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药品流通模式的利弊分析与思考

时间:2022-10-29 08:34:31

城乡药品流通模式的利弊分析与思考

[摘 要]从现如今我国城乡药品流通的模式上可以看出,流通模型比较多,不同的地区采取不同的流通模式。但是这些模式中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严重地降低了药品流通的高效性。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对这些流通模式进行深入介绍和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新型的药品流通模式。尽量在药品的配送以及药品安全上加强重视。本文主要对城乡药品流通模式的利弊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给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交流。

[关键词]药品流通模式;城乡;物流配送

中图分类号:G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0-0361-01

我国的药物流通体系的发展还处于基础阶段,到目前为止,完善程度还不够。现如今,还是以满足群众对于药品的需求为主,在此基础上尽量保证药品的安全,高效以及廉价。从我国社会发展的趋势上看,社会新型的医改办法已经得到了推广,具有一定的战略性意义。从药品流通的本身来看,其利弊比较明显。尤其是现如今城乡经济发展差距相对较大,无论是在交通、文化还是自然条件等方面都有距离。在这一大的背景下,探讨新型的城乡药品流通模式至关重要。

1、 城乡主要药品流通模式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药品流通模式呈现出一定的多样性。而且不同的地区主要采用不同的流通模式。但是从这些流通模式中可以看出,农村和城市都可以被看成是中心,经过第三方物流,实现城乡相连接。

1.1 以城市为中心的流通模式

现如今,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电子商务的形式逐渐产生,以这一交易平台为基础,城乡的药品配送主要以第三方物流为主。这也是现如今比较常见的以城市为中心的流通模式,具体来说,第三方物流的配送模式见图1:

1.2 以农村为中心的流通模式

如果城乡的药品流通模式主要以农村为主,则主要采用的是集中交易市场模式。这种形式主要是至农村的中小型药品制造企业为了要拓展销售渠道以某一地点为具体市场,在这一范围内进行药品的批发,零售等等。见图2。

以农村为中心的流通模式主要是以药品批发市场的形式为主。而且,这种形式在现如今的药品流通中比较常见。

1.3 城、乡通用流通模式

采用这种流通模式主要是以网络上的招标采购为主,由于国家已经制定了相应的药物流通制度,因此招标模式相互竞争,各具特色。在这一模式中,分别成立了相应的采购小组,经过科学的程序来促进药品的流通,实现药品的积极供应。对于这一流通模式来说,生产企业的信誉,资质以及生产方式是保证药品质量的重要内容。其中,配送模式可以从图3中得以体现。

2、城乡药品流通模式利弊分析

2.1 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

采用这种流通模式可以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促进药品价格的平稳,减少波动,同时还能够拓展销量,实现产销之间的互动关系。但是从现如今的运用现状上看,由于物流的成熟度不够,还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第一,供应层次多,流通效率低。现如今,我国的药品配送工作比较复杂,虽然城市的物流发展程度较高,但是其成本却比较高。如果采用厂家的直接供货,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成本,还能够降低药品在配送过程中的损耗。可是,如果是城乡之间的配送,需要通过多个环节来进行,所以,信息的明确性就会降低,流通效率不高。

第二,物流配送水平低。在实际的药品配送中,虽然采用的是电子商务的模式,但是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仍然会影响到物流的配送效率。这种配送方式和其他形式相比,无论是信息化水平还是专业化水平方面都受到严重的限制,可见物流的配送水平有待提升。

第三,专业化物流人才匮乏随着现代物流业的迅速发展,传统单一技能的物流人才已经难以满足需求。当前我国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层次不清、针对性不强、方向性不明确等问题。一把抓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造成行业内物流人才稀缺,尤其是既懂信息技术又熟悉药品流通的综合性人才匮乏。

2.2 集中交易市场模式

集中交易市场通常采取现款交易,资金拖欠问题得到良好解决;零售终端能够享受部分折扣。但由于受到农村条件限制,该模式在保障药品安全性上还存在弊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药品购、销环节。国家对于药品批发、药品销售等环节实行质量管理并建立相应的质量体系。农村小型零售药店、村诊所、卫生室为了降低药品进购成本采取集中交易市场方式进购药品。在缺乏有效监管的药品交易市场,个体药品经销商通过挂票、倒卖等方式将假药、劣药投放到市场,同时这种交易方式也给非法经营者在批发市场上摆摊设点、兜售药品提供了可乘之机。

第二,药品存、运环节。药品出库也应遵守相关要求做到包装完整,并及时跟踪记录,保证药品质量和运输安全。部分药品生产企业和批发商为便于销售,直接将药品运至批发市场,并在此设置临时仓库。这种临时仓库由于缺乏相应的库存条件和专业化的管理,难以按要求进行药品存储和运输。

2.3 网上集中招标采购模式

全省范围内的药品集中招标在保障药品采购规范、公平、合理的基础上有利于控制药价。政府监督招标采购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招标采购中的信息不对称。但是该模式的运行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第一,政府对招标采购过度干预,背离市场经济规律。地方卫生主管部门介入药品招标主要是为了通过组织、协调、监督等来规范药品采购。但是,实际上我国大部分省、市、地区卫生主管部门却代替医疗机构成为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主体,掌握操作程序的控制权,使医疗机构、生产商、流通商成为招标采购的附庸,从而消极应对招标采购。长此以往会使整个医疗市场因缺乏市场竞争导致效率低下。而且集多种管理职能于一身的运行体制容易滋生地方保护主义和商业贿赂等腐败行为,无法做到有效的监管。

第二,“以药养医”体制长期存在。在实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之后药品费用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降低,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医疗机构存在“以药养医”的现象。医疗机构凭借其在药品流通渠道中的寡头垄断地位,一方面向制药企业索取回扣,另一方面向患者开具大处方、高价药,造成医疗费用仍旧居高不下。

3 总结

加强药品流通业的集约化发展。一方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淘汰一些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小型流通企业;另一方面通过政府宏观调控这只“有形之手”,鼓励药品流通企业做大做强,采取兼并重组或强强联合,培育形成大型的药品分销集团,对于这些分销集团,政府在财政上提供部分资金,扶持其发展壮大,或者在税收政策上给予一定的优惠,以推动整个药品流通行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汪传雷,王如正,冯世朋.基于利益相关者分析的药品供应链管理创新研究[J].物流技术.2012(03)

[2]孙雪,蒲川.浅析我国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模式[J].中国药房.2011(40)

[3]王军永,王素珍,陈和利,汪讯,吴昭立,刘霞.对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流通模式的思考[J].中国卫生经济.2011(07)

上一篇:土地监察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青霉素生产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