永逸。麻柳乡仍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笔者2007年7月在麻柳乡看到“开县财政局关于编制2007年乡镇财政收支预算的指导意见”中关于“2007年麻柳乡收入核定表”。具体如下:

⒈核定支出总额:2021654元;⒉收入合计:2021654元;⒊税收和非税收入核定额:① 契税:2000元;② 畜禽检疫费:无;4、转移性补助项目:① 增值税和消费税返还补助:76499元;② 所得税基数返还补助:24730元;③ 调整工资补助:89085元;④ 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282000元;⑤ 免征农业税补助:844600元;⑥ 社会抚养费结算补助:702740元;小计:2019654元。⑦ 其他补助(包括移民工作经费、小煤窑整治工作经费、天然气等):无;⑧ 体制补助:无。

很明显,麻柳乡2007年的收入只有2000元,支出则要200多万元,巨大资金缺口全部来自财政转移支付。而且,这200多万元只是麻柳乡的人头费,是不包括农村公共服务支出的。问题是,经济困难的乡镇政府治理究竟应该如何搞?民主执政在这里行得通吗?对此,麻柳乡的民主实践已经做出了回答。但是,财政资源严重短缺是个现实,不是实行了“八步工作法”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事实上,我国乡镇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是客观的、长期的,也是正常的。

麻柳乡在“八步工作法”实行初期,民主执政确实调动了农民参与农村公共服务的积极性。例如,从1999年到2001年的三年内,在政府只投入了50万元的情况下,通过民主管理,调动了农民1200万元的投资、投工、投劳,新修村乡公路306.8公里,建设大小桥梁8座,实现了100%的村、96%的村民小组通公路。到2002年,麻柳乡在饮水工程、场镇街道建设、农电改造、电信电话建设、乡镇卫生院改造、中小学校舍改造、有线电视等也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基本解决了山区人民行路难、饮水难、通话难、照明难等问题。

在基本农村公共服务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后,财政资源严重短缺的问题马上凸现了出来,开始影响到“八步工作法”民主治理方式的深化和推广。

首先,进一步提高当地农村公共服务水平需要继续投入大量资金。此时要求农民来集资、投劳,即使是参与式的民主管理,也逐渐失去了吸引力。事实上,从2003年以后,麻柳乡就很少再有农民集资搞公共服务的事情了。为此,麻柳乡不断向开县和重庆市有关委局申请专项资金。其次,在一个年财政收入只有2000元、支出高达200多万元的山区乡,其生存是岌岌可危的,随时都有被合并掉的危机。巨大的转移支付负担,将使上级财政不堪重负。目前,开县有麻柳乡这样的贫困山区乡镇五个多。按照目前我国乡镇合并的规划,它们被合并恐怕是迟早的问题。再次,在山区工作的干部的待遇、条件、环境与平原乡镇有很大差距。钱少,权力就少,其他收入就更少。在这里工作的乡镇干部大多希望工作几年后,调到富裕的乡镇或者局委去。就是麻柳乡这样的先进单位的干部也不例外。最后,财政状况影响地方政府治理状况,在农税改革前,主要反映在政府向农民汲取税费,激化党群、干群关系。农税改革后,主要反映在农民在财政运作中的参与程度,财政运作的公开性,以及农村公共服务支出的公众参与方面。“八步工作法”主要涉及由农民集资的项目管理,但是对于由上级转移支付形成的公共服务资金的公开性和群众参与,还没有提上日程。这显然是民主治理的深化和扩展,也是困难更大的制度创新。在这个方面,目前还没有破题。

显然,要想真正巩固农村基层民主治理的创新成果,农村公共服务资源汲取的制度安排必不可少。从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看,想要依靠农民集资来解决公共服务的资源供给问题,从长远看是不行的。这既不合理,也不现实。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只能靠转移支付制度。但是,为了使上级的转移支付能够真正用到农民身上,仍然需要农民的参与和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的公开化、透明化。这恐怕是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创新的一个重点。

破除“制度化迷信”

人们常说,要想使地方政府创新有可持续性和可推广性,必须使这种创新制度化。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有“泛制度化”的嫌疑,尤其在我国目前的政治、经济环境,这种观点似乎把制度神化了。

我们都希望地方政府的创新能够制度化,以保证创新的持续和推广。那么,现在我国的制度创新和创新的环境有什么特点呢?笔者认为,它是一种自下而上的以基层政府创新为主;主要表现为对各种危机处理;乡镇以上党政管理体制仍旧是传统的;基层干部从思想到行为都深受旧体制浸润;在很多时候潜规则的作用要大于正式规则;民间力量的创新十分虚弱。在这样的条件下,仅仅靠制度显然不够,还要靠执行制度的人。制度和人两者缺一不可。本来,我们说制度重要,是指它可以不依人的变换而改变。但是在目前,由于处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初期阶段,仅仅有创新意识的干部是不够的,因为如果没有能够把创新坚持下去的干部,即使这个创新制度化了,仍旧会名存实亡。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公众全程监督政务”创新项目就是一个例子。2007年底,当笔者跟踪曾经获得第三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提名奖的“公众全程监督政务”项目时发现,由于当年主持创新的领导另有高就,这项制度在贾汪区已经名存实亡。

“公众全程监督政务”的制度创新也是肇始于一次对危机的管理。2001年贾汪区因发生7・22煤矿爆炸事故导致小煤矿全部关闭后,煤矿工人失业,民众上访不断,这些事件和政府工作透明度不高、在决策时没有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等作风产生了尖锐矛盾,导致全区各类社会矛盾日益显现。“公众全程监督政务”的创新产生后,民众好评如潮,但也给贾汪区的干部带来了沉重的压力。为了保证这项制度能够长期执行下去,贾汪区党政制定了近30种制度。但事实是,自从这项制度创新的提出和主要实践者原贾汪区区长王天琦升任另一个县的县委书记后,这项制度在贾汪区日渐式微。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王区长在任一年多时间进行过四次民众质询会议,自他调走后的两年多时间里,会议再也没有开过。最近,笔者多次登录贾汪区党政网站,在“公众全程监督政务”栏内,已经找不到任何内容了。在看过贾汪区关于这项创新的有关材料后,面对着当初制定出的那么多、详细、具体的规定,笔者很难想象这个创新在贾汪区就这样“人走政息”了!其实,在2005年5月21日召开的项目受益人座谈会上,普通群众作为受益人就有这种担心。例如,贾汪中学老师平就担心“主要领导一换,是否就变了?如果群众反映意见能尽快到达领导那里,并得到解决,这长期坚持下去,就好了。” 广场社区的居民孙吉风也认为“要是王区长走了,可能就欠缺一些了。王区长工作抓得很紧,他抓职能部门上抓得紧,对群众好。今年春节下大雪,他带领能写字的领导都给群众们免费写春联,群众自己带笔。”2005年12月20日在一次关于项目的座谈会上,王天琦区长也表示:“如果人亡政息了,那就不是好制度。如果我们都走了,新上任的官员不想做都不行,这就达到目的了。”

但是,实际的情况可能更复杂。从表面看贾汪区还有这个制度,但是实际上已经没有人认真执行了。这反映出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一个困境:人在制度在,人走制度亡。这是政府自我革命难以迈出的一步。贾汪区在实施“公众全程监督政务”时确实改变了当地的一些政治生态,但是这些改变还远远不足以使这个制度继续生存下去,特别是它的创始人和主要推动者离开后。因为后继者不执行这个制度,普通民众并没有什么有效的手段可以去监督、制约他们。在这场博弈中,单个的民众和地方政府相比,永远是弱者。因此,要使一项创新有可持续性,就不仅需要制度,还需要能够认真执行制度的干部;要给予民众现实的能够监督和制约干部的渠道和手段,让普通民众组织起来可以与地方政府平等对话。当然,要完成这些任务,已经超出了一个地方政府的管理范围,涉及到范围更广阔的政治和管理体制的改革领域。

成功八步培训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直销培训;直销员;创新

中图分类号:C975文献标识码:A

直销(国外称为传销,我国为了区别于非法传销,称合法传销为直销)是以面对面的方式在固定的零售店铺以外的地方(如个人住所、工作场所或其他地方)将产品和服务直接销售给消费者的方式。由于这种方式初入我国时被一些投机分子利用和偏激宣传,出现了“老鼠会”、“金字塔”等非法传销组织,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于是国家于1998年对传销全面禁止,正规直销企业也被迫转型。2005年《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的出台,标志着国家在逐步规范和开放直销市场,并最终确立了单层次直销加店铺模式的具有我国特色的直销模式。

