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踝关节骨折护理的应用

时间:2022-09-15 10:18:37

临床护理路径在踝关节骨折护理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踝关节骨折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接受手术治疗的7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36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6例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踝关节骨折处肿胀程度、疼痛情况,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踝关节骨折处肿胀程度和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3.33%,低于观察组的9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7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3.89%,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踝关节骨折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能明显促进患者骨折处肿胀程度及疼痛的缓解,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临床护理路径;肿胀;疼痛

近年来,在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与进步的同时,各类交通事故和意外事故发生率持续上升,踝关节骨折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踝关节骨折通常属于较为严重的踝关节损伤,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水平,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1]。踝关节骨折患者在临床治疗中,手术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主要术式,术后患者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恢复,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的发生[2]。相关研究证明,采取规范、科学的护理模式有利于加速患者病情康复[3]。本研究探讨骨科护理临床路径在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观察对象为7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均于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19~74岁,平均年龄(40.25±4.53)岁;三踝骨折患者17例,外踝骨折患者10例,内踝骨折患者9例;骨折原因:交通事故10例,跌倒扭伤20例,坠落伤6例。观察组男性21例,女性15例;年龄20~75岁,平均(41.16±4.48)岁;三踝骨折患者18例,外踝骨折患者9例,内踝骨折患者9例;骨折原因:交通事故11例,跌倒扭伤18例,坠落伤7例。纳入标准:确诊为踝关节骨折并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同意参与本项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无交流沟通障碍者。排除标准:排除语言障碍、认知功能障碍、意识不清晰、精神病史患者。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嘱咐患者按时服药、指导功能锻炼及饮食指导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具体为:(1)成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对小组成员进行岗前培训,认真学习临床护理路径相关内容和实施流程等。(2)入院当天。入院时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热情为患者介绍医院环境设施及主治医师等,同时,将手术治疗流程及方法详细告知患者,针对过于担心手术治疗效果的患者,可以给患者分享一些治疗成功的案例,以消除患者的顾虑。充分了解患者病情,在全面分析踝关节骨折手术患者临床特点及护理要点的基础上,结合护理实践经验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规范、合理的临床护理路径表,内容包括病情观察、伤口护理、心理护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同时,护理人员要将表中的具体内容向患者详细讲解,以便让其充分了解护理内容,对治疗及护理工作给予积极配合。(3)入院第2日。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以及心理疏导工作,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性格特点以及文化水平,选择合适的方式将相关疾病知识普及给患者,将手术治疗的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同时,对于情绪低落、紧张的患者,需要多鼓励患者,通过有效沟通尽量消除患者不良情绪。(4)术前1日。辅助患者做好相关检查工作,指导患者如何在床上进行大小便以及术后康复锻炼的方法,同时,根据患者的饮食喜好,制定相应的饮食方案,叮嘱患者根据饮食方案进食。(5)手术当天。密切监测患者术中的体征指标变化,发现异常及时作出针对性的处理,配合完成各项护理操作。(6)术后1~3日。将患者患肢适当抬高,每次间隔2h为患者翻身1次,并且适当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以加快局部血运,防止压疮发生;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尽早安排患者进行适当的肌肉收缩锻炼。(7)术后4~7日。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正确的康复运动,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康复运动方案,如适当的屈伸锻炼,锻炼强度注意循序渐进,切忌操之过急,待患者进一步康复后,可慢慢下床锻炼。(8)出院指导。在患者出院时,告知患者相关药物的使用方法以及保持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的重要性,叮嘱患者出院后需要坚持进行适当的运动康复锻炼,同时,定时回院进行复查。

1.3观察指标

(1)两组护理前后踝关节骨折处肿胀程度、疼痛情况。护理4周后,对两组患者骨折处肿胀程度评估,采用4级评分制,分别为0~3分,分值越高,肿胀程度越严重;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患者疼痛情况,分值为0~10分,0分为无痛,10分表示剧痛,分数越高疼痛越明显[4]。(2)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自制骨科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3)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主要包括感染、踝关节僵硬及深静脉血栓等。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采用SPSS22.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踝关节骨折处肿胀程度、疼痛情况对比

两组护理前,踝关节骨折处肿胀程度和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踝关节骨折处肿胀程度和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3.33%,低于观察组的9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发生踝关节僵硬1例,并发症发生率2.78%;对照组发生感染1例,踝关节僵硬3例,深静脉血栓1例,并发症发生率13.89%。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025,P<0.05)。

3讨论

脚踝是整个身体的承重关键关节之一,踝关节骨折由直接或间接暴力所致,临床表现为踝部皮下青紫、瘀斑、剧烈疼痛、肿胀、踝关节活动受限等,身体运动能力严重受到损害。踝关节骨折通常需要进行手术切开复位治疗,若治疗不及时易发生创伤性踝关节炎,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5]。有研究显示,临床给予踝关节患者治疗的同时予以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加快患者的康复[6]。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科学、有序、系统、高效的护理模式,近年来,临床护理路径在临床骨科护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提高护理工作水平等方面效果显著,取得不错的效果[7]。我们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踝关节骨折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中,也取得多方面的理想效果。对踝关节骨折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入手,针对其骨折情况与手术需求,观察患者自身状况,为患者量身定制精细化的护理工作程序,制定具有科学性和时间顺序的患者照护计划,设计高效、合理、科学的护理路径。各项护理措施的实施与踝关节骨折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等情况紧密贴合,规范、系统、目标明确,因此,可以更好的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进行正确的康复锻炼,加快患者康复,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最终目的。本研究中,护理4周后,观察组踝关节骨折处肿胀程度和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3.33%,低于观察组的9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7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3.89%,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中采用骨科护理临床路径能加快骨折部位肿胀的恢复,缓解疼痛,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得到患者的认可。综上所述,将骨科护理临床路径用于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护理中,能有效促进患者骨折处肿胀程度及疼痛的缓解,促进患者临床康复效果,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推广价值。

作者:郝海燕 单位: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骨科

上一篇:曼河河道生态流量分析 下一篇:绿色理念在暖通空调节能设计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