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告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09 09:58:26

财务报告总结

财务报告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思考 对策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不断改革与创新,促进了全球经济大发展,有利于各个国家的财政安全维护,它的推出顺应了时代经济的发展潮流,为全球经济创造了不可估量的价值,因此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国际上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支撑着各个国家经济的平稳运行。全面考虑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的内容存在问题加以解决,那么全球化经济发展会更加平稳,更加迅速。

一、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可以从两方面来阐述,从狭义层面上看,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包括了 负责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理事会在现今形式下所的一系列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从广义层面上讲,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是关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理事会的整套公告。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财务参考价值,它以一系列原则性的硬性条款作为财务准则,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对国际财务的运行制定了宽泛的标准,但是并没有约束企业的财务处理等具体准则,给了各国家经济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思考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维系着整个国际的财务运行,它的发展与改革一直备受瞩目,全球经济的平稳运行,合理发展都要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为支撑点,因此,各国纷纷就如何深入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度工作进行了全方面思考,以下就是笔者针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改革问题做出的思考:

(一)估值技术是否适应改革后的概念框架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概念框架进行修改后,财务信息更加充分明了,但是对部分进行修改,估值技术是否能够继续运用是各研究者所关注的问题,倘若原有的估值技术与改革后的概念框架不适应,那么定会影响决策者的财政决策,在此问题上要进行全方面的研究和考量,在改革的同时要考虑其他因素以确保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合理运用。

(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存在定位偏差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改革后,它将财务估值作为了财务报告编报的实施手段,这样一来就改变的决策者的角色,就本身而言,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会计信息应该是为决策者提供信息指导,但是改革后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代替了决策者的位置,因此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其功能定位上存在一定的偏差。

三、我国深入参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工作的对策研究

(一)完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

就目前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与我国会计准则来看,两者在策略上存在很多相似之处,美国提出的“共同基础之上进行高度对比”与我国的“实质趋同但不等同”的策略原则竟然大径相同,我国深入参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工作指日可待,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国家政府应不断完善企业会计准则,认真贯彻落实会计准则在大中小企业的合理运用,使会计准则适应于实际中的会计财务问题。

(二)加大参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工作力度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国际大发展中具有一定的经济地位,若我国深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工作,那一定意义上也彰显了我国雄厚的经济能力,巩固我国在国际进程中的经济地位,因此一定要加大参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工作力度,它直接影响着我国在国际中上的发展。加大参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工作力度需要总结我国的实际财务状况以及国际财政形势,两者相结合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另外,我国还应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理事会中展露头角,主动向理事会反映我国会计准则的想法和新探究,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充分掌握主动权,只有掌握了主动权,才能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从而深入开展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工作。

(三)提高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地位及影响力

在现今财务准则发展中,有为数不少的国家地区效仿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度,就连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美国也制定了与我国相似的国际趋同策略,从这一形式来看,我国的会计准则已经得到众多国家的了解和认可,若再加以完善,相信它的影响里会更加深渊,会计准则的应用提升了我国在国际上的经济地位,增强我国在全球经济上的影响力。

四、总结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国际发展中具有深远而持久的影响,但在改革过程中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还存在定位偏差等问题,若我国对此主动向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理事会提出建议,这样一来,我国就可以深入参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工作,与此同时加大我国会计准则在国际上的经济影响力,会大大提高我国在全球化经济中的国际地位。

参考文献:

[1]汪祥耀,邓川.国家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经验及启示 --以澳大利为例[J].会计研究,2009(11):121-123

[2]罗梅,程华.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J].会计研究,2010,4(5):94-95

[3]杨敏.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和应用中的利益问题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8(6):102-103

财务报告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行政单位;财务报告;质量

行政单位在运行过程中,通过财务报告,有利于了解单位内部财务管理现状,结合报告内容能够制定出完善的财务管理计划,还能够引导行政单位分析经济运行现状,为行政单位科学决策提供参考,由此能够发现,财务报告质量将对行政单位的发展起到直接影响。随着我国财务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在财务报告编制中,面临新规定以及新要求。在新政府会计准则中,则对行政单位财务报告进行了明确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行政单位财务报告在存在一定问题,无法保证财务报告质量,针对这一问题,可提高编报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加抵销事项的准确性,提高经营资产入账的完整性,通过这一方式,提高财务报告质量,带动行政单位全面发展。

1行政单位财务报告内容、作用与质量要求

1.1行政单位财务报告内容

财务报告则能够反映出行政单位在一段时间内的财务状况以及预算执行情况,财务报告是一种总结性的书面文件,通常是由会计报表、财务说明书等部分组成,而在财务报表中,则包含了资产负债表,支出明细表以及在单位内部专项支出情况的等,通过财务报告,能够全面展现出行政单位内部财务情况。财务情况说明书则能够反映出行政单位一段时期的收入、支出以及结余情况,同时还能够反映单位内部资产变动情况,并且在财务情况说明书中,还会详细阐述财务状况变化问题,总结财务管理经验,针对行政单位中存在的财务问题,提出针对性完善措施。在财务分析表中,则包含了预算执行、固定资产利用等内容。分析报告则是对分析工作的重要总结,在编制分析报告时,需要对行政单位财务信息有着深入了解,重视财务管理,财务分析者则需要注重事物之间的关联性,运用关联性思维分析影响财务变化的多种因素。

1.2行政单位财务报告的作用

行政单位在运营过程中,通过结合会计核算资料以及相关文件,遵循真实性原则以及准确性原则进行财务报告编制,通过专业的财务分析报告,能够使行政单位管理者全面掌握行政单位的财务信息,同时还能够了解预算执行情况。行政单位通过编制财务报告,主要有以下几点作用。1.2.1有助于上级部门了解各行政单位财务现状在行政单位中,通过编制恰当的财务报告,能够使上级部门深入了解个行政单位财务现状,同时全面掌握预算执行情况。在此基础上,还能够分析对比各行政单位的财务执行现状,将此作为基础,制定出完善的财政政策,对财政资金投向进行相应调整,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1]。1.2.2有利于加强管理,规避风险事业单位在运营过程中,通过编制恰当的财务报告,能够使行政单位管理者对单位的财务现状以及资金使用情况有着清楚了解与认知,同时还能够掌握当前状态的形成原因,及时发现行政单位运营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制定应对措施。通过这一方式,有助于加强行政单位的管理,起到风险规避作用。1.2.3有利于发挥外部监督作用行政单位编制全面且完整的财务报告,不仅能够引导财务信息使用掌握行政单位的财务信息,还能够加强对单位整体财务状况的监督。当前公众对行政单位十分关注,通过查看财务报告,能够掌握行政单位内部财务状况,引导行政单位提高财务管理意识,避免出现财务差错,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由此能够看出,编制财务报告有利于充分发挥外部监督作用,推动行政单位全面发展。

1.3行政单位财务报告质量要求

行政单位在编制财务报告时,为保证财务报告质量,需要始终遵循以下四点要求。首先行政单位财务报告中的相关数据,需要保证其真实性与准确性,与单位账面数据保持一致,不能虚构数据,保证数据能够真实反映出行政单位财务及财务报告质量也有了保证,对行政单位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部分行政单位,其财务报告仍然无法满足新制度要求,财务报告还存在一定问题,财务报告编制人员综合素质低下、抵销事项缺乏准确性以及部分经管资产未入账等,这些问题均制约了行政单位财务报告质量。在本次研究中,首先阐述行政单位财务报告的内容、作用以及质量要求,其次分析行政单位财务报告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提高行政单位财务报告质量的优化措施,推动行政单位全面发展。关键词:行政单位;财务报告;质量状况。其次行政单位需要保证财务报告内容的完整性,能够反映出单位内部资金、资产以及预算执行等情况,不能够出现缺项以及漏项现象。再次行政单位需要保证财务报告的及时性,便于行政单位管理者能够及时了解财务现状,采取应对措施,对工作计划进行调整,避免问题长期积累,制约行政单位发展质量。最后行政单位需要保证财务报告的有效性,需要全面反映出单位的各项财务情况,提供完整的财务数据,分析各项财务数据变化的原因,反映出行政单位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2]。

2行政单位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

2.1编报人员综合素质低下

现阶段,随着相关制度的不断完善,财务报告工作对编报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保证财务报告质量,则需要编报人员具有扎实的财务知识以及专业基础,同时还需要跟随时展需求,及时掌握全新技术与方法,将新技术与方法运用在财务报告工作中。但在行政单位中,存在部分编报人员,无法满足要求,综合素质低下,无法保证财务报告质量。如在部分行政单位中,存在部分编报人员,并不是会计专业出身,财务相关知识掌握不充分,记账缺乏科学性,不仅导致工作质量低下,甚至导致无法提供科学且准确的财务数据。还存在部分行政单位,编报人员老龄化严重,学习能力下降,对电脑以及相关系统操作方法掌握不充分,严重制约编报进度,同时无法保证财务报告质量。

2.2抵销事项缺乏准确性与可靠性

依据新政府会计制度中的要求,行政单位在编制财务报告时,应当对内部债权债务以及收入费用事项等进行抵销。在进行抵销时,核对双方的相关数据是最为重要且关键的环节,必须要保证数据具有一致性。若数据不一致,则会影响财务报告质量,财务报告不准确,但存在部分行政单位,在进行抵销事项时,由于抵销结果缺乏准确性,导致财务报告质量低下。例如在进行抵销计算过程中,双方数据不一致,而部分单位为节省开支,并未进行抵销,便直接生成财务报告。这一错误行为这会导致抵销事项的重复计算,无法保证财务报告的质量,同时也不利于行政单位全面发展。

