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舞蹈教学提升学生表现力的要点

时间:2022-05-05 10:55:20

高中舞蹈教学提升学生表现力的要点

摘要:在目前的高中舞蹈教学中,通常只重视舞蹈技巧的掌握,却不能够将舞蹈本身的表现力充分地体现出来,如何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舞蹈表现力进行培养,是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基于此,本文笔者做出相关研究,从而推动高中舞蹈教学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高中舞蹈教学;表现力;提升

在新时代的发展中,人们的生活品质实现了不断地提升,当下的生活已经无法符合人们的精神追求,因此舞蹈教育就需要跟上时代的脚步。高中舞蹈教学就是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进而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实现高中舞蹈教育水平更加有效地提高,并能够促进我国舞蹈艺术取得更大的进步。

一、学生的舞台表现力及其作用

舞蹈就是利用人的身体,利用各个部位进行协调并且让肢体进行灵活展现,从而使得作品中对生活的寄托充分地体现。舞者的身体伴随着音乐节奏,再加上作者对作品的表达,将其向观众传达。人们在舞蹈欣赏的过程中,简单欢快的作品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精神追求,而是对舞蹈作品的艺术内涵以及表现形式有着更高的标准。因此舞者必须具备较高的舞台表现力,能够将舞台作为一个空间,并与舞台相融合,尽情地进行表演。不然,使得舞蹈作品缺乏感染力。当前,对于舞台表现力并没有清晰的定义。舞台对于人们而言就是一个空间,舞者通过舞台表演更大程度地抓住空间感。很多舞蹈演员的基本功都十分扎实,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舞蹈作品。可是在舞蹈表演的过程中,由于缺乏舞台表现力,无法把情感和舞蹈动作充分地结合,更不能将情感更加充分地表达。适当的舞蹈动作十分空洞,很难将舞蹈的表现力更加充分地发挥。舞蹈属于一种表演艺术,很多艺术的表现形式都不能脱离舞台。拥有舞台表现力,才可以将优美的舞蹈动作尽情呈现,把自己的情感更好地融于舞蹈中,使得舞蹈具有鲜活是生命力。如此将舞蹈的内涵充分地表达,进而让舞蹈表演达到更高的水平。

二、培养舞蹈教学舞台表演能力的必要性

舞蹈是重要的艺术结构,可是相较于音乐教学的改革,舞蹈教学水平依然较为落后,对舞蹈教学改革缺乏重视。并且,在开展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大部分教师认为只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就能够体现舞蹈表现力,因此,就把重点放在训练学生舞蹈基本功上,时常忽略舞台表现力的培养。学生很难对舞台充分适应,使得学生在舞台中不知所措,由于紧张造成表演十分空洞。所以,就需要积极转变思想,从而更加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舞台表现力。

三、高中舞蹈教学中提升学生表现力的对策分析

(一)对舞蹈作品进行深层次解读

深刻解读舞蹈作品是为了能够精准地抓住作品的情感,对作品的内在意义进行把握,进而在能够在舞蹈表演中将其艺术表现力更大程度地体现出来,从而让舞蹈的感染力得到提升[1]。基于此,高中舞蹈教师在舞蹈教学中,就需要先让学生明确舞蹈作品的内涵。比如在讲解《达坂城的姑娘》时,教师需要先让学生去了解舞蹈作品的背景,学生能够从中了解到此作品属于维吾尔族民歌。随后教师再向学生讲述维吾尔族人们的风俗和人情,还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相关视频,学生能够更加充分地感受,让学生对维吾尔族人们生活更加深入地了解,同时对舞蹈作品进行深刻的了解。此时就可以传授学生舞蹈动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容易,并具有极强的表现力。此外,如果条件允许,高中舞蹈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舞蹈作品,供学生欣赏,进而让学生的舞蹈理解能力显著提升。比如在舞蹈作品《天鹅湖》中,教师使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作品视频,再根据作品背景传授给学生舞蹈动作技巧,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欣赏舞蹈作品,从而提高学生的舞蹈审美能力,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注重培养学生舞蹈的情感及想象力

舞蹈这门艺术综合性极强,必须掌握充分的动作技巧,同时情感的表达也是极为关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鼓励学生将情感融进舞蹈中,将舞蹈中的情感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从而能够更加充分地表达舞蹈情感,并能够进一步提升舞蹈的审美水平。如在传授新疆舞的过程中,教师就需要让学生对新疆的风土人情进行了解,再对学生讲解新疆舞的动作特点,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进而让学生能够把握住新疆舞蹈的表现力。另外,舞蹈在表现的过程中不能脱离想象力,舞蹈反映了生活,所以就需要从生活中去感受且尽情地想象。如藏族舞蹈就是更多地表现放牧的姿势,倘若缺乏生活上的经验,就很难抓住舞蹈的表现力。一场精彩的舞蹈表演,需要舞者必须具备生活的沉淀以及丰富的情感,还必须掌握舞蹈内容,如此才可以更加深刻地感悟,将舞蹈的意境精彩地呈现给观众。

