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环境地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8 18:59:03

保护环境地理论文

保护环境地理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中学地理;环境地理;教学

教师教育的信念有两条:一个是教育追求有效,让教师用较少的时间,得到较大的收获。另一个是教育就是激发,用榜样和实例激励,用问题和交流启发。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活动的开展正是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地理活动的开展是地理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从课程目标上看,不是单纯从地理知识着眼,而是从学生的素质发展着眼,着力促使学生主动地发展。这个过程是学生通过自主活动、自主思考、自主实践,获得地理活动的一些体验,最终在地理活动中获得发展。 ?

1. 环境“资源有主、资源有价”内容的选择和配置

有关资源的内容也是中学地理课程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科学资源观(包括资源伦理观)的重要载体。当前中学地理课程中“资源”内容的选择主要集中在:资源的分布与特点、资源的开发利用、资源问题三大方面。这三大方面均是资源伦理教育的切入点,但切入的角度主要是“资源有限”这一维度,对“资源有价”和“资源有主”内容的关照力度明显不够,这对于完整资源伦理观念的培养是不利的。为了达成中学地理课程的预设目标——树立科学的资源观,有必要将体现“资源有主”、“资源有价”观念的内容纳入到现行的中学地理课程中,使学生在明确资源有限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认识到:自然资源是有主的,即它属于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不能随意占有和使用;自然资源是有价的,应有偿使用。

从对人教版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内容分析看,对于自然价值内容的体现,其着力点还是在自然的经济价值(或资源价值)上,虽然在自然的生态价值上有所体现,但力度还有待加强,尤其是在自然的内在价值、自然价值多样性方面更是如此,这样的内容选择和配置必然影响学生正确自然价值观的形成。自然权利方面的内容就更显不足,亟待充实与完善。基于此,中学地理课程内容应适当增加有关体现自然价值和自然权利方面的内容,具体内容包括:自然除具有供人类使用的工具价值外,还具有自身的内在价值;自然除具有经济价值外,还具有其它多方面的价值;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形态都具有生存的权利,人类应尊重其它生命形态的生存权利。其中,有关自然权利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要求中学地理课程在相关内容的素材选取上力求生活化、具体化,使学生能从中自然领会到其蕴涵的道理。

2. 注重讨论,培养学生地理批判性思维能力

地理思维的批判性是指善于冷静地考虑地理问题,能有主见地分析评价地理事物,不迷信“权威”意见,不因受暗示而发生对自己原有正确判断的动摇。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往往忽视对这一地理思维品质的培养,殊不知,当今科技发达的社会里,只有具备批判性思维品质的人,才能在众多前人理论中寻找出突破口,从而脱颖而出。如在初一地理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对过去评价我国基本地理国情特点的一词“地大物博”进行讨论。我国确实地域辽阔,物产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从人均考虑,联系我国的现实状况就会发现,巨大的人口包袱已使得我们的“物”再也显不出“丰”了。学生通过这一思维过程,运用已有地理知识,否定了“地大物博”这一褒义词在我国国情上的应用,是认识上的一次不小的突破。在讲授高中地理时,对一个地区工农业生产发展条件的分析,更要具有批判性的思维过程。如通过对“工业的集聚与分散”内容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现代工业考虑专业协作需要,应尽可能把专业部门和企业配置在一起,形成聚集效应。但同时又要考虑作为工业中心的大城市,在工业达到一定的密度和规模后,会出现“饱和状态”,出现争地、争水、争动力、加剧污染等问题,一些工业又不得不向外扩散,有些“轻薄短小”的新兴工业就可在新区布局。因此,同一条经济原理、布局原则,对不同企业、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经济技术条件、不同时期是有不同应用要求的。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使学生能够辩证地看待地理问题,批判性地接受知识,应用原理。从而增强识别力,提高判断的准确性。由此可见,加强讨论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批判性的好方法。

3. 利用地理现象来引导学生对地球环境变化的关注

在用自己的研究成果解释有关气候问题的时候学生很有成就感,因为大家都能比较顺利的解决世界上一些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及成因问题。但是大家似乎有意回避一个地区——副热带大陆东岸。这时教师在黑板上把副热带大陆圈了出来,并向同学质疑(此时教师的作用在于把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经过讨论,对于副热带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成因及特点能做出正确判断和解释,但对东岸只能做出和西岸不同的判断,至于为什么不同还不能正确分析。这时,提醒学生注意,不要忘了刚才为了研究方便所做的假设——地理模型,而我们现在要解决的是实际地球表面的问题,怎么办?同学们根据先前研究的经验,想到了把地理模型还原成实际大陆,即把先前的假设,考虑地表起伏、海陆分布等因素。由于海陆热力性质不同,所以地球上气压带、风带并不成带状分布,而是被分割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接下来很顺利的进入了季风环流的研究、学习。 ?

4. 搞好环境地理教育的措施

环境学是一门涉及到自然科学与社会各部门的综合性学科。在中小学开展这一科目困难很大,目前只能把环境保护的有关内容渗透到各门相关的课程中去,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现行的教材中一些和环境保护相关的内容,没有从环境的角度去阐述、深化,指导思想不够明确。

笔者认为,中学地理课搞好环境教育的方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是备课是要注意发掘教材中直接与间接环境教育有关的内容。教师要讲清楚自然环境的概念,还要讲解这些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让学生对防止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使环境朝着有利于人类生产、生活的方向发展,有一个初步认识和了解。学生更具体地理解人类活动同地理环境的关系,明白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意义。地理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建立起较全面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

比如,蝙蝠是扑捉蚊子的能手,在英国它已濒临灭绝的边缘。为了保持生态平衡,英国通过了一项法律,禁止扑杀蝙蝠,保护蝙蝠巢穴。违者罚款1000英镑。这就是有名的蝙蝠法律。当今之世,各国都在采取种种措施,限制人们对环境的破坏,然而人们依旧以传统的“消费心理”对环境,保护环境的法律往往效果不佳。

讲述《中学地理》生态平衡破坏时,可结合学校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如历史上的定西的区,森林、草原广布,土地肥沃,自然环境优越,为畜牧业发达的《膏腴之地》。由于人为的原因,在二三百年前,森林、草原的破坏达到了灾难性的程度,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系统失调,林草变荒漠,长期干旱多灾,三料俱缺,人们生活贫困。晚清时就已“陇中苦天下”了,定西地区成了甘肃最困难的地方。用这样的资料来说明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所造成的恶果,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保护环境地理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反思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教师必须接受并树立正确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必须把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放在首位。高中地理教育的关键不仅是让学生记住多少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学会认识地理的方法,养成正确的地理思维习惯。

1我国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深化,我国中学地理教学逐渐向国际化趋势靠拢。但目前教学主流仍然是以教师讲授为主、以机械记忆为主、以书本内容为主。地理教师始终是地理讲台的“主宰”,课堂活动的90%时间是教师讲解,而学生处于“你讲我记”的境地,地理学习偏重于结论的掌握而忽视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与结论的获得的认知策略实施过程,偏重于知识的积累而忽视能力、精神、方法、态度的培养,不强调知识的迁移与灵活运用,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过分拘泥于课本知识,甚至对过时的事实材料与育疑问的地理结论也“照单全收”,注重理论性知识的学习而忽视操作性、实践性知识的学习。

2如何改进地理教学

2.1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不仅是一种认识过程,而且是师生、生生之间的交往过程,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解惑者,而且是知识的促进者、引导者。学生不是知识的接受者、复制者,而是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同时赞赏每一位学生。教师应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与权利,解放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革除一切不平等对待学生的现象,为提高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良好的教育条件和教育环境,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自由地发展。

2.2丰富教学内容。 地理要体现这一学科的特点和内容,着力体现其内容的开放性和形式的多样性。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融入更多的活动课,丰富教学内容,给学生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学内容的安排不再仅仅让学生简单地到课本上寻找答案,而是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不再把目光仅仅局限于课本之中和狭小的课堂之上,而是转向更广阔的社会和更美好的大自然。在制定活动内容时,教师要考虑到活动内容的乡土性、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教师应依据教学目的、学生特点,并根据地方自然环境的典型特点,当地突出的人与环境存在的问题,社会热点问题等,根据学习内容的进度来确定活动内容。活动内容应该切合高中学生的知识水平、逻辑思维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生活,便于学生的观察与实践。例如让学生调查本地的某一条河流,以水位变化、含沙情况、有无冰期、侵蚀和沉积的作用与形态等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这类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可以从中获得感性材料,更重要的是提高注意、观察、记忆、想象、思考、创造和实践能力。

2.3进行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多种多样的开放的探究式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应用,而不是一般的记忆、理解、掌握,更强调学生通过参与探究问题的体验,加强对学习价值的认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建议,指导学生向权威挑战,培养学生“不唯书,不唯上”的思想,善于对已知事物进行再思考,运用辩证的观点全面的思考问题。同时,教学还要积极鼓励学生对未知事物进行探索、超越常规的大胆想象、猜测,从大量的信息中筛选有更新意义的信息进行分析对比,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独立性、发散性。

2.4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在不断增加。然而,人类无节制地盲目开发使用资源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破坏,导致某些资源的短缺和环境恶化。高中地理教学一定要渗透环保知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既要重视课堂教学,又要重视结合一定知识内容,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了解由于当前人类活动不当而产生的环境问题,以及这些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的负面影响,增强他们对环境的忧患意识,树立保护环境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环保意识的渗透,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环保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确立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参与解决实际的环境问题,逐渐养成积极的参与意识。

2.5改革评价机制。 在学生的地理学习综合评价方面,不仅关注学业方面成绩,而且关注其学习能力的多种表现,关注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发展。教育评价必须关注教学评价改革,建立综合性评价机制,使评价能真正促进学生发展。实践表明,针对传统评价方式的弊端,多元的综合评价机制的建立是突破点。在评价方式上,注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学生互评以及家长、社会评价相结合。尽管综合性评价新机制的建立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完善尚待时日,但课改实践中的一些新变革已颇受学生欢迎。例如,推广激励性的教学用语;学生作业、作品档案袋的建立与定期展评;在学习评价中吸收小组评价意见;减低笔试分数的比重;采用口头表达、绘制图表、地理小论文、过程表现及态度等综合方式评定学生的成绩,这些富有新意的尝试有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促进每位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并加深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和情感。

保护环境地理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环境科学 综合性 教学质量 思考

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是由多学科到跨学科的庞大科学体系组成的新兴学科。环境科学本科专业以“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有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为目标,集中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良好的科学素质和环境意识、较强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近年来随着环境科学专业教育的转型,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评价观等发生变化,传统的教学内容、标准、方式等已不能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如何有效提升环境科学专业本科教学质量成为本专业教师探索和深思的问题。

一、教学质量的定义

“教学质量”的概念广泛且具有不确定性,一直难以严格、明确、统一地界定,不同的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视角有着不同的结论。沈玉顺等认为,“从本质上说,教学质量并不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实体,而是一个与主体的需要密切相关的动态的概念,其反映的实际上是社会对高校教学价值的期望”;鲍步云等认为,教学质量是教育工作固有的特性,满足学生发展、市场经济社会各方面规定或潜在要求的程度,具体体现为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培养获得的知识、能力、思想和人格的总和。ISO9000 标准则从新的途径和视角,将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定义为: 在一定的时间和教学条件下, 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达到的程度与规定标准的符合度以及公众对此的满意度,其中规定标准是学校根据顾客的要求、适用教育的法律和法规要求制定的标准,公众包括高等教育顾客即学生、用人单位、更高层次的教育单位的人员, 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如学生家长、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官员。因此,只有从教育的内部和外部共同审视教育教学的质量, 才能从根本上对于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监控与提高发挥积极的现实作用。

二、环境科学本科专业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

环境科学专业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与其专业特点密不可分,综合性强、研究领域广、分支学科多、研究的整体性等特点,从根本上决定了该专业学生需从环境问题的起因、机理及控制途径进行系统的综合学习。

不同专业的教育评价理论蕴涵不同的教育质量观,环境科学专业对教学质量评价涵义有不同的理解,加之教学质量评价主体、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的多元化特征,在环境科学专业教学评价的内容及重点等方面也就形成了不同的观点和不同的操作规范。环境科学专业影响教学质量的基本因素主要包括:培养方案(教学质量的目标函数)、教师素质(预测教学质量的重要变量)、教学态度(影响教学质量的软性因素)、教学内容(关于“教什么”的问题)、教学方法(关于“如何教”的问题)、教学效果(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等,以上六个标准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环境科学本科专业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基本架构。

三、环境科学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

内蒙古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是学校重点扶持建设的新型学院,自2008年建院以来,一直奉行“保护环境、善用资源”的宗旨,坚持走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的道路,发挥自身办学特色,提升整体办学水平,目前学院共有专业技术人员36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占总人数的93%以上。但与国内其他高校先期成立的同类学院相比,成立时间较短,学科发展相对滞后,学缘结构亟待完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师资队伍结构与教学条件亟待改善:教授人数偏少,缺乏教学名师;学科领军人物及学术带头人稀缺,亟待培养和引进中青年学术骨干;实验系列教师明显偏少,难以满足逐年增加的实验室及仪器设备的管理和使用需求;实验及实习经费紧缺,本科生实验场地、仪器、药品数量难以满足逐年增加的学生数量要求,计划实验个数不能满足学生实践教学需求,实验效果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野外实习目前仅局限于认识实习,学生认知能力及动手能力受到极大的限制,亟需加大实习经费的投入;资料室与机房的面积偏小,不能满足学生阅读及上机要求。

2. 教学建设与改革稍显滞后:自治区及国家资源共享课、视频公开课空缺;环境科学专业准予毕业总学分偏多,学生修读压力较大;建院以来无新增自治区精品课程;自编教材进展缓慢;教改项目及教改论文数量较少,教师的参与度不高;实验场地难以满足逐年增加的学生及仪器设备的需求,部分仪器设备无存放空间,极大地影响学生的使用频率及效果。

3. 质量保障体系尚需完善:教学评价结果不能及时反馈给主讲教师,教学效果无量化考核机制及奖惩机制,教学管理相对滞后;专业认证及国际评估工作未能及时开展。

四、环境科学专业本科教学质量的改进措施

1. 修订环境科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针对原有培养方案中专业特色不明显、实验课程学分偏少、学生修业课程多压力大等问题,新培养方案增加了专业选修课开设力度,按照特色学科发展思路,重点加强环境微生物及环境地球化学两个学科方向专业基础课及专业选修课的深度及广度,逐步实现环境科学不同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化的设计思路。修读总学分从175学分降至160学分,必修课从120学分降低为107学分,去除与专业关联性极小的物理类课程,选修课从40学分增加到42学分,增加环境仪器分析与应用等实验课程,以及遥感原理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与应用等上机课程,为理论教学实践提供更多的机会与空间。