虽然我国已经给直销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合法空间,但是“非法传销”的阴影还没有完全退去,至今还有很多人谈“传”色变,增加了合法直销员的展业难度。要改变这一现象,使直销业能够健康成长,只有通过培训等方法来宣传正确的理念,慢慢消除人们对直销的误解,这也是当前直销从业人员和直销企业的职责所在。

高素质的直销员和忠诚的消费者是直销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而卓有成效的培训是吸引并留住高素质人才、提高业务人员素质、培养忠实消费者的有效保障,是决定直销企业能否健康、平稳、快速发展壮大的关键。因此,搞好培训,克服培训中的误区至关重要。然而,我国直销培训仍然不成熟、不规范,一直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同时随着社会科技、信息等行业的发展,先前摸索的培训组织模式已经滞后于时展现状的要求。

一、存在的问题

(一)直销企业缺乏完善的培训制度,没有充分发挥对市场的引导和监督作用。目前直销培训种类繁多,主要来自直销企业、直销团队内部以及第三方培训机构。这些培训使很多直销员不知道如何选择,基本是在团队领导人的推崇下参加各种培训。现在很多团队领导人对培训的理解仅是通过会场氛围的影响来增加销售,稳定新人,并不注重个人能力的提高。还有些直销领导人与第三方培训机构有联系,他们会尽力宣传这类培训并从中获益。盲目参加培训导致基层直销员的经济压力增大,常常还没有实现任何销售也没有掌握任何实用的销售技巧,自己却买了一堆产品,并支付了不少的培训费用,严重入不敷出。而那些没有团队领导人“指导”的直销员正好相反,他们很难得到培训信息,只能单打独斗,最后慢慢流失。出现这些不良现象,主要还是因为直销公司没有一套完善的培训制度,没有明确总公司、分公司及直销团队各自的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和培训对象等。当制度很清晰时,直销员就能够按照公司的指导参加自己所需要的培训。同时,大部分直销公司缺乏对各系统、各团队的培训方式和内容等进行监督和引导,没有成立相关的培训部门进行管理。这样不仅不利于公司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改进培训制度,也不利于各团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最重要的是不利于控制偏离公司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误导。

(二)培训注重激励,务实成分不足。目前很多直销培训都是空谈大道理,拿成功人来比较,用倍增理论和永续经营等来刺激人们的金钱欲望和成功欲望,运用激情煽情的演讲、哭哭啼啼的分享来感染人。这导致很多人被培训“洗脑”后失去理智,盲目崇拜,空有激情,却没有真正的展业能力,亲朋好友也逐渐远离他们。消费者虽然开始也会受到会场氛围的影响购买产品,但往往回家后经过比较又会后悔,这样不仅不易培养忠实消费者,还会给公司带来一些负面影响。那些关于如何提高展业能力,如何让潜在消费者看直销人顺眼,如何让消费者从内心满意公司产品等务实性的培训比较少,不利于直销员的成长。

(三)培训缺乏创新,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变化。直销系统在成立之初就慢慢形成了自己的理念和文化,这些理念是在当时市场需求和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也是经过实践检验的。但随着科技文化的发展,有些观念和方法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比如,电话邀约“三不谈”、“成功八步走”、“从亲朋好友开始”、“找做事业的人,不要卖产品”等观念,在目前消费者越来越理性,也越来越了解直销的情况下,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奏效了。然而,直销系统培训中又一直强调“简单、相信、照着做”、“归零心态”,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直销文化的创新和与时俱进,也很难吸引一些层次较高、富于创新的人才。

(四)培训缺乏层次感,没有根据培训对象进行细分。由于直销入门门槛低,从业人员层次参差不齐,每个人的社会阅历不同、人生经历不同、知识层面不同、对直销行业的了解不同,所以这就要求培训应该按层次来展开,既要考虑照顾那些高层次的学习者又要考虑那些低层次的学习者,既要考虑直销员的感受又要考虑消费者的感受,在很多元素中寻找出一个相对合适的折中点以求得让所有人都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但是,目前很多培训还达不到这样的要求(特别是团队内部组织的培训,但公司组织的培训已经在逐渐按照层级来安排),很多团队领导人都是要求业务伙伴尽量约人来参加,根本就不管所约的人背景如何、兴趣如何、需求如何等。

(五)缺乏对培训人员的专业培训,培训师的素质有待提高。目前,所谓的培训师都是一些业绩比较好的从业人员和团队领导人,他们往往只是分享自己如何走上直销之路,产品在自己身上所产生的神奇效果等。这些培训个性化太强,共性化不足,使得实用性受到一定的限制。有些培训和从业人员思想比较狭隘,极力排斥同行业的其他产品和培训模式,阻断了从同行业中汲取营养的通道,闭门造车,走很多弯路。因此,公司和团队挑选讲师都应该秉持“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原则,若人品不好,价值观有问题,再有能力也不能成为讲师。

二、完善直销培训的建议

(一)建立战略性培训体系。不管是公司还是团队内部都应该制定战略性培训计划,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去规划,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对于公司而言,首先需要将公司整个战略目标进行详细分解,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存在的问题,然后再根据这些主客观因素来制定培训方案,并在执行过程中不断调整。团队内部的培训也需如此,在确定自己团队发展方向的基础上结合公司的发展思路来调整内部培训。现在很多团队做培训杂乱无章,主要是根据团队领导人的时间来安排,基层直销员必须时时关注相关信息,时间安排上比较被动。

(二)培训需要与时俱进。目前,大多数直销运作模式和企业文化都源自国外,并不一定适合我国的国情,那些早期海外流传的“从梦想开始”、“成功八步走”等传统套系应该革新。但是,直销模式一直宣传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简单相信、照着做,要有归零心态,以至于十几年过去了很多直销团队还是在百分百的复制“前人”传下来的经验,久而久之,这种状况使我们到现在仍不知道有什么“新路”可走。然而,社会在不断发展,市场在不断变化,人们对直销的认识也更加理性。如果直销培训还仅仅是用氛围来感染人、用成功口号来激励人,高端人群就很难被吸引进来,直销市场的发展也是个未知数;如果在这个消费者的时代,直销培训还停留在培训经营者的层面上,而不能调动每一个消费者的热情,达到消费者生产消费者的目的,直销也是做不稳、做不大的。所以说直销培训需要根据我国的国情(即中国人的心理特征和求知欲望等)有针对性地进行,需要与时俱进,需要有新思路来拯救直销市场。

(三)明确培训目的。对于初级直销员来说,培训主要是引导其进入工作状态,增强对公司产品、竞争对手以及销售技巧等方面的了解;对于中级直销员来说,培训主要是培养其优秀领导人的风格和特质,提高发展团队并有效运作等的能力;对于高阶直销员来说,培训主要是提高倍增业绩,招募优秀成员,打造成功团队等的能力;对于消费者而言,培训主要是使其更加了解产品和公司,成为忠实消费者,并引导其进行义务宣传。所以,在组织培训之前应该明确培训目的与对象,然后再安排培训内容、方式、时间、规模与地点以及讲师等。

(四)培训内容必须全面系统。现在的直销培训基本上都是从事业、心态、产品等几个方面来展开,把个人成长和创业锁定为核心。培训虽然很多,但显得杂乱无章,今天是这个“大师”分享,明天又是那个“大师”分享,其实很多内容都差不多,只是个人经历不同而已,很多人盲目跟从。当然,这种培训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更需要其他的培训进一步巩固。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的需求在发生变化,人们认识新事物也有一个过程。如何理性选择直销,经营直销有哪些风险,法制背景下如何经营直销,如何提高消费者的忠诚度,燃起新直销员的激情后如何提高展业能力,老直销员留住新人后如何提高带领团队的能力,直销业发展方向如何,职业生涯规划等等,这些都需要专门的培训循序渐进地解决。

(五)培训后应该进行一系列的评估工作。知识、态度和技能必须化为行动才会产生实效,所以在培训班结束前可要求学员填写《行动计划表》,并让学员带回一份给直属领导,以督促学员学以致用,使培训落到实处。同时,在教育培训结束之后,还要组织学员填写《教学反馈表》或召开会后进行评估,及时让学员、讲师、组织者等提出培训所存在的问题并谈谈心得体会,总结经验教训。因此,通过评估工作,一方面能使学员做之所学,学以致用,及时总结、巩固和发挥培训成果;另一方面能使讲师教之所做,注重实效,发现和解决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总的来讲,就是能促使培训密切结合公司实际,提高培训实效。

在直销事业中,培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无论对直销从业人员,还是直销公司,都是其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也是直销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直销公司应该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监督,直销团队应该合理的运作,这样才能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直销业的发展壮大。

(作者单位:1.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方城县赵河镇一初中)

主要参考文献:

[1]杨逸民.直销应该培训什么[J].经贸世界,2006.5.

