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专数学中的建模思想

时间:2022-10-29 11:10:41

职专数学中的建模思想

【摘要】数学要讲背景、讲应用。我们的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数学知识,更要教会学生今后如何运用数学。于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意识,加强学生在数学建模中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数学建模 职专 建模意识

一、数学建模概念与数学建模思想

数学家怀特海曾说:"数学就是对于模式的研究"。所谓数学模型,是指对于现实世界的某一特定研究对象,为了某个特定的目的,在做了一些必要的简化假设,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并通过数学语言表述出来的一个数学结构,数学中的各种基本概念,都以各自相应的现实原型作为背景而抽象出来的数学概念。各种数学公式、方程式、定理、理论体系等等,都是一些具体的数学模型。而通过对问题数学化,模型构建,求解检验使问题获得解决的方法称之为数学模型方法。具体的讲,数学建模方法的操作程序大致上为:

实际问题分析抽象建立模型数学问题

检验----实际解---释译--数学解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运用数学建模解决实际问题必须先通过观察分析、提炼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然后再把数学模型纳入某知识系统去处理,这不但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抽象能力,而且要有相当的观察、分析、综合、类比能力。学生的这种能力的获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把数学建模思想贯穿在教学的始终,也就是要不断的引导学生用数学思维的观点去观察、分析和表示各种事物关系、空间关系和数学信息,从纷繁复杂的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我们熟悉的数学模型,进而达到用数学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使数学建模意识成为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和习惯。

二、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数学建模的兴趣

老师设置问题时要活泼新鲜、有时可诙谐些或说些似是而非,自相矛盾的见解,让学生去猜,因为一旦表示出某种猜想,就会主动追求猜想的正确与否,从而热心起来.”简而言之,就是设置悬念,让学生引起好奇,以培养学生从事数学建模的兴趣。比如在教学对数时可设置以下问题情景。

例1:在一个有64个格子的棋盘中的第一格子里放下一粒米,在第二个格子里放下两粒米,在第三个格子里放下四粒米,然后在以后的每一个格子里都放进比前格子多一倍的米,当64个格子放满了,将会有多少粒米呢?

学生会纷纷议论、猜想、估计,认为这些米不会太多。最后教师指出:这些米可以覆盖整个地球的表面,全世界要几百年才能生产出来。结论一出,学生哗然一片,教师又接着指出:在学习了对数计算后就可以很快算出结果。这时学生都流露出迫切希望教师教给他们的心情,由此引入“对数”这一数学模型,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强化学生学习动机

数学建模的最大特点是联系实际。在学生学习数学建模过程中,多安排一些学生身边的或具有强烈时代意义的数学建模问题,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建模学习的实用价值,从而强化学习动机,激发学习热情。从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出发,强化应用意识,利用实际生活中的事情作背景编制应用题,必然会大大提高学生用数学的意识,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2:小周购买了一部手机想入网,朋友小王介绍他加入中国联通130网,收费标准是:月租费30元,每月来电显示费6元,本地电话费每分钟0.4元,朋友小李向他推荐中国电信的“神州行”储值卡,收费标准是:本地电话每分钟0.6元,月租费和来电显示费全免了,小周的亲戚朋友都在本地,他也想拥有来电显示服务,请问该选择哪一家更为省钱?

简析:设小周每月通话时间x分钟,每月话费为y元。

则y1 =36 + 0.4x , y2 =0.6x,

所以:y1 - y2 =-0.2x +36,当x=180分钟时,y1 - y2=0 ;

当x>180分钟时,y1 - y2 < 0 ;当x 0 。

即若小周每月通话时间为180分钟时,可选择任何一家,若小周每月通话时间超过180分钟,应该选择中联通130网,若小周的每月通话时间不到180分钟,应选择中国电信的“神州行”储值卡。

四、教学形式实行开放,让学生走出课堂

可采用兴趣小组活动,通过社会实践或社会调查形式来实行。

例3: 某家长有现金l万元,准备供刚入初中的儿子上大学之用,请大家为这位家长设计一种最有利的储蓄方案。

分析:这个问题在生活中很普遍,但作为数学问题,缺乏必要的求解条件。学生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可根据社会经验,直接得出结论,确定l万元现金能储存6年.其次进行社会调查,银行利率众多,故可选择几种可能对问题解决有用的利率数据,然后排出6年中可以实施的储存方案,最后经计算分析判断出:1年定期与5年定期结合储存最为有利。

五、明确数学建模的教学要求,逐步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

在职专阶段,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主要是确立思想,打好基础。基于数学建模的复杂性与困难性,教师在培养过程中,要分解各能力的要素,有计划有步骤地分阶段进行培养与训练,逐步形成综合的数学素养。

第一阶段:语言的过渡。这是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最初阶段,重点是注重日常语言向数学语言过渡的训练,使学生读懂题意,理解实际背景,领悟其数学本质。

第二阶段:初步的模仿。重点是通过对传统基本数学模型的学习,在模仿的基础上逐步掌握数学建模的方法,如三角模型,抛物模型以及细菌繁殖模型等都可以让学生模仿练习。

第三阶段:简单的构造。对一些常见数学建模的分析,初步培养起学生数学建模的能力。

第四阶段:创造性地构建。真正的数学建模有别于数学应用题的求解,它具有强烈的现实性与不确定性,需要学生创造性地进行构建。这是培养学生建模能力过程中的最高境界。

教给学生一种好的思想方法就等于给学生一把开启成功大门的钥匙。建模思想的渗透为学生架起了一座从数学知识到实际问题的桥梁。在职专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建模能力的培养,不仅要使学生有扎实的数学知识,能融会贯通、而且要求多接触实际、甚至跨学科扩大知识面。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灵活地根据实际问题构建出合理的数学模型,求解时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孔凡海.中学生数学建模的几点建议.中学数学教学参考,1998.

[2]沈文选编著 数学建模,湖南师范大学

[3]陈贤善.浅谈职专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福清龙华职校,2008,7.

上一篇:教育期待智慧 下一篇:全固态电视发射机故障现象和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