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防建设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10-25 22:22:53

对国防建设的建议

对国防建设的建议篇1

1949.10―1954.9:“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统一管辖并指挥全国人民和其他人民武装力量”

新中国成立前夕,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召开了各派、无党派爱国人士和各人民团体代表参加的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其中,有一个问题引起了与会代表的热议,那就是新中国应该实行什么样的军事制度。大家一致认为,应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军队建设的成功经验,彻底肃清军阀割据思想的残余,建立新型的人民军队。这个军队的特点是不搞地方武装,“不仅不同于封建军阀,也不同于资产阶级的军事制度”,以“新民主主义的军事制度来统一全国的军队”,“政治工作制度是它的灵魂”。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确定了新中国的军事制度,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统一的军队,即人民和人民公安部队,受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统率,实行统一的指挥,统一的制度,统一的编制,统一的纪律。”“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设主席一人,副主席若干人,委员若干人。”军队“建立政治工作制度”,“在适当时机实行义务兵役制”。

10月,根据《共同纲领》确定的国家军事制度,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为主席,、刘少奇、、、程潜为副主席,成员共有28人。此外,还设置了人民总司令一职,由兼任。军委日常工作由主持,从1952年7月起,改由主持。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的成立,取代了原有的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的职能,但仍简称“中央军委”。1949年10月、11月和1950年4月,在人民原总部领导机构的基础上,先后建立了隶属于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的总参谋部、总后方勤务部和总政治部。1950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又设立总干部管理部,以加强对干部的管理和为实行军衔制作准备。四总部作为中央军委的参谋和战略决策、方针政策的执行机构,是全军军事、政治、干部、后勤和技术工作的最高领导机关。

从1949年10月至1954年9月,只在国家政权系统内设立了中央军委,党内未再设中央军事委员会。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是中国人民的最高统帅机关,是制定军事战略方针、领导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最高指挥机构。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领导主要体现在:一是直接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决定有关军事工作的大政方针。二是通过中共党员在国家军委构成中占绝对多数来实现党对军队的领导和指挥。在中央军委的28名成员中,有21名共产党员,占四分之三;6位主席、副主席中,有5名中共党员。军委各总部机关、各军兵种、各军区的主要领导人也均是中共党员。三是通过总政治部领导全军的各级党组织。规定“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所属党组织,受政治部领导,不属政府党委会”,即全军原有党组织系统总归总政治部领导。因此,虽然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领导成员包括少数党外人士,但仍然保证了中共对国家武装力量的绝对领导。

1954.9―1958.7:中共中央军委“担负整个军事工作的领导”,国防部“领导武装力量的建设”

1954年9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并公布了国家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国家体制进行了调整,建立起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会议决定,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和国防部,取消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撤销中国人民总司令的设置。同时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统率全国武装力量,担任国防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提名,决定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和委员的人选”。新成立的国防委员会领导成员包括中国共产党和党外的著名军事将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和中央军委的有关决议规定,国防委员会“在实质上是一个有利于对敌斗争的统一战线性质的组织,当然不可能也不应该依靠它来实现国家对军事工作的领导”,“国防委员会不属政府、也不属党”。这实际上表明了国防委员会是咨询性质的机构,是一个带统一战线性质的名义上的国防领导机关,不直接领导、指挥国家武装力量。根据《宪法》规定成立了国务院,并赋予其“领导武装力量的建设”的职权,军事方面需要由政府负责的工作由国务院做出决定,国防部是其领导和管理国防建设事业的部门,负责国防建设方面的具体工作。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任命为国防部部长。国防部在行政体制上隶属于国务院,但实际上它是在中央军委的直接领导下工作的。国防部未设立专门的办事机构,其具体工作由人民各总部和国防部办公厅(兼任军委办公厅)等机关办理。

为加强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领导,1954年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做出《关于成立党的军事委员会的决议》,指出:“中央政治局认为,必须同过去一样,在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之下成立一个党的军事委员会,来担负整个军事工作的领导。”根据这个决议,成立了由12人组成的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任主席,主持日常工作。此外,还增设了军委秘书长、副秘书长职位,在中央军委的领导下,他们主要负责协调各总部的工作,处理中央军委的日常事务。同时担任中共中央主席、国家主席、中共中央军委主席、国防委员会主席,是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

鉴于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已取消,经中共中央书记处批准,自1954年10月11日起,中国人民各总部机关原冠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者,一律改冠以“中国人民”字样,如“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部”改称“中国人民总参谋部”。在军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借鉴苏军领导体制,中央军委对人民总部体制进行了调整,相继建立了4个新的总部――总军械部、训练总监部、武装力量监察部、总财务部。这样,加上原有的四总部,形成了与苏军一致的八总部体制。

在新的国家军事领导体制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是在中央政治局领导下处理军事问题的最高领导机关,通过各总部机构实施对全军的领导。同时,设立了国防委员会和国防部,由国家主席兼任国防委员会主席,赋予国家主席统率全国武装力量的职权,规定由国务院领导武装力量建设,国防部是其具体职能部门。这是一种党和国家共同负责的国防领导体制。在正常情况下,凡属军事、国防方面的重大决策,由中共中央政治局、书记处和中央军委同国家机构共同作出。因此,这种最高国防领导的组织形式,既体现了党的领导作用,又有利于发挥国家机构的职能。

由于我军正处在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初期,国防部及军委各总部缺乏正规、完善的职责条例,对其分工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国防部成立后,各总部仍直接受中央军委的领导;但为了体现国防部的领导,许多原来由中央军委和总部颁发的命令、指示,都要求改由国防部署名。然而哪些文件以国防部的名义,哪些不用,尚没有详细的规定。因此,在工作中有时会发生冲突,这突出地表现在“总参和国防部关系”的争论上。总参为中央军委起草的和总参下发的命令、文电,常常因署名问题受到批评,文件有时没有署国防部的名受到批评,有时署了也受批评。总参负责起草的国防部和总参职责条例,一连五易其稿均未能获得通过。

应该说,1954年《宪法》确立的军事领导体制具有合理性,在整体上符合当时的情况;但由于这种体制处于初创阶段,在最初的几年,作为中枢领导机关的军委、国防部和各总部在工作职责与分工等方面并没有明确,一直处于在实践中摸索的阶段。

1958.7―1959:中共中央军委是“统一领导全军的统帅机关”,“国防部是军委对外的名义”

人民在学习苏军进行正规化、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由于对苏军的经验缺乏充分了解和具体分析,导致出现一些没有很好地照顾军队历史特点和实际,机械地搬用苏军某些具体做法的情况。在1958年3月召开的成都会议上,中央“建议军委召集一次扩大会议,用整风方式,讨论军事建设中的重要问题,统一认识,提高觉悟,并在这个基础上使各项工作得以贯彻”。根据这个建议,中央军委于5月27日至7月22日召开了一次扩大会议。

会议通过《关于改变组织体制的决议》,规定:“中央军委是中共中央的军事工作部门,是统一领导全军的统帅机关,军委主席是全军统帅。国防部是军委对外的名义。军委决定的事项,凡需经国务院批准,或需用行政名义下达的,由国防部长签署。”由此,国防部有了明确的定位,即军委对外的名义、对外交往的机构,职能开始虚化。《决议》认为,人民的组织体制仍然存在着机关庞大、部门过多、组织重叠、分工机械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对军队的组织体制进行某些改革。关于总部体制,规定军委下设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恢复为三总部体制。军委扩大会议还重新明确了总参、总政、总后的职责和任务。

1959年“庐山会议”后,中央军委于9月26日发出《关于军委组成人员的通知》,调整了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成员:“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中共中央军委主席,副主席、、聂荣臻;军委常委为、、、聂荣臻、、、、邓小平、、、、罗瑞卿、谭政。”中央军委日常工作由新任国防部长兼军委副主席主持。当时国防部的10位副部长,除了有2位不在北京外,其余8位都是中央军委委员。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军委10月20日又发出通知,决定在军委常委之下设立军委办公会议,负责处理军委日常事务。军委办公会议由军委秘书长主持,其成员是当时三总部和军委办公厅的主要领导。“庐山会议”后的中央军委大改组,增设了副主席和常务委员会,并第一次设立办公会议。

总的来说,这期间,随着国家政治、经济形势和国防军队建设的发展,在未改变1954年《宪法》确立的国家军事体制的前提下,对中央军委、国防部和各总部机关进行了一些调整,并对其具体职责权限进行了明确。军事最高领导机关是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重大军事问题由中央军委全体成员共同研究决策。国防部的具体职能开始虚化,转化为军委的职能,是军委对外的名义,具体工作由三总部承担。国防部长逐渐成为一个荣誉性的职务,担负代表政府、军队对外交往的职能等。此后,直到“”前,除军委总部机关领导成员陆续作了个别调整外,军事领导体制构成一直没有改变。

对国防建设的建议篇2

一、全州重点项目领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开展的基本情况

____年以来,全州检察机关及国土、水利、林业、交通、住建系统高度重视重点项目领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认真贯彻执行《湖北省预防职务犯罪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把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作为保证 “项目优质、干部优秀、人民满意”及“爱护干部、保护人才”的重要工程,深入开展重点项目领域预防职务犯罪的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促进了____州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其成效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定政治方向,不断完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体制机制