[2]周建刚.直销业的教育培训探讨[D].昆明理工大学,2006.

成功八步培训总结范文第5篇

第一步,选择合适的人进行培养

什么人才是合适的人?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人?我总结了几点,虽然传统的教科书上并未涉及,但我觉得很有道理,分享给大家。

第一,讲文凭更讲水平;第二,讲职称更讲称职;第三,讲阅历更讲能力;第四,讲资历更讲贡献;第五,讲道德更讲风格;第六,讲苦劳更讲功劳;第七,讲做人更讲做事。

我曾经到一所大学演讲,我问主办方现在学生最喜欢听什么,他说学生最关心怎么找到好工作,有哪些好的面试技巧。我问学生平时都看什么书?答曰:招聘技巧、招聘宝典、招聘秘籍。很多人已经面试好多遍、设计好如何应对每次面试的问题,你问什么他们都能给出标准答案。所以很多时候我不看他们的简历,无论上面吹得怎么天花乱坠,我就看着他的眼睛让他讲。真正的能力不在于他简历上的文凭、职称和阅历,而在于他真正的做事实力,所以不要被一些外在的东西所蒙蔽。

第二步,告诉他应该会什么

要做什么的背后是要会什么,如果他知道做什么,但是又不会,很难把它做好。我们一直在思考,作为一个中基层的管理人员,到底应该会哪些东西?中旭英才经过这些年的教学研究,我们发现做一个中基层管理者:首先敬业是基础,第二是团队协作,第三要有形象气质,第四是工作方法,第五是阳光心态,第六是计划能力,第七是责任意识,第八是结果思维,第九是沟通表达。我们把这些最基础的能力掌握之后,他就能够轻松胜任中基层的管理岗位。那作为一个中高层管理者又应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呢?英才发现应该具备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等综合能力。

第三步,告诉他做好的标准是什么

标准很重要,所有的好和不好都是比较出来的,就像很多时候人长得高或矮,关键看跟谁比。做得好的标准是什么,如果没有标准,你凭什么说他态度不好、业绩不好?所以一定要建立一个告诉他什么好、什么不好的标准。

说到标准就涉及到绩效考核。绩效考核我觉得有三个重点:第一,结果是什么,用结果交换,考核的是结果,不是过程;第二,要有时间、有价值、可考核;第三,客户就是裁判。绩效考核的是结果,而绩效管理是过程,但是很多公司只注重绩效考核,而忽略了绩效管理。

第四步,训练他怎样才能做好

优秀的管理者和员工都是训练出来的,很多人不做员工训练就想着他自己能做好,如果他天资很优秀怎么会来你的企业打工呢?所以每一个员工都是需要栽培和学习的,很多时候没有经过训练的员工会把你的客户活生生地干掉,并且员工见完客户回来会怎么跟你说,他不可能会说是因为“我水平不够,能力不行,把客户伤害了”。他会这样说吗?不会的。他可能会说,“老板,这个客户不要做了,没胸怀、没格局、不讲诚信。”你分析一下,这么多年有多少客户的流失是由于员工的不成长造成的,其实你今天流失一个客户不可怕,而流失一个优秀员工的背后是无数优秀客户。

第五步,放手让他去做

你一定要学会放手让他去做,他可能会犯错误,许多管理者针对员工犯错的处理方式只有一种,就是简单粗暴的责备和惩罚,这是最不合理的方式。应该把错误分类处理,性质不同处理方式也应不同。比如一种是态度错误,这需要惩罚和教育;第二类可能是能力错误,那就要有针对性地不断训练;第三类是创新性错误,需要采用的方法是鼓励和控制。

第六步,反复教练,直到他可以替代你

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优秀的员工是反复训练出来的,一件事要教很多遍才能接受,这是很正常的,即便教了很多遍之后让他去尝试,可能还会有错误,需要你去引导和帮助他,这样他才能变得优秀。我们也是这样培训学员的,他们学完回去之后要实践,如果有问题可以终生回炉再造。只要成功报名英才的学员,以后每年都可以回到英才免费回炉训练四次,并且每次主题都不一样,我们提倡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

第七步,成功之后,去做更应该做的事情

当你成功把员工训练出来了,不要以为就什么事都不用做,做事业要永远保持创业的状态。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你去做,要不断接受新任务新挑战,这些新任务和新挑战包括要去发现新的商业机会;要去提升边际能力,很多企业家具备了专业能力而缺乏边际能力;要勤于思考,一个人很多的想法是思考出来的;要持续改善,精益求精,时代在进步,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走在时代的前端。

第八步,让他也学会人才复制

成功八步培训总结范文第6篇

2013年3月,水利部、财政部下发《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并开始在全国进行试点,我区北海市的合浦县、贺州市的八步区列入了全国试点县。2014年底,我区2个全国试点县完成改革任务,并于2015年10月顺利通过自治区验收,均评定为良好等级。2014年7月,按照水利部的要求,自治区水利厅又选定马山县、鹿寨县、恭城县、万秀区、防城区、浦北县、港北区、北流市、田东县、南丹县、合山市、天等县等12个县(市、区)作为自治区级试点县。试点县原则上每个设区市一个,先行先试,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新体制机制,以期总结可复制、易推广的经验和做法,为改革全面铺开提供示范和借鉴。至2016年11月,12个县全面完成了改革试点任务,顺利通过自治区验收,其中:鹿寨县、恭城县、防城区、浦北县、港北区、田东县、南丹县、合山市、天等县等评定为良好等级,马山县、北流市、万秀区等评定为合格等级。至此,我区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顺利完成了试点任务,加上2009~2011年实施完成的柳江县、永福县、德保县、蒙山县等4个试点县,我区共有18个试点县(市、区)完成改革试点(2个全国试点县、16个自治区级试点县),有13761处各类小型水利工程纳入了改革范围,累计颁发权属证书13558本、落实管护主体13582处、签订管护责任书13582处、建立健全管护制度13307处、培育用水者合作组织985个。

2主要经验做法

(1)落实主体责任,高位推动改革。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明确县级人民政府为改革的责任主体。自治区党委政府将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纳入深化农村改革重点推进,并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列入自治区年度绩效考评。自治区深改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强化改革落实确保改革实效的意见》,强化落实改革主体责任、督办协调、督察、工作机制等,高层次、全方位推动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各设区市均按要求成立了改革领导小组,出台了实施方案。各试点县按照改革要求,成立了以书记、县长为组长的领导机构,制定出台实施方案,落实主体责任,确保改革实效。(2)强化保障措施,助推改革进程。自治区财政年度部门预算安排了1000万元专项用于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县工作经费,按每个试点县70~80万元补助标准,支持改革试点县开展工作。同时,自治区财政部门预算增设了4000万元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专项经费,与市县落实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进行挂钩补助,促进各地加快改革。(3)统筹协调推进,务求改革成效。结合实际编制印发了《广西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指南》,进一步明确改革范围和目标任务,规范工作流程和步骤方法,指导各地有序加快推进改革。制定实施了《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县验收办法》,统一验收标准,规范验收程序,确保改革工作成效。加强业务培训和宣传工作,连续3年举办了3期全区水利系统改革业务培训班,连续2年在全区水利系统新任领导业务培训班开设深化小型体改业务课,培训水利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共160人次,指导各市、县开展培训90余次,共培训近2000人次,市县乡村四级水利改革工作人员基本得到了培训。进一步加强宣传,积极营造改革舆论氛围,在全区各市县广播电视、报纸及网络等大范围高密度开展水利改革宣传,编制印发宣传海报20800套张贴到村屯。及时向自治区党委、政府和自治区深改办报送改革信息20篇,编发电子简报8期,积极主动汇报改革进展。(4)加强督促指导,推广成功经验。实行定期、不定期深入开展督促检查,共开展督查指导100多批次,每个试点县督促指导不少于5次。通过督查指导确保改革工作少走弯路,推动落实改革主体责任和工作整改。及时总结试点县成功经验和做法,并多渠道多维度进行推广,充分利用微信、QQ等新媒体平台加强宣传、推广和沟通。总结推广了柳江县小型水库管理“县水利局+乡镇水利站+家庭式值守”管护模式、农村供水工程“公司+乡镇集中供水工程+用户”管理模式;合浦县在小型水库管护“专群结合模式”(1名水库职工+2名外聘群众)、依托水管单位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实现乡镇水利站全覆盖的模式;八步区小型水库管护人员配置“1+1+1”模式;马山县小型水库“以大带小”管理模式;蒙山县“村级水管员”模式;鹿寨县“村级农田水利项目竞争遴选”模式等。(5)强化试点示范,加快面上改革。为充分发挥试点示范作用,加快推动面上改革工作开展,我们创新出“123”(一片两会三现场)工作方法。“一片”即以试点县所在市区市为一个片区;“两会”即结合试点县自治区验收会同时由设区市就地召开改革推进会;“三现场”即设区市组织辖区内其他县水利部门领导和改革业务负责人现场观摩核验、列席验收会现场学习,验收会后由设区市政府现场召开改革推进,自治区验收组就地参加改革现场推进会,提出工作要求并现场解答改革难点疑点问题。通过观摩现场核验、列席验收会现场学习、现场推进和答疑,各地水利干部较好领会改革的精神,交流了工作经验,掌握改革的方法,注意改革中的问题,收到良好效果。

