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智能化范文

时间:2023-02-28 00:00:12

财务智能化

财务智能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财务;智能化;企业财务;角色重塑

财务在企业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帮助企业发生的业务往来和资金流向进行汇总,然而当今财务智能化的到来冲击了传统的企业财务核算,虽然财务智能化带来的技术应用不能完全代替人类在财务核算的地位,但对于企业财务人员的工作者来说无疑是一种新的挑战。在面对财务智能化对企业财务应用的同时,不仅仅需要企业财务人员面临提升财务技术的使用。同时也需要企业面对新型的财务智能化技术及时对企业内部的财务技术软件和应用进行更新换代,并根据财务智能化对企业财务人员进行财务智能相关的继续教育培训,以财务智能为企业带来的信息为主,集成可重复,便于聚焦企业标准化,简化操作,释放优质财务人才向企业财务方向发展,让企业财务人员具有更良好处理企业财务业务处理的能力,从而促进企业产业创新和转型升级推动了财务管理方式和财务人员角色的转变。

一、企业财务角色重塑的必然性

当今财务智能是新时代科技为企业处理财务提供的极大便利,一个企业要想正常的运营与发展,必然离不开企业财务处理的应用,当今任何领域企业的商业环境前景都存在不可预测的风险,那么如今的财务智能可以使企业的财务人员利用此技术来对企业的业务和投资进行风险评估。因此,广大企业应重视财务智能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作用,这是当代财务人员必然要面对和接受的财务领域,因此,需要广大企业中财务人员的重视,提高质量和效率,提供业务支持和决策支持[1]。(一)企业业务处理的转型升级需求。企业的财务在企业当中的价值体现在可以利用财务的相关操作来概括企业的业务情况,这属于企业财务对企业资金运转情况的掌握与工作。企业财务工作包括每一条业务线,然而企业需要从金融的角度探讨企业所需求的业务线在哪种领域。在以往的财务系统工作中,由于企业的财务系统并不健全,存在主观因素太多,当今随着财务智能的深入,企业财务人员可以利用财务智能技术来对企业业务详情建立综合的考量,从而确定企业的业务线有什么需要补足的地方,来支持企业的财务运作,使财务智能技术应用成为“商业中的金融专家,商业中的金融专家”,从而促进企业的商业与金融的融合。(二)提高财务办公效率的需要。财务智能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具有提高企业财务人员处理业务的效率,还在企业交易和企业未来发展前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财务智能对于企业财务部门的应用是新生的财务领域,但财务智能确为企业财务部门的业务处理发挥着不可预估的作用,也是当今企业财务部门提高财务处理效率的关键。由于企业的业务存在分散化,无法集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财务人员对业务情况及资金流向无法马上进行处理,那么财务智能利用信息搜索可以把企业的业务信息形成一个链接,帮助企业快速进行业务处理,并且采用财务智能模式有利于提高管控整体效率和创造价值。

二、财务智能下企业财务重塑的思考与探究

(一)企业财务人员从被动转化到主动参与。以往企业财务的工作都是财务主管按照财务法律法规和企业的相关业务处理方式来对下属进行财务处理工作的分配,然后对每一项业务进行财务报表的处理,向企业反映企业业绩情况。然而当今的财务智能融入企业财务部门的日常工作,这不仅代表着在财务工作有一个很大的创新,同时也给企业财务人员一个财务处理的转型。起初,由于企业财务人员在传统财务处理下工作时间过长,在新生的财务处理技术应用融入财务领域必然有一个接受的过程。那么在财务智能的引领下,企业财务也由原来的日常化管理转化为财务管理,很大程度上也在考核着企业的财务业务处理水平。同时企业财务人员在财务智能的应用,企业财务人员也将从被动转变为主动使用财务智能应用。(二)财务智能将为企业从核算转型。到企业的财务管理以往企业财务在传统的财务业务处理下,企业财务人员一般都是对企业业务进行成本的核算,但成本核算具有一定的财务业务缺陷。传统的财务处理领域仅仅局限于企业业务的简单报表、业务信息情况,缺乏成熟的财务业绩情况。在当季财务智能的技术应用,为企业的财务领域带来了新的财务处理挑战。同时利用好财务智能技术应用,将会给企业从传统的财务核算带来企业财务管理的领域,这对企业来说无疑是一种新的提高[3]。

三、企业财务重塑的应对策略

(一)利用财务智能处理把企业的业务处理转化到管理层面。当今财务智能在各行各业的运用存在普遍的现象,同时也需要一些仍在保持传统的财务处理的企业尽快适应新的财务领域下的产物,及时虽企业的财务情况进行更新。当今企业的财务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企业业务处理的核算,但如今企业的急切任务是把财务的领域尽快提升到管理领域,这样才能对企业财务做大做强,帮助企业分析更多的业务情况以及进行产品发展评估。因此,需要广大企业尽快把财务智能落实到企业财务部门当中,对企业财务人员进行财务智能应用的培训,让企业财务人员尽快接受并且运用到企业日常的业务处理当中,学会贯穿价值链各个业务环节;用大数据思维,将金融数据转化为管理信息[4]。(二)丰富企业财务人员知识领域,向财务管理型发展。当今财务是各行各业都需要建立的一个部门,也是竞争较大的一个部门,那么对企业财务人员的考核与任用也是经过严格挑选的。但财务这个职位一直处于变更的过程,随时法律法规都有可能对税率进行调整和改变,在这种情况下,也需要广大财务人员不断更新自身财务领域知识,不能存在跟不上法律法规的改变,从而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当今我国正处于缺乏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那么在财务智能的冲击下,也需要广大财务人员不断丰富自身的财务知识,主动接受财务智能带来的技术应用,只有这样,财务人员才不会被时代所击垮,同时企业所需的能力也能达到水平,利用财务智能的信息搜集,共享的行业竞争情况,及时调整企业的发展方向,分析内外部的企业情况。(三)加强企业财务人员的信息技术,增强自身竞争力。在财务这个职位,现如今企业最需要企业财务人员具备开那个号的信息技术处理能力,具有良好信息处理能力,不仅仅可以为企业财务业务处理省下很多的精力与时间,还可以为企业分析出更精准、更详细的企业财务情况。财务本身就具有大量的信息,需要财务人员具备一定快速搜集财务信息的能力。尤其是当今财务智能在企业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如果企业财务人员还不加强财务信息技术的掌握,也会面临被财务行业所抛弃的后果。在面临这种情况下,需要广大财务人员认清楚的是财务智能不仅仅为企业带来了简单的财务处理技术,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的优势,对企业的业务以及发展方向都将是一个新的挑战和契机。那么在财务智能的应用下,也必然将代替企业基本处理财务的工作人员,所以企业财务人员应该不断加强财务的信息技术应用,提高财务处理能力,跟进财务发展的步伐,学会将财务的处理核算转化为管理层面。(四)企业财务人员应该学会扩宽职业发展方向。在财务智能的冲击下,企业财务人员不得不在当今行业的形势下改变原有的企业财务处理。但我国面向高端的财务人员仍然处于缺口当中,但财务人员一般还不具备高端的财务证书等。那么就需要一些财务人员不断加强财务知识的学习,还要提升财务软件的运用,如果依稀财务人员不适应当今的财务领域的需求,就需要财务人员扩宽自身的职业发展方向。学会综合发展,不要没盲目进行所谓“一刀切”的财务知识学习,财务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能力,现财务团队多元化发展,提升企业团队综合力,利用财务智能的应用把企业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

当今财务智能的应用在企业当中已经是迫在眉睫,不仅仅是对企业管理人员的挑战,更是对企业财务人员职业技术应用的挑战。当今企业不仅仅需要的是对企业业务发展方向的考量,还需要运用财务智能的技术领域来对企业所处于的行业进行综合财务分析,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使企业发挥出更大的价值,利用财务智能来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陈其杰,庞厚生.“互联网+”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重塑[J].财经界(学术版),2020(09):175–176.

[2]占中.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以平安科技为例分析企业智能化发展模式[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18):22–29.

[3]贺书品,王庭良.“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模式创新探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0(30):100–101.

[4]卢旭帆,林唯,陈博.智能化背景下社会治理的创新发展模式——基于温州智慧治理的探索实践[J].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20(3):12–19.

[5]叶静.基于医院信息共享平台的财务管理实践与探索[J].财经界(学术版),2016(10):207–208.

[6]苏涛,彭兰.“智媒”时代的消融与重塑——2017年新媒体研究综述[J].国际新闻界,2018(01):40–60.

财务智能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智能化;事业单位;会计工作

一、会计技术的变革历程

20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正值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阶段,当时会计工作主要是通过报账记账的方式实现自身的工作职能。记账方式主要是传统的纸质版手工记账,以人工方式将会计信息进行汇总,存在一定的操作风险,且对会计人数要求较多。随着电脑的普及使用,许多公司开始步入财务电算化阶段。这一阶段的企业会计工作,摆脱了对人力的过度依赖,手工账务处理等工作流程变得相对简便,并且数据储存量得到大幅提升,但是对会计工作人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世纪90年代后期,信息化技术相对成熟,会计工作实现了财务信息化,不再是单纯的报账和记账,新增了辅助决策和辅助分析等职能,这一阶段实际上是我国会计行业从电算化到信息化的过渡阶段。通过借鉴和学习国外的财务分析系统,为企业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采购优化等业务提供了更为便利高效的服务,突出了信息化时代的特点。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智能技术的发展,为财务工作的转型又带来了新的契机,技术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推动力。新型商务模式也对财务模式管理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以核算为中心的传统财务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化商业管理模式,许多重复性、规则性较强的会计工作逐渐被机器所替代。以智能信息系统平台为支撑,不断优化财务管理工作,是现代会计工作的必然趋势。

二、会计智能化的技术基础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下,会计信息处理领域也不断更新,智能化的处理系统为会计工作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动力条件。