2. 课程教学大纲制定、执行及调整

制定了《环境与资源学院本科教学大纲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按照征求意见稿的要求,学院所有专业必修课及选修课的主讲教师制定、撰写了教学大纲,并向全院专任教师以多媒体形式进行汇报,通过集思广益和热烈讨论,各课程教学大纲有所改进和完善,为推动学院课程管理规范进程和教学内容的衔接开辟了良好局面。学院教学大纲框架主要由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简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实验内容、授课教师等内容组成,教学大纲能够客观反映课程性质、地位及作用,明晰各章节目标及教学要求、重点难点及主要内容,明确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及参考书目,为学生高效学习提供了重要依据。

3. 快速推进环境科学专业教学改革

通过老、中、青相结合传、帮、带的形式,全院教师对课程、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教学改革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探讨,尤其是青年教师,积极争取国内外研修机会,踊跃参加高校环境类课程教学系列报告会,细致撰写教学研究论文,努力申报和参与教学改革项目,为学院教学改革的深化起到了推动作用。目前获批环境科学基础性专业和环境工程应用性专业2个校级专业建设项目,同时获批环境生物类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和环境地球化学课程2个校级教学团队项目。

4. 推进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学院学术委员会制度,院学术委员会负责研究制订教学工作计划和发展规划、审订教学计划、审议本科专业建设规划、监督检查教学运行情况和教学管理状态、提出推进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案;建立听课和评估小组,对教师课程的听课检查,尤其重视主干基础课的教学检查,组建主干基础课建设小组,定期听课,每年年底提交课程建设情况总结,对课程建设、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建立了完善的教学评估体系,每年按期进行教学评估,由学生、同行、单位领导综合打分,评出优劣;对每学期开学教师课程讲授、开课计划执行、期末考试实施、评卷、考试成绩分布等情况进行监控,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及教学质量。

5. 教学及学习方式

因材施教,因人施教,采取需求订单式教学模式增强教学效果;通过“课前10 分钟”的教学方法巩固已学知识;结合案例情景式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生态考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实现教学相长,提高教学效果;适时举办专题讲座,改变传统的章节式教学模式,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参与讲授和讨论,保证课程教学的实效性;与企业合作建立野外实习基地,保证学生在地质地貌、气象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环境要素辨识、测定和区域、流域社会经济环境的取样调查与数据分析方面得到较好的科研训练,同时与各盟市环境监测站建立合作协议,在污染综合防治、污染源在线监测和采矿废弃地生态恢复等方面,进一步扩充了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综合实习的内容,以现场实训的形式提高了本科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

五、结语

内蒙古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提升的特色和亮点在于建构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学为核心,以自主学习为抓手,以实践活动为平台,着力培养实战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体现“三结合、多元化”(理论与实践、学研、学企三结合,校内、校外、联合共建研究机构和实习基地等多元化办学)的办学特色,逐步构建一个体系、三个层次、多个模块的实践教学系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不断为社会输送环境领域高层次管理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

资助项目:内蒙古大学提升综合实力本科教学建设与改革资金规划环境科学专业建设项目(2-2.1.4.20);内蒙古大学提升综合实力本科教学建设与改革资金规划环境工程专业建设项目(2-2.1.4.46)

通讯作者:刘崎峰,男,博士研究生,副教授,1978年3月生,主要从事环境工程专业相关教研工作

参考文献:

[1] 郑延福. 本科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研究. 博士学位论文,2012

[2] 沈玉顺,陈玉琨.运用评价手段保障高校教学质量.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4)

[3] 鲍步云,王勇,刘朝臣.高校教学质量模糊评价研究.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08, (1)

[4] 邱丽敏. 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的构建.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3(4)

[5] 易秀,谢娟. 环境科学专业教学体系改革及发展模式探讨, 中国校外教育, 2013, 1

保护环境地理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生态建筑设计原则问题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近几年来,生态建筑设计理念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在建筑设计中。所谓生态建筑设计理念以就是不仅要从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上考虑,在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必须优先考虑生态问题,并应将其置于和经济、社会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当前生态建筑作为一种探索和策略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也逐渐成为新建筑试验的一个主要方向。

1.在建筑设计中加强生态理念的重要性

在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今天,人类对由于环境的破坏,已经受到了来自自然的报复,为了缓解人类与自然的矛盾,就必须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所谓生态理念,是指人们对包括中小城市在内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生态发展、生态环保的观点的认识,这一理念涉及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建筑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须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加强对生态理念的体现,这也是人类在保护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上的有效策略之一。

生态建筑是生态理念与建筑设计的完美结合,在生态建筑中十分强调资源与环境的和谐统一,生态建筑在使用期间可降低对能源、资源的消耗以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它不仅要求建筑设计对建筑本身的合理性加以考虑,还要求设计者对建筑内外环保理念的科学和系统性加以研究,生态建筑让人们的学习、生活、办公、游玩等方面都与社会环境、生态环境挂钩,引导人们降低资源消耗,加强节能意识,坚持低碳生活理念,因此在建筑设计中生态理念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生态建筑设计目标与原则

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各地区的环境污染事件频繁发生,同时生态环境恶化已开始全球性的蔓延,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学者对现代文明所带来的繁荣昌盛和负面作用进行深刻的反思,从而提出了生态建筑的设想,这是一种理想化的建筑,通过对物质和能量的合理、综合运用,从而降低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有效的利用可再生资源,从而在最大限度内避免建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2.1生态建筑的设计目标

生态建筑首先要满足空间和功能的需求,然后在此基础上实现资源的集约化,达到资源的合理利用,从而实现资源的节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生态建筑注重于强调资源和环境,强调建筑在整个寿命周期内要减少资源能源的消耗和降低环境污染。

2.2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

生态建筑是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条件下利用适当的技术,发展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物质空间。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系统,考虑节能节水、方便美观、适用等因素,实现人类居住的舒适、高效,使人们所生活的环境即是一个良好的建筑生态系统,并达到和谐、良性循环的目的。

3.我国生态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

3.1缺乏对生态建筑的正确理解

对于生态建筑的概念国内外学术界有许多不同的解释,但核心的内容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运用建筑学、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合理安排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的关系,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建筑物的自我调节能力,并具有节地、节水、节能、减少污染、延长建筑寿命、改善生态环境等优点。

3.2缺乏对农村生态建筑的系统研究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生态建筑的系统研究不平衡,其中城乡的差别较大。目前各个学科研究的重点大多局限在比较发达的城市,缺乏对农村居住环境的系统研究,特别是东北地区。大部分的研究都从本学科(生态学、环境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农业建筑学、能源学)的专业角度出发,虽然研究的内容较为丰富,但是各个学科之间没有很好的结合起来进行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如何在特定地区将人居环境与植物环境工程结合起来是函待解决的课题。

3.3缺乏生态建筑的广泛实践

目前,我国建筑界发表了许多关于生态建筑的论文,这些论文对于宣传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推动生态建筑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绝大多数的论文都停留在关于生态建筑设计的理论框架、设计原则及生态学理论对建筑学的指导、国外先进生态建筑的经验介绍,缺乏实际工程实践模式、计算机模拟、环境效果的测试分析。

4.生态建筑的设计手法

4.1乡土的生态建筑

这种建筑类型需要建筑师了解环境地理现状,学习并继承传统建筑中蕴含的生态智慧,不依赖耗能设备,而在建筑形式、空间、布局和构造上采取措施,以改善建筑环境,实现微气候建构。

4.2“适宜技术”的生态建筑

这种建筑类型以马来西亚的杨经文先生为代表。他在热带高层建筑设计中运用生物气候学所采用的方法,大体上有下列几个方面:

(1)合理的运用高层建筑表面和中间的开敞空间中进行绿化设计;(2)在高层建筑的外面设置凹入不同深度的过渡空间;(3)在屋顶上设置固定的遮阳格片;(4)创造良好的通风条件,从而加强室内空气对流,降低日晒引起的温度;(5)平面处理上建议把交通核设置在建筑物的一侧或两侧;(6)外墙的处理上除了做好隔热,还建议采用墙面水花系统。杨经文认为通过这些措施,在热带地区的高层建筑可有效节省运转能耗的40%。

4.3生态高技术建筑

生态高技建筑对于建筑微气候的关注可以具体归结为以下三方面:一是适宜的室内湿度和温度,满足人体舒适及健康的要求;二是尽可能多地获得自然采光(减少人工照明的能耗);三是最大限度地获得自然通风(减少空调能耗)。通过最高效的人工技术手段来实现以上目标,或达到各要素之间的平衡就成为生态高技建筑师不懈追求的方向。其具体的设计手法是:

4.3.1引入绿色植物创造宜人的景观

结合建筑构造技术和先进的电脑控制技术,生态高技建筑能够将绿色生态体系“移植”到建筑内部,使建筑内部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创造出田园般的舒适环境。

4.3.2尽可能多地获得自然采光

屋顶是光线进入室内的主要途径,于是各种光线收集、反射构件被应用于屋顶形式。在生态高技建筑中往往可以看到大量的采光中庭设计,阳光由中庭渗入建筑,通过阳光的收集、反射装置达到内部空间。跟这个开敞空间相连的房间不仅可以减少一半的热量流失,同时还可以大大减少制冷需求的消耗。

4.3.3最大限度获得自然通风

生态高技建筑师们利用风压、热压以及机械辅助的手段尽可能地获得自然通风。针对不同的风速和风向,可以通过百叶窗开合的调节和不同方向上百叶的配全来控制室内的气流。此外,做为生态高技建筑师还应该充分利用,低辐射中空玻璃等新型玻璃以及太阳能光电材料等,将这些新材料、新能源合理的应用在生态建筑服务上,会大大降低能源的消耗。

5.结束语

总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筑的发展历史将不断被续写,但是无论如何,生态建筑理念是建筑设计需要一直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生态建筑体现的是可持续发展的先进思想,只有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建筑设计,才能保证建筑能够不断适应社会和自然的需求,才能促进自然和社会的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李百浩,刘炜.当代高技术建筑的地域性特征[J].华中建筑,2004.

[2]陈震.浅谈生态设计的重点及重要性[J].中国科技信息,2008.

保护环境地理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绿色建筑”、“生态建筑 ”、“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等概念在建筑行业成为了一种时尚,并逐渐成为建筑领域一个热点和一种发展趋势。为了有效的满足人们的需要,就要对生态建设设计方法进行相应的发展和创新。此外,为了更好地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引入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也是十分必要的。

一、生态建筑的概念

生态建筑,简而言之就是将神态学原理运用到建筑设计中而产生的建筑。既利用天然条件与人工手段制造良好的富有生机的环境,而又同时要控制和减少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掠夺性使用力求实现向自然索取与回报之间的平衡。它寻求人、自然、建筑(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获得一种高效、 低耗、 少废、 少污、 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

二、生态建筑的特征

(1)能为人类提供“宜人”的室内空间环境。它包括健康宜人的温度、湿度,清洁的空气,好的光环境、声环境以及灵活开敞的空间。尽可能减少人工环境对自然生态平衡的负面影响。

(2)在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上,对环境的索取要小。主要指节约土地,在能源与材料的选择上贯彻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循环使用以及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的原则。

(3)对环境的影响要最小,主要指减少排放和妥善处理有害废弃物及减少光污染、声污染。

(4)社会条件的要求。虽然生态建筑才刚刚起步,但它的发展有着深厚的社会认识的转变奠定了当今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思想基础。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几十年,实际各国无一例外的遵循西方模式,使得70年代的石油危机将资源与环境问题突出地暴露出来成为世界问题。

三、建筑设计中加强生态理念的重要性

在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今天,人类对由于环境的破坏,已经受到了来自自然的报复,为了缓解人类与自然的矛盾,就必须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所谓生态理念,是指人们对包括中小城市在内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生态发展、生态环保的观点的认识,这一理念涉及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建筑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须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加

强对生态理念的体现,这也是人类在保护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上的有效策略之一。

生态建筑是生态理念与建筑设计的完美结合,在生态建筑中十分强调资源与环境的和谐统一,生态建筑在使用期间可降低对能源、资源的消耗以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它不仅要求建筑设计对建筑本身的合理性加以考虑,还要求设计者对建筑内外环保理念的科学和系统性加以研究,生态建筑让人们的学习、生活、办公、游玩等方面都与社会环境、生态环境挂钩,

引导人们降低资源消耗,加强节能意识,坚持低碳生活理念,因此在建筑设计中生态理念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生态建筑设计的目标与原则

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各地区的环境污染事件频繁发生,同时生态环境恶化已开始全球性的蔓延,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学者对现代文明所带来的繁荣昌盛和负面作用进行深刻的反思,从而提出了生态建筑的设想,这是一种理想化的建筑,通过对物质和能量的合理、综合运用,从而降低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有效的利用可再生资源,从而在最大限度内避免建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4.1 生态建筑的设计目标

生态建筑首先要满足空间和功能的需求,然后在此基础上实现资源的集约化,达到资源的合理利用,从而实现资源的节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生态建筑注重于强调资源和环境,强调建筑在整个寿命周期内要减少资源能源的消耗和降低环境污染。

4.2 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

生态建筑是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条件下利用适当的技术,发展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物质空间。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系统,考虑节能节水、方便美观、适用等因素,实现人类居住的舒适、高效,使人们所生活的环境即是一个良好的建筑生态系统,并达到和谐、良性循环的目的。

五、生态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5.1 缺乏对生态建筑的正确理解

对于生态建筑的概念国内外学术界有许多不同的解释,但核心的内容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运用建筑学、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合理安排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的关系,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建筑物的自我调节能力,并具有节地、节水、节能、减少污染、延长建筑寿命、改善生态环境等优点。

5.2 缺乏对农村生态建筑的系统研究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生态建筑的系统研究不平衡,其中城乡的差别较大。目前各个学科研究的重点大多局限在比较发达的城市,缺乏对农村居住环境的系统研究,特别是东北地区。大部分的研究都从本学科(生态学、环境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农业建筑学、能源学)的专业角度出发,虽然研究的内容较为丰富,但是各个学科之间没有很好的结合起来进行深

