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探析

时间:2022-10-29 12:14:21

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探析

[摘要] 高职院校应加快实践性教学改革,从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培养目标、实训基地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的角度出发,构建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培养的新模式,以适应人才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会计人才。

[关键词] 高职 会计专业 实践性教学

当今社会,会计已成为知识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一门学科。作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不但要具备相当的理论知识,更要具备很强的实践能力与职业判断能力。作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初中级会计人才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必须适时地对已有的教学模式加以调整,由原来传统的重理论、重体系的学科教学模式向重实践、重技能的模块教学模式转变。

一、高职院校会计教学现状

1.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施的以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环节组成的课程体系,仍然是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没有摆脱学科教学模式的束缚,仍然受知识系统性、学科性和完整性的制约。虽然加大了实习实训教学的力度,但由于受学科教育的影响,不能按照实际会计工作岗位要求组织教学,实习实训的绝大部分内容是账务处理,其实是准则、制度讲解的继续,是将平时做在作业纸上的作业改做在账册、凭证上而已。

2.教学环节

虽然增加了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但教学重心没有真正向实践技能训练方面转移,受“通才”教育理念的束缚,仍然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缺乏针对性,没有以理论够用为度,导致实践教学环节效果弱化;教学内容注重于准则、制度的讲解,过分强调会计核算内容;教材内容陈旧老化、交叉重复、内容偏多、理论偏深,造成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的浪费,也影响到实践教学的安排;由于缺乏对会计工作岗位的认识和调查研究,没有按照会计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项能力组织教学,使实践课内容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

3.成绩考评方面

学生成绩考评基本上沿用传统的闭卷、笔试形式的期末考试评价方式,仅以一次成绩作为成绩评价标准,缺乏科学性,忽略了实践能力的测试。这种“纸上谈兵”式的应试教育,造成校方认为成绩优异的学生却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呈现出严重的高分低能、校企人才评价标准脱节现象。

4.师资队伍方面

教师没有实际会计、审计工作经历,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和操作技能,不能满足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在教学中照本宣科,鹦鹉学舌,传授的“技能”犹如空中楼阁,学生不能适应就业的需要。师资短缺,整体素质偏低,“双师、素质型”教师严重不足。

二、完善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构想

1.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会计系统作为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组成的整体,各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通过会计实践教学的总体设计,明确每一实践环节的目标、内容和要求,使不同环节相互联系、相互衔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才能使学生通过系列实训,提高专业技能,具备会计岗位工作能力。

为此,结合会计专业教学的内容、特点,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学生专业基本技能的培养为导向形成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

2.做好实训基地的开发与利用

校内实训基地的主要功能是实现课堂无法完成的技能操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规范的模拟实际会计岗位工作的基本技能操作训练,如建立“会计模拟实验室”“模拟结算中心”“模拟税务中心”“模拟银行”等。通过这些训练,能够使学生学到实际会计工作中的基本操作技能,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为今后的实际会计工作打下基础。当然,要达到理想的训练目的,校内实训基地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创造真实的职业环境,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职业环境下,按照未来会计岗位工作对基本操作技能的要求进行训练,得到实际操作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第二,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现代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必须紧密结合国际国内先进的会计核算技术的实践。学生在实训中不仅仅是学到传统的手工会计处理方法,而且要能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处理复杂的会计问题,如会计核算系统与采购系统、生产系统、销售系统以及管理系统的数据链接,销各项指标的动态反映等。

第三,做好软件建设。一方面,要配备好充实的资料、优秀的案例;另一方面,选择优秀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实训指导教师,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成立属于学校自己的财税咨询公司。财税咨询公司作为一个独立法人单位、一个独立的会计主体,有自己的组织机构,有自己的业务范围。它的功能,对外是开展记账、财税咨询、审计等业务。对内是训练学生会计职业经验的操练场,具备会计人员的教育职能。二是联合办学,与企业或其他院校资源共享。校外实训基地无偿或优惠提供实训设备及实训材料,可有效解决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所需经费不足的矛盾;无偿提供实训场所,提供兼职教师共同参与、联合指导学生的理论、技能学习,可缓解校内实训教学安排上的压力。

3.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由于目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偏低。“双师型”教师培训是当务之急。为此,可以采用“请进来、派出去”的办法。一方面,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引导教师参加多种形式的培训,如利用网络技术参加远程教育等。在其会计知识不断得到更新和补充的基础上,再定期安排集中到培训单位完成实训任务,提高教师的动手实践能力,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将校外实训基地的会计师、会计主管请到学校作兼职实训教师或客座教授,定期举办专题讲座,把企业会计一线的信息带到学校,丰富教学内容。

4.加大推进“双证书”教育的力度

针对目前大多数单位都很务实,要求毕业生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现状,高职院校组织学生利用每一个寒暑假进行实习、实训。这样做,可使学生全面、系统、快速地熟悉会计专业的工作流程,掌握账务处理和报表编制以及审计工作的基本技能,实实在在地积累社会工作经验。同时,高职院校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培训和考试、全国助理会计师资格培训和考试,争取毕业前拿到相应的专业技能证书,为顺利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5.加强会计实践性教学的考评

根据会计实践性教学的不同环节,建立一个相对比较全面的监控体系,加强对教学过程和校内外实践教学的监控和管理。同时,针对各实践环节的特点,制定一个比较有针对性的评估指标体系。

对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育,加大和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每个会计专业教师都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注重实践性教学,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很强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对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彬.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初探[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4,(3).

[2]卞芙蕖,庞莉.高职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思考[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4,(8).

[3]史建梁.浅谈如何加强会计实践教学[J].煤炭经济研究,2004.

[4]张淑萍,余谦.谈对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教学问题的认识[J].教育与职业,2006,(23).

[5]郭兰英.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研究[J].会计之友,2008.

上一篇:高职服装专业中“服装美学”的教学分析 下一篇:高职学生管理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