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时间:2022-07-13 10:05:28

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摘要:本文基于1+X证书制度的背景,对当下的物流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深度思考,并结合1+X制度的发展模式以及培养优势,对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进行分析,其重点是发展适合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内容,深化1+X制度改革,推动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让教育更加注重实践,以就业为导向为物流行业培养适用人才,最终实现校园与企业的双赢。

关键词:1+X证书制度;人才培养;改革

全球经济在目前处于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时期,在信息时代,我国物流业随之迎来了新的发展以及战略机遇。中职类院校作为培养物流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应该迎合党的精神,立足于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提高现有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能力,以就业为导向,满足现有社会发展需求,解决学生就业等问题。

一、1+x证书培养制度的内涵

1+x证书制度模式是基于国家的职业教育情况提出的,其中是为了满足中职类院校物流专业培养目标多元化,综合素质大幅提升,从单一技能操作发展为一专多能,进一步解决国家现有的结构性就业问题。目前该制度在一些应用型的院校进行试点,在一些中职类院校开始普及。其中1代表学历证书,x代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制度是在学生完成基础学业课程上,再进一步获取相关专业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就业提升自身综合水平。其中该制度为毕业生提供了自我发展的平台,也为相关就业企业提供了多元化的参考凭证。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更是能够代表就业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以及综合能力[1]。

二、1+X证书制度在物流专业人才培养中推行的优势

(一)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1+X证书是以学历结合专业技能水平为结合,将专业技能融入到学校人才培养中,有利于提高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更能够满足现今社会发展,适应产业的转型速率。解决现有教学培养人才的单一化途径,让单一化发展转变为多元化发展,为飞速发展的物流业提供优秀的高素质人才[2]。

(二)推动课程优化升级

在物流业发展的今天,中职类院校需要适应物流企业相关的需求,因此在课程设置上需要添加相关适合就业的实践操作。对于人才培养而言,1+X制度能够很好地推动课程的优化升级,在打造相关专业课程时将理论知识进行具体的讲解,并且对物流专业的相关基础操作配有详细的说明。具体体现在物流专业的业务操作的注意事项、物流行业标准、结合具体的操作实例,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做好相应的课程设置。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打破课堂与就业的界限,形成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统一,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理论与实践课程共同进行,此举能够解决传统职业教学的一些弊端,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就业。在课程开展时,学生能够第一时间掌握其专业的相关动态以及行业标准,以此为目标,提升自身的岗位技能[3]。

(三)推动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

校企合作是现如今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一环,对于高度发展的物流业而言,其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作为行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国家教育部同中职类院校在实践方面加入了教育资金的投入一些物流企业在1+X制度的推行下,积极响应与中职类院校的深度合作。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了解物流企业的工作流程,其细节深入到物流订单、物流配送、客户服务等方面。这一认知弥补了理论知识的单一性,更灵活地加强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不仅如此学校可以开设企业家讲座,激励出学生的实践热情。在1+X制度实行的课证融合背景下,以企业发展方向为实践问题引导学生对以后的就业方向进行多方位思考,做到人才培养的双赢局面[4]。

三、1+X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物流行业也逐渐发展起来,为了满足我国物流行业的人才需求,职业院校通过培养大批专业人才,从而满足物流市场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本文主要根据1+X证书制度对物流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具体分析如下:

(一)人才培养方案缺乏调研,不与时俱进

职业院校在对物流专业学生进行培养教学过程中,老版教学资料和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学生的教学需求,教学资料过于老旧,教学方式过于枯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学内容与物流市场情况不符,所学内容过于老旧,无法符合当下物流企业发展情况,从而导致学生就业后无法适应物流企业工作方式,甚至难以就业。同样,企业难以招聘到合适、满意的人才。

(二)实践教学环节较薄弱

物流专业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将结合。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实践经验值要高于理论知识的学习。由于职业院校物流实践实施设备专业器械稀缺,没有专业的师资基础,没有指定的实践教学场地,因此物流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能简化相关实践课程,无法保证学生的实践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从而导致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弱,在物流企业实习过程中,无法充分体现学生物流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操作能力。

