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现状分析

时间:2022-10-30 09:00:55

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现状分析

一、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增加来源多元化

随着大众化教育政策的实施,我国政府意识到教育经费的不足,并开始逐步增加教育的财政性投入,到2012年,我国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高达4%。为进一步增加教育资金投入,国家加快了高等教育的办学体制,从而也带动了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变革,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呈现多元化趋势。具体来说,增加了经费来源渠道,除中央财政拨款外,地方财政也承担了筹措高校经费的任务。此外,适当收取学费、社会捐资助学、校办产业创收、创建教育基金、科研院所收入等都成为高校办学资金的辅助来源。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的多元化,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拉动了教育投资和消费,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二、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着高校教育理念和大学教育精神背离的问题

我国最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早就提出,“教育之根本在于育人,而育人之首要任务则在于德行的塑造”。因此,“以生为本”作为人才培育工作是各级、各类高等院校安身立命之本。但现实状况是,很多高校为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不断搞扩张、搞攀比,在办学目的上,用华而不实的政绩取代了人才培养,在办学价值上用官僚本位、行政本位取代了学术本位、育人本位,淡化了高校教育育人为本的本质属性,偏离了独立自主的大学精神。

(二)招生规模的上升与人才培养质量下降的问题

我国实行的大众化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行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但暴露出的问题也显而易见。一方面学生人数急剧增长,另一方面高校可利用的资源有限。硬件设施跟不上,使得大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充分锻炼。师资力量匮乏,导致很多专业课程无法正常进行,或教师授课水平有限,学生无法接受全面的专业知识,毕业后,无法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和变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引发人才培养质量下降的问题。

(三)高等教育机会公平的问题

虽然高校扩招政策让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不可否认的是,教育机会的不平等依然存在。根据调查数据的综合分析,我国高等教育机会的分布并不均衡,存在着阶层、户籍、性别、民族和地区之间的不平等[2]。如,高校分布、资金投入、录取率等差距是高等教育在区域上的不平等。高等教育的不公平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因素,不仅是教育领域的问题,也是社会领域的问题,必须予以重视。

(四)专业的设置、划分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存在矛盾的问题

我国的高等教育一般由政府主导,缺少与社会的效应机制。一些高校专业设置严重滞后,教学方法守旧,不能根据社会的发展做出适当调整,专业教育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另外,高校利用细化专业扩大招生规模,专业划分过细,学生的学习压力降低,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五)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的核心问题,并且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前我国一系列就业问题中一道特殊的难题。现在,高校培养的学生缺乏实践技能,大量理论的课程让学生在专业方向上缺乏胜任力。另外,从整个就业情况上看,大学生不是总量的供过于求,而是结构性的供过于求,主要是培养的方向及大学生所应该学习的内容和社会的实际需求脱节,还有就业渠道不畅、企事业单位用工制度不合理等。

三、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一)大众化教育与精英教育并存的趋势

我国如今实行的大众化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基本满足了目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但无法满足对尖端人才的需求,这就要求我国的高等教育依然要实行“精英化教育”。而根据目前我国国情,不可能也没必要全面推行“精英化教育”,因此,在今后的高等教育中存在大众化教育与精英教育并存的趋势。

(二)高等教育终身化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加快了人类知识的更新换代,这对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要求。过去,高等教育人才在校期间获取的科学文化知识,使其能够在工作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在时代的最尖端。但在网络信息时代,则要求高端技术人才通过学校教育毕业后,不断学习最新的知识技术,以适应快速发展的时代和竞争激烈的社会。因此,持续性教育理念和终身教育思想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在这种背景下,高考不再是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唯一机会,高等职业教育、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等为人们进行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形成了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相互融合、相互衔接的立体化终身化教育体系。

(三)办学效果优质化的趋势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家对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不断满足社会发展对高水平学术的要求是高等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高等教育继续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效果,教育部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根据这一指示,各高校正着力从增加教学投入、强化师资队伍、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加强学科建设、加强科研管理等各个方面入手,提升教学质量和优化教学效果,为国家发展培养和造就各级各类创新型人才。因此,提高教学质量将成为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之后的主要任务和战略重点。

(四)高等教育产学研结合的发展趋势

为时展和社会进步塑造各式各样的实用型技术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因此,为保证培养的人才能将自身的知识迅速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各类厂矿、企业、科研机构密切合作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各高校必须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时代要求,各高校要依照现实需求调整专业设置、优化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招生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创新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直接为社会服务。

(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

随着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我国也加快了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步伐,教育方面与国际融合的机会越来越多。为进一步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的水平,从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开始积极参与到全球范围内的教育服务和竞争中,国内高校和国外高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也日益广泛,高等教育呈现出明显的国际化趋势。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幅度会更深、更广,也会使我国培养出的人才更具有国际视野、更熟悉国际规则,从而为实现中国梦奠定更坚实的人才基础。

(六)办学手段信息化的趋势

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高等教育的办学手段正日益趋向信息化。无论是教学的多媒体化,还是校园的网络化都已普及。现代信息技术极大地影响了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大幅度提高了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在高度信息化的背景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可以自由选择上网学习的时间和地点。随着我国网上高等教育的开展,将更有利于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

作者:王虹 单位: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新模式高中化学教育论文 下一篇:中学绿色化学教育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