2.3部分经管资产未入账

为保证财务报告的质量,则需要保证经管资产全部准确入账,这也是行政单位保证财务报告质量的重要因素。若经管资产不全,则会影响财务报告作用发挥。在行政单位实际工作中,存在经管资产未入账的问题。如部分行政单位,经管资产的时间相对久远,原始凭证丢失,无法准确预估经管资产价值,因而导致部分经管资产无法入账,制约财务报告质量。此外在财务报表中体现的经管资产的部分单位也存在未入账现象,主要是由于在财务报告编制中,随意调整报表,导致账实不符,制约财务报告质量。

3提高行政单位财务报告质量的优化措施

3.1提高编报人员综合素质

编报人员综合素质是影响财务报告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行政单位为保证财务报告质量,则需要采取多种措施,从根本上提升编报人员综合素质。首先针对行政单位内部现有员工,可定期组织开展学习培训活动,宣传财务报告的重要性,教授财务报告编制的专业知识,同时还可为其讲解最新制度要求等,通过这一方式,能够引导编报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提高专业技能,掌握当下的财务报告体系。在此基础上,行政单位还可组织交流会,引导编报人员参加,在交流会中,可互相交流工作经验,沟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等,帮助编报人员答疑解惑,提高工作质量。其次行政单位需要提高人才准入门槛,通过外部招聘的方式,聘请专业人才。在招聘中,需要从多方面考察应聘人员,应聘人员不仅需要具备完善的知识体系,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学习能力。通过招聘,为行政单位注入全新活力。最后行政单位可制定奖惩措施,激发编报人员工作积极性,保证财务报告质量。

3.2增强抵销事项的准确性

抵销事项是行政单位编制财务报告中的一项重要科目,事业单位需要引起重视,抵销事项核算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财务报告质量,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行政单位需要从多方面增强抵销事项的准确性。行政单位在进行抵消事项核算时,需要与同级部门以及上级单位就债权债务事项以及收入费用等事项进行对账,同时还需要将往来事项编制成明细表,并一一对比,通过这一方式,能够从根本上保证双方数据的一致性。在保证数据一致的基础上,进行财务报告编制,能够充分保证财务报告质量,有利于推动行政单位全面发展。

3.3提高经管资产入账的完整性

经管资产是否入账将对财务报告质量产生直接影响,若经管资产未入账,不仅制约了财务报告质量,同时也不利于行政了解内部资产状况,不利于科学决策的制定。由此能够看出,为提高行政单位财务报告质量,则需要进一步提高经管资产入账的完整性。在行政单位内部,需要依据新政府会计制度中的相关要求,恰当处理不同类型资产的入账,保证资产入账的完整性。其次针对行政单位内部无法入账的资产,则需要依据相关规定处理。需要明确的是,只有保证行政单位内部所有制资产的妥善处理,才能够保证财务报告质量。最后为提高资产入账率,行政单位可在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引导下,结合单位实际需求,不断优化入账流程。

4结语

通过提高行政单位财务报告质量,能够帮助行政单位充分了解内部财务状况,从而采取针对性措施,推动单位全面发展。结合新政府会计制度的相关要求,针对行政单位财务报告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提高编报人员综合素质、增强抵销事项的准确性、提高经管资产入账的完整性,从根本上提升财务报告质量,促进行政单位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蔡文娟.如何提高行政单位财务报告的质量尝试[J].营销界,2020(21):135-136.

[2]李淑珍.浅议如何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告质量[J].会计师,2020(02):14-15.

财务报告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军队财务报告;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2-000-01

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军队财务会计管理与工作环境也发生了极为明显的变化。军队财务报告主要分为会计分析与会计报表两大部分,是对军队管理成本与财务情况的书面总结与综合分析。目的是通过对军队的各项收支报表进行综合分析,包括预算表、额外收支表和负债表等,分析财务活动的基本情况、各项支出、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等。

一、军队财务报告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质量低,在军队财务管理工作中,财务报告时间往往不够及时,但是财务报告恰恰对时间的要求较为严格,需及时更新和使用。军队财务报告一般分为月、季度和年,在日常活动结束只有,将会公开财务报告,无法实现快速更新,可能出现信息过时的问题,影响检查和监督军队的财务情况。其次,在军队财务活动中,会计信息变化的十分迅速,财务报告工作手段计量方面与确认标准等多个因素的影响,不能将片面或影响不大的信息纳入其中。不过,部分军队的财务报告相对单一,内容不够完整,无法准确对军队在各方面的费用进行评价,无法进行下一步决策,也无法揭示军队的各项资产。再次,部分军队采用的财务报告结构体系不够完善,为直线简单型,缺乏相对横纵比较与动态变化,仅仅简单的列举出已经发过的财务活动,对于使用财务报告者来说缺乏针对性。随着会计工作环境的复杂化与多变化,以往的财务报告模式影响军队对各项资金的使用率,导致经费浪费现象的出现。

二、军队财务报告的有效改进措施

1.调整军队财务报告结构

在军队日常管理活动中,财务工作十分重要,要想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需学习国外先进模式,及时调整军队财务报告结构,实行六6个财务主报表和5个财务附报表的模式。其中6个财务主报表为:管理受托活动表、资金收入表、预算开支表、整理成本表、资产调整表、资产借贷表;5个财务附报表为:经费来源表、资源预算表、成本来源表、净资产调整表、净资产借贷表。针对以上各个报表需要共同、及时的提供上年度与本年度的各项数据,并进行相互比较。其中,资产调整表主要是财务报告反映军队在各个时期的资产变动情况,不过部分军队面临着在财务报告中对各项资产变动情况的明晰说明,导致财务报表内容不详细、不完整。但是,财务报告报表中的净资产变动表能够提供十分关键的财务信息,而且随着军队增强对经费使用效率和效果的监督与考核,在财务报告中有必要列举出军队各项净资产的具体变动情况。

2.提高军队财务报告质量

自从步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与信息技术发展的异常迅速,对会计工作和财务报告也产生一定的影响与冲击,并为之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与技术支持。因此,军队财务报告也需紧跟时代潮流,采用网络财务报告的模式,走向现代化、信息化,这与传统的财务报告模式相比具有极大优势,能够从本质上符合财务报告及时性、实效性和完整性的需求,提高军队财务报告的质量。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制定军队财务报告,可实现整个财务工作的自动化、电子化和网络化,使用报告的领导能够从网络上查找和观看任何单位、部门的财务报告,而且能够随地随时的分析与查询,实时制定决策。同时,军队财务报告实现网络化,可有效节省时间,促使财务报告得以实现及时性,有效提高整个财务会计工作的关联性与可靠性。而且其信息容量存在着无限扩大的可能性,能够展示更全面、更多的财务信息,满足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全面需求。

3.扩展军队财务报告内容

第一,军队财务报告中需展示军队的无形资产,强化确认无形资产,军队无形资产能够产生的经济效益,以及摊销情况、使用有效期等多个关键信息都需要体现在财务报告中。因此,在这里建议在军队财务报告中多加入一张附表,即为:无形资产变动明细表,主要反映该军队中各个单位在一定时间段内拥有的无形资产情况,年初和年末进行比较,是提升还是下降,做好统计工作,特别是人力资源需重点单独呈现。第二,增加对非财务信息的披露,主要包括军队各个单位的背景、衍生金融工具与社会责任等。通过对非财务信息的揭露可帮助军队财务报告使用者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该单位的财务情况,弥补在数据信息上的不足。以社会责任威力,军队在实现自身军事效益的同时,肩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诸如公益捐赠、保护环境和资源、维护军人利益和军人就业等,这些内容均需要在财务报告中体现出来。

4.建立军队财务通用报表

随着军队财务活动的迅速膨胀,对财务报表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不断发展与变化,对取数方式和报表格式等要求的越来越灵活。在军队财务报告中可构建一个财务通用报表系统,为用户提供一个可以在特殊范围内,根据自身单位和部门的不同,自主设计财务报告格式、获取报表数据,以及数据计算与处理方法等。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财务报表的格式与获取数据的方式有很多,可运用多级映射这一特殊方法,以此解决军队财务报告报表中关于数据来源如何描述的问题,这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改进方法与解决措施。为此,在军队财务报告中可采用多级映射法,作为报表中获取各个数据的核心,并借助军队财务报告的整体设计、模块设计和具体设计,以及数据库设计,保证军队财务报表通用系统是可操作的,是可行的。从而让军队的各个单位与部门,自由选择和使用财务报表格式,任意选取数据中的数值,按照公司得出结果。

三、总结

在信息时代和市场经济背景下,军队财务报告工作更具挑战性与现实性,应根据具体的问题与不足进行认真研究,采用科学合理的改进措施,不断完善军队财务报告工作,全面提升财务工作的有效性与质量。

参考文献:

[1]周双江.使用者导向的军队财务报告模式选择[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16:44-45.

