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中实践性教学的路径选择

时间:2022-10-29 03:57:45

教师教育中实践性教学的路径选择

【摘 要】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大学本位的教师教育的实践性教学过于学术化、偏重理论性、缺乏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等问题日益突出,需要重新审视教师教育机构的角色定位和培养方案、重建课程与教学、实现全面的质量控制并与中小学建立全面的合作伙伴关系,以适应社会和儿童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实践性教学;困境;路径

大学本位教师教育中实践性教学缺失是一个长期存在的课题,只是近些年来,这个问题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凸显。试想,在后工业社会各种知识随指一点即可信手拈来的时代,教师的主要任务除了解决实际情境中的教育教学问题之外,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呢?要解决广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道德、健康等方面的困惑和新教师能自主、高效、专业地处理这些问题之间的矛盾,教师教育中的实践性教学便显得尤为重要。

一、教师教育中实践性教学的困境

和美国的教师教育路径不同,我国的中小学教师几乎100%是师范院校培养的。而美国有30%的教师来自可选择性教师培养项目,该类项目得到联邦政府和多项基金的支持,只要拥有学士学位的大学毕业生经面试、培训、实习(时间从两个月到两年不等),考试合格并获得认证资格后均可成为教师。比如,成立于1990年的“为美国而教” (Teach For America )的著名项目,招募顶尖大学毕业生经过5个月的教师培训后去美国低收入地区的中小学任教至少两年。 2012-2013年度,就有1万多名源自该项目的教师服务在全美46个学区的近3000所学校里。[1]我国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是垄断的,和所有的垄断企业一样,垄断的大学本位的教师教育也具有机构臃肿、效率低下、创造性动力不足、市场适应力薄弱等特点。[2]

1、师范院校过于追求学术地位。为了争夺和其他学科一样的学术地位,各名牌大学都设有教育学院,他们只进行经院哲学般的学术研究,并不培养中小学教师,而重点师范大学和地方师范院校在学术压力的驱动下,却把拿了多少课题、发了多少论文、出了几部专著作为考核教师的首要指标,从而造成空前的教育学术繁荣,而真正的中小学教育实际问题却缺乏有效关注。有学者对中美著名教育杂志《教育研究》和《哈佛教育评论》关于教育公平问题论文( 1994―2010) 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在《教育研究》中,以理论推理和经验总结为主得出结论的思辨研究文章有116 篇(占74.8%),明显多于《哈佛教育评论》的19 篇(占22.6%),而《哈佛教育评论》中以数据和事件为论据来论证的实证研究文章有45 篇( 占53.5%),远远超过《教育研究》的30 篇(占19.4%)。[3]另外,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林曾指出,总体上看,如果把美国四年制大学的全体教师放在一起,兼职教师、尚无终身职的全职教师和获得终身职位的教师大约各占三分之一;教学型大学雇佣的兼职教师几乎是研究型大学的两倍;教育学专业比任何其他专业提拔终身教授的比例都低。[4]而在我国,大学院校里的教师教育工作者基本上都是全职的,博导、硕导、教授的比例不比任何其他学科的低。

2、课程与教学偏重理论性。无论是在课程设置上还是在课程编制上都缺乏对实践性的关注。首先在师范生培养课程的设置上,实践性教学的课时安排和科目设置都不到位。江苏师范大学教授魏本亚对师范大学中文专业的课程结构做过统计,公共基础课占了三分之一,通识教育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只占到5%左右,专业课占到50%,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专业选修课占了8%,实践课只有8周。而且,试讲试教、教育见习都是业余时间进行的。极其重要的教育实习,大都是在大四第一学期的九、十两个月展开,除了教师节、国庆节、端午节和其他原因的损耗(如开学第一周中小学一般都很忙,不太欢迎师范生去实习),实际实习时间只有1个月。其次在课程编制上,偏重于从心理学、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的角度来阐述教育理论和问题,缺乏针对实际教育问题的解释力;不同科目的知识之间出现碎片化的格局,零散庞杂,缺乏整合和统一性、规范性。在教学上,知识本位、忽视实践经验的教学目标和方法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3、缺乏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从大的维度上来说,经过四年教师教育要到达什么样的质量标准;从小的维度来说,经过某一课程的学习要到达什么样的质量标准或规格。连标准都没有,又怎么进行质量控制?比如见习,一般是召集学生开个会,然后在课余时间在规定的一周或两周内去中小学听课,没有见习标准和考核。有些学习领域,即使有了标准或要求,也会因为缺乏质量过程的控制,而流于表面形式。比如非常重要的教育实习,绝大部分学校都是放羊式的,把学生领到实习学校就基本不管了,最后由中小学指导教师给个分就结束。有的院校会指派专门的实习带队教师,但派去的都是所在院系资历最浅的助教或讲师,而且带队教师流动性极强,队伍很不稳定。实习基地的指导教师碍于人情世故,一般不会对实习生严格要求,只要不给他们添乱都会得到良好的评价,若是有所帮助,便会得到优秀的评价。

二、加强实践性教学的路径选择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近年来,教师教育出现了一些国际化的一致行动,其中基于实践性教学的教师教育标准化对各国教师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2011年10月,教育部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提出了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尤其是实践取向的提出,为教师教育改革找到了突破口。因此,实践性教学便成为达成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必要举措和优先战略。通过借鉴美国教师教育实践性教学的经验,我们可以因地制宜地切实加强实践性教学,提高未来教师的临床实践能力:

1、重新审视教师教育机构的角色定位和培养方案。不是所有的教师教育院校或机构都是以追求学术声誉为天职的,不管是培养教育家的还是培养优秀教师的,最基本的一条,它们是培养能解决实际教育教学问题的合格教师的。教师教育中的实践性要求,应该从新教师必备的品质中引申出来。在界定新教师的从教素质上,一方面通过严格执行教育部2011版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来规范教师教育机构本身,以此确保教师培养质量;另一方面,各教师教育机构根据新教师的素质要求,将其分阶段、分层次、分科目地把实践性教学融入到专业学习中。

上一篇:农民工心理契约的有效实施有赖于第三方实施 下一篇:浅谈整合营销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