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向园区集中与区域工业化的关系思考

时间:2022-10-30 04:12:39

工业向园区集中与区域工业化的关系思考

中图分类号:F40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上世纪中后期以来,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实施以园区为载体的经济发展战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同样说明,工业园区集中是加快推进工业化过程的必由之路,工业向各具特色的园区集中,能够更有效地解决在加快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实现工业和整个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然而工业向园区集中并不是一个自然而然、完全自发的过程,必须加以强有力的引导和调控。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工业向园区集中 区域工业化 必由之路

工业园区是二战后一些发达国家为发展经济、改善城市布局,所采取的一种重要的园区建设方式。它是政府或企业为实现工业发展目标而创立的特殊区位环境,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构筑一个在地理空间上相对集中的企业或产业群体,有利于生产要素集聚、降低生产成本、培育企业集群、优化产业布局、形成规模优势。

国内外实践证明,工业园区是推进工业化进程,提高城市化、现代化水平,实现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当前国家严格控制土地资源、园区建设用地极为紧张的情况下,积极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并走园区专业化发展道路,提高园区的集约化水平,对于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加快区域工业化的必由之路和最佳选择。

工业园区在区域工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各国都在力图推动以园区经济为载体的经济发展战略,美国的“硅谷”、日本的筑波、中国台湾的新竹、新加坡的裕廊等是发展得比较成功、各具特色的园区经济典型。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设立经济特区以来,在总结借鉴经验的同时,也把产业发展领域的公共政策重点转向了产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经过多年的发展,工业园区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推动作用。据统计,2005年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实现营业收入34415.6亿元,工业总产值28957.6亿元,工业增加值6820.6亿元,净利润1093.2亿元,上缴税额1615.8亿元,出口创汇1116.5亿美元,目前这53家高新区的工业增加值、利税与建区初期相比分别增长了100倍以上;2005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工业增加值5981.35亿元,税收收入1219.28亿元,进出口总额252.35亿美元,外商实现投资130.23亿美元。这些开发区的快速发展不仅带动了新经济增长点的不断涌现,同时也显现出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李晓东、彭通,2008)。

目前,发展园区特别是工业园区已成为我国推行工业化的成功经验和主要途径。工业园区集中了一大批高成长的行业、企业,成为地区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工业园区不仅有力地促进了城市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促进了城市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有效地激发了城市经济投资活力,带动了城市就业人口的增长,还是财源建设的重要增长极和城镇化的助推器,特别是对推进工业化进程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工业向园区集中是加快工业化步伐的必由之路

(一)工业向园区集中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

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业布局上要遵循效率优先的原则,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地区和优势企业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工业园区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战场。作为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工业园区可以发挥投资的规模效应,优化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资源配置,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园区集中,降低生产成本,迅速扩大主导产业规模,促进工业经济迅速聚集。

工业园区通过完整而周全的规划来建设适于工业实体进驻的区位环境,其目的在于吸引新工业的投资,缓解工业对中心城市的压力和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解决城市内部居住区与工业区的混杂造成的社会与环境问题。建设工业园区,是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档次、优化产业布局、实现产业集聚的主要手段,是集约利用土地、集聚生产要素、降低生产成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是承接产业转移、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基地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支撑点。

(二)工业向园区集中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工业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其发展的速度、扩张的规模决定着一个地方经济的总体实力,也是一个地方经济繁荣与否的重要标志。实践证明,工业园区对各地经济发展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推动作用:美国硅谷的崛起使美国社会从工业时代过渡到信息时代;日本工业园区的兴办大大加快了制造业发展的步伐,成功实现了从资源小国向经济强国的历史性转变;中国台湾新竹工业园区带动了台湾经济的蓬勃发展;班加洛尔园区使印度信息软件业异军突起,并成为其主要的出口产业。

我国江苏苏州工业园、连云港工业园,湖南湘潭天易工业园等工业园区对当地工业经济发展的拉动均在20个百分点以上,有的已经超过了50%,成为其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杨坤伦,2006)。

(三)工业向园区集中更有利于吸引投资

各地对工业园区位置的选择一般都是根据本地区位、资源、生态环境、产业环境等要素精心选择的,是最适宜经济发展、企业成长壮大的环境。并且工业园区有开放的政策、完备的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优质的服务、科学高效的管理、灵活的机制、优美的投资环境等吸引各方客商前来投资,使入驻工业园区的企业能够产生基础设施费用低、投资回报率高的规模效应,对投资人或客商具有较大吸引力。

(四)工业向园区集中更有利于提高企业的集约化水平和经济效益

工业园区不但可以降低配套建设成本,改善生产经营条件,节约土地资源,有效配置地方资源,而且还可以引导产业相同、相近或相似的企业产生集聚效应,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企业间相互提供信息交流共享、优势互补、产权流动等,更是能够大大提高企业的运营效果和经济效益。