(三)缺乏有效教学评价机制

职业院校在对物流专业学生进行培训时,需要在实际实践教学过程中评价学生的表现情况,并且需要制定针对性的评价机制方案。另外,由于职业院校在目前没有具备完整的物流教学课程管理方案以及物流教学管理体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会迷失学习的方向感以及目标感,从而导致学生无法提高自身的实践操作技能以及操作能力。

四、1+X制度下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措施

(一)打破物流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界限

职业院校为我国物流企业培养一批优秀的物流专业人才,首先,物流专业人才需要获得职业学院学历证书,并且在职业院校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以下几方面知识点:(1)需要掌握物流业务基本操作流程的相关理论知识;(2)在物流业务流程操作过程中,需要了解掌握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3)要求学生对人员设备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合理的人员设备作业;(4)要求学生在物流业务操作过程中,及时对突况进行分析研究,并且及时制定解决方案和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物流专业人才需要具备反应能力以及综合职业能力。职业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将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相结合,从而有效的提高物流专业学生学习效率,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融合,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另外,职业院校还可以定期开展岗位实习,职业院校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安排学生去企业进行实习学习,从而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物流企业的发展情况以及物流业务操作流程,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职业院校大力培养复合技能型物流人才

近些年来,随着物流行业快速发展,职业院校大力培养物流专业人才,物流专业人才将是物流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部分。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AR智能技术已经逐渐应用在物流行业中,物流专业人才不仅要了解物流企业中高层管理制度,还需要了解物流企业所涉及到的货物种类、相关设施设备等。因此,职业院校不仅仅需要培养物流专业人才,还需要培养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物流专业人才不仅仅具备物流业务操作相关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相关其他方面的知识理论和技术技能。例如:职业院校需要培养学生的英语水平,提高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以及需要培养AI、AR等相关智能信息技术,从而有助于物流企业工作过程中了解人工智能的工作范畴以及工作效率。

(三)积极开展校企合作

职业院校为了培养出专业型人才,投入大量的资金构建一套完善的物流实践教学操作系统,并且通过采取校企合作方式,让学生到物流企业进行实习、学习,并且在物流订单处理、订单配送、客户售后服务等过程中熟悉物流企业相关的业务流程,从而使学生积攒实践经验,提高操作能力。在物流企业实习过程中,对学习到的物流理论知识进行巩固学习。职业院校还可以通过邀请成功的物流企业家来学校进行演讲,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职业院校还可以通过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创新,新设企业教学交流课程,企业安排专人来学习进行讲解,并且对物流企业目前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实现职业院校培养物流专业人才的目标。

(四)加强教师实践培训

目前,我国职业院校物流教学方式主要还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因此,职业院校需要对教师定期进行教学培训,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教师与企业管理人员联系过程中了解到物流企业发展情况以及企业未来发展方向,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熟悉物流企业相关业务流程等工作,并且加强培训学生实践教学内容。教师在与企业管理人员交流学习中,将培训内容规范做记录,并将培训内容编制成物流实践教材,从而有助于提高物流专业学生的实践课程学习,提高学生整体教学质量。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教师积极配合物流企业开展合作项目,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项目完成情况以及项目进展情况。学生在教师的配合下不断优化改进项目计划方案,从而提高学生物流业务流程工作效率,教师还可以采用考核的方式,对学生的项目完成情况总结。

五、结论

近些年来,随着物流行业快速发展,物流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是不断提高,职业院校逐渐完善物流专业人才的教学环境以及教学方式。本文主要在1+X证书下对物流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对性的改进措施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利用校企合作方式,不断提高物流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专业知识技能。职业院校通过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优化物流专业实践的设施设备,为物流企业、社会培养出高质量、高素质的物流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罗炫梅.智慧物流时代,中职物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以鹤山市职业技术学校为例[J].广东教育,2020(01):62-63.

[2]尚书山.“1+X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教育,2020(07):28-30.

[3]邓小乐.新疆中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1(05):15.

[4]戴英姿,吴凯.基于物流管理“1+X”与“教,学,赛”创新融合理念《配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20(12):0271-0271.

[5]许超.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分析[J].老字号品牌营销,2019(09):67-68.

作者:贺卓行

上一篇: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运用 下一篇:高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