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时间:2022-10-29 06:49:37

对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摘要:国有企业的发展随着现代社会的前进也在不断进步,但是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受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响,很多国有企业做得不是很好,存在很多问题,严重打击了员工的积极性,也减缓了企业的发展,所以必须要加以改进。文章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若干改进措施,希望能引起相关单位的注意。

关键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资源配置

中图分类号:F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22-0138-02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国内的企业逐步开始面临来自世界范围内的竞争。激烈的竞争前所未有,带来的生存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想生存,就必须要有足够的竞争力,这是企业的立足之本,国有企业也是如此。长久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国有企业依然存在很多老旧思想,即便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也没有能够完全地应对这种改变。从目前来说,体制僵硬、管理水平低、核心竞争力不强等是大部分国有企业的通病。在人力资源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国有企业也应该积极转变思维,在人力资源上猛下功夫,毕竟人才已经成为企业的第一发展要素,国有企业应该通过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争取在世界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这不仅是国家和政府的要求,也是我们所有国人的要求,因此国有企业必须要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1 人力资源管理定义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企业的一系列人力资源政策以及相应的管理活动。这些活动主要包括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制定、员工的招募与选拔、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流动管理、员工关系管理、员工安全与健康管理等。即:企业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对人力资源的获取(选人)、开发(育人)、保持(留人)和利用(用人)等方面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等一系列活动,最终达到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一种管理行为。

2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上开展了很多的工作,但是客观来说,依然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本文将部分问题总结如下:

2.1 企业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

通过对部分国有企业的调查来看,管理人员比例设置偏高,甚至可以说是冗余,而在生产一线的工人比例偏低,这说明部分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的结构设置上存在问题。很多企业依然在参考事业单位编制,没有明确的奖惩措施,员工的积极性不高,引进人才比较困难,相反人才流失却比较严重,这使得企业的竞争力严重下降。

2.2 激励机制有所欠缺,损伤了员工的积极性

在现代企业制度中,激励制度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提高企业员工积极性的企业制度之一。通过健全的制度建设以及良好的执行措施,员工只要为企业做出贡献就可以得到一定的奖励,而消极怠工等情况往往会受到严惩,所以企业的整体风气是积极进取的。但是在很多国有企业,干多干少一个样的问题依然客观存在,而且在薪金结构等的设置上反应较慢,拿死工资的情况比比皆是,这种激励制度的欠缺和激励手段的缺乏都在严重地打击着优秀人才的积极性,长此以往,要么人才流失,要么工作效率低下。

2.3 忽视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训

一方面来说,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也是成长型的社会,信息时代的来临让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每个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这种发展趋势。另一方面来说,好的员工不但要积极依靠自身努力学习,也要借助于企业这个平台获得好的培训机会,从而与行业先进水平接轨。这在国外一些大型公司非常受重视,因为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员工的创造力往往是根本。反观部分国有企业,员工培训开展机会很少,即使有,更多的也是游山玩水,实现不了培训的真正意义,还有的国有企业只重视管理,却忽略开发,优秀人才也得不到重视。

3 改进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3.1 改变管理观念

现代社会正在不断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将人才看做企业发展的基石和保证,这对于国内传统的“官本位”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作为国有企业来说,必须认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其本质是企业而不是机关,因此转变管理方式,开创严谨务实的作风,重视优秀人才的培养,兼顾广大员工的诉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才是最重要的。

3.2 调整企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

国有企业应该积极优化自己的组织架构体系以及人力资源配置情况,有的员工应该到更适合其发展的岗位上去,而不称职的员工则应下放至相应职位,尽可能地引导企业整体的健康良好发展。坚持体制改革与结构调整相结合、机制转换与制度创新相统一,配套实施相关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对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3.3 完善考核评价制度

国有企业在进行分配时应以企业效益为中心,把职工的责、权、利结合在一起,让所有的员工在公平公正的状态下工作,同时加大薪资结构中绩效工资比例,拉开分配档次。从根本上解决分配过程中存在的职工薪酬与劳动力市场脱节、工资水平不反映岗位劳动差别等问题,实现贡献大多收入、贡献小少收入。

3.4 加强员工培训

国有企业的员工整体上依然面临着年龄老化的问题,这也与过去的年代脱不开关系,但是企业毕竟是企业,职工应该是为企业创造利润而非浪费资源,所以国有企业应该创造机会严格认真地提高员工的水平,建立起员工的培训制度,并从战略角度对这一制度进行保证。对部分优秀人才要进行重点培养,把对决策者、核心管理人员及骨干员工的培训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再就是选择正规培训机构,选择有影响力的培训师和培训课程,这样培训效果会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也可采取“干中学”、“学徒制”等方式来培训。

4 结语

国有企业承担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发展得好或不好直接决定着国家在很多重要产业的国际地位,所以国有企业应该紧紧把握改革时机,努力从自身建设抓起,建成令国民骄傲的品牌。在未来的世界竞争中,要实现自我发展,必须要注意人才梯队的建设与管理,做好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从而挖掘人才、发现人才、留住人才,为企业进入世界行业前例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董洪高.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1,(9).

[2] 王占庆.浅析企业人力资源有效管理的实现[J].科技风,2010,(21).

[3] 王海燕.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 2009,(35).

[4] 蒋秀芝.对人力资源管理建设问题的简要论述[J].民营科技,2011,(6).

上一篇:煤矿采煤方法与技术的研究 下一篇:微搜索:微营销的另一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