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出国的心理适应问题

时间:2022-10-29 10:34:18

谈谈出国的心理适应问题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出国探亲访友,参观讲学,留学深造以及长期侨居海外的人逐年增多。

出国,对大多数人来讲,是一件平生中的大事,也是比较陌生的。人们往往从报纸、书籍或相互闲聊.中略知他国一斑,不过,当你踏入他国国土后,接踵而来的便是感到“一切都变了”。远离亲人的离别感、无人闲聊的孤独感、快速节奏的紧迫感、久居他国的思乡感等,一系列心理卫生问题,无时无刻不萦绕在你的心头。此时此刻,你是多么需要人们对你进行帮助、开导、安慰,以摆脱一系列不适应现象。

海外适应的规律性

在海外生活,其适应方式也有一定的规律性。据研究,一般人都经历着如下五个类似的心理适应过程:

1 移居期:刚踏入异国土地,环境急剧变化,为了尽快地接受新的生活习惯、新的工作和新的人际关系,只能暂时忘掉一切。尤其是青年人,因好动、敏捷,极易在忙忙碌碌中获得满足。因此,这一阶段除有些“时差反应”外,较少发生不适应现象。

2 不满期:经过数周至数月的了解和适应后,开.始发现这里并不如想象之中的那样好,也不那么“自由”,更不是什么“天堂”。时常对社会上的一些所见所闻,以本国的方式习惯去理解,去解释,从而感到难以忍受。

3 达观期:认为与其忍受不如顺从,对一切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既来之,则安之”,以期自己能逐步适应当地的生活。

4 适应期:能充分地了解和鉴别当地的长处与短处,并将自己摆在正确的位置上,心理上逐步适应当地的人际关系、生活习惯、工作规律,也为今后长期生活铺平了道路。

5 思乡期;适应期不是长久不变的过程,其后还可进入由于思乡而向往回国的时期,尤其是遇到本国向乡,无论既往是否认识,都十分想了解国内的近况。因此,回国的愿望日益强烈,但多因短期回国而获得消解。

不适应现象的类型及表现

对一些固执不合群、过分拘谨而又神经质的人来说,‘适应需要一个很长的时期;反之,那些和蔼可亲、合群、易接触他人者则很快适应。食物的适应也是一件大事,一般说,对不挑食者适应良好,对挑食或过分偏食的人则适应不良。对工作拖遢,办事效率不高,或躯体有疾病,体质衰弱者,一般也不易适应。对不懂当地语言,不熟悉风土人情,或外出有恐惧心理的人,其适应也有一定的困难。尤其对“见风流泪、望月伤情”的忧郁质的人来说,会很快进入思乡期。这些人一般以不出国为好。

人们对躯体的关心往往超过对心理上的关心,因而对不适应现象所产生的烦躁失眠、焦虑苦闷、情绪消沉、食欲不振,郁郁寡欢等一系列心理卫生问题,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强烈的孤独感、无援感、挫折感等等,最容易导致自杀。据调查,在美国的外国留学生及研究生的自杀发生率比本国学生高几倍。精神障碍更多,除神经症及忧郁症外,患精神分裂症的也不少。

不适应现象韵对策之我见

行为生物学家认为:无论人的肤色、语言、种族如何不同,对任何事物所流露出的情感是一致的。对侨居海外的不适应的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学、文化人类学、行为生物学及精神医学学者的重视与关注,力图从中找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从精神卫生的角度讲,有必要对出国人员,尤其是去海外定居的人进行一系列的心理素质的测定,调查其身心健康状况及性格特征,作各种出国前的心理指导和训练。我国应成立相应的精神卫生机构或心理咨询指导机构,以期充分地告诚在海外生活的种种不适应的可能性,发生的背景及对付的方法。

对于已经身处异国,举目无亲的人,可以找当地的心理咨询机构或“心理急救咨询中心”,以期得到妥善的心理指导和安排,或者国内派遣巡迥指导小组,定期为他们进行集体和个别的心理指导。

同时,出国人员也应广泛地同当地的人民进行文化,技术交流,这样,既能增进友谊,促进了解,也能在心理上感到快慰,丰富了你的生活,也会使你的身心更加健康。

上一篇:寄语脱发的中青年朋友 下一篇:老年人就医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