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式教学下机电类专业教学改革

时间:2022-07-29 11:52:34

任务式教学下机电类专业教学改革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提升,企业对于高素质、技能化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高,尤其是机电类专业人才,在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期间,机电类专业人才已经成为制造行业转型和升级的重要技术支柱。所以,应该立足于社会需求,将培养符合企业用人标准的高素质人才作为教学根本任务。基于此,本文从任务式教学的角度,探究机电类专业教学改革方法。

关键词:任务式教学;机电类专业;教学改革;改革方法

1“任务式教学”的基本内涵

任务式教学法,又被称为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在日常授课过程中,老师通过具体任务,学生以这一任务为中心,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分析和实践活动。学生在“问题动机”的驱使下,主动应用学习素材和资源,通过“自主实践+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协作学习。从本质上讲,任务式教学法是情景教学法的另一个分支,在构建主义教学理论上创设教学场景,营造实践氛围,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学习,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欲望,提升其满足感和获得感。从学生层面来讲,任务式教学法从浅显的教学案例入手,通过前期的理论授课,采用由浅入深的方式,将理论学习和操作软件相融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学生的自我满足感大大提升,从而让学生进入了“学习—实践—完成任务—新任务—新获得感”的良性循环,通过螺旋上升的操作实践,实现了理论授课与实践操作的“完美衔接”,避免出现知识盲区,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困境。从教师层面来讲,任务式教学法转变了之前传统的授课观念,不再以教授理论知识为教学根本,而是从多角度、多维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可以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和交流能力,尤其对于内向的学生来讲,在提高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增强了自信心。其次,任务式教学模式还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在教师任务之后,学生根据自己理解,规划实践方案,老师不直接参与到学生实践活动中,只是在必要时提供相应的指导,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了个性和自由,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授课效率。

2新时期机电类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新时期机电类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主要从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顺应科技进步的要求和职业教育内部因素的变化要求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2.1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升,科技竞争和人才竞争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主要竞争方式,尤其是高精尖技术不断渗入我国制造行业,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不小的挑战,要想在市场经济中占据有利地位,制造企业就必须进行改革,机电技术作为制造行业的“中心产业”,就是改革的重中之重。当前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对于机电人才的需求就越是旺盛,经研究调查表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北上广地区对于机电人才的需求量是巨大的,至今仍然存在“供不应求”的现象,尤其对于数控编程、机器人、机床操作类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多。由此可见,机电类高精尖技术人才已经成为企业经营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中职院校只有进行机电类专业教学改革,调整传统教学结构和模式,将社会和企业所需要的技能素质作为教学重点,才能适应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前景,从而为广大毕业生提供更加宽泛的就业渠道。

2.2顺应科技进步的要求

科学技术不断提升,现代化工业进程不断加快,科学技术正在经历“螺旋式”的发展上升期,传统制造业也是这样,在传感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气动技术、PLC技术、液压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技术之间的相互融合与渗透,为机电操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电专业和机电基本业务也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电子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不断渗入机械控制中,企业越来越注重机械智能化和柔性化,也越来越看重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的融合发展。因此,作为社会和企业的“人才储备库”,中职学校只有改变传统授课模式和观念,与社会接轨,才能知道社会所需,只有顺应时代科技进步与发展,才能满足企业多方位的人才需求。因此,学校要将“任务式教学”融入日常教学中,在授课中将自动化技术、智能电子化技术、数控机床技术、光电技术、高技能维修与检测技术教授给学生,从而提高学校的学生就业率。

2.3职业教育内部因素的变化要求

当前我国机电专业教学活动中出现一系列问题。首先,很多老师授课模式僵化,尤其是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资深教师,多年来授课模式一成不变,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几乎所有的教学活动都以“做题”为主,学生解题速度快,正确率高就是“教学效果好”,而忽视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机电专业归根结底是一门应用类学科,“照本宣科”的授课模式不能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联系起来,最终导致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的综合能力不能得到提高。其次,很多老师在机电类专业技术教学中,教学效果并不好,很多老师能够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但是教学的内容始终没有改变,片面地遵从教学大纲要求,根据成绩高低来判定学生能力的强弱,这种单一化的评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创新创造力,最终只能培养出“眼高手低”“纸上谈兵”的学生,即使是毕业之后也不能适应企业和社会的用人需求,最终只能被淘汰。因此,院校内部应该及时进行教育改革,与时俱进,将新时期的授课模式引入到日常教学中。

3基于任务式教学角度下的机电类专业教学改革

在市场经济变化、科技进步和职业教育内部因素的“三重影响”下,我国中职学校教学机电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必须摒弃传统教学方法,采用任务式教学法,利用分配任务的方式,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3.1设计教学任务