全州检察机关和重点项目实施部门主动依靠“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司其职、群众支持参与”的惩防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政治优势,在州委领导下不断加大惩防体系建设力度,完善预防工作体制机制,基本形成了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化大预防格局,有力地推动了该项工作的开展。

全州国土、水利、林业、交通、住建系统高度重视系统内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均成立了由党组书记、局长(主任)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明确机构人员,明确工作职责,制定和完善了预防职务犯罪的各项工作制度。如州国土资源局与州人民检察院共同构建了预防职务犯罪联席会议、查办案件协调配合、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等____项共同责任机制。州水利水产局将预防职务犯罪与纪检监察工作、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治理及机关制度建设相结合,力争做到预防不留死角。州林业局结合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和潜在岗位风险建立了廉政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州交通运输局不断规范招投标、质量监督、财务审计和造价审查等管理工作,深入推进“廉政阳光工程”建设。州住建委结合行业工作特点,找准本行业职务风险点预警防控,建立健全了重大问题集体决策等制度。

全州检察机关坚持预防关口前移,深入各重点项目实施单位和部门,共同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截止目前,全州检察机关与重点系统联合建立预防工作机构15个,协助重点系统建立健全各类预防制度70余个,推动了各重点系统内部预防职务犯罪制度建设,初步形成了切合不同行业特点、各具特色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体系。同时,在检察机关内部,不断规范内部预防协调机制,形成内部预防工作合力。把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纳入全州检察工作重要内容,并实行目标量化动态管理考核,切实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增强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整体合力。坚持检力下沉,不断延伸预防工作触角,建立了35个派驻乡镇巡回检察室,定期深入乡镇开展法律 宣传,深化预防职务犯罪工作。

(二)服务全州大局,不断加大重点领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力度

一是围绕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开展专项预防。全州五个部门分别在国土整治、农村饮水安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国家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重大交通建设、房地产开发和市政基础设施等工程上加大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力度。全州检察机关结合重点建设项目的特点,实行工程开工前警示教育、工程建设中全程预防、工程完成后走访调查的三步流程式预防,对招投标、采购、付款、验收等重点环节全程监督,有效防控风险。____年以来,全州检察机关在涉及600多亿元投资的12个重大建设项目工程中,与建设主管和监管部门加强联系,采取建立预防工作平台,提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预案,督促相关单位实施廉政承诺,运用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向决策部门提出治理防范建议等措施,有效预防职务犯罪,为保障政府投资安全,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如在沪蓉西高速公路建设中,州人民检察院与省交通厅驻____工程指挥部联合成立了预防职务犯罪协调小组,调动沿线四个县市的检察机关全程服务、全程监督,与工程建设者一道,经过____年不懈的共同努力,实现了“工程优质、干部优秀”的共建目标。

二是围绕民生、涉农领域的重点项目开展专项预防工作。认真做好就业、教育、医疗、扶贫、救灾等民生领域相关政策性、保障性投资在发放、使用、监管中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认真抓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三农”专项资金运行中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对涉农惠民资金运转情况展开专项调查,发现职务犯罪线索。立案侦查了一批把手伸向国家惠农利民资金的职务犯罪案件,同时通过以案释法增强了该领域的预防效果。

(三)严格依法履职,不断加大职务犯罪案件查处力度

____年以来,全州检察机关加强案件查处工作,坚持有罪必查,及时受案、立案、侦查和提起公诉,共立案查处科局级以上干部140人,其中县处级以上干部7人,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600余万元,促进重点部门和国家工作人员正确履行管理职责。通过依法打击职务犯罪,起到了震慑犯罪、教育干部、预防犯罪的目的。一是严肃查处国家投资领域的职务犯罪,确保国家和地方重大投资安全。先后查处了鹤峰县原副县长徐吉高、____市国土资源局原局长张军、金桂大道建设指挥部原副指挥长刘平富等一批职务犯罪大要案,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二是严肃查处民生、涉农领域的职务犯罪案件,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深入农田水利、劳动就业、退耕还林、公路村村通、民政救助等专项领域,突出查办涉农项目的贪污贿赂犯罪,共立案查处89件137人。对谭某等____人贪污农民征地补偿款30余万元等一批窝案串案及时查处。立案查处农民工培训背后的渎职犯罪8件12人。通过集中查处涉及民生和“三农”领域的贪污贿赂案件,保障了党的“亲民”、“惠农”政策的落实。

(四)拓展服务领域,不断加强预防职务犯罪的宣传教育工作

全州五个部门加大了系统内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宣传力度,深入开展法律知识培训竞赛、专家讲座、廉政承诺、警示教育等活动,筑牢干部职工预防职务犯罪的思想防线。全州检察机关始终坚持把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作为预防职务犯罪的一项基础工作来抓。州人民检察院举办或联合举办各类预防职务犯罪培训班5个,配合省人民检察院举办了“全国检察机关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犯罪展览”____巡展,州直机关单位科级以上干部近4000人参加。深入城区乡镇,广泛开展预防咨询活动,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大家来参与”等主题的举报宣传活动40场次,向群众发放宣传册15万余份。广泛开展《湖北省预防职务犯罪条例》宣传活动,向相关预防联系单位赠送《条例》1.5万册,举办《条例》培训班4次,培训人员2500余人次。

结合执法办案,开展各类预防职务犯罪法制讲座160余次。今年换届后,州人民检察院主要领导先后在利川、鹤峰、咸丰3县市开展预防职务犯罪专题讲座,受教育干部达1000余人次。结合所办案件,组织编写了《职务犯罪典型案例选编》。巴东县人民检察院为县乡两级干部作“预防职务犯罪,做廉政勤政的表率”法制讲座,建始县人民检察院为100余名乡村干部作了“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建设和谐新农村”的专题讲座。

积极参与“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建设。全州检察机关会同有关单位组织党员干部到监狱、看守所警示教育基地接受警示教育,受教育5000余人次。充分利用法庭公诉阵地,对提起公诉的210余名职务犯罪人员,在发表公诉意见时剖析犯罪思想根源、堕落轨迹,教育旁听干部群众。

(五)提升工作质量,不断加强预防职务犯罪领域的调查研究

一是注重预防调查。把预防调查作为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有效手段,加强对城市工程建设、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险、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事项的法律监督,促进和服务社会管理创新。全州检察机关围绕这些项目开展职务犯罪预防调查156次,分析发案特点、原因或规律,完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机制,主动向党委政府和发案单位、部门提出预警建议,规范权力集中、资金密集、涉及人财物使用等领域公职人员的职务行为。

二是加强研究工作。以强化预防专业化水平为重点,深入研究职务犯罪案发规律和隐患,通过案例分析、检察建议等工作,不断提升预防专业化水平。全州检察机关结合个案办理,通过分析发案原因,对发案单位提出整改建议218件次,采纳率100%,提供预防咨询342次、进行案例剖析151次。推动全州7大重点系统近120余个部门进行了整改和管理机制创新,催生各类整改措施190余项。利用个案举一反三,帮助发案单位建章立制、堵塞漏洞,为减少和杜绝类似职务犯罪的重复发生起到了关键作用。

(____)着力成果转化,不断发挥检察建议在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的特殊作用

全州检察机关在履行职务的过程中,通过调查研究和办理案件,对有关单位和行业在制度上、管理上存在的漏洞、不足和薄弱环节,经常以检察建议的形 式提出,为相关单位和行业改进工作、加强管理、完善制度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州人民检察院针对徐吉高案件暴露出来的城镇工程建设项目实施中监管不严的问题,向鹤峰县政府提出检察建议,该建议受到鹤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催生了鹤峰县规范财政资金等四大方面14项整改措施,确保了源头预防。这份检察建议被评为全国检察机关第三届预防职务犯罪“十佳检察建议”。又如检察机关向相关重点项目实施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后,促使来凤县国土资源局抓紧整改,使被抛荒的500余亩土地当年恢复耕种达475亩;促使宣恩县水利水产局深刻汲取腐败窝案串案的教训,切实整改,建设“廉政水利”;促使巴东县对违法中标的三峡移民项目重新招标并跟踪监督,使因受贿案件影响的两座国道大桥终于在库区二期蓄水前顺利竣工。

二、全州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全州检察机关和重点项目实施部门在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预防职务犯罪的社会合力有待于进一步发挥。只有充分坚持和运用好“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司其职、群众支持参与”的体制优势,形成预防职务犯罪的社会化大预防工作格局,发挥各方面的优势和工作积极性,才能实实在在开展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就全州而言,检察、监察、审计等预防职能部门、各重点项目实施单位,相互间虽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和配合,但是仍然存在统一协调形成整体合力的自觉性不强、体制优势发挥不够等问题。

(二)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成果的转化有待于进一步深化。检察机关作为预防职务犯罪的专门机构,在履行职务的过程中,通过调查研究,通过办理案件,对职务犯罪的特点和规律,对有关单位在机制、制度和/!/管理上存在哪些漏洞及薄弱环节有较准确的把握,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检察建议、调研报告等工作成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对相关单位预防职务犯罪大有裨益。这些工作成果在过去的实践中虽然运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有进一步提升其运用效果的广阔空间。