[2]张鹏.军队财务信息化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

财务报告总结范文第4篇

摘 要 目前,我国少数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在财务报告上提供虚假信息,而且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了严重损失。本文通过研究财务报告产生虚假信息的原因,帮助认识财务报告产生虚假信息的各种手段,进而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 财务报告 虚假信息 原因 控制措施

财务报告是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也是企业投资者、债权人做出科学投资、信贷决策的重要依据。所谓财务报告产生虚假信息即会计核算及会计报表编制的过程中违反会计法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采取一些不正常的手段和方法人为影响企业的财务会计报表、会计附注等相关信息及资料,使财务会计报表提供的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从而达到某种特定目的行为。虚假的财务报告之所以会产生并不是公司会计人员的过错,而是公司股份的持有者或高级管理层的意愿,比如经理、厂长、上级领导、大股东等。

最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财务报告造假的现象不断出现,财务报告产生虚假信息事件也日益为社会各界所关注。究竟怎样才能使企业财务报告客观、公正,需要了解财务报告产生虚假信息的原因,最后才能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财务报告的职能与作用

(一)反应企业目前的经营状况

财务报告最能反应企业目前资金的运转状况,资金来源和资金去向,也可以了解企业的投资方向和企业管理方针。更进一步的反应企业的财务是否稳靠、以此来判断企业的经营状况和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

(二)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许多的企业经营中,通过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此来制定正确的发展策略。在这一点上,企业财务报告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企业通过对财务报告的分析,总结企业发展的利弊,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做出相应的决策。这样就能增加决策的科学性,减少盲目性。

(三)通过企业财务报告,对过去进行总结

企业财务报告是反应企业过去经营的一面镜子,企业的经营者和财务人员要对报表上的数据,有针对性的进行研究、总结。以此来了解企业过去生产经营业绩、销售数额和现在资金运转的情况。从而来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的好坏、经营管理的状况和企业发展得失。

二、财务报告产生虚假信息的原因

企业财务报告产生虚假信息的原因有许多,总体而言主要是个人和企业两个方面。比如,个人为了获取巨大的利益、提升和推卸责任及企业为了获取银行金融机构的贷款、偷税、漏税等目的,所以在企业财务报告上产生了虚假信息。下面将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一些政治意图

这种情况适用于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因为一些国有企业为了扭亏为盈、创造良好经营业绩,所以就在财务报告上做虚假信息。因为对他们来说达到良好经营效益,已不仅仅是经济任务,而是一项政治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国有企业就会在财务报告上做虚假信息。

(二)较少纳税,获取更多利润

众所周知,企业的净利润多少与税收直接挂钩。依据税法:通过纳税调整,将会计利润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再乘以适用的所得税率而得出的。所以很多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净利润,就在财务报表上动脑筋。

(三)增加效益考核

财务报告是企业经营业绩考核的基础。它不但关系到公司企业的总体经营状况评价,而且还关系到企业管理人员业绩的评定,影响到他们的工资、奖金及以后的升迁。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可能对财务报告进行粉饰。

(四)获取更多的银行贷款

在市场经济竞争机制的作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出现了亏损、倒闭现象。他们不得不去求助于银行进行贷款。银行等金融机构一般不会向已经亏损和即将倒闭的企业贷款。所以有些企业为了获取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金及其他途径的资金,一般会对财务报告进行粉饰,以此来获取银行贷款。

(五)达到公司股票上市的目的

根据我国的《证券法》对企业股票上市有着严格的规定,其中企业近几年的盈利状况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基于此,有些经济效益不好的企业为了达到上市的目的,就有计划的进行做虚假财务报告。甚至有些企业与社会中介机构串通,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

三、控制财务报告产生虚假信息的措施

(一)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观念、保障会计准则的顺利实施

第一、要严格执行 《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对会计从事人员必须是通过正规的程序和途径取得执业资格证。第二、还必须要对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教育。使他们能够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并且运用所学的法律道德知识保证自己行为的合法化。对于会计从事人员不仅要加强自己的职业技能培训,更需要加强自己的职业道道培养,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以更好的为社会和人民服务。

(二)要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高财务报告信息的质量

会计基础工作不仅是会计工作的基础,而且是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基础。企业应当严格执行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加强对财务报告的编制、对外提供的分析利用全过程的管理,明确相关工作流程和要求,落实责任制,确保财务报告合法合规、真实完整和有效利用。

(三)加强对内部控制系统的建立及完善,

财务报告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

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后,新修订的《预算法》明确要求“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应当按年度编制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报告政府整体财务状况、运行情况和财政中长期可持续性”。2014年底,国务院批转财政部《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明确了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主要内容以及时间表、路线图等。

一、我国政府财务报告的现状

1、体系不完整

我国的政府财务报告体系是由财政总预算会计报告体系、行政单位会计报告体系和事业单位会计报告体系组成,相互割裂,不能提供政府完整的会计信息。

2、透明度低

我国现行的政府会计报告只是局限于政府各级部门使用,存在公开程度差,透明度低,外部监督困难现象。

3、不能全面反映财务状况

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年度决算报告,仅局限于有关预算资金活动情况及有关预算资金涉及的范围。无法完整反映政府财务状况及运营情况,无法满足报告信息使用者各方面的分析需求。

现行政府各类财务报告,一方面在资产管理上没有完整全面反映政府部门受托管理的国有资产规模,造成占用、使用和管理状况不明、底数不清,导致国有资产长期流失。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不进行资产重估等,也存在与价值背离的现象。另一方面,负债的确认和记录不完整,包括社会保障资金、养老金、失业金等其他政府债务在内的许多跨年度义务未确认或披露。另外,现行政府各类财政报告也没有包含绩效管理、服务成本等方面的信息。

二、建立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必要性

《改革方案》指出,以收付实现制政府会计核算为基础的决算报告制度,对准确反映预算收支情况、加强预算管理和监督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仅实行决算报告制度,无法科学、全面、准确反映政府资产负债和成本费用,不利于强化政府资产管理、降低行政成本、提升运行效率、有效防范财政风险,难以满足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促进财政长期可持续发展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因此,必须推进政府会计改革,建立全面反映政府资产负债、收入费用、运行成本、现金流量等财务信息的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

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以政府财务信息为主要内容,以财务报表及相关文字说明为主要形式,全面反映政府整体财务状况、运行结果和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综合性年度报告。

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是一种全面、系统地反映政府财务状况的核算方式,也是披露政府会计综合信息的一种规范化途径。编制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有以下几点意义。

1、有利于强化资产管理

在收付实现制下,资产的取得和减少都在发生时确认,不考虑后续计量问题。例如收付实现制下,不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使得资产的当前实际价值不能得到准确反映,行政事业单位无法了解到真正可使用的资源。而权责发生制下,需要考虑后续计量问题。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还可以提供政府公共资产的存量及固定资产的折旧状况,从而有利于促进公共资产的优化配置和防范国有资产流失。

2、能够反映出政府日后的财政责任和能力,有利于防范财政风险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政府的债务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收付实现制下无法提供完整的政府债务信息,如当期已发生但尚未支付的政府债务和政府有偿债义务的或有负债,都没有全面反映,造成政府的债务风险被严重低估,不利于政府债务风险的防范。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可以提供比较全面、准确的政府负债和债务信息,将政府雇员的养老金保险计划等政府长期承诺形成的负债纳入财务报告反映的范围,避免了隐性负债藏而不露的问题,有利于真实地反映政府的财务状况。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还可以进行资产和负债的对比分析,为科学合理地分析政府偿债能力、债务风险以及建立中长期财政规划提供有效的信息基础。

3、有利于开展政府资金绩效评价

我国财政改革的不断完善,对资金的使用绩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传统的的财政管理理念下,只侧重于评价政府财政资源的合理性,且收付实现制下的现金流入、流出和收入、费用没有相应的对应关系,无法进行准确的费用分配和核算,不能准确反映政府的真实运行成本,政府成本和绩效的对应信息被扭曲,无法进行合理的绩效考评。通过引入权责发生制能够实现对政府运营成本的核算和报告,客观、准确地核算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成本费用,可以正确评价政府活动的成本,政府使用公共资源的成本和费用能够进行配比,成本信息与取得的绩效密切相关,能为绩效评价提供依据,从而进一步完善了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提升了政府绩效管理水平。

4、有利于提高财政透明度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预决算报告制度,由于反映的信息过于简单,造成政府财务状况透明度不高,不利于报告使用者对政府资金分配与运行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和实施权责发生制政府财务报告制度,通过统一规范政府财务报告的编报模式、信息质量保障机制以及信息的分析应用体系,可以准确全面地反映政府财务状况和公共经济绩效,并以通俗易懂的信息和各种分析指标帮助报告使用者更好地理解政府财务状况和运营情况,切实提高财政透明度。

三、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工作的思考及建议

1、加强制度建设

(1)制定政府会计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及应用指南。基本准则用于规范政府会计目标、政府会计主体、政府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政府会计核算基础,以及政府会计要素定义、确认和计量原则、列报要求等原则事项。基本准则是指导具体准则的制定,并为政府会计实务问题提供处理原则。具体原则用于规范政府发生的具体经济业务或事项的会计处理。应用指南是对具体准则的实际应用做出的操作性规定。

(2)健全完善政府会计制度。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体系的最大瓶颈在于收付实现制是反映预算执行的有效方法,这就意味着权责发生制完全取代收付实现制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此要实现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政府会计科目需设置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双重功能。预算会计科目应准确完整反映政府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等预算执行信息,实现预算管理目标;财务会计科目应全面准确反映政府的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费用等财务信息,侧重于对政府的财务状况与运行业绩进行核算与披露,实现财务管理目标。

