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教学在系统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

时间:2022-10-29 12:14:04

开放式教学在系统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 教与学是学校师生的两大主题。怎样学,如何教?一直是教育工作者探求的问题。在系统解剖学实验教学中实施开放式教学,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开放式教学模式,以培养应用型医学人才。本研究通过教学组织形式开放、实验过程开放、实验内容开放而构建的开放式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创新学习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成绩。

[关键词]系统解剖学;开放式教学;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03-0129-02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open teaching in systematic anatomy experiments

XIE Liping JIANG Yang ZHANG Yuting SHA Feng YAO Lijie

Anatomy Department,Qiqihaer Medical College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Qiqihaer 161006,China

[Abstract] Teaching and learning are two main theme of teacher and students. How to teach? And how to learn ? It is what of teaching staff search for.Using open teaching teaching method to stimulate and enhance their learning,to foster their creative awareness of learning and to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record and efficiency in systematic anatomy experimental class.

[Key words] Systematic anatomy;Open teaching;Experiment teaching

系统解剖学是医学院校最基础、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学好这门专业课可以使医学生更好地理论联系实践、基础联系临床,更好地从事医疗工作,因而怎样教好、学好这门课程意义十分重大。结合我校目前状况①学生人数多,学时数有限;②系统解剖学实验课之前已学完理论课,学生已具备主动学习实验课内容的能力,故在实验教学中实施开放式教学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主观学习的能动性,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能力,从而实现以学生“学”为中心[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缩短课后复习时间。本研究实践证实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与学习成绩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1 教学组织形式开放,教学角色的改变

科技在日新月地进步,医学在飞速地发展,未来的医生需要不断地吸纳世界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以提供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在以往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知识传授的主体,课堂上大部分时间都是由实验教师来讲授,学生则是被动机械地接受相关知识,这种“灌输式”教学模式无法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也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复杂知识的学习丧失信心。如此学习状态必然导致在未来的工作岗位独立工作的能力较差。在系统解剖学实验教学中实施开放式教学,改变了这种局面。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引导学生、鼓励学生,把学生推到教学中的主置,从而实现学生“学”为中心,给学生以足够的独立学习、合作学习、创新学习的空间,使学生由以往的认识性学习转变为能力性学习、兴趣性学习、创新性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动手能力。在此教学活动中教师起到指导和引导作用,要求教师具备更广博的知识和综合素质来驾驭把握课堂,注重帮助启发学生,积极创设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独立地思考。这样加强了师生互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2]。

2 实验过程开放,教学时空的改变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多媒体计算机应用于教学,使得教学过程由“静态”变为“动态” [3],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地向学生展现出来,既方便了教师的讲解,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教学过程变得羽翼丰满、生动有趣。实施开放式教学使学生学习环境不仅仅是以往只依赖课堂上实验教师的讲授,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课余时间里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主动地学习。学生除了利用实验室内的标本、模型、教学录像片等来学习,课余时间里学生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无地域、无国界地学习,实现知识共享。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启发了学生独立学习与创新学习的思维,提高了学生获取知识、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课后实验教师通过“教学网络空间”、“教学网络邮箱”对学生的疑难之处进行随时讨论、点评、解决疑难问题。通过学生间以及与教师间相互学习相互讨论,从而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及记忆,使学生成为自身学习知识的主动构建者。通过讨论、思考、学习实践,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学习的能力。为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学生在课后就所学解剖结构以绘图的形式完成家庭作业上交实验教师,使学习过程由感性认识升华至理性认识。同时课余时间里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查阅大量的资料,广泛地学习与授课内容相关的信息,实验过程的开放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轻松主动,学习内容变得生动趣味。教学场所时空的改变,开放式的课堂教学不是意味着教师的责任减弱了,恰恰相反,面对开放的课堂,开放的学习内容,对教师的主导责任调控的艺术要求更高了,优化了实验教师的师资队伍,提高了教师的教科研水平[4]。

3 实验内容开放,学生学习态度的改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以往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机械地接受、死记硬背实验教师讲授的相关知识,这种乏味的学习状态使学生对学习很难产生兴趣,因而学生麻木地面对老师,无聊地对待学习。然而开放式教学法认为教学不仅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系统知识,而且更应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创新学习的能力[5]。通过开放式教学,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主动地学习,避免了以往教学过程中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对学生学习内容的限制。如此教学实践总结得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学生对教师批改的家庭作业能够及时反馈,对教师提出的相关问题,经过学生小组内及小组间的讨论学习,能够做到及时正确的回答,对教师就学习问题的点评十分重视。在遇到学习困难请教教师时,教师针对性地启发,科学地论证,耐心地讲解,这样加强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相互交流与相互学习,从而增加了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友谊与团结协作的精神,使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热情高涨,显著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成绩。学生素质的提高,也敦促了实验教师及时认真地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不断地更新和拓宽相关学科的知识信息,提高了教师的综合业务能力。

总而言之,在系统解剖学实验教学中实施开放式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与创新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与学习成绩。与此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与综合素质,师生的整体素质提高了,这样一种良性循环极大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改善。

[参考文献]

[1] 陈言俊,王延伟,曾庆峰,等. 创新实验室的建设与创新教学的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1):11-13.

[2] 吴杰连,罗珊珊,方海红. 设计与综合性药学生物化学实验开放式教学的应用[J]. 江西教育学报(综合),2010,31(6):20-24.

[3] 刘乃国,单长民,马朋,等. 细胞生物学多元化教学改革的探索[J]. 基础医学教育,2011,13(5):430-431.

[4] 杨鹏,沈慧娟. 大学物理实验开放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1,32(4):79-81.

[5] 李玉彬. 开放式教学在解剖组胚学教学中的实践与体会[J]. 解剖科学进展,2010,16(6):583-584.

(收稿日期:2011-11-08)

上一篇:p130、cullin-1和p53在子宫浆液性腺癌中的表达 下一篇:管道标识在心脏外科监护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