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价格暴涨背后的国民经济失衡

时间:2022-10-30 05:50:58

农产品价格暴涨背后的国民经济失衡

一般来说,农产品价格形成是市场化的,但是在我们国家,这样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猪肉市场的供给方是农民,他们采取的是分散的个人经营方式,每人养十几头猪,形不成气候;而市场的购买方是大企业。在这个价格形成机制中,这些分散的小农户是无力和大企业竞争的,他们之间讨价还价能力和力量对比是不对等的,农民在产品价格决定方面没有很大的影响力。

农业部的信息显示,去年秋冬以来,除部分地区蒜薹、香蕉等农产品收购价格下跌外,大部分农产品价格上涨。6月份猪肉批发价同比上涨74.6%,鸡蛋批发价同比上涨44.8%,花生油批发价同比上涨44.5%,部分农产品价格暴涨。而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最新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农民收入人均达2111元,同比实际增长13.3%。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这两组数字给人以巨大的反差,为何猪肉批发价都上涨74.6%,而农民收入仅增长了13.3%?

显然,农民收入和农产品价格上涨比例不协调。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这与农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没有建立起来,以及长期以来对农业的压抑性政策有关。

中间环节抽走利润

中国联合商报:农产品价格上涨了很多,但事实是农民收入远远低于农产品价格的上涨,这个是为什么呢?

李国祥:农产品价格上涨,其实仅仅猪肉价格就上涨了60%,由此带来的人均收入增加了8.8%。实际上,生猪价格上涨给农民带来的实际效益并不多,只是消费者感觉压力大了。

最近猪肉价格上涨,但是由于前几年养猪经济效益差,农民的销售量并没有提高。2006年,农民人均生猪销售量是15公斤,今年上半年人均生猪销售量减为12公斤。生猪销售量下降是因为生猪出栏率没有提高,没有一定的数量,农民自然就没有钱赚。

要说明的是,其实农产品价格不总是这样上涨,农产品价格其实处于波动中。在猪肉价格不断走高的情况下,部分其它农产品的价格却在走低,比如南方的香蕉只卖3分钱。农产品的价格是有涨有跌的,并没有消费者感觉上涨那么快。

中国联合商报:按照常理,农民的收入应该是成相应比例的增长才对。

李国祥:农产品价格提高了,农业方面的利润提高了。但可惜的是,这些利润都被各种环节消化掉了,没有落到农民手中。比如畜业运输抽走部分,国家收费拿走部分,原料价格提高导致生产猪肉的成本上升等等因素,这些环节抽走了农产品价上涨的大多数利润,因此农民收入增长并不明显。

中国联合商报: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情况的出现?

李国祥:这是价格形成机制出现的问题。一般来说,农产品价格形成是市场化的,但是在我们国家,这样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猪肉市场的供给方是农民,他们采取的是分散的个人经营方式,每人养十几头猪,形不成气候;而市场的购买方是大企业。在这个价格形成机制中,这些分散的小农户是无力和大企业竞争的,他们之间讨价还价能力和力量对比是不对等的,农民在产品价格决定方面没有大的影响力。

现在,生猪供给出了很大问题。2006年5月养殖生猪是要亏损的,现在生猪价格上涨,价格形成机制没有发挥作用。因此,政府对生猪生产进行了补贴,政府的这种补贴是必要的。但是仅仅有补贴不够的,农产品的价格最终还是要靠市场形成。在西方国家,农民可以联合起来和大企业讨价还价,但是我们的这种作用发挥的很有限,目前这种农业生产体制和制度是无法有效发挥市场的作用。

中国联合商报:农产品的价格上涨对餐饮企业的集体涨价是否有影响?

李国祥:农产品价格比较高的,市场有供需缺口。商人们利用缺口抬高这个价格,商人囤积,市场价格就会虚高,出现不合理的增长,而政府价格监控不到位。

城乡差距仍在扩大

中国联合商报:我们看到了国家统计局的数字,农民收入有所提高,您觉得这个提高幅度比以前是大了还是小了?