3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区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部分地方改革力度不够,工作方案不完善。一些县的改革工作组织协调力度不够,没能充分协调各部门积极参与,制定的《实施方案》不够切实具体,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够强,甚至难以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灌区末级渠系等未全面纳入改革范围的现象普遍存在。一些地方改革工作人员、工作经费明显不足,改革工作进展缓慢。(2)地方财政较困难,落实水利工程管护经费无保障。部分水利工程确权给集体、村委或者用水者协会,工程管护经费难以足额落实到位,甚至无法落实。确权为国有的小型水库,管护经费落实也不足,管护人员工资补助多在300~1000元/月,没有达到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部分小型水库非汛期没有落实管护经费。(3)部分涉及公共安全的小型水库、水闸等工程,仍未能彻底解决管护主体能力不足、无技术支撑等瓶颈问题。部分由乡(镇)、村管理的小型水库、水闸无专门的管理机构,绝大部分是聘用工程所在地附近的村民看管水库,管理缺位严重,管护主体能力及技术支撑不足,看护人员文化水平层次不高,无专业技术知识,管理还没有真正实现从“看”变为“管”的转变。(4)相当部分用水者协会没有很好发挥作用。部分已组建的协会管理不规范,没有“造血”功能,导致协会未能正常开展工作、良性运行,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4工作对策及建议

当前,我区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已进入总结、推广试点县经验和做法,全面推进非试点县(市、区)改革工作阶段。结合我区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及建议如下:(1)进一步加强督查指导。按照自治区深改领导小组《关于强化改革落实确保改革实效的意见》,强化落实改革主体责任、督办协调、督察、工作机制等,自治区、市加强对各县改革工作的督促、检查、指导工作,有效推动各地落实好县级政府主体责任,化压力为动力,加大改革力度,完善充实工作方案,精心细化工作步骤,推动改革工作落地生根。确保我区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均衡、深入开展。(2)突出抓好改革重点。从改革内容上重点抓住落实管护主体和管护责任、解决管护经费等环节;从改革对象上重点保证完成涉及公共安全的小型水利工程改革任务。对小型水利工程的管护主体明确责权利,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能力提升及管护队伍人员技能培训,结合实际抓好国营水管单位“两费”落实。(3)注重长效机制建设。抓好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相关配套政策措施的落实见效,激发社会参与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积极性,加快小型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保障水利工程良好运行和发挥效益。制定、完善公共财政水利项目资金的安排与使用管理制度,突出支持、鼓励改革,推动水利工程管护长效机制的加速形成,巩固提升改革成果。

成功八步培训总结范文第7篇

*本文系水利部水利教育教学成果奖研究项目“基于行企校协同创新的‘育人+服务’融合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01)及广东省“创新强校工程”学院自主创新类教改项目“基于‘竞赛+项目’的创业教育体系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cxj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摘要:目前我国似乎已经进入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然而从实践境域考量,其效果却处于悬垂状态。原因在于现有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更多源于“自上而下”的号召,而高校“自下而上”的诉求及厚植于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还未完全形成,基层创新创业教育的执行策略仍待探索。“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分为通识教育段、嵌入演练段、专业渗透段、职业实践段四个阶段,各阶段衔接递进,形成了目标清晰的创新创业教育八步骤,真正让创新进入意识,让创业融入教学,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从形式化走向实质化、管理策略从松散化走向程序化,将其实践功效彰显自我价值品性。

关键词:创新;创业;创新创业教育;广谱式;实践策略

近年来,伴随着国务院相继颁布的22个有关创业文件,以及高教司、科技司、高校学生司、就业指导中心等“四位一体、整体推进”的联动机制部署,不同层次的行政部门高屋建瓴、纵横捭阖,从高度、远度和力度上构建了宏大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太多的创业“利好”似乎已经形成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繁荣局面。然而,从实践境域考量,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效果却一直处于悬垂之中。

一、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效性不足的原因剖析

创新创业是主体在人类生活中开展的真创造或类创造,是主体有意识地寻求或建构新图式、新事业的一种活动,因此,清晰的主体目标及以此为基础的实施策略尤为重要。然而,在现实的创新创业教育中,仍然存在着政策与执行、理论与实践、管理与教学等衔接不畅的状况,导致美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愿景事与愿违,实效性不足,具体表现如下。

(一)目的与手段难以互为表里,政策落地效果不佳

目的与手段往往是对立统一、依附生存的。“如果没有手段价值的现实化和层层推进,目的价值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同样,如果没有目的价值的规定,手段价值就会陷入盲目和自流。”[1] 从目前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领导层级来看,国务院、各部委、团省委、教育厅等多部门目的明确、方向正确,然而在实践执行中,大部分高校却似乎对于“自上而下”的号召处于被动的盲从应对或固守应对状态,没有依据学校特色主动建构起自我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学校内外部关系、层次和体系整合不足。实践执行策略的虚弱不仅是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木桶”中的短板,也导致了创新创业教育目的与手段发生错位,各种政策落地效果不佳。

(二)理论研究悬浮,与实践界域有割裂之状

从理论发展来看,目前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研究处于概念廓清、推演表征层面,有的属于对政策的解读,有的属于应时之作;第二类研究处于理论与实践的衔接层面,但双向融合度仍有欠缺,更多悬浮于“应该怎么做”的整体构想中,却没有触及到具体的执行方法、程序,因此实践指导性不强;第三类研究以具体实施策略为研究对象,这正是目前创新创业教育所迫切的、亟需的,但此类研究甚少,即使有也只是点对点的权宜策略研究,很少完全建构出“面上普及”的操作体系或找到一个有力的执行框架。总之,目前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整体上有理论悬浮及语义泛化之嫌,进而形成了理论构想与实践界域割裂之状,创新创业理论研究的领航作用不足。

(三)高校内部责任中心模糊,执行力度欠缺

总理提出:“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才能厚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土壤。”人才培养体系是支撑专业教学的计划性纲领,因此,创新创业教育执行中“第一课堂”应该是主线,“第二课堂”是辅助。而目前许多高校设置的创新创业课程多半以“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创业与就业”等短时课程或“创业教育专题”等选修课形式出现,并未融入整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形式性课程较多,而实质性课程不足;且出现了学生处、团委、教务处、创业学院、经管学院等多头管理局面,责任不清,教务处作为人才培养体系的主要执行者其作用却处于边缘状态,这直接导致了“第一课堂”发挥创新创业的教育力度不足,厚植于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无法完全建成。

・创新创业教育・“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蕴、策略及路径研究

(四)教育管理松散,传授的知识呈“碎片化”之状

由于创新创业教育未完全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大部分高校开展的相关活动主要以上级行政部门主导的大赛、训练项目等申报为主,是一种突击性的、阶段化的工作模式和功利化的管理(获得比赛荣誉等),而非常态性的、程序化的。另外,由于未形成实质性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且配套的师资不到位,因此,许多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是通过举办创业讲座来激发学生的热情,而非循序渐进地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这样习得来的知识是“碎片化”的,容易扩充“事实”,而没有增加“联系”;容易以平面思维为主,而缺少基本原理。它容易将学生的知识结构变成了一张“浮点图”,思维愈发狭窄,且容易产生领域上的错觉。

二、“广谱式”:一种实践诉求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在《三代诗》中写道:“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由此可见,创造必须以知识为前提,以付诸实践作为至高目的。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亟需一种能够在“点上突破、面上普及”的体系型构(即使在探索初期阶段还不够完备或成熟,但也可以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带来一定的边际效应),“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正是践行此理想的重要模式之一。