(三)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专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检察机关规定有____项预防职责(即预防调查、案例分析、检察建议、预防咨询、警示教育、犯罪和档案查询),要想开展好这些工作,需要专门机构和专业队伍工作,需对重点部门、行业和重点环节的预防工作进行专项调研,才能及时、准确发现问题和纠正问题,提升预防职务犯罪的工作效果。但目前除____市人民检察院外,州人民检察院和其他各县市人民检察院均未成立专门的预防工作机构,该项工作由反贪污贿赂、反渎职侵权等部门分担。由于没有配备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开展,各基层人民检察院的情况尤为突出。

三、对改进全州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建议

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对于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意义重大,必须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强化责任,狠抓落实。针对全州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现状和特点,我们建议:

(一)发挥政治优势,整合各方面资源,构建全员参与的社会化预防工作格局。预防职务犯罪要以党委领导为核心,人大监督为保障,政府统筹为重点,努力营造预防职务犯罪的社会化氛围,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职务犯罪预防体系,建立健全预防网络,扩大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覆盖面,切实提升预防效果。检察机关要加大向党委汇报的力度,主动争取党委领导,整合各方面力量,更好地发挥社会化预防机制的整体优势。要进一步健全预防协调配合机制,不断完善联席会议、信息共享等工作机制,增强预防合力,推动社会化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科学发展。相关部门要组织专班专人,配合好州人大常委会《____州重点项目领域职务犯罪预防条例》立法的相关工作,进一步促进我州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制度化、法治化建设。

(二)充分发挥检察机关的指导协调作用,加大办案成果的转化力度。以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实施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年度报告制度的意见》为契机,加大检察机关办案成果的转化力度,不断推进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建立完善检察机关与发案单位及有关主管机关、部门预防对策的落实机制,推动预防对策建议转化为单位、系统内部长效的防范制度,控制和减少重大项目领域职务犯罪的发生。进一步强化调查研究、检察建议在各部门和行业的运用,促进和提升预防职务犯罪效果。

对国防建设的建议篇3

20*年以来,我委按照《*市20*年民主评议工作方案》和《*市20*年机关效能建设工作要点》安排部署,结合我委实际,深入开展机关民主评议和效能建设工作,促进机关政风不断优化和工作效能不断提高,为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有力保证。现将一年来工作开展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结合工作实际进行公开承诺,确定效能建设工作重点

20*年,我委为深入开展机关民主评议和效能建设工作,向社会公开承诺。1、积极抓好机关建设。加强学习,提高能力;分解任务,强化责任;量化指标,科学考核;加强监督,落实奖惩。规范权利运行,提高工作效能,促进廉洁从政,树立良好政风,为企业、职工群众搞好优质服务。2、加强国资监管。严格执行重大事项报审备案制度,认真落实统计评价、业绩考核、薪酬管理、责任追究等制度,严格安全生产管理监督,确保国有资产安全运行,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3、在监督服务中促进发展。重点培育发展国有大企业集团,积极引进战略投资伙伴,着眼机制创新和活力增强,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益。对国有资本退出企业,继续抓好帮、扶、促,在壮大民营经济上发挥积极作用。4、依法规范企业改制。严格程序,规范操作,严防国资流失,确保职工合法权益。创新思路,积极探索,破解资金不足等改制难题,多种途径、多种形式积极推进。5、保持企业和谐稳定。抓好企业党的建设,创建和谐企业。及时办理职工事项,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确保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在机关效能建设上,我委确定着力抓好六项效能建设工作。一是抓好行政许可事项办理效能建设。坚持应该入驻行政服务中心的行政许可项目一律进驻,并规范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搞好优质服务,加强监督检查,及时解决存在问题。市国资委入驻项目连年被评为优质服务窗口。二是抓好重要事项办理效能建设。将严重侵害职工合法权益、影响企业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列为重要事项。明确包案领导和工作人员,落实责任,限时办结。制定工作计划,采取针对性措施,集中力量,集中时间,落实解决,确保办理效率和质量。

三是抓好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效能建设。严格改制程序,规范操作,搞好职工安置。加强对改制企业监督检查,及时纠正侵害职工合法权益问题。认真做好接待,妥善解决处理各种事项。严肃查处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案件,依纪依法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四是抓好依法行政效能建设。围绕国资监管和国企改制,加强对法律法规学习培训,增强法律意识,提高依法行政自觉性。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和行政权力透明运行,落实政府信息公开,规范权力行使。认真全面征求企业、社会各方面意见,搞好民主评议,落实民主监督,坚决防止执法不严、权力滥用等失职渎职问题。

五是抓好治理商业贿赂效能建设。深入开展产权交易领域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加强教育引导,搞好诚信建设,使工作人员和企业领导人员自觉抵制商业贿赂行为。加强对清产核资、资产评估、产权交易等重点环节的监督,有效防范商业贿赂犯罪。坚决查处企业改制重组和产权交易中行贿受贿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违法违纪案件。

六是抓好促进国企发展和为民服务效能建设。实行领导干部分包企业责任制,落实分管业务和分包企业双重责任。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深入企业,及时了解掌握企业实际情况,加强沟通协调,认真解决企业困难和具体问题,为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出谋划策。增强服务意识,为企业和职工群众搞好优质服务,认真热情及时办理企业和职工群众各种事项。以全新的精神风貌树立展现机关良好形象。

二、按步骤分阶段扎实开展机关政风效能建设

1、搞好安排部署。(20*年4月至6月)一是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重点和标准要求,提出方法步骤,制定具体措施,印发机关贯彻落实。二是动员发动。召开委机关民主评议和效能建设工作动员会,主要领导讲话进行动员,主管领导对年度民主评议和效能建设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提高全体工作人员思想认识,增强开展机关民主评议和效能建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三是分解任务落实责任。根据委机关民主评议和效能建设工作重点和科室职责,将年度机关民主评议和效能建设工作任务分解细化落实到每位领导干部和各科室,增强责任意识,抓好落实。

2、落实民主评议和效能建设任务。(20*年7月至9月)一是集中办理落实。就机关五项公开承诺和确定的6项效能建设工作重点任务集中力量办理落实,按照标准和要求认真践诺、提高工作效能,确保践诺质量和效能建设工作事项办结时限和办理质量。二是开展自查自纠。就科室和工作人员践诺、开展效能建设、工作完成、存在问题等情况进行自查,准确分析民主评议和效能建设形势,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找出存在问题,明确努力方向,制定落实整改措施,推动民主评议和效能建设深入开展,进一步完成落实工作任务。三是交流展示民主评议和效能建设成果。召开机关民主评议和效能建设工作交流汇报会,汇报各科室开展民主评议和效能建设及工作完成情况,展示民主评议和效能建设成果,交流民主评议和效能建设经验,促进机关民主评议及效能建设成效和水平不断提高。

3、开展民主评议和效能建设活动。(20*年10至12月)一是广泛征求意见。印发征求意见信,召开监督员座谈会,深入企业走访,广泛征求企业、职工群众、政府各部门及社会对我委机关民主评议和效能建设的评价、批评、意见及建议,认真梳理归纳分析,充分肯定民主评议和效能建设成效,正视自身存在问题,制定措施,抓好落实,积极整改。二是积极参加阳光服务、阳光热线、阳光访谈、听证质询等活动,展示我委加强机关政风行风建设和效能建设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取得的成效,接受企业、职工群众、社会的咨询和质询,倾听批评和建议,及时解决存在问题,满足落实有关合理诉求,促进机关民主评议和效能建设深入开展。三是进行工作考核和民主评议。机关按照委民主评议及效能建设考核办法对机关科室及工作人员政风建设及效能发挥和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年度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列为机关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参加由市民主评议和效能建设办公室组织的工作考核和民主评议。

4、年度工作总结(20*年1月至3月)一是认真总结年度机关民主评议和效能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向市纪委、委党委汇报。二是进行表彰奖励。对民主评议和效能建设成效突出的科室和个人进行表扬、嘉奖、奖励。三是积极谋划下年度民主评议和效能建设工作,推动我委机关民主评议和效能建设不断深化。

