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数学课后作业的优化

时间:2022-10-29 03:29:22

也谈数学课后作业的优化

摘 要: 作业是课堂学习效果反馈的一个最直接的途径,适当的课后作业不但有利于学生及时复习,更有利于老师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所以我们有必要对课后作业进行优化。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课后作业 优化设计

合理的课后作业应该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科学的课后作业应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提高作业的时效性。课后作业不仅肩负着考查的任务,更多的是营造乐学的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自主探究。

一、作业设计分层次

以往的数学作业往往是全班一步棋,不分好坏一律做同样的习题。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优等生吃不饱,学习能力没得到提高,发展受到抑制,面对容易的题目会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而中等生对于超出他们能力的题目感到压力,望而生畏,渐渐失去自信心,对学习失去兴趣。为解决这种矛盾采取分层次作业,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学有所得,逐步提高。

二、作业布置要有目的性

传统的作业布置往往不注重作业的目的性,只是常规地让学生机械地完成定量的作业,并没有顾及作业的质量问题,更谈不上什么目的性了。通过课题研究,我们感到作业的布置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教学水平和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通过作业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能力。因此,我们要把课后作业的布置提到新的高度。首先要制定科学的作业布置目标,做到胸中有数,针对性地研究和制定合理科学的作业内容,一定要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更要认真研究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设置作业内容,设计好作业的类型、数量和质量等,力求用较短的时间达到最好的效果。

三、关注教学目标,设计有针对性、多样性的作业

首先,作业设计要有针对性。所有的作业练习设计都应从实际出发,根据教材内容的难易、学生课堂上对知识点掌握的情况具体设计。对学生课堂上已经熟练掌握的东西,课后可不布置;而对多数学生未熟练掌握的知识,课后应该加强训练。这就要求教师充分洞察学生思维中的盲区、误区,掌握学生的认知情况。在教学中,每一次布置作业之前,笔者都习惯把相关的习题浏览一遍;每每看到好的内容就摘录下来,到用的时候再进行筛选。这样学生做的题目少而精,又有针对性,量虽然不多,收效却很大。

其次,作业设计要多样化。长期以来,传统的数学课后作业布置大都习惯由教师统一规定内容,这种“一锅煮”的作业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新课标的宗旨是“数学教育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学生的数学学习与其个性发展相适应”。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布置了多样化的课后作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例如:在教学有关路程的知识时,笔者布置了“想象型”的作业,让学生计算从家到学校的路程,想象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交通工具、不同的速度应该怎样算,让学生把数学学习同生活情景联系起来,不仅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四、鼓励为主,共享喜悦

人人都有被肯定的欲望,人人都有享受成功喜悦的想法,因此,对于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我们要尽量发掘闪光点予以肯定和表扬,让他们看到自己努力得到了认可,千万不能一味挑刺。但是,适当的严格要求是可以的,我们要把握好鼓励表扬与指出不足的力度。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学习行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评价,因此作业批改时要注重对学生个性、情感、态度的评价和引导。

五、注重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无论是教学过程还是作业的布置,我们都要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说穿了也就是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进行了大量的训练。所说的发散思维就是由一点到放射性地向外发散,从而形成多角度、多层次地想问题,由此可使学生达到从一个问题和一个条件却能想到很多方面的问题和不同的答案,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出独到的见解。所以,我们在各种练习中就这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尝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六、探讨作业,批改创新

批改作业是教学工作重要的一环,是教学的一面镜子。通过批改作业既能及时反馈教师教的效果,又能及时反馈学生学的情况,可以更好地促进教学相长。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自尊心是青少年最敏感的角落,是学生前进的潜在力量,是前进的动力,是向上的能源,它是高尚纯洁的心理品质。”是的,学生的自尊心是非常珍贵的,是需要老师细心呵护的。虽然改“×”为“”只是一个小细节,但老师要从这些点滴小事做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地发展。在错题边画上“”,让学生订正后再打上“√”,这样作业看起来漂亮多了,我相信学生的心里也会一样的愉悦美好。体现了尊重学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得到了充分调动,做起作业更积极了,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了出来。

总之,批改作业是数学教师的一项经常性的常规工作,通过这项工作可使教师和学生迅速准确地得到教和学的信息反馈,从而调整教与学的活动过程。批改作业的方法多种多样,上述方法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优化了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廖登舜.小学数学课堂中多媒体的应用[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2(04).

[2]杨荣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多媒体教学的应用[J].新疆教育,2012(08).

[3]梁光梅.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J].基础教育研究,2012(16).

[4]宋斌.小学数学课堂中多媒体应用的探索[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12).

[5]周仁军.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小学数学参考,2011(36).

上一篇:如何在低段语文教学中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下一篇:例谈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