“广谱式”(university-wide)创新创业教育是在“广义的创新”和“广义的创业”两个概念基础上形成的综合性概念。[2]这里的创新是指通过接受教育,主体在其认知地图中产生新图式、新思维的孵化过程,属于初级能力形成阶段;而创业则是主体将认知地图中的新图式转换为实践,形成新事业的创造性活动,是能力转化为外显行为的过程。广谱具有“广义”、“普及”两层含义,即“面向全体学生”、“结合专业”、“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就是一种真正从基层教学开始,启发学生产生新思维及创造力的教育模式,主要包括通识型、嵌入型、专业型、职业型四种教育指导类型。[3]笔者通过多年实践尝试与探索,认为“广谱式”创新创业也可以将以上四种类型诠释为四个阶段,即通识教育阶段、嵌入演练阶段、专业渗透阶段、职业实践阶段。

“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政策基础是2010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该“意见”提出:“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新创业类课程的设置要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要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效衔接,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在理念方面,强调“人人是人才”。在“校园人”与“企业人”的角色虚拟转换中,以丹尼斯・韦特利(Denis Waitley)的“成功心理学”为基础,呼吁学生运用自我意识来洞悉自己的梦想、需要、兴趣、技能等,并设置以个人成功愿景为基础的各种目标。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在团队建设过程中以加德纳(Gardner.H)的“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据,从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视觉空间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等方面挖掘不同学生的智能优势,突破了传统教育评价观念中以学习成绩决定人才优劣的局面,互补促进,能力为本,形成人力资源优质配置以及创业团队的合理构建。

三、“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的执行策略及路径探索

“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将课程小环境与专业大环境相结合,以通识教育段、嵌入演练段、专业渗透段、职业实践段为实施路径,各个阶段目标清晰、衔接递进,符合SMART特性,即具体的(specific)、可测的(measurable)、同意的(agreed)、现实的(realistic)、有时间限定的(time-bound)的实践操作模式[4],最后形成较为完备的“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四阶段、八步骤运行体系,具体如图1所示。

(一)通识教育阶段:基础课程建构及创新创业意识形成

创新创业教育基础课程的建构,可以帮助学生萌发创新创业意识,探索自我创业路向,学会市场分析、理性规划创业步骤,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寻隙思维”、创业警觉性以及组织能力、动手能力和领导能力等。这是一切创业者必备的第一课。此阶段包括“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的八步骤中第一、二和三步。

第一,将“企业管理”、“财务管理”纳入正常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之中(根据专业可设置为必修课或者选修课)。“企业管理”是创建或管理一切企业的基础课程,它系统地为学生呈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职能,最后通过学期项目(模拟公司创建演练及开业新闻会展示)作为考核内容,充分驱动一年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鼓励学生寻找其职业生涯的“圆点”。“财务管理”课程针对企业中的资本融通、资产购置、现金流量及利润分配等进行全面讲授,最后通过ERP(企业资源规划)沙盘演练实训来考核,使学生在分析市场、资源规划、战略布局及财务管理等一系列对抗演练活动中,领悟全局意识、掌握财务规律和培养团队精神。本阶段课程学习也为以后的“创业计划书”的撰写积累多方面知识。

第二,适当开展合理的创新创业讲座。目前,创业讲座市场鱼目混杂、质量层次不齐,许多职业培训师并没有自我创业的经验和经历,只是将创业名人的精彩片段作为授课内容来博取掌声,这些可以增强学生的知识,但在实践创新创业引导上依然是“纸上谈兵”。许多学生要么在“激动与热情澎湃”下盲目实施,要么始终过着“晚上想了千条路,早上依旧走原路”的矛盾生活,这种碎片化的创业知识,只能带给学生学习时间的支离破碎。创业需要激情下的理性,需要前进时的稳固足迹,学校必须适当地聘请创业先锋或者曾经有过千锤百炼经历的创业者,为学生真实讲述创业中的市场预测、操作路径、风险策略等,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阶段,一定要避免过多的讲座轰炸,否则学生容易产生心理上的“高原期”,反而会对创新创业教育产生疲劳对抗。

第三,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咨询与设计,使其将职业理想融入到专业学习之中。创业者不仅要有一般的智商(IQ)、略高的情商(EQ)、敏锐的财商(FQ),更需要超出一般常人的创商(CQ)。然而,大学阶段许多学生对自我认知仍然处于模糊状态,此时首先要对他们进行“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对其进行六种职业兴趣划分(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目的是为他们寻找与其人格特质相匹配的创业目标。但是,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表面特质不会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根源特质则是内在的、稳定的,是人格结构中的基本因素特质,需要应用科学方法测试才能够获得。因此,我们在“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测量的基础上,对学生再进行“卡特尔16项个性因素测试(16PF)”,从根源上对学生的动力特质、能力特点等进行深层剖析,挖掘其创商,最后依据个体差异对其创新创业目标、自我定位进行全面规划和指导。只有当学生找到较为适合的生涯面向时,才能将职业理想带入到专业学习之中,有目标地不断充实与拓展相关知识与技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二)嵌入演练阶段:基于“竞赛+项目”的理实混合训练

本阶段是综合训练及项目孵化阶段,是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创新创业主体意识融入到实践能力锻炼中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八步骤中的第四、五步。

第四,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创业技能大赛。技能竞赛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规划能力、写作水平,也是对学生进入现场答辩、专家咨询阶段的综合能力的考核。目前,具有专业普适性的创新创业大赛有各校、省乃至部级的ERP(企业资源规划)沙盘大赛、“挑战杯”创业大赛、大学生移动互联网创业大赛(大创赛)、“彩虹人生”全国学校创新创业创效大赛等赛事;这些赛事基本上以“创业计划书”为评审依据,对其市场可行性、运营策略、财务状况、风险应对策略、预期效益分析等进行全面估量,脱颖而出的可以参加高一级赛事。此类比赛目前大多数处于理论上虚拟规划阶段,也有部分属于“创效”性的实践成果评比。创业大赛具有“学校与企业交流会(洽谈会)”的性质,很多企业家和风险投资者都会在学生作品展示现场寻求新的创意和合作伙伴,双方成功签约的也比比皆是。

第五,依托项目训练,加强学生综合锻炼。创新创业能力需要理性的培育和“孵化”。目前从校级到省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已经纳入到“教育教学质量工程”项目之中,教师可指导学生参与项目规划书撰写,并申请立项,利用项目资金进行大约两年的“孵化”乃至“破壳”创业。广东省于2014年也开发了“‘攀登计划’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项目”,首次下拨2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资助培育广东省内高校1000个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开展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科技发明制作等科研实践,目前收效良好。

(三)专业渗透阶段:顶岗实习与毕业项目整合

本阶段是创新意识、创业训练由发散、收敛、最后融入到专业实践的过程,是不同专业学生将创新思维与专业对接或者与岗位磨合的融通阶段,主要包括八步骤中的第六、七步。

第六,指导学生选择与自己创新创业目标相关的岗位进行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是大学生“在创新中实践,在实践中创新”的重要阶段,学生带着自身的创业梦想参与到现场生产中,可以把岗位认识与工作创新结合起来,把真实的企业管理情景与自我创业策划中的理想对接,也可以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碰撞而激发出新思维,为自己的创新创业“圆点”积累各种知识。

第七,通过毕业项目(毕业设计或毕业策划项目),用系统的专业知识以文本形式落实自己的创新创业梦想。毕业项目是大学生对三至四年学习过程中所关注的焦点及自我习得的知识的总结;是根据其前期所树立的创业目标、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主题以及顶岗实习中的实践岗位知识,全面进行的毕业设计或毕业策划。毕业项目完成过程中可与企业进行合作,在毕业项目验收或答辩中,学校必须聘请相关行业、企业人员参与,对学生的项目进行多方位的评估,对其创业的可行性等进行有力地指导,如行业准入制度、区域政策、创新盲点、市场竞争、利润分层等,通过点对点的评价,充分拓展学生的社会视野,为其后期的成功创业奠定基础。

(四)职业实践阶段:生存型创业、就业与成长型创业交替

此阶段属于“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的最终出口阶段,但并非终止性评价阶段,主要包括八步骤中的最后一步。

第八,学生创业、就业或就业后再创业。创业是年轻学生激情燃烧中最向往的自我成就之一,创业也是提升高校就业率的渠道之一。然而,创业也并非所有怀有梦想的学子都能够实现,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区域发展的小环境以及行业发展的微环境都会助推或制约学生的创业目标。就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式来看,少部分学生毕业后直接创业,这属于一种生存型创业;也有一部分学生先在工作岗位上创新性的工作或者就业若干年后再度创业,这则属于一种成长型创业。据麦可思数据公司对2009-2011届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情况调查显示(见图2),毕业生三年内的创业率远远高于刚毕业半年后的数据,这说明成长型创业是高校创业教育效果考察的关键点。