入的研究,特别是如何在特定地区将人居环境与植物环境工程结合起来是函待解决的课题。

5.3 缺乏生态建筑的广泛实践

目前,我国建筑界发表了许多关于生态建筑的论文,这些论文对于宣传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推动生态建筑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绝大多数的论文都停留在关于生态建筑设计的理论框架、设计原则及生态学理论对建筑学的指导、国外先进生态建筑的经验介绍,缺乏实际工程实践模式、计算机模拟、环境效果的测试分析。

六、生态建筑的设计手法

6.1 乡土的生态建筑

这种建筑类型需要建筑师了解环境地理现状,学习并继承传统建筑中蕴含的生态智慧,不依赖耗能设备,而在建筑形式、空间、布局和构造上采取措施,以改善建筑环境,实现微气候建构。

6.2“适宜技术”的生态建筑

这种建筑类型以马来西亚的杨经文先生为代表。他在热带高层建筑设计中运用生物气候学所采用的方法,大体上有下列几个方面:

(1)合理的运用高层建筑表面和中间的开敞空间中进行绿化设计;(2)在高层建筑的外面设置凹入不同深度的过渡空间;(3)在屋顶上设置固定的遮阳格片;(4)创造良好的通风条件,从而加强室内空气对流,降低日晒引起的温度;(5)平面处理上建议把交通核设置在建筑物的一侧或两侧;(6)外墙的处理上除了做好隔热,还建议采用墙面水花系统。杨经文认为通过这些措施,在热带地区的高层建筑可有效节省运转能耗的40%。

6.3 生态高技术建筑

生态高技建筑对于建筑微气候的关注可以具体归结为以下三方面:一是适宜的室内湿度和温度,满足人体舒适及健康的要求;二是尽可能多地获得自然采光(减少人工照明的能耗);三是最大限度地获得自然通风(减少空调能耗)。通过最高效的人工技术手段来实现以上目标,或达到各要素之间的平衡就成为生态高技建筑师不懈追求的方向。其具体的设计手法是:

6.3.1 引入绿色植物创造宜人的景观

结合建筑构造技术和先进的电脑控制技术,生态高技建筑能够将绿色生态体系“移植”到建筑内部,使建筑内部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创造出田园般的舒适环境。

6.3.2 尽可能多地获得自然采光

屋顶是光线进入室内的主要途径,于是各种光线收集、反射构件被应用于屋顶形式。在生态高技建筑中往往可以看到大量的采光中庭设计,阳光由中庭渗入建筑,通过阳光的收集、反射装置达到内部空间。跟这个开敞空间相连的房间不仅可以减少一半的热量流失,同时还可以大大减少制冷需求的消耗。

6.3.3 最大限度获得自然通风

生态高技建筑师们利用风压、热压以及机械辅助的手段尽可能地获得自然通风。针对不同的风速和风向,可以通过百叶窗开合的调节和不同方向上百叶的配全来控制室内的气流。

此外,做为生态高技建筑师还应该充分利用,低辐射中空玻璃等新型玻璃以及太阳能光电材料等,将这些新材料、新能源合理的应用在生态建筑服务上,会大大降低能源的消耗。

七、结束语

保护环境地理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 课堂教学 综合素质

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教师必须接受并树立正确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必须把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放在首位。高中地理教育的关键不仅是让学生记住多少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学会认识地理的方法,养成正确的地理思维习惯。

一、我国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深化,我国中学地理教学逐渐向国际化趋势靠拢。但目前教学主流仍然是以教师讲授为主、以机械记忆为主、以书本内容为主。地理教师始终是地理讲台的“主宰”,课堂活动的90%时间是教师讲解,而学生处于“你讲我记”的境地,地理学习偏重于结论的掌握而忽视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与结论的获得的认知策略实施过程,偏重于知识的积累而忽视能力、精神、方法、态度的培养,不强调知识的迁移与灵活运用,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过分拘泥于课本知识,甚至对过时的事实材料与育疑问的地理结论也“照单全收”,注重理论性知识的学习而忽视操作性、实践性知识的学习。

二、如何改进地理教学

1.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不仅是一种认识过程,而且是师生、生生之间的交往过程,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解惑者,而且是知识的促进者、引导者。学生不是知识的接受者、复制者,而是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同时赞赏每一位学生。教师应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与权利,解放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革除一切不平等对待学生的现象,为提高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良好的教育条件和教育环境,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自由地发展。

2.丰富教学内容

地理要体现这一学科的特点和内容,着力体现其内容的开放性和形式的多样性。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融入更多的活动课,丰富教学内容,给学生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学内容的安排不再仅仅让学生简单地到课本上寻找答案,而是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不再把目光仅仅局限于课本之中和狭小的课堂之上,而是转向更广阔的社会和更美好的大自然。在制定活动内容时,教师要考虑到活动内容的乡土性、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教师应依据教学目的、学生特点,并根据地方自然环境的典型特点,当地突出的人与环境存在的问题,社会热点问题等,根据学习内容的进度来确定活动内容。活动内容应该切合高中学生的知识水平、逻辑思维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生活,便于学生的观察与实践。例如让学生调查本地的某一条河流,以水位变化、含沙情况、有无冰期、侵蚀和沉积的作用与形态等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这类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可以从中获得感性材料,更重要的是提高注意、观察、记忆、想象、思考、创造和实践能力。

3.进行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多种多样的开放的探究式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应用,而不是一般的记忆、理解、掌握,更强调学生通过参与探究问题的体验,加强对学习价值的认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建议,指导学生向权威挑战,培养学生“不唯书,不唯上”的思想,善于对已知事物进行再思考,运用辩证的观点全面的思考问题。同时,教学还要积极鼓励学生对未知事物进行探索、超越常规的大胆想象、猜测,从大量的信息中筛选有更新意义的信息进行分析对比,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独立性、发散性。

4.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在不断增加。然而,人类无节制地盲目开发使用资源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破坏,导致某些资源的短缺和环境恶化。高中地理教学一定要渗透环保知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既要重视课堂教学,又要重视结合一定知识内容,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了解由于当前人类活动不当而产生的环境问题,以及这些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的负面影响,增强他们对环境的忧患意识,树立保护环境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环保意识的渗透,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环保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确立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参与解决实际的环境问题,逐渐养成积极的参与意识。

5.改革评价机制

在学生的地理学习综合评价方面,不仅关注学业方面成绩,而且关注其学习能力的多种表现,关注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发展。教育评价必须关注教学评价改革,建立综合性评价机制,使评价能真正促进学生发展。实践表明,针对传统评价方式的弊端,多元的综合评价机制的建立是突破点。在评价方式上,注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学生互评以及家长、社会评价相结合。尽管综合性评价新机制的建立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完善尚待时日,但课改实践中的一些新变革已颇受学生欢迎。例如,推广激励性的教学用语;学生作业、作品档案袋的建立与定期展评;在学习评价中吸收小组评价意见;减低笔试分数的比重;采用口头表达、绘制图表、地理小论文、过程表现及态度等综合方式评定学生的成绩,这些富有新意的尝试有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促进每位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并加深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和情感。

6.完善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的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对学生有重要的榜样作用。因此,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应该要致力于提高自身修养,扩展知识视野,提高敬业精神,提升教学艺术,努力成为富有个性修养的人。一个合格的教师,首先要有渊博的知识,对于一个高中教师,这一点尤为重要。身处高科技时代,我们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充分利用高科技,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另外,教师还应具备模范的职业道德,成为一个无论是知识还是师德都让学生敬佩的老师,让学生找到一个学习的榜样,更好地投入到地理知识的学习和钻研之中。

参考文献:

[1]柴占学.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内蒙古教育,2004,9.

[2]朱慕菊.新课程与教学改革,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3]潘竹娟.高中地理教学中对新教材的探讨.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1,11.

[4]张晖主编.新课程与学生的发展,新课程的教学改革.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

[5]曾靓.高中地理教学开展因材施教的探讨.福建大学学报,2002.

保护环境地理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 环境解说; 游客教育; 研究综述; 中国

1 研究范围的界定

目前在我国的旅游地中,解说教育尚不被人们普遍接受:对于解说系统是什么、如何进行环境教育,普通大众甚至旅游区的管理者们大多还不理解。解说概念的引入、解说系统的构建和游客教育的实施这些主题,多还停留于学术讨论的层面。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国民旅游还普遍停留于浅层次的大众观光活动,另一方面是景区缺乏高质量的解说服务软硬件。而同时,国人对游憩活动的参与性正日益增强,渴望在旅游中理解现象、获取知识和提升自我。因此,环境解说成为旅游者(游憩者)理解、欣赏环境的重要途径,并能促进游客管理手段的完善(吴必虎,等,2003),有助于实现造访地管理机构的目标。

游客教育(visitor education)概念可追溯至美国野生地区系统(wilderness system)的研究文献,它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林业局、国家公园机构和土地管理局为应对游客影响问题而发展起来的教育项目(文首文,2008a)。因此,低冲击教育(low impact education)和信息与教育(information and education)也是游客教育的近似概念(李洪光,2007)。在这三组概念中,游客教育突出了游客是环境教育的对象和信息传播的受众;低冲击教育显示了游客教育的目的,即减少访客对游憩资源的影响;信息与教育则表明了游客教育的途径,即通过信息传播对访客产生作用。综合这些概念,游客教育就是通过信息传播的方式,向游客传输有关低影响行为的知识,从而达到改变游客行为,减少游憩活动对资源的影响的目的。

游客教育的信息从传播途径上可分为两类:一是潜在游客在到达某一旅游地前得到的建议(区域信息系统,Regional Information System);二是旅游地提供的信息(地点信息系统,Area Information System)(Jubenville,1978)。这些信息都属于解说信息,由此可见,解说是游客教育的主要手段,解说信息包括事前信息(即区域信息系统)和现场信息(即地点信息系统)。事前解说信息必须在游客考虑游憩活动的选择时就抵达个体,这更多是政府或地区性组织的任务,而不是特定地点管理者的责任。典型的事前游客教育是“不留足迹”项目(LNT,Leave No Trace),它涉及国际层面多个组织、企业、团体、院校间的合作,旨在促进负责任的户外游憩行为。现场解说信息则试图通过正面引导产生理想的现场行为模式和通过更少强迫性的说服方法去提高公众意识(Pigram,Jenkins,2005)。国内学者所关注的环境解说和解说系统基本集中在现场解说方面。

2 国内研究的内容和领域

通过对我国主要电子数据库(中国期刊、硕博学位论文、重要会议、重要报纸论文全文数据库等)的文献搜索和相关文献阅读(截止到2009年7月),笔者发现国内与上述研究范围界定中“环境解说”和“游客教育”相近的关键词有:环境解说、旅游解说、遗产解说、解说系统、标识系统、旅游环境解译、游客教育、旅游环境教育、生态旅游教育等。其中旅游或环境解说类文献153篇,游客教育或旅游环境教育类文献49篇,其主要内容如下。

2.1 环境解说和游客教育的概念

2.1.1 解说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钟林生(1999)较早提议建立周密的环境解译系统,他认为,若要使生态旅游区成为生态旅游者经历自我教育和社会教育最形象的课堂,则必须利用环境解译的各种方式进行生动活泼的教育培养。王民、蔚东英等(2005)通过归纳西方学者的研究,阐释了环境解说的定义,认为它是非正式环境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作用在于培养对环境负责任的公民。陈晨等(2005)对环境解说的历史做了简要回顾,对环境解说的理论基础做了尝试性的探讨,包括Tilden模式、“启发内涵”模式、理和计划行为理论、卢卡斯的环境教育模型。厉新建(2004)从消费技术对旅游体验的影响分析中推断出:为使旅游者尽可能地以景区管理人员所预想的或景区内各种消费元素所客观要求的方式进行消费,同时提高旅游者对景区的评价,推动旅游景区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通过适当的途径,帮助旅游者改善并提高其特定的消费技术和能力,而改善景区解说设施并加强管理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王民、陈晨等(2005)对环境解说的目的和目标进行了分析,认为环境解说的目的在于通过听众的理解和参与,使之对已有的对待环境的态度、意识和行为产生反思,进而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和稳定的行为;其具体化的目标又分为四个方面,即:知识(环境解说的内容)、技能(发现、分析和解决景区的环境问题)、价值观与态度(通过环境解说而改变)、参与(为了更好地改善环境而付出)。

李洪光(2007)通过研究西方文献发现,游客教育是游憩资源管理的手段之一。在最高层面上,它通过向公众提供有关环境价值与伦理的解释性材料,从而改变游客的价值观与态度;在最低层面上,它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制作并向公众分发低影响游憩与其它维护游憩资源的技术材料,从而修正游客行为,减少对游憩资源的影响。

2.1.2 解说系统和游客教育的建设内容及其分类

吴必虎等(1999)认为解说系统分为向导式解说系统和自导式解说系统两类;他们通过实地调研又将北京市的旅游解说系统的结构区分为交通网络导引解说系统、接待设施解说系统、观光―度假地解说系统、可携性解说系统(出版物)四大类。唐鸣镝(2006)将景区旅游解说系统的内涵框架划分为认识对象(信息源)、使用者(接受者)、旅游解说(沟通媒介)三个基本构成要素,试图建立一个以人为中心、人景沟通、功能互补、开放型的景区旅游解说系统;她以自导式解说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搭建了包括现场实景展示(牌示标志)、非现场虚拟展示(游客中心)和可分离型展示(印刷品、音像品)三大类展示手段的自导式解说系统框架。刘娅和胡道华(2008)将旅游景区的解说设施分为有声(音像、便携式语音、虚拟游客中心)解说设施和无声(印刷物、标识牌)解说设施两种类型,并比较了两者在解说效果方面的优缺点。文首文(2008b)认为旅游解说系统由交通导引解说系统、接待设施解说系统、景观游览解说系统、游人中心解说系统、景区外辅助解说系统和可携性解说系统六个系统要素组成。唐伽拉(2003)把景区解说物按功能分为五类,即目的诱导型、说明型、环境地图型、警示型和公共设施指示型解说物。

李红翔(2007)认为景区解说系统由(被)解说对象(景区内的事物和现象)、解说内容(信息)、解说方式(负责信息传递的手段,是解说系统结构的核心)、解说受众(信息接受者)和解说组织(实现解说过程的景区管理机构)五元素构成。