1.人工智能技术

会计智能化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主要为信息处理工作提供三个方面的技术支持。首先是知识库,知识库是会计信息分析处理的基础条件;其次是推理机,在知识库的基础上将输入的信息进行处理分析;最后则是规则集,将信息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分析处理,在根据规则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人工智能技术对会计工作的贡献不仅限于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如智能搜索等,也为单位会计智能化提供技术支撑。

2.数据挖掘技术

数据挖掘技术可以为企业的管理层提供更为可靠的参考信息,且信息经过一定的筛选,根据信息内容可以相对直观的分析当前企业的经营状态,找出存在的问题,帮助管理层更科学的决策。

3.网络技术

网络技术不仅是会计信息化的技术基础,同样也是会计智能化的技术基础,但是在智能化阶段,网络技术突出的是信息共享功能,利用网络的传播和信息存储特点,使企业打破空间距离进行数据采集,减少了以往数据采集的成本。

4.硬件基础

硬件基础是会计工作实现智能化的根本保障,智能化处理对于硬件设施的要求较高,不仅需要较为先进的设备,同时也要求配备相应的专业人才并且对设备定期检修更新,以保障设备运行的流畅。

三、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到智能化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1.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到智能化发展现状

(1)会计信息化。依托各种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变化,对我国事业单位产生了较大的技术影响。目前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化技术运用已相对成熟,会计信息化主要是通过事业单位运用计算机等设备进行一系列核算工作,与其他部门经营管理相结合,促进事业单位发展。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工作是以核算工作为主,但是由于信息技术的更新发展较快,造成了目前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处理存在一些问题,如对信息分析的程度不够、对信息处理分析的水平不深等,导致在实际管理决策中,会计信息难以直接参与到管理决策中;同时,技术的更新日益加速,对会计人才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人才、技术、设备等方面难以满足信息化的要求,导致事业单位信息化发展较为滞后。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不能满足当前发展需求,对我国社会经济也会造成一些不利影响。(2)会计智能化。首先,会计智能化的内容。智能财务共享平台。智能财务共享平台的特点就是业务融合,平台实现了数据和业务的高效链接,使业务工作一体化,减少了传统财务的核销程序等。并且通过平台就能够实现与用户的沟通对接,发票、税务等交易凭证以电子形式存储,实现了交易的公开和自动化。平台增加了每个环节的流畅性,甚至许多环节是系统自动进行处理。智能管理会计平台。依靠财务共享平台对数据和业务的高度整合,事业单位形成财务数据中心,构建智能管理会计平台,通过财务数据中心快速及时获得完整准确的基础数据,并通过智能化平台对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得出相关信息,为事业单位管理者做出决策提供依据。智能财务平台。智能财务平台相比智能财务共享平台来说,增加了对信息分析处理的内容,通过平台数据分析处理,能够真正掌握数据背后的经济含义,为管理者提供更为有用的决策信息。这一平台更注重对数据的分析处理结果,是智能化会计工作最重要的内容,使传统会计人员的工作模式发生巨大改变。其次,会计智能化的表现。会计智能化以人工智能系统为基础对信息进行智能分析,与会计信息化相比,更注重对信息的分析处理,得到的结果能够为事业单位的管理决策提供依据。事业单位使用的会计智能化系统是一种相对综合性较强的系统,结合人力、数据程序,以及计算机网络等内容,具有比信息化系统更为高效、便捷的操作特点,不仅能够准确、科学地完成核算功能,还能够对决策管理提供支持。总体来说,它是结合了会计核算、财务决策和财务管理为一体的智能型系统。会计智能化在发达国家已经相对普及,现在我国尚处于发展阶段,尤其是我国事业单位之间性质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在事业单位的智能化会计工作应用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推广。再次,智能化时代对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影响。会计工作重心的转移。以往的会计工作面对大量且重复性的数据,进入信息化时代后,一些重复性的工作流程得以优化,但是进入到智能化时代后,财务信息处理软件能够在对信息处理的基础上完成数据的分析,更能节省人力成本。会计从业者的工作重心也会从传统的会计核算转到要求更高的分析工作上来,如对数据的分析、数据的管理,以及应用等。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传统事业单位的会计需要对大量的信息进行手动录入,虽然会进行反复的核对但是难免出现错误;而智能化的会计信息处理中,减少了人为的操作风险,智能化信息系统有特定的模式和程序,对于出现错误的数据会主动进行筛查标记,节省了大量的核对时间,提升了信息处理的质量和水平。对于需要的信息调取、查询等也提供了便利,在需要对以往的信息进行查找或者对比时,能够快速满足需求,为单位管理者提供更加准确的决策参考,提升信息的传递性和参考性价值。会计信息安全风险的增加。会计智能化为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带来许多便利性,但是也会带来一些安全隐患,特别是会计信息安全问题。会计信息在网络上进行输入、存储、传递、运用等,对事业单位的信息管理水平、信息保密程度要求较高,需配备专业的管理人才、信息维护人才,以及安全等级高的硬件设备,避免遭受网络黑客的攻击,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等。

2.事业单位会计智能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足,缺乏专业人才。事业单位在经营发展过程中更重视服务质量和业务完成等方面的提升,而对于会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并不高,大部分的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只有单独的财务部门负责,所以对会计的智能化应用程度并没有给予较大的重视;加上其他部门的配合程度不高,智能化在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中的普及程度也不高。会计智能化发展对于单位内部的信息技术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事业单位的经费有限,所以在购置先进的信息化硬件设备上存在一定的阻碍,运用这些先进设备更需要聘用专业素质的人才。整体上来看,对新事物接受程度较低的事业单位来说,推进会计智能化需要管理层给予一定的重视,才能不断满足事业单位会计内部工作的需要,实现会计智能化发展。(2)会计管理系统难以满足智能化需要。实现会计智能化需要配备完善统一的智能化会计管理系统,但是目前来看,事业单位缺乏统一的管理系统,导致一些事业单位在实际推进工作中,没有可依据的规章制度,使会计智能化的落实存在一定阻碍。统一的规章制度能够让事业单位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有参照依据,防止出现的情况,能够规范事业单位信息处理的质量。统一规范的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还需要各个单位部门的协调配合。在信息录入过程中具有相同的标准参照,实现资源共享,保障会计智能化工作的提升。(3)风险防控意识较为薄弱。目前,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手段处于信息化阶段,对于财务报表等工作的处理能力还处在基本的核算分析水平。由于网络安全限制,大部分只能在内网使用,但是仍有一些员工缺乏相关经验和风险防控意识,没有对单位的账户密码进行隐私保护,容易造成账号、密码等隐私信息的泄露,威胁事业单位内部信息的安全。一些事业单位由于岗位设置缺乏合理性,导致会计工作可能是由其他非专业性的人员进行操作,缺乏相关的专业素质,阻碍了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进一步智能化发展。(4)相关的监管考评机制有待完善。完善的监管机制和考核机制能够保障事业单位会计智能化的进一步落实和推广,但是目前由于会计智能化尚处于发展阶段,没有相关配套的机制,在工作流程上也缺乏束缚,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对这一项工作的落实重视程度不高,在考核评价方面并没有设立合理的指标,阻碍了会计从业者工作积极性的提升,抑制了会计智能化的发展。

四、事业单位会计智能化建议

智能时代的到来,会计工作由信息化过渡到智能化水平会经历一个动态过程,需要面对许多挑战和改变,尤其是在会计系统,财务系统更新为治理分析型系统,不再是纯粹的核算,还包括大数据的存储和分析。

1.提升重视程度,培养专业人才

事业单位负责人对会计工作智能化发展给予高度的重视,才能够为会计智能化转变制定转型规划,确定明确的转型目标。所以,提升重视程度是事业单位会计智能化发展的保障。人才的培养是事业单位会计智能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影响着事业单位会计智能化的进度和水平,对事业单位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面对当前会计工作智能化发展背景、会计工作发生的重心转移和会计工作者职责的变化,应该加大对会计人才的培养,增加复合型会计人才的输出。事业单位在职的会计从业人员也应该提升对智能化的重视,积极学习新技术,关注会计在人工智能技术背景下发生的变化和挑战,积极参加职业培训,转变自身观念,提升业务素质。事业单位对于会计人才的招聘应该适应市场的变化,提升会计入职的门槛。培训机构也应该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培训机制进行优化,为事业单位输出更多的可操作智能化财务系统的会计人才。为了激励事业单位员工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智能化技术的学习,对会计从业人员的智能化操作水平等基本职业素养进行重点培养,明确培养目标和方案,选择适合的手段方法,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会计工作操作考察,及时了解从业者的学习和领悟状态,针对不同的学习程度进行继续教育,为单位的会计智能化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2.完善智能化会计管理系统建设

人工智能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之中,对于促进社会生产力具有重要的影响。人工智能领域同样在会计工作中也具有突出贡献,事业单位正面临着会计工作智能化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在智能技术的帮助下,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会更加高效、科学和精准。但是智能化技术对系统的要求条件非常高,所以在实际的会计管理系统建设中应该联合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建立统一的数据库,积极学习其他单位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成功案例,结合自身单位的特点,进行创新和完善,为会计智能化的转型提供技术支撑,提升会计管理工作的水平。

3.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人员风险防范意识

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中面临着各式各样的风险,甚至是关乎国家安全和行业机密。事业单位会计从业人员更应该增强风险意识,会计智能化是未来会计工作的主要转型方向,它融合了事业单位的物力、人力以及战略等方面,能够提高会计工作的科学性和前瞻性,为单位决策提供依据。人工智能技术为会计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提升,但是在操纵和管理上仍然依靠会计工作者的判断,所以在面对会计工作转型发展的同时,不仅要提升自身的防范意识,还要学会根据数据进行合理的决策和判断,使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工作相辅相成,提升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水平。

4.建立合适的监督和考评机制

事业单位中最为有效的监督管理方式就是内部监督,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监管部门保障会计智能化推进中的科学性与规范性。监管部门还要负责定期对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进行评价,通过完善的监督机制,可以为会计智能化工作的推进方向提供指导,提高事业单位管理者对会计工作智能化趋势发展的重视,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质量和水平得到提升。通过完善奖惩制度,提高会计人员参与的积极性,为事业单位智能化会计发展提供助力。

五、结语

会计智能化发展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得以实现,这些新型的信息技术模式,会对传统的信息化会计管理模式产生重要的影响,智能化会计工作的特点在于自动化、数据化和预测分析等方面,符合时展的要求。事业单位为了加快会计工作的智能化转变,需要提升对人才和智能化工作的重视程度,完善智能化会计管理系统的建设,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建立合适的监督考察机制,依靠人才技术等基础支持加快单位会计智能化的进程。会计智能化是未来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财务人员需要适应自身的职能变化,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从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方向发展,加大对会计智能化的重视,掌握管理会计和人工智能技术系统的相关知识,成为事业单位会计智能化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怡.《政府会计制度》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研究.商讯,2021(24).