图22009-2011届高职毕业生三年内创业发展趋势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培养民族创新精神的宏伟工程,其实施的初衷并非让所有的学生毕业后即刻创业,而是为了培养数以万计的具有创新意识的新型人才,从教育体制上逐渐解决我国创新综合指数落后、科技进步贡献率偏低等诸多问题,真正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而服务。

落地才能生根,厚积才能薄发。 “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以基层教学为起点,从“宏大叙述”走向“琐碎描述”,从“激情神话”走向“白手起家”,从“概念性视角”走向“固定口令操作”。四个阶段融会贯通,给予学生一种脚踏实地、理性质朴的学习及创新创业风格,一种优势互补、团队合作的生活及创新创业意识,及一种倡导成功、认知自我的积极心理及健康人格。那么这种走向基层的创新创业教育是否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呢?莫兰认为合理性的最终追求是“建立起逻辑的和谐性(描述性的或解释性的)与经验现实之间的彼此相符”[5]。合理性的选择与社会情景关联,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合理性就是一种实践合理性,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效果是它的最终追求。因此,“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让创新进入意识,让创业融入教学,用一种寓于实践的姿态彰显了其时代合理性及价值品性。

参考文献:

[1]张军.价值与存在――价值话语的行上之思[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22.

[2]刘红星,彭福扬.创新理论的拓荒者[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17.

[3]王占仁.“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架构与理论价值[J].教育研究,2015(5):56-62.

[4]Karen Holems,Corinne Leech.个人与团队管理(下册)[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51.

成功八步培训总结范文第8篇

我说:争取领导资源,推进方法得当。

全球首屈一指的领导学权威约翰·科特曾于1996年出版了风靡商界的《领导变革》一书,该书将组织变革分解成八个步骤。科特随后在其最新著作《变革之心》(The Heart of Change,与丹·科恩合作)中针对这八个步骤介绍了数十个应用实例,从实战运作的角度阐释了作为一个变革时代的经理人,如何在公司运营过程中,全面调动其他关系人的积极性去感知变化并提出积极的应对方法,不但要取得变革的成功,并在此过程中体现出经理人领导变革的能力和出众的工作业绩。

在这八步当中,哪一步最重要呢?不少经理人认为是权威领导,他们认为只要是老板重视、一把手挂帅,就什么事都好办。也有人认为,要推动企业高层重视流程管理,首先需要把流程管理列入到明年的重要工作计划中去,甚至说,“流程管理是一把手工程”。

这些想法很容易能够理解,但问题的关键是,与其引导老板重视流程管理,不如主动去寻找老板已经觉得有紧迫感的事情,并以流程为工具帮助老板分忧。

“老板只能被满足,很难被引导。”如果没有把流程管理的必要性、紧迫性和企业某个休戚相关的经营问题结合起来,老板是不会真正重视流程管理的。有一位企业老板说过,“经营是呼吸,管理是吃饭”。因此,用培训来“松土”是好事情,但要指望通过一次培训就达到让老板重视流程管理这个目的,是不可能的。有效的做法是把流程管理和老板感到极其紧迫甚至夜不能寐的“企业生存问题”(比如成本、质量缺陷、经销商集体倒戈)结合起来。

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某企业在海外市场产品出现严重退货,这时就需要让该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认识到,这是流程的问题而不是个人的问题,应从流程入手才能根本上解决。

作为企业中流砥柱的职业经理人,应该多考虑怎么帮助老板分忧、怎么把老板关心的事情和本职工作的推进结合起来,这才是比较现实且有效的做法。如果一直觉得流程推动不力是因为老板重视不够,进而试图要纠正老板的错,这种做法是非常危险的。

争取到领导的资源之后,就要着手启动相应的流程优化工作,想要保障项目成功,过程的推进方法要得当:

第一,流程优化工作启动之初,就必须让流程责任人成为责任中心,而不是让流程管理部门或者咨询公司越俎代庖。流程管理部门作为一个流程推进者,由于未参与业务,对业务流程的了解是片面的,很难从核心去把握流程优化项目。另外,业务不断变化更新的过程中,不是参与业务的人员的知识始终处于落后状态,仅凭开几个会想达到预期目、或者成为流程的主导纯属纸上谈兵。因此流程优化工作启动之初,首先需要明确流程责任人。

首先,流程是管理和业务的载体,流程梳理优化本身既是一个思考、体会和模拟运作的过程,也是分析、优化、搭建管理体系的过程。流程体现什么样的管理思想和要求,需要流程责任人进行构建;流程是否体现了其管理思想和要求,需要向什么方向优化,也需要流程责任人进行评估判断。

其次,流程责任人是流程运作绩效的负责人:通过建立基于流程的可衡量的绩效指标并设置改进目标,推动业务持续优化。如何设定指标、如何反映工作目标,这些问题都需要流程责任人思考;设定的指标是否实现,也是对流程责任人进行考核的重要内容。

再次,流程责任人是团队领导和教练:流程是知识的载体,流程不断推进的过程同样也是帮助企业的隐性知识显性化、知识不短积累和复用的过程,是培养下属、快速提升团队能力的过程,所以团队领导和教练的流程责任人有责任来决定建立什么样的流程规范来实现团队知识的积累、共享和复用,从而提升团队竞争力。在整个过程中,流程管理部门担当指导培训和项目管理部门的角色,通过项目计划跟进、进展通报和专业辅导等,保障项目的顺利推进,同时从全局视角关注流程间的关联性,以适时地推动跨部门的协同。

第二,流程优化过程的重点是目标问题导向和共识的形成。一方面,要明确目前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流程优化的目标,切忌漫无目的的优化;另一方面,流程各方参与者对问题和优化方案需要先形成共识,这是后续流程推行落地的基础。因此,必须通过有效的项目过程组织,主导并推进流程优化,具体包括设置分步控制点,有效的组织沟通会议推动共识的达成等,以避免流程优化讨论的多轮反复和陷入泥潭。

流程优化过程可分为三步,每一步都在上一步共识形成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细化:

第一步,通过对现状问题的调研总结,建立流程优化框架。其中包括支撑流程运作的业务组织职责分工、流程优化的目标、流程运作的整体框架、流程中相关术语和分类定义的统一等,明确优化的整体方向。第一步优化讨论必须在主管该流程领域的高层和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间形成共识;

第二步,进入具体流程的优化,基于可运作的现实条件以及可改进的方向,考虑和现有业务的承接和延续性,因此第二步的优化必须在流程相关运作部门间形成共识;

第三步,流程表单模板的优化,大量的实际操作是通过表单模板来落实的,因此需通过表单模板优化建立流程易于落实的工具。在具体项目推进上,可以此三步分别设置关键里程碑,以有效的控制流程优化项目的风险。

在流程优化的整个过程,需组织大量的研讨沟通会议,让每次会议都有共识的形成和有效输出,必须进行有效的会议策划和管理。首先,明确需讨论共识的问题,如哪些部门/岗位间职责不清晰,哪些流程环节不顺畅等等,并尽可能准备多个备选方案和优劣分析;其次,确定每次参会的人员,针对要形成共识的问题,需让流程相关方都参与会议,以避免多方的意见不一致,同时在多方争持不下的时候能有决策者以确定最终方案;再次,在会议的过程中往往业务部门会因一个问题牵引出其他的业务问题而讨论,因此必须有效的引导和组织,避免会议主题偏离;最后,世界上没有完美的方案,与企业业务发展相适应的优化方案,并得到各方的认同和共识,即达成流程优化讨论会议目标。

成功八步培训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 质量控制

0 前言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是每项工程建设长久的主题,它直接影响及决定着产品是否能够按时交工并能正常发挥交付后的使用功能的重要关键,建筑施工质量不仅关系到工程的可用性,更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各种经济利益,因此,对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进行全面管理和控制无论对于建筑企业,还是社会和国家都有重要意义,对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严峻形势,进行施工阶段的工程质量控制更加显得重要。

1 质量控制的重点

工程项目质量是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程、强制性条文、设计文件及工程合同中对工程的安全、使用、经济、美观等特性的综合要求。因此,工程质量是在“合同环境”条件下形成的。而施工阶段直接影响工程的最终质量,可以认为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重点。

