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深度学习的着力点探析

时间:2022-10-30 07:58:32

高中物理深度学习的着力点探析

新课程改革和现行的物理高考的大背景下,如何提升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就该话题谈几点笔者的看法,望能有助于教学实践.

1准确理解课程标准、教材

有效的教学首先对“要教什么?”这个问题必须心中有数,因此首先必须准确地理解课程标准和教材.

教材是学生进行物理知识学习最为主要的教学资源,是物理知识和思想方法的载体.我们在教学时必须认真分析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细致地分析要教哪些内容,要教到什么程度.那么如何准确理解教材呢?

(1)从宏观上分析,领悟课程专家为什么要编写教材中的内容,教材有着怎样的知识体系结构.

(2)从微观上对高中物理各册教材中的每个章节内容进行推敲,从课程标准出发把握各个知识内容的教学要求.

宏观和微观上理解教材的过程是教师与教材文本互动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要达到“深入浅出”的目的:“深入”即真正地感悟和理解教材的特点和内容;“浅出”则是能够将文本语言转化为教学语言在课堂上将自己的理解准确地表达出来,引导学生顺着自己的思路能够实现对物理知识内容创造性的理解.

例如,《力的合成》这节课,对照课程标准对教材进行宏观、微观的分析.本节内容涉及到“合力”、“分力”、“共点力”三个物理概念,涉及到“等效法”求合力的物理思想和“平行四边形定则”这一矢量合成法则(数学方法),从教材上看,“共点力”这个概念明显靠后,这样的编排不利于学生探究思路的畅通,因为,力的合成法则,只有知道了共点力,才能进一步合成,通过这一分析,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角度出发,笔者对教材中的知识点出现顺序进行了必要的调整,教学按照“合力、分力共点力平行四边形定则”知识线路的顺序铺开,在知识的呈现上再渗透物理思想方法(如图1所示).

2注重情境创设的生活化、趣味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想象如果学生不喜欢物理课,对物理学习有抵触情绪,是不可能学好物理知识的.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呢?笔者认为在分析了教材后,我们应

该对学生的具体学情进行分析,尽可能地从学生的生活出发, 设置包含物理思想却不失趣味性的物理情景,激活学生的思维.

例如,笔者在和学生一起学习人教版教材必修1《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时,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设置了一个“抓电影票”的情境.

(1)拿出一张周日下午2点场的真实电影票,邀请学生上来试一试,谁的反应快能抓住,就归谁.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有同学上来尝试,同时下面学生的好奇心也被激发,接着笔者将电影票卷成柱状体,释放前要该学生准备,同时提醒下面的学生注意观察现象:“电影票下落太快,学生抓不住!”

与此同时提出问题:“刚才电影票是怎样运动的呢?”目的在于引出学生熟悉的“落体运动”.

(2)借助于视频向学生播放生活中常见物体下落的实景,有:石头下落、水滴下落、树叶飘落等等.提出问题:“这些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大家都很熟悉!从上面几个生活情境出发,想一下,由下列实验情景能看到什么现象呢?”

相同的两张纸片,一张纸片,一张揉成纸团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哪个先着地?

目的: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容易让学生有一种错误的前概念,那就是“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要下落得快”,借助于自己猜测“相同的两张纸片,一张纸片,一张揉成纸团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的实验现象,而且自己容易由实验检验,自主消除物理学习前的相异构想,生成好奇心,生成强烈的想知道为什么的欲望.此时稍加点拨学生的思维就转向了受力分析中来了.对纸团受力分析如图2所示,相比而言受到的空气阻力要比纸片要小,所以先着地.

(3)拿出没有空气的真空管,里面有质量、形状和大小均不同的金属块和羽毛,提出问题,如果将管子倒置,这些物体下落到管子另一端会看到什么现象呢?

学生在图2的基础上,画出没有空气阻力的受力图如图3所示.

[TP10GW18.TIF,BP#]

从理论上分析,如果没有空气阻力,只受重力,下落相同的高度,时间相同.

接着笔者进行实验演示,得到与推测相同的现象,趁机引进“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通过这一系列过程,学生的认知从“落体运动”到“自由落体运动”完成自然的过渡,深刻地领会到该运动的两大特点:“只受重力作用、从静止开始下落”,接下来自然生成了探究其运动学规律的需要.

3注重与学生情感的沟通

真正的学习从来就不只是纯粹的知识增长,教学过程是一种生命交往过程.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师生的课堂作用如图4所示,要完美地达成三维教学目标,除了要细致地分析教材,给学生呈现出生活化、有趣的情境外,每一个环节教师都应该给学生指导和帮助,这不仅仅是物理知识、科学方法的交流,更重要的是情感的交流.情感教育的意义正是倡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去建构新的知识结构,通过学生主体的课堂体验和主动学习,让学生的健康人格在个性愉悦中得以和谐发展.

上一篇:现代农业技术培训与咨询效果有效性分析 下一篇:高中物理力学重要实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