(三)抓住舞蹈音乐节奏

音乐作为舞蹈的灵魂,承载着舞蹈的情感表达,然而节奏更是音乐的核心。所以,高中舞蹈教师必须鼓励学生能够把握住舞蹈的节奏感。在实际舞蹈教学中,要求学生通过听音乐数节拍,让学生能够更加充分地体会音乐节奏,能够抓住节奏和动作的关联。从而让舞蹈的表现力可以充分地表达。通过音乐节奏变化能够对不同情感进行表达。在开展高中舞蹈教学时,教师先为学生播放舞蹈音乐,并让学生进行讨论以及交流内心感受,再对音乐情绪进行总结,如何通过舞蹈动作表现情绪。教师为学生提出启发性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再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相关舞蹈视频,学生通过对各种情绪进行感受,可以更加投入地沉浸在舞蹈的学习中[2]。如此,学生能够感受到多种情绪,从而利于增强舞蹈的表现力。比如教师在讲授舞蹈作品《青花瓷》的过程中,就可以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音乐理论知识,以及把握音乐的特点和节奏,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舞蹈作品。比如音乐前半部分的节奏是慢板,能够让人感到柔和,在对段舞蹈进行表演的过程中,就需要让身姿舒展开来,并放慢动作,体现轻盈的身姿。在后半部分的舞蹈中,动作逐渐变强,让作品的中的情感更大程度地展现出来,在该舞蹈的表演的过程中,身姿轻盈而舒展,舞蹈动作刚柔融合。在音乐末端就回归到慢板,力度不断地降低,在这支舞蹈表演中,将其中的情感充分地表现出来,给予人们丰富的体验。由此可以看到,音乐节奏在舞蹈中是至关重要的,其能够让舞蹈动作更加精准,从而能够充分地体现出舞蹈的表现力。

(四)对现实生活用心感受

舞蹈属于一门优雅的艺术,舞蹈的动作源于实际生活,更是人们情感的表达,能够将生活中的美充分地体现,不只是舞蹈的动作,舞蹈作品中的人物、题材等都与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若想将舞蹈中的内涵充分地表达,舞蹈表演者就需要拥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对生活感知的能力。高中生的年龄偏低,并缺乏生活阅历,因此,很难对生活有着深刻的感悟,如果想要将舞蹈中的情感更大程度地体现,是十分困难的,因此,高中生在舞蹈表演的过程中必须抓住作品的情感主线。在开展高中舞蹈教学时,第一,教师必须根据实际生活为学生不同的舞蹈任务,比如《欢聚》《凳上领奖台》等,关于这些舞蹈命题都反映着学生的日常生活。教师鼓励学生结合命题在实际生活中搜集创作素材,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感悟和观察生活。比如,大型的比赛现场等等,通过对人们的生活进行认真的观察,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水平,并能够进一步完善学生的成长阅历,进而让舞蹈的表现力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第二,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文学作品等进行大量的阅读,从而让学生具备更高的文学素质,能够让学生更加充分地感受舞蹈作品,以及通过文学作品带来创作的灵感,让学生对舞蹈的表现力进一步提升。例如舞蹈作品《忠义千秋》来源于我国名著《三国演义》,其中表达了人物的忠义精神,教师通过带领学生对名著进行阅读,能够对人物进行深入的了解,并从中搜集到重要信息,从而将舞蹈作品的中的内涵充分地表现出来。再如,在学习舞蹈作品《济公》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观看有关电视剧,并能够从中感受到人物的特点,从而能够将舞蹈作品更好地演绎出来。

(五)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训练

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身体素质是十分关键的。倘若学生不具备充分的肌肉素质,就很难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将性感、优美的肢体动作表现出来,所以,加强身体素质的训练显得尤为关键。另外,学生身体的柔韧度对于舞蹈表演而言也极为重要。柔韧性也就是人体各部分关节的幅度,以及肌肉的弹性和伸展性。柔韧性在舞蹈艺术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高中学生由于很大部分都没有经过舞蹈的专项训练,不管是身体素质还是柔韧度都十分不足,因此在舞蹈造型上就会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舞蹈动作得不到充分的舒展就很难将舞蹈的表现力充分地发挥出来。因此学生必须在平时多进行严格的训练,才能够再获得一定程度的提升。大家都明白心理素质对舞蹈的表现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舞蹈是舞者通过舞台向观众传达的关于舞蹈的艺术,所以,强大的心理素质能够让舞蹈的魅力充分地体现出来。在高中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具备十分强大的心理素质。教师要在日常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舞蹈技巧,能够让学生的身体形成条件反射,并能够让学生更加灵活地表现出来,如此一来,就能够让学生的紧张程度得到大大的缓解,并能够让学生对环境快速的适应,学生通过表演培养了极强应变能力,同时对学生的表现力进行了更加有效的训练,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让学生将各种动作都能够充分地表现出来,从而使学生的自信心能够进一步增强。