2.李欣鸿.事业单位财务报告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商业文化,2021(24).

3.李瑞鑫.新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下财务审计重点.商业文化,2021(24).

4.张丽.新政府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分析.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13).

5.丁越.如何加强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中国商论,2021(36).

6.乐建英.新制度视角下的事业单位基建会计核算.财会学习,2021(35).

财务智能化范文第3篇

金融行业信息化

最具影响力企业奖

北京智泽华软件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1年,主要从事分析、预警、决策支持等智能化(AM)软件的研发和销售。

北京智泽华软件有限责任公司以“智源开发,惠泽中华”为立业使命,以“将人们从繁重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为发展理想,已经成为智能化管理技术的开路先锋。公司主销的产品有《智能化财务分析系统》、《诊断王》、《诊断专家》、《智能化经营分析系统》、《总裁助手》、《分析王》,目前公司已有1万多家企业用户和100多家银行用户。公司最新推出的产品有:面向银行用户的《财务顾问专家系统》、《智能化信贷风险分析预警系统》,面向企业用户的《智能化决策支持分析平台》。

公司专注于分析、预警与决策支持智能化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服务,能够将各种复杂的、重复性的分析、计算和逻辑判断问题智能化,使人们从繁重的、重复性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管理问题分析、判断、回答智能化的主要方法,是公司创造性地设计开发出一系列智能化管理技术和方法,能够将财务数据、经济数据分析、计算和逻辑判断智能化,让计算机软件来完成。这些智能化管理技术有准确计算法、因素穷尽法和动态智能记忆法。其特点是凡是能够定量回答的管理问题,尽可能用准确计算法来回答。凡是不能定量回答的已知定性问题,均可以用因素穷尽法将各种可能情况及其解决办法穷尽之后找到最佳解决方案。凡是过去没有出现过的问题,通过计算机动态智能记忆法,将出现之后的各种可能情况和最佳解决办法记录下来,当以后类似问题重复出现时便可以有效回答。通过这些创新办法,使所有管理问题,均可以在计算机软件的帮助下实现智能分析、判断和回答。利用该项技术,公司在智能分析、预警和决策领域开发出了一系列软件产品,获得了企业和银行用户的认可。

公司在银行领域的产品已经成为事实上的行业标准:《财务顾问专家系统》已在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信银行、徽商银行等100多家银行应用,《智能化信贷风险分析预警系统》已在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江苏分行、威海银行等银行使用。

《财务顾问专家系统》能够将银行信贷人员、财务顾问人员从重复性的财务报表分析和指标计算中解放出来,《智能化信贷风险分析预警系统》能够从银行大量的贷款客户中筛选出报表欺诈、资金链断裂等有风险客户。

财务智能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财会智能化;财会行业;会计信息;信息安全;财会智能法律

一、财会智能化领域发展现状

人工智能作为计算机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通过研究人类智能的实质,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行为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1],并与基因工程和纳米科学一起被称为21世纪的三大尖端技术。在这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里,各个行业纷纷引入信息技术,促进行业的优化和创新。在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的大环境下,财会行业也引进了人工智能技术,国际知名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抢先推出了财会机器人,例如德勤会计师事务所首先推出“小勤人”,其他会计师事务所也不甘落后[2],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推出的财务机器人强调数字化劳动力,安永会计师事务所推出的财务机器人将AI技术进行了升级,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推出的财务机器人实现了规则的自动化。与传统的U8、CRM系统不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推出的财会机器人基于RPA技术,相较于传统软件系统更具灵活性。此举一方面激励了其他企业快速引进人工智能财务,提高财会行业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给财会从业人员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二、人工智能为财会行业带来的机遇

(一)会计信息数据处理更加精确

传统财会领域,“假账”屡禁不止,会计信息的精确度也被大家所怀疑,但随着财会智能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会计行业引入财务机器人,大大降低了会计人员的参与度,会计人员往往只需要录入数据,后续环节由提前设定好模式和规则的财务机器人完成,提高了会计信息数据的精确度。财务机器人的出现一方面避免了人们故意篡改数据的可能性,因为他们只需完成录入数据的操作,若数据存在问题,财务机器人会做出识别;另一方面,与会计人员不同的是机器人不会疲劳,能够承受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大大降低了会计人员在工作中产生疲劳或是压力过大无意识犯错的可能性。财务人员需将财务信息准确、及时地输入财务智能系统中,机器人进行数据的处理工作,为企业管理者、投资人以及国家税务机关提供精确的财务数据[1],为管理者和投资者做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总而言之,财务机器人的出现使得会计信息更加精确。

(二)会计工作效率提高

传统财会领域,手工记账往往要经历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这几个步骤,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编制和核对。同时,传统数据处理的方式单一化,提供的数据很难为企业管理层做决策提供有效的支撑,而且这些步骤分别由不同人员负责,工作效率不一致,影响企业整体的办公效率,影响管理者决策的进度。财会智能化系统的运用,将数据录入系统,进行分析、计算,精简了手工记账的步骤,避免了人工产生的拖拉、耽误进度问题,同时提供多元化的数据,实现了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实时、动态分析,大大提升了会计工作的效率,运用云数据的形式,管理者能够及时收到会计信息并进行内部管理决策。例如在生活中常见的银行自动存取款机(ATM)的投入使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银行柜台处理现金收支的有关业务,在帮助财会人员完成银行基础工作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银行的工作效率。总之,财会智能化系统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

(三)企业的用工成本降低

成本控制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加强企业成本控制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工成本是企业管理者考虑的问题之一。随着财会智能化的深入,很多企业利用财务智能系统对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减少了人工参与度以及对传统财会人员的需求,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用工成本,使企业的资金可以投放到更重要的经营决策和活动中,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益和价值。

三、人工智能为财会行业带来的挑战

(一)传统财会岗位被替代

传统财会人员总体素质有待提高且大多从事基础性工作,随着财会智能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财会机器人可以从事传统财会人员所从事的一些程序化、机械化的工作。同理,人工智能技术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会对一些传统生产方式造成影响,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会受到威胁[2],财会行业也不能幸免,国内外各大企业陆续引入财务机器人、智能财会系统之后裁员的现实也客观证明了这一点。

(二)高质量人才紧缺

随着财会智能化的发展,企业纷纷引进财务机器人、智能化财会系统。财务机器人、智能化财会系统的引进承担了传统财会人员所从事的基础性工作,减少了人工参与的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因此,企业对高质量、新型财会人才的需求上升。然而人才市场的现状是基础性财会人才供应量大,高质量、新型财会人才供应量较少,常常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再者,人才培养是长期的、需要投入的过程,因此短时间内高质量、新型财会人才的供应量满足不了企业的需求。

(三)会计信息安全问题

1.会计信息系统安全性存在风险首先,财会智能化属于初步发展阶段,系统设置者往往将目光聚焦于系统的计算、分析数据功能,对系统的安全问题有所忽略。其次,财会智能化降低了人工参与度,会计信息的处理大多是通过设置代码操控系统,大多系统或多或少存在漏洞,若被有心之人乘虚而入,有意攻击系统本身存在的漏洞,会造成系统紊乱,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若是情况更严重些,竞争企业恶意竞争并运用不正当的手段雇佣黑客盗取企业的会计信息,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使得企业很难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下去。以上种种,足见财会智能化给企业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警示企业要重视会计信息安全问题。2.会计信息系统的使用存在风险会计信息是企业工作的核心。财会智能化会计信息依托智能化系统进行处理,与之相关的操作人员如果不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对财会智能化系统的操作不熟悉,会导致操作失误,影响系统正常运行,最终对会计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造成影响。再者,如果操作人员保密意识不够,对系统使用的密码设置过于简单,结束工作后未能及时退出系统并清空访问痕迹,会加大会计信息泄露的风险,对会计信息的安全造成影响。

(四)财会智能化方面的相关法律没有完善

当前财会智能化不断发展,但我国相关领域的立法稍显滞后,对财会智能化法律的相关界定存在不清晰的情况。例如对从事该领域相关人员的法律约束问题及出现问题后的责任追偿。该领域的法律仍旧有许多方面需要不断地完善,为今后人工智能在财会领域的发展做好引导和保护工作。

四、对策

(一)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

财务会计工作是对企业的资金流转等数据进行处理,财会智能化的不断发展将导致其中的基础性工作为财务机器人所替代。一方面使得传统财会人员面临失业危机,另一方面也要求我国的财会人员由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首先,与财务会计不同,管理会计更关注公司整体的经营细节和过程,其目标是为管理层提供更好的管理方式,通过数据的产生和预测使企业收获更多的效益。其次,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数据整合,为管理会计人员利用数据进行分析、参与企业风险控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最后,对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企业应细化分工,界定好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职能区别,并引进国际上先进的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为财务会计的转型提供指导与借鉴。传统财会人员需树立管理会计观念,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融入业务活动中,参与到企业内部活动的决策过程中,为管理层提供有力的帮助,巧妙化解面临的失业危机。

