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电影中的中国元素文化解析

时间:2022-10-28 11:30:39

美国电影中的中国元素文化解析

[摘 要] 美国好莱坞电影中中国元素的增加已经引来了学术界的热议。一些学者认为这是一个祥瑞之兆,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开始;另一些学者则对这种被改良、加入了美国“个人主义”基因的中国文化表示担忧。 本文从后殖民主义的视角,以《2012》和《功夫梦》为例,解析好莱坞青睐中国元素背后的“文化殖民”目的,提醒公众注意好莱坞无形中对中国观众施加的文化心理压迫,指出发展本国文化产业才能真正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关键词] 后殖民主义;文化殖民;美国电影;中国元素

近几年来,中国观众“惊喜”地发现,越来越多的美国大片中出现了中国元素,如2009年上映的《2012》《阿凡达》,2010年上映的《功夫梦》《敢死队》《最后的气宗》,到2013年上映的《钢铁侠3》。在这些电影中,中国演员的作用似乎有了很大的突破,从之前没有任何台词的路人或是大反派到露正面,有台词,甚至是美国人的救星。在认可美国人需要中国市场的前提下,有些学者以更加乐观地态度看待这种转变,认为西方电影界“主动迎合中国观众的品位”,西方观众“更愿意去了解中国”。(蔡其伦,魏丽娟,2011:31)而笔者看来,这只是美国文化殖民主义的又一个花样,其文化殖民的本质并没有改变。本文选择《2012》和《功夫梦》两部影片为对象,通过分析这些电影中的中国元素的呈现方式来证明这一观点。

一、是强大的中国还是专制、集权的中国

电影《2012》可谓是《圣经》中诺亚方舟故事的现代版。影片一改之前美国是拯救地球的大英雄之惯例,把中国指定为方舟的制造地,中国人变成了人类的救星。当美国高官看到庞大的方舟,不禁感慨中国人完成了美国人认为不可能做到的事时,影片似乎在传递着一个信息“中国是一个强大的国家”,这几乎要让中国观众相信,作为一个国家,中国第一次以正面形象在美国的电影中出现了!然而,为什么美国让位给中国做这个“救世主”?因为在美国文化中,英雄永远是“个人”,不可能是“国家(政府)”。个人可以成为一切他(她)想成为的人,这是美国梦的核心。而国家或是政府,永远都处在个人利益的对立面。美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托马斯・潘恩曾经说过:“政府,哪怕是在最佳状态下,也不过是一种必要的恶,至于在最糟糕的状态下,则是无法容忍的。”对所有有理性的人来说,世界末日本就是“痴人说梦话”。如果民众知道美国政府把大量的纳税人的钱花在建造只有富人才有机会搭乘的方舟上,政府将面临严重的信任危机。所以美国政府没有这么大权力和资金在本国建方舟。当今世界有哪个国家的政府可以做到一呼百应?美国人的答案是中国。电影中,“党和政府一定会帮大家重建家园的”“只有中国人能按时完成这些工程”,这些台词给美国观众传递了一个信息:中国政府是强大的、集权的政府。这种情节的设置,是美国人心中由美国政府和媒体塑造的“中国形象”的下意识投射。

二、是现代的中国还是落后、守旧的中国

《功夫梦》是一部以中国功夫为主题、绝大部分场景在中国拍摄的中美合拍电影。表面上看,中国希望借影片宣传中国功夫“不争”的最高境界。但深一层看,影片还埋藏了中方制片人一个更大的希望:借影片把一个“新中国”显现在美国人面前,同时告诉美国人,崛起的中国不会追求武力扩张,不会雄心勃勃地试图现有的国际秩序。影片一开始,在飞机上,德瑞一边看着杂志一边说:“妈,你看,中国的一切都很老,老房子,老公园,老人。看,这人至少有400岁。”德瑞的话反映了许多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一个古老神秘却落后的国度。这在许多美国电影中都有表现,如《古墓丽影3》《木乃伊3》等。而中国力求在当今世界上树立现代开放的新形象,因此,我们看到了影片中德瑞和母亲乘车穿过北京中心区,看到鸟巢、央视大楼等比邻而立的现代建筑物时,帕克夫人感叹道:“我想中国没有那么老!”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塑造中国“现代”形象的努力到此戛然而止,在144分钟长的影片中仅仅持续了不到5分钟的时间。后面的一切又回到了“古老中国”这一美国人心目中的固有形象:帕克一家住在一个类似70年代建的老公寓中,屋内陈设老旧不堪;德瑞上的“北京中学”外表看起来像中西合璧的民国建筑,大门正上方和礼堂后面都有让人联想起五六十年代中国特有的大红五角星徽章;指导美莹的外国音乐老师竟然在日常练习中还穿着传统中式唐装;成龙演的韩师傅就是一个遁世隐士。他穿着50年代藏青色工人装,戴着一顶破旧的皮帽,住在一间堆满了旧家电的十几平方米大的房间里,连他在火车车窗上写的“气”字也是繁体的“”。如果不是他吃着一碗方便面的话,你会认为他生活在50年代。影片里还挤进了所有一切好莱坞喜爱的中国定式元素:乒乓球、故宫、长城、桂林山水;只要是中国人,即使是小孩子也会功夫。《功夫梦》非但没有改变美国人对中国落后、守旧的观念,在某种程度上,反而加强了这种印象。美国属于低语境文化,语言代码即信息主要承载者。美国观众相信他们从电影里“看到的、听到的”,但他们不一定能“意会”电影中借用武术所要表达的“满足现状的现代化中国”这第二层信息。

