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延伸

时间:2022-10-30 11:33:34

【前言】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延伸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比较,其内涵和外延要丰富广泛得多。它主要是一种非正规的教育,同时也具备一些正规教育的内容。博物馆教育面向整个社会,涵盖社会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阶层的一切成员。在教育内容方面,博物馆是以馆藏文物为主,以藏品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和蕴...

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延伸

【摘 要】本文从博物馆教育功能、青少年教育及博物馆教育与青少年教育的关系、功能延伸、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博物馆;博物馆教育;功能延伸

宏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完善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博物馆在国民素质教育,特别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博物馆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创新精神文化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传承文明,较好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博物馆的教育职能是对国民教育的延伸及补充,应该把博物馆的社会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中。

一、博物馆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影响及地位

博物馆教育功能的独特性只有通过与其他文化教育功能相比,才能突显出来。作为一个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博物馆教育有别于其他任何教育。首先是它具有社会性,博物馆的教育是面向社会的,它的服务对象包括社会各阶层,是一个非强制性、非固定的群体(包括团体观众和个人观众);其次是它更具直接性,博物馆教育实施的主要载体—陈列展览不同于只以文字和插图来显示的教科书,更不同于任何艺术创作,它所展示给观众的必须是真实的、第一手的材料;再次是博物馆的教育必须兼容科学性和趣味性(或艺术性),博物馆陈列展览的最终目的是向观众传授知识与传递信息,因而其科学性是必须放在第一位的。

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比较,其内涵和外延要丰富广泛得多。它主要是一种非正规的教育,同时也具备一些正规教育的内容。博物馆教育面向整个社会,涵盖社会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阶层的一切成员。在教育内容方面,博物馆是以馆藏文物为主,以藏品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和蕴含的文化为主,以对藏品欣赏和研究为主。由于藏品本身具有不同侧面和时空的内涵,因此促使博物馆教育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在教育形式上,博物馆是通过陈列、展览、讲解、出版、体验、表演、讲座等多种形式进行教育,与学校教育相比,博物馆的教育更具有开拓性、自主性和趣味性。另外,博物馆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网络教育。在教育效果方面,博物馆更注重于教育的过程,而不是分数,来馆参观者没有功利性的目的。因此,博物馆教育功能具有其他国民教育不可取代的独特优势。

二、博物馆是青少年教育“活的教科书”

博物馆在青少年素质教育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这早已成为社会、学校、家庭的共识。博物馆各项业务活动的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就是社会教育。人们在参观、休闲、娱乐的同时,还能学到新知识。云南省博物馆社会教育部曾经作出过一次参观人数统计,每年接待观众量为35-40万人左右,其中大、中、小学生参观人数在15万人左右。

博物馆最大的魅力就是在有限的展览空间全面系统地再现了所在地的历史文化。有的博物馆充分利用馆藏文物资源在青少年教育活动中做了大量的工作。首先用博物馆丰富的文物资源吸引青少年。2006年举办“滇国——云南青铜文明陈列”展览,深受大、中、小学生喜爱,同时举办了“爱我云南,爱我家乡”爱国主义系列教育活动,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高校工委、省旅游局的大力支持,接待大、中、小学生达十几万人。其次建立一个符合青少年特点的展厅,在展示形式上,既要考虑文物本身的展示效果,又要运用声、光、电等现代化的手段,合理布物、布点、布景,使展览贴近青少年的文化需要与审美特点,使用动态的手法举办陈列,让青少年参与辅助展品的制作,把文物展现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中,使青少年在参观动手的过程中集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为一体,了解体验古代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升华课本所学知识,获取人类文明进程中的种种成功经验和成果。第三,用讲解艺术感染青少年。讲解能激励在场的每一位参观者,并与之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对大学生可采用探究式讲解,并同大学生一起进行讨论,有利于大学生知识的完善与更新。

三、实现博物馆对国民教育的延伸与互补

随着传统教育向激发和培养创新意识发展,博物馆的校外教育功能日趋重要,博物馆的职能决定了它成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博物馆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的基地,学生是博物馆数量最大的观众群,要实现博物馆教育对国民教育的互补,应该做好与国民教育相适应的教育方法及手段。