三、创新工作,不断提高机关政风效能建设工作成效

20*年,我委在机关政风效能建设中,坚持“求实、求细、求严、求真”,强化措施,提高机关工作效能,优化部门政风行风:“求实”即夯实基础。一是思想素质基础。为提高机关工作人员思想认识和业务素质,召开班子专题研究会、机关全体动员会、工作人员集中学习及业务法律培训会等,推动机关政风效能建设再掀高潮,深入开展。二是制度基础。进一步完善健全落实岗位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及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等制度,做到有规章可守,有制度可遵。三是机制基础。建立实行工作开展、汇报分析、监督检查、民主评议、考核奖惩五种机制,保证机关政风效能建设扎实推进。“求细”即细化责任。为强化责任意识,将公开承诺分解细化为28项工作内容,机关效能建设任务分解细化为20项工作内容,政务公开暨行政权力分解细化为24项工作内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分解细化为34项工作内容,做到主管领导、职能科室、工作人员承担任务,所负责任,完成时限,工作标准细致具体,清楚明确。“求严”即严格督办。一是定期汇报分析工作。每周由分管领导和科室负责人按照责任分解目标就效能建设、践行公开承诺、政务公开暨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履行等情况进行综合系统汇报。针对工作进度及存在问题研究落实具体措施。二是及时印发《国资动态》简报。对政风效能建设工作情况进行通报,表扬先进,鞭策后进。三是创办《督办通报》,对进展迟缓的工作事项进行督办,限期整改办结,定期跟踪问效,直到问题解决,提高工作效能,完成工作任务。“求真”即践诺效能见真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坚持服务用真情。在国企改制中积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认真落实政策规定,热情做好接待,及时解决办理落实事项,满足职工群众合理诉求。二是坚持工作倾真力。改革越深化,国资监管任务越繁重,维护稳定的难度不断加大。国资委实行领导干部和科室分包企业责任制,落实领导干部分管业务和分包企业双重责任。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认真履行承担的国资监管职责,加强沟通和协调,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有效破解了制约企业改制,发展,稳定的土地、资金等多个瓶颈问题和工作难点。三是坚持国资监管见真效。以国有资产能否保值增值,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好坏,发展速度快慢,作为衡量公开承诺是否落实,政风行风优劣,效能建设成效高低的硬指标和高标准,今年以来,企业改制加速推进,发展呈现良好局面。

四、积极采取措施,认真践行公开承诺,完成效能建设任务,促进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发展稳定

1、创新工作思路,搞活国有企业。一是健全完善国资监管体系。把该监管的资产纳入监管范围,防止出资人缺位。认真贯彻落实国资监管法律法规,严格依法行政,加强国资监管,确保国有资产安全,提高国有资产质量,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二是抓好国有资本运作。做好国有经济发展规划,从单纯抓国资监管向资本运作和资产监管并重转变,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实行参股、入股、控股、合资合作等搞好资产经营和资本运作,优化国有资产配置,提高资本运营效益。三是突出抓好项目建设。以现有国有企业为载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做大做强国有企业。四是不断深化国企改革。统筹谋划国有资本进、退、留,坚持一企一策,宜进则进,宜留则留,宜退则退,积极破解国企改制资产不足等难题,推进国企改革不断深化。搞好搞活各类国有企业。五是建立企业领导人员激励约束机制。切实抓好《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评价办法》、《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办法》、《企业重大经营责任追究办法》等法规制度的贯彻落实,全面评定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及时兑现薪酬,落实奖惩,激励企业领导人员搞好生产经营管理,防范约束失职渎职行为。

2、真诚为企业服务,提高经济效益。一是积极打造能提供优质服务的政务环境。通过抓好机关效能建设、民主评议、政务公开、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审批制度改革、廉洁从政、机关建设、信息公开等项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机关服务环境。为搞好服务,办理企业有关工作事项,市国资委机关工作人员坚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快事快办,加班加点尽量满足企业需求。二是定期做好统计分析工作。国资委站在全局位置上,根据企业信息反馈,统计报表,市场状况等,对企业经营状况及时进行统计分析,指导企业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存在问题。三是坚持深入企业,主动搞好服务。市国资委机关实行分包企业责任制,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坚持经常深入企业,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改革发展实际情况,提出改进经营管理的意见建议,帮助企业搞好生产经营。一方面抓*老白干集团等骨干企业的增效增收,一方面抓若干劣势小微亏企业扭亏增效,提高所属监管企业的经济效益。四是千方百计为企业跑办解决各种具体问题。对企业在项目建设,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能够研究解决的立即研究解决落实,属于某个部门的问题积极进行协调,需要党委、政府研究解决的及时反映汇报,属于上级批办事项,全力进行跑办。市国资委今年以来先后为企业跑办协调解决落实各种具体问题60多件。五是坚持搞好调研创新。根据国企改革经营管理等新形势,加强调查研究,提出新的思路、新的对策、新的方法,指导推动国有企业在体制机制、产品、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创新,促进国有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20*年以来,市国资委机关写出有关创新方面的调研报告20多篇。

3、规范企业经营行为,促使企业和谐健康发展。一是强化企业诚信守法责任。国资委与企业负责人签订诚信守法经营责任书,对各企业坚持守法经营,讲求诚信提出具体要求。并要求企业做出守法经营承诺,自觉接受有关部门监督,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范自身经营行为,搞好诚信企业建设,树立企业良好形象。二是深入开展廉洁诚信守法文化建设活动。把廉洁诚信守法文化渗透、融入到企业制度建设和生产经营管理中,提高企业领导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廉洁从业、守法经营、讲求诚信的自觉性。三是积极治理商业贿赂行为。深入开展产权交易领域和物资采购领域商业贿赂行为专项治理,使企业领导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自觉抵制和防范各种商业贿赂行为。同时认真查处商业贿赂案件,完善落实规章制度,建立形成防范商业贿赂行为长效机制。四是加强监督制约。通过实行重大事项报审,定期进行审计稽核、监督检查、考察评议等有效防范及时发现严肃处理有关纳税、质量、安全、环保、资产、信誉等违纪违法违规问题,促进廉洁从业规定的贯彻落实。五是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严格执行国企改制程序,切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损害职工合法权益,按照规定接续缴纳职工养老医疗保险。加强监督检查,保障各项职工合法权益政策规定的落实。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增强企业凝聚力和战斗力,努力建设和谐企业。

五、加强领导和组织协调,促进机关民主评议和效能建设工作不断深入开展

1、加强组织领导。委党委和主任办公会把优化政风和提高行政效能作为加强国资监管、促进国企发展的一项全局性工作,纳入工作目标考核体系,与国资监管、国有资本运营、国企改革发展、反腐倡廉建设等各项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落实。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做到责任主体明确、工作要求明确、完成时限明确,以追求卓越的理念,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把服务水平做高,把服务质量做优,不断优化政风、提高行政效能,纪委加强组织协调,充分调动各科室和机关全体人员的积极性,形成工作合力。

2、加强制度建设。积极创新政风建设行政效能监察工作机制,重点建立实施行政许可事项办理情况等效能监督检查制度,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AB岗工作制、责任追究制等基本制度,大力推行办事公开制度,对工作职能、许可事项、办事流程等进行全方位公开,方便企业、职工、群众办事,增强制度的严肃性和执行力,下大力解决制度不落实和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实现以制度规范行政行为,促进政风优化、行政效能不断提高,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3、加强监督检查。综合运用明察暗访、自查、联查、抽查等监督检查形式,加大政风建设、机关工作效能监督检查工作力度,形成监督合力,确保监督实效。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限期整改。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影响政风优化行政效能、损害发展环境的行为,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查处,严肃工作纪律,保障工作落实。

4、加强考核评议。把践行公开承诺、落实机关效能建设六项重点工作的情况列入机关效能建设和民主评议日常工作考核评议,按照《机关效能建设和民主评议工作考核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年终工作考核内容,落实奖惩。

六、关于20*年工作思路和计划

20*年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动机关政风效能建设,为国企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有力政治保证。具体说要做好五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继续坚持“四求”深入开展机关政风效能建设,落实“三个延伸”,规范权力运行,积极扮演“三重角色”,促进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四求”即坚持“求实、求细、求严、求真”,优化政风,提高效能,搞好优质服务。落实“三个延伸”,即政务公开暨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在公开形式上向厂务公开延伸,在公开层次上向企业车间班组延伸,在公开内容上向职工群众延伸,促进依法行政,规范权力行使。扮演“三重角色”,即作为优良环境的创建者,要积极开展机关政风效能建设,作为优良环境的受益者,要积极做好国有资本运营和国企改革规划发展工作,作为优良环境的监督者,要积极开展环境监测,促进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第二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工作规划》、省委《实施办法》、市委《实施方案》,积极构建国资委惩防腐败体系。继续抓好“四个结合”,即纪检监察专职惩防与国资监管业务惩防相结合,国资监管部门主体惩防与司法执法部门职能惩防相结合,对国企外部惩防与国企内部惩防相结合,国企内部向下惩防与向上惩防相结合,有效预防和惩治国有企业腐败和职务犯罪行为,保证国有资产安全。继续加强教育自律,完善遵守制度,强化接受监督,反面警示自警,使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不想腐败”、“不搞腐败”、“不出腐败”、“不近腐败”。促进廉洁从政和廉洁从业。

第三是要继续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有效防止产权交易中的商业贿赂行为,积极稳妥推进国有企业改制。

第四是要积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保持企业社会和谐稳定。抓住职工安置、经济补偿金发放、社会保险制度落实等重点问题,加强监督检查,坚决防止侵害职工合法权益问题。

对国防建设的建议篇4

第64号

《浙江省预防职务犯罪条例》已于2006年11月30日经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3月1日起施行。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06年11月30日

浙江省预防职务犯罪条例

(2006年11月30日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预防职务犯罪,促进国家工作人员依法、公正、廉洁履行职务,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的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的贪污贿赂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和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利犯罪及其他犯罪。

第四条 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和内部预防、专门预防、社会预防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 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实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各负其责,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

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实行领导责任制,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责任人,其他负责人根据分工承担相应领导责任。

第六条 检察机关、监察机关和审计机关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加强监督、指导,做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