任务式教学的改革方法首先要确定教学思路,以培养企业和社会真正所需的人才为根本教学目标,立足“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优化教学结构,完善教学设计。其中,以研究技术、生产过程为课堂主线,根据职业岗位的社会需求,科学选择逻辑主线,从而让机电课程体系更加程序化、系统化、科学化、专业化。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其一,根据前期市场调研分析,确定职业岗位目标群体。其二,将学生按照岗位需求,明确各个岗位的基本工作任务,并保证在前期提升学生的基本专业能力,比如专项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职业素质。其三,严格划分课程类别,根据课程任务的逻辑主线,选择项目载体,一定要确保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实际专业匹配度。其四,合理配备教学资源。

3.2细化课程结构

在明确教学总体任务之后,教师应该将课程体系按照不同的职业岗位进行细化和分类。其中机电类专业的教学中,应该将专业能力、知识拓展能力、文化素养、综合素养作为课程的总体结构。由此可见,将总体教学任务进行细化和分解是任务式教学的重中之重。将总体教学任务具体化,把整体任务分解成零散的小任务,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到每一个实验步骤,让学生掌握教学进程;另一方面,细化教学任务之后,当每一个小任务实现时,可以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和满足感。尤其在机电类教学中,作为一门应用类学科,老师为了让学生加深记忆,可以多设计几个教学层次,立足与学生的趣味点,融入机电类基础专业知识,在课程授予过程中,老师通过有效引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比如在《二极管》讲解中,老师可以将二极管的讲解分解成二极管的特性、结构、分类、伏案特性四个模块,利用多样化的教学工具,通过实物、教具、模型等工具刺激学生的感官,老师一边讲解理论知识,一边为学生做演示,让学生产生更加直观的教学印象,细化教学任务,提高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从而促进其自主学习,提高其自主解决的能力。

3.3划分学习小组

在细化课程结构之后,教师应该根据具体岗位,划分学习小组,通过合作的形式进行具体实践操作,明确每一个小组的工作任务,这一环节是任务式教学的核心环节,也是最重要的阶段。其中一定要注意的是,老师在分组教学中,一定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使每组学生的理论水平基本相同,不能产生过大的差距,如果组内差距过大,不但会造成学生的心理压力,还会在成绩优异的学生面前产生自卑感,这样一来,任务式教学的目的就无法实现了。其次,教师在选择课题任务时,一定要选择理论与实践契合度高,难度适中的任务,如果难度太大,不仅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还会产生心理压力,让学生觉得实践课程很难,如果难度太小,容易给学生造成自己很厉害的假象,从而产生自负心理。本文以《振荡电路》为例,在这一教学实践中,老师先根据具体教学任务,在完好的电路中设置一些故障,并配置各种电路维修和应用零件,然后对学生进行分组,小组内部自行观察集成电路和示波器中的波形,通过分析与研究,找到电路故障,并深入研究电力故障的根本原因,然后小组之间合作讨论,找到维修办法,之后进入实际动手操作环节,来验证之前的猜想,通过设置教学情景,化抽象为具体的方式,真正实现“教”“学”“练”一体化。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还能够通过任务式教学模式,减小院校教学与企业实际用工需求之间的差距。最后,老师还能根据学生的具体完成情况,对教学课程进行适当调整,通过增减内容,提供给学生更加有针对性的教学服务。在授课结束后,教师对整个班级的教学效果进行测评,进过实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而且教学的满意度和课堂的参与度明显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沟通合作能力、学习目标的明确性、学习兴趣、实践能力的参与度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教学反馈良好。因此,在今后应该将任务教学法融入日常教学中。

3.4完善教学评价

在传统的授课模式中,教师的教学评价方式单一,仅仅通过考试成绩和课堂作业不能科学地评判出学生的综合技能和专业素养,因此,在任务式教学模式下,老师的教学评价体系也应该适当的调整。比如在机电类任务式教学授课之后,老师不应该纠结于任务的完成度的高低,应该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小组合作的态度,学习技能的提升,和具体解决问题的能力纳入考核体系中,科学分配任务占比,并且根据每位学生的具体表现,利用小组内部投票和各小组之间投票的方式选取出本节课的“学习之星”,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

4总结

综上所述,机电类专业人才已经成为制造行业转型和升级的重要技术支柱,在现代制造业的需求量越来越广泛。面临当前我国机电专业教学模式落后,教学法方法老套,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等问题,老师应该及时更新授课观念,利用任务式教学法,设计教学任务,细化课程结构,划分学习小组,完善教学评价。通过课程实践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创新能力、操作能力和体验能力,创新课程体系建设,为企业和社会培养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毛见君.基于任务式教学角度下的机电类专业教学改革分析[J].湖北农机化,2019,(5):30.

[2]郭彩梅.基于任务式教学理念下的机电类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区域治理,2018,(19):274,276.

作者:单洪东 单位:莒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上一篇:大数据下税务会计面临挑战与对策 下一篇:化工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与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