李洪光(2007)认为游客教育最重要的两个部分是信息内容与传送媒介(即教育技术)。信息内容和技术会因游憩地点、游憩活动和使用者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别。综合国外学者的研究,李红翔(2007)列出了20种游客教育的方式和信息传送媒介,其中使用最多的是宣传册、相关机构人员、地图、标识等。

2.2 解说教育的规划和设计

2.2.1 解说和教育的策划步骤和规划流程

钟林生(1999)首先提出建立生态旅游区环境解译系统的六个步骤,即:调查旅游区的自然、生态、文化概况;确定解译对象的数量、特征、行为规律;确定解译目标,包括保护、管理、经营的目标和游客的需求;确定解说内容;选择解译策略,即采用何种方法与媒体;评估与修正,对效果进行监测反馈。纪丽萍(2005)指出了景区旅游解说系统策划的四大原则和五大要素(管理、信息、市场、媒体、技术性细节),将景区旅游解说系统策划的程序分为六步:组建项目组、确定目标、分析和确定解说对象(包括景区资源、游客和其他限制因素调查)、组织解说内容(包括提炼话题、明确主题和层次、确定有利于游客学习和态度行为改变的具体内容)、解说内容的书写与构成要素(文字、图片、照片等)设计、策划项目实施后的后续工作(包括维护与更新、评价与改进)。唐鸣镝(2006)认为:(1) 对景区解说使用者进行准确的分析与研究(包括游客的基本信息和游客使用解说的基本情况)是解说系统的基础;(2) 要对认识对象进行调查与分析,确认景区资源系统每一集合单元的典型现象(如地形地质发展及其特征等),在此基础上提出认识对象的主要特征,不同层面的属性,需要保护、宣传和教育的重点,及游客可能的兴趣点等;(3) 顺畅的沟通媒介是解说发挥效应的关键。罗芬等(2008a)认为主旨式(thematic)解说是国际上最为流行的解说方式,应当采用“七步法”来进行主旨性解说的规划,其流程为:选取有形解说对象(可能让受众关注的有形地点、物体、人物或事件)、外化解说资源的无形内涵、确定解说的通用概念(通用概念可以向最大范围的受众提供最大量的相关信息,如果环境解说能把有形资源或无形含义与受众所熟悉的通用概念相结合,受众便能从智力与情感上把解说对象与其自身体验相关联,这样的连结效果最佳)、选择解说目标受众、阐述旅游解说主旨(解说主旨是受众与旅游资源产生连结的连结点)、运用恰当解说方式、创造旅游解说机会(使用解说文本来把解说机会组织成一定的序列,用以发展主旨中的相关观点)。

李洪光(2007)提出,一个完整的游客教育计划包含下列步骤:(1) 认清主要问题及引起问题的主要行为,并考虑可能的解决方法;(2) 确定目标游客,了解其各种特征;(3) 制定教育计划,包括确定教育目的、具体目标和要传送的信息内容,选择传送信息的媒介和方式,制定评估方案和具体的行动步骤;(4) 实施与评价。张光生和王燕(2002)建议分三阶段实施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教育战略,即建立教育的组织和物质保障、建立统一的教育信息和经验交流的网络、以及建立保护区和各部门的密切合作。文首文和吴章文(2009)通过实验法发现,从干预游客生态知识入手进行游憩冲击管理的模式是正确的。

2.2.2 解说系统的规划设计

国外的旅游解说无论在实践还是研究上都已较为深入,涉及从宏观的旅游解说系统规划到微观的解说媒体和教育技术等各方面。但在我国目前的旅游规划中,旅游解说系统建设还停留在表象阶段,对具体解说手法和设计的探讨较少。由于缺乏对解说系统的全面认识与理解,在风景名胜区等旅游景区的总体规划中,解说系统还没有被提升到与其它专项规划同等重要的位置(杜伟,宋峰,2007)。目前解说系统规划设计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

2.2.2.1 游人中心

张华宾(2004)指出游人中心是风景旅游区的概貌展示中心、信息提供中心和旅游服务中心,他对游人中心的规划布局与选址、建筑设计及其外部环境设计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峨眉山、九寨沟两大游人中心的布局选址和建筑设计,认为它们体现了特定环境、时间下的地域特色、文化背景和情感取向。

杜伟等(2007)认为,由于文化差异,我国常用的游人中心概念已不同于西方长期以来的定义。《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和《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对游人中心作出了诸多限定,但由于部门职责的特点,后一标准更多的是从行业管理角度出发,将游客中心确立为审定旅游景区等级的指标之一,并未对其规划设计、功能配置等进行详细的规定。他们提出国内游人中心应只承担纯粹的解说功能。

2.2.2.2 自导式解说系统

国内学者对自导式解说系统(即非人员解说系统)的规划设计研究多以个案调查的形式进行。杨强和杨振之(2004)以邓小平故居景区为例,指出地方文化要素、主题形象要素、环境景观要素和视觉景观要素等四大设计要素是直接决定自导式解说系统设计是否成功的关键。武子宁和路紫(2005)针对遗迹旅游地提议采用空间定位,内容定位,造型、质地、颜色定位的引导方法,并以河北省泥河湾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为例,对其自导式解说系统做出了规划设计。施蓓琦和陈能(2008)以上海市为例,提议推进上海都市旅游标识导向系统的标准化建设,提高上海都市旅游隐的力度。具体来看,对国内自导式解说系统的规划设计研究可按解说媒体的差异划分成以下两类。

其一为游步道上的标识牌解说系统的设计研究。 钟林生等(2000)把云南碧塔海生态旅游区设置的标牌系统按其内容分为指示性、规定性、说明性、解释性和宣传性等五类,认为:在设计过程中首先要做好对解译对象与被解译对象的调查;其次明确标牌内容,选定形式;再次要在有关人员中广泛征求意见,进行评估,根据反馈的信息作必要的修改再施工;最后要加强平日对标牌的管理维护。张建国等(2006)以实地和问卷调查为手段,对杭州西湖景区的解说标识系统的设置与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认为西湖景区的解说标识系统能与景区的文化蕴涵相融合,大部分解说标识能对游客起到较好的解说与引导作用,但标识内容不完全、不规范、内涵不科学以及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仍然存在。张立明和胡道华(2006)对旅游景区标识牌的分类、布局、内容设计、制作、安装与维护技术作了较详细的阐述,并以神农架自然保护区为案例,对其旅游解说系统进行了规划与设计。曹吟吟(2008)从微观层面上对旅游解说牌示系统的实际设计方法与技术进行了总结研究,包括信息内容设计、内容布置设计、造型和尺度设计、材料、地点布局和安装这几方面;她还以张家港暨阳湖园区为例,讨论了解说牌示系统规划与设计方法的实际应用。章莉锋(2008)研究了在标识系统设计中体现风景区文化特质的设计手法:通过标识造型要素分类,从形态、材质、色彩和图形四个方面归纳风景区标识的视觉元素生成手法;通过对风景区道路空间的分类,分别从入口空间、线性空间、转角空间和交汇空间归纳风景区标识牌布置的手法;并依据不同视觉方式,评判标识牌布置的合理有效性。最后她以华山风景区标识系统为案例,做出了设计构思。钟永德和罗芬(2006)针对目前旅游牌示规划和设计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给出了解说牌示规划的流程图,包括规划、设计、建造、评估与保持四阶段和组建解说队伍、清查解说资源、决定解说目标、选择牌示类型、选择牌示材料、连接对象与文本、确定牌示文本、确定牌示尺度、选择印刷方式、评估解说牌示与保持解说牌示11个步骤。

其二为多媒体电子解说系统的设计研究。目前旅游电子解说系统主要包括多语种无线收发式导游解说系统、游船多语种导游解说系统、多媒体电子解说系统、便携式数码解说系统等类型。和传统解说系统相比,电子解说系统的信息在空间和时间上得到延伸,发展前景广阔(周可华,等,2006)。张润峰和孙桂茹(2002)详述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智能分区解说系统的声控自动化产品,解决了多个解说员同时解说、声音相互干扰的问题。詹彤和詹锐(2004)介绍了一种适合会展行业的移动交互式语音解说系统及其技术特点,该系统可选择多语种解说和手控或自动的播放控制模式。彭仲和史烽(2008)对旅游景区地理信息系统与多媒体触摸屏电子解说系统的功能设计和系统开发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实现方案。

2.2.2.3 向导式解说系统

学者们在剖析我国解说系统的现存问题时(详见2.3),已多次垢病我国的向导式解说(即人员解说),如解说人员素质不高、解说方式单一、解说内容随意等等。陈世斌(2002)对我国自然风景旅游区导游词庸俗化问题进行了解析,从管理者、培训者、从业者、旅游者四方面寻找原因,并指出其危害。

2.3 我国旅游解说和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针对不同类型旅游地的解说系统及相关个案的研究是我国旅游解说系统研究中数量最集中的一类。这其中包括对湖泊生态旅游环境解译系统(董文渊,徐斌,等,2007)和遗址旅游解说系统(刘艳红,2009)的构建研究,对古村落(冯淑华,2005)、地质公园(钱小梅,等,2006)、文化遗产景区(何喜刚,高亚芳,2007)等各类旅游地的解说系统规划的探讨。个案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类景区解说系统的规划、设计和构建:(1) 城市,如北京市(吴必虎,等,1999)、辽宁省锦州市(王辉,2005);(2) 自然旅游地,如重庆缙云山(王辉,2004)、安徽黄山(罗芬,等,2005a)、浏阳市道吾山引路松景区(唐伽拉,2003);(3) 人文历史旅游地,如西湖景区(张建国,等,2006)、重庆大足石刻(陈飞,2007);(4) 人造旅游地:如云南民族村(董文渊,郭蔚,等,2007);(5) 城市公园:如合肥逍遥津公园(李东和,等,2006)。

虽然这一领域的文献数量最多,但它们在理论架构上基本没有跳出按解说系统的分类体系进行问题查找和分析的思路,虽然在案例的选取上各有不同,但重复性研究较多,少有创新,泛泛而论居多,深入的细节研究较少;其突出反映是各案例研究对问题的总结和归纳趋于雷同。但李红翔(2007)根据解说对象物的性质,调查研究了标牌、人员、可携式设备等各类解说方式在自然、人文和主题公园等不同类型景区的适用性及其解说效用,并由此提出了解说方式的发展趋势和对景区管理的建议,有理有例,其提炼概括较具代表性。

另外,在为各旅游地解说系统查找问题的过程中,多数学者发现我国景区现有解说系统的英译水平堪忧。王淑芳和谷慧敏(2006)以及孙云花(2008)专门著文探讨了英文解说系统的规划和管理,提出了相关的改进建议,如:在翻译中要以读者为中心;根据景点类型特点进行分类,编写出通用专题解说模块;对景区英文翻译实行归口管理等。

从游客教育的角度来看,谌文(2009)指出了我国环境教育的不足和旅游目的地环境教育的缺失。杜颖等(2008)还发现我国游客教育方法的有效性很低,也缺乏观察监测数据。他们指出政府管理部门的倡导与支持是在更大范围内推行游客教育系统的必要条件。邓冰等(2004)通过对北美大学环境解说专业的分析,反观中国环境解说教育和课程现状,建议进行课程改革,新设环境解说课程,或在原有课程中融入环境解说内容,以适应时代要求。

2.4 解说受众

罗芬等(2005b)认为环境解说应该从资源、技术和受众三个方面着手,对自然旅游资源进行解说的解说人员应了解受众的时间分配、身体状况与现有知识,及各个游客群的独特特征、兴趣与需求、旅行动机、社会经济地位等因素,指出成功的环境解说要照顾游客的兴趣及需要的多样性,以受众和解说对象间的连结为重点。若环境解说能使游客产生一种对自然资源的拥有感,将有助于对资源的保护。唐鸣镝(2006)根据国外文献,将游客划分为信息搜寻者、信息受阻者、信息从属者、信息避让者四大类,并列出了他们对于解说信息使用的选择性和特点。

一些学者从游客需求或满意度角度出发,对现有解说系统做了调查或评价。如江宁和陈建明(2006)从游客对湖南岳麓山解说系统满意度的调查中得出:参观游客的年龄分布有年轻化趋势,因此在游道设计展示或解说媒体的内容上也必须因对象而异,例如加强活动式、操作式、自我参与式解说设施,着重多媒体解说方式的设计与组合,开发不同的套装解说服务迎合不同需求游客等。罗芬等(2008b)通过抽样调查,以湖南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为研究对象,认为游客对人员解说的偏好高于非人员解说方式,对自然遗产地内的森林、植物、地质地貌等可见性强、感知便利、容易产生关联的资源与内容的解说主题兴趣较高,而对民俗文化、保护意义、创建过程等隐藏性强、感知性差、关联性弱的资源与内容关注度较低。

3 结论

在日益扩张的中国旅游市场中,国内旅游者是绝对的消费主体。我国旅游还处于大众旅游阶段,观光旅游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仍将是我国旅游市场的基本产品(戴斌,蒋依依,2009)。在中国大多数发达城市尚在大力提倡“不随地吐痰”的现阶段,大众旅游者尚欠缺明确的环保意识和生态观念,如不对其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势必导致旅游地环境的恶化。游客环境教育是对一种对由旅游引发的经济、社会、政治和生态问题作出反应的教育,它构建以游客为中心的和谐的复合环境系统,通过激发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保护环境的自觉性,使之形成正确的态度和行为,而旅游解说系统是实现环境教育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谌文,2009)。但在我国现有的文献中,很少将环境解说和游客教育相结合,而是把它们割裂为两条线索开展研究,人为地疏离了两者的关系,造成了目前“旅游解说”、“游客教育”、“环境解说”、“环境教育”等概念多元分离的状态。在国外,环境解说和游客教育的研究是一体的,因为环境解说以教育游客为目的,解说系统若缺乏对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应用,将无法被游憩者接受而成为无的之矢;而旅游解说是环境教育的具体手段,若不涉及具体的解说媒体、技术和方法的建设,环境教育只能是空谈。

国内的这种各自为政状况还体现在现有研究者的学科背景和研究内容上:旅游、林学、地理、园林等学科领域的研究较多,他们多侧重于宏观研究,而很少涉及具体、微观的解说内容构建和解说技术研发问题。我国缺乏教育、心理、体育、卫生、生态、地质、水文、植物、环境、历史、人类学、GIS、电子、语言等诸多专项技术领域的学者介入解说系统的实际规划和理论研究,交叉和跨学科研究更是空白。以游人中心为例,目前的研究集中在建筑设计领域,但不重视内部的使用功能的研究,已经脱离了解说教育的本义。而解说系统内部功能的开发绝不是单一学科领域能够解决的问题,它需要根据目的地的不同类型和性质开展多学科人员的合作。

其次,对国外解说规划理论成果和实际应用层面的可借鉴成果的介绍较为匮乏。尽管有一些学者(吴必虎,等,2003;李洪光,2007;文首文,2008a)对西方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了阐述,也提到了国外对旅游解说系统的研究已深入至微观领域,且实践性强,但鲜有作者描述分析国外解说教育建设的方法论或成功案例。而且国内个案研究之间缺乏对比,也没有理论性的提升,如发展出特定的解说技术或框架。因此尽管国内有大量针对单个旅游解说系统的个案研究,但多就地论事,缺乏与先进事物的比照,也没能建立起对实践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原则,有坚实理论根基(如动机理论、沟通理论)的研究较少,能反馈应用到覆盖面较广的实践(而非单个案例)中去者更是寥寥无几。

以上两点原因也使得目前的研究成果很难转化成能直接为国内旅游地普遍应用的可操作体系。而西方解说教育理论研究的丰硕成果,首先来自于解说实践的极大丰富。以该领域研究水平最高的美国为例,统一的解说规划中心(Harpers Ferry Interpretation Center)统领美国所有国家公园解说系统的规划和实施,成为实战和研究的先锋。我国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应在解说教育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区域信息系统和解说规划规范化建设方面。我国只有推进旅游目的地解说教育的实践,深化应用性研究,才有可能在理论研究上跃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Jubenville A.Outdoor recreation management[M].Philadelphia,PA:Saunders,1978.