(二)培养会计新型人才

在财会智能化发展过程中,企业对会计新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对基础性会计人员的需求量逐渐减少。从企业管理角度来看,市场高端复合型人才缺乏,不易引进。因此企业可以通过组织安排传统财会人员参加人工智能知识的培训,促进他们由基础型人才向高端复合型人才的转变,从而满足企业对高端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从传统财会人员的角度看,人工智能取代传统财会岗位仍需一段时间,会计人员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学习计算机领域的相关知识以及财务前沿的知识,成为具备多元化知识的会计新型人才,化解面临的失业危机。与此同时,传统财会人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知识储备,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从高校对人才的培养角度来看,财会智能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对高校人才培养也提出了要求,高校不仅要进行财会专业知识的教授,还应该注重对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培养。

(三)完善财会智能化领域法律法规

人工智能为财会行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为财会行业带来不容忽视的风险,如伦理风险、极化风险、异化风险、规制风险和责任风险[3]。例如数据信息的收集可能会侵犯隐私权,将责任归集于操作系统的会计人员还是将责任归集于系统本身?这些问题法律仍没能清晰界定。因此国家立法部门须针对这一新领域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并加快实施,使得财会智能化这一领域有法可依,健康发展。自2015年以来,我国关于促进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政策不断出台和健全,如2017年7月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法律法规也在加速构建,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等法律。

(四)加强对电子信息安全的管理

随着财会智能化的不断发展,企业的会计信息依托互联网进行存储,电子信息安全管理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为此,企业需要配备良好的硬件设施,操作系统的工作人员要具备电子信息安全意识,企业应对此进行专门培养,制定工作人员应对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案。不仅如此,企业要实时监测,建立系统预警,防范风险,定期请专门人员对系统进行维修和检查并安装防火墙、杀毒软件来规避风险,维护电子信息安全。

五、结语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是科学技术进步的体现,人工智能的出现给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人工智能为财会行业注入新鲜的血液[4],使得财会工作不再是枯燥的、重复的数据核算,但同时也给财会行业带来了新风险、新问题。财务机器人从事基础性工作,传统财会人员面临失业的风险,同时智能系统让企业的会计信息安全面临风险。要想使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服务于财会领域,首先,高校应顺应财会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制定新型财会人才培养方案,融合信息技术和财会前沿知识,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型财会人才;其次,企业应推行人工智能技术在财会领域的运用,采取相应的措施维护信息系统的安全;最后,传统财会人员应顺应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学习财会前沿知识和信息技术相关知识,转型为符合市场需求的会计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琳.人工智能对会计行业的影响分析[J].中国市场,2022(16):148-150.

[2]锡道林,刁婧璇.人工智能对财会人员的影响及对策探究[C]∥重庆市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经济技术与管理创新交流会论文集,2022.

[3]颜可,陈滢,邱楠.基于人工智能发展的法律法规风险防控研究[J].法制博览,2021(24):60-61.

[4]刘洁.人工智能对会计行业发展的影响[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2(16):143-145.

财务智能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会计核算;智能化;信息化

截至目前,信息技术发展的快速势头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呈现出更科学、更合理的产业布局,逐步构建出细分性质明显的产业格局。相应的,信息技术环境的快速构建和完善,在传统产业数字化、虚拟化管理方面提供了基础条件,满足了现代企业财务部门会计核算智能化的要求。它所提供的优势主要是针对会计系统、业务管理系系统、企业管理系统等有机融合,为会计核算业务方式方法的创新提供驱动力,实现实时性的动态核算,同时,结合我国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为会计行业提供了解决瓶颈的方案。

一、会计核算智能化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一)会计核算智能化的必要性分析

第一,宏观经济发展对会计信息价值的需求。“十三五”以来我国出现了经济新常态特征,社会经济发展驱动要素发生了本质转变,而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参与主体,必然面临着自身管理难度提升和市场经济适应能力削弱,在宏观经济调控影响下,开发智能化会计核算系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本身就是对会计信息价值的提升。显而易见的是,信息时代的最大特征是“快”,不仅仅是信息传递的速度快,对信息筛选、处理、归纳和应用的速度也在加快,企业会计核算信息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也是企业与市场在发展速度层面是否同步的“晴雨表”——会计信息处理速度一旦滞后于市场发展速度,或者说宏观经济调控速度,那么必然会降低市场覆盖率和经济收益。在此基础上,实现智能化的自动会计核算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各种业务信息系统的有效衔接,既可以确保企业的生存发展所依赖的经济效益,也可以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利的支撑。第二,企业管理对智能化会计核算系统的依赖。相对宏观经济而言,企业管理属于“微观”角度,对智能化会计核算系统更强调其功能性,可以帮助企业解决会计核算方面的瓶颈和障碍。目前来说,包括我国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经济体在内,都已经存在强烈的企业管理信息化意识,EFP、SAP等管理软件系统也不断引入,在供应链管理层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信息化管理系统颠覆了传统生产中的采购、销售、仓储等模式,将“物流”转化为“信息流”,从而更好地制订精细、周密的企业生产计划。相应地,如果存在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信息滞后的现象,也就意味着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部门”失灵,这是因为信息流所产生的作用最终会汇总到“资金流”方面,会计核算业务无法保持同步,严重地阻碍了信息系统功能的有效发挥。因此,对于现代化企业而言,智能化的自动会计核算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它关系到企业是否跟得上时代脚步。

(二)会计核算智能化的可行性分析

会计核算智能化的可行性包括了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两个方面,简单地说,就是“性价比”的问题,它的构建依据并非单纯地会计核算功能实现,一方面要优于传统会计处理方式,减少记录经济业务事项及相关信息的流程,降低会计核算信息流管理的成本。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应用上必须满足与企业相适应的环境特征和企业结构。结合当前我国企业组织模式及管理理念的现状分析,其可行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办公自动化为实现会计核算智能化奠定了基础。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企事业单位就普遍开展了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其特征包括了无纸办公、局域网、邮箱系统等,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也逐渐基于互联网开展电子商务,这从侧面上推动了会计核算智能化的进步。也就是收,会计核算智能化的需求来源于越来越多的经济交易事项的“信息化”,基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的各种交易,不仅打破了传统交易模式,在记录经济交易事项及经济信息的方面,也有纸质凭证转化为电子凭证,很显然,这样的凭证体系出现之后是无法通过传统财务手段进行解决的。因而,企业网络实时管理和处理会计信息的需求不断强烈,自动采集会计核算数据源也具备了相应条件——企业的经济活动信息越来越多地被电子化,以适应会计核算核心业务的需要,而计算机程序在实现计量处理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第二,企业信息管理系统(MIS)构建了会计核算智能化平台。鉴于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早于会计核算智能化的现状,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与财务部门在各项业务上的高度协同——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本质上是一类集成化信息管理系统,会计信息处理也包括在内,在出现经济业务变动的时候,会计核算工作可以直接从集成信息平台中获得数据,不仅提升了处理速度,同时也提高了精确度和真实性。

二、我国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核算智能化存在的问题

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最终目的是获得盈利,因此企业内外部管理的过程中,都要朝向资源和市场最优化的状态发展。企业财务部门的传统管理模式下,会计核算的职能主要是经济业务、编制记账凭证、账簿登记、材料汇编等。从技术手段上说,这些功能完全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系统实现,然而财务部门的工作并不是独立的,会计核算所提供的信息也是基于需求产生的,因此会计核算业务信息化的改革重点并不在于“功能”,而是在于“信息协同”,这一方面体现不足也是导致我国会计核算智能化出现问题的主因。

三、会计核算智能化的有效途径研究

单纯地从技术方面来说,会计核算智能化的

有效途径包括三个方面子系统开发,分别是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处理系统和终端服务系统——其中,前两个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是主要内容,需要结合不同行业类型、企业规模的需要展开。

(一)数据采集系统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财务部门在数据采集方面都缺乏主动性,基于企业管理下内外部业务事件所产生的数据存在失真特点,尤其是各部门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数据水分是客观存在且无法避免的,同时也不能完全规避一些人为操作失误。会计核算智能化是建立在终端数据收集“源头”之上的,并且,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终端数据的录入很大程度上已经不再依赖人工,利用扫描设备可以直接从条形码、二维码等途径获得数据。而这些数据进入财务数据库以后,也就形成了第一手资源,避免了中间数据传输误差和篡改可能性。

(二)数据处理系统

“智能化”作用判断的标准,主要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程度,也是数据处理系统的主体构成部分。利用云技术可以实现各类经济数据的分析和预测,为人工智能在企业会计核算方面奠定了功能基础,包括规则集合、数据库、推理程序等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数据处理系统的“学习能力”,从而得出科学合理的财务处理结论。此外,数据采集系统还进一步扩大了会计核算业务范围,包括来自于同行业的信息、国家政策信息、市场预测信息等,都可以基于“智能化”系统发挥作用,帮助企业进行成本管理和市场决策。

(三)终端服务系统

终端服务系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前置机”部分,它主要提供用户操作界面,实现会计核算人员和系统之间的“人机对话”,在限定权限和规则的基础上,帮助财务部门实现会计信息的正确演绎和推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单纯地强调财务部门会计核算工作的独立性并不现实,绝大多数会计软件系统依然主要发挥的是数据、凭证和信息入口功能。针对会计核算智能化的实践应该从软件功能扩展方面入手,一方面,扩展智能化系统的应用范围,在开发过程中预留丰富的接口机制,在后期实现多种功能的介入。另一方面,完善企业会计规则,在经济数据先对较少的情况下,不断尝试“智能化”的优势,并结合人工操作模式进行验证,如自动汇总、风险预警等,在不断增量的过程中将人工判断转化为系统智能判断.

参考文献:

[1]周峤君.网络信息技术背景下会计核算问题探讨[J].时代金融,2014,08:199+204.

[2]于力.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核算发展的思考与探讨[J].会计师,2015,03:38-40.

[3]刘启明.网络经济环境对会计核算的影响探析[J].经济师,2015,04:128-130.