1、增强服务青少年的意识,使博物馆教育与国民教育有机结合

服务青少年是博物馆的一项重要工作。服务青少年包括讲解服务、文物知识讲座服务、互动服务等要有针对性,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由于青少年正是求知识时期,人生观、价值观还不够成熟,看问题还不够全面。博物馆向青少年进行社会教育的时候,对青少年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仅让青少年对历史有所认识,同时也具有一种传统文化教育的潜能作用。因此,博物馆在为青少年提供爱国主义教育素材时不仅要通俗易懂、生动形象,还应带有真实的思想感情。引领青少年关注传统文化,自觉地接受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与人文气息熏陶。如果把博物馆与国民教育理解为一个互动的两个连接主题,在今后的工作中就应该从服务青少年出发,充分体现博物馆与青少年之间这种特殊文化的交流方式和心灵的沟通,把情感融合升华为青少年对博物馆新的认识。也就是从青少年对博物馆的需求来调整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我们知道每个家庭,每个青少年的心灵深处都与博物馆有一种情结,收藏书、邮品、有价值的生活用品、艺术品、卡通画、玩具等等,都与博物馆有关。如何利用人的这一特性,使博物馆真正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增强民族意识、热爱传统文化、提高统合素质以及娱乐、休闲等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中应当引起高度重视的研究课题。因此,共同探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问题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认识,提高博物馆人文意识,在建立与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的交往中,表现了博物馆应有的热情与真诚的关怀,使博物馆能在青少年当中产生直接而有效的积极影响,促进国民教育在博物馆综合性的教育当中互补的作用。

2、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的多元化

当今时代,博物馆正从“以物为主”向“以人为本”转变。博物馆比过去更多地关注未成年人的参观需要和参观质量,更加注重青少年的需要和感觉。青少年可以和博物馆开展多种多样的对话和交流,寻找各自需要的答案。使博物馆成为青少年娱乐身心、陶冶情操的重要场地。因此,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工作必须以青少年的需求作为社会教育工作的定位。

(1)中、小学生定期到博物馆做志愿者,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锻炼了自己,这些有益而可行的做法,得到了学校和学生的喜爱,也得到了学生家长的支持。现在我国的未成年人在家中多数为独生子女,在家里都以他们为中心,使他们不知不觉中养成了自我为中心的习惯。

(2)博物馆要走进学校。青少年了解历史与文化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学校教育,二是生活体验,三是博物馆的有效介入。学校教育所传授的部分历史知识和文化信息是有限的,对青少年来讲,接触最多的是课本上的知识,而课本上的知识仅限于文字,偶尔也有插图注释,单纯的书本学习只会加大学习的乏味,生活体验当中所获得的历史知识却是不连贯的,把历史课搬到博物馆进行,把枯燥的课堂说教变成学生们感兴趣的动手和参与,把古今重要的科技发明创造成果进行直观对比。教与学,体验与实践结合与互补得到和谐,符合教学中“学与用”的应用。

(3)博物馆的信息化。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利用互联网开展“网络博物馆”,其方便快捷的优势是博物馆已经逐步实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数字化博物馆在组织实施博物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上弥补了博物馆传统教育的不足。充分利用数字化,最大限度的发挥博物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功能,应该是博物馆扩大宣传的具有很大潜力的方式。

(4)民族民间手工制作展演活动。将陈列展内容在原图片、展品及说明的基础上,以表演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现给观众,最能吸引青少年的眼球。每年的文化遗产日,博物馆都要如期举办传统民族民间手工艺制作表演活动,如手工刺绣、缝制、剪纸等,使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从未成年人抓起,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既是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又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感,适应新形式、新任务的要求,积极应对挑战,加强薄弱环节,各级领导必须充分认识到博物馆的社会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延伸和互补,才能充分体现教育在文明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韦坚、王黔凌·博物馆教育对国民教育的延伸与互补·文物工作·2008年第4期

[2]马清远·浅谈当代博物馆教育形式·宁夏文化·2004年第2期

上一篇:浅谈数学教学策略艺术 下一篇:初中物理学困生转化对策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