[2] Pigram J,Jenkins J.Outdoor recreation management[M].2nd ed,London:Routledge,2005:305.

[3] 曹吟吟.旅游解说牌示系统规划与设计――以张家港暨阳湖园区为例[D].上海: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 陈晨,王民,蔚东英.环境解说历史及其理论基础的研究[J].环境教育,2005(7):1517.

[5] 陈飞.世界文化遗产地旅游解说系统构建初探――以重庆大足石刻为例[J].决策与信息,2008(8):131.

[6] 陈世斌.自然风景旅游区导游词庸俗化探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2(6):114116.

[7] 谌文.我国旅游目的地环境教育的缺失与补全[N].中国旅游报,20090629(7).

[8] 戴斌,蒋依依.自觉肩负产业责任,全面融入国家战略体系―进一步深化认识旅游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N].中国旅游报,20090703(11).

[9] 邓平,吴必虎,高向平,等.北美大学环境解说专业浅析[J].比较研究,2004(12):6770.

[10] 董文渊,郭蔚,赵敏燕,等.云南民族村环境解译系统调查与分析[J].林业调查规划,2007(1):2325,29

[11] 董文渊,徐斌,赵敏燕,等.湖泊生态旅游环境解译系统的构建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07(3):109112.

[12] 杜伟,宋峰.基于遗产保护和解说的游人中心[J].中国园林,2007(12):1922.

[13] 冯淑华.古村落旅游解说系统探讨[J].商业研究,2005(8):164166,179.

[14] 何喜刚,高亚芳.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型旅游景区解说系统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6):9094.

[15] 纪丽萍.浅谈景区旅游解说系统的策划[J].四川林勘设计,2005(2):1720,36.

[16] 江宁,陈建明.从游客涉入角度对生态旅游景区解说系统满意度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5):585587.

[17] 李东和,卢松,赵玉宗.基于“以人为本”思想的城市游憩公园解说系统规划初探―以合肥市逍遥津公园为例[J].人文地理,2006(3):3843.

[18] 李红翔.景区解说系统构建及解说方式适用性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9] 李洪光.游客教育简介[J].河北林业科技,2007(5):3436.

[20] 厉新建.旅游产品特点、消费技术与景区解说系统[J].人文地理,2004(2):4346.

[21] 刘娅,胡道华.旅游景区解说设施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8(1):9596.

[22] 刘艳红.遗址旅游解说系统的构建[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112116.

[23] 罗芬,钟永德,付红军.SMRM模式在环境解说中的应用初探[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b(5):3841,46.

[24] 罗芬,钟永德,李健,等.主旨导向的旅游解说规划“七步法”[J].社会科学家,2008a(4):103105,113.

[25] 罗芬,钟永德,李健,等.黄山园内旅游解说类型与有效性分析[J].旅游科学,2005a(5):3337.

[26] 罗芬,钟永德,吴忠宏,等.世界自然遗产地游客旅游解说需求之研究―以湖南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为例[J].旅游学刊,2008b(8):6973.

[27] 彭仲,史烽.旅游景区地理信息系统与多媒体触摸屏电子解说系统设计研发探讨[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2830.

[28] 钱小梅,赵媛,夏梦.地质公园景区解说系统规划初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236239,244.

[29] 施蓓琦,陈能.都市旅游标识导向系统标准化建设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城市问题,2008(3):4852.

[30] 孙云花.旅游解说系统英译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2):356.

[31] 唐伽拉.旅游解说系统规划初探――以浏阳道吾山引路松景区为例[J].旅游学刊,2003(3):1417.

[32] 唐鸣镝.景区旅游解说系统的构建[J].旅游学刊,2006(1):6468.

[33] 王辉.锦州市旅游解说系统的构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143.

[34] 王辉.旅游解说系统的设计探讨――以重庆缙云山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1):5658.

[35] 王民,陈晨,蔚东英.环境解说的目的和目标之研究[J].环境教育,2005(7):1719.

[36] 王民,蔚东英,陈晨.通过环境解说实施环境教育的研究[J].环境教育,2005(5):47.

[37] 王淑芳,谷慧敏.景区英文解说系统的规划和管理[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3):768

[38] 文首文.国内外游客教育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2008a(7):9296.

[39] 文首文.旅游解说系统的空间规划研究[J].特区经济,2008b(11):156157.

[40] 文首文,吴章文.生态教育对游憩冲击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9(2):768775.

[41] 吴必虎,高向平,邓冰.国内外环境解说研究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2003(3):326334.

[42] 吴必虎,金华,张丽.旅游解说系统研究――以北京为例[J].人文地理,1999(2):2729,64.

[43] 武子宁,路紫.自导式解说系统的规划设计引导―以泥河湾为例[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9094.

[44] 杨强,杨振之.自导式解说系统设计要素研究――以邓小平故居景区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3):227228,189.

[45] 詹彤,詹锐.移动交互式语音解说系统的设计[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6):4749.

[46] 张光生,王燕.自然保护区生态教育及其实施对策[J].生态经济,2002(12):3335.

[47] 张华宾.风景旅游区游人中心建筑设计[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48] 张建国,潘百红,王燕.杭州西湖景区解说标识系统初步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6(4):195200.

[49] 张立明,胡道华.旅游景区解说系统规划与设计[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

[50] 张润峰,孙桂茹.“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智能分区解说系统[J].房材与应用,2002(2):3537.

[51] 章莉锋.体现风景特色的风景区标识系统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52] 钟林生,陈劲松,王跃华.碧塔海生态旅游区标牌系统的规划设计[J].中国园林,2000(3):4951.

[53] 钟林生.试论生态旅游者的教育[J].思想战线,1999(6):3942.

[54] 钟永德,罗芬.旅游解说牌示规划设计方法与技术探讨[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6(1):9599.

[55] 周可华,罗明春,蒋玲俐.旅游景区电子解说系统发展初探[J].企业技术开发,2006(6):120122.

Literature Review on Environment Interpretation and Visitor Education in China

ZHU Xuan

(Shanghai Institute of Tourism,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200234,China)

Abstract: Environment interpretation and visitor education has been a heavily studied area in western tourism research and practice field.Most of the literature review in this field so far focuses on the overseas research.With the fast growing of Chinese academic research in the same area,the review of the domestic research progress has become pressing.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major content of environment interpretation and visitor education that mainland scholars have studied,which falls into four main areas including conception system,planning and designing,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and the audience of interpretation.It sums the weaknesses of the current research and suggests the directions for future studies for improving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level of the area.

保护环境地理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校本课程 地区生物课程资源 地方特色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的,以国家及地方指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自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的过程。

地区生物课程资源是指地区内一切可以形成生物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包括素材性课程资源和促进生物课程实施的条件性课程资源。如社区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动植物标本馆、动物园、植物园、少年宫、科技馆、生物科学研究机构、良种站、养殖场、高等院校、环保机构、卫生防疫站、医院、园林绿化部门、环境问题突出或环保先进的企业等单位、社区的动植物资源、公园、农贸市场等。

校本课程的开发一般是由学校内学科教研组的所有成员共同开发。由于开发的自由性比较大,教师发挥的空间也很大,所以校本课程有自由、灵活的特点。但由于没有实际例子可以参考,没有现成的课程以模仿,也为校本课程开发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从诸多国家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来看,校本课程开发的时间有长有短,难度和深度也各有差异。初中生物课程在七年级和八年级开设,其本身课时量不是太多,并且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难度和深度也不太大。所以校本课程的内容应该比较浅显。加上涉及的主题比较广泛,所以课程开发的每一部分的内容不宜深,课时不宜多。

笔者所在学校的当地有石臼湖、固城湖等湖泊,也有游子山、花山、青山等山脉,自然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厚,集“山水城林”于一体,有着独特的生物资源和丰富的人文特色。一直以来当地更是以生态优美而著称,许多有关生物方面的资源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如金花节、荷花节、螃蟹节等,无一不和生物有关。如何运用好这些条件,开发好校本课程,是我们当地中小学教师共同面临的一项课题。

1 问题的提出

我校经过研究,进行了校本课程开发计划的实施。其中,针对我校依山傍水的地理位置,所处区域绿化率高的自然环境,靠近城区主干道的现实状况,初中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身心特点,确定了“利用高淳文化底蕴优势,打造有山水特色的校本课程,以此来拓展课堂的深度,开阔学生视野,润泽学生生命”的理念。围绕这个理念,围绕课程标准,我校生物教研组首先面向全校开一个课题的生物校本课程。

为了开好这一个课题,全组教师由浅入深,定下了以下步骤来备课。

(1)定课题。

定课题是编写校本课程的第一步。虽然看似简单,但有引领方向的作用。就定课题笔者确定了以下原则:

①定课题宜小不宜大。初中生接受的知识是以基础知识为主,不可能让所有人接受高深繁琐的知识。所以要依据生物课程标准来定课题。切合实际,不超纲,不拔高。

②利用高淳依山傍水的底蕴优势,从深层次挖掘各种课程资源。高淳地处亚热带,物种资源丰富,仅小小的游子山就有植物四百多种;人文气息浓厚,为教育科技文化中心。

③面向全体学生。从学生的角度思考,他们喜欢什么,需要什么,对什么有兴趣。学生热爱的是优美的自然环境,热爱的是辛勤工作的劳动人民,热爱的是无私奉献的科学家。学生感兴趣的是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我们可以以此为契机,确定一个学生感兴趣的,比较浅显的贴近生活的主题。

最终定下了课题——“我们周围的植物”。向学生介绍我们周围的植物名称、习性及作用。这个课题贴近我们生活,与我们息息相关。通过研究这个课题,能够了解周围植物的作用,绿化的意义,环保的重要意义,又比较浅显易懂,符合初中生的身心特点。

(2)定教学目标。

一方面课题确立了,另一方面教学目标是什么,让学生掌握什么知识,学会哪些技能。确定了以下4个教学目标:

①了解周围常见植物名称、作用。

周围植物有的是人工精心栽培的,有的是在自然界千万年的自然选择中幸存下来,是当地生态环境组成部分。它们都是人类的朋友,为美化环境,防止污染,制造氧气和有机物默默的奉献。因此,了解绿化树种的名称,功能是很有必要的。

②了解固城湖风光带、武家嘴生态馆的环境变化,养成保护环境的忧患意识。培养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③学会制作植物标本。

植物压制标本的制作简单易行,取材方便。有标本夹和旧报纸就行。此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对生物学科的兴趣。

(3)定课时安排。

由于初中生物校本课程是一种“微型”的课程,其课题范围比较小,内容比较直观浅显,所以课时量不宜太多。我们定课时为3课时。并且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

第一课时为野外考察,教师带领所有学生来到离学校不远的固城湖风光带、游子山风景区和化工厂,对周边的环境,主要是固城湖风光带的环境和生态系统有了大体上认识,认识一些常见的绿化植物。

第二课时为教师带领生物兴趣小组活动。教师指导学生在学校周围采集了二十几种有代表性的植物,每种植物要采集8份,为上课做准备。

第三课时为在教室里上实验观察课。全体学生学习固城湖风光带的生态环境,地质地貌;识别常见植物,了解它们在环保,绿化中的作用;同时学会制作标本。

(4)定教学内容,主要是第三节室内实验课的教学内容。

介绍学校周围常见的二十几种植物。按照教材中出现的植物种类顺序,也是生物进化顺序,分为4个类别(藻类、苔藓、蕨类、种子)。介绍名称、特点、作用,同时兼顾中考重点。这些植物的采集和认识由生物兴趣小组的学生完成,由他们介绍给大家。学生学会植物标本制作,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一定的知识并增强对生物学科的兴趣。

(5)定课前准备。

生物兴趣小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采集二十几种植物标本,并记录自己采集的植物名称、采集地点、环境特点。

临上课前学生6人一组坐好,桌面上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排放二十几种植物。教师投影片展示植物的顺序也是依此排序。

(6)定教学过程。

首先介绍固城湖风光带的位置,环境特点,环境变迁。

让采集标本的学生上台介绍二十几种植物名称、特点、对人类及在环保方面的作用。课前将二十几种植物按幻灯片介绍顺序排好。讲解学生按顺序介绍。其余学生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观察。让学生积极参与,做课堂的主人。最后,教师指导制作植物标本。

以上是“六定”的内容。教研组讨论校本课程设计的时候,对“六定”的步骤基本满意,但是经过讨论,提出了一些建议,主要是在利用地区资源方面,认为没有充分的利用地区生物资源。如何搜集资源,运用好资源呢?笔者开始针对“我们身边的植物”这一课的课程特点进行整理。

2 问题的解决

2.1 教师先学会摸家底

我们周围有多少种植物呢?如果走到野外,植物种类琳琅满目,目不暇接,野生的,栽培的,随着季节变化种类各异。教师带领来到学校附近考察,举目所望,随口报出的就有几十种植物,更有很多植物只能确定科,而不能确定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师生利用图书馆资源来查找高淳地区的植物。

师生来到高淳图书馆计算机室,此处可以上中国知网等网站,搜索相关的学术论文。以“高淳、植物”为关键词,查到了以下论文:

《高淳县人文景观的划分及其启示》、《南京市近郊典型森林群落结构特征与恢复技术研究》、《高淳水杉速生丰产林胸径生长分析》、《美一片水土,富一方百姓——江苏高淳打出“生态牌”》、《南京高淳菱角养殖》。

以上论文对南京地区的植物种类、生态系统特点做了较详细的研究,对学生了解周围植物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经鉴定,高淳地区共有高等植物(含部分栽培植物1110科、331属、490种。

其中蕨类植物7科、7属、7种;裸子植物4科、8属、11种;被子植物99科、316属、472种。

高淳一些小山脉植物区系的优势科为菊科、豆科、蔷薇科和禾本科。较大的属为寥属、蔷薇属、械树属、栋属、胡枝子属、珍珠菜属、篙属和苦英菜属。

通过理论学习和野外考察,师生终于对周围的植物有了比较深的了解。

2.2 教师学会找有地方特色的植物

这么多种植物,有哪些是最重要和有代表性的呢?