李国祥:上半年,国家统计局统计数字表明,农民增长的还是比较大的。上半年第一产业农业增长中,农民的工资增长和农业收入增长较快。长期以来,农民收入主要是靠农民外出打工的工资增长,这个部分增长比较快,而农民依靠农业收入增长是比较慢的。今年这种情况有所转变,农产品价格涨幅对于农民收入提高作用明显。

相对于工资性收入,农业产出方面贡献率低,现在农业产出的贡献率达到了50%,增长速度为13.5%,这个增长速度是近年比较少见的。从近几年看,农民收入一直在加速,但没有今年这么明显,农民年同比收入增幅1.4%,这个增长的速度在加快。

中国联合商报:我们发现,尽管农民收入在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依然在不断扩大。

李国祥:农民收入自身比较快,但是横向比还是没有城镇那么快。长期以来,农民收入增长一直慢于城镇职工,随之而来的是城乡差距还在不断加大。农村增长了13.5%,而城镇是14.8%,这个差距在不断缩小。按照世界各国的规律,城乡差别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减少,可是我们这个差距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还在加大,这个城乡差距减少的拐点还没有到来。

中国联合商报:刚才您讲到农产品价格处于不断波动中,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波动呢?

李国祥:这个主要原因是国家在1998年国家农业产品价格全面过剩,于是农产品价格下降。1999年农业实行价格调整,国家采取退耕还林等办法进行结构调整,导致农业产业地位大大削弱,农村生产能力下降,农业的产量被调到低点。于是2004年,国家恢复了自由市场。市场的特点是根据经济率自发的调节,而人为干预少,但是自发市场也有副作用,容易导致价格的大幅度波动。美国上世纪30年代曾经有过价格大幅度波动,于是,市场呼唤政府适当干预。现在,我们也在呼唤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但我们的问题是政府对市场的干预经验不足。

食品价格下半年仍会攀高

中国联合商报:食品价格高上涨不单是猪肉等价格导致的,很多是中国宏观经济的问题。

李国祥: 这与人民币升值有关系。还有,城里人工资大幅度上涨,对农产品价格上涨有承受能力,这种上涨有合理成分。

中国联合商报:如何看待农产品价格上涨对于国民的影响?

李国祥: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农民有利,可以提高农民收入。但是对低收入阶层来说,价格上涨对他们的生活有压力,给他们带来负面影响。对高收入家庭只占到他们收入的2%,对于低收入则占到家庭总收入的20%,农产品价格上涨对高收入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但对于中低收入阶层影响比较大。

中国联合商报:那么如何才能解决农村生产人口减少而农业需要人口生产之间的矛盾呢?

李国祥:中国在为世界制造产品。农民工是制造业的主力,农民工的大规模的进城对农业有影响。那就是从事农业生产的机会成本上升了,农民感觉从事农业赚钱少就没人干了。于是就造成了农村的劳动力短缺,这个可以靠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增加农业投资,用机械来代替农业劳动力可以解决。

中国联合商报:从长期来看,如何帮助农民提高收入?

李国祥:规模经营。劳动力转移,不是季节性的,而是长期的,不能是在过年就回来,过完年就走了,现在,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太少,农村劳动力多是季节性的,不是长期性的,这个需要改变。

现在资金都流向了城市,城市投入效率高,农民都到了城市,土地、资金、教育、技术无不如此。而发展农村,我们是缺钱的,农民经济收入差,生活艰难,市场今后建立起来了,城市富有了,应该把这些还给农村。

中国联合商报:农村的问题不能仅仅看短期行为吧。

李国祥:农村和城市经济共同构成了国民经济的概念,中国要长远发展,就要提高消费。提高消费就可以转变依靠投资为主的局面,摆脱加工制造业的低层次竞争问题。总之,农民收入提高问题要从长期看,不能简单是农民自己的问题。

上一篇:日本:两大钢铁巨头遭调查等 下一篇:环球“股灾”A股独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