2 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建筑施工质量控制可以采用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的 PDCA 循环法 ,即: 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也就是按计划实施检查处理这四个阶段周而复始地进行质量控制,这四个阶段不断循环下去,故称为 PDCA 循环。它是提高产品质量的一种科学管理工作方法 ,在日本称为“ 戴明”环,事实上就是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PDCA 管理循环分为四个阶段、八个步骤。

2. 1 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计划阶段。主要任务就是按照使用者的要求并根据本企业生产技术的实际可能 ,进行工程施工计划安排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主要任务就是按照第一阶段制定的计划组织施工生产,并且要全面保证施工的工程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第三阶段: 检查阶段。主要任务就是对已经施工的工程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定。

第四阶段: 处理阶段。主要就是按照使用单位的意见和检查阶段中的评定意见进行总结处理,凡是属于合理部分就编制成标准 ,以备将来再次执行。

2. 2 八个步骤

第一步: 分析现状 ,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 ,用数据加以说明。

第二步: 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各种影响因素 ,并对各个因素进行分析。

第三步: 找出产生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 ,通过抓主要因素解决质量问题。

第四步: 针对影响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 ,制定活动计划和措施。计划和措施中要体现为什么订计划 ,想达到什么目标 ,拟采取何种手段 ,谁来执行等具体内容。

第五步: 按照既定计划实施。

第六步: 根据计划的内容和要求 ,检查实施结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第七步: 对检查结果进行总结 ,把成功的经验纳为标准 ,以备下次使用。

第八步: 处理遗留问题 ,转入下一个循环。

在上述八个步骤中 ,第一到第四步为 P 阶段 ,第五步为 D 阶段,第六步为 C 阶段,第七到第八步为 A阶段。

3 提高质量控制的措施

建筑施工涉及面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影响质量的因素很多。而且工程项目位置固定、体积大,不同项目地点不同,不像工业生产有固定的流水线、规范化生产工艺及检测技术、成套的生产设备和稳定的生产条件,因此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因素多,容易产生质量问题。为做好建筑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应该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3. 1 对施工现场劳动组织及作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施工人员是建筑施工的直接操作者,他们本身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 ,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是质量控制的基础。

首先应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施工人员应当树立五大观念: 质量第一的观念、预控为主的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用数据说话的观念以及社会、企业 ( 质量、成本、工期相结合) 综合效益观念。

其次是他们的技术素质。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应有较强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法制观念;服务人员则应做好技术和生活服务,以出色的工作量,间接地保证工程质量。

3. 2 对进场原材料、构配件的质量控制

最终的项目成品是在原材料的基础上加工改造而成的,因此,建筑材料的质量优劣同样决定了建筑项目的好坏。有必要时可对厂家、供货商作详细考察以确保材料、设备的质量; 对于需要取样送检的材料依照有关规定进行取样送检。在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现有假冒伪劣产品,坚决清除出现场。

3. 3 对进场施工机械设备性能及工作状态的质量控制

(1)施工机械设备的进场检查。进场机械设备的型号、规格、数量、技术性能、设备状况、进场时间必须要有详细的清单,同时要符合施工组织设计中所列的内容。

(2)机械设备工作状态的检查。要有专人负责对进场机械的使用、保养记录及工作运转状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必须及时修理,以保证机械的良好作业状态。对塔吊等特种设备进场或使用前必须经当地安监部门鉴定办好相关手续后方可投入使用。

3. 4 对施工现场环境状态的控制

(1)施工作业环境的控制。作业环境条件主要是指水、电、动力供应、施工照明、安全防护设备、施工场地空间条件和通道以及交通运输和道路条件等。

(2)施工质量管理环境的控制。主要是指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控制自检系统是否处于良好状态;系统的组织结构、管理制度、检测制度、人员配备等方面是否完善和明确;质量责任制是否落实。

(3)现场自然环境条件的控制。施工单位对于未来施工期间的自然环境条件可能出现对施工作业质量的不利影响时必须事先要有充分的认识并做好充足的准备和采取有效的措施和对策以保证工程质量。

3. 5 做好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建筑现场施工技术管理是指对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复杂工作而进行的一系列组织及管理活动。从而实现建筑工程现场施工过程的安全有序,达到缩短施工工期、控制工程项目造价、确保工程项目质量的目的。

建筑工程项目应建立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制,明确各自责任。再结合质量目标和攻关内容编写施工技术方案,制定具体的质量保证计划和攻关措施,明确实施内容、方法和效果。

4 结束语

总之,质量控制要围绕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进行。在工程建设中严格把好质量关,从制度上、组织上、人员上加强全过程管理,建立健全适合我国国情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清除工程质量隐患,控制施工项目质量,从而保证工程建设项目能够达到目标要求。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一直是施工项目强调贯彻的方针。只有提高建筑施工质量,才能确保建筑的社会实效性,才能保证人民的生命安全,才能做到不重复建设,节约资源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建设工程质量控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蔡泽文,飞. 浅析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J]. 山西建筑 . 2009,2.

成功八步培训总结范文第10篇

一、成功举办六项门球底,赛,促使全区各地门球活动不断开展。

为了丰富和活跃全区中老年、青少年、妇女以及干部职工的业余体育生活,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通过门球届赛来不断提高各层次门球竞技水平。这一年在全区各地开展各种门球活动的同时,我们成功地举办全区性的必广西第六届妇女门球赛"、"广西第六届职工门球赛"、"广西第三届少年门球赛"、"广西第二届社区门球赛"、"广西第四届乡镇(企业)门球赛"、"广西门球协会第二届会员门球赛"。来自全区各市、县、区直机关、柳铁、驻桂、武警部队的门球协(分)会的202个门球运动队;2010裁判员、教练员、运动员参加比赛。通过每次届赛广交了朋友,交流了经验,切磋了球艺、提高了门球竞技水平。经过比赛有48个运动队荣获奖励名次;有19个运动队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有238名裁判员、运动员荣获个人体育道德风尚奖。与此同时,全区各地根据实际情况,也深入地开展各种形式的门球体育活动。他们坚持科学健身,以康乐、休闲、娱乐性为主,提高身体素质,营造和谐环境。如南宁市老年人门球协会2006年除有5000多人参加举办十九次较大的门球比赛外,还以"晚霞美"、"乐悠悠"、"联谊会"等形式开展门球活动,基本上做到门球夭夭打,活动月月有,节日有大赛,门球活动不断,极大丰富门球活动内容,成为毡江两岸大街小巷群众业余体育活动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积极组队走出广西参加全国门球比赛。

二00五年中国门球协会举办几次门球大赛,广西门球协会本着向先进省、市、区学习的精神,在经济非常困难的情况下,积极想方设法组织八个队参赛。柳钢门球队参加2006年全国老年门球赛获'得第九名并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天峨县中学门球队参加2006年全国门球锦标赛,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柳州市队参加2006年"九九重阳节"中华老年门球精英大赛荣获第五名;以柳州市为主的广西代表队参加2006年中国门球冠军总决赛暨2007年全国体育大会预选赛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在参赛85支队中排位第59名。2006年"新安杯"全国少年门球赛,广西派出宾阳县黎塘镇中心小学队、柳江县壮校队、柳州市柳邑路第三小学队、柳城县太平镇少年一队等四个队参赛。在比赛中,广西门球少年健儿肩负全区各族人民的重托,奔赴各赛场,他们历经艰辛,不怕困难,努力拼搏,展示了壮乡少年的智慧和英姿,都取得较好的成绩,黎塘镇中心小学队获甲组第十二名;柳江县壮校队获甲组第五名;柳城太平镇少年一队、柳州市柳邑路第三小学队分别获甲、乙组第四名。他们取得成绩是可喜可贺,他们为广西争了光,为壮乡争得了荣誉。2006年是广西门球协会派队参加全国门球比赛最多的一年,是广西门球走出广西,与全国接轨的一年。为今后广西门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创造条件。

三、认真贯彻中发[2003]8号文件和桂发[2004]6号文件精神,将门球运动的重点落到实处。

全区在开展各种门球体育运动中,以两法、两纲为依据,并结合广西的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中发[2003]8号文件和桂发{2004]6号文件精神,坚持社会群众体育运动"青少年体育以学校为重点;农材体育以乡镇为重点;城市体育以社区为重点;军队体育以连队为重点"的战略。在自治区体育局的领导下,在自治区总工会、自治区妇联、共青团广西区委、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民政厅、自治区老龄委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下,我们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坚持科学发展观,认认真真地落实自治区体育局自治区总工会、自治区教育厅分别联合下发的桂体字[2005]53号、[2006]18号、[2006]37号文件和广西体育总会桂体总字[2006]1号文等四个文件精神,把开展门球体育运动的意见落实在社区、乡镇、学校及职工群众中,真正把门球运动融于社会、面向基层、面向百姓。以各种形式推广普及和发展全区门球体育运动。以开展门球活动求生存、求普及,以举办各项门球届赛求提高、求发展。贺州市八步区门协在落实"农村体育以乡镇为重点"这一精神中,抓住鹅塘、贺街、莲塘、八步等乡镇门球队伍建设,培养农村门球队伍,提高门球技战术,.有力促进农村、乡镇门球队伍的发展。