教师根据高淳地区的特点,决定重点介绍菱角和水杉两种植物。

为什么重点介绍这两种植物呢?水杉,是落叶乔木,杉科水杉属唯一现存种,中国特产的孑遗珍贵树种。水杉是第一批列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稀有种类,有植物王国“活化石”之称。已经发现的化石表明水杉在中生代白垩纪及新生代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但在第四纪冰期以后,同属于水杉属的其他种类已经全部灭绝。而中国川、鄂、湘边境地带因地形走向复杂,受冰川影响小,使水杉得以幸存,成为旷世的奇珍。武汉市将水杉列为市树。

而菱角,3L名水栗、沙角、芰实,为菱科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菱角不仅营养丰富,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食之消渴,解酒毒。菱角菜清香无毒,但有涩味,将菱角的叶柄、茎蔓用开水焯后挤水加入调料凉拌,有纯正的天然“野味”,还具有降压利尿的功效,是深受市民喜爱的农家菜之一。

高淳地区自古就是风景名胜。众多文人墨客,帝王将相在此留下足迹。但近年来由于养殖业和化工业的快速度发展,导致高淳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一些破坏,尤其是一些小池塘的水质。现今政府已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关闭了所有的污染性的化工厂,进行水生植物的选择栽培和水边绿化的养护,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取得一定的成效。而上述两种植物在高淳的生态环境保护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选择它们进行研究有很浓重的地方特色。

2.3 实地采集标本,尤其是珍稀植物标本

教师带领学生到野外采集常见植物标本,而国家保护植物水杉数量比较少,不容易采到。通过查实,得知在武家嘴生态农业园和游子山有一些种植时间较长的水杉,教师带学生到这几个地方采集到水杉的果实和枝叶标本。地上落着大量水杉果实,很容易采集。这样能使学生亲密接触水杉。

由于有了一定的准备,搜集了大量的社区课程资源,所以校本课程实施的很成功。

3 总结和反思

经过实践,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社区资源的利用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因素:

(1)实施校本课程过程中要体现以学生为主的特点。

教师要满足学生的需要,对学生所关心的,所想了解的知识要多介绍。同时,学生有很强的表现欲望。所以介绍植物时,教师没有直接介绍,而是让亲手采集植物的学生来介绍。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2)校本课程开展无先例可循,所以准备要充分,要考虑到多种不利因素。

教师引导学生介绍二十几种植物时采用按号排序的方法,从左到右排列,按顺序介绍,使学生能有序地观察面前的植物。

(3)通过开发校本课程,可以大大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过去教材授课的内容是现成的,而校本课程的编写是从无到有,每一个知识点都要教师去钻研,有哪些知识,介绍哪些知识,如何有效教学,都是一个个难题。教师要抓住高淳地方特色,开展有针对性的校本课程编写,经过多次讨论,终于编写出有地方特色、有针对性、简洁、有效的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4)注意发掘校本课程中地方特色。

比如模式标本采集于武家嘴科技园的植物,这和热爱家乡、科学探索精神息息相关,笔者将这部分内容编写到校本课程中去。高淳的环境变迁是在全国都是引起瞩目的课题,与人们生活的环境都是有关联的。

(5)实施校本课程方案时要做到实践和理论相结合。

在教室里看看投影片,学生只有肤浅的认识,只有先到自然中观察植物,看它们的形态结构、所处的生态环境,才会产生兴趣,有了直观、具体的印象,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6)社区资源是很丰富的,关键是如何有效利用。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图书馆搜集网络资源,搜集现场采集的方法。经过选材,寻找有地方特色的、有代表性的资源的过程中,使它们充分发挥教育意义,从而达到较好的效果。

保护环境地理论文范文第9篇

新千年伊始,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于2000年3月召开,同志在重要讲话中指出:“切实做好计划生育、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的工作,对于实现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具有全局性的重大意义。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把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统筹安排,协调推进。[2]”中共中央、国务院还颁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紧密结合起来是近年来实践给理论工作提出的重大课题。在经过修订的教育部专业目录中,理论经济学下设专业中撤销了原有的人口经济学专业,增设了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及时体现出这一理论研究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尽管研究文献中已经拥有很多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方面的论文、著作和教科书,也已经有很多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但是作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这样一个具有重大实践指导意义的理论体系,使人感到现有研究的理论框架仍然带有其产生学科理论结构的局限。比如,在人口资源环境综合研究中虽然对于各个对象之间的联系有所理论表述,但显得比较牵强。又如,对人口、资源、环境某一对象的经济理论框架中虽然已经将这一对象与经济联系起来,但显得自成体系,互相割裂。显然,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作为一个新兴的理论学科尚处于其孕育形成的阶段,如何在理论上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纳入整体发展模型,如何在宣传和实践角度正确把握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摆在政府、社会团体和公众面前的一个大课题。

一、人口、资源、环境的概念化

理论需要抽象。抽象是从对象的多种属性选取一种属性,以便归“类”。而对象的其他属性在这一“类”中被视而不见。当然,抽象的属性是依据主体的需要而定的,是理性层次的认识。但是,“由于在现实中属性与实体是不可分的。其他属性可以在如此这般的归类被视而不见,但却无法取消。因而只要关注点有所转移,同一个对象物就可被归入另一类。这正是思维中的规定性与现实的多样性的矛盾产生的原因”[3]。但我们在做理论工作时,总是必须经过抽象,否则不可能将认识推入事物的本质。

在我们将人口、资源、环境作为研究对象时,因为人口、资源、环境都不是一个简单的对象,所以首先要进行抽象。通常所说的狭义人口主要包括人口的数量和性别年龄结构,人口的性别年龄结构影响仍可以通过一套换算权数折算为人口数量,因此人口在理论框架中成为其统计学定义的人类数量总体。至于人口的地理分布问题,实际上在缩小具体研究的地域口径时便可以得到反映。资源也包含多种,环境也存在不同方面,在进行理论研究时,它们也可以通过各自的换算方法折算为一个量或指数。在这三个对象具有单纯形式后,一方面便相对于各自的理论概念,便于理论研究;另一方面也得到了量化的表述,形成了量化分析的基础。

这种研究对象概念化是理论研究的必要。否则,我们便不能确定我们的研究对象究竟是什么,于是便很难展开理论上的演绎。比如,人口作为理论的研究对象,成为有关人口研究中最基本的范畴。所以,它的定义当然是十分重要的。但我国许多有关人口理论的著作中,都普遍地存在着将人口与人、人类、社会等概念混淆的现象,这无疑阻碍了有关理论的发展[4]。

当然,在实际应用理论做具体问题研究时,我们仍需要还原三个对象原本比较复杂的具体形态来加以分析。因此,我们应当承认,理论研究和实际研究在定义的抽象层次上不同。此外,实际中的具体问题研究在地域范围的口径上也有特定的限制。

二、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主要是通过经济过程得以建立

如何将人口资源环境作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研究对象联系在一个理论框架中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在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中存在一种倾向,即直接将三者联系起来。这种倾向显然忽略了经济过程处于三者之间的作用。其缺陷在于:第一,如果将经济过程排除在研究框架之外,我们将很难解释这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其理论分析也很难深入下去。第二,如果将经济过程排除在研究框架之外,这一研究也不再隶属于经济学科。

我认为,人类是通过其物质生活与客观世界发生联系的,而其物质生活最主要的部分在于经济生活。经济生活又主要反映在生产和消费两个方面。

因此,人类主要是经过生产和消费两大方面的物质生活而与资源、环境发生相互作用,也就是说,人口(作为人类群体的数量抽象)与资源、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不能脱离经济过程来抽象地谈。如果将此作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的基本理论框架,可以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过程之间的关系简略表示为图1所示。

人口中只有一部分人作为劳动力参加经济过程,其他物质资源为经济过程提供劳动对象。这是经济过程所需的两种投入。经济过程的产出中既包括最终消费品,也包括其他物质形态的废弃物。前者被人类消费,后者排放后会影响环境。人类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对最终消费品的消费,得以生存和繁衍。同时,又产生出生活废弃物,影响环境。环境又反过来影响人类的生活,并导致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的自然变化和机械变化)。

图1通过经济过程将人口、资源、环境联系在一起。经济过程处于三者之间,起到联系枢纽的作用。由此说明,如果不将经济过程纳入研究框架之内:

第一,我们就看不到资源是如何转变为可以供人类直接消费的生活消费品的。

第二,也看不到资源如何转变成破坏环境的废弃物(起码由生产过程直接产生的部分看不到了)。

另外需要加以说明的两点是:

首先,尽管现在人类赖以生存的许多物质消耗仍然处于经济生产过程之外,直接来源于自然形态的资源,然而这部分资源在人类物质消耗中正变得越来越小。此外,地球上的资源已经展示出枯竭的前景,同时许多自然形态的资源正在由于污染受到极大的破坏,处于极需节约和保护的状态。它们的价值尚不能正确反映在现有市场经济运行中,也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和珍惜,因而呼唤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产生。图1并没有明确设置这种类型的资源,而是将其直接作为环境状况来对待,并标志出它们通过对人类生存的影响而作用于人口。

其次,实际上环境状况也会影响到经济过程,比如在较恶劣的环境下会导致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物化投入可能会加大,另一方面劳动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费用也会提高。

由于资源是经济生产过程的基本投入,并且本身所带的稀缺性特点,它在早期经济理论中就已经成为研究对象,资源的稀缺性也成为价格理论的基础之一。然而,这并不妨碍单个厂商在其实践中珍惜自己所能利用的资源,而浪费和破坏自己不需要但别人需要的资源。环境基本处于早期经济理论研究框架之外。虽然今天良好的环境也日益变得稀缺,然而由于它主要处于经济生产过程的产出一端,厂商并没有将其作为资源加以考虑。另外,即使环境破坏要使厂商付出更大的生产成本时,只要其对于自己而言其在追加生产成本大大低于生产利润,他仍然不会更多关心被破坏了的环境。

其实,资源和环境问题上都存在经济活动的外部性。外部性指有些成本和收益对于决策单位是外在的事实[5]。外部性的存在意味着社会真实成本与个别成本的背离,意味着社会收益不等于个别收益。自发形成的市场并不能自动优化调节外部性问题,往往需要政府制定政策加以干预。资源、环境问题的共同性之一便是外部性特征很强,因此在这些问题上政府的政策调节和管理是极为重要的,必须通过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使得微观经济活动的外部性在其运行当中内部化,即外部性收益和损失得到必要的补偿。所以,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应该是一门宏观经济学,应该将资源主要作为宏观经济过程的输入,而将最终产品和环境两者作为经济过程的输出,来研究经济如何运行才能取得最大效益。人口的再生产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也存在外部性。人口在这个经济模型中的位置比较复杂,一方面其中的劳动力部分直接投入经济活动,另一方面又要作为最终产品的分母,参与评价生活质量的提高。

如上所述,将经济过程排除于研究框架之外,人口、资源、环境之间便难以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联系,也更不可能开展经济学的研究。同时,将经济过程排除于研究框架之外,还十分容易夸大人类生活消费对环境的影响,而忽视了经济过程中生产性消费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

三、在处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经济过程中,生产方式是主要矛盾方面

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的解决并不能简单归结为禁欲、节欲和的问题,也不能以呼吁某种全新的节欲文化作为主要手段。因为这种讨论只是以经济消费作为视角,而没有考虑经济生产这一更为重要的环节。

第一,人们要想消费必须先进行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就需要消耗资源,并且不仅生产出产品,而且排放出其他对环境起破坏作用的废弃物。也就是说,在人们的生活消费开始之前,就已经开始影响环境了。所以,在保护环境问题上只考虑生活性消费、不考虑生产性消费是片面的。

第二,随着工业化,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性消费相比,生产性消费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一般而言,生活性消费所产生的污染量不仅大大小于生产性消费所产生的污染量,而且生活性消费所产生的污染量是受生活消费品形式、内容和数量所制约的。也就是说,生产过程决定消费过程。

第三,满足人民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需要是我们的生产目的,也是发展生产力的动力之一。号召节欲实际上是从降低需求的角度来调节社会基本矛盾,这从长期发展考虑是不足取的。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一直有节俭的美德,但这种美德与固步自封、安于现状、不思创新并存,因此节俭并没有解救中国近代以来处于落伍和受欺凌的境地。

第四,节欲与节约之间有本质区别。因为,节约不仅包含反对生活消费中的浪费,而且包含反对生产过程中的浪费,这样便容纳了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减少单位生产产品的物耗和废弃物产出量等内容。并且,节约并不与人民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需要相违。

上述命题对于研究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很有意义。7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理论研究已经澄清了人口不断增长并不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本质特征,因为人口增长不等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也不意味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反,中国人口高速增长反而使资源更为紧张、环境更为恶化,并且人口增长所形成的劳动年龄人口抚养系数很高,成为经济起飞的巨大负担。所以,无论从长期发展还是近期发展的角度出发,我国开展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都是极为必要的。