财务智能化范文第6篇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会计信息处理;智能化

现代企业处于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如何从量大、类型多、价值密度低的数据信息中快速挖掘有价值的信息资源,是其获取竞争优势、把握市场主动地位的影响因素。通过会计信息处理智能化过程,企业能够有效提高对财务数据的加工和处理速度,提高决策效率,并保证数据输出的准确性,对强化企业信息处理能力并提高对数据时代的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国外会计处理智能化软件如AutoFocus,QuickBook,ERPLY等已得到广泛应用,相比较,我国在会计信息处理智能化水平还落后于国外,需要结合在企业内部的推广使用和开拓创新不断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处理智能化的进程。

一、会计信息处理智能化概述

(一)会计信息处理智能化定义

会计信息处理智能化是现代信息技术和会计专业领域发展相结合的产物,具体是指通过建立会计信息系统将会计方法体系和电子计算机有机结合,并在信息化和网络化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从而利用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进行自动处理和分析,形成报告和管理建议,并借助网络通信等手段提供给信息使用者。与会计电算化不同,智能化更加强调信息处理自动化,对人工依赖程度越来越低,甚至能够在自主分析基础上进行常规决策。

(二)会计信息处理智能化动因

通过模拟人类智慧,会计智能在建立具有知识获取、分析和运用能力的计算机辅助系统上能够自主需求解决复杂问题的技巧和办法,因此会计信息处理智能化的应用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数据处理能力和效率,同时保证数据质量,通过提供决策支持能够将财务人员工作重心转移到非常规的更为复杂的管理问题和决策上来,提高管理专业化水平。

(三)会计信息处理智能化条件

会计信息处理智能化实际是将企业会计信息收集、确认、计量、记录和披露环节整体纳入智能化处理系统中,保证会计信息处理流程采用一体化的自动处置,无论是经济业务和凭证编制,还是登记入账和报告生成等工作,都能够实现解放人力、提高效率。企业要建立信息处理智能化应用流程在技术层面需要以下系统的支持和配合:第一,输入系统。首先在硬件设备上主要是鼠标、键盘等输入工具,传统电算化主要依靠人工操作,但在智能化阶段,图纹识别、语音识别等技术发展更新了输入系统的工具创新,也能够进一步替代人工。结合信息化时代来临,企业对外经济联系和业务数据流转都逐渐实现电子化介质传输,例如电子发票、电子货币等出现,为智能输入提供便利,减少以往需要人员操作审核原始凭证和发票信息并进行信息录入工作,用输入系统代替了人工操作,从而减少人为录入出现错误的可能性。第二,数据库系统。会计信息处理智能化必须建立和维护好对应的数据库系统,通过系统规范的设置,保证数据库系统运行的流畅性和准确性。由于会计核算和信息处理有自己特有的准则规定和制度要求,智能化的数据库系统在进行初始设置时必须要结合核算基础、准则要求和会计制度,设置好规则库,在自动识别规则库的运行规则下对业务数据库进行快速存储和调用,保证数据准确性。第三,智能处理系统。处理系统是会计信息处理智能化过程的核心中枢,完善的智能处理系统能够根据已生成的规则库要求进行自动运行,快速处理数据信息并通过输出系统进行结果导出和传递。例如,企业对采购业务的核算,在数据库中读取采购合同信息,通过与输入系统中发票信息核对,检查发票金额、采购名称是否与合同、到货单信息一致,并结合付款记录进行增加存货冲减预付款或记录应付款的数据,同时入库处理能够自动生成入库单。从而通过对会计核算进行流程再造,实现自动会计处理和控制,保证全程智能化的运行过程。第四,输出系统。通过智能化的输出系统建设和完善,在传统显示器输出、打印等输出方式基础上又出现了语音输出、移动网络输出等新输出方式,报表形式也日渐丰富,结合管理层需求,可以针对关键科目、阶段不同选择多样化的输出形式,报表维度增加,图表格式更便于阅读,满足信息使用者需求。第五,控制系统。职能处理过程,规则库和知识库相当于系统大脑,决定着会计信息处理的具体操作,因此通过建立控制系统能够保证人工智能操作的合理性。通过适当人工干预强化控制系统对规则库和知识库的更新,推动会计信息处理人工智能的自动化调整,结合技术发展和环境变化,通过控制系统协调各模块和业务流程的相互作用,才能保证会计信息处理智能化的稳定运行。

二、提高会计信息处理智能化的对策

(一)转变传统会计核算观念,密切关注信息技术环境

现代信息技术与各专业和产业发展的融合越来越强,在会计管理上,企业必须转变传统核算思维,学会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提高从大数据时代潮流中顺势而为,抓住机遇。在信息技术环境快速构建和完善的背景下,加大对会计核算智能化的技术支持,推进会计系统、业务管理系统和企业管理系统的有机融合。信息技术环境的变化和具体技术的创新会给企业会计信息处理智能化创新提供新方向,因此,企业还必须密切关注科技领域的技术创新,坚持与时俱进,做好自身会计信息处理智能化系统的更新。

(二)引进综合型财务技能人才,保障会计智能化有序运行

会计信息处理职能系统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尤其是在初始设置和系统后台运行维护方面,需要企业有专门的技术人才进行操作,因此,现代企业应设立专门部门并指定专门技术人员负责此项事宜。由于会计智能化系统需要遵循专业财务核算原则,因此还必须结合提高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既能精通智能化软件系统的操作,还应具备专业的会计理论知识和核算技能。通过与高校合作,系统培训综合型财务技能人员,提升专业能力和信息化管理思维,保证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供需对口,为企业会计智能化系统的有效运行提供人才保障。

(三)优化智能化信息系统,提高技术风险防范能力

会计信息处理智能系统环环相扣,一旦发生系统崩溃、网络安全漏洞,将会给企业会计信息处理工作和信息安全造成极大破坏,因此必须提供对技术风险防范能力,通过定期维护和检查智能系统各环节关键控制点,核查系统设置的规范性,结合网络防火墙技术、登录密码保密的信息安全技术的应用,提高对风险防范能力。同时,通过做好定期数据备份和应急预警方案,避免突发技术故障造成企业会计信息处理工作的瘫痪,提高风险应对能力。

三、结语

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化和会计智能化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与会计领域融合三个阶段,通过前两个阶段的经验积累和理论创新,会计智能化成为会计领域向专业化纵深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企业必须从会计管理思维、人员配置和技术支撑上为会计信息处理智能化提供有效支撑,发挥其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增强企业信息优势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吴龙庭,肖聪.基于自然语言的会计事项智能判断方法研究[J].财会通讯,2017(07).

[2]李秀金.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核算智能化探讨[J].财会学习,2017(02).

[3]薛思佳,胡程炜.基于智能化软件的基础会计部门完工报表工作平台的应用[J].金融经济,2016(12).

财务智能化范文第7篇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e intelligent integrated control system is to improve the overall system analysis and decision making ability of the enterprise, to expand the depth of business application, and to promote the integrated management. This paper first describes the background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enterpris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in the power industry, and then analyzes the necessity and urgency of building intelligent integrated control system, and then discusses the business architecture, application framework, data structure and technical framework of the system, finally verifies the validity and practicability of the system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system. The succes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 not only forms data linkage mechanism of each business system, and realizes the inter business data sharing and business integra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overall leve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s expected to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 intelligent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P键词: 电力行业;智能化;综合管控;系统建设

Key words: power industry;intelligence;integrated control;system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9-0069-04

0 引言

在我国,电力系统是一个机构庞大、业务繁多、涉及面较广的大型行业,加上其分层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给行业内所有企业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1-3]。目前大多数企业除了在相应管理岗位上配置相应的人员外,还根据业务的需要,建设了相应的管理系统,这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间接赢利,但由于各业务系统的建设时期、建设主体均有不同,再加上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升级,使得某些业务数据在各系统间不能有效利用,这给跨部门的业务协调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局限性,尤其是决策层、领导层在展开工作时偶尔出现数据重复记录且不一致的情况,给工作带来了麻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开展[4-5]。为了能够更好的进行综合管理,尤其在财务管控、分析决策等方面,迫切需要一个能够横跨各业务系统、既不影响目前使用又能在各系统中抽取有效数据满足相关人员需要的系统的出现[6-7]。

1 综合管控的必要性

1.1 综合管控现状

电力行业内各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有其独特的特点。一体化信息平台主要包括ERP系统、财务管控系统、培训管理系统、经法系统等[8]。

按照电力行业管理的总体规划,ERP系统通常覆盖财务管理、物资管理和工程管理,分别应用于资产管理、收入成本管理、物资采购等业务。财务管控模块覆盖预算管理、核算管理、资金管理、产权管理、税务管理等业务。

在新机制下运行的各电力企业,大事多、任务重、挑战大,经过认真分析发现,仍存在发展能力不足、基础管理不强、服务标准不高、干部员工的争先意识薄弱、机制建设不完善等问题[9-11]。

1.2 综合管控的必要性

目前电力企业某些管理环节的日常报表还是以手工整理为主,由各归口处室分别上报,其中部分跨部门关联数据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校核,涉及储多跨部门沟通协调事宜,严重影响工作效率。报表的源数据基本来源于ERP系统、财务管控模块及培训管理等系统,其中,除了ERP系统与财务管控形成凭证同步机制外,其他模块均未实现信息的集成交互,且部分报表的关联数据在各系统间存在不一致的现象。从管理角度而言,企业的整体运营、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尚无法通过上述系统进行智能化统一分析展现[12]。

因此,随着各项管理制度的健全,企业在保持各项业务的正常运行之外,还应在基础管理方面加强管理,重点完善各部门职责分工,优化工作流程,尤其是加强信息化建设,迫切需要建设智能化综合管控系统,打破信息孤岛,形成系统间的数据联动和自动校核机制,实现跨业务部门的数据共享与业务融合,向企业领导及各级管理人员展示各专业的综合运营数据,同时,也提升了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13]。

2 智能化综合管控建设

2.1 建设目标

智能化综合管控系统建设的主要目标是,遵循企业信息化建设总体架构,整合现有ERP、财务管控模块、经法系统等数据源信息,梳理并设计业务分析体系,通^进一步规范后勤、财务等业务,全面建成企业的智能化综合管控系统,通过智能化分析算法为企业领导及各处室管理人员提供辅助决策信息支持,有效促进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2.2 系统架构