(五)工业向园区集中更有利于提高区域的经济竞争力

工业园区一方面由于在能、原、燃材料集中供给、批量采购、仓储、专业运输、原辅材料初加工、产成品集中销售、配套销售以及专业技术和管理方法中相互模仿和学习以及人才交流等将逐步提高市场化水平、加快生产要素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企业资源聚合并在园区化进程中以市场方式进行有效整合,为工业加快发展增添动力;另一方面,按同类产品组织企业集中于同一园区建设,提供了一个相互沟通、分工协作和进行产业配套的机会,有利于相关产品和工艺流程的专业化生产协作,进一步壮大、延伸产业链。不但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和运输、交流等交易成本,而且可以围绕特定产业生产,自发地形成生产协作体系,形成特色支柱产业和拳头产品,促进工业经济上档次、上规模,形成企业集群和规模经济优势,有利于生产管理和环境治理,有利于形成有持续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增强区域经济实力和提高区域的竞争力。

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的基本构想

(一)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者的作用

一是正确发挥政府对工业向园区集中的推动作用。政府是工业向园区集中的引航者和推动者。工业园区的建立,本身就是政府通过立法和政策实施的一种规范的产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尝试,它的管理体制和生产方式也是政府有目的的改革行为的结果。同时,政府还是工业园区发展的主要调控者和园区秩序的维护者。但随着园区经济的发展,政府要增强市场经济意识,认清自身的职责,把职能定位在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着力改进影响企业竞争力的环境,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建立透明规范的市场竞争环境,建设效率型、服务型、法治型政府。二是充分发挥市场对工业向园区集中的积极作用。园区经济首先是市场经济,因此必然要求遵循市场规律,在市场原则下运行。由政府来选择某一行业的优秀企业非常困难,也充满了风险。在产业选择方法上,要坚持在目标产业的确定与招商中把根本的决定力量由政府让位于市场,运用市场方法进行目标产业的确定与招商,遵循市场规律,尊重市场的选择。

(二)积极转变园区管理方式

目前我国工业园区的管理运作基本上是以政府为主导的行政管理方式,管理方式单一,管理手段落后。国内外发展经验证明,园区管理体制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方式,在理念、体制、内容、形式等方面,根据园区的不同而处于多种形式并存和动态发展中。我们国家随着园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园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园区内不同所有制经济、不同产业集聚的具体特点,各类园区规划、建设、管理的方式也应打破行政垄断使管理主体由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使形式和内容多种多样,各具特色。

(三)注重引导或调控手段体系的创新

一是加强与改进工业园区的发展规划。规划是工业园区发展的龙头,坚持规划适度超前的原则和总体规划一步到位,部分规划逐步完善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制定工业园区的发展规划,明确园区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重点产业、总体目标、功能定位、发展方向、空间布局等。通过规划,在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集约使用的基础上,在产业发展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发展特色的工业园区,走专业化园区发展道路。二是注重法律手段的运用。法律手段对园区经济主体进行调节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和严格的强制性,要在完善立法和加强执法方面下功夫,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律法规来调节园区经济活动。三是注重行政手段的运用。可以通过行政机关采取行政命令、指示、指标、规定等行政措施来调节和管理园区经济,规范生产经营者的活动和企业的环境行为。四是注重经济手段的运用。工业园区运用经济手段可以合理确定园区经济和发展的战略目标,综合运用财政、税收、政府奖励、政府优先购买、产业、信贷等多种政策,多种形式、多种经济手段和经济杠杆,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园区经济活动,促进园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五是注重筹资机制的创新。通过优化政策环境,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园区的开发建设,争取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投入,建立入园企业贷款的担保基金,建立风险投资基金等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园区投融资体系。

(四)着力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一是努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民间等资本进入与政府合资合作建设园区的基础设施和生活配套设施,运用市场法则,通过科学经营管理,增强园区自我运行能力,实现“投入―产出―回报”的良性循坏,使园区建设尽可能减轻财政负担,降低财政风险。二是搞好园区的现代服务体系建设,健全管理规章,为园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社会环境。政府、服务公司、入园企业、社会中介机构等应从不同角度共同构建和强化经济园区的服务功能,为入园企业发展和园区产业集聚的加速形成构造良好环境。

(五)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加快转变园区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园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园区经济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目前工业园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重点领域是: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园区工业由大变强,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

(六)注重人才特别是高、中级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人才资源是促进工业园区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战略资源,是决定园区内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的重要因素,也是衡量投资软环境水平和园区管理水平的主要标志。目前工业园区企业普遍存在高层次人才数量少、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园区经济的发展。工业园区可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围绕园区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注重人才特别是高、中级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并在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等方面下功夫,不断完善和健全园区人才体系建设,助推企业做大做强,打造园区品牌企业,提升园区整体实力。

参考文献:

1.黄健等.走向经济全球化的成功典范―苏州工业园区十年发展鸟瞰.工业经济,2005

2.杨坤伦.浅析工业园区化在丘陵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四川中小企业网,2006

3.罗朝阳,杨汝昆等.园区经济发展研究.青海经济信息网,2009

上一篇:文化创意产业格局下的工业设计发展对策研究 下一篇:黄蓝经济区基于特色产业发展的经济历史性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