(3)制定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办法和操作指南及建立健全分析应用体系。

(4)建立健全政府财务报告审计和公开制度。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和部门财务报告编制后,都要按规定接受审计,通过审计机关或其他鉴证机构对政府财务报告进行审计,提供客观、公允的鉴证报告,有利于保证政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增强政府财务报告信息的公信力,审计后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与审计报告依法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并按规定向社会公开,以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公开透明。

2、加强技术支撑,加快政府会计体系信息化建设步伐

2012年1月29日的《财政部关于印发的通知》要求采用“调表不调账”的方式,以2011年度的一般预算会计报表、基金预算会计报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会计报表等在不同制度要求下编制的、提供分散信息的报表为基础,结合相关财务资料,根据经济事项实质进行抵消、调整和合并,编制更为集中、综合的财务报告。选择了北京、天津等11个省市试编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但在试编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实际过程中,由于缺少相关信息系统的支持,各地区主要还是依靠人工来进行计算、核对、编报。由于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数据量大、繁杂,再加上数据转换和调整,难度很大。在数据的可靠性方面,也难以做出相应保障。没有相应的信息系统进行支持,既难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编制工作,又难以保证报告的质量。目前多数的财政工作业务都有相应的信息系统予以支撑,如国库集中系统、工资统发系统、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但一体化程度较低,信息系统碎片化问题比较突出,应考虑开发满足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的信息系统,不仅包括会计核算系统,还要包括财务报告编制系统,并实现与国库集中支付系统、资产管理系统等财政业务系统的融合、衔接。

从国外的改革经验来看,建立完备的政府会计综合信息处理系统,对政府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最终能否体现改革成果具有重大意义。例如澳大利亚通过建立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信息处理系统从而帮助它成为权责发生制改革成功的国家之一。

3、扩大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编范围

在试编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上,我国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应在此基础上尽快开展全国范围内的试编工作。要实现工作的全面开展,不但要总结相关经验,将各地在试编中的办法加以总结,制定更加合理的试编方案,还要推动试编工作向各级政府延伸。据了解,在试编省份中,编制工作也只是停留在省、市的层面,县(区)级政府还未开展编制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工作。因此,应在总结完善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尽快将试编工作的面扩大到各级政府,为适时编制涵盖全国的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创造条件。

4、加强人员培训

在收付实现制下,不管是会计账务处理还是财务报告编制都相对简单、易于操作,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操作技能的要求不高。编制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并且技术性高的工作,其对专业化知识要求较高。为保证编制工作的顺利进行,应该定期让从事政府会计的工作人员进行多渠道多方位的职业化培训。例如美国成立了美国政府会计师协会,专门为政府会计人员提供培训服务。抓好业务培训工作,是培养专业知识精通、业务操作熟练的高素质专业政府会计人才的需要,有利于推进政府会计改革并且提供支持,有利于确保编制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批转财政部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J].预算管理与会计,2015(2).

[2]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就推进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答记者问[J].预算管理与会计,2015(2).

[3] 文一墨: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破题[J].财会学习,2015(2).

[4] 冯任佳:关于建立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2014(5).

[5] 戚艳霞:我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特点分析和完善建议[J].财会月刊,2015(13).

[6] 李红霞、刘天琦:关于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的思考[J].预算管理与会计,2015(7).

[7] 戚艳霞:我国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编工作分析与完善建议[J].财务与会计,2015(9).

财务报告总结范文第6篇

在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对于财务报告的要求和分析也越来越多,投资者需要通过财务报告中专业而精确的数据分析这个企业是否值得投资,经营者通过财务报告中的数据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因此,财务报告已经成为企业对内对外的一项重要的语言。本文从财务报告的理论基础、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改进的国际经验和改进的建议这几个方面对财务报告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财务报告;存在问题;改进措施

1 关于财务报告定义和目标的研究

1978年FASB发表的SFAC NO.1《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中说明:“财务报告的编制不仅包括财务报表,还包括其他传输信息的手段,其内容直接或者间接地与会计系统所提供的信息有关”。2007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重新修订并了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列报》,主要包括财务状况表、综合收益表、权益变动表、现金流量表、附注、首次应用会计政策或对会计项目进行重分类期间的比较财务状况表。

财务报告目标就是通过会计实践预期所期望达到的境地或者标准,在财务会计信息与会计环境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关与财务报告的目标,理论界主要有“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两种观点。杜冕在《国际趋同背景下财务报表列报改进的研究》一文中介绍了“决策有用观”由提出到形成以及被大家采用的过程,并指出了FASB有关的成果,从中可以得知,美国财务报告的主要目标是“决策有用观”。葛家澍教授则是将我国财务报告的目标定位为受托责任观,而杜冕认为从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规定的财务报告目标的定义可以看出我国的财务报告的目标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并重。

2 关于财务报告历史演进的研究

财务报表的演变先后经历了账簿式、单一报表式、两表式财务报告时期及现代的财务报表三表体系。赵丽琼总结了财务报告的演变,认为财务报告的改进和完善是随着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而完善的。企业的组织形式由合伙、独资企业发展到股份制企业,财务报告的内容也从只有资产负债表,发展到资产负债表和收益表两张表。又随着企业投资和筹资活动的影响不断的加大,又产生了财务状况变动表,又发展成为后来的现金流量表。还有人认为财务报告发展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同时与企业经营业务和筹资手段相关。

3 关于我国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研究

近年来,我国的会计准则不断改革和完善,并逐步向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即使如此,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刘瑞珍认为虽然企业会计准则在财务报告的列报上做出了一些明确的规定,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她认为财务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具体需要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附注中具体分析。比如资产负债表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问题;利润表则是对企业的收益、费用难描述不明确;现金流量表存在的问题是一些无法用货币计量的在报表中不容易列示。附注作为一项重要的辅助部分也存在问题,信息的披露不够完整和充分,一些重要的项目没有披露。

耿瑞珍认为基于供应链视角的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披露的信息质量不真实、不充分和不主动。具体表现在,财务报告中信息的披露存在不准确的可能性;财务报告中反映出来的数据信息不充分;财务报告的披露对于报告的使用者来说存在滞后性。

高波认为财务报告的内容的可靠性不足和相关性的程度不高。主要表现在: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缺失以及内容的不完整、财务会计信息的及时性不足以及财务报告表外披露主次不清及缺乏规范。

4 关于财务报告改进的国际经验和改进建议研究

美国在会计方面的研究一直处于世界前列,因此财务报告的改革也比较早,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赵迪在文中借鉴了美国的成功经验,比如,AICPA的研究报告《改进企业报告―以用户为重心》中提到了改进的建议,主要是分部信息、核心以及非核心业务和事项的影响的公允价值计量;一些不确定的披露及改进。同时IASB关于财务报告的改进对我国的借鉴意义也很大,1997年要求企业必须分别按主次要的形式提供不同分部的信息,必须按照公认会计准则进行分部信息的确认和计量。

董宝芳提出了从财务报告的设计原则和财务报表及附注两个方面进行改进的建议。在设计原则上,包括目标、内容和模式设计原则三方面;在财务报表及附注的改进上,将资产负债表中的项目按经营、投资和筹资三种活动进行列报;利润表主要是要体现全面收益的特点;现金流量表则是与之前的两张表的项目相对应;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附注主要是借鉴IASB和FASB改进的经验发展起来的;附注需要披露与社会效益和社会责任相关的企业信息。

基于人力资源的视角提出了财务报表的改进建议。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分别加入了与人力资源相关的项目,对人力资源给企业带来的价值进行计量和披露。还有从内部控制的视角研究了内控与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的关系,认为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可以增强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她认为可以从法律法规、企业框架结构和监管的三个方面实施。

5 文献述评

从以上的文献中提出的问题和对策可以看出,不仅要改进财务报告的形式,还要从财务报告的内容上改进;不仅要改进它的设计原则,更要注重附注内容的改进;还可以从不同视角进行改进,这样更可以促进财务报告的改进,使每一位报告使用者都能从中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

但是,从搜集的资料看,借鉴IASB的财务报告和FASB的财务报告的改进的经验的文献较少。从我国颁布新的会计准则并向国际准则趋同开始,我国的会计研究就已经开始向国际准则靠拢,这也符合经济全球化,因此研究我国财务报告的改进需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和美国等先进国家的财务报告的经验,经过比较研究,找出优点结合我国具体情况进行改进。

【参考文献】

[1]董宝芳.我国财务报告的局限性及改进措施研究[D].辽宁省:沈阳大学.2011:31-44.

[2]杜冕.国际趋同背景下财务报表列报改进的研究[D].山东省:山东财经大学.2013:10-12.

[3]高波.企业财务报告的改进问题研究[D].湖南省:湖南大学.2006:21-28.

[4]耿瑞珍.基于供应链视角的高质量财务报告问题研究[D].辽宁省:东北财经大学.2011:28-30.

[5]赵丽琼.论财务报告的改进[D].山西省:山西财经大学.2011:5-6.

