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课程中教学过程的思考

时间:2022-10-29 07:06:07

工学结合课程中教学过程的思考

摘 要: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教学过程包括: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以任务为中心构建知识、技能、素养相统一的课程内容;采用理实一体教学组织形式;根据学习性工作任务层次性和学生兴趣点,对学生进行分组和集中相结合的教学与引导;根据学习内容的难易、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教学媒体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手段;采用“过程考核与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价,实现教学过程的企业化。

关键词: 工学结合 教学过程 企业化

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成为重中之重的任务。实现工学结合课程教学过程,让教学过程企业化,在有限的时间和条件下,培养出高技能型人才,提高学生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系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同时发展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过程。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定义是: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原则、现代教学的形式和方法、该教学系统的特征及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为了使过程从既定标准看来发挥最有效的(即最优的)作用而组织的控制。“最优的”指一所学校、一个班级在具体条件制约下所能取得的最大成果,对于职业教育而言,便是实现教学过程的企业化。教学过程包括学习任务、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六个基本成分。因此要使教学过程企业化,必须选择每个成分的企业化方案,让企业化融入整个教学系统并发挥优越性。

学习任务的企业化。工学结合课程的学习任务是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设计的学习载体,是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教学化”处理的结果,称为学习性工作任务。学习性工作任务的质量,是职业教育校本课程质量的真正体现。学习性工作任务设计的原则是:以企业实践专家的典型工作任务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条件为基础,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开发高质量学习任务,实现学习任务的企业化。如电机控制部件制作课程中通过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等活动,从实践专家的工作历程及工作不同阶段的典型工作内容中提炼学习性工作任务。

教学内容的企业化。工学结合课程应以任务为中心,将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相融合,构建知识、技能、素养相统一的课程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的企业化。知识是完成任务必需的理论基础,技能是完成任务必备的专业岗位技能,素养是完成任务必备的基本能力与人文修养。在电机控制部件课程中,每一个学习性任务都体现并要求学生从知识、技能和素养三方面提高自己的能力。

教学组织的企业化。工学结合课程采用理实一体的教学组织形式,即在理实一体专业教室,学生借助仪器设备边学边做,由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理实一体教学组织形式实现了教学场地、教师、教学过程的企业化。在电机控制部件制作课程中,学生被分成不同小组。在教师下达并讲解学习性工作任务后,主要由学习小组从明确工作任务、进行技术资料转换、现场设备与元器件准备、制订工作计划并合理分工、制作验收与总结评价等,教师通过任务布置、巡回指导、难点的个别与集中解答、展示与总结评价等,实现以任务为中心将工作过程和学习过程两个过程相统一。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经历工作过程中展开学习,教师依据任务完成结果和学习过程表现,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考评,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理论,“学、做、评”三阶段融合促进;教学中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主动学习,教师同时指导学生,发挥各自特长,实现优势互补。

教学方法的企业化。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是:符合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与教学内容相适应;为教学条件所允许等。工学结合课程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应以学习性工作任务层次性和学生兴趣点为根据,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达到“教师逐渐放手,学生渐入佳境”的效果。课程应采用引导教学法、任务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转变,教师由课堂教学的主角转变为配角,由主演转变为导演;学生由原来在课堂上的被动听转化为课堂上的主动探索,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教学手段的企业化。教学手段丰富多彩,可以借助教学媒体,主要有实物教具、视频、图片、多媒体课件等。工学结合课程教学手段不能单一,教学中需要根据学习内容的难易、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教学媒体的特点合理选择,创造性地变换使用,使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进行现代化结合。学习性工作任务的作用在于引导,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针对中职学生的学习习惯,可以优先选用实物教具和视频等。为了避免学生的视觉疲劳,变换使用,给学生带来新鲜感。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深刻理解学习内容。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可以多方位破解知识难点,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评价的企业化。工学结合课程可以采用“过程考核与综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案,通过评价标准职业化、评价目的能力化、评价实施主体多方位、评价方式过程化等,实现教学评价的企业化。如在电机控制部件课程中,通过在不同阶段采用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等手段,及时将学生学期情况反馈于学生,从而提高教学评价的真正价值,不仅给予学生公正合理的评价,而且要有意义的信息反馈,提醒学生不同阶段的学期情况,适当调整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与学习进度等。

参考文献:

[1]赵志群.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与学习任务设计[J].职教论坛(下),2008(6).

[2]姜大源.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姜大源.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7).

上一篇:例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实践 下一篇:高职高专 《成本会计》 课程教学创新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