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运营问题和对策

时间:2023-03-20 09:50:58

民营企业运营问题和对策

摘要:众所周知,民营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参与者,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极其特殊的地位。近年来,民营企业在增加就业岗位、拉动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愈发明显,民营企业发展的质量也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市场经济的稳定,因此,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但就现实情况来看,民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受外部环境和自身因素的双重影响,出现了融资难、创新能力不强、管理能力弱等一系列问题,影响了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民营企业;运营;融资

1引言

在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民营企业凭借比国有企业更为灵活、多样的管理运营方式,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对国民经济的格局和走势产生了重要影响。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数十万亿元的民间资本充分融入非公有制经济当中,有力地促进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促使国民经济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企业日益成为促进市场经济转型升级、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引进专业型人才,带动就业的同时,也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但更应该看到,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如融资困难、准入障碍、成本上升等一些挑战和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民营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只有破除影响民营企业发展障碍,才能确保市场经济有序运行。

2民营企业概述

2.1民营企业的含义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民营企业是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细胞,是反映市场经济健康、合理的重要风向标,在促进社会进步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一般认为民营企业是由民间资本投资创办、运行,从事盈利行为的企业,是非官方的经济组织。从广义的角度来看,除去国有和国有控股以外的所有企业都可以看作是民营企业,具体包括个体工商户、投资企业等。从狭义的角度来看,民营企业指的是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民营企业指的是私营企业。总体而言,民营企业,具备自行筹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特征,类属于民营企业。

2.2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为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凭借着独特、灵活的经营方式参与到市场经济的竞争当中,有利于激发市场的竞争意识,促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始终保持旺盛的活力。另外,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毋庸置疑,民营企业正在逐渐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当前我国民营企业所面临的发展困境

3.1社会层面

3.1.1民营企业融资难

从现实的银行对企业的贷款服务情况上来看。在银行对企业进行放贷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嫌贫爱富”的倾向,常常以“还款能力弱、诚信度低、融资风险高”等理由,用“歧视”的态度对待一些民营企业。同时,在一些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进行银行贷款的过程中,一般与优惠利率无缘,同时还要比国有企业多更多的浮动利息。另外,在对民营企业进行放贷的过程中,银行会要求企业出具更多的抵押或者担保,不仅相关的手续冗杂,并且企业为了寻找抵押物或者担保方,不得不支付额外的担保或者资产评估等不同种类的费用。总之,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在银行贷款方面,一般容易出现融资难、贷款难的困境,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民营企业的资金短缺已经成为其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由于资金短缺,或者资金的流动性弱化,导致许多民营企业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3.1.2民间投资主体信心不足,民营企业存在准入障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居民的人均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居民的银行储蓄量也不断地增加,以2021年4月为例,我国居民存款额为68.18万亿元。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居民在进行投资理财的过程中,一般会选择购买大型国有企业或者大型私营企业股票或者债券,而对于民营企业或者小型的民营企业的投资信心不足,致使民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资金风险系数增大,很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的现象。另外,在企业审批过程中,对民营企业的准入审批缺乏透明公开,审批的标准和审批的规则不同,导致民营企业准入方面存在障碍,这就造成了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企业无法真正从社会上得到融资。

3.1.3民营企业成本不断上升,制约民营企业转型升级

如前文所述,民营企业在融资方面存在限制,在与国有企业等大型企业竞争方面缺少优势,极大地阻碍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另外,民营企业的生产成本也限制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制约了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一方面,民营企业的税收优惠幅度有限、相关优惠政策难以申请,致使民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成本上升,利润减少;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的竞争日益激烈,原材料、人力成本上升,致使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成本不断增加,用于科研、转型升级的资金受到限制,最终制约了民营企业转型升级。

3.2民营企业自身

3.2.1企业管理流于形式,观念淡薄

由于我国改革开放时间相对较晚,计划经济的观念在一些企业中仍有残留。因此,一些民营企业管理工作容易出现机关主义作风,具体体现在,企业的管理工作照抄照搬政府机关的管理模式,工作思路僵化、管理流于形式,在具体工作中不关心成本投入的大小,主要精力放在了走程序、繁文缛节方面上,这就造成了民营企业的管理工作资源浪费严重但收效甚微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民营企业的生产效益,阻碍了民营企业的发展。长此以往,企业的管理部门形同虚设,传达的政策和指令毫无权威性可言,最终难以发挥企业管理的真正作用,影响企业的良性运行。

3.2.2研发投入不够,缺乏核心竞争力

当前,各个行业的竞争不断加剧,企业想要在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就权威部门的有关数据统计显示,进入21世纪,我国的民营企业在研发投入的资金呈下降趋势,民营企业的科研投入降低,短期上来看,为民营企业节约了成本,降低了资金风险,但从长期上来看,民营企业创新能力下降,与国有大企业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在市场中的优势将会逐渐降低,最终因为缺少核心竞争力而被淘汰。首先,就民营企业而言,由于创新、研发工作的开展,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这项工作的经济效益见效慢、周期长。一些企业的管理者为了节省精力和财力,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低,甚至对这项工作产生排斥心理。其次,就企业一般员工而言,由于企业的管理层对待企业创新、研发工作不够重视,导致“上行下效”的情况突出,企业员工的创新意识更加淡薄,加上企业对待研发、创新工作缺少激励机制,企业员工对待创新工作,则能躲则躲、能逃则逃。从而形成员工对待创新、研发工作产生抵触心理,民营企业创新、研发的成本和代价急剧增加的困难局面。因而,民营企业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加大对研发的投入,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