财务报告总结范文第7篇

(一)政府财务报告主体和职能 基本政府在政府财务报告主体中占据核心地位,由基本政府向外发散划分为三部分:基本政府的组成单位、基本政府、基本政府相关的单位。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简称IFAC)将会计的使用者确定为:立法者和政府相关的管理机构;选举人、纳税人、投票者等有具体身份的普通公众;投资人和债权人;提供资源的个人、团体或政府机构与国际机构;评估机构;财务专业从业者,包括经济与财务分析师、新闻媒体等。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影响,我国的法制建设越来越健全,政府和人民之间形成的委托关系更加凸显,政府职能发生转变与这一切变化是相适应的,所以政府在职能方面逐步突出管理性、服务性和绩效性。对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财政活动是政府职能发挥的集中体现,政府围绕财政活动行使的职能同样会在政府会计财务报告中体现出来。

(二)政府财务报告目标 美国1987年出台的《概念公告第1号――财务报告的目标》将政府会计财务报告总体目标总结为:评价受托责任和作出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决策。从理论角度来说,这种提法属于受托责任论和决策有用论。资本主义初期强调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在某种程度促进了受托责任论的诞生。受托责任论强调财务报告要包含资源的受托管理情况,以确保资源提供者得到足够的财务信息支持,并且保障所提供的信息具有可靠性、真实性。决策有用论强调提升信息使用者所掌握信息的有用性,进而能够为其决策提供有用的依据是财务目标的方向。决策有用论特别重视信息的有效性与关联性,政府财务信息会依托政府财务报告来为公众了解政府财务信息创造平台,同时透过这个平台公众还能了解政府自身承担的受托责任的具体进展情况。政府本身要想对自身承担的受托责任进行推脱也要从政府财务报告这个平台获取依据。国内外政府财务报告在目标设置上具有明显的共同性,要突出政府的受托责任,需要有高效的决策做保障,相关的政府财务报告要具有系统性、全面性,能够切实对受托的责任做全方位的透视,为提升公民决策提供有用的帮助。有效促进政府的公共受托责任的实现是政府财务报告的重要功能,同时政府财务报告还要能够为相关使用者对政府主体的业务活动成果、公共受托责任、政府履行到期责任的能力、政府主体提供的服务情况展开有效的评价与检查监督提供可靠性依据,有效抑制舞弊与贪污现象的发生,为提升公共财政与纳税人的资金安全指数做好保障。

(三)政府财务报告目标、职能、信息质量特征、报告要素相互关系 会计目标在整个会计系统中发挥着引导性作用。按照赵德武教授的观点,一切会计活动都要以会计目标为向导展开,并以此为落脚点,会计目标是会计系统有效运行的核心力,会计信息反馈机制、协调机制等效能的发挥都以会计目标的实现为中心轴,并且为最终促进会计目标的实现不断对会计行为进行优化,所以,会计目标是会计实践的天然出发点。政府财务报告中会计目标的设置要综合考虑投资者决策的需求、受托责任的需求,同时还要满足国家宏观需要。

二、国外财务报告介绍

(一)美国 美国政府财务报告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基金会计体系。其报告以基金和账户组报表为主,具体操作是将基金作为会计主体,通过资产、负债、收入及支出的流转,展现财务的收支状况和资本的负债。基金报表的编制一般遵循“单个”到“某种”再到“某类”的顺序,最终生成各级别地方政府的财务报告。基金会计主体的论述在政府会计准则中有明确说明,主要集中在准则委员会颁布的准则中的第二、三、四条中。反映政府运转状况的财务报告以权责发生制为基本,而单体活动的基金财务报告则与其不同,一般选择修正的权责发生制。美国政府财务报告另外一个特色是整体呈金字塔型。具体表现为系统全面的总结报告和针对各级政府、各项事业的全面总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综合年度财务报告,其对于各方使用者的参考意义极大。

(二)法国 自1999年开始,法国政府引入了权责发生制。它要求年末计提应计应付利息、全面核算过往遗漏固定资产以及严查坏账、死账等。2001年,法国中央政府颁布新法案,以期在五年后着手建立完善的三大会计系统(预算、财务、成本)。其中,“收付实现制”仍作为核算预算现金流的首要手段。而对于财务会计,权责发生制将作为核算主体,对于除中央特有业务外的政府绝大多数业务进行细致、周全的核算。对于单体项目的成本核算交由成本会计系统。通过这项改革,预算会计同财务会计完全分离。由此,预算会计针对了预算管理的要求,而财务会计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对外报告的需要。

三、中外政府财务报告比较

(一)目标和使用者比较 上世纪80年代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的首份会计公告里,有关条文就对财务报告的目标进行了明确定义和详细说明。一是向各方使用者展现本国政府完成其“受托责任”的情况。二是便于各方了解现行政府主体的运转情况。三是利于各方评判当前政府主体的服务水平以及政府履行其职能的能力水平。分析这三条,可以发现第二条中政府主体的运转状况,实际上是隶属于“受托责任”的职责,由此亦可并入第一条中。由此可以总结出GASB财务报告目标是以政府“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和使用者信息需求为重点的。在我国,《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对于财务报告目标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说明。它一方面要求总预算的会计信息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级政府财政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财务报告同时能够密切配合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所以,我国财务报告目标侧重国家宏观管理和政府内部需求。这不仅能够满足我国现时经济决策的需要,还能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经济稳定。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社会经济日新月异,财务报告目标的狭隘性和财务报告信息的缺乏成为一种束缚。使用者的信息需求也是财务报告应当关注的重点,应将使用对象和使用者的重点需求作为报告内容的关注点。当前,我国政府财务报告对投资者、纳税人等的信息需求关注较少,容易造成投资者市场判断错误,造成财产损失甚至倾家荡产,同时影响纳税人的信心,弱化社会监督的公信力,影响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二)财务报告体系比较 按时间编制来分,美国政府财务报告一般包括中期和综合年度财务报告两种。查看相关的公开文献资料,一般只能接触到政府年度财务报表。这是因为,政府中期财务报告主要为政府内部财物事务提供信息参考,内容构成上比较简单,很少对外公开,而综合年度财务报告其公开性要求较严,通常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编制。从会计财务报告内容结构上来看,法国政府财务报告由各种会计表格构成,另外,还有目标分组明确的资源报表和政府总体报表。而美国以综合年度财务报告作为主体框架内容,由此开展细化分散的财务描述。从表面上看,我国财务报告内容相当丰富,涵盖面很广,但是没有清晰的框架结构。这就导致进行数据分析和讨论时,数据凌乱且个体数据的详实性较差,最终的参考意义不大。

(三)财务报告规范性比较 各国政府均将财务报告的规范性作为政府财务工作的重中之重。以美国为例,对于政府财务报告的编制,GASB历年修订的《政府会计与财务报告准则汇编》对其有着非常细化的说明。作为老牌资本主义的英国,政府一般参照《会计审计规范》的相关准则来做全年性的财务工作报告。另外,英国政府财务报告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编制政府合并财务报表。当前,我国政府财务报告的内容涵盖面不足,相关规范尚有大的欠缺,同时一些现有的规范细化不足,还未有独立的、专业性的政府财务报告规范。财务报告更多时候参考的是具体业务会计事项的规范,“合并政府财务报告”更是尚未有涉及。

四、国外政府财务报告对我国启示

(一)用渐进改革方式引入权责发生制 为使政府全部的资产与负债得到充分统计,公正地体现政府的管理成本开支,正确评估其管理绩效及管理目标,就一定要进行权责发生制改革。很多国家以本国的会计核算为基础完成了或正在进行权责发生制的改革,而此变革均是逐步完成的。例如德国长期以来实行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并存的模式,为其后期逐步向权责发生制过渡做好了准备,法国在前期实行年末计提应计应付利息模式,盘点之前未统计的固定资产后做折旧处理,此后再通过坏帐准备、强化附注披露等措施逐渐地完成了其核算基础的变革。各个国家国情有差异,其决策方法、政治体制和改革方向也有所不同,除了借鉴国外优秀的变革经验之外还应保留本国优秀的变革方法,以此来提高方案的可操作性及稳定性。对于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改革,我国要采用逐渐变革的操作方式,此后再全部过渡为权责发生制。

(二)充分关注其他信息使用者对政府财务信息的需求 除政府机构外,公众也是政府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政府财务报告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取消政府的受托责任,同时为政府决策提供有用的依据,也就是说,政府财务报告的本质是使全部信息使用者的需求被满足。此外,政府财务报告也是公民监督政府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国外政府财务报告的目的是向公众交代其财政活动的具体信息,同时消除政府对公众的受托责任,体现对公众负责的态度,财务报告被公开,更有助于实现人民监督,值得我国学习。政府财务报告不但要充分反映国家财政资金的预算及收支情况,还应使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财务情况及其管理财务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示;政府部门应向公众展示其全部的职能管理业绩及受托责任的有关内容,如社会保险、隐形债务、现有的债务及债权、社会捐赠的资金及其使用途径等等,将上述这些信息充分地体现在财务报告中,才能真正让公民的知情权得以保证。

(三)增加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英国政府非常重视政府财务报告的建设,这归功于英国公共部门的努力,英国公共部门的发展方向是企业化,而企业化管理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编制合并报表。澳大利亚规定政府部门在制定财务报告时,需提供以往年度的财务信息供比较。政府有义务要向社会公众交代其完整的财务信息,完整的政府财务报告比零散的机构财务报告更加重要。所以,我国财务报告体系改革可学习英国财务报告体系改革方法,加入政府的整体的合并财务报表。基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巨大,各地政府职能改革步伐不一,会计统计的基础、内容以及财务报表的规范都还未统一,所以不断探索报表的编制方式,最终形成合并的政府财务报告。