第二章 职责和措施

第七条 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应当履行下列预防职务犯罪的职责:

(一)制定、实施内部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措施,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和廉政建设责任制;

(二)开展内部预防职务犯罪教育,加强对隶属单位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指导、监督;

(三)建立健全内部监督管理制度,加强对公共采购等重点岗位、环节的监督与管理;

(四)建立、完善任职和公务回避、经济责任审计、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

(五)实行信息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六)按职责查处职务违法违纪行为,发现涉嫌犯罪的,及时移交检察机关依法处理;

(七)其他预防职务犯罪职责。

第八条 国家机关应当履行下列预防职务犯罪的职责:

(一)严格执行财经管理制度和干部离任审计制度,加强内部审计监督;

(二)建立健全廉洁准入、失信惩罚制度,促进政府、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建设;

(三)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建立健全网上审批、网上招标、网上招生等技术预防系统;

(四)规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行政行为,建立、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

(五)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政府采购、国有资产产权交易等依法实行招标;招标时可以向检察机关查询投标人行贿犯罪档案;

(六)加强行政程序制度建设和行政层级监督,建立依法行政情况考核制度;

(七)建立健全案件办理的监督制约机制和司法纠错机制,依法及时纠正司法过错行为;

(八)其他预防职务犯罪职责。

第九条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应当履行下列预防职务犯罪的职责:

(一)遵守法律、法规,严格执行企业经营决策、分配、财务、工程招标投标等方面的有关规定、制度;

(二)建立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运作、物资采购及其他重要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的监督制约机制;

(三)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和监事会制度,加强对经营管理和财务活动的监督;

(四)加强对人事、财务、采购等重点岗位人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不得任用、聘任不具有法律规定资格的人担任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五)其他预防职务犯罪职责。

第十条 检察机关应当履行下列指导、监督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职责:

(一)依法查处职务犯罪;

(二)收集、分析、处理职务犯罪信息;

(三)提出预防职务犯罪的对策和建议;

(四)开展预防职务犯罪的法制宣传、警示教育和预防措施咨询活动;

(五)建立和完善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制度,受理行贿犯罪档案查询;

(六)在重点行业、领域与有关单位共同建立预防职务犯罪的工作机制;

(七)检查、通报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情况;

(八)其他预防职务犯罪职责。

第十一条 监察机关应当履行下列指导、监督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职责:

(一)调查处理监察对象违反行政纪律的行为;

(二)开展廉政法制教育;

(三)建立健全廉政建设责任制;

(四)收集、分析、处理行政违纪信息;

(五)检查、通报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情况;

(六)提出预防职务犯罪的对策和建议;

(七)其他预防职务犯罪职责。

第十二条 审计机关应当履行下列指导、监督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职责:

(一)依法开展审计监督,实行单位负责人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制度;

(二)加强对内部审计的监督和指导;

(三)开展财经法制教育;

(四)收集、分析、、处理财经违纪信息;

(五)提出预防职务犯罪的对策和建议;

(六)其他预防职务犯罪职责。

第十三条 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设立的监察或者审计等部门,在检察机关、监察机关、审计机关的指导下承担本单位预防职务犯罪的具体工作。

第十四条 司法行政、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部门,应当开展预防职务犯罪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有关部门和干部培训院校在国家工作人员任职培训时,应当将预防职务犯罪教育列为培训内容。

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和司法行政部门通过对职务犯罪案件的侦查、、审判和执行活动,对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公民进行法制宣传和警示教育。

第十五条 新闻媒体依法对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和国家工作人员履行职务的情况进行舆论监督。

第十六条 国家工作人员应当依法履行职责,自觉接受预防职务犯罪教育和监督。

担任领导职务的国家工作人员应当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情况列入年度述职报告,接受评议和考核。

第三章 监督和保障

第十七条 检察机关、监察机关、审计机关对有关单位和国家工作人员履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职责进行督促、检查时,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如实提供有关资料,说明有关情况。

第十八条 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监察机关、审计机关在工作中发现有关单位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的,应当提出司法建议、检察建议、监察建议、审计建议,以书面形式送达被建议单位,并抄送其主管部门;司法建议、

监察建议和审计建议同时抄送同级检察机关;必要时,检察建议等相关建议抄送同级监察机关、审计机关。

被建议单位应当自收到建议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将整改情况书面反馈给提出建议的机关,并报送主管部门。

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被建议单位整改工作的督促与指导。

第十九条 检察机关、监察机关、审计机关在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发现有关单位和国家工作人员违反法律、法规和行政纪律的,应当依法责令其停止或者书面建议其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机关责令其停止违反法律、法规和行政纪律的行为。

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机关应当在收到建议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将处理情况书面反馈给提出建议的机关。

第二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有关单位应当及时研究处理或者转送有管辖权的部门处理。

第二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有权控告和举报,受理部门应当依法调查处理,并为控告人、举报人保密,控告、举报属实、有功的,有关机关应当给予奖励。

第二十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打击、报复控告人、举报入。

控告人、举报人因为举报而使本人及其亲属的人身或者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时,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保护,必要时,公安机关应当依法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第二十三条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应当把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部门的年度财务预算。国有公司、企业应当把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公司、企业的年度财务预算。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为检察机关、监察机关、审计机关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四条 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主管部门或者监察机关、审计机关责令改正;逾期未改正的,予以通报批评,并对违反行政纪律的单位主要负责人、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职责,致使本单位发生职务犯罪案件的;

(二)明知本单位国家工作人员涉嫌职务犯罪而隐瞒不报或者不移交检察机关处理的;

(三)干扰、妨碍或者拒不配合检察机关、监察机关、审计机关依法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

(四)不接受预防职务犯罪的司法建议、检察建议、监察建议、审计建议,造成后果的;

(五)对控告人、举报人进行打击报复或者不依法保护控告人、举报人的;

(六)其他妨碍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行为。

第二十五条 国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由其所在单位、主管部门、监察机关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理。

第二十六条 检察机关、监察机关、审计机关不按照本条例规定履行职责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人员、、、泄露秘密的,由其所在单位、主管部门、监察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 依照法律、法规授权或者依法受委托从事公务的组织、单位,参照本条例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参照本条例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

对国防建设的建议篇5

    一、 新形势下检察预防建议的必要性

当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措施出台时,一些贪污贿赂罪犯往往借机作案。因而,寻索这一规律,并且抓住其固有的特性,运用检察预防建议等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开展事先的预防工作,相信对防治贪污贿赂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概而述之,检察预防建议的必要性表现为:

1、明志。追逐非分利益,这是贪污贿赂犯罪的基本属性。有些人生性好觅“财路”,对“铜钱”嗅觉特别灵敏,当一项新的政策公布实施时,第一反应“是否有利可图?”因而,检察机关有必要结合司法实践经验,建议有关部门开宗明义,在制定的政策中辅以宣传教育。鼓励什么,反对什么,扬清激浊,一目了然,相信对那些意志薄弱者具有预防和教育作用。

    2、堵漏。“水银洒地,无孔不入”,以次描述贪污贿赂的钻营习性,一点不过。尤其当一项新的政策付诸实施时,准会有人以叵测之心寻找破绽,而后趁机捞取不义之财。真可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因此检察机关有责任运用办案中积累的经验,围绕制定和执行的具体政策,建议并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堵漏工作。

    3、警示。大凡贪污贿赂者,多有自欺欺人之疾。当一项新的政策公布实施之初,一些人为谋取不义之财,常常进行自我安慰。自慰者,或是认为政策刚刚颁布,执行中有点“走样偏向”可以谅解;,或是认为冒犯政策者人数不在少数,法不责众可能宽恕;或是认为由新政策带来的新问题,即便有过处罚不会太重,如此等等。因而针对实际抓住这类自慰侥幸心理,建议在制定的政策中给予必要的警示,并且视情列明违反政策触犯法律的后果,这对于预防贪污贿赂犯罪,使之不想贪、不敢贪、不愿贪,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检察预防建议需重点关注的政策措施范围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党和国家根据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和新的形势发展的需要,必然会制定和推出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那么,从防范贪污贿赂分子侵袭政策借机作案出发,检察机关应重点关注哪些政策措施?笔者认为确定的依据有二:一是事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大局的重大政策措施;二是易为贪污贿赂分子视为作案对象的有关政策。具体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建设政策措施。党的十六大提出“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此,党和国家在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和加强宏观经济调控等方面,推出并将继续推出有力的决策和举措,如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加强宏观调控和市场秩序的整顿,以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然而,各项加快经济发展的措施尤其是优惠政策,常常是贪污贿赂分子觊觎的对象,如借西部开发和小城镇建设在资金、利率、土地批租上的优惠,发生在资金使用、工程发包、土地规划和批租等环节的贪污贿赂可能增多;各类要素市场的发展和市场准入的放宽,侵吞资金和挪用公款的犯罪不会减少,如此等等。因而关注经济政策并配合做好防范工作,应当是检察预防建议首选的任务。