四、坚持科学发展观,将门球运动推向社会化道路。

门球健身项目有着丰富的资源,除人力资源、组织资源和场地资源之外,更重要的有极丰富的比赛资源。这些资源为门球体育运动提供了条件,过去总认为没有纳入政府计划和有关单位的支持,门球就难于开展工作,难于开展活动,摆脱不了传统观念,制约了门球事业的发展。二00五年,我们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整合资源。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领导班子统一认识,开拓进取,首先与自治区总工会、自治区民政厅、教育厅、自治区老龄委办公室联系,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其次与有关企业,厂家在开展门球比赛给以E赞助;三是充分利用门球本身资源,采取"以赛办赛"、"以班办班"的办法来开展门球比赛和门球活动。我们得到有关部门的支持,企业单位的共同合作,面向社会,以门球搭台,企业唱戏,拉动体育消费,推动我区门球运动的发展。2006年广西门球协会举办的"广西第六届妇女门球赛"、"广西第六届职工门球赛"、"广西第三届少年门球赛"、"广西第二届社区门球赛"、"广西第四届乡镇(企业)门球赛"先后得到自治区总工会、自治区民政厅、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老龄委办公室和区直机关工会的支持;还得到来宾市兴宾区供电公司、云南省门球器材厂、宾阳永凯糖业有限责任公司的赞助,使这几个大赛得以顺利进行,并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五、大抓各级门协组织建设,,发展单位会员和个人会员工作。

广西门球协会成立以来,十分重视各级门协组织的建设工作,健全各种制度,不论以什么形式,只要把门协组织成立起来,就把当地的门球活动开展起来,据统计全区十七个市级单位,已有南宁、柳州、桂林、梧州、北海、钦州、百色、河池,柳铁、区直、军区先后成立了门协,全区80多个县区有百分之三十成立门协,特别柳州市在市辖的六县、四城区于2006年6月30日前全部成立了门协组织,率先实现广西门球十年规划目标。柳州市现有老、中、青、少门球队328个队,2528人为开创门球新局面提供组织保证。在抓好各级门球组织建设工作的同时,我们遵照协会章程和会员管理细则,把发展单位会员、个人会员的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我们认为要发展我区的门球体育运动,扩大门球运动队伍,提高门球竞技水平,必须发展和加强会员的管理工作,因为这些单位会员,是门协开展工作的重要主柱是门球活动的主要骨干。截止目前,广西门球协会的单位会员已发展到六十二个,这些单位会员来自全区各市、县、区直机关、柳铁、军区和企事业单位的工会或门协。这些单位他们关心广西门球体育的发展,支持广西门协的工作,已经成为广西门球协会的-一员。广西门协对力RJ议会员单位在日常工作或开展各种门球比赛中,给予优惠条件(斗是中国门协、区体育局、区门协等有关文件、规定、通知等资料都优先发给单位会员,使他们及时了解情况,领会精神;二是给加入单位会员免费送上《广西门球简讯》年度每期5份;三是凡是广西门球协会举办的年度届赛单位会员交报名费时给予减百分之二十;四是凡是全国举行门球比赛,是单位会员才能组队参加;五是每年西门协举行一次单位会员门球届赛,使他们在比赛中互相交流经验,切磋球艺,增进友谊,丰富和活跃会员业余门球体育生活。我们这样做很多单位纷纷加入广西门球协会,仅来宾市就有兴宾区门协、武宣县门协、兴宾区供电公司、八一矿、来宾冶炼厂、迁江糖厂等单位一直是广西门球协会会员。使门球爱好者有了自己的门球之家,增强了凝聚力,促使一些单位主动加入到广西门球协会之中来,扩大门球队伍,逐步实现我区门球活动会员网络化创造条件。

六、加强门球场地的建设.

随着形势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提高,业余文体生活的需求也不断增多,门球体育运动的健身项目在广大老年、中年、青年、青少年群体也不断扩大和发展,而门球场地远远适应不了前门球运动发展的需求。据了解,很多地方和单位的门球爱好者在打球或练球时,由于场地有限,在场地排着队!轮流打球,甚至为了打球得不到场地而争执不休,闹不团结,!直接削弱了他们的积极性,制约了门球体育运动的发展。我区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在巩固和完善现有的门球场地的同时,在当地政府、体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因地制宜地加强门球场地的建设。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全区有门球场地之315块。二00五年以来,我区像柳铁、八步、钟山、天峨、融安、柳江等市、县(区)由于领导重视,政府支持,在财政较困难的情况下,支持建设场地,甚至带棚的新门球场,深受广大门球工作者和门球爱好者的欢迎和赞扬,如柳州铁路局,多年来先后建造了46个门球场地,满足广大铁路职工打问球的需要。现在又在柳州、南宁、桂林、全城江等地区兴建一流室内门球场,可以挡风遮雨,全天候地打门球,深受广大铁路职工的赞誉。政府和企业单位为广大人民群众做一件实事,给广大人民群众门球健身提供了方便,为门球体育运动作出了奉献。

七、积极做好门球体育运动的宣传工作.

广西门球协会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要发展我区门球体育运动,除门协本身加强自我建设提高应变能力之外,更重要的一条要积极做好宣传工作,通过新闻媒体、宣传资料等大力宣传门球,使门球健身做到家喻户晓,人皆知,进而扩大门球影响,树立门球品牌,使更多的人懂得门球、支持门球、参与门球、发展门球,将门球贴近百姓,融入社会之中。我们《广西门球简讯》在广大的门球爱好者中,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成为广大门球爱好者的良师益友。我们坚持召开各种会议宣传,举裁判、教练员学习班宣传,举行各种门球赛中宣传,宣传全国门球会议精神;,1宣传门球赛事和门球信息、探讨球艺、交流经验,提高门球战术水平等,几年来我们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八、做好门球体育运动的安全防范工作。

一年来,在开展全区性的门球比赛活动中,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做到第一要精心组织,宣传到位;在每次活动比赛的通知中强调参赛单位的裁判员、教练员、运动员的条件、年龄、健康状况要求各参赛单位严格把关,认真负责;第二马在比赛前后做到安全可靠。在召开组委会的委员、各领队、教练员除认真研究布置赛事时,十分强调比赛安全工作,要求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横过马路要看车做到安全,吃饭讲究卫生讲安全,不管炎热夏天还是严寒冬天要注意防寒降温,保证开水正常供应,因此二00五年以来,广西门球协会在各种届赛中,没有出现不安全事故。各市、县的运动员高兴而来,健康满意而归。

在开展普及和发展全区门球运动中,仍有一些问题需进一步协调解决。

一是广西门球协会成立三年多了,在经济上还未得到政府的必要支持,对开展全区性的门球体育运动有一定的困难,实践证明,在开展全区性的门球体育运动中,没有区财政的支持,很难行开展。

二是广西门球运动,区门协在抓,区老协也在抓,形成"一球两制"致使全区有二分之一的市、县对广西门协不认可、不参与、不与全区门球活动接轨。致使全区门球运动滞后于全国。

三是由于两个协会都在抓,使全区裁判员、教练员培训、管理、注册统一不起来,直接影响裁判、教练两个队伍的建设。

四是我区门球组织发展不平衡,全区(包括柳铁、军区、区直)十七个市级单位中,除九个单位成立门协外,尚有玉林、贵港、防城港、崇左、贺州、来宾市等尚未建立市一级门球协(分)会。

五是作为省一级的广西门球协会,成立三年多了,但没有一块门球场地。一年举行全区性的七个届赛都借助于南宁市老年人门球协会和自治区老干活动中心门球场。很难开展活动。这些问题需要今后逐步解决。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感到欣慰、感到鼓舞,展望新的一年我们任务艰巨而光荣。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转要继续变思想,更新观念,坚持科学发展观,用新的理念、新的思维、新的举措落实"两法""两纲";我们的主题将广西门球与全国接轨,开展以中国门球冠军赛为龙头,把广西八个门球大赛开展起来;我们决心要继续解放思想,把广西门球从计划经济逐步引向社会,走市场化道路与全国接轨。

上一篇:国培培训个人总结范文 下一篇:影楼培训心得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