2.2.1 业务架构

智能化综合管控系统分为经济活动全方位管理、后勤资源全面管理、采购全过程管理、综合计划执行情况管理等主题,通过智能化算法设计,进行事前预测、事中监控、事后分析,综合展示企业的整体运营状况。其业务架构如图1所示。

①经济活动全方位管理。

经济活动分析:通过综合展示企业原始数据,如经营收入、公司总部拨款、损益性支出、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利润总额、企业所得税、净利润等预算数、实际数等,设计趋势、同比、环比等分析方法,智能展现企业总体经济活动及财务运营状况。

成本费用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按照处室、费用类型等维度,对企业成本费用预算、实际数据进行同比、环比及趋势分析,并据此形成未来成本预测基数。

资产管理情况分析:按期间、处室、使用保管人等维度,展现资产使用管理情况,包括状态、增加方式、原值、累计折旧、净值等信息,综合分析资产价值变动情况及管理绩效。

低值易耗品管理情况分析:按期间、处室、使用保管人等维度,展现低值易耗品的使用管理情况,包括采购、库存、领用、原值、摊销、净值等信息,及后续对低值易耗品实物的调拨、报废、转让等使用情况,综合分析低值易耗品全过程管理状况。

②后勤资源全面管理。

资源的合理利用及有效管理是为企业提升效益的间接手段之一,设备、设施的健全是工作顺利开展的有利保障,否则就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因此,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尤其对后勤资源的全面管理、资源采购全过程管理是本期建设的重中之重。

客房使用效率分析及预测:根据客房使用情况、成本耗用情况,计算空置率、平均房价等,客房使用情况的环比、同比数据,并结合培训项目收入预测,搭建智能化客房使用情况预测模型,预测客房未来承载能力。

教室使用效率分析及预测:根据教室使用情况、成本耗用情况、空置率等,结合培训项目及教室使用情况的环比、同比数据,制定智能化预测模型,预测教室使用情况。

食品库龄及使用情况分析:按物料类型、仓库、保质期等维度,结合食品库的库龄、收发存情况,智能化分析食品库的库存,做到人性化的提醒。

后勤资源综合分析:综合分析客房、教室、餐厅等后勤资源使用情况,汇总分析成本收入,为管理人员提供辅助决策参考。

③采购全过程管理。

采购计划预测与分析:按照月度、季度、物料类型、供应商等多个维度,分析物资需求、结合物资采购计划,进行年度同比、环比等趋势分析,建立与采购合同的穿透查询关系,为物资需求预测提供基础数据,便于及时调整采购计划。

采购合同查询:供应商、物料类型等维度展现采购合同台账信息,包含合同条款、付款条件、签订日期、金额、状态、付款计划等信息,并可穿透查询采购合同文本文件。

库存成本分析:按物料类型、供应商等维度展现库存数量和平均库存价格,并与该类型本年平均采购单价、上年采购单价和本期库存耗用预测进行对比分析,根据库存明细的收发存、部门领用情况及采购单价对比,建立与食品库龄及领用分析、商品质量分析、食品耗用情况预测的关系,提高对库存的管理能力,及时调整采购策略,降低库存成本压力。

采购执行分析:按月度、季度、供应商类别、采购类型等多维度展现采购总额、已下达未收货金额、已收货未结算金额及已结算金额的实际执行数、预测数和上年同期数,建立库存成本分析、食品库龄及信用分析、食品耗用情况预测、商品质量分析及付款计划与流动性管理,不断修正付款计划,可有效降低财务风险,提高对供应商的管理能力。

供应商及物资质量分析:根据供应商供货质量、供货及时性、服务质量等维度,分析展示供应商及物资总体质量,作为供应商及物资筛选评价的基础。

采购指标统计:综合展示物资采购相关指标,包含:采购计划完成率、到货完成率、合同签订及时率、合同结算完成率、库存物资周转率、发票校验及时性等。

④综合计划执行情况管理。

综合计划进度执行监控分析:按项目类型、项目主体等维度,综合展示项目的计划和执行情况相关指标,计算计划完成比例、实际完成比例,并制定智能化分析模型分析其原因,供管理人员参考。

综合计划成本预算与实际执行情况分析:按项目类型、项目主体等维度,综合展示项目的成本预算情况、项目成本执行情况,根据计划进度完成情况联同成本预算的完成比例制定分析模型,整体把控项目成本的执行情况。

综合计划付款计划与执行情况分析:按项目类型、项目主体等维度,综合展示项目的付款计划与实际执行情况,根据进度完成情况、成本预算的完成情况、合同付款的计划与实际执行情况,综合掌握项目的付款执行情况,并制定应收款项人性化提醒,促进付款进度,降低项目的执行风险。

2.2.2 应用架构

智能化综合管控系统主要以ERP、财务管控、经法系统为支撑,其应用架构如图2所示。

ERP系统主要覆盖财务总账管理、资产管理、物资管理等业务领域。财务管控模块主要覆盖预算管理、核算管理、资金管理、产权管控、税收管理等业务领域。经法系统主要覆盖合同台账、合同履约等业务领域。智能化综合管控系统通过抽取ERP、财务管控、经法系统等相关业务数据,全面支撑业务主体的分析应用与多维展现。

2.2.3 数据架构

智能化综合管控系统数据架构:基于统一数据架构的设计原则,建立统一和共享的数据视图,满足企业各层级对数据统一性、标准性和扩展性的需求。从整体业务统一对业务数据进行组织与规划,提高跨系统间业务数据存贮与共享集成的效率。从企业数据资产管理的角度,制定整个数据生命周期中数据的采集、存储、移动和访问环节中的策略、模型、流程。数据架构如图3所示。

同时,智能化综合管控系统数据主题域及子主题域,根据业务性质区分,可以细分为财务管理、资产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客房及教室资源管理、项目管理等8个主题域及55个子主题域。

2.2.4 技术架构

智能化综合管控系统包括ERP系统、财务管控模块、经济法律系统,以及门户网站等多个业务应用系统。不产生新的独立系统,各系统不改变原有技术架构,通过使用数据抽取至数据仓库层(DW)及数据集市层(DM)实现纵向数据贯通,通过一体化平台实现各系统间横向业务集成及报表展示。如图4所示。

通^ETL架构,将数据从ERP系统等四个基本系统中抽取,进行过滤、排序、筛选,然后进行转换,多维度整理,将需要的数据经过异步传输的方式传输到综合管控系统的数据仓库中进行存储,供应用层调用和输出。在应用层,根据业务需要设计多个智能化分析算法并将结果输出供管理人员随时调用。在这里,集成一些开发工具、即时报表设计器、报表组件、报表服务器接口等,经过报表引擎、缓存,提供报表的管理和输出,最终展示到客户端。

2.3 智能化综合管控系统应用

目前,综合管控系统已经开发完成并上线试运行,一经上线便得到了整个系统的各级领导及决策分拆人员的广泛应用,尤其在资产管理、物资采购、成本管理、资金管理、项目管理、资源管理、客房管理等模块应用更加频繁。自2016年7月在某些企业中试运行以来,高级分析人员使用8935人次,主要用于分析物资采购、资金管理、客房管理等方面的业务数据;业务分析人员使用2572人次,主要用于资源管理、项目管理等方面;管理决策人员使用684人次,主要用于资产管理、成本管理等。

以上应用数据表明,智能化综合管控系统的设计和开发顺应了电力行业各企业管理的需要,为各级管理人员和决策分析人员提供了非常便利的工具,尤其是相关智能化辅助决策分析的应用解决了分析人员的痛点,得到了他们的一致好评,有望在电力行业以及相关领域得到深度推广。

3 结束语

目前,国内尚未形成完善的面向电力行业的智能化综合管控系统。因此,本文以电力行业资源智能化管理开发及实施项目为基础,给出了智能化综合管控系统应用于电力行业的业务架构、应用架构、数据架构和技术架构,并通过部分企业各级分析师及管理决策人员的具体应用验证了该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该系统通过智能化算法设计,进行事前预测、事中监控、事后分析,打破了信息孤岛,形成了系统间的数据联动、数据自动核校机制,实现了跨业务部门的数据共享与业务融合,向企业领导及各级管理人员展示了各部门、各专业综合运营数据,为提升整体管理水平提供了信息化支撑与保障。该研究成果对电力行业以及相关领域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覃云,程华福,熊力.特大异型企业ERP系统集中部署可行性研究[J].中国电力,2013,11(4):5-8.

[2]王德文,宋亚奇,朱永利.基于云计算的智能电网信息平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34(22):7-12.

[3]张明.目前我国兆瓦级新型电力半导体器件[J].大功率变流技术,2012(1):1-8.

[4]赖玉洪.分销网络管理的信息化对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D].厦门:厦门大学管理学院,2002.

[5]崔凤云.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推进电力企业实现财务管控与业务前端协同一体化[J].财经界,2014(3):50-51.

[6]朱秀丽.大型企业集团进行物资集中统一管控的前提条件分析[J].石油化工建设,2011,(6):30-32.

[7]施绮,费斌.移动信息化在电网企业中的应用研究[J].华东电力,2010(5):776-777.

[8]张博,王速.基于四层评估法的移动培训测评系统研究[J].价值工程,2015(29):58-60.

[9]孔祥瑞.电力企业工程全过程财务管控研究[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4,12(1):132-137.

[10]杨映.浅谈非利息收入对中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 [J].经营管理者,2014(10):10-11.

[11]商远生.电网企业综合管控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20):237-239.

[12]张东霞,苗新,刘丽平,等.智能电网大数据技术发展研究 [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35(1):2-12.