(四)建立审计鉴证制度 强化政府财政透明度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要对财务报告进行必要的审核及鉴定,这样有助于塑造一个值得人民信赖的、透明的阳光政府,有助于保障健康、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至今为止,全球已经超过150个国家及地区确立了审计鉴证制度。当前我国还没有成熟的政府财务报告信息审核制度,各个地区的政府部门在向人大递交财务预算实施情况的资料前,没有将其交与信息审核部门鉴证。即使我国的政府审计机关此前也规定了相关的政府财务报告的信息公开法则,但在鉴定政府财务报告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1)内容过于片面。政府审计部门在公开其财务信息时,常将未公开的信息归类为国家规定的保密信息,而这个概念太模糊,无法使公众了解其财务信息动向。(2)财务信息公开的立法规范未统一。(3)政府在公开财务报告审计信息时,通常采用主动公开的方法,其针对性不强,公众通常无法通过申请获知信息。所以,我国政府部门有必要做到下述几点:(1)为使政府财务信息的鉴定有法可依,应依法做好政府财务信息鉴定的立法工作,从而确保我国各项政府财务报告的信息审计有序展开。 (2)增加政府财务信息审计的途径,如听证、旁听、刊载、报道、建设政府财务报告信息公开网、开通政府财务报告视频会议等等,避免腐败行为,提高政府部门的社会公信力。(3)建立并完善政府财务报告的信息审核程序,确保其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与有效性,使政府经济活动的预算科学、有效展开。(4)实行审计报告透明化,除了关乎国家机密外,审计部门应将政府财务审计结果及审计报告一起交与使用者。

参考文献:

[1]刘笑霞:《国外政府财务报告的发展及其启示》,《经济问题探索》2011年第10期。

财务报告总结范文第8篇

一、现行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

会计一般原则中的第一条就是会计的客观性,也就是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现代财务三表体系确实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满足了社会要求企业真实公允地披露会计信息的需要,但在市场需求日新月异的情况下,企业财务报告未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会计信息正在失去相关性,所以当务之急是找出问题所在,以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1.财务报告信息含量不够完备

传统的财务报告主要是以历史成本为基础反映过去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强调的是对已经发生的生产经营活动结果的总结,这种总结是决策活动不可缺少的工具。但是,决策活动的最显著特征是对未来投资活动的筹划或规划,是一种包含有预期的经济行为。这就是说,如果会计数据仅仅局限于对以往经营过程的简单描述,便会形成会计数据信息的历史性与决策活动的未来性之间的不对称性。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成分的多元化、投资形式的不断多样化(如证券投资、期货交易等形式),这种不完备的会计信息就会成为培育市场主体、支撑市场体系发育的不可忽视的障碍,因而作为会计信息系统终端产品的财务报告的“增容”,是我国经济对外开放逐步提高的客观要求。

其次,现行财务报告模式把重点放在硬性资产上,对知识资本、知识产权、人才资源等软性资产未能予以揭示。在知识经济时代,这些软性资产才是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和市场价值的动力所在,其重要性日益凸现。据统计,1995年美国很多企业的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比例高达50%~60%,而根据1997年中国品牌价值报告,世界第一品牌可口可乐的品牌价值高达479.78亿美元,中国第一品牌红塔山其品牌价值也已达353亿元人民币。由此可见,在一些高技术企业和大型企业中,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比重及所起的作用已不容忽视。然而传统的财务报告对此却无法充分反映,以至于导致当今类似英特尔、微软之类的股票上市后,其市场价值通常比账面价值要高出3~8倍,从而不能有效满足信息使用者基于无形资产的决策需求。

2.财务报告信息披露不够及时

为了向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管理者提供企业的经营情况,传统财务报告采取了定期报告的制度。而如今,随着竞争的加剧、科技的进步和金融工具的日新月异,经济情况发生了急剧变动,企业的经营类型和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会适时转换,会计信息使用者要求会计能够随着业务变化而变化,提供“实时”信息。过时的信息已无助于决策甚至有害于决策。在英国巴林银行事件中,巴林银行直至1995年2月末倒闭时,其1994年的年度报告仍未实际完成,导致了外部信息使用者决策失误。由此可见,信息披露不及时会加大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风险。因此,为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对外提供更短期间的财务报告就成为当务之急。

3.财务信息披露方式不够完善

历来,借助标准、通用的财务报告模式是企业把财务信息传递给使用者的一种有效手段,然而这种通用式的报告不可避免地忽略了各种不同使用者之间信息需求的差别和使用上的差别。因为就使用者而言,有的习惯于利用综合信息,有的习惯于利用明细信息,有的喜用文字信息,有的喜用图表等直观信息,因此如何妥善解决这类信息使用上的差异问题,便给未来信息披露方式提出了挑战。

二、改进现行财务报告的措施

随着贸易、投资和金融资本国际流动的增加,国民经济无疑正走向一体化。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会计的性质也进入了一个变革的时代。现行的财务报告模式正在被打破,对财务报告加以改进势在必行。我国现行财务报告的改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拓展信息披露内容,适当增加报表附注,揭示非财务信息

随着金融创新的深化发展,衍生金融工具“以小博大”所蕴含的无穷机会与风险及以未来期间合约履行情况为立足点的特性,使传统会计束手无策。信息高速公路的形成和网络的诞生,把全球联成一个“地球村”。如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能运用各种检查制度成功地封锁信息的传播。这种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要求拓展信息披露的内容,改进信息模式。

第一,拓展信息披露的内容。按照财务报告的充分揭示原则,凡是为达到公正表达企业经济事项所必要的信息,均应完整提供,并使用户易于理解,亦即财务报告应揭示所有对用户的理解及决策有用的重要信息。因而应在现行财务报告的基础上,首先增加对衍生金融工具的揭示,把衍生金融工具纳入表内,充分披露它的价值变动、报酬与风险的转移、潜在风险以及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其次,增加财务报表附注。在会计发达国家,会计报表附注长度几乎是报表本身的5倍,从中可以看到附注的地位。相比之下,我国现行财务报表仍停留在以报表为主要内容的阶段。因而适当增加报表附注,增加对表外项目如长期购买协议以及不符合传统会计要素定义与确认标准的知识资本、人力资源等的披露也是“符合国际会计惯例”的,更是“着眼于用户”的具体表现之一。

随着行业竞争风险的加剧以及高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会计信息的期望与要求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问题正日益为社会所关注。根据决策有用理论,会计系统的基本目的就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符合质量特征要求的会计信息,而“财务报告的目的是提供经济决策中有助于一系列使用者的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财务变动的资料”。应当认为,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关于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中,财务报表的目的与会计的基本目标是一致的。这样,会计信息的质量通常也就是指财务报告的质量。鉴于此,本文拟从现行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入手,讨论改进的对策,以适应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一、现行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

会计一般原则中的第一条就是会计的客观性,也就是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现代财务三表体系确实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满足了社会要求企业真实公允地披露会计信息的需要,但在市场需求日新月异的情况下,企业财务报告未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会计信息正在失去相关性,所以当务之急是找出问题所在,以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1.财务报告信息含量不够完备

传统的财务报告主要是以历史成本为基础反映过去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强调的是对已经发生的生产经营活动结果的总结,这种总结是决策活动不可缺少的工具。但是,决策活动的最显著特征是对未来投资活动的筹划或规划,是一种包含有预期的经济行为。这就是说,如果会计数据仅仅局限于对以往经营过程的简单描述,便会形成会计数据信息的历史性与决策活动的未来性之间的不对称性。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成分的多元化、投资形式的不断多样化(如证券投资、期货交易等形式),这种不完备的会计信息就会成为培育市场主体、支撑市场体系发育的不可忽视的障碍,因而作为会计信息系统终端产品的财务报告的“增容”,是我国经济对外开放逐步提高的客观要求。

其次,现行财务报告模式把重点放在硬性资产上,对知识资本、知识产权、人才资源等软性资产未能予以揭示。在知识经济时代,这些软性资产才是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和市场价值的动力所在,其重要性日益凸现。据统计,1995年美国很多企业的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比例高达50%~60%,而根据1997年中国品牌价值报告,世界第一品牌可口可乐的品牌价值高达479.78亿美元,中国第一品牌红塔山其品牌价值也已达353亿元人民币。由此可见,在一些高技术企业和大型企业中,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比重及所起的作用已不容忽视。然而传统的财务报告对此却无法充分反映,以至于导致当今类似英特尔、微软之类的股票上市后,其市场价值通常比账面价值要高出3~8倍,从而不能有效满足信息使用者基于无形资产的决策需求。

2.财务报告信息披露不够及时

为了向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管理者提供企业的经营情况,传统财务报告采取了定期报告的制度。而如今,随着竞争的加剧、科技的进步和金融工具的日新月异,经济情况发生了急剧变动,企业的经营类型和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会适时转换,会计信息使用者要求会计能够随着业务变化而变化,提供“实时”信息。过时的信息已无助于决策甚至有害于决策。在英国巴林银行事件中,巴林银行直至1995年2月末倒闭时,其1994年的年度报告仍未实际完成,导致了外部信息使用者决策失误。由此可见,信息披露不及时会加大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风险。因此,为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对外提供更短期间的财务报告就成为当务之急。

3.财务信息披露方式不够完善

历来,借助标准、通用的财务报告模式是企业把财务信息传递给使用者的一种有效手段,然而这种通用式的报告不可避免地忽略了各种不同使用者之间信息需求的差别和使用上的差别。因为就使用者而言,有的习惯于利用综合信息,有的习惯于利用明细信息,有的喜用文字信息,有的喜用图表等直观信息,因此如何妥善解决这类信息使用上的差异问题,便给未来信息披露方式提出了挑战。