3.2.3企业管理人员少、素质不高

当前,在我国一些民营企业中,由于企业起步晚,加上大部分是由传统的手工家庭作坊发展起来的,企业的员工以家族成员为主,企业的领导层主要由家族的内部成员担任,企业员工的整体文化素质较低,管理观念和管理知识较为短缺,企业内部很少有优秀的管理型人才。另外,由于民营企业用人机制和留人机制存在一定的弊端,导致企业的管理人才长期得不到引进,或者引进后的管理创新型人才留不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管理工作的开展。

4解决民营企业面临问题的对策

4.1社会层面

4.1.1切实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题

想要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就必须打破传统的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题,改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民营企业融资思维,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为民营企业取得一席之地。要善于加快出台相关的法律制度,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学习借鉴西方国家经验,比如民营企业的资产证券化,作为民营企业融资的一个新模式,由于其独特的优势、广阔的市场需求,从而使得这一模式得到了不断地发展,融资规模也不断地壮大,相关的证券类品种也逐渐地丰富,为广大的投资者及投资机构开辟了新的投资方向,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民营企业融资,实现企业健康发展。

4.1.2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

要加快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坚持多渠道、多方面的组建原则,积极引入和鼓励社会投资,进一步完善商业担保体系。同时要加大对商业担保机构的监管力度,规范担保机构的运行和管理模式,进而确保各类担保机构都能够按照《担保法》有序运行,实现系统风险防范、规范运作、产权明确以及市场化运作的目的。同时,要进一步强化担保机构的独立性,减少地方政府对担保机构的具体业务干预;工商管理等相关部门要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担保机构的监督和管理,从而确保担保机构运行的独立性和担保的合法合理。

4.1.3完善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财税政策体系

一方面,要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扶持创新型、科技型民营企业,同时也要加大科技含量相对较低、规模相对较小的一些民营企业予以政策的鼓励和扶持,促使更多的民营企业享受到税收、财政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从而激发出民营企业转变发展模式、加大科技创新的动力和潜力;另一方面,要不断地增加财政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预算比重,并对各级政府的预算进行有效的管理,确保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财政资金落实到位,从而为民营企业的发展营造出宽松的政策环境。

4.2民营企业自身

4.2.1建立健全企业的管理制度

首先,在具体工作中要设计合理的管理工作内容、框定管理工作的范围、明确管理的工作的规定,从而保证管理工作“有法可依”。同时,在制定企业的管理制度过程中,要树立长远的发展眼光,所制定的企业管理制度不仅要适应当前的发展要求,也要满足未来民营企业的发展需求。其次,在建立健全企业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管理工作的服务性和从属性,管理制度的制定,要切实结合企业的发展需要,以服务企业发展为主要目标,切实地改掉管理工作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从根本上提升管理工作服务企业发展的作用,做好保障企业平稳发展的大后方。

4.2.2加大科研投入,增强企业竞争力

一方面,要浓厚企业的管理创新氛围,建立健全管理创新的激励机制。企业要引导和鼓励员工进行管理创新,通过物质奖励或者精神鼓励等方式,深挖企业员工的管理创新能力,要充分认识到企业管理创新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认清当前国内外企业管理创新的形式;提升强化企业管理创新的意识,进而加强对企业管理创新工作的支持和财力投入,营造重创新、重管理的氛围。另一方面,民营企业要加强与科研院所的沟通对接,建立人才培育机制,增强企业人才的委培力度,不断引进高科技型、创新型人才,全面激发企业内部的创新动力,为生产出科技含量高、竞争力度大的产品奠定基础。

4.2.3提升企业管理人员素质

首先,民营企业在加大与高等院校的对接,积极引进优秀人才的基础上,要注意企业内部人才的培养,选取企业中文化素质较高、年龄较小、理解能力较强的员工作为优秀人才培训目标,通过定期不定期的培训活动,进一步增强员工的能力,壮大企业发展人才队伍,从而为民营企业发展打下良好的人才基础。其次,在人力部门要大力提拔年轻干部,通过提拔文化素质较高、管理先进的年轻干部,激活整个民营企业部门活力,为更好地创新发展、开展业务工作增添新的动力。

5结语

民营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在促进就业、拉动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民营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由于大的经济环境及自身的原因导致了民营企业出现了不同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因而,只有综合社会层面、民营企业自身,多方面发力、多角度发力,才能促进民营企业走出困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工商管理改革》课题组.深化工商管理改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J].福建学刊,1994(2).

[2]文宏,赫郑飞.建设依法行政体制与法治政府的生成轨迹———中国管理学会2015年年会论文综述[J].中国管理,2016(2).

[3]曾秀兰.供给侧改革视域下校政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实践探索———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管理专业为例[J].高教探索,2016(9).

[4]夏书章.略论管理学的学科建设、参考借鉴和普及提高(祝贺《管理研究》创刊)[J].管理研究,1989(10).

[5]黄丽华,徐凌.“小生产、大管理”与“大生产、小管理”———中国古代与西方近代管理思想比较[J].社会科学家,1999(2).

[6]潘植华,王瓅,张翔,等.标杆管理在民营企业战略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9).

[7]邹钧.论日本管理和企业经营管理的联系与区别———兼论管理研究的指导思想和任务[J].现代日本经济,1988(2).

[8]徐月.新常态下小微企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思考———基于江苏泰州127家小微企业的调查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

作者:彭飞 单位:长江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上一篇:农业机械化工程技术对农业的作用 下一篇:汉译英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