    2、体制改革政策措施。主要是经济体制的改革,改革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包括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发展劳动、资本、技术、土地以及产权等市场;改革传统的投融资、财税、价格等管理体制和分配制度等。按照十六大确定的目标,今后几年经济体制改革的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大并且不断深化。然而,伴随着各项改革举措的出台,贪污贿赂也会趁机渗透。比如,低价变卖优质国有资产,从中捞取不义之财;在加快国企改革、发展混合经济过程中,借资产界定、评估、拍卖之机,侵吞国家资财,或者从中收受贿赂;在鼓励和发展非公经济中,借对个体、私营企业登记、管理、监督之机,索取和收受钱财,等等。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创举,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以借鉴,其中难免会有不够周全之处,因此如何防范贪污贿赂的侵袭和破坏,应当成为检察预防建议关注的重要方面。

    3、教科文卫政策措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教科文卫等事业起着基础和保障作用。为此,国家制定并实施了科教兴国和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加大对科技和教育的投入,积极推进文化建设,包括持续增加教育科研经费,鼓励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扩大教育科研单位的管理自主权,支持多渠道筹措科研经费和社会办学,以及发展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和文体产业等。然而,在发展教育、科技、文化等事业的同时,不可忽视贪污贿赂的侵蚀和渗透,近年来借教育科研经费管理不严侵吞、挪用公款,趁教育科研文化卫生设施建设之机收受贿赂,利用购置各类设备器材捞取好处,以及在采购药品药剂中收取回扣等案件,造成了较大的危害和影响。随着教育科研创新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国家将会结合实际推出更多的政策举措,因而关注这一领域并配合探索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乃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任务。

    此外,有关组织人事、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都是关系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与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密切相关,因而也是贪污贿赂常常“光顾”的领域。检察预防建议关注这方面的政策,协助做好响应的防范工作,同样十分必要。

    三、检察预防建议的方法和措施

从预防职务犯罪出发开展检察建议活动,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既需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也需要有良好的工作水准,不仅建议的内容要恰当管用,而且在建议的方式上也要切实可行。因此,在开展这项工作过程中,有必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准确定位。首先是思想上定准位,要从检察机关融入大局、服务大局的高度,认识检察预防建议的意义和作用,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积极主动地开展探索和实践,更好地发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职能作用和社会效能;其次在工作上定准位,要明确相对于国家制定的政策措施而言,检察预防建议毕竟处于从属辅助地位,因而要自觉接受党委统一领导,在纪委的组织协调下,依靠社会各方力量开展工作,确保这项工作健康有序进行。

    2、立项调研。开展检察预防建议活动,必须始终关注国家和地方重要政策措施决策情况。在此基础上,组织力量开展调查研究,围绕该项政策措施的内容和范围,着重探索贪污贿赂可能涉足的领域、环节、手法和特点,需要重点防范的部位和方面,形成有分析、有比较、有依据的综合预测材料,为制定预防建议提供参考。实行一案一调研,一案一建议。针对不同的案件,不同的特点,不同的犯罪方式,不同的犯罪原因,提出预防建议。要围绕各个重要部门,重点行业,重大工程、项目、重大经济决策过程中权力运行机制的科学化、规范化,加强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完善,着力在标本兼治上下更大的功夫,建立全方位的社会化预防网络。

    3、提出建议。根据调查所获资料,结合相关的政策措施,研究提出具体的预防建议。在认真听取意见、反复推敲修改的基础上,形成建议草案,提请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随后报送党委批准同意,正式向有关部门提出预防的建议。建议应符合政策的需求,紧贴反腐败实际,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对国防建设的建议篇6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水土保持;规划

1 水土持生态建设规划类型

1.1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类型

水土保持规划可分为水土保持综合规划和专项规划、其他规划中的水土保持专业规划;工作层面上分,有全国性或大区域(流域)、地方性或中大区域(流域)。结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1)全国性或大区域大江大河水土保持综合规划。如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规划、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规划等。一般由国家批准。此类规划可根据形势的发展做相应的修订。

(2)全国性或大区域大江大河专项规划。全国水土流失预防监督规划、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设规划、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规划、全国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规划、黄土高原淤地坝工程建设规划等。一般也应由国家或部门批准。此类规划多作为国家近期实施的规划,与项目立项有密切关系。

(3)省(区)、市(地、自治州)、县(旗、自治县)级或中大区域大江大河支流(一般面积在2000km2 以上)综合规划或专项规划。如省(市、县)级或某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治沟骨干工程专项规划、水土保持监测规划等。此类规划一般由省(市、县)级人民政府批准,涉及跨省或流域的由国家批准。

(4)国家大型综合规划中的水土保持专业规划。如全国生态建设规划、防洪规划、水资源规划、水污染防治规划、林业规划、饮水安全保障规划中有关水土保持专业方面的规划,可能占一个篇章,有时也作为单独的附件。经国家批准后作为某一规划的组成部分,有时也可以单独立项。

1.2 规划阶段的规划深度和重点

(1)规划期与规划水平年

根据《水土保持规划编制规程》(SL335-2006)的规定:省级以上规划期为10~20 年,地、县级为5~10 年。规划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近期和远期两个水平年,并以近期为重点。规划期一般宜与国民经济规划一致。如东北黑土地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规划的近期时段为2006~2010 年,与国家“十一五”规划期一致。现状水平年:调查资料的年限,一般为2~3 年,最好为1~2 年。规划水平年:即达到预期效果的年份,分为近期水平年和远期水平年。近期水平年为5~10 年,远期水平年为10~20 年。

(2)规划深度与重点

    规划阶段应对规划区域开展综合调查和资料的整理分析,研究规划区的水土流失状况、成因和规律,划分水土流失类型区,拟定水土流失防治目标、指导思想和原则,因地制宜地提出防治措施;拟定规划实施进度,明确近期安排;估算规划实施所需的投资;预测规划实施后的综合效益并进行经济评价,提出规划实施的组织管理措施。规划阶段的工作重点是研究和论证水土流失防治方向、任务及目标,提出各类型区防治措施的总体布局、方案和主要防治措施,作实施方案比选,提出优先实施的项目和排序等。

1.3 设计阶段的设计深度与重点

水利工程设计阶段划分为: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水土保持工程设计可根据情况做适当简化。以下仍按一般设计阶段划分分述。

(1)项目建议书阶段

1)设计水平年

项目建议书是根据规划中确定近期实施的项目,建设期不超过5~10 年,设计水平年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对于需要进行较为长期建设的项目,可分期编制项目建议书,并确定现状水平年、近期设计水平年和远期设计水平年。

(2)可行性研究阶段

1)设计水平年

可行性研究的工作范围应与项目建议书基本保持一致,建设期一般不超过10 年,设计水平年亦应与项目建议书保持一致。

2)设计深度和重点

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在项目建议书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设计,论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确定项目建设任务;确定建设目标和规模,选定项目区,明确重点建设小流域(或片区),对水土保持单项工程应明确建设规模。明确现状水平年和设计水平年,查明并分析项目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技术条件、水土流失及其防治状况等基本建设条件;水土保持单项工程涉及工程地质问题的,应查明主要工程地质条件。

(3)初步设计阶段

1)设计水平年

水土保持初步设计在很多情况下与施工图设计合并,且是针对可行性研究报告来确定各条小流域或小片区(相当于小流域)、单项工程做出的具体设计,一般能够指导施工。因此,设计水平年应根据小流域治理进度安排情况确定。每条小流域或每个项目建设期大都不超过5 年。

2)设计深度和重点

水土保持初步设计工作范围由可行性研究的区域范围细化到具体的小流域,建设目标要量化,防治方案、总体布局、措施配置要落实到地块(小班、工点)。初步设计的重点是各项措施的典型设计、单项设计和专项设计,并落实施工组织设计含分年实施进度)、项目组织管理,核定投资概算等。水土保持措施现状图和总体布置1 图的精度,一般在农区图的比例尺为1∶5 000~1∶10 000,在林区图的比例尺为1∶25 000,在牧业(风沙草原区)图的比例尺为1∶50000~1∶100 000。对治沟骨干工程、小型蓄水工程等应按水利工程设计深度要求进行设计。

(4)施工图设计阶段

目前,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设计规范尚在制定过程中,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施工图设计相当于林业部门的作业设计。治沟骨干工程、小型蓄水工程等施工图设计可参照水利工程施工图设计规范。个别水土保持项目涉及园林的可参照园林设计规范执行。

2 开发建设项目

2.1 阶段划分、设计深度与设计水平年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设计可分为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四个阶段。开发建设项目在项目建议书阶段应有水土保持章节。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或项目核准前)必须编报水土保持方案,并达到可行性研究深度,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有水土保持章节。初步设计阶段应根据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和有关技术标准,进行水土保持初步设计,工程的初步设计应有水土保持篇章。施工图阶段应进行水土保持施工图设计。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各设计阶段的设计深度应与主体工程设计深度相一致。设计水平年因植物措施滞后,一般比主体工程建设完工时间推后一年。

2.2 各阶段设计深度和重 点

(1)项目建议书

项目建议书阶段应简要说明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与环境状况,预防监督与治理状况;明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初步分析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提出水土流失防治总体要求,初拟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及总体布局,提出下一阶段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确定水土保持投资估算的原则和依据,估算水土保持投资。项目建议书阶段的水土保持设计重点是:通过对主体工程设计提出的各种比选方案进行水土流失影响分析评估,初步明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提出对项目主体工程方案比选、工程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移民占地规划等的水土保持初步要求;初步确定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等级;初步明确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及总体布局;初拟水土保持措施体系与布置,并进行典型设计分析,合理估算工程量,估算水土保持投资,对主体工程设计提出水土保持建议。

