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堂中学生的提问艺术

时间:2022-10-30 03:08:36

高中地理课堂中学生的提问艺术

摘 要: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更要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地理课堂中“敢问、想问、会问、能问”,以促进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和地理素养的提高,使地理课堂真正成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的人生大课堂。

关键词:地理课堂 学生 提问能力 培养策略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说:“什么叫学问?就是要学怎样问,就是学会思考问题。”《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可以采用让学生接触各种不同观点、对问题展开辩论、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等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这些精辟的论断和新课程理念,深刻地揭示了课堂教学的高层次目标――教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但是传统的课堂教学使学生的“问题意识”比较淡薄,主要表现在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或不善于提问题。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该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为实施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构建和谐课堂,让学生“敢问”

笔者平时在与学生交流中得知,许多学生在课堂上遇到听不懂的问题或有自己不同的看法或想法时想请教老师,但就是不敢问。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敢问问题,教师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要善于营造宽松氛围、创造和谐课堂,和学生平等相处、平等对话。教师要心甘情愿地从居高临下主宰课堂局面的“霸主”地位退下来,要树立为学生释疑解难的“服务意识”,积极创设“百家争鸣”、“群雄争霸”的局面,变教室为“学堂”,让学生真正成为“堂主”,敢于“大胆思维”、“突发奇想”。

二是要加强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微笑的表情、期待的眼神、亲切的话语、激励的手势去感化学生,打消学生的惧怕心理。

三是要建立以鼓励、赏识为主的评价机制。对在课堂上敢于质疑、敢于发表见解的同学要给予恰当的鼓励与表扬。无论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无价值、是幼稚还是离奇,哪怕是“异想天开”、“偏题万里”,教师也要宽容、理性地对待,给学生以敢问、主动问的安全心理,以确保学生课堂上没有任何思想顾虑,能真正打开思维的闸门,心情愉悦地享受学习。

二、激发探究热情,让学生“想问”

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行为活动,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想问问题,教师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热情。如通过运用各种地理图表、图像、影像、动画、热点新闻或地理实验等,增强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新颖性,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二是要创设激发学生思维活动的问题情境。三是要制订多元化的学习评价体系,将学生课堂中的质疑求异活跃度作为学习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迫使”学生在课堂上不得不问问题。四是通过竞赛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可在周末和节假日期间要求每个学生必须提出有一定价值的地理问题(附有思路与答案),数量不限。然后学生将自己发现的问题张贴在教室的“地理园地”中,供全班学生观看、评论,最后由全班学生投票,评出优胜者。通过这项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好学好问、探索求知的兴趣,更促进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发展。

三、授之质疑方法,让学生“会问”

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会问问题,教师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教师先做示范,让学生模仿设问。当学生还未养成提问的习惯时,教师可就某一课题某一方面的知识进行问题设计,引导学生模仿自己提问。在设计问题时,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一些问题情境,向学生演示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的思维过程,以便学生模仿、领悟和掌握。

二是教师可引导学生尝试着主动地去发现地理问题,如从教材内容本身的不明确之处、“矛盾”之处寻找问题,从生产、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等。

三是教师本身要有“标新立异”的思想,敢于向教材中的定论挑战,不盲从于课本中的结论。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大胆增减、重组与创造性使用,都是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创新启示。

四是教师要教会学生提问的一般方法。

四、保证活动时间,让学生“能问”

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能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机会,教师要在课堂上为学生搭建施展才智的平台,引导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一是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地理教师要确立“大教育”思想,树立“开放性”的课堂教学观念,为学生营造广阔的探究、学习空间和宽松的探究、质疑时间。

二是教师必须调整原有的课堂教学知识结构和时间结构,切实把教师的活动时间压下来,把学生的活动时间提上去。要把课堂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使课堂成为学生表演的舞台。

三是教师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在课堂上要做到“少讲、精讲,只讲重点、难点和疑点;少练、精练,保证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全体学生有参与思、议、问的机会。

总之,在地理新课程背景下,广大高中地理教师要敢于转变教学思想,勇于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发疑、质疑、析疑、解疑的能力,鼓励学生敢于挑战课本、挑战权威、挑战教师,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我们要认识到,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比教师主观设计大大小小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它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等待教师传授地理知识,消除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学生成为主动学习的探索者。

上一篇: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下一篇:浅谈高中物理的新课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