三、“他者”眼中的“中国”:力图征服的潜在威胁

后殖民主义理论的重要代表人葛兰西提出“文化领导权”的理论,认为资本主义通过对文化网络,如学校、教会、传播媒介的控制,进行舆论宣传和思想意识形态的灌输,达到文化观和价值观的统一领导。(王岳川, 2008:324)电影,作为大众传媒的主要手段,是灌输主流价值观的主要阵地。美国对中国的敌意的开始可以追溯到20世纪的“冷战”。苏联解体,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自我中心思想不断膨胀,在经济、军事、文化上都呈现出领导者姿态。美国主流价值观也通过美国电影的出口在众多国家大行其道。中国通过改革开放,用30年的时间实现了经济的腾飞,国力大增。一个意识形态不同于自己的东方国度的崛起对美国而言充满不可掌握的未知,更散发着浓烈的危险气息。在赛义德的东方主义理论中,东方是西方人眼中的东方,这个东方是通过与西方的强大、美好、进步相对比而存在并被定义的另一个世界,对东方的理解,西方是从宗主国这一居高临下的位置上进行的(王岳川, 2008:336)。因此,落后的中国才可衬托出美国社会的优越,古老的中国才能突出美国的先进。而中国现在所经历的一切变化,都似乎要颠覆美国世界领导权的地位。西方总是以一种复杂的心情看待东方发生的变化,既有种对新事物的好奇,又因不确定而心生惧意。(马红旗,2003,25)2008年,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与韩国的东亚研究所合作的《亚洲软实力》调查(Soft Power in Asia)显示71%的美国人对中国成为亚洲的“领袖”这一可能性表示“非常”或者“比较”地“不舒服”。40%的美国人认为中国发展成为世界强国对美国重要利益构成了“严重威胁”。(谢韬,佩里,2009:28)

美国好莱坞正是在这两种情感的驱使下踏上了去往中国的航程。就如《功夫梦》中帕克夫人对儿子说的:“我们好像勇敢的拓荒者,在一方神奇的土地探索如何开始新生活。”探索和冒险精神正是当初殖民者所鼓吹和提倡的。只不过,这一次探险的对象不再是新大陆,而是中国文化。在殖民时代,资本主义国家对第三世界的探险不是为了那地人民的福祉,而是为了把资源运回本国,为其经济发展所用。在当代,好莱坞电影对中国文化元素的使用,也不是因为视中国为友邦,帮助我们弘扬传统文化。“对于美国电影来说,他们运用其他国家的文化元素,并不是为了传播该国文化,而是要利用该国元素所具有的商业价值”。 (高慧,2013:11)电影《2012》在中国所取得了近45亿元票房。《阿凡达》在中国取得14亿元票房。“在巨大的帝国主义扩张中,获利,再获得显然是极其重要的,就像香料、糖、奴隶、橡胶、棉花、鸦片、锡、金、银等的诱惑力在几个世纪中充分证明了的那样”。(赛义德,2003:11)

四、警惕文化殖民带来的自卑情绪

二战后,随着老牌帝国主义国家海外殖民地的纷纷独立,对它们的直接控制已经不大可能,但是只要位于权位顶端的帝国依然存在,殖民就不会消亡。米歇尔・多伊尔强调,帝国不但通过强力、政治合作直接控制他的属地,还可以通过经济、社会和文化间接地对另一个国家进行控制。(赛义德,2003:10)只要这种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依赖关系依然存在,殖民就成为可能。中国虽然从没有直接地成为美国的殖民地,但是,改革开放后,由于我们文化产业建设的一度落后,国内大众娱乐节目的缺失,给西方文化殖民的侵入创造了机会。法农清醒地意识到文化殖民对殖民对象所造成的心理扭曲。被殖民的一方民众会在殖民者长期的意识形态的灌输下把自己的文化归为“劣等”。他们以宗主国的主流文化为学习目标,希望可以获得宗主国的认可,从来挣脱自己心灵深处因为文化殖民而形成的自卑感。(王岳川, 2008:326)当中国观众以期待的目光希望在美国电影里看到中国元素,他们的心灵已显示出了被“文化殖民”的迹象,因为他们似乎在等待美国文化对中国文化的认可。

但可以肯定的是,站在西方中心主义立场上的美国是不会甘心与中国文化平起平坐来对话的。对中国文化的打探更多是出于一种好奇和为我所用的心态。就算是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动画片的《功夫熊猫》,其制作团队中并没有一个中国人。连功夫的英文Kong Fu也已经被派拉蒙公司注册、垄断,使得《功夫梦》的英文名竟然是the Karate Kid――空手道小子,这也是西方“东方主义”的又一力证。中华民族拥有5 000年的辉煌,历史已经证明了中国文化的价值,我们不必为一部美国电影里有没有中国形象、是正面还是负面形象等问题而纠结。中国人要做的是专心发展自己的文化产业,促进文化创新,截断对美国文化的依赖和幻想,使中华文明在新时代获得新生。

[参考文献]

[1] 蔡其伦,魏丽娟.当前美国主流电影的中国元素研究[J].电影文学,2011(11).

[2] 高慧.解读美国电影文化中的中国元素[J].电影文学,2013(09).

[3] 马红旗.后殖民主义文学批评的对象[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06).

[4] 徐海娜.从美国电影中的中国元素看东方主义[J].当代世界,2011(03).

[5] 谢韬,[美]佩奇.美国公众眼中的中国崛起[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10).

[6] 张翰.中国人来了 中国元素新变化[J].世界电影,2011(05).

[7] [美]赛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M].李琨,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9-11.

[8] 王岳川.当代西方最新文论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322-371.

[作者简介] 柯威(1980― ),女,广西南宁人,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国际交流硕士,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文化、跨文化交流。

上一篇:造物主最出色的作品 下一篇:《让子弹飞》幽默元素与背后主题窥探