二、改进现行财务报告的措施

随着贸易、投资和金融资本国际流动的增加,国民经济无疑正走向一体化。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会计的性质也进入了一个变革的时代。现行的财务报告模式正在被打破,对财务报告加以改进势在必行。我国现行财务报告的改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拓展信息披露内容,适当增加报表附注,揭示非财务信息

随着金融创新的深化发展,衍生金融工具“以小博大”所蕴含的无穷机会与风险及以未来期间合约履行情况为立足点的特性,使传统会计束手无策。信息高速公路的形成和网络的诞生,把全球联成一个“地球村”。如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能运用各种检查制度成功地封锁信息的传播。这种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要求拓展信息披露的内容,改进信息模式。

第一,拓展信息披露的内容。按照财务报告的充分揭示原则,凡是为达到公正表达企业经济事项所必要的信息,均应完整提供,并使用户易于理解,亦即财务报告应揭示所有对用户的理解及决策有用的重要信息。因而应在现行财务报告的基础上,首先增加对衍生金融工具的揭示,把衍生金融工具纳入表内,充分披露它的价值变动、报酬与风险的转移、潜在风险以及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其次,增加财务报表附注。在会计发达国家,会计报表附注长度几乎是报表本身的5倍,从中可以看到附注的地位。相比之下,我国现行财务报表仍停留在以报表为主要内容的阶段。因而适当增加报表附注,增加对表外项目如长期购买协议以及不符合传统会计要素定义与确认标准的知识资本、人力资源等的披露也是“符合国际会计惯例”的,更是“着眼于用户”的具体表现之一。

第二,改进信息模式。按照宽型会计信息结构的思路,财务报告应当传导的信息指标体系至少应当包括企业财务信息和非企业财务信息(如经营业绩信息)两大基本组成部分。企业非财务信息主要用来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自然以及相关环境所产生的效应,以便为投资和购买活动提供更完整的会计信息。这就要求企业财务报告不仅要及时提供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还应及时提供反映企业经营社会边际成本及其变动状况的信息。应当明确的是,财务报告制度的改进,目的在于为建立一个有效的扩大就业范围、维护雇员利益和环境资源管理体系创造必要的微观基础。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完整的会计信息必须全面地、系统地反映企业经营过程所形成的一切财务性和非财务性信息。

2.编制实时报告,缩短报告的时间间隔,提高财务报告及时性

广大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企业未来的前途是否乐观,而预测未来的变化,单凭过去按月、按年编制的会计报告在时效上不能很好地满足报表使用者的需要。因为当前企业面临的现实是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衍生工具不断涌现,经营活动的不确定性日益显著,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期大大缩短。因此,必须建立一套能提供适时信息的财务报告制度。一方面,定期报告仍将存在,作为财务成果分配的依据;另一方面,编制实进报告作为决策的依据。这并不难作到,因为由账户数据转化为财务报告数据的复杂运算过程,已被编人计算机作为算法程序,会计人员账务处理一完成,计算机就可以自动生成报表。所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提高财务报告的及时性与充分性,不再有技术上的问题。

3.改进信息披露方式,增加财务数据分析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以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有所理解或十分熟悉”作为假定前提的。而这一假定前提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具有较为普遍适用的基础,因为它们的会计信息使用者群体一般都具有良好的财务管理素质。而对我国的许多会计信息使用者尤其是企业家群体来说,会计信息可能只是一堆读不懂的数字。因而,改进信息披露方式,比如可以将企业与诸如因特网之类的计算机网络联网,通过网络采取灵活的方式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各类综合及明细的会计信息,以充分满足不同类型信息使用者在信息需求与使用上的差别与偏好。此外,我国现行财务报告仍未脱离传统财务报表的形式,向使用者提供的依然主要是需由他们分析后才真正变成有用信息的数据,缺少来自企业的财务分析数据。企业财务报告中,增加财务数据分析的内容,会提高现有财务信息的有用性,使会计信息使用者更易读懂。至于分析的具体内容,应视企业的组织形式、规模和行业特点而定,但总离不开收入、费用和成本、利润及现金流量变动等主要方面。

需要指出的是,会计作为一门规范性很强的学科,拓展财务报告的模式,特别是披露大量表外信息,必须在政府出台会计准则加以规范的前提下进行,同时独立审计工作也要随之改进,拓展审计范围,增加对前瞻性信息的审计,以防企业因提供不确定的信息而陷入诉讼危机中,也防止企业管理当局操纵会计信息。

[参考文献]

[1]汤云为,钱逢胜。会计理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135-138.

[2]朱元午。相关性和可靠性的两难选择[J].会计研究,1999,(7):9-14.

[3]熊焰韧。知识经济下的企业财务报告[J].财务会计,1999,(9):22-24.

财务报告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财务报告;财务报表

1.财务报告的基本概述

1.1财务报告的定义

我国对财务报告的定义是: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财务报告是企业对外部的窗口,是企业向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可以向外界传达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财务报告披露的信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进行了解。

1.2财务报告的目标

关于财务报告的目标,目前学术界的观点主要分为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反映受托责任者对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是受托责任观派学者坚持认为的财务报告目标,而决策有用观派则认为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经济决策的有用信息才是最重要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财务报告的目标是侧向于受托责任观的,在强调反映企业管理层作为受托责任者的履行情况基础上,要求财务报告必须能够帮助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这是由我国特殊的资本市场所决定的。我国对财务报告的目标定位有一定的侧重,但是大体上是与国际保持一致的,受托责任和决策有用是两者兼而有之,并非极端的采取片面化的财务报告目标。

2.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2.1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

2.1.1重财务信息而轻非财务信息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采用财务报表为主,报表附注为辅的报告体系,从根本上确定了我国财务报告主要提供的是可以用货币计量的财务信息,导致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披露的内容往往是重视财务信息,对于非财务信息不能给与应有的重视。财务信息用货币计量的方式对过去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披露,能够验证信息的可靠性。非财务信息提供与公司未来盈利变化的信息,上市公司股票的股价波动往往与公司未来盈利的预期有关,利益相关者会更关注上市公司的非财务信息。

2.1.2财务报告各个报表之间联系不够紧密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列报依据与报表结构都是不一样的,财务报告使用者比较难以全面把握四张报表之间的关系,这会影响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有可能会作出错误的判断。比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中的投资活动主要列报的是对企业外部进行的投资,而现金流量表中的投资不仅涉及企业外部的投资,还包括对企业的无形资产、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的投资,会导致报表之间关系不紧密。

2.1.3财务报告部分项目分类列报不恰当

财务报告中各张报表列示项目的分类依据各不相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都是按照流动性来分类列报的,利润表是逐步列报中间利润,最后计算出净利润的列报方式,现金流量表按照经营活动的性质进行分类列报。三大报表的分类依据虽然是根据现实的需要并且经过理论的反复研究确定的,但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利润表中的利润没有按经营活动的性质进行区分。投资活动产生的利润通过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体现,无法具体说明究竟由投资活动产生的利润数值,不利于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的利润来源。

2.2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2.2.1外部原因

2.2.1.1会计环境的变革带来的挑战

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给四个会计基本假设带来了挑战。网络公司会计主体的频繁变化,不再满足会计主体的确定性。“智力资本”作为主要资产,目前没有很好的理论能给进行公认的定价,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无法做到可靠性。网络公司由于它的“虚拟性”,是没有实体的,是否会长期存在也是一件不确定的事情,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假设不再适用。网络公司还有很多业务是难以用货币计量来反映的,如:销售渠道、研发团队等。

2.2.1.2我国会计准则不够完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会计准则针对某些领域的问题研究不够完善。比如: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我国对公允价值在金融工具中的运用并没有给予非常明确的分类标准,使得金融工具按照企业管理层的意图进行分类,从而出现了上市公司通过滥用公允价值计量来进行盈余管理,最终导致了不符合企业真实情况的报告结果。

我国的法律制度没有深入到上市公司的治理体制,我国证券市场的特殊性,财务报告对投资者的帮助有限,因此得不到重视,这些都是影响我国财务报告质量的外部因素。

2.2.2内部原因

2.2.2.1重要信息无法列入财务报告

财务报表作为财务报告的核心内容,它的列报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财务报告的问题。财务报表的列报主要是以货币计量的数字来反应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些能够反映上市公司未来业绩变化的信息可能因为不能够被确认或计量而不能在财务报表中列报。信息使用者得不到有预测作用的信息,无法了解企业的未来发展状况,无法预测企业的未来业绩或风险,不能作出正确的经济决策。

2.2.2.2三大报表形式上缺乏一致性

三大报表列报形式的不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财务报表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我国资产负债表规定使用账户式结构,左方资产项目按流动性大小排列,右方权益项目按照清偿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我国采取多步式利润表,通过计算利润形成的中间性利润指标分布计算净利润。现金流量表分别列示经营、筹资和投资活动现金的流入流出。三大报表是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了解企业的盈利或者现金流来源。

3.IASB与FASB的经验借鉴

3.1从决策相关性出发

财务报告的目标是改进财务报告的方向,目标的选择,决定了财务报告如何改进。IASB与FASB在2010年的《财务报表列报的初步意见》中,认为财务报告的目标是为了增加决策相关性。将企业的活动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融资活动和所得税等,报告使用者可以了解到企业各类的活动的具体情况,认识到企业的利润来源构成,能正确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并且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做出正确的预测。财务报告的改进以目标为导向,从提高财务报告的决策相关性出发,是我国改进财务报告可以借鉴的思路。