(六)对学生的创造力进行培养

舞蹈表演不但属于艺术表演,更属于一种创造性活动,所以,对学生进行创作力的培养又是舞蹈教学中的主要任务。学生具备良好的创造力就能够更好地体现舞蹈的表现力,更能够让学生的舞蹈技巧得到更好的提高。艺术都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舞蹈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想对学生的创造能力进行培养,就必须联系于日常生活,让学生不断地从生活中获得灵感,从而将舞蹈的魅力更大程度地呈现出来。比如在高中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展开多种多样的舞蹈表演,引导学生将自己搜集到的素材能够充分地利用起来,并大胆运用到舞蹈的表演中,让学生能够创造出独具特色的舞蹈,进而让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得到更好的发挥。所以,学生在进行舞蹈表演时,就需要对学生的创造力进行更加充分的培养,并对学生进行鼓励,让学生能够进行各种尝试,从而让舞蹈表演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并能够增强学生的舞蹈表现力,提升学生的舞蹈水平。

(七)改变教学理念,加强学生对舞台表现力的认识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其中,教学的作用是十分重大的。在当前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加强训练学生的基本功。此种教育观念也是对的,可是并不充分。扎实的基本功是十分必要的,更需要学生将其更好地在舞台中表现出来。教学思想的不完善让舞蹈教学的价值不能有效地体现,对舞台表现力不给予重视。在舞蹈课程学习中,只是单一地对一些动作进行模仿,并不注重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表演意识。因此,若想提升学生的舞台表现力,就需要积极地改变教学理念,打破仅将基本功作为验证舞蹈教学效果的标准,加强培养学生的舞台表现力,将此理念更好地在舞蹈教学中体现。

(八)加强基本功训练,提高学生舞台表演的自信

提高学生舞台表演能力,扎实的舞蹈基本功是前提条件,如此学生的舞台表现力才能够更充分地体现。所以,在高校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具备充分的教学方案,可以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舞蹈技能,不能只追求进度,如此才能够对学生的基本功进行更好的培养,使得学生更加深刻地对基本功进行训练。与此同时,在舞蹈表演中,评价学生舞台表现力,主要是结合舞者的动作协调性,因此在培养学生舞蹈表现力的过程中,就需要以最基本的动作为出发点,学生拥有牢固的基本功,就能够尽情地进行舞蹈表演,进而将舞台表现力更加充分地体现,并将舞蹈艺术更好地呈现。

(九)强化学生的舞台习惯意识

学生初级学习阶段,教师必须鼓励学生建立舞台习惯意识,这在表演意识的培养中十分关键。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对此种理念不断地加强。舞蹈等同于表演艺术,课堂就相当于舞台,不管是对学生进行基本功训练,还是传授给学生较为复杂的舞蹈动作,只要属于舞蹈动作,就等同于表演。舞者的举止投足以及面目表情都需要根据舞台的表演标准去完成,不能够对自己有丝毫的放松。与此同时,学生必须意识到舞蹈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技能,学生必须具备吃苦和拼搏的精神,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学生在不断地训练中树立习惯性表演意识,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为以后发展打下稳固的根基。

(十)对学生感悟力进行培养

在开展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能力,感受其中蕴含的意境,再把自己的感受融进表演中。在对作品进行排练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将充分的资料对学生进行讲述,包含创作背景、中心思想等。接下来,教师利用生动的讲述让学生进行联想,体会作品中的意境,在作品中充分地感受,体会作品中的角色,感受人物的特点。在讲解的过程中,必须结合剧情呈现出各样的造型,使得学生能够更加充分地对作品进行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表演热情。比如,在舞蹈《荞麦花开》中就讲述了关于彝族少女的成长,教师先让学生讲述成长中不同时期的特点,再配上音乐进行讲解,从而提升学生的感悟力。

四、结束语

舞蹈属于一门优美的形体艺术。在进行舞蹈表演的过程中,表演者必须对自身的动作进行不断的完善,将舞蹈的表现力更好地体现出来,能够让观者充分地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从而让舞蹈艺术更具感染力。为让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增强,高中舞蹈教师就需要进行不断的研究,让学生能够对生活感悟,并促使学生勇敢地尝试,进而让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充分地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王浩,卢佳蒙.浅析高中舞蹈教学如何提升学生的表现力[J].明日,2019(35):44.

[2]林小钦.中学舞蹈教学中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培养分析[J].文学少年,2019(17):1.

作者:王海燕 单位: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第三中学

上一篇:隔代抚养在祖辈产生的困扰 下一篇:工程地质测绘在现代测绘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