但是,在理论上对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阐述得并不是很明确,特别是8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理论被我国政府和理论界所采纳以后,这些方面之间的关系的理论阐述更是林林总总,五花八门。一个比较突出的倾向是在强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时,却忽视或贬低经济增长的重要性[6]。产生这种倾向的原因应该说是与其理论视野中没有将经济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产品的生产与最终产品生产区别开来相联系的。其实,我们的生产目的是最终产品的日益丰富,而中间产品只是为了实现最终产品的手段。这关系到最终产品是如何生产出来的问题。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节制最终产品的增长,而在于相对或绝对地减少中间产品数量。这无论是对实现可持续发展还是对实现持续经济增长都同样是重要的,并且它使得持续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再矛盾,也能够协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和缓解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四、在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极为重要

常有一种误解,增加一部分人口,社会生产好像只需要追加生产出他们所需要的消费产品便可以保证整个社会的物质生活水平不降低。这是不对的。实际上,在一定生产条件下,为了保证整个社会的物质生活水平不降低,不仅需要追加增长人口的个人直接生活消费产品,还要追加相应的生产资料产品。也就是说,需要追加的社会产品量大于追加的消费产品量,两者之间差着一个乘数的影响。并且,这个乘数在工业化阶段始终处于迅速膨胀之中。也就是说,在最终消费品生产扩大时,存在着中间产品生产成倍的扩大,甚至出现最终消费品没有扩大而中间产品生产的迅速扩大(比如常说的“有增长无发展”)。而无论是最终产品还是中间产品都要在其生产中耗费自然资源、排出废弃物并影响环境。从上述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假定生产方式不变的条件下,人口增加与资源、环境的联系。

工业化以来,社会生产的迂回生产性质显得更为突出。所谓迂回生产指的是先生产生产资料,然后再生产出更多的生活资料[7]。经济学家早就发现,“生产过程越是延长,技术效果就越大”[8]。于是,对于社会而言,伴随最终产品增加的是中间产品更多的增加。这形成了工业化的典型经济增长方式。

然而,这种机械的经济增长方式并不是不可改变的。从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来说,一头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新能源、新工艺、新产品层出不穷,并且不但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还节约了资源,减少了生产环节和中间产品,减少了环境污染,甚至变废为宝。另一头是劳动力数量相对减少,但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那么,作为劳动力来源的人口再生产没有必要不断扩大规模。

总之,人(而不是人口)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主要是通过生产和消费与资源环境发生联系,其数量(即人口,包括总量及结构和分布)当然对最终产品需求有重要影响,因此对资源、环境起重要作用,但就可持续发展而言更重要的是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并且,本文作者并不同意一般地说,“人口的”生产、消费方式影响资源、环境,来强调人口的重要作用。因为,首先,生产、消费方式并不是“人口”的,而是社会的。第二,生产方式主要不是由人口决定,而人口再生产却主要是由生产方式决定。

当前,人口无论是对经济发展还是资源环境都已构成巨大压力,缓解这一矛盾的确需要严格控制人口。而且,从社会发展的目的和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来看,也需要控制人口。尤其是因为人口周期长、惯性大,切不能为了搞短期适应牺牲长期发展的利益。所以,就中国具体国情而言,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解决好人口问题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但是需要指出,从理论而言,或者从长期发展角度而言,人口恰恰并不是可持续发展中的最主要、最活跃的因素(在这个问题上经常发生将人与人口两个不同概念混淆)。因为,人口的控制或调节是很有限的,所以不能作为无限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动力。当前中国的人口目标是达到并稳定在零增长上,也许将来还希望中国人口能减少一些,但这种调节仍然是十分有限的。如果,可持续发展真的要求人口规模不断下降,下降到最后便是人类的消亡,那么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消亡。这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本身相悖。所以,我认为可持续发展中更有作为的因素是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和全民的素质。这些方面的能动性更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并且,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中更带有普遍意义,也可以说是可持续发展的充分条件。超级秘书网

转变经济生产方式在当前经济体制改革和新技术层出不穷的条件下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它能够成为持续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支点。转变经济生产方式对于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意义在于,通过限制低水平层次的重复建设,扩大生产批量和应用新技术减少能耗和材料,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最终产品量与中间产品量之比,提高最终产品量与生产废弃物量之比。同时达到了节约资源和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它并不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相矛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还可以通过调整经济结构来取得,发展高效益、低物耗、低污染的重点产业。发展环境产业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它可以通过对生产、生活废弃物加以处理,变成对环境无害的物质,甚至变为再生资源。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并不是直接研究新技术、新材料的技术科学,而是要研究处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经济过程,如何通过制度变化和经济关系的改变来解决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经济外部性问题,克服当前“市场失效”的现实情况。通过全新意义上的社会资源最优配置,达到全社会的包括人口资源环境目标在内的长期的、整体的效益最大化。按照这一设想,其研究框架又可以用图2进行示意。

【参考文献】

[1].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人民日报,1997-09-22.

[2].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摘录)(2000年3月12日).人口与计划生育,2000(2).

[3]郭湛,吴汉民.只要人类在思考,就会遇到哲学.新视野,1997(6).

[4]郭志刚.人口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中有关问题的思考——关于“人口”定义的反思.南方人口,1998(3).

[5]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80.

[6]翟振武.关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若干思考.中国人口科学,1998(5).

[7]樊纲.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与综合.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16,217.

保护环境地理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中朝跨境经济合作区;比较优势;财政政策

[中图分类号]F114.46 [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3)11-0073-07

跨境经济合作区是指在地理上毗邻的国家,通过双边或多边的协议与合作,在边境及腹地地区划定的区域内,开展贸易、投资、技术、劳务、旅游等多方面的经济合作,使生产要素在这个“次区域”内趋于自由化的流动,促进资源合理有效的配置,边境地区通过自身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实现福利水平的帕累托最优,进而改变沿边地区的经济滞后状态,并通过辐射效应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1]。

跨境经济合作区具有地缘特殊性、经济互补性、“封闭综合”与“复合开放”统一体的特征,其构建是通过促进区域内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与自由化,使各种要素自由流动以最终实现边境“次区域”内的资源优化配置。自1950年中朝两国经贸往来伊始,中朝跨境经济合作虽呈现出一系列新变化,但双方贸易规模与投资规模都相对较小,究其原因在于中朝双方之间的众多障碍给两国经济交往带来的影响颇多。2010年5月,黄金坪岛经济区被中朝两国确定为共同开发和共同管理区域,这符合中朝两国友好情谊、我国战略利益发展、东北亚区域合作与对外开放的需要。

一、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围绕着中朝跨境经济合作问题的研究,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关于中朝经济合作的地域优势研究方面。李铁立、姜怀宇(2004)[2]认为,促进中朝边境地区经济合作应从边境区位再创造的地缘优势、网络建设、文化心理距离与制度差异等方面着手;地缘利益共存是中朝(丹东―新义州两市)采取开放的地区主义合作模式的驱动型需求。②关于中朝经济合作的障碍性研究方面。李俊江、范硕(2012)[3]从经济因素(如朝鲜支付能力下降导致信用危机、对外经贸交流体制不健全导致合作积极性下降、软硬环境建设欠缺导致中朝投资瓶颈、对外政策封闭导致开发开放水平缓慢)与政治因素(如朝鲜核问题尚未解决)阐述了中朝经贸关系发展的障碍。③关于中朝经济合作的可行性研究方面。金光日[4]的《朝鲜经济改革所需国际环境分析》,研究了朝鲜自2002年7月“经济管理改善措施”之后,继续加强对外开放,在经济方面也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张慧智[5]的《东北振兴过程中的对外开放:中朝合作》,研究了中国实施的东北振兴战略和朝鲜的“经济管理改善措施”,为中朝两国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传统的友好关系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必要的条件等等。

上述理论与实证研究表明了中朝跨境经济合作中,边境区位理论、朝鲜对外经济政策变化、开放的地区主义、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等均为中朝跨境经济合作提供了有益启示,但上述研究并未提及财政政策对中朝跨境经济合作尤其是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的政策催化作用,本文认为有如下问题亟待解决。①缺少系统充分的调查研究。虽然一些研究是基于调查数据进行,但在调查内容及调查地区上缺少系统性与充分性,因此导致调查结果无法全面、系统反应中朝跨境经济合作尤其是中朝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的实际情况。②缺乏中朝跨境经济合作的财政政策制定与研究。虽然一些研究对国家政策进行了简单分析,但缺少从财政政策角度对中朝跨境经济合作的政策催化作用研究。③缺少实质性解决中朝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的政策建议。虽然一些研究对问题分析与解决措施关注较多,但对如何保证问题解决的关注与政策建议较少。基于上述三方面问题,本文紧紧围绕中朝跨境经济合作的可行性与障碍性的实证研究为中心,以基础设施建设的公共产品属性为理论基础,以税收、土地、融资、人才等财政政策为主的政策催化为途径,提出解决中朝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的富有建设性的政策建议。

二、中朝跨境经济合作区的现状

(一)中朝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可行性分析

1. 朝、中、韩各方对跨境经济合作的需求是中朝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动力保障

辽宁沿海经济带规划与东北亚经济一体化为中朝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建立提供了发展机遇。自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辽宁沿海经济带规划作为部级战略实施以来,与朝鲜的黄金坪岛共处于鸭绿江入海口处的辽宁丹东工业园区在“一核、一轴、两翼”的总体布局框架中,面临着难得的内向发展机遇与外向发展机遇。为简便起见,这里仅介绍中朝跨境经济合作区对朝鲜与韩国的影响。

(1)促使朝鲜提高经济总量。跨境经济合作区具有边界的中介效应,即具有接触和交流的空间中介功能,在重点发展贸易与加工业基础上,以贸易带动加工业,因此,中朝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建立可以促使朝鲜提高经济总量(见表1)。

由表1可见,2008年~2010年,朝鲜经济实现了稳定增长,GDP总量增加,人均GDP指标得到改善,但整体依然比较困难。据朝鲜合营投资委员会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朝鲜GDP当中,工业占46.4%,农业占14.6%,建筑业占6.2%,其他产业占32.8%。当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钢铁产量1 803千吨,水泥产量3 400吨,化肥产量338千吨(见表2)。

在通过边界的中介效应促使朝鲜提高经济总量时,可以通过对外贸易建立朝鲜自立的民族经济。截至2011年底,朝鲜同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朝鲜的贸易伙伴按贸易量排序主要为中国、俄罗斯、欧盟、印度、东盟成员国、拉丁美洲和非洲等,其主要的出口产品包括无烟煤、磁铁精矿、服装产品、生铁等钢铁制品、镁砂、石墨等矿砂、海产品、电子产品、无机化学品、有色金属等,进口产品包括石油和石油产品、焦煤等燃料、机械电子产品、运输工具等、钢铁、塑料、粮食、化肥、服装和纺织原料等。

(2)促使韩国吸引朝鲜劳动力与加快韩朝贸易发展。2012年朝鲜公布的《罗先经济贸易区法》与《黄金坪、威化岛经济区法》,意味着朝鲜正在逐渐打开国门。通过建立中朝跨境经济合作区,可以促使韩国吸引朝鲜劳动力与加快韩朝贸易发展。韩国国内劳动力短缺,政府允许引进外籍劳务的行业为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渔业与农畜产业。截至2011年底,在韩外籍劳务约59.5万人,从15个雇佣制劳务派遣国之一的中国引进的朝鲜族一般外国劳务为28万人,占当年在韩外籍劳务的48%左右。由此可见,韩国本土对朝鲜族劳动力需求较为强烈。那么,在中朝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中,韩国可以通过跨境经济合作区吸引更多朝鲜劳动力以满足国内劳动力需求。

此外,最近几年韩朝贸易的较快发展,呈现出直逼中朝贸易的趋势。2012年朝韩贸易额同比增加15.3%,达19.8亿美元,随着中朝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建立与朝韩关系的进一步改善,韩朝双方的贸易额还会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2. 中朝双方经济互补性与比较优势是双方合作潜力的基础保障

据海关统计,2011年,中朝贸易额56.39亿美元,同比增长62.45%,其中,中方出口31.6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9%和107.2%。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11年底,中国对朝(实际投资)存量约2.7亿美元。中国对朝投资企业主要集中在矿产资源和制造业领域,投资地域主要集中在平壤、罗先经济贸易区,遍布各道。中朝经济具有互补性,朝鲜有丰富的森林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和旅游资源,中国许多企业经历了改革开放全过程,熟悉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更能快速适应朝鲜的经济环境,所以中朝经济合作前景广阔(见表3)。

朝鲜战争结束后,朝鲜政府制定和执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同时发展轻工业和农业”的经济建设路线,重点投资重工业,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电力、煤炭、金属工业和铁路运输是朝鲜国民经济四大先行部门。化工、机械、纺织业较为突出。这为中朝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建立提供了良好合作基础与空间。

比较利益的核心是一国产业的比较优势,因此在国际经济合作与往来中,通常是依据传统的比较利益理论强调自己的自然资源与劳动资源相对丰富的比较优势,基本形成如下贸易格局:发达国家进口劳动密集型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发展中国家则进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那么,在中朝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中,双方的合作格局应基本遵循这条原则。

3. 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中朝跨境经济合作区建立的政策保障

财政政策效应是指财政政策对社会经济活动产生的有效作用和在财政政策有效作用下社会经济作出的反应,包括乘数效应和奖抑效应。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指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政策,通过增加政府的投资性支出可以导致国民收入以投资或支出的倍数递增,通过优惠的税收政策可以使消费和投资增加从而通过乘数影响国民收入增加更多。下面分别分析朝鲜和中国在中朝经济合作中的积极财政政策。

(1)朝鲜方面对外国投资的优惠政策。朝鲜对外国投资者实行的优惠政策措施主要表现为自主经营权、税收减免、亏损补偿等方面,在行业鼓励政策方面,如在特殊经济区外的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按结算利润的25%征收;外国政府或国际金融组织等金融机构给予朝政府银行贷款或商业银行向朝方企业提供优惠贷款时,予以免税;对于鼓励类项目和特殊经济区的生产类项目,实行自获利年度开始“3年免税,2年减半”的优惠政策;对于外销企业,免征外资企业投资的固定资产、生产及经营所必需原料、零部件、物资的进口关税;免征企业自行生产产品的出口关税等;同时,对利润再投资与交易税有选择的进行税收优惠。在地区鼓励政策方面,对于设立在罗先经济贸易区的外资企业,企业所得税按14%征收,对于该区特别鼓励部门,企业所得税按减10%征收;2011年12月修改的罗先经济贸易法中还规定,经营10年以上的生产性企业可免交或减收企业所得税。