(2)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开展相应深度的勘测与调查以及必要的试验研究;从水土保持角度论证主体工程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及制约因素;对主体工程的选址(线)、总体布置、施工组织、施工工艺等比选方案进行水土保持分析评价,对主体工程提出优化设计要求和推荐意见。

本阶段水土保持设计重点是:对主体工程设计提出的方案比选、总体布置、施工组织设计等进行水土保持评价,进行工程建设的水土保持制约性因素分析根据综合评价结论,提出水土保持要求与建议;确定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分析计算工程建设过程中扰动地貌植被的面积、弃土弃渣(石)量、损坏水土保持设施数量、预测水土流失面积及危害以及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新增水土流失量;拟定水土流失防治目标,明确水土流失防治分区、措施体系及总体布局;按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对拟定的防治措施进行典型设计,并推算各类工程的工程量;初步确定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明确与主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相关联的主要问题;提出水土保持监测的初步方案和管理要求。

参考文献

对国防建设的建议篇7

Abstract:TheYellowRiverbasinoftherivernortheconstructionoffloodpreventionprojectsalongtheYellowRiverisgrowingfasteconomicdevelopmentoftheproduct.Watermanagementoftheriverisanimportantpartofthecompetentauthorities.TheinsideoftheYellowRiverfloodcontrolprojectmanagement-thestatusquoanalysisofthemanagementprocessandthecausesoftheproblemsthatexist,andSolutionstomakeafewsuggestions.

关键词: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对策和建议

Keywords:Floodcontrolprojects;Constructionprojectmanagement;Problems;Measuresandsuggestions.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黄河流域建设步伐的加快,缩小黄河两岸的差距,加强两岸的沟通和交流,河道内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多已成为客观要求。因此,为确保黄河防洪安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加强河道内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已成为当前黄河水行政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在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的建设、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比如行政干预、水行政执法能力弱化、运营中失管等问题,是当前河道主管部门面临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黄河河道管理范围内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现状

河道内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主要涉及桥梁、缆线、管道及各类建筑物等,大量的桥墩、承台等构造物布设在河道内,长期占用河道和堤防,形成雍水、阻水、改溜等情况,致使河道御洪、泄洪能力不同程度地消减,防洪安全存在各种隐患。而且资料申报、审查、管理比较混乱,施工过程监管困难,验收后运行管理缺位等等。其中一些重点项目施工、运营过程中,在地方行政干预下,河道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有时也只是走走过场而已。随着河道内建设项目的逐渐增多,靠过去的管理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依法治河的管理需要。特别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颁行实施以后,要求河道主管部门在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的立项、审查、修改、审批(转报)、验收、运营等各个环节都要依照法定程序进行。针对这一状况,为提高对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的依法管理水平,河道主管部门纷纷采取措施,强化资料审查、转报的管理,明确河道管理部门各自的职责,加强河道巡查监管力度,使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水平大大提高,但仍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现象。

1.1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开展状况

针对近几年河道内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增多的特点,河道主管机关对已建、新建项目,做出具体部署,狠抓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的监管力度。

1.1.1对于新建项目,主要从建设项目申报入手,按照《黄河流域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及《山东省黄河河道管理条例》所规定的程序对其报送的技术性资料进行审查,同时探讨建设项目长期占用河道及影响防洪工程抗洪强度等诸多事项的补偿救助方案,明确建设方应履行的防洪义务并以协议的形式加以落实,以便事后操作。如滨州公铁两用黄河大桥工程,该项目建设前期黄河部门就与建设单位签订了黄河大堤绕行线路维修养护协议、河势及河道工程观测协议、工程占用黄河淤背区补偿、河道工程抛护加固协议、施工场地清理协议以及临时占用堤防工程做施工道路协议等6项协议,同时,就长期占用河道补偿、应履行的防洪义务等项目达成共识,并交纳的一定的保证金。

对一些没有经过河道主管机关同意擅自施工的建设项目坚决依法处理,责令其补办申报手续,领取施工许可证后再建设,或者依法清除,维护正常的河道管理秩序。

1.1.2对已开工建设项目,主要是建立专门的监督管理机构,抽调技术骨干,监督检查施工中是否有违章、违规行为。已建项目多是指《水法》、《山东省黄河河道管理条例》等颁布实施以前或颁布初期所建设的非防洪工程项目。当时,由于没有相关的法规条文,监察机构不健全,相关工作未能开展,主要依靠各级政策约束建设单位,注重的多是眼前利益,对于项目运营后的管理基本处于失控状态。这类项目由于建设时没有相关协议,再加上没有相应的管理经费及行政干预过大等,实现对其规范管理难度极大。

1.2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取得的经验

自从1997年开始对河道内非防洪工程建设实施管理以来,虽然离正规化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但是随着政策法规的逐步完善和管理人员经验的逐步丰富、素质的逐步提高,积累了一些有效的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经验。

1.2.1对河道内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基本能够做到依法定程序处理。近年来,随着黄河部门各级别培训班的举办、各兄弟单位之间管理经验的交流以及相关专业大学生的加入等,对河道内非防洪建设项目的受理、审查、审批或转报、转批、监督管理的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基本能够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进行办理。

1.2.2积累了河道内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的审查经验。能够有目的的针对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进行审查,发现存在的问题。通过多年不断的总结,对非防洪工程建设造成的防洪工程效益的降低基本能够量化,并提出具体合理的补救措施和解决方案。

1.2.3逐步落实河道内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占用黄河工程补偿费及建设单位应履行的相应义务。根据《山东省黄河工程管理办法》、《山东省黄河河道管理条例》等规定,对各类河道内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提出了黄河工程占用补偿、日常维护补偿等补偿要求,并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制定了相应的补偿标准,从实际意义上弥补了防洪工程维修养护经费的不足,为防洪工程功能的可持续发挥获得了资金支持。

2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腾飞,近几年河道内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黄河主管部门在建设项目管理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地方行政干预等问题,制约了建设项目管理的规范化。

2.1法律法规不完善,条文不具体,可操作性较差

目前黄河水行政法规不够完善,仅仅规定了应该办理的事项,而对于办理中的一些细节没有明确规定。如非防洪工程占用防洪工程补偿费只说明了建设单位需要补偿,但是具体如何补偿、补偿多少无法确定,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具体可量化、可操作的标准,双方只能以协议的方式确定;资料申报上,对申报材料的要求不是很明确等;维修养护保证金、垃圾清理抵押金等,没有相应的条款、交纳比例和幅度;设计、防洪审查,施工监管没有相应的具体要求,只能靠经验办理。一句话,操作性不强,不够明确,给建设项目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造成时而越位、时而不到位。

2.2对建设单位应履行的义务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

由于目前黄河水行政执法主体没有单独的行政执行权,行政执行必须和地方执法部门共同实施。对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违规现象没有有效的遏制手段,一旦施工许可证获批后,河务部门无法对建设中或建成后的违规行为进行有效监管。

2.3行政干预和权大于法的现象仍阴霾不散

有些大型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往往是国家投资、地方政府集资或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比如滨博公路大桥、滨州公铁两用大桥等。河道主管机关在监管过程中发现违章、违规问题进行制止时,建设单位就会找到地方领导,反映建设项目工期紧、任务重、困难多,需要政府出面协调,地方政府出于对建设项目的重视,就会搞一些建设项目协调会,其实质就是直接干预水行政执法,或下达行政指令,责成相关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关的工作。有时还要求河道主管单位替建设单位完成本应由建设单位提供的材料,使一些问题本末倒置。行政干预导致河道主管机关对建设项目管理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

2.4项目建成后管理难以奏效

建设项目竣工投入运营后,所涉及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清理、建设项目对防洪工程的影响以及河势变化、水体污染等一系列问题,都是在建设项目运营后才产生的。而河务部门一般是在项目取得施工许可证前就与建设单位签订了相关协议,由于缺乏相应的制约措施,运营单位能否认可,并遵守建设单位签订的相关协议,往往无法预料。

2.5工程废弃后拆除责任无法落实

建设项目废弃后,由于拆除费用难以解决,建设单位不愿拆除,而河道管理单位又没有制约措施,废弃工程带来各种防洪隐患。如穿堤输油管线废弃后遗留在大堤、河槽内,对防洪造成严重影响,给沿黄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不安定因素。

2.6群众的法律意识不强,宣传力度不够

在执法过程中,发现群众对水法规理解不够,增加了解释的难度。比如群众在堤坡上放牧,他们认为不但对防洪工程没有影响,反而帮助黄河部门节省打草经费,却不知道堤坡放牧损坏堤防工程的完整,影响防洪安全和工程面貌。

2.7上下级标准不统一

在对一些项目影响防洪的标准上,黄委、省局标准不统一,口径不一致,造成了基层单位管理的被动。

2.8管理经费严重不足

随着河道内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多,管理任务日益增加,包袱越来越重,当前防洪工程都没有足够的管理经费,更谈不上拿出资金对河道内非防洪工程项目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