3.2对报表项目恰当分类

由于企业发展的连续性,在信息满足的条件下,利益相关者是可以对企业的各种经营活动进行预测的。财务状况表、综合收益表和现金流量表将企业的所有活动按照性质分为三类进行分类列报:经营、投资、筹资,各类活动的相关信息在三大报表中相同的位置都会进行列报。报表使用者可以结合三大报表提供的经营、投资、筹资活动信息,对企业的各类活动进行预测。

3.3按企业活动划分报表加强了报表之间的联系

将三大报表按企业的经营、投资、筹资和所得税等活动进行分类,这样的划分增加了报表之间的活动联系,实现了三大报表格式的一致性,较好的解决了三大报表联系不够紧密的问题。

三大报表报表项目的活动联系,能够使报表使用者了解企业的经营活动状况、企业的现金流和财务弹性以及所有者权益是由哪一类企业活动带来的。报表使用者结合三大报表全面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这是之前三大报表在格式不一致时无法做到的。

4.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改进建议

4.1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形式的改进建议

4.1.1采取“渐进式”的方式

目前财务报告的改进有两种方式:“一步到位”、“渐进式”。“一步到位”是指放弃现有的财务报告,包括内容和格式,对其进行彻底的改革。“渐进式”是指对不适应现行经济环境的财务报告进行逐步改进。葛家澍教授认为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和我国的会计人员不一定都能够适应“一步到位”的巨大变化,不利于会计工作的展开。目前我国现行财务报告虽然存在缺陷,但是财务报告使用者很难完全摆脱现有报告模式的习惯,“一步到位”未必能取得理想的结果,“渐进式”能逐步满足财务报告使用者的需求。

4.1.2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财务报告

对于信息需求各不相同的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在清楚财务报告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后,上市公司才能对他们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财务报告,满足财务报告使用者的需求。比如:个人投资者由于专业性和资金的限制,他们对财务报告的关注程度不如机构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对财务报告的要求更高,更关注财务报告的长期因素和宏观因素。本文建议应该对财务报告使用者进行分类,根据他们信息需求的特点,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财务报告以满足他们不同的信息需求。

4.2对财务报告内容的改进建议

4.2.1对核心报表内容的改进

公允价值计量是资本市场的产物,应该给与恰当的分类列报。2014年我国财政部对公允价值的定义重新做了表述,并且明确划分了公允价值的层次,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规定的趋同。公允价值计量能够反映市场的实际情况和变化,在会计准则中越来越重要,然而,由于存在人为的估计判断,以及技术的限制,我国公允价值计量仍然存在很大的漏洞,需要跟随经济发展的步伐进行改进。

我国财政部2014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规定利润表新增其他综合收益和综合收益总额,开始重视全面收益。然而,每股收益仍然只报告了传统的部分,没有报告其他综合收益的部分,本文建议利润表应该报告每股综合收益,方便财务报告使用者了解上市公司的全面收益构成。

4.2.2对财务报告报表附注内容的改进

财务报表的附注一般用来对财务报表的列示项目进行说明,对期末与期初的数字进行对比,侧重于验证财务报表真实可靠,对报表使用者提供的决策信息有限。本文对附注内容的改进建议有:财务报表附注可以用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结合的方式来披露企业的非货币性资产,提高财务报告的决策相关性。我国财务报告的披露有一定的时滞性,为了提高时效性,利润表的项目附注预测未来一个会计期间的综合收益。对于上市公司的前瞻性信息、核心竞争力等会影响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财务报告也应该进行披露。

5.总结

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改进是一个值得长期探讨的问题。不仅要对财务报表的格式和内容进行改进,还要对报表的附注重视起来,加强用非财务信息来阐述与财务相关的问题,了解不同财务报告使用者的需求特点,重视新领域不断出现的问题,增强报表的联系,给报告使用者提供与决策相关的财务报告。(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 葛家澍,刘峰.论企业财务报告的性质及其信息的基本特征[J].会计研究,2011,12:3-8.

[2] Marry.E.Barth,李英译.财务报告的全球可比性――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以及何时实现[J].会计研究,2013,5:3-10.

财务报告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财务报告;会计主体;信息披露

[中图分类号] F2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21- 0013- 02

1 财务报告的界定

财务报告是反映企业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和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的总结性书面文件。记录企业经济业务的凭证和账簿,能反映企业一定期间的经济活动的信息。但是这些会计信息只是零星地、散乱地记录在各个账簿中,不能总括而全面地反映企业整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计人员需要进一步整理分散在账簿中的信息,定期编制并报送财务报告,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综合化,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更好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

2 我国现行财务报告的缺陷

我国财务报告改革虽然也取得了进展,但仍滞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其局限性已日趋明显,主要表现为:

(1)报告目标过分强调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服务。现行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财务报告成为国家实行财政税收与物价政策等的主要依据之一,这种报告模式产生于计划经济,财务报告的主要职能是为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服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的情况下,企业已经成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的格局,财务报告目标应转向满足与企业有直接利益关系的相关集团,如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等的信息需求。

(2)信息披露不完整。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在信息披露方面不完整,现行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主要是面向过去的历史信息,并且统一运用货币计量,对使用者未来决策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信息,如预测信息、人力资源价值、主要管理人员的素质等被排除在财务报表甚至是财务报告之外;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信息,在财务报告中长期被忽视,由此导致的管制成本足以影响企业日后长远的经营业绩,甚至导致企业破产;由于报告用户的信息需求和获取信息的途径各不相同,某些特定使用者或使用者集团已不满足于通用的财务报告了,随着新的会计环境下财务分析职业的兴起,市场和财务信息使用者正在呼唤财务报表以外的满足某些特定需要的差别报告。

(3)财务报告信息反映不够准确。现行财务报告模式是立足于企业已发生的确定易和事项,基本上是一张历史会计数据汇总表、一种向后看的会计报表,它与使用者决策所需信息的相关性较低,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大多来自历史资料,以历史成本模式生成的财务信息,虽然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但无法满足决策有用性的要求。尽管《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提取8项减值准备,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历史成本与现行市价间的差距,但是,在整个财务报告体系中,历史信息仍占绝大部分,使得许多能反映企业未来前景、对使用者非常有用的现金流量预测性信息被排除在财务报表甚至财务报告之外。

(4)信息披露不及时,滞后性十分严重。依据传统会计惯例一般是按年度披露会计信息,这一方面是基于人们对年度财富分配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基于手工会计下信息披露成本的考虑,这种基于会计分期假设定期编制的财务报表具有滞后性,严重影响了信息的及时性。尽管过去和现在的财务信息与将来的财务信息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其肯定不能代表未来,投资者、债权人和财务分析人员对预测性财务报告的需求日益增强。提高财务信息的反馈价值要求信息及时报告,这是因为使用者的决策是不间断地进行的,他们希望随时得到决策所需要的信息。

3 财务报告的具体改进措施

(1)丰富、完善财务报告的格式。财务会计报表变革的可行性是由于知识经济的兴起和网络的普及,这都为其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表现为会计数据的载体由纸质升级为磁介质和光介质。从理论上讲,数据载体的变化升级,从根本上消除了信息处理过程中分类与再分类的重复环节,即利用同一基础信息可实现信息的多维组合,从而为会计数据的分类、重组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会计数据处理工具从手工、算盘演变为计算机,并可以进行过程运算,消除了地域、空间等障碍因素。可以对报表数据进行深度加工,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企业可以在互联网上公布其会计信息、财务数据。而信息使用者也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来甄选自己所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

(2)编制实时财务报告、重视披露预测。必须建立一套能够提供实时信息的财务报告体系。使时间和周期不再是财务报告的约束条件。不同期间产生的财务信息可以迅速转化为报表资料,并可以及时以电子形式更快捷、完整、真实、系统地通过网络平台传达给报表需用者。它有着双重的优点:定期的年度会计报告仍然存在,作为财务成果分配的依据,也是年度的总结以及可以根据成本效益原则,也可以视企业的自身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增加实时报告,可以是每发生一笔重要交易或事项就报告一次,即实行绝对的实时报告;也可以1天、5天、10天或1个月为限而进行相对的实时报告,这种绝对和相对的报告形式相辅相成,向报表使用者传递更有价值的决策有用信息。

(3)扩展财务报告信息披露范围。在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与企业决策相关的信息不仅包括财务信息,还包括非财务信息。并且非财务信息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如市场份额、国内占有率、用户满意程度、新产品开发与应用、行业发展及竞争趋势分析等信息将有助于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的经营模式、发展前景以及行业的景气程度。企业的经营者利用财务信息以及非财务信息做出科学、系统的分析,并运用到企业实际工作当中,使企业的财务报告更加透明,使可理解性更强。

(4)丰富现行财务报告的附注内容,完善表外信息。对于会计报表附注来说,要扩大其信息披露量。由于财务报表附注对报表数据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且逐渐成为正确解读报表数据和判断决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现阶段我国会计报表附注主要侧重于对表内项目的解释,并且主要是以财务信息为主,而对于企业未来的机会风险、筹资风险、投资风险、通货膨胀、行业信息等一些影响企业外部环境的非财务信息披露得太少。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晓莉.现行财务报告缺陷分析研究[J].商场现代化:上旬刊,2007(1).

上一篇:年终财务总结范文 下一篇:工作总结财务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