财务智能化范文第8篇

医院信息化智能系统医院信息化智能系统包括临床信息系统(CIS)、管理信息系统(HMIS),主要功能是通过网络通信、计算机等设备为医院及其所属部门提供决策支持、行政管理信息、医疗信息等服务。随着医学信息学的不断进步,我国医院信息系统也将逐渐由综合性、专科性医院覆盖到各级、各地区的社区卫生服务组织,形成一个集成化的互通网络体系,其功能将从疾病的诊、治支持扩展到疾病预防保健、病后康复等各个环节,实现预防、诊疗、远程医疗、决策支持、信息服务等多功能立体式的服务。

智能化系统与医院管理之间的关系

1医院智能化建设给医院的管理注入新的能量和技术变革医院全面智能化的建设给医院的管理带来了以往无法想像的内容和管理手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智能化体系增强了医疗质量管理: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医院管理的中心环节,加强医院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是医疗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和目的。婴儿防盗系统、一卡通系统、无线寻呼系统、业务信息显示及触摸屏系统、病房呼叫系统、排队叫号显示系统、ICU探视系统等等方面的智能化建设使得医疗管理方便快捷,将纷杂的医疗信息汇总归类,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医疗资源的作用,大大降低各种人为的医疗差错事故,明显缓解和减少医疗纠纷。(2)智能化体系加强了医院的经济运营管理:医院的门诊住院系统、财务收入支出系统等采用智能化网络建设后,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人为因素的误差,防止漏收费及少收费的问题,而且智能系统可以第一时间进行费用信息整合,及时调整收入-支出比例,完善财务监督制度,规范医疗项目收费,将收费项目标准与医疗行为紧密配合,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降低和避免收入风险的发生。确保收费资金真实、完整,维护医院形象,增加的经费又可以一部分投入到智能化系统的升级、更新,从而建立一个良性循环,有助于医院健康、快速、持续地发展。(3)智能化体系增强医疗科研和基础研究的建设:医学科研能力的提高对医院医疗、教学均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这方面的智能化建设可以给科研提供及时准确的科研信息,有利于科研管理部门将相关的科研方向进行资源整合,形成跨学科或学科间的资源互补,为学科的发展提供合理的资源配置;可以为医院的科研、教学、医疗提供优质网络信息服务,对科研信息可以进行及时有效的更新与维护;逐步强化科研人员对网络技术的了解和应用,有助于改进科研管理方法,实现科研管理水平的提高。

2医院智能化建设和医院管理互为因果智能化建设的目的既是医院的发展战略目标,又是医院的管理模式的发展前景,所以在制定规划前一定要对医院的发展定位进行充分论证,要全面分析外部环境特征与医院的资源状况,切实根据具体的服务人群结构和疾病情况,给医院的智能化建设发展定位。如果智能化建设不切实际,设计时没有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没有结合医院特色、专业优势、业务发展方向及发展道路,未进行全面比较、综合利弊、系统调研,会导致医院的发展战略及目标不明确,盲目追求智能化只能导致医院管理的无序和混乱,增加医院运营成本。医院智能化建设是因,医院管理为果,医院管理的系统化、智能化又可以促进医院智能化的建设和持续性发展。医院有一个良好的管理模式以及运营机制,可以增加财政收入,新的资金可以投入到智能化医院的研发、建设、维护以及相关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具有优秀的医院管理团队才能使得智能化医院名副其实,真正发挥智能的作用,加强智能化系统的保养和良好的使用对于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平均成本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智能化工程建设本身的管理问题每个设计、建设者都希望加强工程的质量管理,智能化系统建设中有许多是“隐蔽”工程,一旦完成或者装饰后就很难检查。医院智能化的全程质量管理中要注意加强工艺性审查。每一道工序既要顾及设计、技术方面的先进性和必要性,又要考虑到在实施加工过程中的科学性、经济性。这是当前智能化工程质量管理中最容易疏忽的问题和最薄弱的环节,也是子系统集成的核心。智能化建设本身管理质量的高低决定着是否将来可以实现快速、稳定、可靠的信息化设施以及为患者提供舒适、健康、安全的就医和工作环境和科学的医院管理。

小结

医院应全面了解国内同类医院智能化水平,同时结合本医院的实际情况、管理模式、工程投资、建设单位的实际需求等多种因素进行合理设计、施工,使得智能化系统真正起到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为医院工作人员和患者提供了安全、舒适、方便、快捷、高效、节能的工作和就诊环境的作用。

财务智能化范文第9篇

关键词:经济业务;会计核算

一、人工智能在会计信息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最初是在1956年由darmouth学会提出的,人工智能是研究人工智能活动的规律,构造出具有一定的智能的人工系统。现代人工智能和决策技术的发展为财务分析和会计信息的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保障。企业想要保持长期的竞争力,就必须强化企业的经营管理流程,以便于可以适应变化多端的经济知识的时代。传统的会计业务流程在如今的经济时代里,根本行不通。现行会计电算化系统也克服不了经济体系中存在的弊端,即模块的孤立、信息相关性差、财务和业务不协同。人工智能系统通过把描述性知识、过程性知识、控制性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系统,在动态会计处理平台中预设凭证模板。人工智能的提出,给实现企业信息化提供了一个大背景,同时,也给经济业务与会计核算的无缝衔接奠定了基础。

二、关于对“无缝衔接”的理解

无缝衔接的本意是供应链的一环紧扣一环,这同时也代表了笔者对未来企业组织结构的愿景,一环紧扣一环的有机组织结构。对企业经济业务与会计核算实现无缝衔接,有利于企业的信息化管理。

三、把经济业务编制成会计记账凭证是企业实现会计信息化的重中之重

现在的会计核算系统虽然实现自动登记账簿并自动生成报表的智能化,但是对于各种经济业务的票据并没有实现自动的生成记账凭证的智能化。要进行会计核算活动,首先就必须得把经济业务信息编制为会计记账凭证,但是现实的会计核算信息系统还没有对这一步实现智能化,这给经济业务与会计核算实现无缝衔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任何一个会计活动,无论是有多么的重要,只有成为了企业经营管理系统中的一部分,只有将会计信息化融入到了企业信息化,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重要性。然而,把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情况转变成会计记账凭证便是实现这一步骤的一块敲门砖。另外,将经济业务智能化编制成会计记账凭证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那就是可以将会计职业判断转化成计算机智能判断,通常情况下,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职业判断时,都会考虑到国家规定的各种法律法规、制度、原则的约束,例如,会计法规、财经法规、企业会计准则等等,然后,还要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特点和财务情况,结合自身具备的专业知识和积累的职业经验,才能对会计事项处理和财务会计报告编制采取判断和选择。这种判断由于受到各种约束,所以,会计人员就必须按照规定的条条框框来执行,不敢违反相关的规定,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然而,在实际情况下,这种执行行为容易使得编制会计记账凭证的不规范执行,没有统一的管理,但是,如果会计职业判断实现智能化就可以把这些快速有效地解

决掉。

四、浅析编制会计记账凭证职业判断实现智能化的优越性

(一)记账凭证

记账凭证就是指财会部门根据审核确认无错误的原始凭证汇编编制,是作为记账直接依据的一种会计凭证。

(二)会计职业判断

关于会计判断的含义,目前尚无一个确切的说法。但本文的观点是:会计职业判断时会计人员按照相关的会计法、会计准则的规定,依照企业的理财环境和经营特点,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对企业日常的会计事务的处理以及财务报表的编制应该采取的原则、方法程序等各方面所进行的判断与选择的一种行为。

(三)传统会计职业判断与编制会计记账凭证的职业判断智能化的比较

会计核算智能化的实现首先得从经济原始凭证下手,通过对会计职业判断智能化的分析考虑,可以得出其重要性。首先,在会计工具方面。过去的会计核算都是人员通过运用一些不具有逻辑处理能力的会计工具(即是纸、笔墨、算盘)进行处理的,然而如果用机器的智能代替人的智能,就可以实现会计信息化和电算化。大大提高会计核算的管理水平。其次,在理论方面,会计职业判断,完全可以运用机器智能代替会计人员对会计的判断。而且,会计职业判断并不会因为会计信息化的进程而不复存在,原因是,只要有会计核算的需要,机器智能就离不开会计的处理原则和判断方法。所以,会计的功能是永远不会消失的,相反,还需要有一定的会计理论对其巩固发展。第三,在实践方面,在职业会计判断中,最基本同时也是最复杂的,就是经济业务原始凭证编制记账中的会计判断。这是缘于每级会计科目中包括的会计判断数量太多了,就造成了其复杂性。本文就重点以某小型商业企业的销售业务为例子,进行具体分析。(详见表1)

由上表可以考虑设计智能判断码,根据上表,理论上是可以得到100多种不同的组合情况,而且每种情况都会得到不同的处理结果,当然,列表中并没有包括所有的判断条件。在具体应用的时候,应该根据企业的特点和个性情况,增加或许减少某个判断条件,程序依据判断码会自动相应的会计分录,并传递给会计核算系统,经过审核处理,自动登记会计记账薄。其他业务的判断,和本文分析的销售业务原理是类似的,在这里就不一一分析举例叙述了。

五、关于把经济业务编制成会计记账凭证,实现智能化的重要意义

将经济业务编织成会计记账凭证并实现智能化,这有助于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所以,必须把这个问题很好地解决掉。首先,智能化的会计系统使会计信息更具价值。对于当今可以用光速来形容信息的处理和传递的网络时代,会计信息处理的滞后性显得毫无生气。所以,对会计核算实现智能化,不仅可以与各种经济业务实现无缝衔接,还可以为企业经营管理系统快速地提供会计信息,这样企业经营管理的决策就获得了较大的效益,同时使会计信息价值得到了提高。其次,智能化的会计系统促进了智能型财务决策系统的发展。财务系统的决策主要是根据会计信息来完成的。如今,财务管理的决策能力跟不上经济管理的决策模型,如果会计信息不能迅速提供,将会影响着财务系统决策的发展,然而,智能化的会计系统将能把这一问题解决。最后,在企业进行信息化的过程中,智能化的会计系统为其清除一切阻碍。目前,虽然企业采用了ERP等软件系统,为企业制定了相当周密、精细的生产经营计划,但是系统功能的发挥往往会受到会计信息滞后性的影响。然而,如果实现会计核算的智能化,就可以把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和经营系统无缝衔接,从而加快企业信息化的进程。对于企业里的ERP系统,和REA系统相比较为宽泛一些,而关于SAP和REA,二者在数据库导向、语义导向、结构化导向三方面,除了在数据库和语义方面SAP存在实施这种以为,它们都是一致的,REP是适应ERP系统的会计数据模式,反过来ERP就是实践REP的有效手段之一。

六、结束语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从而更进一步加快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各种经济业务错综复杂,企业内部会计核算复杂多变,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竞争。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高管理水平,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是当今现代企业的主体。传统的ERP中的会计核算系统,只是实现了记账自动化、报表自动等方面的智能化,对账务处理方面依然采取手工输入会计分录、制作会计凭证,没有真正的达到智能化。智能化的自动化会计核算系统为企业信息化铺平了道路,ERP等软件系统,制定更加精细、周密的生产计划,实现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和企业经营管理信息系统的无缝衔接,从而进一步推动企业的信息化进程。

参考文献:

[1]韦沛文.信息化与会计模式革命[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 62-98.