3针对存在问题应采取的对策

3.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管理氛围

充分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和“12•4”法制宣传日加大水法规宣传力度,面向全社会普及水法规知识,同时,抓好日常宣传活动,提高沿黄群众的水法规意识,争取他们对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理解和支持。

3.2成立专门的河道内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审查委员会

根据《黄河流域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等规定和精神,成立以加强对建设项目的受理、审查和监管为目的的河道内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审查委员会,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规范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按照管理、审批程序和权限使项目能够得到及时审查、转报和批复,使河道内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走向规范化道路。

3.3细化法规条款,完善办理程序,增强可操作性

对有关建设项目许可的法规要制定实施细则,项目的立项、审查、修改、审批(转报)、验收、运营等各个环节要细化,各种补偿标准、抵押标准要明确,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规范化。

3.4上下一盘棋,标准统一、口径一致

从黄委到基层,在河道建设项目管理的大原则上标准要统一,口径要一致,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依法按水行政法规管理项目,树立河道主管机关的权威,确保黄河部门的合法权益。

3.5加强内部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积极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专题交流会等,加强上下级的沟通和兄弟单位之间的经验交流,不断增强管理人员,特别是基层管理人员管理水平的提高。

3.6提供管理经费,更新设备

对国防建设的建议篇8

一、逐步建立、健全地方抗震防灾法律、法规,使抗震防灾工作逐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省委、省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抗震防灾工作,**年代以来,多次召开专门会议;文件,及时研究解决抗震防灾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年*月常熟地震以后,省和重点监视区的市、县各级人民政府都建立了防震抗震领导小组,设立了抗震管理机构。目前,全省**个省辖市中,有**个市**个县(市)建立了抗震办公室;设立正规编制和配备了专职人员,其余市、县配有专(兼)职人员管理日常抗震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颁布实施以后,*人大、省政府根据《防震减灾法》和*实际情况,组织制定了《*防震减灾条例》,于****年**月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条例》明确了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与地震等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及工程抗震防灾管理的基本要求,解决了建设与地震部门长期以来职能交叉,职责不清的问题。为了进一步贯彻《防震减灾法》和《*防震减灾条例》,省政府进一步加快了抗震防灾立法工作。在有关部门的协调下,前不久,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建设工程抗震防灾管理规定》,即将以省长令形式颁布施行。*防震减灾及抗震防灾法规、规章正在逐步建立、完善,并与国家出台的法律、法规、规章配套,形成了较完整的抗震防灾行政法规体系,使抗震防灾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力推动了抗震防灾工作深入开展。

二、搞好调查研究,力争尽早完成抗震加固任务

自****年唐山地震以来,我们一直把抗震加固工作作为抗震防灾工作的重要内容始终不渝地坚持常抓不懈。在国家和省财政的大力支持下,并动员企业自筹一部分资金,加固完成了各类建筑****万平方米,约占需要加固面积的三分之一,共投入资金*.**亿元。但由于原有未设防的工程面广量大,欠账太多;限于财力物力,不可能在短期内把所有工程加固完毕,也不应当无限期拖延下去。根据国务院、省政府有关文件要求,参照首都圈抗震加固工作做法和经验,我们设想;为了确保原有重大工程的抗震安全,也为了尽快完成抗震加固任务,必须加大对抗震加固的投入。对重大的必须确保的工程,以国家补助为主,企业适当自筹,限期完成加固任务。为了作好前期调查研究工作,当好政府的参谋和助手;我们一方面组织市、县对所在地区重要工程进行排队摸底;另一方面,组织有关专家根据调查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提出了《**坑震防灾重点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作为向省政府建议的基础资料。该《报告》对抗震防灾重点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立项依据、建设目标与主要任务、已具备基本条件及项目实施方案等,均作了比较充分的论证。据初步分析,列入*需要完成的重点工程项目为*项,预计总投资需*亿元。其中,重大工程、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工程及有重大文物价值和纪念意义的建筑物、构筑物约需*.**亿元。我们向省政府作了报告以后,已批转有关部门研究处理,并责成省政府办公厅督办。这项工作刚刚开始,还有待有关部门进一步协调和省政府批准。

三、加强新建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建成以工程抗震为中心,抗震设防为重点的震灾防御体系

加强新建工程抗震设防管理是确保工程抗震能力的关键。对此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给予了高度重视。去年全省共审查新建工程项目****个,约***万平方米,经审查有**%左右工程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约有*%的工程违规或超规范设计,存在严重的抗震质量问题:有的开发公司片面追求大空间、利用率,方便出售,任意取消承重结构,给工程留下抗震隐患。通过审查及时发现问题,予以纠正。加强抗震设防管理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进行。一是加强抗震设防标准管理。如宿迁市位于郯庐断裂带发震断裂层上,属*度抗震设防区。省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多次要求降低抗震设防烈度。我们认为象这类重大问题,必须得到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提高或降低。该市至今仍坚持按*度进行抗震设防。二是建立、健全抗震设防审查制度。一般工程由所在地区抗震办组织审查,中央、省属工程及超限建筑工程由省抗震办组织审查,符合抗震设计要求的工程,发给抗震设防审查证书。省、市成立了抗震设防专家委员会,建立符合工作要求的审查程序,编制审查质量标准,确保了审查工作顺利进行。施工图审查工作开展后,抗震审查与施工图审查进行协调,合理分工,各负其责,尽量减少建设单位负担,又要确保审查质量。三是抗震设防管理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抗震设计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监理单位必须按照抗震设计进行监理、有的市已实行全过程监督检查,跟踪监督直至工程竣工验收。对新建工程进行抗震设防把关的同时,加强对现有工程抗震能力维护。根据省政府要求,现有工程如需加层改造,建设单位必须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抗震安全审查,防止乱拆乱改,保护好现有工程能力。

四、村镇抗震防灾工作进一步深入开展

村镇建设抗震防灾工作,首先是抓好村镇抗震防灾规划。建设部在我省召开村镇建设抗震工作现场会议以后,认真贯彻了建设部《关于加强村镇建设抗震防灾工作的通知》和现场会议精神。各市根据村镇建设发展要求及时调整工作思路,与村镇建设部门密切配合,在小城镇、中心村的建设中落实抗震防灾措施。其次是抓好农房抗震。针对苏中、苏南地区空斗墙较普遍的特点,省政府、省建委多次发文,明确规定农民新建二层和二层以上房屋不得砌筑空斗墙和毛石砌体。有的市在试点的基础上对村镇建设助理员进行培训,加强技术指导,农村建造空斗墙的越来越少。据统计,“九五”期间,全省农村房屋抗震设防率达到**~**%。

五、建成一批隔震减震试点工程,新材料、新技术得到推广应用

提高建设工程抗震能力是项技术含量高、难度大的工作。从目前的抗震措施来看,主要是提高工程结构承载能力、刚度和变形能力,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防御目标。但是,地震具有不确定性,一些地震往往超过当地地震基本烈度,按目前的抗震设计方法,抵御更大地震的潜力是有限的。同时,还应注意到,现代建筑内部仪器、设备以及装璜价值已大大超过了建筑本身,采用新的隔震、消能减震技术来减轻结构的地震反应和损伤显得十分重要。为了新技术顺利推广应用,保证工程抗震质量,我厅成立了“*建筑工程隔震减震技术专家工作委员会”,制定了章程,实行了建筑工程隔震减震新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每项工程都进行了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到目前为止,宿迁、徐州、南京、南通等市已完成试点工程**项,约**万平方米。去年*月,我厅与省科技厅联合在南京召开了隔震减震新技术推广报告会和现场会,总结推广隔震减震工程试点经验;进一步推动了全省抗震新技术试点工作开展。

今后工作打算:

*、进一步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国务院、建设部有关会议文件精神,制定地方配套法规,继续完善地方抗震防灾行政法规体系。加强法制宣传,加大执法力度,把我省抗震防灾工作再向前推进一步。

*、进一步落实《*》措施和对策,提高综合抗震防御能力;抓紧组织编制苏北地区(徐、淮、连、盐)区域综合防御体系,建立、完善全省综合防御体系框架。继续抓好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修编,以适应城市规划和建设需要。

*、继续加强新建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工作,与施工图审查密切配合,总结交流审查工作经验,提高审查质量,把好抗震设防质量关。

*、加强对抗震加固工作的管理,管好用好省财政补助的抗震加固经费,确保加固重点和加固质量。主动与有关部门协调,争取*抗震防灾重点工程早日批准实施。

*、进一步深入开展村镇抗震示范小区试点工作。村镇抗震工作基础较好的市,开展镇抗震防灾规划编制,总结交流经验;逐步推进村镇抗震防灾规划编制工作。以规划为龙头,落实抗震防灾措施,提高农房抗震设防率,增强农村抗震防灾能力。

*、积极开展抗震科研,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在原有隔震减震试点基础上,适当扩大试点地区,加强试点工程的管理,确保工程抗震质量。总结交流试点经验,提高科技创新水平。

上一篇:商场招牌设计范文 下一篇:人才培养管理体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