(2)中国方面“十二五”规划的优惠政策。“中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完善区域开发格局的设想,并在加快沿边开放部分,具体规划了面向东北亚、西亚邻国、东盟相关国家和西南邻国的边境经贸合作重点。”[7]这是中国自20世纪 90 年代中期起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视,是中国国内发展战略的需要。2012年9月国务院批复的《中国东北地区面向东北亚区域开放规划纲要(2012-2020年)》提出多项政策措施:完善支持政策,在综合性政策、财政金融投资政策、对外开放政策方面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健全区域合作机制;改善开放合作环境;扶持沿边地区加快发展。吉林省政府于2013年3月《关于贯彻中国东北地区面向东北亚区域开放规划纲要(2012-2020年)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提出要抓住国家推动东北地区面向东北亚区域开放的机遇,用足、用好中央财政一般性和专项转移支付、中央预算内投资、各类专项资金、发展基金支持等政策以及省政府制定的相关配套扶持政策,扎实推进重点工程和项目建设,推动《规划纲要》全面实施。

上述规划纲要所提及的东北亚对外开放与区域经济建设,都涉及到财政政策相关内容,可以看出,中国正在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应对对外经贸合作,这也能很好的体现推进中朝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建设意图。

(二)中朝跨境经济合作的障碍性分析

由于任何一项制度都是利益各方博弈均衡的结果,中朝跨境经济合作的影响因素也不例外,因此在前述比较分析基础上,下面对中朝跨境经济合作的影响因素从动态博弈角度做了进一步解释,以此揭示出中朝跨境经济合作的微观基础。

1. 制度弱化阻止跨国合作

从理论上来看,法律和制度的弱化将阻止跨国整合,防止投资与贸易并抑制贸易融资。在以往较长的中朝跨境经济合作中,由于缺少财产保护与缔结契约的政府保护,许多中朝跨国投资企业试图建立组织机构以支持跨国投资与跨国贸易。根据Stephan Haggard,Jennifer Lee,Marcus Noland [8]对在朝的超过300多家中国企业的调查显示,中国企业认为朝鲜的政策环境尤其是法律和制度规则存在弱化现象,这种非正式制度下的经济增长可能源自各企业自身的严格自律,但是,如果法律和制度弱化问题不能有效解决,将会严重影响跨国经济合作的受益程度,如跨国经济合作的限度、领域与财务条款等。传统意义上看,当两国均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企业的经营业务额度与领域均受行政指令指导,但当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时,中国和朝鲜之间的经济一体化必须要解决法律和制度弱化问题,否则就会像当初苏联解体时那样使朝鲜陷入粮食危机情况出现。[8]

由图1可知,在1982年~2009年间,中国对朝出口、进口以及综合贸易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由于存在法律与制度弱化现象,与朝鲜长期合作的大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限制了自己的主要交易活动,但却出现了自下而上的市场经济形式,使得中朝双方企业在缺乏机构管理与制度管理情况下,依靠自身极强的自律性而加快了双边贸易发展。

2. 经济政策缺乏稳定性

自朝鲜1946年实行对外贸易国有化的经济政策以来,其对外经济合作关系从国有管理到重视对外经济合作,虽发生了经济政策的转变,但本国经济建设方针仍左右着朝鲜对外经济发展政策。近几年朝鲜不断出台对外经济政策,但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究其原因是朝鲜国内改革严重滞后,在改革开放无法成为国家战略的情况下,朝鲜实行的对内外经济政策将具有局限性和不稳定性。例如,2012年3月,朝鲜颁布了朝鲜黄金坪和威化岛经济区法,随后,双方明确了“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运作、互利共赢”的开发合作原则,努力将两个经济区建设成为中朝经贸合作示范区和与世界各国开展经贸合作的平台。但从目前情况分析,朝鲜不断出台的有关黄金坪岛合作开发的政策法规并不能取得预期效果,原因是缺少和平环境与朝鲜国内改革严重滞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改革和开放相辅相成并能带来思想意识的根本转变。在朝鲜没有将改革开放放到国家战略高度考虑的情况下,其实行的黄金坪岛和威化岛经济区法必然使得对内与对外的经济政策具有局限性和不稳定性,导致投资者缺少信心。因此,经济政策的稳定性是中朝双方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的前提条件。

3. 基础设施不完备

缺少资金、经济状况落后是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的主要障碍。例如,2011年,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运作、互利共赢”的开发合作原则,中朝双方共同努力与发挥各自优势,加快黄金坪岛内基础设施建设以吸引更多企业到区内投资兴业。黄金坪岛的合作开发归口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丹东临港产业园区)管理,合作区还单独设立了“两岛”开发办公室具体负责合作开发。近几年来,合作区的财政收入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较为充沛,从供电、路况、运输到港口设施和装卸能力等方面均可以提供该岛开发的硬环境建设。但就目前朝方国内情况来看,黄金坪岛开发合作缺少资金、经济状况落后是自由经济区建设的主要障碍,如朝方资金、技术缺乏,能源与原材料困难,特别是粮食缺口甚大,外加军费开支占每年朝方财政收入近50%左右。中方虽然相对于朝方来说,经济较发达,但在整个东北亚来说,中国的实力尚处于金字塔底端,必然影响到中朝之间经济互动与合作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而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吸引产业集聚的重要区位条件,也使跨境经济贸易区建设受到制约[9]。

4. 专业性人才匮乏

中朝两国建国60多年来的贸易发展历程与中朝的边境区位,已充分证实了中朝边境经济区合作政策具有鲜明的地区性特点,也证实了在中朝贸易方面具有较丰富的管理人才与专业人才,具备了开发建设、经济管理与中朝工作经验[7]。但是,相似的意识形态与互通有无的贸易形势限制了中朝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开发合作。例如,黄金坪岛同罗先经贸区的开发对中朝双方都是新事物,目前虽中方已为朝方培养了300多名经济区建设和管理人才,但是如果不掌握区域外部要素与区域内部各种生产要素的竞争实力,中朝各方工作人员的思维方式以及对各国政策理解与掌握的欠缺都将极大影响该自由贸易区的区域综合竞争实力。优秀的人才储备是黄金坪岛开发合作的人力资本投资取向,只有优秀的人才储备才能充分理解和掌握黄金坪岛开发合作的主旨,才能在异国文化中揣摩共性的经贸合作理念。

5. 半岛局势不稳定[10]

朝鲜投资环境令多数投资者堪忧,主要表现为朝鲜半岛的不稳定性,特别是朝鲜核问题的长期化导致朝鲜投资环境改善受到重大影响。朝鲜核问题的僵持状态不仅影响了朝鲜半岛局势的发展,还直接影响了朝鲜对外经济合作关系的向前发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朝鲜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和平友好的国际环境对中朝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建设与朝鲜对外经济合作至关重要,解决好朝核问题不仅是朝鲜,同时也是中国以及与东北亚地区有切身利益的所有大国努力的方向,也是世界各国投资者积极投资罗先与黄金坪岛自由贸易区的重要环境保证。

三、基于财政政策的两国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建立

(一)中朝两国跨境经济合作区的模式选择

在上述中朝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的可行性中,本文述及了中朝双方经济互补性与比较优势是双方合作潜力的基础保障。在次区域经济理论基础上,中朝两国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的合作应采取开放与松散相结合的模式。究其原因,中朝两国跨境经济合作区属于缺少资金与技术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区内合作与发展所需资金与技术及产品均需依赖本区域以外地区介入,这就决定了必须采取开放的合作模式。采取松散的合作模式也是一种可取方向。究其原因,中朝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建设,需要国家或政府以国家的形式参与国家间的经济合作与交往,更需要地方政府在其行政权限范围内建立地方间的区域经济合作。这种多层次特点决定了区域合作具有松散型与灵活性特点,需要地方政府根据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开放程度与承受能力自愿选择合作方式。

(二)中朝两国跨境经济合作区的推动机制与实施途径

财政政策作为一种催化剂,表现为政策资源的投入状况会影响中朝跨境经济合作资源存在的状态和资源间的结构,会改变中朝跨境经济合作区建立的外部环境,影响环境因素间的结构状况,从而形成中朝跨境经济合作的新态势。中朝跨境经济合作中资源的比较优势要转变为实际中的竞争优势、发展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催化作用是关键的因素。

1. 以健全的财政投入政策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

在健全的财政投入政策方面,主要是通过加大财政预算资金投入以促进中朝双方跨境经济合作。在中朝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初期,财政预算安排应重点放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重视对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物流贸易业的基础设施投资,形成稳定的多元化资金投入,为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在中朝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中期,继续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要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支持资本密集型与高科技产业发展;要加大对适合中朝双方可持续发展的中朝特色经济结构的投入。在中朝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的成熟期,利用边界极化效应与外溢效应,加大对具有密切联系与集聚效应的产业进行投资,将产业集聚发展为成本导向性与市场导向型,真正实现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功能定位,同时产生很好的经济效应。

2. 以完善的财政补贴政策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充分运用财政补贴政策,鼓励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中朝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的领域,诸如资源与能源、基础设施合作、旅游业、农业、科技领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等。通过财政补贴,补偿生产企业对环境治理的费用并保护稀缺资源,引导和鼓励企业进行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对生产、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并具有国计民生特点的企业,在贷款利率、还贷条件和折旧政策等方面给予补贴优惠;利用“绿箱”政策和《反补贴协定》,对现代农业与农业观光业提供科研服务和进行结构调整;对企业技术改革进行补贴。除此之外,利用中朝1 400多公里的边境线与12个各类口岸,开展水产资源、石油资源、各类金属矿资源的合作。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采取财政补贴方式,鼓励两国邻近城市推广开发具有资源互补与经济互补的集聚产业。充分体现中朝两国优越的人缘、地缘优势作用。

3. 以适当优惠的税收政策吸引更多的企业加强中朝合作

由于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财政政策的执行依赖于税收的丰寡,因此税收政策往往被提高到很高的级别来进行研究。地方政府是参与跨境经济合作的重要力量,如何发挥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推动作用,放宽政策、转变职能与构建良好平台以完善投资环境。那么,适当优惠的税收政策则起到可以吸引更多企业加强中朝合作的作用。如,在中朝跨境经济合作开发中,要对投资基础设施建设、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生产具有国际竞争力产品的企业给予财税支持。首先,强化财税政策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对从事高新技术产业给予一定额度的所得税减免,从而吸引更多企业在中朝经贸合作中投资技术研发;对低碳企业或产业进行税额抵免,从而鼓励在中朝跨国投资从事生产的企业使用环保设备,或给予那些投资性企业以选择性给予退税的优惠政策,从而吸引更多的国际资金投入两国跨国合作经济项目中。其次,完善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税收激励政策。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最初于1972年提出,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是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中朝跨境经济合作中,要重视保持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平衡,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因此,可持续发展的中朝跨境经济合作,应在两地合作具体项目中进行资源开发类项目,通过对能源合作项目的研究、开发、引进、转让和使用予以税收激励,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促进国内外技术交流,提高我国企业的技术水平,包括技术转让收入的税收减免、技术转让费的税收扣除,对引进技术的税收优惠等。最后,合理运用关税手段与政策,抑制高能耗、高污染、资源型产品出口,支持高附加值产品出口,鼓励企业对其产品和技术进行升级,鼓励资源型、节能降耗、关键零部件等产品进口,鼓励高新技术和产品的引进。

4. 以健全的转移支付制度弥补地方政府配套区财力不足

跨境经济合作区是两国之间的战略合作项目,其对我国国内经济与我国融入到更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发展非常有益。因此,对我国而言,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功能应为发展边境地区外向型经济与提高对外开放的整体影响力。地方政府是参与跨经济合作区建设的重要力量,但是,根据我国目前财权与事权划分方法,地方政府尤其是中朝边境地区(如丹东、通化、白山、和龙、龙井、图们、珲春等)地方财力不足,因此,在健全协调机制以理清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时,具体建议如下:以健全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弥补地方政府财力不足,对中朝边境地区每年给予一定的专项经费进行财政扶持,专门用于对边贸进口的矿产品、农林产品、中药材等资源性商品的扶持与奖励;对跨境经济合作区内形成的上缴中央的税收,以转移支付方式全额返还给合作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对合作区的中方配套区给予政策优惠,建议争取国家在宏观指导、政策支持、项目倾斜、财政扶持、贷款融资等方面给予适当照顾等。

[参考文献]

[1] 吕珂.中国延边开放中的跨境经济合作区研究――基于空间经济学的分析[D].云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5):5.

[2] 李铁立,姜怀宇.边境区位、边境区经济合作的理论与实践――以辽宁省-朝鲜边境地区经济合作为例[J].人文地理,2004(12):1-5.

[3] 李俊江,范硕.中朝经贸关系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J].东北亚论坛,2012(2):11-18.

[4] 金光日.朝鲜经济改革所需国际环境分析[D].延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5-15.

[5] 张慧智.东北振兴过程中的对外开放:中朝合作[J].东北亚论坛,2007(5):30-35.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亚洲司.国别指南-朝鲜[Z].2012.

[7] 满海峰.新时期中朝关系定位与中朝边境地区经济合作发展[J].辽东学院学报,2011(12):124.

[8] Stephan Haggard,Jennifer Lee,Marcus Noland.Integration in the Absence of Institutions: China-North Korea Cross-border Exchange[Z].2011.

[9] 李俊江,范硕.中朝经贸关系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J].东北亚论坛,2012(2):11-18.

[10] 郑刚.朝鲜对外经济政策变化与中朝经贸合作[D]. 延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6):19.

A Case Study of the Fiscal Policies

in Sino-North Korea Cross-border Economic Cooperation Zone

Yuan Mei

(Eastern Liaoning University,Dandong 118001,China)

Abstract: Through compar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s of the economy development of PRC and DPRK,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feasibility and the obstacles of establishing the cross-border economic cooperation zone. It firstly introduced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the revitalization plans of two governments. It also summarized the priority realms and the favorable factors of the cross-border economic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Finally,integrating China's fiscal policy,the paper discussed the mode,the implementation routes and the promoting mechanism of this cooperation zone.

上一篇:地理环境保护论文范文 下一篇:地质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