[2]黄微平.关于会计信息系统模式的若干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5 , (10):3-5.

财务智能化范文第10篇

当家电厂商的利润被挤压到无以复加的时候,决定其生死的是什么?

继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之后,家电行业在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下也开始了自己的“革命”。

作为一个老牌家电企业,难的不是固守而是创新。如何在当下和不远的未来获得新兴消费群体的认可?在互联、互控、互享的智能化、大数据时代,“拓荒者”长虹显然已经先行了一步。

大幕从去年年底就缓缓开启:从抢占智能系列的三驾马车CHiQ系列电视、冰箱、空调,到以企业信息化管理为支撑的“智能化系统管理平台”,长虹到底要做什么?

“长虹现在是一个智能终端的企业,是一个大数据的企业。”长虹集团董事长赵勇如是说道。摆脱传统家电制造企业的定位,以信息化助推企业转型,是长虹多年来一直布局的一盘棋。

寒冬里的对策

今年家电市场没有春天。早在黄金周之前,家电市场的长期冷淡已经让厂商心情沉重。在“十一”黄金周这个本是家电产品销售最好的节日,硝烟弥漫的促销背后,依然持续着2013年以来的业绩负增长。家电业“寒风”吹得愈加凛冽。

“这个严冬会格外寒冷,且持续时间会很长。”长虹公司总经理刘体斌表示,在整体效益不好、利润低下现象将长期存在的大基调下,决策与应对,成为家电企业生死攸关的博弈。

中国的家电企业99%分布在沿海区域。长虹长期盘踞在西南一隅,确实是个特殊的存在。这种特殊让长虹在众多家电企业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如何有效地控制生产成本与流通成本,同时满足区域性的定价策略与电商发展需求?

变革,成为长虹必须要经历的一场洗礼。

行业趋势与消费趋势让长虹明白,变革的根本在于管理。当智能化成为大势所趋,顺应潮流的长虹理所当然成为家电行业信息化的领跑者。

这种持续发酵终于在2014年得以释放:2014年成为长虹实施智能战略转型元年,从年初发力CHiQ智能家电起,技术和产品的变革已经蔓延到营销和供应链的变革,全方位的变革步伐就此变得紧锣密鼓。

骨子里潜在的互联网基因让长虹此次战略转型浪漫而又大胆:既要适应产品战略层面上的智能化转型,又要顾及国企改革驱动下的企业机制、体制创新。

财务 “赚钱经”

9月28日,“创新中国行”聚焦企业信息化论坛在四川绵阳举行,长虹在此次论坛中首次推出了以企业信息化管理为支撑的“智能化系统管理平台”。长虹的葫芦里在卖着什么药?

长虹企业策划部部长刘海中表示,智能管理平台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企业综合办公系统。在“智能化系统管理平台”中,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到智能制造、智能研发和智能交易的各个环节被相互贯通,在先进制造与基础管理的支撑下,企业中的人效、财效与物效全面提升,并从企业内部的协同向产业链协同应用演进,有效地减少了无谓的内耗,从内部保障了互联网转型的成功。在家电业的寒冬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纵观长虹半世纪的发展,十年的信息化历程宛如一本精彩纷呈的书,让你激动、担忧、欣喜,却永远猜不透结局的那一页。

财务总监兼信息化总监,这种情况在其他企业并不多见。这是长虹以财务为主线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最大特色。“财务是和公司其他各部门连接最紧密的环节,以财务为主线推进信息化,能够将公司各环节串联起来。”长虹财务共享中心副总经理刘碧民表示。

长虹将集团下属各产业单元及子公司大量、简单、重复的会计核算业务集中起来,成立财务共享中心,统一筹划集团资源、税务等,最终实现财务管理专业化、会计核算集中化、财务业务一体化。

这背后强有力的支撑是“一个核心、两个平台”。核心即SAP,平台即以SAP的ERP平台为主的财务核心系统、财务协作处理系统,以及基于WEB平台的业务协作管理系统(SEI)。

“ERP解决了我们长期以来存在的业务和财务两张皮的问题,作为长虹的IT基因在集团内全面推广。但在企业与外部单位的信息交换,以及预算从管控到审批的过程当中仍存在一定局限。于是, SEI平台应运而生。”刘碧民说。

以ERP和SEI双轮驱动的智能系统管理平台为长虹降本增效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在此体系下,员工想要进行费用申报,只需要填写网上申报后等待相关的自动化流程审批结果。信息化大幅度的提升了员工的工作效率并节省了时间成本,无需再像从前那样东奔西走等待领导签字,费时费力。

通过“业务流程优化+信息系统”的推进,长虹财务核算效率提高了近35%,按2009年单笔核算量耗时和人均工资计算,仅人工成本就降低43.47%;通过有效的资金运营,长虹财务部门仅2011年就锁定汇兑收益3.2亿元。

今年4月,长虹财务共享中心的案例作为哈佛经济学研究案例纳入MBA课程。在此之前,该案例也被国内清华大学的MBA教材收录。正如哈佛大学官方网站所描述的:“这宗案例展示了一个大型电视制造商在面对财务紧缩和全球化市场情形下的新财务控制体系,是2014年中国龙头企业在财务控制领域的成功创新尝试。”

智能 “三剑客”

智能,正在改变你的生活。

在去年绵阳科博会上,长虹展出了全球首套基于家庭互联网的智能家电,让人们窥见了未来家庭生活中的一部分情景:当业主开门回到家,照片墙上他喜爱的照片会出现并点亮。坐在沙发上,通过手里的手机,打开电视,电视会自动播放他最喜欢的体育节目,空调也会自动调整到最适宜他的温度,冰箱会提醒他看球的时候有啤酒和花生可以食用,电子茶几会出现关于代缴水电费等家庭事务的提醒。边看电视边做饭时,还可以通过手机控制和操动厨房灶具、电饭煲、烟机,比如熬汤时调小火苗……

智能家居正在成为家电企业绕不开的话题和企业竞相争夺的价值高地。未来,所有的家电产品都将在智能框架下重新定义其功能、应用及场景,以及承载于产品之上的服务。长虹 “三剑客”平台架构――智能制造、智能研发、智能交易,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了。

研发,是开启智能化的金钥匙。企业只有将行业外的智能化趋势与内部产品的技术驱动巧妙结合,才能率先走到整个行业的下一个出口,内因,是核心也是关键。

目前,长虹有一支700多人的软件与服务团队,未来,这一团队的规模还将扩展到3000人,这在整个家电和互联网产业都是少见的。年轻的IT团队将软件开发、结构开发、电路设计等所有的设计开发工作都集中到集成的云平台上,运用大数据重新思考产品与人的关系,一方面改善产品的终端体验,另外一方面让产品对于人的价值,从功能、应用向服务延伸,为企业和经销商创造更多的生存空间。

在“智能化”时代,技术驱动不再是内源性的技术驱动,更是一个行业内外相结合与协调的过程,将催生新的驱动体系和发展模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智能制造在长虹不仅仅是“无人工厂”的概念,而是通过制造过程中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建立以用户为导向的信息化建设,打破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围栏,以支持大规模、可定制为目标,重构生产体系。“IE(工业工程)+IT+AT(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路径,打造了中国家电制造模式的升级版。

除了强化以财务管理平台为代表的集团管控,长虹还以供应链为中心,构建起生产物流管理信息化平台;以客户和经销商为中心,建立数字营销综合服务平台、产业链融资平台;目前已构建起营销管理系统、电子商务平台、长虹美菱专卖店营销管理、呼叫中心、客户管理等5大系统。贯穿供应商、大客户、服务商、经销商、消费者的全链管理流程。

智能交易,让想象发生在交易的任何一个环节。

以用户为中心的经营

消费的宗旨是什么?产品背后又是什么?在此番智能化冲刺跑中,以用户需求为原点,推动全面的互联网化转型。长虹凭借“以人为中心”的理念占据领跑者的位置。

与以往的ERP主要以企业为中心不同,如今长虹智能化系统管理平台更注重“人”,将以用户为中心放在了重中之重。

长虹以用户为中心搭建的智能交易平台,能够直观显示产品技术指标、价格、库存等,实现了前后端的信息对称。同时,以往需要经过财务部门确认才能生成订单和发货的流程也实现了精简和自动化,智能交易平台具有在线支付、支付驱动记账、自动创建订单等功能,减少了人工干预,大大提升了用户的消费体验。“人文关怀”的踪迹随处可见。

在长虹构建的智能家电终端体系中,用户处于中心位置,随时可以把以前不能实现的想法传递给这个智能终端体系,而这个智能终端体系能够快速地识别并实现这些想法,成就高品质的智能家庭生活。

“通过互联、互通、互控,实现信息和数据的协同共享,通过大数据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让智能化的全部想象发生。”长虹发展管理部部长寇化梦说。

长虹十多年来的信息化修为,似乎在此时有了一个合理的解释。

上一篇:弱电系统范文 下一篇:智能化改革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